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中一明白朱祁钰的意思,就笑了起来,说道:“陛下忙于国事,是天下百姓的福气,我们怎么会介意呢!”
朱祁钰点了点头,搂住了李惠中,说道:“听说,你前段时间回汉城去了,那边没有什么大事发生吧?”
“陛下过虑了,也没有什么大事,只是家父身体不好,所以想见见我而已!”
“国王他身体不好?”朱祁钰微微皱了一下眉毛。
开始神色还很平静的李惠中突然集中了起来,眼睛一红,泪水就滚落了下来。朱祁钰顿时明白了,他紧紧地搂住了妻子,小声说道:“惠中,有大夫去看过了吗?”
李惠中连忙擦掉了眼泪,点了点头。“曲大夫亲自去了汉城一趟,不过,他也没有多少办法。家父已经快七十岁了,他当国王这几十年,也很少过个轻松日子,日寇入侵的时候,家父也吃了不少的苦头,身体被拖垮了,能够熬到现在,也全靠那几名到汉城去的帝国医生,不然的话,家父他……”
“惠中,你也不是小孩子了,人都有要死的一天,相信国王也不愿意看到你这个样子。”朱祁钰轻轻地擦掉了李惠中脸上的泪水,“这几十年来,国王他虽然说不上文韬武略,不过,在他的治理下,朝鲜百姓也都安居乐业,而且在抵抗日寇的战争中,国王处处能为百姓着想,我们都应该为他感到骄傲!”
“陛下……”
朱祁钰抱住了妻子。“不要伤心了,你应该知道,只要你好好地活下去,国王他就会安心的,说不定,病情也会有所好转呢!”
“陛下,我不是小孩子,我知道,只是……”李惠中仿佛有难言之隐一样,在她看到了朱祁钰的眼神之后。这才说道,“其实,家父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只是现在臣妾的两个哥哥为争夺王位争斗得很激烈,家父害怕他们会闹出事来。本来想入京觐见陛下的,只是家父身体欠安,经受不起舟车劳顿,所以才没有来。”
“你的两个哥哥?”朱祁钰微微皱了下眉毛。然后就笑了起来,说道,“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这事就包在我身上好了,不过,朕要知道,你希望谁能当上国王呢?”
“这……”李惠中有点为难了,显然,不管做出任何选择,她都要抛弃一个亲人,不过,她必须要做出选择,“陛下,臣妾的长兄虽然是正式的王位继承人,不过他很有野心,而且对百姓也很残暴,家父一直不将王位传给他,就是这个原因。而次兄为人仁慈,心地善良,也没有什么野心,家父本想立他为王太子,只不过一直遭到大臣们的反对,所以现在都还没有确立王太子是谁,这也是两个兄长明争暗斗的主要原因!”
“也就是说,其实有一部分大臣支持你的次兄吧?”朱祁钰略微一思索,就说道,“这事好办,明日朕就让何山去汉城,将你长兄带到京城来,到时候,你父王就可以立你次兄为王太子了。至于你的长兄嘛,就留在京城吧,反正吃喝不愁,他要玩点什么也都满足他,只是不放他回朝鲜就好!”
李惠中连忙点了点头,说道:“这样甚好,而且能有亲人在京城,我也不感到寂寞了!”
“没问题,不过,惠中你应该明白一点,你现在是朱家的人,所以你兄长嘛,最好还是少来这里,不要来缠着你,明白吗?”
李惠中哪能不明白,嫁给了朱祁钰之后,她就一直将自己当作朱家人看待,处处为帝国着想。而朝鲜王子怎么说都是外戚,而皇帝对待外戚的态度是很明确的,如同柴汇这样的大臣,都难以在他臣子的身份上再进一步,而朝鲜王子对帝国没有任何贡献,自然不可能得到皇帝更多的信任了!
第二日,朱祁钰就遣外长何山去了汉城一趟,本来各藩属国都应该派遣王子到帝国京城来的,名义上是学习,实际上是做人质。不过,朝鲜王国因为表现一直非常好,而且李惠中是帝国妃子,所以朝鲜就一直享受了这个特殊待遇。现在,何山过去,点名道姓地要朝鲜大王子到帝国来“学习”,朝鲜方面自然无法推托了!
又过了几日,何桥峰前来禀报,远洋探险船队已经做好了出发准备。朱祁钰也抽空去了大沽一趟,亲自为这支向美洲大陆前进的船队送行。这支船队的规模很大,除了五艘探险船之外,还有三艘经过了特别改装的二级战舰,这些战舰上的火炮被拆掉了一半,携带的弹药也减少了一半,以装载更多的补给品,而且船上的风帆也做了改进,以适合在大洋上航行。
当朱祁钰第二次从大沽赶回京城的时候,还没有入城,就见到于谦带着一帮大臣,还有陈懋带着的一帮将军等在了城门外。这让朱祁钰感到有点气愤,他不过就是去了大沽一趟,也不需要这么多大臣,将军们到城外来迎接他吧?不过。在朱祁钰看清楚了于谦与陈懋那焦虑的神色之后,立即明白,肯定是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不然他们不会急着到城外来迎接!
“先别说,我们现在去于大人的总理府吧!”
在于谦的带领下,一行人迅速地穿过了京城东面的闹市区,没有多久,就到了总理府,也就是以前的内阁衙门,当然,现在总理府的规模扩大了很多,而且只是于谦办公的地方,于谦居住的地方则在另外一处别院里面。而不再是以往那样,官员的办公与居住是在同一个地点。
“于谦,陈懋,看你们两人的样子,应该发生了什么大事吧?”
于谦关上了门之后,这才说道:“陛下,昨日收到南方贵州,云南,广西三省送来的消息。三地数十万苗人发动暴乱,地方军已经溃退了数百里,桂林,庆远,广南等十多府不是被苗人占领,就是被围困,三省官员请求政府立即发兵平叛!”
朱祁钰腾的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什么?苗人叛乱,难道一日之间就能打下这么多的地方?那些官员吃什么做的?难道他们现在才把苗人叛乱的消息送到京城来?”
“陛下,我已经下令让地方军把那些官员看管了起来,他们延报军情,已经是死罪了。不过,现在我们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尽快平定叛乱。如果叛乱扩大的话,恐怕……”
“对,朕很清楚。这些年来,朕数次削减少数民族的赋税。给他们的待遇甚至比给汉族百姓的还要好,他们竟然还要叛乱。不,不对……”朱祁钰在房间中走了几个来回,目光就落到了于谦身上,“于谦,叛乱没有这么简单,比起以前,我们对苗人的政策是很宽松的了,甚至录用了不少的苗人官员,军人,连蒙古人都认为帝国对待他们非常的优厚,难道苗族人还认为帝国在剥削他们吗?不对,这其中肯定有原因!”
