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春秋谷梁传-战国鲁-榖梁俶

_4 榖梁赤 (战国鲁)
  (经六四)八月乙亥,晋侯驩卒。
  (经六五)冬,十月,公子遂如晋。
  (经六六)葬晋襄公。
  (经六七)晋杀其大夫阳处父。
  (传)称国以杀,罪累上也。襄公已葬,其以累上之辞言之,何也?君漏言也。上泄则下暗,下暗则上聋。且暗且聋,无以相通,夜姑杀者也。夜姑之杀奈何?曰:晋将与狄战,使狐夜姑为将军,赵盾佐之,阳处父曰:「不可!古者君之使臣也,使仁者佐贤者,不使贤者佐仁者。今赵盾贤,夜姑仁,其不可乎?」襄公曰:「诺。」谓夜姑曰:「吾始使盾佐女。今女佐盾矣!」夜姑曰:「敬诺。」襄公死,处父主竟上事,夜姑使人杀之。君漏言也,故士造辟而言,诡辞而出,曰:「用我则可,不用我则无乱其德。」
  (经六七)晋狐夜姑出奔狄。
  (经六八)闰月不告月,犹朝于庙。
  (传)不告月者,何也?不告朔也。不告朔,则何为不言朔也?闰月者,附月之余日也,积分而成于月者也。天子不以告朔,而丧事不数也。犹之为言,可以已也。
  文公(经七一)七年
  春,公伐邾。三月甲戌,取须句。
  (传)取邑不日,此其日,何也?不正其再取,故谨而日之也。
  (经七一)遂城郚。
  (传)遂,继事也。
  (经七二)夏,四月,宋公壬臣卒。
  (经七三)宋人杀其大夫。
  (传)称人以杀,诛有罪也。
  (经七四)戊子,晋人及秦人战于令狐。
  (经七五)晋先蔑奔秦。
  (传)不言出,在外也。辍战而奔秦,以是为逃军也。
  (经七六)狄侵我西鄙。
  (经七七)秋,八月,公会诸侯、晋大夫,盟于扈。
  (传)其曰诸侯,略之也。
  (经七八)冬,徐伐莒。
  (经七九)公孙敖如莒莅盟。
  (传)莅,位也。其曰位,何也?前定也。其不日,前定之盟不日也。
  文公(经八一)八年
  春,王正月。
  (经八二)夏,四月。
  (经八三)秋,八月戊申,天王崩。
  (经八四)冬,十月壬午,公子遂会晋赵盾,盟于衡雍。乙酉,公子遂会雒戎,盟于暴。
  (经八五)公孙敖如京师。不至而复,丙戌,奔莒。
  (传)不言所至,未如也。未如则未复也。未如而曰如,不废君命也。未复而曰复,不专君命也。其如非如也,其复非复也。唯奔莒之为信,故谨而日之也。
  (经八六)螽。
  (经八七)宋人杀其大夫司马。
  (传)司马,官也。其以官称,无君之辞也。
  (经八七)宋司城来奔。
  (传)司城,官也。其以官称,无君之辞也。来奔者不言出,举其接我也。
  文公(经九一)九年
  春,毛伯来求金。
  (传)求车犹可,求金甚矣。
  (经九二)夫人姜氏如齐。
  (经九三)二月,叔孙得臣如京师。
  (传)京,大也;师,众也。言周,必以众与大言之也。
  (经九四)辛丑,葬襄王。
  (传)天子志崩不志葬,举天下而葬一人,其道不疑也。志葬,危不得葬也。日之,甚矣!其不葬之辞也。
  (经九五)晋人杀其大夫先都。
  (经九六)三月,夫人姜氏至自齐。
  (传)卑以尊致,病文公也。
  (经九七)晋人杀其大夫士縠,及箕郑父。
  (传)称人以杀,诛有罪也,郑父累也。
  (经九八)楚人伐郑。
  (经九九)公子遂会晋人、宋人、卫人、许人,救郑。
  (经九十)夏,狄侵齐。
  (经九十一)秋,八月,曹伯襄卒。
  (经九十二)九月癸酉,地震。
  (传)震,动也。地,不震者也;震,故谨而日之也。
  (经九十三)冬,楚子使萩来聘。
  (传)楚无大夫,其曰萩,何也?以其来我,褒之也。
  (经九十四)秦人来归僖公、成风之襚。
  (传)秦人弗夫人也,即外之弗夫人而见正焉。
  (经九十五)葬曹共公。
  文公(经十一)十年
  春,王三月辛卯,臧孙辰卒。
  (经十二)夏,秦伐晋。
  (经十三)楚杀其大夫宜申。
  (经十四)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
