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万两黄金,折合白银五百万两,也就是说,一条火枪就卖了两万五千两!”
“我的天,这日本人还真是富得流油啊!以后就按这个价格卖,他们反正有的是黄金,等我们把日本所有大名的钱都榨干以后,看他们用什么来抵抗大明的铁骑!”
“陛下,你准备征讨日本?”
朱祁钰眼珠子一转,笑了起来。“柴老板,我说过,今后我大明军队所到之处,都为我大明疆土。不过,现在我们的重点还是对付蒙古,在没有彻底征服蒙古之前,我们不可能远征日本。还有,大明水师现在还在建造之中,如无水师,也不可能征伐日本!”
“陛下圣明,如有一日,陛下能出军征讨日本,我柴某将鼎力支持!”柴汇很是清楚,每一次战争都将带来重大的商业利益,今后只要大明的军队打到哪,他的生意就可以做到哪。如果能够征服日本,那今后柴家垄断了日本的商业,这可是经营一个国家呢!而且,日本女人个个都还不错,要是搞一批回来……想着想着,柴汇就想歪了。
“柴老板,你的人在那边还有什么发现?”
柴汇一惊,神色突然严肃了起来。这屋里本来就他与朱祁钰两人,他还小心向四周看了一下,才伏在朱祁钰耳边小声说道:“陛下,我的探子还有一个天大的发现,好像上皇现在就在日本!”
“你说什么?”朱祁钰这下可是惊讶无比了,“你是说,朱祁镇在日本,那是不是徐有贞也在日本?”
柴汇苦笑了一下。“陛下,探子也只是带来这一消息,不过并不确定。当初,上皇与徐有贞是一起失踪的,如果上皇真在日本,那徐有贞也肯定在日本!”
“这下,我们有对日本宣战的理由了!”朱祁钰站了起来,在狭小的屋子里走了好几圈,才说道,“柴汇,立即多派人员,以通商的名义前往日本。记住,除了武器弹药要严格限制卖给日本人之外,还有我们的工业技术,生产机器也不能卖给日本,其他的产品,你能卖多少就卖多少。当然,赚钱是假,务必要调查清楚上皇与徐有贞是否在日本,如果在,就要掌握他们的行踪!”
“陛下,你准备以此为借口讨伐日本?”
“这确实是个理由,不过我说过了,在平定蒙古之前,日本不做考虑。不过,大明水师的建造工作,必须要抓紧安排。等我北伐胜利之后,立即组织力量远征日本!”
“陛下圣明,柴某定全力以赴,助陛下征战获胜!”
“好,好!想不到朱祁镇与徐有贞竟然跑到日本去了,看来,这是上天给我的一个机会啊!”朱祁钰显得有点兴奋,本来朱祁镇对他就是个威胁,日本也是个威胁,现在两个问题合在了一起,那么今后只要有机会,必然远征日本!
“那陛下准备什么时候讨伐蒙古?”
“明年开春,大军就将出发。对了,柴老板,你们的船队是不是要准备再次返回大沽?我在这里有一批军需物资需要运到京城去,也正好顺路带上!”
“陛下,这个毫无问题,如果陛下肯赏脸的话,后日船队出发,柴某请陛下同行!”
“乘船回京城?”朱祁钰一愣,然后笑了起来,“也好,也好。今后我必然要渡海东征,现在先去体验一下海上生活,也不算是坏事!”
“那我马上去给陛下安排!”
“行,行!柴老板,你知道我是个随便的人,不用刻意安排,另外也不要大肆宣扬,就当我是普通客商好了!”
“没问题,那就将陛下安排在我的旗舰上!”
朱祁钰点了点头,柴汇立即就出去安排这件事情了。而朱祁钰在密室里考虑了一阵,这才走了出去,显然,他必须要好好理由朱祁镇身在日本这件事情。
两日后,船队离开了刘家港,而朱祁钰也给于谦写了封信,让快马带回京城。里面除了需要准备征战蒙古的安排之外,还有朱祁镇与徐有贞的消息。想必,于谦在知道此事之后,就不会再反对发展水师了!
这一日,丁用也送来消息,吴长生组织的长江水利工程已经设计完毕,正在现场勘察,月余之后就可以开工了,而明年汛期之前,第一期工程就能完工。另外,南方灾民的事情也基本上安置妥当,各地军队也陆续返回。出了留下一部分的医生之外,其他从京城来的救灾人员也在陆续遣返。朱祁钰给丁用回了封信,让他在安置妥当了善后事情之后,也返回京城,协助于谦组织大军北伐之事。
这两日,还有一事,即郑梦秋与苏州,常州,松江,杭州四府的数十位大商人,地主签署了一份意义重大的合同,四府八成纺织产业进行大联合,并且在四府各地再开办八家纺织厂,以扩大生产规模。另外,该地地主也将多余土地转向生产棉花,以供应纺织厂!当然,郑梦秋是承诺了要按照一定价格收购棉花的!朱祁钰也对新成立的纺织联合会表示了恭喜,同时让郑梦秋开始想办法拓展棉布的销路,这其中,柴汇等大商人也出了不少的力,最重要的就是帮助郑梦秋建立全国性的销售网,让工厂生产出来的棉布不愁卖不掉!
处理完这些事情之后,朱祁钰才安心上船,准备跟随柴汇的船队,去体验一番海上生活的味道,为他未来远征大洋做好准备!
第三卷 帝国奠基
第二十九节 大洋风情
船队从刘家港出发,一路顺江而下,不出半日,就已经过了长江口,进入了黄海。而一到了海上,那景象就完全不一样了,对于在陆地上生活惯了的人,坐船是一件不那么舒服的事情。包括金英等宦官,还有大部分侍卫在内,都出现了晕船的现象。而让众人惊讶不已的是,朱祁钰根本就没有一点晕船的样子,甚至看不出一丝难受的神色!
