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苦笑了一下,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也就只能这么办了。
一路无话,舰队在釜山港靠岸的时候,朝鲜国王已经带着人专程赶来迎接了,而让朱祁钰没有想到的是,连贵妃李惠中都赶了过来。虽然朱祁钰对这个“四老婆”并无多少感情,不过想到她能够千里迢迢赶来,只是为了迎接自己,心里也是一阵舒爽,对这李惠中的看法又好了几份。
一行在在釜山停留了一日,朱祁钰自然忘不了与李惠中翻云覆雨一番。随后,在朝鲜国王的陪同下,一行人来到了平壤。此时,朝鲜国王将首都临时设在了平壤,汉城的重建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之中,最快他也得等到两年之后才能返回汉城。而朝鲜国王为了表示对大明的忠诚,在汉城修建的皇宫完全按照大明皇宫的样式修建,只不过,规模小了很多。这也让汉城后来有了“小北京”这个称呼。
这次明军凯旋而归,且名义上是为朝鲜复仇出征日本,而朝鲜军队在日本也捞了不少的好处,所以朝鲜国王更是殷勤款待了朱祁钰,完全以臣子的态度为朱祁钰在平壤举行了三日的庆祝宴会。而朝鲜各地的名人也纷纷云集平壤。连各个地方的官员都以此为名义来到了平壤。显然,他们看重的是朱祁钰的名气,以及可能获得的好处。
朱祁钰也是慷慨解囊,想到这是李惠中的家乡,更是拿出了一些各路将领送给他的战利品赏赐给了这些朝鲜贵族,名人,官员,将领。这些物品虽然都不是很贵重,却很新奇,而且对那些收到礼物的朝鲜人来说,自然是珍贵异常,其中很多还被当做了传家宝呢!这一来,宾主更显亲热,一时之间,明朝两国根本不分你我,朝鲜国王一时高兴,还宣布要在朝鲜全面普及汉语教育,定汉语,汉字为朝廷官用语言和文字!
当然,朱祁钰也是非常开心,结果他在平壤足足呆了十多天,反正于谦没有派人来催,国内为庆祝大军凯旋,也需要时间准备,在朝鲜多停留一段时间也不算什么大事吧。趁着这机会,在李惠中的陪同下,朱祁钰游玩了平壤附近的很多地方,对朝鲜的认识也更深了一层。当然,也并不是任何事情都会让他感到高兴!
第七卷 航海时代
第一节 将军请辞
这日,朱祁钰在李惠中的陪同下,在大同江边的牡丹峰上游玩了一天。在朝鲜人看来,这是一座“山峰”,不过,在朱祁钰看来,这也就算得上是一座高一点的土包而已。不过,见到李惠中兴致盎然,朱祁钰也不好扫兴,很是领略了一下朝鲜风情,以及朝鲜百姓对他这个大明皇帝的爱戴。
傍晚,朱祁钰才携李惠中返回了王宫。这朝鲜国王很是客气,在朱祁钰到了平壤之后,自己一家人搬到郊外的别宫去住了,把王宫让给了朱祁钰小两口居住。不过,这也是应该的,怎么说,朱祁钰名义上是朝鲜的皇帝,而朝鲜国王只属于番王性质的地方领袖,这王宫也就自然应该让给皇帝住了。
才在王宫门外下马,朱祁钰就看到了站在门外,脸色焦虑的李舜臣将军。这次朱祁钰从日本回朝鲜,搭乘的是李舜臣的舰队。舰队进入釜山港之后,李舜臣没有率领舰队返回日本,而是跟随朱祁钰来了平壤。
本来,这也没有什么事,朝鲜国王早就把李舜臣的事情给忘到脑后去了,李舜臣的家人也在几个月前返回了朝鲜的老家,拿到了李舜臣托人带回去的战利品分红,日子也过得满舒服的。不过,到了平壤之后,李舜臣就好几天都躲着朱祁钰,朱祁钰也忙着游山玩水,参加朝鲜国王,贵族给他举办的宴会,把李舜臣给忘了。而这时候,朱祁钰见到李舜臣心神不宁的站在王宫外,顿时疑惑了起来。
“惠中,朕今天有点累,你去帮朕熬点莲子红米羹,要上次那种黏稠一点的,好不?”
李惠中也特别的机灵,见到了李舜臣之后,她就知道皇帝有正事要做了,赶紧点了点头,说道:“臣妾这就去,等下熬好了再送过来!”
朱祁钰笑着在李惠中的脸蛋上轻轻地拧了一下,李惠中的乖顺确实让他感到很满意。等到李惠中带着几个侍女走开了之后,朱祁钰这才走到李舜臣旁边,说道:“李将军,进去再谈吧!”
李舜臣也没有废话。跟在朱祁钰身后就进了王宫,两人直接去了书房。而金英在拉上了书房的门之后,也就自觉的带着一帮内侍留在了外面。
“李将军请坐,这次东征作战,将军功劳甚大。朕还没有奖赏过将军呢!”