“陛下,臣也这么认为,根本原因无非是地方官员阳奉阴违,违背陛下的旨意,欺压百姓,最后导致叛乱。不过,这些事情都需要调查,臣也已经安排官员前往调查了,如果查证属实,那些违法官员都将受到严惩,不过,我们现在的首要工作是平息叛乱,而不是追究责任。”
“不,两件事情同样重要,相信,苗族百姓在知道了帝国对他们的政策之后,是不会叛乱的,只有严惩那些违法官员,才能让苗族百姓心服口服!”朱祁钰的目光又落到了陈懋身上,“军事镇压也是有必要的,不过这次平息叛乱的手段以安抚为主,军事镇压为辅。现在,我们应该找个适合的人去平叛,对了,那个王旗,对,王旗以前不是去对付过苗人吗?他对苗人的情况应该最为了解,让他去,就让他去!”
“陛下……”陈懋神色有点尴尬地看了皇帝一眼,“王旗大人前年就已经过世了,当时陛下还为了表彰他的功劳,追封他为忠国公,他的儿子现在继承了爵位!”
“儿子?那他儿子怎么样,是个人才吗?”
于谦苦笑了一下,说道:“陛下,这方面我们不要抱任何希望。不过,先点将是肯定的,必须要找个合适的将军去完成这个任务!”
这下,三个人都有点为难了。这个将军不是可以随便派遣的,不但要能率兵打仗,还要了解苗人,而且还应该有一些政治头脑,明白平叛的主要手段,以及该怎么利用政治因素来平息叛乱,而不是一杀了事!当然,光杀也是了不了事的,只有安抚手段才能最终解决问题。而能够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将军少之又少,以前的邓茂不错,不过邓茂已经牺牲了,杨天奉也不错,不过杨天奉太年轻,不且对苗人不了解,卫广也是个选择,可卫广已经去了蒙古,罗国栋在日条,卫采在西群,杨洪在西北,郭登也在西北。而其他的将军,要么是过于鲁莽,要么就是没有多少头脑,反正都不适合这个任务。
“陛下,还是我去吧!”最后,陈懋终于开口了,“当年我也去南方平定过叛乱,而且这次平叛直接关系到了帝国国内的局面,所以不能有丝毫大意!”
朱祁钰一愣,这才想起,在他还是王爷的时候,陈懋就曾率军去江浙一带平定过叛乱,显然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不过朱祁钰并不知道,陈懋年轻的时候,也曾跟随王旗前去平定苗人叛乱,所以对苗人也是比较了解的。
“陈懋元帅如果肯出马的话,顺利平息叛乱就不是问题了,只是……”
“只是现在我们西征在即,而且陈懋应该是西征统帅之一!”朱祁钰接过了于谦的话,“显然,在几个月之内,是无法平息这场叛乱的,要想在今后都杜绝苗人叛乱,需要做很多的工作,如果你选择了去南方的话,就要错过西征了!”
“陛下,臣跟随陛下征战多年,该得到的都已经得到了,而且现在帝国将星云集,年轻将领都非常不错,有他们辅佐陛下,臣也没什么好担心的。而且,西征为重,臣也不好意思再跟年轻人争功吧!”
朱祁钰一愣,立即笑了起来。“陈懋,你能这么想,那朕就要替那些年轻将军们感谢你了。不过,平息苗人叛乱更为重要,这关系到了帝国的国运,所以,你的功劳是不会小的。现在,你可别想离开帝国军队,你才多少岁?四十,还是四十五?当年廉颇,黄忠六十都能提刀上阵,你现在就生了退隐之心,你认为朕会放你回家养老?”
两人都笑了起来,陈懋确实有过退隐之心,特别是在年轻将领大量涌现之后,他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有那么多的将军跟随皇帝打天下,他这个老臣也应该把自己的位置让出来了。不过,现在看皇帝的样子,他要退隐山林的话,恐怕还得等上好多年吧!
“就这么决定了,陈懋,你几时出发?”
“越快越好,这次我只带一支中央军南下,反正军事只是辅助手段,加上地方军,应该足够了!”
“那好,等朕西征凯旋回国的时候,再给你设庆功宴!”朱祁钰拍了下陈懋的肩膀,“不过,此次南下,你得小心小心再小心。今日就我们三人在这里,朕也不怕你们俩笑话。政治上,朕需要于谦,军事上,朕需要陈懋,你们两人就是朕的左膀右臂,少了任何一个都不行,明白吗?”
两人顿时感动不已,虽然他们早知道了自己的地位有多重要,不过现在皇帝亲口把这话说了出来,也让两人受宠若惊,而在他们那原本就坚如铁石的忠诚度上,对皇帝的忠诚又多了几分!
第十卷 烈火燎原
第八节 西征准备
在陈懋率领第十二军南下贵州的时候,朱祁钰亲自接过了西征的准备工作,并且加快了整个准备工作的进度。另月之后,也就在陈懋送来已经到达了桂林府,解了该地之围,并且与一部苗人统领取得了联系的消息时,上杉谦信桉照朱祁钰的要求,派到明帝国来修道路的第一批十五万日本工人到达了大沽。
“这些人,必须在两个月之内全都赶到瓦刺堡垒去,现在,那边的物资都储备好了吗?”
“粮食己经准备好了,足够让这十五万人使用半年以上,另外我们从南洋地区进口的粮食也将在两个月之后到达大沽,到时候会再安排人员运送过去的!”于谦迅速的做了答复,“不过,那边的营地规模有限,除非我们动用军营,不然难以安置这么多的日本劳工!”
“那就让他们先住在军营里,调遣一部分蒙古人看管他们,防止这些日本劳工闹事。等他们到达之后,先修营地,然后再修路,这样,等我们的军队到达时,就不会占用军营了!”朱祁钰想到的办法非常直接,“还有,这些劳动都要组织起来,最好按照军队编制,从他们中间挑一部分老实点的,来管理其他的日本劳工。当然,可以给这些头目一点好处,让他们为我们卖命!”
周围众人都笑了起来,显然那些参加过征日作战的帝国将军对日本人没有多少好感。只有于谦没有笑,在他看来,这个办法有些漏洞,不过暂时他也提不出更好的办法来。也就只有不提意见了。
“好了,日本劳工到了之后,先把路修到杨洪他们现在控制的地区去,然后按照之前我们确定地方法,每两百里设置一个小营,五百里一大营,并且在前线设置物资储备地点,只要路修到哪,我们的军队就打到哪。到时候,就不用为作战物资的事情而发愁了!”
两月之后,十五万日本劳工已经被送到了瓦刺堡垒,然后在三万多蒙古骑兵的看管下,这些劳工只花了不到两日的时间就建好了居住的营地,随后就在帝国道路工程师的安排下。开始修建从瓦刺堡垒通往塔什干的道路。塔什干是杨洪的西征大军在帖木尔帝国境内占领地一处重要据点,也是通往帖木尔帝国都城撤马尔罕的进攻出发地点。当年,帖木尔就是在撤马尔罕起家的,所以要摧毁这个帝国,就要攻占撤马尔罕!
