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贾志刚说春秋之三-晋楚争霸

_3 贾志刚(现代)
真是客气。
古人打仗,有的时候是很优雅的。
四月二日凌晨。
晋、楚两军分别布阵。
晋军总兵力七百乘战车,其中包括齐军和秦军的战车。
楚军尽管不是全部兵力,但是加上陈、蔡两国军队,战车数量同样在七百乘上下。
楚军中军由成得臣指挥,兵力为若敖的一百八十乘战车,这是楚军最精锐的部队,尽管战车数量不多,但是战斗力惊人。
楚国左军为原右军,子西斗宜申统领;楚军右军为东宫军,外加陈国和蔡国军队,由子上斗勃统领。阵势列好,楚国人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他们似乎没有往日必胜的信心,对于对面的敌人,他们捉摸不透。
事实上,先轸的指挥才能远远高于成得臣。
中军,先轸坐镇。前部,三层弓箭手,其后,执戟战士。后部,公族精锐,一百乘战车。
左路,下军佐胥臣虚张下军帅栾枝军旗,率一半下军对阵楚军右军。
右路,狐毛狐偃各率一半兵力,高坡上列阵,迎战楚军左军。栾枝率一半下军,埋伏于高坡之下三里之外的一片树林后面。
秦国齐国军队在晋军之后,听候调遣。
布阵完毕。
“今日必无晋矣。”大战开始之前,成得臣说了一句很无厘头的话,意思是今天一定要消灭晋国军队。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大概是成得臣的信条,可惜的是,他这次面对的不是宋襄公。
第一部分 第13节:城濮大战(1)
第八十四章城濮大战
一切都在计划之中,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先轸知道,胜利已经在望。但是他或许不知道,这将不是一场寻常的战斗,这将是一场意义深远的,影响整个中国军事历史乃至世界军事历史的完美战例。
“开始吧。”先轸下令。
——精兵出击
晋国人的战鼓率先响起,晋国左军发起冲锋。
下军一半的兵力就敢冲锋?
对于成得臣把陈蔡两国军队放在右军,先轸几乎要笑出来。如果是他,宁可让这两国军队上山头去当拉拉队,这也是先轸不用齐秦两国军队的原因,尽管齐秦两国军队比陈蔡两国军队的战斗力要强很多。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是先轸对陈蔡两军的定义,这样的军队,一个冲锋就能击溃。
胥臣额外为陈蔡军队准备了一份礼物,以保证两军还没有交手就让陈蔡军队崩溃。
记得当年鲁国公子偃大破宋国南宫长万的那场战斗吗?胥臣博学多才,他决定照方抓药。晋军前排战车上,每匹马都披上虎皮。
披着虎皮的马是忽悠不了人的,但是可以忽悠马。
晋军的“马虎”冲锋,对面陈蔡军队的战马就开始哆嗦了。国家弱小,连马的胆子也小。陈蔡军队的马要逃命,马车上的人更想逃命。原本还不敢逃,怕秋后算账,现在有借口了:不是我要跑,是马要跑。
只见陈蔡两国军队瞬间乱了营,大家都是拨转车头逃命,谁还有心思打仗?
“陈、蔡奔,楚右师溃。”《左传》如此记载,一个“奔”字,无比传神。什么是奔?就是没命一般逃跑,根本不回头。
陈蔡崩溃,连累楚军东宫部队。东宫部队除了被陈蔡战车撞翻和压死的之外,其余战士誓死不退,被晋国左军一通横扫,十死七八,斗勃拼死杀出,率领残军逃命。
第一战,叫做以我之长击敌之短,率先突破敌人的薄弱点。
后来《孙子兵法》中有一句话叫做“乱军引胜”,其原理就来自这里。
——歼灭战
楚军左军战鼓响起,楚军冲锋。
晋军二狐的上军旗号混乱,呼兄唤弟,看上去,狐家兄弟根本不是统军的材料。楚军开始冲锋之后,晋军后队变前队,立即逃命,比楚军右军的崩溃还要快。
斗宜申有点不敢相信,晋军这也太离谱了吧?狐偃难道就是个南郭先生,平时吹牛一套一套,真要上阵就原形毕露了?莫不是晋国人有什么诡计?
斗宜申急忙传令停止前进,楚军将士一片哗然,晋国人逃跑了,为什么不追?
