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院成员的主要鼓舞者是前面业已不仅一次提到的。。
戈利岑公爵。
他认为安娜在米塔瓦签署的条件应成为Z h新的、更广泛得多的政治改革的起点。
戈利岑决定——不过,显然不是很快地决定——赋予参政院以一定的政治作用,并建立两个新的机关:由200名议员组成的贵族院和城市代表。。。。。。。。
-- 237
532
院,后者的任务是保卫商人等级和全体无特权、非贵族的罗。
斯的利益①。
但是,按照某种德国说法,戈利岑是打如意算盘,所以他的计划不一定能实现。
在彼得二世死亡的时候,枢密院由5人组成。他们是国务总理。。
戈洛夫金,副总理奥斯特曼,。。
多尔戈鲁\ A d \基公爵,。。多尔戈鲁基公爵和。。戈利岑公爵。枢[ d Z h密院成员迅即加聘3人予以充实:陆军元帅。。
戈利岑公h爵,陆军元帅。。
多尔戈鲁基公爵和西伯利亚省长。。
[ [ h [多尔戈鲁基公爵。这样,枢密院便有了8名成员,而且安娜必须永远保持这个数目。在当时组成这个院的8人中,戈罗夫金和外国人奥斯特曼两人都不是贵族,而其他6人则均为最显赫的贵族门第。这个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一企图掌握全部权力的中央机关以贵族制度的特性。
但是,必须说明,俄国的贵族——如果仅就其在18世纪存在而言——不只是由两个公爵家族:即戈利岑家族和多尔戈鲁基家族组成。特鲁别茨基、博里亚京斯基、车尔卡斯基公爵、穆辛-普希金伯爵以及其他若干人都完全有根据地算是“世代相传的贵
①戈利岑代表枢密院、参政院、僧侣、将军团以及“全体俄国人民、全体僧俗官员”
起草的效忠安娜誓词草案第十二节写道:“对商人等级应予救济,不使遭受侮辱,他们在城市里应有自由,任何人都不得将商品卖到一个人手里,商人的捐税应予减轻,任何其他官员都不得对商人进行干扰。”
(科尔萨科夫:《皇帝登极》,第187—188页)我认为,指出这里所表达的对垄断的害处的认识和对“商业自由”的认识,是有益处的。同样,关于禁止“任何其他官员”对商人进行干扰的许诺,也是值得注意的。俄国商人在彼得以前便争取这一禁令,而且我们往后还可看到,他们在臭名远扬的叶卡捷琳娜制法委员会时代,也没有停止争取这一禁令。
-- 238
632
族“。
枢密院成员要将该院永远限于8人,从而在许多其他贵胄家族中引起不满。对枢密院成员心怀不满的贵族,于是竭尽所能,力图防止这一策划的实现。
改革后的俄国名门贵族已在一定程度上领会了西欧贵族的政治观点和意图。但是,到了实现这些观点,达成这些意图时,便又重复了莫斯科罗斯的常见现象:即我国的大贵族不能以联合的力量去反对国王的独断专横,而是囿于氏族或小派系的目的,相互攻讦,因而在实质上使这种专横的权力易于取得胜利。
多尔戈鲁基家族和戈利岑家族虽然崇尚欧化,却都未能摆脱这一怪异的大贵族的积习。他们虽然认为采取公开步骤,使俄国在政治上欧化的时机业已成熟,但他们又将自己的策划建立在过于狭隘的基础上,使其成为一种极欠考虑的宫廷阴谋(普罗科波维奇称之为“儿戏”)。反对枢密院成员的“儿戏”的,不仅是受到他们排挤的贵族。各种爱慕荣华的官员,如前已提及的亚库任斯基,也都起来反对。
他在彼得二世死后,向枢密院成员发出前已引录的请求:“我的爷们啊!请多给我们一点自由罢!”可见,他已知道,“自。
由“比”不自由“要好得多。但他是从个人的观点看待争取。。。。
