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俄国社会思想史第三卷

_12 普列汉诺夫(俄)
③同上书,第107卷,第413页。
-- 149
俄国社会思想史 第三卷741
“侮辱”
这个概念是彼得堡俄罗斯从莫斯科罗斯因袭过来的。
克柳切夫斯基说:“最初这个用语是指法律对某种官阶赋以何种意义,表示国家对不同社会官员给国家带来的比较贡献的评价的。
用以表示这种官员荣誉评价的最明显的形式,是对侮辱、即对以行为,特别是‘以不成体统的言论’侮辱别人的处罚。对侮辱的处罚,按被侮辱一方和进行侮辱一方的官级不同而采取甚为悬殊的方式“
①。尔热夫市的市民由于对商人的侮辱只受到“极小惩罚”而感到痛苦,他们完全支持了旧的莫斯科概念。而由于支持这一概念,他们便不可能提出比较激进的要求。所以,尔热夫人表示,必须对侮辱商人荣誉,加重处罚。
但是,不言而喻,在当时俄国的条件下,只是转到彼得堡时期产生的概念的立场上,还是不足以产生比较激进的要求的。例如,谢尔佩伊斯克的代表请求给第一级的工厂主和商人赏赐佩剑的权利,这将使他们能够“比其他商人”获得更高荣誉②。这一谢尔佩伊斯克的欧化分子,其愿望的谦虚,真是无以复加了!
为了替自己辩解,当时的商人可能说,他们所以提出这种完全适合莫斯科罗斯的愿望,是有完全充足的理由的:旧莫斯科的实际,尽管经过彼得改革,仍然在许多方面是不可。。。。。。。。
动摇的。
彼得堡的公民申诉说:“本市的公民由于每年的选举公役,已是精疲力竭,他们多年抛弃了自己的商业,特别是
①《俄国等级史》,第196页。
②《俄国皇家历史学会文集》,第8卷,第95页。
-- 150
841俄国社会思想史 第三卷
生产“。
这一完全有根有据的申诉,在其他城市的委托书里和城市代表的意见书里,也比比皆是。就在彼得改革之后,行政当局和贵族等级对在国家奴役下的商人亦曾加以残酷压制和贬抑。对于这一情况,波索什科夫就已表示不满,商人在整个18世纪,更是怨声不绝①。
1745年莫斯科参政院办公室收到申诉,指控莫斯科警察局长纳希切金对小商人组织袭击,使用警察队伍毁坏了大量窝棚和小商店②。萨拉托夫委托书的编者说,他们的警察局长随意支配公民的劳动和时间。甚至城市里的市议会对于市民的态度,也是非常粗暴。莫斯科的总督萨尔特科夫伯爵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王朝就已报告,奥尔洛夫市议会主席对商人实行了“巨大压迫,掠夺,导致死亡”。
他抢劫了一个名叫库兹尼佐夫的工厂,残酷地殴打工人。
为了敉平骚乱,军事当局认为必须遍布密集的哨兵,但是哨兵刚刚撤走,“骚乱者(即市议会主席的拥护者——著者)便象以前一样在市内到处骚扰,成群结队,手持实弹的枪械和棍棒,打死和打伤反对他们的人”。
当人们处于这种条件之下时,他们象溺水者抓住稻草一般,抓住所有可以抓到的东西:诸如“处罚侮辱”
,争取佩剑的权利等等。

为了对城市代表在法典委员会提出的各种愿望作出公正
①莫萨尔商人的委托书里写道,由于商人缴纳人头税,因而所有的人,“特别是贵族”
,都称呼他们为庄稼汉。
他们说,“我国有这些缴纳人头税的庄稼汉。
如果对他们加以重压,也不会受到大的处罚。“
②季佳京()
:《俄国城市制度和管理》,第354页。
U R G Y G R F
-- 151
俄国社会思想史 第三卷941
的评价,必须确切了解这些愿望所自产生的历史环境。奇怪的是,甚至我们的一些深切了解当时我国商工阶层所享受的权利很小而所负担的义务很重的学者,也未能经常作到这一点①。
例如,已故季佳京便责备城市代表希求“为商人保证从事商业与手工业的特殊等级权利”
②。
可能以为,商人谋求垄断。可是,这是没有的事情。垄断家企图将新人排斥于他们的范围之外。与此相反,18世纪的俄国商人却申请将所有在罗斯从事商业和手工业的人们都。。。。。。。。。。。。。。。。。。
列入他们的阶层。苏兹达尔的委托书满意地提到彼得一世。。。。。。。