“陛下!”李舜臣突然一下跪在了地上,“臣为陛下杀敌,为大明,为朝鲜杀敌,不求任何奖赏。臣只恳求陛下兑现当年的诺言!”
朱祁钰一惊,这才想起,当初李舜臣答应为大明服务,不过却只答应在对日作战中为大明服务。而现在日本已经打完了,李舜臣也就要来恳请朱祁钰兑现诺言了。不过,朱祁钰能放走这个才华出众的将军吗?
虽然在这次对日作战中涌现出了一批能力突出的年轻海军将领,顾成林就非常具有代表性,但是从资历、经验等方面来看,李舜臣在海军中的地位是没有人能够动摇的。如果放走了李舜臣,谁来指挥帝国海军?
这些,都是朱祁钰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而且也是他所担心的事情。
帝国海军经历了这次恶战之后,已经开始成熟了,而这正是最需要人才的时候。也许,少了一个李舜臣,帝国海军照样能够发展起来,可是却不能更好的发展。
“陛下,所谓君无戏言,臣此言重在死罪,还望陛下答应,让臣告老还乡!”
朱祁钰笑了起来,说道:“李将军,朕不是不想让你走,不过,你也不老吧?所谓三十而立,将军正是当打之年,怎么能这么轻易地放弃了自己的前程呢?”
“陛下……”李舜臣仍然久跪不起,看来他早就已经下定了决心。
“李将军快起来,有话好好说!”朱祁钰扶起了李舜臣,“好吧,朕可以答应你告老还乡,并且还晋升你为一级大将,按照帝国规定,发放大笔退休金。不过,在此之前,朕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能回答出来,那么现在就可以走!”
“什么问题?”见到朱祁钰让步,李舜臣也放松了一点。
“李将军,你认为我们已经彻底战胜了日寇吗?”
李舜臣一愣,沉默了下来。
“这次,我们虽然已经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不过这只是一纸停战条约,而并非和平条约!”朱祁钰站了起来,止住了要开口说话的李舜臣,“停战条约与和平条约是不一样的,停战条约只是双方暂时停止战争行为,并不代表着双方之间已经恢复了和平状态。也就是说,战争只是暂时停止了,却并没有结束!”
“陛下,日寇已无还手之力,他们也不可能闹出什么事来的!”
“毫无还手之力?”朱祁钰冷笑了一下,然后长出了口气,“是啊,日寇是没有还手的力量了,不过,我们能够好到哪里去吗?李将军,你认为朕跟日寇签订这份条约是因为已经把日寇打趴下了吗?错了,完全错了,朕签订这份条约的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也无法承受起这场战争的巨大消耗与损失了!渡海东征,半年下来,明军损失十多万,这甚至朝过了朕之前所进行的所有战争的总和!而且,战争开支巨亿,帝国几乎无法支持,如果战争再继续打下去,恐怕整个明帝国都要被拖垮。因此,朕不得不与日寇签订这份条约,暂时停止这场战争,等到今后大明拥有了更强大的力量之后,我们再彻底解决日寇。李将军,现在你说,我们彻底战胜日寇了吗?”
李舜臣沉默了一会,说道:“陛下,至少在短期之内,日寇没有任何威胁,臣认为,目的已经达到。而且以陛下在日本的部署来看,即使日寇想要兴风作浪,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而臣的责任也已经尽到了,还恳请陛下放臣归乡!”
朱祁钰长出了口气,这李舜臣真是个直心肠,难道就不能有点转变吗?不过,这也难怪,李舜臣怎么说都是朝鲜人,而且是一个热爱着自己祖国的朝鲜人。当初,朝鲜国王想杀了他,他都不反抗,证明他确实有点愚忠。而这次,他为大明服务,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朝鲜,为朝鲜消灭最大的敌人。现在目的已经达到了,他肯定是想走,而不是继续背负着朝鲜人的指责,留在明军中,为明帝国服务!
“陛下,臣知道自己是死罪,不过陛下宽宏仁慈。臣相信,陛下绝不食言!”
朱祁钰心里苦笑了一起来,最后微微地点了下头,说道:“李将军,当年朕许下的诺言肯定会兑现的。虽然现在日寇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不过将军归心似箭,朕也不好强留。这样吧,我们之间再定下一个君子协议,将军就可以归乡了!”
李舜臣连连点头,只要能回到家乡,他有什么不能答应的?
“日寇之患并未完全解决,如若哪日日寇再成祸患,还忘将军不要忘记当年与朕之间的誓约!”
“陛下放心,只要我李舜臣还有一口气,日寇胆敢作乱犯上的话,臣万死不辞,必当再次追随陛下,荡平日寇!”
“君子一言!”
“驰马难追!”
两人重重击了下拳,接着都笑了起来。
“陛下回京,臣就不多送了,今后还望陛下保重,如再有机会,臣定当与陛下一同征战沙场,笑傲天下!”
