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俄国社会思想史第三卷

_23 普列汉诺夫(俄)
他的万恶的意志,现在当局看来是比以前更加不容怀疑了。检察长在关于他的案子的新报告里写道:“根据他的思想和他所发表的言论,可以看出,他不愿有君主,而更关心的所有一般人的平等和自由;因为他说过,既然给贵族以自由,为什么不把自由也推及农民呢?他们也是人呀!”不能不承认,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的贵族政府看来,这种思想不能不是“肮脏卑鄙的”
:关于贵族自由的诏书发布后,农民发表的意见同克列切托夫在这里所发表的意见,完全一样。他们在一些地方拒绝服从地主。必须把发表这种主张的“恶魔”更远地囚禁起来。根据叶卡捷琳娜的命令,克列切托夫被转押到什利谢尔堡要塞①。
克列切托夫直到亚历山大一世即位后,才从监狱获释。
释放了许多被叶卡捷琳娜判罪的人,却不愿宽恕他,可能是因为克列切托夫尖锐地批评女皇的时候,不曾饶恕这一王位继承者的原故。
在总结这一饱经患难,对叶卡捷琳娜深感失望的失败者的观点时,必须首先指出,他的观点是很温和的。克列切托。。。。
夫虽不否认他对女皇的尖刻的批评,并企图用他在病中易动肝火来解释这种批评,但他对于奥库洛夫说他同情当时在法国发生的事变,却是矢口否认的。根据他的解释,可以看出,他认为革命是“最大的罪恶”
,俄国能够、而且必须通过及时。。。。。。。。。。。。。。。
的改革来避免它。在法国的恐怖开始前,可能他对革命的态。。。。。。。
度曾经有所不同;但恐怖吓坏了他,正如它吓坏了在法国和
①《论国家政体》,第60页。
-- 301
俄国社会思想史 第三卷992
在法国以外的所有反对旧制度、又希望不费巨大代价换取自由的人们一样。我们在下面就将看到,许多十二月党人也抱有同样的观点,认为革命是罪恶,应该用及时的改革来阻止它在俄国出现。
不仅如此,克列切托夫尽管在这里同人民想到一处,认为贵族的自由应该逻辑地导致农民从奴隶依附中解放出来,尽管他也仿佛同意应该有使贵族畏惧的法律,但是他对于人民,还是抱着一种鄙视和不信任的态度。他否认强加给他的所谓通过武装叛乱以解放农民的意图,力言他“不可能有这种思想”
,因为他知道,“群氓的解放会给社会生活”带来怎。。
样的灾难。
他坚信给粗鲁无知的人以自由,“等于给儿童利刃以代替玩具”。
他在发挥这一思想时还说,“自由的真正力量,就是有知识的人也不都知道,而我国人民的很大部分,却是连字都不识的”
①。
如果“群氓”
的解放是一种对社会生活极为危险的事,如果另一方面,掌握国家命运的人物又对“群氓”的幸福极为鄙视,那就没有出路了,那就毫无希望了。克列切托夫有时不由自主地得出这样的结论。由于他停止在这种结论上,所以他就不得不情绪悲观了。
一个愿意为人民谋利益的人,如果把人民只看为一群没有历史能动作用的乌合之众,那必然感到自己力弱势孤。先进的俄国知识界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们越来越坚决地(有时甚至不惜自欺地)
绞尽脑汁,考虑出另一种对于劳动群
①《论国家政体》,第57页。
-- 302
03俄国社会思想史 第三卷
众的观点,使他们能够相信,这种乌合之众尽管没有知识,却既能理解和保卫自身的利益,又能理解和保卫与自身利益相符合的整个社会利益。
我们在拉季谢夫著作里,已可看到这种观点的萌芽。

①就此一提:克列切托夫同奥库洛夫谈到拉季谢夫被捕时,虽然谴责叶卡捷琳娜对拉季谢夫的残酷态度,但断言“拉季谢夫的书是胡闹和乱扯”。
(《论国家政体》,52页)这一尖刻的否定批评所根据的是什么,完全不了解。
-- 303
俄国社会思想史 第三卷103
第十一章 西方和俄国对18世纪解放哲学的反动

18世纪的先进哲学,是法国第三等级的实际意图的理论表现。