斗宜申在观察,他要确认敌人是诱敌还是真的逃跑。很快,他得出了结论:晋国人逃跑了。结论怎样得出呢?二狐的队伍逃下了山坡,已经看不见他们。但是很快,更远处灰尘大起,显示晋国人没命在逃,已经逃了很远。
“全速追击。”斗宜申下令。
“楚军驰之。”《左传》如此记载,真要佩服古人用词的精到了,一个“驰”字,把楚国人以轻快的步伐全速追击晋国人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可是,楚国人没有能够“驰”太久,很快他们就“驰”不动了。
楚军以加速度冲下山坡之后,从他们的右翼杀出一支军队来,这支军队的彪悍程度即便在楚军中都是顶级的。只见大旗飘飘,上面写着一个“郤”字,原来,这是中军佐郤溱率公族部队拦腰杀来。当先一员大将,正是魏犨。
魏犨的勇猛楚国人是知道的,看见他,楚军士兵不战而怯,无人敢挡。此战之后,楚国人把不知死活的行为称为“找魏犨”,后简化为“找犨”,这就是当今“找抽”这个词的来源,此是后话。
当时楚军被冲成两段,紧接着,左后方杀出一路大军,正是晋军上军,楚军后段正当其冲。楚军前部正要回头助战,谁知前方又杀出一路晋军,帅旗上大写一个“栾”字,原来,是下军主帅栾枝率领一半下军杀到。
第一部分 第14节:城濮大战(2)
现在,楚军左军实际上遭到晋军上中下三军的夹击。楚军被冲成两段包围,晋军人数占据绝对优势。这一仗打得是昏天黑地,日月无光,楚军有史以来都是拿别人开宰,什么时候当过被聚歼的对象?当时杀得楚军哭爹喊娘,呼兄唤弟,不死带伤。斗宜申在亲随卫队保护下,拼了老命撞开重重包围,车也不要了,翻山越岭而逃。计点手下逃出的人马,只剩下两成上下。
《左传》:楚左师溃。
现在来看看先轸的部署。
二狐的上军故意乱打旗号,迷惑楚军。待楚军进攻,晋军上军后撤,下坡之后向左,在一片山丘后埋伏。栾枝率领下军一半人马在正后方的树林后埋伏,预先砍伐树枝,待上军撤下山坡并埋伏好之后,用马拖着树枝来回跑动,激起灰尘,造成晋国上军已经逃跑到这个位置的假象,引诱楚军追击。栾枝的这一招,后世广泛应用,《三国演义》中张飞在当阳桥就曾经用来欺骗曹操。
楚军果然上当,全速追击,这个时候,中军公族杀出,上军下军前后夹击,消灭楚军。
第二战,叫做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毛泽东的战术思想,就来自先轸这里。
春秋以前,两军交锋以击溃对方为目的;春秋以后,常常以歼灭对手为目标。这样的改变,就是出自先轸。
楚军左右两军惨败,中军怎么样?
晋军中军一直没有进攻,成得臣也没有轻举妄动。很快,楚军右路被击溃的消息传来,成得臣担心晋军左路会来夹攻,更加不敢进攻。
到得到左军也溃败的消息之后,成得臣的脑子已经一片空白。
“完了。”成得臣只有这样的念头。
“后队变前队,弓箭手押后,撤。”这个时候,好在儿子成大心还算冷静,而宗族部队强悍而忠诚。
于是,楚国中军缓缓后撤。
这个时候,晋文公就在车头看着成得臣逃走。
“主公,现在我们三面夹击,一定让他们片甲不回。”先轸在下令追击之前,要问一问晋文公。
“算了,放他们走吧,算是我们回报楚王。”晋文公轻轻地说。他是个知恩必报的人。
城濮之战,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城濮之战,交战双方投入了总共超过十万人的兵力,创下了春秋以来的战争人数记录。其结果以晋国的全面获胜而告终结,此前无敌于天下的楚国损失了几乎一半的精锐部队,元气大伤。以此为标志,春秋进入晋楚争霸的时代。而晋文公也因此登上春秋第二位霸主的宝座,先轸则凭此一战成为一代名将。
城濮之战,晋国君臣联合策划上演了一出精妙绝伦的战争大戏,这出大戏,对于中国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场战争,从策划到实施,从谋略、外交到具体的战斗部署,就是一部战争教科书。此后著名的《孙子兵法》,极大地受到这场战争的启发和影响。
晋文公、狐偃、先轸、赵衰、栾枝、胥臣、魏犨等等,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应该永远被我们记住。而楚成王的远见、成得臣的强横以及楚军的精悍,也同样令人难忘。
这样一场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战争,却是源于三个弱国国君的一次无聊的会见。
城濮大战,晋国大获全胜。尽管楚军是轻装追到城濮,粮食辎重还是有一些。晋军进驻楚军大营,在里面会餐三天,才把楚军的粮食吃完。然后,能带的辎重带走,带不走的,一把火烧掉。《史记》记载:火数日不息。
战胜楚国,也就意味着天下无敌,可是,晋文公还是忧心忡忡的样子。
“主公,我们已经战胜了楚国,为什么还要担忧?”众人问。
“唉,战胜了强敌还能够怡然自得的,那是圣人才能做到的啊。虽然楚军败了,但是成得臣还在,只要他在,我们就过不安生啊。”晋文公说。他了解成得臣,那是一个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战争狂人。
众人默然,每个人都知道,成得臣是一个难缠的对手。
——郑文公的妙计
吃饱了喝足了,干什么?
