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无法排除这样的可能:后面的人先害怕了。前面的人因后面的人的害怕而解除了道德压力,生存本能就会强烈地起作用。而他的害怕又会传染给后面的人。恐惧情绪相互传染和强化,人群顷刻之间四散而逃。
以上只是理论的分析。“群体行动的逻辑”冷酷地揭示:除了人们所认同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已经过内化而成为个体的“自我”的一部分)作为心理背景对于群体行动起作用以外,人与人之间的心理竞争也起了很大的作用。群体心理学家注意到了前者,而后者则被他们忽略了。并非一定要设定一个特殊情境才有助于我们发现这一点,但如果没有这一情境的刺激,我们可能更容易放过对那些主宰个体的心理机制的梳理。也许必须强调:即使在一个最亲密的团体中,在心理上人们也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存在着无意识的残酷的心理较量。每一个人都要谋求心理上的生存,这是一个普遍适用的铁律,在被领袖催眠和“自我催眠”的群体中也不例外。
事实上,重视人的心理背景和人与人之间的心理竞争,我们完全可以对人类一些看似奇怪的行为作出解释。比如,一个人会莫明其妙地以语言攻击另一个人,但被攻击的这个人并不认为自己得罪过他。事实上,他不知道,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攻击者的一种得罪。事实的真相是:被攻击者的存在方式与攻击者当年(或许是在学生时代)的存在方式一模一样,但后来攻击者因利益等原因背叛、扼杀了当初的“自我”。为了合法化这种背叛和扼杀(特别是这种背叛和扼杀已经紧密地与利益联系起来,而在心理上对当初的“自我”的体验和认同则有让这种利益失去的危险),攻击者必须彻底非法化那个当初的“自我”,并防止它再次出现。然而被扼杀的“自我”并没有完全死去,它在黑暗的无意识地下室里仍在谴责这一行径。故而,当被攻击者出现时,攻击者从他身上看到了当初那个被背叛和扼杀的“自我”,犹如他的过去已经复活,并对他进行道德拷问,使他为利益而建构的那个“自我”瞬间崩溃。因此,他必须单方面地与被攻击者进行一场心理较量,借助于对后者的攻击而攻击过去的“自我”,使自己现在的“自我”在道德上获得正当性,谋求心理上的生存。
时间:2009-02-16 19:36
感谢落叶出品。你总结的比我讲的还精彩,在这方面,我需要向你学习。
时间:2009-02-16 19:57
作者:怀念o小时候 回复日期:2009-02-16 16:52:01
一直在看。
楼主啊。希望你能帮再解答个问题。
前几天去面试。看到几位主考官的时候。说实话我并没有怎么紧张。
但是在面试还没有开始之前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在一个会议室里集中,相互讨论着。在这个时候我发现他们的学历都非常高,而我只是一个大专生。连本科都不是。肯别说是什么重点大学了。我感觉非常的的压抑非常不自然。的确如这篇文章所言,我无法突破这个社会的价值排序。虽然平时我认为学历不是衡量一个人的真实水平跟人的学养。但是真的一堆人在一起的时候。而就你一个人比较差。我真的感觉到了不适应。
我觉得这是两个自我的冲突。一个是认为学历并不是重点(在我自己跟学历高的人比较的时候)跟很看重高学历已经成为心里结构的一部分。我觉得非常郁闷。楼主帮帮忙。
你的压抑和不自然是因为你有恐惧。你清楚这一点:在一帮学历比你高的人面前,你的机会很少。因为学历高对应社会资源的优先分配。现实就是这样。
你平时认为学历不是衡量一个人的真实水平跟人的学养,这只是你的大脑这样认为,在心理结构并不是这样。换言之,你这么认为只是在进行一种心理上的防御,说服自己,否认你所恐惧、自卑的东西而已。但在你的心理结构深处,你仍然是屈服于学历等级这一价值排序的。
所以,所谓的两个自我的冲突,就是那个虚假的自我对你谋求自尊和价值的挤压。这个虚假的自我乃是社会化的产物,就是那个按学历来进行价值排序的规则与观念在你自我结构的内化。
你之所以感觉不适,是因为你的真实的自我很弱小,换言之就是你心理不强悍。它之所以弱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你真实的自我在虚假的自我的干扰下,陷于紊乱之中,处于被动挨打状态。你的真实自我在当时,根本无法意识到虚假的自我,更无法有效地审视它,从而建构一个牢固的防御点然后开始进攻。如果你能够把与虚假的自我相连的社会价值排序好好地审视一下,并且能够做到在当时的情境中瞬间对它有所反应,而不陷入紊乱状态,你不会感到不适。
观念的力量之所以强大,不是它本身强大,而是它笼罩了你的自我,你的自我在观念的笼罩下陷于紊乱,无从反应,你的智力结构这一最重要的阵地被它轻易绕过。
记住这一点:如果你的智力结构被某种对你来说是非肯定性的东西轻易绕过,你是没有多少力量的,因为你的心理结构没有把外在的非肯定性的东西当成客体进行审视的功能--它恰恰只是客体!
