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08个经济常识

佚名(现代)
<108个经济学常识:不做经济白痴>
第一部分 第1节:当前10大热点(1)
上篇:经济常识篇
第O讲:当前10大热点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金融危机
【点睛】国家流感,时常出现一些变异的新品种,传染性极强,最糟糕可导致病人死亡——即国家破产。
【释义】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特征是基于人们对经济未来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会有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谈古说今】
"你想过中产阶级的生活吗?买房吧!"
"积蓄不够吗?找阿牛贷款公司吧!"
"首付也付不起?我们提供零首付!"
"每个月的房钱还是付不起?没关系,前24个月只要支付利息即可。想想24个月后你估计早就升官发财了,还怕付不起!"
"怎么还怕不行?你也太小心啦,你看这两年房子都涨了这么多了,到时实在不行转手卖了,不但白住两年,还能大赚一笔!我都敢贷,你还不敢借?"
大约从十年前开始,美国贷款公司的广告就漫天飞舞,电视上,报纸上,街头巷尾,无处不在。就在这样的诱惑下,无数的美国市民毫不犹豫地贷款买了房。
很快阿牛贷款公司的钱一下子全贷出去了,可是贷出去能收回吗?董事长阿牛先生虽然喜欢忽悠,可是自己心里还是清楚的,这贷款风险也太大了,还是把风险转嫁出去吧。于是阿牛找到了美国经济界的带头大哥——投资银行。
带头大哥转头找来哈佛的教授,还有一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用上最新的模型,几番捣鼓,把这些零散的贷款打包到一起,然后找来评级机构进行评级。如果某个贷款要最先偿还,就评个A级吧,那个叫次级债的贷款是在A级的贷款还了之后再还的,那就评个B级吧。经过这些巨牛的专家的认证,加上投行们三寸不烂之金舌,时不时蹦出几个听不懂的词吓唬吓唬你,很快债券就被卖到全世界的投资者那里去了。
2001年开始,美国的房地产一路飙升,短短几年就翻了一倍,像阿牛贷款公司广告中所说的那样,就算还不起钱,大不了把房卖了,还是能赚上一笔。本来这些投行只是把这些高风险的贷款打包卖给别人,自己并不敢碰,可是别人买了啥事也没有,而且由于利率高,个个都赚得肥肥的。就像老朱家有馊掉的饭菜,正巧看见隔壁那条讨厌的小花狗,本来打算毒它一把,没想到小花狗吃了不但没事,而且越长越壮,这下老朱给搞懵了,难道馊饭菜营养更高?于是自己也开始狂吃。
第一部分 第2节:当前10大热点(2)
就这样,养老基金,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大投行个个都赚的满满的。可是好景不长,2006年底,风光了五年的美国房地产终于开始下跌了。房价跌了,那些零首付、零收入的人,很多到了时间无法付起贷款,房子卖了也只能还那些需要先还的贷款,次级债是无法还的了。然后贷款公司开始倒闭,保险公司大亏,投行大亏,股市大跌,民众都亏钱了,更加无法还房贷了,最终金融危机爆发了,并且像瘟疫一样传到了全球各地。
商品倾销
【点睛】这是一个把东西廉价卖给别人却还要挨骂挨打的奇怪世界。
【释义】商品倾销就是厂商以低于商品成本的极其低廉的价格在某一地区销售商品,以达到消灭竞争对手,垄断整个市场的目的。倾销被视为一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为WTO所禁止,因此反倾销也成为各国保护本国市场,扶持本国企业强有力的借口和理由。
【谈古说今】说到倾销,中国绝大部分外贸型的企业可能都深有感触,因为他们三天两头被一些国家指控倾销,要进行反倾销的立案调查。下面我们看一个例子:
2006年10月7号,欧盟正式表决通过了针对中国皮鞋征收16.5%的反倾销税的提案。其中作为中国皮鞋主要出口商的温州鞋企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事实上在2006年的4月份,欧盟就开始对中国皮鞋征收临时性反倾销税了,这直接导致了出口额的明显下降,很多温州小型鞋企甚至出现了零订单的现象。欧盟对中国鞋企征收反倾销税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皮鞋价格太低了,欧盟生产商的平均价格是30-70欧元,中国的出口价格却只有10欧元,反倾销是他们为了支持本国企业,保护本国市场所采取的一个手段。
不仅仅是皮鞋,中国生产的很多产品,比如纺织品,打火机等都有被国外指控倾销的经历。各位看官也许要问了: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中国人惹谁了?下面看一个中国的在美留学生的自述,你可能会有点启发:
我喜欢做些运动,也喜欢爬山。大约是在2004年,我买了几双登山鞋,其中最便宜的是耐克牌的一双登山鞋。当时的价格是89.95美元。就在前几天,我去沃尔玛进行圣诞采购时发现,沃尔玛正在卖一款大陆生产的登山鞋,令人吃惊的是价格只有2.99美元。而且买第二双的时候给半价的优惠。换句话说就是,买两双大陆产的登山鞋只要3.49美元。也就是说包括运费、关税在内每个只要十几元人民币。
对此我非常奇怪,也非常震惊,于是打电话给国内的朋友,我问他:"在大陆你能花十几元人民币买到一双登山鞋吗?"这位朋友对我说:"都什么时代了,在大陆哪还有十几元的鞋?你还要买登山鞋,三百多块买的还是烂牌子,好一点的都要一千多块。"可是我的确在美国买到了。
第一部分 第3节:当前10大热点(3)
各位看官可能也觉得好奇,出口到别的国家售价竟然比国内还便宜,莫非真的是倾销?其实这一点都不奇怪,在大陆劳工便宜,不像美国有这个保险,那个公会的,成本怎能不低呢?国内价格贵的原因出在流通环节。国内高速公路收费之高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公路交警的罚款也是名目繁多。从广州开车到北京光过路费就要1400多人民币,这还是一路没有罚款的情况下。相比之下,从大陆运货到美国比从广州到上海还便宜。并且大陆市场看起来很大,其实很小,很多老百姓买鞋才不去管什么是山用的,什么是跑步用的,买登山鞋都是那些有钱的闲人。再加上国内有些商人没有信用,发了货不给钱,厂商只有通过提高价格来弥补损失。这一切导致了卖到美国的鞋反而更便宜。
所以这种情况下,被指有倾销行为应该很好理解了吧?
