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部本身的职责是比较模糊的,在朱祁钰的新政府中,是一个起到中枢作用的部门,主管经济发展,与其他好几个部门都有着密切关系。显然,这是专门为丁用设置的一个部门。作为朱祁钰在经济上最得力的助手,丁用在这个位置上可以说是如鱼得水。也算是为了报答朱祁钰知遇之恩,丁用使出浑身数解,在半年时间之内,用行动来证明了他的能力!
“陛下,今年政府可支配收入大概在五百五十万两左右!”
“也就是说,比去年还多了一百万两?”朱祁钰笑了起来,不过马上就问道,“今年减免了这么多的农赋,怎么收入还增加了?”
“陛下,你有所不知。在放开了商人经营范围之后,商税增加了很多,其中,广东,福建,浙江三省的商税是去年的三倍,另外,山西,四川,云南三省的商税也达到了去年同期两倍多,其他各省都有所增加。增加的商税,远比碱面的农业税多多了!”
“不错,不错,看来那些商人没有辜负我的希望!”朱祁钰站了起来,“不过,这仍然还不够,朝廷一年就几百万两的收入,光是养军队就要花这么多。现在,我们手上有一笔存款,暂时可以抵用,不过这也坚持不了几年!”
“陛下,如果要想办法再提高政府收入,那就只有发展工业,通过工业来带动商业,而且现在工业税的比重仍然很低!”丁用跟了上来。
“对,发展工业,我也发现,已现在的情况,仅仅依靠推动商业是不足以带动经济发展的!”朱祁钰皱了下眉毛,立即转过身来,“对了,还有一个办法。丁用,你与首相大臣谈过发展水师的事情了吗?”
“这……”丁用当然明白朱祁钰的意思,如果能够拓展海外市场,利用出口贸易增加政府税收,这也是个好办法,不过,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陛下,建造水师的耗费非常巨大。上次,我与于大人谈过了,仅初期投入就至少在一千五百万两左右,而现在我们手里还没有这么多钱。另外,臣认为,对外贸易重点是在工业,而不是商业!”
“工业?”朱祁钰皱了下眉毛,他对这个还真是不太了解。
“对,确实是工业!如果没有出口产品,仅仅依靠现在我们手里的这几个洋玩意,是无法打开海外市场的。要想通过海外贸易来增加税收,唯一的办法就是形成大规模的工业生产,用我们跟便宜的物品去冲击海外市场!”
“丁用,如果我们的货物卖得太便宜的话,那还怎么赚钱呢?”
“陛下,这只是个相对的概念。所谓的便宜,是与外国的那些货物的价格相比,而对我们来说,这仍然能够带来丰厚的利益。比如说,我们制造一把火枪的成本价就在十两银子左右,而拿到南洋的国家去贩卖,至少能卖到一百五十两,而且还供不应求!如果,我们将火枪价格提高到一千两,虽然卖一把能够赚很多的钱,不过却卖不了多少,毕竟能以这个价格购买火枪的国家是少之又少!相反,如果我们将火枪的价格降低到一百两,虽然每把少卖了五十两,可我们却能至少扩大一倍的销售,这样一来,我们反而多赚了很多!”
“对,这就叫薄利多销,我明白这个道理!”朱祁钰点了点头。
“问题也就在这里。以现在的火枪产量,除去供我们自己军队需要的一部分之外,剩余的并不能满足市场需要,这才导致火枪价格居高不下。如果我们能够扩大火枪的产量,也就是达到陛下所说的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话,那么我们就能够赚更多的钱了!”
朱祁钰思考了一阵,说道:“丁用,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工业是本,商业是辅,虽然这两者缺一不可,不过只有打好了工业的基础,才能更好的利用商业优势,是不是?”
“陛下英明!”
朱祁钰尴尬的笑了一下,在丁用的生意经面前,他还是略微显得迟钝了一点,或者说是欠缺这方面的经验。“作为经济部大臣,丁用,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工业产量?”
“其实,臣这几天就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丁用皱起了眉毛,“长久以来,帝国主要依靠手工作坊,而且是家族式的方式发展工业。比如说,松江的纺织业就集中在好几个大家族的手里,其他人根本无法插手。且,这些手工作坊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却生产不出太多的东西!”
“这就是生产效率,低下的生产效率满足不了需要!”
“对,臣也是陛下这个意思。那么,改变这种现状的唯一办法就是将分散的手工作坊集中起来,通过集中使用提供生产力!”
“还有,技术的作用!”朱祁钰坐了下来,“这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解决的,技术发明是可遇不可求的,没有新技术的支持,生产力就难以提高!”
“陛下,臣认为,通过帝国公立大学培养技术人才之外,还有一个办法,可以在短期内收到效果!”
