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新明史

_11 闪烁 (现代)
“其实,问题根本就没有这么严重!”朱祁钰喝了口茶,“朕这次只是把制造军器的工作交给了几个有实力的商人负责。而这些商人为的是利,而朕就给他们利。同样的,他们都很聪明,很清楚,如果没有朕的新政,没有朕的支持,商人到现在连锦衣都无法穿上呢,哪还有什么社会地位可言?可以说,朕,以及朕所推行的新政代表的就是商人的利益,商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也就必然要保护朕,要维护朕的利益。你也见到了演习的结果,难道还看不出来,朕对那些商人来说,有多重要吗?”
“可是,商人唯利是图,如果他们将火器卖给了心怀不轨者的话,那……”
朱祁钰摇了摇手,打断了于谦的话。“于大人,这就是朕叫你来要商量的第二件事情。现在,朕放开了军器的制造权力,可是朕并不打算放开对军器的管理大权。所以,朕想让于大人联合刑部尚书薛希濂共同制定一个约束军器的制造,销售,购买等等权限的律令出来。这样,朕还不是照样能够控制军器吗?”
于谦皱了下眉毛,这确实是个折中的解决办法,不过既然朱祁钰不想放下掌握军器的大权,他为什么要让商人们拥有制造军器的大权呢?
“其实,朕这么做,也是为了大明着想!”朱祁钰站了起来,走了几步之后,说道,“早在前宋时,火器就已经出现,而到了太祖皇帝时,火器才在战争中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如非朕发现了胡彬这个人才的话,想必现在神机营士卒使用的还都是那种老实的火枪吧?这是为什么呢?几百年了,火器在此之前几乎没有多大的变化,可是朕重用胡彬之后,却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于大人也应该很清楚,现在神机营配备的火枪要比京城保卫战之时配备的火枪先进了不少吧?”
“这……”
“那么,于大人有没有考虑过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朕以前跟你说过的——科学!”朱祁钰笑了一下,“军器归国家管理,这确实很安全,不过却也严重的限制了人才的成长与发挥,甚至可以说,是约束了火器的发展!工部军器制造局有多少匠人?不下五万吧,可这五万人一年能制造多少火枪?不会到十万支吧!五万人一年才制造这么一点,这是什么效率?朕有信心,如果交给商人们来做的话,他们只需要十分之一的人手,就能制造出多一倍的火枪出来!这就是区别!”
“可是,这没有办法证明!”
“对,这没有办法证明,因此,朕现在只答应让柴汇一家制造,所谓试点,如果此法行得通,以后再推广,如果行不通,那么就撤消!”
于谦松了口气,至少朱祁钰没有一下子让所有商人都拥有制造火枪的权力吧!
“好了,于大人,朕这次要你无条件的信任朕。朕可以给你做出保证,不出半年,你就能够看到结果,到时候,朕这么做是对是错,于大人自然就清楚了!”
“半年?”
“对,半年,天子无戏言!”
于谦点了点头。
就这样,于谦跟朱祁钰达成了协议,于谦将在半年内支持朱祁钰放开军器制造权力的限制,而最终这条改革措施该何去何从,再由效果来决定。当然,此时也看得出来,于谦虽然表示了对朱祁钰所推广的越来越疯狂的新政的怀疑,可是他却也更加的靠向了朱祁钰,成为了新政的维护者,而不是反对者!
摆平了于谦之后,朱祁钰也松了口气,当然,他也能让柴汇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了!柴汇捐了两百万两军费出来,要的也就是火枪的经营权。当然,柴汇的要求没有这么过分,他也向朱祁钰做出了保证,今后制造的火枪出了供大明军队使用之外,只将最简陋,也最落后的出口到南洋的那些小国去,而赚的钱,将拿一半出来充入国库!
其实,朱祁钰并不在意柴汇将最先进的火枪卖出去,道理很简单,凭南洋那些小国的能力,不可能制造出比大明火器更先进的火枪出来!而且,这些小国也抛不起什么大风浪,等到朱祁钰决定解决这些小国家的时候,恐怕大明的火枪都已经换了好几代了吧!另外,火枪所使用的火药配方是大明独有的,如果断绝了火药的供应,那么火枪就连一把普通的大刀都比不上了!
这是一笔合情合理的交易,朱祁钰也看了出来,贩卖火枪绝对是一笔很有搞头的买卖。对南洋那些小国来说,他们没有骑兵的威胁,而火枪在对付步兵的时候,有着巨大的优势。就算一把火枪在南洋只能买五百两银子,那这也能狠赚一笔了。当然,对那些富裕的,而又野心不小的南洋小国来说,火枪绝对不止这个价值!
得到了柴汇的两百万两银子之后,拍卖大会也正式开始了。主持拍卖的仍然是丁用,而这丁用想了个很好的办法。他首先拍卖的是那些靠近大明,计划要占领的草原。丁用在前面的主台上挂了一张非常巨大的地图,然后将那些土地划成了大大小小上万块,接着,就开始拍卖这些土地了!
当然,因为参加拍卖的人很多,所以拍卖分成了好多组一起进行,每组主持拍卖的人员都是丁用训练出来的。不管是谁,只要对那些土地有兴趣,而且兜里有钱,那都可以参加拍卖!
第二项拍卖的就是俘虏的奴隶。这也仅仅只是个人头而已。第三拍卖的是名爵。即,谁认为参加远征的大将最有可能建立战功,获得名爵,那么就可以出钱来买他的名爵,等到战争结束之后,受封将领是什么爵位,那买他名爵的商人也将得到什么爵位。第四项拍卖的是大明边关的贸易。毕竟,当时很多西域国家都与大明有贸易往来,而且规模还不小。只要战争胜利,打通了与西域的联系,那么谁买下了贸易专营权,那今后就垄断大明与某一个西域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
当然,在丁用的脑袋里,能够拿来拍卖的还有很多!比如,那些已经知道的蒙古王公使用的奇珍异宝都成为了拍卖的物品。还有,蒙古人的马匹,牛羊等等都不例外,甚至连蒙古大汗的皇宫都成了拍卖品!