政府救市
【点睛】救市如救火。林子里的大火如若不救,烧尽了自然会熄灭,历经寒暑新的草木也能慢慢长起来;如若救得得当,树干不倒,来年新春便可恢复如初,欣欣向荣。
【释义】政府救市指当经济运行状况恶化、需求萎缩、企业运营困难时,政府通过财政税收和监管权对市场进行干预,以维持正常经济秩序,刺激经济发展的行为。
【谈古说今】政府该不该救市的问题争吵了几百年也没有一个结果。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阐述了市场万能的理念,他将市场比作一只看不见的手,当供给和需求不等时,市场总是能够通过价格的变化来使得供需重新达到平衡。从那时起,人们便开始相信政府不该干预市场,自由的市场是经济进步的动力。可是三十年代的大萧条改变了这一切,人们眼睁睁地看着银行一家家倒掉,公司一家家倒闭,工人一个个下岗,而市场自身却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调节。于是罗斯福新政开辟了政府干预主义的先河,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论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同。然而这场争论仍然没有停止,下面我们看看信奉自由主义的小布什和相信政府干预主义的萨科奇之间的PK。
首先,一贯喜欢以老大哥身份出现的小布什粉墨登场。2008年11月3日,他刚上任就开始向世界训话:"各个国家听好了,在应付这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你们不应该放弃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原则,因为它可以保证我们的经济增长。"
萨科奇忍不住了:"你不要在那边瞎扯蛋了,目前遇到这种危机正是我们政府大有作为的时候,我们要保证政府在危机中发挥重要作用。"
小布什道:"根据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理和历史的经验,我们知道过多政府干预将是经济平稳增长的巨大威胁!"
第一部分 第4节:当前10大热点(4)
澳洲总理陆克文在一旁急了:"布什哥哥啊,你美国政府自己在危机前就像小女孩那样扭扭捏捏,愚昧而又无知也就算了,你不要用你那美国总统史上最低的智商来考虑我们的决策好不好?"
虽然他们在讲话时,用一大堆完美的外交辞令进行修饰,但是基本的意思如上翻译。信奉经济自由主义的小布什虽然在总统的宝座上已经蹦跶不了几天了,但是他所信奉的思想还是有很多的拥护者。
后面我们也看到,在奥巴马的操刀下,美国政府竭尽全力地救助企业,扶持银行,刺激市场,以维持人们对经济的信心,帮助美国经济走出低谷。中国政府在此轮危机中也出台了很多政策,四万亿投资,减少税收,降低利率,稳定房价等等,都是政府救市的表现,大众也都在期待着政府主导下经济的复苏。但是至于政府该不该救市至今仍无定论,学术界也将会继续争论下去。
次级债券
【点睛】什么时候还我钱并不重要,关键要给我足够的利息。
【释义】次级债券是指偿还次序优于公司股本权益、但低于公司一般债务的一种债务形式。如果一家公司破产了,那么最先需要偿还的是正常的债权或者贷款,等这些债券和贷款全部偿还完毕之后,才对次级债券进行偿还,如果还有剩余的钱就会留给股东分了。
【谈古说今】2008年,9月16日、17日连续两日,中国A股的银行板块出现集体跌停的壮观景象。你要知道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这些国有大行盘子非常大,买卖人数非常多,所以价格很稳定,一般正常的情况下波动幅度都非常小,可是那两天竟然每天跌去10%!主要原因就是这些银行在美国的次级债券很多都是血本无归。
2008年9月17日,招商银行发布公告,称其持有雷曼兄弟发行的债券共计7000万美元,其中高级债券6000万美元,次级债券1000万美元。我们都知道这次金融危机影响深重,就连美国金融界的带头大哥投行中排老三的雷曼兄弟也破产了。一旦破产就要进行清算,把自己手里所有的资产都拿出来还债,首先还的是高级债券和贷款。根据当时的估计,高级债券要损失30%~40%,而次级债券是在高级债券还完之后再还,现在高级债券都没钱还了,所以次级债券肯定血本无归。这个消息一出,招商银行的股票就趴在了跌停板上,一动不动。
当日中行也报告自己持有雷曼兄弟发行的债券7562万美元,占集团中资产的0.01%,占净资产的0.19%。还有中国第一大行工商银行也不例外,他持有的雷曼公司债券额度是1.518亿美元,它的股价也毫不例外的趴在跌停板上。
其实不光国外金融机构发行次级债券,国内大的金融机构也经常发行次级债券。2009年7月,中国工商银行就发行了400亿元的次级债券来提高自己的资本充足率;2009年6月,中国银行被批准发行不超过400亿元的次级债券;2009年2月,招商银行被批准发行400亿元的刺激债券等。这些大银行或金融机构发行次级债券主要是为了提高一下自己的资本充足率,一般次级债券时间都比较久,10年或者更长,所以他们可以放心使用而不用担心像储户那样随时随地可能找你还钱。
第一部分 第5节:当前10大热点(5)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人们会去买那么危险的玩意呢,买高级债券不是很好么?有句话说得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虽然次级债券比较危险,但是他的利息高啊,那些发行人为了把这些次级债券发出去,往往会给投资人很高的利息,自然就有人愿意冒这个险了。
国际游资
【点睛】政府觉得它们是金融界的骇客,不过索罗斯大概会认为自己是个黑客,你觉得呢?(注:骇客搞破坏,黑客提醒人们漏洞的存在)。
【释义】国际游资又可称为国际投机资本,指那些长期游离于本国实体经济之外,在各个国家和经济体之间快速流动,以追逐短期高额利润为最终目的的资本。国际游资一般投资于那些高风险高收益的金融衍生品,如外汇、期货、期权、股票等。
【谈古说今】"这个家伙来到我们的国家,一夜之间,使我们全国人民十几年的奋斗化为乌有。"这句话是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说的,其中这个家伙就是指索罗斯。就是这个索罗斯,曾于1992年打垮了曾经的世界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迫使英国退出欧洲汇率体系;1994年又击败了墨西哥政府,使他们的货币比索一夜之间贬值一半以上;1997年横扫东南亚,让曾经的亚洲小龙小虎们不再神气。
诸位看官会奇怪了,索罗斯何许人物,焉能如此嚣张?这最大的原因啊,还在于他旗下的"量子基金"。量子基金应该算是国际游资的开山鼻祖了,基本上他们做的事就是坑死你不偿命,不管你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州,或者火星上来的,只要你的经济出现漏洞,他们就闻风而动,倾巢前来狙击你。
到此应该能大致了解国际游资从事的行当了吧,神秘而又嚣张,真够拽的。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他们是怎么狙击别国经济漏洞进而获得巨额收益的。