这个哲学受到利益与这些意图相矛盾的阶级的反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要为这样的现象所欺骗,即在某些法国贵族的沙龙里,曾经兴趣盎然地谈论百科全书派的著作。这是一种极端表面的爱好,只能略为减少新哲学思想传播的困难。试一回想《百科全书》的命运罢。它的编者和出版者对于它的命运,总是非常担心的。
它的主编,高贵的狄德罗,通过自己的痛苦经验,深知在实现新哲学的解放理想的道路上,有着多少障碍。
我们知道,他曾经用这样的思想聊以自慰,即认为在一个“什么也未作过”的落后国家里,解放理想更为易于实现。先进的法国人竟然以落后为进步的保证,——这。。。。。
一事实已足表明,他明确地认识到在欧洲的先进国家中,新哲学的追随者将不得不经受多么严重的斗争。
世俗当局和宗教当局,都同新哲学进行了激烈的斗争。
世俗当局通过检察官而行动,这些检察官为控告“渎神
-- 304
203俄国社会思想史 第三卷
著作“
(Productions
de
l‘impiété)
①的作者提供法律的形式;这个当局又通过刽子手而行动,这些刽子手在法官判决取缔这些著作时予以焚毁;最后,这个当局还通过狱吏来行动,当被判有罪的作者被押解到巴士底狱、温森或其他监狱时,他们便生活在这些狱吏的监管之下。
宗教当局由各种地位较高的天主教会官员出面行动,他们揭发新思想家的“错误言论”
,从而引起检察官口若悬河地对这些思想家进行轰击②。
教会的观点又为整批作家所拥护,这些作家在包括剧场在内的各式各样集会场所,高谈阔论,作为呼应。耶稣会的机关刊,《Le
Journal
de
Trévoux》(《特雷沃报》)和冉森教的机关刊《LesNouveles
eclésiastiques》(《教会新闻》)为反对解放哲学,进行了猛烈的系统的宣传。
除了这些官方敌人之外,解放哲学还有一些非官方的敌。。。。。
人。这后一种敌人对它抱着同样仇视的态度,对它即令不是更为危险,也是同样危险的。我所说的是神秘主义者。。。。。。
什么是神秘主义呢?费尔巴哈早就对这一用语的过于不。。。。。
①作为例子,我可以指出检察官舍耶在170年对《自然体系》及6部其他“坏”书的公诉。
②不过,天主教会不仅通过布道演说,而且时常利用直接告密的方式,来轰击所谓“有害的”作家。一位法国作家曾经指出,从18世纪下半期开始,几乎没有一次僧侣代表大会不要求国王和检查机关注意“哲学”的进展。对《自然体系》(《Système
dela
Nature》)的迫害,便是由170年僧侣代表大会给国王的呈文发动的。用代表大会的名义向国王送交这一呈文的人,向国王控诉《自然体系》的作者是继续“以观测天体景象为乐,他对天体进行侮辱”。
-- 305
俄国社会思想史 第三卷303
确定,正当地表示不满。因此,我认为在这里指出神秘主义宇宙观的那些对社会思想史最为重要的方面,是有益处的。
现在向佩平请教,他写道:“神秘主义的名称,一般用于这样一种道德—宗教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关于神、自然和人的明确概念,为普通人的认识所不能达到,亦为真正宗教所不能提供;它只能通过与神的直接接近,只能通过与最高的神的世界的神奇统一,才能达到。这种统一是在毫无结果的理性的一切活动范围之外发生的。”

这一定义,就我们的目的说,可以认为满意,因为它所突出的,正是我们必须注意的一些方面。
一个社会制度如果是巩固的,则在这个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宗教信仰体系,也是不可动摇的。如果这个社会制度过时了,则上述体系也就趋于瓦解。
我们在18世纪的法国看到的就是这种情况。
“旧秩序”的衰落,在法国带来天主教会影响的削弱。然而不是所有脱离天主教影响的法国人,在那时都放弃了精灵论宇宙观。在人类文化史上,以为宇宙是由一个、几个、或许多精灵统治着的信念,在各种真正宗教产生以前就已存在。这种信念比许多真正宗教存在得更久。在一些古代宗教解体时,精灵论观点仍旧非常流行。这时,神秘。。
主义——其特点,如佩平所说,在于信仰人与神、与一般灵。。
魂能够直接统一——开始加强起来。
类似的情况,在法国的“旧秩序”开始全面崩溃时,亦
