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就带你去!”
两人加快了脚步,很快就穿过了将军府后面的庭院。来到了一处储放柴火的地方。
“这里,下面是一条地下通道,应该在城内以及城外都有出口,不过,现在大军里三层,外三层的将名古屋围得水泄不通,相信徐有贞根本就逃不远!”
两人没有迟疑,杨天奉找来火把点燃之后,就一头钻了进去,独孤白则紧跟着进了地道。地道并不宽敞,而且两侧的墙壁上都湿漉漉的。
光线很暗,火把根本就无法照亮整条地道。不过,两人的视力都很好,所以脚步都很快。不过,就算两人几乎小跑着前进,也足足用了跑了两刻钟,前面的杨天奉这才停了下来。
“先生,这里有个一个出口!”
“那应该是在城内的出口,现在明军已经进城,徐有贞不可能从这里出去,附近肯定还有一条暗道!”
杨天奉也反应了过来,两刻钟,他们就算一直以直线前进,也绝不可能到达城市外面。显然,在这方面他比独孤白差了很多。
只见独孤白用手在地道的墙上到处敲打了一阵,然后突然停了下来:“就在这里!”
杨天奉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只见独孤白手心一用力,那面墙立即陷下去了不少。
“我来试下!”
独孤白立即拉住了杨天奉,说道:“墙内是石板,打不碎,找找周围,肯定有开门的机关!”
一番寻找之后,两人在旁边的墙上找到一块不太起眼的卵石。不过,这条地道的墙壁上都是泥土,根本就没有卵石。两人对视一笑,独孤白立即左右转动了几下卵石,接着,那扇石门就打开了。
“先生,我先进去!”
独孤白淡淡的笑了一下,知道杨天奉担心里面有危险,所以先行。
这条地道更为狭窄,很多地方都需要侧身而过,不过走了两刻钟,两人都没有遇到什么麻烦。当前突然出现一丝曙光的时候,杨天奉立即放慢了脚步。
“那边是出口!”
“对,外面有人,而且人数不少!”独孤白的耳力非常好,“还有几匹马,看来徐有贞刚从这里经过,正要逃跑,我们必须要拦住他!”
杨天奉觉得有点不太对劲,毕竟现在外面是大白天。这出口最多也就在明军防线后面不远的地方,如果徐有贞想逃跑的话,用不着做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更不可能留下人在地道出口处,这不是故意在招惹附近的明军注意吗?不过,他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独孤白已经闪身而过,朝地道出口出冲了过去。不知什么时候,他已经将腰间的佩剑拔了出来。
“先生小心!”
杨天奉还是晚了一步,当他一把拉住独孤白的时候,几支飞镖已经从地道出口处射了进来。独孤白反应极快,几个非常微妙的闪身动作就躲过了那些飞镖,不过跟在后面的杨天奉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只勉强地躲过了两支飞镖,后面的三支飞镖分别射在了他的胸口与手臂处。
“大胆刺客,竟然敢暗算我!”趁着洞口外的日本武士来不及发出第二批飞镖,独孤白已经飞身跃出了地道。
杨天奉正想跟出去,突然觉得一股劲提不起来,一屁股就坐在了地道的出口处。这时候,他才发现,打在胸前的那两支飞镖都被铠甲挡住了,没有伤到皮肉,只有打在肩膀上的那支飞镖从铠甲的边缘擦了过去,并且划破了表皮。显然,飞镖上有毒,不然这点伤根本就不可能让杨天奉突然失去力气。
一口气的功夫不到,外面的五个日本武士就被独孤白给干掉了。这时候,独孤白也冲了回来。一见到杨天奉的脸色,他也大吃一惊。
“将军,别用力,不然毒入心脏,就没有办法救了!”是杨天奉的提醒救了独孤白,独孤白为此也感到有点愧疚,他一撕开杨天奉胳膊上的衣服,就看到了已经变黑的伤口,“飞镖上的毒很厉害,将军千万别用力。”
“先生……”见到独孤白给自己吮吸伤口上的毒液,杨天奉挣扎着就要反抗。
独孤白心里一急,一掌就劈在了杨天奉的脖子上,这一掌力气刚好让杨天奉昏了过去,而不至于伤了他的性命。杨天奉也只是感到眼前一黑就昏了过去!
等到杨天奉再次醒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已经躺在床上了,胳膊上裹着纱布,虽然整条左胳膊都麻木得没有任何感觉,不过杨天奉也知道,那毒镖没有要了他的性命,而这全是独孤白救了他。
“陛下,末将……”一见到坐在床边椅子上的皇帝,杨天奉就要起身行礼。
“躺下,躺下,医生说了,你不能乱动!”朱祁钰立即按住了杨天奉,接着叹了口气,“幸亏独孤先生有止毒良药,不然恐怕还没有把你送到医院,就已经一命呜呼了。不过,现在不要紧了,伤口里的毒已经被排了出来,再休息一两个月,就可以下床运动。放心吧,不会有什么后遗症的,朕知道你还没有成家,如果因此断了杨家的后,那朕的责任就大了!”
杨天奉一愣,尴尬地笑了起来。“陛下,徐有贞被抓住了吗?”
“已经被独孤先生抓住了,现在正在审问,你不用操心!”朱祁钰站了起来,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包裹出来,“你救了独孤先生一命,这是他临走前托朕交给你的。当然,里面是什么,朕也猜了出来,等伤愈之后,你也要抓紧时间修炼,别辜负了独孤先生的一片好意!”
“这……”杨天奉一摸那包裹,立即就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了,而如同独孤白这种将金钱,功名视为粪土的侠客,能够送得出手的东西,自然不会是金银了。
“好了,见你没事,朕也就放心了。过几天,你就随船队先回帝国,在国内才能得到更好的治疗。”朱祁钰拍了拍杨天奉的肩膀,“这次,你立下了大功,当然,第五军军长的位置还是你的。朕会另外安排卫广将军。不过,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养好身体,今后才能继续跟随朕征战天下,明白吗?”
杨天奉连忙点了点头,他最担心的就是无法再上战场,不过见皇帝的意思,他这伤并不算太严重,以后还能继续上阵杀敌!
离开了战地医院之后,朱祁钰带着侍卫回到了旁边的主营。清扫名古屋战争的事情他早就安排了下去,而现在朱祁钰最关心的,就是审问徐有贞的结果。杨天奉受伤之后,独孤白立即给他处理了伤口,然后就去追击徐有贞,在遇到一队明军巡逻队的时候,独孤白把杨天奉的位置告诉了那些明军。也就在杨天奉被送到医院来的时候,独孤白追上了徐有贞,干净利落地解决掉了几个日本武士,在徐有贞自杀之前,就将其逮住了。当然,杨天奉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三天之后了。而这三天时间里,明军已经攻占了名古屋,而且还找到了一间密室,这间密室里有着朱祁钰所有疑问的答案!
“陛下,徐有贞还没有招,我们正在继续审问!”
朱祁钰皱了下眉毛,说道:“除了弄死他,任何手段都可以用上,如果在他老实交代之前弄死他的话,审讯人员都得去陪葬,明白吗?”
那名军官有点诚惶诚恐地点了点头,这才转身离开正在朱祁钰犹豫着是不是应该去看一下审问的时候,一名侍卫团的军官跑了过来。“陛下,织田信长醒过来了,他要见陛下!”
朱祁钰一愣,“走,我们就去见见这个西军的统帅,想必织田信长此时也是悔恨不已吧!”
