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贾志刚说春秋之二-秦晋恩怨

_8 贾志刚(现代)
“主公,我还真有一个好办法。”
“什么办法?”
一个伟大的办法,至少是名垂青史的办法。
——荀息的妙计
“我的办法,先取虢国,再取虞国。”这就是荀息的办法。
“然则奈何?”献公问了这么一句,意思是怎么实施啊?其实献公心里在想:“你这不扯吗?打虢国必须经过虞国,你飞过去啊?”
虞国在今山西平陆,虢国在今河南陕县。
“主公,你一定会想:你这不扯呢吗?打虢国必须经过虞国,你飞过去啊?”荀息说。这话一出,吓献公一跳,怎么这话跟自己想的一样?
“没错。”
“主公,若是虢虞两国之间铁了心联手对付我们,那真是没办法。可是,我们为什么非要逼着他们联手呢?我们主动去和其中一个国家联手不就行了?这两个国家,虢大虞小,而且虢国一向跟我们作对,联虢灭虞并不现实。但是,联合虞国讨伐虢国是可以的啊。”荀息这番话说得有道理,献公这才发觉自己原来是钻了牛角尖,从来没想过各个击破。
“你说,怎么连结虞国?”
“如果无缘无故就去跟虞国套近乎,那就太显得别有用心了。我们不妨以讨伐虢国为借口,向虞国借道。当然,借道不是白借,主公你不是有一乘屈地产的宝马吗?给他们。还有垂棘的白璧,送他们十双。”办法越来越具体了。
原来,屈地产好马,晋国占领屈地之后,从那里精选了四匹宝马给献公平日出行之用,打仗就用来装备战车。这四匹马,献公喜欢得像亲儿子一样。说句夸张点的话,宁可杀了自己儿子,也不杀这四匹马。至于垂棘的白璧,更是天下闻名的宝物。
献公摸摸脑袋,还真有点舍不得。
“主公,其实,马也好白璧也好,说是送给他们,实际上不就是放在他们那里保管一段时间吗?到时候还是物归原主。”荀息看出来了,所以接着说。
“老荀,白璧算不了什么,送就送了。马呢,我有点舍不得,但是为了国家利益,我也咬咬牙送掉了。不过,我现在担心的是,虞公会不会干。”
“主公,你问得好。但凡不贪的人,不会上当;智力超过中等的人,不会上当。可是虞国国君不仅贪婪,而且智力在中等以下。上回有人考他脑筋急转弯,考一个不会,再考一个还不会,一本书考完了,一个也没答对。举个例子,树上骑个猴,地上一个猴,总共几个猴?他非说八个猴,你说他这智力。”别说,荀息了解得挺详细,说得还挺具体。
献公听得发愣,树上七个猴,地上一个猴,应该是八个猴啊,不是八个猴是几个猴?有困惑,但是还不敢问,怕一问就显得自己跟虞公一个水平了。
其实他不知道,脑筋急转弯这些东西,都是荀息编的。不管怎样,现在献公只好同意虞公智力低下这个结论了。
“可是,虞国还有宫之奇呢?你这招数,怕是瞒不了他。”献公又提出新的忧虑,宫之奇是虞国上卿,出了名的聪明。
“宫之奇这个人,聪明是聪明,但是不够强硬,虞公根本不会听他的。”该想的,荀息似乎都想到了。
献公还是有些舍不得那四匹马,想了想,又说:“这年头,好像都不守什么信义,万一虞国收了我们的礼物,却耍赖不借路,怎么办?”