首先要做的是寻找猎物。成为猎物的国家必然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比如经济中存在泡沫,或者银行坏账太多,再或者贸易赤字过于严重。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泰国之所以会成为首选目标,就是因为其国内经济的发展存在很大的泡沫,房产高估,股市飙升,更要命的是在出现这些问题的同时泰国的国内资金开始流出,外汇储备大幅减少……如此完美的猎物,自然逃不过这些鳄鱼们的眼睛。
选定猎物之后,他们所要做的就是攻击了:在外汇市场上疯狂做空泰铢,以待其贬值时大赚一笔。由于国际游资数目巨大,而且还使用杠杆来放大效应,一般国家都招架不了;而且在狙击泰铢时,还放出大量的谣言动摇人们信心,让大家都相信泰铢会贬值,争先恐后地卖出泰铢。如此几番,泰铢就如同李白笔下的瀑布一般——"飞流直下三千尺",甚是悲壮。
第一部分 第6节:当前10大热点(6)
最后一步,就是扩大战果,把周边国家也扫荡一空,然后拿着赚来的钱消失在公众视野之外,只剩下受害国叫苦不迭。
对被攻击国来说,国际游资是巨大灾难的缔造者和国家财富的掠夺者,但并不能因此对它全盘否定。我们还是听听索罗斯自己的话吧:"在金融运作方面,说不上有道德还是无道德,这只是一种操作。金融市场是不属于道德范畴的,在这里道德根本不存在,因为它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我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我会按照已定的规则来玩这个游戏,我不会违反这些规则,所以我不觉得内疚或需要负责任。对于亚洲金融风暴,即使我不炒作,它照样会发生。另一方面,我很遵守运作规则。我主张改变某些规则。即使改进和改良会影响到我自己的利益,我也会支持它,因为需要改良的这个规则也许正是事件发生的原因。"
【知识链接】东南亚金融危机时,由于中国大陆地区存在着资本管制,所谓的资本管制就是国外的钱想进来,必须要有国家的批准,所以那些鳄鱼的资金很难进得来,大陆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然而出于对这些鳄鱼的恐惧,中国政府在资本账户开放的问题上却越来越小心,逐渐放慢了资本账户开放的步伐。
人民币升值
【点睛】一个翻来倒去的过家家游戏而已,游戏规则是:你买小明家的煎饼果子更便宜了,但同时卖给小明的玩具熊也赚得更少。
【释义】人民币升值是指相对其他货币来说,人民币的购买力增强,主要表现在同样数量的人民币可以换取更多数量的外币。但是人民币升值是相对外国货币来说的,在国内市场无法显现,钱并没有变得更加值钱。
【谈古说今】其实人民币升值早就被提起了,很早以前就有学者提出要进行汇率改革,让人民币升值,然而央行这些专家们却一直到2005年7月才开启汇率改革。自从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节节攀升,就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各个集团的利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些人受益,有些人的利益却遭到损害。这个人民币升值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利益格局呢?
最不高兴的应当数中国的出口企业。由于人民币的升值,他们的出口减少了。比如,一双鞋的成本是24元人民币,当8元人民币兑1美元时,成本也就是3美元,现在假如人民币升值到6元兑1美元,那么显然鞋子的成本上升到4美元。所以由于成本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就下降了,能够出口的产品减少了,所以他们是此轮升值的最大受害者。
不过对于一个普通老百姓却未必是件坏事,因为人民币升值了,你手中的钱也更加值钱了。出个国,留个学都更加便宜了,购买国外的进口产品也花不了那么多钱了,所以你就尽管拍手叫好吧。
第一部分 第7节:当前10大热点(7)
与出口企业一脸愁容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进口企业的兴高采烈。由于人民币的升值,进口国外产品用不了那么多钱了,真是爽的不亦乐乎啊,特别我国的很多原材料进口商,像中石化和中国的钢铁企业,每年都需要从外国进口大量的原材料,他们都是受益者。同时中国企业去购买国外的先进技术也用不了那么多钱了,可以加快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
那么你可能要说,我又没有企业,又不想出国,这个人民币升值对我就没有影响了吧?错!这是一个绝对的侥幸心理,任何一个中国人都逃不了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就拿人民币升值使房价上涨的例子来说吧,由于人民币升值,很多资金就希望以人民币的形式来持有,所以就会有大量的资金进入国内。而这些资金总不可能一直持有着一张一张的百元大钞吧,那它就要去投资,要是拿去买房子,房价就要大涨,拿去买股票,股价就要大涨,所以在人民币升值最厉害的07年,楼市股市都在那里飙涨。如果你也跟着投资的话,可能就是这轮涨价的受益者;但也许你是受害者,因为房价高了,你可能发现凭自己的那么一点儿工资只能望楼兴叹了。
所以看来还真得学点经济学,未雨绸缪,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以更好地为自己打算。
第一部分 第8节:消费理财--生活中要懂的25个经济常识(1)
第一讲:消费理财——生活中要懂的25个经济常识
清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保险
【点睛】我们深知大局,可惜不能预见未来。
【释义】保险是以契约的形式确立双方经济关系,以缴纳保险费建立起来的保险基金,是一种对保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的经济形式。保险可分为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社会保险由政府主导,而商业保险则由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购买。
【谈古说今】某兵营曾经流行这样一种游戏:上级军官每年一次召集部下1000人,发给每人一把手枪,并告诉他们,这1000把手枪中只有3把枪有真的子弹,要求他们每人朝自己的脑袋上开一枪,作为奖赏,他可以在余下的一年里吃好喝好,并得到大量的奖金。这样的游戏,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各位,如果你是军队中的一员,你敢玩这样的游戏吗?你敢朝自己的脑袋上开一枪吗?每年都开一次?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所有人每年都在玩这样的游戏,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根据中国人的生命表统计显示,在一年之中,每一千个人都会有三个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死去。有人说千分之三的概率很小,因为1000人之中才只有3人。有人说这个概率很大,因为对个人来说,如果发生了就是100%。
