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串讲笔记

_6 佚名(现代)
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光明磊落的党,是不怕承认自己缺点和错误,并能在实践中改正缺点和错误不断前进的党。
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一般了解,常以选择题出现。
  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
103f
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是民主与集中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团结统一的党。党的团结统一的坚实基础,是共同的指导思想、共同的阶级基础、共同的奋斗目标。虽然党内在具体问题上会有不同观点、不同意见,必须遵循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维护好党的团结统一。应在党内开展健康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要严守党的纪律,服从组织决定。  马克思主义政党还是有坚强纪律和战斗精神的党。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
     注意掌握,常以简答题出现。
在社会主义革命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主要体现在:
第一,思想领导方面。要在正确思想路线的指引下进行广泛的思想动员,要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群众,这些任务都要由马克思主义政党来承担。
第二,政治领导方面。当革命的形势到来时,必须审时度势,提出符合实际要求的斗争目的,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和行动步骤。
第三,组织领导方面。在革命中通过党组织把广大工人阶级和革命群众动员和组织起来,形成一支宏大的革命队伍,才能同资产阶级的统治进行有效的抗争。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
     一般了解,常以选择题出现。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
第一,思想领导方面。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需要不断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同时还要抵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
第二,政治领导方面。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在对社会各项事业进行政治领导的实践中,党要起到政治领导核心的作用,保证社会主义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第三,组织领导方面。社会主义建设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要在执政党的领导下,有组织、有系统、有管理、有序地进行。
3、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一般了解,常以选择题出现。
因此要在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同时不断改进完善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执政党在社会主义国家中领导人民实现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要在实践中探索党在新形势下实现其思想、政治、组织领导的新形式、新方法。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加强党的先进性,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必须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加强自身建设,保证党始终引领时代进步的作用;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发展壮大。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重要的奋斗目标和任务。
二、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完善
人们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的认识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在一些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有其历史必然性,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更艰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多样的,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新型的革命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政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
学员答疑
提示
1、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是没有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找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在实践中也不可能指引工人阶级真正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工人运动的实践中,在总结、吸收前人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是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年春,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首先是改变战时共产主义下废除商品货币关系、变成实物经济的做法,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对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进行改革。在城市中要积极发展商品经济。在农村则果断的变余粮征集制为农产品收购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3、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根本原因。列宁根据这一分析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是在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发展。
4、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教训是
    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共产党的有效领导,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制度巨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
第八课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课前索引
学习指导
  学习目
103f

本章主要内容是阐述共产主义理想,可概括为三句话: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即了解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理解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然性和长期性;把实现共产主义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起来。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是: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联系;把实现共产主义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起来。
难点是:把实现共产主义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起来。
  学习方法
  本章内容相对比较简单,理解起来困难不大,掌握主要的知识点即可。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进步、最美好的社会制度, 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向全世界劳动人民展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前景。
     注意理解,常以简答题方式出现。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
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人们的科技水平极大提高而实现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整个社会可以用较少的劳动时间创造出满足社会各种需要的巨大物财富。
共产主义社会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了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这就为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
二、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
共产主义社会高度社会化的生产,要求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全体社会成员成为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彻底铲除以往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阶级不平等的经济根源。个人消费品相应地实行“按需分配”原则,实现了个人消费品分配方面的真正完全平等。
马克思十分强调“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不只是一个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而且是一个集中体现着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原则标志。
三、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的消失
这种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统一性和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统一性,使人们之间的劳动交换无须遵循对等的原则,人们的劳动具有直接的社会性,个人劳动不必通过价值交换的方式转化为社会劳动,从而使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归于消失。由于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具体条件不同,社会主义国家还需要发展商品经济。
在共产主义的社会生产中,将直接依据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和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合理分配社会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将社会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有计划按比例地分配到社会生产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对整个社会经济实行计划调节和管理。
四、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
消灭阶级,首先是指消灭剥削和被剥削阶级的差别与对立,同时也包括工人和农民作为阶级的差别。
