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俄国社会思想史第二卷〔俄〕戈

_17 普列汉诺夫 (俄)
②同上书,第2卷,第61页。
-- 221
912
书目远不止此,但我所列举的这一部分,已可使我们充分了解这些“荒地”的逃亡者在寻求“新城市”中所找到的是怎样的精神食粮了。他们在那里所能阅读的只是一些讨论宗教信仰及祭神仪式的资料;“耶路撒冷的天堂”
吸引了他们的全部注意力。而且就从这方面说,分裂派教师们的眼界也是极端狭隘的。阿弗拉姆。伊凡诺夫神甫参加分裂派时,同意按照“分裂派的信仰”作弥撒,但被迫按下列誓词宣誓:“第一,所有反对全球7大教堂的异教徒,都应受诅咒。
第二,。。。。
所有的异教徒都应受诅咒,既否定他们和他们的戒律,也否定同他们一道的人们,并按照异教徒的传说,剃胡须并穿戴异教的服装“
①。在这样的道路上是不能前进的,只有原地踏步。
旧仪派的分裂运动,是对莫斯科国家转向西方的一种反。。。
抗。但在彼得朝代,我国产生另外一种与彼得改革有直接因果关系的分裂。我所指的是总主教职地方视导斯特凡。亚沃尔斯基终其一生顽强、然而并不英勇地反对到底的“新哲学。。。
家“。
他们的最显赫的人是德米特里。叶夫多基莫维奇。特韦。
里季诺夫。
在17世纪90年代初,特韦尔斯克的“普通城郊居民”
特韦里季诺夫带着几个亲属来到莫斯科。
那时,他穷困不堪。
为了寻求工作,他求助于在莫斯科住满了整个德侨村的外国人。
结果,他终于在第一家莫斯科的私人药房里找到了一个职位。
他聪明而好学,“开始向医师和药剂师探求科学知识”。
但是,
①叶西波夫:《分裂派事件》,第619—620页。
-- 222
02
当时的实用医学不能满足他的精神要求。同时,由于很大一部分莫斯科居民对于居留在德侨村的外国人的宗教观点,都抱着敌视的态度,所以他对新教很感兴趣,并愿求得理解。
在这件事上,立陶宛罗斯的宗教文献给他以部分帮助。
1562年。。。。。
他在涅斯维日获得一本白俄罗斯文的《路德教义问答,即为。。。。。。。。。。。。
普通人写的俄文远古基督教圣书》。
此外,他还获得了1628年。。。。。。。。。。。。。。
在斯德哥尔摩出版的《路德教义》及《祈祷文》。这两本书对。。。。。。。
于他都有很大影响。关于白俄罗斯文的书,他说其中所写是“任何人都应理解”的真理,而路德的祈祷文则为他所“极为赞誉,并加以亲吻”。他开始按照新教的习俗,努力读圣经,而且作了许多摘要①。
现在很难说,他曾否变为一个完全真诚的路德派的信徒。然而无可争议的是,他的宗教概念是同东正教教会的理论完全分歧的。他反对崇拜圣像和斋戒,否认教会的传说,认为教会的教阶制度没有必要。所有这些新的观点,对他说来都是深刻的信念。人们说他自称为圣徒、为真理的说教者。而值得指出的是,这位圣徒的说教,获得莫斯科先进居民中某些人的同情。在他的信徒之中,人们历历称道的有鞋匠米哈伊尔。车帕鲁,钟表匠亚科夫。伊万诺夫,蔬菜商安德烈。亚历山大罗夫,理发师福穆。伊万诺夫,锅炉村服役人尼基图。马尔丁诺夫,以及该村前服役人米哈伊尔。安德烈耶夫。科索伊。
米哈伊尔。科索伊曾参加1682年特种常备兵弓箭手的
①他不仅读了圣经的斯拉夫语文译本,而且读了拉丁文本,他的拉丁文是靠自学和“不正确的教学”学得的。
-- 223
12
起义,因此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10年后,他回到莫斯科,行迹秘密,由于害怕被察觉,遂周旋于外国人中。外国人的影响,使他能够接受特韦里季诺夫的新宗教观点。一位学识渊博的“博士”给他以强烈的印象。关于特韦里季诺夫,他说:“这才是真正的总主教呢!”