自由的斗争问题的。在增聘入枢密院失望以后,他立即开始效忠君主专制制度的既勇敢、又灵巧的阴谋。以他为代表,“官员”向业已夺得政权的“家族”要求让步;得不到这种让。。。。
步,便同那些“家族”进行暗中的、却是无情的斗争。这也使。。戈利岑家族所密谋的事业,减少了成功的希望。
Z h然而,现在一如彼得大帝逝世以后,事情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近卫军,即取决于有组织的贵族。潘丘利泽夫在所
-- 239
732
著《近卫军史》中认为必须提请他的读者注意,18世纪我国一切国家政变的参加者都是自觉地奔向自己的目的的。试看他的话有多少正确性。
普罗科波维奇在描述枢密院成员的“儿戏”时,对它在贵族中所造成的印象作如下说明。
大家都说:“如果按照这些老爷们(即枢密院成员们——著者)的意愿去作,为所欲为,则整个祖国亦将陷于大灾大难之中。老爷们自身不能协调;他们有多少人,就几乎有多少个相互诟骂的头面人物,罗斯现在出现了一种尖酸刻薄的人物,这种人物在以前许多公国分崩离析、贫穷困苦时亦曾有过”
①。这里容我有些夸张。但普罗科波维奇的证词,得到了波兰-沙克逊大使。。
列福特在1月26日(新历2月n Q6日)所写密报的证明:“达官显贵所制订的新管理形式,在小贵族中引起不安。
在他们中间可以听到这样的议论:显贵的大官们主张限制君主独裁制和君主专制,其权力应由枢密院来节制。枢密院逐步将政权夺到自己手中。但是谁能担保将来不会出现象枢密院成员那么多的暴君来代替一个国王,他们的压迫不会增加对我们奴役呢?我们没有枢密院所必须遵守的法律,如果由该院的成员颁行法律,那他们就可以随时取消法律,那时俄国便要开始出现无政府状态了“
②。
①杜克。利里伊斯基公爵的《儿戏》等等(附录)
,第199页。
②《俄国历史学会文集》,第4卷,第347页。参阅科尔萨科夫:《皇帝登极》,第92—93页。
-- 240
832
一般贵族帮助莫斯科的历代国王镇压大贵族。现在,当两个大贵族家族要利用彼得二世之死以取得对国内局势的决定性影响时,一般贵族由于有了比较明确的政治觉悟,自不能成为大贵族的驯服工具。
满腹经纶的。。
戈利岑直到不Z h能采取任何重大步骤来吸引贵族支持枢密院时,才明白这一点,这就应该说是奇怪了。
小贵族是无条件地拥护君主专制的。但这一阶级的上层和中层则准备提出他们的条件。这两个阶层都企图或多或少地减轻其对国家和国王的从属性。他们想将贵族的强制服役限制于一定的期限,保障其自身和其财产不受最高当局的任意侵犯。最后,并对国家管理过程取得合法影响。不满意枢密院成员的贵族,在各式各样小组中起草了将近10种方案,签名者达100余人。
这些方案为我们审查俄国贵族欧化部分在当时的“思想轮廓”提供了极好的资料。
瓦。尼。塔季谢夫起草的计划要求取消枢密院,其叙述最为完整和最有系统。计划认为必须“帮助女皇陛下”建立。。。。。。
“上政府”或参政院(由21个“成员”组成)
,其活动由“下政府”
(由10“成员”组成)补充,“下政府”的任务实质上是主管国内经济事务。上政府和下政府出缺时,其递补人选由这两个机关的联席会议决定①。
联席会议还应选举省长、副省长及军队的主要司令官。
①计划禁止从一个家族选举两人参加上政府,因为“如果父子、兄弟、叔侄、岳父和女婿参加同一政府,实等于一人兼有两票,这是非常混乱的”。显然,计划起草人不愿重见枢密院成员遴选时所发生的引起普遍不满的现象。
