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俄国社会思想史第二卷〔俄〕戈

_10 普列汉诺夫 (俄)
加弗的书:《18世纪的法国戏剧》《Lej
Drame
en
France
auⅩⅧSiècle》)
,巴黎,1910年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书第三部分从各方面阐述了启蒙思想对法国文艺作品,特别是戏剧的影响。
-- 126
421
列有利于“建立生活”的真理。这里的整个可能差别在于这一系列真理的内容。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对事物。。
的看法是同坎捷米尔和塔季谢夫截然不同的。
以为文学不是有声望的人所应从事的事业的观点,是同以文学为建立人类“生活”的工具的观点是水火不容的。然而这两种观点却并存于坎捷米尔的头脑中,而且不仅是坎捷米尔一人的头脑中。初看来,这似乎有些奇怪。然而如果注意到坎捷米尔(塔季谢夫亦然)虽然接受了西欧启蒙思想家的学说,却不失其为官宦阶级的思想代表,则这种奇怪的感觉就消失了。由于他是这样一种思想代表人物,他便仍然像塔季谢夫一样,只能在某种颇为有限的程度上体验到这种学说。所以,他在生活、活动和概念上,都远远未能经常避免我们现在看来非常明显的矛盾。
-- 127
521
第三章 彼得改革对社会思想发展过程的直接影响
现在大家都知道,俄国人民不得不为彼得一世的改革付出重大的代价。下面我们还要谈谈人民群众对这位严厉的改革家所加于他们的新负担的反抗。但改革是由社会需要引起的,这种需要的成熟尽管慢,却是一往无前的。因此,人民不能只看到它的坏的方面。
人民的某些代表,当然为数极少,却早就看出这种改革必将给俄国带来的利益,并对它采取同情的态度,有时是谨慎的同情,有时则发展到兴高采烈。现时只要指出波索什科夫和罗蒙诺索夫两人就够了,下面我们还须对很有意思的卡尔扎温一家人作些了解。
1。伊。季。波索什科夫
伊凡。季洪诺维奇。波索什科夫最优秀的著作《论贫富》一书于1842年由。。波戈金出版。波戈金了解该书h C内容后,得出一个结论,说他有幸发现了一位俄国的自学成名的天才。
“这位天才生于欧洲政治经济学形成前50年,然
-- 128
621
已洞察其规则“
①,在某些方面是亚当。斯密的先行者②。
对于波索什科夫作为经济学家的这种观点,虽不完全,但已部分地为其他后学者如布里克纳尔所接受。此外,必须补充说,在上一世纪40年代,波索什科夫的某些实践计划是如此空前大胆,以致他的书只是由于尼古拉一世的批准,才获出版。后来才知道,他死于彼得罗帕夫洛夫斯克堡垒的监狱中。完全有可能,他关押在那里就是由于他的书。因此,他不仅获得了一个伟大理论家,而且获得了一个勇敢的革新派的荣誉。甚至。。帕夫洛夫-西尔万斯基也这样称呼他,S C而帕夫洛夫-西尔万斯基所有评论波索什科夫的作家中,要算是最善于深思熟虑的人。
然而事实上,波索什科夫是革新家,同时也是保守派。
从理论的观点说,他的观点的价值,远远不如波戈金、布里克涅尔、米克拉舍夫斯基和帕夫洛夫-西尔万斯基思想的那样巨大。但所有这一切并不足以减少,而毋宁说是增加了他的著作活动在俄国社会思想史家眼目中的意义。
按照帕夫洛夫-西尔万斯基的说法,同西方派彼得及其近臣们相反,波索什科夫是一个典型的莫斯科进步人士。
③莫。。。。。。。。
斯科进步人士一词应如何解释呢?试研究之。。。。。。。