半路上,朱祁钰遇到了正急匆匆赶来的上杉谦信。原本上杉谦信在后方负责指挥日本中央军为前线的明军运送物资弹药,并且救助伤员,收押战俘。显然,上杉谦信也是在得知明军抓住了徐有贞,找到了织田信长的消息之后立即赶过来的。
“陛下……”
朱祁钰看了上杉谦信一眼,说道:“上杉将军,肯定有许多事情是我们没有想到的,也有很多是我们之前根本就无法想像的,现在当所有的谜底都解开了的时候,我们恐怕根本就不相信这会是事实!”
上杉谦信尴尬地笑了一下,朱祁钰是在给他打预防针,好让他等下别表现得过于惊讶了。
“不过,事情终归有个结束的时候,不管这个结果多么的出乎我们意料,不管这个结果多么的让我们感到惊讶,不过,这终归是个结局,就算是一个让我们不太满意的结局,但这必然是个结局,是不是?”
“陛下所言正是,如果我们需要一个结局的话,有比没有要好出千万倍!”
两人笑而不语,不多时就到了关押织田信长的地方,不过在见到织田信长之前,上杉谦信显得有点紧张,毕竟这么多年来,织田信长一直是他最大的敌人,现在这个敌人已经被打败了,而且就在他的面前任人宰割。不过,在上杉谦信看来,不管织田信长的结局如何,他都觉得有点失落,就如同一个人在完成了自己所有的目标之后所产生的那种感觉!
第九卷 东瀛平叛
第六十一节 往事前因
京城叛乱之后,朱祁钰曾下令在全城进行搜捕,追捕叛党,不过最终并没有找到太上皇朱祁镇,以及叛乱魁首徐有贞两人,甚至连徐有贞的亲人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一时之间,徐有贞以及上皇的去向成为了京城叛乱的最大谜团。显然,当朱祁钰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搜捕叛党,并且重金悬赏徐有贞人头的情况之下,徐有贞是不可能留在帝国境内的,只有逃出帝国,才有一线生存的希望!
也就是在这一情况之下,徐有贞带着上皇逃到了辽阳,然后伪装成商人进入了朝鲜王国,再在朝鲜南面港口,以重金买通了一伙日本海盗,准备逃往日本。在上了日本海盗的船后,徐有贞遇到了他根本就没有想到的麻烦,那家来岛家控制的海盗并不想将他们送到日本去,而是见财起心,要杀人取财。
危机关头,徐有贞说出了自己的身份,以及朱祁镇的身份,并且要见海盗的统帅。也算是徐有贞命不该绝,这支海盗的头目是一个见了点世面的人,而且也听说了明帝国京城发生的叛乱。他一搞清楚徐有贞与朱祁镇的身份之后,就知道这两人奇货可居,立即就制止了手下,然后带着两人返回了来岛家的老巢!
这时候,来岛家已经与织田信长结盟,加入了西军,并且刚在织田信长与本愿寺的战争中立了大功,助织田信长击败了本愿寺的水军,正受到织田信长的重用呢。很快,徐有贞与朱祁镇就被秘密地转移到了名古屋,并且被织田信长软禁了起来。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徐有贞的命运出现了转机,日本的历史也在这个时候走上了另外一条轨道。第一个见到徐有贞的不是织田信长本人,而是织田信长手下最厉害的两员大将之一的丰臣秀吉!显然,这两人碰到一起就绝不会有什么好事!
丰臣秀吉早就有了入侵朝鲜与大明的野心,在西军控制了日本大半辟江山,将东军压到角落里去。并且顺利地征服了九州与四国之后,丰臣秀吉就多次鼓动织田信长发兵朝鲜。特别是在也先率瓦刺大军进攻明帝国,一路打到了京城的时候,丰臣秀吉更是认为入侵朝鲜,并且以朝鲜为跳板进攻大明的时机已经成熟了,几乎一有机会就会去鼓动织田信长发兵朝鲜。显然,织田信长不是疯子,他非常清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个道理,明帝国就算是国运衰落,也要比日本强大很多,而且日本国内的战乱还没有结束,如果发兵朝鲜的话,那不是给东军机会吗?
徐有贞的到来,让丰臣秀吉看到了实现自己野心的希望。在徐有贞这里,丰臣秀吉获得了一些他梦寐以求的情报,比如明帝国有多衰弱,国内的情况有多么的混乱。而丰臣秀吉兴奋之余,甚至没有多加考虑这些话的真假程度。在当时的情况下,徐有贞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让织田信长不把他交还给朱祁钰,他恐怕什么话都能说得出来。而且,这个阴谋家在看出了丰臣秀吉的目的之后,更是竭力鼓动丰臣秀吉去说服织田信长入侵朝鲜,然后打回大明,好实现他控制明帝国的野心!
丰臣秀吉也正是拿着这些废话去找到了织田信长,而织田信长当时也正好苦于没有办法对付上杉谦信,与东军之间的战争进入了僵持阶段。而西军各利益集团是依靠一个共同的敌人才团结起来的,如果对东军久攻不下,那么各利益集团必然会为了自己的最高利益而分道扬镳,甚至有可能投靠东军,结果导致西军全面失败。在无法迅速击败东军的情况之下,织田信长需要为西军找一个新的目标,一个比击败东军更崇高的目标。显然,此时丰臣秀吉的提议影响了织田信长的决定,在发现西军正在崩溃的情况之下,织田信长做出了决定,委派丰臣秀吉率军入侵朝鲜,而他则留在日本,继续对付上杉谦信!
正是这个决定,最终彻底地改变了日本历史的走向,也就有了后来丰臣秀吉侵朝,以及数十万日军在朝鲜被明军完全歼灭,而明帝国也正是为了这一原因而发动了东征战争!当然,这些都已经是往事了,而且在前面的篇幅中已经提到,就不再多啰嗦。
侵朝失败之后,织田信长已经没有了选择。而且丰臣秀吉神秘失踪,下落不明,让织田信长失去了最厉害的将领。如果不是徐有贞确实口舌厉害的话,恐怕在织田信长一怒之下就把他给杀了。不过,这徐有贞一番唇舌之后,织田信长不但没有杀他,反而还重用了徐有贞。关于织田信长为什么会重用徐有贞,这只有朱祁钰与上杉谦信才知道,因为朱祁钰,上杉谦信两人与织田信长单独谈话的那一段历史根本就没有记载下来,谈话内容自然不会出现在任何一本历史书上。不过,可以推断,在当时的情况之下,织田信长确实没有太多的选择,启用徐有贞,也许仅仅是为了更多的了解明帝国的情况,不过,这最终也导致了织田信长的悲惨结局!
后来,东军秘密策划,将天皇接到了宇都宫,而被织田信长送到了天皇身边去的朱祁镇也被东军一起劫持到了宇都宫去,所以后来卫广率第五军突击宇都宫的时候,找到了朱祁镇,却没有找到徐有贞,因为徐有贞一直留在织田信长身边,根本就没有离开过织田信长半步!