请读者恕我说几句离题的话。
当1908年发现木星的第八个卫星时,发觉在它的运动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这卫星距离自己的星球太远了,所以自己的星球对它的吸引力仅略大于太阳的吸引力。因此,太阳在这卫星的运动中所造成的摄动很大,而卫星绕木星运行的轨道则经常改变。
结果,每一新的周转都有新的轨道和新的周期。
当我们想起米哈伊尔。科索伊的精神发展过程时,这一从天体力学观点看来很有意义的现象,便会不期然而然的进入脑际。
他在1682年与弓箭兵一同起义,那时莫斯科的旧事物曾对他和绝大部分弓箭兵有吸引力。为了将他变为“古代宗教”的拥护者,使他决心“为其牺牲”
,也许不大费事。但是环境——他自西伯利亚秘密逃回后在莫斯科的秘密逗留——使他脱离旧影响而接受了新影响。于是,他便反对旧概念而赞扬特韦里季诺夫的宗教自由思想。然而他的思想运动的新轨道是完全不确定的。他欣赏特韦里季诺夫否定教会的教阶制等思想,这使他得出一个意外的结论,认为应当使这位教会教阶制的敌人,成为总主教。显然,他的思想时常再度陷进旧影响的范围。
然而米哈伊尔。科索伊大约不只一人。
我们有一切理由设想,由于某种情况而在那一过渡时代受到西方影响的小部分劳动人民中,个别人对新宇宙观不甚了解,
-- 224

时而对这一文化,时而又对另一文化的吸引力,轮流地俯首听命者,绝非例外。
“旧信仰”
的拥护者,把彼得看为一个面目行为都很可怕可憎的人,而特韦里季诺夫却热烈同情彼得的改革。
H。
C。
吉洪拉沃夫说:“像列温、塔列茨基、多库金和一系列类似他们的旧信仰者在圣书中寻章摘句,揭发新流派的污点,证明彼得为反基督徒一样,特韦里季诺夫亦在他的笔记里自圣经中摘录了所有他觉得足以证明俄国社会,特别是宗教界必须实行新的根本改造的语句。”
①他认为彼得曾给他的臣民以信仰自由。他说:“感谢上帝,现在在莫斯科,谁愿信仰什么,便可信仰什么,”
他自己与旧仪派相反,是坚决拥护信仰自由的。
他说,可以在一切信仰中得救,而对于旧仪派则责备说:“只有你们才有理性——你们是用火和鞭笞来进行威胁的”。
特韦里季诺夫的友人说他是一个“颇通政治的人”。
也许,他们所以对他有这种评价,是指他待人接物的“政治”态度。
人们都说他在这方面是很高明的。至于本义上的政治,他显然并无任何兴趣。他的批评思想几乎在任何时候都未超出宗教范围。但在这一范围以内,他却是想得非常勇敢的(就他的时代和环境而言)。
再加上他欢喜宣传说教,所以不能不引起宗教界对他的愤恨。况且在当时,要被人指为可怕的异教徒,是毋须接受很多新思潮的。
亚沃尔斯基说他“Contra
orE①参阅《吉洪拉沃夫文集》,第2卷,第161页论文:《18世纪初期的莫斯科自由思想家和斯特凡。亚沃尔斯基》。所有关于特韦里季诺夫的资料都引自这篇论文。
-- 225
32
diem eclesiasticum ejusquepotes-tatem etdecoErum“
(“反对礼仪礼节排场”)。这已经很够了。但特韦里季诺夫所证明的一件主要事情,是“僧侣们必须自食其力,好似保罗创造”。
这样,他便重新提出了关于教会财产的老问题,并对此作了否定的解决。宗教界由于以彼得为代表的世俗政。。。。。。。。。。
