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新明史

_118 闪烁 (现代)
“对,我们一直在炮击,并且让步兵在外围修建包围圈,暂时没有发动进攻。不过炮击的效果不太理想。”卫平长出了口气,“打了几天,弹药消耗得不少,不过效果却几乎没有。不过,这至少证明了,我们光进行炮击是没有用的!”
“那么有没有想过其他的攻城办法?”
卫广摇了摇头:“基本上以往的办法都试过了,不是无法实施,就是不可能达成效果。这附近是山区,阿杰梅尔的城墙是用最坚固的花岗岩建成的,与哈烈城,还有瓦刺堡垒很相似。另外,地下一丈多也是岩石。挖掘地道去炸城墙的办法是行不通的。现在我们发现的唯一缺陷是,阿杰梅尔没有足够的地下水,只有一条渠道连接到城内,为居民提供饮用水。现在,我已经把这条渠道堵上了。不过,那些俘虏交代,城内有五口井,能够满足一部分需要。另外,这里是多雨地区,城内有不少的蓄水池,只要雨水充沛,就算我们断了阿杰梅尔地水源也没有用。”
“那么火攻呢?”一听到阿杰梅尔缺水,朱祁钰立即就联想到了这个办法。
卫平耸了下肩膀,说道:“城内建筑都是砖石结果,我们的那些炮弹难以引起大火,就算用火攻,都难以奏效。”
“也就是说,火攻还是有一定希望地吧?”朱祁钰皱了下眉毛,然后向四周看去,“问题不是我们没有办法烧掉阿杰梅尔,而是我们没有相应的手段。就算城内地建筑物都是砖石结构,不过,他们储备了那么多的粮草,弹药,不可能全部都埋在地下吧?这些东西都极易引燃,引爆,只要把火烧起来,阿杰梅尔就完蛋了。”
“不过,问题是,我们不可能派军队进去放火吧,如果军队能进去,那就没有必要放火烧城了。”
“卫平,我们难道只能用老套的办法吗?你可是炮兵出身的将军。”朱祁钰淡淡的笑了一下,“多想一下,如果要放火的话,恐怕我们根本就不需要用上火炮,炮弹的爆炸威力是很大的,不过纵火却不行了!”
卫平一愣,接着马上就惊讶的看着皇帝。“陛下的意思是,我们仿照敌人的办法来打?”
朱祁钰点了点头。“火炮是不行,不过以前日本人,还有现在莫卧儿军队使用过的弩炮,投石机这些可都是纵火的工具。当然,得多准备一点特殊的炮弹,想办法去搞点火油来,到时候,只要把这些炮弹打进去,这场火一燃起来,就停不下来了!”
两人都笑了起来。以往,明军是看不起那些投石机与弩炮的,特别是在明军炮兵装备了新一代火炮之后,火炮在射程,威力等方面都超过了莫卧儿帝国使用的重型投石机,就算是进行炮战,明军也能占据上风。之前,明军还有点畏惧敌人的重型弩炮或者是投石机。不过,在明军的火炮具有了压倒性的优势之后,明军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这类原始的武器,不过现在看来,火炮并不是万能地,而那些在明军看来已经落后了的武器还有一些特殊的用途。比如,火炮就不可能发射装满了火油的瓦罐,而投石机则能够轻易的将这些特制炮弹打到上千步之外去!
留下足够的兵力围困阿杰梅尔之后,卫平将两个炮兵团的官兵招集了起来,然后把建造投石机的想法说了出来。随后,卫平就开始让这些炮兵去那些俘虏中找一些匠人出来。当然,朱祁钰也没有闲着,他立即派人去通知萧涯离,让陆战队想办法去搞一些火油过来。并且让侍卫团的官兵都行动了起来,在明军营地旁边建了一个临时的窑厂,负责烧制那些用来装填火油的瓦罐。
两日后,第八军赶了过来,胡沱在听到了皇帝想出来的攻城办法之后,也从第八军里抽了两个步兵团出来,一个步兵团去协助卫平制造投石机。另外一个团则去负责烧制瓦罐,以及搜集火油。当然,第八军的主要任务是守住吉申格尔的防线。
随后,萧涯离率领的陆战队也赶了过来,除了带来了大量的作战物资之外,萧涯离还想办法搞到了一些火油,当然,这个数量是远远不够的。朱祁钰不得不让萧涯离派陆战队返回苏拉特,让舰队想办法从果阿,古里,甚至是锡兰王国搞一些火油过来。当然,这得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而为了加快准备工作,朱祁钰甚至下令,让陆战队去洗劫周围的小城镇,从这些城镇里搞来一切可以纵火的物资,油,硫磺,硝石这些都不能放过。而卫平甚至让炮兵想办法,把火药与火油混合,希望以此加强火油燃烧时的威力。反正,当时明军出了围困住阿杰梅尔,让守军无法突围之外,所做的事情都是准备工作,为最后烧毁阿杰梅尔做准备!
就在明军准备着火烧阿杰梅尔的时候,卫平派出去的联络军官找到了那支蒙古骑兵部队,而在这支蒙古骑兵军赶过来的时候,卫广也带着另外一支骑兵部队赶到了明军营地。
“听说陛下到了这边来,我就带蒙古军团赶了过来,大概没有迟到吧?”卫广说着,向旁边的卫平看了一眼。
“还不算太迟,至少我们现在还没有收到近卫军更多的消息。”朱祁钰将卫广拉到了一边,“更多的情况,等你回来再告诉你。现在,你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去支援近卫军。三日前,近卫军从吉申格尔出发,向东北方向前进,前去拦截斋普尔以及坎努赶来地莫卧儿军队。
梁岳的计划是先击溃斋普尔的援军,然后再集中兵力对付坎努的莫卧儿中央军。不过,到现在,近卫军都没有送来战报,看样子,梁岳已经遇到了麻烦,所以蒙古军团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赶过去。你的任务就是把近卫军接回来,如果能够击溃敌人的援军最好,就算打不过,也得把近卫军带回来!”
“坎努的莫卧儿中央军也出动了?”卫广微微地皱了一下眉毛。
朱祁钰点了点头。“对,从坎努杀来的正是莫卧儿中央军,兵力大概在五万到七万之间,不过,这是几日前的情报了,现在这支部队有多少兵力,我们还不是很清楚。唯一能够肯定的是,如果近卫军没有能够及时消灭斋普尔的援军的话,那么就将遇到大麻烦。现在,只有蒙古骑兵部队能够迅速支援近卫军。”
“好,我立即就出发。这次我带了三个骑兵军过来,留两个在这边协助第三军攻城,我带一个骑兵军去支援近卫军。”
“你有把握?”
卫广笑了笑。“一个骑兵军足够了,就算莫卧儿中央军是他们的精锐部队,不过我有足够的把握。”
“好吧,那等你回来之后,我们再商量下一步的作战行动。”朱祁钰把卫广送到了门边,“记住,必须要把近卫军带回来,如果无法击溃莫卧儿中央军的话,就撤退,撤到这边来,朕会组织好防线的!”
卫广点了点头,就带着一帮蒙古军官离开了。朱祁钰这也才松了口气,不过,近卫军几日都没有送来消息,这让朱祁钰感到很担心。怎么说,近卫军都是帝国最精锐的部队,光是组建近卫军的花费就非常的庞大,而近卫军的官兵都的帝国军队里的佼佼者。朱祁钰多次不让近卫军去执行艰巨的作战任务,也正是考虑到近卫军如果消耗过大的话,那根本就不划算。这次,如果近卫军损失惨重的话,那就算打下了阿杰梅尔,也不能让朱祁钰感到满意,毕竟这是保护皇帝安全的部队,是皇帝最为信任的部队!
“陛下其实不用担心,近卫军的战斗力是得到了公认的,而且就算他打不过敌人,也跑得过敌人,以莫卧儿中央军的能力,要追上近卫军是很困难的。”萧涯离这时候走了过来,平时不太爱多说话的这名陆战队将军此时也多说了几句,“而且,梁岳将军是粗中带细的那种人,他不会拿整支近卫军去冒险的。”
朱祁钰苦笑了一下,说道:“朕担心的就是梁岳。如果近卫军遇到什么挫折的话,梁岳必然觉得没有面子回来见朕,定要在战场上讨到便宜之后才回罢手的。以他的脾气,就算是打不过敌人,他也不会选择逃跑!”
“陛下,蒙古军团已经出发了,以蒙古骑兵的速度,必然能够赶上近卫军的。”卫平也走了过来。
“好了,两位,朕担心归担心,不过,这场战争并不是近卫军一支部队的战争。”朱祁钰长出了一口气,迅速地调整好了心态,“现在,让我们把精力都集中到眼前的这座城市上来吧。萧涯离,陆战队要在东北方向上,即第八军防线的侧翼部署好新的防线,如果近卫军与蒙古骑兵撤回来的话,那我们就要在这里与莫卧儿帝国的中央军对抗,我们可不能再退让了!”
