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美学》黑格尔

_55 黑格尔(德)
于 哲 学 课 程 的 设 置),1840年,经 罗 森 克 兰 茨 (Johann Karl 
Rosenkranz,1805—1879)编为《中学校长任期的〈哲学入门〉》米希
勒编为《哲学讲演》出版,收于米编本第十八卷和第一卷。后来,格
洛克纳(Hermann Glockner,1896—?)于1927年利用米编本重版时,
撮合为《哲学入门、中学讲话和关于哲学课意见》(Philosophische 
Propa A deutik,Gymnasialreden und Gutachten über den philo B
sophic-Unterricht),列为第三卷,以后,霍夫迈斯特进一步做系统整
理,补充,总名为《纽伦堡时期1808—1816著作集》(Nürnberger 
Schriften:1808—1816)于1938年出版,是为原拉松所编《全集》第
21卷。
H 谢林丧妻。
H 三月:《谢林哲学著作集》(F.W .J.Schellings philosophische
 Schriften)第一集出版于兰次胡特 (Landshut),后集并未续出。
I 普鲁士政府委派洪堡筹办柏林大学。
G 本书无中译本,但有哈里斯(W m.T.Harris)所写的大纲,即
英文《黑格尔:逻辑大纲》(Outlines of Hegel’s Logic)的周谷
城译本(32开,116页),正理报社特刊,1934年。哈里斯所译《哲学
-----------------------------------------------
黑格尔生平和著作年表
7 1 4
入门》(Philosophical propaedeutics)收于洛温(J.Loewenberg)所
编:《黑格尔著作摘编》(Selections,1929年,468页,纽约)第68——
79, 第 98—128 页) 北 京 图 书 馆 有 冈 迪 雅 克 (Maurice de 
Gandillac)的法译本 Propé-deutique philosophique,1963年,巴
黎。正文223页,其后的225—232页为法德术语对照索引。
E 1810年·四十岁 E
F 给低年级开法律学、伦理学、宗教课。
F 黑格尔的学生(耶拿大学时期)巴赫曼(Karl Friedrich Bach B
mann,1785—1855)在《海得尔堡年刊》(Heidelberger Jahrbüter)
上评论《精神现象学》,把谢林和黑格尔比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F 本世纪头十年,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体系主要特征趋臻具备,他
的哲学在思想学术界引起重视。
I 秋季:柏林大学开学,校长为施马尔茨 (Schmalz)。
H 费希特在柏林大学讲授“意识之事实”。
E 1811年·四一岁 E 结婚
F 给中高年级开宗教学课。
F 九月:和纽伦堡元老院议员卡尔·封·图赫尔的女儿玛丽·封
·图赫尔 (Marie von Tucher,1791—1855)结婚。
H 秋季:费希特当选年度校长。遭到评议会反对,次年四月即辞
职。
H 弗里斯《逻辑学体系》出版。黑格尔把这部书斥为“毫无意义
的出版物”。 G
G 见《逻辑学》第34页注。
E 1812年·四二岁 E 出版《逻辑学》
-----------------------------------------------
8 1 4 美学 第三卷
F 三月:《逻辑学》(Wissenschaft der Logik 通称:大逻辑
[Gross Logik],以别于《哲学全书》中的“逻辑学”)第一卷上册:
客 观逻辑,存在论,出版于纽伦堡。1833—34年,全书由费尔斯特
(Fo A rster)和波曼 (Boumann)编订,列为米编本第三第四第五卷出
版。 G
J “黑格尔在概念的辩证法中天才地猜测到了事物(现象、世界、
自然界)的辩证法。”“正是猜测到了,再没有别的。”(列宁:《黑格尔
《逻辑学》一书摘要》第130页)“黑格尔对于辩证法曾经给了很重要
的贡献,但是他的辩证法却是唯心的辩证法”。(《毛泽东选集》第278
页)
H 谢林和卡罗琳的友人格特尔 (Pauline Gotter)结婚。
F 秋季:关于中学哲学教育,向高级督学尼特哈默尔提出意见书。
F 十月:谢林来访,两人绝口不触及原本共同感到兴趣的话题
—— 哲学和思想问题。
I 年底:拿破仑率军征俄。 GG
G 中译本: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上卷,1966年,下卷,1976
年。本书译本虽晚出,内容早在1936年 (译者序署1934年八月)就
有介绍,即刘及辰译自日本川内唯彦的尼科莱著 《黑格尔论理学大
纲》(32开,90页)天津百城书局出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本卷
 Stirling 英译,收于 Secret of Hegel 第二版,1897,爱丁堡。
Lager Logic(或 Greater Logic)全书 Henry C.Brokmeyer 