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厌恶风险的,比如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你有90%的概率拥有1000万,10%的概率一分钱没有;或者你可以确定无疑地拥有900万。你选哪个?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者,虽然两种方案的期望收益是一样的,但是人们厌恶不确定性,厌恶风险。
正因为人们厌恶风险,所以产生了保险这个行业。如今保险已经成为美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寿、医药、房屋、汽车、游船、家具等等都可以保险,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地消除不确定性,抵御各种潜在风险带来的灾害。但是中国人还没有购买保险的习惯,大多数人认为买保险是一种很晦气的事,不愿意去面对可能的风险。有次中国的珍稀动物金丝猴到日本去展览,日本方面给金丝猴买了一份10亿日元的保险,而护送金丝猴的中国工作人员却一分钱的保险都没有,不得不让人感慨人的命还没有只猴子值钱。
其实人的生命和健康都是无法估价的,只是过去大多数人们处于饥饿或仅能维持温饱的状态,生活本身就很艰难,哪还有心思花钱去买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保险呢?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富起来之后,就会去想如何使自己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的财富不出差错,不会因为一个地震或一场大火而瞬间消失。所以在中国保险是个朝阳行业,还有很多的潜在市场,未来的保险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股票
【点睛】上联:两年千六上六千,心血澎湃下联:一年六千下千六,捶胸顿足横批:疯狂历练。
【释义】股票是一种出资证明,当一个自然人或法人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时,便可获得股票作为凭证,并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股东身份,享受股东所具有的参与企业决策、分享企业利润等权利。
【谈古说今】股份制企业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在我国出现的一种企业所有制,也就是多个自然人或法人按出资额占有一定比例的股份。这种企业在世界上已经有了将近400年的历史了,它是伴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与资本不足而产生的。伴随着股份制的发展,股份交易转让的需求出现了,所以有了股票交易市场。股票的买卖,其实和大白菜的买卖有很多相同之处,只是大白菜值多少钱一眼就能看出来,而一家公司的股份值多少钱可不是那么容易发现的,所以就出现了那么多专门靠发现股票价值来吃饭的人。
在股票市场上有这样一群神秘的自然人,他们不是机构,却资金雄厚;他们眼光独特,因为手中的股票常常是翻N倍上涨,他们就是不为人们所知的超级散户!套牢千万散户的资本市场为何会对他们网开一面?下面我们来看超级散户刘元生的生财之道。
刘元生,香港人,持有万科股票达20年,投入400万,按照2008年6月的股价计算,他所持有的万科股票市值已经达到16亿,翻了400倍!这样的收益率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就连世界投资大师巴菲特最得意的一次投资《华盛顿邮报》,30年也才翻了128倍。
第一部分 第9节:消费理财--生活中要懂的25个经济常识(2)
"浮华过后,真金始现。"这句话用在刘元生投资万科最为贴切。刘元生本是香港的一位商人,早在王石创建万科前,他们就已经是商业合作伙伴。王石做录像机生意时,刘元生的公司就为其提供日本货源,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1988年12月末,万科共发行2800万股,每股1元,当时万科净资产只有1324万元,为了推销股票王石亲自上阵,在深圳闹市区摆摊,还去过菜市场,跟卖白菜的大娘们一起叫卖。最后还是没有完全卖出,刘元生出于兄弟义气就买了360万股,在之后的年月里又增持了一些。
1991年,万科上市,成为深圳最早的"老八股"之一。以后这么多年的市场沉浮,股票市场的纷纭变幻都没有动摇刘元生的持股信心。如今经过无数次配股,送股,刘元生持有万科的股份已经达到8000多万股,成为第三大流通股股东。如今刘元生已经成为中国市场上最富有的散户。
基金
【点睛】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滴水成"金"——基金的投资理念,不是一夜暴富,而是跑赢时间,跑赢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
【释义】基金在广义说是机构投资者的统称,包括信托投资基金、保险基金、退休基金、慈善基金等。狭义的基金主要指证券投资基金,是将众多的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独立资产,由基金管理人管理,以投资组合的方法进行证券投资的一种投资方式。
【谈古说今】买基金还是买股票,很多个人投资者对此总是犹豫不决,一方面承认自己不如那些专门搞投资理财的人专业,另一方面把钱拿给别人去投资自己又不放心。下面看看投资者小刘的基金之路。
小刘和大多数人一样,拿不准自己炒股还是交由基金打理,于是做出一个近乎完美的决定,一半资金交由基金打理,一半用来自己投资,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的收益高。多年的实践,最终证明半个基民远胜半个股民。
2001年9月,股市见顶2245点,随后步入漫漫熊途。不巧,小刘就是在这么一个最高点兴冲冲地入了市。当时基金通乾通过网上申购,上市首日最高价1.05元,最低0.99元,小刘在当天花了2万元,买了两万份,接下来就是痛苦的等待和煎熬。到了2005年9月,基金通乾拦腰截断,跌至0.46元。小刘的基金面值跌得一万都没有了,但他咬咬牙坚持住了,没有卖掉。再后来慢慢开始反弹,小刘在0.5元的价位上又买入了4万份,总共持有6万份,本金4万元左右。之后股市一路走牛,在2006年12月、2007年4月和9月给予了三次分红,每份各分得0.14元、0,16元和0.3元,共得红利3.6万元。此外按照2007年12月1日,每份2.2元计算,市值13.2万元,加上红利,除去本金,净得12.8万元,翻了两倍多。而小刘炒股的业绩相比之下,逊色很多,几经浮沉,虽然最终没有亏钱,但是也没有赚到,而且劳神费力。
第一部分 第10节:消费理财--生活中要懂的25个经济常识(3)
但是能像小刘这样一持有就是六年的人又有多少呢?大多数人都受不了市场的涨涨跌跌,过早出局了。其实投资基金,心态很重要,要以储蓄的理念,不计较短期的波动,才会真正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复利
【点睛】复利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迹——爱因斯坦
【释义】复利就是将每一期的利息加上本金计算新一期的利息,如此不断循环。计算公式为S=P*(1+i)^n.