“陛下,你以前出过海吗?”
“出海?这还是我第二次见到海呢,第一次,是小的时候岁父皇外巡,在海边见过大海!”朱祁钰以前确实见过一次大海,不过并不是他说的这样。
“这就奇怪了,别人第一次乘船出海,都会非常不适。你看灵儿,她就晕得不行了,都躲回舱里睡觉去了。陛下却一点问题都没有,看来,陛下天生就是当海员的啊!”朱祁钰能够赏脸乘坐柴家的商船回京,柴美娇自然是高兴无比,在她看来,这不仅仅是朱祁钰重视柴家的船队,也是对她的重视。
“美娇,不得乱说,陛下是真命天子,那能跟海员相提并论!”
“没事,没事。柴老板,其实我还很羡慕海员的,他们在大海上自由自在,总比我成天被国事所忙要好多了吧?”朱祁钰笑了起来,“现在,我也终于能够体会到,当年三宝太监为何七下西洋还不肯休止,原来大海是这么漂亮,大海的吸引力,远远超过了陆地!从今往后,只要我大明水师所到之处,那就是我大明的海域,那就是我大明的海疆!”
“陛下鸿图伟略,想必我大明舰队扬帆四海的日子也不远了!”
“不,海军并非陆军,要建立一支舰队,而且还是一支战无不胜的舰队,远比建立一支强大的陆军困难多了,而且需要的时间也更长!所以,我们切不能心急,只有一步步的做好了,那我大明无敌舰队自然应运而生!”
“陛下英明!”
朱祁钰转向了大海,突然问道:“柴老板,你前几日跟我提起日本的事情,现在日本国内是不是处于战乱阶段?”
“正是如此。也正因为日本国内处于战乱时期,前几年,天皇虽然遣使前来,表示将控制倭寇,不过效果却并不明显。究其原因,倭寇来各地大名组织的流寇,天皇根本就控制不了,所以倭寇问题也无法解决!”
朱祁钰点了点头。“这是个机会,你派人打听一下,日本天皇是谁,还有,日本国内局势如何,比如谁掌权,谁反对,双方势力如何。更重要的是,日本有没有强大的武将,他们的军队编制,素质,战斗力,所使用的武器,还有,日本的经济。换句话说,能搞到的情报,都要搞到手。在我率军征讨之前,情报非常重要!”
“柴某明白,陛下完全可以放心,我们柴家的商人都是陛下的眼线。另外,除了日本之外,我还可以安排人到南洋各国去了解当地情况,为未来陛下远征做好准备!”
“好,柴老板,你太明白我的意思了。我看,政府里有个位置很适合你来坐!”
“我?”柴汇苦笑了起来,“陛下,柴某只是陛下的臣子,能为陛下效劳,柴某已经万分荣幸了,至于什么官员之类的,柴某可从没有想过啊!”
“当官也是为我效劳嘛!”朱祁钰拍了下柴汇的肩膀,“回去后,我们再详细谈谈,现在我确实需要你这样的人才,而且,政府这个部门还真好空着呢,有柴老板相助,那今后我大明就如虎添翼了!”
柴汇不敢再做推辞,他当然知道当官的好处,自古大商人都是官商,而他要能成为朱祁钰的心腹,再加上柴家的实力,他就将是大明头号商人!
船队航行两日,已经过了黄河口,开始向东北转向,到了山东外海。而此时,如同段灵,金英这些晕船的人也逐渐适应了海上生活,起色略微好了一些。这两日,朱祁钰也没有闲着,一有时间就拉柴汇探讨航海的事情。不过,柴汇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不可能整日配着朱祁钰,到后来,也就是柴美娇反过来做了朱祁钰的老师,传授航海知识给朱祁钰了。
“看来,孔夫子说得没有错啊,三人行,必有我师。往日,是我传授知识给柴大小姐,现在反过来,柴大小姐做了我的老师。金英,是不是可以封柴大小姐为太师啊?”
柴美娇一愣,脸色立即黯淡了下来。“陛下,我才不做什么太师,听说各朝太师都是老掉牙的,难道我有那么老吗?”
“哈哈,玩笑,只是一句玩笑而已。美娇,这两日你给我讲解的这些航海知识,确实让我大开眼界啊。以往,我大明人士之注重陆地,不注重海洋,现在看来,海洋所包含的一切,远比陆地丰富得多啊!”
“陛下,你当初不是跟我们说过,这个什么‘地球’,有七成都是海洋,陆地只占了三成吗?海洋大了这么多,当然更为重要了!”段灵在航海方面比朱祁钰还不如,所以这两日,她也做了个陪读。
“对了,陛下,你为什么说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是个球,而大地不是平的呢?”
“那我就来给你们讲一下这个道理。你们看那边,是山东吧?现在看去,我们能够隐约看到陆地,而船只现在正在转向,你耐心一点,有何发现?”
两人都耐心的看了一会,柴美娇终于明白了过来。“陛下,好像陆地是在向下沉呢!”
“对了,其实陆地并没有下沉,而是我们正在远离陆地。那你们想像一下,如果大地与海洋都是平的,那么,在船只远离的时候,陆地会下沉吗?还有,当船只返回的时候,站在陆地上的人,首先看到的将是船只的桅杆,然后才是船身,这是为什么呢?”
“我明白了,这是船身被挡住了,因为桅杆更高,所以才先看到桅杆!”
“那么,如果陆地与海洋都是平的话,怎么会挡住船身呢?”
两人都沉默了下来,很快就明白了朱祁钰的意思。柴美娇问道:“陛下,如果大地是个巨大的球,那在球的那一边……”
朱祁钰抬了下手,打断了柴美娇的话,然后指着下面说道:“我们丢下的任何东西,都是垂直落下的。在刘家港如此,在这里也如此。如果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球上,那么在球的不同点,为什么所有东西都会垂直落下来?”
