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现在你们得用行动来表明你们是朕的部下,并无心造反!”朱祁钰招了下手,将几十名侍卫叫了过来,“现在,你们都去拿上武器,跟随朕的部下,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去,只要你们听从朕的指挥,朕就既往不咎,饶恕你们跟随造反的罪过!”
“谢陛下隆恩!”
朱祁钰朝那几十名侍卫点了点头,让他们充当了临时的军官。虽然朱祁钰饶恕了士卒,不过在他并没有立即释放那些军官,毕竟这些军官中有人是存心造反的!
很快,通州城被就燃起了大火,梁岳已经动手了。数千捆马草在浇上桐油之后,燃起的大火非常壮观,火苗足有上百米高,周围数百丈范围之内都被找得雪亮,几十里之外都能看到通州燃起的这把大火!
火起之后,朱祁钰就让投降的士卒上了城墙,并且升起了护城河上的吊桥,而梁岳留下五百骑兵守在城内之后,就率领余下七千多骑兵来到了城门外,背城而立,等待着石亨率军前来!
显然,这把大火烧得很是及时,不仅仅才率军到达通州北面十多里的罗国栋看到了,就连更北面一点的石亨也看到了。石亨并不是笨蛋,一见到通州燃起了这么大的火,他心里一惊,知道出事了!
通州一直就是京城储备粮草的重地。当初,也先率军入寇,于谦就想办法将通州的粮草运入了京城,这才稳定了民心,提高了士气,最终打败了蒙古大军。而后来,朱祁钰北伐,于谦将从各地收购来的粮食也都集中在了通州。石亨等人反叛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占领通州,控制这里的粮食!现在,石亨自然清楚,如果通州落入了朱祁钰之手,他们的末日也就到了。
石亨并没有犹豫,他也无法犹豫,留下步兵与火枪兵继续围困陈懋,自己则率两万骑兵回救通州。不过这石亨很是小心,出发之前,还不忘派出游骑在前探路。石亨也知道朱祁钰是个不好对付的角色,陈懋也是个狠角,如不是他偷袭的话,不见得能够围困住陈懋。现在,肯定是朱祁钰率军奇袭了通州,通州遭到围困,不然也不会起火警告了!
第二卷 风雨飘摇
第三十二节 截击石亨
一路上,石亨先很是谨慎,不过连走十多里,都没有遇到麻烦,游骑也不时传来消息,石亨这才安心,让骑兵全速前进,立即回救通州。不过,石亨也很是小心,不时让部队放慢速度,等待一下消息,而不是轻骑冒进!
到了距离通州十二里地的时候,石亨再次让部队慢了下来。此时,通州大火已经看得很清楚了,不久,一队游骑赶了回来。
“报大将军,通州城外发现大批骑兵!”
“骑兵?”石亨皱了下眉毛,“没有发现其他的人马吗?另外,通州城情况如何?”
“小的没敢靠近,城楼上还插着我军旗帜,另外没见其他人马,只有近万骑兵!”
“大将军,肯定是伪皇派人围攻通州,通州守将无法派人通信,只得点火告警!”
石亨沉思了一阵,然后点了点头。“立即全速前进,驰援通州。本将军许诺,杀伪皇者,赏万户侯,黄金万两!”
两万骑兵立即兴奋了起来,这可是重赏啊,对普通当兵的来说,这是他们一辈子都不敢梦想的,而在他们眼里,朱祁钰的脑袋简直就成了个金砣砣!
石亨小心一时,却大意一时,而这次大意,差点就要了他的性命!两万骑兵刚跑起来,石亨也觉得有点不对劲了。朱祁钰向来重视火器,这次却只带骑兵围攻通州,那他的火枪兵呢?石亨心里一惊,立即放慢了速度,正在他要下令让部队慢下来的时候,突然两侧响起了猛烈的火枪声,伏击战开始了!
率军伏击的正是神机营总兵罗国栋。在指挥火枪兵方面,罗国栋可以说是专家了。而这次,他在接到朱祁钰的命令之后,就明白他的任务是截击石亨的主力。开始,数支游骑从埋伏圈里通过,他都忍了下来,这次见到大队骑兵赶来,罗国栋自然不会迟疑,见到骑兵全都进了伏击圈,立即就下令开火!
两万多火枪兵分做两部分,埋伏在道路两侧,前面各是一万多步卒,以及设置好的简易拒马桩保护。两万多火枪兵轮番开火,其火力密度是可想而知的。前面五轮齐射下来,已经有数千骑兵完蛋了!
这石亨也算是命不该绝,他正是那一愣,多过了第一排射来的子弹,接着石亨立即策马飞奔,险险的冲出了火力网。而能够跟随他冲出来的骑兵不足千人,而剩余的骑兵全都成了屠杀的对象!
此时天黑,而且参加偷袭的火枪兵显然数量不少,见到大势已去,石亨也不敢多停留,带着数百骑兵立即就朝京城方向奔去。此时,通州外至少有近万骑兵,他又不是侄子石彪,率领这几百骑兵,还敢去通州吗?
罗国栋也看到了逃跑的石亨,他也非常的气恼,怎么石亨的命就这么大,他开始要慢一步勒马,那就被子弹给打中了!不过,此时罗国栋也没有时间去对付石亨,包围圈里还有上万骑兵等着他去对付呢!
罗国栋这边激战正酣,北面卫平率领的火枪兵与步卒也赶到了孤山附近。虽然卫平并非火枪兵统领,不过作为神机营的军官,他对火枪兵的战术也算有一定了解。让步卒在前列阵,火枪兵在后跟进,然后缓慢推进,朝被围困的陈懋等人靠了过去!
