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朱祁钰这么说,曲华亦这才不得不收了下来。五百两对他来说确实算不了什么,本来曲家就很有钱,不过在他看来,这五百两银子却很重。自帝国政府改制后,朱祁钰将皇室的年供降低到了一个别人都无法相信的数字。虽然这仍然能够让皇帝一家人过上很舒服的生活。可是,在朱祁钰之前,皇室的年供甚至超过了国库的年入!显然,朱祁钰确实不富有,他的很多收入都捐献了出去。都用到了帝国的建设上来。
恐怕,朱祁钰还真算得上是帝国历史上最“穷困潦倒”的皇帝了!
送走了曲华亦之后,朱祁钰又迎来了另外一个客人。一个远道而来地客人。这就是才从江南赶回来的郑梦秋。本来在朱祁钰回到京城的时候,郑梦秋就想到京城来向朱祁钰汇报他那边的成果。不过,当时郑梦秋又在江南开办了几家纺织厂与制衣厂,另外他还新开了成衣店,与布匹店,以扩大销路。本着办实事的原则,郑梦秋没有急着进京。把这几件事情办好了之后,这才来到了京城。而且。他来京城的原因不完全是为了觐见皇帝,另外还有一件事情,让他不得不到京城来一趟。
“这么说,你准备在京城开厂?”
郑梦秋点了点头。说道:“虽然北方的水力资源并不丰富,不过,将货物运到北方来,成本也不低。所以,我准备在京城附近开两家厂。
规模虽然不大,不过却能够部分满足京城地需要,这样还能降低成本!”
“好,很好。”朱祁钰笑着点了点头,能见到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这么能干,朱祁钰也很是高兴,当然,他在郑梦秋地工厂也占了股份。
这可是实际的好处啊。“不过,朕认为,你不能仅仅只针对普通百姓这个市场,虽然这一市场规模很大,不过利润却不丰后,而且很多百姓还没有完全接纳工厂生产的布匹与衣服。”
“陛下的意思是……”
“很简单,扩大市场范围,并且针对一些特殊拥护群,开发一些特殊地产品。比如,你可以用最好的材料,找最好的裁缝,设计一些款式精美的衣服,当然,在设计方面可以大胆一点,不用完全拘束于以往的思维。这些精品不用很多,最好一个款式就几十件,几百件,还要分别销售到各个地方去,保证任何一地都没有两件重复地,然后将其专门卖给有钱的贵族,商人,想必,这也是个很有前途的买卖!”
郑梦秋边想边点头,笑着说道:“陛下,这确实是个赚钱的买卖,不过,恐怕那些商人,贵族也难以一时之间接受新款式的衣服吧?”
朱祁钰皱了下眉毛,接着就笑着说道:“那么,朕这次再帮你一把。你去给朕设计几款衣服,另外,给皇后她们每人也设计几款,让朕与皇后她们给你做免费广告!”
郑梦秋也立即笑了起来。“陛下,这样就最好不过了,而且女性天生爱美,如果皇后带头的话,恐怕天下女子都要效仿了。这些衣服,我就免费送给陛下与皇后娘娘们了!”
“那是当然,衣服你要送,不过嘛,这代言费你还是要给的。朕也是工厂的股东,朕地那份就算了,不过皇后娘娘她们的,你可不能少,而且你还得去说服她们!”
郑梦秋差点就笑得合不拢嘴了。“陛下放心,要说服皇后她们,最好的办法就是拿出让她们心动的漂亮衣裳出来,这个,我立即着手去办,争取近几日就拿出一部分成果出来,先让皇后她们试一下!”
“这就最好,对了,你的工厂开办在哪?有时间,朕带皇后她们去看看,顺带也给你做做广告!”
这下,两人完全谈到一起了,很快就商量好了朱祁钰去工厂视察的时间。而郑梦秋的纺织厂就开在京城南面的杨村,在卢沟河的旁边。
当时的卢沟河还是很宽的,水量也不小。而这时候正好是夏季,所以水流更是充沛,为工厂提供了足够的动力。
三日后,郑梦秋将十二套依据柴美娇六人身材分别裁减的衣服送了过来,每人两套。当然,朱祁钰也在一旁欣赏。这些衣裳还没多少现代服装的味道,不过比起当时那些服饰来说,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甚至可以说达到了惊世骇俗的地步。当金英看到的时候,都有点忍不住想要出来劝朱祁钰别让皇后她们穿得这么妖娆,暴露出去,这可是丢脸的事情啊!
“金英,去准备一下吧,等下我们就要出发了!”
“陛下……”金英咬了咬牙。想到没有人能够劝得动朱祁钰,也就不好多说,干脆眼不见心不烦。转身就出去了。
“怎么样,感觉都还好吧!”朱祁钰笑着走到了六个老婆的旁边。
柴美娇等人还是有点不习惯,她们都觉得这些衣服有点过于大胆了。不过,哈吉却很是兴奋,她那草原女性奔放的一面完全表现了出边“陛下,这衣服虽然很是古怪,却很不错呢。你看。美娇姐姐她们可漂亮多了,陛下。哈吉漂亮吗?”
“漂亮,都漂亮!”朱祁钰笑着搂住了哈吉,“美娇,别那么保守。你看哈吉,她可很开心呢,你们都开心,朕也就开心了!”
另外五人也逐渐放松了下来,确实。这些新式衣服一改以往地那种给人以庄重,老套的感觉,很是让人耳目一新,且越看越觉得漂亮。不多时,她们也就完全放开了,开始以一种欣赏的眼光来看待这种新衣服了。
正在朱祁钰要带着一帮子老婆上路的时候,金英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金英,车马都准备好了吗?皇后娘娘与李贵妃都不能骑马。你可要放在心上!”