“陛下,你是说,有一种力量将东西往下拉?”
“对,正是这个道理,所以,在这个巨大的球上,不管你在哪里,都有一股巨大的引力,让我们脚朝下,头朝上,也上失去了支撑的物体掉落下来。当然,在地球的对面,我们也是脚朝下,头朝上的,并不可能头下脚上!”
“陛下,这就是你说的引力?”段灵已经开始在思考了。
“对,这就是引力,我曾经跟你们说过,任何物体之间都有引力,你我之间也有,不过,我们之间的引力很小,感觉不到,而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因为产生的引力很大,我们才能够感觉得到!”
两人思考了一阵,都慢慢的点了点头。
“好了,这些事情,你们以后再想吧。美娇,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我们制造战舰的木板是不是要晾晒三年?”
“如果不将木板里的水分都晒干的话,建造出来的战舰将使用不了多久。在南方,需要晾晒三年,在北方,也许五年都不止!”
“那你还记得我给你说过的温室吗?”朱祁钰叫金英拿来纸笔,画了一个温室的结构图出来,“回去之后,你建造一座这样的温室,然后装上排风系统,尽量选择空气干燥的地方建造。然后,将木板都放在里面,通过温室加热,另外,用排风系统来更换里面的空气,这样一来,要蒸发掉木板里的水分,不就更快了吗?”
“我怎么没有想到呢?这样一来,建造战舰的木板最多只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达到使用要求了!”
“对,所以,你得抓紧准备建造舰队了!”
“陛下,你好聪明,看来,我们还没有学到你所有的知识呢!”
“学到我的知识?”朱祁钰笑着拍了下段灵的脑袋,“你们两个恐怕还要用好几年吧!其实,这些知识并不复杂,问题是,你们没有系统的基础知识,学习又很零碎!”
两人都苦笑了起来,不过,这却让朱祁钰想到了一个问题。他是通过聊天,以及现场表演的方式将自己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这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只能起到一定的效果,比如柴美娇,段灵,袁野,郑梦秋这些人都是通过这种办法有了新的发明。可是,没有一套系统的科学知识体系的话,那么科学知识是无法深入到每一个人心的。也就是说,朱祁钰缺乏一套完善的启蒙教材!这是个大问题,必须要尽快解决!想到这,朱祁钰就知道回去之后,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情了!
第三卷 帝国奠基
第三十节 于谦的担忧
舰队在傍晚进入了大沽港,当天晚上,朱祁钰一行人就到了天津卫。一夜无话,第二天,朱祁钰谢绝了众多地方官员的邀请,赶回了京城。而当他回到中南海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舟车劳顿一天,朱祁钰却并没有能够马上上床睡觉,因为于谦已经在他的书房里等了快两个时辰了!
“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路上遇到了一些小麻烦!”朱祁钰沐浴之后就来到了书房,怎么说,于谦是他最重要的大臣,怠慢谁,他也不能怠慢了于谦。
“陛下辛苦了,其实臣也不想这么晚来打扰陛下休息的,只是……”
朱祁钰先打打住了于谦的话,让金英带着手下先出去了。显然,于谦这么晚还找上门来,肯定有很重要的事情,而且是不能让外人知道的事情。
“陛下在信里说,上皇与徐有贞有可能在日本?”
朱祁钰点了点头。“这是柴老板的手下从日本带回来的消息,只是怀疑上皇与徐有贞已经逃到了日本去,不过,具体的情况现在还不清楚,我已经让柴汇再派人去探查了!”
“陛下,如果上皇真的在日本的话……”
“你是怕这有麻烦?”
于谦苦笑了一下。“这确实是个麻烦。按照惯例,日本每年都会遣使前来朝贡。前几年,因为我们与蒙古的战事不断,日本也就中断了朝贡,不过看样子,明年,日本会再次派使节来。陛下,如果上皇与徐有贞确实是在日本的话,这对我们很不利!”
朱祁钰沉思了一阵,说道:“你是担心日本会以此来要挟我们?”
“陛下,这到是次要问题,你有没有考虑过,以徐有贞的才能,如果他转向投靠日本,再加上上皇在日本……”
朱祁钰一惊,立即说道:“难道日本还敢以此为理由,派兵来侵犯我大明?”
“陛下,日本自是不敢前来侵犯大明。我军在开平大败蒙古大军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天下,日本人也知道蒙古大军的厉害,他们自是不敢小看我大明,不过,我们不得不考虑另外一处地方!”
朱祁钰只是略一思考,就明白了于谦的意思。“你是说朝鲜?”
“对,朝鲜李氏王朝对我大明一直忠心不二,且李氏王朝本身就是由我大明扶持起来的。虽然现在日本处于战乱时期,不过,日本人的野心一直很大,他们屡次派倭寇前来袭击我大明海疆,名为抢夺,实为摸清我大明底细。”
“于大人,我明白你的意思。日本只为一岛国,资源匮乏,土地有限,而日本人的野心一直都很大。他们要想发展,仅仅依靠数岛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日本人做梦都在想踏上大陆。显然,他们的进军路线只有两条,要么越过黄海,直接在我大明海岸登陆,要么就越过朝鲜海峡,在朝鲜半岛登陆。相比而言,后者不仅路途更近,而且先战胜朝鲜,夺取朝鲜资源,再进一步侵犯我大明,这更为明智。所以,日本要想登陆,就只能选择朝鲜!”
“陛下,当年李氏王朝建立的时候,朝鲜前朝还有一些人流落到了日本!”
“看来,所有的麻烦都集中到一起了!如果这些朝鲜前朝的人与徐有贞,还有上皇联合起来,再得到日本的支持,恐怕朝鲜半岛还真不得安宁了!”
“陛下圣明!”