【谈古说今】不知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叫做《漂流瓶》的电影,是一部很老的片子,讲的是八十年代,有个暴发户看上了一位漂亮的姑娘,想娶这位姑娘,于是跟她说,我有的是钱,你开个价吧。这个姑娘说想娶我很简单啊,我要求不高,你只要给我一个月的钱就可以了,第一天你给我一分钱,第二天你给我两分钱,第三天你给我四分钱,以后每天给我的钱是前一天的两倍,只要坚持到30天,我就嫁给你。大款说一言为定,这太简单了,我现在就都给你吧。于是拿出一个计算器,开始计算,到了第二十天的时候大款开始害怕了,当算到第二十五天的时候,汗就不停地往下滴了,到了第三十天时,大款彻底的崩溃了,因为仅仅一个第三十天,大款就要支付1074万块钱。对于那个时代来说,1000万可是连想都不敢想的数字啊。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复利的威力,虽然刚开始的起点不高,但是经过多次的放大后,将会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数字,难怪连爱因斯坦都惊呼,"宇宙间最大的能量是复利,复利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迹!"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真实的故事。1626年,荷属美洲新尼德兰省总督PeterMinuit花了大约24美元从印第安人手中买下了曼哈顿岛。而到2000年1月1日,曼哈顿岛的价值已经达到了约2.5万亿美元。只用24美元就买下了曼哈顿,PeterMinuit无疑占了一个很大的便宜。
可是换个思路想想,或许这位总督并没有占到便宜。如果他拿着这笔钱去投资,按照美国近70年来股市的平均收益率11%来计算的话,到2000年,这24美元将变成23.8万亿美元,远远高于曼哈顿岛2.5万亿的价值。如此看来,PeterMinuit还是吃了大亏了。
复利的惊人能量就是在于它不停地利滚利,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增加,从而即使很小的基数在数轮之后也会变得很大。沃伦·巴菲特年收益率23%,几十年之后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投资人。
其实复利就像我们的人生,虽然有时我们的起点不高,可能也没有很好的机会一步登天,但是只要不断地去努力,去追求,每天都能进步一点点,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会步入成功的殿堂。
财产性收入
第一部分 第11节:消费理财--生活中要懂的25个经济常识(4)
【点睛】经济发展了,时代变化了,人人都可以做回资本家了。
【释义】财产性收入是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包括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动产和房屋、收藏品等不动产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收入,还有财产运营所获得的红利收入。
【谈古说今】"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只是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的一句话,但是这却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原先,那些财产性收入被认为是资本,是用来获取剩余价值用的,是不劳而获,是耻辱,是罪恶,应该被全人类鄙视。但是十七大的这个主题给我们传达了什么信息呢?那就是剩余价值不能只由资本家获取,我们群众也可以并且应该分享。
我们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四个方面构成的,包括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国民收入的绝大部分是工资性收入,约占到总收入的70%,而财产性收入太少了,只有区区的2%,这与发达国家是没法比的。以美国为例,他们民众的财产性收入占到总收入的40%,拥有股票和基金的人占到总人数的90%——怪不得人家那么富裕,40%的收入都是"不劳而获"得来的,再加上工资,当然很有钱了。
根据胡润排行榜,2005年,第100位富豪的资产是17个亿,但是七年前胡润排行榜刚出炉时只有5000万元,中国富豪财富膨胀之快,令人瞠目结舌。根据胡润排行榜的披露,这些富豪绝大部分都拥有上市公司,其中相当一部分涉及房地产。你的工资涨得有这么快吗?你终于知道为什么一直都缺钱花了吗?问题就在于财产性收入。富人们一般都有很多财产性收入,他们拥有股票、地产等,可以让他们的资产为他们牟利,可以通过获取工人的剩余价值致富,而不仅仅是出卖劳动力。所以胡锦涛的意思很明了,你们不要再只依靠工资生活啦,也去和资本家一起分享利润吧。
话虽这么说,事实又是另一回事。你想中国民众傻啊,有利润不去分享,只有富人聪明?当然不是。关键是十个炒股九个亏,买了地产又被套牢,这个市场忽左忽右,让人捉摸不定,这些财产性收入不是搞得你神经崩溃就是倾家荡产,谁还敢去碰啊。所以目前最重要的还是要健全市场体系,让市场变得更加透明更有效率,更加理性也更成熟,能够照顾到中小股东的利益,才能真正像美国那样,大幅增加人民的财产性收入,让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全民共享。
大小非
【点睛】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释义】大小非中的非是指非流通股,也就是不能在证券市场上自由买卖的股票。大非是指占股本比例较大的非流通股,一般占总股本5%以上,小非指则占总股本5%以下的非流通股。
第一部分 第12节:消费理财--生活中要懂的25个经济常识(5)
【谈古说今】大小非是中国证券市场上出现的特有现象,在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上股票都是可以自由流通的。九十年代初期,中国要建立一个股票市场,来达到优化资产配置,提高闲散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但是问题在于,很多大型国企都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关乎国家的经济安全,如果把这些企业都变成股票去发行,万一被外国的资本家全买走了,那还了得?最后想出来的解决办法就是:企业70%的股票不流通,剩下的30%在证券市场上流通,这样即使30%全被外国人买走了,控制权也仍在我们手里。
假如某个大型企业有10000万的净资产,将其划分为10000万股,那么每一股的股东就拥有1元钱的净资产。这时在证券市场上发行3000万股,每股10元,便可募集到3个亿的资金。你可能会奇怪为什么一股不是1块钱而能卖到10块钱呢?因为决定股价的不是净资产额,而是预期将来股票收益的折现值。公司有了资金便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扩张和发展,而股东则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非流通股股东,另一部分是可流通股股东。