“陛下,这些都准备好了,只是……只是……”金英犹豫了一下,说道,“于大人回来了,而且正在赶来皇宫的路上,说是要来拜见陛下!”
“于谦回来了?”朱祁钰先是一愣,立即笑了起来,“好,那我们就等上于谦一起去工厂看看,于大人也不跟朕说一声!”
“大概是他想给陛下一个惊喜吧!”柴美娇在旁边适时的补充了一句。
朱祁钰点了点头,这就带着柴美娇他们朝中南海的大门走去,一行人刚上了车马,于谦就带着两个侍从敢来了。
于谦也被几个贵妃身上的奇装异服吓了一跳,不过他认为是其他藩属国送来的礼物,几个贵妃娘娘在增进大明与藩属国地友谊,也就没有放在心上。
“于大人,别客气,朕正好要去郊外参观郑梦秋的新工厂,一起吧!”
于谦也就在马上微微施了下礼,然后就陪在朱祁钰旁边,略微让马头保持在朱祁钰地后面。“陛下,臣这一病,给陛下添麻烦了!”
“哪里话,于大人能够好起来,朕非常高兴,你也不提前通知一声,朕好去迎接你!”
于谦尴尬的笑了一下,他也正是知道朱祁钰会客气的到城外去迎接他,所以才没有提前通报的,不然这成什么样了,大臣怎么可能让皇帝来迎接呢?
不到中午,一行人就来到了卢沟河边上地纺织厂,而郑梦秋也早就在这里等着了,一见到于谦,郑梦秋就知道皇帝与于谦之间肯定有很多事情要商量,所以也就不多耽搁时间,取掉了一些没有多少意义的礼节,直接带着他们去参观工厂。
“于大人应该听说了朕做的那几件事情了吧?”
“陛下在处理琉球国叛乱的事情上做得很好,不过,臣认为,陛下在政府内部进行的事情有点过于草率了!”于谦也是有什么说什么地那种人,特别是在彻底的熟悉了朱祁钰的脾气之后,他也少了很多委婉之词。
朱祁钰点了点头,说道:“这段时间,朕也在考虑政府的事情,也算是略有所悟吧。于大人,你看看这台机器!”
于谦跟着停下了脚步,向旁边一台正在隆隆运转的纺纱机看去,一时没有明白朱祁钰的意思。
“其实,一个国家就如同一台机器一样,只不过,却要比任何一种机器更为庞大,复杂!”朱祁钰走到了机器边上,示意操控这台机器的工人不用走开,接着说道,“帝国的每一个臣民,就是这台机器上地零件,而任何机器都是由大小不一的零件构成的,这也反应了帝国臣民的作用,贡献大小不一。不过,无一例外的,一台机器要想正常的,持续的运转下去,那就不能少了任何一个零件,是不是?”
于谦点了点头,这个比喻还算是比较恰当的。
“那么,于大人是哪一个零件呢?”朱祁钰笑着看了于谦一眼,“朕认为,于大人就是这台机器上最重要的零件,而且,于大人还要想成为所有重要的零件。不过,这台机器上有很多重要的零件,任何一个都是无法代替的,是不是?”
于谦没有开口,虽然朱祁钰这个比喻没有错,不过他知道,这个口是不能开的。
“不过,朕认为,要想管理好这台机器,那么光做零件还不行!”
朱祁钰走到了工人身边,握住了控制机器的把柄,“真正要控制好这台机器,那就只能做操作者,而不是零件,于大人,你认为这个说法正确吗?”
“陛下正是大明这台机器的操作者,臣等都是这台机器上的零件而已!”于谦的反应很快,立即非常明确的给自己确定好了位置。
朱祁钰笑了起来。“对,于大人这个说法不错。不过,这台机器如果不代表整个帝国,而代表的是帝国的政府呢?”
于谦一愣,不过他立即就明白了。“陛下,臣明白了,多谢陛下教诲!”
“于大人,你这就太谦虚了,可以说,在政治方面,你是朕最好的老师,也是朕最好的助手。”朱祁钰走到了于谦身边,“不管从何种角度来说,于大人绝对是我大明最为勤勉的人,朕都自叹不如啊。在于大人病倒在这段时间里,朕是深刻的体会到了要管理好一个国家的难处。
这么多年来,于大人辛苦了!”
“陛下言重了……”
朱祁钰止住了于谦的话,继续说道:“不过,勤勉在很多时候不能代表一切,朕不是神仙,所以无法一个人管理好整个帝国,需要于大人这样的大臣来辅佐。同样的,于大人虽然精力过人,但也是常人,所以于大人不可能一个人干完所有政府的事情,是不是?”
于谦连连点头,心里也是感叹不已,朱祁钰这说服人的手段又提高了不少。
“好了,朕该说的也都说了,于大人是国家栋梁,保养好身体就是保护了帝国的财富,保护了帝国的利益。朕希望,今后于大人在内阁中扮演的是操作者,而不是一颗万能零件!”朱祁钰笑着把住了于谦,“那么,现在我们去看看郑梦秋这小子到底给帝国搞了些什么让大家都想不到的东西吧!”
于谦心里也很是叹服,他虽然有远超朱祁钰的行政经验,却没有朱祁钰那么长远的目光,也许,这正是大臣与皇帝的区别,官员与统帅的区别!