①《俄国共济会》,彼得格勒1916年版,第204页。
-- 306
403俄国社会思想史 第三卷
曾发生。
“旧秩序”的解体,带来了天主教影响的衰落。但这在许多法国人中又造成,或加强了神秘主义的趋向。这些法国人尽管不再满足于天主教,却尚未能对宇宙过程具有科学观点,尚未能把这个过程看为具有自己的原因,因而也具有自己的解释的规律性过程。
对于真正宗教,也不是所有神秘主义者都漠不关心。在这里,也如象一切地方一样,形式各有不同。有些神秘主义者完全同真正宗教决裂;另外一些神秘主义者则力图同某种真正宗教保持联系。例如,18世纪的俄国神秘主义者,在绝大多数情形下,都认为自己是东正教的忠实信徒。但是,一般地说,所有神秘主义者,都不很重视,甚至很不重视真正宗教的教条和仪式。有些人甚至攻击真正宗教。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科学宇宙观的拥护者。否。这个宇宙观,对于爱好神秘主义的人们,也许比对于真正宗教的信徒,更为格格不入,更可憎恶。因此,时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即神秘主义者所以反对某种真正宗教,主要是因为,在他们看来,这种真正宗教不是同不信神现象作斗争的充分有力依靠。。。。。。。。。
例如,18世纪法国的著名神秘主义者圣-马丁(1743—1803)在反对天主教时说:“神甫产生了哲学家,而哲学家则产生普遍的毁灭和死亡”。
很显然,他认为他那时代的主要罪恶不是天主教,而是解放哲学。毫不奇怪,他所极不喜爱的哲学家们也对他以牙还牙。伏尔泰批评“一个无名哲学家”

的著作《Desereursetde
la
véritéou des
①圣。马丁的笔名。
-- 307
俄国社会思想史 第三卷503
homes
rapelés
au
principe
universel
de
la
sciAence》(《人的谬误与真象产生科学的普遍原理》)
(175年出版)
,在他所读过的书中,是最荒谬的一本①。
我国有位学者不久前在谈到这本著作时说:这本书的作者“在神秘的伪装下对宗教和当局进行攻击”
②。我们已经知道,应该怎样理解圣-马丁对天主教的攻击。至于他对当局的态度,那是完全同他对宗教的态度一致的。他不满意当时的法国制度,但同时又断言,向更好的制度的转变,不能寄希望于人的智慧,而只能寄希望于法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天意的干预。
18世纪神秘主义著作中起过重大作用的圣-马丁的宇宙观,其一般特性可从下面的事实中看出,即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最大反动派、天才而热情的约瑟夫。戴-麦斯特尔从他那里抄袭了许多东西。
完全可以理解,神秘主义者所极不喜爱的哲学家,对于神秘主义的真正本性,一点也不曾看错。刊载在《百科全书》中的论文《Théosophes》(《通神论者》)的作者说,神秘主义者是一批患着周期性疾病的人。按照他的说法,与他同代的神秘主义者,极尽所能地设法缩小理性的范围,而将人类的知识限制在新旧约全书以内。他说,如果政府听信他们的意见,我们将陷于野蛮愚昧之中。
①他写道:我不以为曾经是什么时候出版过比这本书更荒谬、更无知、更无稽、更愚蠢的著作“。
②瓦休京斯基的论文《法国的共济会》(见《共济会的过去和现在》,米尔古诺夫和西多罗夫主编,第Ⅰ卷,第52页)。
-- 308
603俄国社会思想史 第三卷
神秘主义在批驳18世纪的法国哲学时,主要地攻击了唯物主义者,圣-马丁称他们为唯物哲学家(“les
philosophes
de
lamatière“)。
这是合乎逻辑的,因为唯物主义哲学,而且只有唯物主义哲学,才是同神秘主义哲学完全对立的。
唯物主义者认为,人及其全部属性,都不过是自然的一部分。
神秘主义者则认为自然不过是神的启示。
根据圣-马丁的理论,物质世界是精神世界的象征,而精神世界又是神的世界的象征。根据唯物主义理论,认识的唯一来源是人的智慧所阐释的经验。