随着战争准备工作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物资也正在运往瓦刺堡垒。当然。因为有道路的便利,而且蒙古各部落己经不是威胁,甚至还会协助帝国军队争战,所以运送物资己经比以往方便了许多,可以说,从宣府,大同通往瓦刺堡垒地道路上,车辆络绎不绝,除了商人的车队之外。最多的就是运送作战物资的后勤部队的车队了!
朱祁钰也忙得焦头烂额,他甚至不得不佩服陈懋,这么多事情,他忙起来就觉得很头痛,那以前陈懋是怎么应付过来的呢?每日。朱祁钰都是半夜才回家,为了不打扰家人地休息。他己经将办公地点转移到了总参谋部去。不过,睡觉还是得回家吧。总不能如同陈懋一样,忙起来就在总参谋部睡,如果传出去皇帝夜不归家的话,那恐怕就要闹出更多的麻烦来了。
这一日,朱祁钰又是半夜才“偷偷摸摸”的从新宫的侧门溜了进去,然后在金英的带领下先去了书房,准备将最后一点事情处理好就去休息。不过,当他走到书房门外的时候,就发现里面亮着灯,而且还有一个女人的影子。
“陛下,是段贵妃在里面,她说有重要事情跟陛下说,奴才也不敢阻拦!”守在外面的内侍有点惶恐地看着皇帝,毕竟书房是皇帝最重要的办公地点,平时根本不许他人擅自进入,只不过段灵是贵妃,他一个内侍能拿贵妃怎么样?
朱祁钰皱了下眉毛。“算了,没有你们的事,你们也去休息吧!”
等到金英带着那个内侍走了之后,朱祁钰这才推开了书房的门,还没有进去,就看到段灵正在翻看他收集的一些书籍。这让朱祁钰感到有点惊讶,他收集地都是军事方面的书,以兵法为主,而段灵一个丫头,对行军打仗又没有任何地兴趣,她看军事干什么?
“陛下,你总算回来了!”段灵一听到门被推开,立即就转过了身来,接着她尴尬的看了一眼手上地那本兵法书,这才放了下来,“我等了陛下两个时辰了,无聊得很,这才翻看了的,陛下不会介意吧?”
“当然不会介意,而且这里又没有什么秘密可以瞒着你的,不过,这么晚了,你不去休息,还在书房干嘛?”朱祁钰走过去把那本书放好,这才拉着段灵坐了下来。
“陛下,我有样东西给你看!”
朱祁钰微微皱了下眉毛,他不怀疑段灵的创新能力,不过,有必要这么晚了还来汇报工作吗?
“哎,也是陛下白天都很忙,我们连陛下的影子都看不到,不然我才不会这么晚还来缠着陛下呢!”
见到段灵那抱怨的样子,朱祁钰立即笑了起来。“灵儿,你怎么跟你美娇姐以前一样了,有什么都抱怨。是朕不好,朕亏待了你们,让你们连朕的影子都看不到。不过,现在你先告诉朕,到底是什么重要的东西要给朕看?”
段灵瘪了下嘴,这才说道:“陛下还记得回来的时候,送给我的那个礼物吗?”
“那颗珍珠,怎么,搞丢了?这小事,下次。朕让李天正给你搞一颗更大的来,怎么样?”
“陛下!”段灵一下就站了起来,“我可不是不懂事,一颗珍珠就算是搞丢了,也不用来烦陛下吧,而且对我来说,珍珠有什么用,不过就拿出来给别人炫耀一下,陛下有多么喜欢我而己。如果为了这点小事。我就来烦陛下的话,那我还是人吗?”
“灵儿,好了好了,别生气了,是朕误解你了。得了,得了,朕给你赔礼好了。”朱祁钰也暗自苦笑,娶了这几个老婆,个个都的性情大变,以前是柴美娇经常无理取闹。段灵温柔体贴,现在两人对调了个位置,莫是有所得,就必有所失啊!
“哼!”段灵这才坐了下来,说道,“陛下,我说地是橡胶,就是那个橡胶球,陛下还记得吧?”
“橡胶?对。朕记得很清楚,怎么,你不会……”朱祁钰又想歪了,不过这次他立即收住了嘴,没有把下半句话说出来。
“陛下不是说过。橡胶可以用来制造车轮吗?”段灵见到朱祁钰重视了起来,这才显得有点兴奋。“几个月前,我派人去南洋带了一批橡胶回来。其中还有橡胶的原液,然后让帝国科学院以及大学的教授搞了几个月的研究。前几日,我们造出了第一个橡胶车轮,本来想早点让陛下看看的,没想到今天晚上才等到陛下!”
朱祁钰苦笑了一下,前几日,他都是很晚回来的,并且直接就回寝宫休息了,没有来书房,然后天还没亮就去了总参谋部,段灵也不可能等到他。不过,听到段灵造出了橡胶车轮,朱祁钰还是很惊讶的。“看来,灵儿又让朕吃惊了,不过,我们明日再看吧,怎么样?”
“不用等到明日,车轮就在这里,陛下马上就可以过目!”
朱祁钰还没有反应过来,段灵就从书架旁边拿过来了一个蒙着布的东西,等她把外面的那层布取下来之后,朱祁钰立即几看到了世界上第一个橡胶车轮,虽然这还只是一件样品,不过其设计己经很成熟了,完全就是一个车轮地样子!
“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最后用嵌入式的方法将外面的这圈橡胶固定在了里面的轮箍上,然后只要一加热,就能使橡胶连接在轮箍上,不会轻易掉落下来。”段灵将车轮在房间里滚了几圈,“另外,我们还造了一架马车,试验了一下,这种车轮确实要比以前那种用木材做的车轮好上很多,就算是在很糟糕的路面上,都能行驶得比较平稳。我想,如果今后我们地所有车轮都是这样的话,那么车辆的前进速度肯定会更快,而且乘坐起来更舒服,陛下你说是不是?”
朱祁钰连连点头,他也把烦恼抛到了脑后,在仔细看了一番之后,说道:“不错,不错,确实很好。不过,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比如,这轮箍,以及里面的辐条换成铁制的话,就会更为坚固。另外,如果外面的轮胎,暂且这么称呼吧,即用橡胶制造地这部分可以拆却的话,那么今后外面的橡胶如果被磨坏了的话,还可以换上新的,是不是?不过,看样子,你们使用的是生胶?”
“生胶?”
“就是直接从橡胶原液里提炼出来的,没有加任何其他东西吧?”
段灵点了点头。“对,这样橡胶的弹性更好!”
“不过,却根本就不耐用,你们现在可能还没有察觉到,如果用生胶制造轮胎的话,最多使用几天,甚至跑不了几百里就会被磨坏,如果在里面添加一些其他物资地话,那么就会完会改变橡胶的性能,使其更为坚固耐用,等下,让朕想想!”朱祁钰几乎忘记了现代工业总使用的橡胶中添加了什么物资,当他的目光落到了旁边黑暗的角落里地时候,脑间灵光一闪,立即想了起来,“对,朕想起来了,是石墨,就是石墨。你知道石墨是什么吧?那就好,在制造生胶的时候,添加一定比例地石墨进去,就能制造出不同性能的橡胶来。当然,这个比例,需要你们去进行试验,然后才能知道什么样地比例最好。记住了,不要太多,一点点就足够了!”
