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新明史

_91 闪烁 (现代)
柴汇点了点头。“这是其一,其二,自然是要向莫卧儿帝国提供军事援助。包括向他们提供火器等先进武器,如果有必要的话,帮助他们培训军队都可以。”
这次,朱祁钰沉默得更久。“柴大人,这不是养虎为患吗?”
“陛下,你认为莫卧儿帝国对我们有威胁?”柴汇淡淡地笑了一下,“其实,我们要控制莫卧儿帝国,最好的办法不是控制起皇室,二十控制其各地的部落。从根本上讲,莫卧儿帝国是一个异族建立起来的政权,占最高统治地位的只是一小部分侵略者而已。阿巴克皇帝是个聪明的皇帝,他改变了回教为核心的地位,提高了本地宗教的重要性。并且提高了土著贵族的地位。这些,有利于他对印度地区的统治。不过,一个在数十年之内建立起来的帝国,其根基可能牢固吗?如果我们将各地的部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以此为要挟的话,就算阿巴克皇帝是神仙,他都难以对我们构成威胁!”
“柴大人的意思是,架空莫卧儿帝国中央政府,让阿巴克做傀儡皇帝?”
柴汇笑了起来。“陛下,具体是什么意思,我们明白就好。虽然莫卧儿帝国的情况与日本完全不一样,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相同的办法。”
“不过,阿巴克不是那个窝囊废天皇。”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搞出一个这样的傀儡君主来呢?”
朱祁钰一愣,立即笑了起来。“这样的话,那就简单了,只不过,这是今后的计划,眼前,我们的主要任务还是要打服莫卧儿帝国,让他们放弃与红夷合作!”
“应该是连说带打,光是战争,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柴汇喝了口茶,接着说道,“如果消息传达迅速的话,最多四个月之后,杨洪他们就能在西北战场上发动进攻。而在这四个月之内,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
“首先就得策划一部分之前臣服于莫卧儿帝国的小国家脱离他们的控制。”
两人都笑了起来,显然,在这上面,两人的想法是完全一样的。
“陛下,还有一点很重要。”柴汇靠近了朱祁钰,轻声说道,“在莫卧儿帝国统治阶级内部安排我们的人手,这样我们才能够准确地掌握其政治动向。”
“对,这点朕还真给忘记了,不过,现在由你这个帝国安全部头子来帮忙,那朕也就放心了!”
“这需要时间,臣会尽心竭力的。”柴汇笑着接受了这个任务,“另外,臣还给陛下带来了一份礼物。”
“礼物?什么礼物,新式火炮,还是别的什么武器?”朱祁钰也确实被战争给搞烦了,一想到的就是先进的武器。
“当然不是,这些东西臣可拿不出手。”柴汇说着,从兜里掏出了一个信封出来,“这是陛下的分红,其中一部分是皇家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分红,是丁大人托臣送来的。另外一部分,是商会各大商人送给陛下的一份分红。”
“给朕的分红?朕在你们的商业公司没有任何投资,哪有分红?”
“陛下客气了,如果没有陛下的支持,我们有发财的机会吗?所以,臣联络了商会的朋友,大家都认为,陛下在政治上的支持就已经是投资了,所以陛下理应获得一份分红。”
“这……”朱祁钰笑了一下,“那朕就笑纳了!”
当然,分红的金额确实让朱祁钰大吃一惊,足足有一千五百万两白银。后来他才知道,这只是帝国商会在这几年中从海外掠夺所得的一成而已。可想而知,当朱祁钰放开了束缚在商人身上的枷锁后,这些商人创造出了多么巨大的奇迹。
“好了,臣也该走了,不再打搅陛下休息,对了,”刚走出两步,柴汇就停了下来,“看臣这记性,人老了,经常忘事,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差点忘记告诉陛下。”
“什么事?”朱祁钰收起了信封,有点不解地看着柴汇。
“陛下还记得静御前吗?”
朱祁钰一愣。“你说的是那个送给天皇的舞妓?”
柴汇点了点头。“现在她的儿子已经两岁了,另外臣从广州出发之前收到了消息,天皇的两个儿子在外出寻花问柳的时候被人刺杀。邓茂在调查此事之后,怀疑是西军的人所为,现在正在加紧调查此事。”
“西军?”朱祁钰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不过,当他一反应过来之后,立即就笑了起来,“柴汇,这事是你安排的,还是邓茂安排的?不,朕知道了,邓茂虽然聪明,不过玩阴谋,他还上不了台面,肯定是你安排的吧?”
柴汇淡淡地笑了一下。“陛下知道了就行。不过,现在天皇还有另外两个儿子,相信要不了多久,就有新的消息送来了。”
“很好,搞垮天皇家族,这最好不过。”朱祁钰兴奋得站了起来,“不过,此事不能操之过急,不然必然有人怀疑。你嫁祸西军这一手玩得很漂亮,最好在调查天皇皇子遇害的事情时,让东军,还有日本中央政府的官员也参与进去,做得像样一点。最后,再让东军也沾点麻烦,然后就让他们去狗咬狗吧!”
“臣明白,而且也正是这么安排的。如果日本东西两军相互猜疑的话,那么我们就更能转圈其中,充当和事老,也更能实现帝国的利益。”
朱祁钰点了点头。“这些事情,你比朕更有手腕,所以朕并不担心。只是,要加强力量保护静御前母子的安全,明白吗?”
显然,朱祁钰很是关心这个宠幸过的日本女人,另外对其私生子也有一份感情。柴汇哪能不明白这个道理。“邓茂安排了一个团的兵力负责保护皇宫安全,另外我也在静御前母子身边安排了人手,他们的安全都有保证,陛下完全可以放心。”
“看来,这些事情朕都过虑了。”朱祁钰满意地笑了起来,“柴汇,朕要感谢你,不过现在朕也拿不出什么像样的礼物出来。这样吧,等西征胜利之后,朕给你安排个有油水的差事。”
“陛下,臣为帝国,为陛下效力是理应尽到的职责,并不期望能够得到陛下的奖赏!”柴汇连忙谢礼,当然,嘴上说的,与心里想的完全不一样。
朱祁钰笑了起来,这几年他也明白了御下之术,赏罚分明就是其中一点。柴汇为帝国立下了这么多的功劳,自然该赏。当然,对柴汇这种富有的大商人来说,赏点金银根本就没有多少意义,所以还要是特别的奖赏!