北面的两万多骑兵也立即发现了这股援军,立即分出一万人马杀了过来,不过,等待这些骑兵的出了火枪兵射出的子弹之外,还有步卒手里的长枪!而在卫平组织的战阵右翼,那些石亨手下的步卒也很快投入了战斗。对于这些步卒来说,他们的结局比骑兵还要悲惨,他们既没有速度,也没有办法抵挡火枪兵射出的子弹,几乎全是来送死的!
此时,被围困在中间的陈懋也发现了卫平率领的援军,立即整顿好剩下的近两万骑兵,朝着这边杀了过来!虽然激战一整日,陈懋率领的骑兵都已筋疲力尽,不过,见到援军赶来,个个都升起了希望,重新生出了力气来。一路冲杀下来,石亨留下的那两万骑兵根本就不是陈懋的对手!
很快,战场上的局势就转了过来。战场东面的火枪兵根本就无法跟上骑兵的速度,也就无法对陈懋的骑兵构成威胁了!而战场西面的步卒都转向去对付卫平那边的援军了,且步兵本身就不无法用来进攻骑兵,在骑兵面前,步兵只有防御的分!结果,陈懋的骑兵只面对北面的那两万骑兵。且,在两面夹击之下,这两万骑兵腹背受敌,自然无法抗衡陈懋率领的骑兵!
陈懋与卫平也都没有手软,特别是对陈懋来说,被石亨压着打了一天,如果不是他及时率军退到孤山,居高临下,不然早就被石亨给消灭了!而现在,石亨已经率军离开了战场,而援军也已经赶到,陈懋哪能轻易罢手,不出了这口恶气,恐怕他今后一辈子都顺不过这口气来!
卫平这边也杀得起劲,这是他第一次指挥火枪兵作战,虽然兵力上并不占太大的优势,可见到排山倒海冲来的骑兵,他也杀得起了火。如果能够此战出名,那他卫平今后也将不再仅仅是炮兵将领了!
骑兵之间的战斗足足打了一个时辰,当陈懋亲手斩杀了石亨手下副将之后,石亨留下的两万骑兵也被消灭得差不多了。此时,陈懋完全可以撤军,不过他却没有这么做。在卫平权利阻挡右翼的步卒进攻之时,陈懋率领手下一万多骑兵在战场上绕了小半圈,朝着步兵方阵的右翼杀了过去!
这些步兵摆出的是进攻阵型,且朝向了卫平率领的援军,哪能抵挡骑兵的冲锋。仅半个时辰,除了战阵后方的数千步卒仓皇逃脱之外,其余叛贼全都被陈懋歼灭!
此时,天色已经微亮,陈懋与卫平等人却丝毫不感疲惫。两人略一商量,就定下了办法。卫平率军向南压缩叛变的火枪兵,而陈懋则率骑兵迅速绕到了火枪兵的南面,挡住了火枪兵南撤的通道。
又杀了一轮,当陈懋混身沾满鲜血的从马上跳下来的时候,他手里只剩下了不到万员人马,而卫平那边也损失了数千部下。不过,此时,他们已经获得了完全的胜利。除了全歼两万骑兵之外,还有一万余步兵,近万火枪兵被歼灭!
而这时候,顺义城外也打了起来。于谦在接到朱祁钰的命令时,已经明白了朱祁钰的意思,他必须要在朱祁钰对付石亨的时候,围住顺义城内的张辄,让张辄无法出兵去援助石亨!显然,这个任务对于谦来说并不容易!
当时,卫平已经率领围城主力前去救援陈懋,而于谦仅到了两万人过来,而且弹药都不是很多。如果张辄听闻石亨那边的情况,必然引军出城,到时候,能否打退张辄,于谦心里都没有底!
到了下半夜,于谦也收到了消息,朱祁钰奇袭通州,占了通州粮草,而罗国栋半路截击石亨,杀了一万多骑兵,石亨落荒而逃!又过了两个时辰,陈懋那边也传来消息,他们已经成功突围,此时正在扫荡战场,对付残余敌人。
两条消息一到,于谦立即下令加强戒备,并且把围城主力集中在了南面。顺义城内并无骑兵,而此时通州已经陷落,张辄再守在顺义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了。如果他不及时撤走,就算不去救援石亨,也要想办法杀回京城,不然迟早完蛋!于谦的分析非常正确,不久之后,张辄就已经收到了消息,石亨在通州败走,不仅没有能够击败陈懋,反而吃了大亏,连通州都丢了!这下,张辄没有了选择,他只能尽快突围,抢在朱祁钰回军顺义之前,离开这危险之地!
天快亮的时候,张辄就率领顺义两万骑兵,以及他的两千亲信手下,开始向南突围了。而于谦也早就列兵于此。双方都没有骑兵,是步卒与火枪兵之间的对决。很快,高下立见。于谦手里有两万火枪兵,加上两万余步卒的掩护,张辄率领的那两万步卒与两千余火枪兵哪是对手!
步兵之间的战斗并没有骑兵那么迅速,却更加残酷!在双方步兵交手之前,于谦手下的火枪兵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在两军的步卒杀到一起之后,火枪兵也只能观战了,他们那装上刺刀的火枪是没有步卒手里的大刀,长矛顶用的。
这是一场很残酷的战斗,双方从天明一直杀到正午,还未见分晓。当然,于谦利用手上的兵力优势,牢牢的控制住了战场上的局面,没有让张辄逃走!
到了正午,朱祁钰率领骑兵杀了回来,此时通州已经交给了罗国栋的火枪兵占领。当朱祁钰这数千骑兵杀回来之后,战局基本上就已经确定了,张辄那些步卒根本就逃不掉!