“什么办法?”朱祁钰的目光立即转到了丁用的身上。
“陛下,如果允许商人投资办厂,并且以政府法规给商人提供保护与帮助,让商人之间展开竞争的话,这就能在短期内收到良好效果!”
朱祁钰皱了下眉毛,这是个办法,不过他立即发现了问题。“丁用,我们的技术限制了生产效率,不管是谁,也总有个极限吧。而商人逐利的本性是无法改变的,结果,商人只能压低工人工资来提高收入,这不是扩大了剥削吗?对大明百姓来说,这并无任何好处!”
“陛下,那就只有制定相关的法规,通过法律的形式来规定工人的工资标准,限定商人的操作范围!”
“对,就这么办。你去与工业部长,商贸部长,还有首相大臣商量一下这事!”
“陛下,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朱祁钰觉得头都大了,他不是那种治理国家的能手,现在什么问题都摆到他面前来,要他做出决定,让他感到压力非常大!
“工业生产需要的是原料,而我们现在缺乏原料!”
“笑话,我大明地大物博,难道没有足够的矿产,没有足够的水源,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吗?”
“陛下,这个问题不能这么看的!”丁用与朱祁钰长期接触,也掌握了很多新的经济知识,特别是新的经济词汇。“所谓原料,指两个方面,一是人力,二是物资。工业生产离不开这两点。而现在,朝廷仍然以实物方式纳税,农民必须要耕种田地才能交上赋税,这就限制了农民的耕种范围。比如说,松江地区的纺织业虽然已经比较发达了,可是棉花,蚕茧的产量一直跟不上需要。另外,大量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投入到工业生产上来,也就缺乏劳动力,这也是导致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朱祁钰一惊,立即明白了丁用的意思。原料匮乏,劳动力匮乏,结果导致原料成本增加,劳动力成本增加,那么产品的价格就要增加!就以纺织业来说,松江出产的棉布,绸缎虽然质量很好,名满天下,可是价格却贵得离谱,结果反而大量农民请愿自己织布,以满足生活需要,而不是通过购买来满足需要。结果,松江生产的绸缎,棉布仅仅只能供给高层消费,而无法普及到每个人的身上去!
“丁用,你有什么办法吗?”
“陛下,现在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变赋税体制,将实物税该为货币税,农民只要交纳一定的货币,就可以完成规定的赋税。这样,农民多出来的田地就可以由其根据需要自由耕种了!”
朱祁钰点了点头,却没有立即答应下来。“丁用,如果农民全都改种棉花,桑树,那今后我们的粮食从哪里来?”
“陛下,我们可以先在一些地区试行这一办法,看看效果与影响再决定是否在全国推广。而且,只要能够大规模的提高粮食产量,那今后就可以用更少的土地种出更多的粮食来,多出来的土地就可以用来种植棉花等经济类作物了!”
朱祁钰长出了口气,沉思了一阵,说道:“你去与其他几个部长商量一下,明年先在浙江试点,如果效果好的话,那就逐步推广。不过,我还得找农牧大臣商量一下,帝国的粮食生产是不能拖下来的,不然我们连吃都吃不饱,哪些锦缎绸衣还有意义吗?”
“陛下圣明!”
朱祁钰苦笑了一下,聊了一阵就把丁用送走了。看来,要管理好一个国家,远比平定一次叛乱难多了!
第三卷 帝国奠基
第十三节 粮食问题
作为一个有着初级经济学知识的皇帝来讲,朱祁钰最关心的还是粮食问题。可以说,在当时,粮食问题高于其他一切问题。大明百姓需要粮食,对外征战需要粮食。如果,无法解决好粮食问题,或者说,无法保证粮食产量的话,那么其他一切都是空谈!
这次,朱祁钰任命的农牧部部长是前户部主管农业的一名司员,其官衔也是连升数级,从从五品小官,一下就升为了正二品大员!不过,农牧部真正掌握大权的还是副部长,帝国公立大学的一期毕业生,朱祁钰的学生詹哲士。
当年,詹哲士考入帝国公立大学的时候,已经是三十多岁的人了,年纪比朱祁钰大了十多岁,是第一期学员中年纪比较大的一个。也正因为詹哲士年纪比较大,所以在学员中显得比较成熟,而他的毕业论文是一篇与提高农业产量有关系的作品。朱祁钰虽然对农业几乎是一窍不通,不过,他也看重了詹哲士的稳重,再加上他的毕业论文,最终,詹哲士被安排到了农牧部副部长的位置上来。
“陛下,你还记得当初我们中间有一个南方同学吗?”
“南方人?”朱祁钰皱了下眉毛。
“陛下当时一眼就看中了他,前段时间,你让他回家乡去了!”
“你说的是袁野?”
“对,就是袁野!”