根据神秘论者的理论,最深刻、最卓越、最真实的认识,是通过神的启示达到的。神秘主义的自然哲学不过是神智学。唯物主义者不相信他所不了解的东西。神秘主义者却说:为了了解,就得相信。唯物主义者轻蔑地否定魔法,而且同样轻蔑地对待一切巫医和巫法。而在神秘主义者的眼光里,魔法是一种比普通自然科学更值得尊重,更为严肃的东西。圣-马丁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使人的精神成为“超自然的东西”
(Aux
choses
surnaAtureles)。
这个圣-马丁说,应该用人来解释物(自然)
,而不应用物(自然)来解释人①。这寥寥数语,最明显不过地表示了神秘主义宇宙观和唯物主义宇宙观的对立。
唯物主义人性论的出发点是:人性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这一环境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唯物主义者的
①根据这一观点,他说应该研究的是自然的目的性规律及其存在的始因,。。。。。。。。。。。。。。。。。。。。。
而不是现象。。。。。。
-- 309
俄国社会思想史 第三卷703
意见,是社会制度。用社会制度来解释人性,意味着即令不用物,也应用社会关系来解释人。当然,神秘主义者是不会。。。
同意这一观点的。他们的人性理论是从人的精神这个概念出发的。他们说,在人的精神里存在着神火的质点,为了对人进行适当的教育,只要利用这种神火的质点就行了。由于这种质点来自神授,所以非常明显,社会关系不能对它有决定影响。天堂存在于我们自身之内。不能通过社会改革进入天堂。进入天堂必须通过一定的精神“锻炼”
,主要是通过神秘主义的精神“锻炼”。这种“锻炼”的目的,就是求得人神的直接统一。
温德尔班得在阐述著名德国神秘主义者雅科布。白约梅(1575—1624)的“哲学”时指出,应该承认,这一哲学的道。
德后果是逃避现实世界①。。。。。。。。这一见解不仅对白约梅的“哲学”
说,是正确的。任何神秘主义的道德观,都不过是宣传逃避。。
现实的人间世界而进入幻想的精神世界。神秘主义者攻击唯物主义的道德观,无知地把它看为利己主义宣传。
实际上,神秘主义者的道德观才是利己主义的,他们归根到底只是想使他们自己的灵魂同精神世界保有称心如意的关系。
唯物主义的人性论认为必须实行社会改革。在彻底神秘主义者的眼光里,这种改革没有任何重大意义。
18世纪的神秘主义一方面是旧制度解体的产物,同时又是对当时的革命潮流的反动。这就是为什么唯物主义的道德
①《新哲学史》,韦坚斯基(。。)校订的俄文译本,第2版,l b X Q H P H F [ \ R ]第1卷,第99页。
-- 310
803俄国社会思想史 第三卷
观在法国革命前时期得到了广泛的流传,而各式各样的神秘主义伦理学,则在革命风暴后的政治和思想反动时代取得主导地位①。

18世纪的神秘主义,在一些地方深深地渗入了共济会运动。我说在一些地方,因为,比方英国的共济会“体系”
,就。。。。
没有神秘主义的精神。诚然,英国共济会不吸收“无意义的无神论者”入会。共济会会员一定要相信宗教。但安德生牧师的著名《宪法新书》,则将一切共济会会员所必须遵守的宗教,归结为简单的道德要求的总和。那时的英国共济会运动表现了在英国革命和复辟时代相互残酷斗争的各种基督教派的妥协趋向。
当引起17世纪英国革命的主要社会需要得到满足,而革命后的反动又得到消除时,各种宗教教派之间的斗争便丧失其社会意义了。。。
赫拉斯科夫说:“在信教自由R W法案、人权法案(1689)通过以后,由于保证英国未来经济蓬勃发展的乌德勒支和约(1713)的签订,英国统治阶级的人们,觉得一切都已满足。继续纠纷,在他们看来,是可惜的,是不必要的内讧。自然,”无意义的无神论者“构成对
①关于圣-马丁(他的著作在18世纪俄国神秘主义者中享有很大威信)
,请参阅卡罗:《圣。马丁的生平和教义》(《Caro,Esai
sur
la
vie
et
la
doctrine
de
Saintmartin》)