两人都大笑了起来,朱祁钰用力地拥抱了一下李舜臣。“李将军也要多多保重,如有不得意之处,随时可以来找朕,大明的怀抱,永远是向将军敞开的!”
送走了李舜臣之后,朱祁钰有一种失落感。在帝国海军中,最具有才华,且最让朱祁钰放心的就是李舜臣了!虽然名义上柴栋是帝国海军司令,不过柴栋商人出身,即使是在作战时都难免带是一些商人的味道,这就注定了他只能成为后勤方面的人才,成为组织与营建舰队的人才,而绝不是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那种将才!顾成林则太年轻了,虽然他比任何一个同龄人都要稳重,成熟,而且聪明。不过,他总是给朱祁钰一种不能太放心的感觉。李舜臣一走,朱祁钰就失去了一员最重要的将领,谁又能填补这个空白?
正在朱祁钰满怀惆怅的时候,李惠中端着莲子羹走了进来。
“陛下,羹已经熬好了!”
“惠中,放着吧,朕不想喝,过来陪朕坐一会!”朱祁钰看到李惠中之后,心情才舒畅了一些。
比起柴美娇,以及其他几个贵妃来说,李惠中性格略微内向了一点,不过却更为懂事,能够准确地揣摩出皇帝的心理活动。比如开始的时候,她就没有进入书房,而是在外面耐心等着,如果换了柴美娇,段灵,哈吉的话,恐怕早就冲进来了。这大概是与她从小在王公家族里长大的原因有一定的关系吧。最初,朱祁钰还不是很喜欢李惠中这种略带阴郁的性格,不过这段日子相处下来,朱祁钰觉得更她在一起很放松,而且很舒坦,当然,对李惠中的评价也就更好了。
“陛下,李将军准备告老还乡吗?”
朱祁钰点了点头,长出了口气,说道:“李将军是个很好的将才,从朝鲜战场到日本战场,李将军独当一面,为朕分担了很大的压力。如果不是当初朕答应在对日作战结束之后,让他归乡的话,今日也不会放他走了!”
“陛下是担心没有人才可以使用?”李惠中笑了起来,“其实陛下完全没有必要担心,李将军不为大明征战,他能不为朝鲜征战吗?”
“什么意思?”朱祁钰看了眼搂在怀里的李惠中。
“李舜臣将军怎么说都是朝鲜臣子啊,我让父王下到命令,让他进朝为将,先帮助朝鲜发展水师,如果今后陛下有用得着他的地方,再让父王下一纸调令,让他协助大明作战,这不就成了吗?”
朱祁钰眼珠子一转,立即笑了起来。“还是朕的惠中聪明,怎么这个办法朕就没有想到呢?”
“陛下是操心的事情太多了,所以没有考虑得这么全面!”
“好吧,那就这么办,不过,这几年日寇还不可能对我们构成威胁,让李将军先回去休息几年吧,发展朝鲜水师的事情,可以暂时由他人代替。等到李将军在家里过得无聊得紧的时候,再让国王去把他招回来,到时候,李将军恐怕也不会拒绝吧!”
李惠中点着头笑了起来,而她也感到朱祁钰将自己搂得更紧了。当李惠中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的时候,朱祁钰也是一阵心猿意马,有了一股莫名的冲动。见到离开饭还有一会功夫,朱祁钰立即就其了歪念。
“惠中,自从你入了朱家门之后,朕一直冷落了你……”
“陛下切莫这么说!”李惠中有两根手指头压在了朱祁钰的嘴唇上,“陛下对臣妾一直很好,臣妾也很满足,臣妾知道,在陛下的心里,最重要的永远不是臣妾,不过,只要陛下能够在心里给臣妾留一点位置,臣妾就满足了!”
“惠中……”朱祁钰一阵感动,如此善解人意的李惠中,确实让朱祁钰处处都感到很舒服。
“陛下……”
两人紧紧地搂在了一起,其他的任何话都是多余的了,这对小夫妻聚少离多,此时此刻,情意所至,双方也都完全抛开了一切的烦恼,开始升华两人之间的感情。
第二日一早,朱祁钰亲自赶到了平壤城外,为李舜臣回乡送行,连朝鲜国王都来了。当然,这朝鲜国王也很是有头脑,见到朱祁钰如此器重李舜臣,就在李舜臣回乡之前,封了李舜臣一些有名无实的大官衔。
“将军,这两把刀跟随朕征战多年,原本是两套四把,不过有两把,朕已经赠送给了杨天奉将军,这两把,朕送给李将军,以表朕对将军的感谢,大明对将军的感谢之情!”
“陛下……”礼物随不算贵重,可意义非凡,这可是大明皇帝的佩刀啊,而李舜臣更是激动不已。
“将军多多保重,来日如再有与将军共赴沙场之时,朕必当与将军一起笑傲疆场!”
“陛下厚爱,李舜臣万死难报圣恩,还望陛下保重!”