第七卷 航海时代
第十二节 帝国科学院
随着于谦病愈,从新担负起了内阁总理大臣一职,朱祁钰从繁忙的政务中解脱了出来,将重点落到了新事物的推广上来。比如,为了帮助郑梦秋推广新式成衣,朱祁钰带着几个老婆,还别有心思的做了一番“广告演出”,包括去看望伤残军人,拜访各藩属国在京的使者(当时没有大使馆,各藩属国的使臣都是居住在帝国外交部安排的地方),接见各地各行业代表。当然,朱祁钰没有忘记在这些人面前展示一番新款式服饰,甚至还向一些贵族,商人推荐这种将引领帝国时装潮流的新款服饰。至于什么是潮流,很多人就不太明白了。
一番忙碌下来,也算小有收获,朱祁钰这个皇帝的效力显然不如柴美娇以及其他极为贵妃的广告效应好,这也从一个层面上说明了,为什么女士服装会比男士服装多得多,而且后世的美女模特远比壮男模特多的原因。当柴美娇等人穿着新款式的服饰出现在公众场合时,一股追风热,很多贵族妇女,大商人家的女眷纷纷效仿。而不知不觉中,女性开放运动也被柴美娇等人给发起了,既然连皇后,贵妃都能离开深宫,参加民间公益活动,以及各类交往活动,为什么其他妇女不能呢?要知道皇后母仪天下,这可是大明所有女性的表率呢!
郑梦秋在京城新开的两架精品服装店自然是生意红火,搞得他不得不再开了一家女士分店,然后从南方叫来了三名专门做女性服装的裁缝(设计师)。柴美娇她们拿到了广告带言费,郑梦秋还承诺,任何新款服装都首先提供给她们免费试穿,这可是终生的VIP贵宾卡。自然也就笑得合不拢嘴了。朱祁钰也非常高兴,他拿到了更多的分红,至少腰包里鼓了起来。以后赏赐大臣,也不用只寒酸的拿出几百两银子,或者一两件根本就不值钱的战利品来充门面了。
忙完了这件事情,另外一件非常重要,可以说对帝国,乃至对全世界都产生了难以估计地影响,其影响力在几百年之后不但没有衰减。而且还更为明显的事情,这就是成立帝国科学院,工程院!
帝国科学院与工程院并称帝国两院(与后来的议会两院是不同地),在当时绝对算得上是个新事物,不过在朱祁钰建立了帝国公立大学,军医院。帝国军事学院之后,这两样新事物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轰动效应也不是很大。当时,科学的力量已经表现了出来,而且正在慢慢的改变着帝国的面貌。改变着帝国每一个人的生活。不过,谁也没有想到,帝国两院的影响力会如此之巨大。
帝国科学院不但是全世界第一家以科学研究,特别是以基础科学研究为主,集学者管理,学术讨论,科研支持为一体地机构,而且也是全世界最完善的科学院。数百年之后。全世界地科学家都以能够成为帝国科学院院士为最高荣誉,即使只是个荣誉院士的头衔,也够很多科学家奋斗一辈子的了。
帝国工程院的名头在很大地程度上因为受到了帝国科学院的影响,所以并没有那么响亮,而且工程院的主要职责是衔接基础科学与社会实际生产,是将科学的力量转变为生产力。因此,在很大的程度上,工程院被人轻视了。不过,工程院地地位绝对不低,如果从国家利益的角度考虑的话,工程院甚至比科学院还要重要,因为只有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科学才拥有了根基,拥有了生命力,而工程院扮演的正是这一角色!
成立帝国科学院与工程院的事情基本上是由段灵负责的,当然,她只是负责策划,大部分的具体工作则由于谦委派的几名文教部与科技部地官员在负责处理。这段灵虽然平常嘻嘻哈哈的,总给朱祁钰一种长不大的感觉,不过其办起正事来的能力还非常不错。同时,她又是帝国公立大学的第一期学员,在同期学员中的人缘并不差,是帝国公立大学的名誉教授,更重要的,她是帝国段贵妃,皇帝跟前的大红人。这几个身份的影响力绝不可小看。几个月下来,段灵也基本上完成了这一份工作。
“不错,这些人大部分朕都认识,都是很不错的人才!”朱祁钰翻看着段灵提交的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的候选者名单,“不过,这魏清华是谁?”
“陛下,你忘记了?就是那个个头不高,平时少言寡语,经常独自一人坐在角落里的那个魏清华啊!”
朱祁钰皱了下眉毛,这才回忆起了那个瘦弱的身影。“他家好像是湖广农村里的吧,听说情况不太好,当时朕还让人给他家里送去了生活费,是不是?”
“对,就是他。两年前,他母亲去世了,所以他就来到了京城,开始潜心搞研究,陛下,你还记得他的专长是什么吗?”
朱祁钰回想了一下,说道:“他好像对化学最感兴趣吧?”
段灵连连点头。“这小子人虽然比较内向,不过脑子很灵活,而且人也非常的勤奋。他回到大学当教授之后,除了平常给学生上课之外,所有的时间都花到了化学试验上。陛下,你知道他搞的是什么化学研究吗?”
朱祁钰摇了摇头,第一期他亲手带出来的学生好几百个,他哪能全记得下来。
“说出来陛下可能不相信,他研究的是炸药!”
“炸药!”朱祁钰一惊,还真不相信,很难以把一个性格内向,身材瘦弱,看上去还有点怯懦的人与炸药这么猛烈的东西联系起来。
“魏清华的父亲当年是矿工,死在了矿山里面。当初陛下在讲解炸药的时候,就说过,炸药不仅仅用于战争,更重要的是,炸药能够用在生产。特别是开矿作业之中。这魏清华肯定是受到了陛下地影响,所以才潜心研究炸药!”
诺贝尔!朱祁钰立即联想到了这个人。“不错,很有志向。他搞出了什么成果没有?”
