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新明史

_163 闪烁 (现代)
梁岳点了点头,“没问题,要我们做什么?”
“你的任务很简单,就是牵制住西南方向上的这股敌人。”
梁岳朝地图上看了一眼,这是所有六股敌人中规模最大的一股,大概有一万五千人马。而对于梁岳来说,别说两万骑兵,就算他只有一万骑兵,都有足够的信心击败这股敌人。
“梁岳,朕一直不怀疑你的勇猛,但是你必须要在勇猛之外,多用点脑袋!”朱祁钰看了梁岳一眼,“这次,你的任务不是去消灭这股敌人的,而且你的两万骑兵还有其他的很多任务。所以,你不能与敌人硬拼,更不能让官兵去做无谓的牺牲,明白朕的意思吗?”
“陛下,我知道该怎么办,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朱祁钰慢慢的点了下头。“你的任务只是拖延这股敌人半个时辰到一个时辰的样子。以朕判断,你最多只需要用五千人马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了。”
梁岳微微皱了下眉头,显然,他认为皇帝这话有点问题。
“还记得当年杨天奉怎么对付奥斯曼帝国的骑兵的吗?”朱祁钰拍了拍梁岳的肩膀,“现在,我们有了更先进的武器,在骑兵与骑兵交战的时候,不一定要依靠战刀来决定胜负。当然,朕能够理解,作为帝国骑兵,最希望做的,就是用手里的刀把敌人的脑袋砍下来,那确实是一件让人全身血液都能沸腾的事情,这甚至被很多骑兵当作成为真正的帝国军人的象征。但是,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观点。战争中的目的是什么?战争的目的是要消灭敌人,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是砍掉敌人的脑袋也好,是下毒去毒死敌人也好,还是直接用子弹射杀敌人也好,其效果其实是一样的。所以,作为帝国军人,就不能仅仅只以个人的喜好来作战,应该以帝国的利益来作战。当初,杨天奉就已经证明了,即使是在马上作战,如果能够进行有效的组织,用马枪来对付敌人的话,完全可以让骑兵用一种全新的战术来获得胜利。梁岳,你认为呢?”
梁岳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他也看过了杨天奉给他们的那些关于第五军的作战报告。在第五军的一次突击作战中,杨天奉就用一万名骑兵,在奥斯曼帝国的腹地与奥斯曼帝国的一支规模达到了三万人的骑兵打了一场非常漂亮的骑兵阵地战。这一万名帝国骑兵没有修建阵地,也没有下马作战,而是排成了三列横队,仿照步兵战线的方式组织起了火力线。结果,在奥斯曼帝国的骑兵冲锋的时候,这一万名帝国骑兵用马枪就消灭了至少两万多敌人,随后趁敌人阵脚大乱,军心动摇的机会发动进攻,一举消灭了敌人,用不到一百名官兵伤亡的代价就赢得了一次巨大的胜利。显然,这场战斗,已经对骑兵战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杨天奉已经证明了,只要把骑兵的火力发挥出来,再结合骑兵的快速突击能力,在匆忙展开的阵地战中,骑兵的战斗力绝不比步兵差,甚至更强悍一些!
见到梁岳也在思考问题了,朱祁钰笑了起来。“记住朕跟你说过的那些话,相信自己,也要相信自己的部下,好好干,这次,你肯定能够证明自己绝不比其它的任何一名将军差!”
“陛下,我知道该怎么办了,那么,其他的任务呢?”
朱祁钰笑着拍了下梁岳的肩膀。“这次,你的任务是很沉重的。从我们部署的防御阵地来看,是不可能同时顶住两个方向上的进攻的。所以,你必须要充分的将这两万骑兵利用起来,但是,绝不能集中使用,这将让敌人认识到我们还有充足的战斗力,那么,他们就会撤退,而我们就不得不在今后的行军中放慢速度,更为小心谨慎,显然,这将导致我们的整个作战行动失败。所以,你要充分的利用起骑兵的速度,尽量拖延这几股敌人的行军速度,为我们在这边轮番歼灭敌人打下基础。当然,你也要尽量保存近卫军的战斗力,毕竟,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在这里与敌人打一场会战,而是要杀到麦加去。到时候,朕带你们去看看那边所谓的那块圣石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听说,那是真主降给所有回教徒的礼物呢。当年三宝太监都不远万里的到过麦加,相信,你们也很想去看看那个鬼地方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能让全世界的回教徒都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去朝觐一次。”
众人都笑了起来,因为皇帝是无神论者,所以这些与皇帝接触很多的军官也都受到了皇帝的影响,成为了无神论者。当然,在明军中有宗教信仰的人是不少的,不过回教徒就比较罕见了,即使有,也绝不是虔诚的回教徒,至少,他们从来不会忌讳喝酒,吃猪肉这些回教教义中严格禁止的行为。
“好了,现在我们来具体商讨一下这场战斗应该怎么打,派出两万人之后,在除掉那些才康复的病号,我们大概就只有一万名左右的官兵可以作战。除掉炮兵部队,我们还有八千人左右,这已经足够对付任何一股敌人了!”朱祁钰看了众人一眼,“当然,关键是,我们必须要将这八千人集中起来,并且在不同的阵地上来回作战。所以,最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必须要提前将弹药这些放置好,并且让官兵尽快熟悉各个方向上的防御阵地的部署情况。各位,我们还有半个时辰的时间,梁岳的骑兵部队一刻钟之后出发,我们这边的准备工作也要立即展开,希望,这次近卫军能够用实际的行动来证明,你们才是帝国第一军,不要让杨天奉,陈豫那些人在背后看笑话!”
近卫军的素质可不是吹出来的,虽然近卫军也曾经遭遇过挫折,不过,对这支帝国的头号军队来说,不管是从选拔,还是从训练,以及纪律等等方面来看,近卫军都是最优秀的。而这一点,从近卫军的反应速度上就能看得出来。在朱祁钰下达了作战命令之后,不到一刻钟,两万骑兵就出发了。就算是第五军,在当时都不可能做到如此迅速。而近卫军能够以如此快的速度转入战斗状态,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近卫军的日常训练中,就针对各种各样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做了准备。这也正是近卫军的职责所需要的,在保护皇帝的战斗中,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可能出现,所以需要近卫军针对各种可能提前进行训练与准备,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
“陛下,梁将军这次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不,他肯定不会再次让朕失望的!”朱祁钰看了一眼旁边的参谋军官,“你也应该注意到梁岳身上的变化了吧?也许,他自己并没有感觉到,不过他的变化是很明显的。上次近卫军遭受重创,梁岳受到的打击最大,知耻而后勇,现在的梁岳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个梁岳了!”
参谋军官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朱祁钰的这套参谋军官队伍与梁岳的接触是最多的,他也明显的察觉到了梁岳身上的那些细微的变化,也许,这个以前在别人眼里的猛将已经变了很多了吧!
第十五卷 再上征途
第三十八节 骑兵火力线
从西南方向杀来的正是一支阿拉伯的骑兵。对于很多阿拉伯人来说,当年穆罕默德建立的阿拉伯帝国的辉煌仿佛就是昨天的事情一样,虽然,现在的阿拉伯世界四分五裂,而且周围强敌林立,但是对于所有阿拉伯人来说,强大永远是他们的梦想。而且,他们一直将阿拉伯半岛上的沙漠当作了自己的根据地。这次,明军突然杀来,虽然让他们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不过这些在沙漠中土生土长的阿拉伯人并不准备屈服,他们要用最猛烈的抵抗来对付明军的入侵!
