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懂得爱 麦基卓

_4 黄焕祥 (现代)
  在一粒沙中看见世界
  在一朵野花里看见天堂
  你的掌心握有无限
  刹那就包含永恒
  解码
  宇宙的回馈系统需要解码,但大多数人没有这种天赋。解码虽然看似困难(有时甚至根本不可能),但人与人的关系可以提供最佳的视角,瞥见事物的终极意义(可能比单独的活动更容易看见,比如在山顶冥想,在乡村的河边打坐,或是不停地向某个看不见的神祈祷或吟唱)。以创造为中心的灵性中,人和上帝都在每一个行动中转化,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救赎的灵性),上帝在形成的过程之中,关系中的人亦复如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回馈系统能提供日常共通的语言,所以比上帝的讯息更容易了解。艾伦·奥茨说:
  爱能真实地看见别人的原貌,而不是理想的形貌,因为爱能瞥见我们活生生的血肉。一般所谓的身体是抽象的概念,我们习惯把物体视为和宇宙分离的,少了宇宙,物体就不再真实。可是,在彼此全然的关系中经验到奥秘又自然升起的爱,能转化我们的视野,让我们不只看见挚爱的人,也看见整个世界。
  关系花园中的发现
  固著于婴儿发展层面的人,会想找到能帮助自己实现早期未满足愿望的伴侣,以求在生活中感到安全、充实。如果成功的话,他们就把重心从自己内在转移到别人身上,或是转移到自我与他人之间的某处;这种做法就放弃了自我,也放弃全然成为真我的机会。他们和所爱的人融合,主要是控制和占有对方,保持依赖、无助的态度;他们害怕孤独,所以担心拒绝和抛弃。当自我价值要依赖别人的评价时,就会把焦点放在是否被人喜爱和接纳上,觉得彼此都要为对方尽义务。他们在小孩和成人时都坚信自己的权利,觉得理所当然应该有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当别人对待他们的方式不符合他们的期望时,就觉得受压迫而想报复。他们的生活充满内疚和焦虑,只有窄化自己的经验世界和感受范围,才觉得较容易控制生活。当他们的策略有效时,就保持麻木和神经质、不成熟和无助、道德和评判,产生忧郁症、身体疾病和各种自我挫败的行为。他们外表上可能是当今社会的成功典范,却过著情感疏离的生活,或是活在互相依赖的关系中。
  有些人选择的不是安全感,而是成长,想探索自己与自己、自己与生活的关系,看见自身存在的模式。这种人会找到更多的选择,可以体验各种更丰富的感受,包括阴暗和光明的部分。这种方式需要投入亲密之中,向他人袒露所有内心深处的世界。关系花园若能提供安全、滋养和适于成长的原料,就能得到最好的成果。以安全感为基础的关系就像温室,是以特殊方式提供成长 的外在来源;关系花园则是从内在刺激成长,呈现独特生命逐渐展现的过程。在关系花园中,可以从物化为人,发挥所有潜力,成为自己。正如王尔德通过《无足轻重的女人》剧中主角的口说出的:
  生命之书始于花园中的一男一女……结束在启示录。
首页 上一页 共4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