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新明史

_47 闪烁 (现代)
当然,留给双方的反应时间都很短。邓茂立即放弃了打扫战场的工作,集中兵力突击丰臣秀吉的日寇主力。丰臣秀吉也立即组织防御,并且发动了进攻!
这是一次相当残酷的战斗,双方都是仓促应战,虽然邓茂的骑兵更为优秀,战斗力更为强悍,不过,日寇势众,而且地形并不太适合骑兵作战。而唯一让邓茂欣慰的是,日寇没有进行防御,而是于骑兵打对攻比泣可是他最愿意看到的了!
丰臣秀吉也是没有办法才发动进攻的,屁股后面还有上万的明军骑兵杀来,而且明军主力也肯定会以最快的速度赶过来,如果他在这里固守防御的话,必然会被明军包围消灭,到时候,他想逃都逃不掉了。即使,他很清楚,与骑兵打对攻战,那几乎是让手下的士兵去送死,可是他没有选择,他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突破明军的防线,从这里逃出去!
张同率领的先锋骑兵仍然勇猛异常。此时,张同身上已经多处负伤,虽然都是皮外伤而已。不过,一看上去,满身鲜血,还满是吓人的。他并没有因伤而撤出战斗,更没有放慢速度!面对这么一员不怕死的猛将,那些曾经参加过安州战役的日寇立即吓破了胆,在他们看来,张同与卫广两人仿佛就是一个人一样(确实,两人在战场上表现出来的勇猛是没有多大差别的,而且都是年轻将领),卫广给他们的印象太深刻了,此时再度面对如此勇猛的明军将领,他们唯一想到的就是逃命!
在张同进攻的时候,邓茂则在加紧布置防线,他也看了出来,日寇一上来就拼命,摆明了是要快速突破他的防线。显然,北面还有明军在追击这股日寇。不用多想,邓茂就知道,陈豫已经率骑兵杀了过来!所以,此刻,他的骑兵在这里的主要任务是挡住日寇的突围行动,而不是与日寇拼命!
邓茂的头脑,以及他的冷静在这个时候其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虽然骑兵并不适合防御,不过,在汉城北面的山地里,步兵也无法完全展开,而且骑兵的突击还能够瓦解日寇的防线,起到了拖延日寇速度的作用。当然,骑兵用来追击逃窜的日寇,那就太合适了!
战斗从中午一直打到了傍晚,张同率领先锋五千骑兵先后十三次杀入日寇阵营,每次张同身上都会多出几处伤口来,当然,他也仅是简单的包扎了一下,又率军杀了出去!这五千明军骑兵的伤亡也非常惨重,当张同最后一次杀出日寇阵营时,他身边只剩下了不到两千人,其他三千余人不是阵亡,就是伤势太重,不得不退出战斗!不过,张同的冲锋很有效果,日寇几乎没有办法威胁到邓茂组建的防线,而且浪费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对付张同这股明军骑兵!
见到天色暗了下来,丰臣秀吉也急了,如果再不能突围,北面的明军主力杀到,他就要挂在这里了。丰臣秀吉将手里的三万多人马全都组织了起来,准备做最后一次拼命进攻,没有时间让他继续浪费了!
见到日寇准备做最后一击,邓茂也知道决战的时刻到来了,他立即把张同的两千先锋换了下来,做好了准备的一万骑兵立即发动了冲锋,抢在日军完成进攻部署之前,杀了过去二战斗,立即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双方的人马都开始拼命了!
战斗也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转折。当张同留下了在殿后的时候,突然南面一路骑兵赶了过来,而且个个身上带伤!这正是邓茂留在汉城外面的那五千骑兵中的一部分。张同拉住一个骑兵军官,一问才知道,日寇驻守汉城的四个兵团倾巢而出,他们虽然做出了顽强的抵抗,不过最终寡不敌众败了下来!
张同没有细想,他只看了一眼北面正在率军冲锋的邓茂,然后立即率领手下的两千骑兵,会合撤下来的两千多骑兵,朝着南面杀来的日寇发动了进攻!张同也不是笨蛋,他知道,邓茂需要时间来解决被围困的日寇,而他,必须要为邓茂赢得时间,他这四千多骑兵,将用鲜血与声明为主帅赢得歼灭日寇的时间!
可以说,张同这轮冲锋非常的重要,如果他当时撤退的话,那丰臣秀吉的日军主力肯定就突破了明军的防线,逃到汉城去了。不过,这四千多明军的结果也是异常的惨烈,他们再次用行动证明,明帝国的军人绝不怕死,在他们看来,作为军人,能够战死沙场,那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邓茂也立即发现了南面的情况,但是,他却没有一点办法!见到张同率领数千骑兵冲向了十万日寇之时,邓茂终于爆发了,将他内心的疯狂完全爆发了出来!而他身边的明军骑兵也同样爆发了出来,副将军用自己的生命为他们争取时间,数千兄弟用鲜血与生命为他们创造机会,他们能不疯狂吗?
一万发了疯的明军骑兵,就如同一万头发了疯的狮子一样杀入了日寇军阵。虽然丰臣秀吉也看到了前来救援的加藤清正的部队,不过,此刻,他也没有太多的选择,这三万多部下肯定完蛋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逃跑,逃到加藤清正的部队里去!而他手下的三万多日寇正处于绝望之中,当他们见到了加藤清正率领的援军之后,也纷纷想到了逃跑,他们已经打够了,他们已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现在应该由加藤清正率领的部队来抵抗明军了!
邓茂的进攻立即演变成了追杀战,而张同此时也已经陷入了绝境。当他杀入了日寇阵营骇心的时候,身边的四千多骑兵已经倒下了两千多,而且他手下的一千多骑兵已经成了强弩之末,根本就无法突破日寇的防线!
邓茂不敢追击逃窜地日寇。在他看来,张同要比十万个日寇的脑袋来要重要!见到日寇败退,邓茂立即顺势杀吓了加藤清正率领的日寇援军,直奔被围的张同。当然,邓茂手下的骑兵对张同都非常的爱戴,见到副将军身临绝境,一个个更是拼了命地砍杀了起来,根本就不给日寇一点机会!
不过,一万多明军骑兵在面对十万做好了防御准备的日寇之时。并不能占到太多的便宜。而日军也显然是在拼命,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救援丰臣秀吉的,而现在主帅并没有撤出来,他们能不拼命吗?特别是顶在最前线的加藤清正的师团。为了能够在主帅面前立功,减免他们身上的惩罚(因为加藤师团滥杀无辜,丰臣秀吉原本是要撤消这个师团的,不过因为战事紧张,所以这事也就耽搁了下来)。这两万多日寇更是拼了命地抵抗着明军骑兵的冲锋!
正在战事僵持不下的时候,突然,一股骑兵从日寇的左翼杀了出来,领军的正是大将陈豫!这陈豫在击溃了宇喜多秀家的日寇兵团之后,并没有直接南下,而是向西面绕去。很快,他也接到了消息,邓茂大军正在汉城北面与日寇主力决战,陈豫立即加快了速度赶往战场,正好在最危机的时刻到达了战场。
日寇心里大骇,他们哪想到明军的骑兵会从自己的左翼杀出来。不过,加藤清正立即将一个预备役师团顶了上去。在左翼缠住了陈豫的骑兵。此时,加藤清正也杀红了眼,虽然他知道打不过这么多的明军骑兵,可怎么也得把围困住的那一千多明军骑兵给干掉吧!即使左翼的伤亡非常惨痛,加藤仍然铁了心要干掉张同,至少要把那个勇猛无匹的明军将领给干掉!
也就在陈豫这边与日寇陷入混战的时候,另外一股骑兵从日寇的右翼杀出。这正是卫平手下的那五千骑兵,他们也是绕过了汶山,奔向汉城,在半路上接到消息,才急忙赶过来的!而这五千骑兵虽然不多,不过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成为了压死日寇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五千明军骑兵从日寇的右翼杀出时,加藤清正手里已经没有预备队了,两个兵团顶在了正面,一个半兵团在左翼,而另外半个兵团则在负责接应丰臣秀吉的部队。右翼几乎没有任何的防御!而这五千骑兵也很是迅猛,见到两路骑兵都陷入了苦战之中,他们没有做任何的犹豫,立即就向日寇主阵方向杀去!
