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最伟大的励志书

_5 奥里森·马登 (美国)
  “要是自私的人想占你的便宜,就不要去理会他们,更不要想去报复。当你想跟他扯平的时候,你伤害自己的,比伤到那家伙的更多……”这段话听起来好像是什么理想主义者所说的,其实不然。这段话出自在一份由米尔瓦基警察局所发出的通告上。报复怎么会伤害到你呢?一份名叫《生活》的杂志报道说,“高血压患者的主要特征就是容易愤慨,愤怒不止的话,长期性的高血压和心脏病就会随之而来。”
  要是我们的仇人知道我们对他的怨恨使我们精疲力竭,使我们疲倦而紧张不安,使我们的外表受到伤害,使我们得心脏病,甚至可能使我们短命的时候,他们不是会拍手称庆吗?
  即使我们不能原谅我们的仇人,至少我们要爱我们自己。我们要使仇人不能控制我们的快乐、健康和外表。就如莎士比亚所说的:“不要因为你的敌人而燃起一把怒火,让它烧伤你自己。”
  ◎将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上
  有些时候,我们很难用一个简单的对与错来衡量某件事情,如果我们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其结果当然不同。
  生活中有时会发生这样的情形:对方或许完全错了,但他仍然不以为然。在这种情况下,不要指责他人,因为这是愚人的做法。你应该理解他,而只有聪明、宽容、了不起的人才会这样去做。
  对方为何会这样,其中一定自有他的道理。探寻出其中隐藏的原因来。你便了解了他,了解了他的个性,这才是解答他的钥匙。因此,当我们面对某一问题时,如果仅仅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而不顾他人,往往就会失之偏颇,甚至做错事情,伤害别人。凡事设身处地,换一个角度想想,原本疑惑不解的问题可能就变得豁然开朗了。
  当一个人面对难题时,如果他能够从别人的角度来看待事情,那么就可以缓解压力,解决问题。
  古拉特·利伊普在《进入别人的内心世界》一书中,曾有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把别人的感觉和观念与自己的感觉和观念置于相同的位置,并把它表现出来,这样谈话的气氛就会融洽起来。当你在听别人谈话时,要根据对方的意思来准备自己将要说的话,那样,由于你已理解和认同了他的观点,他也就会理解和认同你的观点。”而《怎样把人们变成黄金》一书的作者肯尼迪·贝迪则说得更加明白直了:“停下来,用数秒的时间比较一下,你是如何关心自己的事情和关心他人事情的,你就会明白,别人也和你一样。而一旦你掌握了这个诀窍,你就会像罗斯福和林肯一样,拥有了做任何事情的坚实基础。总之,和别人相处的关系怎样,完全取决于你在多大程度上替别人着想了。”
  看看罗克遇到的事情,就会明白这两段话会给你带来怎么样的好处。多年来,罗克常到离家不远的公园中散步和骑马,以此作为消遣。罗克非常喜欢橡树,所以每当看到公园里一些树被烧掉时,他就十分痛心。这些火差不多都是由到园中野炊的孩子们造成的。有时火势很凶,必须叫来消防队才能扑灭。
  公园边上有一块布告牌,上面写道:“凡引火者应该罚款及拘禁。”但这布告竖在偏僻的地方,很少有儿童看见它。有一位骑马的警察在照看这一公园,但他对自己的职务不大认真,火灾仍然是经常发生。
  有一次,罗克又看到公园失火,就急忙跑去告诉警察快叫消防队,可没想到他却说那不是他的事。罗克非常失望,于是以后罗克再到公园散步的时候,就担负起了保护公园的义务。刚开始时,他看见树下起火就非常不快,急忙上前警告那些野炊的孩子们,用威严的辞令命令他们把火扑灭。如果他们不听,就会恐吓要把他们交给警察。就这样,罗克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只是在发泄自己的情感,全然没有考虑孩子们的感觉。
  结果呢,那些孩子怀着一种反感的情绪暂时遵从了。当罗克走远后,他们又生起了火堆,并恨不得把整个公园烧尽。
  随着时间的推移,罗克逐渐懂得了人与人相处的道理。知道了怎样使用技巧,并更懂得从别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于是他不再发布命令,甚至恐吓。而是说:“孩子们,玩得高兴吗?你们在做什么晚餐?我小时候,也很喜欢生火,直到现在我仍然很喜欢,但你们知道在公园里生火是很危险的吗?我知道你们几个会很小心,但别的孩子就不一样了。他们来了也会学着你们生火,回家的时候却又不把火扑灭,这样就会烧掉公园里的所有树木。如果我们再不谨慎的话,我们就不会再看到这里的树木了,而且在这里生火,还有可能被警察抓起来。我不干涉你们的兴致,我很愿意看到你们开开心心的,但我想请你们在离开时,把火用土埋起来,并把火堆旁边的干枯树叶拨开,好吗?你们下次来公园玩时,可不可以到山丘的那一边,就在那沙坑里取火,那样就不会有任何危险了。多谢了,孩子们,祝你们玩得快乐。”
  这种说法产生的效果不同凡响。它使孩子们有了一种同你合作的欲望,没有怨恨,没有反感。他们没有被强制服从命令。他们保全了面子,他们觉得好。他们完全按照罗克的说法去做了。