荀息当时就笑了,献公这话不是没有道理,晋国就有很多这样的人,献公本人也没少干这样的事。问题是,人家虞国不一样,人家是周礼教育普及得比较好的国家,没这么无赖。事情虽然是这样,可是不能这么说。
“主公,这就是小国和大国打交道的规矩了,小国收了大国的礼物,那是一定要办事的。”荀息反应快,拿大国小国说事。
献公也笑了,因为晋国是大国,荀息这番话,等于说晋国是经常拿人家钱不给人家办事的,想想也是,所以献公笑了。
——第一次借路
谁出主意谁干活。
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如果干活就有好处,那么人们就愿意出主意。如果干活的还不如说风凉话的,那就没有人愿意出主意了。而晋国之所以强大,在于干活就有好处。前面说过,士蒍提建议了,干活了,于是发财了。
荀息的建议,自然由荀息来执行。
荀息送礼物来到虞国,由于事先就故意泄漏了消息,因此受到热烈欢迎,虞公第一时间亲切接见。
荀息献完马,又献了璧,把虞公高兴得猴子上树一般。
接见的过程基本上还是那个段子,荀息首先代表献公问候了虞公和他老婆,随后,开始回顾两国长期以来业已存在的友好关系,以及两个国家血浓于水、一衣带水的兄弟感情。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宾主共进晚餐。
吃完晚餐,闲坐的时候,进入正题。
套近乎、互相拍马屁、大吃大喝之后,最后谈一点正事。自古以来,这就是外事活动的标准程序。
“想当年冀国侵犯虞国,为了虞国的安全,我们偷袭了冀国,使得冀国不得不撤军,这证明我们与虞国之间休戚与共的关系。如今,虢国亡我之心不死,在下阳加强了战备,随时准备进攻我国,同时也威胁着贵国的安全。因此,我们准备讨伐虢国,希望向贵国借道。”荀息这段话说出来,自己心里都在打鼓,为什么?下阳在虢国和虞国的交界处,根本没有挨着晋国。
第二部分 第45节:假途伐虢(2)
“哎,老荀,你说得对,我们借路,不仅借路,为了我们两国的友谊,我们和你们一起出兵,并肩作战。”虞公眼皮子都没眨一下,智力水平确实在中等以下。
事情就这么定了,虞公甚至根本就没有跟宫之奇商量。事后,宫之奇表示反对,虞公笑道:“反对无效。”
现在,晋虞联军进攻虢国,第一站:下阳。
在开打之前,简单介绍虞国的由来。
周文王有两个伯父太伯和仲雍,为了给文王父亲让位,两人逃去了吴国,后来先后担任吴国国君。周武王时,将仲雍的后代封在虞,公爵。因为吴国也是仲雍之后,因此虞、吴是一家。
说起来,虞国出于姬姓,与晋国是亲戚。
晋国由里克为主帅,荀息为副帅,虞国宫之奇领军。两国军队先后抵达下阳,各自攻一个城门。宫之奇虽然没办法劝止虞公,但是如今自己领军,自然多长一个心眼,十分之一的部队假装攻城,其余的部队随时提防着晋国军队。而里克和荀息一面攻城,一面还要防着宫之奇的队伍。你说这样的联军是不是很搞笑?
幸好晋军实力强劲,没几天工夫,愣是把下阳给拿下来了。拿下下阳,前面就是一片坦途,可以直接灭了虢国。可是这个时候,里克坚决要求撤军了。为什么?
首先,宫之奇派人过来通报,说是自己拉肚子拉得天昏地暗,下不了床,因此再往南打就不奉陪了,你们自己去干吧。
其次,虢国派出大将舟之侨在前面等着呢。舟之侨是什么人物?就是虢国的宫之奇,那也不是善类。前有舟之侨,后有宫之奇,里克一看,我们再打下去,万一你们两面夹击,我们不是被包饺子了?