两人也都立即忙了起来,显然,皇帝的意图还是很明显的,攻打阿杰梅尔的重要性超过了其他的任何行动。如果因为近卫军而导致攻占阿杰梅尔的行动出现问题的话,那么皇帝是不会放过他们的!
第十一卷 横扫西洋
第二十一节 蒙古军团的转变
离开了阿杰梅尔外的明军营地之后,卫广率领的蒙古骑兵第三军就以最快的速度向东北方向赶去。在接受这次任务的时候,卫广就有不好的预感。近卫军是皇帝的直系部队,是皇帝最为重视的军团,梁岳从近卫军建立开始,就一直是近卫军的军长,而且多年来,没有犯什么大错误,一直得到了皇帝的信任。而这次,近卫军竟然数天来都没有消息,除了遇到麻烦之外,恐怕就没有任何合理的解释了!
能让近卫军碰壁的军队绝对不简单。卫广也早就听说过关于莫卧儿帝国中央军的那些传言。这是阿巴克亲自领导与建立的类似与明帝国近卫军性质的部队。不过,莫卧儿帝国的军事体制与明帝国的军事体制不一样,明帝国在军事改革之后,除了重新设立陆海两大军种之外,还将军队分成了两部分,即地方军与中央军。从这个编制上就能看出,地方军只是负责帝国各地的镇守工作的,也就是地方卫戍部队,基本上不参加对外征战。而中央军是帝国的主力军,不但负责京城(南北两个京城)的卫戍工作,还承担了所有的对外征战任务。而在中央军中,近卫军才是精锐。所以,近卫军可以说是明帝国绝对的精锐部队。
相比而言,莫卧儿帝国的军队编制就不是这样的了。莫卧儿帝国的军队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由帝国皇帝统帅的政府军,也就是正规军。另外一部分就是原主贵族的私人武装部队。在莫卧儿帝国的正规军中,又分成了地方卫戍部队与中央军。而这其中,中央军除了负责德里地区的卫戍工作之外,还是莫卧儿帝国君主手里最强大的军队。是当年莫卧儿帝国征服次大陆地区的主要军团。因此,中央军就是莫卧儿帝国的精锐部队。在莫卧儿帝国的军队编制中,正规军的数量一般在一百万左右(当时,大概已经超过了一百五十万,并且还在继续扩大),而其中中央军大概有二十万。这二十万几乎都是精锐骑兵,而且大部分是突原一蒙古人后裔,也就是莫卧儿君主这个民族的军人。从这一层上来讲,其实莫卧儿中央军的战斗力最多就只能达到帝国中央军骑兵部队的水平,比近卫军差远了!
当然,那些传闻,卫广只相信了一半,他对蒙古军团有着足够的信心。特别是在这次的战争中,蒙古骑兵军团所表现出来的强悍战斗力让卫广对这支部队的战斗力有了更多的了解。可以说,蒙古军团本身就是帝国最优秀的骑兵部队,既然这次要迎战的是莫卧儿帝国的骑兵军团,那么,就没有理由败在敌人的手下。要知道,当年蒙古骑兵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而现在的蒙古军团在武器装备上已经完全超越了过去,达到了明军骑兵同样的标准。如果还打不过莫卧儿帝国的骑兵部队的话,那么蒙古人就不配称自己是马背上的民族!
当然,卫广也没有半点轻敌的想法,能让近卫军遇到麻烦的敌人,那绝对不好对付。当然,这一路上,卫广也把话传开了,他们要去对付的是莫卧儿帝国最精锐的部队,这也是证明蒙古军团战斗力的机会,如果他们没有把握住这次机会的话,那蒙古军团就没有存在下去的意义了,而且永远都不可能得到皇帝的信任与重用!这些话一传开,卫广也就不再需要做任何激励士气的事情了,这些蒙古军人都是血气方刚的汉子,几句话一激,一个个的都鼓足了劲,仿佛莫卧儿帝国的中央军团就是他们不共戴天的仇人一样!
仅一日,前面的侦察兵就送来了消息。当卫广带着骑兵主力赶上去的时候,立即被眼前的这片战场给震住了。这是一个还没有打扫过的战场,数万具尸体就那么摆放在战场上,很多已经开始腐烂了,而成群的乌鸦,还有一些说不出名字来的野禽正在啄食着尸体上的腐肉。光是那股恶臭,就让卫广感到很不舒服。
“我们检查过了,全是尸体,没有一个活口,而且没有找到近卫军官兵的尸体,不过……”那名负责搜寻战场的蒙古军官拿出了一把战刀来,“这是近卫军的标准装备,上面还有字,这肯定是近卫军留下来的。”
卫广接过那把战刀只看了一眼,就认出这是近卫军最近才换装的新式战刀。他咬了咬牙,向前面的战场扫了一眼,说道:“大概有多少敌人的尸体?”
“在五万到六万之间,没有仔细数过,不过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他们是中央军,还是地方卫戍部队?”卫广朝前走了几步,蹲在了一具尸体旁。
“这些敌人与我们之前遇到的差不多,应该都是卫戍部队,从他们的着装上就能看得出来。”那名蒙古军官也跟了上来,“另外,战场上还有大量被遗弃的武器,看样子,双方都没有来得及打扫战场,这支部队肯定是被近卫军干掉的。而近卫军因为时间紧促,所以没有时间收拾。”
卫广站了起来。“确实如此,不过,近卫军能消灭这么多的敌人,肯定有伤员,不过,近卫军的伤员呢,还有阵亡官兵的尸体呢?”
“肯定都带走了,近卫军没有留下伤员,更没有留下阵亡官兵的尸体!”
“这说明,他们在战斗结束之后,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有一定时间来处理伤员与阵亡官兵尸体的。”卫广长吸了口气,“立即派人去寻找近卫军的踪迹,我估计,近卫军并没有遭到突然进攻,而是知道敌人的中央军团正赶过来,所以只来得及处理自己的伤员,并且带走了阵亡官兵的尸体,然后就去迎战敌人地主力军团去了。”
“他们离开了大概两日到三日,不然尸体不会腐烂。”那名军官踢了一下旁边的一具尸体,“从这里的情况来看,战斗不算激烈,近卫军肯定是成功地发动了突袭,这些敌人根本就来不及做出反应,就被近卫军给击溃了,看样子,近卫军最多只花了半日到一日的时间消灭了这股敌人!”
卫广点了点头。“对,那么这两三日的时间,近卫军跑不了多远,如果与敌人的中央军团遭遇的话。那他们就最多在附近两三百里的地方。不过,近卫军一直没有送消息回去,肯定是立即与敌人的主力军团干上了,所以,一直没有机会把消息送回去,说不定他们现在正在与敌人鏖战呢。多派一批侦察部队出去,一有情况,立即通报!”
很快,蒙古侦察兵就找到了近卫军撤退的方向,随后蒙古第三骑兵军上路了。这一路上,卫广都不断的收到消息。而且还不时地发现近卫军抛弃掉的战损物资与装备,这更加加深了卫广的担忧。毕竟在无绝对必要的情况之下,近卫军不可能抛弃掉武器装备。当天晚上,卫广他们找到了第二处战场。
这个战场的规模就小了很多。大概只有几千具尸体,而这次卫广找到了近卫军阵亡官兵的尸体,虽然不多,不过这让卫广更为担心,以明军的传统,只有在最为不利的情况之下,才会抛弃阵亡官兵的尸体,而近卫军绝不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把阵亡官兵的尸体留在战场上。显然,近卫军遇到了大麻烦,甚至有可能一直在遭到敌人的追击。
“将军,北面的侦察部队送来消息,三十里外有另外一处战场,而且好像才经历过战斗!”
卫广一惊,立即上马,带着军团赶了过去。虽然到达这个新战场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不过卫广看得很清楚,战场上全是尸体至少有两万多具。
“大概有五千名近卫军官兵战死在这里!”负责勘察战场的蒙古军团在卫广赶到的时候就跑了过来,“战斗很惨烈,很多阵亡官兵都是身中数刀而亡的。另外,我们找到了一些敌人的武器,看样子,这次近卫军遇到的是敌人的主力军团!”
“莫卧儿帝国的中央军?”