这个设想本来很完美,又能募集到资金,又不失去控制权,但真这么做了,才发现问题很大。由于大部分股权是非流通股,其中的绝大部分由国家控制,那些流通股的股东根本说不上话。这些大股东要是能代表所有股东的利益,好好经营公司倒也罢了,可是偏偏又不是,因为非流通股不能上市套现,所以他们根本不在乎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股票价格。可是那些可流通股股东就不一样了,他们投资就是为了股票价格上涨,获取收益,这样就导致不同类型股东之间利益的冲突,这些没有话语权的流通股股东的利益经常受到损害,久而久之就没有人愿意投资了,所以2005以前,中国的证券市场一直比较低迷。
有了问题那就要解决啊,为了提高证券市场的效率,就得让非流通股逐渐地转化成流通股,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股权分置改革,至于控股股权问题,只要国家不卖掉手中的股票,别人自然也无法买到。就这样大小非解禁就粉墨登场了,照规定小非在股权分置改革一年后方可流通,大非要在两年后才能流通。
通常非流通股解禁后,大股东就有可能抛售股票进行套现,这往往会造成股价下跌。但是也不是绝对的,那些业绩较好、具有发展前景的公司,在解禁后还有可能股价上涨,因为在解禁前人们对解禁的预期已经使得股价下跌了,解禁后若没有大规模套现行为,股价自然就会回升到原来位置。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大股东是否套现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出公司的经营状况,因为他们是这家公司的管理者,是对公司最为了解的人。
第一部分 第13节:消费理财--生活中要懂的25个经济常识(6)
股指期货
【点睛】现在的买卖,交易的可以不是现在的商品,甚至可以不是实实在在的商品。
【释义】股指期货是指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期货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时间,按照事先确定的股价指数的大小,进行标的指数的买卖。作为期货交易的一种类型,股指期货交易与普通商品期货交易交易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征和流程。
【谈古说今】股指期货和普通期货一样具有套期保值的功能,但是如果拿来投机的话也具有风险性,这方面最好的例子莫过于巴林银行的倒闭。
巴林银行是英国的一家老牌银行,始建于1763年,创始人弗朗西斯巴林爵士,由于经营灵活,富于创新,很快在国际金融领域获得巨大成功,就连英国的王室也都是它的客户。由于巴林银行的杰出贡献,巴林家族史无前例地获得了英国王室授予的五个世袭爵位,成就了巴林银行显赫的地位和荣耀。然而这个具有233年历史、在全球范围内掌控270多亿英镑资产的巴林银行,却在1995年,被一个28岁的年轻职员给弄垮了,此人就是因投资日经225指数这个品种的股指期货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此人的名字叫里森,是巴林期货新加坡公司的职员。自1994年下半年起,里森判断日本经济已经走出低谷,将走上复苏阶段,认为日经指数将上涨,于是逐渐买入日经225指数期货。不料1995年1月17日关西大地震后,日本股市反复下跌,里森的投资损失惨重。里森当时认为股票市场对神户地震反映过激,股价将会回升,为弥补亏损,里森一再加大投资,在1月16日~26日再次大规模建买入,以期翻本。其策略是继续买入日经225期货,其日经225期货头寸从1995年1月1日的1080张合约增加到2月26日的61039张。据估计其合约平均买入价为18130点,但是2月23日,日经指数再次急剧下挫,合约收盘价跌至17473点以下,导致累计亏损达到了480亿日元。再加上来自日本政府的债券的空头期货上的损失,巴林银行已经无法招架,只有破产了。
那么为什么当里森遭到亏损时,没有人制止,还让其大规模建仓呢,难道巴林银行的管理层都不管吗?这就不得不说说88888账户了,本来巴林银行设立88888账户是用来冲抵错误的账单的。因为期货公司要执行客户的指令,有时不小心听错了,或明明是准备卖的,手一抖变成买了,这些错误的账单就拿到88888账户上冲销掉。可是这个账户刚设立好,由于某些原因没有用,但也一直没有注销。里森每次出现了亏损都往这个账户里填,而他自己的账户上却永远是保持大额盈利。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巴林破产前两个月,在纽约举行的金融成果会议上,250名在世界各地工作的巴林银行工作者还将里森当作英雄,对其报以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位英雄却很快就让他们都失去了工作。
第一部分 第14节:消费理财--生活中要懂的25个经济常识(7)
老鼠仓
【点睛】我们要坚持两个凡是:凡是要用公共资金买股票,就一定要为自己的资金服务;凡是要用自己的资金炒股,就一定要有百分之百赚钱的把握。
【释义】老鼠仓是指证券从业人员在用公有资金拉升股价之前,先用私人的资金在低位建仓,待用公有资金拉升到高位后私人仓位率先卖出获利。目前很多基金就存在着老鼠仓现象,由于基金募集的资金数额巨大,能够有效拉升股价,更好地建立老鼠仓。
【谈古说今】2009年4月,证监会对融通基金原基金经理张野可能涉及老鼠仓进行立案调查。最终决定取消张野基金从业资格,没收其违法所得229万元,并处400万元罚款,同时对其实施终身市场禁入。融通基金亦被证监会基金部责令进行为期6个月的整改。
这次老鼠仓事件是继2008年王黎敏老鼠仓案和唐建老鼠仓案之后的又一起有关基金公司的老鼠仓案件。下面我们看看这个老鼠仓操作的细节。
在2008年广州冷机这家上市公司的年报中,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排名中,融通新蓝筹位列第一,拥有435.89万股。周蔷这个账户位列第七,持有99万股,获利600万左右。根据川化股份2008年的年报显示,流通股前十大股东中,融通新蓝筹位列第三,持有323万股,周蔷账户位列第六,持有138.5万股,估计获利约为500万元。
2009年4月9日,有媒体曝光神秘散户"周蔷"多次领先融通基金买入卖出,怀疑有可能是老鼠仓。证监会很快做出反应,对周蔷这个账户进行彻查,发现周蔷的账户由朱小民控制着,朱小民是一个大户。然而朱小民为什么能每次都先于融通基金买入卖出呢?调查发现,朱小民将账户交由融通基金的基金经理张野操作。短短两年时间,张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获取非公开的基金投资与推荐信息,通过网上交易,为朱小民操作周蔷账户,获利达939.84万元。为表示感谢,朱小民给了张野200万元的感谢费。
但是张野所掌管的是一只指数型基金,也就是说,只要平均持有指数所包含的股票就行了,不需要选股,也不需要频繁操作。那么张野又是如何获利的呢?原来他利用自己基金经理职务上的便利,在参加融通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会议、基金晨会、投研例会等会议时,获取融通公司旗下基金投资的内幕消息。他的老鼠仓共染指融通基金旗下10只基金中的6只,包括领先成长、动力先锋、巨潮100、新蓝筹等,可谓涉猎广泛。
张野没有职业操守,私建老鼠仓被处罚,自然大快人心,但难道目前建老鼠仓的就只有张野一人么?那些没被发现的老鼠仓如何才能被消灭,中国的基金业何时才能获得基民的信任呢?