英译于十九世纪后半叶,未出版。
GG 黑格尔有个弟弟,当时站在支持拿破仑一方作战,本年死于
征俄之役。
E 1813年·四三岁 E
F 《逻辑学》第一卷下册:客观逻辑,本质论,出版于纽伦堡。
-----------------------------------------------
黑格尔生平和著作年表
9 1 4
J “他的真正的自然哲学是在《逻辑学》第二册即本质论中,这
是全部理论的真正核心。”(恩格斯致弗·阿·朗格信,1865.3.2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1∶471)。
F 六月:黑格尔和玛丽的第一个儿子卡尔 (Karl)生。
F 十二月:任纽伦堡市学校事务委员会督导。
I 十月:来比锡会战结果,拿破仑败于第六次反法同盟,来因同
盟随即瓦解,法国在德意志的统治告终。
E 1814年·四四岁 E
H 一月二七日:费希特病逝于柏林。
F 黑格尔和玛丽的第二个儿子伊曼努 尔 (Immanuel,1814—
1891)生。
E 1815年·四五岁 E
I 六月:维也纳和会结果,德意志三十八个邦(市)建立邦联。邦
联议会干预各邦内部事务,镇压革命运动。
I 六月十二日:德国许多大学生主张德国统一,反对封建割据和
诸侯专制,在耶拿建立德国大学生协会 (Burschenschaft);迅即遍及
各邦,在各大学得到热烈响应。
I 邦联中两个最大的德意志国家—— 普鲁士和奥地利争当霸主,
北部普鲁士新教国家对东南部奥地利天主教国家逐渐占上风,新教神
学遂得以大为发展,普鲁士后来统一了许多小邦。
F 秋季:游慕尼黑,逗留两周,会见尼特哈默尔、雅可比、谢林
等。
E 1816年·四六岁 E
F 七八月:先后接到海得尔堡、爱尔兰根、柏林三大学聘书。
F 八月:会见来纽伦堡的普鲁士政府参事封·劳默尔 (Friedrich
-----------------------------------------------
0 2 4 美学 第三卷
 Ludwig Georg von Raumer,1781—1873),谈大学哲学教育,并
请其向普鲁士内务大臣表示愿到柏林大学任教。
F 八月:辞去中学校长职务。到奥地利、法国、荷兰渡假。
C 海得尔堡时期 D (1816—1818,两年)
F 秋季:得到海得尔堡大学副校长、新教神学教授道布 (Karl 
Daub,1765—1836)的推荐,向西,到巴登公国的海得尔堡大学
G

任哲学教授,接替弗里斯(1806—1816年在此),弗里斯以所谓宣传无
神论思想而被辞退。
在此年俸1300弗洛林。
开始时,听课学生四个,第二年十个。
F 十月二八日:发表就职讲演,公开宣称:“普鲁士国家就是建立
在理性基础上的。”
F 讲授哲学史 (第二学期),自此共讲九遍。
F 《哲学史讲演录》(Vorlesungen über die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1833年至1836年,经米希勒整理编辑,出版于柏林,
收为米编本《全集》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卷。第二版于1842年出
版。 GG
F 《评符腾堡邦议会会议辩论集 (1815—1816)》(Beurteilung 
der Ver-handlungen in der Versammlung der Landsta A nde
 der Ko A nigreichs W ürttemberg im Jahr 1815 und 1816)
写成,次年年底发表于《海得尔堡文献年鉴》。
F 冬季:《逻辑学》第二卷:主观逻辑,概念论,出版。 GGG
J “黑格尔逻辑学的总结和概要、最高成就和实质,就是辩证的
方法,—— 这是绝妙的。还有一点:在黑格尔这部最唯心的著作中,唯
心主义最少,唯物主义最多,‘矛盾’,然而是事实!”(列宁:《黑格尔
-----------------------------------------------
黑格尔生平和著作年表
1 2 4
〈逻辑学〉一书摘要》第173页)
I 德意志邦联在法兰克福召开第一次会议。
G 这个大学历史较长,早年有意邀请斯宾诺莎来讲学,虽然斯宾
诺莎不存奢望,比较而言,这里当局毕竟是开明一些的。
GG 本书拉松《全集》本只有第一卷,即第十五卷第一册《哲学
的体系和历史》(Sys-tem und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386
页),霍夫迈斯特编,出版于1944年,北京图书馆藏;哲学研究所图
书馆藏 《哲学史导言》 (Einleitung in die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311页),1959年版。中译本:贺麟、王太庆等译,第一
卷,三联书店,1956年,第二卷,1957年;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59
年;第四卷,1978年。E.S.Haldane,Frances H.Simson 英译,
1892—96,伦敦。
GGG 本 卷 主 观 逻 辑 的 第 二 第 三 部 分, 麦 克 兰 (Henry S.