第八卷 怒海狂涛
第七十节 皇帝的较量
一个月内,柴汇部署了针对莫卧儿帝国的情报系统。朱祁钰也加紧了针对莫卧儿帝国的战略部署。在孟买,明军严阵以待,而在大海上,明帝国两支舰队分别在顾成林与袁晨皓的率领下袭击红夷据点,海港城市,针对整个阿拉伯海地区进行封锁。不过这一个月下来,朱祁钰也有点心神不安了。
最让朱祁钰,乃至所有明军将领不解的是,一个多月下来,莫卧儿帝国不但没有针对占领孟买的明军展开反击,甚至连侦察部队都很少出现在孟买附近。因为次大陆地区并不是日本那样的效果,要扩大骑兵的侦察范围并不容易,明军对当地的情况也不太了解,所以很难掌握莫卧儿帝国的兵力调动情况。不过敌人一个多月不找上门来,这确实有点蹊跷,更让人感到不安。
在安顿好果阿的防御工作,将后方的事情交代给柴汇去处理之后,朱祁钰终于忍不住赶往了孟买。经过一个多月的营建,孟买已经变成了一座坚固的堡垒。负责镇守孟买的两个陆战队军加强了孟买的城防,并且在城墙以及城楼上部署了大量的炮位。为了加强防御,城外还部署了数层防线,埋设了至少数万枚赶制出来的地雷。第三军则驻扎在距离孟买大约十五里的地方,遥相呼应。第二军则驻扎在孟买南面十里的营地里,以便随时机动支援。从整个孟买的防御上来看。这已经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堡垒了,十多万明军足以凭借强大的火力,以及海面上运输船队的补充支援,抵挡住数十万敌军的进攻。
“孟买现在还不安全,陛下还是小心为好……”
“萧涯离,你的意思朕明白。不过在果阿呆了这么久,朕也担心这边的情况,所以过来看看!”朱祁钰边说着,边走上了城楼。“孟买是莫卧儿帝国的南大门,他们竟然能够稳住一个多月。就算是集结后方的主力军团,准备充足的作战物资,以内线作战的态势来看,也花不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吧?”
“也许,敌人认识到了我们的强大。所以不打算前来进攻孟买,想引诱我们进入他们的伏击圈。”
“这个可能确实有,不过却并不大!”朱祁钰站在城楼上,向部署在城外的防线看去。“经过之前的战斗,敌人早就已经掌握了我们的渡海登陆作战能力。而且,我们一直在避免深入次大陆腹地,避免在不利条件下进行大规模会战。这一点,敌人的统帅应该更为清楚。如果他们放弃了孟买的话。其实就是放弃了整个海防线,只要我们愿意,就可以在其海岸线的任何一处登陆,针对他们的后方腹地发动进攻。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莫卧儿帝国的统帅还希望引诱我们进入他们的伏击圈的话,那他就是笨蛋!”
萧涯离没有开口,他也知道开始那句话并不妥当。这一个多月来,明军的意图已经表现得很清楚了。只要明军不轻易出击,那么莫卧儿帝国的军队就算设置再厉害的伏击陷阱也不可能收到效果。
“看来,这次敌人要准备与我们进行决战了!”朱祁钰长出了口气,“招集高级军官,明日召开军事会议,我们必须要尽快掌握敌人的意图,做好战役部署。”
朱祁钰的判断并没有错,战场上这一个多月的平静只是暂时的。就如同当年也先入侵京城一样,明帝国虽然进行了全面动员,不过最终仍然用了数个月的时间才完成了战略调动与部署工作。而莫卧儿帝国不仅仅只受到来自海洋上的威胁,他们还必须得随时提防着北面那个强大的帝国。因此,莫卧儿帝国要完成军事调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重要的是,这次莫卧儿帝国是下定决心要与明军决战,所以必须要集结起足够多的兵力。朱祁钰没有想到的是,率军前来的不是别人,正是莫卧儿帝国君主阿巴克!
“你确定统帅莫卧儿大军的是阿巴克?”
“陛下,小的不敢谎报军情,我们刺探了数次情报,除了没有能够见到阿巴克之外,其他各方面的情况都证明,统帅五十万大军的正是莫卧儿帝国的皇帝。另外,还有数十名莫卧儿帝国的官员以及大贵族随行。很多贵族都有私人武装,如果将这些私人武装也算进去的话,敌人的兵力至少有八十万以上!”
朱祁钰挥了挥手,让那名前来禀报情况的探子出去了。接着,他面色凝重地看向了到场的将领与高级军官。“看来,我们确实低估了莫卧儿帝国的斗志。就算对方只有五十万正规军,其兵力也是我们的四倍。而且,他们是在本土作战,各方面的条件都对敌人有利,这一个多月,并不平静!”
将领的神色都不那么好看,虽然所有人早就知道莫卧儿帝国有上百万的部队,不过谁也没有考虑到,为了一个孟买城,莫卧儿帝国可以集结起其超过一半的军队,连皇帝都亲自出征了。
“不过,这次我们只能胜不能败。如果失败的话,那西征取得的成果都将前功尽弃。”朱祁钰扫了一眼周围的帝国军人,“之前,我们遇到过更严峻的挑战,不过我们都胜利了。这次,我们仍然会获得胜利!”
当然,明军对胜利的信心是足够强大的,至少所有的将领都知道,皇帝还没有吃过败仗,从京城保卫战开始,胜利就一直伴随着帝国军人,那么,这次也肯定不会例外。
“当然,要取得胜利是艰难的,这更需要各位尽心尽力!”朱祁钰停顿了下,“现在,谁有意见或者建议都可以说出来,要战胜这么强大的敌人,就得靠集体的力量。作为帝国皇帝,我率领大家作战,不过,胜利不是依靠皇帝一个人就能获取的,所以,各位才是帝国军队的核心、主力,你们的努力,才是最为重要的!”
