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36:放弃对分数的关心
(← →)
有些家长简单地把孩子的学习和能力都用一个考试分数来衡量。于是,分数成了孩子身上的沉重枷锁,学习成了孩子逃避的重任。用分数来评价孩子,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它不仅不能客观地评价一个孩子的才能,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影响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束缚孩子的健康成长。
因此,请妈妈这样对待分数:
别在孩子之间进行分数的比较,这样毫无意义。如此做法不但不会激励后进的孩子,反而会让他们感到灰心。
对一个孩子来说,考试成绩不好,即使是学习极差的孩子也懂得难为情或有思想负担。因此,妈妈不要每逢考试后就急迫地表现出很想知道分数或名次。
不要相信成功的唯一途径就是上大学拿文凭。
有的孩子永远也不会喜欢上学,这些孩子更适合一些更加个性化的课程,因此他们是不能用普通的分数去衡量的。
有些人属于大器晚成类型的,他们读书时表现很普通,甚至会先辍学,到后来才想要一个大学文凭,或想要做出点成就。
让孩子知道即使他们在学校的表现并不好,也不能证明他们就是失败者,某一天,他们也许会有了干劲儿,愿意再尝试一次。
方法37:看似疯狂的“帮孩子完成作业”的高招
(← →)
美国教育博士简·纳尔逊在她的一本教育专著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母亲对她的女儿说她很担心她不能及时完成家庭作业,并且提出了一个“荒唐”的建议:替她把作业完成。女儿听到这个建议后很是吃惊,但并没有阻止,因为她想看看妈妈是如何做家庭作业的,更想知道妈妈是否想耍什么“花招”。
妈妈让女儿每天放学后告诉她有哪些作业,自己需要做什么。第一天晚上,妈妈就按照女儿的“布置”,完成了大部分的家庭作业,几乎没有任何疑问。第二天晚上,妈妈开始频繁地询问女儿应该怎样去找相关的信息,或者询问老师有没有解释怎样做这个数学运算,这个到底应该怎样才能做对。女儿不得不给妈妈讲解一些课堂上老师曾经讲过的东西。
后来,女儿发觉要给妈妈讲过之后再等她来完成实在太麻烦了,而且在给她讲明白之前,自己已经把题目解决了,妈妈所做的不过是重复一遍,或是写到作业本上而已。她不想让妈妈再为她做作业了,但是妈妈却说:“不行,我担心你不能完成作业,这样会被老师责罚,会很糟糕。”
妈妈还是坚持这种方式,不过妈妈只是在女儿明显没弄清楚的地方与她一起探讨。一段时间后,她发现女儿已经不再对家庭作业有抵触,并且能高效地完成了,才放弃继续为孩子做作业的行为。
这真是一位聪明的妈妈,她没有直接说:“你为什么不喜欢做家庭作业?”“你难道不知道做作业都是为你自己好吗?”“你做作业时会遇到哪些困难?”而是直接参与到作业中的过程中,从而更敏锐地发现孩子的问题,并巧妙地帮助她解决了。
当然,我们在孩子做家庭作业时,更多的是提供以下的帮助:
准备一个专门的、清净的、能让孩子集中精神的房间让孩子做家庭作业。
在孩子做家庭作业时,不要只顾自己享受,请把音乐关掉。
在家庭中确保你的孩子有一张能做作业的桌子和一把合适的椅子。
确保孩子有充足的光线,不要让孩子坐在光线不足的地方做作业,这样对孩子的视力不好。
把孩子所需要的学习用品放在他的身边,不要让孩子为了找胶水、纸、笔墨而浪费时间。
为了引导孩子养成做作业的习惯,妈妈可以通过阅读来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
每天为孩子的家庭作业安排出时间,让孩子完成作业之后再出去玩。
在可能的情况下,和你的孩子就家庭作业的时间进行协商,只有在确实有必要的情况下,才重新调整其他的活动时间。
询问孩子的老师,以确定完成家庭作业需要多少时间,不要让孩子忘记家庭作业。
如果孩子没有家庭作业,可让孩子读一本他喜欢的书,读上半个钟头或更多一点的时间。
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个“自觉做作业行为训练计划”,为期三周。在妈妈的监督下,要求孩子自己完成作业,并制定相应的物质性奖励措施。如果孩子完成计划,妈妈一定要兑现承诺。
四年级以上的学生,需要一个家庭作业的伙伴。
不要因为孩子完成作业太快而怀疑或惩罚孩子。
方法38:过一个充实、快乐的暑假
(← →)
大多数孩子被问及如何度过暑假时,都会回答:“没别的,就是睡懒觉、看电视、跟朋友一起玩。”而大多数父母在被问及暑假里让他们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时,他们都会回答:“孩子老睡懒觉、看电视,终日无所事事。”