其实,这不像是一次拍卖,更像是一次赌博,赌的就是商人的眼光!对有远见的商人来说,他们能够一眼就看出什么有价值,也能够一下就买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不过,对绝大多数的商人来说,他们前来参加拍卖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给朱祁钰面子,或者说是纯粹的支持朱祁钰发动的这次战争,让这个推广对商人意义巨大的新政的皇帝能够继续当皇帝,而不是因为战争失败而被赶下台!
第一卷 帝国重生
第四十九节 开学
确切的说,对于能否筹集到两千万两的战争经费,朱祁钰最初是没有多大把握的。当时,大明每年的岁入也就五百万两左右,这可相当于四年的“财政收入”了。不过,当丁用大张旗鼓的把一系列“拍卖”搞下来的时候,连朱祁钰自己都不相信能筹到这么多钱!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的话,朱祁钰就不会感到惊讶了!至少有五万余商人前来参加“战争拍卖会”。虽然,超过八成的是一些普通的小商贩,比如开家茶馆的,或者是靠贩卖一些小物品谋生的。而这些人也就最多拿几百两出来意思意思,以表示对皇帝推行的新政提供支持。如同柴汇这种动辄数百万投入的大商人并不多,却也好有一些。如果以五万人计算的话,平均每人捐四百两,那就能够筹集到两千万两了!而实际情况是,捐赠最少的也是五百两,那么,结果自然让朱祁钰吃惊了!
当时,除了拍卖之外,以柴汇等几个豪商领头,还发起了一次“战争募捐”,而募捐到的钱甚至远远的超过了拍卖所得!道理很简单,朱祁钰推行的新政不仅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让商人不再受到歧视,同时,朱祁钰的新政也直接保护了商人的利益,如果朱祁钰倒下了,那么所有商人的利益都要受到危害,为了不让朱祁钰倒下,商人自然会尽心竭力,支持朱祁钰打赢这场战争!
柴汇单独向朱祁钰捐出两百万两之外,还公开捐出了两百万两,另外花了一百万两在拍卖上,由此,可见柴家的势力有多雄厚,简直是富可敌国了!另外,苏州府松江的大商人,以世代经营棉麻绸锦纺织业为主的罗世通捐两百万两;浙江宁波府以经营渔业(实乃贩私盐)为主的大商人钱广捐两百万两;福建泉州府郭百雄,湖广大商人韦平寇,四川大商人刘伯仁,云南大商人敬王挺,甘肃大商人马涛,以及辽阳大商人何兴祖都捐了两百万两。其他捐款在一百万两以上的大商人还有十多人,捐款在十万两以上的还有两百多人。
很显然,即使把这些豪商捐献出来的款项加起来都已经超过了朱祁钰所需要的两千万两了!再算上拍卖所得,以及一些零星捐款,最终,朱祁钰得到了七千五百八十三万余两的战争经费!
就连朱祁钰都在怀疑,大明朝廷这么穷,怎么民间商人手里却有这么多钱?要知道,这些钱,可是朝廷十五年多的岁入了!原因并没有朱祁钰想得那么复杂,成祖皇帝之后,仁宣二宗励精图治,且存富于民,几乎没有过什么大的治国错误。在英宗治理天下的前十四年中,除了王振危害朝廷之外,其他方面也都还说得去,特别是在前几年里,有“三杨”辅佐,王振也不能擅权,因此天下得以太平,商人们也才能积累起这么多的资金!
得到这笔钱之后,朱祁钰再次显示出了他作为“甩手皇帝”的本性特点。他让丁用负责主管这笔钱,然后由兵部尚书于谦,工部尚书江渊,户部尚书金濂三人负责筹备战争物资,进行战前准备。接着,他就一头扎进了另外一件事里:帝国公立大学对招收的第一批学员的最后一次考试,以及开学典礼。
当时,随着王直回来,朝中大臣反对新政的力量大为加强,朱祁钰基本上已经放弃了继续推广新政的努力,而是将重点落到了保护已经出台的新政上来。这其中,决定发动对蒙古的战争是为了巩固皇权,而在保护新政方面,帝国公立大学成为了重中之重!
王直早看这所皇帝开的学校不顺眼了,他一方面在朝廷上要求恢复国子监的地位,一方面发动民间有声望的大儒,乡绅,要求撤消帝国公立大学!反正,在王直眼里,这所教授非四书五经类知识的学校简直就是大明帝国身上的一颗毒瘤,绝不能让起蔓延开来!
朱祁钰当然不会让步,帝国公立大学培养的将是帝国未来的栋梁之才!从国家的角度来讲,他选拔的这些人才将在明帝国引发一场大的变革,将一种全新的思想树立起来,并且破除以往的陈规旧矩。从私人的角度来讲,朱祁钰要培养的是未来的朝廷官员,是他的左膀右臂,他怎么能够让王直轻易的就将这些自己未来的手下扼杀在摇篮之中呢?
当然,朱祁钰也清楚王直的破坏力有多大。这个老混蛋如果最后把事情闹大,闹到了太后那里去的话,那结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朱祁钰一方面接见了民间大儒与乡绅的代表,另外一方面,则开始加快帝国公立大学的进度,要抢在王直做毁灭性破坏之前,将这所学校立起来,然后把科技思想萌芽的种子撒出去!
也就在朱祁钰解决了军费问题的第二天,他将通过第二轮考试的三百六十名学子全都招进了勤政殿。当这些人整整齐齐站好的时候,这简直就是一个小朝廷了,甚至人数还朝过了那些上朝的大臣!
朱祁钰挨着从每一个学子的面前走过,不断的点着头,还不断的停下来向某人单独询问几句。足足花了半个时辰,朱祁钰才逐一见完了每一个人,随后回到了前面。“朕这次选出诸位,原因很简单,朕需要你们的能力,也需要你们的帮助!”
“愿为陛下效劳!”三百六十人的回答整齐一致。
“很好,现在,各位请坐下吧!”朱祁钰首先坐了下来,等到三百六十人都坐下之后,他才接着说道,“知道朕为什么要选你们作为帝国公立大学的第一批学员吗?很简单,你们都不是那种只会空谈,不会做实事的官员,你们都是有一技之长,且善于动手,善于创新的年轻人。那么,朕为什么不立即将你们安排到朝廷中为官呢?也很简单,你们出了技能之外,还欠缺一些东西,比如,系统的科学思想,为人处世的手腕,还有,你们都很年轻,需要经历磨练,需要经历挫折,最终,你们才能达到朕的要求,成为朕的肱股之臣,成为大明的栋梁之才!”