这一招很管用。丰臣秀吉已经到了主营,而加藤清正却因为伤没有完全好,无法上马作战。丰臣秀吉见明军再度形成了合围的阵势,也无心恋战,立即下令撤退。当然,邓茂是不敢贸然追击的,他此时最关心的还是张同的情况。只是陈豫却不想这么快就放弃了进攻,他的骑兵可才完成了热身活动呢!见到日寇撤退,立即下令追击,而卫平那五千骑兵则负责协助邓茂歼灭没有来得及撤退的日寇,处理伤员。
邓茂砍掉了最后两个挡住他的日寇之后,来到了张同被围的地方。
此时,这支明军还能够站在战场上的只有不到五百人了。不过,他们个个都很兴奋,经历了这场血战,能够幸存下来的都是明军的精锐主力!
张同身上的伤口几乎数不清了,大部分是日寇长矛留下的,不过那种竹制长矛根本无法传透张同身上的坚铠,也只能伤到表皮而已。
“张同,你他妈的吓死我了!”见到张同没有大碍,邓茂也笑了起来。
“我没事,这些日寇还拿我没办……”最后一个字还没有说出来,张同就突然从马上跌落了下来。
邓茂心里大骇,一面叫人去找军医,一面翻身下马,冲了过去。等军医一检查,邓茂才松了口气,张同是因为耗尽了体力,最终休克晕厥了,休息一阵就没事了!
战场南面,日寇见陈豫的骑兵穷追不舍,也不敢进入汉城,如果让明军骑兵保卫了汉城,那他们进去就是自投罗网,等着被明军消灭!丰臣秀吉吃了大亏之后,也无心与明军再继续作战,他率领日军部队绕过汉城之后就立即朝杨平方向逃出,当然,他把固守汉城的事情,自然都抛到了一边去!
陈豫见日寇向杨平方向逃去,也就不再追击,毕竟,日寇还有十多万呢,如果他们在路上设伏,那陈豫的这一万多骑兵不都赔进去才是怪事。陈豫也是见好就收,迅速地占领了汉城,光复了朝鲜的首都。至此,朝鲜三都都已经解放,明军取得了入朝作战以来,自收复平壤之后,最为重大的胜利!
第五卷 半岛攻略
第二十六节 偏路奇兵
卫平这边展开大规模反击的时候,在锦江入海口附近登陆的,罗国栋所率领的明军偏锋大军也展开了进攻行动!这一路明军虽然只有五万余人,不过他们面对的日寇却并不强大,甚至可以说是很弱小的。而且,这路偏锋大军本身就不是去寻找日寇主力决战的,在朱祁钰的战略反击计划之中,罗国栋率领的明军只有一个任务,杀到日寇占领区的后方,一方面支持朝鲜义军的行动,另外一方面,“抢劫”日寇!
罗国栋非常忠实的执行了朱祁钰的这个命令,他手下地卫广与严广儒两员大将也都是非常的勇猛,根本就没有给日寇一点机会!
本来,朝鲜西南部沿海地区就是日寇防御的薄弱地点。当时,占领群山城的日寇不足两千。罗国栋率领的明军偏锋在附近登陆之后,只用了不到两个时辰,打了几百发炮弹而已,这两千日寇就惊慌而逃。而卫广率领的一万骑兵已经在通往锦山的道路上等着这股日寇了!结果,两千日寇全数被歼灭,投降的两百多日寇也没有一个活下来,卫广早在安州防御战的时候,就已经宣布,他绝不收一个俘虏!
光复了群山之后,罗国栋以该地为据点,除了留下五千步兵在此等候补给之外,他与卫广,严广儒分别率领三路大军,向三个方向发动了迅速的进攻。
卫广率领的是北路大军,在歼灭了从群山城逃出来的日寇之后,这一万骑兵没有做任何地停留。立即杀向了锦山城。当时,锦山只有三千日寇防护,而且这里是日寇后方的物资储备中心之一。卫广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打下了锦山城,虽然日寇在败亡之前烧掉了部分储备在城内的粮草,不过绝大部分的粮草还是落入了卫广的手里!
在将一部分粮食分给了锦山的朝鲜百姓之后,卫广将一支在附近活动的朝鲜义军招了过来,将锦山城地防御工作交给了这支朝鲜义军,由他们负责看管粮草。自己则率领骑兵继续向东北方向进攻。
两日后,卫广的大军到达了永同,在这里防守的三千多日寇只做了很微弱的抵抗,就全数逃跑了(当时,防御永同的日寇都是伤残人员,战斗力几乎等于零)。卫广可不会轻易地放过这股日寇,追上去之后就是一顿砍杀。结果,只有两个藏在了尸体堆里的日寇逃脱了这场劫难。一人逃到了尚州,将明军在朝鲜西南海岸登陆的消息送到了丰臣秀吉那里。而另外一人则逃到了釜山,将消息送到了小西行长那里!
卫广并没有停止脚步,三日后攻克尚州,日寇进一步退守闻庆。而到这里。卫广这路大军的进攻也已经到头了。闻庆地日寇至少有三万人,而且这里是日寇后勤补给线的重要结点,当时卫广手里的那点兵力根本就无法攻占闻庆!
当然,卫广是不会闲下来的,他一面派人去寻找在附近打游击地朝鲜义军。让他们到尚州来协助防御,另外,则派遣骑兵四下出击。袭击日寇的粮道,按照朱祁钰的意思,能抢回去的粮食,一颗不少的全部运到了尚州去,不能带走的,就算不烧掉,或者是让义军去分发给了附近的朝鲜百姓,绝不留一颗粮食给日寇!
数日之内,卫广指挥的这一万骑兵,以尚州为据点。连续袭击日寇粮队十所次,最远地一次,卫广甚至率领骑兵杀到了大丘北面,日军的一个营地里面,不仅抢走了日寇从朝鲜百姓那里掠夺的财物,而且还一把火烧掉了近十万石的粮草,让朝鲜南面的日寇个个吃不饱肚子,极大的打击了日寇的士气!
当卫广在北路突击的时候,罗国栋则率领中路大军攻城拔寨,一路向釜山方向杀去。与卫广不一样,罗国栋本身不是骑兵将领,而且他手里也没有多少骑兵,基本上都是步兵与神机营。虽然,步兵与神机营并不适合快速进攻(因为粮草的限制,这次明军入朝军队都没有按照北伐时那样,每人配备一匹战马),不过,却更擅长城市攻坚战,特别是在面对有众多日寇防守的重要城市时,神机营的炮兵拥有无可取代的作用!
进攻三嘉一战,罗国栋手下地炮兵消耗了三千余发炮弹,步兵则包围了这座城市,结果,城内五千日寇全数被消灭,投降的一千多人,被罗国栋一个不留的全部活埋了(这是有原因的,日寇在占领三嘉之后,因为朝鲜军民抵抗激烈,所以将三嘉城十四岁以上的朝鲜男子全部活埋,这下,轮到日寇自己遭到报应了)。
在让朝鲜军民组织三嘉城的防御,并且留下了三千步兵协助之后,罗国栋率领的明军主力马不停蹄的赶往了昌宁,与日寇爆发一场大规模的城市攻坚战。
昌宁是日寇由釜山,蔚山出发向北的补给通道中重要的一站。当时,黑田长政的兵团就驻扎在此,另外还有上万负责运送物资的日寇也集中在此,双方兵力都差不多。当然,在战斗力方面的差距就大了很多。
罗国栋率领大军到达了昌宁城外之后,并没有立即发动进攻,而是让大军沿着昌宁城开始修筑一道长二十余里,高两丈,宽半丈的土墙!此时,罗国栋也得到了消息,昌宁城内的朝鲜百姓都被日寇给杀光了,而且,日寇已经把这里的粮食全部运到了大丘去,以避免落入明军之手。显然,罗国栋的目的只有一个,既然日寇敢杀光这里的朝鲜百姓,那就把他们全都饿死,让他们自相残杀!
可以说,昌宁城一战是整个朝鲜战争中最为残酷的一战,罗国栋在这里表现出了他残忍的一面。整个昌宁城的围困站一直持续到了朝鲜全境解放。城内三万多日寇被整整围困了一个多月。而且,每天,罗国栋还会让炮兵对城内来一番炮击,发射的全是装填了白磷与黄磷的燃烧弹,将城内能点着的东西全部给烧了个精光,留给日寇的,就只有地上焦黑的泥土了!