朱祁钰笑了起来。这袁野是广西人,家里时代务农。而这小子天生聪慧,发现一些野生水稻能够抵抗虫害,且在干旱季节里也能产出稻米来。相反,耕种用的水稻产量虽然要大得多,但是其耐旱,抗虫能力却低了很多。所以,他突发奇想,如果能够将野生水稻与良种水稻杂交的话,那就有可能产生一种产量大,且抗旱抗虫能力都很好的优质水稻!
当初,朱祁钰也正是看中了他这一点,将他破格提拔。袁野也就成了十二名精英中的一员。这次,朱祁钰在让众多学生去施展自己才华的时候,也没有忘记袁野,就让他回去搞那个所谓的“杂交水稻”。而袁野也就因此回了广西。
“前段时间,袁野派人给我送了封信来,说他已经有所发现了。不过,要培养陛下所说的那种产量更大的水稻却并不容易!”詹哲士尴尬的笑了一下,“陛下,水稻是自授粉植物,这一点决定了水稻的杂交过程很麻烦。不过,袁野说他已经有一些发现了,不久之后就能出成果,到时候,他再亲自向陛下汇报!”
“你是说,他已经培育出杂交水稻了?”
“具体情况我也不大了解,袁野只是说,等到今年秋收之后,他再回京。他要用实际的成果向陛下提交最后的答卷!”
“好,好,很好!”朱祁钰笑了起来,幸亏他还记得一些杂交水稻的知识,并且告诉了袁野,不然袁野不可能这么快就搞出了杂交水稻来。“如果袁野能搞出杂交水稻,我一定重赏他!今后,只要这种水稻一推广,我大明还怕没有粮食吗?”
“陛下,出了稻种问题之外,其实要提高粮食产量,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詹哲士是个比较务实的人,“前段时间,我与几个同学商量了。陛下曾经跟我们提起过化肥,不过我们暂时还不知道这东西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化肥!”朱祁钰心里一惊,这些学生的拓展思维能力也太强了一点吧。
“对,如果用现在的耕种方式,采用以往的施肥方法,即使有优良稻种,也无法提高产量。所以,我们都想到陛下说的化肥,不过,这化肥到底是什么东西?”
“这……”朱祁钰也为难了,化肥是化学工业的产物,而现在连基础的化学实验室都还没有呢,怎么搞化肥。“等有时间了,我再给你们讲一些基础的知识,不过,眼前最重要的是把杂交水稻搞出来,至于化肥这东西,以后肯定会有的!”
“陛下,除了水稻之外,我还找了几个农业方面的同学,他们分别在研究另外的高产作物。不过,陛下说过的玉米,番薯这些,我们还真不知道是什么!”
“这……”朱祁钰一愣,心里暗自苦笑了起来,现在这些作物还在大洋的另外一端呢。“这个……这个今后也会有的,不过,眼前主要还是水稻,小麦这两种作物。对了,詹哲士,可不可以通过改进耕种方式,来提高产量呢?”
“陛下,其实这主要还是水利问题!”
“对,水利!”朱祁钰暗叹一声,其实任何一个问题都不是单一存在的,都有好多个相互关联的问题,而只有等到总体技术水平提高了之后,这些问题才能够解决。如果想通过某一两种先进技术来提高生产力,那只是急功近利的做法,效果不会很好,而且也不会长久!
两人都沉默了下来,水利是另外一个部门的事情了。幸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是由于谦负责的,如果正让朱祁钰来管的话,他这个皇帝也会被累死!
又聊了一阵,着重叮嘱詹哲士帮助袁野尽快拿出成果来之后,朱祁钰也只有心不甘情不愿的回去了。显然,短时间之内,农业产量问题是无法得到根本改善的,这让他感到很失望。难道,一定要通过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痛苦阶段吗?圈地运动虽然能够让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脱出来,能生产出更多的经济作物来。不过,这却意味着大量的农民破产,意味着大量的百姓遭殃!在英国,也许这个办法行得通,毕竟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才数百万人口而且,他还可以通过向其他国家进口粮食来解决问题!但是,这个办法在大明行得通吗?大明有上亿人口,而且就算把周围其他国家的所有粮食都抢回来,也无法满足国内的粮食需要啊!更麻烦的是,朱祁钰的政权是建立在百姓支持的基础上的,如果百姓不支持他这个改革派皇帝的话,他还能推进改革吗?
想到这些,朱祁钰就觉得头大无比。完全放开政府对市场的控制是不可能的,完全采用别的国家的经验是不可能的。那么,怎么才能够在增加经济作物的同时,又不影响粮食产量呢?难道,就没有一个可以让大明更快,更平稳的步入工业化时代的办法吗?
回到中南海,朱祁钰还在不断的想这个问题。他几乎将自己所知道的与这方面有关的知识都重新梳理了一遍,结果让他很失望。在他所掌握的知识中,没有一种能够达到这个目的!而朱祁钰也有点气馁了,如果无法解决粮食问题,那大明的发展步伐就快不起来!