  我们永远要牢记:如果要让别人都敬重你,你就应该真诚地、尽力地从对方的角度看事情。
  ◎学会宽容
  宽容是一种处世哲学,宽容也是人的一种较高的思想境界。学会宽容别人,也就懂得了宽容自己。
  宽容是一种坚强,而不是软弱。宽容是以退为进、积极防御。宽容所体现出来的退让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权掌握在你的手中。无奈和迫不得已不能算是宽容,宽容的最高境界是对众生的怜悯,你若有足够的耐心和关注,就连小孩子也会舍不得你,听你话的。切忌唠叨。虽然唠叨是一种关心,但这种过分的关注往往是不信任的表现,结果会适得其反。
  批评别人之前,首先要寻找出一个甚至多个自己在这一问题上做得不够或不对的地方。没有一个错误和自己全然无关,至少要尽到指导和监督的责任。从心理学角度看,任何的想法都有其来由。宽容就是在别人和自己意见不一致时,不要固执己见。了解对方想法的根源,这样你所提出的方案也更能够契合对方的心理而得到接受。任何人都有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体会,我们要尊重他们的知识和体验,积极汲取其精华。消除阻碍和对抗是提高效率的唯一方法。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宽容就是不计较,事情过去了就算了。每个人都犯过错,如果执著于其过去的错误,就会形成思想包袱,不信任、耿耿于怀、放不开,这样既限制了自己的思维,对别人也是一种阻碍。
  背叛固然是能给我们造成巨大伤害的一种敌对行为,但它也并非不可容忍。能够承受背叛的人才是最坚强的人,也将以他坚强的心志在生活和工作中占据主动,以其威严更能够给人以信心、动力,因而更能制止危机的蔓延。
  宽容不是纵容。否则,对方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禁,因为你的过度宽容,恰恰显示了你的软弱。给一次机会并不是纵容,不是免除对方应该承担的责任。任何人都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何人都要承担各种各样的后果。
第六章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八)
更新时间2010-8-2 15:32:13 字数:4202
 宽容是一种需要操练、需要修行才能达到的境界。有人说,宽容是软弱的象征。其实不然,有软弱之嫌的宽容根本称不上是真正的宽容。
  气愤和悲伤是心胸狭窄的影子。学会宽容,意味着你不会再为他人的错误而惩罚自己。生气的根源不外是别人所做的事,侵犯、伤害了自己的利益和自尊心,于是勃然变色,怒从心起。此种反应无非是在惩罚自己,于己毫无益处。
  学会宽容,意味着你不会睚眦必报,从而拥有一份潇洒的风采。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党同伐异的事不胜枚举。其实质源于人的自高自大的狭隘心理,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带有自以为是的倾向,对与自己不同的见解、行为,一概排斥、贬低,甚至明枪暗箭,弄得自己也神经紧张,终日心事重重。要知道,以宽容心来处世,也要宽容地接受各种思想意识。想要将自己的思想强迫推销给别人,去改变别人,只会给自己带来烦恼。要培养自己活得自在、也让他人活得舒畅的涵养。学会宽容,意味着你不再患得患失。宽容,也包括对自己的宽容。只有对自己宽容的人,才可能对别人宽容。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不行,才能扬长避短,才能心平气和地工作与生活。人的烦恼一半源于自己,即所谓画地为牢,作茧自缚。芸芸众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争强好胜达到一定程度,往往会受身外之物所累,失去做人的乐趣。
  ◎善忍者必成大事
  善忍是成大事者必备的习惯之一。我们常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可是,又有几个人真正做到。
  “忍”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控制,也是成功的基础,更是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一种习惯。只要我们在遇事时,多一点忍让,少一点争执,多一点自制,少一点冲动,那么就能找到人生的真缔。
  “忍”字常是一些有修养的人的一种品质,不仅对他们,对于每一个人,“忍”字都有着它特定的意义。
  《涅经》云:“昔有一人,赞佛为大福德,相闻者,乃大怒,曰:‘生才七日,母便命中,何者为大福德?’相赞者曰:‘年志俱盛而不卒,暴打而不。骂亦不报,非大福德相乎?’怒者心服。”佛者认忍之性,使怒者心服,不也说明了忍的功用吗?
