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新明史

_20 闪烁 (现代)
卫平已经把退入城内的那一万火枪兵投入了战场,他也没有想到,石亨的进攻会这么猛烈,看来石亨并不是虚名在外。一开始,石亨就投入了数万兵力,冲击城门与城墙,让卫平打得非常的艰苦!
也就在这危急时刻,朱祁钰率领的大军赶到了战场,出现在了石亨大军的右翼。见到通州危急,朱祁钰没有丝毫的迟疑,他让罗国栋负责指挥步兵与火枪兵进攻之后,就带着梁岳率领的一万骑兵迅速的投入了战斗!
这一万骑兵的到来,给石亨的压力绝对要比卫平手里的那两万多军人大得多!当时,石亨手里的火枪兵非常有限,仅数千人而已。而他的步兵都朝向通州方向,侧翼只有一道零散的防线,这根本无法对付骑兵的冲击!
随着骑兵投入战斗,战场上的局势也立即转变了。石亨很快就发现,率领这一万骑兵的人是朱祁钰!这让石亨大吃一惊,难道朱祁钰没有南下对付王骥?不可能啊,不过,石亨马上就明白了过来。朱祁钰手里仅一万骑兵,那么另外的骑兵呢?也许是陈懋率军南下了吧,朱祁钰自己留了下来!
想到这,石亨又有了信心。在右翼的两万步卒成为牺牲品的时候,他已经迅速的组织好了新的防线,毕竟石亨手里有二十万军队,除去攻城用的五万人,他还有十五万的预备队,这可要比朱祁钰那一万骑兵多得多了!
调整好阵线之后,石亨不仅想要攻下通州,还要干掉朱祁钰,不过,他的希望很快就破灭了!当罗国栋率领的四万火枪兵,以及六万步兵投入战斗的时候,石亨在兵力上的那点优势已经无法为他取得胜利。反而,石亨失去了在第一时间内撤退的机会。现在,整个军队的右翼都暴露在了朱祁钰的枪口之下!
留给石亨的选择不多,进攻通州是不可能的了,必须要尽快撤回京城,不然的话,京城的防御主力都被消灭了,还怎么守住京城?石亨也急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将领,他一面调整战线,一面收缩防线,并且一路向西退去,可朱祁钰会让他逃回京城吗?
就在朱祁钰这边发动进攻的时候,陈懋率领的四万骑兵正沿着通州北面的一条道路向京城西面的郑村坝快速前进。虽然石亨的大军就在南面,陈懋心里也是痒痒的,可朱祁钰的命令很明确,战斗打响之后,他必须要率军迅速到达郑村坝,然后再转向东面发动进攻,当住石亨撤回京城的道路!
陈懋怎么说也是个明白轻重的将领,他也不敢违抗朱祁钰的命令。仅半个时辰,四万骑兵就已经到达了郑村坝,在占领了这座小村庄之后,陈懋立即命部队转向。而此时,石亨正率军向他这边撤退呢!
当陈懋的四万骑兵出现在战场上,并且已经截断了前往京城的道路时,石亨绝望了。现在,朱祁钰投入战场的军队已经达到了二十万,显然,朱祁钰的主力根本就没有南下,他与陈懋都留了下来。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石亨以单一兵种作战,根本就没有一丝一毫的希望,甚至连逃回京城的希望都破灭了!
本来石亨率领的这支军队就是临时组建起来的,现在战场上形势倒转,大部分士卒根本就不想白白送死,就连很多新提拔起来的军官都不想再打下去。当军队里所有人都在这么想的时候,那石亨还有继续打下去的本钱吗?
正个战役只持续了不到三个时辰,天黑之前,二十万叛军全部被歼,除了三万多人阵亡之外,其他人都投降做了俘虏。朱祁钰赢得了平乱以来最重要,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胜利!
第二卷 风雨飘摇
第三十七节 要挟
河间,当朱祁钰在通州大败石亨的消息传来时,于谦立即兴奋了,而王骥心里也是暗叹不已,幸好没有统兵北上。就算他连夜赶路,此时也最多到了京城南面三十里左右的地方,而朱祁钰在干掉了石亨之后,必然立即挥师南下。而能否战胜朱祁钰,王骥是没有一点把握的,连石亨都败在了他的手下,王骥对这个年轻的皇帝是丝毫不敢小看了!
“王大人,皇上得胜,叛党气数已尽,不如我等率军北上,前去支援皇上,尽快平定叛乱,好让我大明百姓安居乐业,怎么样?”
“正好,我也有此意,还望于大人带我通报一声,我王骥绝无二心,此次勤王回京,定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两人都笑了起来,当晚,王骥就将大军的指挥权给了于谦,这也是他向朱祁钰表示忠诚的最直接办法。而于谦既然要笼络王骥,自然是好人做到底,让王骥继续统军,他也率领河间的几千守军跟随王骥一起回京!当王骥知道于谦在河间就几千人马后,心里也对这个年轻的兵部尚书无比佩服,这世上,恐怕还没有人敢率几千军马来抵挡几十万大军吧!
北面,通州城外,战斗结束之后,朱祁钰就领军入城,留下梁岳负责打扫战场。这次,除了保住通州粮草,歼灭二十万叛军之外,朱祁钰还有一个巨大的收获,战斗中,石亨负伤,被陈懋手下大将陈豫擒获了!
“陛下,石亨乃贼首,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定军心!”
“陛下!”
陈懋一带头,一帮子将领都跪了下来,特别是对陈懋这一系的将领来说,石亨就是他们的敌人,这次抓住了石亨,要不杀了他的话,这些将领哪个心里能平静下来?