权业已非常粗暴地对待教会财产,所以对他必然更加怨恨。
特韦里季诺夫马上被指责为罪恶多端的异教徒了。
彼得在1702年的诏书中说:“我们受命于最高权力,不愿强制规定人们的信仰,而乐于让每个基督徒负责关心其自身灵魂的解救。”然而事实上,分裂派在他的统治下,特别是在其统治的后期,遭受残酷的迫害。不仅那些称他为反基督徒的人们认为给他纳税和对他服从是太不应当。特韦里季诺夫是竭尽心力同情他的改革的,也因其宗教自由思想而备受痛苦。如果不是亚沃尔斯基同财政机关的冲突,他的遭遇就会完全不堪设想。
在特韦里季诺夫的“反神伙友”
①中有一名财政监督,由于他的努力和职务联系,彼得命令将案件移送参政院处理。在参政员中,有些人不很愿意支持亚沃尔斯基的要求,因为亚沃尔斯基强调“世俗权力是一回事,而宗教权力则是另一回事”。
他们没有放弃让亚沃尔斯基感到他的要求的完全没有根据的机会,而彼得则在这件事上欣然给他们以支持。在沙皇的盛怒之下,这位大主教教职地方视导一方面请求沙皇的宽恕,同时却不曾停止对其牺牲者的迫害。特韦里季诺夫的案件使他备受折磨,拖延很久。
他于1713年被
①亚沃尔斯基这样称呼特韦里季诺夫及其信徒。
-- 226
42
捕并被亚沃尔斯基革除教籍,历时5年,才被释放,直到1723年才争得“宽大”并“允许恢复教籍”
,而这也主要是因为倔强的亚沃尔斯基大主教职地方视导在这时业已身故。应该补充说:就在这时,如果他不放弃他的新宗教观点,他还是不会得到“宽大和恢复教籍”的。
彼得坚决支持他的财政监督和亚沃尔斯基发生冲突。他很巧妙地使亚沃尔斯基记取一句谚语:“人人都要安分守己”
①但信仰自由本身,在他看来并无价值,即使有,也是非。。
常之小。他认为,为了信仰自由是不需要激怒亚沃尔斯基及其信徒的。特韦里季诺夫对彼得是没有正确的认识的。
①关于这点,参阅《告洪拉沃夫文集》,第1卷,第113页。
-- 227
52
第四章 彼得最近继位者统治下的贵族政治情绪——枢密院成员的策划——一般贵族反对这一策划——“学术侍从”对这一策划的态度
与西方往来的日益频繁,在俄国人面前展开了前此为他们所不能理解的欧洲生活的一些方面。我们已经看到在彼得时期,若干最有见识的俄国旅行家对先进西方各国公民充分享受“自由、生活于无恐惧、无凌辱、无苛捐重税之中”
,感到非常惊奇。
①莫斯科的居民对于这种生活,是毫不了解的。
然而这种生活必然会引起他们当中一些智力较高的人们的兴趣。他们去到西方,有可能不只是学习“航海”一事。
1712年费奥多尔。萨尔特科夫从英国上书彼得说:“报告陛下,……我在这里利用空闲时间尽力选辑英国及其他西欧国家的管理章程”。
萨尔特科夫是根据沙皇具有需要西欧方式的愿望而办这件事情的。同时,他从西欧国家“管理章程”中所选择的,其实只是“适合于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适合于共和
①参阅前引。。托尔斯泰的旅行日记。
C d
-- 228
62
国和议会制度的东西“
①。与彼得共事,只能如此。但他在为沙皇选择适合于专制制度的东西的时候,在工作过程中也曾了解更自由的国家的“章程”
,因而也许在他的脑子里产生了为什么不将这类章程移到罗斯问题。帕夫洛夫-西尔万斯基说萨尔特科夫是一个极端西方派,并引证了他的原话:“俄罗。。。。。