Macran)英译为《世界和理念的逻辑》(Hegel T s Logic of World 
and Idea,1929年,215页)商务印书馆藏;全书英译则有 Harris
 所译,1881,纽约;约翰斯顿 (W .H.Johnston) 和斯特拉瑟斯
(L.G.Struthers)的《逻辑学》(两卷,1929)。
E 1817年·四七岁 E
F 一月:《评雅可比著作第三卷》(U
A ber Friedrich Heinrich 
Jacobis Werke:Dritter Band)发表于《海得尔堡文献年鉴》(Heidel B
bergische Jahr-bücher der Literatur)。
F 五月:为《哲学全书纲要》(Enzyklopa A die die Philosophischen
 Wis-senschaften im Grundrisse)写序言,以应本年出版于海得
尔堡,内容为:(小)逻辑,自然哲学,精神哲学。
F 法国哲学家,折衷主义者库赞 G (Victor Cousin,1792—1867,
二五岁)来访。
-----------------------------------------------
2 2 4 美学 第三卷
F 会见来海得尔堡的慕尼黑科学院院长雅可比 (1743—1819,七
四岁)。
I 十月十八日:宗教改革三百周年和来比锡胜利四周年纪念庆祝
会由大学生协会召集,在魏玛公国爱森纳赫市郊瓦特堡举行,五百人
参加,包括耶拿的四位教授。
弗里斯发表演说,提出激进的政治主张,号召人们广泛参加统一
德国的斗争。
F 冬季:开始讲授美学,自此共讲五次(1817,1820,1823,1826,
1829)。
F 《美学讲演录》(Verlesungen über die A
A sthetik)于1835
年至1838年,经霍托 GG (Heinrich Gustav Hotho,1802—1873)编
订出版于柏林,收为米编本《全集》第十卷上中下三册。第二版,1840—
1843。 GGG
H 十二月:普鲁士文化教育卫生大臣阿尔滕斯坦(K.S.F.Frei B
herrvon Stein zum Altenstein,1770—1840)甫上任,就邀请黑格
尔接任费希特逝世后悬虚的哲学教席遗缺。
G 又译:库然,见刘半九、伯幼等译《黑格尔小传》(古留加著)
1978 S 80,第222页;库辛,见《马克思传》第75页;古桑,见《哲
学史讲演录》4∶502。
库 赞跟黑格尔、谢林颇熟悉。他的 《哲学片断》(Fragments 
philosophiques,1833),于 1834年由贝克尔斯 (Hubert Beckers,
1806—1889)翻译为《库赞论法德哲学》(Victor Cousin über fran B
zo A sische und deutsche philosophie)出版,序言就是谢沐写的,见
《谢林哲学著作集》)5∶456。
GG 又译:荷托,见《哲学译丛》1980年第三期《黑格尔是普鲁
士的国家哲学家吗?》第78页;何佗,见《小逻辑》158。霍托到柏林
大学学法律,但黑格尔的哲学课吸引了他,而他学哲学则是在布雷斯
-----------------------------------------------
黑格尔生平和著作年表
3 2 4
劳(Breslau),后研究艺术史。他漫游英法比荷意返回柏林,在大学教
美学、艺术史 (1826—1827)。他提供自然哲学 (1823 S 24)听讲笔记
给米希勒。
GGG 中译本: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年,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二卷,1979年;第三卷上,1979年。
E 1818年·四八岁 E
J 五月五日:卡尔·马克思 (Karl Marx)出生于特里尔城。
F 这个时期的散篇著作和《哲学全书纲要》于1834年经黑格尔的
学生、助教 (1820年) 亨宁 (Leopold Dorotheus von Henning,
1791—1866)编为《哲学全书纲要和海得堡时期著作》出版于柏林,收
为米编本《全集》第六卷。
C 柏林时期 D (1818—1831,十三年)
F 十月:向西北,顺道访问歌德,然后到柏林大学就任哲学教授。
在这里仅只担任学校职务,想望兼任政府职务的初衷毕其一生落空。
然而,此后逐渐地成了普鲁士官方所赞许的哲学家。
年俸一倍于在海得尔堡所得。
F 同事有:神学教授施莱尔马赫 (Friedrich Ernst Daniel 
Schleierma-cher,1768—1834),圣经批判家德·韦特 (Wilhelm 
Martin Leberecht de Wette,1780—1849),历史学派法学家萨维
尼(Friedrich Karl von Savigny,1779—1861),物理学教授艾尔
曼(Paul Erman,1764—1851);稍后有:植物学教授舒尔茨(K.H.