①他生于1652或1653年,死于1726年2月。
②波戈金为《波索什科夫文集》第1卷所写序言。莫斯科1842年版,第Ⅷ页。参阅同一史学家在《莫斯科人》(《》)杂志上的论文,1842年,h F ` M G L W a K L K第3辑,第101页。
③。。
帕夫洛夫-西尔万斯基,文集,第2卷第61页。
《伊凡。季洪诺S C维奇。波索什科夫》一文。
-- 129
721
帕夫洛夫-西尔万斯基称波索什科夫的宇宙观为旧教会。。。
的宇宙观,还说:“这种宇宙观与极端的迷信有密切关系”
①。
他这话是完全正确的。任何读过他的《镜子、即对分裂教派。。。。。。。。
想入非非的明显和共知的说明》(1708年写完)
和《父亲的遗。。。。。。。。。。。。。。。。。
教》(1719或1720年写完)的人,都会对此深信不疑。。著名的罗斯托夫主教德米特里,当时被公认为同分裂教派争论的权威,认为波索什科夫的《镜子》是对“分裂教派的最大揭发和羞辱”。按照他的观点,也许这是对的。然而波索什科夫的这一“畅销小册子”乃是在分裂教派宣传中表现出的同样狭隘眼光的产物,它是可以成为反对莫斯科旧秩序的最有力理由之一。波索什科夫不仅眼光短浅,而且出奇地偏执。
他率直地说:“尼空总主教命令把腐败的教堂一把火烧掉,那他可作了一件好事”
②。他警告统治教会的信徒:约安。兹拉陶斯特“从来不许可同正式的东正教徒的敌人产生友谊”
,“如果还有人胆敢同他们一道进食,或发生任何其他交往,则照兹拉陶斯特的说法,便是远上帝而亲上帝的敌人。
为了天主上帝,要厌弃所有宣扬邪门歪道和诽谤神明的人,并远远地逃避他们,因为他们是耶稣的敌人和反耶稣派的朋友:所有邪门歪道的宣扬者和诽谤者都来自魔鬼和反耶稣派的子孙“
③。波索什科夫在《父亲的遗教》中也发表了同样的见解。
①同上书,第51页。
②《波索什科夫文集》,第2卷,第223页,莫斯科1863年版。引文写法,全部抄用印稿,出版者在波索什科夫手稿上所作修改,概由他们负责。
③同上书,第236页。
-- 130
821
他在那里写道:“我儿对这一切不应怀疑,对于上帝的敌人和离经叛道的人,应置之于死地:天主命令将不结善果的树概予砍伐烧毁。”莫斯科的“进步人士”不仅主张烧死分裂派,而且表述这一野蛮主张的形式,也是最为恶劣的。
“如果他们的骨头留下了(在异教徒被烧死后——著者)
,那就将其粉碎再烧,化为灰尘,并将这种灰粉倒进粪池或深潭里,使他们的徒子徒孙不能把它收集起来供奉“
①。
读者看到,波索什科夫同西方派塔季谢夫的宽容异教的倾向(最少在理论上)
,该有多么大的距离。但是在这里必须注意,波索什科夫在性格上并不是一个残酷的人。他训诫他的儿子不但对人,就是对牲畜,也应温和。他在《遗教》中写道:“我儿骑马,应注意不要挤着别人(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
,也不要在路上溅起污泥,……你不仅要爱人类,而且要宽待牲畜。路上的家禽也不要伤害,……因为它们也是上帝创造的生物“
②。不仅这样。波索什科夫还劝他的儿子尽可能爱惜植物的生命。
“我儿对树木也应如此。看到树木,如无必要,不要叫人砍伐,因为上帝植树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作践,更不是为了嬉戏。”在别的条件下,这个人可能发展到认识其自身与整个自然的一体,而且在这种自觉的基础上形成一套行为准则,可是在莫斯科,他却成为……
《镜子》和《遗教》的作者!