听到这番话,学员们都激动万分,显然,他们今后都能当官,而且还都是中央朝廷的官员,都是大官。
“看来,有不少人是想着要当官了,不过,朕在这里明确的告诉你们,如果朕要挑人出来当官的话,那绝不是你们,不是你们不合格,不是你们对朕不忠诚,也不是你们没有这个能力,而是,你们要做的事情,比当官更有意义,你们要做的事情,对大明来说,更有价值!”
学员立即显得有点迷茫了,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当官更能够为国家做贡献的?显然,他们没有想明白,自古以来,都是学而优则仕,那些儒生苦读四书五经,还不是想在官场上混个一名半职。而自古以来,哪个名臣不是为了给国家做贡献,而入朝为仕的呢?
“也许,你们现在不明白,不过,朕敢保证,当你们一年之后从学校毕业的时候,就将明白朕的这番话了!”朱祁钰站了起来,随即就压了压手,“今天,朕见到你们感到很满意,你们都很优秀,你们也都通过了朕的面试。从明天开始,朕以及几位大臣将亲自教授你们课程,从现在开始,你们就已经是朕的学生了!在这里,朕可以保证你们有一个光明的,伟大的前程,不过,朕也要得到你们的保证,你们必须要忠于大明,忠于朕!”
“誓死为陛下效忠!”
朱祁钰笑着点了点头。“很好,很好。那么,现在就出去,到外面领取自己的学员号,今后,你们的衣食住行都将由朕提供,你们在这一年之内不需要为其他任何事情担心,只需要掌握朕所教授的各种知识,只需要尽情的发挥你们的特长,只需要你们努力的掌握所学到的东西!不过,一年之后,如果谁无法通过朕所设置的考试,从大学毕业的话,那么这一年来的花费,以及朕所付出的心血,可都要加倍还回来!”
学员们没有笑,他们的表情很严肃,皇帝的心血,那可是无发用价值来衡量的!
“好了,现在解散!”
看着学员们派着整齐的队伍走出勤政殿之后,朱祁钰也松了口气。三百六十人虽然没有他预料得那么多,可真要把这三百六十人教好,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随着帝国公立大学开学,朱祁钰也越来越忙了,他不但没有去管理战争方面的事情,甚至把朝政都交给于谦去带为处理了,只是每天到朝廷上转一圈,收下大臣的奏章,然后就退朝,回来处理学校的事情!现在,朱祁钰不仅仅要把一些基础的(相当于小学六年级以前的知识)教授给学员,他还必须要赶在大军出征之前,把他以往中学,乃至大学学习到的一些系统知识回忆起来,纪录下来,然后尽可能的编撰成一套完整的教科书!
这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至少朱祁钰对当年在中学里学习到的很多知识都已经还给老师了,要一时半会之间回想起来,谈何容易?更麻烦的是,他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也就是说,中学里的那些化学,生物学知识基本上都忘得一干二净了!而作为启蒙教材,化学与生物学是非常重要的,至少对现在来说,基础化学知识相当的重要!
十多天下来,朱祁钰的头发都白了几根,他成天的把自己关在勤政殿里,谁也不见,就连于谦也只能在规定的半个时辰内把朝上的事情汇报一下,然后就被朱祁钰给轰了出去。十多天下来,朱祁钰整个人都瘦了一圈,不过他刻苦锻炼了大半年,身体素质已经好了很多,因此还能坚持过来!
黄天不负有心人,十多天下来,一套包含了部分初高中内容的物理与化学教材完成了,虽然中间有很多朱祁钰自己想不起来的地方以问题的方式交给了学生自己去思考,不过,这也无法抹杀这套科学启蒙教材的价值,宣布一个新时代到来的价值!
第一卷 帝国重生
第五十节 飞来横祸
把教材交给金英,让他到工部去安排人印制之后,朱祁钰也松了口气。不过,他还没有完全放松下来,于谦的到来,就彻底的打破了他的好心情。
一看到于谦那凝重的神色,朱祁钰心里一惊,说道:“于大人,发生什么事了?”
“陛下……”于谦苦笑了一下,“太上皇回来了!”
“什么?”朱祁钰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什么时候的事?”
“前几天,臣几次来找陛下,陛下都不见臣,所以……”
“于大人,这不是你的错,给朕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于谦接过了小太监送来的茶水,咕噜咕噜的喝了两口,才长出一口气,把朱祁镇回国的事情讲了出来。
半个月前,也先率军进攻河套地区,王骥在此大败也先,斩敌五千余人,杀得也先落荒而逃。也不知为什么,也先逃到漠北之后,就一直没有南下了。也就在河套地区的战斗十天之后,一行人到了大同外面,等到郭登看清楚之后,才发现是上皇在几个以前侍卫的护送下到了大同!郭登也只能将上皇迎进了大同,安顿了下来!
“这么说来,上皇是自己回来的?”
于谦点了点头。“据大同总兵郭登所说,应该是也先派人把上皇护送到大同附近之后,才放了上皇的!”
朱祁钰立即皱起了眉毛。“于大人,也先为什么要放了上皇?”
“这个微臣也在考虑,陛下,你认为也先是故意放了上皇的?”
“肯定是故意的,如果也先不放人,就凭上皇身边的那几个侍卫,有可能护着上皇逃回来吗?”
于谦也沉思了起来,显然,朱祁钰这番话是很有道理的,如非也先主动释放上皇,朱祁镇是逃不回来的,他可不是王直,也先不会太在意一个使臣,不过,他不可能不在意一个太上皇,不然也不会把朱祁镇安排在他弟弟伯颜帖木儿的营帐里居住了。
“如果是也先主动释放上皇回来的话,恐怕问题就没有这么简单了!”朱祁钰苦笑了一下,“那些都容以后考虑吧,现在上皇已经到了大同,于大人,你认为应该怎么办?”