再次,虢国与周王室那是真正的传统友谊,听说虢国被攻,王室已经派了特派专员前来调停,这个面子别人不给,晋国是一定要给的。所以,再打下去也没什么意义。
荀息虽然还有打下去的意思,但是主帅要撤,也没有办法。
“我们已经教训了虢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因此我们撤军。”里克派人向宫之奇转达了这个意思,似乎是自己放了虢国一马。
就这样,晋国撤军了。临走,把下阳城一把火烧了,人民牲畜和能搬走的全部搬回了晋国。那年头,地大人少,人民就是财富啊。
——最后的国宴
尽管没有灭掉虢国,但是荀息的计策证明是行得通的,而且攻破了下阳,也算是出了一口气。因此,献公很高兴,嘉奖了荀息。
高兴虽然高兴,献公也看出来了,有宫之奇和舟之侨在,要对付虢国和虞国决不是那么容易。怎么办?等等看吧。
只等了三个月,好消息来了。什么好消息?舟之侨来投奔了。
原来,晋国拿下下阳之后主动撤军,虢公毫不在意,大概以为晋国也就这么回事。于是虢公起兵攻打桑地的戎,结果大胜,抢了不少美女回来,还给舟之侨分了两个。
得了美女的舟之侨一点也不高兴,他反而很担忧:丢了下阳要塞,一点也不害怕;战胜了戎,就得意洋洋。就凭这警惕性,这个国家离完蛋不会超过五年。
预料到国家要完蛋,两条路摆在舟之侨的面前:与国家共存亡,或者保全自己,早早逃命。
识时务者为俊杰,舟之侨选择了后者。既然选择了后者,逃跑的方向就很容易确定,那就是晋国。
舟之侨带领整个家族来到晋国,荀息高兴坏了。什么叫彼消此涨?这就是。荀息当即提出再次讨伐虢国,献公没有同意,因为国内的斗争正在白热化,顾不过来了。
基本上,前面的事情就是这样。
这一次下手,献公不需要再向任何人讨教了。
“里克,准备攻城器械,整顿兵甲。”
“荀息,活动活动舌头,准备去借路。”
“舟之侨,带路。”
献公用了半年时间做准备工作,到了次年的夏天,一切工作准备就绪。
荀息首先出动,带着十对白璧又来到了虞国。
程序跟上次完全一样,吃饱了喝足了,荀息又要借路。虞公刚要答应,宫之奇早盯着呢,急忙上来插话。
第二部分 第46节:假途伐虢(3)
“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为甚,岂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宫之奇上来就这么一段,他急了。这段话什么意思?这个意思: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要完蛋了,虞国也跑不了。晋国这样的国家,最好从一开始就拒绝跟他们玩。上次借路给他们就很过分了,怎么能再借呢?俗话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就是指虢国和虞国之间这种关系啊。
唇亡齿寒、唇齿相依这两个成语,就是宫之奇这次发明的。
虞公一看,有些不高兴,这太没礼貌了。
“你这说的什么话?人家晋国是大国,讲信用的,上次借道,有什么问题吗?何况大家都是姬姓国家,同宗啊,他们怎么会害我们?”虞公说话的嗓门还挺大,好像挺有道理。
“主公啊,虢国也姓姬啊,跟晋国比我们的关系还近呢!再说,晋侯这些年灭的国家有几个不是姓姬的。别说远亲,自己家四代都被他灭了。”宫之奇这时候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本来还想接着说“你以为你谁啊?你以为你长得漂亮啊”,忍住了没说。
虞公很不高兴了,当着客人的面子,宫之奇给自己下不了台,这怎么行?
“老宫,你是不是看我高兴了你就不舒服啊?你是不是觉得就自己聪明,别人都是傻瓜啊?人家晋国是大国,主动跟我们友好,这是看得起我们,有什么不好?你没事回家蹲着去吧,啊。”虞公说话也不客气,直接赶人。
宫之奇没办法,只好出来,在外面碰上了大夫百里奚,又叫百里井伯。当初百里奚当上大夫,就是宫之奇推荐的,说起来,两人是好朋友。
“老宫,你怎么要走啊?”百里奚这是上厕所回来,看见宫之奇一脸的不高兴,忙问。
“被赶出来了。”宫之奇气哼哼地说,之后把事情说了一遍,“兄弟,你也去劝劝主公啊。”
百里奚摇了摇头,叹一口气:“老宫啊,我知道你说得有理,但是,你劝都被赶出来了,我是个什么材料啊?我要是去劝,立马就会被炒鱿鱼啊。算了,该死活不了,我还是扎扎实实把这顿国宴给吃完吧。”
见百里奚不肯,宫之奇想想也是,叹口气,回家去了。百里奚回到宴会厅,一顿海吃,撑得个半死。他知道,这是最后一顿国宴了,下一次国宴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吃到。
——第二次借路
现在,宫之奇面临舟之侨同样的选择:与国家共存亡,或者保全自己,早早逃命。
宫之奇没有犹豫,他选择了后者。
连夜,宫之奇收拾好了家当,第二天一早就登程前往宋国。老娘问了:“孩子,怎么这么急?”