这一天多的战斗,虽然朱祁钰损失了近三万人马,且多为骑兵。不过,叛党的损失照样惨重。石亨的四万骑兵几乎全部被歼,另外一万多火枪兵,近两万步兵,还有张辄这边的两万步兵也都被消灭了!这是一次重大的胜利,歼灭了石亨的主力之后,叛党手上已经没有足够的军队来守住京城之外的其他地方了!
第二卷 风雨飘摇
第三十三节 扫荡
“把张辄带上来!”
朱祁钰压了压手,让于谦坐了下来,等到侍卫将五花大绑的张辄押上来之后,朱祁钰走上前去,绕着张辄走了一圈,这才停在了张辄面前。
“张辄,为什么你要反朕?”
“呸!”张辄一口血水吐在了朱祁钰的身上。
旁边的几位侍卫立即一通拳头打了过去,朱祁钰擦掉了身上的血水,止住了侍卫。“张辄,朕知道,你恨朕逼死了你全家老小,不过,酿成此祸的是你,而非朕。如若你不反朕,朕会这么做吗?”
“奸贼,我只恨自己无法替天下除你这奸贼!”
朱祁钰冷笑了一下。“那么,你说朕什么地方得罪你了?害死你兄长的是朱祁镇,而非朕。且,你家世代为大明效劳,你却叛我大明,为何?”
“你的大明?我呸,你个奸贼!”
“那么,你是死不悔改了?”
“就算变成厉鬼,我也不会放过你!”
“张辄,你有面目下去见你兄长吗?”朱祁钰转过身来,“当年,你兄长张辅评定安南叛乱,数败叛贼,为大明立下汗马功劳。土木堡之败,为朱祁镇滥用奸臣王振之策,而不肯听从忠臣的劝告。你兄长的死,实乃朱祁镇所害。你虽埋怨朕没有封赏你,也没有厚葬你兄长。朕知道这做得有点过分,不过,这就是你反叛大明的理由吗?”
“大明,皇上才为大明正统,你乃大明国贼!”
“那么,朕问你,是谁在京城外打败了入侵的蒙古大军?是谁收复了边关失地?又是谁让朕登基称帝?当年,朕本不想登基,还不是你等人推朕上位?难道,这也是你们背叛的理由?如果朕为大明国贼,那你们也是帮凶!”
张辄一愣,当初,他确实加入了推举朱祁钰登基的行动。
“你等不满朕重用于谦,不满朕推广新政,不满朕改革旧制。那么,在成祖皇帝之后,除朕之外,还有谁人有能力北征蒙古,且在朕的一年治理之下,我大明百姓是过得更坏,还是过得更好?在这一年中,我大明是更为强大,还是更为弱小?如果朕是国贼,那朕会冒险率军北伐,征讨敌寇,扬我大明国威吗?你等不思助朕北伐,反思叛乱,毁我大明根基,谁是国贼,谁来奸臣?”
一番数落下来,张辄也无言已对,朱祁钰治理大明的这一年多时间里,各地叛乱确实好了很多,而且百姓对朱祁钰也很是爱戴,不然他们这次叛乱就不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反对,只能在京城起兵,而其他各地的响应几乎没有了!
“朕说过,绝不饶你,现在你还有什么要求!”
张辄怒目而视,他全家上下都死光了,他还能有什么要求?
“其实,你张家还有人没有死,不过朕不会为难他们,也算是给你张家留下一点香火吧!”朱祁钰闭上了眼睛,摇了摇头,让侍卫押起了张辄,在侍卫把张辄押出去之前,朱祁钰又说道,“张辄,想好怎么去对你兄长交代吧!”
处理了张辄之后,朱祁钰也长出了口气。他其实并不想杀张辄,这个时代敢造反的人都有点本事,而这张辄在战场上的表现也算不错,算是个人才。不过,他却不得不杀张辄。张辄作为叛乱贼首之一,如果不杀他,怎么服众?
接下来的几天,石亨一直没有率军离开京城,他手里也没有足够的军队了。而朱祁钰也因为弹药匮乏,无法立即进攻京城。战争进入了僵持阶段。不过,双方都没有闲着。
朱祁钰派出陈懋,让他率领骑兵迅速扫荡周围附近的各个据点与城池,同时命于谦总管后勤,筹备军火,同时组建更多的军队,特别是骑兵。另外,丁用,柴汇等人则集中力量生产军火。柴汇等人在知道朱祁钰缺少骑兵之后,也想办法从外地搞了一批战马过来,让朱祁钰有本钱在组织一支五万人的骑兵部队!
城内,石亨也只能看着陈懋扫荡京城外围地区。虽然朱祁钰还没有办法立即进攻京城,不过此时石亨手里连一支骑兵都没有了,而那些步卒是无法对付陈懋率领的骑兵的。石亨只能忍耐,同时加快征召新的部队,加强训练。不过,对石亨来说,最严重的还是粮食!通州落入了朱祁钰手里的时候,京城储备的粮食最多只够一月的需要,如果不能打开粮道的话,一月之后,京城将不战自败。而现在,朱祁钰已经控制了京城周围地区。要获得外面的粮草,谈何容易!
柴汇那些在京城的探子也很快把情况说了出来,这下,朱祁钰反而不急了。只要等到京城内的粮食用完,那他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京城!