“这……”于谦显得有点为难,“这非臣本职,陛下还是去找礼部的大臣们商议一下迎接上皇回京的事情吧!”
“商议?胡大人可只是个外交官,而礼部其他大臣几乎都倒向了王直那边,朕找他们去商议什么?”朱祁钰的脸色立即就变了,“于大人,朕不用找人去商议了,让郭登派人把上皇护送回来吧!”
于谦苦笑不语,这事情有这么容易解决吗?确实没有这么容易解决,也就在第二天的早朝上,朱祁钰遇到麻烦了。
“陛下,臣以为,现今上皇已经到达了大同,就应该按照礼制,派人前去迎接上皇回京,安顿于皇宫之内……”
“王大人,朕想问你,吏部向来只管大臣官员的事,什么时候轮到吏部来管皇家的事情了?”朱祁钰对王直可以说是一点都不客气了,“且,一国岂有二君之理,按照王大人的意思,是不是上皇回来了,朕就应该退位啊?”
“陛下,微臣并非此意!”虽然王直一直跟朱祁钰作对,可他还不敢公然挑衅朱祁钰的威信与地位。
“当年,推朕上位登基的是你们,现在逼朕退位的也是你们,王大人,你到底有何居心?”
王直双腿一哆嗦,立即跪在了地上。“臣对大明忠心耿耿,绝没有二心!”
“王大人,朕说过你有二心吗?难道你心中有鬼,正好被朕给说中了?”朱祁钰扫视了一下王直附近的那几个重臣,“现在上皇是回来了,不过到底是大明的皇帝重要,还是一个太上皇重要?大明到底是属于朕的,还是属于上皇的?各位大臣,你们不是都口口声声说什么礼制吗?那么,按照礼制,是朕应该给上皇请安,还是上皇给朕请安呢?”
大臣们都纷纷低下了头,这下朱祁钰把话给挑明了,很显然,此时站出来反驳朱祁钰的都将是朱祁钰的敌人!
“既然你们都没有意见,那么就按照朕的意思办,由沿路总兵,守将,官员负责安排上皇回京一时,另外,朕派专人专架前去迎接上皇。上皇回京之后,安顿于南宫,至于其他事宜,今后再议!”
退朝之后,朱祁钰的心情也没有好起来。昨天晚上,他就已经想好了对付朱祁镇的办法,那就是软禁!不过,朱祁镇始终是前朝皇帝,而且还很年轻,现在朝中大臣有不少都是朱祁镇当年提拔起来的,对朱祁镇还很有一份感情。这样一来,朱祁镇的威胁是很明显的,那些对新政不满的大臣,如果都倒向了朱祁镇一面的话,那朱祁钰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想来想去,朱祁钰心里就不是个滋味。这也先也是个混蛋,既然要放朱祁镇回来,那也得先打个招呼啊,也好让朱祁钰早点安排一些事情,比如让朱祁镇在回到大同之前出次“交通事故”,然后就可以把责任全都推卸到蒙古人身上了!可是现在,朱祁镇已经回到了大明境内,而且还有成千上万人见到了他,孙太后也已经知道了朱祁镇回国的事情,如果再安排什么“意外事故”的话,那就太着痕了!
怎么办?朱祁钰如同一只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在勤政殿里来回不停的走动着!更让朱祁钰头痛的是,朱祁镇回来之后,他不但失去了率军远征蒙古的理由,而且也不敢轻易的离开京城了,只能跟朱祁镇在这里耗着!同样的,朱祁镇回来之后,朱祁钰的威望也大打折扣,大臣们多了一样选择,如果不能及时建立军功的话,那今后要推广新政就更加困难了!
越想,朱祁钰越烦躁,他狠不得一刀杀了朱祁镇,好一了百了的解决这个问题。当然,他是不可能这么做的,甚至不能安排别人去做!对大明的臣民来说,礼孝这两个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如果他杀了朱祁镇,那不是逼得天下人唾弃他吗?就算要杀,那也得有个非常切当的理由!
对,一个理由!朱祁钰抓住了这个想法,可是,现在有理由杀朱祁镇吗?他没有背叛大明,也没有做过什么错事,而且还在塞外吃了不少的苦头,按理说,他应该得到很好的照顾的,根本就没有理由杀他!那么,就制造个理由出来!
想到这,朱祁钰笑了,虽然现在看来要制造一个杀朱祁镇的理由并不容易,甚至绝对不可能!这朱祁镇在蒙古人手下呆了近一年,肯定也学圆滑了许多,他会将把柄送到朱祁钰的手里,让朱祁钰杀了他吗?显然不可能,不过,只要有耐心,只要有时间,那么朱祁镇迟早要犯错误,而且是致命的错误,到时候再杀了他,那也不迟!
想着想着,朱祁钰就笑了起来,却并没有注意到,于谦已经被带到了殿门外,正看着他呢!
“陛下,于大人有要事求见!”金英很小声的在旁边提醒了一下。
“哦?”朱祁钰一愣,立即看到了于谦,“于大人,快请进!”
于谦一进门就看到几个在收拾垃圾的小太监,看来,开始朱祁钰还真发了一通火,不过,现在朱祁钰却好像没有事一样,这年轻皇帝的心思还真是难以捉摸啊!
“于大人,有什么事要跟朕商量吗?”
于谦点了点头,将一份带着血迹的信函交给了金英,由金英转递给了朱祁钰。“陛下,这是探子才从蒙古那边送来的消息,微臣已经先看过了……”
“蒙古那边又发生了什么事情,难道也先跟脱脱不花打了起来?”朱祁钰边说着,边拆开了信。
于谦苦笑了一下,说道:“如果真是也先与脱脱不花打了起来的话,那还真是好事了。不过,这次我们的估计完全错误了,也先杀了脱脱不花,而且是兵不刃血的杀了脱脱不花,蒙古大汗甚至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就成了也先的刀下鬼!”
“什么?”朱祁钰惊讶的看了于谦一眼,然后迅速的看完了信上的内容。
确实如此,也先放掉了朱祁镇之后,立即率军杀回了瓦剌,赶在脱脱不花要率军反抗他之前就把脱脱不花的人包围了起来,随后脱脱不花身边的一名侍卫背叛了他,一刀解决了这个蒙古大汗,帮助也先评定了内乱!至少有上千名忠于脱脱不花的蒙古官员被也先抓了起来,然后全被杀了!