-- 241
932
计划还规定了新法律的制订程序。
“如女皇陛下命令制定某种法律,应即迅交各委员会详细审议,数日后,每一共同制定或由某人单独制定的法律草案,应在会议上向上政府宣读,在充分讨论后,呈请女皇陛下批准”
①。
不明确的是,通过这种程序制定的法律草案,女皇是否必须批准。然而,很显然,立法的倡议权应属于女皇。。。。。。。。。
其次,计划还要求限制贵族服役期间为20年,豁免其充当水兵和手工艺者,取消彼得制订的长子继承法,并通报“真正贵族”周知。世袭老贵族规定登记入特别册书,以有别于新贵族,新贵族是由士兵、骠骑兵、独院小地主②和书吏出身的。贵族门第之取得,应由氏族的古老性或赏赐特权证书决定。
政治拘捕问题亦未被忘记。计划规定在政治拘捕时应有警察代表在场以保护被捕者的零星什物。同时为了对审讯是否公正,进行监督,规定指派两名参政院成员参加秘密审讯办公室。
由《论科学与学校之利益》一书作者起草的计划,不能不对贵族的教育表示关怀。
它指出必须在所有城市开办学校,并保证其校舍与年度经费。塔季谢夫如果不对商人等级有所设想,那他就不是“彼得的小学生”了。他所提出的计划建
①科尔萨科夫:《皇帝登极》,第159,160,161页。
②独院小地主是俄国农奴时代低级官吏后裔出身的小地主,土地不多,可蓄农奴,与农民同赋役。
-- 242
042
议豁免商人向军队提供宿营房屋,采取措施使商人免受压迫①并“设法繁荣纺织业和商业”
②。
为了讨论这些建议,须由“全体贵族选出至少100名适当人员”。在这一草案上签字的人(共249人)
,请求枢密院“通过宫廷承宣官在当天或明天向贵族宣布会议的召开,并指定开会的地点”
③。
其他计划都没有写得这样详细。它们的某些细节,有时很重要的细节,都同刚刚研究过的草案有所不同。它们的大多数都不取消枢密院,而是同它妥协,只坚持枢密院的人数应予扩充。有一个计划对“名门权贵”的权利,提出了颇大。。。。
的要求,认为他们应在军职阶级中构成一个特殊阶层,以别于普通贵族,并比普通贵族具有更大的政治重要性④。。。。。
有些计划谈到“不堪税捐压迫的农业”——也就是谈到农民,希望减轻租税负担⑤。关于国家管理,他们都主张应由“全社会”
参加,唯一的分歧仅在于政府的成员问题。根据某些草案,“最高会议”应由枢密院、参政院、将军团⑥和贵族组成;而另一些草案则排除了参政院,部分地还排除了枢密院(在最高会议选举时,应自行选聘议员)。在一份草案里甚至说:“往后为了改弦更张,维护国家的利益,应设想议会,并由社。。
①我们从波索什科夫那里获悉,商人所受军职阶级的压迫是多种多样的。
②科尔萨科夫:《皇帝登极》,第161页。
③同上书,第162页。计划是在2月5日送到枢密院的。
④同上书,第165页。
⑤同上书,第174页。
⑥即前四级的大官。
-- 243
142
会建立之“
①。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在这紧急时刻,某些俄国贵族反而不提波兰的和立陶宛——俄罗斯小贵族的议会。
所有这些差别并不妨碍这些计划草案保持其完全的贵族性质,且其存在本身足以证明,在当时的俄国贵族之中,确有一个阶层完全不想无条件地恢复旧的政治秩序。这一阶层以斥责枢密院成员的排他性,是希望利用安娜的可能让步,以消除、或者哪怕只是减轻军职阶级对国王的从属地位。如此说来,。
