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汉帝国风云录

_34 猛子(现代)
  “两位大人的部队已经就位,现在就剩下董大人和鲍都尉的部队没有赶到。他们已经滞留美阳两天了。”孙坚皱着浓眉说道,“此人骄横无礼,经常不听指挥,太尉大人应该施以重责。”
  张温微微笑道:“文台,董将军在西凉待了几十年,西凉的地形、西凉的叛军、西凉的羌胡,没有一样他不熟悉的。他有丰富的西疆战斗经验,这一点,我们没有办法和他比。现在,西凉的平叛,仰仗他的地方非常多,将来平定了,也还需要他来镇守。因此,我们对他要尽量克制一点。”
  张温停了一下,看着孙坚忿忿不平的眼神,轻轻拍拍他的肩膀道:“他都五十多岁了,为我大汉国的边疆稳定做出了几十年的努力,战功累累,这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然而朝廷待他太薄,直到去年,因为平叛,才给了他一个最低等的破虏将军。这不是陛下主动封赏的,还是他花了许多钱买通中常侍帮他说话才弄到的。如果换做是你,你会怎么样?你不生气吗?你不憎恨那些什么军功都没有,什么本事都没有,却因为种种关系就可以做个将军,趾高气扬,耀武扬威的人吗?不要说是他,就是我看到那些人我也懒得理睬。”
  孙坚低头不语。
  “你今年三十一岁,已经是西凉平叛大军的参军事,相当于校尉了。这战打好了,我们打赢了,你至少可以做一个州郡的太守。董将军呢?董将军三十岁的时候,还是一个军司马,正在西疆和羌胡作战。你再看看李中郎。他才二十岁,就已经是讨虏中郎将了,相当于一个大州郡的太守。虽然,他出身不好,这个中郎将是他靠血汗,靠军功换回来的。但你要想想,同样都为大汉朝效力,为什么差距这么大,除了运气和本事,就没有其他因素吗?”
  “大长秋赵忠的弟弟赵延为什么寸功未得就可以做城门校尉?大将军何进的弟弟何苗连篇奏章都写不好为什么可以做北军校尉?就连崔烈崔大人的司徒之职都是用五百万钱买来的。我们有什么理由罪骂董将军贿赂权贵,买通宦官?有什么道理可以骂他的官是买来的?他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有权有势的故主,他不化钱,他不贿赂,他能做到官吗?”张温叹了一口气,“文台啊,董将军不容易。他虽然脾气不好,为人傲慢,贪赃枉法,对待敌人的手段残忍,但比起朝堂之上那些鲜廉寡耻的平庸无能之辈,比起那些贪得无厌,祸国殃民,吃百姓的肉喝百姓的血,逼的百姓揭竿而起的地方官僚,他就是一个好官了。他一直忠心耿耿的为大汉国守护着边疆,为西疆的安宁和稳定付出了很多心血,就凭这一点,他就是大汉朝的功臣。”
  “董将军既然可以算的上是一个好官,又是一个功臣,他为人傲慢一点有什么关系?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他怠慢一点军纪又有什么关系?只要能够平定西疆,我这点面子算得了什么?”
  孙坚被张温的大度和胸襟所折服,赶忙跪下请罪。
  ===
  凉州刺史耿鄙,长史桑羊,司马陶谦,参军事皇甫郦先后走进张温的中军大帐。
  耿鄙稍加思索,立即说道:“太尉大人,冀州援军赶到的消息,恐怕边章和韩遂已经知道了。边章担心深入京兆府有危险,因此立即率部向美阳靠拢,意图和北宫伯玉的部队会合。叛军狡猾啊。这样一来,我们准备在小槐里歼敌的想法就必须要放弃。”
  张温点点头,“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计划赶不上变化。如果叛军在美阳会合,他们就有十三万人马向我们扑来,我们只能再退。”
  “退到长平关?”耿鄙问道。
  “我是这么想的。我们快速退到长平关,将叛军挡在关外,和他们持久作战。我们离长安近,粮草武器能够迅速得到补充,而敌人就麻烦了。他们的补给运输路程相当长,在安全上和数量上都会产生问题。你们看呢?”张温问道。
  陶谦大声说道:“切切不可。”
  张温赶忙说道:“恭祖快说说,为什么不行?”