一个月之内,陈懋作为朱祁钰的前锋大将,横扫京城周围地区。武清,东安,涿州,房山,镇边,怀柔,营州,平谷,玉田,宝坻等地,不是被陈懋攻破,就是守将主动出城纳降。而朱祁钰也让于谦临时安排了一些人前去接管这些地方,恢复了对各地的统治。不过,在攻占京城之前,朱祁钰还无法以皇帝身份召告天下,毕竟天子的大印在朱祁镇的手里,即使全天下都知道,这场皇位之争,朱祁钰是胜定了,不过皇帝要办事,也得有个正式文件啊,没有拿到玉玺,朱祁钰就无法下达正式的诏书了!
这一个月下来,朱祁钰也筹足了本钱。柴汇等人在一个月之内,组织起数千工匠,赶功制造出了数千万发子弹,数十万发炮弹,另外还制造了两万余把新式火枪,让朱祁钰能够再补充两万火枪兵!
除此之外,柴汇等大商人,还通过宣府,大同等方向,搞来了三万多匹战马,送到了朱祁钰的手里,让朱祁钰能够再武装,训练三万多骑兵,加上陈懋那边的一万余骑兵,凑齐了五万骑兵,加强了陈懋的实力!而陈懋也没有让朱祁钰失望,在得到支援之后,他几天之内就率军打到了京城南面的河间,为京城建立起了更宽广的防御屏障!
于谦也没有闲着,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组织新兵训练,组建临时朝廷。原本于谦计划重组朝廷,不过朱祁钰并没有答应,只是让于谦组建了一个临时朝廷,好施发政令,作为临时的设置,这个小朝廷并没有多高的地位!另外,大部分人员都是朱祁钰从帝国公立大学里挑选出来的,作为于谦的副手。这一方面可以减轻于谦身上的压力,另外,还能让这些年轻人学习到治国家的方法,为今后朱祁钰改组朝政打下了基础!
于谦忙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派遣皇使前往各地,去稳住各地番王,让他们认清局势。显然,番王的威胁并不小。在此之前,各地番王都按兵部队,自然是要等朱祁钰与朱祁镇两兄弟之间决出个高下来,他们才见机行事!对各地番王来说,最好的结果莫非是朱祁钰与朱祁镇两败俱伤,然后他们好从中渔利,说不定,某个势力强大的番王做了皇帝,也不算怪事吧!因此,稳住各地番王,对平定叛乱来说非常重要。如果刚刚平息了京城的叛乱,各地番王又来作乱,那朱祁钰还有时间去实现他的宏图大志吗?
除了柴汇这些商人,以及于谦忙得不可开交之外,还有一人也忙了整整一个月。这人就是丁用!朱祁钰此时已经认识到,旧的政治体制已经无法让他满意了,而且随着商人势力的膨胀,必须要有一套更好的办法来管理国家!而他此时让丁用去调查大明各地的资源,掌握大明的生产力,正是为此!只有掌握了大明的具体实力,朱祁钰才能决定到底采取何种政策来适应他的新政。而且,在朱祁钰的想法中,丁用是个很重要的人才,在他准备组建的新朝廷之中,丁用更是一个重要的角色,趁此机会,让丁用掌握各地商人的情况,并且让丁用了解大明的具体情况,也算是热身活动吧!
这一个月,对朱祁钰手下的将士来说则轻松了很多,除了训练之外,他们要做的事情都不是很多,不过,所有将士心里都清楚,最后一战即将到来,而他们将再次为自己所敬爱的皇帝冲锋陷阵!
平静的日子也基本上到头了,当京城出现粮食危机的时候,朱祁钰就行动了起来。现在,他手里已经有近四十万军队,虽然石亨也在这一个月之内组织起了三十万左右的守军,不过对朱祁钰来说,他一点都不在乎这三十万乌合之众!对朱祁钰来说,此时最重要的是用尽量少的伤亡与破坏来攻占京城,平定叛乱!不过,朱祁钰的好运也就到此为止了,一个人的突然到来,彻底的打乱了朱祁钰的计划!
“陛下,此事非同小可,陛下三思!”
见到于谦那副愁苦的样子,朱祁钰也皱起了眉毛。“于大人,你确定收到的消息没假吗?”
“陛下,这乃千真万确之事,绝对无假!”
朱祁钰慢慢的点了下头。“把陈懋等人都招回来,看来,在进攻京城之前,我们得想办法先解决掉这个威胁!”
第二卷 风雨飘摇
第三十四节 王骥勤王
陈懋等人听于谦讲完,顿时也都愣住了,这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绝不好对付,如果处理不好,甚至将前功尽弃,到时候,他们非但打不下京城,平不了叛乱,说不定还会被乱党翻本!
“陛下,王骥绝非好对付之人!”陈懋沉默了半天,还是开口了,“这次叛乱,王骥虽然不是首贼,不过却倒向了叛党。王骥虽非武将,却领兵多年,当年平定南方苗人叛乱,王骥的功劳最大,也正是他,才平定了苗人叛乱!另外,王骥戍守边关多年,其指挥骑兵作战的能力非常强。这次,王骥勤王回京,事非小可,我们必须要谨慎应付!”
于谦看了朱祁钰一眼,说道:“陛下,叛党做乱之后,就命王骥南下搜罗军队。虽然王骥回京的时间晚了一点,不过此时也正好赶上最后一战!王骥用兵绝不在我等之下,如果让他抓住机会,能够解京城之围,再加上石亨,我们要对付这两人,就更加困难了!”
朱祁钰慢慢的点了点头。“于大人,你的意思是,必须要将王骥挡在京城之外?”
“对!陛下,就算暂且撤出对京城的包围,也要将王骥大军挡在南面!”
朱祁钰长出了一口气,他考虑得其实比于谦,陈懋两人都要多得多。打了这么多次仗,朱祁钰在战术方面的能力早已经超过了这两人,且他一直擅长战场指挥,对战场的局势判断也更为准确,这次王骥勤王回京,有那么容易对付吗?而且,京城还有个石亨,如果不小心对付,石亨手里的那三十万乌合之众也将构成致命威胁!