当然,昌宁城的日寇没有一个有好下场。当明军解除包围。最终进入城内的时候,三万多日寇,只剩下了一百多人,而这一百多人眼里都冒着绿光,他们都是通过自相残杀,啃食同胞地尸体才得以幸存下来的。而这里的日寇主帅黑田长政则在明军入城之前剖腹自杀了!而剩下的那一百多日寇也都没有好下场,朱祁钰让人把他们身上的伤口治好,养足了精神之后,然后分别派到了受到日寇屠城的城市去。当着朝鲜百姓的面,将这一百多日寇全部凌迟处死。而围观的朝鲜百姓更是争先夺食其肉,以泄心头之恨!
罗国栋在保卫了昌宁之后,并没有继续进军。下一个目标是金海。而这里驻扎的日军超过了五万,是日军在釜山地区地大本营,且罗国栋所部的物资也已经坚持不了多久了。因此,他留下一万军队围困昌宁之后,让其他部队四处寻找日寇的运粮部队。而卫广在洗劫了大丘的日寇营地之后。也派人给罗国栋送来了一批粮草,暂时缓解了明军地补给危机。不久之后,明军船队也将粮草送到了群山港。让罗国栋不再需要担心粮草的问题。当然,这时候,战场上的局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使罗国栋已经有了足够的实力进攻金海,他也必须要照顾到整个战场上的需要,放弃金海,率主力北上。
向南进攻的明军一万骑兵是由严广儒率领的。之前,严广儒是开平卫总兵,虽然镇守开平地数年时间之内,他立下了赫赫战功。没有让蒙古骑兵侵入大明境内。不过,朱祁钰将他从开平调了回来,做了罗国栋的副将,严广儒自然是想好好打几仗,不然,让那些晚辈后生给超越了,他可没有面子继续在军队里混下去!
严广儒率领的这路明军也确实勇猛,从群山出发,一路连克全州,潭阳两城,直到光州城下,才遇到了日寇的顽强抵抗!
驻扎此地的日寇大约有五千人,这里是朝鲜西南地区的防御前线,本来朝鲜义军的活动就极为频繁。所以日寇对此地也极为重视。见到严广儒的大军杀到,日寇紧闭城门,固守待援。而严广儒当时也没有攻城的好办法,可他并不笨,脑子一转,就想到了破城的办法!
光州的日寇向露梁津的日寇求援,不过派出去的信使被严广儒的游骑给呆住了。严广儒将计就计,先是一番恐吓,然后保证不杀那日寇信使之后,他让两千骑兵扮作了日寇援军,然后在那日寇信使的带领下进了光州城!结果,自然是不用多说了,那两千骑兵在控制了城门之后,严广儒亲率骑兵主力杀入了城内。前来接应援军的日寇匪首被严广儒斩于马下,而其他日寇也没有一个逃了出去,光州被明军迅速占领,而明军自身仅仅损失了不到五百人马!那个投降的日寇信使也死于乱军之中,不过,到底是日寇自己杀了这个叛徒,还是被明军所杀,这就说不清楚了!
攻克了光州之后,严广儒让人用日寇将领的信符,迅速的夺取儿了顺天等地,几乎兵不血刃的就光复了朝鲜西南部地区!显然,在这一系列的作战行动中,严广儒比卫广,罗国栋这些年轻将领显得更冷静,只要能够智取的,他就智取,绝不浪费手上的兵力,而且他这一路军队的损失也是最小的。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能够智取!当严广儒率军杀到了露梁津城外的时候,他就没有办法智取这座港口城市了!
在丰臣秀吉的计划之中,露梁津是釜山,蔚山两地之后另外一处重要的港口。当然,侵朝日军的西路军队就是主要是依靠露梁津获取补给的。不过,因为朝鲜水师控制了朝鲜海峡的制海权,日寇运输船队该走蔚山与庆州,露梁津的重要性降低了很多。当时,驻扎在这里的日寇大约有八千人,且大部分都是二线部队,还要忙着去对付周围的朝鲜义军,当严广儒杀到城外的时候,城内只有五千左右的日寇。
这场战斗再次显示出了严广儒的头脑。严广儒见日军严阵以待,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派遣骑兵迅速的攻占了露梁津周围的村镇,封锁了日寇对外联系的通道。接着,他就收到了罗国栋围困昌宁城的消息,严广儒脑子一转,立即就想出了一个攻克露梁津的办法来!
当昌宁被明军攻克,明军主力正开赴金海的消息传到露梁津的时候,日寇将领也是心里大骇。金海是露梁津通往釜山的唯一通道,如果金海被明军占领的话,露梁津就成了一座孤城,到时候,他们将无路可逃!显然,日寇是没有办法选择的,他们只能放弃露梁津,以最快的速度退保金海,回到釜山去!
这正是严广儒需要的结果,当然,那些传闻都是他制造出来的,明军当时并没有要攻占金海的计划。至少,在他这路大军达到马山与熊川之前,明军是不可能进攻金海的!不过,目的已经达到了,五千多日寇倾巢而出,朝金海方向逃去。严广儒指挥的骑兵则在日军必经之路上设伏,一场毫无悬念的伏击战打响了!
与其他将领不一样,严广儒没有将五千多日寇全部歼灭,而是故意放炮了一批,让这些日寇在前面逃,自己则率领骑兵在后面追。一路上,日寇经过的泗川,晋州都兵不血刃的被严广儒夺取,直到马山之前,日寇才稳住了阵脚,挡住了严广儒率领的明军骑兵!
明军偏锋大军的三条进攻线路也就打到了这一地步。十多天时间里,明军先后歼灭了近五万日寇,光复了朝鲜西南部地区的大半壁江山。而此时,朱祁钰亲率的帝国水师舰队则正在热火朝天的围攻对马岛上的日寇港口呢!
第五卷 半岛攻略
第二十七节 炮击对马岛
明军在朝鲜半岛上大的如火如荼的时候,朱祁钰在南面的朝鲜海峡上也没有闲着。虽然,在玉浦海一战中,朱祁钰用十艘战舰就力败日寇数百艘战舰,不过,朱祁钰并没有满足!李舜臣的朝鲜水师就能够夺取朝鲜海峡的制海权,明军强大的舰队夺取制海权也如同探囊取物般容易。不过,在朱祁钰看来,要想将制海权转变为实际利益,除了打击日寇的海上航线之外,还必须要让海军舰队在对陆作战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来!
在朱祁钰返回主力舰队之前,柴栋就已经让舰队包围了日寇在马岛上的港口,并且轰击港口内的日寇舰船。这是海军制海权优势的一种体现,不过并不完全。从远处的轰击不能够全面消灭日寇的战舰,而且日寇设在岸上的火炮,大型投石车也对明军舰队构成了威胁,所以,要彻底地发挥舰队的威力,那就要扩大对对马岛的袭击行动!
对马岛是日寇入侵朝鲜的后方大本营,最初,丰臣秀吉就是在此指挥战争的,虽然现在丰臣秀吉已经亲赴朝鲜指挥日军作战,不过,对马岛作为最为重要的后方基地,其地位并没有动摇。当时,日寇侵朝部队的所有物资都集中在对马岛,依靠运输船队送往朝鲜半岛。不过,在朝鲜与大明水师的严密封锁与猛烈打击之下,日寇的运输船队损失极其惨重,已经难以将大量的物资送到朝鲜战场上去了。结果,对马岛上囤积了大量的作战物资,而这也是朱祁钰围困对马岛的主要原因。既然这批物资送不上去,那也不能这么丢下不管吧,对计划中的登陆日本的作战行动来说,摧毁日寇的作战物资,这队进攻日本有着巨大的帮助!
返回主力舰队两日之后,朱祁钰做出了战术调整,李舜臣率领一半的舰艇,继续围困港口,轰击港口附近的日军,牵制对马岛上的日军部队。而朱祁钰则亲率另外一半舰队,以及所有随舰行动的近卫军,多余的水手杀向了对马岛南面的壹歧岛,明军舰队先轰击了壹歧岛上的日寇港口之后,导致日寇认为明军会在九州岛登陆,开始在九州岛背面肥前,筑前两地集中兵力,准备抵御明军登陆。接着,朱祁钰率舰队北折,返回了对马岛附近海域,在这里,他将做一件大事!
面对着集中在甲板上的数十名近卫军军官,朱祁钰面色严肃。他微微地向不远处的对马岛瞟了一眼,接着,又向东面刚刚身升上海平面的朝阳看了一眼,目光最后落到了近卫军军官的身上。“今日,我们将再次改变历史。以往,都是倭寇杀到我们的家园来,都是日寇入侵我们的属国。现在,我们要改变这段历史了,从这一刻起,我们将反客为主,将战火燃烧到日寇的家里去,而这里,就是这次征战第一步!”
