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用?不过丁用也忙于政务,恐怕他也没有多少时间来策划这件事情吧?”
“那陛下何不另外招收人才呢?”
朱祁钰微微的皱了下眉毛,马上就明白,柴汇这是欲擒故纵,他笑着说道:“好,容朕再仔细考虑一番。至于商人在日本的利益要求,朕答应下来,不过,要出了什么乱子,那朕就得找你的麻烦了!”
“陛下放心,臣等皆为大明子民,万死不敢做危害大明的事情!”
朱祁钰送走了柴汇,这才陪着柴美娇回了东宫。这柴汇想什么,朱祁钰是很清楚的。帝国中央银行看起来地位不高,可是其产生的附带利益却非常巨大,甚至可以影响到整个帝国,而这么重要的机构,朱祁钰是不可能交给有权势的大臣去管理的,他必须要找一个对自己绝对忠臣,而且与其他大臣没有多少利益关系的人来管理!
第七卷 航海时代
第十五节 银行
几天下来,朱祁钰还真没有想到一个适合担任帝国中央银行行长的人选。柴汇,丁用,以及他们下面的一些得力助手是有这个能力的,但是朱祁钰绝不放心将这么重要的位置交给这些人。柴汇,丁用两人手里的权力已经够大的了,如果再让他们控制了帝国的命脉的话,那对朱祁钰这个皇帝的威胁都不小。另外,两人属于商人集团,而商人集团在帝国政府内的影响力已经很大了,再提高商人集团的地位显然不利于帝国内部势力的平衡!
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新兴资本家中挑选一个合适的人出来,可郑梦秋这帮人都是实干家,是产业家,而不是金融家,对银行系统的了解非常有限。一时之间,朱祁钰还真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如果不是他怕麻烦的话,朱祁钰恐怕就自己去坐了这个位置。这事一直烦恼着朱祁钰,让他几天下来显得憔悴了不少。
“陛下这几日心事重重的样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不好解决?”这日,朱祁钰在陪着柴美娇的时候,连皇后都感觉到了朱祁钰的烦闷。
朱祁钰苦笑了一下,轻轻地在柴美娇已经鼓圆了的肚皮上抚摸了一下,说道:“美娇,还记得几天前,国丈来找朕谈的那几件事情吗?”
柴美娇点了点头,说道:“陛下是为成立中央银行的事情发愁?”
“是啊,成立银行不是难事,不过,难的是,谁来管理?”
柴美娇正要开口,突然就想到了一个关键问题,立即又闭上了嘴。
以她的聪明,当然明白朱祁钰烦恼的是什么事情了。
“美娇,你还是安心养好身体吧,医生这一个月最重要,如果天气好,就让灵儿她们陪你出去走走,别老呆在家里!”
“谢陛下关心,不过,臣妾到是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哦?”朱祁钰看了柴美娇一眼,开始还以为柴美娇要帮着娘家人说话。不过一见到柴美娇的神色,立即就否定了这个想法。柴美娇当了皇后之后,一直在努力避嫌,也没有给柴家带去多少好处,反而是朱祁钰自己重用柴汇,这几乎与柴美娇是没有关系的。想必,在这么重要的事情上,柴美娇也不会出现立场问题。
“陛下还记得当初以一篇《帝国财源》为毕业论文的钱广入吗?”
“钱广入?”朱祁钰皱了下眉毛,一时还真没有想起这人是谁。不过,那篇《帝国财源》确实有一些先进的金融知识见解,当时朱祁钰没有完全看懂,也就勉强算其通过了毕业考核,至于这钱广入,朱祁钰后来还真不怎么关心了。
“钱广入家里世代开钱庄的,他十六岁入行,十八岁就自己打理一家钱庄。不过,最后因为一些匪夷所思的想法,把钱庄给开垮了。后来还是他父亲出面摆平的,不过,他也就因此失去了家里人的信任,甚至连继承权都没有,家族产业全都落到了他那几个兄弟的手里。陛下开大学的时候,他也来报名了,也算得上是与我们这些理工科学生不同类的异才吧!”
这下,朱祁钰来了兴趣。一个能把钱庄开垮的人,那肯定有点“本事”了。“那现在这钱广入在哪里?”
“他毕业之后,陛下没有将他留在京城。他回了家乡,不过并不得志,最初的两年过得很穷困潦倒。这人也很有一骨子傲气,没有向其他人借钱,听说后来,去郑梦秋的工厂里当了工人,混了口饭吃。如果不是郑梦秋发现他的话,恐怕我们都把他给忘了!”
“当工人?”朱祁钰苦笑了起来,看来,他的学生中并不是个个都有才能的。
“对,不过陛下也说过,是金子就会闪光的。这钱广入只当了半个月的工人,然后就开始帮助郑梦秋开办新的工厂。现在,郑梦秋已经开了十多家工厂,陛下认为,他有这个实力在短时间之内连续开这么多的工厂吗?”
朱祁钰皱了下眉毛。“你是说,这是钱广入的功劳?”
“虽不全是他的功劳,不过也有一大半的功劳是属于他的。陛下知道这钱广入是怎么帮助郑梦秋筹集资金的吗?”
