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万里征战

_2 司马光(宋)
司马光曰:
正人君子,用正道攻击邪道,还怕不能取胜;何况贾捐之用邪道攻击邪道,怎能免掉灾祸?
柏杨曰:
司马光称贾捐之"以邪攻邪",事实上,何来"以邪攻邪"?不过官场虫蛆在那里爬上爬下、钻营升迁而已.《资治通鉴》从郑朋开始,写贾捐之、写杨兴、写诸葛丰,把一群奔走于权贵之门,密室咬耳,寡廉鲜耻的官崽嘴脸,描绘得栩栩如生.
12改封清河王(首府清阳【河北省清河县】)刘竟(十任宣帝刘病已子)当中山王(首府卢奴【河北省定州市】).
13匈奴(南匈奴【王庭设内蒙古阴山山脉北】)呼韩邪单于(十四任)挛鞮稽侯栅的部落,日渐壮大,而塞外野兽,经连年捕捉,几乎绝种,不能维持生活.同时,武装部队休养补充之后,战斗力提高,足以自卫,不再担心郅支单于(北匈奴单于.此时在康居王国【首都卑阗城·中亚巴尔喀什湖西南锡尔河北岸突厥斯坦】东部国境)的袭击,很多大臣建议回到瀚海沙漠故土.呼韩邪单于又拖延了一段日子后,终于北返(王庭复设于蒙古国哈尔和林市).散布在其他地区的部落,重新取得联系,国家初步安定.
(表略)
1春季,二月,西汉王朝(首都长安【陕西省西安市】)赦天下.
2二月五日,西汉帝(十一任元帝)刘奭(本年三十四岁)擢升最高监察长(御史大夫)韦玄成当宰相(丞相)、西长安(右扶风)市长郑弘当最高监察长. 3三月一日,日食.
4夏季,六月,赦天下.
5刘奭向御前监督官(给事中)匡衡,询问地震、日食等天地变化的缘故.匡衡上书说:
"陛下亲自身体力行,为国家开辟太平道路,怜悯愚昧的官吏人民,误触法网,连年都有赦免,使人民得到改过自新的机会,这是国家之福.不过,据我的考察,每次大赦之后,作奸犯科的人,并没有减少;作奸犯科的行为,也没有停止.今天刚刚释放出狱,明天就又犯法,重新坐牢.由于辅导他们的工作,没有抓住重点.社会风气,贪财贪利,轻视道义,喜爱追逐声色犬马,把豪华奢侈,当做目标.亲族的关系日益稀薄,婚姻的关系却十分密切.苟且结合,用身家来博取财富,万变不离这种倾向.虽然一年之内,有数次赦免,仍不能避免使用刑法.我愚昧的认为:改正之道,在于大刀阔斧,革新社会风气.
"中央政府之于国家,犹如筑墙时所用的模板.高级官员如果怒目相对,官吏人民就会兴起斗争的意愿.在上位的人如果专权弄势,在下位的人就会兴起拒抗心理.在上位的人如果互相伤害,在下位的人就会兴起杀机.在上位的人如果有贪图财富的大臣,在下位的人必然有偷窃强盗的人民,因为模板是筑墙所用的基本工具.治理国家的人,最应该谨慎的,是提倡什么?礼教的推行,用不着逐家拜访,也用不着见人就去劝说.只要贤能的人在位,有能力有才干的人尽忠职守,政府尊重礼义,文武官员知道谦让.道德的行为,从内心发展到体外.从最接近的人开始,然后人民才知道用谁作为榜样,努力效法,不知不觉中,善行日益增加.