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随着世界范围内彻底消灭了私有制,从而铲除了阶级对立存在的深刻经济根源,依靠生产资料私有制所形成的剥削阶级将归于消失,一切阶级差别和阶级矛盾也将不复存在。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统治工具。在共产主义社会里,随着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彻底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社会强制力量的国家机关也随之退出历史舞台而自行消亡。
五、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在共产主义社会,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完全超越了“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
表现在多方面:人们树立了高度自觉的劳动态度,遵守社会纪律,团结互助,诚实友爱,完全从社会公共利益出发进行劳作和参加社会活动,人人都习惯于遵守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准则。
共产主义社会的思想道德和精神境界,是在人们长期的集体主义生活实践中,特别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巨大发展基础上的共产主义新型社会经济关系的建立而逐渐形成的。
六、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一般是指每个社会成员的体力智力获得全面发展和自由运用,个人的全部智慧、力量和潜能素质都能全面自由地尽量发挥,每个社会成员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意愿以及社会的需要自由地选择职业和变换工作,把从事不同社会职业作为相互交替的活动方式。原因:
     注意理解,常以简答题方式出现。
第一,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在共产主义的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条件下,全体劳动者都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劳动成果也属劳动者所有,劳动者完全从私有制和阶级剥削的桎梏下解放出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产过程的主人,从而为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经济前提。
第二,人们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旧式分工,在人类历史上突出表现为“三大差别”,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根据个人的意愿和社会需要来自由选择职业和变换工作,为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注意理解,常以简答题方式出现。
第三,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导致劳动性质发生根本变化,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同时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劳动变为一种快乐
103f
,从而为人们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四,人们完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在共产主义社会,全民教育的高度普及,使人们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方面的差别和限制,人们的潜在才能和各种爱好,都有了通过学习培训和深度教育而得到发挥和提升的机会。而且随着人们自由支配时间的延长,使人们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大为增加。
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一方面,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在社会集体中才能实现,要以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为支撑。另一方面,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又能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出更加璀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力地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七、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全人类彻底解放包含着深刻和丰富的内容。一是人类从自然界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摆脱盲目自然力的支配,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二是人类从旧的社会关系束缚下解放出来,摆脱一切剥削压迫和旧式分工的束缚,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三是人类从剥削阶级的思想观念下解放出来,摆脱传统观念和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成为社会意识的主人。
共产主义事业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追求并为之献身的共同事业。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事业,不仅仅是为了解放无产阶级自己,而且是要解放全人类,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无产阶级自己。
共产主义社会也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社会。随着共产主义社会自身的日益完善和发展,人类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前景,将更加灿烂辉煌。
第二节 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一、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了解,常以选择题方式出现。
1、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预见到,共产主义将经历低级和高级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为社会主义社会,第二阶段或高级阶段为共产主义社会。所以,广义的共产主义 社会包括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狭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则专指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我们现在一般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狭义的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同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并不是各自独立的两个社会形态,它们具有如下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
(1)二者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2)二者的生产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3)二者在公有制范围内的产品分配。(4)二者都要消灭剥削制度,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5)二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集体主义为意识形态的核心。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发展阶段,二者之间又存在着重大差别:
(1)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仍比较低,远未达到共产主义社会那样的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程度。
(2)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本身还存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等多种形式,而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公有制为主体地位条件下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而共产主义社会则建立起单一的社会公有制。(3)社会主义社会在公有制范围内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方式。共产主义社会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则是按需分配原则。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商品经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价值规律仍起调节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而在共产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归于消亡,劳动具有完全直接的社会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将由计划所调节。
(5)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旧式分工和三大差别,劳动还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在共产主义社会,旧式分工和三大差别已消失,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人们将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6)社会主义社会要消灭剥削制度,但阶级和阶级差别在一定范围内还长期存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仍须存在。共产主义社会则消灭了一切阶级和阶级差别,国家将自行消亡。
(7)社会主义社会虽已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但仍存在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影响,小资产阶级习惯势力也长期存在。而在共产主义社会,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都将极大提高,建立起高度的精神文明,造就出一代共产主义新人。
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的共同点表明,二者具有本质的内在联系,是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前后紧密衔接的两个发展阶段,它们与资本主义社会是根本性质不同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的差别表明,二者作为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成熟程度不同的两个阶段,因而第一,社会主义社会在发展中日益成熟和完善,将来必然逐渐成长为共产义社会;第二,共产主义社会只能经过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发展才能最终实现。
2、人类社会历史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
依据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在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以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基本相适合,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基本相适合,但又存在某些不相适合的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调整和完善,推?