朱祁钰扶住了李舜臣,然后送了十多里,这才返回了平壤。两日之后,朱祁钰也起程返回大明,朝鲜一行,让他感慨良多,也让他感触良多。
第七卷 航海时代
第二节 帝国之矛
越过了鸭碌江之后,朱祁钰就已经回到了大明,而于谦派何山带领的迎架队伍早就已经等在了九连城。当天。大军在九连城过夜。虽然。这里只是一座堡垒性质的军营。几乎算不上是城市。不过何山还真是搞出了点名堂来。庆功宴自然是少不了。
朱祁钰对这种活动已经完个失去了兴趣,这一路上,哦度在搞类似的事情。宴会上,他在表彰了为帝国驻守边疆的官兵之后,就匆匆退场了,把热闹会场的工作交给了陈懋这些军人。
“陛下这边请,此地简陋,只能委屈陛下了!”
“何山,朕也是军人,行军打仗的时候,能有帐篷住就不错了,这里的条件已经很不错了,不过……”朱祁钰向一群侍女陪着的李惠中看了一眼,“怎么说,你也得给李贵妃安排一个好点的住宿地点吧?”
“陛下,不用了!”李惠中听到了朱祁钰的话,走了过来,先向何山施礼。“臣妾从小就跟随父王的侍卫练习骑射,随便住哪都行,陛下不用为臣妾担心,还是与何大人商讨国家大事吧!”
朱祁钰点了点头,也就不再多担心李惠中,叫上何山就朝军营里走去。“朕远征日本期间,国内肯定发生了很多事情吧?上次于大人来信,说杨洪将军已经率军杀到了西边一千多里外去了,看来他们那边的进展不错啊!”
“陛下是什么时候牧到于大人的信地?”何山说着。推开了门。先请朱祁钰进去了。
“这可是四个月之前的事情了!”
“哦?”朱祁钰愣了一下,“也就是说,现在他们那边有更大的进展了?”
“陛下有所不知,这杨洪将军确实厉害,别看他在宣府镇守多年,以防守见长,这次陛下派他去经略西线,这杨将军可着实让人大吃一惊啊!”
朱祁钰坐了下来,然后示意何山坐在旁边的椅子上。“这么说来。杨将军肯定有更大的收获了!”
“不瞒陛下。本来此事应该是由于大人向陛下汇报的,臣在这里也算是多嘴了!”
“怕什么,你汇报跟于大人汇报有何区别。有什么就说什么吧,你认为于谦是那种小气的人?”
何山尴尬的笑了一下,说道:“杨洪,杨将军组织起了蒙古各部的骑兵,两月之内就从瓦刺堡垒杀到了帖木尔帝国腹地,杀敌数万,俘获牛羊无数,而且还将帝国地边境线向西推进了五百多里。”
朱祁钰也来了兴趣,连连点头。“不错,这杨洪确实是员猛将。而且智谋更是出众。当处,将他留在宣府镇守,还真是浪费了人才!”
“陛下,杨将军在大漠里与帖木尔帝国打地几次战斗,都是以智谋取胜,数次战役打下来,帖木尔帝国的骑兵都被打怕了。而且,杨将军似乎没有用多少火器,主要用的还是骑兵!”
“他没有大规模使用火器?”
“对,这次西征。都是在大漠里作战,本来于大人准备送一批火器过去地,不过杨将军说,火器补给繁重,难以保证,所以他坚决主张使用骑兵,结果把祖百龄将军的步兵全都抛在了瓦刺堡垒,自己率领蒙古骑兵去攻打帖木尔帝国去了!”
朱祁钰笑了起来,这杨洪看来对火器还真不怎么看得起呢。不过只要打了胜仗就是好事。“那么蒙古各部对此都很欢迎吧?”
“当然,陛下答应把一半的战刮品分给蒙古各部,且让蒙古各部在新占领的土地上放牧吗?杨将军充分利用了这一点,结果几次大战役打下来,蒙古各部都尝到了甜头,更是积极。听说好些上了年纪的蒙古人都要参加远征军。结果,杨将军不得不请于大人出面,让蒙古各部只派遣轻壮年参加远征,然后按照远征军人数的比例分配战刮品,这才解决了蒙古各部之间的矛盾!”
“不错,这是个好办法,今后就这么定下来,远征军只需要轻壮年,然后照比例分成,要制定成文件,同时让蒙古各部都都明白这个道理!”
“放心吧,于大人已经着手在做了!”何山喘了口气,继续说道,“不过,这只是开始,后来杨将军聚集到了近十万蒙古骑兵,这才开始了大规模的远征活动!”
“后面的更激烈?”朱祁钰皱了下眉毛,看来,这杨洪的本性跟卫广差不多吧,只是年纪大了很多,不过积蓄了这么多年,杨洪地能力肯定在卫广之上。
“对,这四个月来,杨将军率领的远征军一路高歌猛进,三月前打到了花刺乎模海,也就是陛下在五洲四海图上标出的咸海!”