  忍有其功用,但也有其缺点,我们要学会活用一个“忍”字。其实人生并不能一味忍,如果人一味忍那就毫无生气可言。那忍气吞声的原因是什么呢?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绝不能被眼前的痛苦与困难吓倒,而要能忍受住它们的考验,以待机会的来临。所以,要“忍”,也要“会忍”。
  忍可以促使一个人的身心成熟,以便大展宏图。昔日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时候显示了巨大的忍耐力,尔后才官拜淮阴侯。司马迁虽受宫刑,但他却显示出了超人的忍耐力,经受了生理上与心理上的双重打击,终于完成了旷世之作《史记》。
  老子曰:“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因此身处逆境之时,应通晓时事,沉着待机,这才是智者的做法。“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只有长久潜伏修智,才能成就大事,才能一鸣惊人。如果不能控制住自己情感的冲动而鲁莽行事,就可能会进一步陷入苦痛与困难中,懂得了这个道理,也就通晓了忍的功效。杜牧之《题乌江为庙诗》对此可说很有见解:“胜负兵家不所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豪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此诗是婉转地批评了项羽,这位大英雄如果当时知忍能忍,抱定这种信念,忍而后发,卷土重来未必不成。
  历史上,有多少名人志士的“忍”之习惯、“忍”之功夫为我们做出榜样,我们不该再糊涂下去。
  《说苑·丛谈篇》写道:能够忍耻的安全,能够忍辱的可以生存。其实忍辱不仅能平安,而且能成名,忍能成金。
  西汉时的韩信,是淮阴人,家里贫穷,没有事干,他便在城下钓鱼,肉铺里有个人欺侮韩信说:“虽然你长得高高大大的,还老喜欢带着把剑游来荡去的,其实只是个胆小鬼罢了。”并且当众辱骂韩信说:“你如果不怕死,就刺我一剑;如果怕死,就从我裤裆下钻过去。”韩信仔细看看,想了一下,俯身从那人裤裆下爬了过去,全街的人都笑韩信怯懦。
  后来,腾公向汉高祖刘邦说起韩信,开始时刘邦对他并没有很好的印象,因而也就没有重用他,韩信感到无用武之地,就偷偷地逃跑了。萧何亲自追他,并对汉高祖说:“韩信是无双的国士,你要争得天下,非要韩信不可。和计事的人都要拜请他,选一个日子,要斋戒、设立坛位、完备礼教才行。”刘邦答应了他。拜韩信为大将军。刘邦取得天下之后,韩信被封为齐王,位为淮阴侯。
  中国有句俗语说:“大丈夫能屈能伸。”讲的便是韩信胯下受辱的故事。试想,假如当时韩信逞一时之勇而与对方打斗,哪还有后日的那位常胜将军呢?正是由于韩信的巨大忍耐力,才使其功成名就。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我们都听说过,它的道理是:生活中,有些东西需要我们去忍一时,才会有成功在后面等着你。
  如果能忍这一时,能将痛苦忍一忍,能将小事忍一忍,那么就不会有“小不忍则乱大谋”这样的失败之事了。
  能够忍让,事情一般都能够做好;至于别人是否正确,那也是无所谓的事。能够宽容待人,忍一时风浪,迎来广阔天空,这是古人的经验,也是今人欲成大事需养成的习惯之一。
  诚信待人的习惯
  ◎为什么要坚守诚信
  格耶·安塞姆是赫赫有名的罗特希尔德家族财团的创始人。18世纪末他住在法兰克福著名的犹太人街道时,他的同胞们常常遭到残酷迫害。虽然关押他们的房子的门已经被拿破仑推倒了,但此时他们仍然被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回到家里,否则将被处以死刑。他们过着一种畏缩和屈辱的生活,生命的尊严遭到践踏,所以,一般的犹太人在这种条件下很难过一种诚信的生活。但实践证明,安塞姆不是一个普通的犹太人,他开始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建立起了自己的事务所,并在上面悬挂了一个红盾。他将其称之为罗特希尔德,在德语中的意思就是“红盾”。他就在这里干起了借贷的生意,迈出了创办横跨欧陆的巨型银行集团的第一步。
  当兰德格里夫·威廉被拿破仑从他在赫斯卡塞尔地区的地产上赶走的时候,他还拥有500万的银币。兰德格里夫把这些银币交给了安塞姆,并没有指望还能把它们要回来,因为他相信侵略者们肯定会把这些银币没收的。但是,安塞姆这位犹太人却非常聪明,他把钱埋在后花园里,等到敌人撤退以后,就以合适的利率把它们贷了出去。当威廉回来的时候,等待他的是令他喜出望外的好消息——安塞姆差遣他的大儿子把这笔钱连本带息送还了回来,并且还附了一张借贷的详细账目表。
  在罗特希尔德这个家族的世世代代当中,没有一个家庭成员为家族诚信的名誉带来过一丝的污点,不管是生活上的还是事业上的。如今,据估算,仅“罗特希尔德”这个品牌的价值就高达4亿美元。