朱祁钰摇了摇头,在这方面,丁用是行家,他可不是。
“其实这办法并不难,就是用老工厂做抵押,到钱庄去贷款,用贷来的款开新工厂,然后再抵押,再贷款……”
“这不是在冒险吗?”朱祁钰这下是明白了过来,在几百年之后,这就是诈骗了。
“冒险是在冒险,不过工厂的效益很不错,而且郑梦秋也发现了这里面的问题,所以就没有再让他这么做了,而是开始用工厂盈利偿还贷款,放慢了发展速度,这才没有搞出大问题来。不过,这钱广入确实很有头脑,而且对钱庄的运作方式非常清楚。如果能够由他来帮助陛下,然后陛下对其进行约束的话,陛下就不需要为银行的事犯愁了!”
“好,那朕马上让郑梦秋把人送来,想必,朕挖他的墙角,他不会有太大的意见吧!”
柴美娇笑了起来:“陛下要人,郑梦秋敢不放吗?”
朱祁钰也笑了,又叮嘱了几句之后,这才离开了房间。几日之后,钱广入到了京城,没有顾得上休息,就被带到了朱祁钰的御书房来。
朱祁钰一见到钱广入,首先的感觉是此人是那种干实事,而不太在乎自己的外表。不过,此人的精神很不错,连续赶了几天路,没有休息,眼神还是那么的兴奋,光这精力,就足以让很多人佩服了。
“陛下……”,“不用多礼。坐吧!金英,去准备点糕点,饮料来!”朱祁钰拉着钱广入坐了下来,“一路上辛苦了,朕听说你家里世代都是开钱庄的,想必,你对钱庄地运行方式很了解吧?”
“陛下,这个……虽然说不上是完全了解,不过对钱庄这一套,我还是很熟悉的!”
“很好。那么,你认为银行与钱庄的区别在哪呢?”
钱广入也没有想到朱祁钰一来就直奔主题,不过他只是略微思考了一下,就说道:“陛下,钱庄可以说是初级阶段的银行。钱庄的本质是通过贷款利息来维持的。不过,利息本身很有限,所以钱庄本身只是一个附属机构,大部分开钱庄的家族,都经营其他产业。所以,钱庄最重要的作用是获取资金,也就是资本!”
朱祁钰点了点头。“看来,你对钱庄很了解。那么,你认为开办银行的可行性怎么样?”
“陛下,我认为,银行是必然的发展方向。钱庄本身的结构决定钱庄这种金融模式要被淘汰,而取代钱庄的就是银行!”钱广入显然对这方面有很深入的研究,“银行的业务面更广,特别是随着商业,工业的大规模发展,资金的筹集成为了大部分商人与实业家面临的共同问题。
如果,由他们自己来筹集资金的话,不但力量有限,而且效率低下,还存在着信誉问题。如果因为商人破产,或者是工厂倒闭而导致大量资金流失的话,必然还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我认为,需要有一个专业的金融机构来负责为商业与工业发展筹集资金,并且可以向投资者提供更高的信誉保证,保护更多人的利益。这样,才能够让帝国的发展更为顺畅!”
钱广入的这番回答,让朱祁钰很满意。本身银行就是一个金融机构,是介于普通百姓与资本家之间的一个机构。当然,这只是银行的初级模式,其本质就是将分散的资本集中起来,用到最需要的方向上去,引导与推动商业,工业的发展。仅从这一点上来看,以往那种适应自然经济模式的钱庄就必然要被淘汰,只有适应资本经济模式的银行才能生存下来。
“现在,朕准备组建一家中央银行,专门负责管理帝国的金融业务,你对此有何看法呢?”
“中央银行?”
朱祁钰点了点头,把他对中央银行的理解说了出来。
钱广入沉思了一阵,说道:“陛下,这是个很好的想法,以前我都没有想到。不过,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以往,各地钱庄都是依靠当地的情况来制定贷款利息的,而且几乎没有存款利益这个概念存在。如果能够通过中央银行来规范金融行业,这必然能够在帝国内部形成更好的金融持续,能够更好的引导帝国发展,为有潜力的行业提供更大的机会,淘汰落后的产业。”
“对,另外中央银行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调整金银价的比价,这对我们今后的贸易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钱广入这次是马上就反应了过来。“陛下的意思是,通过中央银行来操控黄金的价格,然后在贸易结算中根据忙况调整黄金价格,以此提高贸易收入?”
朱祁钰点了点头:“正是这个意思。就拿日本来说,日本是金贱银贵,其金银比价是一比三,而我们的金银比价是一比十。现在我们与日本之间的贸易,以及战争赔款都是用黄金来结算的。那么,在大明向日本出口货物的时候,我们压低黄金的价格,反过来,在我们进口日本的货物时,提高黄金的价格。这样一去一来,我们不就可以赚到更多的黄金,或者说,牟取了更大的利益吗?”
钱广入也有点佩服朱祁钰的头脑了,似乎这个皇帝是全能型的,虽然他哪方面的知识都不是很深入,不过却对各方面都有研究。
“其实,中央银行对国内的影响也不小,即使现在影响不大,不过今后的影响却非常大!”朱祁钰也来了兴趣,“打个比方,假如帝国的工业发展过热的话,那就必然导致产品过剩,超越了市场的购买能力,结果就必然导致积压货物太多,造成生产力与资源浪费。如果适当的调高银行的存款与贷款利息,那么就可以遏制投资,给市场降温。相反,如果投资发展过慢,则可以通过调低利息,让更多的钱投入到工业与商业中去,推动发展!”
“陛下,这些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不过在短期内并不太可能出现这些情况!”