看完了这封又探子送回来的信之后,朱祁钰也大概明白了过来。“看来,我们一直低估了也先,他肯定是知道脱脱不花要与我们联合,所以才在河套地区发动了一次进攻,以麻痹我们,让我们认为蒙古大军仍然没有撤走。随后,他把上皇放了回来,以使我们陷入内乱之中,无法支援脱脱不花,也没有理由发动战争。等到他率军杀回去的时候,脱脱不花恐怕还在做着美梦的时候就成了刀下鬼了吧!”
于谦点了点头,显然情况正是这样。而两人此时都沉默了下来,国内刚起混乱,外面也变得不平静了。也先这人非常小气,而且记仇,他杀了脱脱不花,评定了蒙古内乱之后,那么下一个目标就是找大明报仇,可是现在,大明却陷入了两皇相争的严重内乱之中,还怎么与蒙古大军抗衡?
第一卷 帝国重生
第五十一节 雷霆手段
沉默了很久之后,两人相视一眼,都有了自己的主意。
朱祁钰向前两步,先压了压手,止住了于谦的话,说道:“于大人,朕已经想好了,进攻蒙古的事情必须要继续,这次的仗是避免不了的,如果我们不发动战争,也先也会发动战争,到时候,主动权将落如也先手中,对我们非常不利,既然要打,那还不如我们掌握主动权,由我们来主导这场战争!”
“可是……”于谦长出了口气,“陛下,上皇已经回来,此时陛下如果率军出征的话,恐怕……”
“你是说,王直会扶持上皇复辟?”朱祁钰冷笑了一下,“这点朕很清楚,不过朕自有办法。于大人,明天你给朕一份名单,朕需要一些绝对可靠的人来镇守京城,到时候,朝廷的大小事务,朕都将交付给你。至于上皇嘛,朕并不担心,朕担心的是太后,以及王直这帮人!”
“为了大明,为了陛下,微臣万死不辞,可是,微臣仍然认为,此时陛下不益轻易离开京城!”
“于大人,朕很清楚你的想法,不过,朕也没有选择。大军已经准备就绪,如果朕不去建立军功,在京城跟王直,上皇这些人耗着的话,结果甚至会更惨,到时候,朕也要完蛋。所以,朕必须要御驾亲征,朕要用这场战争的胜利来告诉所有人,大明是朕的,天下是朕的,任何敢于与朕作对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
见到朱祁钰心意以决,于谦也就不再劝说了。他很清楚这场战争对朱祁钰意味着什么,只要朱祁钰战胜了也先,打败了蒙古,以他建立起来的超越了太祖与成祖皇帝的不世战功,那么还有谁人敢跟他作对?
“于大人,现在我们先商量一下朕率军亲征之后朝中事务的安排吧!”
两人不再耽搁时间,立即对朱祁钰离开京城之后的大小事务做了安排,比如在重要的位置上安排朱祁钰信任的人,即那些支持改革,或者是同情改革的大臣。另外,京城留守部队的大权必须要掌握在于谦的手上,上皇所居住的南宫也由于谦派人看守。为此,朱祁钰同意了于谦的看法,将一些在北面的将领调回京城,一是为了加强朱祁钰的影响力,而是为了加强对京城卫戍部队的控制。毕竟,这些将领对朱祁钰都是非常忠诚的,没有朱祁钰,他们哪能立下那么多的战功,哪能获得那么多的爵位?
当然,两人的重点仍然在军队上,只要军队在朱祁钰的控制之中,就算王直一帮大臣想造反,他们也没有本钱!而要控制军队,就必须要拉拢一批大将,为此,朱祁钰不但将一些在前线作战的将领招了回来,而且还特意给一批将领加官进爵,让他们死心塌地的为皇帝服务,而不会投靠到太上皇的阵营里去!
这批受到封赏的将领有:陈懋,封宁阳公,总京畿地区军务。王骥,官升两级,任兵部侍郎,总揽山西军务。杨洪,官升两级,封震威大将军,总揽宣府军务。郭登,官升两级,封靖西大将军,总揽大同军务。在此四人之下,还有一百多名官员与将领都得到了多少不一的封赏。随后,朱祁钰留杨洪与郭登继续戍守边关,调陈懋与王骥进京任职!
“批发”出去一批官爵之后,朱祁钰也大量的收买了人心。接着,上皇的车驾也到了距离京城不过百里的怀来,麻烦又来了!
按照礼制,朱祁镇为太上皇,将有权利享受一切皇帝可以享受的礼仪,不过,朱祁钰这次只派了几个四品官员去京城西门外迎接朱祁镇,自己却留在了皇宫里面,以此表明他与上皇有别,而且他才是皇宫的主人。不过,让朱祁钰没有想到的是,他虽然没有批准以朝廷的名义让大臣们去迎接上皇,可王直那老混蛋竟然带着一大批的官员到了西门外,前去迎架了!
当金英把情况告诉了朱祁钰之后,朱祁钰愤怒了!这王直太不给皇帝面子了,公然违背皇帝的意思,他想做什么?不过,愤怒归愤怒,王直是得到太后支持才这么做的,而且朱祁镇此时已经到了京城,他也无法拿王直怎么样!
“陛下,你要去哪?”见到朱祁钰愤怒的走出了勤政殿,金英立即带着一帮侍卫跟了出来。
“去皇宫外,另外,叫上所有锦衣卫,跟朕到皇宫外去迎接上皇!”
金英一愣,立即就分派人员去通知锦衣卫衙门。片刻之后,在朱祁钰到了皇宫外的时候,上千名锦衣卫也在皇宫外列好了队。不多时,朱祁镇的车架就到了皇宫外面,跟在旁边的王直等大臣一见到朱祁钰杀气腾腾的带着一帮持刀锦衣卫守在皇宫外面,他们心里也是一惊,难道皇帝准备在这里彻底的解决掉对他皇权产生威胁的人?