“陛下,这是丁用大人派人送来的!”
“放下吧,金英,帮我泡壶茶来!”平时朱祁钰是不爱喝茶的,他爱喝可乐,可这个时代没有可乐。
等金英出去之后,朱祁钰翻开了丁用送来的文件。这是一份该实物税为货币税的初步草案,上面已经有于谦的签名了。显然,于谦是同意这么做的。本来实物税就有很多的弊端。比如,江南出产的粮食,要送入京城,就需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这也是大运河为什么这么重要的原因!一路上,还有很多的损耗。结果,在江南地区收到的一石粮食,运进京城之后,除去各种消耗,损耗,能剩下八成就已经相当不错了!而改实物税为货币税之后,损耗是几乎不存在的,另外还减少了人力消耗!
之前,朱元璋也曾经考虑过才用这种税收方式,不过最终放弃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货币税无法避免下层官员贪污!不过,现在对朱祁钰来说,这个问题是不严重的。在改组了政府之后,下层官员受到了更大的约束,而且百姓可以直接向检察院,法院检举,起诉官员,更近一步的约束了官员的行为,杜绝了贪污!当然,贪污的问题是无法根除的,朱祁钰也只能尽量将其缩小而已!
“陛下,茶来了,另外,段灵姑娘说有要事找你,让你去后院!”
“找我?”朱祁钰摸了下额头,“好吧,我马上就去。另外,等下如果有人来在好我的话,就让他们先等一会!”
来到后院时,朱祁钰也大吃一惊,院子中间摆放着一台巨大的机器,显然,这就是段灵的作品!虽然,朱祁钰怎么看都觉得这不可能是蒸汽机,不过,看段灵兴奋的样子,也许,她还真的搞出了蒸汽机!
“陛下,这是我的毕业设计!”
“这……”
“我先演示一下!”段灵说着,就让守在机器旁的几个侍卫开始操作机器。这几个侍卫是朱祁钰专门安排给段灵调配使用的,见他们的样子,这几个月来,恐怕吃的苦不算少吧!
随着面面灶台里的火越少越大,机器上还真冒出了白色的水蒸气,接着,机器左侧的摇柄开始动了起来,速度也越来越快。正在朱祁钰惊讶不已的时候,突然听到机器里一声闷响,那转动的摇柄仿佛没有了力气一样,逐渐慢了下来,而机器也抖动了几下,最后完全没有了动静。
“哎!”段灵生气的把手上的榔头砸在了地上,“不争气的东西,该坏的时候不坏,不该坏的时候就来给我惹麻烦!”
见到段灵生气时那小姑娘的样子,朱祁钰一下就笑了起来,把开始的烦恼也抛到了脑后。“段灵,这已经很不错了。虽然出了点小问题,但是问题不大,相信你一定能够驯服它的!”
“陛下,再给我几天时间,我一定让它乖乖转起来!”
“行,行,只是不要把我的家给炸了就成!”
段灵苦笑了一下,让几个侍卫把机器抬走了,当她走到朱祁钰身边的时候,也注意到朱祁钰眉宇之间有着一股烦恼。
第三卷 帝国奠基
第十四节 郑梦秋的发明
过了半天,发现段灵蹲在一旁盯着自己,朱祁钰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他立即找了个话题,把段灵的目光引到了一边去。“段灵,你家是地主吧?”
“陛下,你怎么知道的?”
朱祁钰笑了一下。“如果你家是普通百姓,你哪有机会读书识字呢?”
“陛下,你真是聪明,我家可是江西的大地主呢,家里有几千亩良田。我爹很疼我的,所以就让我跟几个哥哥一起进了私塾,不然,我也不可能成为陛下的学生了!”
“几千亩良田?段灵,你家有多少人?”
“算上佣人的话,大概有一百多人吧!”
朱祁钰皱起了眉毛。“那么说,你家这一百多人就算全部下地耕种,也照顾不了这么多的田地吧!”
“陛下,地主需要自己下地劳动吗?”
“这……”朱祁钰一惊,心里想到了一个办法。“对,这个我还真是忘记了,就像我要吃饭,不需要自己去厨房劳作一样。那么,每到农忙季节,你们家要请很多人吧?”
“这个问题我到不是很清楚,其实,我们家的土地基本上都是出租的,每年按时收取租金就好了。前段时间,大哥进京来看我,说这两年,陛下减免了农赋,地租都好收得多了,还说要来感谢陛下呢!”
“这……”朱祁钰苦笑了,原来他减的农赋,全都落到了地主的腰包里去了。
“陛下,你放心,我把他赶走了,他不会来麻烦你的!”