Schultz,1798—1871)。
F 十月二八日:发表就职讲演 G 。
F 冬季:讲授自然法和国家法或法哲学,自此共讲六遍。
-----------------------------------------------
4 2 4 美学 第三卷
H 埃申迈尔(Karl August von Eschenmayer,1771—1852)在
图宾根大学宣传谢林哲学。
G 讲演辞译文见《小逻辑》(1980年)第31—36页。
E 1819年·四九岁 E
I 三月:爱国学生卡尔·桑德 (Karl Ludwig Sand,1795—
1820)刺杀沙皇间谍、德国戏剧家科策布 G (August Friedrich Ferdi B
nand von Kotze-bue,1761—1819)。
F 讲授宗教哲学、哲学史、逻辑学和形而上学 (第一学期) GG 。
I 九月:德意志各邦反动统治者签订“卡尔巴斯德决议”,进一步
禁止言论出版自由,加紧监视大学,镇压学生运动,解散大学生协会。
F 少年音乐家门德尔松(1809—1849)回到柏林。黑格尔和其父、
银行家门德尔松熟悉,常参加这一家庭星期日举行的音乐晚会,先后
与柏林上流社会、文化艺术界人士大洪堡(Wilhelm Freiherr von 
Humboldt,1767—1835)格林姆(Jacob Grimm,1788—1860)等接
触。 GGG
F 讲授自然哲学 (第二学期)。
GG
F “在上世纪 (即十八世纪—— 引者注)末叶,在大多数是机械
唯物主义者的法国唯物主义者之后,出现了要把旧的牛顿—林耐学派
的整个自然科学作百科全书式的概括的要求,有两个最有天才的人物
投身于这个工作,这就是圣西门 (未完成)和黑格尔。……当现在自
然界中发展的普遍联系已经得到证明的时候,外表上的顺序排列,如
黑格尔人为地完成的辩证的转化一样,是不够了。转化必须自我完成,
必须是自然而然的。”(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20∶593)
H 格登(Hans Adolf Goeden,1785—1826)在奥肯(Oken)的
科学杂志《伊西斯》(Isis)上发表文章,从医学观点对《哲学全书》中
-----------------------------------------------
黑格尔生平和著作年表
5 2 4
关于疾病诊治的论述提出批评。《哲学全书》难得有自然科学界人士注
意,这个批评促使黑格尔认真钻研医学文献。 U
H “卡尔巴斯德决议”后,弗里斯在耶拿大学的教授职位就因在
瓦特堡发表演讲而丢掉了,后来,1824年,只好改教物理学、数学,1825
年才得重返哲学教席。
H 叔本华到柏林大学任编外讲师。
G 又译:柯采布埃,见 《黑格尔小传》103;柯采布,见樊集译
《马克思传》(梅林著),柯慈普,见贺麟译《黑格尔》(开尔德著)90。
这个沙皇代理人,其著作《日尔曼帝国史》在瓦特堡大会上被爱国学
生宣布为反动著作,象征性予以焚毁。
GG 据说,本年这宗教哲学、哲学史、自然哲学三个课以及世界
史哲学(1822 S 23冬学期)的听讲记录业经伊尔亭格整理,见西德《明
镜》1979年第49期,转引自《哲学译丛》1980年第三期第78页。
GGG 黑格尔的文学艺术爱好是深的,和文学艺术界的接触是多
的。荷尔德林即以法兰克福城音乐戏剧生活丰富招引他,而他到了那
里确也尽量享受了机会。在柏林的这方面生活,帕蒂提到,有一次,莫
扎特乐曲演奏会结束了,黑格尔以钝拙的言词表达自己实在高兴,引
得乐队指挥克莱因(Bernhard Klein,1793—1832)后来对帕蒂说:这
一来,我算真喜欢这位口吃的哲学家了。
说到银行家门德尔松不妨提一笔:他是哲学家的儿子,又是音乐
家的父亲,两头都是文化名人。因此他自我介绍,“从前我是我父亲的
儿子,现在我是我儿子的父亲”。
U 格登是医学博士,早年受谢林影响。
E 1820年·五十岁 E 批判弗里斯
F 《伦理体系》 G (System der Sittlichkeit)写毕。
H 三月:叔本华 (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把开课
-----------------------------------------------
6 2 4 美学 第三卷
时间订在黑格尔讲课的时间,结果,听讲者寥寥,课程未授完,就离
开了学校。
F 六月:《法哲学原理·序言》校样已退给出版商。这时,重又索
回,增添一段攻击弗里斯政见之与普鲁士官方相左,称之为“自封为
哲学家的那批肤浅人物的头目”。
F 七月:任勃兰登堡省科学考试委员会委员,至1822年。
F 秋季:到德累斯顿旅行。
F 讲授哲学史 (第二学期)。
J 十一月二八日: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出生
于巴门。
F 二十年代:黑格尔的世界观最后形成。
G 又译:伦理生活体系,见《哲学译丛》(双月刊)1980年第三期