朱祁钰慢慢的点了点头。“陈懋,你们都先站起来吧,至于怎么处理石亨,朕自有想法,而且按照大明律令,叛上造反者,都是殊族之罪!”
见朱祁钰这么说,陈懋等人也都放心了,只要能杀石亨,不管用什么办法杀,他们都没有意见!
“带石亨进来!”
很快,几名锦衣卫就将五花大绑的石亨押了进来。战斗中,石亨受了几处伤,因为无法上马,才被陈豫率领的骑兵给捉住。此时,他身上的伤口虽然处理了一下,不过看得出来,伤势并不轻。
“石亨,今日你败于朕的手里,可服气?”
石亨瞪了朱祁钰一眼,并没有说话。与张辄不一样,石亨不是那种爱多说话的人,他合作一眼就足以表达他的意思了。
“看来,你是恨透朕了。不过,让朕不明白的是,寡人有何处亏待了你?”朱祁钰坦然的走到了石亨面前,“当年,你保卫京城有功,寡人封你为武清侯,算是没有亏待你吧?后来,你出征塞外,数败蒙古大军,寡人给你进爵加官,也没有亏待你吧?你侄子石彪,违反军纪,寡人家你面上,没有治他的罪,寡人是看得起你吧?你侄子石鹏,扰民生事,当领死罪,你也是同意了的,这并不是寡人要害你吧?而你数度违反皇命,暗通上皇,寡人也只是夺去你军职,这算是放过你了。你说,寡人有何处亏待你了?”
“哼!我石亨眼里,只有皇上,没有你这个奸贼!”
朱祁钰冷笑了一下。“看来,你是冥顽不灵,死不悔改了?现在,你侄子石彪还在朕的手上,朕并没有杀他,你要不要去见他一面,然后再上路?”
“朱祁钰,你别得意得太早。石彪为人忠义,绝不会背叛皇上的,你就算杀了他,我石亨也不会眨下眼睛。不过,在你杀我之前,最好先考虑一下自己的家人!”石亨冷笑了一下,又看了周围的陈懋等人一眼,“还有你等贼子,难道你们都没有亲人吗?”
石亨这话一出,周围的人一下就激动了起来,陈懋手下几员将领都纷纷拔出了佩剑,要上去杀了石亨。朱祁钰及时的阻止了这些人的冲动行为。
“石亨,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你认为拿朕的亲人做要挟,朕就会放过你吗?”朱祁钰看了一眼旁边的将领,“朕不敢说任何大话,如若朕的亲人,还有朕部将的亲人少了一根汗毛的话,朕在此对天发誓,绝不饶过叛党一人,所有叛乱之人,全都将被操家灭族,就算是襁褓中的婴儿也绝不放过!”
石亨一愣,显然朱祁钰愤怒了。“好啊,那我们就拼个鱼死网破。现在,你这个奸贼,还有陈懋,于谦,罗国栋,陈豫,梁岳,祖百龄,卫平,杨洪,严广儒等人的家眷全都在我们的手里,最终大不了同归于尽,有这么多人陪葬,我石亨这条命也值了!”
“石亨,我现在就杀了你!”陈懋急了起来。
周围的将领也都急了起来,他们跟随朱祁钰回京平叛,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亲人,而石亨此时把最后一层纸也撕破了,搞得这些将领个个失去了主张。
“都给朕闭嘴,安静!”朱祁钰迅速的稳定住了局面,“各位,现在皇后,皇子,太后都在叛党手里,朕与各位一样,如果叛党要杀害我们的亲人,那么,朕最先遭殃。朕虽无法保护各位的亲人,不过朕保证,只要叛党敢拿我们的亲人做要挟,那么,朕绝不轻饶一人!”
“陛下,臣等誓死追随陛下,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就算叛党用臣等亲人做要挟,臣等也绝无二心!”
“陛下,臣等誓死追随,绝无二心!”
陈懋一表态,其他各名将领也纷纷表态,其实大家心里都很清楚,打到现在这一步,任何谈和的可能都没有了,而他们的亲人都已经是一只脚跨进了鬼门关,当他们在开平决定追随朱祁钰的时候,这个结果就已经注定了!
“好,能有诸位的协助,朕很高兴,不过,现在,我们必须要再仔细考虑一下!”朱祁钰的目光又落到了石亨的身上,“石亨,朕可以放你回去,不过,你应该很清楚,石彪现在在朕的手上,如果你想保住石彪性命的话,那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哼!”石亨的态度也稍微软弱了一点,他心里很清楚,这次他们失败了,而要保住性命,就必须要利用好手上的人质。
“放了石亨,朕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如果此时开城投降,并且放了手上的人质,朕可以饶你们不死!”
“陛下!”陈懋立即走了出来,“陛下,臣等亲人死不足惜,如若此次放了叛党,那今后大明将不得安宁!”
“宁阳公,你先退下!”朱祁钰横了陈懋一眼,走到了石亨身边,“回去告诉徐有贞,另外也告诉朱祁镇,这是你们最后一次机会,如果你们还不思悔改的话,那就别怪朕无情了!来人,押石亨出去!”
“陛下!”一帮将领立即围了上来。
“都给我退下,来人,押走石亨!”
锦衣卫立即把石亨押了出去,而其他将领纷纷跪在了朱祁钰的面前。
“陛下,臣等在开平决定追随陛下之时,就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臣等家人作为人质,这是他们的不幸,不过为大明江山社稷,为大明的黎民百姓,臣等亲人也是为大明慷慨就义,望陛下三思,绝不可放过一名叛党啊!”
“陈懋,你们先起来!”
“如若陛下不同意,臣等绝不起来!”
“都给朕站起来,我大明将领,有你们这个样的吗?”