“娘啊,晋国打虢国,回程就会把咱祖国顺手灭了,那时候再走可就晚了。”
宫之奇就这么走了,据说去了宋国。
宫之奇,虞国公族,宫姓的祖先。
为什么舟之侨和宫之奇这样的良臣到了国家存亡的危难关头,都选择了逃命呢?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挽救不了这个国家,既然如此,那就只好挽救自己。
可耻吗?一点也不可耻。
十天之后,晋国出兵了,这次是晋献公亲自领军,目标明确:灭了虢国。
前面说过:鬼子进村,汉奸带路,这是黄金组合。晋国大军此次有了舟之侨作为向导,上下两军齐进,战斗过程就不讲了,基本上是一路小跑就占领了虢国全境。虢公率领全家逃命,一直逃到了洛邑,还好,原本虢公就是中央领导,在伟大首都有房有地有二奶,这下就不用再来回折腾了,可以全心全意为中央服务了。
那时候正好是周惠王在位期间,惠王看见虢公带着全家来了,还以为是旅游呢,一问,原来是国家没了。再问,是晋国干的。惠王很生气,当时就火了:“马拉戈巴兹,晋国太不像话了,虢国他们也敢灭,满共四个公爵国家,他们也敢灭?叔啊,你们先安心住着,我这几天就替你谴责晋国,发动齐国等国家为你讨回公道。”
“多谢大王,多谢大王。”虢公高兴坏了,一家人安心住了下来。
这一等,可就没有尽头了。转眼间过了十天,没看见周王有任何的动作,虢公急了,这天就去问去了。
“大王,我那事儿怎样了?”虢公问。
“叔啊,你那事吧,木已成舟,没办法了。你就安心在中央工作吧,你祖先的牌位过几天晋国就给你送过来了。”周惠王这么说,见虢公很失望,安慰他说:“知足吧,你知道虞公怎么样了吗?也被灭了。比你还惨,你还能接着当中央领导人,虞公现在只能当小地主了。”
“啊,虞国也被灭了?”虢公大吃一惊,随后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哈,狗日的虞公,想不到你也有这一天,哈哈哈哈。”
现在想起来,舟之侨逃命是对的。想想看,地方没搞好,虢公拍拍屁股,带着全家去中央了,舞照跳,马照跑,可是虢国的卿大夫们怎么办?自己不想办法,谁管你?
那么,虞国怎么被灭的?周惠王又为什么不肯帮虢公了?
第二部分 第47节:秦故事一:两个大馍(1)
第五十三章秦故事一:两个大馍
晋国灭了虢国,回家的路上顺手灭掉了虞国。事情太简单,基本上相当于顺手踩死一个蚂蚱,不用浪费笔墨。
虞公可没有虢公的运气好,被晋军生擒活捉,献公将他带回绛,对他还算不错,祖宗的牌位给他自己保管,又给了一小块地,当了个小地主。
春秋时候这点好,灭了你的国家,不灭你全家,还让你当小地主。
不过呢,一口气灭了两个公国,晋献公还是有点害怕。不管怎么说,人家爵位比你高啊,你凭什么灭人家?再说,虢公和王室的关系那是大家都知道的,怎么说人家也是中央领导人。如果周王发布命令,再说动齐桓公率领联合国军队来讨伐,那还真是一件麻烦事。
怎么办?灭人家之前献公没有想到这么多,现在两个国家都灭了,问题来了。
——忽悠周王室
“老荀,你看看,这怎么处理?”献公把荀息给叫来了,荀息一听,也有点头大,什么都想到了,没想到这个。
荀息傻眼了,献公召开卿大夫大会讨论这个问题,可是没人有办法。
怎么办?这个时候,献公想起老丈人来了。谁?狐突。
“狐突一定有办法。”献公派人去把狐突给请来了,他知道,这个老狐狸别看整天在家里装病,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他。
献公把事情大概说了一遍,又说些除了老爷子没人有办法的屁话,请老爷子出主意。
“荀息不是挺能干吗?让他想办法啊。”狐突特别讨厌荀息这个人,所以先说两句风凉话。
“他有办法,就不用惊动您老人家了。”
别说,老狐狸还真有办法。
“主公,其实这个事情不难。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嘛: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你现在就派人去洛邑,把虞国祖庙里的宝贝都带去,再告诉周王,说今后虞国虽然归了晋国,但是虞国的税收全归王室。至于虢公的祖先的牌位,咱们过几天也给送到首都去。现在王室穷得一塌糊涂,平白无故得了虞国的税收,还不高兴死?”老狐突可不是老糊涂啊,看问题很透彻。
献公一听,好主意啊,立马派人前往洛邑,该送的送,该承诺的承诺。周王一看,又省事又实惠,傻瓜才不干。因此,周王决定不管虢公的事情了。
中央最高领导人都这样,也就怪不得春秋大家都这样了。
有人问:献公真的把虞国的税收给了周王室吗?献公会从坟墓里跳出来:我傻啊,辛辛苦苦打下来,凭什么给他们?