  “三辅之地,以京兆周边人口最为集中,至少有二十多万人口。叛军过了槐里,立即就会对京兆附近的居民进行烧杀抢掠,会给京兆以西区域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叛军如果杀到长平关,会严重影响长安和关东其他地区的稳定。百姓为了躲避战祸,会大量的向关内逃难,这对关东百姓来说,就是一场灾难,所以此计万万不可行。就是拼光了,也要把敌人挡在槐里城以西。”陶谦激动地的大声说道。
  “恭祖可有什么高见?”张温觉得他说得非常有道理,赶忙问道。
  “你们看……”陶谦指着地图说道:“现在六月惊雷的羌胡部队还在汉阳境内集结,而边章韩遂却已经接近美阳。渭水沿岸的武功,郿国,陈仓,雍县四城如今只有少量叛军看守,同时他们还要负责补给运输路线的安全,所以显得兵力较为分散。我们以周将军,皇甫校尉,徐都尉的四万人马高速插入敌人腹地,直接夺下雍县,陈仓两城,截断叛军的补给路线。如果六月惊雷到了雍县,部队要誓死守住这两城,务必保证切断敌人的粮道。”
  “太尉大人和李中郎的部队迅速和董将军会合,然后在美阳和西凉叛军对垒,坚守不战。时日一久,叛军粮草不继,自会撤军。”
  “敌人撤军后,我们再分路包抄,争取各个击破。”
  桑羊轻轻一拍桌子,大声赞道:“司马大人此计甚妙。如今双方势均力敌,的确不宜进行决战,还是以拖延,防御为好。只要时机一到,必能从容破敌。”
  “司马大人的这个办法好是好,就是时间太长。按最好的可能估计,叛军断粮也要到一个月之后。这中间拖的时间太长,极有可能出现变故。如果雍县守不住怎么办?或者边章突然回头,和六月惊雷会合,攻打雍县,陈仓怎么办?任何一方兵力的减少,都会打破现在战场上的平衡。所以,我认为还是按照太尉大人最初的构想,把决战战场移到美阳,立即和叛军决战。”孙坚沉着有力地说道,“我们以董将军的部队为诱饵,将边章和北宫伯玉的叛军牢牢地吸引住。在小槐里的所有主力立即赶赴美阳,将叛军围而歼之。”
  张温闻言大喜,赞道:“文台此计甚妙,正合我意。西凉战事还是以速战速决为好,久拖不决,恐生变故。”
  皇甫郦轻轻说道:“文台兄,我们到美阳只有一百六十里,十几万人同时行军,敌人肯定能发现我们的踪迹,估猜到我们的行动,他们不会和我们决战的。”皇甫郦事皇甫嵩的次子,皇甫鸿的弟弟,长的白白净净,很清秀,二十多岁,行事稳重谨慎,深得皇甫嵩喜爱。
  桑羊迟疑了一下,也说道:“如此一来,我们的行动就没有任何隐秘,成了一场公开的决战。即使边章愿意和我们决战,他也会准备的很充分,我们很难取得优势。”
  皇甫郦肯定地说道:“他们不可能决战。老边先生和文约先生都是我父亲的朋友,我认识他们许多年了,他们的才智非常出众。”
  孙坚道:“只要董将军在美阳拖住他们,战斗激烈一点,而我们的行军再快一点,迅速一点,谅他们跑不出我们的包围。这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陶谦冷笑道:“文台,决战之后,我们尚能剩下多少人马?”
  孙坚大声道:“即使全军尽覆,也在所不惜。叛军不除,西凉就不会安定,西凉不安定,国家就不会安定,国家不安定,百姓就会更加艰苦。”
  陶谦嘲讽道:“为了大汉国,为了天下百姓,就可以抛弃西凉,抛弃西凉的百姓吗?”
  孙坚神色坚毅地说道:“正是。没有大汉国,哪来的西凉?舍小家而保大家,舍小义而取大义,此乃天经地义的事情。”
  
  
第四章 立马横枪 第六节(下)
更新时间2006-6-2 12:28:00 字数:3229
 “文台兄,十四万对十三万,这战打下来,西凉没有部队了。叛军是消灭了,但羌胡呢?羌胡没有消灭。”皇甫郦小声说道,“将来,胡族入侵怎么办?”