“这……”,段灵犹豫了一下,苦笑了起来,“成果还谈不上,不过听说他搞的研究,已经炸掉了一间实验室,而且还引发了几次火灾,如果不是我得到消息。
给院长打了招呼,恐怕他早就被开除掉了!”
“开除?混帐。这样的人才怎么能够开除。明天,你代朕去给大学地余校长传个话,魏清华的研究是朕支持的,就算把整座大学都炸掉了。也不能开除他,还要支持他的研究,炸得越猛,那就越要支持!”
段灵吐了吐舌头,立即点头答应了下来。“对了。陛下,你还记得这魏清华当时是我们这个班上年纪最大的吧?”
朱祁钰摇了摇头,魏清华到底有多大,他是不清楚的,只是记得这人长像很是显老,大概实际年龄也不会很低了。
“他一心搞研究,连老婆都没有娶,听说他母亲去世的时候。就只是想抱抱孙子这一个愿望。魏清华自己说,他把所有地薪水都花到研究上去了,没有钱养老婆,而且也没有时间照顾家庭,所以干脆就不娶老婆了!”
“灵儿,你不会是想去个他当媒婆吧?”
“陛下怎么知道?”段灵的小孩子脾气又上来了,“我这正好认识几个待字闺中地好女孩呢。陛下,魏清华搞的这个研究很危险,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把他给炸没了,那魏家不就断后了吗?”
“他没有兄弟姐妹?”
“本来有个哥哥,不过后来也死在矿山里了,也正是如此,他才没有被拉去当矿工!”
朱祁钰点了点头。“好吧,那你什么时候物色一个合适的,介绍他们认识一下,不过,这也是两厢情愿的事情,我们不能搞拉朗配!”
段灵连连点头,笑着说道:“陛下就是好心肠,陛下还记得上次恭王家的那个公主吗?就是美娇姐姐带回来的那个。”
朱祁钰摇了摇头,封柴美娇为皇后之后,这种皇家王族之事,他基本上都交给柴美娇去管理了,只有在需要他出面的时候,比如一些地位比较高的王爷生日,王族成员娶媳妇嫁女儿的时候,他才会出面,平常几乎都不过问这些番王地情况。
“这朱家妹妹为人很好,而且好奇心特强,就是野性了一点,不过,我看他们两人正好天造地设的一对,一个搞炸药,一个炸药脾气,呵呵!”
朱祁钰差点没有抱着肚子笑起来,这都能叫天造地设?不过,为了不打消段灵的积极性,朱祁钰只能笑着说道:“好吧,好吧,你先去摸下底,然后介绍他们认识,让他们慢慢接触,如果有戏的话,那朕就当这个月老,亲自上恭王家去提亲。朕也算是魏清华的老师,他没有父母在上,朕带劳!”
“陛下,这也涨了魏清华的身价呢,有陛下出面提亲,恭王恐怕睡着了都要笑醒!”
“好了,别这么调皮,说正经的,这事必须要两厢情愿,不能硬来,明白吗?”见到段灵连连点头,朱祁钰也就放心了不少,“科学院,工程院第一批院士就按照这名单上的办吧。另外几个学科部门地负责人需要选出来,还有各学科的头号科学家这些都要确定,这些人,朕会亲自召见他们的。其他的事情,你都看着办吧,搞好了,来找朕!”
“好的,陛下也早点休息!”段灵笑着就在朱祁钰脸上亲了一下,然后就朝门外跑去。
朱祁钰一愣,还真没有想到段灵会这么大胆,他一看到已经是深夜了,心里一动,叫道:“灵儿!”
段灵在门边转过身来,似乎已经感觉到了什么。
“今天晚上陪陪朕吧,还有很多事,朕想跟你聊聊呢!”
段灵脸一红,微微点了下头。守在门外的金英见状,哪还要多问,赶紧就叫上一批内侍张罗去了。
五日后,朱祁钰在刚刚建成的帝国科学院,工程院(即皇宫北面的一组建筑群),向第一批帝国两院院士颁发了科学家与工程学家的证书,并且亲手为这一百多人佩带上了帝国科学院与工程院的徽章。
帝国科学院的徽章是一条正在翻阅书籍的幼龙,这象征着学识,以及正在成长壮大的科学。帝国工程院的徽章则是一座巨大的钢铁桥梁,这象征着工程学沟通科学与社会。这两枚徽章都是朱祁钰给段灵授意,由段灵设计的,显然,这里面留下了段灵那小孩子般的脾气,至少那条幼龙就是她搞出来的。不过,数百年之后,这条幼龙虽然已经长成了巨龙,可并没有改变,以此寓意科学之路永无至尽。
“科学家”一词也正是从这个时候才被公认的。最初,只有帝国科学院的院士才被称为科学家,后来,科学家的范围广了很多,毕竟不是每一个科学家都能够成为帝国科学院的院士。而“工程学家”这个词汇也是新出现的。这两个词汇都被保留了下来,并且是很多人毕生所追求的理想!
这一百多人,就是帝国第一批科学与工程学人才,他们也都是当时帝国所涌现出来的同类人才中的佼佼者。毫无疑问的,第一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后来的院长)就是段灵,她还兼任了帝国工程学院的首席工程学家,而段灵也是当时唯一一个能够荣获两项头衔的人。这除了她的特殊身份之外,她后来所做出的贡献,也确实让她配得上这两大名衔!