朱祁钰点了点头,他凭借自己的记忆,将五大洲(欧洲与亚洲并在了一起,南北美洲并在了一起)四大洋绘成了图,以此作为帝国发展疆域的基础。
“不过,杨将军并没有停下,远征军在附近洗掠了几个帖木尔帝国的营地之后,继续西进。在臣赶到九连城来之前,杨将军才派人送来了消息,远征军已经到达了里海!”
乖乖!朱祁钰也很是惊讶。“竟然一路打到了里海去,他不怕补给线被切断吗?”
“补给线?”杨将军的远征军根本就没有补给线,完全是靠掠夺当地人的物资支持的,而且个是骑兵。只是在战利品太多的情况之下,才会停下来,遣部分人马将战利品送回来!”
朱祁钰长出了口气,这杨洪也太是大胆了一点,不过,他有着最优秀地骑兵。着来这一路打下去,还没有遇到多大的危险。“那么现在杨将军地骑兵还在继续西进吗?”
“从杨将军送回来的消息来看,他可能还要向西前进几百里,不过于大人已经派人送去了命令,让他退回咸海,在这里稳定下来,并且向南打压帖木尔帝国,避免战线过长。遇到危险!”
朱祁钰点了点头。“对。也应该先停下来了,一口气吞下击的太多,根本就消化不了。帖木尔帝国本身并不弱小。他们一直不反击,肯定是在等待机会。杨洪久经沙场,对此也应该很请楚!”
“陛下是担心帖木尔帝国会发动大规模反击?”
朱祁钰点了点头。站起来说道:“对,他们肯定会反击的,不过在什么时候反击,我们却根本就不请楚。”
“那么,我们再遣人去通知杨洪,让他立既撤回来!”
“于大人已经派人去通知他了,我们再派人去。效果不见得好。不过,可以立即做一些相应的准备工作。立既遣人回京,让于大人去通知祖百龄,屯扎在瓦刺堡垒的步兵要随时做好战斗谁备,他们都配备了战马,如果有条件,每人配备两匹战马,如果帖木尔帝国发动反击,那么这股步兵将起到很打的作用!”
何山点了点,立既就准备出去派人送信给于谦。
“何山。明日朕就起程返回京师,你也去安排一下!”
杨洪这路明帝国西征大军虽然人数不多,不过在历史土的地位却一点都不低。也正是从他开始明帝国将续了两百多年地西征,最后让中亚地区并入帝国疆域图。这次,杨洪地西征虽然还远没有打到欧洲去,不过,在一百多年之后,明帝国地第三支西征大军却成功的翻越了乌拉尔山脉杀入了欧洲。当这支强大的陆军出现在了混乱不堪地欧洲时。他们得到了一个响亮的外号——帝国之矛。这正是明帝国向西刺出的一柄长矛,一柄给欧洲带来累累伤痕的长矛!
第二日,大军集中之后继续上路,一路经过定辽右卫(凤凰城),通远堡,连山关,威宁营,奉集堡,沈阳中卫,长山,广宁卫,锦州,宁远卫,最后进八山海关。在日落之前到达了永平府。
早就已经接到了消息的于谦提前一天赶到了永平府。按照规矩,他应该提前三天赶来,准备迎架的事情,不过于谦当时的政务太繁忙,能提前一天赶来就已经非常不错了。朱祁钰也并没有责怪于谦,在见到于谦的时候,朱祁钰是又惊又喜。
喜的当然是于谦的神色很好,显然国内并没有出什么大事,而且很稳定。不过于谦地气色却让朱祁钰感到非常的惊讶,这大半年下来,于谦又显得老了好几岁一样,甚至给人一种油尽灯枯的感觉!
“于大人,辛苦了!”
“陛下辛苦了,臣为帝国服务是应该的!”
朱祁钰用力的拥抱了一下于谦,在于谦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松开了,然后说道:“于大人,这大半年来,你在后方主持帝国政务,比朕在前方领军作战还要辛苦。看来真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啊!”
于谦苦笑了一下,朱祁钰这种客气的态度他早就已经习惯,不过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为好。
“走吧,我们进城再谈!”朱祁钰拉着于谦的手,并肩朝城门方向走去,而这也是对于谦的极大尊重,能够与皇帝并肩而行的人绝对不多。
来到永乐府衙门,地方官员早就已经搬出去了,而于谦并没有准备多豪华地庆功宴,只是安排将领军官在城内休息,其他人员在城外的军营驻扎。这也符合于谦一贯的作风,绝不铺张浪费。
朱祁钰也没有跟地方官员多寒蝉,他将于谦直接带到了书房。而更进去,李惠中就跟了进来,朱祁钰先是有点不快,不过见到李惠中手里拿的东西之后,朱祁钰就笑了起来,这李惠中确实善解人意,能够提前比朱祁钰想到一些细节上的事情,这让朱祁钰对这个四老婆更加欣赏了。
“于大人,这是父王托我带来送给于大人的!”李惠中将放札盒的托盘给了一名内侍,这是父王专门找人去采的万年高丽参,一共只有四支,其中两支父王赠送给了陛下,这是另外两支,于大人为国为民劳苦功高,用这高丽参补补身子是最好不过的了!”