  耿鄙赶忙说道:“这个事情容后再议,现在最要紧的是对付眼前的敌人,诸位大人不要扯远了。”
  桑羊看到气氛紧张,也赶忙说道:“还是请太尉大人决断吧。”
  张温沉吟了一下,缓缓说道:“立即传令董将军,屯兵美阳城,不准后退一步。”
  陶谦面色一冷,长叹一声,甩手就走出了大帐。
  孙坚气愤地叫道:“司马大人无礼,竟然不给太尉大人行礼就出帐,太无礼了。”
  张温伸手拍拍孙坚,笑着劝道:“恭祖心高气傲,一向如此,不要见怪,不要见怪。”
  ===
  这是一个阳关灿烂的日子。温暖的太阳,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和洵的微风,无边无际的青色平原,让人心旷神怡。
  李弘和小懒在成国渠边纵马狂奔,享受一下大战来临前的一刻轻闲。
  “黑豹的适应能力强多了,好马就是好马。”小懒用力拍拍黑豹矫健的身躯,连声夸奖道。
  “各部的战马现在适应的怎么样了,还有死的吗?”李弘一边擦着头上的汗,一边笑着问道。
  “昨天听小虎说,这几天情况好多了。左司马没有向你禀报吗?”
  “这几天我都在兵曹营里。一般事情我都叫左司马自己处理。他学问很大,字写得好,文章写得好,棋也下得好。有一次子龙的文章出了点问题,给他指出来了。你瞧子龙佩服的,就差一点没有喊他老师了。”李弘笑着说道,“他性格温和,为人也谦虚大度,和我们很处得来。幸好他留下了,当初要是和张白骑一起走了,那就太可惜了。”
  “黄巾军中,有才能的人太多了。当初我叫卫政卫国安做刺奸,老伯还十分不高兴,认为我太随便了,不重视这件事。现在你看看,一个多月走下来,从邯郸到长安,大的违反军纪的事一件都没有发生。我就奇怪,国安还有这么大本事?有学问的人就是不一样,做事有条不紊,条理清晰,主次分明,坚决果断,厉害,不佩服不行。老伯都说服了。斥候营的军候陈鸣陈子蝉,办事能力和办事方法都比守言强。我有一天威胁守言,要是再不好好干,一边凉快去。”
  小懒笑道:“守言肯定气坏了。不过话说回来了,我们从卢龙塞开始,一年多来,你从士兵做到中郎将,我们沾你的光,也从士兵做到别部司马,军司马,但我们因为没有读过书,许多方面的确不如那些读过书的人。识字和读书的区别,就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李弘搂着他的肩膀说道:“不要丧气吗?我连篇文章都写不好,不也做个中郎将了。将来有时间,请老师教我们。对了,就请左司马,不用掏钱的。其实我认为读书主要还是明理,知道怎么去做人。如果你知道怎么做一个正直的人,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用念书也可以。就象我们打仗。没有人教你,可你照样会打仗,会打胜仗。那些贪官污吏,个个都是读书人,可他们祸国殃民,还不如不识字。你说我说的对吗?”
  小懒点点头,“听你说话,什么烦心的事都没有了。在卢龙塞的时候,我们四个人就喜欢听你说话。要是吴八和大头还活着,我们五个人在一起多好。那样的话,现在我们还在卢龙塞,天天早上都还可以睡睡懒觉。”
  李弘没有说什么,用力搂着小懒的肩膀,心里酸酸的。
  他长长地吁了口气,说道,“人均究都会死的,早晚而已。”
  “你这几天在兵曹营干什么?”小懒问道,“还在做长矛?”
  “对,要多做一点武器。兵曹掾史纪惟纪正一从冀州带来了不少木匠铁匠,所以只要原料不缺,还能赶制不少。这个纪正一过去是个做药材的商人。做商人就是不一样,头脑灵活。这次到了关东,许多士兵水土不服,上吐下泻,头晕发热,幸亏纪正一带了不少医匠,一路上买了不少药材,否则麻烦大了。这个人了不起。老伯自从有了他做副手,几乎天天甩手,现在竟然还有空帮我遛马。”
  小懒叹道:“的确,没有那些医匠我们就惨了。”
  李弘接着说道:“目前我们的步兵缺乏对付西凉铁骑的有效手段,而且他们也缺乏长时间的训练,所以现在就指望这批巨型矛发挥威力了。”
  “巨型长矛已经够多了,在冀州我们就紧急打造了一批。现在缺的是巨型盾,还有就是士兵们的训练。虽然过去他们是黄巾军的主力,但和卢龙塞的士兵比,他们差多了。”
  “勉强凑合吧。二十多万人的战斗,拼的不是士兵的体力和武器,而是人数。去年,我们在广宁草原上进行过多次步骑对练,对步兵如何对抗骑兵很有心得,你们还在一直用这个办法训练士兵吗?”