“陛下,末将认为,如果凭借孟买城防御,加上我们部署在外围的防线,第三军在东北面构筑的营地,以及第二军的机动作战。我们不难战胜敌人。”明志首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将就着简单的沙盘说道,“按照之前的部署,陆战队负责孟买城防,第三军则在孟买城外围建立一道阻击防线,这样就能扩大防御纵深。而第二军凭借着其快速运动能力,专门袭击敌人的后勤补给线,打击敌人离散的部队。只要我们能够在孟买坚持数个月。到时候,就算无法击溃敌人,敌人也不得不选择撤退!”
毫无疑问,胡志提出的是一种相当保守的战术。这样虽然能够依靠明军强大的火力,以及海运补给确保不会丢掉孟买,不过问题也非常明显,明军将被彻底围困在孟买。进不能进,退不能退,失去了支援其他据点的能力。如果莫卧儿军队分兵进攻果阿的话。仅以陆战近卫军那几千人的兵力,根本不可能守住果阿。
“这样太被动了!”陈豫看了朱祁钰一眼,说道,“这样,我们就将被完全限制在孟买附近,与敌人打消耗战,这对我们没有好处。”
“还有一点,第三军被孤立在了外面,不仅补给困难,而且将受到各个方向的进攻,根本就不可能坚持多久。”萧涯离也提出了反对意见。
朱祁钰慢慢地点了下头,说道:“这种被动的防御方式虽然稳妥,可以确保我们守住孟买,不过却会消耗大量的作战物资,还会产生巨大的伤亡,对我们不利。更主要的是,这次战役的终极目的是要迫使莫卧儿帝国向我们求和,如果我们不能重创敌人的话,凭什么要敌人向我们求和?”
皇帝的态度明确之后,将领们都沉默了。朱祁钰的话直接说明了一个问题,要达到战役的最高目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主动迎战,而不是被动防御。但是,面对八十万的庞大敌军,十三万明军防守尚且不足,哪有能力主动出击?
“主动进攻是必然的,不过,我们却不能鲁莽行动。”朱祁钰看了神色犹豫不决的将领一眼,“只要抓住敌人的破绽,我们就能获得胜利。据探子送回来的情报,敌人主力部队距离孟买大概还有三天的路程。而其前锋部队在主力前方五十里左右,有三万骑兵与两万步兵。
如果我们能够抓住敌人的这个空挡,以最快的速度歼灭,或者重创敌人的先锋大军,就能迫使敌人放慢进攻速度,并且不敢靠得太近。这样一来,我们就有了更多的机会。”
“五十里的距离,我们最多只有半日的时间。可要消灭五万敌人,半日的时间太紧张了,搞不好,我们的进攻部队将会受到敌人主力的打击。如果在没有充足准备的情况下,与敌人主力打野战的话,我们的胜面很小。”陈豫叹了口气,苦笑着摇了摇头。这种突击任务一般都是由骑兵负责的,他当然知道,要歼灭五万敌人,半日的时间并不够。
“如果由第一军负责突击,再给你一个陆战军负责协同进攻的话,你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歼灭任务?”
陈豫思考了一阵,说道:“至少一日,而且陆战队军要配备至少三个炮兵团。”
“那么,我就给你一日的时间。”朱祁钰说着,目光转向了卫平,“卫将军,你有信心为第二军以及陆战队争取到半日的时间吗?”
卫平沉思了很久,说道:“如果防御纵深有五十里的话,我们可以争取到半日时间。”
“有什么特殊需要吗?”
卫平淡淡地笑了一下,说道:“足够的地雷,还有弹药,每名士兵准备十个手榴弹,当然,还需要撤退线路。”
“都没有问题,这些你自己分配。”朱祁钰长出了口气,“就这么决定,第三军今日就出发,选择阻击地点,在放过敌军先锋之后,全力阻击敌军的主力部队。陆战第一军配合陈豫的第二军,全力围歼敌军先锋,务必在一日之内完成战斗。歼灭敌先锋之后,第二军掩护第三军撤退,并且开始袭扰敌军后勤补给通道。另外,如果行动失败,第三军没有能够完成阻击任务,或者是第二军与陆战第一军没有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消灭敌先锋的话,那么就尽快撤回孟买,我会安排陆战第二军半路接应。”
各部队指挥官都迅速地记下了朱祁钰的战役部署。最后朱祁钰停顿了一会,说道:“具体的作战计划将在下午送到各部队,不过在战斗开始之后,仍然以战场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各部队指挥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自己的判断指挥战斗。当然,此次作战行动的核心是消灭敌先锋,阻击敌主力部队。各位,拜托了!”
“末将遵命!”众将领齐声应诺。
当日下午,朱祁钰的参谋团就拿出了一份大概的作战计划来。当然,这与朱祁钰的一惯战术原则是一样的,他没有严格控制各部队指挥官的行动,而是尽量地把战斗指挥权下放。当然,作战计划也只是一个大概计划,变动的余地都很大。这是朱祁钰对自己部下的信任,同时,也是明军将领能力的体现。正因为众多明军将领都身经百战,处理战场上的情况非常拿手,朱祁钰也才敢把战役的指挥权交给各部队的将领。
当天傍晚,第三军就从他们驻扎的营地出发了。晚上,第二军与陆战第一军也先后出发。朱祁钰没有为这些部队送行。第二日,当南洋舰队返回孟买港之后,朱祁钰让顾成林组织了一万多水兵负责防守孟买,然后他也带着陆战第二军出发了。
此刻,东北方向上,由阿巴克率领的八十万莫卧儿帝国的军队正在向着孟买方向高速前进。虽然天色很黑,可莫卧儿帝国军队的前进速度却并不慢。直到天色微明的时候,这支庞大的军队才停了下来,开始安营扎寨,准备休息。看来,阿巴克为了防止暴露部队的行踪,采取的是夜行昼伏的办法,只不过,他们的行踪早就已经被明军的探子给发现了。
第八卷 怒海狂涛
第七十一节 看不见的防线
如果论机动能力,第三军这类步兵军绝不是第二军这种骑兵军的对手。
不过,如果在短距离内进行快速运动,特别是在山区里快速运动的话,第三军的速度不会比第二军慢多少。特别是在放弃了火炮这些笨重的装备之后,第三军的速度并不慢。
在接受任务之后,卫平就将炮兵留了下来,只带领三万步兵轻装前进。准确地说,这些步兵也都不是轻装前进。每名步兵除了少带了两日的标准干粮之外,都按照正常的配备带了标准的作战装备,即一把步枪,一百五十发整装子弹,一把刺刀,以及一些必须的生活物品。另外,还有很多步兵都携带了自卫用的近战武器,其中以骑兵使用的刀为主。除了这些之外,每名步兵还要携带四枚各重八斤的地雷,四枚各重一斤的手榴弹。这样,一个士兵所携带的装备与物品重量达到了七十斤左右!