“这……这……”于谦很是尴尬,这可是重礼啊,而且按照帝国政府规定,官员收价值十两以上的礼物都要提取申请,并且送交国库,不然就算贪污!
“于大人,就牧下吧。虽然帝国有相关规定,那就算朕赏赐给你地,这就不违反规定了,是不是?”
于谦苦笑了一下,这才收下了这两根价值连城的万年高丽参。
李惠中带着侍女与内侍出去之后,朱祁钰立既请于谦坐了下来,两人很快就进入了正题。而朱祁钰最关心的还是杨洪的西征大军,他很快就把自己的担心说了出来。
“陛下,杨洪那边虽然有一定的危险,不过问题不大,祖百龄将军也很稳重踏实,有他做后援,杨洪将军不会有大危险的。不过如果能够将一支部队部署到西北去的话,那么就更能够起到震慑效果了!”
朱祁钰点了点头,说道:“这次第二军,第九军都已回国,等他们休整完毕之后,就部署过去,到时候帖木尔帝国如果要跟我们打一场全面战争的话,我们就先灭了他!”
“这……”于谦犹豫了一下,说道:“陛下,第九军的张国涛将军之前镇守大同,对西北的情况很熟悉,我看就让第九军过去就行了,将第二军留在京师以防其他突发事件!”
朱祁钰思考了一下,点了点头。“好吧,就这么决定,不过第九军大概需要两个月的休整时间!”
“这些都不是问题,帖木尔帝国现在也在南面有些麻烦,恐怕一时之间难以对我们构成多大的威胁!”于谦长出了一口气仿,仿佛有什么不好说出来的话憋在心里一样。
“于大人,莫非你还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跟朕说?”
“陛下……”于谦苦笑着点了点头,“陛下此次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这虽然很有创意,而且条约本身内容丰富,几乎覆盖了方方面面,在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帝国利益。不过,臣认为这份条约本身并不完善,还有很大的漏洞!”
朱祁钰点了点头,他也一直觉得这份条约有些小问题,不过当时他却怎么也找不出来,所以想回国之后征询一下于谦的意见,没有想到,于谦还主动提出了这个问题,显然,存在的漏洞并不小!
第七卷 航海时代
第三节 两大问题
见到于谦在沉思之中,朱祁钰也没有打扰,他让金英搞了点吃的来,然后就耐心的等着。在政治方面,于谦绝对算得上是朱祁钰的老师,而这次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本身就是一份政治性文件,于谦能够看出朱祁钰所看不出的问题,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陛下,从总体上来看,条约的问题不大。柴汇虽为商人,不过在维护帝国利益方面,他的眼光并不比任何人差,不过,条约本身却忽视了两个重要的问题!”
朱祁钰点了点头,示意于谦继续说下去。
“第一个问题就是,上皇朱祁镇在日本的地位!”
朱祁钰一愣,尴尬的笑了起来。这确实是他忽略了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之前他把精力都放到了这么扩大在日本获得的好处上了,竟然把朱祁镇给忘记了!
“虽然,上皇朱祁镇现在留在了日本,对帝国并不构成威胁,不过,他是以何种身份留在日本呢?”于谦看了朱祁钰一眼,“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如果上皇的地位太低的话,那么就有损大明声誉,反而让人看不起了。如果太高的话,则直接威胁到了日本天皇的地位,这又不利于实现我们在日本的利益!”
“于大人,这一点朕确实忽略了,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补救吗?”
于谦沉思了一会。长出了口气,说道:“补救地办法并不是没有,不过有点复杂。而且要同时做好几个工作!”
“不管多复杂,只要能补救就好!”朱祁钰咬了咬牙,他还真想干掉朱祁镇,免得有这么多的麻烦。
“首先,上皇的身份要变。不管怎么说,大明地太上皇留在日本都是件不光彩的事情,而且这也对陛下在国内的威信有影响!”
“于大人,你的意思是,去掉上皇?”
于谦点了点头。“当初,立朱祁镇为太上皇,这本身就是为了帝国的利益需要,至于太上皇到底是何价值,陛下与臣都很明白。现在,帝国已经不受到外界威胁了,那么太上皇就没有了存在下去的必要。另外,当初设置太上皇本身是因为有孙太后的存在,以及王直等一批保守派官员的存在。现在,这些阻碍也都消失了。那为什么还要保留太上皇?”
朱祁钰笑了起来。这于谦的政治能力确实很强。“对。确实没有必要在保留太上皇了,那么。我们就撤掉朱祁镇这个太上皇,那封他个什么爵位好呢?”
“至少也是藩王,不过,却是个特殊的藩王,是为了照应现在的局势所必须要封的一个藩王!”于谦也笑了起来,“陛下之前不是封太上皇为日本王吗?那我们何不就在这个基础上再做一番文章,正式册封朱祁镇为日本王,这就给了一个让他永远留在日本的理由!”