  “当然。战马都能对付,还怕对付不了人吗?“小懒笑着反问道。
  李弘大笑起来。
  ===
  边章和韩遂在大帐内悠闲的下着棋。
  “胖子待在美阳至今不撤,是不是有什么企图?”边章一边挥手叫斥候退下,一边小声问道。
  “胖子狡诈得很,小心些好。我们距离美阳三十里扎营,就是防备他突袭。”韩遂笑道,“他难道不怕我们围城?”
  “周慎和皇甫鸿的人马都在槐里,胖子当然不怕我们围城。”边章轻轻放下一子,缓缓说道,“我们来了他还不撤,的确奇怪了。难道他要等我们和石头会合后,十三万大军一起打他?”
  “胖子是什么人?他什么时候吃过亏?不过从目前看,确实看不出他有什么玩花招的手段。他只有三万人,就是想突袭,他的部队人数也不够。他有三万骑兵?张温的部队加起来也还没有三万骑兵。这个死胖子,到底要玩什么花招?”韩遂无奈地摇摇头,慢慢说道,“想不明白。从目前我们得到的消息分析,冀州的援军可能已经赶到长安。但这和胖子滞留美阳有什么关系吗?张温的援军一到,我们双发的实力基本上已经旗鼓相当。”他缓缓放下一子,继续说道,“但他们的骑兵要比我们弱。六月惊雷就是我们的最后保障。”
  “张温那边,寿成的铁骑还可以。”边章说道,“他最近可给你写了书信?”
  “没有。马腾这人做事犹豫,想造反却又怕被人唾骂,成不了大气候。”韩遂微微笑道,“不就是伏波将军的后代吗?有什么关系?我们既不反汉,也不反皇帝,谁会唾骂他?”
  “寿成毕竟是名门之后,顾虑多也很正常。”
  “算了,不指望他反戈一击了。快马催催六月惊雷和铁狼几个,不要在射虎谷磨蹭了,早点到右扶风来参战吧。给石头的命令送出去了吗?”韩遂低声问道。
  “已经送去四次了。这个石头,都已经是敌人了,还顾及什么朋友之情?他迟迟不来,我们八万人围着美阳有什么用?不但打不下来还有可能被张温的援军反围住。这个石头……”边章连连摇头,一脸的无奈。
  “他和李文侯的部队距离美阳还有一百多里,也快到了,但就怕明天早上一起来,突然发现董胖子消失了,那才叫哭笑不得。你写封信告诉他,如果他明天下午还不到美阳,我们这个朋友不要做了,大家各自拉着队伍回金城。”韩遂捋着长须,笑道,“叫马玩亲自去,把脸拉下来说。”
  边章大笑起来。
  ===
  董卓猛地一拍案几,大声叫道,“老边来了?”
  斥候吓了一哆嗦,赶忙回道,“来了,将军,来了……”
  “好。”董卓大吼一声,神情极度亢奋。
  散坐在周围的几个部下吃了一惊,齐齐望向董卓。
  “将军,出了什么事吗?”李肃小心翼翼地问道。
  “老边来了,石头明天也要到了,有什么好的。”胡轸不满的小声嘟噜道。
  董卓望望周围的部下,笑道:“老边来早了,石头来迟了,明天不用打仗,这么好的事为什么不高兴?”
  李肃是董卓手下的四个校尉之一,另外三个是胡轸,董卓的女婿牛辅,还有一个年纪较大,是董卓的少年好友,叫杨定。董卓二十多岁做兵曹掾史的的时候,就带着杨定和其他十几个兄弟一起打天下。现在他们都陆续战死,就剩下杨定一个兄弟了。
  李肃高大英武,文质彬彬,文武双全,说起话来口若悬河。他擅长察言观色,琢磨董卓的心思,说一些董卓爱听的话,董卓一向很喜欢他,唯独忌讳他那张嘴,所以一直不敢把他当作心腹。
  听到董卓话中有话,李肃立即开动大脑,思前想后,力图解开董卓话中的意思。
  
  
第四章 立马横枪 第七节(上)
更新时间2006-6-6 12:09:00 字数:3036
 胡轸是个典型的西北人,又黑又高又脏,虽然只有三十多岁,但脸上的胡子又多又密,看上去就象一个六十岁的老头。他心直口快,没有什么心眼,打起战来不要命。他立即接着董卓的话大声问道:“将军,明天不用打仗,是不是明天我们撤退啊?”