“陛下,不会就添加点石墨就能完全改变橡胶的性能吧?”
“为什么不会?没有试验过,你怎么知道呢?”朱祁钰拍了下段灵的脑袋,“好了,时间不早了,今天晚上就陪朕休息吧,当然,等你有了新的结果,再来告诉朕,怎么样?”
段灵有点心不在焉的点了点头,显然,她的心思己经完全不放在朱祁钰的身上了。
数日后,段灵在试验中证实了朱祁钰的话,通过添加石墨,确实大大改善了橡胶的性能。而为了检验哪一种添加比例最为合适,段灵甚至想出了一个有点笨,不过却很简单直接的办法,用瓷器匠人用的砂轮来磨橡胶,这样就能在短时间之内确定拿一种橡胶最耐磨,也就是能够使用得最久。
朱祁钰并没有关段灵的事,虽然他知道橡胶的军事应用价值非常广,甚至会在今后被列为最为重要的战略物资,不过,现在有没有橡胶,都无法改变他的决定,而且一时半会之内,橡胶也不可能得到大规模的使用!他现在最关心的就是,西征什么时候能够开始,他还需要等待多久!
两月之后,运载着从南洋各国购买来的上百万石粮食的船队到达了大沽港,随后就被装上了车辆,运往瓦刺堡垒。接着,后方军火厂生产的大批军火也先后启运。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算这次朱祁钰将以骑兵作为主力军团发动西征,尽量减少参战的步兵军团,实际上也就是减少了后勤保障压力,不过粮草与弹药等作战物资仍然是最为重要的。而现在随着物资集结逐步到位,那么军队出征的事情也应该安排下来了!
也就在最后一批需要在战前运送到瓦刺堡垒的物资离开京城之后,朱祁钰开始招集各军将领,以及参谋军官,将出征前的最后工作提了上来。这就是将领大会,而这个会议的目的,就是确定出征的具体部队。当然,在此之前,朱祁钰己经先一步了解了各部队的状况,这是决定哪些部队能够跟随皇帝西征的基本条件!
第十卷 烈火燎原
第九节 大军出发
各军军长在接到了命令之后,都立即赶到了总参谋部,而且各位军长都很兴奋。等了大半年,皇帝终于要为西征点将了,而这些将军都很年轻,哪一个都不想落于人后。而且他们都知道,西征将是一场更大规模的征战,建功立业的机会要比对付日本叛乱多得多,如果错过了这次的机会,那肯定会被其他的将军给抛到后面,今后要出人头地,那就更难了!当然,这些将荣誉看得极高的将军是不会甘心被别人所超过的,或者说做梦都在想着成为帝国名将,好让自己名留青史,成为被帝国百姓争相传诵的英雄!
朱祁钰没有显得有多兴奋,他知道自己的决定将让一部分人高兴,也将让一部分人失望,而要保持军队的团结,那么就要维持军队的平衡。不过,最终的目的是要获得胜利,那么,得罪人既然无法避免,就不用避免了!
“这次,多余的话,朕就不多说了,肯定会有部队留下来的,也肯定会有部队跟随朕西征,当然,不管结果如何,希望各位都应该从帝国军人的立场出发,不管是去是留,都是在为帝国服务。而且,这是我们全面西征的开始,相信,今后还有更多的机会,各位也都有发挥与表演的机会,所以,我们应该看得更远一点!”朱祁钰扫了一眼那些面色一下严肃下来的将军,“好了,我们说正事。这次西征,因为受到补给的影响,参加西征的主要将是骑兵部队,步兵军团大部分都将留下来!”
这下。就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了,如同梁岳,栋豫,扬天奉等人都是欣喜若狂,他们都是骑兵军的军长,这次肯定少不了他们地份。而那些步兵军的军长们就有点失落了,看样子,只有极个别幸运的才有机会参加西征。不过。还有人心里有点七上八下的,这人就是谢正卿,第一军是混成军。有骑兵也有步兵,那么应该算是骑兵部队,还是步兵部队呢?如果两头都不搭边的话,那第一军就肯定没有机会了!
“这次,除了在西北作战的第九军之外,第二军,第五军。还有近卫军都将跟随朕进行西征!”朱祁钰的目光扫了一下,最后落到了谢正卿的身上,“当然,第一军也将参加西征,不过暂时编为预备队!”
谢正卿松了口气,有总比没有好,而且预备队也有上场地机会,这总要比留在国内好上千万倍吧。
“参战的步兵军方面。考虑到我们的后勤补给能力,这次只有两个位置。”朱祁钰略微停顿了一下,“肖国清,万军平!”
“在!”两人立即挺身而出,神色也有点兴奋。
“第十军与第十一军随同朕西征。不过……”朱祁钰地目光落到了其他那些没有被选上的将军身上。“其他人也不用感到失望,西征只是我们向西迈出的第一步。在击败了帖木尔帝国之后,灭亡还要对付莫卧儿帝国,所以,其他部队都有机会。当然,西征到底会是个什么结果,我们到底需要投入多少兵力,以及今后的后勤保障能力是否会得到提高,可以支持更多的军队,这些我们都还不能完全确定,所以,留守帝国的军队都要随时做好准备,在后方加强训练,保持良好的状态,朕希望,再有必要的时候,任何一支部队都能够迅速参战,并且在第一场战斗中就用最好的表现来证明自己,而不是先热身,再开打,明白吗?”
“是!”众将军都轰然应诺,显然,那些没有机会参战的将军是有不满,不过想到还有机会,一个个也来了精神。
“三日之后,第二军与第五军先行赶往瓦刺堡垒,其他参战部队随同朕在十日后离开京城。”朱祁钰站了起来,“今日就到这里,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各位的表现不要让朕失望,把握住机会的部队如果表现糟糕,朕随时可以将其撤下去,而那些在后方有良好表现的军团,将得到优先照顾。现在,散会!”
三日后,陈豫率军离开了京城,不过还没有到达永安,朱祁钰就率领侍卫团,以及梁岳等将军追了上来。
“陛下不用来给我们送行了,这次西征,末将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陈豫,你以往就在西北征战,朕并不担心你地表现,而且今日朕也不是来给你送行的。”朱祁钰淡淡的笑了一下,说道,“现在,跟朕去一个地方,让第二军继续赶路吧,不会耽搁你太久的时间,相信在日落前,你就能在居庸关前面赶上部队了!”
