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引爆流行

_16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美)
个很好的教育媒体。但是直到今天,人们还没有开
发出电视的这种潜力。大家一直在套用老方法。我
相信我们有能力改变这种局势。"
他们推出了一个节目名叫《蓝狗线索》。每次只
有半个小时,而不是一个小时。也不存在全体演出
人员一说,只有一个真实演员,名叫史蒂夫。他 20
岁出头,穿着卡其布裤子和一件橄榄球运动员的衬
衣,看上去很单纯。他是节目里的主角。每个情节
不再像杂志那样形式多变,而只有一条故事主线,
是关于一条名叫蓝狗的动画狗的英勇事迹。这个节
目给人一种二维平面的感觉,更像一本小画书的录
像版本,而不像是一部电视节目。速度很慢,剧本
里的许多地方都插入了令人难耐的长长的停顿。《芝
麻街》里那特有的幽默、俏皮话和机敏灵巧在这个
节目里都不存在。剧中有一个被赋予了生命的角色
是"邮箱",还有其他两个常出现的角色,一个是"铁
铲",另一个是"提桶"。当然,蓝狗这位剧中的明
星是蓝色的,因为她就代表蓝色这种颜色。一个成
————————————————————————————————————
~ 162 ~
                               [ 引爆流行 ]
————————————————————————————————————
年人在看了《蓝狗线索》后不禁要怀疑它到底比《芝
麻街》好在哪里。但是,它的确比《芝麻街》效果
更好。l996 年在《蓝狗线索》首次播映后的几个月
里,它的收视率就远远超过了《芝麻街》。在干扰因
素检测中,它在控制儿童注意力方面的得分高于对
手《芝麻街》。阿拉巴马州大学的教育研究家詹宁斯
-布赖恩特对 120 个儿童进行了研究,通过一系列的
认知能力测试,比较了《蓝狗线索》的固定观众和
其他教育节目的电视观众之间存在的异同。
布赖恩特说:"6 个月之后,我们开始发现这两
组观众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我们几乎衡量了他们所
有的灵活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统计数字显
示出巨大的差异。如果试卷上有 60 个选择题,我们
就会发现观看《蓝狗线索》的观众组能正确识别出
55 个,而对照组只能正确选对 35 个。"《蓝狗线索》
可能是目前最具有附着力的电视节目。
这样一个没有多少预先加工的节目其附着力为
何会超过《芝麻街》?回答是:尽管《芝麻街》节目
不错,但它却存在一些微妙而且比较重大的局限性。
————————————————————————————————————
~ 163 ~
[ 引爆流行 ]
————————————————————————————————————
比如,要持续反映人物的聪明才智而产生的问题。
从一开始,《芝麻街》就既吸引儿童,又吸引大人。
其宗旨是,儿童——尤其是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儿童
——面临的一大障碍就是家长不鼓励或者不参与他
们教育过程。《芝麻街》的主创人员们就想创作一部
母亲愿意与子女一同观看的节目。这就是该剧为什
么注入了"成人"因素、常常出现双关语,以及涉
及诸如怪兽剧院或者塞缪尔.贝克特的模仿作品"等
待埃尔莫"等大众文化。(该剧本的主要作者是卢g伯
杰,他说他之所以申请《芝麻街》的创作工作,是
因为 1979 年他和儿子一起观看节目时看到了"克米
特"梗概。"那是一个迷人的童话故事。里面的人物
在寻找一位心情沮丧的公主。克米特跑到这位木偶
公主面前说——这时伯杰用了酷似克米特的声调—
—'对不起,请问您是一位心情沮丧的女公主吗?'
而她说:这看上去怎么样?像一套滑稽可笑的衣服
吗?'我记得当时自己在想:"这可真棒。我要去那
里工作。")
问题在于,学前儿童理解不了这类玩笑,里面
————————————————————————————————————
~ 164 ~
                               [ 引爆流行 ]
————————————————————————————————————
的幽默——如精心设计的双关语"心情沮丧"——
只能起到分散注意力的作用。《芝麻街》中还有一个
叫"罗伊"的故事,是在 1997 年圣诞节的前夜播放
的,也是一个很好的这种例子。故事一开始的情景
是:大鸟遇到了一名邮递员,邮递员以前从未来过
芝麻街。他递给大鸟一个包裹,大鸟立刻感到迷惑
不解,大鸟说:"如果这是您第一次来到这里,您是
怎么知道我就是大鸟的?"
邮递员:说起这事,您得承认,这很容易!(对
着大鸟做了一 个手势)
大鸟:那是?(自我打量了一下)。哎呀,我明白
了。这个包裹是寄给大鸟的,我就是一只大鸟啊。
有时候我自己都忘了。我正如自己的名字一样。大
鸟就是一只大鸟。
  大鸟伤心起来。他意识到其他人都有自己的名
————————————————————————————————————
                       ~ 165 ~
[ 引爆流行 ]
————————————————————————————————————
字,如奥斯卡或斯纳飞,而自己的名字只是一个物
种的名称。他问邮递员叫什么名字,她回答说自己
叫伊莫金。
大鸟:哟,真是个好听的名字。(看着摄像机镜
头,带着渴望的神情)我希望自己也能有一个像这样
的名字,而不是这个说明我所属的物种类的名称,
我就好像是个苹果、或者一把椅子或者其他什么的。
接着,大鸟就开始琢磨给自己起个什么样的新
名字。在斯纳飞的帮助下,他动员芝麻街上的所有
住户帮他推荐名字——栽寇德寇、布奇、比尔、欧
马、拉瑞、塞米、艾本尼泽、吉姆、拿破仑、兰斯
劳特、洛基——最后他决定采用罗伊这个名字。但
是,当大家开始称呼他的新名字时,大鸟意识到自
己根本就不喜欢这个名字。他说:"不知怎么,这名
————————————————————————————————————
~ 166 ~
                               [ 引爆流行 ]
————————————————————————————————————
字听起来别扭。我犯了一个大错。"他又恢复了原来
的名字。他最后说:"即便大鸟这种名字不常见,但
它毕竟是我的名字,我喜欢所有的朋友们那样称呼
我。"
从表面上看,这至少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故事。
尽管寓意大胆,富有理性,但是很有趣味。它直接
涉及情感,但与其他儿童电视节目不同的是,它告
诉孩子们,有时候不开心也没什么。最重要的是,
这个故事很有趣。
听起来这个故事应该大获全胜,是吗?