  波士顿市长哈特先生说,他目睹了诚信和公平交易的深入人心,90%的成功生意人都是以正直、诚信著称的,而那些没有诚信的人的生意最终都走向破产。
  诚信是一条自然法则,违背它的人会得到报应,受到应有的惩罚,就像万有引力定律不可违背一样,诚信的定律也是不可违背的。违背的结果就是受到惩罚,不可逃脱的惩罚。或许他们可以暂时地逃避,但最终却无法逃避公平。商人拥有顾客们所需要的东西,同时商人也需要顾客所拥有的东西。当交易发生的时候,如果双方都是诚信的,那么双方都会受益。对资本家和工人来说,诚信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如果资本家不能诚信地对待工人,那么资本家不会赢得利润;反之亦然。就像90%的成功人士的经验所证明的,这是一条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行得通的法则。
  “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当老实人”,这是老一辈人的为人信条。但在今天,这一信条却大不为一些人认同了。说假话,办假事,以至制假贩假,用假农药、假化肥坑害农民,用假酒、假烟牟取暴利,成了现今社会的一大痼疾。有一则民谣说:“记者署假名,歌星演假唱,球星踢假球,百姓喝假酒——有人乐于假,有人苦于假。”报载,有一所学校发动学生为灾区募捐,在收上来的捐款中,竟然发现有多张假钞。这真叫人要问一句:今天,做人还需不需要诚信?
  清人王永彬在《围炉夜话》里说:“世风之狡诈多端,到底忠厚人颠扑不破。世俗以繁华相尚,终觉冷淡处趣味弥长。”意思是说尽管社会上盛行尔虞我诈的风气,但说到底还是忠厚老实人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腐朽的社会习俗争相以奢靡浮华为时尚,但毕竟还是在清净平淡之中体会到的淡泊趣味更为持久耐长。
  这一段古人的话,似乎是专为今日的我们而说的。是的,尽管社会上“假”字风行,但我们绝不能因此而丢弃诚信这一做人的美德。诚信不但于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有利,也对完善我们自己的品行,使我们能正确与人交往大有好处。做人为什么要诚信?
  首先,诚信才会取信于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认为,诚信是信用的基础,信用出于诚,不诚则无信,这就是诚信。诚信不仅是社会中每个人所应遵从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而且也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诚信待人才能感动他人,而说话不算数,处处欺骗别人,就算是在家门口也寸步难行。其次,诚信会使我们内心坦然,而说谎、虚假、欺瞒,都会使你的良心受折磨,让你的心境处在一种灰暗、忐忑不安、时刻紧张的状态中。这种自我折磨正是不诚信的必然结果。
  许多人把说谎、欺骗视为一种手段,他们相信说谎、欺骗会给自己带来好处。好多信誉很好的商店,也往往掩饰自己货物的缺点,用动人的广告来哄骗消费者。有很多人认为,在商业上,欺骗如同资本一样,是十分必要的。他们认为,在商业上处处讲实话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现代新闻学上也有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就是新闻界常有偏离事实、渲染事实、牵强事实、颠倒事实的倾向。其实,一家报社的声誉和一个人的声誉是一样的。如果这家报社所做的报纸老是故意欺骗人,不久便会获得一个说谎者的名声。而只有那些立足于事实、诚信不欺的报纸,才是新闻界的中流砥柱,它们最终的销量要比那些经常欺骗读者的报纸的销量多出数百倍。
  如果将诚信的声誉与由欺骗暂时所获得的好处相比较,其价值高出千百倍。商业社会中,最大的危险就是不诚信和欺骗。商人往往在他本身的事业毫无起色时,喜欢利用投机取巧的方法,欺骗顾客,不讲真话或是把应当说的真话秘而不宣。这是由于他们还不明白,他们的钱袋里暂时固然增加了一些钱,但他们的人格和信用也丧失殆尽,这终将损害他们的长远利益。
第六章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九)
更新时间2010-8-2 15:33:19 字数:4365
 真正的商人懂得,偷奸耍滑只能蒙混一时,却无法长久盈利。很多商店在开业时通过大肆欺骗的方式吸引了许多顾客的注意,固然繁荣一时,可是因为它们的繁荣是建立在不诚信和欺骗的基础上的,不久后这些商店便关门大吉了。他们只知道从欺骗顾客中获得了好处,却不知道到了后来,他们的欺骗手段终究会被顾客所觉察,因此他们的结局只能是停业破产了。
  诚信的名誉是世界上最好的广告,仅仅因为诚信的名誉,美国几家大商行大公司的名字和品牌就价值数百万美元。为什么我们要坚守诚信的原则和立场呢?这还用解释吗?