王直等人的顾虑是完全多余的,朱祁钰还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当着京城几百万百姓杀了朱祁镇与这么多的大臣。而朱祁钰此时率领锦衣卫挡在皇宫外的目的很简单,让朱祁镇无法进入皇宫去拜见太后!
“皇兄!”虽然心里恨死了朱祁镇这个混蛋“哥哥”,不过朱祁钰仍然表现得很是亲热,他一迎上去,立即就握住了朱祁镇的手。“皇兄可让弟弟想死了,这一年来,皇兄受苦了!”
“御弟……陛下,让陛下为我担心受怕,我也很是不安啊!”虽然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臣子身份,不过这朱祁镇在蒙古大营里呆了一年,也学得圆滑得多了,一上来就明确了朱祁钰才是这个国家的主宰,而他则是朱祁钰的臣民。
“皇兄,这是哪里的话,请!”朱祁钰牵着朱祁镇,不由分说的就朝南宫方向走去,“皇兄受累了,弟弟为皇兄准备了休息的地方,你先养好精神,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这南宫虽然是皇宫的一部分,不过却异常的简陋寒酸,而且房屋也破败不堪!在朱祁镇回京之前,朱祁钰就把朱祁镇的老婆钱太皇后“请”到了这边来,现在夫妻两见面,其他人自然不能在旁边当电灯泡了!等到朱祁钰把朱祁镇送进南宫之后,他就立即让锦衣卫守在了外面。
“王大人,上皇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得已回京,今后没有什么事情,就不要来打扰上皇,明白吗?”没等王直等人反应过来,朱祁钰又转身对锦衣卫指挥说道,“今后没有朕的手谕,谁也不得进入南宫,如有违命者,先斩后奏!”
朱祁钰此话一出,王直等人也是心惊不已。他们原本想先让朱祁镇去见孙太后,然后让孙太后出面庇护朱祁镇。现在,朱祁钰抢先一步带人挡在了皇宫外,而且拦下了朱祁镇的车架,然后直接就把上皇带到了南宫来!那些锦衣卫可都是皇帝的走狗,皇帝叫他们向东,他们不敢往西。显然,从此以后,朱祁镇就不可能与外面的大臣取得联系了,而仍然敢越雷池一步的人恐怕都得先考虑一下那些锦衣卫手上的刀剑!
处理完朱祁镇的事情之后,朱祁钰也长出了口气,他可一直没有把朱祁镇当着自己的哥哥!而现在,朱祁镇被打入了南宫,再多派人手看管,他还有资格造反吗?不过,朱祁钰并没有完全放心,在他领军出征之前,还让人砍光了南宫里面,以及附近的所有树木,就连给朱祁镇送去的饭菜都要经过专人检查,确定没有夹带什么东西之后,才能够送进去!以此时朱祁钰的手段,要玩死朱祁镇是很容易的,不过他并没有这么做,毕竟太上皇也很可怜,当了十多年的傀儡皇帝,然后又当了一年的俘虏,恐怕他的雄心壮志也早就被磨光了吧,让他安安稳稳的活一辈子,也就最多浪费一点粮食而已!
对朱祁钰这种雷霆手段,王直等大臣相当的不满,朱祁钰这么做,把上皇当什么了?上皇在蒙古人手里就吃了不少的苦头,而现在回来,还是过着与俘虏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更糟糕的生活,要知道,当初也先对朱祁镇还是挺尊重,而且挺照顾的,这朱祁钰难道就连一个蒙古蛮子都不如吗?他这么做,到底算什么?
朱祁钰也早就料到了这一点,在他强行将朱祁镇关入南宫的时候,就已经派人加强了对皇宫,特别是太后寝宫的管理,虽然他没有办法换掉太后身边的一些贴身太监侍女,不过他可以在太后身边再安插一些自己的人,让他们监视那些太后身边的太监侍女,防止王直通过这些人把消息告诉给太后!
这一招还真是起到了作用,很快,几个暗中负责联系王直等大臣的太监就被监视了起来,然后在朱祁钰的威逼引诱之下,在金英等高级太监的开导之下,这些贪生怕死的太监都转移了阵线,站到了朱祁钰这边来,从而彻底的断绝了王直与孙太后之间的联系!
从朱祁钰处理这些事情的手段上就完全看得出来,朱祁钰在对付那些威胁到他皇位的人的时候是一点都不会手软的,甚至可以说是心狠手辣!而朱祁钰这么做的目的也就只有一个,保护新政,把一切可以,或者可能危害到新政的人都赶尽杀绝!
第一卷 帝国重生
第五十二节 御驾亲征
朱祁钰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处理了朱祁镇之后,立即就开始准备亲征的事情。此时他也接到消息,也先在干掉了脱脱不花那帮大臣之后,新立只有八岁的一个小孩子为蒙古大汗,然后迅速的镇压了蒙古的内乱,纠集起近十万大军,正在草原深处厉兵秣马,准备对大明动手!
朱祁钰也没有闲着,于谦已经为他亲征的事情忙碌了两个多月,该准备的东西都已经到位,在这位得力大臣,以及金濂,江渊等两人的协助之下,从粮草到兵器,从战马到车辆,从过冬的衣物到士兵脚上的靴子,都已经准备妥当!
“军粮两百五十万石,外加马草,足以供二十万大军作战一年!”
“现在这些粮草在哪?”虽然朱祁钰没有去过问于谦是怎么筹集到这些粮草的,不过,最后他还是得亲自过问一下,毕竟这是关系到他御驾亲征的事情。
“暂时都放在通州的粮仓里面!”
“那立即派人送到宣府去,让杨洪派人专门负责看守!”
于谦记下了这件事情,然后又说道:“十万支火枪都已经制作完成,只是,最新式的火枪只有四万支,其他都是以前的老实火枪!”
“够用了,这次朕只带四万神机营出征,其他的都留下来卫戍京城!另外,子弹准备了多少发?”
“按照陛下的意思,每名火枪手都配备了两百发子弹,还有多余的一千两百万发子弹都制作完毕了!”
“很好,这些朕都要带上,至于京城卫戍的神机营,让他们先等一等吧!”
“除此之外,臣已经调集了八万骑兵,加上陈懋的五万骑兵,现在京城有十三万骑兵!”