  (传)历时而言不雨,文不闵雨也。不闵雨者,无志乎民也。
  (经十五)及苏子盟于女栗。
  (经十六)冬,狄侵宋。
  (经十七)楚子、蔡侯次于厥貉。
  文公(经十一一)十有一年
  春,楚子伐麇。
  (经十一二)夏,叔彭生会晋郄缺于承匡。
  (经十一三)秋,曹伯来朝。
  (经十一四)公子遂如宋。
  (经十一五)狄侵齐。
  (经十一六)冬,十月甲午,叔孙得臣败狄于咸。
  (传)不言帅师而言败,何也?直败,一人之辞也。一人而曰败,何也?以众焉言之也。传曰:长狄也。兄弟三人,佚宕中国,瓦石不能害。叔孙得臣,最善射者也。射其目,身横九亩,断其首而载之,眉见于轼。然则何为不言获也?曰:古者不重创,不禽二毛,故不言获,为内讳也。其之齐者,王子成父杀之,则未知其之晋者也。
  文公(经十二一)十有二年
  春,王正月,郕伯来奔。
  (经十二二)杞伯来朝。
  (经十二三)二月庚子,子叔姬卒。
  (传)其曰子叔姬,贵也,公之母姊妹也。其一传曰:许嫁,以卒之也。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三十而娶。女子十五而许嫁,二十而嫁。
  (经十二四)夏,楚人围巢。
  (经十二五)秋,滕子来朝。
  (经十二六)秦伯使术来聘。
  (经十二七)冬,十有二月戊午,晋人秦人战于河曲。
  (传)不言及,秦晋之战已亟,故略之也。
  (经十二八)季孙行父帅师,城诸及郓。
  (传)称帅师,言有难也。
  文公(经十三一)十有三年
  春,王正月。
  (经十三二)夏,五月壬午,陈侯朔卒。
  (经十三三)邾子籧篨卒。
  (经十三四)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
  (经十三五)大室屋坏。
  (传)大室屋坏者,有坏道也,讥不修也。大室犹世室也。周公曰「大庙」,伯禽曰「大室」,群公曰「宫」。礼,宗庙之事。君亲割,夫人亲舂,敬之至也。为社稷之主,而先君之庙坏,极称之,志不敬也。
  (经十三六)冬,公如晋。
  (经十三七)卫侯会公于沓。
  (经十三八)狄侵卫。
  (经十三九)十有二月己丑,公及晋侯盟,还自晋。
  (传)还者,事未毕也。自晋,事毕也。
  (经十三十)郑伯会公于棐。
  文公(经十四一)十有四年
  春,王正月,公至自晋。
  (经十四二)邾人伐我南鄙。
  (经十四三)叔彭生帅师伐邾。
  (经十四四)夏,五月乙亥,齐侯潘卒。
  (经十四五)六月,公会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伯、曹伯、晋赵盾。癸酉,同盟于新城。
  (传)同者,有同也,同外楚也。
  (经十四六)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传)孛之为言犹茀也。其曰入北斗,斗有环域也。
  (经十四六)公至自会。
  (经十四七)晋人纳捷菑于邾,弗克纳。
  (传)是郄克也,其曰人,何也?微之也。何为微之也?长毂五百乘,绵地千里,过宋、郑、滕、薛,夐入千乘之国,欲变人之主。至城下,然后知。何知之晚也!弗克纳。未伐而曰弗克,何也?弗克其义也。捷菑,晋出也;貜且,齐出也。貜且,正也;捷菑,不正也。
  (经十四八)九月甲申,公孙敖,卒于齐。
  (传)奔大夫不言卒,而言卒,何也?为受其丧,不可不卒也。其地于外也。
  (经十四九)齐公子商人弒其君舍。
  (传)舍未逾年,其曰君,何也?成舍之为君,所以重商人之弒也。商人其不以国氏,何也?不以嫌代嫌也。舍之不日,何也?未成为君也。
  (经十四十)宋子哀来奔。
  (传)其曰子哀,失之也。
  (经十四十一)冬,单伯如齐。
  (经十四十二)齐人执单伯。
  (传)私罪也。单伯淫于齐,齐人执之。
  (经十四十三)齐人执子叔姬。
  (传)叔姬同罪也。