“那么,日本为什么要支持徐有贞?至少,现在日本天皇手里是没有实权的,大权都掌握在幕府将军手里,而且各地的大名也都不会跟天皇合作。可以说,日本比我们春秋战国时期还要混乱,他们哪来的能力进攻朝鲜?”
“陛下,如果日本意识到了我大明强大带来的威胁,也不排除日本各地大名联合起来,先一致对外,再解决内部问题的可能性啊!而且,朝鲜前朝遗孤必然给日本幕府将军许下重诺,承诺今后朝鲜归顺日本,向日本进贡。如果徐有贞也承诺,只要他控制了大明,就将向日本开放大明的话……”
“看来,问题没有我们所想像的那么简单啊!”朱祁钰苦笑一下,长叹一声。“于谦,那你认为应该怎么办?”
“陛下,臣认为,应该暂时放弃北伐蒙古,将重点转移到朝鲜上去!”
朱祁钰沉思一阵,突然笑了起来。“于谦,看来这段时间你也是忙得昏头了。这么做,无非是舍本逐末。你说,到底是蒙古对我们的威胁大,还是日本对我们的威胁大?”
“这……”
“蒙古数十万大军就在塞外,对我大明虎视眈眈,随时有可能南下侵犯。且,我们还有切身之痛,暴元期间,我中华儿女受了多少的苦难?日本乃弹丸小国,即使他们倾一国之力前来侵犯,只要我们守住了朝鲜,就能挡住日本进攻。所以,在征服蒙古之前,我们还不能去对付日本!”
“那陛下的意思是……”
“明年开春北伐的事情不能再推迟了,这次,我必然平定蒙古,若蒙古一日不灭,我就一日不会!至于日本方面嘛,我们可以做两手准备!”
于谦皱了下眉毛,显然朱祁钰是绝不会放过蒙古的。以往,成祖皇帝每次都是狠狠的教训一番蒙古,打了之后也就算了,所以没过几年,蒙古大军卷土重来,边患不断。这次,朱祁钰必然要吸取前车之鉴,打到蒙古彻底的臣服于大明,将蒙古纳入大明帐下,他才会甘心回师。不过,现在大明有能力彻底战胜蒙古吗?
“首先,我们对日本要采取安抚政策。如果明年日本遣使前来,要好生招待,他们要什么,都可以给,当然,我们的技术,还有火器都要看好点,不能让日本人偷师学艺。这日本人脸皮厚,偷鸡摸狗的事他们并不当作是耻辱。所以,对每一个日本使节,都要严加看管,派数人轮番监视,如果他们有任何越轨行为,先抓起来再说!”
“陛下,这恐怕不好吧。即使两国交战都不斩来使,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抓日本使节!”
“理由?我大明的利益就是理由,如果让日本人把制造火器,特别是配制火药的技术学了去,那不是让我大明将士今后去送死吗?于谦,你要记住一点,所谓的礼节,那是对君子而言的,对小人,我们就要比他们做得更小人!从今以后,一切以我大明利益为重,只要是危害到我大明利益的,就算是天王老子,我也不会善罢甘休!”
于谦心里一惊,显然朱祁钰这话是有道理的,可这一来,大明再不是礼仪之邦,这妥当吗?
“其二,通报朝鲜李家,让他们把自己的大门看好一点。当然,如果他们需要的话,可以援助一批军火过去,把我们淘汰下来的那些火枪,火炮卖一些给他们,价格可以低一点,就算是以成本价卖给他们都无所谓,只要李家能做我们的挡箭牌,让他们的人先去送死,我们给点军火算什么?同时,将我们在辽东地区的军队组织起来,派……就派卫平前往,让他镇守辽东,训练军队,再安排一名骑兵将领做副将。如果日本真的敢攻打朝鲜,就让卫平率兵入朝,协助李家抵抗侵略!不管用什么办法,都要将战争控制在朝鲜境内,等我平定了蒙古之后,再去找日本清算旧帐!”
“陛下,那沿海的海防……”
“备倭军不能撤消,要加强训练,另外,你找柴汇商量一下,如果能够将沿海地区的商人集中起来,让他们也出一份力,倭寇威胁就算不了什么了。毕竟,对商人来说,倭寇对他们的危害也不小。等到我大明水师成军之日,就是倭寇败亡之时!”
“陛下,你准备远征日本吗?”
“对,不过这是今后的事情,在大明水师成军之前,我们没有任何力量远征日本。所以,于谦啊,这水师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在我们平定了蒙古之后,水师的重要性将超过神机营!”
于谦微微的点了下头,对朱祁钰的野心,他已经相当了解了。而现在大明国力日盛,随着新政的效果表现出来,大明的军队也将越来越强大,有朝一日,这个年轻皇帝必然率领大明军队远征四方,到时候,将不是四方来朝,而将是大明的国土遍及全世界了!
朱祁钰也很清楚于谦的野心,作为一名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于谦的野心绝不在朱祁钰之下。特别是在朱祁钰描绘了新的世界蓝图之后,于谦的眼光比以往长了很多,朱祁钰要的是征服天下,而于谦要的是大明为头号强国。其实,这两个目的是一样的,大明征服了天下,那大明就是头号强国。而大明成了头号强国,也就自然有能力征服天下了!
两人又商量了一些关于北征蒙古的事情之后,于谦这才离开,而朱祁钰也赶紧去睡觉了,他明天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办,这件事情,并不比出兵北伐,或者是抵抗日本侵略差,只有做好了这件事情,大明的根基才会更加牢固!