“朕这次只要陈懋那五万骑兵,另外让陈懋跟随朕一起出征,做朕的副将与先锋,其他的,分五万到大同去,让郭登协助朕,另外的三万留在京城!”
“这些骑兵的粮草军器也到要送到宣府去吗?”
“对,全都送到宣府去!”朱祁钰皱了下眉毛,“另外,十一万步卒的物资也先送过去。还有,二十万人的过冬军装都准备好了吗?”
“都已经到位了,臣一并发往宣府!”
朱祁钰点了点头。“先就这样吧,对了,于大人,朕上次跟你提起过的那种刺刀的事情,你处理得怎么样了?”
“陛下,臣已经按你的要求,让军器制造局连夜赶工,就这几天能够完工!”
“好,等朕率军出发之后,你尽快安排人送到宣府来。如无意外的话,大军应该在宣府停留几天,到时候,朕要见到四万把崭新的刺刀!”
刺刀也是朱祁钰突然想出来的东西。以往,火枪兵几乎没有近战能力,只要敌人冲进了,那么就只有束手就擒。如果要想让火枪兵有近战能力,那就只能每人佩上一把大刀。这样一来,火枪兵带的武器就至少有三十斤重,再算上一些其他必要的物资,每个人得背着五十多斤的重物作战,这不但不方便,还将影响到行军速度,其结果可想而知。而朱祁钰这次让于谦制造的刺刀,以及经过了改进的火枪,让火枪兵首次具有了在近距离上作战的能力。只要装上刺刀,火枪就成为了一把长约两米的短矛,对付骑兵是困难了一点,不过对付普通的步卒就绰绰有余了!
“臣会安排妥当的!”
朱祁钰点了点头,突然脑子里火光一闪,说道:“于大人,开始你说,我们还有六万支火枪剩余,是不是?”
“对,不过都是老实火枪,臣不准备配发下去!”
“那么,就让军器制造局再做一件事情,让他们把这些火枪都略加改进,缩短枪管,然后给陈懋的没个骑兵都佩上一把,每人再分五十发子弹,多久能办好?”
“这……大概也得要好几天吧!”
“那就让他们立即动手,如果人手不够,去找柴汇,让他想办法帮忙。然后跟随刺刀一起送到宣府来。朕可以在宣府多留几日,不过,必须要尽快将这些武器送来!”
“臣尽力而为!”
“好,就这样吧,大军暂定后日出征!”朱祁钰长出了口气,让自己放松了一点,然后笑着问道,“于大人,这次制备这么多的军器,花费肯定不小吧?”
“微臣不敢乱用国资,这次制备军器,购买粮草,被服一共花掉了一千三百五十万两,另外剩余的六百五十万两,臣都已经送入了国库,作为士卒的军饷,以及封赏将领之用!”
“很好,其实钱不是问题,你知道朕搞了多少钱吗?七千五百万啊,这点只算是小意思,小意思!”朱祁钰大笑了起来,简直就像个不折不扣的暴发户!
“七千五百万两?”于谦也是大吃一惊,之前朱祁钰只是让丁用按时的把钱送过去,还从没有告诉他有这么多的钱。
“对,朕不是跟你说过吗?藏富于民是最好的,而这次商人们都慷慨解囊,捐献在两百万以上的就有好几个!于大人,现在你应该知道我大明有多么富裕了吧,相比之下,朝廷又是多么的贫穷呢?难道,这不能说明一些问题吗?”
于谦皱起了眉毛,这确实能够说明一些问题,可他一时半会之间也难以抓住这个问题。
“于大人,以后你就会明白的。大明其实是很强大的,不过在王直那样的大臣手里,就算是再强大的国家也都要完蛋!”朱祁钰站了起来,“朕现挖掘的还仅仅是冰山一角,如果新政能够推广下去,那么以后大明还用愁没有军费,无法支持战争吗?”
于谦闭口不言,如果朱祁钰的话是正确的,那么当新政全面推广开来的时候,大明会有多强大?于谦不敢去想,不过此时他也想通了,新政虽然违背了旧制,却能使大明变得强大,而一直梦想着大明强大的于谦,能不支持新政吗?
两日之后,德胜门外,朱祁钰身披黄金甲,头带紫金盔,屹马上,俯视着面前排列整齐的二十万明军将士。风刮得很大,旗帜都在不停的晃动着,可是在大明将士的脸上,看不出一丝的动摇,经过了京城一战,经过了塞外的一系列战斗,大明将士的信心已经重新树立了起来,他们是天下最强大的军队,他们将战无不胜!
“一年前,上皇率军亲征,结果在土木堡大败于蒙古铁骑之下。一年后,朕再次率领众将士出征,为的并不是去洗刷前耻,不是去为那些牺牲在土木堡的将士复仇,这次出征,朕只有一个目的!”朱祁钰的声音很洪亮,而且他的位置很高,几乎能让最远处的士卒都听清楚他的话。“这个目的就是,朕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大明将士是天下最勇猛,最顽强,也是最强大的!在这里,在我大明铁军面前,朕可以骄傲的告诉所有人,包括我们身后的百姓,包括对面的敌人,在我大明铁军所到之处,胜利就永远属于我们!”
“胜利属于陛下,胜利属于大明!”
“对,胜利属于我们,这此,我们是去迎接胜利,我们是去摘取胜利的果实,我们是去战胜敌人,我们勇往无前,战无不胜!朕将与你们永远站在一起,永远站在最前线,一切迎接敌人的挑战,一切迎接胜利的到来。天佑大明!”
“天佑大明!天佑大明!”
随着朱祁钰纵马从军阵前跑过,二十万将士齐声高呼了起来!此时,场外前来送行的大臣,商人,百姓无一不被其所感染,再没有人怀疑,在朱祁钰的领导下,这支意志坚强,作战勇猛的军队将战无不胜,将打败所有的敌人!
这种振奋人心的场面也给一些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其中就包括胡滢。几十年前,当成祖皇帝朱棣率军北伐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他在朱祁钰的身上看到了成祖皇帝的影子,当年,成祖皇帝的大军所到之处,任何一个敌人都趴在了明军的铁蹄之下。现在,朱祁钰将续写当年的辉煌,在朱祁钰的率领之下,大明将再次战胜蒙古!而正是这种想法,让胡滢后来做了一件将影响到整个大明,乃至整个世界的事情!