“曾命令将从事商业的农民永远列入商界”。下戈罗德的代表在委托书中请求将所有从事商业和流入下戈罗德各市镇的农民,列入下戈罗德的商界③。
托姆斯克市的商人甚至请求给农。。
民以参加商工界的便利。
他们希望农民能够登记为商人,“不。。。。。。。。。。
要通知原主管机关将他们除名,而只是通知他们登记的机关“
④。这段话文理不通顺,但意思很明白。
下戈罗德代表为了说明上述将农民登记为商人的请求,
①季佳京:《俄国城京制度和管理》,第371—372页。
②同上书,第498页。
③《俄国皇家历史学会文集》,第134卷,第5页——商人的商业与农民的商业密切关联。
在法典委员会召集前数年,商业委员会委员之一说:“商人由于缺少资本,如无农民商业的帮助,总是不能维持的。他们经常在内地城市贸易中与富有农民保持商业联系。据说,现时最明显的是,下戈罗德市议会不仅不妨碍农民经商,而且由于该会是由贫穷商人组成的,还自动寻找和邀请农民经商,并按照商业情况,向每人征收足够的税款,他们就是靠这种税款来维持开支和交付贡赋的。
(拉波。丹尼列夫斯基:书见前,第103页。)
④同上书,第320页。
-- 152
051俄国社会思想史 第三卷
提出一种理由,认为这些农民当中的一些人都有一、两万卢布甚至更多的资本,却享受很大的优待,因为“他们除了向国家交纳正式赋税和向地主缴付代役租税以外,没有任何负担,不知道匮乏,不付住宿费用,也不知道警察干扰。”当时所有的商人都是这样说的。对于他们,问题实在不在于商业。。。。。
权利,而在于履行商人对国家的义务。对于所有愿意同他们。。。。。。。。。。。。。。
一道分担这种义务的人,他们都愿意给予所有属于他们这个。。
阶层的权利。
在法典委员会时期,市镇仍旧象在17世纪时一样,是一个负担赋税和劳役的公社。象任何这种公社一样,它必须交。。。。。。。。。。
纳一定的货币税和负担一定的实物税,它关心的不是减少公社社员的数目,而是尽可能更多的增加这个数目。城市委托。。。。。。。。
书的编者和城市的代表所以请求禁止不属于商工界、因而不负担市镇租税和劳役的人们经营商业,就是为了求得这个数目的增加①。
谢尔盖耶维奇在谈到商界的等级意向时指出,例如,柳比姆市的委托书虽然反对农民经营商业,但毫不反对将他们登记为商人‘而且,在这种情形下,给他们以与老商人相等的权利。这位学者还指出,罗斯托夫的市民散布将农民登记为商人获得巨大利益的说法,“因为商人的商业发展了,则国
①与此相同,15世纪的弗罗伦萨小资产阶级也力争对居住该市并从事工艺的外国人与该市市民相等地征收捐税,因为不这样,该市市民便抵挡不住他们的竞争。
佩林:《弗罗伦萨的文明》,第88页。
(Perens,La
civilisation
florentine,p。
8。)
-- 153
俄国社会思想史 第三卷151
库收入增多“
①。
我国商人在坚决提出将从事商工业的农民转入商工阶层的愿望时,也如象在几乎所有其他事情上一样,是保持着旧莫斯科传统的立场的。
1649年法典禁止不交纳国税,不服国家兵役的各色人等经营商工业②。
18世纪的彼得堡政府,并不急于撤销这一禁令。根据1755年商业章程,所有从事商业的人——哪怕是在市镇以外的区域,都须登记并交付赋税、负担劳役③。
为了激励城市及市镇居民抗拒这一莫斯科旧传统,必须预先从他们颈上解脱国家赋役的沉重枷锁。他们在叶卡捷琳娜委员会里热烈请求解除他们的这一沉重枷锁。但是,只要这一枷锁还压在他们的颈上,他们便只得不由自主地设法不使任何一个商人规避把它戴上。

我在本书第1卷已指出,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阻碍他
①《俄国皇家历史学会文集》第93卷序,第3—4页。
②“莫斯科各市镇的主教,总主教,领主,僧侣,大贵族,侍臣,杜马(议会)议员,近亲和各级人士,以及居住市镇的商人和手工业者,任何从事商工业和开设店铺的人们,——所有这些市镇及在其中居住的人们,除奴隶外,都须永远不变地为国王服劳役,交赋税,服兵役。至于奴隶,均将于查询时告知,将他们交给那些支配他们的人们带到他们的宅邸。