  ◎诚信是人际交往的准则
  在人际交往中,诚信是基本前提。诚信,才能使人放心,赢得信任,别人才有可能和你推心置腹。虚伪的人,靠欺骗过日子,虽然有时也能取得暂时的效果,但一旦被揭穿就会功亏一篑。《儒林外史》中的江湖骗子张铁臂,自称是恩仇必报的侠士,把一个猪头包起来当人头,骗了娄府两公子五百两银子,最后却不揭自穿。欺骗是不能持久的,而诚信却永远会使人信服。
  汉朝的季布以诚著称,时人谚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后来,他跟随项羽战败,为刘邦通缉,不少人掩护他,使他安全度难。宋朝名臣司马光,信笃忠信,史书说他“自少至老,语未尝妄”,他自己也说:“吾无过人者,但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耳。”越是诚信的人,信誉越高,越能获得人们的真诚信任。有的人不学诚信,却喜欢耍滑头,卖弄小聪明,自以为得计。其实,不管你的滑头看起来多么精细,多么周到,都不可能精细和周到得永远不被人发觉。世界上没有一个狡猾的人,能够狡猾得使人家不知道他是狡猾的。他的狡猾一旦被人们发觉之后,人人都会提防以至厌弃他。“聪明反被聪明误”,生活中因耍小聪明而吃亏的人是不少的,所以,做人应当禁绝圆滑、浮夸、虚伪等卑劣品质,做到坦荡真诚,光明磊落,净如水,洁如冰,心口如一,言行一致。
  生活中,有的人总把自己看做“智多星”,把别人看成“糊涂蛋”,动不动就对别人用心计,耍手腕,把自己所拥有的那点小聪明发挥到极致。他们或以谎言取巧,或以诈术牟利,结果成为别人厌恶的对象。
  其实,欺诈处世者活得很累,每遇重大事项,靠说谎取巧者常担心谎言被人戳穿,靠行诈牟利者要提防诈术被人识破,心术不正的人往往因此而食不甘味、寝不安眠。综观世事可知,欺诈并非处世的长久之计。美国前总统林肯说得好:“你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某些人,也能在某些时候欺骗所有的人,但你不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所有的人。”欺诈之术迟早会被人识破,而一旦他的真实嘴脸暴露出来,则上下左右的人必将他低看一等。
  鉴于上述情况,做人还是以诚待人为好。诚信的人没有大红大紫的荣耀,也没有叶萎花落的悲哀;他一时得不了大利,长远也吃不了大亏;他不是社交圈子的中心,也不会成为生活空间的弃儿;他没有结交三五天便亲密无间的哥们儿,却有相处数十年能心心相印的朋友。相比之下,做一个诚信的人要比狡诈之徒活得踏实、舒坦得多。
  ◎无信不立
  诚信待人还必须要信守承诺,俗话说:“无信则不立!”