"《诗经》说:‘商王朝首都的风俗礼仪/高贵大方/是天下人的标准/都要模仿.’而今,在西汉王朝首都长安,天子亲自推行圣王的教化.可是,社会风气跟远方并没有差异.各郡、各封国的人,到了首都,不知道学习什么?最后却学会了奢侈荒淫.所以推行教化最根本的地方,也是培养社会风气最重要的地方,应该最先着手.我曾经听说,天上跟人间的分界,精气互相激荡,善恶互相推展.下面有所行动时,在上面可以看出迹象.太阴变化,则静的东西会动(指地震).太阳变化,则光明会被掩盖(指日食).而水灾旱灾,类似的灾祸,接踵而至.陛下敬畏上天的警告,只有怜悯天下人民,节省庞大浪费,建立国家制度,接近忠良正直,疏远伶俐奸佞,提倡大仁大义,矫正败坏的风俗习惯.使高尚的道德,在京师(首都长安)先发出光芒,美好的声誉,传播到国境之外.然后广大的教化,可以完成,礼义谦让的美德,可以复兴."
刘奭欣赏匡衡的意见,擢升他当特级国务官(光禄大夫).
荀悦曰:
对于囚犯的赦免,是一种权宜的措施,不是正常的司法典范.西汉王朝崛起之初,恰在秦王朝战乱之后.几乎每个人都身负重罪,如果一定要依法办理,挨家逐户,都应诛杀.所以刘邦约法三章,颁发大赦命令(西汉一任帝刘邦登基时大赦天下,以后就成为一种传统,新皇帝登基,一定大赦).洗刷社会上的罪恶污秽,使人民从头开始一种新的生活.当时局势,不得不如此.可是,到了后世,大家承袭了这个制度,不知道改革,已经失去时代意义.在惠帝(西汉二任帝刘盈)、文帝(西汉五任帝刘恒)时候,天下不需要赦,在孝景皇帝(西汉六任帝刘启)时候,发生七国之乱,人心浮动,奸诈百出(参考前一五四年).到了武帝(西汉七任帝刘彻)末年,赋税沉重,差役频繁,盗匪四起,再加上皇太子刘据事件(参考前九一年),巫蛊大祸,全国惊惶,人民生活困难,无依无靠.等到光武皇帝(东汉一任帝刘秀)上台,平息灾难.用来跟前世相比,由他赦免罪犯,才最恰当.
柏杨曰:
荀悦这篇评论,实在不知道说些什么?司马光把它放在匡衡的言论之后,当然认为是对匡衡的言论,有阐扬的功能.可是荀悦却只绕着"赦免罪犯"一个小圈圈打转,而又转昏了头,语无伦次.看样子他是赞成赦的,因为赦可以"洗刷社会上的罪恶污秽,使人民从头开始一种新的生活".但再看下去,他似乎又在反对.强调说,刘恒时代,天下太平,从没有赦.可是刘彻末年之后,天下大乱——荀悦在叙述到天下大乱之后,忽然塞住嘴巴,不知道跟"赦""不赦"有什么关系?最后才忽然肯定,只有刘秀(荀悦的顶头上司)才有赦免的资格.却没有说明:刘病已、刘奭二位在位,也在大乱之后,为什么就没有赦免的资格?
只有糊涂不清的头脑,才写出糊涂不清的文章.
6秋季,七月,陇西郡(甘肃省临洮县)羌民族杉姐部落叛变(杉姐,即彡姐.彡,音xiǎn【显】),刘奭召集宰相(丞相)韦玄成等高级官员,举行御前会议.这时,农田庄稼,连年歉收,中央政府正在焦虑,突然传来战报,韦玄成以下所有高级官员,震惊不知所措,没有人敢先开口.右将军冯奉世说:"杉姐部落,在境内叛变,如果不迅速扑灭,就无法控制远方蛮夷,我愿率大军出征."刘奭问他需要多少部队,冯奉世说:"我听说,一个有谋略的大将,不会作第二次动员(一次就把敌人歼灭,不使对方有复起的机会).所载负的粮秣,不会超过三年所需.大军不至于被羁绊在原野之外,所以必须速战速决.过去,我们从来不正确的评估对手,大军才受到挫败,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增派援兵,不但拖延日子太久,军费增加,国家的威望,也被伤害.现在,情报说,叛军有三万人之多.依据《兵法》,攻击部队必须超过两倍,我们需要六万.只不过杉姐部队的武器落伍,只有长矛与弓箭,我们的部队可以减少,但至少也要四万人,一个月就可解决."