而假如你把观念阻止在智力结构,它就像乌云一样,虽然看起很吓人,但将在你的审视中将自行消散--如果你的认知能力和心理都得到了训练的话。
时间:2009-02-16 19:59
习武而夫说得很好。感谢参与和交流。
时间:2009-02-16 20:02
作者:落焰宇光 回复日期:2009-02-16 19:57:43
心理强大的人,不慌不忙地沿途欣赏深山的风景,即使不幸面对一只凶恶的老虎,也面无惧色,直到死前最后一刻心里仍然充满着快乐。
---------------------------
被老虎咬的时候应该是一片空白吧
有点我很想知道,我们这些普通的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最常见的情况就是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心理强大的人是不是会有不同
紧急情况下大脑为什么会空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智力结构失去了作用,失去了它的功能,人剩下的只是生理-心理反应。
这是心理弱小的人的普遍特征。
我不敢说任何紧急情况下心理强大的人都能让智力结构起作用,冷静应对,但在一般的紧急情况下,还是能够冷静的。
时间:2009-02-16 20:06
作者:落焰宇光 回复日期:2009-02-16 19:43:00
按照楼主原来的设想好象是慢慢的要开始讲怎么开始克服死亡恐惧啊
现在好象不是按照原来的设计的了
要最后才讲。我要继续讲支配我们的一些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原理与规律,再讲训练方法,最后讲到怎样克服死亡恐惧。
其实我相信很多人都看出来了,心理强大的训练不仅仅是训练心理,也是在训练认知能力、分析能力。两者是无法分析的。所以,心理强大的训练对于一个人来说实际上是一种综合训练。
不要期望一蹴而就。关键在于有没有收获。
时间:2009-02-16 20:09
更正:“两者无法分析”应为“两者无法分开”。
时间:2009-02-16 20:20
作者:败君 回复日期:2009-2-16 18:00:47
楼主帮忙分析一下,我自小在农村长大,家里有两个姐姐一个哥,我排最小。我哥在我刚读小学的时候就得了精神病,而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感到自卑,跟村里的同龄人根本和不来,老是被他们欺负。而我每次回到家只能把所有的愤怒发泄给我家人。我的童年就这样孤独的一个人走过来。直到现在都很难跟人家沟通。而且心理弱,人家大声地说话就让我发抖。
如落焰宇光朋友所说的,你不要向家人发火。具体点说就是你首先应和家人沟通,就是和最亲密的,对你没有伤害的意图的的沟通,慢慢确立起自己的自信,摆脱过去的阴影。另外,你真的有必要记住电影太极张三丰里的这句话“过去只是人生中的一种经历,而不是一种负担”。
能够在亲密的人那儿面对真实的自己,有了信心后,可以慢慢和不亲密甚至一般的人沟通。在开始一定要有意识地心理防御,以避免你受到伤害,导致你又一蹶不振。
确立好信心以后,可以继续。
另外,你有必要好好地思考一下人生的意义了,给自己的生活一个目标。
时间:2009-02-17 19:15
看来得有请版主清理垃圾了。
时间:2009-02-17 20:10
作者:一串数字7654321 回复日期:2009-02-17 10:35:48
这个帖子有一段时间没看了.今天又打开,觉得落叶出品所说的就是我想看到的具体的做法.楼主的理论很强大,但是也很艰深难以理解,有时候会越想越迷惑.落叶出品则深入浅出,普通人比较能理解.