正如同所有的民族一样,即使内部再分裂,当外来的敌人强大到足以毁灭整个民族的话,那么团结抗战是唯一的选择。阿拉伯人已经遭受了太多的欺辱,从蒙古人开始,然后是帖木尔帝国,奥斯曼帝国,在阿拉伯帝国灭亡之后,数百年来,阿拉伯世界都处于分裂状态。虽然从蒙古人到突厥人,都给阿拉伯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但是这些外敌并没有强大到足以消灭整个阿拉伯世界。不过,在明帝国的军团出现在了两河流域之后,阿拉伯世界受到的威胁就骤然升级了。最为让阿拉伯人感到惊恐的是,明帝国的皇帝竟然不信回教。显然,在阿拉伯人,乃至所有回教徒的眼里,明帝国都是一个异教徒的帝国,是他们最强大的敌人。
可以说,宗教的力量在阿拉伯人的身是和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说蒙古人,突厥人也算是威胁的话,这些曾经征服过阿拉伯世界的民族最后都被阿拉伯人用宗教的力量给反征服了。进入西亚地区地蒙古人最终信封了回教的真主阿拉,突厥人建立起来的帖木尔帝国,奥斯曼帝国,莫卧儿帝国,白羊王国,黑羊王国这些国家也都先后将回教定为了国教。显然,在阿拉伯人看来,他们没有被外族所征服,而是他们用思想的力量征服了这些外族。不过,这个办法,在明帝国的身上其实并不管用。
明帝国的特点已经决定了,宗教仅仅是,也只能是为皇权服务的,皇帝的权力远在宗教之上,没有任何一支宗教力量能够凌驾于皇权之上。就算在此之前的元帝国时期,虽然很多蒙古人都信了回教,而且还影响到了很多汉族人。但是,回教永远都不可能在明帝国成为国教,明帝国的皇帝更不可能信奉回教。甚至连明帝国的绝大部分百姓对这个外来的宗教都不敏感。
在阿拉伯人看来,这显然是无法接受的。如果他们无法用宗教的力量征服明帝国,而最终又被明帝国给击败的话,那么阿拉伯世界就完蛋了,而阿拉伯人建立起来的宗教势力也必然倒台。到时候,那些已经信奉了回教的国家也将脱离宗教力量的统治。这对整个阿拉伯世界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那么,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头,阿拉伯人是没有选择的,他们只能够奋起抵抗,用他们所有的力量来抵抗这个数百年来出现的最为强大,也是最有可能灭亡阿拉伯世界的敌人。
在没有国家的统一领导,部落势力战局了主要地位的阿拉伯世界,就算所有的阿拉伯部落酋长都认为必须要联合所有的力量来对抗明帝国的时候,阿拉伯的部落仍然没有统一起来,而是选择了一种效率低下的办法来战斗。这就是各个部落分别出兵迎战明帝国大军。当然,为了能够协调行动,十多个地位崇高的酋长共同决定,所有部落的军队都要接受统一的指挥。即使,这个统一指挥的司令部的影响力并不大,仅仅只是名义上的统一而已。但是,这也总算是联合行动吧。不过,对于强大的明军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这只能让阿拉伯各个部落的壮年男性走上送死的道路!
这次向明军挑战的,就是六个主要部落的军队。而从西南方向而来的这股阿拉伯骑兵的数量是最多的,达到了一万八千人,这要比近卫军侦察兵的判断还要多出三千人马。梁岳并不知道这一点,不过这并不重要,对于接下来的这场骑兵之间的战斗,一万五千敌人,与一万八千敌人,对近卫军来说,并无太大的分别。
在此,不得不首先介绍一下杨天奉的第五军在奥斯曼帝国境内,图兹湖与克泽尔河之间的一场大规模的,非传统意义上的骑兵交战。
当时,第五军已经完成了突击行动,正准备撤回白羊王国军队的后方,而杨天奉亲率一万名骑兵断后。结果,他们被一支三万人马的奥斯曼骑兵拦截了下来。在几乎失去了与其他部队的联系,而且没有任何时间让杨天奉来部署防御阵地的情况下,杨天奉极为大胆的选择了用骑兵临时组织防线,将一万名骑兵排成了三排战线,这些骑兵都没有下马作战,而是直接用马枪在马背上组织防线。
这是骑兵第一次在马背上用马枪进行大规模作战,而且这也是明军,乃至全世界军队第一次采用如此的骑兵战术。当时,杨天奉也是没有其他的办法了,所以只能孤注一掷,结果,这场战斗给骑兵提供了一种新的作战方式,一种能够将火力与骑兵的机动能力完美结合起来的战术,一种将会对骑兵作战产生极其深远影响的战术就此诞生了。
战斗的经过并不复杂,奥斯曼帝国的骑兵发现明军就一万人左右,而且也排列成了宽大的骑兵战线,所以立即就发动了冲锋。不过,明军并没有冲锋,而是在杨天奉的指挥下,用马枪进行了一次大“屠杀”。虽然马背上的骑兵在使用马枪的时候必然会降低射击精度,不过,这对大规模作战来说,影响并不是很大。最重要的是,明军必须要在战斗中保证弹雨的密度,也就是射击的速度。
十发装填的马枪在这里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而且三排战线的骑兵轮番向后撤退。打完了子弹的骑兵自动撤到最后面去装填子弹,由后面的一排骑兵来顶替他们。虽然骑兵的战线在不断的后退,不过,战线上的枪声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弹雨非常的密集,在第五军骑兵战线前一百步的范围,简直就成了奥斯曼帝国骑兵的禁区,任何进入这一范围的奥斯曼骑兵都将遭到如同暴风雨般密集的弹雨打击。
显然,奥斯曼帝国的骑兵还没有搞清楚是怎么回事,他们的进攻就彻底的失败了。在用马枪杀伤了两万多敌人之后,以逸待劳的明军骑兵发动了反击。现在,他们丢掉了马枪,拿起了短铳与战刀,最后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已经彻底失去了胜利信心的奥斯曼军队被彻底的击溃了。杨天奉在发明了一种新的战术的同时,也获得了一场完全的胜利。
后来,杨天奉充分的总结了这场战斗的经验与教训,改进了其中的一些缺陷,并且扩大了使用范围。后来,第五军在进行训练的时候,杨天奉还让骑兵在慢速推进中试验了使用马枪作战的能力,结果也让他感到比较满意。只要战马不快速奔跑,以战线方式推进的骑兵部队可以在进攻中有效的发挥出马枪的威力。显然,这丰富了骑兵的进攻战术,同时也让明帝国的骑兵在告别了弓箭之后。第一次在进攻拥有了一种有效地,杀伤距离达到了三百步的武器。
这次,梁岳所采用的正是这一战术。当然,梁岳早就从杨天奉的战斗总结报告中掌握了这种战术,而且近卫军也进行过几次相关的训练。相比而言,近卫军的纪律性还要更好一些。只要能够保证战线平行推进,并且保证一条战线上的官兵能够同时射击,同时前进,同时撤退。那么,这种战术在稳步进攻中是非常有效的。如果能够在稳步推进时击溃敌人,迫使敌人逃跑的话,那还能迅速的把骑兵的速度发挥出来,最终歼灭敌人。
按照朱祁钰的吩咐,这次梁岳只安排了五千名官兵来对付西南方向上的阿拉伯骑兵,而他自己则带着另外一万五千名近卫军去了别的战场。留下的这五千名官兵在一名上校军官的指挥下,迅速的排列成了三排骑兵战线。这次,他们抽出的不是刀鞘里的战刀,而是别在马鞍后面枪筒里的马枪。
三天战线上的近卫军官兵迅速的做好了战斗准备,而每一条战线正中间都有一名负责指挥战斗的军官。这名军官的位置稍微靠前一点,他没有用枪作战,而是用手里挥舞的军刀来指挥每一次的射击,以此尽量集中火力。而与这五千明军骑兵对阵的,正是那一万八千名阿拉伯骑兵。
在不了解明军骑兵新战术的情况之下,阿拉伯骑兵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们通过明军骑兵的阵型判断明军要与他们打对攻战。显然,在阿拉伯人看来,仅仅五千明军骑兵,如果真要用马刀来决定胜负的话,那绝不是他们的对手。而且,阿拉伯骑兵手里还有弓箭,有巨大的兵力优势,他们有着绝对的信心消灭掉这股明军骑兵。当然,事实远非如此。
阿拉伯骑兵的弓箭是非常厉害的,当初连蒙古人都有点惧怕。不过,阿拉伯人用的都是短弓与短箭。这种长度比较短的箭矢虽然在近距离的飞行速度很快,不过在远距离交战中,其能量很小,超过一百五十步之后,杀伤力就非常低了,只在近距离作战时才能发挥出短弓射击速度快的优点。显然,一百五十步的射程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当时近卫军的官兵都有全套铠甲,连战马都配备了铠甲,要想射穿明军官兵身上的铠甲,恐怕在五十步的距离之内都有问题。
阿拉伯人使用的是传统战术,即手持弯刀的骑兵在前面冲锋,而使用弓箭的射手在后面掩护。不过,对于明军来说,这样的战术是没有半点用处的,而且这也是阿拉伯人灾难的开始。
当时,阿拉伯骑兵中,几乎没有人穿戴金属铠甲。一是阿拉伯的手工业确实不发达,钢铁产量不足以为军队提供更多的武装。二是在沙漠地区作战,如果随时都穿戴金属铠甲的话,那不被敌人杀死,都会被热死。大部分阿拉伯骑兵身上是没有铠甲的,最多就是一套用皮革制造的单薄的胸甲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近卫军官兵手里的马枪,足以在三百步的距离上轻易的击毙这些阿拉伯人。甚至在三百五十步到四百步之间,马枪射出的子弹仍然有着足够的杀伤力。对阿拉伯射手的短弓来说,这个距离确实是太远了,就算他们采用抛射的方式,也不可能将轻盈的短箭射到两百五十步之外。也就是说,双方手里的武器在射程方面的这一百到一百五十步的距离,就已经决定了这场战斗的胜负。
当爆豆般的枪声响起的时候,密集的弹雨立即撕裂了阿拉伯骑兵的身躯,连同他们胯下的战马也一同遭殃。而随着距离接近,子弹撒布的范围就越下,命中率也就越高。当时,就算是最普通的近卫军士兵,也能够在马背上用马枪准确的射中一百五十步外的人体靶,当然前提是战马得原地不动。
这长战斗基本上没有什么悬念。当前两批进攻的八千多名阿拉伯骑兵纷纷倒在了弹雨中的时候,明军无一伤亡,而当阿拉伯人发动第三次进攻的时候,他们集中了所有的骑兵冲锋,将没有用处的弓箭都丢掉了。而这也是伤亡最惨重的一次进攻,近七千名阿拉伯骑兵在到达明军面前的时候就被射杀了。这简直就是一场屠杀,而操刀的一方几乎没有为战斗付出任何的代价。
当指挥作战的近卫军上校军官下达了进攻命令的时候,三排战线上的近卫军开始缓步推进,战马并没有奔跑,而是在快步前进,这足以保证马背上的官兵能够继续使用马枪作战。而在最后一股阿拉伯骑兵准备转身逃离战场的时候,第一排的一千多名近卫军官兵这才策马奔跑了起来,将骑兵的速度发挥了出来。而这种由缓步推进到快速进攻的转变,也仅仅只有骑兵才能够做到,步兵是没有这个能力的!