“陛下……”
朱祁钰压了压手,止住了众人,说道:“各位,你们都认为我们应该先南下对付王骥,然后再回师攻打京城?那么,朕问大家一句,如果此时石亨率军出战,那该如何应付?”
众人立即为难了起来,石亨的才能绝不在王骥之下,再加上他手上的三十万军队,这绝对是个不小的威胁!
“如果我们此时南下,最多在河间附近挡住王骥大军。而石亨已经知道王骥勤王回京,他如率兵出城,谁人能挡?”
“陛下,末将愿率五万骑兵,在京城挡住石亨!”
朱祁钰看了陈懋一眼,然后笑了起来。“陈懋,朕知你心中不服,总想找个机会战胜石亨。当然,朕能理解你的想法,而且也会给你这个机会。不过,这一战,关系到大明的江山社稷,关系到各位的身家性命。陈懋,你有信心,一定能挡住石亨吗?”
“这……”陈懋还真没有完全的把握。
“而且,石亨不一定会找你陈懋对阵。趁我们大军南下之时,石亨不知道先稳固周围地区,夺取通州,解决饥荒的问题,然后再图长远之计吗?如果我是石亨,必然会趁大军南下之时,出兵通州,先把粮食抢过来,到时候就轮到我们闹饥荒了,那今后我们还怎么攻打京城?就算是败了王骥,石亨也有足够的本钱在京城守上个一两年,大明经得起这一两年的战乱吗?”
众人都低下了头,显然朱祁钰的话是有道理的,现在的重点仍然是在京城,而不是从南面率军杀来的王骥!
“不过,在朕看来,王骥的到来,并非什么坏事!”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连于谦都有点不明白朱祁钰这句话的意思了。
“你们想想,如果王骥不来,那么石亨会怎么办?”
“这……”陈懋思考了一阵,说道,“他必然死守京城,最后跟我们拼个鱼死网破!”
“对,最后,就算我们能够打下京城,那遭殃的还是京城百姓!现在京城已经缺粮了,如果石亨坚持一个月,不知道京城要饿死多少百姓。到最后,就算我们取得了胜利,这笔帐,仍然将算在朕的身上啊,是朕逼死了这些百姓!另外,如果我们强行攻城,京城坚固,并非保安,顺义,通州这些城池,这必然是场恶仗。打到最后,我们也将损失惨重,而得利的是谁?那将是各地番王,只要朕手上的兵力一弱,各地番王不会对皇位眼红吗?到时候,恐怕我们刚平定了京城叛乱,番王叛乱的战火又将燃起来了!”
“陛下,你的意思是,引石亨率军出城,消灭叛党固守京城的本钱,然后再进攻京城?”于谦这时候有点明白了,心里也不得不佩服朱祁钰的胆魄以及目光!
“对,王骥到来,正是让石亨出城的最好机会!”朱祁钰走到了沙盘前,“现在,王骥大军还在河南境内,不几日就将到达河间地区。如果我们率军南下,石亨必然出城,进攻通州,夺取那里的粮食!这就是朕为石亨准备的诱饵,石亨要想守住京城,粮食至关重要。如果,我们大军半路折回,或者干脆不南下,那么就可以集中兵力在通州附近,更石亨打一场大会战。到时候,只要消灭了石亨,还愁京城不破吗?”
“但是……”于谦皱了下眉毛,“如果王骥进入京城,那我们的麻烦照样不小!”
“对,所以我们还得挡住王骥,不过,朕不想费一兵一卒去对付王骥!”
几人一愣,都没有明白朱祁钰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
“于谦,你以前跟朕说过,这王骥的官瘾很大,是不是?”
“这……”于谦皱了下眉毛,然后点了点头,“王骥别无他好,就是爱官如命。当年,王振把他从兵部尚书的位置上给贬了下来,王骥非但不罢官回乡养老,反而为朝廷征战四方,为的也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官复原职。听说,这次叛党为了收买王骥,不但让他当了兵部尚书,而且还加授太师,正一品。不然,王骥也不可能为叛党卖命了!”
“在朕看来,这并不是个难题。而王骥能够征战四方,且从未吃过败仗,这已经说明了他是个很聪明的人,他应该能够认清当前局势吧!”
“陛下,你的意思是……”于谦皱起了眉毛,他已经摸到了朱祁钰的意图。
“于谦,朕需要一个说客。当初你也算是王骥手下,你对他应该相当了解吧?如果王骥肯弃暗投明,朕不但给他太师,正一品,而且还加封护国大将军,靖国公!到时候,让他王家光宗耀祖,也满足了他的官欲!”
“陛下,这似乎还不够。不过,只要能说服王骥,臣这个兵部尚书的位置也可以让给他!”
朱祁钰皱了下眉毛,然后笑了起来。“于谦,朕没有看错你。如果王骥非要这兵部尚书不可,你大可以给他,你就先委屈一下,任兵部侍郎,代兵部尚书职。不过,朕保证,平定叛乱之后,以往的那些什么尚书侍郎,全都成为摆设,朕的新朝不需要这些官职了!”
“陛下厚爱,于谦万死不辞!”于谦立即谢恩,他也早察觉到了朱祁钰要改制的意图,而平定叛乱之后,将是改制的最好时机。现在把兵部尚书一职给了王骥,今后也只是个虚名而已,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好了,于谦,朕这次就让你去说服王骥,相信他也是个聪明人,知道此时的局面。当然,如果王骥不肯弃暗投明的话,那么等朕对付了叛党之后,第一个要收拾的就是他!”