“趁热打铁,趁着大胜的机会,先不要回国,直接朝拜王室,确定霸主地位。”狐偃建议,众人都赞成。于是,三军拔寨都起,向洛邑进军。齐秦两国军队各自回国。
第一部分 第15节:城濮大战(3)
胥臣作为使者先行,走到半路,遇上了王室派来的王子虎。原来,听说晋军大胜,周襄王高兴,派王子虎前来祝贺。胥臣把晋文公的意思说了,王子虎也高兴,高兴归高兴,心里有些疙瘩,犹豫了半天,决定实话实说。
“老胥啊,有句话说出来不怕你笑话。晋侯要来,真是一件大好事。可是有一点,王室现在穷得叮当响,要招待各国诸侯吧,那就是打肿脸充胖子,非砸锅卖铁不可。要不招待吧,那说不过去。我看,干脆贵国就在郑国衡雍的践土(今河南省原阳县境内)修建行宫,到时候贵国做东,天子亲自过来接见大家,一来显示贵国的实力,二来王室不用破费,你看怎么样?”王子虎说来说去,就是不想当东道主。
“好啊,这个主意好,就这么定了。”胥臣高兴,这样等于晋国是主办国,周王亲自前来证明晋国面子大,其余诸侯来都等于给晋文公当绿叶了。
两人商量好,胥臣直接回来了,把事情一汇报,大家都夸胥臣行事果断。
于是,晋文公派出各路特使前往各诸侯国,邀请他们参加周王亲自出席的盟会。除了太远的国家和楚国之外,只有一个国家没有邀请,那就是真正的东道主郑国。
为什么不邀请郑国?晋文公的意思,在盟会之后,直接灭了郑国。
郑文公这段时间过得很不舒坦,楚老大被打翻了,马仔当然就很恐慌。在庆幸自己的队伍没有参加城濮之战之余,他必须要考虑今后的前途了。
干革命要跟对人。
从前跟楚国也不能说没有跟对人,不跟也不行。可是如今现实问题就在眼前,当年得罪了晋文公的曹国和卫国都处于半亡国状态,晋文公还没有表态是不是让他们存在下去,自己是第三个得罪了晋文公的人,而且又是楚国的头号马仔。怎么办?
对于郑文公来说,干不干革命不重要,跟对人才重要。什么样的人是对的?谁强就跟谁。没办法,北面是晋国,南面是楚国,谁也得罪不起。
晋国人在郑国的地盘上开建楼盘,把郑国当透明,郑文公意识到了危险,巨大的危险。郑文公厚着个脸皮,派人送鸡送肉给晋军,晋军照单全收,但是一个谢谢也没有,好像就是郑国欠他们的。
热脸贴上冷屁股,郑文公知道仅靠送肉是不够的。于是,郑文公亲自出马,来到伟大首都洛邑朝见周襄王。好些年没来过了,好在有当年给周襄王送肉的面子,死皮赖脸套上近乎,送上礼物,说些“血浓于水、兄弟情深”一类的套话,算是说动周襄王,答应为他调解。
周襄王派王子虎陪同郑国大夫子人九前往衡雍求和,看在周王的面子上,晋文公总算答应了郑国的请求,并派栾枝出使郑国确认。
即便得到了栾枝的确认,郑文公还是心里没底,想来想去,想出一个好招。什么好招?