你说得对。由于较忙,因此没有细心琢磨用最通俗而有阅读快感的语言来讲述,这也是我读了落叶出品的回复后所反思的一个问题。我会尽量讲得通俗些的。
时间:2009-02-17 20:18
作者:小要求 回复日期:2009-02-17 12:21:59
LZ你好。
我有一个感情方面的困惑,你能帮我看看解释一下么。
高中的时候,有个女孩子喜欢我,开始我不是很喜欢她,后来时间久了也慢慢喜欢了,我们是同桌。不过我从来没有跟她表明很喜欢她,我们也没有在一起过,现在想来,应该算是低阶段的暧昧吧。
可是后来发展的就很奇怪了,我不敢看她的例如学校演出,不敢听她唱歌,不敢看她照片等等。我自己觉得很奇怪。但是我们天天在一起上课做作业,面对面交流的时候也没有问题。
LZ你能帮我分析分析么,困惑8年多了..
你提供的信息太少了,也许这种分析只是猜测,供你参考。
她应该长得漂亮,或家庭背景好吧?总之不管是什么,她一定有让你觉得自卑的东西。你其实在开始是喜欢她的,但自卑阻止了你这么认为。
而在你已经承认自己喜欢她后,自卑让你害怕“失去”她--而她的任何一次引人注目,都有可能让你陷入别人把她夺去的危险。这个后果你不敢想像,所以你回避。
她只是和你在一起时你们的交流当然是没问题的。因为此时这个世界更多地只有你和她,没有别人把她夺去的危险。你是安全的。
时间:2009-02-17 21:16
作者:xuyubao520 回复日期:2009-02-17 17:25:11
LZ,您好!
首先希望你感谢你能把宝贵的知识及经验和我们大家分享,让我们这些善良的人们在这个险恶得世界里面得到保护。
其次希望你能够把这种保护继续,因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哪天他们也搞套理论的理论来伤害我们的时候,我们就防不胜防,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我相信,在您得带领下,我们会最终攻陷那个至高点,将群魔踩在脚底,到那时就没人能伤害得了我们啦。
在此,我通读全贴3遍(部分网友的言论没有涉及),大部分您传授得知识我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部分,我依然很难理解,希望得以点拨,小生在此感激涕零:
1,在您的理论当中,真我这个概念很重要,您也给与解释,但是始终无法理解。
我们生下来的同时,注定了我们就是社会人,被拉入了社会化的轨道,这种真我是怎么产生的;您说人作为一个偶然被抛到这个世界上,对自己存在得肯定是最深远的追求,那这个真我=自我存在的肯定? 我们怎么界定这个存在呢,怎么样证明自己得存在?是获得某种社会地位,还是莫种思想的高度?是不是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界定?
小时候每个人都有梦想,有得小孩说将来要成为医生救助每个生病的人,有得小孩说我要将来要做老板赚大钱.....
以上属于寻找证明自己存在得方式吗?
这些是假的自我在作用,还是真自我在作用?
如果前者是真的,后者是假的,为什么有得小孩子很早就出现假自我?
2,社会价值排序的东西能作为我们自我存在(真我)的证明吗?如果不能它们的意义何在?如果人人都做到大哲学家那样,社会能这么发达进步吗?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这个角度来看,人是不是先有的假我,再逐渐追求自己的真我呢?
3,心理生存是不是自我(真我或者是假我)赋予给人的呢?有没有实在得定义,它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以上是我这些天在思考,但很难下定论的问题,语文学得不好,表达的不够通顺,请体谅,
望lz给与解答!!
谢谢这位朋友,让我在此机会解释一下“真我”这个概念。
此前,我们只是笼统地区分了“假我”和“真我”,说“真我”会导致什么而“假我”又会如何,但何为“假我”何为“真我”,我们并不知道。
哲学家、心理学家、灵性大师们,也没有在“内容”的意义上讨论过这个问题。
但是,我们的确面临一个何谓真我何谓假我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真我?
真我有两个内容:
1、由存在(要解释“存在”这个术语又需要很长的篇幅,这是一个浪费了不知多少哲学家的脑细胞的复杂晦涩并且高度抽象的本体论问题,在此我略过)本身带来的“自我”。
这个“自我”是个什么东西呢?我在前面已经讲过,人和动物不同,他有自我意识(比如你孤独,但你能够意识到你的孤独,这就是你有自我意识。而动物实际上也孤独,但它不会意识到它的孤独,所会它不会有存在本身所带来的痛苦,它的更苦更多是肉体上甚至完全是肉体上的),他的存在分裂为“自我-世界”(主体-客体)这么一个结构。那么,世界就是客体,他就是主体。这个“自我”作为一种心理功能,恰恰就是用来维护他的“主体性”的。存在规定了人必须肯定自身。这种肯定自身的内心深处(所谓的“内心深处通向的就是存在)的冲动就是“真我”。
问题又来了,这个“肯定自身”又是什么意思?