“微臣绝不辱陛下厚望!”
又聊了一番细节情况之后,朱祁钰把话题带入了作战部署中来。如果王骥肯投靠过来的话,那么就必须要想个完全之策将石亨引到通州来,同时还要将数十万军队埋伏于通州附近,且不能引起石亨的怀疑,为消灭石亨做好准备!
这个计划基本上是朱祁钰一个人想出来的。要迷惑石亨并不难,毕竟现在朱祁钰控制了战场上的局势,摆出一副南下抵挡王骥的样子出来就行了。而将大军埋伏在通州周围也并不难,毕竟通州在大运河的最北端,周围地形复杂,比较适合埋伏部队。可问题是,必须要石亨相信朱祁钰已经率军南下,那就有点麻烦了!
商量了一阵,所有人都认为,必须要找一个让石亨信任的人去把这件事情告诉石亨,可这个人并不好选。最后,实在想不出一个合适的人选,众人也只有暂时作罢,等明日一早再做商议!
当天晚上,朱祁钰就让于谦先去了河间,在那等着王骥到来。而于谦也很是大胆,只带了两名随从。而这两人都是王骥的老部下了,在兵部当了十多年的官,与王骥关系都还不错!而当时,河间的守军不过万余人,王骥却有二十多万部队。可见,于谦不仅心细,而且胆但,敢孤身前往河间,阻挡王骥大军,一般人,恐怕想着就双腿发软了!
朱祁钰这边也立即安排部队调动的事情,可要想让石亨相信他已经率军南下,这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过,到最后,陈懋想了个好办法出来,将这个重任“交”到了在通州北面被俘的那些叛军将领的身上,只要制造一起事件,就足以达到这个目的了!
第二卷 风雨飘摇
第三十五节 只身赴会
河间府属于北直隶,在顺天府南面,保定府与真顶府东面,河间即为其首府所在地,这也是京城南面的一座大城,也是京城的南大门。
于谦在到达河间的时候,城内的数千守军已经做好了抵抗王骥大军的准备,不过,于谦并没有想过要在这里与王骥打上一场,他自己也很清楚,如果兵力相当的话,也许还能挡住王骥,现在兵力差距这么大,那根本就不用打了,他没有一丝获胜的希望。唯一的办法就是“说服”王骥,让他弃暗投明!
于谦当然不是笨蛋,要说服王骥并不容易,毕竟王骥几朝为官,已经是个官精了,对朝廷局势非常清楚,更知道,他所率领的军队对朱祁镇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而投靠朱祁钰,也最多只是锦上添花而已。因此,如果他帮助朱祁镇获得胜利的话,那么将得到更多的好处!这一点,决定了王骥的立场,那么,要想让王骥转移阵线,那仅仅依靠嘴上功夫是不行的,还要让王骥认识到一点,即朱祁镇已经失败,朱祁钰已经掌握了大局,他如果继续帮助朱祁镇的话,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一路上,于谦都在考虑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到河间后,他立即就展开了行动。首先,于谦找了一个相貌与朱祁钰相似的年轻军士,让他穿上了黄金甲,留在城楼上,一个能够让远处的人看得见的地方。随后,于谦命人赶制了大量的旌旗,特别是朱祁钰的帅旗。然后,他让所有城内的军卒都到了城楼上,并且每人准备了一根“烧火棍”。最后,他组织了一部分城内百姓,让他们牵着耕种天地用的牛马在城内四处走动,以腾起漫天烟尘!这样一来,从远处看去,仿佛城内有数十万守军,且把守城楼的都是火枪兵,城内还有不少的骑兵呢!
安排好这一切之后,于谦禁止任何人离开河间,所有人只能进,不能出。没过两日,王骥的大军就到了城外。王骥这人本来就小心谨慎,一看到河间城上的架势,心里也是一惊,立即命部队停止前进,就在城外按营扎寨。而这边,于谦也早就做好了准备,带上他的两个随从官员,策马朝王骥大军走去。
“王大人,多日不见,小生有礼了!”虽然于谦也是朝廷大员,不过在王骥面前,他确实是晚辈。当年,于谦刚调入兵部的时候,王骥就是兵部尚书了。
“于大人,多礼了,不知于大人此时来我军中,有何贵干呢?”
于谦微微一笑,说道:“王大人,皇上要我专程来找你谈一谈,有适合说话的地方吗?”
王骥眼珠子一转,说道:“请到我中军大营吧!”
两人到了中军大营之后,王骥也只留下了两名副将,然后将其他人等都支了出去。
“于大人,这两位是王某的心腹爱将,有什么话完全可以当着他们的面说!”王骥首先表明了态度,接着看了一眼于谦身后的两名随从,“这两位大人也都是兵部的官员吧?”
“对,王大人好记心,他们都是于某的部下!”
于谦的话还没有说完,王骥就抬了下手,打住了他的话。“于大人,今日你前来,莫非是来做说客的?”
于谦立即笑了起来。“王大人,于某并不是来做说客的。小生久仰王大人威名,只是当局者迷,这次,小生前来,只是为王大人的前程考虑!”
“前程?”
“对,正是王大人的前程!”于谦说得不慌不急,“正统元年,于某调入京城,当时王大人是兵部尚书吧?后来奸臣王振当道,王大人被夺去了兵部尚书一职吧?虽然,后来英宗再次启用王大人,前去镇守北部边关,后来又被派往平定苗人叛乱。按理说,以王大人的功绩,加封太师也不算为过吧?可英宗轻信小人谗言,王大人不但没有得到封赏,反而被贬为地方官,这一过,就是好几年!如非陛下登基,王大人能有机会入京吗?”