随着朱祁钰向对马岛方向指去,所有近卫军的军官都像那个方向看了过去。
“虽然,我们这里只有两千余人,虽然,我们并没有带上自己心爱的战马,但是,我相信,作为近卫军,我们在马上能打败敌人,下了马,我们依然将是天下无敌的,是不是?”
“是!”
“很好,现在,我们就进攻对马岛,目标,日寇大营,将士们,去领取你们的战利品吧,将士们,让日寇知道,我大明绝不是好惹的!”
近卫军军官立即兴奋起来,接着,舰队开始了炮击。而这些集中在旗舰上的近卫军军官也迅速回到了自己的战舰上去,很快,两千多名近卫军全都上了小艇,在炮火的掩护下,向着对马岛驶去!
原本,朱祁钰准备亲率近卫军登陆作战的,不过,在柴栋,以及三个老婆的苦劝之下,朱祁钰最终还是留了下来,本来这也不是一场多大规模的战斗,朱祁钰去冒险就太不划算了。当然,朱祁钰自己也想看看舰队的火力到底有多强大,留在旗舰上,也自然看得更清楚一些!
日寇设在对马岛北岛南部的粮草大营距离海岸线只有不到五百步的距离,这原本是为了让运输船更方便卸载货物,没有想到,现在竟然为明军提供了便利。明军舰队的战舰只需要停靠在距离海岸线千布之内,就足以用火炮支援登陆作战的近卫军了!当然,这股近卫军也成为了明军陆战队的前身,成为了后来为大明帝国打下了无数殖民地的海军陆战队的鼻祖!
在战舰炮火的掩护与支援下,近卫军的进攻非常的迅速。这些配备了第一批新式短铳的近卫军所向披靡,虽然日寇奋力反击,可是在明军强大的火力之下,他们没有一丝的胜算!
短铳,也就是手枪的鼻祖,其实早就出现了明军在装备之中,只不过,以往短铳的威力并不大,而且射程近,装填麻烦,在大多数的时候,只是一种摆设而已,就连骑兵都不太喜欢这种轻便的火器。而这次,朱祁钰在北伐回京之后,军器局的一些技术人员改进了短铳,制造出了这种三眼铳。即,将三根枪管成品字形放在一起,可以连续射击三人。另外,短铳的威力也得到了提高,足以射杀二十步范围之内的敌人。虽然,这在骑兵作战中效果并不明显,二十步,对骑兵来说不过是顷刻之间的事情而已,不过,对于徒步作战的近卫军来说,二十步,给了他们一个很大的发挥空间,而且这种短铳也首次让近卫军具备了一定的远距离作战能力!
守卫营地日寇近两千多人,兵力上不占任何优势,装备,战斗力更是不可与明军最精锐的近卫军相提并论。而五百步的距离,近卫军也没有用到半刻钟就杀了过去。当他们杀到的时候,大部分的日寇已经死在了战舰的炮火之中,他们的任务仅是解掉残余的敌人,并且夺取营地里的粮草!
战斗只持续了两刻钟,营地里的日寇就全部被消灭,而指挥登陆作战的近卫军军官一方面派出探子前往营地外。如果发现日寇的援军,就用火箭通知舰队,引导舰队炮击。而大部分近卫军的任务都是将营地里的粮草尽量运上战舰。不过,营地里储备的粮草确实太多了,两千来人,再怎么努力也搬不走太多吧!
忙活了几个时辰,日寇的增援部队也被舰队的炮火击退,在每艘战舰都装满了粮草之后,营地里依然有一大半的粮草没有办法运上船。朱祁钰见此情况,大为后悔,没有将运输船队带来,不然这里的粮食都能被运走了!最后,在没有办法装下更多的粮食之后。朱祁钰下令一把火烧掉了没有办法带走的粮食,反正,一粒也不能留给日寇!
扫荡了日寇在对马岛北岛南面的粮食储备地之后,明军舰队一不做二不休,转战对马岛各地,两千余近卫军也是大展神威,短短数天之内,连续扫荡了几个日军营地,虽然后来强盗的粮草很少,不过,对马岛上的日寇也没有被明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不得不撤出岛屿沿海地区,退缩到了岛屿中间,以避免遭到明军舰队的突然袭击!
不出十日,明军已经迫使对马岛北岛上的日军退守内地,不敢再在沿海地区出没。接着,朱祁钰率领舰队返回了北面,与李舜臣指挥的另外一股舰队会师。
当然,李舜臣这十来日里也没有闲着,天天都要轰击日寇控制的港口,而且是毫无规律的袭击,搞得日寇神经非常的紧张,随时都要做好防御明军炮击的准备,甚至在吃饭,拉屎,睡觉的时候到要提起注意力,只要明军炮击一开始就立即躲避!
几日下来,日寇已经被搞得疲惫不堪。李舜臣借此机会,第一次率领舰队杀入港口,在极近的距离之内炮击了港口内的日寇炮兵阵地,接着将火力转移到了那些躲避在港口深处的日寇舰艇上,他甚至还派出小艇,运载纵火物资,大量焚烧日寇的战舰!
这是一次有这代表性的袭击行动。以往,在对港口进行封锁的时候,战舰很难以突破港口本身的防御设施,打击港口内的舰船成了一件难事。而这次,李舜臣率领舰队杀入港口内,用纵火船焚烧了大量的日寇舰船,开创了舰队袭击港口的新战术,
当然,这一战的战果也非常巨大,明军的纵火焚烧了三十多艘日寇舰船,不过,火借风势,这场大火还引燃了其他数十艘躲避不及的日舰。而且,当时绝大部分的日寇舰船都停泊在港口深处,即使没有着火的日舰也难以运动出来。这场大火整整烧了一天一夜,当大火熄灭的时候,日寇的两百余艘舰船损失了一大半,而岸上的日寇根本就是爱莫能助,那么大的火,根本就没有办法扑灭!
当李舜臣率领明军舰队全身而退的时候,日寇才反应了过来,组织起了防御。不过,这时候日寇的防御作战也没有任何的效果了,明军舰队不但撤退出了日寇岸防火炮的方位,而且日寇的岸防火炮也基本上都被明军舰队给摧毁了,他们也没有办法对明军舰队构成威胁!!!
听完了李舜臣讲述奇袭的经过,朱祁钰大笑了起来。柴栋在围困港口的时间内,都没有想到这个办法,而李舜臣几日之内就能够获得如此的战绩,两人高下立即就分了出来。当然,在朱祁钰看来,两个人不管好坏,都是大明优秀的水军将领,都是大明水军的栋梁之才!
“现在看来,对马岛已经没有多少油水了。柴栋,立即安排船队将粮食运到朝鲜战场上去,我们现在的注意力要转移到朝鲜战场,在打败入侵朝鲜的日寇之后,我们在挥师进军日本!”朱祁钰看了两个人一眼,接着说道,“李将军,最近有收到朝鲜战场上的报告吗?”
“陛下,卫将军与罗将军指挥的两路大军已经力挫日寇。现在,卫将军麾下的明军主力已经光复了汉城,正在策划进攻杨平,而罗将军指挥的偏锋大军则已经到达了洛东江一线,正在打击日寇后勤补给线,压缩日寇的防线!”
朱祁钰快步走到了地图前,仔细观察了一会,问道:“现在侵朝日寇还有多少兵力?”
“不足二十万,而且大部都集中在杨平到釜山一线!”
“看来,卫平与罗国栋两个人都没有让我们失望。卫平在北面成功地吸引住了日寇的主力,而罗国栋则在南面大打出手,日寇有苦难言了!”朱祁钰笑了起来,战场上的局势一目了然。在明军展开反击之前,日寇只需要在北部地区集中兵力防御。而现在,随着日寇侧翼受到威胁,再加上战线延长,日寇那点兵力根本就不可能守住这么长的防线。“日寇覆灭,只是眼前的事情,这次,我们不但要战胜日寇,而且还要全歼日寇入朝部队,给日寇一个惨痛的教训,也为今后进攻日寇的老巢奠定基础!”
“陛下,舰队仅能封锁日寇撤退的线路,如果发动大规模登陆作战,我们挥手上的兵力绝对不够!”柴栋立即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朱祁钰笑了起来,说道:“柴将军,谁说舰队在地面作战中没有作用?”朱祁钰用手在釜山城上一指,说道:“日寇要想退回本土,仅靠蔚山港是不够的,他们必须要将釜山港利用起来。只要卫平与罗国栋再次发动进攻,日寇必然撤退。他们到时候,必须死守釜山港,守住撤退的通道。如果我们的舰队出现在釜山港,并且用炮火打击日寇的话,那么是一个什么效果?”