  文公(经十五一)十有五年
  春,季孙行父如晋。
  (经十五二)三月,宋司马华孙来盟。
  (传)司马,官也。其以官称,无君之辞也。来盟者何?前定也。不言及者,以国与之也。
  (经十五三)夏,曹伯来朝。
  (经十五四)齐人归公孙敖之丧。
  (经十五五)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经十五六)单伯至自齐。
  (传)大夫执则致,致则名;此其不名,何也?天子之命大夫也。
  (经十五七)晋郄缺帅师伐蔡。
  (经十五八)戊申,入蔡。
  (经十五九)秋,齐人侵我西鄙。
  (传)其曰鄙,远之也。其远之,何也?不以难介我国也。
  (经十五十)季孙行父如晋。
  (经十五十一)冬,十有一月,诸侯盟于扈。
  (经十五十二)十有二月,齐人来归子叔姬。
  (传)其曰子叔姬,贵之也。其言来归,何也?父母之于子,虽有罪,犹欲其免也。
  (经十五十三)齐侯侵我西鄙。
  (经十五十四)遂伐曹,入其郛。
  文公(经十六一)十有六年
  春,季孙行父会齐侯于阳谷。齐侯弗及盟。
  (传)弗及者,内辞也。行父失命矣,齐得内辞也。
  (经十六二)夏,五月,公四不视朔。
  (传)天子告朔于诸侯,诸侯受乎祢庙,礼也。公四不视朔,公不臣也。以公为厌政以甚矣。
  (经十六三)六月戊辰,公子遂及齐侯盟于师丘。
  (传)复行父之盟也。
  (经十六四)秋,八月辛未,夫人姜氏薨。
  (经十六五)毁泉台。
  (传)丧不贰事;贰事,缓丧也。以文为多失道矣!自古为之,今毁之,不如勿处而已矣。
  (经十六六)楚人、秦人、巴人灭庸。
  (经十六七)冬,十有一月,宋人弒其君杵臼。
  文公(经十七一)十有七年
  春,晋人、卫人、陈人、郑人伐宋。
  (经十七二)夏,四月癸亥,葬我小君声姜。
  (经十七三)齐侯伐我西鄙。
  (经十七四)六月癸未,公及齐侯盟于谷。
  (经十七五)诸侯会于扈。
  (经十七六)秋,公至自谷。
  (经十七七)冬,公子遂如齐。
  文公(经十八一)十有八年
  春,王二月丁丑,公薨于台下。
  (传)台下,非正也。
  (经十八二)秦伯罃卒。
  (经十八三)夏,五月戊戌,齐人弒其君商人。
  (经十八四)六月癸酉,葬我君文公。
  (经十八五)秋,公子遂、叔孙得臣如齐。
  (传)使举上客,而不称介。不正其同伦而相介,故列而数之也。
  (经十八六)冬,十月,子卒。
  (传)子卒,不日,故也。
  (经十八七)夫人姜氏归于齐。
  (传)恶宣公也。有不待贬绝,而罪恶见者;有待贬绝,而恶从之者。侄娣者,不孤子之意也。一人有子,三人缓带。一曰:就贤也。
  (经十八八)季孙行父如齐。
  (经十八九)莒弒其君庶其。
  谷梁传宣公
  宣公(经一一)元年
  春,王正月,公即位。
  (传)继故而言即位,与闻乎故也。
  (经一二)公子遂如齐逆女。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
  (传)其不言氏,丧未毕,故略之也。其曰妇,缘姑言之之辞也。遂之挈,由上致之也。
  (经一三)夏,季孙行父如齐。
  (经一四)晋放其大夫胥甲父于卫。
  (传)放,犹屏也。称国以放,放无罪也。
  (经一五)公会齐侯于平州。公子遂如齐。六月,齐人取济西田。
  (传)内不言取,言取,授之也。以是为赂齐也。
  (经一六)秋,邾子来朝。
  (经一七)楚子、郑人侵陈,遂侵宋。
  (传)遂,继事也。
  (经一八)晋赵盾帅师救陈。
  (传)善救陈也。
  (经一九)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会晋师于棐林,伐郑。
  (传)列数诸侯而会晋赵盾,大赵盾之事也。其曰师,何也?以其大之也。于棐林地,而后伐郑,疑辞也。此其地何?则着其美也。
  (经一十)冬,晋赵穿帅师侵崇。