明军渡海东枕,织田信长迅速落败,而最终说服织田信长放弃抵抗,与明军谈和的人正是徐有贞。从这一点上来看,徐有贞这人不但玩阴谋手段厉害,而且还很能忍。如果他不能忍的话,也不可能屈居于织田信长之下,利用织田信长的力量来与朱祁钰做对了。
东征之后,织田信长在徐有贞的帮助下,制定了一套阴奉阳违的策略。表面上,西军严格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且听从天皇的中央政府调遣,并且让出了很多地盘。而实际上,西军一直在大规模采购武器装备,囤积作战物资,光是粮草,三年多时间之内,织田信长就利用尾张地区的富庶,为反叛准备了至少三年的粮草。当然,这三年多时间之内,织田信长,准确的说应该是徐有贞为了达到叛乱的目的,还做了很过多事情。
比如,通过买通中央政府的官员,在很多前西军控制的地方按插自己的人手,秘密联络以前的同盟者。甚至通过威逼利诱让一些中央政府,乃至东军的将领与官员投靠到了西军的怀抱里来。不说别的,三年多时间之内,中央军从明帝国采购的武器装备之中,至少有三成变相流入了西军手里,而这其中,以火炮为主!
经过了三年的准备,当得知朱祁钰率领的明帝国远征军在西洋遇到了麻烦时,徐有贞与织田信长产生了严重的分歧,这也最终导致了两人之间的一场严重对抗。或者说,正是在这个时候,一心想要复仇的徐有贞彻底地对小心过头织田信长丧失了信心。当时,徐有贞认为明军远征西洋,是反叛的最好时机,而织田信长则坚持认为,三年多的准备时间太短暂了,要想反叛成功,并且将明军赶出日本,还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显然,在这一点上,织田信长的判断是正确的,不过也不能说徐有贞的判断没有一点道理。如果明帝国集中全力西征的话,三年之内,恐怕那些能够拖住明帝国后腿的国家都被打败了,如果那个时候再发动叛乱的话,根本就没有多少机会。就算能够将明帝国驻日军队全都赶走,难道朱祁钰不会再来一次东征,集中更多的,更强大的军队,一举将日本的反叛势力给铲平?
正是这一分歧,最后让徐有贞决定向织田信长下手。显然,在玩阴谋手段方面,织田信长比起徐有贞差多了。在他收留徐有贞的这几年时间里,虽然一直认为徐有贞被他控制着,被他所利用,不过实际上,是徐有贞在利用织田信长,而且徐有贞还秘密地控制了织田信长身边的一批人,包括织田信长最为信任的德川家康!
在很大的程度上,德川家康与徐有贞是同一种人。如果没有明帝国突然崛起,没有朱祁钰发动的西征,那么最终统治日本的极有可能是德川家康。此人也极为擅长阴谋斗争,当初他与织田信长结盟,本身就是为了利用织田信长手里强大的实力,好对付武田信玄,北条氏康,以及更为强大的上杉谦信,在关东地区谋求到一块发展之地。不过,后来明军东征,并且将德川家康控制的关东地区作为了最重要的军事据点,还让天皇将关东封给了那个外来的江户王,显然,德川家康也想复仇,更是对织田信长失去了信心。
两人一拍即合,在德川家康的帮助下,不出半年,徐有贞秘密控制了织田信长身边的人,而且将所有不受他控制的武士都想办法调走了,有的则干脆暗杀掉,然后再嫁祸给了中央政府与东军!
也就在日本天皇太子神秘死亡之前,徐有贞在无任何外人知晓的情况之下,将织田信长软禁了起来,并且利用一个极为酷似织田信长作为傀儡,继续控制那些还不知情的西军将领。当然,在这其中,德川家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即使有一些西军将领产生了怀疑,不过在德川家康都没有任何怀疑的情况之下,这些人也都没有再继续调查下去。甚至连之前西军的二号人物,织田信长手下两员大将之一的明智光秀都没有任何的怀疑!
邓茂利用天皇对付织田信长是引发战争的直接原因,当然,如果从更深的角度来看的话,西军叛乱是必然的,而利用天皇要捉拿织田信长发动叛乱,这只是一个借口而已。徐有贞需要的也就是这个借口!不过,正是在这场叛乱的初期,徐有贞在军事战略指挥上的拙劣表现暴露无遗!
换了织田信长,甚至明智光秀在徐有贞的位置上,绝不会在叛乱初期犯那么多的低级错误。首先,在西进没有能够将明军残余部队赶下大海的情况之下,就转移主力去攻打关东地区。而后来,又在明军登陆马关之后,将围攻东京的部队转移到西线战场上来。可以说,这样的错误犯上一次都已经算是非常的糟糕了,而犯上两次,那就只有军事白痴才能做得出来。
当然,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德川家康在叛军中的影响力。最初徐有贞确定先西后东的战略是没有大问题的,即使是朱祁钰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来。不过,在进攻马关的行动受到了挫折之后,德川家康坚持要在明军主力到达之前占领关东地区,因为这里是他的老巢!而徐有贞不得不重视德川家康的要求,毕竟德川家康知道一切事情,而且有自己的一帮武士,也是玩阴谋手段的一个好手,徐有贞拿他根本就没有任何办法。
到这里,谜底基本上都解开了。当明军找到了被软禁在密室里的织田信长的时候,朱祁钰就对这一经过猜了个八九不离十。而在听完织田信长对之前发生的事情的讲解之后,朱祁钰更肯定了自己的猜测。后来,徐有贞招认的事情也与此差不多,只是在一些细节问题上有所出入,比如,明智光秀在这场叛乱中所扮演的角色!
听完了织田信长的讲述,上杉谦信也心事重重,显然,这中间的变故,这段时间内发生的阴谋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或者说,是让上杉谦信十分的惊讶!惊讶之余,上杉谦信也在暗暗庆幸,他幸亏一直跟随朱祁钰前进,不然的话,恐怕他的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将军,不用想得太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结局的!”朱祁钰走出了关押织田信长的营帐之后,拍了下上杉谦信的肩膀,“当然,织田信长的路还没有走完,还有最后一步,我们都拭目以待吧!”
“陛下准备如何处理织田信长?”
朱祁钰看了上杉谦信一眼,说道:“将军,你不要忘记另外一个人,织田信长还必须要做另外一件事情,我们才能知道另外一个人真正的立场!”
上杉谦信一愣,顿时明白了过来。显然,朱祁钰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曾经欺骗过他,或者说想利用他的人!
第九卷 东瀛平叛
第六十二节 阴谋策划
十多天之内,明军完成了扫荡尾张地区的作战行动。除了还有在琵琶湖北面的叛军之外,大部分的叛军都已经被剿灭了。负责清剿残余叛军的明军官兵没有让朱祁钰失望,逃出名古屋的德川家康在南浓城被陈豫的第二军给碰上,结果德川家康率领五百武士负隅顽抗,被陈豫给消灭掉了。而另外大部分逃出了名古屋的叛军将领也纷纷被擒,或者是被消灭掉。当然,如果将上野等山区的叛军计算在内的话,要最终平定叛乱,恐怕还要等到几年之后了!
朱祁钰并没有过多的浪费时间,在见到了陈懋之后,他得到了一条不那么愉快的消息。明智光秀控制的丹后,若狭,丹波三地的叛军并没有向陈懋的西线兵团投降,而是让陈懋来转告朱祁钰,他只会向明帝国皇帝,或者是天皇交出武器,换句话说,就是要朱祁钰去他所在的福井城接受他的投降!
“陛下,我认为这明智光秀有别的企图,陛下不会真的去福井吧?”陈懋也很是担心,现在福井有数万叛军,而且距离附近最近的明军都在两百里之外,如果皇帝真的去了福井,明智光秀又图谋不轨的话,那不是去主动当明智光秀的人质吗?