  坐在他旁边的鲍鸿轻蔑地看了一眼胡轸,说道,“要退,我们早就退了,何必等到明天。现在太尉大人下令,让我们死守美阳,哪里还有退的机会。”
  牛辅高高瘦瘦,长相凶悍,尤其是那一双眼睛,饿狠狠的,好象和谁都有仇似的。他是董卓好友的儿子,好友战死之后,董卓把他抚养成人。董卓看这小子实在,比自己的几个儿子都要出息,武功好,心狠手辣,样样都象自己,特别喜欢,就把他招了做女婿。牛辅和胡轸关系不错,他看到鲍鸿那个瞧不起人的样子就不舒服,立即反唇相讥道:“你知道,你说给我们听听。”
  鲍鸿瞅了一眼牛辅,冷冷地笑道,“将军明天要出击了。”
  胡轸和牛辅对望一眼,颇为惊讶。两人望向董卓。
  “鲍都尉说的不错,石头既然给面子,迟迟不来和老边会合,我们明天就打老边一下。”董卓大声说道。
  “将军,老边有八万人,其中至少有二万骑兵。我们只有二万步兵,一万骑兵,根本不是对手。这战怎么打?”胡轸大声问道。
  鲍鸿也非常不理解地望着董卓。难道董卓还有什么招?
  董卓回头看了一眼军中的司马李儒。
  李儒一身布衣布袍,非常朴素,和普通杂役毫无区别。要不是坐在董卓身边,谁都不知道他是一个人物。他四十多岁,消瘦的一张脸,脸上还有一道长长的刀疤,一双眼睛黯淡无光,额头上皱纹很深,神情忧郁。他本来家世显赫,是官宦子弟,因为党锢之祸,先人屈死狱中,族人为免祸被迫迁徙西疆,途中被阉宦派出的走狗追杀,一门百十余口几乎死绝。李儒被一刀砍中面门却没有死去,也是奇迹。十几年来,他一直躲在董卓军中,以避灾祸,直到184年,即黄巾叛乱之后,朝廷下旨特赦“党人”,他才得以重见天日。而董卓这十几年来,也是听了他的劝说,才开始巴结权贵,贿赂奸阉,官职也越升越大。
  (所谓党锢之祸是指东汉末年,在外戚与宦官交替把持朝政的情况下,官僚士族与太学生联合起来,结成朋党,抨击和镇压宦官的黑暗统治。宦官依靠皇权,两次向党人发动大规模的残酷迫害活动。)
  李儒微微点点头,嘶哑着声音说道:“将军这个办法,的确可行。一来,将军可以抢占击败西凉叛军的头功。二来,老边和文约一旦打败,必将撤回西凉,也算解了长安之围,后面的战就可以慢慢打了。三来,太尉大人的决战之计完全泡汤,我们既避免了部队实力的损失,也避免了和太尉大人发生正面冲突的尴尬。第四,石头眼见情况不对,自然要逃之夭夭,这兄弟之情在适当的时候,我们还是可以和他叙叙的。最后,就是我们可以掂量掂量这只北疆的豹子,到底是个什么人物?现在,他和我们没有任何冲突,将来他在西疆立足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所以我们还是以利用为主。只要他和我们性情相投,在西凉战场上合作总比相残要得到更大的利益。”
  牛辅和胡轸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然。
  鲍鸿似懂非懂,疑惑地睁大眼睛望着李儒,有点明白,也有点不明白。
  “好。”董卓再拍了一下案几,大声冲着鲍鸿说道:“鲍都尉可愿意随本将军出击叛军?”
  鲍鸿忙不迭地的连连点头。有军功立,这战谁不打。
  李肃突然兴奋地叫了起来,“将军,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董卓大笑起来,指着李肃说道:“少慎,就看你的嘴上功夫了。你立即启程,我们明天凌晨在千叶岭会合。”
  ===================
  李弘看看胡子碗里的菜汤,笑着问道:“一直都没有酒喝,行吗?”