  信守承诺也就是讲信用,是忠诚的外在表现。人离不开交往,交往离不开信用,无论是治国持家还是做生意,讲信用在其中必不可少。一个讲信用的人,能够前后一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人们可以根据他的言论去判断他的行为,进行正常的交往。守信是取信于人的第一方法。
  诚信之人都是讲信用的,也就是说,他们说过的话一定算数,无论大事小事,一诺千金。
  东汉时,汝南郡的张勋和山阳郡的范式同在京城洛阳读书,学业结束,他们分别的时候,张勋站在路口,望着长空的大雁说:“今日一别,不知何年才能见面……”说着,流下泪来。范式拉着张勋的手,劝解道:“兄弟,不要伤悲。两年后的秋天,我一定去你家拜望老人,同你聚会。”
  两年后的秋天,落叶萧萧,篱菊怒放,长空一声雁叫,牵动了张勋的情思,不由自言自语地说:“他快来了。”说完赶紧回到屋里,对母亲说:“妈妈,刚才我听见长空雁叫,范式快来了,我们准备准备吧!”“傻孩子,山阳郡离这里一千多里,范式怎么来呢?”张母不相信,摇头叹息,“一千多里路啊!”张勋说:“范式为人正直、诚恳,极守信用,不会不来。”张母只好说:“好好,他会来,我去做点酒。”其实,老人并不相信,只是怕儿子伤心,宽慰宽慰儿子而已。
  等到约定的日子,范式果然风尘仆仆地从山阳赶到了汝南。张母感叹道:“天下真有这么讲信用的朋友!”范式重信守诺的故事一直为后人传为佳话。
  信守承诺不仅是立身处世的一种高尚的品质和情操,更是在体现对人尊重的同时,尊重了自己。
  只有诚信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只有做到一诺千金,你的事业才有望发展、壮大并蒸蒸日上。
  所谓恪守信用,即对许诺一定要承担兑现。“人无信不立”,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对方自然会指望着你;一旦别人发现你开的是“空头支票”,说话不算数,就会产生强烈的反感。“空头支票”不仅仅增添他人的无谓麻烦,而且也损害了自己的名誉。对别人委托的事情要尽心尽力地去做,同时不要应承自己根本力所不及的事情。华盛顿曾说过:“一定要信守诺言,不要去做力所不及的事情。”这位先贤告诫他人,因承担一些力所不及的工作或为哗众取宠而轻诺别人,结果却不能如约履行,是很容易失去信用的。
  我们与别人合作,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要守信用。假如甲有管理才能,乙有一笔资金,有了这两个条件,两人就有合作的可能了。但是两人未必就能合作成功,还必须相互信任。比如甲拿了钱,得让乙相信他不会挪作他用,更不会逃之夭夭。
  守信做人,别人就愿意与他合作。有一个美国孩子,他父亲早逝,他父亲去世时留下了一堆债务。若按常规,欠债人已去,把他的财产拍卖分掉,债务差不多也就算了。但这个孩子一一拜访债主,希望他们宽限自己,并保证父亲留下的债务分文不少地还掉。后来这孩子竟然历20年之功,把父亲留下的债务,连本儿带息,分文不差地全还了。债主们都非常感动,知道他是一个可靠之人,也都非常愿意和他做生意。结果他不但赢得了别人的合作,也博得了他人的尊敬。
  与人合作,守信是第一原则。守信,会使人对你产生敬意,也因之会使人愿意公平地与你合作。和一个不守信用的人合作,考虑到失信的危险,人们通常会把合作的费用提高,以防万一。比如你是一个信用度不是特别高的人,那你要买别人的货物,一般是要先付款,但是如果别人知道你很讲信用,或者另一个商界同行出面说你非常可信,那么打交道的对方就可能很放心地让你把货先运走,卖完货后再付款。一个要占用大量资金,另一个近似于白手赚钱,这中间的出入,就是信用的价值。
  ◎学会适度承诺和切实应诺
  信守承诺关系到承诺和应诺两个方面。不少有识之士都断定:在当今是“信息网络”走俏的世纪,也将是“信誉”当家的世纪。一个人要想“学会做人”,就不能无视获得良好信誉的重要一环——适度承诺与切实应诺的人生艺术。这是人人需要的一门艺术,也是当今一切力图建功立业的人,尤其不可缺少的一门艺术。
  从通常意义来说,适度地承诺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因人而异,因情势而异,故难以对它做整齐划一的界定。但是,从大多数人的现实境遇中不难看出,承诺如若失度,往往会使人陷入困窘、烦忧,乃至十分尴尬的境地。因此,在通常情况下,在决定承诺之前要防止感情冲动,以保持冷静的头脑,注意承诺的适度。
  绝不伤害人生的总体战略和终极目标,是把握承诺适度的总原则,这自然不排斥那些为了迂回地逼近人生目标而做出的某些具有“战术”意味的承诺。在这方面,有些人缺乏对某些重大承诺的因果与人生大目标做整体把握和判断的能力,这时也不妨借鉴亲友的某些建议,以便在决定是否做出承诺时减少盲动的因素,增添有益的分辨力。