斯的人民与其国家人民一样具有同样的感觉与见解,只不过不准许他们去管这种事情而已“
②。从这种信念出发,是可以设想出一系列不完全适合于君主专制的改革的。事实上,萨尔特科夫确曾向彼得提出了一些“建议”
,其精神全然不符合莫斯科沙皇的政治口味和传统。
他想在俄国建立有权威的贵族政治。他建议保存贵族等级的土地占有特权,并按照所领土地的多寡册封各种贵族头衔,如诸侯、侯爵、伯爵、男爵、绅士等等。为了支持贵族等级,他还计划实行长子继承制③。
必须指出,萨尔特科夫在同情贵族制度方面,并不孤独。。。多尔戈鲁基在青年时代随从叔父。。多尔戈鲁基[ Q r D公爵到法国,呆了整整13年;此外,他还长期居住丹麦和波兰,回国时对西欧的贵族政治抱有强烈的同情。。。
戈利Z h岑公爵对西欧贵族政治的同情,亦不后人;按照。。
科尔Z d①帕夫洛夫-西尔万斯基:《彼得大帝同代人札记中的改革方案》,圣彼得堡1897年版,第18页。
②帕夫洛夫-西尔万斯基:《彼得大帝同代人札记中的改革方案》,第22页。
③同上书,第25—26页。
彼得实现了萨尔特科夫的长子继承制主张,但按照自己的意思作了修改,去掉了这个主张的等级性质。
-- 229
72
萨科夫的说法,他“是古老的莫斯科大贵族体制和欧洲思想的幸运结合,他代表了这种大贵族的优异方面”
①。西班牙大使德-利里阿公爵认为戈利岑说过:“我们何必要革新,难道我们不能像我们祖先那样生活,不让外国人来到我国把新的法律强加给我们吗?”如果戈利岑公爵对于革新曾作这种评价,那也毫无疑义,应将其当作“弦外之音”
(cumgrano
salis)。完全可以理解,这位出身名门的人物是不愿屈从于在俄国服务的外国人的。彼得的改革自然要引起他的不满,因为它使门第在官阶面前退让。然而戈利岑不可能希望在彼得。。。。
改革前形成的莫斯科旧生活的恢复,这是完全明显的。莫斯科门第最高的贵族也都是沙皇的“奴隶”
,都不得不顺从地忍受与此相当的待遇。就凭这一点,这位开明的公爵也是不能与这种生活妥协的。无怪乎他要攻读洛克,格罗茨,马基雅维利和其他政治作家的书了。西方的影响唤起了他对自身的人类尊严的自觉。他梦想使俄国的贵族家族也能在国家生活中获得像瑞典贵族那样的重要性。当情况使他有可能试图实现他以前只能梦想的东西的时候,戈利岑却犯了许多重大错误,这些错误使我们明确地了解到,在政治策略问题上,就是那时最开明的俄国活动家,也都极端无能。然而便是他的这种错误,也比彼得前罗斯的大贵族,表现出更为广阔得多的政治眼光。
除了那些由于西方影响而唤起,加强并形成其贵族政治意图的各门人物之外,还有一些身居最高级官职的“人物”

①《安娜女皇的登极》,喀山180年版,第34页。
-- 230
82
他们虽然实际上只求尽快博得赞赏而加官晋爵,却也不知不觉地将西欧国家人物的地位同俄国“国王奴隶”
的地位比较,。。
从而在心灵深处认为前者优于后者。例如,在彼得时便已升迁到参政院检察长职位的亚古任斯基伯爵,便是这种人。他对于自己个人目的之尊重高于世上一切。
为了达到这种目的,他愿与任何人结伙,愿干任何勾当。然而我们看到,在适当情形下,他也能向那些在他看来能够决定俄国军职阶级今后命运的人物求助,向他们慨叹说:“我的爷们啊,多给我们一点自由罢!”