第13页 〔法〕D.索什- 达塔文。
本书,据张颐(四川,1887—1969,北京)考证,前五章写于1802—
1821年,见张的博士论文:英文《赫氏伦理探索》(Hegel’s Ethical
 Teaching,its development,signi-ficance,and limitations,by
 W .S.Chang)商务印书馆,1925年第2页 (全书137页),前有
J.A.Smith写于1924年二月的序言,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作者所赠,
于1925年七月。1926年版,中山大学图书馆藏。
E 1821年·五一岁 E 推崇君主立宪政体
F 《自然法和国家学大纲》(Naturrecht und Staatswissenschaft
 im Grundrisse)出版于柏林。1833年,经甘斯 (Eduard Gans,
1797—1839)题为《法哲学原理》(Grundlinien der Philosophie 
des Rechts)出版于柏林,收于米编本《全集》第八卷。
G
J “……当黑格尔在他的《法哲学》一书中宣称君主立宪是最高
的、最完善的政体时,德国哲学这个表明德国思想发展的最复杂但也
-----------------------------------------------
黑格尔生平和著作年表
7 2 4
最准确的指标,也站到资产阶级方面去了。换句话说,黑格尔宣布了
德国资产阶级取得政权的时刻即将到来。”(恩格斯:《德国的革命和反
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8∶16—17)
F 讲授宗教哲学,自此共讲四遍。
F 《宗教哲学讲演录》(Vorlesungen über die Philosophie 
der Religion),于1832年,由神学家马海奈克
GG
(philipp Konrad
 Marheineke,1780—1846)出版于柏林,收为米编本《全集》第十
一第十二卷,第二版,1840年。
F 八月:阿尔滕斯坦大臣复函黑格尔,赞赏他的《法哲学原理》一
书,称他为“普鲁士复兴的国家哲学家”。
F 讲授美学、法哲学 (第二学期)。
F 自本年起,法哲学课以《法哲学原理》一书为课本(1821,1822,
1824,1830)。
G 本书1840年版,1854年版,北京图书馆有藏。中译本:范扬、
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 S 79。英译:S.W .Dyde,1896,伦敦,
T.M .Knox,1952,牛津。
GG 马海奈克是道布在海得尔堡的学生,黑格尔主义者。本书英
译,E.B.Speirs,J.Burdon Sanderson,1895。
E 1822年·五二岁 E
F 三月:为学生(海得尔堡时期)亨利希 G (Hermann Friedrich
 Wilhelm Heinrich,1794—1861)的《宗教和科学的内在联系》(Die
 Religion im in-neren Verha A ltnis zur Wissenschaft) 写序
言。该书本年出版。
F 讲授历史哲学 (第二学期),自此共讲五次。
F 《历史哲学讲演录》(Vorlesungen über die Philosophie 
der Welt-geschichte)于1837年,经甘斯整理编辑并写序言出版,收
于米编本《全集》第九卷;以后,第二版,1840年,第三版,1843年,
-----------------------------------------------
8 2 4 美学 第三卷
都由卡尔·黑格尔编辑并写序言。
J “黑格尔把历史观从形而上学中解放了出来,使它成为辩证的,
可是他的历史观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
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226)
H 贝内克 (Friedrich Eduard Beneke,1795—1854)于两年前
就来柏林大学授课,《道德物理学基础》出版后,大臣阿尔滕斯坦撤了
他的职。 GGG
F 黑格尔任大学评议会委员。
I 普鲁士王国总理大臣改革派首领哈登贝格 (Karl August 
Fürst von Hardenberg,1750—1822)死。
G 黑格尔主义右翼分子。马克思对他的批判,见于《神圣家族》,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名字为辛利克斯。
GG 本书1837年版,北京大学图书馆有藏。中译本:王灵皋译
《历史哲学纲要》(361页)上海神州国光社,1932年;王造时、谢诒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