  (经一十一)晋人、宋人伐郑。
  (传)伐郑,所以救宋也。
  宣公(经二一)二年
  春,王二月,壬子,宋华元帅师,及郑公子归生帅师,战于大棘。宋师败绩,获宋华元。
  (传)获者,不与之辞也。言尽其众,以救其将也。以三军敌华元,华元虽获,不病矣。
  (经二二)秦师伐晋。
  (经二三)夏,晋人、宋人、卫人、陈人侵郑。
  (经二四)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弒其君夷皋。
  (传)穿弒也,盾不弒,而曰盾弒,何也?以罪盾也。其以罪盾,何也?曰:灵公朝诸大夫而暴弹之,观其辟丸也。赵盾入谏,不听。出亡,至于郊,赵穿弒公,而后反赵盾。史狐书贼曰:「赵盾弒公。」盾曰:「天乎!天乎!予无罪。孰为盾而忍弒其君者乎?」史狐曰:「子为正卿,入谏不听。出亡不远,君弒,反不讨贼,则志同。志同则书重,非子而谁?故书之曰『晋赵盾弒其君夷皋』者,过在下也。」曰:于盾也,见忠臣之至;于许世子止,见孝子之至。
  (经二五)冬,十月乙亥,天王崩。
  宣公(经三一)三年
  春,王正月,郊牛之口伤。
  (传)之口,缓辞也,伤自牛作也。
  (经三一)改卜牛,牛死,乃不郊。
  (传)事之变也。乃者,亡乎人之辞也。
  (经三一)犹三望。
  (经三二)葬匡王。
  (经三三)楚子伐陆浑戎。
  (经三四)夏,楚人侵郑。
  (经三五)秋,赤狄侵齐。
  (经三六)宋师围曹。
  (经三七)冬,十月丙戌,郑伯兰卒。
  (经三八)葬郑穆公。
  宣公(经四一)四年
  春,王正月,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
  (传)及者,内为志焉尔。平者,成也。不肯者,可以肯也。
  (经四一)公伐莒取向。
  (传)伐犹可,取向甚矣,莒人辞不受治也。伐莒,义兵也;取向,非也,乘义而为利也。
  (经四二)秦伯稻卒。
  (经四三)夏,六月乙酉,郑公子归生弒其君夷。
  (经四四)赤狄侵齐。
  (经四五)秋,公如齐,公至自齐。
  (经四六)冬,楚子伐郑。
  宣公(经五一)五年
  春,公如齐。
  (经五二)夏,公至自齐。
  (经五三)秋,九月,齐高固来逆子叔姬。
  (传)诸侯之嫁子于大夫,主大夫以与之。来者,接内也;不正其接内,故不与夫妇之称也。
  (经五四)叔孙得臣卒。
  (经五五)冬,齐高固及子叔姬来。
  (传)及者,及吾子叔姬也。为使来者,不使得归之意也。
  (经五六)楚人伐郑。
  宣公(经六一)六年
  春,晋赵盾、卫孙免侵陈。
  (传)此帅师也,其不言帅师,何也?不正其败前事,故不与帅师也。
  (经六二)夏,四月。
  (经六三)秋,八月,螽。
  (经六四)冬,十月。
  宣公(经七一)七年
  春,卫侯使孙良夫来盟。
  (传)来盟,前定也。不言及者,以国与之。不言其人,亦以国与之。不日,前定之盟不日。
  (经七二)夏,公会齐侯伐莱。
  (经七三)秋,公至自伐莱。
  (经七四)大旱。
  (经七五)冬,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于黑壤。
  宣公(经八一)八年
  春,公至自会。
  (经八二)夏,六月,公子遂如齐,至黄乃复。
  (传)乃者,亡乎人之辞也。复者,事毕也,不专公命也。
  (经八三)辛巳,有事于太庙。
  (经八四)仲遂卒于垂。
  (传)为若反命而后卒也。此公子也,其曰仲,何也?疏之也。何为疏之也?是不卒者也。不疏,则无用见其不卒也,则其卒之,何也?以讥乎宣也。其讥乎宣,何也?闻大夫之丧,则去乐卒事。
  (经八四)壬午,犹绎。
  (传)犹者,可以已之辞也。绎者,祭之旦日之享宾也。
  (经八四)万入去龠。
  (传)以其为之变,讥之也。
  (经八五)戊子,夫人熊氏薨。
  (经八六)晋师、白狄伐秦。
  (经八七)楚人灭舒鄝。