其父母为市镇商人的奴隶或来自皇室领有州县的奴隶,得在市镇居住。往后,除在皇家领有的市镇外,无论在任何莫斯科的市镇,都不得居留“。
(《阿列克谢。米海伊洛维奇沙皇1649年法典汇编》,莫斯科大学出版,莫斯科1907年版,第134页,以及136,137,138页。)
③参阅基哲维特尔:《18世纪俄国市镇公社》,莫斯科,1903年版,第17页。
-- 154
251俄国社会思想史 第三卷
们转入城市,妨碍了我国城乡之间的劳动分工,造成了手工业在乡村的广泛发展。
这种工业的发展过程有其自己的逻辑,它同市镇公社工业发展的逻辑,是不尽相同的。这里时常发生许多矛盾,这种矛盾在法典委员会里亦有表现。农村公社的代表表示,由于禁止农民经营商工业,国家不仅给农民,而且也给自己造成巨大损失。赫雷诺夫县的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抱怨商人妨碍他们出卖产品和从事手工业。独院小地主也反对商人强求只对负担商人赋役的人们,才给予经营商业的权利。
叶列茨克省的独院小地主代表说:“我们应该注意到,在广阔的俄罗斯国家里,商人阶层与其他阶层相比,为数较少;此外,俄国商人由于具备有教养人的特性(这一独院小地主多么善于粉饰门面——著者)
,同外国进行着商业交易;并为此从本国同胞中雇用了大量店员。考虑到这一切,我们认为俄国商人不可能参加任何小商小贩经营,尽管它不只一次进行过这种尝试“。

最后,在这个问题上,农民坚决自愿地支持了贵族。
农民和贵族的团结一致,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现象。根据在有关商业权利问题争论中所显示的这种团结一致,可以看出,这一权利问题该有多么复杂,它所牵涉的利益又是多么错综复杂。
唯独商工阶层享有经营工商业的权利,对于农村手工业者是一个带来巨大打击的威胁。此外,这还使向市场输送农产品的所有农民,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
这是可以理解的。

①《俄国皇家历史学会文集》,第8卷,第86页。
-- 155
俄国社会思想史 第三卷351
手工业者与手工业者各有不同。赫雷诺夫县的农民抱怨商人妨碍他们出售产品和经营手工业,他们在委托书中承认,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抛弃农业而只是从事“皮革业”。
①读者会同意,只是从事手工业而抛弃农业的乡村居民,在经济活动上。。。。。。
表现为城市居民。如果我们的事实上的城市居民,比法律上。。。。。。。
的城市居民(市镇居民)负担较轻的赋役,则后者自然要呼吁他们遵守制度,要求“平等”。我们所考察的商工阶层的要求,最多的就是这种“平等”愿望。
阿斯特拉罕市的代表坚决表示,如果将“经商的农民”
(原文如此!)改为商人,后者不会感到委屈,相反,会获得好处。
他象托姆斯克代表一样请求说:“可否命令对于一切独院小地主,经济农民以及地主,农民,凡资本充足,从事商业又不属于农业者,一律依法登记为商人”。
②在对他的这一提议进行辩论时,他极为确切地解释说,他的意思就是指这些既已脱离农业,又以经商为生的农民。对于有些人(请注。。。。。。
意:不是商界代表)未必诚实地认为“新来的商人”会排挤老商人等等,他反驳说,俄国幅员广阔,所有的商人——无论新旧——“只要有钱”
,只要依法经商,都会有充足的天地。
有趣的是,这个以“从莫斯科罗斯因袭得来的法律规定为凭借”的人,两次引录了叶卡捷琳娜的《上谕》③:因为在《上谕》里写道,“所有既非贵族、又不种地,而从事于艺术、科
①同上书,第115卷,第229—230页。
②同上书,第32卷,第458—459页。
③《俄国皇家历史学会文集》,第8卷,第97页。
-- 156
451俄国社会思想史 第三卷