见到朱祁钰发怒了,陈懋等几人心里一惊,纷纷站了起来。
“你们的意思,朕很明白。从开平回师平乱之日开始,朕也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不过,我们绝不能让更多无辜的人受到伤害。叛党虽然不义,不过朕不能无情!如若叛党还敢伤害我们的家人,朕保证,在朕有生之年,绝不放过叛党一人,就算他们逃到天涯海角,朕必亲提大军,前往殊杀!”
“陛下!”
朱祁钰拍了下陈懋的肩膀。“陈懋,你是朕最倚重的手下,去管好你的军队,明日,大军出发,包围京城!”
当日晚,于谦派来的信使就送来了好消息,王骥已经回心转意,站到了朱祁钰这边来了,而且,正亲领大军赶来支援朱祁钰。这也算是众多坏消息中的一个好消息吧。能有王骥大军的帮助,要攻占京城自然容易了许多!
这一夜,朱祁钰过得很不平静。虽然,他从来不承认那些所谓的“亲人”,他甚至没有与后宫皇后,贵妃有个任何的来往,连他那个“独子”朱见济也从来没有去看过。从感情上来讲,朱祁钰与这些人是没有丝毫关系的。不过,他却不得不在乎陈懋,于谦等人的感受。他们的亲人都落在了叛党的手里,他们不可能不受到影响,如果叛党以这些人质做要挟的话,甚至会引来战前军阵大乱,到时候,再想办法处理,就已经太晚了!
这件事情,也让朱祁钰深刻的认识到了叛乱的危害性,就算是平定了这次的叛乱,对大明的伤害也非常大,如果再有得到几次类似的叛乱,那朱祁钰恐怕今后一辈子都要忙于平定叛乱,而无瑕他顾了!
第二卷 风雨飘摇
第三十八节 大军围城
天刚蒙蒙亮,朱祁钰就亲率三十多万大军从东,北两个方向上围住了京城。半个时辰后,王骥大军也完成了战场部署,从南,西两个方向上围住了京城。在近六十万大军的包围之下,京城里的叛党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了!
“罪臣拜见陛下!”
“王大人,快快请起!”没等王骥跪下,朱祁钰就把他扶住了,“王大人能及时勤王回京,朕深表欣慰,王大人请!”
“陛下请!”
两人进了营帐,分主次坐好之后,朱祁钰说道:“这次,王大人能协助朕平定叛乱,当记首功!”
“陛下厚爱了,微臣只是锦上添花,还望陛下饶恕微臣的罪过!”
“王大人,你有何罪?朕知你身不由己,也是迫不得已,且王大人能够在最关键时刻协助朕平定叛乱,朕已经非常高兴了!”朱祁钰看了于谦一眼,说道,“于大人应该已经替朕传达了意思,这次,朕准备……”
“陛下!”王骥没有等朱祁钰的话出口,立即就抢前一步,跪了下来,“陛下厚爱,微臣深表荣幸,不过,微臣不敢有任何奢望,只望陛下能让臣回家养老,微臣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这……”这下,朱祁钰反而有点尴尬了,这与他想的完全不一样。
其实,这一路上,王骥也在考虑他的地位。叛乱失败了,就算朱祁钰不对付他,可他终究帮过叛党,像于谦这类朱祁钰的忠实手下会放过他吗?如果他接受朱祁钰的条件,担任兵部尚书,恐怕也只是个虚职,到时候他不但得不到一点好处,反而还会在朝中竖立更多的敌人。哪一天,朱祁钰要是听信了身边亲信的话,把他抓起来砍了脑袋,他后悔都来不及了!想来想去,王骥也想通了,他生人六十余年,为官四十余载,宦海官场上的风雨也经历得太多了,此时,唯一避祸的办法就是放弃手上的一切权力,回家养老,不参与朝廷的斗争!想通这一点之后,王骥也就下定了决心。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朱祁钰平定了叛乱,他的地位已经无人能够撼动,他也不需要那些数朝元老了,自己还不快逃,留在京城等死吗?
双方沉默了一阵,朱祁钰也明白了王骥的意思,见王骥能够最后想通这一点,他也很是高兴。“王大人,等叛乱平定,朕需要人才治理国家,不过王大人年事已高,朕也不敢再劳累王大人了。这样吧,朕封你为太师,官加一品,并世袭靖国公,以表彰王大人对我大明做出的巨大贡献!”
“陛下厚爱,臣恭敬不如从命。不过……”
“王大人,你还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只要朕能够办得到的,必然尽力!”
“陛下,微臣虽然决心回乡养老,可微臣的几员部下,还望陛下照顾!”
“当然,只要是我大明臣子,只要是人才,朕绝不会轻易放过的,王大人自可放心,你的那几员部将,朕一定重用!”
“谢陛下隆恩!”
双方都得到了自己满意的答案,而王骥为表忠诚,当即就把手上的军权交给了朱祁钰,而朱祁钰也顺带提拔了一下王骥的那几个心腹手下,另外留于谦指挥王骥这支军队,自己则带着一帮大将,臣子回了通州,准备对京城发动最后的进攻!
下午,大军完成了攻城的准备工作,朱祁钰策马来到了德胜门外。当年,蒙古大军正是在这里吃了第一次败仗,揭开了京城保卫战的序幕。现在,朱祁钰也准备从此发动进攻,最终平定叛乱!