①《父亲的遗教》,。。
普里列扎耶夫编辑并作序。圣彼得堡1893年版,k h第280,194—195,295等页。
②《父亲的遗教》,第13页。
-- 131
921
不难设想,波索什科夫是一个君主专制派:莫斯科国家是没有共和派的。但是难以想像的是,他的观点——不仅政。。。
治观点——怎样强烈地充满了世袭君主制的精神。按照他的。。。
说法,在外国,君主不像人民那样有权。
“因此,他们的君主不能为所欲为,而他们的臣民,特别是商人则是为所欲为的。”
俄国的情形与此不同。
“我国拥有最完整权力是君主、而不是贵族,尤其不是民主派”。俄国国王可以为所欲为,“正如上帝统治着整个世界,沙皇握有一切权力。”
①根据这一政治理。。
论,立即作出了经济结论,认为沙皇可以任意决定货币的价。。
值。从这里已可明显看出,那些认为波索什科夫是一个深刻的理论家,以为他预见西欧经济学家某些发现的学者,是犯了很大的错误。思想的过程是同事物的过程相适应的。由于莫斯科国家在经济方面极为落后于西欧先进国家,所以它的“第一个经济学者”
极为落后于西欧经济学者,便是很自然的了。
法国的社会政治在几百年内始终是向专制制度发展的,其政论家越来越多地倾向于承认国王对人民生活各个不同方面有干预的权力。但在那里逐渐形成的君主专制制度,并不具有“世袭的性质”
②,因此,那里的观点也获得了迥然不同于莫斯科理论家的观点的特征。
我们已经了解波丹和博胥埃。
①《文集》,第1卷,第231和254页。在同集另一章(《论贫富》)里,他写道:“沙皇对自己人被法庭起诉,并不查核,但只要犯罪,便可将其全部财产没收”
(《文集》,第73—74页)。法国君主制的坚决拥护者博胥埃对此无论如何不会同意,波登对此也不会同意。
②这里,我再次请读者回忆一下波丹的用语。
-- 132
031
至于经济学说本身,则应注意法国在十四世纪便已产生许多作家,他们对于货币的观点要比波索什科夫正确得多。布里丹、特别是尼古拉。奥列兹姆①都是这样的作家。布里丹证明,国王虽然有时不但可以,而且必须改变铸币的重量和名称,——例如,在用比以前更贵重的金属来铸造货币的时候——但他不能随意决定货币的价值。布里丹的学生——尼。
奥列兹姆更坚决地反对国王在货币事务上为所欲为、按照他的学说,铸币虽有国王的肖像,但不是国王的私产。它属于全国,是国人的私产。任意改变它的重量,意味着损害国人的利益,因此就是犯罪行为。这种犯罪行为将给犯罪者带来损害,因为在国内出现劣币,便会迅速失去良币②。
这样的见解,波索什科夫是想也不曾想到的。奥列兹姆反对国王损坏铸币的理由,在这里也是不无值得我们注意之处的。按照他的意见,“这种损坏可以颠覆国王的政权,因为异常高贵的法国国王从来不想实行暴政,而教皇权力限制派(原文如此——著者)的人民也不习惯于奴隶或服从,所以如果法王改变其美德,则毫无疑义,他将丧失他的王位。”……这样的见解也是波索什科夫从来不曾想到,也不可能想到的,原因是他不是出身、生活和思想在“教皇权力限制派”的王国,而是在
①或奥列姆,法文作oresme。他生于1320或1325年,卒于1381年。他的经济著作的拉丁文原稿的名称为:《De
origine
natura,jure
etmutationibusmone-tarum》(《货币的起源、性质、法律和演变》)
,他自己把它译为法文,名称为《Tractie
de
la
invention
desmonoies》(《货币的发明》)。
②业已公正地指出:奥列兹姆的这一思想,后来在著名的格里沙姆法则。。。。。。
(恶币驱逐良币说)里表述出来了。
-- 133
131
世袭君主制的俄国。
他坚决谴责西方商人,据他说商人利用其对国家的影响,“用货币来计算商品,并在其上刻铸国王图像以代替证书,表明只有商品才是财富,而金银是用来换取商品的”。
罗斯不是西方,“按照我们的单纯理解,货币不是由于国王的称号,而是由于商人的价格而发生效力,那是国王的不光荣,而不是他的光荣。”
在这种单纯理解之下,要期望波索什科夫能在经济理论方面有所发现,那才奇怪呢。
加尼尔就已公正地说过,意大利经常是一个具有最劣等的铸币,同时却具有最优秀的货币著作的国家。
如果在14世纪,它不曾产生像法国人奥列兹姆这样的经济问题作家,那末,在15世纪,意大利却出现了以第阿米得。卡拉法为代表的卓越财政学者。
他的著作《De
regis
et
boni
principis
oficio》①(国王与福利之主要障碍)