有些孩子因为在暑假里无事可做而觉得郁闷,还有些孩子则通过参与一些不健康的活动来打发无聊的时间,比如,加入不良团伙。父母应引导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有意义的活动上,以避免他落入这些陷阱。
怎样才能让孩子过一个充实、快乐、安全的暑假,让父母不为孩子虚度光阴而担心呢?最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制定一个让父母和孩子都能接受的联合度假计划。
查找当地的信息,看是否有合适的课程、特别的项目或暑期活动安排。一定要孩子参与决定参加哪些活动或课程。
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不要让电视成为孩子暑期生活的主宰,如果不是规定的看电视时间,就应该果断地关掉电视。
和孩子一起开动脑筋,想一想在他们觉得无聊时可以干些什么,并列出一张清单。如果孩子问你:“我觉得很没意思,可以干点儿什么呢?”你可以对他说:“从你的活动清单里选择一些适合做的吧。”
孩子在暑假里需要跟朋友一起玩。如果你不在家,又不放心让孩子和朋友单独在家里玩,可以安排别的成人在这段时间里帮你看家。
为自己和孩子安排一些暑假里的专项旅游和特别节目。
方法39:协助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
(← →)
许多孩子从来都没有一个清晰的学习计划,完全凭自己的心情和兴致,兴致好就多学一点儿,心情不好就把书本扔到一旁。这种情况导致孩子经常会考试前着急着慌,临时抱佛脚。
制定严格的学习计划,养成守时、有序、高效的好习惯,是孩子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从人生成功的角度讲,统筹规划的意识和能力是一个要做大事的人取得成功所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而这种素质只能在从小就习惯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的实践中才能培养形成。
孩子的学习计划应该由他自己来制定,妈妈所要做的应该是一个从旁协助的工作:帮助孩子把学习计划合理完善、监督孩子的执行、结合实际提出修改意见等,而不是越俎代庖,按照自己的希望亲自制定。
当孩子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并给你过目后,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鉴定这份计划是否合理:
学习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每次安排的学习时间不要太长,40分钟左右为最佳。
学习目标是否切合实际。有些孩子制定学习计划时,总是“雄心勃勃”,一天的时间恨不得要完成一周的任务。这样不切实际的目标往往是导致计划不能正常执行的主要原因。
学习任务是否具体。经常看到一些孩子制定的计划上面写着诸如此类的内容:早操前背外语;早饭时间预习数学;晚饭时间背历史 这种计划看似没有什么错误,似乎也足够具体,但实际效果并不如意。因此,这种任务虽然可以给孩子一种学习的方向感,让他到了固定时间不至于无所适从,但却仅限于此。如果把目标再具体细化到:早操前背外语单词10个;早饭后预习数学第二章第二节,达到大致看懂例题;晚饭时间学习历史,整理出宋代大事年表 这样效果会更好。而且如此具体的任务分配也有利于孩子自检任务完成状况。
整个计划是否有一定的机动灵活性。正常情况下,计划都应该严格按时完成,但孩子的生活要受很多因素影响,难免会有特别的情况,所以就要求计划不能过于僵死呆板,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不至于因为一个环节不能完成而打乱后面的所有计划。
妈妈在帮助孩子制定计划后,还要监督和协助孩子执行计划,充足的睡眠、合理的进餐、有序的学习与游戏玩耍,能够充分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保证孩子能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进行活动。妈妈要在这几个方面充分做好孩子的后勤保障工作:
合理分配孩子学习与游戏的时间,应保证孩子每天至少有一个小时的自由游戏时间。
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不要纵容孩子因贪玩而晚睡。不能以学习等任何借口,减少孩子的睡眠时间。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的进餐时间。按时进餐,不暴饮暴食,形成良好的饮
食习惯。妈妈不要因睡懒觉、工作忙等种种原因随意改变孩子进餐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