陈豫还没有反应过来,朱祁钰己经带着其他人先一步脱离了第二军,他微微迟疑了一下,这才叫上一个连的警卫跟了上去,同时下令让第二军继续向居庸关前进,并且在居庸关过夜,等第二日再继续赶往宣府。
朱祁钰一行人一直朝西赶了半个时辰地路,这才停了下来,这时候,陈豫也知道皇帝要带他去哪了。在朱祁钰设立了帝国凌烟阁,以供奉那些为帝国捐躯的将士地英灵的同时,朱祁钰还将京城西面地一座皇家园林改建成了帝国将士陵园,大部分在战场上牺牲的将士遗骸都埋葬在这里。当然,烈士陵园进行了严格的规划,并且按照每场战争分别埋葬将士遗骸。比如,在京城保卫战中牺牲的帝国将士遗骸就集中埋葬在一起,在各场战争中牺牲的帝国将士的遗骸都分别埋葬在不同的地方,这样今后那些将士的亲人来祭奠的话,就更方便一些了。
不用陈豫发问,他就知道皇帝要去哪。果然,朱祁钰一直来到了最新的那片墓地前,这才停了下来。然后翻身下马。在最前面的一座墓碑前停了下来。埋葬在这里的将士遗骸是按照军阶排列地,而最前面的,就是被刺杀了的帝国陆军大将邓茂。后来,朱祁语还追封邓茂为陆军元帅,一等护国公等一系列的头衔,只不过,在陈豫的心里,邓茂仍然是帝国陆军大将。那个与他竞争了数年的对手,更是战场上的兄弟,朋友!
“陈豫。你回国后,来过这里吗?”
陈豫没有开口,他轻步走到了邓茂的墓前,仿佛担心脚步太重,吵醒了正在沉睡地邓茂一样。
“朕也一直想来看看,只是这大半年来,朕一直抽不出时间来。”朱祁钰苦笑着。在刻着邓茂姓氏的墓碑上轻轻的抚摸着,“今日,朕才突然想了起来,所以将你带了过来。当年,在大漠草原上,在日本,你与邓茂既是朋友,又是竞争对手。这一点,朕都很清楚。知道为什么,在我们前去日本平叛之后,朕让你放手干吗?”
陈豫一愣,两滴眼泪掉了下来。“陛下。邓茂死得很惨!”
朱祁钰慢慢点了下头,然后长吸了口气。“是啊。邓茂死得很惨,当年。朕在起用邓茂地时候,一直认为他会成为帝国最优秀的将军,他将跟随朕打到天涯海角去。不过,他走了,而且走得很突然。当时,朕何尝不想杀了所有的日本人,来祭奠邓茂的在天之灵,可是……”朱祁钰苦笑着摇了摇头。“可是,我们不能这么做,相信你也能够理解!”
“陛下,末将并无任何怨言,而且末将己经用行动来为邓茂报仇了!”陈豫冷笑了一下,“当初,末将率第二军扫荡九州岛的时候,就暗暗发誓,要用一万个日本人的血来洗刷邓茂受到的冤屈,我做到了,而且不止一万个,是十万,二十万。相信,邓茂在天之灵,会安息地,他虽然死了,不过,我们正在继续他的事业,并且做他没有做的事情!”
朱祁钰拍了下陈豫的肩膀。“你能明白这一点就好。从始至终,朕对你们两人都一视同仁,并无任何偏袒。当年,朕让你们一个领偏锋,一个率前锋,就是要让你们相互竞争,只是,几年后的今天,我们却只能在这里祭奠邓茂!”
“陛下!”栋豫也有点控制不住自己了,“末将明白陛下的用意,末将一直尽心竭力,不想让陛下失望,这次,末将也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陈豫,知道今日朕带你到这里来是为了什么吗?”
陈豫皱了下眉毛,然后微微的摇了摇头,显然,绝不仅仅是为了祭奠邓茂。
“现在,邓茂躺在这里,他己经无法率领第一军征战了,朕很痛惜,朕时常回想起当初指挥第一军征战时地情形,时常回想起邓茂在朕面前立下军令状,率偏锋军队北伐时的样子,也时常回想起,你们当年在日本一前一后发动进攻时的样子。不过,现在这些都己经是回忆了,邓茂再也无法站起来,也再也无法陪朕征战了。所谓人死不能复生,不过,我们为什么不能从邓茂遇刺的事情上吸取一点经验呢?”
陈豫一愣,立即反应了过来,说道:“陛下,末将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跟随陛下战胜每一个敌人,打败每一个敌人,只要能走到最后一步,就算末将就此了结一生,也无所遗憾了!”
“邓茂肯定很遗憾,不过,你并没有明白朕的意思!”朱祁钰转过身来,目光坚定的看着陈豫,“朕给你说这番话地意思是,虽然作为帝国军人,率军征战,难免不会冒险。不过,你应该知道,一个活着的将军,要比一个供奉在凌烟阁将军楼里地将军更能够为帝国做出贡献。如果无绝对必要,朕不希望让任何一名将领去冒险,现在,你明白了吗?”
陈豫当然明白了过来。“陛下……陛下如此爱护帝国将士,末将感激不尽,陛下的叮嘱,末将必牢记于心!”
朱祁钰点了点头。“现在,陪朕走走吧,你知道这座陵园有多大吗?”
陈豫摇了摇头,跟在朱祁钰侧后方向陵园深处走去。
最后,朱祁钰在陵园的中间停了下来,转身朝向了跟在后面的众多将领时,他才开口说道:“这里,埋葬着五万多名帝国将士的英魂,他们是在平定日本叛乱的战争中牺牲的五万多名帝国最优秀的军人。另外,在周围,在其他的几个陵园里,还埋葬着五十多万帝园将士的英魂,他们是在为保卫帝国,为捍卫帝国利益的数场战争中牺牲的帝国军人。朕今天带你们到这里来,只是想告诉你们每一个帝国将军一个道理,在战场上,保护好你们的手下,保护好帝国军人,是你们作为将军的重要义务与职责。帝国需要军人去捍卫,帝国的利益也需要军人去争取,不过,朕不希望看到,今后帝国的每一寸新获得的土地上,每一分新获得利益中,都有帝国军人的鲜血。这次西征,帝国举兵数十万,肯定又有很多的将士将无法回到他们的故乡。在那边……”
众将军都顺着朱祁钰手指的方向朝西面看去。
“朕己经下令,将那边的山坡全都开发了出来,砍掉了山坡上的每一棵树,知道那是用来做什么的吗?那将是埋葬西征牺牲将士的墓地!”朱祁钰也显得有点激动了,“朕有一个愿望,希望到我们战胜敌人,结束西征的时候,被埋葬在那块墓地里的帝国军人居量的少,越好越好。而这些,都要靠各位的努力,都要靠各位在每一场的战斗中永远的记住今日朕在这里讲的话。将你们手下的官兵当作你们的儿子,兄弟看待,将他们当作你们的亲人看待,用你们的行动,来捍卫帝国军人的生命!”
此时,众将军也纷纷明白了,皇帝一直在为这些牺牲的帝国军人感到内疚。虽然有战争就有人牺牲,不过皇帝不希望让更多的人牺牲,更不希望有人做出无谓的牺牲。也就在这个时候,帝国军人在勇猛作战之外,又多了一个认识,那就是在战场上,尽量的保护每一个军人的生命,这是帝国军人最为光荣与伟大的任务!