然而,宰相韦玄成、最高监察长郑弘、车骑将军王接、左将军许嘉,都认为:"民间正逢秋收,不便在农人最忙时征调入伍.且集结一万人前往屯守,足够."冯奉世抗议说:"不可.天下人民受到天灾饥馑,情况十分惨重,战士战马,不但体力瘦弱,而且数量也大都消耗;战斗训练跟武器、工事,很久以来,都已废弛.夷狄对边塞的汉朝官员早已不看到眼里,所以羌民族才首先发难.我们用一万人,分开驻防几个地方,敌人发现我们的兵力单薄,根本不会在意.我们如果攻击,一定挫败丧师.如果固守,则眼看他们屠杀边民,却不能 援救.衰弱胆怯的形象,完全暴露.羌民族将抓住机会,各种族各部落,势将互相呼应煽动,纷纷起兵.到那时候,朝廷动员的兵力,恐怕四万人都不够,花再多的钱都无法解决.所以,发兵太少,一定拖延时日,跟扩大发兵,一举迅速解决,利与害之间,相差万倍."据理力争,然而,得不到支持.最后,刘奭下诏,增加两千人.
冯奉世率一万二千步骑兵,声称开垦荒田(因兵力不够,不敢表示讨伐).任命移民区总监(典属国)任立、大军保护总监(护军都尉)韩昌,作为助手,抵达陇西郡(甘肃省临洮县),分别驻防三处要塞(西路军任立,驻防白石【甘肃省临夏市西南】.前路军韩昌,驻防临洮【甘肃省岷县】.中路军冯奉世,驻防首阳【甘肃省渭源县】).
韩昌先派出两位指挥官(校尉),向杉姐部落攻击,杉姐兵团大举迎战,斩两位指挥官,政府军溃败.冯奉世呈报山川地图跟兵力分配计划,要求中央政府增援三万六千人:"必须如此,才可以有决定性的胜利."刘奭索性征调六万余人参战.
八月,刘奭任命祭祀部长(太常)弋阳侯任千秋,当奋武兵团司令(奋武将军),作冯奉世的助手.
冬季,十月,大军在陇西郡集结完成.
十一月,冯奉世发动总攻,数道并进,大破杉姐兵团,斩杀数千人,残余部众,全体逃出边塞.
在胜负尚未分晓时,中央政府又招募战士一万人,任命定襄郡(内蒙古和林格尔县)郡长韩安国,当建威兵团司令(建威将军),还没有出发,而羌民族杉姐部落已经溃败,遂停止前进.
刘奭下诏复员,但也留部分部队开荒屯垦,防卫边区要塞.
(表略)
西汉·永光三年
1 春季,二月,西汉王朝(首都长安【陕西省西安市】)右将军冯奉世凯旋首都长安,调任左将军,封关内侯(准侯爵). 2 西汉帝(十一任元帝)刘奭(本年三十五岁)封皇子刘康当济阳王(首府陈留【河南省开封市东南陈留镇】).
3 夏季,四月,全国武装部队最高指挥官(大司马)、车骑将军、平昌侯(考侯)王接逝世.
秋季,七月壬戌日(七月甲申朔,没有壬戌),任命平恩侯许嘉,继任全国武装部队最高指挥官,兼车骑将军.
4 冬季,十一月八日,地震,降雨.(十一月已入深冬,北中国只应降雪,不应降雨.降雨说明气候反常.)
5 恢复盐铁专卖制度(撤销盐铁专卖事,参考前四四年).研究生(博士弟子)限制不超过一千人.因政府经费不够开支,而民间又很多人免除田赋差役,政府财力不足,无法负担.
首页 上一页 共2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