携带这么多的装备,如果进行长途行军的话,那必然会极大的消耗掉军人的体力,恐怕走上几日,也就没有精力投入战斗了。不过,这次第三军的官兵只需要急行军一天一夜。要在一天十二个时辰之内走完一百五十里的山路,这也绝对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就算是对身体最强壮的军人来说,这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第三军的官兵用行动创造了这个岢迹。在第二日傍晚。就到达了预先确定地伏击战场。一路上,卫平并没有给自己特殊的待遇,他虽然不用携带步枪,可也至少背俘了五十斤的物资前进,并且一直以身做责,走在部队的最前面。
“就是这里。探子已经提前探查了周围的情况。除非敌人有信心爬上两侧数百丈的山峰,不然他们就必须得从前面地那条山涧里通过。”参谋军官向前面的山涧指了一下,“这条山涧长十五里左右,最宽的地方大概有五十丈。最窄的地方不过十丈。雨水多地季节,山涧里有一条溪流,不过现在是旱季,所以溪流干涸了。如果我们在这里设伏的话,必然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卫平慢慢的点了下头,说道:“按照之前确定的计划。在山涧的西南出口外布设地雷阵,然后在两侧地山坡上设置埋伏阵地,战壕要挖得深一点,足够人员隐蔽。由一个师的兵力在这里设伏,另外两个师部署到西南方向的平原上。敌人大概将在明日一早到达。所以,我们只有一个晚上的时间来做准备。告诉所有人,今天晚上必须要设置好阵地,能否成功的阻击敌人主力部队。就要看我们的准备得如何了。”
三万余明军官兵虽然长途跋涉了一整日,走了一百五十里以上的山路,一个个都疲惫不堪,不过他们并没有停下来休息,而是开始拼命的挖掘战壕,设置隐蔽所,并且在山涧地出口外埋设了数万枚地雷。整个伏击阵地的深度达到了二十里以上。虽然。这迫使卫平不得不分散兵力。不过,这次他并不与敌人进行决战,只是要阻击敌军主力而已。
当然。为了能够不被敌军先锋察觉,所以阻击阶地都设置得非常的隐蔽。战壕上都铺上了伪装物,并且给敌军先锋留出了一条宽大的通道出来。
上半夜,前方的探子就送来消息,敌军先锋已经赶了过来。卫平大吃一惊,立即下令各部队分散隐蔽。幸亏有夜色的掩护,而且敌军先锋的行军速度很快,三万骑兵几乎是一闪而过,即使是跟在后面地两万步兵也是跑步前进的。当这五万敌军通过了明军设置的伏击阵地之后,卫平才松了口气。他一直担心部队隐蔽不好,会被敌人发现,不过现在看来。这股先锋地任务应该是抢在明军做好准备之前到达孟买城外,迫使明军仓促迎战,以削弱孟买的防御力量,为主力攻占孟买创造机会。也正是如此,所以这股敌人的先锋部队并没有留意沿途的情况,甚至连那些没有隐蔽好的明军官兵也没有发现。
“敌军主力大概在天亮之前赶到。”参谋军官犹豫了一下,说道,“将军,看样子,敌人是昼伏夜行,如果他们选择在白天落营的话,就是要避免被我们发现,所以很有可能在山涧里面扎营。”
卫平一愣,立即说道:“如果敌人选择在白天休息的话,那就正好可以让我们避免进行战斗。至少,阻击战不会再那么困难了。”
“不过,我们是不是应该在山涧里面做点手脚呢?当初我们不是对付过也先的骑兵吗?”参谋军官并没有参加京城保卫战,那时候,他还没有加入帝国军队呢。不过,他却从帝国军官学校的战例教材里面知道了当初在京城外,明军伏击在山谷里休息的瓦刺骑兵的事情,所以在这里想借用这个战例的经验。
卫平苦笑了一下,说道:“我们准备了纵火物资?”
“这……”参谋军官皱了下眉毛,“不过,我们可以用别的东西代替,比如地雷,还有设置的陷阱等等。”
卫平看了一眼天色,说道:“还有三个时辰,让部队抓紧吧,把没有用上的地雷都埋到这边来,另外,会制造陷阱的都去挖陷阱。如果敌人真准备在山涧里面落营的话,那我们还得好好款待一下他们!”
天色快亮的时候,明军官兵都回到了自己的隐蔽阵地里去。大部分的壕沟上都铺设了伪装物,很难从远距离上辨认出来。如果不仔细看的话,就算是走到了跟前,都难以察觉到。而为了不太早惊动敌人,明军也没有在山涧的大路上埋设地雷。甚至没有部署陷阱,只是在山涧地两侧埋设了一些用绳索引爆的地雷。并且在敌寇有可能逃窜的方向上部署了陷阱。
“过来了!”
不需要别人提醒,卫平就已经看到了东北方向上腾起的漫天烟尘。
任何有经验的军人都能够立即判断出,这绝对是数十万大军行军时才会出现的迹象。
“将军,那个莫卧儿帝国地皇帝到底在想什么?这么多军队,只要一行军十里外就能发现了。他们还要采取昼伏夜行的办法,难道认为我们不可能察觉到吗?”