第十五卷 再上征途
第三十九节 时间差
从朱祁钰的部署上就能看得出来,这次近卫军作战的关键就是,利用敌人到达战场的时间差来击败敌人。要想守住阵地,确保那几千病号的安全,就只能将兵力集中在一个防御方向上,所以,也就必须要想办法让同时杀来的阿拉伯军队分别到达明军的防御阵地。梁岳率领的两万近卫军就是执行这一任务的,而留下来的近卫军则将一个个的对付那些到达的敌人。
“陛下,这些官兵都要求参战!”
朱祁钰回头看了一眼那几名面色苍白,代表几千名病号来请求皇帝准许他们参加战斗的军官,略微迟疑了一下。
“陛下,我们都是帝国军人,而且我们都能站起来,我们也能够使用武器作战,那我们就应该参加这场战斗,如果陛下不答应的话,那就是在歧视我们,是我们拖累了近卫军,我们……我们……”
朱祁钰一愣,这个年轻军官的胆子还不小,跟皇帝说话的时候都用上了威胁口吻。“怎么,你们觉得自己成了累赘?如果这是你的想法的话,那你最好立即向朕道歉,如果这是你们所有人的想法的话,那你们就不配为帝国军人。你们说,朕什么时候认为你们是累赘,什么时候在战场上抛弃过帝国的将士?”
“这……”那名军官一惊,也知道自己开始的话太重了,“陛下,我开始太激动了,说错了话,但是我们作为近卫军的一员,就应该参加战斗。”
“对。你们确实应该参加战斗。”朱祁钰笑了起来,“这样吧,你们去把能够行动的官兵组织起来。负责看守营地中间的作战物资。虽然,我们将尽量在外围抵抗敌人的进攻,不过这次我们的敌人都是骑兵,而剩下的近卫军都只能徒步作战。所以需要有人看守物资。”
“可是……”
“怎么,你觉得这个任务很轻松?”朱祁钰看了那名军官一眼,“朕告诉你,这些作战物资直接关系到了作战行动的胜败,也关系到了三万多近卫军将士的生死存亡,如果有什么闪失的话,朕拿你是问,明白吗?”
年轻军官这才认识到了这个任务的重要性。连忙向皇帝敬礼,随后就带着跟他一起来的那几个病号返回了营地。
“陛下,他们没有问题吧?”
“放心吧,我们在外围就能挡住敌人的进攻了!”朱祁钰又向西北方向上腾起的那股烟尘看去,“大概还有一刻钟的时间。让大家都做好准备!”
从西北方向上杀来的这股阿拉伯骑兵大概有一万人马左右,因为他们没有遭到梁岳率领的近卫军骑兵的阻击,所以最先杀了过来。这支阿拉伯骑兵的指挥官没有急着下达进攻命令,大概各路阿拉伯骑兵已经约定好了,要一起发动进攻。不过,很快,这一万余名阿拉伯人就开始准备进攻了,因为在他们面前出现的全是明帝国的步兵,只有几千人而已。在阿拉伯人看来,在沙漠上,几千人的不并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
阿拉伯骑兵采用的是很正规的骑兵进攻战术,利用小部分兵力在正面牵制,而主力则突击步兵阵地的侧翼。这是骑兵进攻步兵的最有效的战术,就算阿拉伯人不知道明军手里的火器有多厉害,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都绝不会有任何一支骑兵傻到从正面突击步兵阵地,这简直与送死没有分别。在阵地战中,骑兵要击败步兵,就只能从两翼,或者后方突击,而在对付步兵部署的环形阵地的时候,就只能选择防线上比较弱的步兵侧翼进行攻击。
“陛下,敌人的战术与我们预料的一样!”
朱祁钰点了点头。“让炮兵做好准备,等敌人靠近了再打,让他们知道,这种老套的战术已经过时了!”
这次,近卫军将重型火炮都留在了白羊王国,只带了装备轻型野战炮的炮兵团参战。显然,这是帝国重装骑兵部队的标准配备了。而炮兵首先打响了战斗的第一炮,当炮弹落到了那些正在向近卫军防御阵地两翼突击的阿拉伯骑兵中间的时候,阿拉伯人的命运被彻底的改变了。
当时,明帝国一个轻型野战炮团的官兵数量为三千人左右,其中一千六百人是负责运送辎重(主要就是弹药)的,另外的一千四百余人为炮手,以及军官。而一门轻型野战炮需要四人操控,这还算上了驾车的车手。也就是说,一个轻型野战炮团的火炮数量在三百门以上,因为实际情况不同,所以各个团的具体火炮数量是不一样的。显然,轻型野战炮团装备的火炮要比步兵军中的炮兵团多得多,几乎是重型炮兵团的两倍!当时,近卫军中的这个炮兵团装备的轻型野战炮达到了三百六十门,是所有骑兵类军队中装备火炮数量最多的一个轻型野战炮团了。
三百六十门火炮的威力是不容怀疑的。而这三百六十门火炮所发射的炮弹编织成的火网,足以让阿拉伯人将其认为这是真主对他们的不忠所降下的天火了。侧翼突击的失败,迫使阿拉伯骑兵回到了正面战场上,并且尽量的呆在了明军火炮的打击范围之内。不过,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阵地上的八千名明军官兵开始推进了。
枪声很快就代替了炮声,在决定撤离战斗之前,阿拉伯骑兵开始有规律的后撤,准备将明军步兵引到炮兵支援的范围之外,再发动进攻。显然,阿拉伯骑兵已经不敢再去领教明军火炮的厉害,他们做出了最聪明的选择。不过,在实力相差巨大,双方军队的武器装备差距整整有一个时代的情况之下,再聪明的选择,都没有逃跑好。当时,阿拉伯人要想保住小命,就只能选择逃跑,但是他们没有这么做。
当战斗再次打响的时候,近卫军官兵手里的马枪成为了战场上的主宰力量。对于采取圆形防御阵型的步兵来说,不管骑兵从任何方向进攻,步兵都能够保证在最主要的方向上集中起主要的火力。当然,这个前提就是,敌人没有炮兵。不然密集部署的步兵将成为敌人火炮的最佳轰击目标。当然,阿拉伯人也确实没有火炮,所以近卫军才敢采用这种走极端的阵型。同样的,马枪的射程足以将敌人控制在三百步之外,而且徒步作战的步兵在射击时,能够让子弹打得更为精确。
残余的几千阿拉伯骑兵发动了数次进攻,而明军则尽量将交战距离控制在两百步左右。这足以迫使阿拉伯人放弃弓箭,选择弯刀。并且用突击的方式来进攻。同时,多余的一百步的射程,可以让近卫军在最后的时候有一定的余地,防止敌人逃跑。
确实,打到最后的时候,阿拉伯人选择了逃跑,不过,这一百步的距离对他们来说是致命的。从转变方向到加速,再到跑完这一百步的距离,足够近卫军将一把马枪里的十发子弹全部打完了。而在两百步到三百步的距离之内,子弹的威力足以置人于死地!