当天,朱祁钰要求科学院六大学科,工程院三大学科的首席科学家共进晚餐。晚餐虽然很简单,不过对这些自律性很强的科学家来说,他们并不放在心上。加上段灵,这十个人都是朱祁钰培养出来的学生,而且都是大学第一批学员中的佼佼者,他们更看重的是在朱祁钰这里所能够吸取到新的知识。
宴会上,朱祁钰没有说什么科学的重要性,什么工程学的重要性。
他只提了一点,即人的理想。这个话题确实很能打动人,也很能吸了人,最后朱祁钰用理想结尾,做了一番演讲,一番精彩异常的演讲。而这次的演讲内容被纪录了下来,并且保留在了史册之中,成为了朱祁钰这一生无数次演讲中最重要,也是最精彩的五次演讲中的一次!
第七卷 航海时代
第十三节 遍地星火
帝国科学院与工程院的成立,在当时是件很不起眼的事情,除了朱祁钰将原本属于皇宫的一部分建筑群,以及帝国两院所在的位置引起了一些人的争论之外,其他的几乎无人问津,无人知晓!当然,帝国两院真正的被世人所了解,还要等到大量的科学成功被应用到了生活,生产中之后。而当后人回想起朱祁钰成立帝国两院的创举时,无不叹服朱祁钰的长远目光,无不叹服朱祁钰的宏大理想!
当时,随着朱祁钰发动的三次大规模战争(也有人说是两次,这主要是将援朝抗日作战与第一次渡海东征算做了一次战争)结束,帝国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不可否认的,即使是在战争期间,帝国的发展速度也不慢,战争本身就是刺激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特别是在战争期间涌现出来的一些新技术,在很大的程度上带动了帝国工业的发展。不过,战争期间的发展是畸形的,是不完善的,主要都是以战争为目的的进行的发展创新。而现在,战争结束,帝国进入全面发展时期的序幕拉开了!
在内政方面,朱祁钰与于谦的配合几乎是天衣无缝的。朱祁钰负责制定,推广新政策,而于谦则主持政府工作,为新政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有这两名舵手,再加上朱祁钰超前培养起来的大批新政人才,整个新政在一种最好的条件下茁壮成长了起来。
当时,朱祁钰新政的中心已经由商业转化为了工业。特别是在经历了这几次大规模的对外战争之后,朱祁钰也认识到了商业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且商业是建立在工业基础之上的。虽然,商业在很大地程度上能够带动工业的发展,商业需要直接转变成了对工业发展的推动力。不过。工为本地基础是不会改变的。在战争中,帝国工业就出现了很多问题,同时也让朱祁钰吃了不少的苦头。
以军事工业为例。当时明军的火器性能几乎达到了极限,如果没有技术上的提高,没有工业上的提高,根本就不可能发展出更为强大的火器来。而在对日作战中,明军地火器并不能成为战场上的绝对主宰力量,甚至在战场上遭到了日寇地弩炮与强弩的压制。究其原因,工业技术的落后是最为主要的!
朱祁钰回国之后就想全面主导工业发展。不过,他的计划还没有实施,于谦就病倒了,让他不得不把绝大部分的精力放到了政务上来。随着于谦病愈复出,朱祁钰这才将重点放到了帝国的发展上来。从根本上讲,朱祁钰首先成立帝国科学院与工程院。这也是在为后面的大发展打下基础。
当时,朱祁钰着手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纺织业。
“也就是说,从现在地情况来看,虽然工厂建了不少,不过销售情况却不怎么样?”朱祁钰皱起了眉毛。目光落到了郑梦秋的身上,“那是什么原因导致布匹以及成品衣服的销路不好呢?”
“陛下有所不知,大部分帝国百姓都是自家织布裁衣的,他们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来购买成品!”郑梦秋本来向回江南的,不过被朱祁钰给留了下来,“帝国现在的八成人口还是农民,城市居民只占很小地一部分,而且其中真正富有者的数量更少。而对大部分的农民来说。他们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来购买成品!”
朱祁钰点了点头,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基本情况。要想保证帝国的粮食产量达到基本需求,而农业生产技术又没有得到多少进步的情况之下,根本不可能将大量的农民从土地上解脱出来。而农民的性质决定了自然经济仍然是帝国的主要经济体系,而这种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根本就无法让工业产品全面推广!
“那么,解决的办法呢?”朱祁钰看了眼郑梦秋,又看了眼坐在桌子另外一边的于谦,丁用等人。
“陛下,除非农民的收入能够得到全面提高,不然的话,很难以解决这个问题!”
“也许,我们应该从另外一个方面考虑这个问题!”于谦看了郑梦秋一眼,“眼前,要全面提高农民收入几乎是不可能的,也许,我们应该考虑降低工业产品的价格,打击暴利行为,这样产品更便宜,那农民自然能够买得起!”
显然,这两人是对上了。郑梦秋代表的是工业资本家现在的利润率是很高的,于谦心里有数,而郑梦秋在不向降低产品售价的情况之下,就只能想办法提高农民的收入了。
朱祁钰一眼就看出了两人的想法,说道:“这两个办法都可以施行,而且要一起来。于大人,去年的国库收入中,农业赋税占了多少?”
“大概四成左右,现在帝国所有的税收都来自于工业与商业!”
“那么,今年的情况怎么样呢?”
“臣预计,今年的帝国税收将增加三成左右,仍然主要是工业与商业做出的贡献,农业赋税的比重大概还会降低一成到一成半的样子!”
“那么,从今年开始,农业赋税再在原有的基础之上降低一半!”朱祁钰一锤定音,没有给于谦商量的机会,“同时,商业税率提高一成到两成,工业税率提高半成到一成。具体各行业的标准不一样,于大人,你要根据各行业的盈利情况来决定赋税提高的比例。当然,赋税也不能定得太高,这几年是帝国的休养阶段,可以适当的降低政府税收的数量,以推进民间资本发展!”
于谦暗自苦笑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朱祁钰这一做法,显然是给了两人一人一巴掌。
“郑梦秋,你这小子也不够老实,你自己说,这几年下来,你赚了多少?”