的根本思想是:国王的财富受制约于其臣民的财富:“Subdi-torumfacultates
Potentiae
regiae
fundamentumexistimari
oportet“。
这恰好是波索什科夫在18世纪初期所发挥的那一思想。
卡拉法还指出,为了国家的经济兴盛,须有公正的裁判:“Ubi
aequEumvigeat
imperium,ibi
florere
urbes;Contra
ubi
vi
aga-tur,ibi
omnia
in
deterius
ruere
aceleriter
①关于卡拉法的生平,请参阅扎。里卡-沙列里奥所写《意大利财政学说史》(《Storia
dele
doctrine
Finanziarie
in
Italia)
一书,巴勒摩1896年版,第47—56页。书中所说卡拉法的拉丁文著作,即后来佚失的意大利文著作的译本。
这一著作是根据那不勒斯的公主埃莱奥诺里(Eleonori)
的命令而写作和出版的。
-- 134
231
evanescere“。波索什科夫在所著《论贫富》一书中,也坚持同一观点。但这书于1724年写完,而卡拉法则卒于1487年。
意大利在16世纪提供了优秀的经济学家加斯帕雷。斯卡鲁菲和贝尔纳多。达万察蒂。斯卡鲁菲伯爵的重要著作《Discorso sopra lemonetee dela vera proEporzione
fra
l‘oro

l‘ar-qento》(《铸币与金银间比例讲话》)于1579年写成,1582年出版,为当时的文明世界(Zeca
universale)所有各国提出了一个共同的铸币方案。
17世纪初(1613年)
,安东尼奥。塞罗的优秀著作《各国金银流斥原因简说》(《Breve
Tratato
dele
cause
che
posono far abondare iregnid‘ora e d’argento》)
一书出版。
某些意大利作家称塞罗为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①这无疑是夸大其词。
但无论如何,这位17世纪初期。。。。。。
的意大利经济学者丝毫没有在理论上受教于波索什科夫,则是千真万确的。
最后,我们如果把《论贫富》一书中所阐述的观点同英国作家威廉。佩蒂和德莱。诺尔斯的观点相比,那我们又可看到思想的过程是多么依赖于事物的过程。英国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远远超过俄国,它在17世纪便有一些作家提出和正确解决了某些重要经济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却是波索什科夫没有、而且不可能意料的。在这些问题之中,首先应
①参阅朱塞佩。佩基奥:《意大利公共经济史》《Storia
dela
Economia
Publi
ca
in
Italia
di
Giusepe
Pechio》,都灵1852年版,第52页。
-- 135
31
该指出的是商品的交换价值问题①。
帕夫洛夫-西尔万斯基几乎以为波索什科夫阐明了真正的国家财富不在于国库的充实而在于人民的福利,看为波索什科夫的特殊功绩。但是,第一,这一思想远在波索什科夫以前已由克里扎尼奇提出过。第二,克里扎尼奇虽然提过这一思想,也不算是革新者,因为在他认为必须向莫斯科沙皇提出这一思想以前,这一思想在西欧经济著作中业已屡见不鲜。为了不回溯太远,我只说在15世纪,英国人约翰。福尔德斯叩和那不勒斯人第阿米德。卡拉法就已坚持这一思想。
1613年法国人孟克列迪安在其献给年轻的路易十三世和皇太后的《简明政治经济学》(《Traicté
d‘Economie
PoliEtique》)一书中说:“您的臣民的财富就是您的财富”
(“la
ri-chese
de
vos
Sujets
est
votre“)。
贵族沃班写道:“皇帝之于国家,如首脑之于躯体,因而深切关怀,不使租税夺去人民生存必需的资料”
②。布阿吉尔贝尔在所著《法国详情》(《Le
Détail
de
la
France》)
(1695年)和《法国陈述书》(《Factumde
la
France》)
(约1706年)
等书中,也曾发表同样的见解。
他断言:《臣民的财富是国王的财富的基础》(《La
richese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