“对,现在帝国正在高速发展时期,所以问题还不大,不过,几十年,几百年之后呢?”朱祁钰淡淡地笑了一下,“眼前,中央银行在国内的另外一个重要影响仍然是货币。以往,帝国的金银价值基本上是没有多大变动的,除非遇到了大灾大难,金银的价格才会波动。不过,随着帝国工业的全速发展,以金银为基础的货币体系必然出现问题,到时候,金银如果维持现在的价格的话,就将供不应求,如果提升金银的价格的话,那老百姓又承受不起!”
“纸币!”
“对,纸币必然取代金属货币,而且,纸币最终是代表了一个国家生产能力,而不是代表了一个国家的金银多寡,只有在国际贸易中,金银货币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硬通货。所以,在国内推广纸币是必然的,而且,以我大明的国力,今后在贸易中推广纸币也不是没有可能。不过,推广纸币的基础是什么?”
钱广入点了点头。“陛下的意思我明白了,要推广纸币,就需要有金银作为保证,不然纸币就没有任何价值!”
“对,这就是中央银行另外要做的一件事情,储备金银,推广纸币,用中央银行储备的金银来为纸币提供信誉保证,这样也就可以避免如同宋朝,以及太祖皇帝时那样的情况发生了!”朱祁钰长出了口气,问道,“那么,你准备好出任中央银行行长一职了吗?”
“我?陛下是在戏弄我吧!”
“谁跟你开玩笑,朕跟你说的是正经事,朕正在准备筹建中央银行,现在缺一个行长,你有没有兴趣?”
钱广入只是略微迟疑了一下,立即说道:“陛下厚爱,臣不敢推辞!”
“那就好,你就是大明中央银行的缔造者,也是第一任中央银行行长。钱广入,你是个人才,朕一直很重视人才,好好干吧,把你所学到的才华都施展出来,告诉你的那几个兄弟,你并不比他们差!”
钱广入一阵激动,朱祁钰这话直接说到了他的心里去了。这些年来,他拼命的努力,不为别的,就只是要证明给自己的父亲看,他绝不比其他几个兄弟差,他才是最有头脑,而且最厉害的一个,而朱祁钰正好为他提供了这么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第七卷 航海时代
第十六节 信誉
这钱广入确实是个人才,不出五日,他就已经将一份完善9的,甚至大大超过了朱祁钰预期料想的计划书送了过来,而且其中还增添了好几项之前朱祁钰根本就没有考虑到的重大细节问题。比如,这中央银行不可能单独存在,或者说两个重要的职能不能由一个机构掌管,必须要分开,以免形成利益集团!
“陛下,我的想法是,制定汇率,金银比价,纸币的印刷这些直接关系到帝国利益攸关的事情,最好是不要与一些实际业务联系起来,以避免被利益集团所利用!”从这一点上,足以看出钱广入的目光有多长远。
朱祁钰只思考了一下,就说道:“没问题,就按照你的意思办,分别成立两个银行,一为帝国中央银行,专门负责管理制定汇率,金银比价,纸币印刷等非实际业务的事情,而另外一家就为帝国银行,负责经营实际的放贷款等业务!而这其中,帝国银行为主,今后大明所有的银行都要接受帝国银行监管,而帝国银行直接向朕负责!”
钱广入笑了一下,这也正是他的设想。
“这帝国中央银行行长还是你来担任,帝国银行行长,你看谁比较合适?”
“这……”钱广入犹豫了一下,说道,“陛下,这个我就不好说了,毕竟这是利益问题,还请陛下自己做出决断!”
朱祁钰笑了起来。“好吧,那让朕想想。对了,你认识马立丘吗?”
“马立丘?”钱广入思索了一下,“陛下说的是丁大人手下的那个马立丘?”
“对,除了这个马立丘,还有另外一个?”朱祁钰站了起来。“你认为这马立丘的能力怎么样,他能不能胜任帝国银行行长一职?”
钱广入犹豫了一下,说道:“陛下,此人能力很不错,丁大人进入内阁之后,基本上是由他来负责处理公司事务的,不过,我认为,陛下苦心成立银行,恐怕并不是为了某个人的利益吧!”
朱祁钰沉默了下来。最后苦笑了起来。“好吧,那暂时由你代理帝国银行行长一职,等找到更合适地人选之后,再确定正式行长!”
“这……”
“不用多说了,就这么决定。银行的地点,就选在南门附近。地方不用太大,不过一定要够庄严,给人一种稳重的印象,这样别人才会把钱放心的存入银行,是不是?”钱广入尴尬的笑了一下,他还真没有想到,朱祁钰会将这么重要的两个职责都交给自己。
“你赶紧着手去准备吧,下个月,日本就要支付第一笔战争赔款了,希望到时候。帝国中央银行能够在这上面做出点业绩出来!”
“陛下,这些都是简单事,如果要成立,这几日之内就能办好,不过,还有一事,需要陛下出面!”
“什么事?”朱祁钰坐了下来。
“陛下。银行与钱庄一样,最重要的就是信誉。如果没有信誉,那么银行就是个空架子,而新成立的银行,更是需要信誉“”,朱祁钰抬了下手,接着就笑着说道:“你是在打朕的主意?这个没问题。帝国银行成立之后,朕再拉一帮商人去给你捧场,到时候,每人都存一笔款子进去,恐怕就没有人怀疑银行的信誉了!至于帝国中央银行嘛,朕早就想让中央银行代管帝国国库,这样还可以避免国库贪污地事情发生,提高中央银行的地位!”
“谢陛下,能有陛下撑腰,那大明百姓肯定都不会怀疑帝国银行的信誉了!”