卫平淡淡的笑了一下,说道:“之前,我们的敌人是蒙古人。日本人。这些敌人,从根本上来讲,与我们有很多相似之处。至少在很多文化方面是有着同一根源地。但是这次,我们的敌人是一个陌生的民族,之前,我们根本就对这个民族不了解。自然也就无法完全理解其思想与行为,是不是?”
参谋军官点了点头。“确实很奇怪,如果是我们的话,恐怕早就以最快的速度前进了,何必搞这么多没用的名堂呢?”
“这世界上,我们不了解的东西还有很多,不过,我们还有机会。
是不是?”卫平转过了身来,靠在了战壕上。“我先休息一会,等敌人主力靠近之后,你再叫醒我。”
不出半个时辰,浩浩荡荡的莫卧儿帝国大军就已经进入了山涧。虽然有数十万军队,不过最先进入山涧的近千敌人仍然显得非常的小心谨慎。这些人显然是来探路的,这足以证明莫卧儿帝国军队的纪律很严明。
“将军。快醒醒。”
卫平微微一震,立即睁开了眼睛,接着条件反射般的要站起来。旁边的参谋军官立即一把拉住了他。
“那边。那旗帜是不是敌人地主帅旗?”
卫平操起望远镜一看,立即笑了起来。“应该是莫卧儿帝国皇帝的旗帜,立即通知各部队,小心隐蔽,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能暴露!”
这一个多月里,柴汇的情报机构所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搞清楚了莫卧儿帝国的军队编制,并且绘制出了一套图画,让各部队军官大概明白了什么样的旗号代表什么样地将领。当然,皇帝的旗号最为特殊,也最为明显。
当莫卧儿帝国的探子确定山涧中没有危险之后,这才发出了信号。
接着,大股部队进入了这条长达十多里地山涧。卫平也迅速的沿着挖掘好的战壕,猫着腰跑到了山涧的后面。这条战壕直接连通到了山涧西南面的出口处,虽然不够宽敞,也不是很高,不过却足以让一人弯腰通过。而且战壕两侧还有一些供军人藏身的洞穴。
一路上,那些抓紧机会在休息的军人也都被惊醒了,并且迅速的做好了战斗准备。当卫平来到了山涧中部的观察所的时候,第一批大概五万人的敌军已经进入了山涧,更多的敌人跟在后面。
“如果他们要在山涧里扎营的话,就只能选择下面的这处空地。”
卫平透过观察所的了望口向山坡下方的那块宽五十余丈,长越两里的山间平地看了一眼,说道:“这里最多只能容纳十万人宿营,根本就无法满足要求,大概敌人会将一部分部队安排在西南出口外的平原上。”
“有这个可能!”
“让部队都做好准备。如果敌军主力离开山谷的话,那么就立即发动攻击,按计划阻击!”卫平拍了下参谋军官的肩膀,“你留在这里,我去山谷的出口处,如果看到红色火箭,那么你就引爆地雷。”
当卫平来到山谷西南出口外的阻击阵地上的时候,第一股莫卧儿帝国的部队已经在山谷中的平地上安营扎寨了。不过,更多的敌人还在向山谷的出口方向前进,其中就包括了莫卧儿帝国的皇帝。
“各部队注意隐蔽,不要暴露!”卫平也显得有点紧张了,这可是近八十万敌人啊,而他指挥的第三军只有三万步兵,而且还没有炮兵的支持。如果他们暴露了的话,就必然遭到敌人的攻击,三万打八十万,就算明军再厉害,恐怕也死无葬身之地吧。
三万余明军,没有人不感到紧张。之前他们也曾经多次面对强大的敌人,可是,却从来没有如此紧张过。特别是当那些庞大的战象,还有面目狰狞的敌人出现在距离他们不到十丈外的时候,这些帝国军人都紧张得喘不过气来。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是发出一点声响,哪怕是不经意的稍微移动一下身体,都有可能被敌人发现。
“将军,打不打?”
排列成纵队的敌人向山谷出口处走来,卫平冷静的摇了摇头,说道:“再等一等,能不打,最好不打,要打,也要得到敌人完全放松下来才打!”
旁边的军官苦笑了一下,八十万人要安顿下来,大概得花上半天的时间吧。可是,他们有可能隐蔽半天吗?不过,只要敌人能够耽搁上半天,就算是不与敌人发生冲突,他们也已经完成了任务。
卫平在心里默默计算了一下时间,说道:“第三军大概在今天天黑之前就能结束战斗。我们的任务是守到今天傍晚,如果战斗开始的时间在午后的话,那我们的希望就大了很多。”
“看样子,我们不可能坚持到午后再与敌人交火。”
“能拖多久就是多久。让大家都做好战斗准备。等下打起来,节约使用弹药,尽量拖延时间,给敌人制造混乱,明白吗?”
军官点了点头,并没有回答。
卫平拍了下那名军官的肩膀。“这边你来负责指挥,我去左翼阵地看看。”
大概莫卧儿帝国的军人也都疲惫不堪了,所以当第一批军队在山谷的空地里扎营的时候,并没有发现埋伏在距离他们不到十丈外的明军。
而来到山谷外的第一批莫卧儿帝国的军队也是沿着先锋部队走过的道路前进的,所以没有触发明军埋设的地雷。当然,战斗最终是不可避免的。八十万军队不可能全部留在山谷之中,而且这也是非常危险的举动。最终,至少有五十万人来到了山谷西南的出口处,并且开始在出口附近部署营地,准备宿营。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明军埋设在道路两旁的地雷被引爆了,这也是战斗开始的信号!
第八卷 怒海狂涛
第七十二节 无间配合
从时间上来讲,陈豫的第二军最先与莫卧儿先锋交火的时间比第一军投入战斗的时间还要早。天亮之前,莫卧儿帝国先锋骑兵就通过了陆战一师设置的防线,接着陆战队关闭了这条通道,将跟随在骑兵后面的两万步兵给拦截了下来。接着,战斗爆发,按照陈豫与萧涯离商量的战术,第三军对付敌军骑兵,而陆战队则负责打击敌军的步兵。
陈豫在这次歼灭战中,首先使用的不是骑兵冲锋,而是让骑兵全都拿上了马枪,按照步兵战线的方式,设置了防线,一条新月型的防线,并且在防线前三百到五百步的距离之内埋设了至少五万枚地雷,每名骑兵还配备了至少四枚手榴弹。
当莫卧儿骑兵靠近的时候,陈豫来到了战线后方。“等下交战时,每人都得把配备的手榴弹全都扔出去,一枚也不要留下。”
参谋军官立即帮陈豫下达了命令,接着对陈豫说道:“将军,我们挡得住对方骑兵冲锋吗?”