我想你一定熟悉这样的话“人应该好好地活着”。这句话如果剥开它的社会和道德层面,那就是生命层面,换言之就是存在层面。它有这样一层意思: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不是为了现在就死,不是为了变态,不是为了寻找痛苦,不是为了成为坏人......
这个放在存在上来讲就是:存在本身就对人发出一个道德命令,一个人对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负有义务的。他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变成一个“存在的败笔”,而是应该发挥自己的生命潜能,真正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的人。就是说,你要肯定你的存在价值。
肯定你的存在价值,这就是存在意义上的真我,也是本源意义上的真我。一个人为什么会产生”自我憎恨“?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没能按存在的道德命令成为一个符合其存在价值的人。这就是存在对他的惩罚。这种“自我憎恨”就是存在意义上的真我对背叛了自我的那个“假我”的惩罚。
2、存在意义上的“真我”是高度抽象的,它更多地隐匿于生命深处。它是在黑暗里对我们发出命令。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体验到的“真我”(如果我们还有这种能力的话)更多是社会意义上的“真我”。
我在前面已讲过,人要社会化。社会化在心理学和哲学上是什么意思?它就是给存在裸露在危险的世界面前的你穿上衣服,赋予你保护层。这就扩大了你的自我结构。于是,你“自我”的内容越来越多,并且,你更多地把这些社会化的内容体验为自我。
我们已经知道,这些自我有真的有假的。那么真的是什么?
答案很简单,就是肯定你的生命、你的存在价值的那些东西。比如你从与亲人的关系中体验到的自我,你从理性思考中所体验到的自我,你从帮助他人中所体验到的自我.....所有这些,都符合你的存在所发出的命令,都是在发挥你的潜力,让你获得自由。
时间:2009-02-17 21:52
(续上)
下面我再来回答“xuyubao520”网友关于第一个问题的疑问,以及解答第二个、第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的疑问:
1、我们生下来的同时,注定了我们就是社会人,被拉入了社会化的轨道,这种真我是怎么产生的?
答:上面已经说过,有两种内容的“真我”,一为存在上的,一为社会意义上的。
2、您说人作为一个偶然被抛到这个世界上,对自己存在得肯定是最深远的追求,那这个真我=自我存在的肯定?
答:对
3、 我们怎么界定这个存在呢,怎么样证明自己得存在?
答:有两种,一种是内心的声音:你觉得你应该是这样存在而不是那样存在(当然,很多人已经听不到自己内心的声音,甚至也不敢听)。另一种是通过认同或占有社会观念、物品、身份、属性等来确认。而也因为这样,他有可能把假的看成是真的。
4、是获得某种社会地位,还是莫种思想的高度?是不是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界定?
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界定。相同的只是这是在实质的意义上否定自身还是肯定自身。
5、小时候每个人都有梦想,有得小孩说将来要成为医生救助每个生病的人,有得小孩说我要将来要做老板赚大钱.....
以上属于寻找证明自己存在得方式吗?
这些是假的自我在作用,还是真自我在作用?
如果前者是真的,后者是假的,为什么有得小孩子很早就出现假自我?
答:不是寻找存在证明的方式,而是在他人影响下寻找存在价值的方式。很难说是真的还是假的,因为虽然小孩的这种想法不是基于自身的独立思考,没有理性的审视,但它的目的并不是用来奴役小孩。要证明是真的还是假的,只有当小孩能够理性审视后,是想继续当还是不医生当老板才能判定,因为这个时候已经学会理性思的他到底会不会抹煞自己的理性影响到他的人格。
再强调一下:我们不能说这个小孩子这时候的“自我”是真的还是假的,只能说是正常的,因为它符合小孩的那个心理发展阶段。但是,如果一个成年人都这样,就不能视为正常了,因为他已在心理上超越了那个阶段。如果这个时候还这样,心理结构就是不正常的--虽然在社会意义上人们认为恰恰是“正常”,因为人数多嘛。
时间:2009-02-17 22:55
(续上)
二、社会价值排序的东西能作为我们自我存在(真我)的证明吗?如果不能它们的意义何在?如果人人都做到大哲学家那样,社会能这么发达进步吗?