第一部分 第15节:消费理财--生活中要懂的25个经济常识(8)
印花税
【点睛】印花税是一种良税,政府可以用它来拔最多的鹅毛,但听到最少的鹅叫。
【释义】印花税是以经济活动中签订的各种合同、产权转移书据、营业账簿、权利许可证照等凭证文件为对象所征的税。比如甲将其手中的股票转移给乙,就属于产权转移,需要缴纳印花税,这种印花税称为证券交易印花税。
【谈古说今】公元1624年,荷兰政府入不敷出,财政相当困难。当时的统治者是莫里斯,他为了解决财政上的困难,决定增加税收,但是又害怕人民反对——看来不光李世民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啊——于是他找到大臣们商量,最终商量的结果是用公开招标的方法来征集好的税收设计方案。印花税就是从千万个应征方案中挑选出来的"良税"。
为什么偏偏选中了印花税了呢?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契约、借贷凭证之类的单据,所以税源应该很大。而且老百姓都希望在自己的契约上能盖个政府的公章,那样有政府的承认就保险多了,在发生纠纷时就有法律保障了,所以人们就会主动前来纳税,便于征集。自此以后各国相继效法,印花税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税种。
其实印花税不仅仅具有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作用,它还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当政府感觉房价涨得太快,交易过于频繁的时候,将房产转让时的印花税调高点,这样炒房的成本高了,交易自然少了。中国的股市自2006年一千点左右开始上涨,到2007年初连续跨过2000点,3000点的整数关口。证监会感觉这太高了,投机的气氛太浓烈,于是发动一场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活动,各种风险教育的文章贴满证券监管部门的网站。可惜中国的股民都知道有风险,但他们更知道没有风险就没有收益,仍旧继续买入。到5月底,上证指数已经大步跨过了4000点。政府见一招不成,又来一计。毕竟政府的智囊团可不是吃干饭的,他们很清楚这时该下啥药,下几钱药量。于是2007年5月29日晚上12点整,证监会网上风险教育的文章忽然集体失踪,取而代之的是一则通告:从即日起,证券交易印花税由千分之一上调至千分之三。就这么一句话,5月30日沪深两市一开盘,上千只股票的股价犹如大坝决堤,一泻千里。当日上海交易所内的股票跌去6.5%,深证交易所得股票跌去6.16%,股票的涨跌比例是1:14,一万亿的市值一天之内蒸发殆尽,也就是所有的投资者一天之内共损失了一万亿,这次大跌被广大投资者称为证券市场上的"五卅惨案"。证监会用这种近乎惨烈的方式给广大的投资者上了一堂风险教育课。
道·琼斯指数
第一部分 第16节:消费理财--生活中要懂的25个经济常识(9)
【点睛】道琼斯指数就像华尔街的温度计一样,反映股票市场整体的涨落。
【释义】道琼斯指数又称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是世界历史上最为悠久的股票指数。按照行业类别共分为工业股票价格平均指数、运输业股票价格平均指数、公用事业股票价格平均指数和平均价格综合指数四种。通常人们所说的道琼斯指数一般是指道琼斯工业股价平均指数。
【谈古说今】道琼斯指数是世界上最早的股票指数,由道琼斯公司的创始人查理斯·道开始编制的。在当时已经有多家报纸开始每天公布主要股票的价格变化情况,但是单看那些数字很难明白市场整体的走势。仅仅读过小学的查尔斯·亨利·道通过编制股票价格平均指数,用非常简便的方法天才般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其计算公式为:股票价格平均数=入选股票的价格之和/入选股票的数量。
1897年,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开始分为工业与运输业两大类,其中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最初包含12种股票,这些股票的发行公司都是本行业具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公司,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为了保持这些特点,道琼斯公司对其编制的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所选用的股票经常予以调整,更具活力和代表性的公司股票去代替那些已失去代表性的公司的股票。1928年10月1日起其样本股增加到30种并保持至今。
但是由于道琼斯工业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是一种成分股,只包含30种股票,仅为上市交易的股票中的一小部分,而且未将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服务型行业的公司包括在内,所以其代表性也经常受到人们的质疑。相对来说另外一种股票价格指数标准·普尔则更具有代表性。标准·普尔指数是由美国标准普尔公司于1923年开始编制,最初选了230种股票,到1957年扩大到500种并保持至今。其中有90%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还包括其他交易市场的一些股票,所以它的代表性要比道琼斯指数广泛些。但是从实用性角度,大多数投资者还是喜欢道琼斯指数。
【知识链接】上证综指是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加权综合股价指数,全面地反映了证券市场上的股票价格总体变化情况。深圳综合指数也是一样,他们都是中国股市的温度计和经济的晴雨表。
私募基金
【点睛】少数富人以钱生钱的游戏。
【释义】私募基金是指通过非公开发行的方式,面向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募集资金的基金。私募基金是相对于受政府主管部门监管的、向不特定投资人公开发行的公募基金而言的。由于监管环境宽松,信息披露不严格,所以私募基金的操作更为灵活,市场嗅觉更为灵敏,投资回报也相对较高。
第一部分 第17节:消费理财--生活中要懂的25个经济常识(10)
【谈古说今】私募基金一般是向特定的投资者发行募集的,进入门槛比较高,在国内至少是50万,一般都是100万甚至更高。但是一支基金的人数一般比较少,最多只能有200人,所以一般面向的都是一些资金实力较为雄厚的投资者。公募基金可以在市场上做广告来吸引大众认购,相对门槛也较低,一般1000元左右即可认购。但是由于认购的人多,公募基金的整体资金规模非常的大,基金管理者就靠收取资金的管理费为生。而私募一般都不设管理费,他们的赚钱手段就是盈利的分成,而且管理人一般都要以自有的资金认购一定的基金份额,当基金发生亏损时就先用自有的资金弥补亏损,所以管理人的利益与投资的利益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对管理人是很好的激励。再加上监管环境比较宽松,不像公募那样要定期披露,还要规定持股比例的上下限等,所以私募一般的收益率都会高于公募,而且嗅觉灵敏,手法灵活。精准、暴利、神秘成了私募的代名词。
纵观国际市场,虽然没有私募这么一个名词,但是一般的对冲基金本质上就是私募,鼎鼎大名的量子基金、老虎基金都属于此类。而面向大众投资者的共同基金就是我们常说的公募基金。在1995-2000年间表现最好的10只对冲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达到53.6%,而表现最好的10只共同基金平均收益率只有36%;表现最差的十只对冲基金平均收益率为-7.7%,而相应的共同基金为-19.8%。所以可以看出在美国也是一样,私募基金的平均收益率高于公募基金。