第三卷 帝国奠基
第三十一节 启蒙教材
当朱祁钰来到学校的时候,师生们都很是惊讶。名义上,朱祁钰还是帝国公立大学的校长,是所有学生的老师,不过,这一年来,朱祁钰根本就没有踏入学校半步,教学的任务安排给了那一百多名一期学员,而学校的管理也交给了教育文化部。这次,朱祁钰没有打任何招呼就来了学校,自然让师生都感到非常意外。
朱祁钰一路上一边跟以前的学生打招呼,一边向新来的学生回礼。忙了一阵之后,他让金英去把代理校长,几个不同学科的主任,还有一批优秀的教师都叫到了学校的礼堂,也就是最大的课堂里去。而他在校园里转了一圈,向刚刚赶来的教育文化部官员提出了几点改进学校建设的意见之后,这才去了礼堂。
这是一间能够容纳数百人同时听课的大教室,很像当年朱祁钰在大学里的大教室一样,不过规模大了至少三倍。当朱祁钰到达的时候,那些接到通知的学校领导,教师都已经到了。一个个都热情的与朱祁钰打招呼,诉说当年的师生情谊。
“今天,我来找大家,是为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即使不管朱祁钰作为帝国皇帝的身份,他作为这些人的老师,地位也非常的崇高。“前段时间,我一直在想,当初,我是以传授的方式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教给你们的,各位也不负重望,在自己的领域内都有很大的成就。我也看过好几位的论文,写得不错,思想很新颖,有独创性。不过,各位有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
朱祁钰略微停顿了一会,给了这些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这也是他以往授课的方式,每提到一个问题,他就会让学生充分的思考,以促进学生自己思维的能力!
“陛下,你是说,我们的知识都有缺陷?”
“对,看来已经有人发现这个问题了,而今天,我来找你们,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祁钰满意的点了点头,他亲手培养的第一批学员,可以说是精英中的精英。“我以往授课的内容是很散乱,也很零碎的,几乎没有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五门八样,无所不包。当然,这对大家来说,也算是增长了见识。不过,科学本身就是一门系统的学问,只有系统的进行研究,才能取得更高的成果。比方说,袁野搞出了杂交水稻,却没有办法再进一步的提高杂交水稻的产量,为什么?这就是因为,出了要有更好的水稻种子之外,我们还要有更先进的耕种方法,更好的肥料,以及更合理的农田管理,才能够更进一步的提高水稻产量!比方说,郑梦秋搞出了水利纺纱车,还搞出了水力织布机,可这却离不开水力,为什么?因为郑梦秋的知识限制了他只能在这一领域内有所成就,而要让他搞出一种能够替代水力的动力系统来,他还没有这个能力!这就是缺乏系统知识的后果,也就是你们的知识缺陷!”
“陛下,那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
朱祁钰笑着压了压手。“办法不是没有,其实很简单,而且并不难。这个办法就是,从一开始,我们就应该以系统的方式来学习,而不是通过那种零散的方式来学习。这是我的过错,当初,我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不过,现在也不算为晚,至少,现在我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我有了助手,有了你们这样优秀的助手,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不会太困难了!”
“陛下,你的意思是,我们应该编一套完善的教材出来,是吧?”
“对,就是这个意思!当然,以我一人之力,是万万做不到的,就算我不处理国政,潜心来做这件事情,恐怕也要花上好几年的功夫。不过,现在你们都可以参加到这份工作中来,为大明学子编写第一份系统化的科学教材!”朱祁钰拿起了手里的一份资料,“这是我这几天来所想到的一些内容,大家都可以拿去看看。然后,我要一份完整的,完善的报告,要阐明新教材的思想,内容,所涉及到的知识,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兴趣来一起完成这项伟大的工程呢?”
下面所有人都兴奋了起来,他们在教学中也遇到了这些问题。本来,他们就只掌握了一些零散的知识,在被一些新来的学生问到一些疑难问题的时候,他们也都回答不出来。如果有一套系统的教材,那么今后这类问题就要好解决得多了。
朱祁钰这次的教育改革,可以说是彻底的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从孔子办学以来,一直是以老师当面传授的方式来传递知识的,这种方式有一定的好处,能够让学生更牢固的记住所学到的知识,特别是当老师知识渊博的时候,学生受益匪浅。不过,这种教学方式也有个很大的问题,即学生所学到的只是一部分的知识,而不是一套完整的知识。而当新教材出来之后,学生就能够系统的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生活,地理,历史,天文,医学等等方面的知识,从而让学生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到科学的本质含义!
接下来,朱祁钰与几门学科的负责人详细的谈了一下他的想法。最终,这套教材被分成了三类。启蒙类的重点是数学,另外还包含了自然(物理,化学,生物的启蒙教材),历史,地理,文学四门课程。中级教材的重点仍然是数学,另外还有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其中物理与化学两门都是基础课程。高等教材的重点是数学(高等数学,虽然涉及到的高数内容并不多,却都是基础性的),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文学,医学,矿物学等十多门种类。而能进入到高等学习阶段的学生,都可以从这十多门学科中挑选一门,或者是数门进行专业学习,以培养自己的特长。
当然,编写教材本身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特别是对里面一些至关重要的基础性科学知识,是不能有半点马虎的。这个工作,朱祁钰只是布置了下去,不过,直到五年之后,这三套教材才全部编写完毕,并且投入了使用。如果要评价这三套教材的意义的话,恐怕当年成祖皇帝组织人力编写的《永乐大典》都远没有其重要吧,特别是对大明未来的发展来说,这三套教材不仅仅培养了大批的人才,而且,还在大明百姓中间打下了科学思想的基础,让科学思想成为了大明的主流思想!
忙碌了一整天,直到傍晚,朱祁钰才将事情全部交代了下去,当他正要离开学校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见到一帮学生还在这里,朱祁钰叫住了金英,让他去把几个主攻化学的学生单独叫了过来。
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其出生都很相似,不是家里世代炼丹炼药的,就是制造火药的,反正都与最原始的化学有一点关系。而在朱祁钰向他们揭示了世间万物的本质,即所有物体都是由分子,原子这累微小粒子构成的之后,他们对化学产生了非常浓烈的兴趣。当然,受到了条件的限制,他们都无法在现实中施展自己的才华,也就只能留下来充当学校的老师了。而自从上次袁野提到化肥一事之后,朱祁钰知道,要想提高工业的地位,化学与化工工业是必不可缺的,缺少了化工,那大明就永远只能在原地踏步!当然,以朱祁钰自己的需要来看,他不能等到这些人再慢慢的去摸索!