城楼上,朱祁镇也带着一旁叛臣过来了,这将是最后一战,王直,徐有贞,石亨等人都已到场。虽然,两个皇帝兄弟见面非常尴尬,不过,大军当前,也容不得他们先叙一番兄弟情谊了。既然走到了这一步,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王直,你为数朝元老,竟然背叛大明,你有脸面下去见大明的列祖列宗吗?”于谦最先出来骂阵,当然,他的矛头直接对准了王直。“当年,推荐皇上的人是你,现在,作乱反上的人也是你,王直,亏你为我大明重臣,竟然不识对错,不知好歹。难道,皇上亏待你了吗?皇上登基以来,对你倍加敬重,且对你礼让三分,你不知报恩,放将恩仇报,你还有脸面站在城楼上,面对我大明百姓吗?”
王直脸上也是青一阵,紫一阵的。他并不是叛党贼首。在石亨,徐有贞等人扶持朱祁镇复位之后,他也只是做了个顺势臣子,没有表示反对而已。而且,这两个多月来,王直几乎没有在朝上提出任何建议,没有发表任何言论。今天,也是朱祁镇硬要他前来,他才厚着脸皮来的。现在,被于谦这么一骂,王直心里也很不是个滋味。造反的不是他,为什么于谦要把矛头对准他?
“王直,皇上见你当初退敌有功,原本还指望你能匡复社稷,安我大明江山,没想到,你竟然老节不保,你……”
又是一番叫骂,王直身体哆嗦了起来。为官几十年,虽然迂腐,不过王直是很在乎他的名声的。就连朱祁钰也在他身上找不到一点小毛病,也就无法将他从吏部尚书的位置上赶下来。眼看就快要回家养老了,竟然在这最后关头,毁了一生清名,王直的心情是可以想像的。
“啊……”只见王直对天一啸,“于谦,我知你忠直,不过作乱反上,并非我王直本意,今日在此,我也无颜面对大明百姓,我王直冤啊!”
就在众人的眼前,王直翻身扑下了城楼,这个迂腐老臣最后想到的竟然是自杀!不过,城楼下,朱祁钰与于谦都没有一点同情他的神色,这是他自己选的路,而且是他自己酿造的苦果,结果,自然应该由他自己来承担!
“石亨,你石家数代为将,现在,你却背叛皇上,你对得起自己的列祖列宗吗?”这次,轮到陈懋出来骂阵了。
陈懋本就不善言辞,而石亨又是贼首,他这番叫骂,并没有起到任何效果,石亨也不可能像王直一样想不通,跳楼自杀,石亨甚至懒得理会陈懋,看都没有看陈懋一眼。
陈懋骂了一阵,见没有丝毫效果,也就只有无奈的退了下来。这时候,朱祁钰策马向前走了几步。
“上皇,朕知你叛乱并非本意,乃奸臣逼迫所为。这两月来,朕也常在反思,上皇将大明江山交托于朕,朕励精图治,一直努力想恢复我大明国威。而朕对上皇也算刻薄,这都是朕的过错。不过,你作乱反上,这已经铸成大错。如若今日你开门受降,朕将既往不咎,仍然尊你为上皇,如若到此还不思悔改,那么,我俩的兄弟情谊,也就到此为止了!”
朱祁镇显得很是惊慌,毕竟他清楚这个弟弟的手腕,而且现在数十万大军围困京城,守卫京城的军队却只有十万,这仗是必输无疑的!而朱祁镇原本就已经不想做皇帝了,他只想安稳的度过余生。这两个月来,朱祁镇基本上只是个傀儡皇帝,大小事务都交给了徐有贞与石亨去处理。现在,见到朱祁钰肯放过自己,朱祁镇也不免有点心动了。
“陛下,切不可受妖言惑动!”见到朱祁钰的态度有所松动,站在他旁边的徐有贞将他向后拽了一下,然后向前一步站了出来,“朱祁钰,你个伪皇。当年陛下被俘,你数度阻挠迎接陛下回国,按的是何等居心?陛下回来之后,你不但不主动让位,还死皮赖脸的不走。后又鼓动妖政,毁我大明根基,劳民伤财,发军北征,动我大明国本。你此等行为,还配做我大明天子吗?”
“徐有贞,朕想,应该称你为徐珵更好一点吧?当年,你主张南迁避难,朕看你为朝廷效劳多年,没有治你死罪。你不思悔改,竟然作乱反上,你还配做大明臣子吗?徐珵,朕问你,蒙古太师也先给你了多少好处,让你发动叛乱,毁我大明江山?”
朱祁钰这话一出,周围人等尽皆哗然。如果徐有贞是为了扶持朱祁镇复位的话,那还情有可原,如果他是拿了蒙古人的好处,而叛变的话,那就没有人会原谅他了。此时,就连石亨都不免多看了徐有贞一眼,开始怀疑徐有贞策划叛乱的动机了!
“朱祁钰,你别血口喷人!”
“你要朕给你证据吗?来人,把那些蒙古人带上来!”很快,一群侍卫就将一帮蒙古降将带了上来,朱祁钰指了一下这些人。“他们都是蒙古降将,为朕在塞外俘获。你叛乱之前,指示蒙古十三部假装投降,在朕回京平叛之时,这十三部蒙古人马一起起事,差点就让朕的大军毁于一旦。当初,你与也先商议,你在京城叛乱,也先则在塞外牵制住朕的军队,但你可想到,也先不堪一击,过早失败,才让朕有了回京平叛的机会!今日,当着我大明将士,当着我大明百姓,你可敢承认,你私通敌寇,危害国家,只为了一己私欲,只为了报朕当年贬你出京的一箭之仇?”
徐有贞的脸色急剧变化着,即使他不承认,周围的人也看了出来,朱祁钰的这番话八成没假,如果徐有贞真是私通敌寇的话,就算石亨这些人都不会原谅他!