  (经八八)秋,七月甲子,日有食之,既。
  (经八九)冬,十月己丑,葬我小君顷熊。雨不克葬。
  (传)葬既有日,不为雨止,礼也。雨不克葬,丧不以制也。
  (经八九)庚寅,日中而克葬。
  (传)而,缓辞也,足乎日之辞也。
  (经八十)城平阳。
  (经八十一)楚师伐陈。
  宣公(经九一)九年
  春,王正月,公如齐。公至自齐。
  (经九二)夏,仲孙蔑如京师。
  (经九三)齐侯伐莱。
  (经九四)秋,取根牟。
  (经九五)八月,滕子卒。
  (经九六)九月,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会于扈。
  (经九七)晋荀林父帅师伐陈。
  (经九八)辛酉,晋侯黑臀卒于扈。
  (传)其地于外也,其日未逾竟也。
  (经九九)冬,十月癸酉,卫侯郑卒。宋人围滕。楚子伐郑。晋郄缺帅师救郑。
  (经九十)陈杀其大夫泄冶。
  (传)称国以杀其大夫,杀无罪也。泄冶之无罪如何?陈灵公通于夏征舒之家,公孙宁、仪行父,亦通其家。或衣其衣,或衷其襦,以相戏于朝。泄冶闻之,入谏曰:「使国人闻之则犹可,使仁人闻之则不可。」君愧于泄冶,不能用其言而杀之。
  宣公(经十一)十年
  春,公如齐。公至自齐。齐人归我济西田。
  (传)公娶齐,齐由以为兄弟,反之,不言来。公如齐,受之也。
  (经十二)夏,四月丙辰,日有食之。
  (经十三)己巳,齐侯元卒。
  (经十四)齐崔氏出奔卫。
  (传)氏者,举族而出之之辞也。
  (经十五)公如齐。五月,公至自齐。
  (经十六)癸巳,陈夏征舒弒其君平国。
  (经十七)六月,宋师伐滕。
  (经十八)公孙归父如齐,葬齐惠公。
  (经十九)晋人、宋人、卫人、曹人伐郑。
  (经十十)秋,天王使王季子来聘。
  (传)其曰王季,王子也。其曰子,尊之也。聘,问也。
  (经十十一)公孙归父帅师伐邾,取绎。
  (经十十二)大水。
  (经十十三)季孙行父如齐。
  (经十十四)冬,公孙归父如齐。
  (经十十五)齐侯使国佐来聘。
  (经十十六)饥。
  (经十十七)楚子伐郑。
  宣公(经十一一)十有一年
  春,王正月。
  (经十一二)夏,楚子、陈侯、郑伯盟于夷陵。
  (经十一三)公孙归父会齐人伐莒。
  (经十一四)秋,晋侯会狄于櫕函。
  (传)不言及,外狄。
  (经十一五)冬,十月,楚人杀陈夏征舒。
  (传)此入而杀也,其不言入,何也?外征舒于陈也。其外征舒于陈,何也?明楚之讨有罪也。
  (经十一五)丁亥,楚子入陈。
  (传)入者,内弗受也。日入,恶入者也。何用弗受也?不使夷狄为中国也。
  (经十一五)纳公孙宁、仪行父于陈。
  (传)纳者,内弗受也。辅人之不能民而讨,犹可;入人之国,制人之上下,使不得其君臣之道,不可。
  宣公(经十二一)十有二年
  春,葬陈灵公。
  (经十二二)楚子围郑。
  (经十二三)夏,六月乙卯,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邲。晋师败绩。
  (传)绩,功也;功,事也。日,其事败也。
  (经十二四)秋,七月。
  (经十二五)冬,十有二月,戊寅,楚子灭萧。
  (经十二六)晋人、宋人、卫人、曹人同盟于清丘。
  (经十二七)宋师伐陈。
  (经十二八)卫人救陈。
  宣公(经十三一)十有三年
  春,齐师伐莒。
  (经十三二)夏,楚子伐宋。
  (经十三三)秋,螽。
  (经十三四)冬,晋杀其大夫先谷。
  宣公(经十四一)十有四年
  春,卫杀其大夫孔达。
  (经十四二)夏,五月壬申,曹伯寿卒。
  (经十四三)晋侯伐郑。
  (经十四四)秋,九月,楚子围宋。
  (经十四五)葬曹文公。
  (经十四六)冬,公孙归父会齐侯于谷。
  宣公(经十五一)十有五年
  春,公孙归父会楚子于宋。
  (经十五二)夏,五月,宋人及楚人平。