五月九日,周襄王驾临衡雍,随从队伍中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第二天结盟的“相礼”,也就是主持仪式的官员。而这个官员,就是郑文公。
“我现在是天子的随从人员以及明天活动的主持人,你杀我吗?”郑文公就这个主意。别说,这主意挺好,搞得晋文公哭笑不得。
当天,晋文公和郑文公在衡雍结盟,郑文公算是彻底放心了。
也别笑话人家郑文公,在强国夹缝中混,人家容易吗?
——授权典礼
晋文公五年(前632年)五月十日,这是一个晋国人民永远不能忘怀的日子。
这一天,阳光明媚。
怎么又是阳光明媚?不行吗?最高领导人光临,阳光不可以明媚一下吗?
来看看节目安排。
第一个节目:献礼;
第二个节目:阅兵;
第三个节目:宴请;
第四个节目:授权;
第五个节目:再见。
节目主持人:郑文公。
与会嘉宾:周襄王、晋文公、齐昭公、鲁僖公、宋成公、陈穆公、蔡庄公以及多个小国国君。受邀而没有前来参加的国君只有秦穆公和许僖公,想来而来不了的是曹共公和卫成公,曹共公此时正在五鹿的晋国牢房中观摩“晋文公菜板图”,原来,晋文公说了“让你看个够”之后,令人画了一幅“肋骨图”给曹共公去看,这幅图就是“晋文公菜板图”;卫成公想来但是不敢来,偷偷派了自己的弟弟叔武过来,看看组织上是不是肯收留。
第一部分 第16节:城濮大战(4)
大家看着郑文公忙前忙后,都觉得好笑,这厮几年前还在给楚成王玩“九献”,现在又给周襄王当司仪,确实有点跳梁小丑的意思。没办法,只要能不跳楼,跳梁无所谓了。其实看看鲁僖公、陈穆公那一帮,谁又比谁强多少?
不跳梁,就跳楼。或者反过来更恰当,不跳楼,就跳梁。
第一个节目是献礼,晋文公向周襄王献礼。
这是一份大礼,令诸侯瞠目结舌的大礼。
首先献上的是晋军在曹国国库中淘到的宝贝,然后是晋军在楚军大营中搜获的楚国特产。
随着一阵鼓声,一百乘崭新四匹马驱动的战车驶过主席台,这些战车都是晋军从楚军手中缴获的战利品,都是当今天下最先进的战车。战车的后面,是一千名勇武的战士。不好意思,这些战士都是楚军俘虏,从此之后,他们将是周王室的底层士兵。
现场一片哗然,看见楚军战车和士兵,各国诸侯忍不住还有些心惊,没办法,从前被打怕了。
周襄王高兴得合不上嘴,这么多先进战车和好马,就算自己不用,趸出去也是不少钱呢。
第二个节目,阅兵。(此处省略一千五百二十五字)
第三个节目,宴请。(此处省略一千五百二十五字)
第四个节目,授权仪式。
根据《左传》,授权仪式如下: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赐之大辂之服、戎辂之服,彤弓一、彤矢百,玈①弓矢千,秬鬯②一卣③,虎贲三百人。曰:王谓叔父: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④。
这段话别看字数不多,翻译起来可就多了,所以免了。那么,什么意思呢?
就是周襄王从国库的箱底弄了一堆礼物给晋文公,然后说:“叔叔啊,从今以后。您就代表我安抚诸侯,讨伐叛逆了。”
为什么叫叔叔?这是规矩。周王跟诸侯的称呼,同姓的叫叔父,异姓的叫伯舅。
之后,颁发了“策书”,也就是证书,什么证书?授权证书。
证书发了,开始盟誓,与会诸侯共推晋文公为盟主。
因为结盟的地点在践土,此次结盟被称为践土之盟。
现在,晋文公成为继齐桓公之后,第二个名正言顺、实至名归的霸主。
春秋第二霸,晋文公。
从齐桓公和管仲到晋文公和狐偃,称霸天下最看重的就是一个“信”字,这不是不约而同,这是真理。而这个信字,内涵其实就是法治。取信于民,国家富强;取信于天下,诸侯信服。
春秋的霸主,绝不仅仅是军事强大这么简单。
那么,晋文公的“信”与宋襄公的“仁”有什么区别呢?