“朱祁钰,废话少说,今日有你无我,有我无你!来人,把那些人都带上来!”
城外,朱祁钰冷笑了一下,示意陈懋做好攻城准备,到了这一步,说下去确实没有任何的作用了!
第二卷 风雨飘摇
第三十九节 血染京城
这徐有贞也算是个人才,在这两个月内,他已经控制了京城大权,连留在京城的锦衣卫都成了他的爪牙。见到朱祁钰揭穿他的假面目,徐有贞一不做,二不休,立即让锦衣卫控制住了局面,随后接管了京城防御大权,就连石亨都被他给控制了起来。
城外,朱祁钰见大局已经无法挽回,也下令准备攻城。攻城的方式基本上是固定的。首先是双方炮兵之间的战斗。因为守城军队并无骑兵,因此朱祁钰的骑兵此时基本上没有了用处。在炮兵之间的战斗决出胜负之前,其他的步兵,火枪兵也只能耐心的等待!
炮战一直打到第二天天亮,卫平指挥的炮兵终于占了上风。城楼上的火炮几乎都被摧毁了,而且守城军队也严重匮乏弹药。卫平则没有这份顾虑,不仅仅弹药非常充足,而且受损的火炮都被迅速的修复了,另外伤亡的炮手也得到了补充。打了好几个时辰,不见卫平这边的火力减弱,反而增强了不少!大量原本部署在其他各城的火炮已经在夜间转移了过来,纷纷围住了德胜门,准备在天亮之后发动最后一轮炮击,为进攻部队打开通道!
朱祁钰也在天亮的时候赶到了战场上,见到德胜门一带的城墙已经摇摇欲坠,他立即让陈懋的骑兵做好了进攻准备,另外,罗国栋率领的火枪兵,以及其他步卒也到距离城墙不到四百步的地方列阵站好,就等城墙坍塌,然后杀入城去!突然,炮声听了下来。
“陛下,快看!”
听到金英的话,朱祁钰一惊,立即顺着金英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只见城楼上,上千名神色憔悴,衣着阑珊的人质被押了上来,每人身后还有一名兵卒,以及一名手持大刀的刽子手!这些人正是朱祁钰,以及他手下将领的亲人!
“朱祁钰,你看好了,你老婆孩子都在这里,你想他们死吗?还有于谦,陈懋,你等家人全数在此,你等想让他们死的话,就来继续开炮啊!”城楼上,徐有贞笑得非常的猖狂。
城外,众人的脸色顿时寒了下来。虽然于谦,陈懋等人早就做好了思想准备,可此时见到自己的父母,妻儿,兄弟姐妹都被押上了城头,钢刀架在了脖子上,他们的脸色也变得惨白了。
“陛下,怎么办?”
“停止炮击,让卫平停下来!”朱祁钰知道此时不能再开火了。
“陛下,不能停止,不能停止!”于谦高呼着跑了过来,“陛下,将士家属多在城内,如此时停止进攻,必然军心涣散,一发不可收拾啊!”
“陛下,于大人说得没错,现在不能停!”陈懋也冲了过来,他咬了咬牙,对卫平吼道,“瞄准城头,给我轰!骑兵上马,准备冲锋!”
“陈懋你疯了!”朱祁钰脸色一寒,陈懋显然是要拼命了。
“陛下!”于谦一把拖住了朱祁钰,跪在了马前,“陛下,此时绝不能后退半步,大家都看着陛下的,我们绝不能败啊!”
“于谦,朕明白你的想法,可是,城楼上是我们的亲人啊!”
“陛下,陛下能为臣等着想,臣万死不辞!”于谦在地上磕了几个响头,在朱祁钰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已经冲向了城墙。
此时,城墙上的一群人也骚动了起来,这些都是于谦的亲人,其中年纪最大的是于谦的母亲。于谦自幼丧父,是靠母亲一手拉扯长大成人的,于谦也非常孝顺母亲。不过,接下来的事情,让朱祁钰都没有想到。
“谦儿!为母知道你素来忠孝,不过古言,忠孝两难全,你为国效忠,乃你本分,大义之前,你不能尽孝,为母并不怪你。如若有日,你能提兵铲除乱党,为母九泉之下,也能含笑了!”
就在朱祁钰的惊讶目光中,于谦母亲飞身堕下城楼,接着,于谦的其他家人也纷纷仿效,全都从城楼上跳了下来!
“母亲,冕儿……”城楼下于谦悲痛欲绝,眼见几十个亲人纷纷堕楼,就算于谦心志坚如磐石,他也承受不了这么大的打击!
“快,去把于大人拉回来,另外让人去把尸体抢过来!”
城楼上,徐有贞也慌了,如果这些人质都主动寻死的话,他的护身法宝就没有了。疯狂之中,徐有贞大叫了起来:“开枪,快开枪!”
没有人听从徐有贞的命令,此时守城的将士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他们当中绝大部分都是京城百姓,当初,蒙古大军入侵,如不是于谦协助皇帝朱祁钰,他们早就成了蒙古人的刀下鬼。现在,于谦全家都跳楼身亡,他们哪肯再下狠手。
“开枪,我叫你们开枪!”徐有贞把出了佩剑,可他只是一介书生,手无扶箕之力,在周围锦衣卫的怒目注视下,他也不敢太过分!
此时,陈懋也大叫着冲了上去,当朱祁钰看清楚的时候,陈懋全家上百人也都从城楼上跳了下来。片刻之间,其他将领的亲人也纷纷主动投死,无一人迟疑,无一人犹豫,更无一人后悔!