现在,朱祁钰准备将他所知道的化学知识全都传授给这几个人,看看他们最终能够搞出点什么名堂来,也许,这将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说不定呢!
“我以前跟你们说过,万物都是由微小粒子组成的吧?那么,改变粒子的排列,或者是改变构成万物的粒子,就能够改变万物本身。比方说,陶器,瓷器,还有西洋传来的玻璃,这些都是由泥土烧制而成的,只是里面含有的粒子有细微差别而已,这就造成了这三种事物的巨大差别!”
“陛下,那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这些粒子呢?”
“这就要靠你们了。你们有几个家里是制造火药的吧?那么,你们应该知道硫磺与硝石吧?如果能够想办法提炼出硫酸,还有硝酸,你们就找到了第一把打开万物本质大门的钥匙。现在,我知道得也就这么多,你们下去之后,用玻璃,或者陶瓷做器皿,然后用硫酸,硝酸来做介质,看看有没有办法搞出一些名堂来!”
“陛下,这个我已经想办法试了,确实产生了一些我们以前没有见过的东西。比如用硝酸浸泡棉布,可以产生一种易爆,且威力比黑火药大得多的炸药。不过,硫酸与硝酸都不容易生产出来!”
“这就是你们要解决的问题,哪一天,能够大规模的生产硫酸与硝酸了,我以前跟你们说过的化工工业也就诞生了!当然,你们可以去找一些具有这方面知识的同学,与他们共同商量。记住一点,很多事物都是能够改变的,而且这种变化本身并不难,这就要靠你们的钻研与摸索了!”
“陛下,我们明白了!”几个学生都显得有点兴奋。
“好了,你们都去忙吧。还有一点,如果有什么新的发现,立即来通知我,要记住保密,也许很多发现连你们自己都无法看出起价值来,也许要很久以后,我们才能知道这些发现到底能够带来多大的变化!”
见朱祁钰如此重视此事,几个学生也连连点头,仿佛感到自己背负起了一项庄严,而又神圣的使命一样。
等几个人走后,朱祁钰这才安心回了中南海,虽然这一天他很累,却很高兴。科学的种子已经开始发芽,而现在,他的工作就是要让这棵科学的大树生长得更快,生长得更茂盛。哪一天,当科学之树能够经历风雨的时候,他的工作也就完成了!
第三卷 帝国奠基
第三十二节 整军励马
政府的事情交给于谦去处理,筹备战争经费的事情落到了丁用的身上,而学校方面也有人管理,军医院的医生也基本上回来了。现在,朱祁钰终于可以把心思放在军事上,准备北伐蒙古的战争!
在柴汇把四十万套军装送到京城之后,朱祁钰把天下兵马大元帅陈懋叫了过来。现在,陈懋是朱祁钰在军事上最主要的助手(原本于谦也是,不过,于谦的能力几乎都花到了政府上),封陈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这一方面是对陈懋的奖赏,另外一方面,朱祁钰也只信任陈懋,由其他将领来统兵,他还真有点不放心。
“陛下,这就是新军服?”见到朱祁钰穿了一套新军装走出来,陈懋惊讶的睁大了眼睛。
“对,这就是以后大明军队的新军服!”朱祁钰笑着点了点头,“陈懋,你也去换上一套,等下上马试试,你就知道效果如何了!”
陈懋有点不甘心的去换上了新的军服,当然,他仍然感到有点别扭,不过,在朱祁钰眼里,陈懋穿上新军服,就要比以往威猛,帅气多了!这套新军装是按照当年德国党卫军的军服样式制作的,一些地方针对骑兵作战进行了改进。不过,黑色的军装,再配上高统马靴,大翻盖军帽,确实很有一番味道!
“怎么样,这是军礼服,作战服是另外一种!”朱祁钰绕着陈懋转了一圈,“不错,虽然做工仍显粗糙了一点,不过确实有另外一种味道。金英,那镜子来,让大元帅自己看看!”
陈懋身材本来就比较高挑,而且肌肉很匀称,穿上这套略微有点紧的军礼服之后,更是英气逼人,如果放在几百年后,他肯定会迷倒一大片女子,不过,这个时代的人有没有这样的审美观,那就不得而知了。
“陛下,怎么感觉总有点别扭,仿佛身上少了点什么一样!”
“这是你的心理在做怪,别去想那么多。我想,等我们得胜归来,你穿这一套军礼服,领军进入德胜门,恐怕京城的女人都会为你疯狂的!”
“陛下,你又笑话我了!”陈懋尴尬的笑了起来,虽然他作战勇猛,不过也是出了名的好色之人,已经娶了七个小老婆,还不能满足,听说最近又准备讨第八房小老婆了!
“得了,我可说的是实话,以后,恐怕连普通百姓都会穿这样的衣服!”朱祁钰大笑了起来,他一般是不去管部下个人行为的,只要不违反法纪,只要不违反军规,部下讨几个老婆,与他有什么关系?
“不过,这衣服确实适合骑马作战,砍杀起来,也肯定方便得多了!”
“陈懋,这可不是给你作战的时候穿的,作战服是另外一套!”朱祁钰朝金英点了点头,让金英把作战服拿了过来,“这才是作战服,我们都换上,等下出去上马一试,你就知道是好是坏了!”