萨尔特科夫的话并不完全错误,他写道:“俄国人D民具有如其他各国人民同样的感觉和判断,只要让他们管理这种事情就行了。”彼得改革曾“指挥”我国军职阶级的某些人去争取一定的政治权利。但当时的环境在迫使他们去争取。。
这种权利上虽是充分有利,而在使他们的意图变成现实上,却。。。。。。。。。。。。。
是不够有利的。
我们在前面已经引述过的近卫军史学家说:“贵族们已经觉悟到,无论是农奴制在地区上的推广或其内部的发展,都只有在最高政权的协助之下,才有可能”
②。
这未必完全如此。
贵族的等级本能也许在这里比等级觉悟起着更大的作用。但。。
无论如何,贵族自求解放的企图,必因其维持,甚至加强农。。。。。。。
民的奴役地位的企图而趋于减弱,则是毫无疑问的。
此外,大。。。。。。。。。。。。。。
多数贵族在政治上都非常落后,所以对于君主专制的优点,从来不曾怀疑。
这种旧式的落后贵族在近卫军里也占大多数,然。。。。
而整个事变的结局,都归根到底要取决于他们。因此,近卫
①科尔萨科夫:《皇帝登极》,第170页(着重点是我加的——著者)。
②潘丘利泽夫:《近卫军史》,第2卷,第221页。
-- 244
242
军显得完全不愿支持任何立宪意图,便毫不足怪了。
革新派的力量弱于保守派的力量。
然而问题尚不止于此。
革新派相互之间怎样也不能协调,从而更加削弱了自身的力量,而使保守派易于取得胜利。在这里,责任几乎应该完全落在“名门权贵”身上。他们好久不能懂得,最少也一定要对贵族中最有影响的阶层作些让步,这样便可将他们拉到自己方面来。但当他们终于懂得这个道理时,他们的错误要改正也不可能了。。。
米柳科夫认为,枢密院成员并无任何寡头政治的C S目的。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引述了亨利。费克的一段话。这亨利。费克是彼得大帝的著名助手,对共和制很感兴趣,并提出种种建议来帮助枢密院的成员。
他说:“俄罗斯帝国现在开始同瑞典和波兰并驾齐驱了;俄罗斯人现在是聪明的,所以像缅希科夫和多尔戈鲁基那样的宠臣不可能再有了,那样的宠臣是一切罪恶之源”
①。但这段话非常不确定,所以什么也未证明。同样,米柳科夫所引录的。。
戈利岑的话,说Z h“从今以后,将出现一个幸福的、繁荣的俄国”云云,也无说服力。比较明确的是另一戈利岑,陆军元帅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戈利岑的评语。他说,我国将不会再有任意的杀戮、流放、没收,新政府将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取缔过分的课税,给商业以自由,保障每人的财产,建立银行以降低高利。可是这一切只是从一个枢密院成员,因而是从一个对政
①参阅《俄国知识界史纲》中的论文:《枢密院成员和贵族》,第20页,圣彼得堡1902年版。
-- 245
342
变最感兴趣的人那里发出的单纯诺言。问题在于到底用什么办法,也就是到底要有怎样的政治制度才能保证枢密院成员。。。。。。。
们及其支持者所热烈宣扬的诺言的实现。
然而对于这一问题,枢密院成员除了明确表示不愿满足贵族中开明部分的政治要求之外,什么别的答复也没有给。。。
米柳科夫对立宪党C S的政治要求作如下叙述:“立宪党以为,新的国家制度应由专门的立宪会议来制定,这个会议的社会成分应比枢密院更为广泛。未来制度的立法权不应成为某一统治团体的垄断,而应是‘全民’政府所有”
①。
枢密院成员对于这些要求的态度怎样呢?