学、航海、以及业商工的人们,都属于中间一类。“
显而易见,经商的农民正好属于这一类。
阿尔汉格尔戈罗德的耕种国家土地农民的代表丘布洛夫认为,无论如何,不能禁止农民“参加商业经济”。他的理由说明了问题的又一方面。
他说:“如果禁止农民经营小量丝织品或其他为农民所必需的商品的贸易,那就不仅给农民,而且也给商人带来危害”
①。
这话是包含着重大真理的。
1764年有个城市的商人向商业委员会抱怨上谕禁止农民之间发生债务关系。他们坦率地说,商人有时是通过农民进行商业活动的②。
可能,丘普罗夫代表在谈到丝织品的贸易时,也是指的这一现象。但是由于农民参加丝织品的贸易,——顺便指出,丝织品的原料并不是俄国农民经济的产品——所以他们便成为商人,因而当然应该负担所有加于商人的义务。
拉波。丹尼列夫斯基认为农民宁愿在事实上参加商人阶级而不履行加于他们的义务③。
很可能事情真是如此。
如果商工阶层群起反对这一倾向,那也不能为此责备他们。
至于贵族,他们毫不谴责经营商业的农民的这种贪婪倾向,这是毫不足怪的。从事商工业的依附地主的农民,愈是能够规避加于商工阶层的义务,便愈是能够向他们的主人支
①同上书,第8卷,第97页。
②拉波。丹尼列夫斯基:《俄国商工业公司》,第103页。
③同上书,第104页,——前已指出,下戈罗德商人同市郊农民保有密切联系。
-- 157
俄国社会思想史 第三卷551
付更高的租赋。
此外,所有从事商工业的农民(这就是说,也包括依附地主的农民在内)
,如果自由地、甚至强制地转入商工业阶层,那将是对神圣的农奴制的破坏。
最后,商人不仅是同农民的倾向进行了斗争。他们希望。。。
所有一切从事商工业活动的人们,无论他们属于哪个阶层,都。。。。
必须选择:或者放弃这种活动,或者一同负担商人的义务①。。。。。
贵族怎样也不喜欢这种选择,因为当时他们已经有了不少工厂和作坊。
地主先生们不仅猛烈反对商人把商工业活动转变为他们这阶层(我每次指出的广义的阶层)的独特权利的企图。他们自己还企图剥夺商人经营某些工厂和作坊工业部门的权利。
雅罗斯拉夫尔的贵族在他们的委托书中表示,“使用亚麻、大麻纤维及其他经济作物进行制造的工厂,均应为贵族所有”。但是,由于在这类工厂里商人投入了大量资本(这是雅罗斯拉夫尔贵族委托书原文的用语——著者)
,所以又主张,已有的商营工厂,仍归原厂主所有,“但须向贵族缴纳若干数目不大,对他们不为沉重的款项”
;至于新建工厂的权利,则只是给予贵族②。
贵族对于农民经营工业权利的维护,同大公无私多么风马牛不相及,从以下所述可以概见:在同一雅罗斯拉夫尔委托书里,提出了禁止商人向农民
①例如,彼得堡的委托书就抱怨对于居住首都的外国商人,豁免了俄国商工阶层所负担的义务。
②《俄国皇家历史学会文集》,第4卷,第301页。
-- 158
651俄国社会思想史 第三卷
就地(逐户)购买粮食的请求。按照委托书的说法,“他们这样购买粮食,实使农民陷于破产,因为商人时常向农民预付价款,最后迫使他们按半价出售粮食。”任何人都承认,这种现象是可能的,甚至是可靠的。
但是,如果农民不能在自己的家里向商人出售粮食,那么,他们在什么地方出售呢?在城市吗?可是,在那等待着他们的是更令人愤恨的、更无可避免的违法舞弊行为。
或者,也许他们应该在乡村里寻找别的不属于商人阶层的收购者?
委托书的编者以为,——的确,这样的收购者应是贵族。他们丝毫不掩盖他们提出禁止商人就地向农民收购粮食的请求的目的。
他们写道,这是“为了使贵族能够进行粮食贸易”
①。
这是非常朴素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不过,这一朴素的供词并不完全。为了使它完整,应该写明:这是为了使仅仅一。。。
个贵族能够从购买农民粮食中榨取利益。。

城市代表对于彼得一世允许商人“参照机器和炉窑的数目”购买农民,备极赞颂;而被派到作坊的农民却用最暗淡的色调,描绘了他们的处境。
被强制为作坊工作的农村距离这些作坊常达500俄里!