俄国人政治观点的扩大与明朗化,不仅由于他们到更为自由的西欧国家的旅行日益频繁。改革以来,他们开始欣然阅读西方的政治著作。根据彼得的命令,翻译了普芬杜尔弗著《欧洲史概论》一书。这本书简明地叙述了西欧各国当时。。。。。
的政治制度。但这本书并不是教育“国王奴隶”的唯一教材。
在18世纪初期,在俄国业已流传着《欧洲各国政治简述》一。。。。。。。。
书的手抄本。本书的作者倾向无限制的君主制度。他特别喜爱讨论那些从以前的代表制转换为君主专制的国家的历史时期(如1682年的丹麦,1680年的瑞典)
;波兰的国家制度受到作者的强烈攻击,而对于完全受制于国会的英皇地位,则备加怜悯与惋惜①。
自然,在这方面同情他的不仅有“学术侍从”
,我们已经看到,他们是完全拥护专制制度的。当时从莫斯科贵族中产生的“俄罗斯小贵族”
,热情地帮助伊凡雷帝去贬抑大贵族而
①。。科尔萨科夫:《皇帝登极》,第286页。
Z d
-- 231
92
建立无限制的沙皇政权,是既不喜欢英国的贵族制度,也不喜欢波兰的政治上无政府状态的。。。
托尔斯泰在其游记C d里显然一方面满意地写过威尼斯公民经常生活于“无恐惧、无凌辱、无重税”之中,同时却在同一游记里严厉地批评波兰人,说他们不能“无吵闹、无殴斗地干成任何一件国家大事”
①。贵族所以拥护君主专制,部分地是由于从祖先遗传下来的习惯:读者当能记得,在彼得改革影响之下产生的小说,其主人翁是完全保持着莫斯科人的政治观点的。此外,俄罗斯小贵族所以决心维护无限制的君主专制,还由于他们都处于名门贵族和农奴之间的中间地位。他们耽心,一旦名门贵族成为局势的主人,他们会受到比无限制国王更甚的压迫。
同时,他们还害怕官宦阶级反对国王的运动将引起农民反对官宦阶级的运动。然而尽管如此,就是那些宣扬专制制度的政治著作和论述,只要它们能向俄国读者介绍一些西欧国家的比较自由的制度,也能扩大俄国读者的政治观点。试举同一《西欧各国政治简述》为例。。。。。。。。。
该书的作者无论多么严厉地攻击了英国宪法,但他毕竟告诉了俄国人:若无下院的同意,便不向国王纳税。他在描写威尼斯的参议院时对参议员的威力作了这样的说明:“人们有时谈到的古罗马的元老的情况,现在可以适用于威尼斯的参议员,他们虽然不是皇帝,但他们所受到的尊敬却不亚于。
皇帝。“他对于荷兰国的仿佛不得已的赞扬,同样值得注意。
他在描绘了荷兰的物质幸福情景之后说:“荷兰国用许多鲜血
①《俄国档案》,188年,第1卷,第196页。
-- 232
032
换得了自由,他们尊重自由甚于其他财富。“
他还赞扬了瑞士:“瑞士的军事力量,至为光荣,很难找到一个力量能够超过它的民族。三百年前为保卫家园和自由而英勇作战时,表现如此,现在他们仍在反对入侵,完全保持了这种自由”
①。西欧的社会生活有一种特点,俄国人在谈到它时难免常常使用“自由”一词。由于俄国读者认识了这一特点,所以他们的理。。
解便超过了美好旧时代的莫斯科政治观念的水平。
这一点,我们在科托希欣和其他17世纪的西方派的身上业已看到。
至于那些读过格罗茨、托马兹,洛克或博卡里尼等作家著作的人,他们的认识水平比旧莫斯科认识的水平更高,那就更毋庸解说了。这些作家的著作曾被译成俄文,流传在我国当时的知识界中。
彼得改革使俄国人更能看到“其他各国人民”
怎样生活,。。。。。。