“信”是灵活的有具体指向的,譬如晋军对楚军退避三舍,但是对其他国家没有这样的承诺,决不会这样做。说到就做到,做不到就不说,这就是晋文公的原则。“仁”是一种自我约束,对任何人适用,宋襄公对楚军不肯半渡而击,对任何国家也都如此。“信”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仁”是一种概念化的东西,所以,“仁”的变种很多,诸如“妇人之仁”、“假仁假义”等等,而“信”只有一种。时至今日,信用是可以评级的,而仁义则没有办法界定。
用如今的体育项目来比喻,“信”就是对抗项目,比分决定一切;“仁”就是打分项目,评委决定一切。腐败生于“仁”,而止于“信”。
司马迁写道:晋文公,古之所谓明君也。
孔子评说:齐桓正而不谲,晋文谲而不正。哈哈,孔夫子比较不喜欢晋文公。
至于评点《东周列国志》的蔡元放,对晋文公可以说崇拜得五体投地:五霸之中,当推第一。人品、学问、见识,优于齐桓甚远。.福哇txt小说.
第一部分 第17节:秦晋联军(1)
第八十五章秦晋联军
晋国大军浩浩荡荡回到绛,受到首都人民的热烈欢迎。
晋国人民真是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国家竟然战胜了楚国,竟然成了霸主。
论功行赏,这一次晋文公的论功行赏大会开得非常及时。
——赏罚分明
古人行赏,从最高等级开始,而不是现在先从安慰奖开始。在开始之前,人们一致认为头功得主非中军元帅先轸莫属。可是,人们都想错了。
“头功得主,狐偃。”晋文公宣布。一片哗然,谁都没有想到,连先轸也有些意外。
大家忍不住去看狐偃,只见狐老头神色坦然,面带微笑。
“暗箱操作。”大家都这么想,亲舅舅嘛。虽然这样想,大家还是感到不满,晋文公从前不是这样啊,当了国君了,就开始搞腐败了?再说狐偃,老头一向有自知之明啊,这回怎么这么不要脸?还笑呢,老不要脸,难道人老了就可以不要脸?
“城濮大战,先轸之谋。”终于有人忍不住,喊了出来,为先轸鸣不平。
晋文公不慌不忙,开始解释。这一段见于《史记》,晋文公这样说:“城濮之战,狐偃告诉我不要失信,先轸告诉我取胜不择手段。用先轸的谋略,我们取胜了一场大战。但是,先轸的话只是一时之用,狐偃的话受用万世。一时之利和万世之功,谁更大?”
沉默,寂静无声。
随之,一个人开始鼓掌。谁?先轸。之后,掌声雷动。
晋文公的解释令所有人心悦诚服。
这是一个让人心悦诚服的解释吗?你认为是就是,你认为不是就不是,这取决于你所站的高度。
作为头功,狐偃得到贾为封邑。后来,狐偃的儿子狐射姑以封地为姓,改称贾季或贾佗,是贾姓的另一起源。
功劳榜上排名第二的先轸被封在原,因此先轸后又称为原轸,先轸也是原姓的始祖之一。
赏完了,开始罚。
第一个被押上来的是祁瞒,他是中军的掌旗官,负责中军大旗。古时作战,没有无线电,全军的作战方向都靠战鼓和军旗来指挥,因此掌旗官的地位很高,责任也很重。城濮大战开始之前,突然刮来一阵大风,竟然把前军左军的大旗给放了风筝,险些动摇了军心。
按今天的话来说,这属于一起严重的责任事故,事后问责。
“身为掌旗官,中军大旗被吹走,该当何罪?”晋文公发问。
“当斩。”司马赵衰回答。
“斩。”晋文公下令。
祁瞒被推出去,斩首。
什么是问责?这才是问责。
第二个被押上来的人令人吃惊。谁?舟之侨。舟之侨犯了什么事?说起来,都是爱情惹的祸。
原来,践土之盟前,元帅先轸派遣舟之侨先行回国,在黄河渡口准备船只,等候大军凯旋。按理,干这样的事情舟之侨有经验,根本不在话下。
到了黄河渡口,舟之侨收到了一封家书。
家书,并不一定都是好东西。
家书是老婆写来的,青梅竹马的老婆,两人感情一向情比金坚。信上的内容大致是:老公,我得了重病,想你在我的身边。
舟之侨爱老婆啊,算算那边盟会的日程,先回家看看老婆完全来得及。于是,舟之侨把事情交代给了副手,自己回家看老婆去了。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那边盟会提前了。等晋国大军凯旋回国到了黄河渡口,船只还没准备好,一问,舟之侨回家看老婆还没回来。晋国大军又临时搜找船只,这才渡过黄河。过了河,舟之侨也回来了。没说的,擅离职守,捉拿。
“舟之侨接受君命,而擅离职守,延误大军渡河,该当何罪?”晋文公又问。
“当斩。”司马赵衰回答。
“斩。”
可怜舟之侨,为了爱情,送了性命。想舟之侨多聪明的人啊,竟然这样死法,冤不冤?