“陈懋,你认为朕会这么蠢?”朱祁钰冷笑了一下,“摆明了,明智光秀就是不想投降,而他之前投靠我们的目的也很简单。他根本就不想受到织田信长的摆布。或者说,明智光秀早就知道控制西军的是徐有贞,而不是织田信长。他之所以隐忍不发,是认为自己斗不过徐有贞,所以要借助我们的力量。现在,徐有贞已经战败,而且织田信长也落入了我们的手中。如果朕去了福井,被明智光秀所劫持的话,到时候明军就不得不撤出日本。甚至连天皇都将小命不保,而上杉谦信的将军幕府更是难以苟存下来,日本还不成了明智光秀的天下!”
陈懋连连点头,见到朱祁钰如此想,心里也松了口气。“那么,我立即率兵进攻福井,把明智光秀抓来,供陛下审问!”
“需要派兵去打吗?”朱祁钰大笑了起来,“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明智光秀的企图,要对付他就容易得多了。明日,朱文正就会赶过来,到时候我们再商议一番,看看用什么办法对付明智光秀最为妥当。
当然,最好是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干掉明智光秀!”
陈懋也不再多说什么了,他只是一名领兵打仗的统帅而已,而真要玩阴谋手段,他就差得太远了。当然,他也早就知道朱文正的厉害,如果有朱文正帮住皇帝出谋划策的话,那问题不会太大吧!
第二日一早,从东京赶来的朱文正就到了明军设在名古屋城外面的军营。因为名古屋城内已经是一片废墟,很多埋在废墟下的叛军尸体都没有挖掘出来,所以朱祁钰没有进入这座城市!一直在城外扎营。这也是朱祁钰行军打仗的一惯风格,没有完全的必要,他宁愿在野外扎营,也不愿进入敌人的城市内。
在让人叫来了陈懋之后,三人开始商讨对付明智光秀的办法。当然,首先仍然是陈懋介绍了明智光秀的要求,接着朱祁钰说出了他的判断。朱文正则一直沉默着,脸色不大好看,显然,他也与朱祁钰的想法差不多。
“陛下的判断很有道理,从明智光秀秘密前来拜见陛下开始,臣就怀疑他的企图。而且,随后明智光秀的举动都证明了一点,他并没有安心与我们合作,而是在想方设法地利用我们。当然,之前没有确凿的证据,臣不好将话题点明了!”朱文正还有一半的理由没有说出来,毕竟之前朱祁钰没有怀疑明智光秀,他自然不好在皇帝面前说别人的坏话。“现在看来,明智光秀的企图确实很可疑,而且他表示只向陛下,以及天皇投降,这就证明他想抓住一个人质。到时候,不管是陛下,还是天皇,只要被他控制,恐怕日本的局面都将不为我们所掌握了!”
“朱大人,我有点不明白了,就算明智光秀控制了天皇,那我们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吧,我们最多不过再立一个天皇而已,明智光秀难道还能在日本闹翻天不成。”
朱文正淡淡地笑了一下,他悄悄的看了一眼皇帝的反应之后,这才说道:“元帅,你这话就有问题了。现在,我们控制日本的基础是什么?从根本上来讲,仍然是巩固天皇在日本人心里的地位,而扶持上杉谦信成立幕府,这也是为了控制天皇而已。从根本上讲,我们必须要控制天皇,才能控制日本,而幕府的存在,只是为控制天皇而多设了一道保险。如将军所说,如果天皇被明智光秀掌握的话,那我们就不得不再设一个天皇。当然,这有现成的,至少我们不可能让天皇唯一的儿子去福井。不过,到时候,明智光秀就算没有任何的证据,也可以捏造一些事情出来。比如说,我们新设立的天皇不是正统,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这条原则,在哪里都通用。显然,到时候,明智光秀可以通过控制天皇,与我们进行交易,然后光明正大的设置他的幕府,与上杉谦信的幕府对抗。当然,最好的结果,是日本再次分裂成两部分,由两个有实力的军阀统治日本,结果,几年,或者说十几年,几十年之后,我们能够保证日本不发生另外一场叛乱吗?就算我们下定决心,铲除明智光秀,那明智光秀不会带着天皇进入山区吗?只要明智光秀将战争再拖上个一年半载,恐怕我们就不得不与他妥协了。到时候,他仍然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拖垮上杉谦信的幕府政权!”
朱祁钰开始也有同样的疑问,而且认为让天皇死在明智光秀手里是最好的,这样至少能让他的儿子当上日本天皇。不过,在经过了朱文正的这一番分析之后,朱祁钰也猛然明白了过来,显然,绝不能让天皇落入明智光秀手里,而且明帝国也不可能再在日本耗上半年了。
“朱大人,那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朱祁钰冷静了下来之后也狠下了心,既然要做,就要做得彻底。本来,他还没有想过要对付明智光秀的,只要明智光秀老实听话,给他在上杉谦信的将军幕府里安排一个不错的位置都可以。不过现在明智光秀有心要造反,那就不能有半点怜悯之心。
“办法是有,而且还很简单,就是不知道陛下能否让一个人去死!”
“什么意思?”朱祁钰身体微微一震,立即明白了过来。显然,他之前也想到过这个办法,而且与朱文正现在想到的完全一样。
“朱大人,就别打什么哑谜了,直接说吧!”陈懋可没有想到,而且他也没有耐心去猜测朱文正的话。
朱文正淡淡地笑了一下,说道:“办法很简单,我们将织田信长交给明智光秀,让明智光秀进退维谷。到时候,不管他怎么处理织田信长,都是死路一条!”
陈懋皱了下眉毛。“朱大人,这办法恐怕不奏效吧,如果明智光秀一刀两断的杀了织田信长,他难道还怕织田信长有本事杀了他吗?”
“杀了织田信长?那明智光秀就是在自取死路,而且是速死之路!”朱文正笑了起来,“陈元帅,你应该也知道织田信长在西军中的影响力吧。虽然说,西军也是各利益集团组成的。但是,这么多年来,至少在徐有贞代替了织田信长之前,他早就已经在各个利益集团内安置了自己的人,明智光秀的影响力有多大?他手里最多几千亲卫而已。而现在明智光秀控制了多少叛军?近十万,这十万人难道都忠于明智光秀,而不在乎织田信长吗?只要织田信长死在了明智光秀的手里,到时候就算那些忠于织田信长的叛军将领没办法除掉明智光秀,现在团结在明智光秀周围的叛军也必然分崩离析。到了这一步,就算我们的军队不去对付明智光秀,只要给上杉谦信打个招呼,相信日本中央军很乐意效劳吧?当然,更多的可能是,叛军发生内乱,由其他的叛军将领干掉明智光秀。到时候,叛军失去了主心骨,要对付十万没有统一指挥,没有统一目标的叛军,这也肯定要比对付一支统一行动的十万大军容易很多吧?”
陈懋一愣,尴尬地笑了一下,说道:“照朱大人这话,明智光秀也肯定知道织田信长的重要性,如果他不杀了织田信长的话,那不是没事了吗?”
“没事?陈元帅,事情不会这么简单的!”朱文正笑着摸了下山羊胡,“在我们围攻名古屋的时候,明智光秀在干什么?他有十万大军,并不南下救援,而是福井隔岸观火,你认为织田信长会放了明智光秀?而且,只要我们稍微向织田信长透露一点明智光秀之前联络我们,对付西军的事情,恐怕以织田信长的脾气,他绝不会放过明智光秀吧?当然,织田信长不会愚蠢到立即对付明智光秀,而是会先屈居篱下,联系上那些忠于他的叛军将领,等到他控制了叛军之后,再对明智光秀下手。这一来,明智光秀最多只是晚死一段时间而已,根本就不不可能对付得了织田信长!”