因为所有能够奔跑的战马都被梁岳带走了,结果,还是有五百多名阿拉伯人逃掉了。近卫军并没有追击,人的两条腿是跑不过马的四条腿的。而且他们已经完成了任务。在击退了敌人之后,八千多名的毫发无损近卫军开始打扫战场,给那些没有断气的敌人补上一刀,或者是捅上一刺刀。而一些没有受到严重伤害的战马则被带了回来,显然,近卫军需要这些战马。
“陛下,快看!”
正在朱祁钰感叹先进的武器装备带来的巨大优势的时候,第二股敌人已经悄悄靠近了。这是一股从东面杀来的敌人。其到来的速度很快,而那边的阵地上,根本就没有近卫军防御。显然,梁岳的骑兵没有能够及时的阻击这股敌人,让这股敌人准时的到达了战场。
“侍卫团立即出动,不惜一切代价拖住敌人,近卫军马上转移阵地!”朱祁钰没有想到要去责备谁,“该死的!不能让他们进入营地内,必须将敌人挡在外面!”
当时,朱祁钰手里唯一的一支预备队就是那五百名侍卫团的官兵。这五百名侍卫团的官兵都是骑马作战的。朱祁钰将侍卫团留下来,就是要预防不测发生,而这时候,还真发生了他没有想到的情况。
没有等到皇帝第二次下达命令,五百名侍卫团的官兵就已经朝阵地的东面冲了过去。同时,在西北战场上的近卫军官兵也迅速的组织了起来,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奔向了战场的东面。此时,问题暴露了出来,因为中间绿洲水潭的阻挡,近卫军不得不从阵地的边缘绕过去,而不是直接赶往东面的阵地,这耽搁了极其宝贵的时间。
五百名侍卫团用鲜血与生命在为近卫军争取这段时间,而那八千名近卫军也知道,侍卫团出动,就意味着皇帝要拼命了。不过,朱祁钰当时把自己的马给了梁岳(梁岳的配马喝了有病菌的水,结果倒毙了),所以他没有能够跟随侍卫团一起进攻,不然的话,近卫军恐怕就要成为帝国的罪人了。
五百侍卫对抗五千阿拉伯骑兵,虽然他们的进攻很猛烈,而且采用的是单排战线,五百官兵全都处在锋线上,要尽最大的可能把敌人挡住。不过,阿拉伯人也看出了这一点,五百骑兵就敢冲锋,这除了证明明军官兵英勇无畏之外,还能证明,明军后防空虚,不然的话,就不会有人主动来送死了!
这是明帝国侍卫军官团(这是后来的称呼,在后来,所有加入侍卫团的都是军官,所以又被称为了侍卫军官团)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场战斗。五百人向五千敌人发动进攻,虽然他们有更坚固的铠甲,更锋利的战刀,还有能够在接敌前杀伤敌人的短铳,但是悬殊的兵力差距让这五百名侍卫几乎是在做自杀性的冲锋。这就好比是滴入了沙漠里的一滴水一样,就算侍卫团的官兵再厉害,在一打十,而且是刀刀要命的战斗中,他们都不可能获得胜利。
后方的炮兵虽然迅速的转移了炮击方向,不过还是晚了一步。在近卫军赶过来之前,阿拉伯骑兵已经突破了外围防线,杀到了营地里。而这些阿拉伯人非常的精明,他们没有四处乱窜,而是对准了明军营地的中间,囤积作战物资的地方杀了过去。不过,战斗也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转变。当那几千名病号在营地中间的防线上向阿拉伯人开火的时候,明军第一次控制住了战斗的局面。
接着,近卫军从北面赶了过来,开始向阿拉伯骑兵的侧翼发动进攻,在边开火,边推进的战术下,近卫军迅速的将杀入了营地的阿拉伯人赶了出去,并且巩固了东面的防线。炮兵在这个时候也开始集中火力压制大股行动的阿拉伯骑兵。
这场战斗虽然短暂,特别阿拉伯人忽略了明军炮兵的厉害,几乎全部进入了明军炮兵的打击范围之内,结果在强大的炮火下,阿拉伯人遭受了最为惨重的损失。而明军炮兵采用的战术也很简单,先打远的,再打近的,尽一切可能用炮弹来杀伤敌人,同时阻止了敌人逃跑。
近卫军在恢复了防线之后,也利用兵力上的优势发动了反冲击。再炮火与枪弹的双重夹击下,奇袭明军营地的这几千阿拉伯人几乎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特别是在近卫军的疯狂进攻下,他们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
当朱祁钰赶过来的时候,战斗已经接近了尾声,近卫军正在消灭最后几股在战场上乱窜的阿拉伯骑兵。不过战场上的情景却异常的惨烈,还非常的混乱,很多近卫军都在开始打扫战场了,而另外一些近卫军官兵则在忙着抢救伤员。在营地后面,军医也忙碌了起来,这次,明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菜击败了敌人的进攻,军医的作用发挥了出来。
第十五卷 再上征途
第四十节 进军麦加
在返回营地的途中,梁岳就已经知道,守卫营地的近卫军连续击溃是四支阿拉伯骑兵的进攻,歼敌超过了三万人,但是近卫军,以及侍卫团的损失也非常的大。一回到营地,梁岳就直接去了皇帝的营帐,而在他走进去的时候,立即就看到,一脸阴沉的皇帝正在拼接着一副已经破损了的盔甲。
“陛下……”
朱祁钰一直在努力的将一块钢板连接到铠甲上去,但是却怎么也无法将这块已经变形了的钢板拼上去。而他仿佛没有注意到梁岳一样,根本就没有理会梁岳。
“陛下……”梁岳也知道,皇帝此时的心情肯定很不好。
“你知道这副铠甲是谁的吗?”朱祁钰突然把手里的钢板丢在了桌子上,“程愈青跟随朕已经有十二年了。当年,他加入侍卫团的时候,才十八岁,朕是看着他从一个少年成长为了一名帝国军人的。十二年来,他放弃了每一次回家的机会,一直陪伴在朕的左右,有三次,他替朕挡住了敌人射来的箭矢与子弹,他五次负伤,全都是为了保护朕。这次远征之前,他家里来了信,他的妻子在两次流产之后,这次终于顺利的产下了一个男孩。朕本来让他回去休假的,不用参加远征了,但是他却拒绝了,只是准备给家里回封信,为他的儿子取了名字,没想到……”
当梁岳拿起了桌上那村还沾着血迹的家信时,这才发现,这是程愈青还没有来得及寄回去的那封信。
“没想到,他连将这封信寄回去的机会都没有,就倒在了战场上!”朱祁钰突然捂住了面庞,声音也变得哽咽了起来,“都是朕害了他,朕不应该让他来参加远征的。他完全应该在家里陪伴妻子,照顾刚出生的儿子,他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倒下。你知道吗?你知道朕在找到他的尸体的时候,他身上中了多少刀吗?整整十八处致命伤,另外还中了五箭,而他在临死之前,仍然紧紧地握着那面帝国军队的军旗,死的时候,都是看着东方的,知道他为什么要看着东方吗?因为他想见到自己的妻子。他想看看儿子到底是什么样子,可是……可是……”
“陛下……”梁岳身体也微微颤抖了一下,“人死不能复生,程愈青是一名优秀的军人,他没有为帝国丢脸!”