,巴黎1852年版;弗朗克:《十八世纪的法国神秘主义哲学》(Frank:《La
philosophiemystique
en
France
auⅩⅤⅢ,siècke》)
,萨库林在所著俄文本《俄国唯心主义史纲——奥多耶夫斯基公爵》中,作了很好的阐述,见该书第1卷,第1篇,第395—422页。
-- 311
俄国社会思想史 第三卷903
“文明基督社会”的威胁,是不适宜于自由制度的;罗马的天主教由于同情反动的君主制,也受到怀疑。但在所有其余“忠诚和正直”的人们之间,已不可能有重大分歧了。至于细微末节,那是不值得争论的。
各种不同教派之间的神学论争,现在也属于这种细微末节的分歧“
①。
1815年出版的安德生《宪法新书》的新版本——其第一版于1723年出版——写道:“不同的宗教和祭神方式,不应成为把任何人——只要他信仰天和地的光荣建造者并履行神圣的道德责任——开除出法兰克共济会的理由”。
②这里没有我在上面所说的神秘主义。相反,可以说,这几句话的作者的观点,是同伏尔泰的自然神论相接近的。
当然,伏尔泰是以更加彻底性著称的。他实际上满足于信仰“天和地的光荣建造者”和履行道德的要求,但是,甚至唯理性主义的共济会支部也只准许基督徒参加;至于犹太人、回教徒以及其他人,则是不许参加的。尽管共济会的多神教范围不很广泛,但是多神教的存在这一事实,已足证明英国“体系”的共济会组织是不受神秘主义的影响的。英国“体系”
渗进了法国,但法国的共济会支部在观点上却比英国先进得多。
1769年由著名天文学家拉兰德建立的科学支部,。。。。
就是这样的支部。这个支部的会员有赫赫有名的伏尔泰、弗兰克林、孔多塞、杜巴迪、西哀士、巴里、罗姆、卡巴尼斯、
①《18和19世纪英国共济会的产生和发展》——《共济会的过去与现在》,第1卷,第22页。
②引自赫拉斯科夫,同上书,第33—34页。
-- 312
013俄国社会思想史 第三卷
加耳、卡米尔。德摩伦等人①。图卢兹的《百科全书》支部的。。。。
“工作”方向也是如此。它几乎是在革命前夜建立的,建立后赶忙为支部的图书馆买了一部“百科全书”。
支部建立一年后便吸收了120名会员②,他们大都是从事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的③。
但是,英国已于17世纪完成了第三等级革命,而在当时的法国,这个革命却只是接近于爆发。
上面已经阐明,旧秩序的崩溃造成神秘主义的产生和传播。神秘主义也渗进了许多共济会支部,其会员开始积极研究各式各样“秘密科学”
(Sciences
ocultes)。
这些法国共济会支部的性质是反动。。
的。在他们中间,神秘主义成为反对法国新哲学的工具。。德国由于当时在社会发展的道路上远远落后于法国,所以神秘主义的精神在先进思想家中所受到的反击,较为软弱,其传播亦较快。按照佩尔采夫的说法,在那里,神秘主义成为一种社会传染病,甚至思想清醒的人,亦未能免。这位学者引述了很负盛名的历史学者缪勒的一段值得注意的话(摘自缪勒在1790年写给他的兄弟的信)
,他说:“在我的身上,有一种通常不能在同一个人心灵里兼收并蓄的东西:在世俗事务上,我赞成温良,赞成秩序,赞成宁静,赞成理性的统治,但我的信仰却自然而然地,不要书本,不要负责,变得越来越加神秘主义……我事实上认为神秘主
①瓦休京斯基:《18世纪的法国共济会》——《共济会的过去与现在》,第Ⅰ卷,第55页。
②法国的共济会支部平均有会员15到30人。
③瓦休京斯基:同上书,第55—56页。值得注意的是,“百科全书”支部的会员,大部分为手工业者。
-- 313
俄国社会思想史 第三卷113
义是真正普遍的宗教“
①。
因此,当佩尔采夫说,德国共济会的发展过程是德国通灵术,魔法,甚至直接招摇撞骗术历史中最显著的一页时,我们不能责备他是过甚其辞。在魔法、欺骗以及政治蒙昧主义方面,“金玫瑰十字会”或“蔷薇十字会”会员的“努力”
,几。。。。。。。。。。。。。
乎超过了所有的人。
“蔷薇十字会”
的起源,迄今尚未完全查明。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