朱祁钰咬紧了牙关,他已经忍无可忍了。这些人都是无辜的,他们原本不应该死,他们原本应该享受到更多美好的生活,可是,叛党将他们都逼上了绝路!他们都是大明的忠臣,都是大明的栋梁,为了大明的未来,他们选择了死,而不是苟且偷生!
周围的侍卫也纷纷赶了上去,他们一边将于谦等人拉了回来,一边抢出城楼下的尸首,不过,还是有一些意外。
“陛下,还有几个没有死!”
“立即送到后方抢救,不管用什么办法,都要将他们救过来!”
“陛下,于大人他们都回来了!”
朱祁钰向前一看,城楼下的侍卫都撤了回来,而于谦,陈懋等将领也都纷纷被安置在了后面。让朱祁钰吃惊的是,徐有贞疯了,他竟然将刀砍下了皇后,太后以及朱祁钰的独子朱见济!
当朱祁钰的亲人从城楼下掉下来的时候,朱祁钰面如寒冰。即使他对这些人没有太多的感情,不过他也意识到,这些人是他在这个世界的亲人,而看到亲人被杀害,朱祁钰能不愤怒吗!
侍卫再次从了上去,朱祁钰的亲人没有那么幸运,他们在掉下城楼之前就已经身首异处,全都死了。而当一具具的尸体从朱祁钰身边抬过的时候,朱祁钰的双手微微的颤抖了起来。那些誓死效忠朱祁钰的侍卫也怒不可歇,纷纷怒睁双目,瞪着城楼上的徐有贞。
“陛下!”陈懋虽然悲痛欲绝,可此时他神色中更多的是仇恨,“请陛下发令,让臣率军入城!”
朱祁钰长吸了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他朝后看了一眼,对卫平微微点了点头,然后说道:“陈懋,不得误伤百姓,叛乱人等,如拒不投降,格杀勿论!”
“臣领命!”陈懋显然也在强忍住伤痛,他翻身上马,立即就把出了战刀,“骑兵听命,叛党格杀勿论,不得误伤百姓!”
最先发言的还是卫平的炮兵。他的亲人也被害了,而卫平一直坚守在自己的位置上,他没有像陈懋等人冲上前去。而现在,他只能用炮弹来发泄心中的愤怒,用炮弹来向那些杀害他亲人的叛党复仇!
复仇的火焰瞬间就燃遍了整个军队,复仇的炮火迅速的撕开了德胜门的大门,在陈懋率领骑兵杀入城内的时候,周围的一段上百丈的城墙也轰然倒地,罗国栋率领的步卒与火枪兵也迅速的杀了上去!
也许,徐有贞完全算错了,当陈懋率军冲进来的时候,守城的士卒根本就没有抵抗,纷纷放下了武器,闪到了一边,为陈懋的骑兵让开了道路。而守城的军官更是早早就溜掉了。这些人虽然都是徐有贞,石亨等人的心腹手下,但是眼见大势已去,他们哪还敢做抵抗,趁早逃命才是正事!
在陈懋身后,朱祁钰的侍卫也跟着进入了京城,他们的目的只有两个,朱祁镇与徐有贞。这是朱祁钰亲自下达的命令,朱祁镇是必须要找到的,不管他有没有做什么事,他仍然是太上皇,从礼节上讲,朱祁镇是帝国的前皇帝,他并不能死。而徐有贞就不同了,他是叛党贼首,怎么说都是死罪,而且还不能让他死得太痛快了!
京城里的百姓也都纷纷躲在了家里,大军入城,难免会有误伤,误杀之事发生。而且,皇帝一家老小都死了,朱祁钰如果一发怒,来个大屠杀,遭殃的还是百姓!不过,他们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朱祁钰已经严令陈懋等人误伤百姓,同时还派遣了大量的侍卫前去监军,防止祸乱无辜的事情发生!
到下午,京城的局势基本上平静了下来,百姓也都松了口气。而陈懋与罗国栋率领的骑步两军也已经迅速的控制了京城各地,将皇宫包围了起来。
“陛下,上皇与徐有贞应该在皇宫内,没有陛下的命令,我等不敢率军入宫!”
朱祁钰对罗国栋点了点头。“你们就守在外面,侍卫跟朕入宫!”
第二卷 风雨飘摇
第四十节 定乱
皇宫内一片混乱,大量锦衣卫,宦官,宫女见到朱祁钰率军杀了进来,纷纷跪在了路边。他们都只能算是奴才走狗,朱祁镇做了皇帝,他们自然要听从朱祁镇的指挥,而现在朱祁钰杀了回来,他们也就自然倒向了朱祁钰一边,在这场风波中,他们是没有自己立场的,谁是皇帝,他们就为谁服务!
“陛下,陛下!”
朱祁钰停了下来,旁边的金英见到跑来的那名宦官,立即在朱祁钰耳边说道:“这是孙太后身边的近臣!”
朱祁钰皱了下眉毛,并没有说什么。
“陛下,太后请陛下过去!”
“太后?不去!”朱祁钰正在火头上,他早就看这个孙太后不顺延了,朱祁钰走了两步,又停了下来,对金英说道,“派一队侍卫去守住太后寝宫,没有朕的手谕,谁也不得进出!”
金英点了点头,立即叫来一名锦衣卫统领,将朱祁钰的命令交代了下去。
等到侍卫押着那名宦官走后,朱祁钰立即带着其他人直接朝勤政殿奔去。那里是皇帝的御书房,朱祁镇要躲在皇宫内的话,最有可能在那里。等朱祁钰带人赶到的时候,出了勤政殿外的两名宦官之外,里面空无一人!
“给朕搜,就算是把换工翻过来,都要找到上皇!”