说来说去,最高领导人被忽悠了。
假途伐虢,就是这段故事。
庆功宴。
献公大宴群臣,发奖的发奖,表扬的表扬。
荀息功劳最大,奖励最多,喝得也最多。喝多了之后,荀息要炫耀一下了。
“来、来人,把那四、四、四匹宝马给牵上来。”荀息下令,立即有人出去,不多时,宝马牵了进来。荀息端着酒就来找献公了:“主、主公,把马、马还给你,还是那四、四匹马吧?”
献公也高兴,笑道:“马则吾马,齿亦老矣。”
第二部分 第48节:秦故事一:两个大馍(2)
啥意思?马还是我的马,不过已经老了。
众人大笑,正在高兴,门前侍卫进来禀告:“主公,秦国有使者来到。”
“秦国。”晋献公愣了一愣,其实,每个人都愣了一愣。
晋国从来没有跟秦国打过交道,他们来干什么?
——土包子求婚
既然说到了秦国,还是按照惯例,先说说秦国的由来。
《封神演义》中商纣王有两个部下是父子,姓嬴,父亲叫蜚廉,儿子叫恶来。父亲跑得快,儿子力量大,活到今天的话,就是刘翔和张湘祥了。不过他们的年头不好,没赶上北京奥运会,赶上周武王伐商了,结果恶来为国壮烈牺牲,蜚廉自杀身亡。
恶来的后代叫非子的,因为给周孝王养马养得好,被封在秦。作为一个附庸,非子就叫秦嬴。秦嬴传了三代,到了秦仲,秦仲被犬戎所杀。秦仲的五个儿子率领七千周兵击败了犬戎,于是大儿子庄公继位,并且占有了犬丘和大骆,地盘扩大。
庄公的儿子襄公因为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伯爵,秦正式成为诸侯。之后,又经过文公、宁公、武公、德公、宣公、成公和穆公。历代秦国国君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蚕食周边小国。因此,到穆公继位的时候,秦国已经是一个中等以上的国家。
有人会问:为什么短短一百一十年的时间里,秦国竟然经历了八任国君?原因很简单:秦国的习俗是兄终弟及,武公和德公是兄弟,宣公、成公和穆公也是兄弟。
现在,秦穆公为秦国国君。
秦穆公任好,是秦姓和缪姓的祖先。
与他的历届前任一样,秦穆公登基之后继续扩张,登基第一年就吞并了茅津。
周边的小国一个个被消灭,穆公却有些烦躁起来。为什么烦躁?就像一个发了财的土老帽一样,单单有钱已经不能满足,要混进上流社会啊。
这么多年了,秦国就像是一个被遗忘的国家,一个被扔进狼群里的孩子,中原国家几乎都忘记还有这么一个国家了。
“怎么办?咱们有地盘了,有人马了,有女人了,可是,咱们没文化啊,说来说去,还是一帮土包子。我想跟中原正统混一混,长长见识,扮扮斯文。兄弟,你还去过中原,也算咱们秦国的文化人了,你有什么办法?”这一天,秦穆公把公子絷(音执)给请来了。公子絷是谁?秦穆公的异母弟弟,秦国的庶长。庶长是个什么东西?
原来,秦国长期与中原国家隔绝,也没个什么正规的官制,除了国君之外,最大的官就叫庶长,直译就是“老百姓的头儿”。庶长什么都干,和平时期当总理,战争时期当将军,反正就是他了。至于什么上卿啊、太傅啊、司空啊这些职位,秦国人听都没听说过。
“我看,咱们不妨先从婚姻开始,不是离着晋国近吗,就向晋国求婚吧。”公子絷出了这么个主意,其他的他也想不到。
“好啊好啊,这活就派给你了。”秦穆公觉得这个主意好,当时就拍板了,“除了求婚,有那素质高的人才,捡大号的弄几个回来。”
就这么着,公子絷带着一车狼皮就去了晋国。
秦国国君来求婚了,晋国卿大夫们都觉得好笑,这不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吗?