陈懋苦笑了一下,说道:“这么说来,不管明智光秀做出任何选择,他都必死无疑了?”
“对,明智光秀没有选择!”这时候,朱祁钰插话进来,“朱大人的意见很有道理,不管明智光秀如何处理织田信长,他最后都得完蛋,可以说,明智光秀只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而已。当然,以朕判断,一山难容二虎,明智光秀肯定会知道织田信长最后不会放过他,所以他会派人杀了织田信长,然后以雷霆手段除掉那些对织田信长忠诚不二的叛军将领,妄图控制住叛军。只要这时候,我们能够在外界施加一点压力,而且提前给那些叛军将领送去消息,那叛军必然发生内讧!”
“陛下圣明,而且这事最好让上杉谦信去做,毕竟,他对叛军的内部结构最为了解,到底什么人只忠诚于织田信长,他肯定很清楚。而且,为了防止明智光秀先下手为强,必须要做到隐秘,先安排好叛军内部的将领,然后再送织田信长过去,到时候,就算明智光秀立即动手,也绝不可能得逞!”朱文正也连连点头,“以臣的判断,如果我们通知明智光秀来接人的话,他绝不会让织田信长活着到达福井,而且为了保证除掉织田信长,他甚至有可能亲自前来迎接。当然,他不可能笨到来名古屋的,而是提出在半路迎接织田信长。到时候,他会在半路下手,只要他除掉了织田信长,那我们立即向其他叛军将领发出消息,让他们对付明智光秀!所以鹤蚌相争,渔翁得利,我们就坐观变故!”
这时候,一名侍卫进来,报告上杉谦信在外面求见。朱祁钰犹豫了一下,准备等下再见上杉谦信。
“陛下,臣认为,最好让上杉将军也参与此事,只要他也有份,这更有利于我们控制幕府!”
朱祁钰皱了下眉毛,这才点了点头,让侍卫去将上杉谦信带了进来。而当上杉谦信见到了朱文正与陈懋两人也在之后,立即明白朱祁钰正在与这两人商讨机要事情,正要准备离开,就被朱文正叫住了。随后,朱文正把之前讨论的事情大概讲了一下。显然,上杉谦信在这场阴谋中是没有任何选择的,特别是在他知道了这个计划之后,根本就不可能站在与朱祁钰对立的一面去。
“将军,此事朕并不强迫你,完全由将军自己决定。朕提前保证,不管将军做出任何决定,绝不会影响到我们双方之间的友好关系,也不会让朕改变对将军的态度!”朱祁钰确实是不想逼迫上杉谦信插足进来,毕竟上杉谦信不是玩阴谋的料。
“陛下,此事关系到了日本的未来,我自然不能退让。既然需要我出面,那么谦信绝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朱文正才旁边笑着微微点头,朱祁钰见到朱文正的表情之后,也只有长叹一下,做出了让步,让上杉谦信参加了这次的行动。当然,这也为最后平定大规模叛乱打下了基础!
第九卷 东瀛平叛
第六十三节 本能寺之变
京都郊外,一支骑兵队伍慢步前进着。当京都那华丽的皇宫出现在领军将领眼前的时候,马队停了下来,马队中间的那架马车也跟着停了下来。走在最前面那将军正是上杉谦信,而跟随上杉谦信的是一队日本中央军的骑兵,日本中央军仅有的几百骑兵。
当上杉谦信来到马车旁边的时候,周围的军人都散开了,不过这些军人都保持着一定的警惕样子,仿佛那架马车里面有一个很危险的人物一样。这些跟随上杉谦信征战多年的军人确实一点都不敢放松,就算那个曾经最强大的敌人现在已经是半瘫痪的状态,他们也不敢有丝毫的放松大意,“天魔王”的外号不可能是任何人都能拥有的,只有实力最强悍,手段最狠辣的人才能配得上这个外号!而在上杉谦信的所有对手中,也就只有一个人拥有这个外号,一个曾经数度将上杉谦信逼到死角里的对手!
“这到哪里了?”马车里传出一个沙哑的声音,仿佛许久没有喝过水一样。
“织田君,已经快要到京都了,我们也该分手了!”上杉谦信的话冷冰冰的,虽然他一直被公认为日本战国时期最仁慈,也最为心软的名将,不过在这一刻,上杉谦信的话语,眼神中并不带半点的仁慈,也不见一点心软的表现。
“上杉君,难道我们就此道别吗?”织田信长也认识到了自己的结局,语气中带着一种悲凉地感觉。
“前面就到本能寺了。人各有归,织田君自己保重了!”上杉谦信仿佛不想再与织田信长谈下去一样,话刚完,就策马向前而去。
队伍前面不远处就是本能寺,京城最大的寺庙之一。这也是明智光秀提出“迎接”织田信长的地方,上杉谦信他们也只能将织田信长送到这里。
当队伍进入本能寺的时候,里面的僧人早就不知了去向,仿佛这些僧人也预感到,这一日将发生严重的事情。在手下将织田信长安顿在寺庙里的时候,上杉谦信毫不迟疑的就带着人马离开了,他不想在这里呆得太久,仿佛本能寺里的佛光在感染着他一样,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上杉谦信不想在佛主的眼皮底下做这种肮脏的交易。
寺庙外不远的树林里,朱祁钰率领的两千侍卫与近卫军耐心的等待着即将发生的事情,只有那些战马在不安地喘着粗气。树林里很静,静得鸦雀无声。除了战马粗重的呼吸声之外,只有偶尔发出的金属碰撞的声音。两千多人就如同两千多尊雕像一样,纹丝不动,静静地等在那里。
不多时,一人一马从森林外的草地上奔驰而来,人还未到朱祁钰身边,那军官就已经翻身下马。“禀报陛下,上杉谦信已经将织田信长送到了本能寺,现在他正率领队伍南返。”
朱祁钰向本能寺的方向看了一眼,上杉谦信返回的道路正好在另外一边,虽然看得到骑兵腾起的烟尘,不过却显得那么的遥远。
“继续去监视情况,有消息立即来报!”陈懋支走了那名军官,然后向朱祁钰靠近了几步,说道,“陛下,要让人去截住上杉谦信吗?”
朱祁钰抬了下手,然后又放了下来。“按照计划行动吧,等上杉谦信到了奈良之后,再派人去找他。”
森林里又安静了下来,直到一队人马到达了本能寺外面的时候,森林里的军人这才微微骚动了一阵,接着又安静了下来。不多时,侦察兵再次送来消息,那些得到消息的织田信长的部下已经到达了本能寺。
“看样子,消息传得挺快的。织田信长能有这么一批死士,也算他没有看错人吧!”朱祁钰嘴角略微上弯,冷笑了一下,“不过,区区几十人,有什么用?”
“陛下,难道不担心他们将织田信长接走吗?”
朱祁钰看了陈懋一眼。“有什么好担心的?现在周围都是我们的军队,这几十人都是分散进入的,而织田信长根本就不能骑马,必须要用马车运送,等他们先找到马车吧!”
陈懋耸了下肩膀,就不再说什么了。
不出片刻,也就在那几十人进入本能寺之后不久,一队骑兵从北面而来,远远的,朱祁钰就看到了那队骑兵打的旗号,不过,他的眼力不是很好,距离太远,一时辨认不出是谁的部队。
“主角到了,那是明智光秀的旗号!”陈懋的眼力就要好得多了,“看样子,明智光秀确实亲自来了!”