“不!!!”朱祁钰突然怒吼了一声,当他看着梁岳的时候。两行泪水顺着面狭滚落了下来,“他本来不应该死的,他是军人,但是他不应该死的,他有权利看看他的儿子。他甚至连这封信都没有寄回去,就倒在了战场上,这是为什么?”
“陛下……”梁岳本来就不太擅长劝慰别人,这时候,他也不知道该怎么来劝解皇帝了。
“为什么?为什么……”朱祁钰哽咽地嘀咕着,声音越来越小。帐篷里逐渐安静了下来。
程愈青仅仅是这次战斗中阵亡的侍卫团的一员,仅仅是帝国军人的一员。在这场持续了一整天的战斗中,有四百八十多名侍卫团官兵阵亡,其他十四人全部重伤。而这些阵亡的侍卫团官兵全都是死在冲锋大大道路上的,他们每一个人身上都中了十多刀。很多人,在临死之前都保持着战斗的姿势。在这场战斗中,近卫军阵亡官兵一千两百三十七人,伤两千四百五十六人。所有阵亡的近卫军官兵都是在反冲击的时候倒下地,他们的伤口全在正面!
当天晚上,所有阵亡官兵的遗体被整齐的排放在了绿洲水潭的东面,每具遗体的头部都朝向了东方,那是他们故乡所在地方向。数万近卫军官兵集中在了水潭周围,在这些遗体中,有他们的战友,有他们生死与共的兄弟,也有他们最好的朋友。
当朱祁钰来到了近卫军官兵面前的时候,他默默的把一条白色的布带绑在了额头上,接着,数万名近卫军官兵都将同样的白色布条绑在了额头上。
“从这里开始,我们不再是去征服敌人,我们是要去消灭敌人!”朱祁钰看着这三万多帝国军人,他的身体在微微的颤抖,“在这里,朕以帝国的列祖列宗发誓,不将敌人彻底消灭,不为阵亡的帝国军人复仇,朕绝不班师回国!”
“消灭敌人,为阵亡的兄弟复仇!”空旷的夜空里响起了三万多名帝国军人的怒吼声,这股声音一直在回荡着,传递着,仿佛要将那些牺牲了的帝国军人的英魂带回他们的故乡一样。
第二天一早,在焚化了所有阵亡官兵的尸体,安排部队将重伤员送回后方之后,近卫军的所有军旗的顶端都绑着一根白色的布条,这是一支复仇的军队,这同样也是一支前去毁灭敌人的军队。如果不是条件有限的话,朱祁钰肯定会让所有官兵都穿上一套白色的丧服。不管这吉利还是不吉利,当朱祁钰打出了复仇的口号时,近卫军的三万多官兵的怒火已经被点燃了。
当然,那些阿拉伯人的尸体并没有得到处理,全都被抛弃在了战场上。朱祁钰是故意这么做的,既然帝国军人的鲜血已经染红了黄沙,那么,就应该让敌人的鲜血也染红黄沙,让整个阿拉伯半岛变成一片红色的沙漠!
近卫军的进军方式也完全改变了。除了在保留一支一万人左右的主力队伍之外,其他的两万名骑兵全被派了出去,以三千到五千人为一队,扫荡沿途左右五十里范围内的所有阿拉伯人活动的绿洲,据点。而负责指挥扫荡工作的是梁岳,朱祁钰只给梁岳下了一道命令,那就是,阿拉伯人如果不投降,那就死!
复仇的怒火在沙漠中穿流中,轻装前进的近卫军骑兵部队将速度发挥到了极限,而且几乎都是在傍晚,或者是黎明时发动突然袭击。短短数日之内,近卫军的骑兵分队就扫荡了十多处绿洲,将数万阿拉伯人送入了地狱。而梁岳也确实够狠,只要是近卫军利用不上的绿洲,他都会兆阿拉伯人的尸体丢到水源里去,不管是水潭,还是水井,或者是沙漠里的季节性河流。这种破坏水源的做法,就只能驱使越来越多的阿拉伯人向不多的几座城市集中。
近卫军的进攻速度也加快了。五日后,近卫军包围了麦加东面四百多里外的一处阿拉伯牧民集结地。这也是这附近方圆数百里范围之内最大的一处绿洲,不但有一条季节性河流从这里穿过,而且还有一个巨大的湖泊。虽然,这里还没有发展成为城市,不过,附近的阿拉伯人在明军的驱策下,纷纷向这里集中。结果,近卫军以极快的速度围困住了这处绿洲。
“给他们下最后通牒,如果在正午之前还不投降的话,那么他们都得死,不管男女老少,全都得下地狱!”
“陛下,他们说要谈判!”
“谈判?”朱祁钰冷笑了一下,“把他们地使者带到绿洲外,用行动告诉他们,在这个时候,他们没有任何资格讨价还价。他们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死,要么投降成为奴隶!”
当那三个前来要求与明军谈判的部落酋长被明军当作数万阿拉伯人的面枪毙的时候,阿拉伯人明白了明军的意思。当然,结果,他们选择了前者,为了不做奴隶,他们选择了坚决抵抗。
战斗从正午持续到了第二天早上,当近卫军的炮兵部队完成了最一轮炮击的时候,这座阿拉伯牧民的集结地成为了五万多阿拉伯牧民的坟墓。近卫军只在最后的时候前去打扫战场,而近卫军在外围设置地包围圈没有让一个阿拉伯人逃出去。所有想突围的阿拉伯人全都倒在了近卫军的枪口下。
这次,近卫军仍然没有处理战场上的尸体。朱祁钰让部队在河流上游十里处扎营,等待白古王国的军队把物资运送过来,最重要的物资是弹药。经过了这段时间的战斗,近卫军携带的弹药已经不是很充足了。
当然,这需要有耐心,不过数日后,当腐烂变质的尸体发出了恶臭的时候,近卫军不得不将营地再向河流地上游转移了十里。幸好,当时这条季节性的河流还没有干涸,所以水源并不成问题。
二十多天后,白古王国的军队将物资运送了过来,同时一批从第五军抽调过来的官兵补充到了近卫军中间。另外,一名联络军官还带来了其他两条进攻路线的战报。第二十一军已经攻占了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北角的苏哈尔,正在向西南方向继续前进。而第二十二军在大马士革与阿拉伯人,还有奥斯曼帝国的联军恶战一场,在第五军的快速支援下击败了敌人,现在正在向红海沿岸的塔布克前进。另外,袁晨皓的舰队在完成了对第二十一军进攻苏哈尔的支持之后,已经赶往了红海,准备在这里向第二十二军进攻塔布克提供支持,然后,这支联合舰队就将前往大西洋,支援顾成林的西面远征军。
从这一战场情况来看,东西两路明军已经完成了合围行动,并且对麦加与麦地那形成了钳形攻势。当然,处于中间的近卫军的任务是攻占麦加。朱祁钰自然不向让马寿成这个土匪,还有李天长这个新秀给抛在后面。在明确了战局之后,他立即率领近卫军杀向了麦加。
麦加是回教最重要的圣地。当年穆罕默德这个回教的创始者,或者说是装神弄鬼的神棍在悟透了怎么来骗取别人的信任,以及怎么来控制别人的思想后,就打着一套幌子,来到了麦加,并且宣称,他是世界上唯一的神,也就是真主阿拉派到人间来的使者,要求其他所有的人都信奉阿拉,准确的说,是听从他的命令与指挥。这个神棍的口才确实够厉害,而且他的那套谎言编造得也如同是真实的一样,在得到了四个最主要的助手的帮助之后,穆罕默德将一些愚蠢的百姓集中在了他的身边。不过,他也引此而招来大祸。
说白了,只有生活在最低层的贫民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神,真正的贵族,还有既得利益者是肯定不会相信这世界上有神存在的,就算他们相信,也肯定将自己当作了神。这就如同在罗马帝国时期一样,很多当权者都将自己当作了神。所以,穆罕默德的那一套,也就是骗骗老百姓而已,如果放在了现在,他肯定会被定型为邪教组织的头目,遭到法律的严惩。不过,在他的那个时代,是没有这方面的法律的,但是却有更为残暴的权力机构,这就是麦加的贵族。穆罕默德用谎言将百姓集中在了他的身边,控制了百姓的思想,这对于麦加的贵族来说,简直就是一场恶梦,这也是无法容忍的。结果,穆罕默德在没有足够的力量对抗麦加的贵族时,不得不带着那些被他控制住了思想,完全麻痹了的信徒前往麦地那。
后来,穆罕默德这个神棍终于发家了,拥有了几万忠诚的信徒,或者说是疯狂的军人,他杀回了麦加,并且攻占了麦加,与麦加的贵族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让这些被他踩在了脚下的贵族答应让他在麦加推广教义。
当然,穆罕默德不是在麦加出生的,但是麦加却可以说是回教的发源地,如果没有穆罕默德在这边聚集起来的那些信徒的话,他在麦地那仍然将遭遇同样被驱逐的命运。因此,在所有的回教徒中,麦加都成为了圣地,成为了回教最神圣的地方。不过,在朱祁钰看来,麦加不过就是一座靠近红海的小城市而已,而且是即将被他踩在脚下的城市!