也没等献公提问,卿大夫们你一言我一语就讨论开了,基本上没有一个人支持。
“好吧,你回去告诉你们国君,我愿意让他做我的女婿,秋收之后来迎亲,我把大女儿嫁给他。”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也出乎公子絷的意料,献公很爽快地答应了。
献公派人送公子絷去国宾馆休息,卿大夫们唧唧喳喳,对献公的决定表示不理解。
“你们知道什么?你们看见那一车狼皮了吗?那得多少头狼?这充分说明秦国国君很有诚意。既然这么有诚意,我女儿去了一定会很受宠。你们知道吗?一个女人,最大的幸福就是被男人宠。”献公高声说。其实,他还有一个理由没说出来,那就是自己的大女儿伯姬,也就是申生的同母妹妹,那时候已经二十一岁了,再不嫁出去,就砸手里了。这么大岁数,要嫁给中原诸侯是不大可能的,也只有秦国这样没什么讲究的国家还能接受。
第二部分 第49节:秦故事一:两个大馍(3)
不管怎样,献公觉得挺好,至少把女儿嫁掉了。
——人才难觅
公子絷非常高兴,没想到这么顺利就把婚事搞定了,这个功劳可不小。
除了求婚,公子絷还有一个使命,那就是挖几个人才回去。公子絷心想,晋侯的女儿都到手了,高薪诚聘几个人才应该也很简单吧。
公子絷没想到的是,人才还真不好找。
人才太少?不是。找不到人才?也不是。
公子絷在晋国住了三天,第一天还打听打听哪个大夫是人才,然后上门拜访,盛情邀请前往秦国,条件都开得很好,封邑面积至少是晋国的两倍,高额安家费,十二个美女,此外,只要干得好,半年之后就可以担任庶长。
“庶长?庶长是什么东西?”晋国人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玩意,就凭这个滑稽的名字,谁也不肯去。
没办法,第二天,公子絷把目标放在了士的身上,成功人士不愿意去,士总会愿意吧?谁知道,士也不愿意,说起秦国,大家都说那里遍地野狼,老百姓都吃人肉。尽管公子絷再三解释,谁听他的?
第三天,公子絷没办法了,在大街上看见谁就问谁去不去秦国。谁去?还是没人去。到晚上,公子絷甚至动员国宾馆烧开水的大爷去,也被断然拒绝了:“我老了,还想多活几年,秦国的狼太多了。”
公子絷感到自己很失败,很没有面子。
第四天,公子絷失望地上路回家了。出了绛城,一路向西。走不多远,看见前面有一个流浪汉。只见这个流浪汉长得高大魁梧,一脸的胡子,一身衣服破破烂烂,遮不住浑身的肌肉。流浪汉的手里拿着一个破碗,抖抖索索等着施舍。
俗话说:乡下人心肠好。公子絷看见这个人可怜,心说干脆在晋国做个好人吧,也显示秦国人没有传说中那么差劲。
“喂,过来,给你一个馍。”停了车,公子絷对流浪汉喊。
流浪汉瞪了他一眼,一动不动。
公子絷一看,这人还挺有骨气。语气温和一点,说:“请过来,我这里有馍吃。”
流浪汉又瞪他一眼,还是不过来。
公子絷心说,我这已经够客气了,他还不肯过来?这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再想想,猛然想起来,别看这流浪汉是个流浪汉,基本上可以肯定是个士。为什么呢?因为士农工商四大社会类别中,后面三者都是有恒产恒业的,都是有正当职业的,如果放弃正当职业来流浪,那是属于犯法的。只有士没有正当职业,才有流浪的权利。你再看这个人的长相,尽管可怜兮兮,眼睛里却还有一股傲气。
“先生,我有馍,赏个脸吃一个吧。”公子絷更客气了,倒好像他在求流浪汉。
流浪汉这才走了过来,公子絷亲自取了一个馍,双手递给他,流浪汉双手接过去,行了个礼,走到一边,蹲下去吃馍。
公子絷一看,这人要了一个馍,竟然也是这么有礼貌。等流浪汉把馍吃完,公子絷看他像是没有吃饱,又送了一个给他。
两个馍下肚,流浪汉明显有一种满足感。他把碗放在一旁,走到公子絷的面前,又躬身施了个礼,朗声说道:“公子,我公孙枝虽然是流落街头,好歹也是个士,我不能无缘无故受别人的恩惠。你赐给我两个馍,我一定要有所报答,说吧,我怎样才能报答你?”