那名军官点了点头。“绝对是敌人的中央军,不但军服的样式不同,而且有不少的骑兵,很多战马都不属于近卫军的!不过,看这里的情况,战斗应该是在中午进行的,根据我们判断,近卫军应该正在朝西北方向运动。”
卫广立即向西北方向看了一眼,开始还有点迷糊,近卫军为什么要向这个背离明军主力部队的方向退却,不过他马上就明白了过来。梁岳肯定认为仍然是第三军在进攻阿杰梅尔,所以没有把莫卧儿中央军引到阿杰梅尔去,为了让第三军能尽快打下阿杰梅尔,所以他才向远离阿杰梅尔的方向运动,在拖延敌人的时间!
“立即上马,让部队全速前进,看这样子,近卫军是在拖时间,他们恐怕也拖不了多久了!”
一整夜,蒙古第三骑兵军都在以最快的速度前进,而沿途,卫广也不断的看到了倒毙在路旁的莫卧儿帝国的骑兵,另外还不时出现几具近卫军官兵的尸体。经过蒙古侦察兵判断,这些近卫军都是重伤而亡的。
也就是说,近卫军根本就没有时间停下来救治伤员,而掉队的伤员都只有一个下场。当然,情况已经很明显了,近卫军一直在牵着敌人走,而且一直没有停下来过,这是一场追击战,并且近卫军是被追击的一方。
天色逐渐亮起来的时候,侦察兵送来了让卫广期盼已久的消息。他们终于追上了近卫军,也追上了莫卧儿帝国的中央军。
“大概在前面三十里处,敌人的规模在六万左右,近卫军的情况不太清楚,不过看样子,近卫军没有逃了,大概要与莫卧儿中央军死拼一场!”
卫广朝侦察兵指的方向看了一眼,说道:“莫卧儿中央军有六万人?”
“具体数字不清楚,我们是在远处观察情况的,不过绝对不会少于六万人。”那名军官控制住了有点不安的战马,“都是骑兵,其中还有象骑兵,数量不会太少。重装骑兵与轻骑兵的数量不太清楚,不过从这一路上的情况来看,大概有一万重撞骑兵,其余的都是轻骑兵。”
卫广咬了咬牙,让侦察兵先离开了,然后才对旁边的蒙古第三骑兵军的军长说道:“让部队集合,看样子,近卫军也跑累了,他们要准备与敌人拼命,现在赶上去的意义不大,要帮助近卫军的最好办法,就是从敌人的背后捅上一刀,然后与近卫军夹击敌人!”
很快,三万多蒙古骑兵都集中了起来,在这块不大的草地上以团为编制,排列成了十多个方阵。卫广则策马来到了这些方阵的前面。
“之前,我没有过分的约束各位的行动,并且努力的实现我当初许下的诺言,通过这场战争,各位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不过,这还不够,这还远远的不够。我们为什么叫蒙古军团?告诉我,为什么?”卫广让胯下的战马慢跑了起来,“之前,我们曾经是敌人,曾经是朋友,也曾经是同一个国家的子民,同一个皇帝旗帜下的军人。不过,现在我们是生死与共的兄弟,是在同一片战场上的与敌人作战的兄弟。为什么,我们会被称为蒙古军团?我来告诉大家,因为我们还没有证明,自己是帝国军人,别人还没有认同我们的身份。那么,你们认为,自己是帝国军人,还仅仅只是蒙古族的军人?”
官兵门都沉默着,蒙古军团受到的歧视是很明显的,这也是很多蒙古军人不服气的地方,而现在卫广一句话就说到了痛楚上,让这些蒙古军人更是愤愤不平。
“现在,我们就要用行动来证明,我们是帝国军人,我们不再是蒙古军团,我们是真正的帝国军人!”卫广勒住了战马,“用我们的行动,去证明这一点。现在,我们的兄弟部队正在遭到敌人的进攻,拿出蒙古族英雄好汉的勇气来,用这次战斗,告诉那些没有认同我们的人,我们不但是蒙古族的军人,我们也是帝国的军人,真正的帝国军人!愿意跟我去帮助近卫军的,拔出你们的刀,举起你们的手,让我们用行动来做到这一点!”
三万多骑兵同时拔出了战刀,接着,这些豪放的蒙古军人齐声大吼了起来,把压抑在心底的怨恨,愤怒,以及不平都发泄了出来。在这一刻,这支军队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再不仅仅只是蒙古族的军人,他们是这个庞大帝国的军人是,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军人!
第十一卷 横扫西洋
第二十二节 骑兵对撼
这几日,近卫军的日子确实不好过,经历了从完胜到失败的迅速交换过程,而这对近卫军官兵来说,在精神上的打击远远的超过了肉体上的伤痛。大概,梁岳当初也根本就没有想到,近卫军竟然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吧!
从吉申格尔出发之后,近卫军在第二日就发现了正在从斋普尔赶往阿杰梅尔的莫卧儿军队。侦察部队把消息一送回来,梁岳就毫不迟疑的下达了突击命令。三万多近卫军骑兵,以团为单位,分成了十多股小部队,然后排列成扇型进攻锋线,朝着毫无准备的莫卧儿军队杀了过去。
这是一场非常典型的突袭战。近卫军的速度让莫卧儿军队根本就没有办法做出任何反应来。当莫卧儿军队的统帅得知遭到明军突袭的消息时,近卫军就已经冲到了距离他们不到两里的地方,而当其下达反击命令的时候,近卫军就已经撕开了敌人的防线,并且用威力巨大的手榴弹,短铳迅速的打击,消耗着敌人。而当莫卧儿军队的统帅认识到大势已去,下令停止反击,进行防御的时候,这支有八万人马的莫卧儿军队已经被分割成了十多块,近卫军已经完成了穿插行动,并且开始逐个消灭掉这些被分割出来的敌人小股部队!
在这一点上,就足以看得出梁岳的战术指挥能力了。他充分的利用了近卫军快速突击,以及强大攻击力的特点,在一开始就让莫卧儿军队无法统一指挥,然后迅速的将数量是自己两倍多的敌人分割成了十多块。这不但让敌人无法集中兵力抵抗进攻,还沉重的打击了敌人的士气,并且让被分割出来的敌人部队无法得到上级的指挥,为最后歼灭敌人创造了前提条件。
这场战斗就打了半天,当残余的两万多敌人仓促逃离战场后,梁岳也让近卫军停了下来。追击逃窜的敌人并没有多少用处,近卫军这次出击的任务就是要击溃敌人,让第三军能够安心的进攻阿杰梅尔,所以敌人逃回斋普尔,就已经算是获得了胜利。当然,这只是第一场胜利。而不是全部的胜利,近卫军必须要保持战斗力,不然接下来就要吃苦头了。
也就在梁岳让人处理伤员,并且准备打扫战场的时候,侦察兵送来了一条让梁岳惊讶不已的消息,从坎努赶来的莫卧儿中央军距离他们已经不到五十里了。而这要比梁岳预料的糟糕得多,显然,莫卧儿中央军一路上没有耽搁任何时间,一直在以最快的速度赶过来。
梁岳没有耽搁时间。让人把处理好了伤员,并且带上了阵亡官兵的遗体之后,近卫军立即出发。按照梁岳之前的部署前去迎击莫卧儿中央军。当然,此时近卫军的士气是极高的。在之前的战斗中,他们用不到一千人的伤亡代价就干掉了五万多敌人,这绝对是个非常辉煌的胜利,所以近卫军官兵都相信,能够一举击溃莫卧儿中央军,取得这次进攻行动的完胜。不过,真正的挑战这个时候才到来。而近卫军的信心在很大的程度上让他们轻视了莫卧儿中央军的战斗力!
前面说过了,莫卧儿帝国的军队分成了两种,即地方卫戍部队与中央军。这其中,地方卫戍部队因为主要负责镇守工作,所以是以步兵为主的,几乎没有骑兵。相反,中央军除了保护德里的安全之外,需要做到随时到达帝国各个地方去作战。甚至担负起了绝大部分对外征战的任务,所以中央军几乎全是骑兵,只有那些一直留守德里的是步兵!这次,从坎努赶来的正是莫卧儿帝国中央军的骑兵部队,整整七万人的骑兵军团!
当近卫军与莫卧儿中央军遭遇之后,梁岳就放弃了突袭的想法,因为敌人已经做好了准备,那些从战场上逃走的卫戍部队已经将明军的消息告诉给了中央军的统帅。七万骑兵都严阵以待,让近卫军的第一轮进攻遭遇到了巨大的挫折,不但损失了上千官兵,而且还不得不停了下来。
这下,双方之间的战斗转变为了骑兵之间的对攻战。如果近卫军准备充足的话,那么还有极大的获胜希望,毕竟近卫军的战斗力,还有武器装备都远在莫卧儿帝国中央军之上。甚至,近卫军在这个时候转攻为守,通过阵地防御战都能够挡住莫卧儿中央军的进攻。不过,梁岳忽视了一点,在之前的战斗中,近卫军携带的主要武器,即手榴弹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而且他也没有能够及时地调整思想,错过了转攻为守的机会!