“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朱祁钰的目光在短另身上打量了一番,突然问道,“段灵,如果我出钱购买你们家的土地,你们会卖吗?”
“这……”段灵皱起了眉毛,突然,她笑了起来,“陛下,你贵为天子,天下都是你的,你要几块地,用得着到江西那么远的地方去吗?”
“这个……”朱祁钰苦笑了起来,这段灵看来还真是聪明,“我只是打个比喻,如果我要出钱,把所有地主手里多余的土地都买下来的话,你说,地主会干吗?”
“这个……”段灵眼珠子一转,说道,“陛下,你要那么多的土地做什么?你又不会下地耕作,要那么多土地,不是准备学蒙古人养马吧?”
“当然不是,我怎么会做这么蠢的事情呢!”朱祁钰知道没办法跟这个小丫头谈这类国家大事,也就不说了。
又聊了一会关于蒸汽机的事情之后,金英走了过来,说是有重要客人到了,朱祁钰这才让段灵自己去忙活,跟着金英离开了后院。
来的人也让朱祁钰大吃一惊,这正是半年多前被朱祁钰“下放”到地方考察的郑梦秋。而见郑梦秋现在这副样子,这半年来,他肯定没有闲着,虽然说不上走遍了大明各地,他至少去了很多地方,而且对当地进行了一番详细的考察,整个人都黑了很多!
“陛下!”
“不要多礼了,吃饭了没?我也饿了,金英,快去准备点吃的,我们等下边吃边谈!”
郑梦秋也就不再多礼,先跟朱祁钰聊了一些地方风俗的事情,让朱祁钰的兴致高了很多,不一时,金英就进来通报可以开饭了。
来到饭桌上,郑梦秋也有点惊讶,在常人的眼里,皇帝一日三餐肯定都是很丰富的,什么大鱼大肉是上不得台面的。不过,朱祁钰这桌晚饭还真是简单,两个荤菜,两个小菜,外加一个小菜汤。如果这就是皇帝的生活标准的话,恐怕大明的很多百姓都够得上皇帝的标准了!
“别见怪,我平时不太在乎饮食的,下次有机会,我再请你去‘金麟楼’搓一顿!”朱祁钰尴尬的笑了一下,“郑梦秋,这半年来,你也走了不少地方,选好了建厂的地址了吗?”
“陛下,我这半年主要在江南,特别是浙江,广西,福建一带考察,选了好几个建厂地点。”郑梦秋将一份小号地图拿了出来,地图上已经标明了几个地方,“这几个地点都有充分的水力资源,而且附近都挨着大城市,人力资源也比较丰富!”
朱祁钰看了一番,最后说道:“除了考虑水力,人力资源之外,建厂地点还要考虑到交通,物产这两个问题!”
“对,所以,我认为,常州府,苏州府,松江府,还有杭州府这四个地方最适合建厂!”
“那么,你对当地的情况有多了解?”
“松江府也产丝绸,棉布闻名,而这三地都挨着江浙平原,物产丰富,如果能够大量种植棉花的话,我们在这里建厂,就能解决原料问题。而这几地都有建造深水港口的地点。听说,陛下准备改漕运为海运。如果,我们在这几地设厂,今后利用海运与长江内河航道,运输问题也解决了。当然,今后如果能够出口海外,从这几地出发,也不比在广东一带设厂远多少!”
朱祁钰点了点头,本来长江出海口就是大明最主要的港口集中区,当初,三宝太监就是从泉州刘家港率船队出发的。
“陛下,这是我做的建厂方案汇报!”
朱祁钰一惊,立即放下筷子,接过了郑梦秋的这个规划方案。这小子确实是个人才,不但能够有所发明,而且对经济,管理也都有一定的掌握。
“不错,这是个很好的计划。不过,听说松江一带的大商人都不愿意有外人插足,如果你去办厂的话,他们会接受你吗?”
“陛下,我已经先与丁大人商量了一下,如果我们按照‘金麟楼’的方式,让其他大商人入股,建立联合企业。另外,加上陛下的影响力,这个问题就好解决得多了!”
朱祁钰苦笑了一下,他现在简直成了金字招牌了,谁都想用他的影响力。
“当然,如果陛下不同意的话,我们再另外想办法!”
“这个不是问题,如果有需要,我还可以通过颁布行政令的方式来让他们让步!好了,郑梦秋,此事你多与丁用商量,不过,你要自己做主,丁用现在是经济部部长,是政府官员,不可能太多的涉足商界。所以,你要自己顶起这项重任来,明白吗?”
“陛下,我知道,放心吧。过几天我与丁大人商量好之后,几马上回去,筹备建厂的事情!”
“行,需要的钱,找丁用要,我以皇家投资股份公司的名义入伙,然后,你再去找地方商人,可以按照入股的多少,或者实力大小入伙。先把厂办起来。明年,我就要看到效益,到时候大军远征,需要很多军装,这就要靠你了!”