这对于农民极为不便,所以他们宁愿派出雇佣工人来代替他们自己,尽管他们付给雇工的工钱,要比他们从作坊主人所得的多得多。
“我们农民为作坊工作所得工钱极为微薄,夏天
①《俄国皇家历史学会文集》,第4卷,第301—320页。
-- 159
俄国社会思想史 第三卷751
每日5戈比,冬天每日4戈比;而我们付给雇工的,却是每日6到7戈比。“农民砍伐木柴,每沙绳(等于1。
134米——译者)工钱25戈比,而他们付给自由雇工的工钱却为30戈比以上。农民采煤,每20沙绳一堆所得工钱为3卢布40戈比,而雇工进行同样的工作,他们要付给12到13卢布①。
这样看来,派给作坊的农民,也就是,不自由的农民,他们付。。。。
给自由工人的工钱,占后者为了自己的劳动在作坊所领工钱的很大部分。拉波。丹尼列夫斯基也会同意,这种离奇的现象所以可能,只是因为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关系里居统治地位的是农奴制。
不言而喻,派给作坊的农民,在这种离奇的经济里,是看不出任何美好的东西的。他们梦想恢复他们以前的那种耕种国有土地农民的地位,或如他们所说,注销他们同作坊的。。
关系。
如果,耕种国有土地农民的一部分,抱怨政府将他们派给作坊以后,迫使他们用自己的金钱促进俄国雇佣劳动的发。。。。
展,那么,他们当中的另一部分,则由于政府的各种土地命。。
令而感到委屈。
1754年的土地清丈训令,剥夺了农民(“自由”农)自由支配自己土地的权利。
往后不得将这种土地出卖或抵押。
甚至土地继承权,也被废除。农民死后,他的土地不得在子女之间分配,而应交给所在的村,作为国有土地。谢尔盖耶维
①同上书,第115卷,苏里卡姆县派给作坊的耕种国有土地农民的委托书。
-- 160
851俄国社会思想史 第三卷
奇称这种政府训令为最古老的纯社会主义立法的尝试①。我在本著的历史绪论里②业已指出,这些训令与社会主义毫不相干,它们不过是彻底贯彻了莫斯科时期政府对待劳动群众的原则而已。按照这一原则,生产者和他们所有的生产资料——土地也包括在内,——都为国王的私产。我举出了一些例子,证明俄国农民对于这些实行奴隶占有制的原则,并不总是驯服的。现在,我还要指出,我国北部某些耕种国有土地农民怎样在他们的委托书里反驳1754年土地清丈训令里的这些命令的。
乌斯丘格县雅格雷日乡的农民,关于他们因被剥夺了出卖土地的权利而感到的困难作如下描述:他们说,许多人由于这一困难而陷于“贫困”。最重要的是“一些人没有子女,而本人又因生病或年老不能管理家务和耕种土地,土地又不能出卖,——由于这一切,他们所在的村子,陷于极度贫困和土地荒芜,派在村里的农奴又为本乡其他地方所支配,因此发生社会穷困和不堪的负担”
③。
委托书的一些作者凭经验知道,在政府的眼里,根据国家利益,也就是根据国库的利益而提出的理由,最为重要。
所以对于问题的这一方面,他们认为必须加以注意。
他们说:“与此相反,在耕种国有土地农民之间转卖不动产,如果予以批准,那会带来社会利益。
(原文如此!)因为,
①《俄国皇家历史学会文集》,第123卷,14页。
②参阅本著第1卷。
③《俄国皇家历史学会文集》,第123卷,第129页。
-- 161
俄国社会思想史 第三卷951
象以前那样,将文契写明的不动产从一人转给另一人,则其后代便会为了国家利益,满怀希望地,努力使耕地和干草场处于最好状态,这是一种不小的社会利益。“

谢尔盖耶维奇认为在召集法典委员会时代,尚无土地重分的事。他说,土地重分只是在后来才发生的,并且不是自发地,而是由于1871年的政府指令。这个指令规定“将土地及一切可用农地,在农民之间按人口分配为课税单位面积,从此以后,这便成为人头税和一切劳役的基础。”

但问题在于这一指令只是政府在很长时期内所实行的土地政策的最后一步。
这一政策对于农民的思想不会没有影响。
如果农民有了这种土地而由于某种原故不能耕种,因而想要将其出卖,如果这样的农民对于取缔自由转让农民不动产的禁令感到不满,那么,另一部分农民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取得足够的土地份额,他们在法典委员会召集时代,便形成一种观点,以为政府应该无偿没收被出卖的农民土地,并在无地农民中进行分配。
这部分农民深切领会政府土地政策的意义,认为既然所有农民都要向政府交纳赋税,那他们就有权从政。。。。。。。。。。。。。。。。。
府获得充分的土地保证。在这个基础上,在耕种国家土地的。。。。。。。
农民和宫廷农民之间,产生了很大的摩擦,这种摩擦显著地表现在圣诞墓地农民和宫廷所属希莫涅夫乡农民的委托书里。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