陈豫看了一眼参谋,笑着说道:“放心吧,虽然第二军是骑兵军,不过我们现在的战斗力不比步兵军差多少,加上新装备的地雷,手榴弹,就算我们没有炮兵支援,也能取得胜利。”
“可是……”显然参谋对这种下马作战的战术仍然感到很不安,之前骑兵都是在马上作战的,可这次。他们却要如同步兵一样,站在地面上,用火枪作战。
陈豫翻身上马,对那名参谋说道:“告诉第一师与第二师师长,等下看我的命令,在我率第三师从侧翼冲击敌军的时候。第一师与第二师全都上马冲锋,压缩敌军的活动空间,动作必须要迅速!”
莫卧儿骑兵并没有鲁莽的发动进攻,当他们发现明军设置的防线之后。纷纷停了下来,很快,三万人马就聚集在了距离明军防线不到一千步的地方。显然,在莫卧儿骑兵地眼里,对手是一群步兵,可是让他们怎么也想不通的是。明军为什么会出现在距离孟买上百里的地方。不过,这支莫卧儿帝国骑兵的指挥官很快就做出了决定,不管对手是怎么探明了他们的行踪,进攻仍然要进行下去,绝不能因此而停下来。
“组织防线,准备作战!”就在莫卧儿骑兵准备进攻的时候,战线上的明军军官也在迅速的下达着作战命令。
对早就已经熟悉了骑兵作战的第二军官兵来讲,虽然在配备了马枪之后。他们也针对步兵战术进行过相应的训练,但是,对这些骑兵官兵来讲,用这种纯步兵地方式来作战,确实有点难受。至少,很多人就因为没有能够骑在战马上而感到心神不安。不过,对经过了严格训练的军人来说。战斗开始之后,他们就只是一架听从指令的机器而已。当军官下达了作战命令之后,防线上的两万余明军迅速的排列成了三排。因为人数有限。所以只能组成三条火力线,而不是步兵那种标准的“五连击”战线。
“在马上,我们天下无敌,现在,我们要证明,就算是离开了战马,我们仍然是天下无敌的。胜利属于我们!”第一师的师长策动战马在战线前沿跑动了起来,“胜利属于我们!”
“胜利属于我们!”军人地斗志与士气被迅速的鼓舞了起来,很多时候,要鼓舞军人的士气,往往只需要一句话,一个动作而已。
对面,莫卧儿帝国的骑兵也编列好了数个冲锋队形。因为明军的防线是新月形的,所以他们难以从侧翼威胁到明军防线。虽然骑兵对步兵防线进行冲击,这会付出很惨重的代价,不过,当莫卧儿帝国地骑兵发现挡在他们前面的明军步兵数量并不多,而且防线过于漫长,导致兵力极为分散之后,也充满了信心。密集防御的步兵是极难对付地,甚至可以说,在阵地战中,这是骑兵的克星。不过,松散的步兵防线几乎没有多少威胁。对这些蒙古一突厥人的后裔来说,也许一个冲锋,明军的防线就完蛋了,那些明军就只有任他们宰割的命运。
“进入阵地,火枪准备!”
在莫卧儿帝国的骑兵开始进攻之前,三列明军立即走到了设置好的阵地前沿,每人都准备好了手上的马枪。这种马枪的极限射程就只有三百步,在这个距离上,威力甚至不足以威胁到只穿戴皮甲的敌人。不过,马枪的射击速度极快,在操作熟练的人员手里,其射速甚至是普通步兵使用的步枪的两倍。
大地突然震动了起来,在明军防线前方八百步外,第一批一万多莫卧儿帝国的骑兵开始跑动了起来,一万多匹战马奔跑时腾起了巨大的烟尘。虽然莫卧儿帝国的骑兵以骑射而强,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不想用手里的弓箭与明军的火枪比拼。他们的任务是以最快的速度杀到孟买城外,所以,他们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解决掉这股明军,突破明军的防线!
战场的西北角,陈豫迅速的奔跑到了隐蔽在树林里的第三师的阵地上。战马似乎过于兴奋,并没有能够及时停下来,绕着第三师的阵地跑了一圈之后,这才放慢了脚步。
“帝国的军人们,你们跟随我征战多年,我们从来没有失败过,这次,我们会失败吗?”
“不会!”第三师的一万两千骑兵全都集中在了这片树林中的空地里,他们没有参加战线上的防御,而是作为突击力量投入战斗。
“对,我们绝不会失败!”陈豫拔出了战刀。“现在,拔出你们的刀,抽出你们的枪,我们去痛击敌人,拥抱胜利!帝国必胜!”
“帝国必胜!”
第三师的一万多骑兵排列成了宽大的正面,跟随着陈豫。向着敌人阵地的方向狂奔而去。树林里的树木很密集,不过这并不能够阻挡明军地脚步。树林里的光线很昏暗,黎明的曙光难以穿透茂密的树叶,不过这并不能够妨碍明军地前进。
“保持战线。保持战线!”陈豫用足了力气狂吼了起来,前面已经出现了亮光,仿佛已经能够看得见敌人活动的身影了。
一万多骑兵迅速靠拢,队形更为密集,速度也更为迅捷。
战场上,猛烈的爆炸声突然响起。莫卧儿帝国的骑兵心里一惊,不少人立即放慢了脚步,不过后面的骑兵正在涌上来,根本就没有办法停止下来。这就如同一股巨大的洪流一样,即使受到了一点阻拦,也不可能完全停止下来。莫卧儿帝国地骑兵感到了恐惧,那是炮弹的爆炸声,他们都已经知道了明军火炮的厉害。如果明军有大批的火炮的话……一万人,有一万个想法,不过,这一万个想法最终只能有一个行动。爆炸声越来越密集,不少的骑兵被连人带马的炸到了半空中,越来越多的人马倒在了冲锋的道路上。天上并没有炮弹落下来,爆炸来自地下。就在他们的脚下。莫卧儿帝国的骑兵搞不懂这是怎么回事,这更让他们感到恐惧,而恐惧的结果就是。原本排列整齐的队形立即散开,原本强大的冲击力量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帝国必胜!”