“好,这事好办,回京之后,你立即起草这方面的赦令,正式册封朱祁镇为日本王,就让他留在日本好了,只要不回大明来给朕找麻烦,管他在日本做什么,都与朕无关!”
“这是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另外还有两件事情也要做!”于谦等到朱祁钰稍微冷静了一点之后,继续说道,“第二件事情就是,要给日本王设立王室。陛下在日本着重提出了明日友好一事,我们何不在这上面也做点文章呢?”
朱祁钰眼珠子一转,大笑了起来。“于大人,你确实比朕考虑得周到啊,如果能够让日本王有几个日本贵族血统地老婆,那明日之间的友谊也就更为牢固了!”
于谦这次没有笑,而是很郑重的说道:“此事一定要拿出大明的排场来,并且着重说明日本王是陛下的亲哥哥,然后,在日本贵族中散布消息,让日本各地贵族都认为日本王奇货可居,到时候,我们在一次性的为王爷多挑几个老婆,这就能够使更多的日本贵族,乃至地方诸侯为我大明效忠服务了!”
“好,好,好!”朱祁钰连说了三声好,“就这么办,如果有必要,朕亲自给王兄挑一批老婆出来,顺带给日本天皇也发去消息,让他选个好点的公主出来,让明日皇室联姻,到时候,这层关系就更为稳固了!”
“好点的公主?”于谦有点不解的看着朱祁钰。
朱祁钰笑着把日本天皇的情况,以及天皇那些老婆的情况告诉了于谦,最后于谦都苦笑了起来,这年轻皇帝就是年轻皇帝,这种细枝末微的事情都能被他拿出来嘲笑别人,看来朱祁钰的玩心并没有收敛多少啊。
“而且这还有一个好处,只要日本王身边的女人多了,那他还有野心回来跟陛下争天下吗?”
朱祁钰连连点头,于谦的脑袋就是灵活,一下就想到了很好的解决办法。
“最后一点,就是日本天皇。陛下册封了日本王,这虽然与日本天皇有冲突,不过这只是大明册封的藩王。如果得不到日本天皇的认可的话,那么在日本是没有地位的。所以,我们还要日本天皇也给日本王册封一个重要的王位,比如关东王!”
“关东王?”朱祁钰一愣,这才想起了之前自己做过的一件事情,然后就把伪造天皇赦命,册封朱祁镇为江户王的事情告诉了于谦。
“行,这也差不多。反正,就是要让日本天皇承认日本王在日本的地位,并且封出一块领地来!”
“关东平原就是一块不错的领地,而且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日本天皇完全受制与我们,而且连九州岛等地都割让了出来,他恐怕不会反对将关东平原封给日本王做藩王的领地吧!”
于谦点了点头。“为了保险。最好在江户设置王都,这样就更为稳妥了!”
“那就改江户为东京,到时候,在日本立两个王!”
于谦没有吭声,思考了一阵,这才点了点头。“这办法虽然有点鲁莽,不过问题不大!”
“那好,这事回京之后,就立即着手处理!”
“陛下,第二个问题更严重!”于谦的神色略微紧张了一点,“这次陛下虽然找到了日本王,但是,叛党贼首徐有贞呢?”
“徐有贞?”朱祁钰一愣,差点跳了起来,“该死地,朕完全忘记此人了,不过,日本已经失败。就算他还能在日本苟且偷安。恐怕也成不了气候!”
“陛下认为徐有贞已经没有了威胁?”于谦摇了摇头。“徐有贞能够鼓动日寇侵朝,那他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来?而且。臣听闻,这次日寇西军的织田信长,明智光秀两人都送了重礼给陛下吧?”
朱祁钰摸了下额头,苦笑了起来。“那是什么重礼,送了两张吃饭的嘴给朕,这让朕很是头痛呢!”
“陛下,难道你不怀疑这有可能是徐有贞的计策吗?”
“什么?”朱祁钰一愣,更是惊讶不已。
“之前,我们获得的情报证明,徐有贞在西军里的地位并不低,虽然知道他的人不少,但是他作为影子军师,对织田信长等人的影响肯定很大。此次日寇战败,西军损失惨重,织田信长将其最疼爱的妹妹送给了陛下,这不能不说是缓兵之计。而且,这也可以让陛下降低对西军地警戒心理,让西军在日本获得与东军,天皇系同等的地位。而且,他的计策显然已经成功了,在陛下的对日方针中,西军是三足鼎立中的一足吧?”
朱祁钰点了点头,也逐渐明白了于谦的意思,更是咬紧了牙,捏紧了拳头,如果这真是徐有贞的计策的话,那么这个对手就确实有点可怕了。
“所以,臣怀疑,徐有贞仍然能够向西军统帅施加他的影响力,甚至连明智光秀地行动都是被他操控地!”于谦长出了口气,“不过,现在看来,这些都是没有证据。而且西军太过于弱小,对我们也没有好处。所以,我们暂时还不需要担心,不过,不得不防范着一点!”
“如果我们此时向西军要人的话,织田信长会把徐有贞交出来吗?”