不出十日,钱广入就已经筹划好了银行成立的事情,两家银行是挨在一起的。这里原本是一名番王在京城的府邸,后来朱祁钰将这里买了下来,结果又转手卖了出去,当然,卖地钱,也基本上全交给了国库,他只是从中赚了一点差价而已。为了显示银行的庄严,以及稳重,钱广入花了些精力重新将这家庄园装修了一番,撤掉了外面的围墙,将几栋主体建筑都粉刷了一遍,然后再添了一些银行必须的家具,设施等。一切都处理好之后,朱祁钰选了一个良辰吉日,带着一帮子大臣,商人来祝贺银行开张营业!
商人们是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的,本来商人就与钱庄经常打交道,而在他们看来,帝国银行就是皇帝开的钱庄,这自然要给皇帝面子。加上朱祁钰之前已经放开了商人在日本牟利的手脚,同时给了商人不是好好处,因此,这些商人不来捧场,那就太不知趣了。
第一天,帝国银行就财运高照,各地商人一共存入了两千五百万两,其中超过一半是长期存款。如果不是因为前几年的战争,以及这几年的大发展,商人存地钱肯定更多。而这两千五百万两银子,就是银行的第一笔保证金!
当然,这一天的主角仍然是朱祁钰,虽然他拿出来的钱不过就五十万两(几乎是他的全部身家),不过,这却代表帝国皇帝将自己的家业都交给银行管理,这自然极大的提高了银行地声誉与信誉度了!
最后的主戏是朱祁钰宣布,帝国国库将由帝国中央银行代管,今后帝国地税收都存入帝国中央银行,而政府财政支出则直接通过银行结算。这一决定的影响很大,不过,却更能够提高政府的效率,而且从一方面杜绝了政府贪污现象的出现。
忙完了这些之后,自然少不了一番庆祝。为了表示对各地赶来的商人地支持,朱祁钰在中南海设宴,款待了这些人。宴会虽然算不上豪华,不过却很隆重,气氛也非常好,因为所有人都明白。帝国这两家银行的成立,实际上,是为帝国所有商人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是帝国商人与资本家头上的两把保护伞。
“帝国中央银行,以及帝国银行一事,朕在此感谢各位地支持了!”朱祁钰的兴致很好,见到银行开业之日就有如此好的兆头,他也觉得这番努力没有白费,“自朕登基以来,各位都是朕最大的支持者。
各位都是帝国栋梁之才。现在,朕仍然经常回想当年,朕举兵北伐,却苦于军费没有着落,正是各位的支持,才让我大明有了今日的繁华。朕也经常在想。如果没有了各位,那大明会是个什么样子呢?也许,现在朕还在这里苦思着怎么解决也先的威胁吧!”
“陛下言重了,臣等为陛下,为帝国尽心竭力,奈是臣子应尽之职责。且陛下重商,为我等带来了更好的发展,也为大明的商人打开了一扇更为广阔地大门,如无陛下,绝无臣等今日。所以。应该感谢的还是陛下!”丁用更是显得激动,如果没有朱祁钰的话,恐怕现在他还在京城里打理他的酒楼呢,“各位,我提议,在此大家一起敬陛下一杯,恭祝陛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心想事成。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立即高呼了起来,把朱祁钰早就已经废除了的口号也喊了出来。
朱祁钰笑着走到了会场中间。“这几年,帝国变化很大,帝国遇到的困难也有很多。正是因为你们一直在支持朕,在支持帝国,所以,我们才能够战胜那么多地困难。在此,我们祝帝国万岁!”
“帝国万岁!”众人再次举杯,又高呼了起来。
会场上气氛热烈起来之后,朱祁钰也悄悄的溜了出来,将柴汇,丁用叫到了后面的御书房里。
“陛下,钱广入确实是个人才,陛下能重用此人,今后帝国的银行业必然会茁壮发展,帝国振兴指日可待!”丁用对银行的作用比谁都清楚,显然,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没有占到这个位置而感到嫉妒,在朱祁钰面前,他哪敢有半点非分之想。
朱祁钰笑着点了点头。“你们都应该清楚银行的重要性,所以今后你们都要鼎力支持。现在,银行成立起来了,我们的精力也要转入到新的拓展上来。丁用,柴汇,你们认为现在帝国经济的支柱是什么?”
两人沉默了,都没有急着开口。
“这几日,朕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帝国现在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朱祁钰暗自苦笑了一下,“在帝国国内市场还没有形成地情况之下,帝国发展的动力是贸易,而非国内的市场。朕看了丁用提交的报告,拿帝国纺织产品来说,现在竟然有超过六成的产品是出口,国内销售的部分竟然不到四成!而按照现在帝国工业的发展速度,今后,恐怕还有更多地产品要销售到国外去。那么,现在的海外市场能够提供多大地支持呢?如果海外市场无法吸收更多的帝国产品,那我们的货物卖到哪里去?”
两人也都苦笑了起来,现在帝国产品主要销售地点有三个,朝鲜,日本,南洋。这其中,日本市场的份额是最大的,毕竟日本百废待兴,几乎什么都需要进口。如果今后这些市场都饱和了,那么帝国就不发展了?