攻占麦加是近卫军这次作战行动的最为重要的任务,在行军途中,近卫军已经耽搁了太多的宝贵时间了。虽然,距离麦加不过就四百多里,骑兵一个白天就能杀到了。不过,朱祁钰准备用最强大的力量来打下这座城市,他要告诉那些回教徒,既然几百年前出现了穆罕默德,那么在几百年之后,他就是第二个穆罕默德,他将成为回教世界的新主宰!
第十五卷 再上征途
第四十一节 炮火下的圣城
两日后,近卫军包围了麦加。虽然明军朝麦加杀来的消息早就传开了,但是近卫军的速度确实太快了。在麦加的阿拉伯守军发现了明军的踪迹之后,还没有做出反应,近卫军的骑兵分队就已经切断了麦加与外界的联系通道,迫使大量在城外活动的阿拉伯人,以及阿拉伯军队不得不撤回城里去。接着,近卫军的骑兵围困了麦加,建立起了包围圈。
近卫军迅雷般的速度让麦加城里的阿拉伯军人,还有那些所谓的精神领袖,也可以叫作是骗子集团的头目都大惊不已。近卫军在进军沿途的扫荡行动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而明军现在已经杀到了城外,这对被围困在城内的数万军民来说,简直就是灾难的开始。一些中毒很深的教徒已经开始在忏悔了,在他们看来,这是真主阿拉为了惩罚他们而降下来的灾难,是他们不洁的心灵,不检点的行为所带来的灾难。只不过,那些真正把宗教当作了获取权力的工具,在一边面向真主祷告的同时,还一边玩弄着教徒的身体与心灵的精神领袖有没有忏悔呢?
当天,近卫军只是包围了麦加,没有发动进攻。不过,到了晚上,得到了充足弹药的炮兵也开始时不时的向城内开上几炮了。在朱祁钰派人去调查之后,炮兵的回答是,他们要抓紧时间测量炮击距离,确定炮击的角度等等,这样才能在正式开战后进行准确的炮击,而夜晚炮弹爆炸的火光能够让炮兵观察得更清楚。当然,朱祁钰也就没有去干扰炮兵的行动了,只是在睡觉的时候在耳朵里塞上了两团棉花而已,反正睡不着的不会是明军将士,而是那些城内的阿拉伯人,还有装神弄鬼的宗教领袖。
天刚亮,近卫军就来到了包围麦加的阵地上。而三百多门轻型野战炮全部集中在了城市的东面,炮兵们正在忙着把炮弹运送到阵地上来。显然,在这种攻城作战中,首先发威的就是炮兵。
“陛下。城门开了,看样子,这些阿拉伯人又要准备与我们谈判呢!”
朱祁钰冷笑了一下,拿起了手里的望远镜。城门刚刚打开,三个骑马地阿拉伯人就从城内冲了出来,不过很快,他们就放慢了速度。而这三人中,有一个人穿的应该是回教僧侣的服饰,不过朱祁钰却无法从这人的服饰上判断出他的身份。
“去把那个向导叫来。让他看看,这次来谈判的人是谁?”
结果,朱祁钰也是大吃一惊,这次出来谈判的三个人中,那个看上去稀那个是个僧侣的竟然是回教的哈里发,也就是精神领袖,是最高级的神职人员了。而另外两个都不是神职人员,应该是麦加守军的军官。
“看来,昨天晚上的那点炮击就把他们的胆子都吓破了!”朱祁钰冷笑了一下。“等下,把那个什么哈里发带到司令部来,另外两个军官都留在外面。严加看管,朕到要看看,现在这个宗教领袖要怎么来挽救他的信徒了!”
哈里发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在下马的时候都差点跌倒在地,也许他不经常骑马吧。不然的话也不会在明帝国皇帝面前出洋相了。当然,对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来说,这也有点过分,毕竟在明帝国。这样的老人是应该做轿子的。当然,朱祁钰对这些装神弄鬼的人从来都不会客气。
“多余的话,你就留着回去给你的那些信徒说吧!”朱祁钰也不管这个老头有没有心脏病或者高血压,一上来就仿佛要气死他一样。“你只有两种选择,一是投降,朕可以赦免你们这些神职人员,并且保留你们的位置,当然,所谓的什么精神领袖必须得撤消,今后朕才是你们的精神领袖。二是你们全部去见那个什么狗屁阿拉,如果阿拉认为你们不该死的话,就让他降下天雷来对付朕吧!”
负责翻译的明军军官是把皇帝的话直接翻译出来的,当然,一些词汇在阿拉伯语里面是没有的,他也就只好用意思比较接近的词代替了。反正在翻译军官翻译出来之后,朱祁钰面前这个精神领袖都快要变成神经领袖了。
当然,这个经历了几十年风雨地老头在激动之后也迅速的冷静了下来,然后迅速的说出了一番话,仿佛成心不想让翻译听个明白一样。
“他说什么?”朱祁钰看了一眼面色有点为难的翻译军官。
“这……”这个军官的阿拉伯语确实不怎么样,而且对方说得太快了,他只听懂了很少的一部分。
“陛下,哈里发说,明军这样的行为将触怒真主阿拉,一定会遭到惩罚的,如果能够就此停息战火的话,他可以代明军向阿拉祷告,让阿拉不将怒火降临到明军的头上,帮助明军避开真主的惩罚……”这次进行翻译的是那名白羊王国的向导。
“放他娘的狗屁!”朱祁钰粗鲁的打断了向导的话,“你告诉他,如果他认为真主比朕还要强大的话,那么,现在他就可以返回城内,明军马上攻城,如果今日之内,明军打不下麦加的话,那就立即撤军,而且永远都不在回来。如果到时候明军攻占了麦加,那么,他就去阿拉面前问个真切,为什么他所谓的狗屁阿拉没有降下怒火来对付朕。好了,就这些!”
向导犹豫了一下,还是把皇帝的话翻译了过去,当然他就要客气多了,毕竟在他看来,哈里发是回教中能够与阿拉沟通的领袖,而他信仰的就是回教,他可不想因此而得罪了真主阿拉。
“传朕命令,炮兵部队准备攻城,告诉梁岳,他只有一天的时间,在这一天之内,不管他用什么办法,把麦加炸成平地也要,或者是率军杀入城内也好。都要攻占麦加,所有敌人一个不留,这次近卫军不收俘虏!”
参谋军官立即行动了起来,而那些临时从近卫军中调遣过来充当侍卫的军官也开始行动了。各种号令在外面响了起来。趁着这个机会,向导还把朱祁钰下达的这番命令悄悄的翻译给了那个老头。
这下,原本还很镇静,并且故意保持着一种愤怒神色的哈里发顿时惊恐不安了。对于明军的炮火,他虽然没有见识过,但是传闻却听了不少。而且在头天晚上,明军炮兵部队的试射都给城内造成了巨大的破坏,那些落地爆炸的炮弹简直就是《古兰经》中的记载的真主的怒火一样。
“怎么,还不叫他滚?”朱祁钰看了向导一眼。“立即告诉他,朕放他回去,让他快滚吧,如果他有机会活到战斗结束的时候,那么朕再跟他讨论关于是阿拉强大,还是朕强大的话题,不要在这里耽搁朕的时间了,如果再不滚,朕就把他大卸八块。再用火炮打到城里去!”