当然,朱祁钰也正是这个意思,他渴望胜利,渴望做一个更伟大的皇帝,不过他不希望用帝国军人的尸体来做自己的垫脚石。胜利是必须要获得的,不过,只要有可能,就必须要尽量保护每一个帝国军人,这样,所有的帝国军人才会在战场上更为奋勇的与敌人作战,更为卖命的去获得胜利!
第十卷 烈火燎原
第十节 蒙古军团
多日后,朱祁钰率领的主力军团到达了距离和林大概还有一百多里的一处驿站。这里是和林前最后的一座驿站,准确的说,几乎都快成为一座小镇了。很多前往和林的商人都会在这里落脚过夜,天亮之前出发,然后就能在上午到达和林,参加当地的市集,与蒙古人交换货物。也正是如此,这里就由一座驿站发展成了一座大概有三千多人的小镇,当然,小镇的长期居民多半都是开店的,酒店,饭店,茶馆等等。
朱祁钰率领的大军就是在这附近扎营的,浩浩荡荡十多万人的军队,几乎将整个小镇都围了起来。在这里,朱祁钰收到了于谦派人送来的一封信,这也是他在离开京城之后,收到的第一封信。信里主要讲了三件事情,而且三件事情都非常重要。
第一是在日本招募的第二批二十万劳工已经到了大沽,于谦正在安排其行程,将于最近发往蒙古。于谦还提到了一点,即在日本招募的劳工数量远远的超过了计划。很多日本人听说到明帝国工作,就能吃口饱饭,而且衣食无忧,日本自然愿意到帝国来工作。当然,明帝国在日本的招募人员并没有明确说明去明帝国是干什么工作的。不过,对于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日本人来说,只要能吃饱饭,那还有什么好顽虑的呢?
第二是陈懋那边有了新的进展,一部分苗人的族长同意与政府谈判,而陈懋也以雷霆手段将一些违反乱纪的地方官员给捉拿了起来。审判这些官员的工作正在安排之中,而且于谦派去的政府官员也在帮助陈懋,稳定苗人的情绪。而于谦也将新拟定地对待苗族的政策大纲附在了信里,让皇帝过目,如果无修改意见的话。他就准备执行这一新的少数民族政策,再次降低苗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负担。
最后,也是让朱祁钰最惊讶的是,段灵还真的搞出了新的橡胶来,并且通过试验,证明这种橡胶制造的轮胎能够行驶数千里。虽然,这仍然不大理想,不过如果大规模生产的话,必然能够提高车辆地运输效率。而更让朱祁钰觉得惊讶的是。段灵竟然与一批科学院的科学家联名上书,要求帝国政府出资,从南洋大批购买橡胶,并且在帝国南部的广东,广西,安南,台湾等地开办橡胶种植园,大规模的生产橡胶。于谦拿不定主意。或者说是不好直接否决段灵的提议,只能把球踢给了朱祁钰。
朱祁钰也立即做了批示。新的少数民族政策方面,他没有做任何修改,于谦拟定的大纲已经非常地详细完整了。而且在这方面,于谦是能手,朱祁钰也提不出多少意见来。日本劳工方面,朱祁钰仍然按照于谦以之前的计划进行,按照帝国地承受能力,尽量多的招募日本劳工。当然,应该挑选身强力壮。而且比较年轻的,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到明帝国来混口饭吃地。至于发展橡胶产业。朱祁钰让于谦做长期考虑,当然,朱祁钰本人是知道橡胶有多么重要的,作为现代工业最重要的原料,橡胶不仅仅在军事上有广泛的用途,在工业上同样重要。就算朱祁钰还无法预测橡胶能够给国内工业发展带来什么变化,不过只要随着橡胶大规模的使用,思想已经完全解放出来的帝国科学家,工程师,还有那些发明家,必然会自己想出来地,这根本就不需要皇帝来操心。
做完了批示之后,朱祁钰率领大军在第二日一早就到达了和林。和林是帝国在蒙古设立的第一个据点,也是最重要地据点。准确的说,和林在这几年中已经发展成了一座颇具规模地城市。在北伐结束的时候,和林还是一座集市,准确的说,是蒙古人交换货物的地点而已。而当朱祁钰再次来到这里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近十年,不过和林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这座城市没有帝国内地城市都有的那些高大的城墙,不过,这确实是一座城市,而且是一座有十多万常主人口,非常繁华的城市。当然,让和林能够发展起来的原始动力就是贸易!
和林是内地商人与蒙古各部落进行贸易的第一个集市,也是最大的一个集市。虽然在道路修到了瓦刺堡垒之后,很多帝国商人为了能够更便宜的购买到蒙古人的货物,直接去了瓦刺堡垒,在那边与蒙古人交易。虽然随着蒙古各部落向西迁徙,越来越多的蒙古人开始以瓦刺堡垒为中心活动。但是,从整体上来说,瓦刺堡垒只是一个新兴的贸易集散地,在规模上是无法与和林相比的。每年春季,蒙古牧民回到滇北的草原上的时候,就会有大批的商人来到和林,用帝国内地出产的物资与蒙古百姓交换他们生产的皮毛,牛羊等等。
朱祁钰选择的西征时间也正好是冬末春初,当大军到达和林的时候,那些勤奋的商人已经先一步到了和林,这座在整个冬季里都死气沉沉的城市焕发了生机,也带来了繁华。当然,朱祁钰是很高兴的,特别是当他看到越来越多的蒙古人开始向汉人学习,接受汉人的文化,接受汉人的风俗,吃大米饭,喝高粱酒,穿的是用棉布,麻布,绸缎制作的衣服,并且用汉语跟商人交流的时候,朱祁钰已经深刻的感受到,在很多时候,贸易的力量是无穷的,就算他不刻意在民族交流中强调文化这一点,贸易也自然会让不同的民族之间的文化相互交流,相互渗透,并且最终使不同的民族和二为一,产生一个新的民族!
“陛下,卫广将军他们已经在外面等了很久了!”金英边说着,边小心的帮朱祁钰整理着盔甲上的饰品。
朱祁钰迅速的穿上了这套特制的黄金甲,在镜子里照了一下,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也该让他们等一等了,我们不能显得太急了,不然会被人瞧不起的!”
当朱祁钰全身披挂地走出营帐的时候,卫广以及跟在他后面的一帮蒙古军人都是眼前一亮。虽然皇帝很少穿戴得这么整齐,不过众人都立即感觉到,在他们眼前的不仅仅是帝国的皇帝,而且还是战无不胜的帝国大元帅。显然,于谦特意找人给朱祁钰重新打造的这副盔甲很有气势,不但能体现皇帝的高贵,还能让人觉得皇帝更为威猛,这也是朱祁钰特别喜欢这套盔甲的原因。
“怎么样,这套盔甲可是帝国工匠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打造出来的,不错吧?”朱祁钰看到卫广时。心情也很不错,“不过,你们都不要眼馋,朕已经给帝国每一名将军定做了一套类似的,虽然没有这么好看,不过都挺坚固的,比你们现在用的好了很多!”