“如果再将舰队携带的近卫军所向披靡,以及多余的水手组织起来的话,那么占领釜山港也不算难事!”
“对,以舰队猛烈的炮火,如果我们能够抢先占领釜山港,那么就可以将日寇逼到蔚山附近,到时候,我们用舰队在外海封锁,配合卫平与罗国栋两路大军,日寇必然全军覆没!”朱祁钰朝李舜臣点了点头,两人都想到了一块去了!
最后,朱祁钰做出了决定,舰队立即杀往釜山港,进攻釜山的战役就此拉开了!
第五卷 半岛攻略
第二十八节 釜山登陆战
驻守釜山港的是小西行长。原本,他因为作战不力被丰臣秀吉给撤了下来,虽然没有砍掉他的脑袋,不过,也只能在后方负责守卫的工作了。而丰臣秀吉恐怕怎么也没有想到,釜山会变为前线,如果是这样的话,他绝对不可能把小西行长这个逃跑“冠军”给留在釜山,由他看守最为重要的撤退通道吧!
朱祁钰率领的明军舰队一早就到达了釜山港外海,一百多艘战舰中,除了二十余艘被抽调去护送运输船队,十多艘负责在外围警戒,另外还有十来艘留在了对马岛附近之外,其他的六十多艘战舰全都集中在釜山港外。而且,这包括了所有的一级战舰,绝大部分的二级战舰,集中了舰队七成以上的火炮!
炮击开始之后就一直没有停下来,舰队先是用右舷火炮射击,打了二十多轮之后,舰队掉转方向,开始用左舷的火炮射击。这种持续不断的炮击给了日寇极大的压力,特别是心理上的压力。小西行长作为一个见多识广的商人,自然明白明军火器的厉害,而现在明军舰队集中了上千门的火炮,这釜山城就算再坚固,也会被打成烈火地域!
小西虽然没有再次逃跑,他也确定无处可逃了,不过,他也没有任何办法对付明军的炮击。明军的炮击持续了整整一日,舰队携带的炮弹都打光了之后才停了下来,退到外海接受运输船的补给。当天晚上,再次返回釜山港的外海,接着开始炮击!
这次炮击没有持续多久,两千多近卫军与组织起来的五千余水手就乘坐小艇上了岸。近卫军虽然没有强大的火器,却都是优秀的步兵,而五千水手携带了二十余门从战舰上拆下来的火炮,另外的人员也都人手一枪。这支军队完成了集结之后,就开始向釜山城推进。一场攻城战打响了!
在对马岛的作战行动中,明军近卫军袭击地仅是日寇的营地,其防御能力与釜山城不可同日而语。不过这次明军也携带了火炮,还有火枪,这才是对“陆战队”作战能力的全面检验,如果明军能够打下釜山城地话,那么明军水师的陆战能力就得到了肯定,而且明军“陆战队”的地位,能力都得到了承认!
战斗打得并不是很激烈。当时釜山城内虽然有小西的兵团,以及两万多负责后勤运送工作的日寇二线部队。虽然,进攻的明军就七千多人,不过,明军在舰队地炮火支持下,日寇根本就不敢出城迎战,只能在城内死守!而七千明军也没有给对手任何的机会,釜山城本身不算是坚城,当年日寇也没有费多少力气就打了下来。这次明军自然也不用花费多少力气!而可笑的是,当初小西行长正是从此踏上了朝鲜的大地,而现在,他却又要在此面临一场生死考验!
小西行长也很清楚,上次丰臣秀吉不杀他,主要是有几个与他关系很好地将军担保他,而他被放到釜山来,任务就是守住这条通道,而且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不过,丰臣秀吉也就最多容忍他一次。如果他再丢了釜山地话,那丰臣秀吉不杀了他,然后再灭了小西家族那才是怪事!
正因为这个原因,小西这次是拼了命的死守釜山城。小西搞到的那些火炮都被丰臣秀吉给带到北面去了,所以他只能在城内死守,希望在明军入城的时候,给明军重创,迫使明军放弃占领釜山城地希望。当然,结果肯定不会与他设想的一样。
当朱祁钰发现日寇放弃了在城墙上的防守之后,心里也明白了日寇的计划,他立即下令加强了炮击,舰队驶近了海岸,集中火力轰击城内的日军。炮击整整持续了一个晚上,直到天亮的时候才降低了炮击的密度!而这时候,“休整”了一夜的明军“陆战队”也在此时发动了进攻,趁日寇整夜忙于躲避炮击,疲备不堪的时候,一举攻入了釜山城。
日寇措手不及,根本阻挡不了明军的进攻。特别是那两千多近卫军,个个勇猛无敌,即使他们并没有战马地帮助,不过在巷战中,徒步作战的近卫军反而更能显示实力,加上他们手上的短铳,以及跟随在后面的水手火枪的帮助,明军所向披靡,日寇根本就无法阻挡。正午之前,明军已经包围了釜山城镇守府,而这里现在就是小西行长的居住的地方!
这次,小西没有想到逃,他知道,丢了釜山城,逃回去也是死,而如果留下来,明军还不一定会杀他,特别是当他想要活下来的时候,有足够的筹码让明军饶他一命!当明军冲入了镇守府的时候,小西已经带着几个侍卫等在了大厅里,并且放弃了抵抗。而明军官兵并没有认出这个日军将领来,如果不是一位军官及时制止,恐怕小西在见到了朱祁钰之前就已经身首异处了!当然,小西拥有的外语“天赋”帮了他很大的忙。在他报出自己的身份,并且要求见明军主帅之后,他才逃脱了一死。当然,小西并不知道,明军主帅正是明帝国的皇帝朱祁钰!
明军在完全消灭了釜山城内的日寇时,小西行长也被带到了朱祁钰的旗舰上,见到了明军主帅。当小西行长发现明军主帅竟然是明帝国皇帝之后,立即就跪了下来,嘴里连连喊着饶命,他也早就知道,朱祁钰在玉浦海杀掉数千投降日军的事情,此时肯定是惊恐万分,生怕朱祁钰一刀砍了他!
朱祁钰冷眼看了这个胆小如鼠的日寇将军,心里更是瞧不起小西行长,不过,立即就有人在旁边提醒了朱祁钰。
“陛下,小西行长是长崎的大商人出身,小西家族是日寇的主要商人家族,他本身就不是将领,而且这次他有心投降,这对我们今后进攻日本有很大的帮助!”柴栋不愧是柴家的重要人物,一眼就认出了小西行长这个“老相识”。
“日本的商人?”朱祁钰笑了起来,立即明白小西为什么这么怕死了。恐怕还真没有几个商人不怕死呢。“看来,我们确实不能现在就杀了他,得好好的利用他!”
“陛下。小西甘心投顺大明,甘愿做陛下的马前卒,还望陛下收留!”小西也听到了朱祁钰的话,立即操着一口不那么正宗的汉语表达了自己的忠诚,当然,这是他对大明的忠诚,而不是对日本的忠诚。
“马前卒?你还不配,不过,我确实需要一条走狗!”
“小西甘愿做陛下的走狗!”小西头都挨到了甲板上,在他看来,只要不死,做走狗又有什么呢?
“不错,看来,这条狗很是听话!”朱祁钰笑了起来,“起来吧。”凳子要比朱祁钰他们的矮上很大一截,这样一来,小西即使坐下了,也显得比朱祁钰他们矮了很多,与蹲着差不了多少。
“小西,先告诉我。你们日本的商业发展情况吧!”
小西不敢有丝毫迟疑,立即说道:“陛下,日本的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两地,一是长崎港,二是江户,特别是以长崎港为重。这些年来,来到日本的各国商人,基本上都是在长崎集中,并且在这里向日本贩卖物品,购买日本的物品等!”
朱祁钰看了柴栋一眼,柴栋微微点了点头,证明了小西此话并没有假。朱祁钰略微一停顿,又问道:“那么,除了小西家族,还有多少其他的大商业家族?”
“陛下,日本的商业家族不多,其中以我们小西家族为主,另外,还有一些家族兼营商业,比如以海上抢劫为主地来岛家族,也经常将抢来的货物拿出来贩卖。陛下,以往骚扰大明海疆的倭寇,就主要得到了来岛家族的支持,而且这次被朝鲜与大明水师击溃地日本水师也主要是来岛家族的!”