骑兵的对攻战极为惨烈,梁岳也很快认识到了这一点。在与敌人纠缠了两日后,梁岳放弃了这种高消耗的战术。当然,莫卧儿中央军也消耗不少,也难以对近卫军发动进攻。趁这个机会,梁岳带着近卫军撤退了。而且是趁夜撤退,这让他们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粱岳本来有机会直接撤退到阿杰梅尔的,而且当时朱祁钰已经率领第八军赶到了阿杰梅尔,萧涯离的陆战队距离阿杰梅尔也不远了,卫广的蒙古军团也在附近。如果近卫军一口气退到了阿杰梅尔的话,那么还有机会与第三军,或者其他军队配合,干掉莫卧儿帝国的中央军,这样近卫军几乎不会有多大的损失。不过,在这个时候,梁岳并不知道这些,而是认为只有第三军在阿杰梅尔。显然,梁岳不敢带着近卫军向阿杰梅尔撤退,这样只能迫使第三军放弃进攻阿杰梅尔,而那边的莫卧儿军队也必然趁机发动反击,那么他们进攻阿杰梅尔的行动就彻底失败了!梁岳带着近卫军向北撤退,而这正好与卫广的判断一样,近卫军的做法,就是把敌人的主力军团吸引到远离阿杰梅尔的地方去,为第三军攻占阿杰梅尔创造机会!
这个决定,差点就葬送了近卫军。不过,从当时的战场情况上来看,朱祁钰率军赶往阿杰梅尔的时候,并没有及时的把这一消息告诉卫平与梁岳,所以才导致梁岳产生了错误的判断。当然,梁岳也有着重要的责任,如果他能够多与后方联系,也可以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当然,梁岳的意图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近卫军的任务就是掩护第三军,而他这么做,也是为了掩护第三军。
近卫军一边撤退,一边想办法阻击莫卧儿中央军。毕竟,在游击战方面,近卫军可是一等一的好手,也只有通过这样的办法,才能够拖住莫卧儿中央军的步伐,并且消耗敌人的兵力与精力。不过,莫卧儿中央军也不是吃素的,用骑兵打游击战他们也不简单。另外,军人以及战马的体力都是有限的,这样的长途追击战根本就持续不了多久,结果无非就是近卫军成功逃脱,或者是被敌人追上,被迫与敌人进行最后地决战。
这次,近卫军的结果是后一种,因为在对付斋普尔的援军时,近卫军就已经消耗了大量的体力与精力。他们仅仅拖了敌人三日,最后还是被莫卧儿中央军的骑兵给追上了。梁岳这时候也不想跑了,近卫军之前都是追着敌人跑的,现在却被敌人追着跑,这事要传了出去,那不成了天大的笑话吗?
两军对阵,显然双方都跑得很累了,都想到了最后的一点。那就是决战,不过结果如何。这场在阿杰梅尔到斋普尔,再到比卡内尔之间的追击战让双方都厌倦了。不过,战场局势对近卫军极为不利。
在明军的骑兵编制中,已经没有了重装骑兵与轻骑兵的区别。特别是在大量装备使用马枪,手榴弹这些火器之后,明军骑兵就只有一种,那就是在近战时是重装骑兵,而在远距离上,则完仝依靠马枪与敌人作战。而莫卧儿帝国的骑兵则有三种,不仅仅有传统意义上的重装骑兵,轻骑兵,还有更为庞大的象骑兵。当初,在孟买城外,明军就已经监视过了莫卧儿帝国象骑兵的厉害。虽然在火炮的面前,象骑兵是不堪一击的,其速度根本就无法突破明军火炮的防线。不过,在骑兵的交战中,象骑兵可以轻易地应付马枪子弹的打击,甚至连手榴弹的弹片都难以威胁到象骑兵,当然,骑兵手里的战刀在这个时候也很难发挥作用。相反,大象上的骑手,弓箭手则可以轻易的对付明军骑兵!
到了这一步,梁岳也没有什么幻想了。作为帝国军队中最高傲的一群军人,近卫军是不会放下武器的,即使是死,也要轰轰烈烈的死在战场上。对任何一名近卫军的官兵来说,死在冲锋陷阵的途中,这是他们最大的荣幸,也是他们最好的归宿。甚至有很多近卫军的官兵,在他们被挑选进入近卫军的时候,就已经给自己立下了遗嘱,将战死沙场定为了自己的最后结局。现在,就算面前的敌人多么的强大,多么的可怕,近卫军官兵想到的最多不过就是战死在这里,而绝不会想到再次逃跑,更不可能想到向敌人投降!
当然,要战死的话,还有很多种方式,而最让近卫军官兵所推崇的就是在进攻的时候倒下,而绝不是在防御的时候倒下。当时,从梁岳到近卫军的普通士兵,都认为不可能有其他军队来救援他们了,而且他们根本就坚持不到天黑。所以,当敌人靠上来的时候,梁岳首先上马,在他身后,是两万多近卫军官兵。这些官兵的神色中没有一丝一毫的惧怕表情,他们所看到的,只是一条通往更为光辉的道路,就算在道路的终点点是死亡的深渊,不过,在到达这个终点之前,他们就将引得军人的荣誉,比生命更为重要的荣誉!
当近卫军排列成整齐的队形,并且一改以往纵队突击的方式,在宽达数里的正面上冲过来的时候,莫卧儿中央军的统帅也感到非常的震惊。在他看来,这么一支逃了数日,而且极为疲惫的军队,此时是不可能发动其如此规模的反击的。当然,他很快就认识到,明帝国近卫军不是在反击,而是在进攻。当两万多名军人都把生死抛到了脑后的时候,当他们迎着初升的朝阳踏上了最后一次冲锋的道路时,其气势足以让任何一个敌人感到畏惧!
莫卧儿中央军也在这个时候发动了进攻,也许,他们也在佩服明军的英勇精神,在佩服近卫军的斗志。不过,这是一个决定生死的战场,对军人来说,佩服敌人的最好办法,就是干掉敌人,将敌人踩在脚下!
从一开始,战斗就打得异常的惨烈。近卫军基本上用光了手榴弹,而马枪在这种冲锋作战中的用处并不大。甚至连莫卧儿帝国的骑兵都没有大规模的使用弓箭,而是用重骑兵与象骑兵在与明军打对攻战,战场上,双方官兵使用都是刀剑,这种最原始的武器,所进行的是最为血腥的战斗!
朱祁钰曾经跟很多明军将领都说过,永远不要小看近卫军的战斗力,既然近卫军是帝国最优秀的军队,那就有一定的理由。那么,就更不能小看两万多视死如归,已经绝对要赴死的近卫军官兵的战斗力了。
很快,莫卧儿帝国的军人也发现了这一点。在他们面前的两万多明军,简直就是两万多头野兽,两万多头被逼到了绝路上的雄狮,面对这样的军队,就连被称为莫卧儿帝国最厉害的中央军都感到惧怕了!
梁岳就是这两万多头野兽的兽王。而梁岳能够成为近卫军的统帅,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作战时极为勇猛,条件越艰难,战场环境越不利,梁岳就越为勇猛,甚至在杀红了眼之后,都难以停下来。当年在日本,他就曾多次创造责迹,这次在莫卧儿帝国,他也将再次创造奇迹!
第十一卷 横扫西洋
第二十三节 重装骑兵
当卫广率领蒙古第三骑兵军赶到战场东面的时候,战斗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近卫军在数次突击之后,已经被敌人围住了。一万多军人分成了好几个部分,而且在面对敌人的象骑兵的时候,近卫军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卫广向山包下面的战场扫了一眼,然后就挥手把几名军官叫了过来。“第一师负责跟我从后面冲击,第二师从南面,第三师从北面,以歼敌为主,让那些可耻的叛徒看看蒙古骑兵的厉害!”
蒙古人也都兴奋了起来,原因无二,在他们眼里,那些谎称蒙古人后裔的人都是叛徒,都是可耻的叛徒。帖木尔当年就声称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子孙,不过这从来没有得到蒙古人的传统,就算他身上有蒙古人的血统,不过在蒙古人看来,帖木尔最多就是一个野种,一个完全应该被抛弃的野种。莫卧儿帝国的创始人就是帖木尔的后裔,而且莫卧儿帝国的君主也声称自己的蒙古人的后裔,这只能让蒙古人更加的反感!现在,前面的敌人就是那些称自己为蒙古人后裔的突厥垃圾,真正的蒙古人绝对是不会放过这些叛徒的!