原来,这个流浪汉叫公孙枝,字子桑,从这个名字就知道是晋国公族,不过不是曲沃那边过来的公族,而是被推翻的晋侯缗这边的公族,所以才混得这么落魄。不过话说回来,也幸亏是晋侯缗这边的公族,否则早给灭了。
看公孙枝的举止,再听他说话,公子絷就觉得这个人不简单。猛然,他有了一个想法。
“既然你这样说,那好,你跟我回秦国。告诉你,我是秦国庶长公子絷,你跟我回去,就算是我秦国人才引进计划中的第一人。”公子絷决定把公孙枝带回秦国,人才啊。
“啊,去秦国?”公孙枝的眼里充满了沮丧和绝望。
“去了秦国,你就是大夫,吃香的喝辣的娶六个老婆,不比在这里当流浪汉强?”
第二部分 第50节:秦故事一:两个大馍(4)
“唉。”公孙枝叹了一口气,“谁让我吃了你那两个馍呢?”
——秦国的第一个外教:公孙枝
回到秦国,公子絷安排公孙枝住下,换了一身好衣服,洗个澡,然后带他去见秦穆公。
公子絷首先汇报了此行的情况,说是晋献公爽快答应亲事,迎亲时间都已经定好。然后说到人才引进,这个时候把公孙枝介绍给了穆公。
穆公非常高兴,一来跟晋国要成亲戚了,二来还请来了公孙枝这样的人才,看上去就是人才。
三个人一边喝酒,一边聊了起来,主要是秦穆公和公子絷向公孙枝请教。公孙枝虽说是个破落贵族,但是义务教育没拉下,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当下甩开腮帮子,一边吃一边说,主要介绍中原的礼仪、制度、人文等等,听得穆公目瞪口呆,大长见识。
“看见没有,我们简直就是野蛮人啊。子桑先生,从今以后,你就负责秦国的教育工作,从野蛮人变成文明人,就靠你了。”穆公太高兴了,就像地下党见到了组织上派来的人。
公子絷一看,这公孙枝还真有两把刷子,当时一激动,然后一冲动,对穆公说:“主公,干脆,我这庶长也别当了,子桑先生来就行了。”
“好啊。”穆公同意。
公孙枝很激动,也很感动,人家秦国人真是太厚道了,太好骗了,太什么了。可是,公孙枝不冲动,他知道自己是什么材料,在秦国他算人才,在晋国他什么也不算。要管理秦国这样的国家,他知道自己不行。
“不行,在下实在没有这样的能力,做个大夫辅佐公子絷,我就很满足了。”公孙枝一再推辞,打死也不当庶长。
没办法,穆公任命公孙枝为大夫,主要职责就是编制制度,教化人民。
秋收之后,到了冬天,迎亲的日子到了。
按着规矩,秦国依旧派出公子絷前去晋国迎亲。晋献公也挺高兴,把个女儿送出了门,总算给嫁出去了。
公子絷一路上唱着秦腔,高高兴兴把伯姬给带回了雍城。雍城是哪里?当时的秦国都城,在今天的陕西省凤翔县。
秦穆公高兴啊,终于娶到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老婆了。高兴到什么程度?穆公决定把晋国陪嫁过来的东西都当庭打开,给大家开开眼界。
“哇。”第一件陪嫁打开的时候,大家都惊奇地叫了出来。什么东西?史书上没记载。随着一声声的“哇”“哇”,陪嫁品都被打开了,大家都说好。
东西看完了,看看人吧。于是,除了新夫人之外,其余晋国随从人员都到朝廷点名,顺便每人发给纪念品。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