朱祁钰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么,现在倭国内部的情况又怎么样?”
小西一愣,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不过他明白了朱祁钰的话之后,立即说道:“陛下,自足利家族发生因幕府将军之位的争夺以来,日本分成了两部份,即西军与东军。而这次侵朝的就主要是以织田信长为首的西军。而西军在国内也占了上风,正在逐步蚕食东军的地盘,前不久,西军攻占了江户,东军已经退守越后,上野与下野三地。”
“看来,西军这次是赢定了!”朱祁钰冷笑了一下,这织田信长确实是个人物,能在发动侵朝战争的同时,还在国内战场上获得优势,虽然他生错了朝代,不过来看,他的能力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不少。
“陛下,事实也并非完全如此。以前,西军由织田信长与丰臣秀吉两人指挥,双管齐下,东军根本就无法阻挡。不过,东军最近冒出了一个新的大将,叫上杉谦信,非常厉害,数度打败了织田信长的大军,导致西军进攻受阻!”
“上杉谦信?”朱祁钰皱了下眉毛,这头更痛了,“他的外号是不是越后之龙,还有军神一称?”
“越后之龙确实是他的外号,不过军神这一说,还是陛下这次提出来的,不过,以上杉谦信在战场上的表现,他也对得起这一称号,他甚至在战场上数度挫败了织田信长亲自指挥的进攻,能够挡住织田信长的进攻,他也完全配得上这一称号啊!”
朱祁钰点了点头。“好了,那么,现在天皇是在东军,还是在西军?”
“现在天皇还在东军手里,江户沦陷之后,天皇已经去了下野的宇都宫,并且在那里建了行宫。上杉谦信率领的越后军队也在此驻扎,因此,织田信长也就一直没有打到宇都宫去,没有能够完成北上的行动!”
“也就是说,上杉谦信给织田信长造了巨大的麻烦?”朱祁钰笑了起来,他沉思了一阵,问道:“小西,依你看来,如果我大明军队渡海东征,能否击败织田信长,而天皇会否支持我大明天军?”
“陛下如若渡海东征,必然势如破竹,而日本举国上下必然欢迎,如陛下能扶持天皇回归正位,那天皇也自然欢迎不已!”
“如果我不支持天皇呢?”
“这……”小西只犹豫了片刻,立即说道,“如果陛下愿做我日本的天皇,日本国民必然以此为荣幸,必然举国来朝,归附大明!”
朱祁钰冷笑了起来,说道:“小西啊,你说谎的本事并不好。就我所知,你日本的天皇与我们中原的皇帝不一样。中原是换一朝,就换一皇帝,而日本不管怎么更换幕府将军,天皇的位置还是没有动摇的,恐怕,在你等日本人的眼里,天皇就是神的化身吧,难道你会反对自己所信奉的天照大神吗?”
“陛下,小的甘心归顺大明,自然不再是日本人了,自然也就不用信奉天皇!”
朱祁钰大笑了起来,说道:“小西,你是条不错的走狗,见你这么热心做我大明的臣子,那我就赐你个姓吧。今后,你就姓……”朱祁钰迟疑了一下,说道:“今后你就姓顺,叫顺行长,以表你归顺我大明的决心,怎么样?”
小西立即谢恩,虽然他知道,这个“顺”姓绝没有什么好的意义在里面,不过见大明皇帝对他如此赏识,他能不谢恩吗?
“好了,今后你就跟随我左右,为我解释日本的情况。现在,你先下去换套衣服吧,你身上的和服太糟糕了,确实是垃圾,滚吧!”
小西连忙“滚”了下去,在金英与几个侍卫的陪同下去换了一套内侍的衣服,毕竟,明军并没有给日本将军准备合适的衣服,一时之间,也就只能去找了一套勉强合身的内侍衣服给小西换上了!
随后,朱祁钰又向柴栋询问了一些日本的情况,而这时候,釜山城的战斗也已经平静了下来,明军陆战队在组织起了朝鲜义军驻守釜山,并且派人去联络在加宁与马山的明军前来接替釜山的防御之后,都撤回了舰队。
第五卷 半岛攻略
第二十九节 全面反击
朱祁钰指挥的舰队袭击釜山时,卫平的北路主力,以及罗国栋指挥的南部偏锋两路大军也同时发动了进攻,针对侵入朝鲜日寇的全面反击开始了!
卫平负责的仍然是北路主攻,不过,这次,他再也不需要吸引日寇的主力了,因为他们要打的就是日寇的主力,这次不再是为了光复某地,或者是不再为了向前推进多少,这次,明军的主要目的就是歼灭日军,打击侵朝的日寇!
卫平当然清楚他的任务,所以这次进攻,明军一开始就集中了所有兵力,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战场迂回,而是将骑兵(已经重新补充到了四万人),步兵以及神机营都利用起来,虽然邓茂与陈豫仍然分别率领两万骑兵,不过,明军的所有兵力都集中在了战场正面上,并且发动了全力一击!
明军进攻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杨平的日寇三个兵团。丰臣秀吉在退到杨平之后,立即将三个兵团留在了这里,并且交给了在汶山一战奋力阻敌,并且逃了回来的宇喜多秀家指挥。而自己则去了骊川,并且在此集中了两个兵团的预备队,准备随时驰援杨平。日寇采取这种大纵深防御的意图很简单,对付明军骑兵的快速突击,不过却又造成了一个新的问题,日寇兵力分散,怎么对付明军的阵地进攻呢?
显然,日寇的这一防御部署,并没有难住卫平,在拥有绝对火力优势的情况之下,明军以不变应万变,不管丰臣秀吉在日本内战中的表现多好,他都不可能挡住明军进攻的步伐。而唯一能够让明军停止前进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明军的弹药消耗完了,必须要停下来等待补给!可以说,当时朝鲜糟糕的道路交通情况给明军制造的麻烦要远大于日寇给明军制造的威胁!
杨平城攻防打得中规中矩,卫平没有耍任何的花招,数万大军压上去,数百门火炮集中起来,杨平这座并不坚固的城市,哪能挡住明军强大的炮火!当然,卫平并没有把陈豫与邓茂的骑兵用上,这两支军队有更大的用途!
炮击持续了半日,杨平北面的城墙就被完全轰塌了,随后明军步兵与火枪兵稳步推进。守城的数万日寇在明军炮火中死伤惨重,且士气跌到了谷底,他们也只能在城内拼死抵抗,根本就无法对明军构成太大的威胁。
这次,宇喜多秀家接到的也是死命令。这个年轻的日本将军在战场上也算得上是个人才,他心里很清楚,杨平是骊川的门户,而骊川是忠州的门户。如果杨平失守的话,那骊川根本就守不住。只要骊川一丢,那忠州更是无法防守。当初,日军正是在攻克了忠州之后,直取汉城的。现在,明军反过来打,只要忠州一完蛋,那汉江以南的地区也没有天险可守了。日军必须要在杨平死拼,就算最后仍然是失败,也必须要为忠州的日军争取到组织防御的机会!
丰臣秀吉在南下骊川之前,是将杨平交付给宇喜多秀家的,宇喜多秀家自然不敢辜负丰臣秀吉的重托,他是丰臣秀吉最为重视的年轻将领。这次,他也是摆出了死拼的架势。在明军杀到到杨平之前,他就已经向三个军团的所有部下宣布,明军将杀害每一个投降的日本军人,想以此提高日寇的斗志。
这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经过了几次与明军的激战,日寇也都明白,他们在朝鲜犯下了滔天罪行,明军绝不会放过他们。而现在,逃跑绝对是死,那么还不如拼死一战,如果能够打败明军,还有一线的生存希望!不过,也并不是所有的日寇都这么想的,在明军进攻杨平之前,就已经有一部分的日寇逃出了杨平。
宇喜多秀家对这些逃兵一点都没有留情,在将这些人抓回来之后,宇喜多秀家当着数万日寇的面,亲手砍掉了这些逃兵的脑袋,并且再次重申了日军的纪律。而宇喜多秀家这一举动,将所有日寇都逼上了一条绝路,他们只有一条选择,与明军死战到底,逃跑是死,那么就战死在疆场上吧!
日寇的抵抗非常的顽强,不过,再顽强,日寇在战斗力,武器装备上的差距是无法用意志,以及兵力来弥补的。至少,在这个残酷的战场上,日寇这种拼命的打法,也就最多给明军进攻部队制造一点麻烦而已,要想获得胜利,那还差得太远了!