“扩大内需,这需要时间,至少眼前看来,在帝国百姓地生活方式,帝国的结构发生全面转变之前,我们都只能依托海外市场发展,利用海外的资源,海外的市场发展!”朱祁钰长出了口气,“那么,为了保证帝国的发展能够维持下去,我们现在只有一个选择,扩大海外市场,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陛下,如果发动战争的话,恐怕军费支出将达到惊人的数字,而现在帝国国库空虚,国内也难以承受起大笔的军费开支!”丁用说完就看了柴汇一眼,希望柴汇能够支持他,不过,柴汇的意见却很模糊。
“战争?难道只有战争才能达到这个目的?”朱祁钰笑了起来,“柴汇,你对南洋应该比较了解吧?难道,除了战争的手段,或者说,除了发动大规模战争之外,我们就没有其他办法来控制南洋市场了吗?”
“陛下,其实办法有,也很简单!”柴汇喝了口水,“南洋物价并不低,如果我们适当控制货物价格,先向南洋地区倾销我们的产品,打垮南洋本地的产业,这就能够控制南洋市场了!不过,这需要时间,而且需要军队支持!”
“对,需要军队支持,特别需要舰队支持,不过,却不一定需要使用武力来解决问题,有的时候,威胁比战争更有效果!至于时间嘛,这个我们有,日本那边的发展需要好几年,我们可以先控制日本市场。帝国本身的工业发展也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利用这几年的时间逐步控制南洋各小国。顺带在南洋建立贸易站,按照海军基地的方式建立贸易站!
这样几年下来,南洋就已经在我们的控制之中了!”
“陛下英明!”丁用也不得不佩服朱祁钰的战略策划能力,“不过,南洋毕竟为荒蛮之地,根本就无多大的开发潜力!”
“潜力?南洋的潜力比日本大,至少,南洋的很多资源是我大明没有的,今后你们都会明白。比如,现在新开发出来的炮车,上面要用到橡胶,而大明只有云南,广东这几个地方产橡胶,且产量很低,南洋却大量出产橡胶,这些就是我大明缺乏的资源!我们可以用对付日本的办,法来对付南洋各国!重点在控制资源,利用资源,并且尽量利用南洋的金银,以充实国库,为我们今后控制世界贸易打下基础!”
“世界贸易?”两人都有点不解。
“柴汇,船队进入南洋之后,再向西行到哪?”
“西洋,也就是陛下说的印度洋!”
“那么,朕告诉你,再向西,是三宝太监当年到达过的一块荒蛮大陆。而绕过这块大陆的南端,就将进入另外一片大洋,一片浩瀚的大洋,这才是西洋,大西洋!而沿着西洋北上,就可以到达欧罗巴。那边有更多的国家,更大的市场,那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两人都惊讶的张大了嘴,显然,这些他们以前都没有想到,不过现在听朱祁钰说来,这些国家并不远,似乎就在眼前一样!
第七卷 航海时代
第十七节 开拓者
看着两人惊讶的样子,朱祁钰也停了下来,其实,对很多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他们都难以理解朱祁钰所描绘的这个世界,需要时间来消化吸收这些他们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知识与认识。
“陛下,臣也多次听陛下提起过那些遥远的国家,而且从天方商人那里也知道这些国家的存在。不过,我们能够把生意做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吗?”
“为什么不能?”朱祁钰笑着看了眼柴汇,“终究有一天,我们大明的货物会充斥在欧罗巴的每一个角落。不过,在此之前,我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柴汇,你也算是见多识广的人了,朕问你,如果我们要将货物卖到欧罗巴的那些国家去,可以走哪几条贸易线路?”
柴汇沉思了一下,说道:“现在有两条线路,一是以往的丝绸之路,不过,现在大明与帖木尔帝国正处于战争状态之中,听闻,大陆那边的一个叫奥斯曼帝国的国家也切断了这条贸易线路。而另外一条贸易线路就是沿着三宝太监当年的足迹,先走海路,在天方那边上岸,走一段陆路,然后再走海路,就可以到达欧罗巴了。不过,这两条线路上都有很多的国家,且各国重重设置关卡,收取贸易税,结果导致大明卖到欧罗巴的货物都成了天价。除了茶叶,丝绸,瓷器这些大明的特产之外,其他货物在欧罗巴几乎没有任何市场!”
这时候,金英等几个内侍已经将一幅卷好了的地图拿了进来,然后在朱祁钰的授意下挂在了书房一角的架子上。让金英等人出去之后,朱祁钰走到了地图边上。“柴汇开始的这番话说明了一个道理,如果我们利用传统路线来发展贸易的话,那么就会受到沿路各国地盘剥。到头来,反而赚不了钱,免费帮别人打工去了。那么,我们要是走海路呢?”
随着朱祁钰揭开了地图上的那张薄纱,两人都惊住了。之前,朱祁钰给他们描绘过五洲四海的样子,不过,这是朱祁钰第一次用地图的方式将这整个世界都描绘了下来。
“这只是朕绘的一幅粗略的世界地图,其中很多地方标志得并不详细,还需要以后的探险家去完成。不过。从这幅图上,我们可以看出,通往欧罗巴的海路不是没有,只是我们还没有发现而已!”朱祁钰用一支鹅毛笔在地图上画上了连接大明与欧罗巴的一条黑线,“走这条海路,我们就可以避开所有大陆上的国家。以后什么帖木尔帝国,奥斯曼帝国,这些都不可能再成为我们地障碍了!”