“陛下,你认为可能吗?”于谦苦笑了起来,“到了这一步,织田信长必然否认徐有贞这个人存在,即使我们逼他交人,他也可以随便找个替身杀了,然后送个腐烂不堪的人头过来,我们怎么办?臣认为,最好是静观其变,即使徐有贞再次搅起大风浪,吃亏的也是日本,而不是我大明。而且,以日本现在的情况来看,几年之内,他们难以对我们构成威胁,而几年之后,到底是日本对我们构成威胁,还是大明彻底消灭日本,恐怕就说不准了!”
听到于谦这番分析,朱祁钰才松了口气。确实,大明也需要时间来休养了,如果战争再打下去的话,对大明没有一点好处。从大明与日本的关系来说,大明是日本唯一的敌人,所以大明不可能集中所有的国力来对付日本。这样一来,即使大明比日本强大了很多,也不可能在日本问题上一蹴而就!
“陛下宽心,日本问题,迟早会得到解决的,日寇狼子野心,终究不会臣服于我大明,反叛只是迟早的事情,不过,等到我大明强大到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消灭日本的时候,他们的野心越大,就只能让其死的更惨!”
“于大人此话有道理,朕也在这么想的。这段时间,是大明的彻底变革时期,说以国内的发展最为重要,只要我大明强大了,还怕他倭国这个跳梁小丑吗?”朱祁钰笑了起来,突然一愣,想起了与柴汇策划的事情,立即把这个滔天阴谋告诉了于谦。
于谦是越听越惊讶,甚至到后来脸色都变了。
“于大人,这次虽然没有完全干掉日寇,不过,我们也算是狠狠地出了口恶气,到时候,日寇天皇都成了我朱家的人,恐怕日寇知道之后都会气得吐血吧?”
“陛下,此事有多少人知道?”于谦的神色可没有朱祁钰这么兴奋了。
朱祁钰一愣,说道:“只有陈懋等几名将军,柴汇,还有侍卫团的一些高级人员,金英等内侍,以及三名军医知道,这些人都非常可靠,他们绝不会有二心的!”
“陛下,这些人虽然都对陛下忠心耿耿,不过他们也有说漏嘴的时候啊!”
朱祁钰皱了下眉毛,问道:“那于大人的意思是?”
“对付自己人,不可能用雷霆手段,不过臣认为,那些知道这件事情的侍卫都应该调走,调越远越好。将他们都提拔为军官,然后分配到杨洪的远征军里去,也算是提拔人才。而金英这些内侍不需要担心,柴汇与陈懋他们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只是那三个军医!”
“干脆一起送上前线得了!”朱祁钰也知道保密的重要性,也下了狠心。
于谦点了点头:“也只能这样了!”
朱祁钰见到于谦还有半截话没有说出来,就知道于谦在想什么,本来他想阻止的,不过还是忍住了,在这些方面,于谦肯定比他考虑得更为周到,还是听于谦的没有错。
“另外,日寇方面也肯定会有所察觉。这件事情办好了,那就将是一件影响深远,甚至可以说将影响整个日本的大事,如果办不好的话,恐怕……”于谦苦笑了一下,看了朱祁钰一眼,说道:“如果被日寇怀疑的话,那么日本的内战恐怕就会提前到来了!”
“那么,我们就只能提前做好应付日本内战的准备!”
“陛下,如果臣当时在的话,肯定不会同意这么做。不过,既然已经做了,那么我们就没有了退路。臣认为,现在应该让邓茂在京都盯紧一点,如果出现了任何意外,都要以保护陛下骨血为重,其他事情都可以暂时缓一下!”
朱祁钰点了点头,于谦的这番话是说得很客气了,而此时想来,他也觉得自己做的这件事情有点鲁莽,而且产生的副作用非常大。
“陛下,此事益快不益迟,我们赶紧回京,立即把相关的事情安排下去,以防万一!”
朱祁钰没有反对,当日晚,朱祁钰就与于谦先返回了京城,而其他人等则跟随近卫军回京。显然,于谦在政治上的老练确实是朱祁钰所不及的,也是朱祁钰需要花费很多精力与时间学习的!
第七卷 航海时代
第四节 亲政
回到京师之后,刚处理了日本那边的几件事情,于谦突然一病不起,这下,朱祁钰可慌神了。如果说朱祁钰是新明帝国的缔造者的话,那么毫无疑问的,于谦就是这个庞大帝国的建筑师!朱祁钰仅仅为帝国勾画了蓝图,为帝国搭好了框架,其他的事情,更多的都是依靠于谦在处理。现在于谦病倒了,朱祁钰顿时失去了最重要的助手!
“陛下,于大人只是劳累过度,身体空虚,需要好生调养!”曲华亦收起了医疗箱,“不过……”
“不过什么?”朱祁钰很是焦急,于谦这病不但牵动了他,还牵动了帝国上下,一些百姓知道于谦病倒之后,甚至到寺庙里去烧香拜神,祈求神灵保佑于谦早日康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