当陈豫率领一万多骑兵从敌军右翼杀出的时候,明军阵地上顿时沸腾了起来,这是全面反击地信号,这是全面进攻的信号。
“投掉所有手榴弹,全体骑兵准备进攻!”在正面防御的两个骑兵师地指挥官几乎同时下达了命令。当然,这里的都是骑兵,没有步兵。
两万多骑兵迅速的收起了马枪,将佩带的手榴弹朝着已经冲近了的敌人投了出去,接着,后面树林里面,三千多骑兵牵着战马奔跑了出来。这三千多人每人都看管了数匹战马,他们的任务就是在进攻的时候,将战马送到战友的手里。
“全体人员上马,现在,该我们进攻了!”
跨上了战马的明军官兵顿时充满了必胜的信心,虽然他们已经在防御战斗中证明了马枪,地雷还有手榴弹的威力,证明了他们在地面上的战斗力并不比正规的步兵军差。不过,他们终究是骑兵,他们终究是属于在马背上作战的军人。战马就是他们的信心与力量的源泉,只有在马背上,他们就是无敌的!
陈豫并没有关心防线上的那两个骑兵师的行动,他的一贯作风就是在战斗期间很少下达口头命令,而是直接通过行动来下达命令。第二军的高级军官都跟随陈豫征战多年,其中不少是从士兵做起的,这些军官可以直接通过战场上的局势判断出下一步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并且根据陈豫帅旗位置的变化,确定陈豫的意图,并且采取行动配合将军的行动。可以说,这种默契的配合是在无数次血腥的战斗中培养出来的,只有经过了最残酷的考验的军人,才具备有这杆敏锐的战场嗅觉!
第三师首先冲垮了敌军的右翼阵地,接着开始向东北方向运动,直接切断了敌军的后退线路。虽然此时第三师的战线已经拉得很开了,不过陈豫一直在避免陷入混战之中,所以第三师的骑兵一直在保持着高速运动,没有给敌人多少机会。当第三师绕到了敌军阵地后方的时候,陈豫这才调转马头,稍微放慢了一点速度。
“将军,第一师与第二师发动进攻了,正在压缩敌军阵地。”
“那我们就给敌人背后来上一刀,以最快的速度解决战斗!”陈豫此时已经信心十足了。与步兵的战斗一样,骑兵要想在战斗中获得胜利,纪律性高于一切,而敌人已经完全陷入了混乱之中,哪还有什么纪律可言。现在双方都进入了白刃战阶段,而这正是明军骑兵最强大的战斗方式。
当第三师从莫卧儿帝国骑兵后方发动攻击的时候,残余的两万余莫卧儿帝国的骑兵失去了最后的希望,他们甚至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明军骑兵的近战能力是无可匹敌的。当年在大西北,蒙古骑兵要想对付明军骑兵,都要尽量拉开距离,在快速运动中用弓箭对付明军骑兵。如果拉近了距离,进入白刃战阶段的话,那么任何一支骑兵都不可能是明军骑兵的对手。莫卧儿帝国的骑兵并不比蒙古骑兵强大,在武器装备都不如明军,官兵的素质也不如明军,甚至连兵力都不如明军的情况之下,他们没有丝毫的希望!
可以说,白刃战是最残酷的战斗方式,几乎刀刀见血。明军在改制之后,炮兵与步兵的结合,让明军步兵基本上脱离了白刃战的战斗方式,战争中,火力成为了最关键的力量。不过,骑兵之间的战斗,白刃战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明军除了加强使用火器的训练之外,更为强调体能,以及格斗能力的训练。
三万多明军骑兵打两万余敌人,这已经是大规模的骑兵决战了。当然,要彻底的消灭这两万余敌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战斗从上午一直打到了下午,最后一股没有能够逃掉的敌人才被消灭。
“立即清扫战场,不要俘虏,另外,马上安排人员,将伤员送回孟买,俘获的战马也都送回去。”陈豫也累得够呛,他一直战斗在最前线,虽然受了几处小伤,不过并无大碍。
“那些缴获的武器怎么办?”
陈豫向那边堆积起来的武器看了一眼,说道:“全都运走,带不走的,全都破坏掉,不能留给敌人。”
参谋军官离开了之后,军医立即上来帮陈豫处理伤口。另外,一名卫兵送来了干粮与烈酒,与大部分明军将领一样,陈豫嗜酒如命,每次打完了仗,都会喝上好几口。实际证明,适当饮酒确实能够提高士气,鼓舞斗志,而且还能起到镇定军心的作用。只不过,朱祁钰一直不鼓励军人在战斗中饮酒,以免失去理智。
战场上并没有平静下来,负责清理战场的明军正在将那些负伤,但是没有死去的敌人解决掉。这种事情并不光彩,不过却都需要有人来做。当然,也有不少的明军伤员在嚎叫着,特别是那些失去了手脚的重伤员。
陈豫渐渐平静了下来,这一仗,他们用了大半日的时间,最后终于获得了胜利,不过,到这时候,陆战队那边都没有消息传来,难道陆战对那边遇到了麻烦?