“陛下,海路这么远,我们的船舶不可能航行这么远!”柴汇冷静了下来,就提出了个问题来。
“对,我们的船舶确实无法航行这么远,不过,我们可以在沿途设置贸易站,也就是港口。为贸易船队提供补给,这样就能解决问题。当然如果今后能够有更大的船舶,那么就可以直航到欧罗巴了!”朱祁钰长出了口气,“其实,朕也想过,如果这一路打过去。那该多好?不过,现在大明的情况决定了。我们不能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只能小打小闹。而且这仗一打起来,就难以收住,到时候战争支出,损失。恐怕是几百年都补不回来地。所以,现在我们只能走海路,利用海上没为大的威胁,将我们的货物运送到欧罗巴去!”
“不过,沿途建立贸易站,并且航行这几万里,恐怕货物到了那边,也不会太便宜吧!”丁用这经济脑袋还是不错的。
“当然不会很便宜,所以,我们初期只卖一些贵重的商品,牟取暴利!”朱祁钰看了两人一眼,问道:“柴大人,一艘运载的货物需要多少骆驼来运?”
柴汇一愣,想了下,说道:“看货船大小,不过至少也需要五百头到上千头的骆驼才能运完吧!”
“那么,我们加入有两百艘商船,一次运载的货物就需要十万头骆驼才能运完,而这两百艘商船需要多少水手呢?在两万人左右吧?算上护航舰队,也就三万来人。往返一趟大概三年时间,就算准备的四年时间,那我们能赚多少?”
两人迅速的心算了一遍,然后都大笑了起来。
“而且,我们完全可以卖以往的价格,不一定要一次性把运去的货物处理完,毕竟物以稀为贵。我们可以在欧罗巴也设置贸易站,将运到的货物囤积起来,慢慢出售!以现在的情况,大明两年能有一支这种规模的船队到达欧罗巴就很不错了,而这么算下来,我们赚得恐怕更多吧?”
两人连连点头,这买卖太划算了,简直比抢劫还要有效啊!
“而且,沿途的国家都很弱小,很多可以设置贸易站的地方甚至没有国家。所以,在沿途建立贸易站并不困难,同时还可以开发沿途地区地市场,这也是一笔利润丰厚的买卖了。两位,这么大块蛋糕,大明需要吃多久才能吃的完呢?”
“蛋糕?”
朱祁钰一愣,笑着说道:“就是加了鸡蛋,烤出来地馒头,那是欧罗巴那边的特产,今后,我们大明百姓人人都能吃到,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陛下,如果这样的话,恐怕今后我大明的发展就不需要发愁了!”丁用也笑了起来,这蛋糕到底什么味,他还真想尝尝呢。
“对,确实不用发愁,不过,我们现在却得发愁!”朱祁钰长叹了口气,“这个世界上,我们不知道,或者说没有开发地地方太多了。就拿这块大陆来说吧!”
两人的目光落到了朱祁钰指着的那块大陆上,显然,两人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样一个世界存在。
“这是一块到现在,文明世界,包括我们大明,包括欧罗巴人都没有发现的大陆。一块神秘的,同样资源异常丰富地大陆。”
“陛下又是怎么知道这块大陆的呢?”
朱祁钰一愣,这下慌了神,该怎么回答呢?总不能说自己是从几百年之后来的吧,总不能说是神仙告诉他的吧。
“丁大人,陛下乃大明天子,天子知道的事情,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不知道,这并不奇怪,是不是?”还是柴汇解了朱祁钰的困。让朱祁钰不用回答这个问题了。
丁用也连连点头,确实,朱祁钰的才识,学知,能力,这些都是他们难以望其项背的。皇帝知道得多,那也不算是怪事吧。
“这块大陆,完全就是一块处女地,不过却离我们很远,今后,我们也将在这里开发资源,利用这块大陆上的资源。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还有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朱祁钰长出了一口气,“这幅地图。是粗略的,很多地方都没有详细标注,那么,我们就需要有人去探索这些未知的世界,打通我们前往欧罗巴,前往新大陆的海上航道!”
“新大陆”这个词汇也就这么产生了,数百年来。这也一直大明对美洲的称呼。
两人也都皱起了眉毛,柴汇更为清楚。要开辟海上航道,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未知地东西太多了,这简直是在拿生命去冒险,一般的人根本就不愿意去做这样的事情。就算是一些老水手,也不肯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那些没有任何保证的空头支票!
“陛下,海上探险是必须的,可是我们必须要有这方面的人才!”
“对人才,而且还要有吸引力,要有一股动力,带动大明的航海家,让他们将脚步迈得更远,更远!”朱祁钰抬起头来,沉默了一阵,接着说道,“所以,我们要用利益来驱使大明的航海家去做这些冒险,让他们为大明开辟新的海上通道!”
两人点了点头,只有利益地驱使才能够让更多的人投入到这一行业中来。
“两位,你们有什么办法来驱使这些人投入到探险事业中去呢?”朱祁钰看着两人,其实他已经有了一些想法。
丁用沉思了一阵,说道:“陛下,最好的办法,就是仿照对蒙古各部的鼓励!”
朱祁钰没有急着开口,而是向柴汇看了一眼。柴汇点了点头,说道:“这是最好的办法。如果陛下承诺,所有新发现的土地,获得的利益除上交一半给帝国国库地话,那么就能够激发起更多的人去探险,而且还能增加国库收入!”
“这是个好办法,不过,海上探险,却与在蒙古实施地政策有所不同。柴汇,朕问你,如果你想去探险,那么你可以利用柴家雄厚的资本,你甚至可以直接发动柴家的人去进行探险。不过,对于没有这么雄厚的资本的人来说,他们怎么去探险?朕想,一两艘帆板不可能到达那么遥远地地方吧?”
柴汇一愣,立即笑了起来。“陛下的意思是,探险者缺乏资金?”