但是针对私募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完善,已经成为国内私募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私募的存在一般都是通过很多变通的方式,比如投资人一起出资组建一个投资公司,再委托个管理人,然后用自有资金投资,但这样要双重征税,而且手续麻烦。要是各个投资人将账号和密码告诉管理人,让其操作又属于代客理财,需要受到较严厉的监管和信息披露。总之,政策的缺失仍是私募人的一块心病。
负利率
【点睛】如果说通货膨胀是彪悍的带头大哥,那么负利率就是尾随其后的提鞋小弟。
【释义】负利率指通货膨胀率高于银行的存款利率,导致最终的实际利率为负的情况。
【谈古说今】当通货膨胀率高过银行利率时,居民在银行的存款所收到的利息不足以抵消物价上涨造成的损失,就会导致财富缩水。在负利率年代,最开心的是企业和政府,因为他们是主要的借款者。由于实际利率为负,他们还款的实际金额比当初借的时候还要少。而最苦的是老百姓,因为他们是社会的主要存款者,他们把钱借给了企业和政府,到期收到的还款比借出时还要少。所以负利率本质上就是将老百姓的财富转移到企业和政府手中,是一种看不见的剥削和掠夺。
第一部分 第18节:消费理财--生活中要懂的25个经济常识(11)
眼看钱放在银行里变得不值钱了,大多人就会想着把钱拿出去投资,这就相当于逼着老百姓去投资。对于那些有理财意识和能力的人来说倒还好,可是对于那些以前整天将钱存银行里勤俭持家的人来说可就是赶鸭子上架了,搞不好财越理越少。
负利率基本上都是通货膨胀导致的,那可能有人会问央行直接加息使存款利息高于通货膨胀率不就行了嘛?你要知道当存款利息上调时,最痛苦的是银行了,中国的几大国有银行没有其他的业务本领,只能靠存贷款利率差来赚钱。这要是把存款利率上调了,可就要了他们的老命,弄不好再多些坏账,让你政府去擦屁股吧。所以要上调的话就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一起上调吧,但是你知道贷款的都是谁吗?他们主要是房地产商,还有很多大型国企,那些人牛啊,要是触犯了他们的利益必然会遭到强烈的抵抗和反对。什么会使投资环境恶化啊,会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啊,什么理由都出来了。所以你发现从2007年初开始,一直到2008年11月,连续22个月居民的存款利率一直是负的,这样负利率的过程是一个财富再分配的过程。
总之,负利率的社会影响很不好,它不但是财富再分配的过程,而且会扭曲资金的成本,使过多的资金涌入股市,造成股市的虚假繁荣,不利于中国证券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经纪人
【点睛】一群拥有政府颁发的执照,并且更加专业的黄牛。
【释义】经纪人指证券、商品或其他品种交易双方的中间人。在投资领域内经纪人可以为一家证券经营机构法人或经注册与证券公司合作的个人。经纪人不拥有所交易品种,只是作为买卖双方的代理进行交易并根据服务收取佣金。
【谈古说今】各行各业都存在着经纪人,文艺圈里存在着明星经纪人,地产领域有房产经纪人,投资领域有证券交易经纪人。他们不单单是撮合买卖双方达成交易,更是本行业的专家,能够理性地对业务进行估值,并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咨询和建议。
照着上面的分析,撮合交易的达成,再从中抽取一部分佣金,很容易让我们想起"黄牛"。是的,其实经纪人和黄牛有很多相同之处,只是黄牛没有执业资格,而经纪人是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考核和批准,取得经纪执业证书的专业"黄牛"。在欧美国家和香港地区,经纪人的地位非常高,很多客户直接找到经纪人,然后就将自己的财产委托给经纪人打理。所以如果能遇到优秀的经纪人,无疑相当于挖到了一座金矿。而且行业里的经纪人也都十分看重自己的名声,因为这是他们的立命之本。
在国内,这个行业还不是很成熟,还没有出现一批专业化的证券经纪人队伍。现在一般是某券商为扩展自己的业务,招聘大量的销售人员,这些销售人员就会自称为经纪人。实际上,如果按照国际通行定义,他们算不上经纪人。因为首先他们不独立,必须挂靠券商,通过券商的平台进行交易,而真正的经纪人是可以选择任何一个客户喜欢的券商进行交易的,他们与券商之间没有太多的利益关联。其次,目前国内的券商销售人员素质明显跟不上,他们大多数是从事证券行业1~2年的年轻人,时间稍长点就俨然是"资深人士",最主要的工作是为券商拉客户过来开户,他们与经纪人唯一的相同点就是靠交易佣金吃饭。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券商一般都会禁止销售人员为客户提供交易的操作意见。因为他们很不专业,如果照其建议进行操作,后果可能非常悲惨。
第一部分 第19节:消费理财--生活中要懂的25个经济常识(12)
目前国内券商们的通行做法就是人海战术,他们的理念是招的越多就会有越多的人为自己卖命,为自己卖命的人越多就意味着客户越多。成本也不高,除了极低的保底工资,销售人员的收入主要是佣金提成,而若连续几个月没有达到规定的业务量就会被开除走人。这样很难形成专业、成熟的经纪人队伍。令人欣慰的是,国家目前已经开始行动了,规定证券经纪人必须要通过证券从业资格证的考试,要有相关的知识,这对经纪人队伍的规范有着重要的作用。
消费券
【点睛】谁说伪钞不来劲,有我大家都高兴。
【释义】消费券是一种专用券,一般是由政府发放,用来在经济低迷时,增加居民的购买力和消费欲望,从而达到刺激消费,振兴经济的目的。消费券有时还限定所能购买的商品种类和地点,具有不可兑现、一次性使用、不找零的特点。
【谈古说今】2009年春节前后,杭州市政府发放了一个亿的带有红利性质的居民消费券,主要面向企业退休人员、特困户、残疾人和在校中小学生等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受益对象达132万人。
消费券的面值为20元,使用期三个月,过了使用期,消费券的适用范围就会大大缩小,三个月内可在100家店使用,过期后,可能只能在20家店使用。消费券使用范围很广,包括文化娱乐、交通、体育、购买本地产家电、旅游产品等五大类。
对于市民来说,平白无故多了些消费券,可以拿去买东西,自然欣喜万分,而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消化库存,增加营业收入,加快资金流转,自然也甚是高兴,同;由于产品需求的增加,企业自然会增加产量,提高开工率,这又促进了当地的就业,杭州市政府的如意算盘打得可谓是相当的高明。
然而问题总是有的,就在推出消费券的同时,很多学者就提出质疑:
一是这个资金从何处来?一般政府资金都是通过税收获得的,所以消费券最终还是市民来买单,只不过换了种形式而已。
二是如何确保在确定受益企业名单时做到公正?因为一般消费券都规定消费的地点、时间和物品,那么在确定消费地点,消费物品时就很有可能出现腐败行为,给政府的权力寻租提供了机会。
三是这是不是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的倾向呢?因为一般受益的都是本地的企业和商家,所以就有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对周边的公司和企业就很不公平。
四是这小小的消费券真的可以刺激消费,增加就业么?由于消费券只具有短期功效,所以很少有企业会愿意去扩大产能,增加雇员的。
当然,问题是存在的,但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使得一直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之一的出口受到严重的影响,作为出口重地的杭州自然也不能幸免,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杭州市政府采取了发放消费券的政策,希望通过拉动内需来振兴经济的尝试还是值得我们去鼓励的。
第二部分 第20节:投资管理--企业经营要懂的22个经济常识(1)
第二讲:投资管理——企业经营要懂的22个经济常识
看谈笑间,樯橹如何灰飞烟灭
天使投资
下一页 尾页 共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