结果,让朱祁钰很是失望,侍卫搜遍了整个皇宫,都没有能够找到朱祁镇,也没有找到徐有贞,这两人仿佛人间政法了一样!接着,朱祁钰给罗国栋与陈懋下了同样的命令,让他们搜索正个京城,寻找朱祁镇与徐有贞两人。整个大搜索持续到第二天清晨,仍然没有这两人的任何消息!
“陛下,徐有贞肯定挟持上皇逃出了京城!”于谦此时虽然神色平静,不过在经历了昨日的巨变之后,他的心情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昨日京城战乱,局势相当混乱,如果徐有贞要安心逃跑的话,必然有很多机会!”
朱祁钰闭口不言,在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之后,一下就能看出,他的承受能力远不及于谦。
“陛下,臣立即率兵去追!”
“追?”朱祁钰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陈懋,让你的骑兵立即出城,搜索京城周围百里之内,任何可疑人等,都不要放过!”
“臣领旨!”
等陈懋出去之后,朱祁钰才长出了口气,徐有贞肯定是趁乱带上朱祁镇趁乱逃出了京城。而京城周围道路四通八达,而当时朱祁钰手下的军队都集中在了京城周围,外围的封锁并不严密。如果徐有贞存心要逃的话,恐怕现在已经在数百里之外了,有那么容易追上吗?
“陛下!”这时候,于谦又走了过来,“贼首徐有贞虽然逃掉了,不过,石亨,曹吉祥两人却已经被拿下,陛下准备如何处置这两人?”
朱祁钰一愣,手刚举起,又放了下来。“曹吉祥不过就是个奴才,杀了他并无什么可惜的。石亨确实是一员大将,这次让朕吃了不少的苦头,陈懋都差点栽在他的手里,杀了他,是不是太可惜了?”
于谦眉毛一跳,说道:“陛下,策划叛乱的是徐有贞,石亨,张辄,曹吉祥四人,他们皆为贼首,而现在众将军亲人都已被害,如不杀石亨,恐怕难以让将士们平静下来!”
朱祁钰慢慢的点了点头。“那你说,应该怎么处置这两人?”
“按大明律令,作乱反上者,皆应凌迟,且操家灭族!”
朱祁钰咬了咬牙,然后微微的点了下头。“于谦,这些事情你去安排,不过,朕想见见石亨!”
于谦默默的点了下头,就让人去把石亨带来了。他也很清楚朱祁钰是个爱才的皇帝,石亨在战场上的表现可以说是非常好,如不是实力不如朱祁钰,加上徐有贞的胡乱指挥,石亨并不会败得这么快,甚至有可能让朱祁钰蒙受更大的损失!这石亨是个人才,就算他的叛乱贼首,朱祁钰仍然不想杀了他,可局势逼得朱祁钰不得不杀此人!
很快,石亨就被带了进来。此时,他已经没有了当初在通州时的嚣张气焰了。在最后关头,徐有贞不但夺了他手里的军权,而且还将石亨关进了召狱。结果,徐有贞逃了,而石亨却根本逃不掉,当陈懋率军赶到召狱时,如非朱祁钰早有命令,石亨也身首异处了!而给石亨最大打击的还是朱祁钰昨日在城外说的那番话。如果徐有贞是蒙古奸细的话,那他这次叛乱就是给徐有贞帮了忙,而他自己不仅仅背负上了乱臣贼子的骂命,而且还丢了性命,那不太冤了吗?
“石亨,你还有何话可说?”
石亨看了朱祁钰一眼,立即就避开了朱祁钰的目光。
“也许,你早就想到了会有今日,不过,让你没有想到的是,你自认为这是匡复大明的机会,却最终被小人所利用吧?”朱祁钰冷笑了一下,“石亨,朕承认你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将领,如果我们实力均衡的话,朕还不一定能够在战场上打败你。不过,你却只是个军人而已,在政治上,你太幼稚了,你认为徐有贞是你能够对付的吗?不过,你现在后悔已经太晚了,朕告诉你吧,徐有贞已经逃了,他将你关进召狱,就是要你留下来顶罪,让你背上万世骂名,让今后所有的大明子民都只到有你石亨这个卖国贼!”
“陛下!”石亨脚一软,跪了下来,“罪臣该死,请陛下赏罪臣一死!”
“对,你确实该死,而且就算朕看在你是个人才,想饶你,也不可能,你若不死,朕怎么去向那些失去了亲人的将领交代?”朱祁钰没有去扶石亨,“不过,朕要你在死前明白,你是被人利用了,你所做的,都只是小人手上的利器而已,而你自己,不但什么都得不到,还将失去一切!”
“陛下……”石亨痛哭了起来,想到自己被人所利用,做了这么多的傻事,他的心情也沮丧到了极点。
“放心,朕已经下了诏书,只杀贼首,其余人等皆不治罪。朕不是刽子手,更不是徐有贞那种丧心病狂的人,朕不会为难你的家人,你就安心上路吧!”
“谢陛下,谢陛下!”
朱祁钰转过了身去,并没有去看石亨。几名侍卫把石亨拖了出去,此时,一旁的于谦也松了口气。石亨是必死的,不然陈懋,罗国栋,卫平这些将领都会不满,不管从何种角度来讲,石亨都得死!
三日之后,石亨与曹吉祥就被押到了刑场,当着数十万官兵,百姓的面,两人身受上千刀,才最终被处死!凌迟是最为残酷的刑罚,一般也只用在叛乱贼首的人身上,行刑者用锋利的刀片将犯人身上的肉一块块的割下来,然后止住血,再继续割……直到犯人身上没有一块完肤之后,才最终处死犯人!