城濮一战,晋文公斩了颠颉、祁瞒和舟之侨三个大夫,同时通报诸侯。于是,天下人都说:“看人家老晋,赏罚分明啊。该赏的不客气,该杀的更不客气。”
后来,晋文公又恢复了卫国和曹国,依然让卫成公和曹共公当国君。其气度再次受到广泛好评,这是后话。
——成得臣之死
城濮大战,彻底改变了天下的格局,势力范围重新划分。原先,除了齐秦晋宋,天下都是楚国的势力范围,如今,楚国算是树倒猢狲散,扈从国纷纷投靠晋国,只剩下许国一个国家还在充大头。
这一天,晋文公君臣几个一起喝早茶,回顾当年流浪的日子。喝着喝着,大家开始算天下还有哪些国家没有投顺,一算,除了楚国和八竽子打不着的燕国越国之类,就只有秦国和许国没有参加上一次的盟誓了。
第一部分 第18节:秦晋联军(2)
“嗯,主公,我看,要抓紧时间收拾这些不服的国家。”狐偃捋着胡子说。
“对了,主公,谁不服我跟先哥就去打谁,我老魏专治各种不服。”魏犨说。从城濮回来,他的处分被撤销了,因此还有资格跟晋文公一起喝茶。
“政策,”晋文公瞪了魏犨一眼,笑着说,“要注意政策。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是盟主了,凡事要讲政策。上次盟会的时候,咱们还不是盟主,人家不去说得过去,怎么能无缘无故去打人家?”
别说,晋文公的政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但是,各种不服还是要治的。
头脑风暴之后,赵衰的建议被采纳。什么建议?晋国在本国的温召开春秋霸主的第二届联大第一次全会,各诸侯国参加,同时邀请周王前去与大家亲切见面。如果哪个诸侯敢不参加,联合国军队将无情打击。
那么,不担心楚国出兵吗?不用担心,因为成得臣已经死了。
成得臣怎么死的?让晋国人继续喝茶,我们来看看楚国。
成得臣率领的中军在城濮之战中全身而退,撤退途中又收拢了一些残余部队,还好斗勃斗宜申都还活着。
“奶奶的,先轸狗日的不讲规矩。”成得臣败得很恼火,到现在还没弄明白自己的队伍是怎么就稀里糊涂输掉的,反正就觉得先轸玩阴的了。这时候,挺怀念宋襄公。
骂归骂,骂完了,还要考虑自己的前途问题。
打了败仗,属于罪人,成得臣不知道该怎么处置自己,因为楚国从来没这么败过。
“我,我没脸活着回去了,我自绝于祖国算了。”成得臣就要抹脖子,说实话,作作秀而已,真没想死。
众人连忙拦住,斗勃说了:“令尹啊,其实打败仗不怪您,不是我们太愚蠢,而是晋国人太狡猾。我看,还是先请示大王,大王让您死,您再自杀也来得及啊。”
真想自杀的,谁也拦不住。成得臣本身就做做样子,斗勃这一说,他顺势下台阶,自己和几个兄弟不敢回去,就留在连谷这个地方,派儿子成大心带着残部去申地请示楚成王了。意思是看儿子能不能帮自己求个情什么的。
成大心到了申,直接去见楚成王,楚成王正火大呢。
“什么?你爹还有脸回来?整个西广被你爹给送干净了,他不怕被申、息两地的父老给剁了吗?告诉他们,去死吧。”楚成王一顿臭骂,把成大心给骂出来了。
原来,楚军西广部队的士兵来自申、息两地,这次几乎全军覆没,两地百姓怨声载道,有人还准备示威游行。
成大心灰溜溜到了连谷,把最高指示一传达,实际上就三个字:“去死吧。”
成得臣的心凉了,他不想死,他可以逃走,尽管他知道晋国大概不会欢迎他,但是秦国一定欢迎他。可是,他是一条好汉,他宁愿去死。
成得臣选择了战士的死法:横剑自刎。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