了解其思想代表人物想的是什么。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在谈。。。。。。。
到这一点时,必须经常记住:能够了解西方先进各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俄国人,几乎都完全属于官宦阶级。
就这方面说,这一阶级的有才之士,比来自民间的有才之士有着无比优越的条件。有些人能够读到洛克、马基雅维利、霍布斯,最少也能读到托马兹和普芬杜尔弗等人的著作,而另一些人则除《圣僧传》、《淫僧记》和某一阿朋多克“关于修辞学”的“言论”等书外,极少获得其他精神食粮。因此,很自然,有些人的思想多少有所前进,而另一些人的思想,除个别人外,则是在旧莫斯科习俗和“古代宗教信仰”的迷魂
①参阅。。科尔萨科夫:《皇帝登极》,第286—293页。
Z d
-- 233
132
阵里踏步不前。
西方生活和西方著作的教育影响,由于罗斯完成的各种事变所造成的印象,而益趋巩固。在彼得统治下,军职人员生活不易。彼得要求他们工作、工作、再工作。但他们都看到,以彼得为代表,坐在皇位上的确乎是一个勤俭的当家人和不倦的工作者。彼得的这一功绩,谁也不能,并且看来谁也不打算抹煞。在他的最近的继位者的统治下,军职人员所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种景象。叶卡捷琳娜一世扮演着女统治者的角色,却同她的丈夫完全不一样。据克柳切夫斯基说,她“很少从事她不很了解的事情,生活漫无秩序,虽然身体多病,且肥胖过头,却习惯于与亲友饮宴,坐到次晨5时方始休息。
于是,行政管理松弛。据一位大使说,所有的人都只想盗窃贪污,她在临死前一年,竟任意挥霍到650万卢布。当不满分子在幕后的秘密集会上为失宠的亲王欢呼的时候,秘密警察每天都在绞杀说话不当心的人们“
①。
“失宠的亲王”登位(1727年5月)以后,事情更不如前。
这一教养极坏的孩子的全部时间,都用在同所喜欢的人们枯燥无味的娱乐上。在叶卡捷琳娜一世时,是缅希科夫当权,现在的全权代理人则是阿列克谢。多尔戈鲁基公爵和他的儿子伊凡。西班牙公使德-利里亚公爵向本国朝廷报告说:“在莫斯科,大家都不满地谈论着沙皇的生活方式,并将过错归罪于他周围的人。爱国的人们,看到国王每天早晨衣冠不整地同宠臣的父亲——阿列克谢。多尔戈鲁基坐着雪橇
①《俄国史教程》,第4卷,第346页。
-- 234
232
到莫斯科近郊去,同值班的高级侍卫整天留在那里,像小孩子一般玩耍,而对于皇帝所应知道的事情,一窍不通,都感到失望“
①。
看到了,——有眼睛的人为祖国而伤心……
当军职阶级开始比以前更加认识到他们在国内的重要性时‘对统治者行为的不满产生了,并且开始强化起来了。彼得大帝建立的军事力量的新组织,也是军职阶级力量的新组织。彼得死后,这种重新组织起来的军职阶级力量,特别是近卫军,立即由事变的过程推上俄国历史舞台:彼得的皇后。。。
是在近卫军的帮助下即皇帝位的。近卫军大声疾呼,如果大贵族起来反对她,他们将击碎大贵族的脑袋。此后在整个历史时期中,统治者的个人命运都取决于近卫军的情绪和宫廷内部阴谋的进程。
潘丘利泽夫在所著《近卫军史》中指出,近卫军的补充方式,经常“同居民群众保有密切联系”