“陛下,工厂大部分的货物都是外销的,我再大胆。也不敢动摇帝国的基础啊!”
朱祁钰笑了起来。“得了,这些废话少说。丁用,你立即找柴汇商量,商盟内部要订出一个新的行业标准来,规定各行各业的盈利标准。当然,这是针对国内情况而定,国外贸易。能赚多少,那是你们的本事!”
丁用连连点头。其实他也觉得,有些商人做得有点过分了。去国外捞油水,这是得到帝国政府,乃至皇帝本人鼓励的。反正那是赚的外族地钱。现在,有些商人无力到海外去发展,去赚钱,就在国内搞垄断经营,赚帝国百姓的钱。这不是自己人打自己人的耳光吗?
“朕需要你们的详细计划书与报告,等一切调查清楚之后,我们再讨论具体的实施办法!”
显然,朱祁钰在这个巨大的经济体系中,扮演的只是一个调控者地角色,而不是指挥者。商人,资本家的力量已经壮大了起来。这其中以柴汇,丁用为代表地老一代商人。以及郑梦秋为代表的新一代工业资本家的力量非常强大,这股力量产生了两种作用,一是推动帝国的发展,成为了新政地保护者与支持者,这是好的作用。坏的一面,这两股力量也在破坏着帝国原有的经济基础,将自然经济模式推到了毁灭的边缘!
旧地不去,新的不来。这个道理朱祁钰很明白,但是他更清楚一点,资本主义革命前期,吃苦受难的是百姓,而绝不是资本家!而且新旧两个社会交替时期所产生的巨大破坏力有多厉害,朱祁钰更清楚。当年,英国闹了革命,法国也闹了革命,德国打了几十年,意大利更是悲惨。可是,大明能走这条老路吗?如果因为社会变革而导致爆发革命,爆发内战的话,那么大明也许会在几百年之后强大到让全世界颤抖,不过,在朱祁钰当皇帝的这几十年里,恐怕就只能忙于内战了!
正因为有了这一认识,朱祁钰才在尽量避免在社会大变革时期爆发革命与内战,他所做的,就是逐渐调整新旧两大势力之间的平衡,通过逐步地改革来取代革命,通过逐步解决问题,消除矛盾来避免爆发内战!显然,也只有朱祁钰能够做到一点,如果换了其他任何人,就算是换了于谦在朱祁钰的位置上,恐怕新生的明帝国都将是在一片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而不是通过改革,在保持持续的发展中完成这一蜕变的吧!
朱祁钰的个人影响力几乎完全主导了当时帝国的发展。可以说,这场大变革本身就是朱祁钰带来的,而作为新势力的代表,老势力的传统领袖,朱祁钰这一双重身份,注定了他将成为这场大变革的主角!
朱祁钰的武器是他掌握的军队。通过数次大规模战争,朱祁钰打造出了全世界最强大的一支军队,打造出了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而通过军事体制改革,朱祁钰彻底的掌握了这支军队。可以说,在当时,明军上下,从元帅陈懋,到最普通的士兵,无不对朱祁钰忠心耿耿。而军事体制改革,本身也将军队从社会斗争中独立了出来,军队本身并不搀杂多少社会矛盾,军人的利益得到了保障之后,那么他们就完全成为了皇帝手里的工具,成为了皇帝用来威慑与控制两股庞大势力的工具!
朱祁钰手里的第二件工具就是他主导的商盟。商盟的力量之强大,有的时候连朱祁钰都不得不惊叹。不过,商盟本身就是朱祁钰建立的,也是为朱祁钰的利益服务的,而通过联姻,朱祁钰成功的控制了帝国最大的商业家族柴家,并且用柴家来作为他控制商人的一条渠道。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朱祁钰强压住了商人追逐利益的欲望。当然,仅仅用强硬手段是不够的,为了让商人得到好处,让商人继续为帝国服务。朱祁钰采用了对付蒙古人的办法来对付商人,即,将商人的利益引向国外,通过对外战争获得的好处,将商人的掠夺对象又大明的百姓转移到了国外,这给大明百姓在思想,认识,以及生活方式上的转变创造了机会!
相对来说,新兴的工业资本家就更容易控制了。当时,以郑梦秋为代表的新兴资本家中,除了一些由商人,以及开明地主转型而来的之外,几乎都是朱祁钰亲手扶持起来的。而这些人,即是朱祁钰的学生,又是朱祁钰的嫡系,他们对朱祁钰的忠诚度甚至比得上军队!因此,朱祁钰对这些新兴资本家更多的是在引导,引导其走上正确发展的道路。比如,利用从国外进口来的原料提高发展速度,同时将大批商品倾销到国外市场上去,以此带动大明工业的发展。而这也部分缓解了国内矛盾!
毫无疑问的,当时朱祁钰所主导创立的帝国新的经济模式本身是一种掠夺型的经济模式。为了尽全力保护帝国百姓的利益,为帝国国内转型提供充足的时间,朱祁钰不得不将帝国的矛盾转移到其他国家去,特别是附近的国家。这有好也有坏,好处是帝国避免了爆发资本主义革命,帝国百姓有了一个平稳的过渡期,同时带来了帝国大航海时代,让帝国商人的足迹踏遍了全世界。坏的一面是,帝国不得不用战争来掠夺更多的地区,毫无疑问的,就是将灾难转嫁到了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身上。而且随着帝国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那么战争的规模也就越来越大!