王骥笑了笑,说道:“那于大人的意思是,新皇对我王某是恩重有加了?”
“于某并非这个意思,王大人也是聪明人。现在局势已定,乱党气数已尽。皇上勒兵三十万,已经到了河间。这次皇上派于某前来,正是爱惜人才。王大人为我大明栋梁之才,如能顺应时事,必受重用!”
王骥闭上了眼睛,过了一会才说道:“于大人,你所谓的适时又是什么呢?”
“王大人,你为官多年,想必比于某要清楚得多。这次叛党做乱,绝非偶然。当初,如非皇上,恐怕我大明气数已尽了吧?皇上登基以来励精图治,不忘国耻。而乱党则趁皇上亲率大军北伐之时,作乱,这是不是毁我大明根基之举呢?王大人这么多年来,戍守边关,深知北方蒙古之害,如有可能,你我当提兵百万,荡平大漠!现在,叛党气数已尽,仅能苟延残喘,如王大人回心转意,助皇上一臂之力,皇上绝不亏待!”说着,于谦把早已经准备好的一份圣旨拿了出来,“王大人,这是皇上赐予你的。你为大明屡立战功,平定霍乱,皇上并没有忘记你的功劳,虽然是晚了一点,不过作为大明臣子,我等岂有他望?”
王骥皱了下眉毛,他接过了圣旨看了一会,就放在了一边。
“小的不才,这次特请皇上恩准,如若王大人肯率兵勤王,小的愿把这兵部尚书一职让予王大人,小的甘心做王大人的副手!”
王骥的眉毛跳了一下,多看了于谦一眼,过了一会,说道:“于大人,新皇对我确实有恩,不过,眼前天下局势未定,如若我转向新皇,不知这些承诺……”
于谦一抬手,打断了王骥的话,说道:“王大人,现在皇上就在城内,如若你不信,我们可以前去面见皇上。君无戏言,既然皇上已经说了,而且还下了圣旨,难道王大人还不放心吗?”
“你是说,皇上在城内?”
“对,皇上就在城内。皇上爱惜百姓,更重视我大明将士。此次战争,并非对外,而是兄弟相残。皇上能有这份体恤天下之心,实乃我大明幸事啊!”
王骥慢慢点了下头,他也听说了,朱祁钰围京城一月不攻,显然,正是考虑到京城内百姓众多,如若战火涂炭,那受苦的还是百姓,牺牲的都是士卒。朱祁钰能为百姓士卒着想,这一点已经比朱祁镇好多了!
“王大人,数十万将士的命运,就在于你的决定了!”
王骥沉默了下来,虽然他是个爱官的人,不过他也同样爱惜士卒,不然,当年在边关,他也无法整顿军容,挡住蒙古大军的入侵了。而朱祁镇重用王骥,让他南下搜集兵马,回京勤王,也正是看重了王骥这一点。现在,于谦也用上了这一点。在王骥看来,如果他继续北上,那几十万军人必然遭殃,结果,受到伤害的还是普通士卒!
于谦也不再多说,毕竟王骥为官多年,为人老练沉稳,此时只有他自己想通了,才能起到作用,别人的劝说到一定程度也就足够了。
过了足足一刻钟,王骥才长出了一口气,说道:“于大人,能带我去见皇上吗?”
于谦笑着站了起来,从称呼的变化上来看,王骥已经动摇了。“于某荣幸,皇上就在城内,等于某先安排一下……”
“于大人,这就不必了,我就在城外拜见皇上吧!”
“这……”于谦笑了一下,“也行,那就在城门外吧,现在就去!”
王骥也不多耽搁时间,留下一员副将守住军队之后,王骥带上另外一员副将,然后就跟随于谦三人朝河间城而去。
数人到了城门外之后,守城的校尉军官见到于谦,立即打开城门,一群锦衣卫出来之后,只见一身披黄金甲的年轻人跃马而出。
“王大人,皇上肯定是听闻你前来,所以出城来迎你!”
王骥心里一激动,立即策马上前几步,在距离皇帝还有十多步的地方就翻身下马,跪在了地上:“罪臣王骥接架来迟,还望陛下赎罪!”
“王大人,你快起来吧!”
王骥一愣,这明明是于谦的声音,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周围的军卒已经围了上来,将他与那员副将围在了中间。
“于谦,这是何意?”这时候,王骥也看清楚了,对面那人并不是皇帝朱祁钰,而是一个假冒的皇帝。
“还请王大人赎罪,小的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现在陛下正在京城平乱!”
“你……”王骥愤怒了,于谦把自己给耍了。
“王大人,请先听小的一言,你再做决断不迟!”于谦上前一步,让周围的军卒都退后了两步,“小的知道,王大人此时肯定愤怒异常,不过开始小的说的那些话,并不一句是假,皇上对王大人非常器重。只不过,此时北方叛乱正紧,皇上亲率大军正在扫荡乱党,无法南下。希望王大人能够理解!”
“如果我立即提军北上……”
于谦压了下手,打断了王骥的话。“王大人,于某不才,不过于某有信心,凭手中这些军力,足以在此阻挡王大人数日。而数日以后,恐怕乱党皆已伏首,到时候,王大人孤军北还是,有何意义?”
王骥咬了咬牙,于谦这话不假,如果真的耽搁几日,恐怕乱党全都掉了脑袋,他有必要去陪葬吗?
“于某不想隐瞒什么,现在皇上正在通州对付乱党,听闻战斗已经接近尾声,就算于某不阻止王大人率军北上,恐怕也赶不急了吧!”