突然出现的蒙古骑兵顿时让莫卧儿军队阵脚大乱,而且迅速的陷入了被动局面之中。在蒙古骑兵面前,莫卧儿帝国的骑兵根本就不堪一击。论骑兵战术,特别是使用轻骑兵的战术,蒙古人绝对是最优秀的。现在,这支蒙古骑兵部队不但拥有明军骑兵的先进准备,很多蒙古骑兵都额外的带上了所擅长使用的弓箭。
当三路骑兵从三个方向上几乎同时杀出来的时候,被围困的近卫军也顿时振奋了起来。以前,他们看不起蒙古军团,不过现在在他们看来,蒙古军人就是上天派来拯救他们的使者,是真正的天兵天将。
随着战场局面的改变,莫卧儿中央军团的统帅也立即调整了战术,原本他还想挡住蒙古骑兵的进攻,为歼灭被围困的明军赢得时间,不过,他很快就发现,这个目的是不可能达到的。明军已经占据了优势,如果再不撤退的话,恐怕他们就要完蛋了。不过,此时战场上的形势已经不再由莫卧儿中央军掌握,而是落到了明军的手里。
卫广是直接朝着梁岳的那面帅旗而去的,在他周围的蒙古骑兵根本就没有给敌人任何靠近卫广的机会。一万多骑兵如同一支长矛一般的穿入了敌人的阵营内,随后又迅速的扩散,扩大了突破口。
“梁岳在哪?”卫广一冲近,这才发现,打着那面旗帜的只是一名普通的军官,梁岳根本就没有在这里。
“军长他带着人去那边了!”那名军官立即朝不远出另外一股被围困的近卫军指了一下。
卫广皱了下眉毛。这次,没有等到他下令,蒙古骑兵就立即冲了过去。果然,梁岳就在这里,而且他身边还在战斗的近卫军已经不到两千人了。梁岳大概也杀红了眼,在卫广靠近的时候,顺势一刀就砍了过去,幸亏卫广躲闪及时,不然就被梁岳给砍倒了。而跟在卫广身边的几个蒙古士兵就要冲上去,卫广连忙叫住了他。
“军长,那是卫广将军!,一名近卫军的军官也立即认出了卫广来,毕竟独臂将军的特征是很明显的。
梁岳一惊,这才回过神来。“卫广,你怎么来了?开始……”
“没事,我没事!”卫广立即上下打量了梁岳一番,然后转身对旁边的军官说道。“迅速消灭周围的敌人,另外两个师按照计划行动,等下听我统一指挥!”
这时候,周围的莫卧儿军人都已经被干掉了。卫广的警卫营在周围建立起了防线,护住了两人。
梁岳一边擦掉脸上的鲜血,一边朝卫广尴尬的笑了一下。“卫将军,你来得很是时候,如果再晚来半个时辰,恐怕就要替我收尸了!”
卫广很平静地点了点头,说道:“是陛下让我来支援你们的,现在,近卫军还能战斗吗?”
“没问题,近卫军什么时候都能作战!”梁岳大笑了一声,把一名军官叫了过来,“立即让各部队向这边靠拢,现在蒙古军团来支援我们地,我们也不能放过敌人,现在该我们为死去的兄弟报仇!”
很快,一个蒙古骑兵师就在北面挡住了莫卧儿中央军的撤退路线,另外一个骑兵师则在东面摆好了架势,卫广率领的蒙古骑兵师则迅速地清扫掉了战场上残余的敌人,而还能够作战的近卫军则迅速的集中到了梁岳的身边,准备与敌人做最后一战。另外一面,莫卧儿中央军在发现突围的两个方向上已经被明军堵死了之后,也暂时放弃了突围行动,开始收拢部队,准备在挡住明军进攻的时候,向东突围。战场上暂时安静了下来,不过,这也仅仅只是暂时的,双方都在做最后的战斗准备。
不到半个时辰,双方都重新集中起了兵力,这次,双方都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将重装骑兵放在了最前面。特别是在近卫军这边,一万多近卫军官兵排列成了整齐的战线,标准的重装骑兵冲锋队列。而在东面八百步外,莫卧儿帝国的一万重骑兵也完成了整队。这支重骑兵之前一直没有投入战斗,现在莫卧儿中央军准备突围,所以才将其用上来阻挡明军的进攻,为其他部队突围争取到时间。
梁岳已经换了一匹战马,并且换上一副新的战刀。当他策马来到近卫军队列前面的时候,只扫了一眼那些已经双眼通红的近卫军官兵。
“近卫军必胜,帝国必胜!”梁岳猛的拔出了战刀,在转过马来的同时,第一个向着敌人冲了过去。
“帝国必胜!”一万多近卫军官兵毫无畏惧的跟着梁岳朝敌人冲了过去。
侧面,卫广一见到近卫军竟然首先发动了进攻,心里也是一惊,当他看清楚冲在最前面的是梁岳时,更是吓了一跳。皇帝早就下过了命令,领军将领是不能以身犯险的,梁岳这疯子,刚从危机中解脱出来,这下又去冲锋陷阵了。
“将军,我们怎么办?”见到这一幕的蒙古军官也对近卫军的勇猛佩服不已。
“还能怎么办,立即发信号。我们上!”
随着一支红色信号火箭升上半空中,炸成了一朵绚丽的烟花,蒙古骑兵也狂奔了起来,而在战场北面与东面,另外两个师的蒙古骑兵也开始进攻了。
两个国家最强大的骑兵部队的最后决战开始了。重装骑兵之间的战斗是极为残酷的。虽然当时,明帝国,以及东方其他国家的重装骑兵并没有如同欧罗巴的重装骑兵一样,使用长枪作为突击的武器,一般都是以刀剑为主要武器。不过,在重装骑兵相互冲击的时候,决定生死的就是一瞬间,在这一瞬间,砍中了敌人,那就生,而被敌人砍中,那就是死!即使砍不死,只要落马,那也会被后面汹涌而来的战马给踩死!
即使是在火器大行其道,并且成为战场的主宰力量时,重装骑兵都是战场上冲击力量最强大的军队。在火枪,火炮没有大规模使用,特别是没有在野战中大规模使用的时候,就连步兵方阵都难以完全阻挡住全速冲锋的重装骑兵。而重装骑兵之间的对决,可以说是冷兵器时代战争的巅峰对决,是最为壮观的战斗!
这次的战斗也不例外,当两股部队撞在一起的时候,就如同两头巨大的野兽迎面相撞,仅仅在最初的一刻,就有上千条生命被消耗掉了。
如果说战争是吞噬生命的机器,那么现在就是这台机器全速运转的时候!
因为双方都没有步兵,所以战斗是在快速运动中进行的。突击一过,就立即转向,然后再冲锋。不过,这次明军占据了绝对的上风,近卫军在前面冲锋,而紧随其后的蒙古骑兵则在扫荡着战场上游离的莫卧儿骑兵,并且用箭矢支持着前方的近卫军。对于这种相互配合的打法,莫卧儿骑兵根本就招架不住,那些原本应该前来支持重骑兵的轻骑兵早就投入到了突围战役中了。
不到两刻钟,这场重骑兵之间的对决就已经分出了高下。近卫军依靠更坚固的铠甲,更锋利的战刀,还有蒙古骑兵的强大支持,将一万莫卧儿帝国的重骑兵全都斩于马下,而自身的损失则不到三千人。不过,战斗并没有结束,在这一万莫卧儿帝国的重骑兵阻挡着明军的时候,另外的三万多莫卧儿帝国的骑兵则开始向东突围了,而在那边阻挡他们的只有一万多蒙古骑兵!
相对来说,蒙古骑兵就要比近卫军聪明多了。这一个师的骑兵没有与敌人硬干,而边打边撤,并且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用弓箭阻击敌人的时候,另外一部分则撤退到后方做好准备。这样,不但避免了与敌人直接交手,而且还有效的拖延了敌人突围的速度,为其他两个方向的军队合围敌军创造了条件。
当梁岳与卫广率领骑兵杀过来的时候,北面的那个蒙古骑兵师也压了上来。接着,东面的蒙古骑兵师在看到了绿色的信号火箭之后,立即停止了撤退,并且集中到了一起,准备与敌人做最后的战斗。
三个方向上的明军骑兵已经超过了四万人,而被围困的莫卧儿骑兵只有三万人马左右,而挡在卫广与梁岳面前的是速度最慢的那批象骑兵。
“这家伙很厉害!”梁岳显得有点兴奋,被敌人追着砍了几日,现在该他们追着敌人砍了。
“厉害?”卫广淡淡地笑了一下,然后朝旁边的一名军官吹了下口哨,接着,就见一千多名蒙古骑兵冲出了阵列朝着那上百头战象杀了过去。
梁岳也是一惊,近卫军的战刀都砍到翻这些大象,难道蒙古骑兵手里的刀更锋利?不过,他很快就明白了过来,那些蒙古骑兵根本就没有用刀去对付那些大象,而是在其他几千蒙古骑兵的掩护下,用弓箭在对付那些大象。只不过,弓箭的威力也是很有限的,只能在很近的距离内才能对大象构成威胁,可是在这么近的距离上,象骑兵上面的弓箭手就能对蒙古骑兵够成致命的威胁了。当然,蒙古骑兵没有靠近,一千多蒙古骑兵分成了十队,一队大概一百人左右,并且在距离战象还有大概三百步的地方就射出了箭矢。接着,让梁岳惊讶的一幕出现了,那些中箭的大象虽然没有立即倒下,不过却逐渐慢了下来,不多时,就一头头的倒下了。
“箭头上都有剧毒,就算射不死,也能毒死!”卫广冷笑了一下,“现在,就让我们结束这场战斗吧!”