“他肯定会亲自来的,他不会将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任何一名手下去做!”朱祁钰冷笑了起来,“他们大概有多少人?”
“不到一千人,不过看样子都是重装骑兵!”
“很好,立即准备行动,陈懋,你带人先出发,务必截断明智光秀的退路!”朱祁钰将系在马鞍上的头盔拿了起来,他叫住了陈懋,又说道,“记住了,千万别打草惊蛇,只有在明智光秀下手之后才轮到我们出场,等下看我们这边的信号!”
“陛下放心!”陈懋虽早晋升为帝国陆军元帅,按照他的级别,根本就没有机会率军打仗了。但是这次任务特殊,陈懋还得亲率骑兵作战,而至于他的能力,是不会有任何人敢怀疑的,当年陈懋率领帝国军队征战的时候,现在那些近卫军与侍卫团的官兵恐怕很多人都还在穿开裆裤呢!
等到陈懋率领一千骑兵离开之后,朱祁钰也下令让跟随他的一千骑兵做好了战斗准备。不过,他们还需要等待,至少要等到明智光秀对织田信长下了狠手,并且确定织田信长已经死在了明智光秀手里之后,才能动手!
不多时,明智光秀率领的军队包围了本能寺,原本这是明军占领的地方,不过周围根本就没有出现明军的身影。朱祁钰早就做了安排,让驻扎在京都地区的明军都退回了城内,给明智光秀腾出了表演的舞台。
至于最后回上演一出什么样的戏剧,那就要看这个舞台上的演员都有什么样的表现了,当然,作为整场戏剧的导演,朱祁钰就算无法控制所有演员,甚至主角的行动,不过,他仍然能将这场戏剧的最后一幕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悲剧,喜剧,还是闹剧?最终并不是由演员来确定的,而是由导演来确定的!
“陛下,他们进去了!带头的那个好像就是明智光秀!”
“确定?”朱祁钰有点恼火,他的眼力一直不是很好。根本无法与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相比,更无法与他手下的那些侍卫团军官相比。
“从盔甲上看,应该是明智光秀。陛下听到了吗?”
“什么?”朱祁钰这下更有点恼火了,显然,他的听力也不怎么样。
“好像有人在喊什么,等等……”侍卫团军官皱了下眉毛,转过了头来,仔细聆听了一会。才说道,“是日语,意思大概是‘敌人就在寺内”好像是明智光秀在下令,陛下快看!”
朱祁钰一惊,目光立即转向了远处的本能寺,只见开始呆在外面的那几百人都已经冲了进去,接着,寺内的数十人开始向外冲杀,其中几人还抬着一块门板,躺在门板上的肯定是织田信长,不可能是其他人。
“织田信长完蛋了!”
在明智光秀挥刀砍下门板上那人的时候,朱祁钰闭上了眼睛,不到半秒钟,他又睁开了双眼。几十人绝不是几百人的对手,况且这次明智光秀带来的都是手下的心腹武士,一个个的武功都还不错。明智光秀也只敢带自己最为信任的人来,他绝不想让任何人知道织田信长的事情,不然也不会选一块由明军控制的地方来“迎接”织田信长。
朱祁钰慢慢地拔出了别在马鞍上的战刀,当前方侦察骑兵发出了信号火箭的时候,他猛的一举刀,第一个冲了出去。要鼓动这些侍卫团以及近卫军的官兵,并不需要喊什么口号,也不需要任何话语,仅仅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举手抬足之间,这些帝国军人就知道皇帝要干什么,以及他们应该跟随皇帝干什么!
当朱祁钰率领的帝国军队从森林里冲出来的时候,本能寺外的明智光秀也吓了一跳,当他看清楚率领帝国骑兵的人是朱祁钰的时候,立即明白这是个陷阱了。而织田信长那还没有完全变凉的尸体让明智光秀脑子里一片空白,这是个陷阱,一个借刀杀人,且最后还要除掉他的陷阱。
明智光秀并不想束手就擒,就算要死,也不能死在这里。在朱祁钰还没有率军杀过去的时候,明智光秀已经翻身上马,带着几百手下向北而去,不过,他并没有能够跑多远,当陈懋带着一千骑兵从北面的道路上冲过来的时候,明智光秀彻底的绝望了。既然朱祁钰敢带这么点人就来对付他,那么这些人的身手肯定都相当的厉害,而且明智光秀也深知明帝国骑兵的厉害,他那几百手下,哪是对手?
拼死突围,或者说是以命相博,这是明智光秀最后的选择,他不可能选择投降,投降肯定是死路一条,不然朱祁钰不会用织田信长做诱饵,而且等到他杀了织田信长之后再下手。明智光秀不是笨蛋,当他想清楚这些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只剩下了一个选择,要么杀出重围,要么就死在这里!
“别放跑了明智光秀,其他人,暂时不究!”朱祁钰的目的也很明确,这次,他只要明智光秀的命,不要其他人的命。
陈懋那边的动作更快,两队骑兵交错而过的时候,数百人纷纷落马,当然,绝大部分都是明智光秀的手下。当陈懋与明智光秀打上照面的时候,明智光秀就知道自己已经完蛋了,他就算打得过陈懋,他还能打得过那成百上千的明帝国骑兵吗?
当朱祁钰率人赶过来的时候,陈懋已经制服了明智光秀,不过情况不太妙。
“刀伤很严重,他活不了多久了!”陈懋擦掉了战刀上的鲜血,这两把刀,已经很久没有尝过人血的味道了。当然,陈懋所用的帝国元帅军刀也是特制的,并不比皇帝用的军刀差多少。
朱祁钰微微皱了下眉毛,翻身下马,立即他就看到了明智光秀胸前的那道刀伤。虽然盔甲挡住了大部分的力量,不过这一刀已经劈开了整块胸甲,深可见骨,就算是现在就把明智光秀送到医院去,也不可能保住他的性命,当然,朱祁钰没有想过要明智光秀活着离开这里,他只是想得到几个问题的答案而已。
“陛下小心!”见到朱祁钰就要走上去,一名侍卫军官立即拦住了他,然后抢在前面,踢开了明智光秀手边的武士刀,然后抛开了明智光秀头盔上的面甲。
见到嘴角正在流出鲜血的明智光秀,朱祁钰并无太多表情。“明智光秀,这一天,你恐怕从没有想到吧?”
“你……你……”明智光秀抽搐了几下,“你太狠了,竟然……竟然借刀杀人,还要……还要……”
“当你开始算计朕的时候,就应该想到有今天!”朱祁钰冷笑了一下,“你就安心的上路吧,至少你没有白死!”
“你……你……玉……玉子她……她……”
“朕会善待玉子的,虽然她是你的女儿,但是她并不是叛党。而且,她会知道,她的父亲是光荣战死在战场上的,而不是因为玩阴谋手段而害死了自己。”朱祁钰转过身来,“你就安心的上路吧,需要你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
最后,一名侍卫结束了明智光秀的痛苦。按照朱祁钰的吩咐,侍卫将明智光秀,以及他那些随从的尸体全都拖回了本能寺,重新部署了一下本能寺外的现场,让人看上去,这些人是相互残杀致死的。
“去告诉上杉谦信,让他来收拾现场,我们也该走了!”朱祁钰虽然面无表情,不过一日之间,两个日本名将都死在了他的面前,这也让他有点感触。
数日后,明智光秀与织田信长相互残杀的事情已经在日本传开了,当然结果是,前来善后的上杉谦信的威望迅速提升,而那些还在负隅顽抗的叛军土崩瓦解,日本中央军开始前去平乱,一切都在朱祁钰的计划之中发展着!