王骥无语,大局已经在对方的掌握之中了,他根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
第二卷 风雨飘摇
第三十六节 大败石亨
就在于谦“说服”王骥的时候,朱祁钰率领三十万大军已经在通州附近埋伏了整整两日。这两天的日子并不好过,为了避免被石亨派出的游骑发现,所有将士都只能吃干粮,喝冷水,不敢生火做饭。甚至,连士卒的活动都受到了限制。
为了加强隐蔽,朱祁钰一改明军以往的着装,让埋伏在最前沿的士卒都披上了一层简单的伪装,即用杂草,树叶编织成的斗笠。而战马则被集中放在了孤山上面,由专人看管,骑兵则分散在了四周。炮兵与两万火枪兵集中在了通州城内,而另外的火枪兵与步卒全都集中在了通州南面的高丽庄附近。
整个战场的包围圈足有五十多里,这是没办法的事。石亨这人异常的小心谨慎,且前面已经上过一次当了。这次,他要前来夺取通州,必然会派遣大量的侦察游骑,以确定周围的情况,如果包围圈缩得太小的话,那么很容易暴露!
朱祁钰有足够的耐心,不过两日下来,他还是有点耐不住了!虽然他已经在京城东门外安排了大量的探子,可就是不见京城内有丝毫动静,如果时间再拖下去,于谦那边没有能够说服王骥的话,那么问题就严重了!
“陛下,陛下……”
朱祁钰一惊,立即给前来送信的军士做了个嘘声的动作。
“陛下,有情况了,一路骑兵离开了京城,正在朝这边赶来!”
“有多少人?”
“大概两千人左右,这与我们之前得到的情报一致,石亨手里就只有两千骑兵!”
“好,立即派人去通知陈懋,让他做好战斗准备!”
石亨终于行动了!可以说,石亨这人是相当小心谨慎的,他非常清楚对手朱祁钰与陈懋的本事,如非京城内粮食已经用光,他绝对不会冒险率军出京的。而这次,他等了两日,见王骥的勤王大军被挡在了河间,心里一喜,猜测朱祁钰已经率主力南下了,不然王骥大军也不会停在河间!既然朱祁钰已率主力南下,那就要抓住这个机会,把通州的粮草都抢过来!不过,石亨仍然很是小心,他先把所有的骑兵派了出去,这些骑兵并没有直接前往通州,而是在路上分散,到四周去侦察情况了!大概一个时辰之后,石亨才率领二十万步卒与临时组建起来的火枪兵离开了京城,向通州开去!
每过半刻钟,前方的探子就会把新的情况送回来,朱祁钰准确的掌握了石亨大军的动向,见到石亨一路向通州杀去,朱祁钰心里也是一喜,这只狐狸终于上当了!
通州城内,卫平指挥的炮兵与两万火枪兵在得到消息之后,立即把城外正在“运送”粮草的车队收回了城内,然后升起了护城河上的吊桥,一万火枪兵出城背墙而立,而城楼上的炮兵则迅速的做好了准备。
正午,石亨大军到达了通州护城河外,不过石亨没有让军队轻易靠近,城楼上的那些火炮,居高临下,足以将炮弹打到一千五百步外,如果靠得太近的话,那就是自己倒霉了!而见到城外列阵的火枪兵,石亨心里也不是个滋味。他手里有更强大的军队,不过被护城河给挡住了,要冲过这道护城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南面,朱祁钰也立即接到了消息。
“陛下,让陈将军出动吧!”
朱祁钰摇了摇头,说道:“再等等。梁岳,不用着急,先等通州那边打起来,让石亨觉得没有埋伏之后,才轮到我们上场。去告诉罗国栋,他的人马都做好出发准备,等朕命令!”
梁岳立即就派人去通知了率领火枪兵主力的罗国栋,经过了前几次的战斗,梁岳对朱祁钰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了,他几乎将朱祁钰当作了战神!
片刻,探子送来消息,通州城外已经打了起来,卫平正在竭力阻挡石亨的进攻。此时,大部分人都急了起来,通州城并不坚固,如果去晚了的话,恐怕石亨已经冲入了城内,到时候他要一把火把粮草给烧了,吃亏的还是自己啊!不过,朱祁钰却一点都不急,他对卫平有信心,石亨手里没有骑兵,根本就无法快速进攻,卫平至少能坚持到天黑!
“陛下,不能再等了!”
朱祁钰淡淡的笑了一下。“好,派人通知陈懋,让他们立即按照计划行动,现在,该我们上场了!”
通州城外,石亨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指挥才能。作为骑兵将领,石亨在指挥步兵作战方面也差不到哪里去,以当时大明的军事体制,很多骑兵将领都是从步兵军官中选拔出来的,年轻的时候,石亨也做过步兵!现在,他虽然手里没有骑兵,却充分的发挥了步兵强大的防御能力,利用这一点,他很快就让部队推进到了护城河边,然后迅速搭建吊桥,填埋河道,让步兵杀了过去!
城外,一万火枪兵在城楼上的火炮的支援下,且战且退,一直与对面的敌人保持着一百步到一百五十步的距离。最后,这些火枪兵全部退入了城内。而卫平留下的另外一万火枪兵早就已经上了城楼,开始阻击进攻的步兵。同时,守卫通州的五千步卒也都纷纷做好了战斗准备!
见到步兵已经推进到了城楼下,石亨立即下达了总攻令。数十架云梯被竖了起来,另外一辆庞大的工程车也被推了上来,开始撞击城门。城楼上,火枪兵已经纷纷装上了刺刀,这种短矛在守城时的作用要比大刀好多了,可以非常有效的对付云梯上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