  (传)平者,成也,善其量力而反义也。人者,众辞也。平称众,上下欲之也。外平不道,以吾人之存焉道之也。
  (经十五三)六月,癸卯,晋师灭赤狄潞氏,以潞子婴儿归。
  (传)灭国有三术:中国谨日,卑国月,夷狄不日。其日潞子婴儿,贤也。
  (经十五四)秦人伐晋。
  (经十五五)王札子杀召伯、毛伯。
  (传)王札子者,当上之辞也。杀召伯、毛伯,不言其,何也?两下相杀也。两下相杀,不志乎《春秋》,此其志,何也?矫王命以杀之,非忿怒相杀也,故曰:以王命杀也。以王命杀,则何志焉?为天下主者,天也;继天者,君也;君之所存者,命也。为人臣而侵其君之命而用之,是不臣也;为人君而失其命,是不君也。君不君,臣不臣,此天下所以倾也。
  (经十五六)秋,螽。
  (经十五七)仲孙蔑会齐高固于无娄。
  (经十五八)初税亩。
  (传)初者,始也。古者什一,藉而不税。初税亩,非正也。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私田稼不善,则非吏;公田稼不善,则非民。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以公之与民为已悉矣!古者公田为居,井灶葱韭尽取焉。
  (经十五九)冬,蝝生。
  (传)蝝,非灾也。其曰蝝,非税亩之灾也。
  (经十五十)饥。
  宣公(经十六一)十有六年
  春,王正月,晋人灭赤狄甲氏,及留吁。
  (经十六二)夏,成周宣榭灾。
  (传)周灾,不志也;其曰宣榭,何也?以乐器之所藏目之也。
  (经十六三)秋,郯伯姬来归。
  (经十六四)冬,大有年。
  (传)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宣公(经十七一)十有七年
  春,王正月庚子,许男锡我卒。
  (经十七二)丁未,蔡侯申卒。
  (经十七三)夏,葬许昭公。
  (经十七四)葬蔡文公。
  (经十七五)六月癸卯,日有食之。
  (经十七六)己未,公会晋侯、卫侯、曹伯、邾子,同盟于断道。
  (传)同者,有同也,同外楚也。
  (经十七六)秋,公至自会。
  (经十七七)冬,十有一月壬午,公弟叔肹卒。
  (传)其曰公弟叔肹,贤之也。其贤之,何也?宣弒而非之也。非之,则胡为不去也?曰:兄弟也,何去而之?与之财,则曰:「我足矣!」织屦而食,终身不食宣公之食。君子以是为通恩也,以取贵乎《春秋》。
  宣公(经十八一)十有八年
  春,晋侯、卫世子臧伐齐。
  (经十八二)公伐杞。
  (经十八三)夏,四月。
  (经十八四)秋,七月,邾人戕缯子于缯。
  (传)戕,犹残也,棁杀也。
  (经十八五)甲戌,楚子吕卒。
  (传)夷狄不卒;卒,少进也。卒而不日;日,少进也。日而不言正;不正,简之也。
  (经十八六)公孙归父如晋。
  (经十八七)冬,十月壬戌,公薨于路寝。
  (传)正寝也。
  (经十八八)归父还自晋。
  (传)还者,事未毕也。自晋,事毕也。与人之子,守其父之殡。捐殡而奔其父之使者,是以奔父也。
  (经十八八)至柽,遂奔齐。
  (传)遂,继事也。
  谷梁传成公
  成公(经一一)元年
  春,王正月,公即位。
  (经一二)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
  (经一三)无冰。
  (传)终时无冰则志,此未终时而言无冰,何也?终无冰矣。加之寒之辞也。
  (经一四)三月,作丘甲。
  (传)作,为也。丘,为甲也。丘甲,国之事也。丘作甲,非正也。丘作甲之为非正,何也?古者立国家,百官具,农工皆有职以事上。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夫甲,非人人之所能为也。丘作甲,非正也。
  (经一五)夏,臧孙许及晋侯盟于赤棘。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