  绝不为自己“制造”力不从心的、不可变更的、日趋沉重的负担。不盲目地承诺,是把握适度承诺的前提。因为信守承诺,只有在量力而行、相互体谅、留有余地的情况下,才有望圆满地兑现。注意在承诺时讲明在特定情况下可能导致的理解深度和适应弹性,并不降低承诺的严肃性。承诺时留有余地,是人生艺术的难点之一,也是处理人际关系走向成熟的一种鲜明标志,这就要求人们做到“恰如其分”地承诺——使对方满意,使自己主动。
  履行对他人的承诺(也可称为允诺、许诺)谓之应诺。应诺,是一个人学习塑造自身形象、完善自身生存态势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人是否能信守承诺,往往鲜明地反映和预示着他的为人风范、精神品位和生活艺术的优劣,以及未来的人生走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之间的“有限合作”、“项目合作”、“局部合作”、“短期合作”以及“即兴合作”的方式快速增长,并成为人们生存方式的主流。在这种情势下,在承诺和应诺方面,就与往昔那种与长期合作伙伴的情况不同,就容不得一点儿粗疏。应诺的信誉,往往就是下一次合作或招徕更多合作伙伴的首要前提。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体制下,可以说,它是决定一个人生存成败、经营优劣的命脉。“信息网络”时代,一个人信誉斐然抑或恶劣,皆可以在瞬间传遍世界,从而成为人们能否体面生存的硬指标。
  信守承诺,讲究信誉,是一个人应当拥有的基本素质之一。应诺的人,守信,守时,执著于信誉甚于一时之功利。应诺的方式随人的精神、修养品位而异,可以是常规的、一般的信守协议、合同或“君子协定”之类,也包含十分巧妙的其他应诺的方式。
  曾经有一个发生在挪威音乐家爱德华·格利戈和一个乡间小姑娘之间的故事。一次,年轻的格利戈来到乡间的森林里散步,正巧遇到了一个挎着小篮子采集鲜花和野果的8岁小姑娘达格妮。他们很快认识了,并且成了好朋友。当与小姑娘分手时,格利戈抱歉地向小姑娘说他现在没有礼物可以送给她,但是他却答应要送给她一件礼物,并且说这将是一件很好的礼物,只是他又说这件礼物要等到10年以后才能送给她。这使小姑娘达格妮迷惘而又感激。10年之后,达格妮已经是18岁的亭亭玉立的少女了。这位美丽的守林人的女儿,第一次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来到了祖国的首都奥斯陆,并且第一次走进了一个正在举办露天音乐会的公园里。突然,她听到了好像又带她走进了故乡的如梦如幻的大森林的美妙旋律,她不禁忽地一下从草地上站立起来。接着,她听到了报幕员向观众报幕:“下一个节目,是我们的音乐大师爱德华·格利戈的最得意作品《献给守林人哈格勒普·彼得逊的女儿达格妮·彼得逊,当她年满18岁的时候》。”顿时,她感到全身沸腾了,她忆起了那个在10年前散步于她的故乡森林里的青年的承诺,那个青年所承诺的那件最好的礼物,竟是这首肯定会传遍整个挪威的,当然迟早也会传到她的耳际的乐曲。这是一种多么出人意料的应诺方式啊!
第七章 一生的资本(一)
更新时间2010-8-2 15:34:36 字数:2421
 提炼自《一生的资本》([美]奥里森·马登著)
  【最伟大之原因】
  这是美国第二十五任总统(18971901)麦金莱推荐给全美年轻人的书,被我国著名作家林语堂誉为“成功圣经”。
  【点亮心灯】
  1.体力和精力是我们一生成功的资本,我们应该阻止这一资本的无效消耗,要汇集全部的精神,对体力和精力作最经济、最有效的利用。
  ——《一生的资本》
  2.伟大的人并不是能够改变物质的人,而是能够改变自己心境的人。
  ——爱默生[美国作家]
  成就完美人生的性格资本
  ◎性格决定成败
  成功是每个人从事任何一项活动乃至人生所希望达到的境地,成功地做一件事、成功地度过人生是每个人的愿望。
  成功地做事、成功地度过人生固然跟我们付出的努力有重大关系,但很多时候,我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估计也应该成功,但事实上,我们并没有成功。其中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会有客观的原因,诸如遇到了困难;会有主观的原因,比如我们的性格。
  对任何人而言,做任何事情都与性格有关,是性格在决定着我们对事对人的态度,是性格在决定着我们为人处事的方向,是性格在决定着我们是否能争取到新的机会等等,以至于有人认为“性格就是命运”。性格何以对成功如此重要呢?