他们的态度是:“他(即。。
戈利岑——著者)已将他对贵族的让步Z h写进他所起草的誓词里,这篇誓词将于女皇到达时向她呈交。
誓词16条中的第一条规定枢密院的职责,所用语句与提交该院的某一计划草案所用相同。
按照这个规定,枢密院的存在,并不是为了会议本身的任何权力,而是为了谋取更好的国家利益,更好地帮助女皇陛下管理国家“。
戈利岑复述了那一计划草案的漂亮词句,“‘不是由个人指挥法律,而是由法律指挥个人’。同样,关于选举枢密院成员候选人的誓词,也是从那一计划草案中抄来的。誓词规定,候选人应选自‘主要家族,将军团和贵族中忠于社会的人士’,但从同一家族,不得选出两人以上。这在事情的本质上,并无任何让步。候选人的选举不是在枢密院、参政院和将军团全体会议上举行,而
①同上书,第3页。
-- 246
42
是交给枢密院和参政院办理。为了解决最重大的问题,戈利岑同意召开人数较为广泛的会议,但其所采取的形式,却使这种让步失去任何真正意义“
①。
参政院、将军团、部务委员会官员,知名的贵族,在宗教事务上还有东正教最高会议成员及最高僧正,都只有发言。。
权。固然誓词的其他各点,对于贵族的一些次要又次要的要。
求,曾予满足,但如米柳科夫所指出,这些让步不可能带来协调,因为贵族不能从这些条条里看到主要的东西:即由他们的代表参加制定新制度和享受国家政权的最高权利②。
当米柳科夫说,贵族的要求也是很狭隘的,因为他们所谓应该保证其参加政权的“全民”
,实际上只是这批贵族时,是不能不同意他的意见的。我在上面就已指出,所有向枢密院提出的抗议,性质上都完全是贵族的。不过狭隘的程度各有不同。那些以贵族这个概念来包容“全民”这个概念的人,。。。。
其政治眼光固然是狭隘的,然而有些人甚至认为以贵族的全。。
民这个狭隘概念还未免流于广泛,则其政治眼光的狭小,就。。
更等而下之了。同时,如果想想枢密院的成员既不愿与贵族分享政权,又竟然同名门贵族相互敌对,致使他们的许多代表成为不满分子的领袖,则人们在当时和在现在,为什么和在什么意义上指责戈利岑及其同道同情寡头政治,便完全可。。。。
以理解了。
现在谈谈普罗科波维奇。按照他的说法,多尔戈鲁基之
①。。米柳科夫:同上书,第36—37页。着重点是米柳科夫加的。
C S②同上书,第37—38页。
-- 247
542
流不愿为人民,而只是为自己谋利益。他们企图即使不能获得沙皇的全部权力,也力图获得一部分权力。普罗科波维奇称他们这种意图为诡计,因而这样断言:“这种诡计所以并不神秘,因为他们不想实行人民统治(这样的统治通常称为自由共和国)
,而是使8人会议具有极端的统治力量,这种少数统治者的统治方式,不能称之为当选者的统治,希腊的贵族政治;……难道希腊人把寡头政治称为苛政或暴政吗?“
①
普罗科波维奇是枢密院成员的不可调和的敌人。他幸灾乐祸地传播他们的错误。
这是显然的。
然而同样显然的是,枢密院力图将权力转移到“少数统治者”的手中。
普罗科波维奇还说,当时大家都认为“如果照这些老爷们(即枢密院成员们——著者)的意愿去做,不顾一切,整个祖国亦将陷于极度灾难”
②。这当然是言过其实,不是大家。。
都这样说的。我们所知道的科兹洛夫旅长的报道,说他从莫斯科来到喀山,兴奋地对当地居民说,安娜女皇如果破坏条件,她便会被立即送回库尔良地亚,她现在就是一只最坏的鼻烟盒也不能从国王的宝库里拿出来,她不能再以村庄和金钱作为赏赐,不能将其亲戚引进宫廷,并且最妙的是:现在我们国家的管理已开始比任何时候都有秩序,等等。这就是说,当时仍然有人并不因为权力集中于8人组成的枢密院而感到愤慨。然而事实上,大多数贵族对于这种权力的集中是极为耽忧的。
要消除这种耽忧的心情,只有对贵族“全民”
中。。
①《杜克。利里伊斯基公爵的札记》(附录,第196页)。
②同上书,第199页。
-- 248
642
的立宪派的政治要求,立即作出让步。而这又为戈利岑所不乐意。