103f
派缁嶂饕迳缁嶂鸩较蚯胺⒄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不断增长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必然促使整个社会上层建筑发生相应的变化,逐步实现人们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阶级和阶级差别的消灭,以及国家自行消亡,从而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也将发展为共产主义的上层建筑。
3、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特点
从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同历史上以往的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之间的过渡和更迭具有重大差别。
以往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的过渡和更迭,是由新的、性质完全不同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取代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而实现的。伴随着尖锐的矛盾和激烈的斗争,乃至通过武装斗争的形式来实现。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同一种社会形态的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们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二者之间不存在对抗性矛盾。因而从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只是从不成熟的共产主义社会发展到成熟的共产主义社会,它表现为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的过渡和变化。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了解,常以选择题方式出现。
1、共产主义事业是崇高理想与科学理想的统一
是根据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的地位所得出的科学结论。马克思丝毫不想制造乌托邦,不想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的问题,正像一个自然科学家已经知道某一新的生物变种是怎样产生以及朝着哪个方向演变才提出该生物变种的发展问题一样。
共产主义之所以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就在于它是崇高理想与科学理想的统一,体现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目标的追求与符合规律的科学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2、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既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又是一种社会运动。共产主义作为社会制度还要经过长期的奋斗。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社会运动,已经在不断实践之中。共产主义运动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在我国,早在20世纪初期,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它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候就开始了,现在这个运动在我国已经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我们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从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正是共产主义事业在现阶段的实践。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长期过程
     了解,常以选择题方式出现。
1、实现共产主义要在实践中长期探索
人们对共产主义社会还存在许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要在反复的实践中去探索和创造。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可能出现失误,甚至遭受重大挫折。
2、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的过渡要经历长期的实践过程
任何一个国家实现共产主义,首先要经历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历史阶段,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只有沿着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走向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然后经过发达社会主义的长期发展,逐步创造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主客观条件,才能逐步实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
3、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共产主义需经更长的实践过程
当今世界上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国家,一般经济发展都相对比较落后,这些社会主义国家要经过更长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才能在将来实现共产主义。
4、共产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实现是长期、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
  共产主义事业本质上是国际性的,只在全世界范围内主要的和多数的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制度以后,人类在将来才有可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当今资本主义世界虽然其内在基本矛盾依然存在,但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进行的局部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仍可使生产力有所发展,并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程度有所缓解,从而延缓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程。国际和国内的反社会主义势力,还会相互勾结,彼此呼应。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义事业有可能遭受损害,甚至发生像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这样的重大挫折。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绝非一帆风顺。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1、社会主义社会是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
     了解,常以选择题方式出现。
依据共产主义社会发展两阶段原理,人类社会的发展,只能从资本主义社会首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而不能超越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上,旧社会痕迹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只有经过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发展,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社会文化的长足发展,才能使旧的社会痕迹逐步消失,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铺平道路。
2、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了解,常以选择题方式出现。
  实现共产主义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概括地说就是:(1)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技术基础;(2)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极大提高;(3)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极大提高;(4)建立起同高度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5)消灭旧的社会分工特别是三大差别,造就出体力和智力全面发展的新人;(6)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
a65
叮魑准锻持喂ぞ叩墓易孕邢觥?
  要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才能创造出来,企图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更是一厢情愿的幻想。
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了解,常以选择题方式出现。
1、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树立,可以为人们从事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思想动力。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归宿,是凝聚一切进步社会力量、推动社会不断前进的精神航标。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和共同理想。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而继续奋斗。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联系和统一。一方面,远大理想是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远大理想的坚实基础。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服务。
2、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紧密联系和有机统一表明,我们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
既不能只埋头苦干而忘却远大理想,失去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又不能空谈远大理想而脱离现实,失去立足的根基。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
一、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理想最美好的社会制度
马克思主义阐明了由资本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并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展望,科学预见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二、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包括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前后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必然由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将来再由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需经过一个不断实践的长期过程。
三、要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支柱和思想动力。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
学员答疑
提示
1、共产主义社会与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人们的科技水平极大提高而实现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整个社会可以用较少的劳动时间创造出满足社会各种需要的巨大物质财富。
2、国家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自行消亡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统治工具。在共产主义社会里,随着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彻底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社会强制力量的国家机关也随之退出历史舞台而自行消亡。
3、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怎样的关系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联系和统一。一方面,远大理想是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远大理想的坚实基础。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服务。
首页 上一页 共6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