处决了石亨与曹吉祥之后,朱祁钰还没有收到任何关于徐有贞与朱祁镇的消息,陈懋部下骑兵已经将搜索范围扩大到了北直隶之外的地区,却仍不见两人踪影!最后,朱祁钰不得不下召,让全国各地的官府衙门负责寻找两人,并且帖出皇榜,任何提供有关此两人消息者,都将得到重赏!
当然,朱祁钰的注意力不可能一直停在徐有贞与朱祁镇的身上。在京城局势稳定之后,朱祁钰必须要为更长远的打算考虑了!
这次的叛乱绝非偶然,名义上,徐有贞,石亨等人打着上皇复位的旗号作乱,实际上,叛乱根源是在朱祁钰之前推广的新政之上!如果没有朱祁钰的新政,王直等大臣根本就不会默认叛乱,徐有贞更没有机会回到京城,再做京官!也正是王直等人的默许,让徐有贞抓住了叛乱的机会!
可以说,这次叛乱给朱祁钰的冲击很大,让他有一种再世为人的感觉。叛乱平定之后,朱祁钰也不得不考虑今后的安排了!新政是不可能取消的,大明要想强大,要想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就必须要实施新政,废除旧制!如果不改变朝政体制的话,那么这将是众多叛乱的开始,今后仍然会有更多的叛乱发生!要想推广新政,又要想保持国内局势稳定的话,唯一的办法就是改组朝政,来一次政治大洗牌,用快刀斩乱麻的办法,彻底废除旧制,施行新的政治制度,为将来全面推广新政打下基础!
当然,要确定新的政治体制,光靠朱祁钰的想法,乃至光靠他的一个人的努力是绝对不够的。这次叛乱也让朱祁钰意识到,他虽然是皇帝,可治理国家并不是一个人,乃至几个人的事情。要想稳固手里的权力,他还要战胜更多的困难,他需要更多的帮助!这些,都需要他去做,而不是想!
朱祁钰绝不是那种只想不做的人,当他确定了想法之后,立即就展开了行动。叛乱之后,原朝中大臣八成以上不是被砍了脑袋,就是被削去了一切职务与爵位,可以说,朝中百废待兴,这也正好给了朱祁钰一个改组朝政的机会。朝廷混乱的状况,也给了朱祁钰完成这次政治洗牌的机会!
第三卷 帝国奠基
第一节 皇宫改制
要想一次性的废除所有的旧制度,且建立一套新的政治制度,这是绝对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朱祁钰平定京城叛乱之后,他的威望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朱祁钰的军事才能,已经得到了全天下的承认!不仅仅蒙古人打不过朱祁钰,现在连大将石亨都败在了朱祁钰的手里,王骥更是臣服于朱祁钰,天下再也没人敢在战争方面向朱祁钰叫板了!
朱祁钰建立的军功可以提升他的政治威望,可却绝对无法完全顶替他的政治作为!当时,于谦等大臣虽然对朱祁钰忠心不二,特别是在朱祁钰让人救活了于谦的儿子于冕之后,于谦对朱祁钰更是感恩戴德,没有丝毫二心!不过,于谦终究无法立即接受朱祁钰的所有新政策,毕竟于谦也有自己的思想,他知道,叛乱的根源是在朱祁钰的新政,如果朱祁钰再次大刀阔斧的推广新政,难免会有下次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朱祁钰除了尽力说服于谦之外,他能做的,只是向自己身边一些影响不那么大的旧制开刀,而他首先对准的就是内宫制度!
自古,皇帝的内宫制度就是国家的一个重要制度,很多皇帝甚至在这方面都要听命于大臣。比如,当初仁宗皇帝想找几个民间的舞女进宫表演,都被大臣给狠狠批了一通,而宣宗皇帝喜欢找几个宦官斗斗蟋蟀,也受到了大臣的指责!说白了,这些全都是皇帝内宫的事情,是皇帝的家事!可皇帝即是内宫的主人,也是天下的主人,其行为是天下的表率,其行为自然要受到大臣的约束了!
朱祁钰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当初他不肯更皇后,贵妃同房,就受到了众多大臣的指责。这次,趁着京城局势刚刚稳定,朝中情形还无好转,而王直那帮死硬派大臣几乎都完蛋了的机会,朱祁钰首先就在自己“家”里推行了新的制度!
能让朱祁钰在内宫推广新制的必要条件还有一个,孙太后病故了!
朱祁钰杀回京城后,并没有去见孙太后,而是派侍卫将太后的寝宫给围了起来,也相当于是把孙太后给软禁了起来。这下,原本是后宫主人的孙太后就一病不起了。而朱祁钰也存心要先除掉这个给他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还一度是王直等保守派大臣后台的太后。朱祁钰想了一个很绝妙的办法,他安排金英把一些关于朱祁镇的消息透露给了太后身边的宦官,而这些事情也很快就传入了孙太后的耳朵里!当孙太后得知朱祁镇失踪之后,病情就更加严重了,就连太医都认为她熬不过这一年了!
太医仍然高估了孙太后,京城叛乱平定之后不到一个月,孙太后就死了!朱祁钰当然给她风光大葬,按照习俗,将孙太后也该葬在宣宗皇帝陵墓的旁边,这也算对得起她了。少了孙太后这个碍事的人,而朱祁钰立的皇后也在战乱中身亡,朱祁钰成为了内宫的主人,而他要改变内宫制度,再也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他了!
“陛下,这万万不可啊!”于谦虽然知道无法改变朱祁钰的决定,可他仍然要表达自己的意见。
“为何不可?”朱祁钰并没有生气,他正是喜欢于谦这一点,别的大臣都怕得罪皇帝,而于谦是有什么说什么,绝不怕得罪了朱祁钰。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