“陛下,这几位是……”
“别说。让朕猜一猜!”朱祁钰走到了那几名蒙古军人的面前,上下打量了一番之后。说道,“卫广,这就是你挑选出来的将军吧?”
“他们都是蒙古军人中最优秀的!”卫广立即介绍了那几名蒙古人。“这次,我将蒙古骑兵改编成了五个骑兵军,他们都是这五个军的军长与副军长,按照帝国军队编制,最少也是少将与准将,当然。如果陛下同意地话,可以授予他们中将与少将军衔!”
朱祁钰点了点头。“我们等下再说。不过,怎么少了两个人?”
“有两个副军长因事回家去了。他们的妻子才生产,所以我特准了假。”
“那好,我们先去看看军队地情况!”朱祁钰说着,就翻身上马了。
不多时,一行人来到了和林北面的军营。这里原本是明军在北伐时建立的营地,后来明军撤走,就留了下来,几乎被完全荒废掉了。不过现在军营已经修缮一新,卫广也肯定在这上面花了不少地功大,军营也扩大了不少,星星点点的帐篷,还有正在升起的炊烟,让营地里显得生机勃勃。不过让朱祁钰感到有点奇怪的是,他并没有在营地里看到蒙古军人。
“军队都在北面,等待陛下检阅!”
当朱祁钰骑马来到了营地北面的那座小山丘上的时候,立即就被眼前地一幕给震住了。十多万蒙古骑兵整齐的排列成了五个巨大地方阵,是五个以军为规模的骑兵方阵,也只有在蒙古草原上,才能有如此宽广地地方让十多万人马整齐列队。而更让朱祁钰惊讶不已的是,这些蒙古骑兵都整齐的穿戴着明帝国骑兵的军装,连武器装备都差不多。看样子,卫广在改编这些蒙古军队的时候,没有忘记也给他们换上明帝国骑兵的标准作战装备。
卫广对自己的成果非常满意。“不瞒陛下,为了搞到这些装备,我可费了不少的力。听说,扬洪将军还要来我我的麻烦呢?”
朱祁钰皱了下眉毛,立即反应了过来。“卫广,你不会拦截了远征军的物资吧?”
“我有什么办法?”卫广装傻般的笑了起来,“申请的物资迟迟没有运来,我也就只好就地取才了。不过,于大人已经送了信来,给西北军的物资已经发出,不过,等扬将军看到了这支军团的时候,他也会很兴奋吧!”
朱祁钰苦笑着摇了摇头,也只有卫广这种胆大包天的人才敢拦截西北军的物资,如果换了其他人,恐怕根本就做不出这样的事来。
检阅了蒙古军团之后,朱祁钰让卫广把那些蒙古将军留了下来,然后带着卫广返回了明军营地。两人进了营帐之后,朱祁钰立即就将在里面收拾东西的内侍都赶了出去。
“卫广,你准备怎么利用这支蒙古军团?”
卫广迟疑了一下,说道:“陛下,末将的任务只是组建这支部队,至于该怎么使用这支部队,这不是末将能够做主的事情!”
朱祁钰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当初,朕也想亲自指挥蒙古军团作战,不过现在看来,你做了很多朕没有想到的事情,这十多万蒙古人都是你从各个部落里拉来的吧?”
卫广尴尬的笑了一下,才把他组建蒙古军团的事情说了出来。他在到达蒙古之后,就开始想办法拉拢人员。当然,他的办法也很直接,那些从西北前线调换回来的蒙古骑兵都在瓦刺堡垒与和林一带休整,而卫广直接就找上了门去,向这些蒙古军人做出了保证。比如,他们将获得与明帝国军人同样的待遇,不管是军饷,还是战利品的分割,伤残抚恤等等,都与明帝国军人一样,因此,很多蒙古人都愿意跟随卫广征战。接着,卫广找到了一些蒙古将军,从这些将军着手,许以了很高的承诺,拉拢了这些将军。本来这些蒙古骑兵应该是跟随扬洪西征的,所以他们所在的部落并不知道卫广此举有什么样的影响。
“也就是说,你没有与蒙古各部落的族长联系过?”见到卫广摇头,朱祁钰苦笑了起来,“不过,这也不是你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看来,朕还得帮你擦屁股啊!”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卫广有点不解的看着朱祁钰。
“你想想看,这些蒙古军人都是各部落的人员,你将他们拉入了明帝国军队编制,那不是从蒙古部落里拉人了吗?而当初,朕保证过不解除蒙古部落的武装,你这不是让朕出尔反尔了吗?不过,这并不重要,总会有办法解决的!”朱祁钰站了起来,长出了口气,又说道,“好了,至少你已经完成了任务。这五个军,暂时编为蒙古骑兵军团,为集团军一级的编制,你为军团司今,晋升为帝国陆军上将,而各军蒙古军长,副军长分别为中将与少将。当然,人事安排是你的事,你去处理吧,今后就由你来指挥蒙古骑兵军团作战!”
“这……”
“别这呀那的,既然是你一艘打造了这支军团,那你就对其最为了解,难不成,让朕帮你卖力?”朱祁钰笑着拍了下卫广的肩膀,“你给蒙古军人的那些承诺,朕会兑现的,不过,你应该知道,既然这已经是一支正规军团了,那你就必须要让所有的蒙古军人都认识到,他们不是在为自己的部落作战,他们是在为帝国作战,而他们本身就是帝国的一分子,明白吗?”
卫广连忙点头,显然他也是这么想的。
“好了,你去我梁岳他们吧,你也好久没有见过梁岳了。还有,利用我们在和林驻扎的这段时间,让蒙古军团的官兵与帝国军团的官兵相互了解,多进行交流。比如,你可以找梁岳他们举办一些军人联谊会,友谊比赛等等,反正只要是能够增进双方感情的活动都可以办,开销嘛,从军费里支出,去吧!”
见到卫广离开,朱祁钰这才开心的笑了起来,一到达和林,就得到了一支十多万的精锐骑兵,这不能不说是个巨大的收获!
第十卷 烈火燎原
第十一节 天可汗
大军在和林驻扎了大概十日,十多万明军与十多万蒙古军人几乎是欢庆了十日,在两军营地里,几乎天天都有庆祝活动,而这十多日下来,双方军人之间不但相互更为了解,更为信任,也建立起了一种特殊的友谊关系。
在新的一批物资到达和林之后,朱祁钰带着近三十万的军队继续上路了。浩浩荡荡的三十万人马,足足在从和林到瓦刺堡垒的道路上排起了数十里的长队。往往,当前队人马都要准备扎营的时候,后队人马还刚刚起程呢。当然,负责组织军队行军的工作不是由朱祁钰来负责的,也轮不到他来负责。
在离开和林的时候,朱祁钰就已经派人去联系蒙古各部落的贵族,并且将这些人请到了瓦刺堡垒去。在大军出发五日之后,朱祁钰率领近卫军先一步出发,然后让卫广与谢正卿两人负责主力部队的事情。当朱祁钰赶到瓦刺堡垒的时候,大部分得到邀请的蒙古贵族已经到了那里,并且到瓦刺堡垒东面数十里外前来迎接了帝国皇帝!