眼见之前几乎无敌的象骑兵就被明军给干掉了,莫卧儿军队的士气顿时大跌,而且随着明军逐渐缩小包围圈,莫卧儿骑兵几乎无处可躲。论骑射,蒙古骑兵绝对是天下最厉害的,而受到了启发的近卫军也放弃了野蛮的冲锋,而是纷纷把之前一直没有机会使用的马枪拿了出来。虽然马枪的射程要比弓箭近一点,不过在两百米的距离之内,马枪的威力足以干掉任何一个骑兵!
战斗从中午打到了傍晚,虽然要一口气消灭掉近三万敌人不太容易,不过明军是从三个方向上发动进攻的,莫卧儿骑兵在失去了突围的希望之后,也做过困兽之斗,不过最后都被明军给打了回去。天黑之前,战斗结束,三万多莫卧儿帝国的骑兵出了极为个别的逃出了包围圈之外,其余全部被歼灭,没有人投降,明军也没有要俘虏,甚至连受伤的敌人都没有留下一个,全都就地解决掉了!
这场历时数日的恶战终于结束了,虽然近卫军损失惨重,最后只有八千多名官兵活了下来,连重伤员都极少,损失的官兵几乎都是阵亡,而且蒙古第三骑兵军也损失了三千多人马。不过,明军在这几日的战斗中,消灭了五万多莫卧儿帝国的地方卫戍部队,以及近七万莫卧儿帝国的中央军,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并且证明了,明帝国的骑兵,要比莫卧儿中央军更厉害,战斗力更强大!
第十一卷 横扫西洋
第二十四节 烽火焚城
当卫广与梁岳返回了阿杰梅尔的时候,朱祁钰了解到了整个作战经过之后,并没有责备梁岳,只是让梁岳带着近卫军返回了苏拉特,然后乘船返回锡兰王国,最后回国休整。梁岳也不敢造次,这次皇帝没有怪罪他就已经算是不错了,如果皇帝真要拿他试问的话,光是让近卫军损失四分之三的兵力这一点,就足够让梁岳丢掉近卫军军长的位置了!当然,肯定有很多将军都在盯着这个位置呢!
“卫广,你干得很不错,这次近卫军虽然只剩下了个空架子,不过总比没有好吧!”朱祁钰苦笑了一下,“更重要的是,这次我们也摸清了莫卧儿帝国中央军的战斗力。不可否认,莫卧儿帝国中央军的战斗力很强大,远比起地方卫戍部队厉害,不过,通过这次的战斗,我们也有了足够的信心,他们远没有我们之前预料的那么厉害。当然,这次能一举歼灭七万莫卧儿帝国的中央军,是一个了不起的胜利!”
“陛下,这主要是近卫军的功劳,我们只是拣了个顺水人情,如果没有近卫军的话,恐怕就算集中蒙古军团的五个军,都难以在短时间内消灭这么多的敌人!”
朱祁钰苦笑了一下,说道:“梁岳这小子不成气候,蛮干有他,不过这次他也算是立下了功劳,朕不追究他的责任。现在,近卫军已经被打惨了,需要回国休整,补充兵力,你就留在这里吧,另外两个蒙古骑兵军前去陈懋那边报道。”
“可是……”
朱祁钰压了压手,说道:“现在,西线进攻的任务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只要我们攻占了阿杰梅尔,就能派遣一支部队北上,与陈懋取得联系,所以西线的进攻任务已经没有了。到后期,我们极为缺乏骑兵部队,两个方向上的骑兵部队都不够,特别是在我们这边,所以蒙古军团将是后期作战的主力!”
卫广有点不甘心地点了点头。虽然皇帝的意思是要把蒙古军团当作主力使用,不过这变相地解除了他的司令职务,并且把蒙古军团分散了。最后,他还不得不受到皇帝的制约,失去了自由行动的空间,所以卫广并不那么甘心。
“好了,这几日,萧涯离那边也应该有消息了,只要准备工作完成,我们就攻打阿杰梅尔。”朱祁钰似乎没有注意到卫广的神色变化,“只要打下了阿杰梅尔,阿巴克那个混蛋就要彻底完蛋了。到时候,我们去德里给他送葬!”
三日后,萧涯离派去苏拉特的陆战队就带着大批的火油回来了。这些火油都是陆战队在苏拉特,以及沿途地城镇里收集而来的。另外,派出去执行扫荡任务的两个蒙古军也回来了,他们的收获也不少。虽然,从锡兰王国等地运来的火油还没有到达,不过朱祁钰仔细一点算,才发现,明军各部队已经收集起了足够的纵火物资,足以烧掉整个阿杰梅尔了。
第三军与第八军那些建造投石机的部队也没有闲着。几千名官兵在这几日之内,已经建造好了二十多台投石机,虽然这些投石机都不是很庞大,射程也要比莫卧儿帝国使用的投石机近很多。不过基本上满足了朱祁钰的要求。只要让炮兵压制住了阿杰梅尔的敌人远程打击火力,那么就能够让投石机发挥作用。而二十多台投石机如果不停地发射炮弹的话,那绝对能够在几日之内就让阿杰梅尔变成一片火海!
准备工作全部到位之后,朱祁钰下达了火烧阿杰梅尔的命令。第三军的五个炮兵团从东面以及南面压了上去,并且不断地向着守城的莫卧儿军队发射着炮弹。炮火压制起到了作用之后,二十多台投石机被拉了上来。接着,临时调过来的第八军的炮兵操作着这些投石机,将那些装满了火油,硫磺,硝石,并且已经被点燃了的特种炮弹向阿杰梅尔城内投了出去。
这是明军第一次在战争中大规模的使用投石机,并且也是明军第一次用这种火攻的办法来对付一座坚固的堡垒。阿杰梅尔虽然坚固,不过建设时,是按照堡垒的样式建造的,所以城内的建筑物非常密集,与明帝国的城市有着很大的区别。当然,这一点也就决定了阿杰梅尔的命运,这样的密集型城市,在遇到火攻,特别是大规模的火攻时,几乎是没有任何生存希望的!
炮击开始的,朱祁钰也来到了阿杰梅尔南面的明军阵地上。当那些被点燃了的瓦罐被投石机抛射出去的时候,就如同一颗颗火流星一般的砸向了阿杰梅尔。虽然,投石机发射的时候没有火炮那种巨大的声响,那些瓦罐落地的时候也不会猛烈的爆炸,不过,这却更为恐怖。因为,这些瓦罐,要远比明军火炮使用的炮弹更厉害!
那些瓦罐都是在临时建立的窑厂里烧制出来的,每个瓦罐能容纳半石左右的火油。当然,这些火油里混合了硫磺,硝石等原料。这样,一燃起来,不但能够使火势更猛,而且根本就无法被扑灭,燃烧时,还能产生大量致命的浓烟,就算烧不死城里的守军,也能够将他们全都呛死!
之前,卫平就已经做过了试验,一只瓦罐炸开后,里面的火油能够在方圆五丈范围内引起大火,并且至少燃烧一刻钟。而通过这一试验结果,卫平制定了周密的炮击计划,几乎就是以五丈为间隔距离,然后进行覆盖性的炮击。而在这种密度的火攻之下,城内的莫卧儿军队别说救火,恐怕连躲避的机会都不多!