第九卷 东瀛平叛
第六十四节 日本善后
十多日之后,上杉谦信指挥的日本中央军顺利攻占了福井,打掉了叛军最后一个据点。随着最后一支大股叛军被消灭,日本平叛战争基本上宣告结束。此时,只有陆奥,上野,信浓,美浓四个地区的山区里面还有部分叛军在活动。而围剿这些叛军的战斗将持续到十多年之后。不过,这些叛军根本就成不了气候,随着天皇影响力的扩大,以上杉将军幕府在日本各地的树立起强大的威望,日本的战乱基本上告一段落了。
朱祁钰也带着明军将领返回了东京,天皇已经在这之前宣布将正式定都东京,前首都京都将成为天皇的皇家封地,并且正式开始在东京前江户城的地点修建新的宫殿。当然,天皇这次赶到了立川前来迎接明帝国皇帝朱祁钰,并且完全以臣子的身份向朱祁钰表示了臣服,承认了日本为明帝国藩属国的地位,也承认了天皇本身仅为明帝国之下一普通王国国王的身份。
回到东京之后,自然免不了一番庆祝,而朱祁钰也要为这次的日本平叛战争画下一个圆满的句号。从西军首起叛乱,攻占京都,到最后福井城被光复,叛军大股部队全部被歼灭,整场平叛战争持续了一年零十个月,而朱祁钰也在日本呆了一年半的时间。现在,他必须要为这场持续了一年多的战争画上一个句号,并且为日本新时代的开始留下浓重的一笔。作为日本君主国的皇帝。他也是日本的主人,按照朱祁钰的想法,就算他没有要让日本发展壮大的意思,不过,他有责任让日本保持稳定,并且让帝国商人,帝国的百姓能够在日本自由活动,而不受到任何的影响与危害。当然,这就需要他这个帝目皇帝在战争结束之后,将帝国的利益用条约的方式确定下来!
《明日东京条约》在继《明日马关条约》之后,又一份两个国家之间的不平等条约。从根本上讲,《明日东京条约》是《明日日马关条约》的继续,也是对前一条约的完善与发展。很多原本在《明日马关条约》中没有详细规定,甚至没有提到的一些关系到两国利益的细节问题,在这份新的条约中都加以了详细的说明与规定。当然,双方签订《明日东京条约》已经是大半年之后的事情了,而且代表明帝国在条约上签字的并不是朱祁钰,而是外交部部长何山。当然,朱祁钰在这里所做的,就是先与天皇,准确地说,是日本幕府将军。日本真正的掌权者上杉谦信达成了协议,开始了签署这份条约的谈判工作。也就是在此之后,双方代表才先后在日本首都东京,以及明帝国的首都进行了数轮谈判,并且最后在东京签署了这份条约,这也就是《明日东京条约》的来历!
因为这份条约中很多条款都是永久性的,比如日本割让乌久岛以南诸岛给琉球王国,并且将种子岛,以及周围数十座岛屿连同九州岛一起割让给明帝国。比如日本永久开放马关,神户,大阪,名古屋,静冈,横滨六地。并且由明帝国在这六地设置租界,租界内,有外交,法律等赦免权。比如日本政府给予明帝国商人最优惠贸易权。比如日本全面开放国内市场,并且将中央军数量限制在二十万以下。还有很多,都是永久性的条款,所以直到现在,这份条约都仍然保存在帝国博物馆,以及帝国档案馆里,一直以来,都供帝国百姓参观,并且是明帝国一直坚持对日外交政策的基础性文件!
条约谈判,签署条约,可以说是当时的头等大事。从根本上讲,这是一份实现明帝国在日利益,并且保障明帝国在日利益的条约,对日本是没有多少好处的。不过,当时的日本天皇,还有幕府都需要明帝国的支持,更需要明帝国皇帝的支持,所以他们也非常重视这份条约,在日本天皇看来,这份条约可以保证他今后仍然是日本天皇,而不是神秘地失踪,不会神秘死亡。而在上杉谦信看来,要想日本保持稳定,那就必须要付出一些代价,而且条约中并不是没有对日本没有一点好处。随着贸易的发展,日本也肯定会从与明帝国的交往中获得好处,就如同当年日本遣使去唐王朝一样,总会从相互的交往中获得好处!
与《明日东京条约》谈判工作同时展开的还有这次平叛战争军费消耗的谈判。按照之前朱祁钰与日本天皇,以及上杉谦信达成的协议,这次平叛战争,是明帝国出兵协助天皇与上杉谦信平定日本国内叛乱,并且保证《马关条约》中规定由明帝国获得的利益。所以,赴日作战的明军战争消耗,伤亡军人抚恤金,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军费都将由日本承担。只不过,日本当时根本就拿不出一分钱来支付这笔庞大的军费,这就需要双方通过谈判来解决这一问题。当然这一谈判就容易得多了,双方需要确定的只是各笔战争开支的大小而已!
当然,朱祁钰没有参加这些谈判,也轮不到明帝国的皇帝来操心这些细节方面的事情。在战争结束之后,于谦就已经派了大批的官员过来,专门负责外交方面的谈判工作。当然,于谦也极为重视这两个谈判,明帝国在这场战争中耗费巨大,如果找不到一点补偿,如果无法从战后获取更多的利益的话,那不成了亏本买卖了?显然,在这一点上,于谦已经受到了丁用这些商人出身大臣的严重影响!
需要朱祁钰做的事情也不少,特别是一些象征着帝国权利,象征着帝国威望,象征着帝国在日本统治地位的事情,都必须要由皇帝亲自出面。为了这些事情,朱祁钰在东京逗留了十多日,而这十多日里,他做了几件看上去很冠冕堂皇,看上去很风光的事情。
朱祁钰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以明帝国皇帝的身份,代表明帝国皇室,向日本天皇资助五十万两白银,帮助天皇修建新的宫殿。显然,这让日本天皇欣喜若狂,同时也对朱祁钰感激不尽,几乎将朱祁钰当成了天照大神!不过,朱祁钰完全不是以皇帝的怜悯,不是以皇帝同情资助天皇这笔钱的,而是以商人的眼光进行的一次投资。在日本天皇拿到这笔钱之前,就已经提前承诺,将聘请明帝国的工程师与匠人修建皇宫,并且修建皇宫所需要的材料中,只要不在日本出产的,都将从明帝国商人手里购买。结果,光是前去修建这座皇宫的明帝国工程师与匠人就从天皇的手里赚了数十万两银子回来,而那些高价贩卖物资的商人赚得更多。特别是朱祁钰手里的那几家公司,不但将那五十万两白银都给赚了回来,而且还多赚了至少数倍的利息!
另外,朱祁钰还友情捐了一笔钱给上杉谦信,让上杉谦信修缮一下将军府。当然,这笔钱完全就是友情捐助了,毕竟上杉谦信是个很节俭的人,他对将军府的要求也不高。而朱祁钰也没有打算要在上杉谦信身上拿回这笔钱。反正他会在天皇身上赚回来的,就当是天皇出钱,朱祁钰赚人情得了!
而朱祁钰在离开日本之前,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并没有被记载下来,这就是他与上杉谦信的一次密谈,而这次密谈,最终将决定日本今后数十年,乃至数百年的命运!