米柳科夫说,那篇誓词是戈利岑对让步的最后答复,是让步的最后界限,而且实质上,它并不是没有满足贵族的要求。这种特殊的“多数主义”尤其令人感到惊奇,因为如果说,俄国的大贵族在17世纪已是一株“冻坏了的树”
,那么,现在在1730年,限制最高权力的倡议甚至不是由整个树。——彼得的改革带来了比以前好到不可计量的贵族军事力量的组织,已使这株“冻坏了的树”更加凋落了,——而是由树的两个分枝提出的。
这两个分枝的政治力量有多么弱,可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即枢密院成员经常把“条件”说成是安娜的志愿步骤,甚至大家提议称新女皇为专制君主时,他。。。。
们也未稍加反对。
所以事实上,枢密院成员是希望以幕后阴谋的方式战胜君主专制的。他们的希望没有得逞。枢密院成员愈来愈加没有出路。多尔戈鲁基的大贵族“多数主义”的毛病,看来不像。
M。戈利岑那样厉害。他终于明白了这一点。他同意Z增加枢密院成员的人数,并由贵族的人选去研究社会需要,“使人民知道,他们愿意开始注意人民事业的利益”。但是已经迟了,立宪党业已同专制君主派实行妥协了。
君主立宪派于2月23日在博里亚京斯基公爵的私邸开会,决定请安娜取消枢密院,恢复旧的政治制度。同时,立宪派又在A。
M。
切尔卡斯基公爵的私邸讨论了当时的局势。
不知道,在他们这次集会上到底谈了一些什么。但是,应该说,立宪派当时并不很相信他们的愿望有实现的可能。当塔季谢夫带着在博里亚京斯基家里的保守派会议上起草的请愿
-- 249
742
书并建议他们签字时,他们并没有严词拒绝。塔季谢夫的建议得到A。。康捷米尔的热烈支持,对到会的人们发生了Z强烈影响。部分人当时就在请求恢复君主专制制度的要求上签了名。其后,康捷米尔和马特韦耶夫伯爵又出去征求新的签名。第二天一整天都花在这一鼓动工作上;傍晚,政变业已准备就绪,并将达成的协议通知了安娜。她所要作的,只是撕毁枢密院成员所制订并由她签字的“条件”了。
2月25日午夜4时,这件事亦告完成。
当然,在这件事上也不免有些节外生枝。
2月25日晨,切尔卡斯基公爵带着同党,尤苏波夫公爵率领近卫军军官在克里姆林宫的接待室里会合。他们请求女皇接见。当然,女皇立即接见了。于是,塔季谢夫向安娜宣读了请愿书。请愿书首先对她“在枢密院所起草的各项条件上签字,表示感激”。请愿书写道:“不仅我们,而且我们的子孙后代亦将永远对您感恩不尽,我们由衷地用我们的言论来表达对您的尊敬。”
但是,这份感恩的请愿书同时表示了某些“疑虑”
,为了消除这些“疑虑”
,它请求女皇允准将军团、军官和贵族由每一家族选出1至2人举行会议,以便研究各种情况,制订国家管理的形式①。
安娜感到困惑,其原因是:前一天,她在接到关于“协议”的通知时,原期他们请求恢复君主专制,而他们却要求她召开立宪会议。
在这种情况之下,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
安娜的妹妹叶卡捷琳娜(梅克林堡公爵夫人)拿着笔跑到她的
①科尔萨科夫:《皇帝登极》,第274页。
-- 250
842
身边,坚决主张:“立即签字”!安娜签了“照准”
,并邀请贵族立即在宫里另一大厅里讨论他们的请愿书。
贵族遵照办理。
这样,类似立宪会议第一次会议或临时安排的立宪会议开始了。
会议开得不很久。
为了再次感谢安娜接受了他们的请求,请愿者相互磋商后,决定向她提出新的请求,请她不再服从枢密院提出的“条件”。然而他们刚刚还对女皇签署了那些“条件”
,约许其子孙后代将永远感激啊!
这新的请愿书写道:“兹以至诚请求最仁慈的女皇接受您的光荣可敬的祖先过去有过的那种专制君主统治权,而将枢密院送给皇帝陛下的条。。。。。。。
件,予以销毁。“
凡事往往开始难。立宪会议的第一次会也成为最后一次。。。
会议,会议本身自愿如此。经过一番曲折(第一请愿书)
,贵族恰好走到前一天所协议和女皇所期待的地方(第二请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