朱祁钰点了点头。“大明不乏探险者,这一点,从大明这几年涌现出来的人才就能看得出来。其实大明很多人都有探险精神,只是,现在他们缺乏适当的工具,以及资金支持。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没有足够的支持,那海上探险几乎是不可能的!”
“陛下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朱祁钰没有开口,而是看向了丁用。
“陛下,臣认为,趁帝国银行成立的机会,我们可以公开发放探险贷款。利用银行来支持海上探险事业,并且发展海上探险事业。因为海上探险风险极高,所以,必须要提高贷款的利息,另外探险所得银行也要占一部分,以抵偿贷款!”
这时候,柴汇也得到了启发。“如果能有陛下,以及帝国政府支持,为探险者做担保的话,那就更有效了!”
“朕可以支持探险事业,不过你们也都知道,朕并不富有。政府的情况,你们两人很清楚,现在政府没有多余的资金来提供担保!”
“那的陛下的意思是……”两人都有点不解了。
“朕问你们,探险带来的好处,谁获得的最多?”
两人一愣,这下都明白了过来,朱祁钰的意思还是要商人出钱。接着,两人的神色都为难了起来。
“不过,你们都不用担心,朕也知道,这几年你们的投资规模很大,就算如同柴家这种实力雄厚的大家族,都没有多少剩余资金了。而且,探险获得的好处是所有商人分享的,也不可能只由柴家,以及丁家来承担风险吧!”朱祁钰笑看着两人,“朕有个想法,如同过去成立伤残军人救济基金一样,这次,我们再成立一个探险基金,由各家商人共同出资建立这个基金,而基金将作为银行贷款的保证,支持海上探险活动。而最后,海上探险活动带来的最大利益,也是帝国商人们获取,大家都不吃亏!”
“陛下英明,这是个很好的办法,而且只要把探险的好处手出去,相信很多人都会支持的!”
“这还是个宣传问题!”丁用边说边点头。
“朕准备出版这份地图,让大明所有人都熟悉这张地图。另外,朕将亲自挑选几个能力较强的航海家,由朕支持他们进行探险。双管齐下,这个宣传效果应该是到位了吧?”
三人同时笑了起来。帝国并不缺乏航海家,也不缺乏有探险精神的人,再加上新成立的帝国银行的支持,商人成立的探险基金的支持,以及朱祁钰这面大旗的支持,那么帝国的航海探险事业必然得到迅猛发展!
后来,连朱祁钰都不敢相信帝国竟然这么迅速的进入了大航海时代,而且还发展得如此迅猛。不过,让他不相信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西方的大航海时代!以及新成立的帝国银行在这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如果说,帝国银行全面推动了帝国金融业的发展,为明帝国后来控制世界金融打下了基础,也为帝国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安全保证的话。那么,帝国银行在大航海时代起到的作用也绝对不小,甚至可以说,正是成立了帝国银行,让帝国的探险家获取了探险的资本,这才导致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也绝不为过分!而这个时代的到来,也标志着东西方全面冲突的开始!
第七卷 航海时代
第十八节 南洋来讯
朱祁钰最终决定用皇室的力量来支持三位最优秀的航海探险家,然后他将挑选探险家的事情交给了柴汇去办理,毕竟柴汇对这些人最为了解。不过,就在朱祁钰准备亲手拉开大航海时代序幕的时候,一件让他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或者说是一条让他惊讶不已,还略微感到了紧张与压力的消息传到了京城。而送来这条消息的,就是后来闻名于全南洋的华侨李天正!
“陛下,臣来介绍一下!”事关重大,就连于谦都放下了手上繁忙的政务来引见这个年轻人,“这位是南洋华侨李天正,其祖上曾跟随三宝太监七下西洋,后来三宝太监在古里辞世,有一批人留在了印度,并没有回国。李天正的祖父就是其中一人。后来,李家辗转漂泊到了南洋,在南洋落根。现在,李家已经是南洋势力最强势的华侨家族。在听闻陛下远征日本的时候,他就想回国看看,为祖国效力,只是南洋战乱不息,所以一直没有机会回来!”
朱祁钰点了点头,仔细的观察了一下李天正。此人身高七尺有余,甚至略微比朱祁钰还要高一点,身材硬朗,且皮肤粗糙,一看就是常年在海上生活的那种人。他的一双手很大,而且上面的茧子很厚,手臂更为粗壮,显然这是经常航海的结果。另外,目光坚定,表情刚毅,至少证明他吃了不少的苦头,也经历了不少的风雨。虽然,李天正不过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但是他却显得如同三十多岁一样,给人一种稳重的感觉!
这一番观察下来,朱祁钰对李天正稍微有了一点好感,开始听了于谦的话。朱祁钰对李天正确实没有多少好感。李家既然承认自己是大明子民,却几十年没有为大明做过任何事情,甚至没有与大明联系过。而现在遇到了麻烦,就想到了大明,对于这种人,朱祁钰是没有多少好感的。不过,怎么说,李天正也是大明人,那么就是朱祁钰的被保护者,朱祁钰也就不好将他轰出去了。
“陛下。此次李天正回国,是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向陛下禀报!”于谦也看出了朱祁钰的神色变化,“此事关系重大,臣自作主张先封锁了消息,然后就立即带李天正来拜见陛下了!”
朱祁钰一惊,请两人先坐了下来。让金英送来茶水之后,就把内侍都支了出去,然后关上了御书房的门,问道:“什么事情需要于大人如此重视?”