第八卷 怒海狂涛
第七十三节 虎贲将军
陆战队确实遇到了麻烦。从孟买出发的时候,为了提高行军速度,跟上第二军的步伐,萧涯离将陆战第一军的炮兵留在了后面,自己亲率陆战第一军的两万多步兵轻装简行,以最快的速度前进。当然,计划中的三个炮兵团全被抛在了后面,能否赶上来参加战斗还是个严重的问题呢。
在放过了敌军先锋骑兵之后,陆战第一军几乎没有时间准备防御阵地,仅仅半个时辰的时间,甚至连部署防线的时间都不够。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陆战第一军与敌军两万步兵发生了第一场战斗,一场完全的混战。
混战,对双方来说都没有多少好处。正规的步兵作战拼的是纪律,而在混战之中,拼的却是士气,斗志,还有单兵的战斗力!不过,最终牺牲的还是官兵的生命,是官兵的血肉之躯。
“将军,敌人要从我们的防线上突破了!”
萧涯离也是那种标准的陆军型将领,战斗时总在第一线,就算他身手过人,在激战了半个村辰之后,身上也桂了好几处伤了。他猛的回头一看,果然,陆战队防线中部,数千敌人正在快速突破,而守卫这一段防线的明军死伤惨重,几乎全部倒在了地上。
“警卫营跟我来,其他人继续抵挡敌军,绝对不能让敌人突破我们的防线!”萧涯离话还没有说完,人就已经冲了出去。
警卫营的三百多军人迅速的跟了上去,这些人都是萧涯离的亲卫,是萧涯离从西北战场上带来的,一个个身经百战,极为强悍。
三百人并不多,不过,对萧涯离这个在大西北就已经出了名的孤胆将军来说,三百人。绝对能让他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来了。当初,他曾率三百骑兵面对上万蒙古骑兵而面不改色,并且最终吓退了敌人。现在,他能率领三百警卫,绝对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
一名名的战士倒下,一个个地敌人倒在了刀口之下。这个平日话语不多,还爱弹一手连牛都听不进去的古琴的将军仿佛变成了一头野兽,准确地说,是一头雄狮。而在他身后,是另外三百头雄狮。在雄狮面前,即使有上万只绵羊,也永远不可能是狮群的对手。
正是萧涯离这次疯狂的冲击,拯救了陆战队岌岌可危的防线,并且将那股即将突破陆战队防线的敌人杀了回去。也正是这次亡命的反击,让敌人撤了回去,重新组织进攻,也让陆战队有了喘息地机会。
“立即重新组织防线。加强防线密度……”
“将军,伤员怎么办?”
萧涯离咬了咬牙,说道:“给每个伤员准备两把短铳,只要能举得起枪的,全都在后面组织第二条防线,重伤员集中起来。派一个营去保护。”
参谋军官没有多说什么。一个多时辰的战斗。陆战队伤亡过万官兵,其中很多人都是在阻击敌人的时候伤亡的。打到这一步。他们必须要尽全力才能阻挡住敌人的步伐。而且,现在也没有条件将伤员送走,这一战,不是胜就是死,没有别的选择。
“我的那面军鼓呢?”
“军鼓?”参谋一楞,“带来了,在后面。”
“给我拿来,放在这里!”萧涯离脱掉了身上笨重的铠甲,露出了强壮地躯体,“让各部队靠得尽量近一点,敌寇也伤亡惨重,他们如果不撤退的话,就只能发动最后一次攻击了,我们也不会撤退,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我们都要守住这块阵地,为第二军歼灭敌军骑兵创造机会!”
一面巨大的军鼓被四名军人抬了上来,架在了萧涯离前面。萧涯离将军服系在了腰间、当阵阵沈闷的鼓声在战场上传开的时候,明军将士顿时兴奋了起来。陆战第一军中大部分官兵都是跟随萧涯离从西北战场上走下来地。这些官兵都明白,当鼓声响起地时候意味着什么。对这个脾气有点古怪,不过却极为彪悍地将军来说,鼓声就是他的战斗命令,就是他发出地战斗信号,只有在战斗最为激烈的时候,萧涯离才会用鼓声来代替自己的喊声,用鼓声来鼓舞军队的士气!
莫卧儿帝国的步兵也在做着最后的准备。第一轮冲击,他们差一点就突破了明军脆弱的防线。这次突击,明军损失极为惨重,就算是精锐的陆战队,也有上万官兵伤亡。相对来说,莫卧儿帝国军队的伤亡反而要小一点。一方面是其集中主力突击几个重要方向,另外一方面是明军仓促应战,没有做好战斗准备。也正是如此,莫卧儿帝国的步兵信心十足,认为再来一次冲击就能打垮明军。
步兵之间的战斗远比骑兵更为血腥,特别是在双方都准备拼命的时候,步兵之间的决战,那是最为残酷、血腥的。
“保持战线,步枪准备!”
一万多陆战队员排列成了标准的“五连击”防线,两翼则是随时准备投入到白刃战的另外数千陆战队官兵。
对面,一万多莫卧儿帝国的步兵也排列好了方阵,他们虽然也装备了一些火枪,不过数量并不多,红夷并没有大方到为每名莫卧儿帝国的军人提供一把火枪的程度。很多时候,莫卧儿帝国的步兵仍然使用的是传统武器,以传统的方式作战。
鼓声更为密集了,萧涯离用尽了一切力量擂动着战鼓。明军都紧张的注视着前方的敌人,陆战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步兵,更是一种现代步兵与传统步兵结合的兵钟。因为陆战队的主要作战场合是在沿海地区,其主要的作战任务是开辟登陆场。所以,陆战队经常会与敌人进行白刃战,特别是在登陆作战中,因为部队往往来不及组织,只能小股投入战斗,也就无法讲求火力密度,白刃战成了主要的战斗方式。在这种情况下,陆战队的白刃战能力远超一般的陆军步兵部队。这也算是其一大特点吧!
战斗重新开始,密集的枪声响了起来,不过让所有明军都大吃一惊的是。莫卧儿帝国地步兵并不惧怕明军的火枪。每个莫卧儿帝国的步兵都配备了一面盾牌,这是传统步兵地标准装备。这些盾牌的两侧都有一些契合部,当所有盾牌结合到一起之后,就成为了一面移动的城墙。显然,莫卧儿帝国也从红夷那学习到了一些经验,要对付火枪。盾牌是少不了的,虽然火枪子弹在近距离上能够轻易的击穿大部分的盾牌,可是只要距离拉近,那么火枪就难以发挥威力了。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