两人迅速的换上了作战服。这套战服与礼服又有所差别,设计上不注重美观,更注重实际效果。比如,战服的裤裆开得就比较低,这更方便作战。两袖也比较紧,肘部与腋部都加了皱纹,适合砍杀。更重要的是,这套战服上有很多的挂件,能够方便的将盔甲挂上,而不是以往那样,需要单独穿戴盔甲。而且,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一些以往盔甲无法保护地方也可以增添盔甲了!
当然,朱祁钰与陈懋的军服与普通的不一样,郑梦秋在找人设计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将领是将领的军服,军官是军官的军服,士兵是士兵的军服,这能够彰显军队各级之间的差别,更方便将领在作战时进行指挥!
虽然陈懋对军礼服不是太满意,这违背了他的审美观,不过,他对这套作战服还是很满意的。毕竟,对陈懋这种在战场上冲杀的军人来说,军装的美观排在了最后一位,再漂亮的军服,都无法帮助战士在战场上杀敌,甚至还将降低在战场上存活下来的机会!因此,战服最重要的是其实际的功效,能够提高存活机会,能够增强杀敌效果,那就是好的战服!
“走,出去试试,看样子,你也很满意吧!”
“陛下,这战服虽然样式怪异了一点,不过确实要比以往的好一些,特别是手脚活动起来更方便了!”
朱祁钰笑着翻身上马,他也觉得这要比他以往那套皇帝专用的作战服好多了。“其实,这套战服最大的好处还不在这。陈懋,你看到上面那些挂钩与绳套了吗?今后,骑兵可以按以往的办法穿戴重铠,而步兵,还有神机营的士卒则可以通过自己的需要,选择在重点部位加上铠甲,这不但能够让普通士卒都得到铠甲保护,而且还可以降低铠甲的重量,成本,普遍提高士卒的防御能力!”
陈懋连连点头。以往,只有骑兵,以及重步兵才有资格佩戴盔甲,毕竟一副盔甲的价格是很高的,特别是制作精良,防御效果好的盔甲,只有将领才有资格使用,不仅仅价格昂贵,而且难于大量生产。往往,一般的步卒,以及神机营的士卒是没有资格使用盔甲的。虽然这些兵种一般不在前线冲杀,可在面对敌方骑兵的时候,也显得过于单薄了。如果,今后能够给普通士卒都配备一定的盔甲,增强他们的防御能力,那么在战场上,明军更是势不可挡了!
两人策马跑了一阵,陈懋也逐渐体会到了这种紧身作战服的好处,不仅比以往的作战服轻了不少,而且四肢更为灵活,特别是手部的活动更为灵活,可以增加砍杀时的灵活性,这也就相当于增强了骑兵的战斗力!最后,陈懋兴起,还拔出战刀,在马上演练了几次冲锋,觉得满意之后,这才停了下来。
“陛下,这种新军装确实有好处,不过几处地方还需要做一定的改进!”
“这个没问题,发下去之后,可以由官兵自己根据需要做一定的改进!怎么样,陈懋,我说过你不会失望的。今后,我大明军人都统一穿戴这种军装,不仅看上去更为威猛,而且作战效率更高,要战胜敌人,也就更为容易了!”
“陛下,我们现在去哪?”陈懋见朱祁钰策马向外走,也赶紧跟了上来。
“去你的骑兵部队看看,过几个月,我就要率军出征了,想看看部队的情况!”
陈懋不再多话,他对自己的骑兵是有信心的。现在,陈豫率领的那批骑兵刚从前线返回,因为打了几次大胜仗,个个士气高昂,斗志澎湃。而其中不少人还立下了赫赫战功,朱祁钰的奖赏也非常及时,只要他们知道皇帝将再次率他们亲征的话,肯定会更为高兴!
一路无话,到了骑兵大营,众官兵见皇帝前来,也纷纷列队站好。见到骑兵有这等雄姿,朱祁钰也很是满足,连番赞赏,同时也少不了问寒问暖,询问官兵们的生活情况,训练情况,以及前线作战时遇到的问题。
一番寒蝉下来,朱祁钰策马来到了军阵前,对面上万骑兵纷纷列队,全都注视着前面的皇帝。
“上次亲征,我曾经给每一个官兵许下诺言,今后,我大明铁骑所到之处,皆为我大明疆土!这次,我准备再次率领你们出征大漠,北击鞑靼!各位,你们有信心取得胜利吗?”
“有!”
“很好,我们都有信心,最终,这场战争的胜利者是我大明。”朱祁钰满意的点了点头,“光有信心是不足的,我们更要有实力,没有实力,那就叫自大,有了实力,那就叫自信!明年春暖花开之时,我将再次率领你们出证,我们的目的是彻底的消除北部边患,彻底的解决北面受到的威胁。那么,办法只有一个,征服蒙古,将蒙古永远的纳入我大明版图!从今日开始,我要以最严厉的要求来训练你们,要用最严格的办法来训练你们。你们是我大明的希望,也是我的希望。记住,训练时流的汗越多,那在战场上流的血就越好,明白吗?”
“陛下英明!”
这支曾经跟随朱祁钰北伐蒙古,后来又回京平叛的军队让朱祁钰很是满意。虽然,在平叛战争中,损失了大量的骑兵,不过,剩余下来的都是精英,都是大明骑兵的精华!现在,这些人都成了军官,成了这支部队的灵魂,而当一支军队具有了战无不胜的灵魂时,那么,就没有任何敌人能够挡住这支军队!
又一番鼓舞下去,每一位军人都坚信,当他们再次踏上北伐的征途时,眼前这位皇帝将率领他们获得最为伟大的胜利,成就千古以来,没有哪一个皇帝,哪一个将军所能够成就的伟业!胜利不仅仅属于大明,更属于大明的每一位军人!
离开骑兵大营,朱祁钰又顺道去了步兵大营,神机营大营视察了一番,结果都让他很为满意,同时也鼓舞起了军人的信心与士气。接下来,训练的工作也就落到了陈懋的身上,朱祁钰再次发挥了他当“甩手皇帝”的本性,把任务交代下去之后,自己就不再过问,而是等着看最后的结果了!