正在侍卫军官要把哈里发拉出去的时候,他又大叫了几声。
“陛下,哈里发说,战争只能带来毁灭与仇恨,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应该用和平的手段来解决冲突与矛盾!”
“和平?在死亡之前就知道和平了?操他娘的蛋!”朱祁钰骂了一句,向侍卫军官招了下手,把那个老头留了下来,然后对旁边的向导说道,“告诉他,朕给他最后一次机会,既然想要得到和平。那就要做出牺牲。如果城内的军队投降,朕可以赦免所有的百姓。不过,他必须要承认,朕才是回教的精神领袖,朕才是回教的阿拉。如果他不答应的话,那么,一切免谈!”
见到皇帝的语气有所松动,向导连忙把这番话翻译了过去。当然,这个已经被吓得快要尿裤子的哈里法也迅速的做了回答。
“他说什么?”
“陛下,他说……”向导略微迟疑了一下,见到旁边的翻译军官瞪了他一眼,连忙说道,“哈里法说,明军如果撤退的话,他可以想办法说服守城的将领,不过……”
“那还谈个屁,来人,把他带到前线去,让炮兵做好炮击准备,我们先让这个什么狗屁精神领袖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怒火!”
“陛下……”这下连向导都有点急了,毕竟麦加是回教的圣地,如果麦加遭到炮击的话,那么里面的圣物被毁了怎么办?那可是整个回教世界的巨大灾难啊。当然,他这个小小的向导哪有能力影响到帝国皇帝呢?
在朱祁钰地特意安排下,三百六十门火炮,仅仅两轮齐射,就将麦加城东面的城墙给轰塌了。接着五轮齐射,麦加城东面的城区完全变成了火海。而三百多门火炮一起开火时所产生的巨大震动有着强大地震撼效果,而就在前线目的了这一切地那个精神领袖也彻底的被惊呆了。现在他才知道,头一天晚上的炮击根本就算不了什么,现在才是真正的炮击,而且他还在怀疑,明军也许有更强大的力量,只不过没有在他面前展现出来而已。
“陛下,炮击还要继续吗?”
“去把地图拿来,看看那个什么圣物在哪?”很快,一名参谋军官就把早就绘制好了麦加城地图带了过来,这是朱祁钰在白羊王国时,找一批到过麦加的人绘制的地图。朱祁钰在地图上找了一会,这才在那个标有明显记号的地方点了点头。“这里就是存放那块石头的地方?”
“应该是吧,不过我们都没有去过麦加城内,他们会不会把圣物给转移走了?”
“不大可能,那么大块陨石,有可能轻易转移吗?而且这可是回教的圣物,也不可能轻易挪动吧?”
“那好,我们的火炮打不打得到这里?”朱祁钰看了旁边一名负责炮兵作战的参谋军官。
“完全没问题,整个麦加城都在我们的火炮覆盖范围之内!”
“那就对这里进行五轮炮击,然后看看效果,不行,就再来五轮,直到将那块石头炸成碎片为止!”
这时候,在一旁的向导终于忍不住了。他立即就冲了过来,不过立即被旁边的侍卫军官给拦住了。“陛下,不能啊,万万不能这么做,那是圣物,绝不能摧毁的!”
“不能?你是怀疑我们的炮弹炸不碎那块石头?”朱祁钰冷笑了一下,“那朕还真不信邪,就要看看到底是石头坚硬,还是炮弹的破坏力更大一些,如果它真是阿拉给你们这些回教徒的圣物的话,那就根本炸不烂,如果炸烂了,那所谓的阿拉就根本不存在!”
向导几乎要疯了,他还从来没有见过如同朱祁钰这样敢于直接挑衅真主阿拉的人。不过,他很快就冲到了哈里发的身边,迅速的用阿拉伯语把朱祁钰开始下达的命令翻译了出来。原本已经被彻底吓傻了的哈里发一惊,立即就清醒了过来,跟着就朝朱祁钰冲了过来。当然,侍卫军官没有给他靠近皇帝的机会,立即就将他拦了下来。
“他说什么!”朱祁钰冷笑了一下,让参谋军官不用急着给炮兵部队下达命令。
“陛下,他说愿意谈判,愿意投降。”这时候,那名翻译军官代替向导把哈里发的话翻译了出来。
“早说嘛,不然搞这么多名堂做什么?”朱祁钰冷哼了一下,“让他去把城内的军民都带出来,军队在东面集中,百姓在西面集中,武器全部堆放在城门外,如果有人胆敢留在城内的话,那就是自寻死路!”
已经被吓傻了的哈里发没有再做任何反抗,他带着两他同样被吓得满头大汗的军人返回了麦加城。下午,城内的两万多军人,还有近三万百姓都在城外按照朱祁钰的要求集中,然后向明军投降了。最后自然是近卫军进入城内扫荡,几十个没有按照规定出城投降的军民都被击光而城内每传出一声枪响,城外的那些俘虏都会颤抖一下,仿佛那些子弹是向他们射来的一样。
第十五卷 再上征途
第四十二节 粉碎的真主
攻占了麦加之后,朱祁钰也对这座城市,或者说是回教有了更多的了解。
麦加是一座小城,而且建造城墙的石头也不坚硬。当然,作为回教的圣地,在明军到来之前,恐怕也就只有穆罕默德用军队攻打过这座城市了。而在后来的几百年中,因为周围的所有国家,或者说攻打过阿拉伯人的所有军队都是信奉回教的,所以从来就没有军队敢于攻打麦加,更不会猖狂到用炮火来毁灭这座城市。也正因为麦加在几百年内都没有受到过真正的威胁,所以这座城市的防御在很大的程度上是象征性的,而在明军面前,几乎就等于无,不然炮兵也不可能仅仅用几百发炮弹就把城墙给轰塌。
同样的,麦加城内除了一支象征性的,从来没有与敌人打过仗的军队之外,几乎全是回教的神职人员,以及到麦加来朝觐的信徒。这其中最重要的当然就是回教的精神领袖哈里发了,而这些,也让朱祁钰对回教有了更多的认识。
在世界三大宗教中,其组织方式是不一样的。天主教有最高领袖,那就是教皇,而且教皇本身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一个教皇,不会有几个教皇。佛教是没有统一的精神领袖的,就算是不同教派都没有一个统一的领袖,佛主是最高的领袖,当然,佛主是神。而在回教中,最高领袖其实是四个人,也就是四大哈里发。这个制度是在穆罕默德去世之后形成的,当时穆罕默德最忠实也是最重要的四个弟子成为了四大哈里发。而这个制度也就传了下来。当然,这四个哈里发是不一样的,而且之间的争斗与矛盾也不小。在明军攻城之前,出来谈判的只是其中的一个而已。
朱祁钰还了解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或者说是真正地认识了回教的圣物。那是一块巨大的,黑色的陨石。至于这块陨石为什么会成为回教的圣物,朱祁钰就不清楚了。不过,这确实是回教中最珍贵的圣物,而且任何一个到麦加来朝觐的信徒,都要在这块陨石前搞一些活动,当然,至于是些什么仪式活动,朱祁钰并不关心。
近卫军在占领了麦加城之后,那些投降的军民都被安排在了城外,并且由近卫军严加看管。现在,朱祁钰面临着另外一件棘手的事情。他已经用行动来挑战了阿拉的权威,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这是一个不太容易做出的选择。
当时,朱祁钰有两个选择,而且对他来说,这两个选择都可能导致一些他想不到的结果,而且这都算不上是最好的选择。
其一,他可以迫使四大哈里发承认他为回教的最高精神领袖。这就如同他在蒙古部落里采取的办法一样,成为蒙古的“天可汗”,以此成为蒙古的最高统治者。当然,在这里,他完全可以用一些不太光彩的行为来达到这个目地。在朱祁钰看来。那些装神弄鬼的哈里发也是怕死的,而且都是软骨头,他们可以在信徒面前表现得极为坚强,极为高尚,也可以向信徒宣讲他们是阿拉的代表。但是,他们同样是人,而且是过惯了优越生活的一群蛀虫,要对付这些人,一点点威胁,再施加一些压力,然后再给他们一点希望,一点引诱,这就足够让他们成为明帝国皇帝的走狗了。当然,关键还是利益,只要朱祁钰给他们的好处足够了,他们恐怕马上就会宣布明帝国皇帝是真主阿拉在世间的化身吧!