  这是因为它和德、识、才、学等因素一样,同是构成一个人内在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德,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和道德风貌,决定着个人的发展方向。识,反映着个人判断事物、分析事物的准确性和深刻程度,反映着个人在能力素质上的强弱程度。学,反映着一个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而性格,则反映着个人的胸襟、度量、意志、脾气和性情,影响着个人的精神状态,决定着个人的行为特征。这五方面的因素,共同组成一个人的内在素质。而任何人对自己行为的指导和支配,都是由其整个内在素质共同起作用的,其中任何一方面的缺陷都会使整个内在素质遭到削弱。
  现代许多科学家认为,只要充分发挥每个人自身的才能潜力,大部分人都有可能成为科学家和发明家。然而事实上,能够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人太少了。造成人们才能埋没的,有多方面的原因,而不良性格就是其中的一项。
  一个人要把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掘出来,必须具备一定的优良性格。
  人们对有创造能力的科学家研究发现,这些人都具有不同常人的性格特征,这些性格特征表现为:
  (1)具有恒心、韧劲和能力的持续性。他们都能长期从事极为艰苦的工作,甚至在看来希望渺茫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到底。
  (2)儿童时代就具有顽强追求知识的欲望。他们幼小时常常对难以想象的新奇东西看得着了迷,不管要挨多么严厉的训斥,但受好奇心的驱使,总想去试试。
  (3)具有鲜明的自立、自主的独立倾向和独创性格。留心周围的事物和见解,但不轻易相信,凡事有主见,不以别人指示的方法,作为自己工作的准则。
  (4)有雄心,肯努力,不甘虚度一生,想为世间留下一点卓著的业绩。
  (5)充满自信。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同时和他人开展热烈的争论,而且在争论中常常居有支配地位的倾向。
  (6)精力充沛,干劲大。工作中始终充满着力量。
  凡是在科学上有所造就,智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人,都有其一定的性格方面的条件。优良的性格,是保证我们的智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忽视性格修养,让许多不良性格支配着自己,即使有较高的智力和才能,也会被不良性格所压抑而发挥不出来。在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周围,因性格的缺陷而导致才能被压抑的人和事,是相当普遍地存在着的。
  没有雄心抱负,甘愿随波逐流,追求现实的安乐和享受,是压抑智力、才能的性格特征之一。许多人未能获得成功,往往并不是不能干,而是不想干。他们思想懒惰,追求舒适,宁愿在安闲中过日子,而不愿作长期的艰苦的努力。这样,他们的智力、才能就被懒惰这把锈锁锁住了,天赋再高,智力再好,也因得不到充分发掘而被白白浪费掉。
  严重的自卑感,是压抑智力、才能的性格特征之二。有的人本来在某些方面很有发展潜力,但由于不相信自己,瞧不起自己,因而认识不了自己的才能潜力,即使露出了具有真知灼见的思想萌芽,也因为自我怀疑而遭到自我否定。一个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的人,永远不会提出大胆的设想和独到的见解。
  依赖和顺从,易受暗示,容易接受现成结论,是压抑智力、才能的性格特征之三。有的人天赋智力素质不错,如果把自己的思想机器充分开动起来,独立思考,就可以提出许多自己的独到发现和见解,但由于性格易受暗示,容易顺从,有了现成的观点和结论,就全盘接受,不愿再去动脑筋想,使自己的思想机器很少有充分开动的时候,当然也就提不出多少自己的独到发现和见解。
  缺乏毅力,意志薄弱,也是压抑智力、才能的一种不良性格。有的人在从事某项研究之初,曾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和才华,但若遇到十几次、几十次的挫折和失败,便心灰意冷,“收兵回朝”,不想再干了,结果也造成了自己智慧和才能的埋没。
  其他如兴趣容易转移,注意力不能长久地集中于一个目标;虚荣心强,目光短浅,总想在细小事情上胜过别人而忽视对事业的追求,等等,也都是压抑智力、才能的不良性格特征。显然,不认真进行性格修养,克服上述妨碍聪明才智充分发挥的不良性格,就会增加成功的阻力和困难,使自己难以成为出色的人才。
  ◎性格决定命运
  印度有一句的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人的命运虽不可选择,但却不是既成的。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也无力改变所处的环境,但人可以改变自己的思想。当你遇到挫折时,可以让自己屈服,从此放弃努力,甘于平庸的生活;也可以坚忍不拔地走下去,最终获得充实而成功的人生。因此,只有把握自己的性格,才能真正把握自己的命运,把握自己的人生。
必读网(http://www.beduu.com)整理
首页 上一页 共5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