“臣等给陛下请安!”这些蒙古贵族在名义上已经是帝国臣民了,所以行的是臣子之礼。
“各位,不用如此客气,几年不见,大家都还好吧!”朱祁钰一一扶起了这些蒙古贵族,他这才发现,几个老面孔已经不见了,多出了几个新面孔来,显然,很多蒙古贵族都已经换人了。
众人在当天下午就到达了瓦刺堡垒,而先一步到达的金英等人也在匆忙间布置好了宴会场地,虽然不是很豪华,不过,这也让蒙古各部贵族感受到了皇帝对他们的重视。而朱祁钰要的也就是这个效果,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带着近卫军先一步赶过来了。
宴会热烈起来之后,朱祁钰将他要提出的事情说了出来。“这次西征,帝国发兵数十万,将一举扫平帖木尔帝国。相信各位对那个蒙古族的叛徒都很了解吧!”
会场里顿时热闹了起来,特别是那些年轻的蒙古人更是激动不已。
帖木尔当初宣称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后裔,不过这一点却从来没有得到过证实,反而大多人认为他是突厥人的后裔,而不是蒙古人的后裔!
“陛下!”一个大概三十岁的蒙古人站了起来,“对待叛徒,我们蒙古人是从不会手软的。这次帝国发兵西征,攻打帖木尔帝国,我们都会出力协助陛下!”
“不!”接着,另外一个蒙古人又站了起来,“帖木尔根本就不是蒙古人,他哪能算是叛徒,他是我们的敌人。对于敌人,我们更不会手软。如今陛下率军远征,我们自然不能落后。对付这个败坏了我们蒙古名声的敌人,我们将用手里的刀,用他们的血,来洗刷我们受到的耻辱!”
“对,对,杀掉他们,灭了帖木尔!”
……
一众蒙古人多喝了几杯高度烧酒之后,顿时都兴奋得大叫了起来。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朱祁钰露出了笑容。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不过,也不能太过火了。“各位,各位!大家都安静一下,他那个朕吧话说完!”
会堂上顿时安静了下来,那些蒙古人也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皇帝的身上。
“帖木尔做了些什么,现在我们争论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只需要知道一点,帖木尔帝国是我们的敌人!”朱祁钰略微停顿了一下,确定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他这边之后,这才接着说道,“当年,朕曾经向你们保证过,今后,只要是我们大军到达的地方,就都是蒙古人的牧场,我们所获得的土地,各位可以尽情地在上面放牧你们的牛羊。现在,这些承诺也没有作废,从西征开始,我们前进了多远,一千里,还是两千里?各位,朕的承诺兑现了吗?”
“陛下圣明,臣等对陛下感激不尽!”
朱祁钰点了点头。“君无戏言,既然是朕承诺过的,那就是帝国向各位做出的保证。不过,之前的西征,只是小打小闹,也只是与敌人纠缠一下而已。这次,我们的目的是要打到撒马尔罕去,打到帖木尔帝国的老巢去,我们就要与更为强大的敌人作战。显然,我们必须要有更强大的力量,是不是?”
“陛下,我们各部都听从陛下差遣!”
“很好,朕也知道,各位不会忘记我们当年的承诺,只是,朕有个问题。”朱祁钰走到了会场的中心,“在这场即将爆发的大规模战争中,我们是应该拧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共同作战,还是各自为战,哪一种办法才能更好的战胜敌人?”
“陛下,我们当然应该联合在一起对付敌人!”一个老者站了起来,看样子,他在蒙古各部落的影响都很大,“帖木尔帝国虽然行将就木,不过仍然是一个强大的敌人。前几年,我们数次与帖木尔帝国的军队交手,虽然占了一些便宜,不过也吃了一些亏,如果我们不能联合起来作战的话,那么就能难击败这个强大的敌人!”
“对,这就是最根本的问题,既然我们必须要联合起来才能战胜敌人,那么,我们通过什么方式联合?”朱祁钰扫了一眼周围的蒙古人,“是如同以往一样,由各部落的骑兵分别作战,还是将各部落的军队组建成一支完整的军团呢?”
当朱祁钰这话说出来的时候,周围的蒙古人都沉默了下来。数百年在草原上的残酷生活,让蒙古人都将军队看得无比的重要,这是他们能够生存下去,也是保护他们利益的唯一力量,在这个以拳头大小说话的世界里,力量就是一切,而军队就是力量的象征。显然,要他们交出自己的军队,并不那么容易。
“朕很清楚各位的想法。不过,这几年来,各位也应该深有体会。”朱祁钰心里冷笑了一下,他今天将这些蒙古人都召集起来,就是要颠覆蒙古部落的传统结构的。“在前几年的西征中,有多少蒙古骑兵参战,又有多少帝国军队参战,这一点,各位心里都很有数。不过,朕要问的是,在战场上,是蒙古骑兵更厉害,还是帝国中央军更厉害?”
这下,周围的蒙古人都是面有难色了,或者说很是不爽。在杨洪组织的西征中,参战的明军规模已直在蒙古骑兵之下,可是在战场上,明军的战斗力,以及承担的战斗任务都远超过了蒙古骑兵。特别是在几次大规模的会战中,明军是绝对的主力。往往一个明军骑兵军的战斗力要比五万蒙古骑兵还要强悍!显然,这让蒙古部落的贵族都感到了羞耻,数百年来,他们一直是草原上最强悍的骑兵,而现在,明帝国的骑兵已经远远的超过了他们,“蒙古骑兵部队战斗力低落的原因有很多,朕在这里就挑两个重要的说一下。”朱祁钰等到周围的人的目光都落到了他的身上后,接着说道,“第一是装备,这一点其实很好解决。以帝国现在的实力,要向各位提供足够的武器准备,武装各部落的部队,只是举手之劳而已。
不过,这不是最重要的,限制蒙古骑兵战斗力的最根本因素是你们是一盘散沙,而绝不是一支团结的,强大的军队。”
会场上安静了下来,而且是长久的安静了下来。朱祁钰用一种蔑视的,或者说轻视的目光扫过那些蒙古人的身上,迎接着蒙古人带着敌意的目光。显然,朱祁钰在挑战这些蒙古人的忍耐力,并且在用目光打击着这些蒙古人的自尊心!
“陛下太轻视我们蒙古人了,在大草原上,蒙古人就没有失败过!”
“对,你们没有失败过,但是现在你们却在这里与朕如同朋友,兄弟一般的喝酒,吃肉,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