错了。《芝麻街》的研究人员们在试播这个故事
过程中,得到的数据令人大为失望。第一个涉及斯
纳飞和大鸟的片段效果还不错。大家可以预料到观
众们的好奇。然后,就开始走下坡路。第二次出现
街景时,观众的注意力降到了 80%。出现第三次街
景时,降到了 78%。第四次降至 40%,然后是 50%,
再然后是 20%。看完之后,给孩子们做了一个小测
验,考查他们究竟看到了什么。罗斯玛丽。特鲁格
里奥是《芝麻街》研究组的负责人,她说:"我们的
————————————————————————————————————
~ 167 ~
[ 引爆流行 ]
————————————————————————————————————
问题非常具体,并且希望得到明确的回答。如,故
事讲的是什么内容?有 60%观众知道答案。大鸟的
新名字是什么?只有 20%回答正确。最后大鸟的感
受如何?50%知道答案。"相比之下,另一个同时试
播的《芝麻街》故事在进行观后测验时,正确率达
到 90%以上。看来,大鸟的故事没有给观众留下多
少印象,它没有附着力。
这个故事为什么会失败?问题的根源在于故事
的寓意,即大鸟不想被别人称作一只大鸟这个笑话。
学龄前儿童根本理解不了。儿童在学习语言的过程
中,会对单词和其意思作出好几种假设。最重要的
一种假设是心理学家埃伦g马克曼所称的二排一法
则。简单地说,儿童不相信任何一个物体能同时拥
有两个名称。马克曼坚持认为,儿童会很自然地认
为如果给一个物体或者一个人再冠之于一个名称,
这个名称就一定是指该物体的某个次要特性或属性。
当给孩子布置一项特别任务,让他,她给世界上所
有的东西取个名字,该假设的意义就充分体现出来
了。学习"大象"一词的孩子心里非常确定,这种
————————————————————————————————————
~ 168 ~
                               [ 引爆流行 ]
————————————————————————————————————
动物和狗不一样。每学一个新词,孩子对世界的了
解就更加准确一步。相比之下,如果没有二排一法
则,如果孩子认为大象完全可以是狗的另一个名称,
那么,每学一个新词,都会使孩子感到世界似乎更
加复杂一步。二排一法则同样能帮助孩子拥有清晰
的思路。马克曼写道:"假设一个已经知道'苹果'
和'红色'的孩子听到有人说苹果是'圆的',利用
二排一法则,这个孩子可能会用意思'圆的'排除
该物体原来的名称(苹果)和其颜色(红色),并且分
析该物体的其他特性。"但是,这种情况说明,儿童
对于双名称物体或者名称发生改变的物体很难掌握。
比如,孩子很难理解橡树(oak)既是橡树,又是一棵
树木(tree);他/她可能会设想,如果那样,"树木"
(tree)应该是橡树(oaks)的集体名词。
大鸟不想让大家再叫他大鸟,而希望大家称呼
他罗伊,这一点几乎可以肯定会使学龄前儿童不解
其意。已经有了一个名字的人怎么还可以再取一个
名字呢?大鸟认为,大鸟只不过是对他这类动物的总
称,他想要一个具体的名字。他不想像树木一样。
————————————————————————————————————
~ 169 ~
[ 引爆流行 ]
————————————————————————————————————
他要像橡树一样。但是三四岁的儿童并不明白一棵
树木还能是一棵橡树。他们的理解是,发生这一切
很可能是大鸟想变成别的东西,如变成其他某种动
物,或者其他动物的总称。他怎么可能呢?
还有一个更加深层的问题。《芝麻街》是一部像
杂志一样形式多变的电视节目。一个故事包括至少
40 个场景,各种街景(包括演员、木偶、动画以及
摄影棚外的取景)出现的时间都不超过 3 分钟。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在创作"罗伊"这类故事时,作
者们首次把这些东西放在一起体现一个共同的主题。
但是,在该节目的放映史上,这些片段完全是自成
一体的;事实上,新版的《芝麻街》节目融合了崭
新的街景、一些动画和原带中的拍摄顺序,通过这
种方式把大多数内容构筑到了一起。
该节目的首创人员之所以愿意把《芝麻街》中
的故事用这种方式构筑到一起,其中的一个原因是:
他们认为学前儿童只有把目光集中到简短片段上的
短时注意力。劳埃德g莫里塞特是该电视节目的创
始人之一。他说:"我们考查了孩子们收看节目的情
————————————————————————————————————
~ 170 ~
                               [ 引爆流行 ]
————————————————————————————————————
况,发现他们都在观看《笑一笑》节目。这件事情
对《芝麻街》早期的制作工作影响很大。小丑赞尼
是《笑一笑》节目里一个俏皮话不断的人物。孩子
们似乎很喜欢他。"《芝麻街》节目的主创人员们更
多受到商业广告的影响。20 世纪 60 年代是麦迪逊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