“陛下,这些都没有问题,我定会尽力而为的!”郑梦秋也有点兴奋,朱祁钰能够采纳他的意见,这已经证明他得到皇帝赏识了。“陛下,你又要准备远征蒙古了?”
朱祁钰点了点头。“这几个月来,边关一直不平静啊。前几天才收到消息,蒙古骑兵绕到了宣府南面,至少杀了我们五千多人。几个边关大将都已经派兵去寻找蒙古人了。这个问题,一日不解决,帝国一日不得安宁。所以,我准备等明年开春之后,就率军北伐!”
“陛下放心,在陛下出征之日,我定以二十万套军装作为资助陛下的礼物送过来!”
“对了,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情,郑梦秋,你会设计军服吗?”
“这……我并不熟悉这方面的事情,不过我可以找人来帮忙!”
“好,那我就先把新军装的样式告诉你,你去找人设计一下,然后送来给我看看!”朱祁钰说干就干,叫金英拿来纸笔后,就把一套新军装的样式画了出来,然后再添上了标注。这完全就是现代化军队的野战服,与当时明朝大军使用的军装有着很大的区别!
郑梦秋也很是惊讶,这种衣服与他以往所认识的军装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看上去很怪异,不过他也很快发现了里面的玄机,这种新军装更利于隐蔽,比以往那种色彩单一,而且笨重的军装要好多了!
“还了,我再设计几套衣服,你看看能不能制造出来!”朱祁钰一时兴起,想起自己以往最喜欢的牛仔服,就立即照样子画了一套出来,“这个,要用最厚的棉布,也就是帆船上用来做帆的那种棉布制造,颜色我都已经标好了,能制造出来吗?”
“这个……我先找人问一下!”
“行,先搞定军装的事情,其他的嘛,慢慢来,我不急!”
“陛下放心,我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答复的!”
朱祁钰笑了起来,吃完饭后,郑梦秋就告辞了。朱祁钰想到自己设计的那套不伦不类的牛仔服,心里就觉得好笑,同时也有点兴奋!如果哪天皇帝穿着这么一套衣服上街的话,恐怕大明的服饰习惯都得随之而改变了,到时候,如果能够把这种衣服拿出来卖,还有,拥有专利……对,专利!朱祁钰立即就想到了这一点。他以前一直忘记了专利的重要性,这必须要立即定下来,这可是今后发财的重要渠道呢!
第三卷 帝国奠基
第十五节 国家收购
半夜被叫到中南海来,于谦与丁用两人都有点精神不振的样子。这段时间他们也都累得够呛的,现在还被朱祁钰给叫过来,也不会有很好的精神。听完朱祁钰讲的事情,两人都沉默了下来,显然,对这个皇帝标新立异的想法,他们已经见怪不怪了。不过,每次朱祁钰提出一个新的想法来,他们都得慎重考虑!
“陛下,你考虑过这么做的后果吗?”
朱祁钰微微的笑了一下,却闭口没有讲话,任于谦说下去。
“所谓的地主,其实陛下就是天下最大的地主,另外,朝廷内外,有功之臣,还有那么多的番王公侯,哪个不是地主?这次,陛下要收购地主的土地,他们会答应吗?”
“于谦,你的意思是,现在我们的政权正是建立在地主阶级上的?”
“虽然陛下一心为民,要为大明百姓谋福利,可是,如果没有地主的支持,我们什么都不是!另外,大商人也都是地主,这次陛下将矛头对准了地主,恐怕……”于谦苦笑着直摇头,这次朱祁钰算是玩大了,竟然将枪口对准了那些支持他的人!
“陛下,还有一点。如果按照你的计划,要收购天下土地的话,那我们的钱够吗?”
这次,轮到朱祁钰苦恼了,政府财政紧张是个现实问题,就连官员的薪水都快要发不出来了,他哪里还有钱去搞收购?
“我们都知道陛下的意思,前几天,丁大人找我谈过了这件事情。现在要大规模发展工业,所遇到的问题还有很多。不过,以臣看来,近期我们只能以诱导为主,而不能强迫其他人立即接受新的思想。所谓欲速则不达,正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操之过急的话,反而会引起反弹,到时候,出现更大的问题,就不好解决了!”
朱祁钰点了点头,突然从于谦这番话里想到了一个办法。“于谦,丁用,我刚想到个办法,不知可行不可行!”
两人相互看了一眼,知道皇帝又要搞什么名堂了。
“于谦,你开始说了,我们应该以诱导为主。那么,现在何处的地主最为开明?”