调动起将士的士气之后,朱祁钰开是一一与前来送行的大臣道别。当然,与王直那帮大臣他只是点了点头,而当他走到于谦面前的时候,态度就迥然不同了。
“于大人,朕率军出征之后,大明的未来就寄托于你了!”
“能为陛下效劳,微臣万死不辞!”于谦也很是激动,虽然他为文臣,无力率军征战天下,可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理想,如果朱祁钰能够带他实现理想,那么就算朱祁钰让他去赴汤蹈火,他也不会眨下眼睛!
“于大人保重!”
“陛下保重!”
朱祁钰笑着拍了拍于谦的肩膀,对旁边的金英说道:“拿酒来,朕在出征之前,先敬于大人三杯!”
“陛下……”于谦一激动,连谢绝的话都没有说出来。
“于大人,这三杯酒,为朕,为大明的军人,为大明的江山社稷黎民百姓,朕敬你了!”
于谦含着眼泪喝下了三杯酒,此时他更是激动不已,这三杯酒,代表着朱祁钰将自己的后方交给了于谦,将国家交给了于谦。而于谦喝下这三杯酒,也就是向朱祁钰做出了承诺,不管风浪多大,他都将矢志不渝的站在朱祁钰的身后,支持朱祁钰,保护朱祁钰!当然,今后几十年,于谦也一直在用他的行动来实现着当年的承诺!
第二卷 风雨飘摇
第一节 军纪
大军从德胜门出发,离开京城之后,当天晚上就到达了居庸关,第二天一早,大军继续上路,过怀来,在中午之前就到达了土木堡!睹物生情,去年英宗就是在这里被蒙古所擒,做了俘虏,大明也迎来了建国之后最为严重的一次考验。一年之后,朱祁钰再次率军经过这里,只不过,他是去获得胜利的,而不是去给大明丢脸的!
一路上,朱祁钰都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旁边是副帅宁阳公陈懋,后面是数位副将,在后面是陈懋的五万骑兵,四万火枪兵,神机营的炮兵,最后是负责押送辎重的十一万步兵。这次,朱祁钰只带了二十万人亲征,比起英宗亲征时少了一半多,即使比起当年成祖皇帝动辄五十万大军的行动,规模也小了很多!不过朱祁钰对这支部队很有信心。自古打仗,兵在精而不在多,这次跟随朱祁钰出征的都是大明最精锐的将士,每人都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其中,陈懋那五万骑兵还在塞外与蒙古人打了一年多!
很快,路上的一些现象引起了朱祁钰的注意。虽然在出了居庸关之后,一路上的景象都凋零了很多,这一地区经常受到蒙古骑兵的劫掠,百姓很稀少,而且流动性很大。在大军经过几过村庄的时候,朱祁钰受到的不是百姓的鼓舞,听到的不是百姓的欢声,而是静压压的一片,没有人出来迎接大军的到来,甚至连村民全都躲在了屋子里面,根本就没人敢露面!
“这是为什么?”朱祁钰把陈懋叫了过来,陈懋之前就一直在宣府地区作战,“朕率军远征,随不求百姓夹道欢迎,不过,也不用躲着吧,他们可都是大明的臣民,难道还害怕自己的军队吗?”
陈懋的神色很难看,他略微迟疑了一下,说道:“陛下,也许是百姓将我们当做了蒙古人吧?”
“放屁!”离开京城之后,朱祁钰也不用那么在乎自己的言词了。“难道我们的旌旗上没有说是谁的军队吗?难道蒙古人穿我们这样的盔甲吗?难道蒙古骑兵有这么整齐的阵容吗?宁阳公,到底是为什么?”
“这……”陈懋的神色非常的尴尬了,见到皇帝发火,他也不敢出头。
“去找两个百姓来询问一下,记住了,要有礼貌,是请,不是去拉人来,明白吗?”朱祁钰说完,勒住了马,“在这里休息一阵,等搞清楚了原因再继续前进!”
两名副将立即招呼人去了,不一时,两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就颤颤巍巍的来到了皇帝朱祁钰面前,当他们一知道朱祁钰是大明皇帝的时候,两人腿一软,差点就跪了下来。
“两位请起,这次朕率军亲征,是去打蒙古的,而不是来扰民的,还请快快起来!”说着,朱祁钰就把两人扶了起来,“朕有一事想问问两位,大军从村子里经过的时候,为什么村民们都躲着不出来呢?”
两个老人恐怕也没有想到朱祁钰这么客气,不过他们不用做任何解释了,当朱祁钰顺着他们的目光看去的时候,立即就知道了原因。不远的地方,一伙下了马的骑兵根本就不问就里的去附近居民家里要喝的,要吃的。而他们的马匹也没有看管好,正在一边啃食着地里的庄稼呢!更远的地方,接到暂停前进命令的士卒更是东倒西歪,随便找个地方就坐了下来,当然,路边的庄稼被践踏了不少,不仅仅看得那两个老人心痛,就连朱祁钰都觉得有点可惜了!
“陈懋,那几个擅自闯入百姓家里的人是谁?都给我绑起来!”朱祁钰真的发火了,“另外,派人去赔偿百姓的损失,按每颗麦子一两银子赔!这帐,朕先记在你的头上,等回去之后,朕再慢慢跟你算!”
陈懋也是一惊,立即一挥手,几十名骑兵立即纵马冲了过去,不分三七二十一的就把那几个去村民家取水喝的士卒给绑好押了过来。
“把他们都拖去砍了,我大明军队本为安民,保民,现在蒙古大军在外虎视眈眈,战场未上,竟然先扰民,罪当该死!”
“陛下,虽然他们都有罪,不过还望陛下看在他们屡为大明建功立业,在战场上屡立大功的份上,饶过他们!”陈懋立即跪了下来,那些骑兵可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他哪想到朱祁钰竟然这么铁面无私!
“饶?”朱祁钰脸色一变,“宁阳公,朕问你,依大明军法,扰民,践踏庄稼者,为何罪?”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