“看样子,我们今后得专门开发一种类似的火炮,如果我们的炮弹能够直接纵火的话,那就方便多了。”
“陛下,其实建造投石机并不难,这几日,我们就造好了这二十多台投石机。如果给我们一个月的时间的话,只要材料充足,建造几百台投石机都不是问题。”卫平也很欣赏眼前的这一幕,“当然,这些投石机的成本并不贵,几乎没有用到什么值钱的东西,如果以后有需要的的话,我们可以随时可以大量建造,不过……”
朱祁钰看了卫平一眼。
“不过,我们这次也应该吸取一点教训。之前,我们一直不重视投石机这些武器,不过,现在已经证明,在特殊的环境下,投石机还是有其特殊的使用场合的。当然,主要问题是,我们现在几乎没有具备这方面专长的人才,我们的人员都是临时拉来的,很多人甚至是从莫卧儿军队的俘虏那里学到建造投石机的办法的,还有炮手的训练。这些我们都没有任何准备。”
朱祁钰点了点头。“对,你发现的问题很现实。以后,让炮兵部队也得掌握投石机的使用方法,以及建造方法。虽然,我们不可能带着这些笨重的家伙行军,不过,必须得保证,每到一地,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们可以立即大批量的建造这些武器。还有,那些烧制炮弹的办法也得掌握。”
“末将尊旨!”卫平连忙表态,本来炮兵平时就没有步兵那么多的繁重训练,让炮兵多掌握点技巧,也不是大问题吧。
“好了,看样子,要打光那几万发炮弹,还得花上几天的时间,这几天里,继续建造投石机,炮弹也要多多准备。”朱祁钰走下了观察阵地,“明日一早,朕再过来看看,晚上让步兵加强戒备,这火一烧起来,我们就把敌人逼入绝路了,必须要小心提防敌人,如果守军突围的话,就要将起坚决打回去!”
这火一烧起来,莫卧儿军队确实被逼入了绝路。如果说,要应付明军的火炮打击的话,那还有很多办法,比如挖掘地下工事,修建建议的防炮洞,甚至通过加固房屋建筑,都能够起到一定的防御效果,不过在大火,还是由火油引起的大火面前,这些办法都是在自寻死路!莫卧儿军队修建的那些地方防御工事在大火面前简直就成了他们为自己挖掘的坟墓。顺着地势流动的火油只要进入地道,那么就能将整条地道里的氧气全都用光,就算烧不死里面的人,也能将起憋死。而那些简易的防炮洞就更不可能挡住大火的熏烤了。暴露在地面的建筑物,只要被命中,里面就是比地狱还要恐怖地地方。可以说,当初,莫卧儿军队为了抵抗明军火炮的打击所建造地所有防御设施,在这场大火面前都成了他们的坟墓!而暴露在地面的话,那更是在自寻死路。换句话说,莫卧儿帝国的守军在这个时候,只要留在城内,那就是死路一条!
当晚,莫卧儿帝国的守军就反击了几次,最初是想杀出来摧毁明军的投石机,不过被早就准备好的明军步兵与炮兵给打了回去。后来则变成了突围行动,不过早就守在一旁的蒙古骑兵,还有陆战队的官兵没有给他们一点机会。在突围失败之后,这些莫卧儿帝国的军人只能退回城内,这也不过让他们的生命在苟延残喘了几日罢了。
仅仅一个晚上,阿杰梅尔就变成了一座火城,就如同一座建立在火山口的城市一样,而现在这座火山口正在喷发。当然,主导着这一切的正是明军,准确的说,是那几十台投石机而已!
第二天一早,朱祁钰又到前线视察了一下情况,当他看到阿杰梅尔城内冒去的冲天黑烟,以及仍然在熊熊燃烧着的大火时,非常的满意。最后,他只下了一道命令,就是让第八军的那个炮兵团,尽快的把储备的那些瓦罐全都打出去,一个都别留下!
整个火攻持续了四天,几十台投石机除了出现故障的时候停下来过之外,几乎就没有停止过,而第八军的炮兵团也是轮流上阵,一方面是熟悉这些投石机的使用方法,另外一方面也是让炮兵得到休息的时间。到后来,连卫平都插上了一手,让暂时无事可做的第三军炮兵也过来帮助操作投石机了。
在这四天里,莫卧儿军队也曾数次突围,不过都被挡了回去。聪明一点的,在离开了城市之后就向明军投降了。不过,到最后,莫卧儿军队的守城将领都没有投降。后来朱祁钰才知道,在第一天晚上,那名莫卧儿将军就被大火给烧死了,莫卧儿军队失去了统一的指挥,也就不可能一起投降了!
四日之内,几十台投石机将五万多只瓦罐全都打了出去。这一数量其实远超过了需要,当时卫平在计算弹药消耗量的时候,为了保险,至少多计算了五成,而且是在交叉覆盖炮击的条件下多计算了五成。结果,到最后一天,不得不将多余的炮弹打到一些已经被炮击过的地方,进行重复打击。
大火停下来之后,城内的浓烟却没有立即散去。因为风力并不大,所以浓烟在三日之后才慢慢的散开。当明军开进城内的时候,都嗅到了那呛人的气味。不仅仅是硫磺燃烧后产生的那些刺鼻的气味,还有被烧焦了的尸体所散发出来的恶臭,以及大量的衣服,粮食被烧掉之后所散发出来的气味。
当时,明军只是简单的清理了一下阿杰梅尔城,打扫战场的工作,是在数个月之后由莫卧儿军队的战俘来完成的。而根据后来的统计,在这场大火中,城内的十三万军民,除了少数在突围时被打死的,在之前明军炮击中被炸死的,以及投降的之外,至少有十万人被烧死。而在城内逃过了这场大火的人只有三个,这三个人都是躲在了一口密闭的枯井里面才逃过了劫难的。当然,后来也正是这三个人把阿杰梅尔的情况传了出去,无形中让莫卧儿帝国的很多人都对明军产生了一种恐惧的感觉。
当然,朱祁钰没有去理会这些,在确定阿杰梅尔已经完蛋了之后,他就开始准备下一步的进攻了。虽然最后明军并没有占领阿杰梅尔,不过照样打开了德里的南大门,现在,明军从南面向德里进攻的道路已经出现了在朱祁钰的面前了!
第十一卷 横扫西洋
第二十五节 北线进攻
阿杰梅尔的战斗还在进行的时候,陈懋那边就已经展开了行动。在这次针对莫卧儿帝国的战争中,可以说陈懋是各路大军统帅中最没有面子的了。论资历,地位,还有这次指挥的兵力等方面,陈懋都是最有优势的,而且北线还是主线,是攻打莫卧儿帝国首都德里最有希望的一条进军先路。哪想到,才到了木尔坦,还没有渡过萨特杰河,就遇到了莫卧儿帝国军队的顽强抵抗。结果,各路进攻部队都相继告捷,只有陈懋这边陷入了僵局,而且还需要其它线路的进攻部队来配合他的行动,陈懋顿时觉得不知道该把面子往哪放了。
可以说,整个北线进攻部队的将领都很尴尬,陈豫,谢正卿,肖国清,万军平,还有几个西北军的将领,在看到其它各路军队都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而自己则寸步难行的时候,一个个都焦头烂额的样子,恨不得长了翅膀,直接飞过萨特杰河!当然,这些将军也在积极地想着渡河的办法,不过莫卧儿军队在东岸部署了完善的防御阵地,要想在损失不大的情况下顺利渡河,那可不容易。
陈豫,谢正卿等人还专门组织了一个军官团,让军官们去寻找进攻的办法。显然,要渡过萨特杰河,以往的老战术是没有用的。虽然萨特杰河并不宽,部署在西岸的火炮足以覆盖东岸的滩头阵地。不过,因为受到萨特杰河的阻挡,炮兵不可能及时跟进,而莫卧儿军队部署在河对岸的那些投石机,甚至是弓箭手都将直接威胁到渡河的步兵。显然,用火炮支援步兵渡河是不可能的,除非能够将火炮架设在河上,不过,河上怎么架设火炮?战舰根本就到不了萨特杰河。
这些军官们围绕着渡河作战的问题讨论了一番,最后在否决了所有新提出的作战方案之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一点上,那就是怎么在河上架设火炮,怎么把火炮快速地运送到河对岸去,至少要能够支援渡河作战的步兵,并且压制住河对岸。莫卧儿军队的投石机与弓箭手!很多军官都提出了一些奇思妙想,不过最后还是落到了一个很现实的办法上,这就是杨天奉在东面的穆纳河所采取的办法,建造炮艇!
陈豫把这个意见提交给了陈懋之后,陈懋也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让陈豫去试一下。毕竟在没有任何其它有效的办法前,这是唯一可以采取的办法,那就试一试吧,结果最多是失败,而不会比现在的情况更糟糕!