②。假如像潘丘利泽夫那样,将“居民”理解为军职阶级,则所指完全正确。此外,他还应指出,近卫军既然同军职阶级保持密切联系,那它自然就是军职阶级保护其自身利益的工具。不这样是不可能的。然而近卫军不是由具有一定程度的有知识的人组成的团体。它虽然保护贵族利益,却不可能是贵族中先进部分的理想的代表。它的观点是多数人的观点,因而它在保护贵族。。。
①《寄到西班牙的关于俄国的信,第十八世纪》,第2卷,第146页。
②潘丘利泽夫:《近卫军史》,圣彼得堡1899年版,第1卷,第179页。
-- 235
32
的等级利益时,只能使用能够为“居民群众”所能理解的手段。因此,近卫军在18世纪俄国政治舞台上的表演,给我们提供了判断我国小贵族的政治觉悟的丰富资料。
彼得大帝决定,俄国国王自己指定继承人。他的死,使他未能按照这个决定行事。他的14岁的孙儿也在死时无遗嘱。这两件对皇室不利的偶然情况,却对军职阶级有利,因为它们在1695年和1730年给军职阶级(至少以近卫军为代表)以进行坚决政治行动的理由。
彼得二世死后,发生了一个问题,即是否要尊重叶卡捷琳娜的遗嘱。
按照这个遗嘱,如果第二个俄国皇帝无嗣而死,则皇位应传给戈利什廷斯基亲王的妻子,彼得的女儿安娜家族。根据彼得法律的确切含义,叶卡捷琳娜一世仅有权指定。。。
其直接的继位者。因此,在彼得二世死后,她的遗嘱没有法律效力,应该选出新的国王。
同皇位最接近的是枢密院,其成员很快便相互取得协议。
彼得二世临终的当晚,他们选出了伊凡。阿列克谢维奇的女儿库尔良德大公的遗孀安娜为皇帝,他们希望这一既不富有、又几乎孤独的妇人会比皇族其他成员更容易接受他们所制订的选举条件(《)。用戈利岑公爵的话说,这些条件Y F K c L P L的总的意思,就是“要对他们宽容些,或如他当时所解释,就是要”增加他们的自由“。
过去参加选举瓦西里。舒斯基的大贵族,曾企图增加他们的自由。在选举米哈伊尔。罗曼诺夫时,名门贵族亦曾提出同样的愿望。
然而现在,彼得改革后,由于西方的影响,大贵族增加自由的愿望采取了更为确定的性质。给安娜。伊凡
-- 236
432
诺夫娜提出的“条件”更准确地表达了“条件”起草人向新女皇的要求。她必须签字承担下列义务:“兹立约最坚决地承诺,我的最大关怀和努力将不仅在于希腊东正教的内容,而且将尽一切可能促其传播;同时,在接受俄罗斯王位后,将终身不结婚,无论生前或死后不指定继位人。
此外,还承诺接受忠谏,维护国家的完整与福利,永远保持业已建立的枢密院由8人组成,不经该院同意,1)不向任何人发动战争;2)不媾和;3)不加重我忠实臣民的任何捐税;4)对于国家及陆海军上校以上的重大官职,决不封赐,甚至对任何贵族案件亦不裁决;近卫军及其他部队都归枢密院统辖;5)对贵族的生命、财产和荣誉,不经审判不得剥夺;6)不赏赐世袭领地和村庄;7)无论俄国人或外国人均不得充任宫廷官职;8)不使用国家收支款项,对于全体忠心臣民,均予爱护“。
根据这些条件,安娜对于她的未来权力的极端有限,是完全清楚的。
“条件”还明白指出,如果违反上述条件,她将受到什么威胁:“如破坏这些承诺,则将被剥夺俄国王位”。
她签署了所有这些条件:以一个库尔良德大公的贫穷寡孀的地位,换得全罗斯女皇的地位,尽管其权力很小,但她毕竟什么也不曾损失,却赚得了很多东西。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