其二,朱祁钰可以彻底的毁灭阿拉在回教徒心目中的形象与地位。要做到这一点,办法也不难,比如说,炸掉那块所谓的圣物,也就是那块陨石。当然,再坚硬的陨石,在高能炸药面前都算不了什么,就算是钢板,都能被炸药炸成碎片,何况是一块石头呢?只要炸掉这块石头,那关于阿拉的神化就将变成谎言,而这对回教徒的信仰将是毁灭性的打击。而辅助性的手段也有不少,比如炸掉教堂,还有做一些其他的极端事情,只要阿拉的怒火不降临下来,那么阿拉就不存在!
当然,对朱祁钰来说,这两种办法其实都有点问题,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不管是成为回教的领袖,还是粉碎回教的精神支柱,这都有一定的风险,而且带来的结果也许是他无法控制的。比如说,如果成为了回教的领袖,那么今后明帝国的臣民要都信了回教的话,谁能保证在朱祁钰之后,回教不会统治明帝国百姓的思想?相反,如果彻底的毁灭了回教的精神支柱的话,这会不会搞出一种新的宗教来,会不会导致回教世界的全面反抗?而且,这对明帝国的回教徒来说,也同样是毁灭性的打击!
反正,当时朱祁钰是很为难的,向左走,向右走,都不太符合他的选择。也就在占领了麦加的当天晚上,朱祁钰一晚上都没有睡着,他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更好的办法。虽然他没有找到一个更好的办法,但是在天亮之前,他想到了一个主意。
第二天一早,当那块被所有回教徒都视为圣物的陨石被明军用铺在地上的滚木运到了城外的时候,被关押在战俘集中营里的阿拉伯人被彻底的惊呆了。自从穆罕默德把这块石头确定为回教的圣物之后,还从来没有哪个人移动过它!在所有回教徒看来,圣物在哪里出现,就应该一直留在那里,触摸圣物是虔诚的表现,而擅自挪动圣物,那就是对阿拉不忠不敬的表现。当然,他们都忘记了一点,朱祁钰,乃至近卫军的官兵还真不相信有真珠阿拉这个神存在,就算明军中有信奉神灵的。那他们信奉地也是原始天尊,太上老君,还有佛主,观音菩萨这类的神吧!
接着,那四个哈里发被带到了朱祁钰的身边。此时他们已经感到很惊讶,也很恐慌了,在他们看来,这种不敬重真主的做法,就要让他们大祸临头了,也许阿拉正在准备另外一团怒火,要将他们彻底的化为灰烬呢。
“你们不是说,这是阿拉是圣物吗?”朱祁钰冷冷地看了一眼那四个老头,“那么,我们现在就来证明一下吧。如果这真是阿拉的圣物,或者说,阿拉真的存在的话,那么毫无疑问的,不管我们做什么,这块圣石都将毫发无损,是不是?”
几个哈里发的神色变得很难看了,也许其他的信徒都认为这块圣石是无法被破坏的,但是他们心里都很清楚,这不过就是一块比普通的岩石坚硬许多的陨石而已。只要是石头,那就不可能不会被破坏掉。
这时候,明军官兵也开始用钻头在陨石上打孔了,几名精通爆破术的炮兵军官则在陨石上测量着,然后标出钻孔的位置,这样就能更好的进行爆破。而另外一些炮兵官兵则在附近忙碌的准备着爆破用的炸药。
这都是轻型野战炮使用的猛炸药。进行爆破的时候,炮兵首先会选择使用炮弹的发射药,因为这更容易获取,以及更容易制造成爆破用的炸药包,或者是炸药管。而轻型野战炮地发射药已经全部使用硝化棉了,这样才能使轻型野战炮在缩短了炮管的情况下满足射程的要求。而当时,也只有近卫军的炮兵部队使用这种新的发射药,在硝化棉的产量还没有得到大幅度提升的情况下,其他部队的火炮还是只能用黑火药做发射药。
明军的行动在回教徒中引起了恐慌,同时也引起了反抗。不过,在几名极为虔诚,或者说是中毒最深的回教徒准备冲破明军的封锁线,去保护他们的圣物时,一群近卫军立即冲了上去,然后就是一顿暴打,几个冲动的回教徒几乎被打成了肉酱后,其他的回教徒都老实了下来,至少,他们不想在精神被毁灭之前,肉体先被毁灭掉。
“现在,你们看好了,很快你们就知道,到底是真主的力量大,还是朕的力量大!”朱祁钰一边说着,一边朝一群侍卫点了点头,“在朕证明力量的同时,要你们好好思考一下,今后到底该何去何从!”
朱祁钰的话一落音,十二名侍卫就冲了上来,每三个人对付一个哈里发,其中一个架人,一个扭住双手,另外一个则强迫着哈里发看着那块圣石。
“陛下,都准备好了,爆破随时可以开始。”
朱祁钰点了点头。“开始吧,朕也很想知道,到底是这块岩石坚硬,还是我们的炸药更厉害!”
当负责爆破的军官点燃了导火索的时候,就算不知道爆破是怎么回事的人此时都知道即将要发生的事情了。一些胆小的回教徒甚至闭上了眼睛,这其中就包括了那四个哈里发。当地面的震动传来的时候,一下城门的爆炸声也传入了所有人的耳朵里面。接着一股巨大的烟尘在圣石周围腾起。当烟尘逐渐落下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连朱祁钰都控制住了呼吸节奏,盯着爆破中心。
当圣石的身影逐渐显露出来的时候,所有回教徒都先是倒吸了口冷气,接着欢呼了起来,在他们看来,是阿拉的神力保护了圣石。朱祁钰微微皱了一下眉毛,他却在怀疑炮兵是不是用的炸药太少了一点,同时他周围的参谋军官也在纳闷,一百多斤炸药连城墙都能炸塌,却炸不开一块石头?
变化是在瞬间发生的,就在回教徒们欢呼的时候,开始组织爆破的那名近卫军军官走到了圣石旁,他也很纳闷,这次用的可都是高能炸药,一百斤,足足顶得上以前上千斤的黑火药了。他小心的碰了一下那块石头,突然笑了起来,然后再用力的一推。当这块表面上看起来完整的圣石分崩离析,变成了成百上千块的碎石时,那些开始还在欢呼的回教徒突然安静了下来,接着,就有人嚎叫了起来。
这时候,朱祁钰也看清楚了,虽然陨石的外表还保持着完整性,不过里面都已经变成粉末了。显然,是爆破人员在钻孔的时候钻得太深了一点,将炸药都安放在了陨石的内部。另外,陨石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在大气层里飞行的时候,其外表的温度足以将一切物质气化掉,而陨石的含铁量是非常高的,因此在陨石落地之前,不但体积要缩小很多,而且里面含的铁都被溶解,然后包裹在了陨石的外面,这就仿佛给陨石加上了一层铁质的外衣一样。而这也是为什么陨石会是黑色的,而且表面极为坚硬的原因了。而正是在这层铁外衣的禁锢下,炸药爆炸的强大力量让里面的石质成分被炸成了粉末,而表面上仍然显得完好无损。不过,那名爆破军官却早就料到了这一点。
在爆破之前,负责爆破的军官在陨石的表面刻出了很多道细巢。这利用的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原理,而且在明军的手榴弹上,就采用的是这一原理。这些细巢部分的结构强度要比其他部分低很多。如果在内部发生爆炸的话,那么其外壳就将沿着这些细巢而被炸裂。这就是为什么手榴弹外面要刻上一些细微的痕迹,以加强爆炸后的杀伤力。显然,在爆破手将炸药装填到了陨石的内部后,这就成了一个巨大的手榴弹,虽然炸药爆炸的威力没有将陨石炸飞,却完全将陨石炸裂了!
当然,朱祁钰也松了口气,他看了一眼那几个目瞪口呆的哈里发,冷笑了一下就返回了营地,而围观的回教信徒也被近卫军赶回了集中营。那些负责爆破的官兵则将地上的陨石碎片收集了起来。当然,这些碎片其实还有着非常巨大的用途。
朱祁钰完成了他的第一步工作,当然,这仅仅是个开始而已,他要达到目的,那就还要做好另外几件事情!
第十五卷 再上征途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