“现在叛乱基本上已经平定了,不过这次叛乱给我们留下了太深刻的教训,如果我们无法从叛乱中吸取教训,并且弥补之前的过失的话,那么平定叛乱的意义就将至少打一半的折扣!”朱祁钰的神色虽然显得很轻松,不过他的语气一点都没有给人轻松的感觉,“整场叛乱,日本生灵涂炭,遭殃的绝不是那些贵族,而是百姓。如果几年后,十几车,后,或者是几十年后,再发生这样的叛乱,难道我们还要再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吗?相信将军也绝不希望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吧?”
上杉谦信苦笑了一下,并没有回答。
“将军能于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挽救日本百姓于水火之中,这份豪情,这份勇气,是其他人都不具备的。相信,将军能够坐在现在的位置上,并不是在为自己的未来考虑,对将军来说,金钱,地位,名誉算什么?恐怕,最让将军所放不下的还是日本百姓吧?”
“陛下……”上杉谦信长吸了口气,“如果有得选择的话,那么我愿意出家修佛,这才是我向往的生活!”
“当然,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追求自己所向往的生活,不过,在我们选择自己的生活之前,首先得明白自己在这个世界里的责任与义务!”朱祁钰也长吸了口气,“如果可以的话,朕也希望结束现在这种四处征战的生活,更希望在家里配配老婆孩子,而不是在战场上与敌人拼命。
可是,朕能这么做吗?帝国就是朕的孩子,是朕一手改变了这个帝国,如果现在朕放弃的话,那么就是抛弃了自己的孩子,将这个还没有长大成年的孩子抛入了风雨之中,任其自己去接受风雨的折磨与考验。同样的,将军你也有一样的责任与义务。将军现在能够放弃吗?纵观日本,除将军之外,还有何人有能力力压群雄,让日本保持稳定?难道将军没有看到,现在在很多山区里面还有叛党在活动,而且各地的诸侯都在看着中央政府的举措。天皇?得了吧,天皇在朕的眼里就是个窝囊废,根本就没有能力统治一个国家,他只是个傀儡,只是个象征而已,日本需要的,是如同将军这样的人才,是如同将军这样的能够力挽狂澜,能够力压群雄的英雄人物!”
“陛下……”
朱祁钰压了压手,说道:“将军难道认为,我们击败了织田信长,消灭了明智光秀就已经平定了叛乱吗?不,这还仅仅是个开始。这场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是新的战争已经开始。现在等待着将军的将是一场没有硝烟,没有军队的战争,不过这场战争仍然将有人送命,仍然将血流成河,仍然将影响到整个日本,所有日本人的生存!”
“这……”上杉谦信微微皱了下眉毛,说道:“我确实不明白陛下的意思,难道我们还有敌人?”
“对,不仅仅有敌人,而且还是一个强大的敌人。”朱祁钰站了起来,将双手背在了背后,“将军,我们不能只将眼光放在东京,日本还有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受到将军的控制。朕问将军一个问题,这次叛乱的根源是什么?”
“这……”上杉谦信的嘴唇微微动了一下,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吞了回去。显然,他所认为的战争根源与朱祁钰此时要说到的并不一样,所以上杉谦信决定先听一下朱祁钰的分析,然后再做出答复。
“也许,表面上看起来,这场战争的根源是西军一直有谋反之心,不过,在朕看来,这场战争的根源并不是这些,难道,没有了织田信长,没有了徐有贞,没有了德川家康,明智光秀这些人,西军就不会叛乱吗?不,就算没有了他们,还会有新的人出来代替他们,而鼓动着,怂恿着这些人谋反的动力只有一个,那就是利益!”朱祁钰冷笑了下,站在了上杉谦信面前,“与西军一样,东军当初也是由各个利益集团组织起来的,相信将军对各利益集团非常了解吧?而正是这些利益集团,最终决定了这场战争是必然会发生的,而发生的时间只是个偶然,或者巧合而已。那么,什么人代表了这些利益?那就是日本的贵族,以及各地方的军阀。织田信长在西军中虽然占有统治地位,而他控制的不过尾张一地而已,而西军的其他地区,都有其他的军阀,只不过,织田信长是众多军阀中实力最为强大的一个,并且他战胜了很多军阀,最终让自己的地位得到了巩固。现在,我们战胜了织田信长,而且还消灭了他,但是,我们战胜了其他的军阀吗?不,远远没有,现在日本各地的军阀仍然掌握着很大的权力,这些军阀虽然表面上已经臣服,并且接受了中央政府的控制,可是实际上,他们会甘心受到控制,并且甘心交出手里的利益吗?”
“陛下的意思是……”
“要想保持日本稳定,要想让日本百姓免于战乱,将军认为我们还要做些什么工作呢?”
“这……”上杉谦信略微迟疑了一下,立即说道,“陛下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剪除这些军阀武装?”
“对,消灭所有地方军阀,并且废除贵族手里的私人武装,这才能够确保地方无力对抗中央,当然,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仅仅剪除地方武装军阀是不够的!”朱祁钰坐了下来,“就朕所了解,日本还有一个很特殊的群体,那就是武士。这次的战争中,日本武士刺伤了卫广,而且还给我们制造了巨大的麻烦。显然,武士阶层本身并不是社会的稳定因素,他们耕地劳作吗?显然都没有,他们就是社会的蛀虫,并不劳动,却在吸取着社会的营养,并且压榨那些在田地里劳作的百姓,鱼肉着没有力量的百姓。当然,这些武士很多都是军阀养着的走狗,正是他们的存在,让军阀有信心对抗中央,也让军阀有能力危害地方。当然,要对付军阀,还必须要从根本着手。军阀割据的基础条件是什么?是他们控制着日本各地重要的城市,而这些城市都很难以攻占,至少,在以前是这个样子。如果我们让军阀失去这些城市,或者说,让这些城市变得无法防御的话,那么军阀还有资本跟中央对抗吗?”
听到朱祁钰这番话,上杉谦信大有感触,同时也恍然大悟,要保证日本的安定,那么就还有许多事情要去完成。至于朱祁钰与上杉谦信另外的谈话,在此就不多说了,仅仅这些,就将影响到整个日本,并且最终改变日本!
也就是从这里开始,上杉谦信用了十多年的功夫削番,将各地割据武装彻底剪除,巩固中央政府的地位。当然,上杉谦信在削番的行动中做了很多的事情,比如“倒墙令”,这道命令要求日本各地的城市毁掉城墙,并且不得再修建任何城墙。除了东京与京都两地之外,任何城市修建城墙,都是对中央政府的挑衅,必然会遭到政府军的镇压。还有后来的“禁刀令”,这道命令原本只是针对武士的,即禁止武士带刀。不过,后来这道命令也开始针对所有的日本人,在“禁刀令”全面推广的时候,每十户日本人才能共用一把菜刀,而且任何带刀上街的人都将被视为罪犯,最严厉的惩罚将砍掉带刀者的双手!
上杉谦信为了巩固中央政府的统治,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组建警察机构,由从中央军里删减下来的多余军人组成的这支警察部队,这些警察是民间唯一可以带刀的人。仅仅这一项举措,就让中央政府的权威在很多地区根本无人能够挑战!
显然,朱祁钰的目的达到了,当日本人的武装被解除之后,除了幕府受益之外,得到最大好处的就是明帝国。后来,明帝国仅在日本驻扎了一个军的兵力,这一点就让明帝国少支出了大笔军费!当然,朱祁钰的最终目的就是彻底地奴化日本,让日本人全都成为明帝国的奴隶,一群没有任何威胁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