也许,这正是朱祁钰所希望的发展方式吧,对他来说是一箭双雕的发展方式,不过,对这个时代的其他国家来说,这绝对是一场深重的灾难,一段让他们永远无法忘记的灾难!这也就导致,帝国后来为什么会树立那么的敌人。虽然,在朱祁钰时代,这些敌人无一例外的都被打趴在了地上,可是,明帝国有几个朱祁钰这样的皇帝?另外,这也推动了帝国殖民时代的到来,而这对那些还未开发的荒蛮之地的民族来说,这场灾难带来的就不仅仅是痛苦,而是毁灭!
第七卷 航海时代
第十四节 疯狂的商人
朱祁钰迎来了一个客人,一个重要的客人。其实也不能这么说,柴汇是他的岳丈,也就算得上是自家人了,所以客人的称呼不太合适。不过,柴汇是柴家的人,而柴美娇现在已经成了朱家的人,所以也算是客人吧!
“陛下,此次商盟内部虽然矛盾很大,不过最后还是有了个结果,各行业的代表都同意规定最大盈利额度,不过……”柴汇犹豫了一下,“不过,大家都提出了个要求,希望陛下能够答应这个要求!”
“要求?”朱祁钰碍于柴美娇在旁边,也不好发火,“当然,朕早就说过,其实朕也是商人,你们经营的一门一行的生意,而朕经营的是整个天下。当初,朕初推新政,举军北伐,这些都得到了帝国商人的鼎力至此,也才有了大明现在的盛世出现。在朕的所有政策中,对商人的照顾还是很大的,毕竟,经营天下是门大生意,是不是?”
柴汇连连点头,这虽然是家庭的气氛,不过,君臣之别他还是懂的,就算自己是太上皇,那他也是皇帝的臣子,而不可能拥有与皇帝同样的地位,殊不见,以前的那个太上皇不就被皇帝搞到日本去了吗?
“那么,各家商人提出的要求是什么呢?”朱祁钰握住了柴美娇的手,柴美娇已经到了临盆期了,如果不是因为柴汇到来,她是不会出来的。
“陛下,商人们的要求很简单,只希望陛下放宽在日本的限制,给商人们一块发展的空间就行了!”
“在日本的限制?”朱祁钰皱了下眉毛,“莫非,他们想到日本去搞发展?”
“这……”,“朕说过。掠夺日本,这点朕绝不阻拦,可要帮助日本发展,这绝不允许!”朱祁钰差点就冒火了,商人确实求利,为了利益,甚至不惜帮助敌人。
“陛下误会了,其实大家的意思并不是如此!”柴汇尴尬的笑了一下,他也看出了朱祁钰的火气有点大,如不是柴美娇在旁的话。恐怕他这个岳丈就要挨骂了。“大家的意思是,陛下能够放宽商人在日本的行动,但并不帮助日本进行发展!”
“什么行动,朕早就放宽了你们在日本的限制,难道这还不满足吗?”朱祁钰根本就不想听下去,觉得这些商人做得有点过分了。
“陛下。何不听柴大人把话说完呢?”柴美娇在旁边适当的插了一句话进来。
朱祁钰长吸了口气,让自己冷静了下来,毕竟坐下来,大家是一家人。
“陛下在对日条约中,虽然规定了日本可以通过出售矿山等资源的开发权来抵偿战争赔款,不过这一部分是掌握在帝国手中的,所以,大家肯请陛下,将这部分地开发权转让给商人!”
朱祁钰皱了下眉毛,问道:“什么意思。柴汇,你有一些具体的意见吗?”
“陛下完全可以宽心,臣等绝不助长商人去帮助敌人发展,所以商人们要求的也仅仅是在日本获得更多的资源!”柴汇略微迟疑了一下,说道,“举一个例子吧。陛下已经在帝国公开发行了两份报纸,并且鼓励民间著书立说。而陛下又在策戈编修《大明百科全书》。并且,准备在今后全面推广。而不是作为帝国皇室库藏书籍进行收藏。而印刷这些报纸,书籍需要很多纸张,造纸的主要原料是木材。”
“对,确实是木材,帝国的木材并不少吧?”
“陛下。可内阁才下了规定,只能开垦非林业荒地,而不得乱毁林地,在无政府允许之下,砍伐五棵及违法,十棵构成犯罪,送交司法机关处理。而以现在帝国规定地是--轮流砍伐法,帝国自产的木材怎么够用?”柴汇苦笑了一下,“除了造纸之外,造船,家具,建筑,冶金等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木材,这些是帝国本身无法完全提供的,所以必须要依靠进口!”
“这一点,朕没有限制吧?”
“陛下,这木材本身就是低价值货物,如果按照正常的价格进口的话。比如我们从南洋地区进口木材,几乎就是亏本买卖,只有一些特殊的木材才有利可图!”
这下,朱祁钰算是明白了柴汇的意思。“这么说,商人要求垄断日本的贸易?”
柴汇点了点头。“只有垄断经营,才能够打压价格,做到有利可图。这不仅仅涉及到木材,另外的工业原料,比如重要地矿石,棉花等农作物,羊毛这些产品,都只能通过垄断才能够形成规模,产生盈利,如果不垄断,根本就无利可图!”
朱祁钰沉思了一阵,说道:“问题不大,朕可以将垄断经营权卖给帝国商人,不过原则是不会改变的,对日政策不能改变!”
“陛下放心,其实,我们已经讨论好了几个项目的垄断经营方法。
其中木材就是一个方面!”见到朱祁钰松口,柴汇也高兴了起来,“日本的森林并不少,虽然大部分的木材都只能供造纸业使用,质量达不到其他产业的要求。不过,日本北部地区出产质量很好的衫木,这些都是优质木材,可以用来造船,烧制木炭,以及建筑。如果我们能够垄断经营日本地木材业,那么,至少十几年之内,不会存在木材短缺的问题!”