陈豫与谢正卿两人还真干了起来。虽然第一军与第二军都是陆军部队,不过两军中还是有不少人是在南方的水乡长大的,造几条小船并不是问题。而且他们有时间来做充分的试验。结果,那种仿照渔船样式的炮艇被否决了,因为渔船的船型在火炮进行横向射击的时候,很容易倾覆。最后通过试验确定下来的炮艇样式,其实就已经具备了近代内河炮艇的雏形。
这是一种平底,吃水浅,且船型比软粗短的,比普通的内河渔船要大出许多的一种类似与内河运送货物的上船样式的船只。当然,这些炮艇更为坚固。具备一定的抗打击能力,每艘炮艇上可以装载三到五门火炮,并且储备足够的弹药,除了二十多名炮手之外,还有二十多名船员。而船只的主要动力不是风帆,而是浆,依靠船员划浆前行。当然,在非作战的时候,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使用风帆。
在确定下了炮艇之后,陈豫立即开始组织人手大规模建造这些炮艇,并且用最初建造出来的几艘炮艇,供第十军与第十一军的炮兵练习。毕竟,火炮在炮艇上射击的情况与在地面上射击的情况不一样,这将影响到火炮的射程,精度等问题,炮手必须要经过了训练之后才能在炮艇上顺利地操作火炮。
一番忙碌下来,当陈豫用最快的速度准备好了几十艘炮艇时(当时,这些炮艇都是临时建造的,没有按照帝国建造海军战舰的严格要求进行,很多材料都是直接从附近的森林里砍伐的,用的既不是最好的橡木,同时这些木材也没有经过充分的干燥,所以在战争结束之后,这些炮艇都被拆除了),炮兵的训练工作也进行得差不多了。第十军与第十一军各抽调出了一个炮兵团的兵力部署到这些炮艇上。
陈懋没有急着用实战来检验炮艇的作用,而是在木尔坦西面的印度河上组织了一次演习,在演习中炮艇证明了本身的价值,就算是在距离河岸大概三百步的地方抛锚,都足以压制住河对岸至少两千步范围内的所有敌人的火力点。而莫卧儿帝国的那些投石机的射程根本就没有这么远。这下,陈懋也相信了这种新武器能够帮助明军渡过萨特杰河,随后就开始组织渡河作战行动。
也就在阿杰梅尔城被大火笼罩着的时候,陈懋下达了渡河作战命令。当时,他已经知道皇帝指挥的南线军团已经在阿杰梅尔附近歼灭了一股莫卧儿中央军,并且攻打阿杰梅尔的行动已经全面展开了,而卫广指挥的西线军团也参加了作战行动。只要打下了阿杰梅尔,那么南线军团就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军德里。这是好事,不过对陈懋来说,这是巨大的压力,如果连南线军团都打到了德里去,而他还在萨特杰河西岸徘徊的话,那回去后就没脸见人了。也就是在这一压力之下,陈懋决定要采取行动了,总不能看着别人吃肉,自己连喝汤的机会都没有吧!
明军的进攻一开始就相当的猛烈。第十军与第十一军的六个炮兵团集中部署在了萨特杰河西岸,两军轮流进行炮击,压制东岸河滩阵地上的莫卧儿军队。接着,装载着近四百门火炮的八十多艘炮艇离开了西岸,开始向东岸进发,在前进到距离东岸大概三百步的时候,这些炮艇都停了下来,然后按照两个团的编制,轮流压制对岸莫卧儿军队阵地后方的投石机,以及近处的的弓箭手。
炮击进行到关键时刻,装载着一个步兵师的五十多条渡船也出发了。在没有遇到多少抵抗的情况之下,第十军的这个步兵师就夺取了河滩阵地。并且在后方炮火的掩护下开始构筑防线。随后,第十军的三个炮兵团渡河,巩固了河滩阵地。而第十军的另外一个步兵师是在当天傍晚前到达萨特杰河东岸地。
花了一天的时间,明军才巩固了河滩阵地,并且在莫卧儿军队的防御阵地上构筑了新的防线。当天晚上明军开始向东岸运送弹药物资,毕竟炮兵的弹药消耗是很大的,如果物资无法及时地运送过去,那么河滩阵地就守不住。也就在当天晚上口莫卧儿军队发动了疯狂的反击,为了提高反击的效率,莫卧儿军队甚至在河滩外围点起了数百堆篝火。
这天晚上是双方的生死之战,战斗打得异常的惨烈。第十军的两个步兵师一直坚守在阵地上,并且用密集的弹雨招呼着杀来的莫卧儿军队。后来,有很多明军官兵就这天晚上的战斗写了回忆录,这也是被公认了的,除近卫军激战莫卧儿中央军之外最为惨烈的一场战斗。双方都深知河滩阵地的重要性,所以都想夺取这块阵地。
如不是参谋军官的一再劝阻,还有陈豫等人的制止,恐怕当天晚上陈懋就要到东岸去指挥战斗了。隔着萨特杰河,陈懋一整夜都在紧张地观察着战场上的形势。特别是当第十军的阵地多次被敌人突破的时候,陈懋几乎就要忍不住了。不过,在下半夜,第十军的最后一个步兵师到达了萨特杰河东岸。巩固了河滩阵地,并且逐步控制住了战场上的局面。这时候,陈懋才稍微松了口气。
第二天一早。陈豫的第二军第一批渡河。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几十艘运输船来回穿棱,才将第二军的一个骑兵师运送到了东岸。陈豫没有犹豫,立即指挥这个骑兵师向北运动,冲击莫卧儿军队的右翼。同时,第十军的步兵也开始发动反击,在正面战线上发动了进攻。激烈的战斗持续到了傍晚,莫卧儿军队终于经受不住明军在两个方向上的猛烈进攻,开始向阿努布格尔方向撤退了。
这个白天,除了第二军的另外两个骑兵师之外,第十一军的三个炮兵团也先后来到了东岸,随即,那些炮艇上的火炮被转移了下来,而拆掉了火炮的炮艇也用来运送渡河部队了。而这个晚上,莫卧儿军队没有发动反击,阻挡明军渡河的最佳机会已经错过了,随着越来越多的明军来到萨特杰河的东岸,特别是第二军几万骑兵的存在,让莫卧儿军队不敢轻易反击,如果防线上再出现漏洞的话,那么明军骑兵很有可能一口气就杀到德里城外去。
陈懋没有让陈豫立即发动进攻,而是用第二军的骑兵控制了外围防线,第十军则负责加强内线防御。毕竟,在渡河作战的初期阶段,河滩阵地是关系到整个战役结果的事情,不肯有半点闪失。随后,上百天船只花了足足五天的时间,才将第十一军,第一军,以及西北部兵军,杨洪的西北军团第三军,以及大量的作战物资转移到了萨特杰河的东岸,并且在这边建立起了新的司令部。
随后,明军才展开了全面进攻。而此时,阿杰梅尔城已经被烧成了灰烬,朱祁钰也正在策划下一步的作战行动。陈懋憋了近一个月的能量在这个时候也爆发了出来。既然已经渡河成功,那么在进军德里的路线上,除了那些依城而守的莫卧儿军队之外,已经没有天然障碍能够阻挡明军前进了。
陈懋以第二军为先锋,第一军在其后跟进,第十一军负责战线推进,而第十军则在后方作为预备队,西北步兵军,骑兵军都被陈懋留了下来。即使守在阿努布格尔城的莫卧儿军队大概有十万人左右,不过在陈懋看来,要打下这座小城,以第十一军,第十军的炮火,根本就没有问题。也就在这里,中央军团遭遇到了莫卧儿中央军。这是明军第二次与莫卧儿中央军交手,而且是一场双方兵力相当,且战斗力也相差无几的野战!
就在明军渡河的那几日,驻扎在德里西面的莫卧儿中央军开始西进,准备支援阿努布格尔城的守军,将明军打回萨特杰河西岸去。虽然,阿巴克没有预料到明军能够这么快就渡过萨特杰河,所以没有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投入中央军,将还处于半渡状态的明军击溃。不过,在明军顺利渡河之后,阿巴克仍然让中央军出发了。他已经没有了选择,阿杰梅尔城已经陷落,必须要在德里南面部署新的防线,如果西面战线上再出现问题的话,那么德里就完蛋了,他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兵力在两个方向上阻挡明军进攻。而相对来说,阿巴克认为要击溃西面的明军更有把握一点,至少,那边没有明帝国的近卫军,没有蒙古骑兵!
八万多莫卧儿帝国的中央军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阿努布格尔,正好在明军到达之前,与这里的卫戍部队建立起了新的防线。不过,阿努布格尔城太小了,根本无法容纳十多万军队驻扎,也不可能利用城墙来保护守军。结果,莫卧儿帝国的中央军不得不与明军打一场野战。这也是双方精锐部队第一次正规野战,一次真正检阅双方实力的战斗!
陈懋在听闻莫卧儿中央军出现在了阿努布格尔的时候,也是大吃一惊,不过他没有让陈豫停下来。现在陈懋已经有了充足的信心,怎么说,第二军都是帝国第一骑兵军,战斗力不会在近卫军之下,另外还有杨洪的西北军团的骑兵军殿后,再加上第十军,第十一军都是擅长野外作战的部队,他没有任何的理由要在这个时候惧怕莫卧儿帝国的中央军!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