“陛下,还是让李天正来说吧,他最为了解!”
朱祁钰没有开口,坐到了两人对面的一张椅子上。
“陛下,小的知道陛下在怪罪小的。不过,李家几十年不入朝,不前来拜见大明皇帝,实在是有自己的苦衷。小的不敢在陛下面前卖弄,也恳请陛下体谅!”
“李公子,朕并不责怪你们。华侨在南洋也不容易,其实,做得不好的是大明,是朕。这么多年来,大明也没有管过你们这些华侨的生死,你们就如同被抛弃了的孩子一样,根本就没有得到大明的照顾,是大明对不起你们啊!”
“陛下……”李天正身体颤抖了起来,激动得差点就要掉下眼泪了。
“不过,朕以大明的列祖列宗发誓,今后再也不会让你们这些漂泊在海外的大明子民受到外族的欺压了。最近,朕正在策划南下的事情,如无意外,半年之内,大明的舰队就将出现在南洋。到时候,所有曾经欺压过我大明子民的国家,不管有多强大,不管有多野蛮,都必然遭到应有的报应!”
“陛下隆恩,我李天正在此代所有南洋华侨谢过陛下了!”李天正当即就要跪下来谢恩。
于谦一把拉住了他,说道:“李天正,陛下不是那种喜欢别人多礼的人,你们都为大明子民,陛下自然不会忘记你们。现在,我们还是说正事吧!”
李天正坐了下来,擦掉了脸上的几颗泪水。开始朱祁钰那番话,已经让他暗自发誓,要永远效忠这位皇帝,为这位皇帝当牛变马都不辞。
“陛下,这次小的前来,是为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相信陛下知道红夷吧?”
朱祁钰一愣,然后点了点头。红夷是之前汉人对欧罗巴那些国家的称呼,明初使用的一些火炮就叫红夷大炮,就因为这些大炮是欧罗巴商人贩卖过来的。不过,这些火炮的数量很少,而且非常落后,没有多久就被明军的新式火炮给淘汰了。
李天正见朱祁钰知道这些,就把所发生的事情讲了出来。
原来,这李家的根据地是南洋马来半岛南端的一座小岛(后来的新加坡),以经营转手贸易为生,即将大明的货物贩卖到西洋各国,以及南洋的其他国家去赚取差价。大部分的南洋华侨也集中在此地,因此成了一股独立的势力。不过这些华侨都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所以并没有宣布成立独立的国家,而是照样遥尊大明皇帝,并且承认自己是大明的一部分。不过,这就引起了附近很多国家的不满。这岛屿虽然不大,不过以往却并不是华侨的,也不是大明的。这些华侨到来之后,将本来生活在岛上的土著全都驱逐了。结果,几十年来,以李家为主的华侨与周围的国家战争不断,如不是有海峡保护,恐怕这批华侨早就完蛋了!
打了几十年,这批华侨的力量也在迅速壮大之中,并且形成了一种非常有效的,而且强悍的军政体制。后来,朱祁钰开海禁,大量明帝国的火器流入南洋,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卖给了李家为主的这批华侨,让他们在战争中占据了上风,并且数次挫败周围国家的入侵行动,扩大了华侨的领地,其中一股力量还打到了苏门答腊岛,在一个叫旧港的地方建立了基地。另外一股华侨打上了马来半岛,也建立了几个基地。一时之间,南洋华侨虽然人数不多,反而成为了南洋最强大的一股势力!
不过,好戏也就到此了。三月前,一支船队进入了马六甲海峡,并且来到了华侨聚居的淡马锡岛(新加坡在明朝时的称呼)外海,并且准备攻占这座岛屿。李家遇到了最严峻的考验。以往,与他们作战的那些南洋小国的军队素质很差,战斗力很差,就算有一些火枪,也根本不是华侨军队的对手。可这次,突然到达的舰队竟然装备了火炮,而且威力巨大,李家组织的抵抗军几乎不是其对手!战斗打了一个月,虽然淡马锡仍然在华侨的控制之中。不过,华侨在附近建立的基地却被这伙强盗给占领了!
“舰队?”朱祁钰看了于谦一眼,“大明舰队还没有南下,那是谁的舰队?”
“陛下,这是红夷的舰队。小的在战斗中俘获了几个红夷俘虏,他们自称来自西方的一个国家,我们就叫为红毛藩国……”
“应该是荷兰吧?”
李天正愣了一下,说道:“有点像这个名字,就叫荷兰吧。率领这支舰队的将军叫韦麻朗。他们的火炮很是厉害,一点都不比大明的火炮差。如不是我们当初购买了一批火炮的话,恐怕现在淡马锡就已经沦陷了!”
“淡马锡?以后淡马锡就改叫狮城。你们都是勇士,如同狮子一般的勇士,为什么要用别人的名字?要用,就用我大明的名字。你们都是大明的臣子,那狮城也就是我大明的领土,这些荷兰鬼子竟然找上门来惹麻烦了,难道他们认为我大明无人?”朱祁钰冷笑了一下,不过他心里还很是惊讶的。在他的认识中,达伽马到达印度也是几十年之后的事情了,难道如同日本的战国时代一样,欧洲的文艺复兴,以及大航海时代也提前到来了?
“是,今后淡马锡就叫狮城。我们都是为大明守卫大门的雄狮!”
“李天正,那你知道荷兰战舰用的那些火炮是怎么得来的吗?”于谦并不关心这些名誉上的事情,让他真正担心的是敌人的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