“这……”丁用犹豫了一下,说道,“还是江浙,广东一带的地主最为开明,毕竟这两地的手工业最为发达,大部分地主都已经是手工业主了,他们雇佣大量农民,在土地上种植棉花与桑树,为自己的手工作坊提供原料,并且雇佣一部分失去了土地的农民,充当工人。而其他地区的地主还都以传统的方式在利用土地!”
“这就对了,那我们何不先在这两处地方试点呢?”朱祁钰笑了起来,“丁用,郑梦秋找你谈过了吧?我们为什么不把这两个问题和在一起来解决呢?”
于谦皱了下眉毛,看了丁用一眼,他并不知道郑梦秋做的是什么事情。丁用先把郑梦秋准备建厂的事情告诉了于谦,才说道:“陛下,你是说,准备先在江浙一带搞工业化生产,让当地的地主入股?”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既然当地很多地主都是手工业主,而且他们都还有商人的身份。那我们就以联合办厂的名义,让这些地主以土地作为入股资本,只要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利益一出现,他们必然会认识到这一好处。之后,我们再慢慢扩大影响范围,这不仅能够一举解决进入松江手工业市场的问题,还能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而且受到的阻力也比较小。丁用,你认为这个办法怎么样?”
“陛下……”丁用看了于谦一眼,然后沉思了起来。
于谦也迅速的思考着,他最先反应了过来。“陛下,如果当地地主不反对,而且踊跃参加的话,我看可以先在江浙一带试验一下。这也正好让我们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如果有推广价值的话,今后再利用江浙一带的影响力,向其他地区推广!”
“如果可以的话,将广东作为第二个推广地区!”
“别急,一步步的来!”朱祁钰这下轻松的笑了,“先让郑梦秋到江浙一带办厂。只要这第一家厂办了起来,那全天下的商人,地主都能够认识到,新的土地利用方法将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利益,那么他们反对的力量也就小了很多!”
“那么,怎么实施这套计划呢?”
“于谦,你先搜集这方面的资料。我的初步想法是,让地主以土地作为入股资本,然后我以很低的价格将土地出售给政府,由政府将土地分发到农民手里。而江浙一带也率先采用货币税,农民直接向政府交纳金银。当然,要做好事先安排,比如,确定收购棉花的最低价格,以及收购粮食的最低价格,以此作为市场导向!”
“陛下,那我马上就去办!”
“还有,记住相关方面的立法,最近上议院没有什么问题吧?”
“陛下放心,上议院现在在我们的控制之中,最近,又有几个番王站到了我们这边来,政府提交的法案基本上都没有受到阻挠!”
“这就好,先立法,然后依法办事!”朱祁钰站了起来,“这次,我们必须要在江浙一带搞出点名堂来,打响这第一炮,为今后推广工业打下基础!”
显然,朱祁钰提出的也只是一个大体方案,或者说,是为于谦,丁用这些具体操作的行政人员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已。当于谦,丁用等人按照朱祁钰的办法去做的时候,还增添了许多的细节,比如制定了保护农民的法律,规定地主最高收取的地租等等!当然,具体的行政操作非常的繁杂,朱祁钰本人是应付不了的,这也就是于谦等人在新政中的重要作用,没有他们的辅助,朱祁钰的新政也就最多只是拿来说说而已!
过了几日,朱祁钰审核了于谦提交的新的行政法令,随后就开始在江浙地区推行这套新的办法。而郑梦秋那边动作也不慢,他回到苏州府之后,立即拿着丁用的介绍信找到了知府的官员,获得了建厂用的土地,然后就开始积极的筹备建厂的事务了。
没过几次,朱祁钰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客人,即从广东返回的柴汇,而柴汇给朱祁钰带来了一份厚礼!
“陛下,这是我们之前商量好的,小的在海外赚的钱,将拿出一半来捐献给国库!这是五百三十万两!”
“这么多?”朱祁钰一惊,这也太离谱了一点把,半年多而已,柴汇就赚了上千万两银子!
“陛下,其实这还只是个开始而已!”柴汇得意的笑了起来,“陛下有所不知,以前,宣宗禁海,对外贸易受到了严重的打击,结果,南洋各国都极为缺乏大明的物资。所以,在南洋各地,是物贵银贱。这次,我带了几十条船出海,虽然遇到了一些小麻烦,不过也算顺利的到了南洋,并且与几个国家做了生意!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南洋各国对我大明火器非常重视,仅渤泥一国,就购买了两千支火枪!”
“你每把枪买多少?”朱祁钰皱了下眉毛,两千支也不算多啊。
“不多,八百两而已!”
“八百两!”朱祁钰差点跳了起来,这柴汇还真是黑心商人啊,而且这些南洋小国的钱也太好赚了。
“这还只是开始的价格,后来供不应求,价格涨到了一千五百两,都是有价无货呢。这次,我让属下又运了两万把火枪过去,肯定能够买个好价钱,等他们回来之后,我再把下一笔钱送过来!”