如果价值不排序,即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是通过与他人比较的基础上,就能。如果是,则不能。它的意义就是第一种:赚多少钱,创造出多少艺术......不是用来抬高身份,而是为了改善提升人的生活与意义......这就是它的意义。
如果这个社会人人都是哲学家,可以判断是要比现在进步的。尽管这一点目前未获证实,也未获证伪。
但是你看一下犹太人。自近代以来,哪一个民族像它那样贡献出那么多世界级的顶尖哲学家、政治理论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伦理学家?有哪个民族更希望自己的女儿嫁给学者?我们这个世界,很大程度上是犹太人的思想主宰的,姑且不要说他们的财富了。
就是我本人,改变自己的开始,都是因为看了那么几个犹太思想家的著作,然后再经过自己的思考......对此我受惠良多,一直心存感激。
三、心理生存是不是自我(真我或者是假我)赋予给人的呢?有没有实在得定义,它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答:心理生存是心理生活的第一公理,就像你在生理上要生一样。所以,无法追究“到底是个什么东东”。因为人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他要寻求心理生存(回想一下上面讲的“证明自己的存在和存在的价值”)。
你说的对,人的心理生存就是自我(真的和假的)支撑的,自我就是支撑人的心理生存的心理功能(注意,它不是实体。所以佛教在破“我执”上固然深刻无比,但方法论是错的)。只是,严格来讲,假自我维护的心理生存是虚幻的,因为它使人处于分裂之中,而这种分裂恰恰是心理难以生存的根源。它是饮鸩止渴。一个靠假自我在心理上生存的人必须不断地喝下去。
真的自我如果不强大,心理生存也会受到威胁,因为外界凶险强大。所以,心理强大的训练,一是让你意识到真我,二是增强它的力量。
时间:2009-02-18 02:03
我并不奇怪你们搞不清楚存在意义上的“真我”是个什么东西。
我们应该想到,有两个领域,语言是无力的。
一是高度抽象的本体论领域。
就是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套通俗语言,根本无法捕捉、界定、描述它,因为这套语言对应于我们的经验,但本体论则远离这一经验,它属于另一个范畴。所以,通俗语言对于它来说是无力的。要理解它,你首先就得进入一套复杂的语言系统(比如哲学术语),并且调用你的想像和推理,因为恰是这一套语言系统更能理解它。
所以,在读哲学书时,不要怪哲学家玩“高深”和“晦涩”,因为人家讨论的是非常抽象和复杂的问题,那些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根本无力触及它。
也许你会说,为什么有的科学家能够把科学原理阐述得通俗易懂?注意,这种“科普”往往用了类比比喻的话语手段。它是让你间接认知那些原理和事物。
但在本体论领域,没有什么“间接”。
另一个是人类感觉的领域。
按说这一感觉是最接近我们的经验了。但有三个原因让语言无能为力:
1、感觉往往具有私人性。而我们知道,我们所用的语言根本不是私人语言,它是公共的,用来交流传达的,因此必然要过滤具体微妙的个人经验,它们只能为个人感觉,而无法用语言表达;
2、语言乃是对世界的一种捕捉。但在一些感觉领域,思考已经不起作用,你是以你的整体感触世界。你所感觉到的那些东西,不是语言所表达的。在很大程度上语言失去了它的功能,无法把它表达出来;
3、我们人类的感觉经验是丰富的,语言却很有限,因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抽象(它是符号,具有指代性)。所以,你的某些感觉经验,缺乏相应的语言表达。
时间:2009-02-18 13:10
作者:MSN春虫虫 回复日期:2009-02-18 02:37:54
不是专业论坛,楼主学究气了,文绉绉,想要解决大众问题,注意通俗了再通俗!
要学会对别人尊重。另外,思考一下别人到底在说什么再作“反应”也不迟。
时间:2009-02-23 23:54
作者:ID_blues 回复日期:2009-02-21 20:02:38
因为家庭环境和父母的原因,我从小就特自卑,懦弱,敏感,没有朋友
上了大学后,才发现自己是多么不会与人交往,处理人际我总感觉力不从心,别人的一句话,一个不友善眼神都会让我一直纠结,痛苦啊~
比如有一次在宿舍听一首歌,一个舍友走到我面前,鄙视的眼神说“你就这品味啊" 当时我没有反击
之后就一直想着,并且不敢再听唱那首歌的人其他歌了.