“不过,把木材从日本运回来,这价格也不会很低了吧?”
“陛下有所不知,在日本,木材并不贵,特别是原木,甚至可以说是一文不值,大部分都是浪费掉地。如果由大明的商人去砍伐日本的木材的话,最多就出人工费与运费。人工我们可以雇佣日本工人,这个费用很低。用来运送木材的商船是特制地,一次就可以运送数以千万计的原木,总体成本完全可以控制在国内价格之下!”
朱祁钰也笑了起来。只要能够掠夺的,而且对大明有好处的,他不但不反对,反而会鼎力支持。“好,只要成本能够控制下来,而且不需要我大明花费多少人力,物力,那都可以。这事,找丁用去办,最后嘛。安个基本价格更日本结算,算进战争赔款里面。当然,商人也不能忘了帝国的好处!”
“陛下放心,关税这些都会按数交纳的,我们赚的是日本人的钱,而且还会给帝国带来好处!”
“好。就这么办。那么,还有其他方面的吗?”
柴汇见到朱祁钰如此感兴趣,立即说道:“除此之外,江南几个商人希望陛下能够批准在日本扩大棉花种植量!”
“棉花?”
“对,国内防止业发展很快,虽然现在帝国国内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不过,海外市场的需求量很大,柴家地商船队已经远航到了陛下说的印度,阿拉伯半岛。另外,阿拉伯商人还将部分布匹转手买到了欧罗巴去。而随着国内更多的工厂开工,国内棉花产量一直跟不上。特别是在陛下提高粮食产量之后,棉花的产量已经降低了很多。如果能够在日本扩大棉花种植的范围,将日本变成我们的主要棉花产地的话,那就能够部分满足国内的需求!”
朱祁钰笑了起来。“行,这个不是问题。而且。棉花应该比较适合在比较干燥的地方栽种,所以。你们还可以想办法向北方的蒙古人,还有亦力巴里也可以推广。这些地方都是游牧民族,让他们转变为农耕民族,这更利于统治!”
“陛下,向西部推广棉花种植现在还不在计划之内。要等到实地考察之后才能做出决定来。不过,在日本推广棉花种植还有一大好处!”
“哦?什么好处?”朱祁钰来了兴趣,看来,这些商人也不是完全没有照顾到国家的利益。
“设想,如果日本的耕地都种上棉花的话,那日本的粮食从何而来?”
朱祁钰皱了下眉毛,这确实是个问题,看来那一千多万日本人要饿肚子了。“不过,日本人肯放弃粮食种棉花吗?”
“这就要看陛下的了!”
“看朕什么?”
“陛下如果表示,可以用棉花抵偿战争赔款,粮食却不能用来抵偿战争赔款!”柴汇思考了一下,又补充了一句,“而且,承诺每年向日本出售多少粮食,这样,让日本天皇来帮我们种棉花!”
朱祁钰沉思一下,说道:“干脆,让他们拿棒花换军火,这样日本各地诸侯的积极性更大!”
“陛下英明,而且这一来,我们向日本出售粮食,又能赚上一笔了!”
两人都大笑了起来,显然,这是个很毒辣地计划。这是完全打击日本经济的做法,同时也是完全掌握日本的行动。当日本大部分的耕地都开始种棉花的时候,那么日本的命脉就已经控制在了大明的手里。
“柴汇,看来你们也在为帝国考虑啊。朕地原则是不会变的,只要对帝国有好处,商人就可以放手赚钱,朕绝不干涉。柴汇,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压榨日本?”
“陛下,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矿山!”柴汇也来了兴致,“日本地矿山虽然不多,不过其金矿与铜矿的品位都很高,甚至比我们大明最好的矿藏都要高一些。而大明的铜矿并不丰富,最近,我们研制出了一种制式弹药,需要用铜来做弹壳。另外,帝国工业方面对铜的需求量非常巨大,这几年里,铜地价格涨了近一倍,结果还是供不应求。如果我们能够将日本的铜矿利用起来的话,那对帝国肯定有很大的好处!”
朱祁钰点了点头,问道:“那日本的金矿呢?”
“陛下,臣认为,现在还不益大规模开采日本的金矿。随着帝国工业大发展,物资充沛,虽然这也近一步的提高货币的价值,不过,这次我们从日本掠夺回来的物资,特别是金银太多了,已经导致货币贬值了,如果我们再继续开采日本的金矿,那就会导致黄金价值全面下跌,到时候,吃苦的是老百姓!”
朱祁钰点了点头,这点经济知识他还是明白的。“不过,这些黄金留在日本,朕总是觉得不舒服!”
“臣有个办法,不过需要得到陛下首肯!”
“说吧,什么办法?”朱祁钰对柴汇的经济头脑是不需要有任何怀疑的。
“陛下,臣认为,现在应该成立帝国中央银行了!陛下之前跟臣提起过中央银行的事情,随着市场规模扩大,资本流动增加,帝国以前的钱庄都在向银行转型,所以需要由一个管理机构来确定各家钱庄的汇率!”
“对,这一点朕差点就忘记了,是该成立帝国中央银行了!”朱祁钰连连点头,他的金融学知识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如果成立了帝国中央银行的话,那么就需要一批储备金。所以,臣认为,将日本的黄金开采出来也行,不过并不放入市场流通,而是储备在帝国中央银行里面,作为储备金。这样,就可以由帝国中央银行操控金银汇价,到时候,还可以从日本那里榨取到更多的战争赔款,而且可以控制贸易,这可是一举数得之事啊!”
朱祁钰长出了口气。“那么,你认为谁有能力来组建帝国中央银行?”
“陛下,臣是不行的,臣认为,丁大人在这方面是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