杨平城的战斗从中午打到了傍晚,当最后一股日寇被围在了南城门的时候,这一百多日寇发动了最后一次反冲击,而迎接他们的是如同狂风暴雨般的火枪子弹,一百多日寇全部被打成了马蜂窝。而日寇主将宇喜多秀家也在这里战死,临死,他还挥舞着武士刀,不过,这根本就无法威胁到明军火枪兵!
一天之内,杨平就落入明军之手,而在杨平守卫的三个兵团的日寇,除了两百来人趁乱逃到了东面的山区之外,包括投降的六万日寇全被歼灭。战后,数千负责打扫战场的明军用了两天时间,才把这数万具日寇的尸体掩埋完。
明军在进攻杨平的时候,并没有遭到日寇的援军,原因很简单,陈豫与邓茂的两路骑兵早就已经赶到了骊川的附近,虎视眈眈地盯着城内的日寇军队呢,只要日寇敢北上救援杨平,那他们就将受到明军骑兵的攻击。丰臣秀吉也不是笨蛋,他很清楚,如果率领骊川的两个兵团北上的话,恐怕还没有等他到杨平,就已经被明军给消灭掉了!
很快,杨平失守的消息传到骊川,丰臣秀吉心里大骇。如果说临津江一战,交战双方都是野战,而日军的野战能力不能与明军相比的话,那么这次宇喜多秀家的三个兵团据城而守,明军一日就打下了杨平。这足以说明,城市再也不是防守一方的重要据点了。在明军强大的火炮之下,城市已经失去了防御的价值!接着,宇喜多秀家阵亡的消息也传到了丰臣秀吉的耳朵了,这个日军主帅更是悲痛不已。不过,眼前已经没有时间让丰臣秀吉为宇喜多秀家这个年轻的将军感到惋惜了,他的选择只有一个,在明军主力赶到之前,离开城防并不坚固的骊川,退守忠州,希望依托忠州的防御来抵消明军强大的炮兵。并且消耗明军的弹药,以此来拖延明军的进攻!
丰臣秀吉留下了两千人马在骊川的城墙上装模作样之后,立即连夜带着两个兵团的日寇悄悄地离开了骊川城,一路向南而去。这次,日寇撤退的速度还真是不慢,且非常的隐蔽,连一直盘踞在骊川附近的两支明军骑兵都没有收到消息。直到天亮,当陈豫派出的侦察游骑发现骊川城的日寇都撤走了之后。这才反应过来,日寇已经连夜逃跑了!而那留下来断后的两千日寇也在当天下午追上了丰臣秀吉率领的主力。
陈豫与邓茂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见到日寇南逃,两个甩开腿叉子就追了上去。不过,与明军打了几战之后,日寇的逃命本事已经增强了不少。只一天的工夫,在第二日黄昏之前,丰臣秀吉率领的日寇就逃到了忠州城,而许多日寇一天都没有顾得上吃一口热饭。有的甚至憋了一天都没有小解,为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逃到忠州!
邓茂率领的骑兵只晚了半个时辰到达忠州,而此时忠州的日寇也做好了防御准备,见到日寇势众,邓茂没有贸然进攻,让骑兵迅速地切断了忠州附近的几条通道。而等陈豫的骑兵赶到之后,立即就占领了忠州南面通往闻庆与尚州的两条道路,切断了日寇的逃路。
卫平率领的主力大军因为受到火炮速度的限制,第三天上午才赶到了忠州城外。而此时,忠州城内的日寇达到了四个兵团,接近八万人马(其中两个兵团并没有满员)。明军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先部署了进攻阵地,封锁了忠州,准备在此与日寇打一次大规模的歼灭战!当然,此时在忠州负责指挥作战的已经不是丰臣秀吉了。在到达忠州的当天晚上,丰臣秀吉就将防御的任务交给了羽柴秀秋,自己则率领五百侍卫,抢在陈豫的骑兵堵死了南下道路之前,逃往了闻庆,去找退到闻庆休整的,有加藤清正指挥的两个兵团了。
这羽柴秀秋是丰臣秀吉的养子,也是个年轻将领,本来,丰臣秀吉的本姓就是羽柴。而在入侵朝鲜的时候,羽柴秀秋指挥的是第九兵团,也就是最后一个兵团。显然,丰臣秀吉对这个养子还很爱护,而且不太放心,将他放到了最后,由他来负责日军进攻的不给运送工作。不过,打到了现在这一步,羽柴秀秋这个公子哥也不得不上前线了,他恐怕怎么也没有想到会被安排在前线作战吧,不然当初也不会跟随丰臣秀吉远征朝鲜了!
说白了,这羽柴秀秋也就只是借了丰臣秀吉养子的身份,混了个日军将领的位置,而以他个人的能力来说,远配不上当日军统军大将,甚至连个小西行长都比不上。而现在,丰臣秀吉一下就把四个兵团交给他指挥,自己则带着五百侍卫逃命去了,羽柴秀秋这个公子哥也慌了手脚。逃跑显然是不可能的,就算他跟着逃回去,丰臣秀吉为了整顿军纪,必然拿他的脑袋开刀。而不逃的话,留在忠州他又能打退明军的进攻吗?
这羽柴秀秋确实没有一点经验,明军早就已经放出话来,绝不收一个日寇俘虏,绝不放过一个入侵朝鲜的日寇(小西行长是唯一的例外)。当羽柴秀秋决定投降的时候,恐怕他想到的只是怎么保住自己的小命,而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一问题吧!而正是他这一决定,最终将近八万日军葬送在了这里,而且也造就了朝鲜战场上明军第一次大规模坑杀日寇降卒的记录,打开了明军大规模屠杀日寇的先河!
当羽柴秀秋将投降书送到卫平的手里时,卫平也是大吃一惊,他最先认为日寇是假降,位的是引明军上当。不过,当羽柴秀秋将自己的将军信符送来之后,卫平也不得不怀疑,这小子确实是要投降了!当然,卫平是不会客气的。他让日寇使者回去告诉羽柴秀秋,让八万日寇全都放下武器,到城外指定地点集合。当让,卫平没有说太多,如果日寇知道是去送死,那还得花力气进攻忠州呢!!
羽柴秀秋一见明军肯接受他们的投降,心里也高兴了起来,他立即让四个兵团先后出城,在明军指定的二十多处地点分别集中。当然,这些日寇在出城的时候,就已经解除了武装,他们所佩戴的刀枪都堆积在了城门里面。
见到日寇乖乖解除了武装,且都出了城,卫平心里大喜。不过他没有立即下杀手,毕竟几万人如果知道明军要下杀手的话那,他们必然进行反抗,而要对付几万暴动的日寇降卒,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卫平先让人给日寇送去了饭菜,不过,这里面都加了超份量的蒙汗药。而日寇也大概是饿慌了吧,根本就没有发现饭菜有问题。
几万人醒来之时,全都被捆绑了起来,这下,日寇心里才开始害怕了。卫平也让人在城南的山谷中挖了十多个大坑,然后,让这几万日寇被无情地赶进了这些土坑里。当日寇明白,明军是要坑杀他们的时候,一切的都晚了,荷枪实弹的明军早就已经守在了一旁,而更多的明军则开始挥舞手中的铁钏……
坑杀八万日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卫平的数万官兵足足花了三天,才将这些日寇全都埋完!虽然中间发生了几次小规模的暴动,不过都被迅速地镇压了。这也造成了忠州南面的万人坑,自到几百年之后,日本对此仍然念念不忘,要知道,这可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坑杀降卒事件,其在历史的地位,甚至比得上当年白起在长平坑杀四十万赵国将卒一事!!
第五卷 半岛攻略
第三十节 一溃千里
坑杀忠州投降的八万日寇,这让明军也杀累了。以往,杀降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而且每次战斗投降的日寇都被杀了。不过,明军什么时候这么大规模的杀过日寇降卒呢?就连明军到后来都杀腻了。在战场上,日寇还会抵抗,杀起来过瘾,可这次杀的全是没有任何抵抗之力的日寇降卒,杀起来有何意思?
不过,陈豫与邓茂的骑兵可没有停下来,杀降卒的事并不是他们的事情。在卫平忙着坑杀日寇降卒的事情时,陈豫与邓茂则分别率领两万大军杀向了闻庆。
此时,逃到闻庆的丰臣秀吉也惊闻羽柴秀秋未做任何抵抗就投降了,而且八万投降的日军都被明军坑杀,当然,这一传闻也在日寇中间传开了。显然,这对日寇的心理打击是非常严重的。以往,是日寇屠杀朝鲜百姓,现在反了过来,明军以牙还牙,屠杀的灾难落到了日寇的头上。当然,日寇也纷纷认识到,他们只要还在朝鲜,那么就永远逃不过明军的追杀。显然,日寇都有同一个想法,逃!逃得越远越好,逃回日本最好!