其实说我的那同学本身是复读二年才上来的,而且来自比较偏的的农村,贷的学费(提这个完全没有别的意思,为了更好的描述情况),他自己听的是很掉牙的一些歌曲,像现在的一些不错的歌手他甚至都不知道,但他一直自恃有品味懂很多似的,跟我们说看了一部某电影,就搞的像自己懂电影一样,其实大家老早就看了,还有他常常会看新闻?联?播,哪有20岁左右的小伙子看那个的?还喜欢谈论一些什么我们大家都不感兴趣的话题,常常故意问我们什么某某市的市委书记是谁之类的,天,谁会关心那个,我们没有人知道,他就很得意似的,还有一次他问同宿舍另一个同学,学校到市里的一个地方多少里路?天,我们哪有那个概念,只知道大概几个公交站台,或者打车走路要多长时间啊,谁会知道或者注意有多少里路。。。他似乎就特鄙视,看不起我们的样子。。。
问问各位大师,这位同学到底他是什么问题?
还有我知道我自己完全没必要在乎他的那些看法,可是我就是做不到,一听歌就会想起他说我时候那个瞧不起似的眼神
我是不是有强迫思维?
-------
你的同学和你在心理结构上都有点类似,都是没有自卑、没有安全感。
你和你的同学都有一点“强迫性”。
不过,你同学化解自身的不安全感用的是攻击的手段,而你则是在心理上撤退。
时间:2009-02-23 23:57
发帖求助的人似乎很少了。
时间:2009-02-24 02:55
作者:卡巴四季 回复日期:2009-02-24 01:23:53
LZ您好
首先,我只看了您整理后的易读版本,所以我在此提到的我的个案,可能会和上面有的求助者有类似之处,但由于我近期时间不多,不能一个个回复的看下来,所以需要您重复劳动之处请见谅!感谢您的热心帮助!
由于我自身的傲慢和贪玩,在大学里我不仅成绩变很差(我们学校很看重成绩),学习能力变差,而且班级里人际关系也不好,这一切都很大的挫伤了我原本的自信,现在变得有时会自卑,并且会用幻想来麻痹自己。。。我该怎么控制我陷入幻想??怎么控制我的负面情绪避免它们影响我?
我的前辈经验告之我做公务员或老师,但我不喜欢这样的工作,但与此同时又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对外界社会的未知等也让我举棋不定,前辈也告诉我所谓闯的想法并不现实,该找个稳定的好工作再找个条件不错的男性嫁掉(我的综合条件不差),我不知道我到底该听从谁的声音?是自己内心的想法?还是前人的经验之谈?
正如你所说,人往往会趋于表现成外界社会对他们界定的样子,于是我平时表现出别人认为符合我的女性化,但其实我内心偏男性化些,因为伪装能给我带来不少直接利益,所以有时我都忘了自己其实是很好强的一个人,这也同时阻碍了我能力的发展。。。我都不知道这种伪装是好还是不好?还是应该协调我的这2面性以达到利益最大化?我希望您能帮帮我,正确的认清自己,从而更好的发展自己
也许我的求助有偏离您主题之嫌,请见谅!若能得回复,不甚感激~!
正如道德哲学只能澄清道德选择的背景、理由和逻辑后果而不能指导人们的行动一样,我也只能澄清你的问题,无法指导。如何行动是你自己的事。
你现在实际上是陷入自我的冲突之中,一个是内心的自我,一个是假自我。内心的自我太弱小,而假自我能给你带来利益。前者屈服你有失去自我的焦虑,后者屈服你在社会上,心理上又会受到威胁。
因此,你的真正问题是没有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也没有坚定这一点。你的真自我是盲目的感知,你的假自我是通过它与社会利益结构及人际关系的联系植入你的心理结构的。
这需要你静下来好好想一想。哲学的这几个永恒问题对于你现在来说非常的实用:
“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该如何?”
哲学离我们并不遥远,那只是一种对我们的存在的反思而已。
时间:2009-02-24 22:57
作者:Whx19790602 回复日期:2009-2-24 22:08:02
楼主,我的问题期待好多天了没有得到你的回答呀!郁闷
抱歉。你能再发一次吗?
时间:2009-02-24 23:57
作者:直线以外 回复日期:2009-02-24 19:17:53
作者:发帖回帖专用马甲 回复日期:2009-01-31 00:51:55
还记得我以上讲的存在属性吗?想一下,你靠什么来确认你的那个“我”?是因为你是一个男人,你是哪地方的人,你身高多少,你喜欢什么,你什么性格,你什么职业,你的亲人是谁,你的相貌如何,你信仰什么......对不对?那么,你一定知道,所有的这些东西,实际上都是生物和社会属性,它们变成了你的“自我”。那么,假如我现在把它们全部抽掉,你还是什么?你靠什么来确认你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