第三卷 帝国奠基
第三十三节 秘密警察头子
情报的重要性是不用多说的,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一份准确,及时的情报,甚至要比千万大军还要重要。后来,大明的情报机构闻名天下,不过,谁也想不到的是,这一套完善的情报机构竟然是从一支很小的秘密警察队伍里发展起来的,而为这套情报机构打下基础的,竟然是一个商人,而不是一个特务,或者是一个政客!
明初,太祖朱元璋不太信任手下的大臣,特别是胡惟庸与蓝玉叛乱之后,朱元璋更是不信任大臣了,因此,朱元璋组建了大明第一个秘密警察机构——锦衣卫。锦衣卫原本是皇帝身边二十四卫中的一卫而已,因为身穿便服,主要从事秘密活动,因此而得名为“锦衣卫”。可以说,锦衣卫在明初几十年的历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成为了朱元璋手里的一把利器!
成祖皇帝登基之后,他并不像朱元璋那样信任锦衣卫,甚至可以说,对锦衣卫抱有怀疑态度,认为这群人对皇帝不是完全忠心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建文帝神秘失踪,而锦衣卫竟然没有能够查明原因!后来,朱棣又组建了一支专门负责管理锦衣卫的组织——东厂。他任命自己身边最可以信任的人——太监——来管理东厂,然后由东厂来指挥锦衣卫。因此,东厂也就成了明初第二个秘密特务机构!
看得出来,明初特务的权力是很大的,锦衣卫与东厂都是直接向皇帝负责,他们看哪个大臣不顺眼,就可以轻易的搞垮哪个大臣,这与政治恐怖没有任何分别!而当初,王振能够控制朝政,也正是利用了锦衣卫这个特务机构!
朱祁钰当上皇帝之后,逐渐冷落东厂,或者说是他对太监并不完全信任吧!特别是京城保卫战之后,太监战场乱事,惹得朱祁钰差点下令杀了所有的太监,后来他又削弱了内宫制度,裁减了大量太监,东厂也就逐渐没落了!不过,朱祁钰并没有废除锦衣卫,在他改组朝政之前,锦衣卫既是朱祁钰的贴身护卫,又是朱祁钰手里的一把武器。从京城保卫战,到回京平叛,锦衣卫的表现都很不错,特别是在几次朱祁钰参加的战斗中,锦衣卫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这给了朱祁钰一个很好的印象。
改组朝政之后,锦衣卫在继续承担皇帝的安全工作之外,锦衣卫衙门也被改组为了帝国安全部。这就是朱祁钰成立的第一个情报机构,或者说是秘密警察机构!按照朱祁钰的意思,锦衣卫今后将强化情报,特别是对周边有敌意国家的情报收集能力,削弱锦衣卫作为秘密警察的能力!只是,在帝国安全部成立的时候,没有合适的人选来担任这个部门的领导工作,因此,这个部门仍然是由锦衣卫原班人马组成,继续履行其以往的职责!
这次,朱祁钰终于找到了一个适合干这个工作的人,这就是柴汇。
“柴老板,我很清楚你的能力,如果说你仅仅是个商人的话,那我还真是小看你了!”
柴汇微微一颤,说道:“陛下火眼金睛,柴某是什么样的人,自然瞒不过陛下了!”
“柴老板,我可不是威胁你,我们也不是外人了,很多话可以敞开了说。怎么样,开始我的提议,你有没有兴趣?”
“这……”柴汇还是有点犹豫。他并不是不想当官,而是知道当官会消耗他很多的精力。丁用就是个典型,在没有当上经济部长的时候,丁用是个出色的商人,可在入朝为官之后,丁用几乎把生意上的事情都交给了手下去处理,自己则为朱祁钰的朝廷卖命!也不是说柴汇不肯为朱祁钰卖命,毕竟柴家能够翻身,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依靠朱祁钰的新政。只是,现在柴汇有很多自己的事情还没有处理好,如果再身兼这个部长一职的话,他就算有三头六臂,也不见得能两边都照顾好。
朱祁钰仔细的观察了一下柴汇的神色,明白他的想法之后就笑了起来。“柴老板,你是害怕没有时间照顾好这边的事情吧?那么我给你详细说一下,其实初期的事情并不是很多,主要就是利用你们柴家,以及其他大商人的情报网,为帝国收集情报,为我们今后的征战做好准备。当然,也只有柴老板有这个影响力,就算我亲自出面,其他的大商人也不见得肯与政府合作,分享手里的情报了!”
“陛下过奖了,其实我不是担心这一点,我是在想,要组建好一个好的情报机构,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即使,我柴家的情报网也不完全,而其他大商业也不见得肯合作!”
“那你的意思是……”朱祁钰皱了下眉毛,这确实是个现实问题。商人可以支持帝国对外征战,因为这可以给他们带来利益,可是,情报对商人来说同样重要,这也是利益,他们肯把这份利益拿出来一起分享吗?
“陛下,你是很清楚的,商人重利,没有好处的事情,他们绝对不会干!以往,商人都竭力支持陛下,是因为陛下的新政能够所有商人带来好处,陛下率军北伐,也能够给商人带来好处。不过,同样的,一条好的商业情报,往往就能开拓出一片新的市场来,这就意味着巨大的好处。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他会甘心与别人分享情报吗?就从我自身来说,我可以把情报送给陛下,毕竟陛下不是商人,对我不构成威胁,但是,我绝不会把这样的情报送给其他商人,很简单,他们对我构成了威胁!”
朱祁钰点了点头。“那么,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其他的大商人愿意把情报拿出来呢?”
“那就要看陛下能够给他们什么好处了!”
朱祁钰皱了下眉毛,突然笑了起来,问道:“柴老板,现在大明有你这等势力的商人还有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