丰臣秀吉第一个想到了逃,这次,他做得很彻底,在得知明军骑兵已经杀到了闻庆附近,他立即带着加藤清正,以及两个兵团的日寇立即就逃离了闻庆,一路根本就不做任何停留,在洛东江上游渡河之后,立即奔往了庆州,甚至没有去尚州,也没有去釜山。釜山也已经落入了明军之手!
显然,丰臣秀吉这次逃跑是很彻底的,陈豫与邓茂忙着占领闻庆,而且此时尚州方面地战斗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两人一商量,邓茂率军继续追赶日寇。而陈豫则立即率领骑兵去支援尚州方向上地友军。都没有做太多的停留,将闻庆的防御交给了朝鲜地方义军。
此时,尚州方向上,卫广率领的骑兵已经在城外打了半个多月的游击,虽然已经彻底地封死了尚州城内日寇的逃路。不过,尚州城坚固,且明军骑兵并无太多的攻坚利器,也只能望城兴叹,无可奈何。
陈豫的骑兵到达之后,立即与卫广的骑兵合兵一处,四处出击,打击那些到城外掠夺粮食的日寇,彻底地断绝了尚州城内日寇的粮食来源。当然,这一情况并没有维持多久,当卫平率军到达了闻庆之后,立即分了五千火枪兵与五千步兵过来,另外还带了几十门火炮过来,协助两人破城。
随着明军神机营炮兵的到达,尚州虽然是朝鲜南部出了名的坚城,当初日寇也打了数日才从五千多朝鲜军队手里打了下来。不过,这次,明军只用了两日,就攻破了尚州城,而在城内的三万多日寇被全歼。当然,投降的,或者因伤被俘的两千多日寇也被坑杀了!
攻克尚州之后,陈豫与卫广立即分兵。陈豫的两万骑兵沿尚州-大丘一线进攻,扫荡沿途的日寇流匪。而卫广则率自己麾下的一万骑兵,以及卫平支援的一万火枪兵与步兵杀向了南面的昌宁。
卫广并没有进攻被围困的昌宁,而是继续南下,杀向了熊川。而此时,罗国栋的偏锋主力也集中在了熊川附近,正在围攻熊川。而卫广率军赶到,立即大增明军实力,熊川也成了日寇的葬身之地。
卫广将一万火枪兵与步兵交给了罗国栋之后,立即率军全速南下,直奔釜山,从朱祁钰留下的近卫军手里接过了釜山的防御重任。而罗国栋也在两日之内结束了进攻熊川的作战任务,该地的一万余日寇全数被歼灭,无一逃脱。
在罗国栋进攻熊川的时候,严广儒的骑兵也已经打下了只有一千余人防御的马山。这次严广儒是硬打的,必经一万人打一千人,如果还打不下马山这座小城的话,那明军也太丢脸了!
在严广儒打下了马山,杀往熊川的时候,罗国栋已经占领了熊川。
接着,偏锋一路四万多大军开往了釜山。在釜山会师之后,这四万多人马又直奔东莱,占领了东莱之后,再西进,围困住了金海。至此,明军偏锋大军完成了在朝鲜南部地区的进攻作战,彻底地堵死了日寇从朝鲜海峡南逃的通道,锁死了朝鲜的南大门!
再说卫平这边,北路主力大军到了闻庆之时,丰臣秀吉率领的日寇也已经逃到了庆州。不过,卫平并没有急于进攻庆州。见南面的偏锋大军攻城拔寨,一路打得日寇落花流水。卫平将目标对准了大丘。这也是日寇在朝鲜东南沿海地带之外,唯一控制的一座朝鲜城市了。
明军在出发进攻大丘之前,先在闻庆休整了三日。随后,卫平会同南面的罗国栋,一起兵压大丘城。而大丘是朝鲜东南地区比较坚固的大城,而且当时日寇除了集中在庆州的主力之外,周围溃逃的军队都会聚在了大丘。一时之间,大丘的日寇兵力达到了四万,虽然这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不过流窜出去的话,必然会危害朝鲜百姓。所以,这次卫平与罗国栋都决定,绝不能让一名日寇流窜出去,既然要打,那就要全歼日寇!
围攻大丘之战,简直就是杀鸡用牛刀!以当时的情况,恐怕一万明军就足以干掉这里的四万日寇了,不过,卫平与罗国栋则分别投入了四万与三万兵马,总计七万余大军一起杀向了大丘,如同泰山压顶之势,大丘的日军不灭亡才是怪事!
七万大军保卫了大丘,并且将城外的日寇都歼灭了之后,卫平与罗国栋这两个神机营将领分别从东西两个方向上发动了蒙古,两路大军的近五百门火炮全都投入了战斗。不计成本地将炮弹射向了大丘。明军是不用担心城内朝鲜百姓的,日寇在占领大丘的时候,就已经屠杀了好几万朝鲜百姓。而现在,能逃的朝鲜百姓都已经逃到了城外来,留下来的,也基本上成了日寇的走狗与帮凶。
炮击持续了两个时辰,明军在消耗了上万发的炮弹之后。大丘城墙最终坍塌了。而早已经做好了准备的明军步兵与火枪兵迅速地杀了上去。此时,城内残存的一万多日寇虽然做出了顽强的抵抗,可对于已经完全掌握了城市战经验的明军来说。日寇的抵抗也就最多让他们需要花一些去占领城市而已。
日寇的抵抗坚持到了黄昏,当最后一支日寇被歼灭之后,大丘宣布光复。这是一个有代表的胜利。明军在大丘一战中,已经彻底地证明炮兵的战争中的地位。即使是几百年之后,朝鲜大丘城仍然保留着那两段被明军炮火轰塌的城墙,一方面是让朝鲜人谨记当年日寇入侵的教训,另外一方面,自然也是为了纪念明军帮助朝鲜恢复江山的巨大功劳!而这也成为了朝鲜十景之一,成为了朝鲜最有旅游价值,特别是对喜欢军事历史的人来说最有价值的旅游胜地之一。
打下了大丘之后,明军官兵也已经十分的疲惫了,特别是对罗国栋的部队来说,部队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已经打下了十多座朝鲜城市,不累才是怪事。而且,两路大军的补给都出现了问题。特别是随着战线的延长,补给速度减慢了许多。最后,明军将战线推进到了庆州与蔚山一线之后,明军停止了进攻,等待补给到达。
显然,打到这一步,日寇在朝鲜已经失败了,即使,被围困在蔚山与庆州两地的日寇还有十来万,可是,面对明军近十五万大军泰山压顶之势,日寇根本没有一丝胜算。可是,退到了庆州的丰臣秀吉并不死心。进攻朝鲜是他的心血,是他的梦想,更是实现他野心的重要一步,他绝不甘心在这里失败!
丰臣秀吉显然疯狂了,而他手下还有个更疯狂的人,这人正是加藤清正!在安州一战,加藤清正受了重伤,养了一个多月,伤势终于好了。当然,此时日军也已经退到了庆州。加藤清正心里很是不服,认为当初丰臣秀吉将他从前线上撤下来,是个完全错误的决定,如果他的第二兵团不撤下来的话,日军绝不会败得这么惨!加藤清正自然也不甘心,他立即向丰臣秀吉请战,要求率第二兵团反击,将明军打回去!
这加藤清正的口吻还真是不小,他只要自己的第二兵团,而且保证会将明军一路赶回鸭绿江,彻底占领日本!疯狂的加藤清正正好对上了此时丰臣秀吉的胃口,日军将领也是死的死,降的降,此时加藤清正能站出来请战,丰臣秀吉顿时大喜。他不但将第二兵团交给了加藤清正,而且还多给了他一个兵团,并且保证,在加藤清正从北面突击的时候,他会亲率一个兵团在南面牵制明军,为加藤创造机会!
两人立即行动了起来,也就在明军合围庆州与蔚山时,日寇的反击开始了。虽然此时明军的作战物资短缺,不过,要抵挡日寇的反击,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对日寇来说,这次反击将是他们在朝鲜战场上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了,而且也将是绝大部分日寇所参加的最后一次战斗!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