“不急,不急,现在政府还不是很缺钱!”朱祁钰大笑了起来,“柴老板,你前面说遇到了一点小麻烦,那是什么麻烦?”
“海盗,不过,这次我早就有所准备,也多亏于大人帮助,给了我五十门火炮,再加上我们手里的火枪,让海盗吃了大亏,想必以后,海盗见到我大明船队,都要躲得远远的吧!”
“看来,建立水师,势在必行啊!”朱祁钰在桌上敲了几下,“我看,这笔钱就暂时不用纳入国库了,正好用来做为建造水师的启动费用!”
“如果陛下要建造大明水师的话,我柴某愿意再出五百万两,就算这趟生意白跑了!”
“这怎么好意思呢!”
“陛下,只要我大明水师能平定南洋,消灭海盗,那我们今后做生意,不是更方便,更安全了吗?”
“这……”朱祁钰笑了起来,“行,就这么办吧。你去找于大人商量,听说他这几天正在为筹建水师的事情发愁呢,看看你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能为陛下效劳,这是我柴某的荣幸!”
“柴老板,做生意,我不会干涉你的,不过,你必须要记住规矩。火枪可以卖,不过火药的配方,还有火枪的制造方法,这些都不能传出去,明白吗?”
“陛下放心,这可是我大明的技术,如果让那些南洋人掌握了,今后我们还怎么赚钱?”
两人都大笑了起来,完全一副奸商模样。这时候,金英走了进来,通报有客来访,朱祁钰一听到来的人,头都大了起来,反而柴汇笑了起来!
第三卷 帝国奠基
第十六节 柴美娇的不满
“爸,你怎么来了?”
“呵呵,美娇,你变黑了,不过黑一点,看起来健康一些!”柴汇忍不住看了朱祁钰一眼,“爸这次是来给陛下送礼的,怎么,你不好好在天津经营港口,跑到京城来做什么?”
“爸,我也是来给陛下汇报工作的!”柴美娇看了朱祁钰一眼,向前走了两步,“陛下,按照你的要求,大沽港已经完工了,另外,我的毕业作品也已经建造好了,不知道陛下什么时候去检查?”
“这……”朱祁钰觉得头很痛,他都有点怕见到柴美娇了。这大家小姐,根本就没有一点扭捏做作,而且这一年多来,柴美娇也给朱祁钰添了不少的麻烦,在朱祁钰看来,柴美娇完全就是一个没有懂事的孩子。
“陛下,我们开始不是说准备建造水师吗?如果陛下有空,我们一起过去看看,也为未来的大明水师奠定基础!”
“这……那我先跟于大人商量一下,下午就去天津!”谈到水师的事情,朱祁钰也有点兴奋。他非常清楚,大明的未来不在陆地上,而是在海洋上。英国能够成为日不落帝国,统治世界两百多年,就是依靠其强大的海军,而不是陆军!
当天上午,朱祁钰就带着柴汇,柴美娇到了总理大臣衙门,跟于谦讨论了建造水师的事情,既然柴汇这边拿了一千万两银子出来,建造水师的资金问题也就不严重了。而当朱祁钰提出要去天津看看之后,于谦也来了兴趣。两人立即将陈懋叫了过来,让陈懋看好京城,另外由丁用负责政府事务之后,就一起启程去了天津。
从京城到天津,一路都是官道,在几千侍卫与近卫军的陪同下,傍晚时,一行人已经到了天津卫。当地官员一听说皇帝架到,纷纷前来迎接。不过,因为朱祁钰没有事先通知,所以招待得也不算太好,搞得几个地方官员汗水直流,生怕得罪了朱祁钰!
朱祁钰自然不是这种小气的人,让地方官安排了住宿之后,就把他们都支走了。当时,天津卫还这是个小镇,主要的作用是抵御倭寇,算不上是重镇,也比较落后。朱祁钰一行人只能住进地方官员的家里,把那些地方官员赶到外面去住了。
“陛下,你一直说,我大明的未来是在海上,不过让臣想不通的是,现在大明受到的主要威胁来自北方的蒙古,虽然倭寇也造成了一定损失,可并不足以伤到我大明根本,我们有必要为了保护商业利益,而建造水师吗?”于谦可以说是一个彻底的陆地派,在他眼里,水师是劳民伤财的东西,看不到太大的好处。
朱祁钰笑了起来,不仅仅于谦这么想,恐怕所有将军都是这么想的,陈懋就多次表达了不满,认为发展水师没有什么好处。
“于谦,我可以告诉你一点,现在看起来,水师并不重要,不过在不久的将来,我大明铁骑要想征服全世界,就必须要依靠水师!”朱祁钰思考了一下,问道,“于谦,骑兵一日可以行进多远?按照我们常规的方式,又可以持续多久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