  胡子咂咂嘴,无奈地说道:“习惯了。自从离开燕山,我就没有喝过几次酒。在兵营里带兵很辛苦,处处受束缚,不比在草原上做马匪逍遥自在。”
  坐在旁边的樊篱忍不住笑了起来。
  胡子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恶声恶气地说道:“笑什么?我说错了什么?”
  李弘一边嚼着嘴里的饼子,一边笑道:“胡子,你是不是偷偷喝酒,又给抓住了?”
  “唉……”胡子苦恼地叹了一口气,愁眉苦脸地说道,“什么事都瞒不了你。是啊,又给刺奸大人捉住了。”
  樊篱终于忍不住,放声大笑。围坐在四周的士兵忍俊不禁,也跟着笑了起来。
  胡子伸手给了他一拳,怒声叫道:“不许笑。”随即指着周围的士兵喊道,“你们笑什么?不许笑。”
  李弘奇怪地问身边的士兵道:“怎么了,你们为什么笑?他是不是又在大庭广众之下,一人吃小灶?”
  “军司马大人一连吃了三天,哈哈……”那个士兵一边大笑着一边说道,“我们阎大人陪着他,恨不得把胡子大人吃掉,哈哈……”
  李弘笑着摇摇头,对胡子说道:“卫大人厉害吧?”
  胡子气呼呼地说道:“他姓卫,我也姓卫,或许几百年前我们还是一家人,但他一点情面都不讲。你看他平时和和气气的,对人很客气,处罚违纪士兵的时候也不用重刑,但他那种惩罚人的办法太缺德了,还不如打我一顿鞭子。”
  “他不就是让你在大庭广众之下,站在高台上吃饭吗?”李弘笑道,“你如果觉得丢脸,下次就不要违反军纪了。”
  “我一个丢脸也就罢了,他还让子玉站在上面,说子玉有监管不严之罪。你没有看到子玉那张脸。”胡子夸张地比划道,“眼睛瞪得象牛眼一样,吓死人了。我被他死死地盯着,连水都不敢吞不下去。”
  李弘和周围的人顿时狂笑起来。
  这时阎柔大步走过来,老远就喊道:“哎,大家说什么笑话?再说一遍,再说一遍。”
  樊篱笑着说道:“胡子说你的眼睛象牛眼。”
  阎柔立即反应过来。他走到胡子身边,顺势踢了他一脚,大声笑道:“我这张脸,都给你丢尽了。”
  李弘招呼他走下,问道:“现在你们这些当官的,还有那些老兵,有没有打骂士兵的?”
  阎柔连连摇手道:“没有没有。这要是给那个卫大人知道,还不要扣掉一年军饷,外加天天站岗放哨。这人现在惹不起,想出来的惩罚办法稀奇古怪,让人丢尽了脸面,比杀了还难受。尤其是我,只要和我沾点边的,我都有连带责任,这样下去,我会给他弄疯的。”
  “那你就多费点心,对自己的部下督导严一点。”李弘笑道,“最近伙食怎么样?我四处问了一下,有些士兵有抱怨,但顾虑重重不敢说。你现在带八千人的大军,这个军纪的事情要抓好,如果发现有军官克扣军饷,克扣大家吃饭的钱,抓到一个杀一个,绝不姑息。”
  “卫大人再厉害,他也只有一双眼睛,两只耳朵,十几个手下,他管不了许多事。所以,军纪执行的好不好,关键还在于你们自己。军纪严了,军官肆意欺压士兵,老兵结伙欺压新兵,士兵中拉帮结派明争暗斗的事就会越来越少,那些被欺负的士兵就会得到保护,士兵们可以不用提心吊胆过日子,士兵们之间也会越来越团结,这是保证士兵们保持旺盛的士气和战斗力的前提条件,你们千万不要忽视了。”
  阎柔,胡子和樊篱连连点头。
  “昨天,我到子善的军营去了一下,发现不少问题。我们从卢龙塞开始,大家就在一个锅里吃饭。从卢龙塞到冀州,到西疆,我一路上都在不厌其烦的反复告诫你们,这是一个带兵的长官对士兵,对自己的战友一个最起码的尊重和平等。”李弘口气逐渐严肃起来,他大声说道,“只要我不死,这一条就绝对不能改变,没有商量的余地。但昨天,子善的军营里不但有军官在开小灶,而且还振振有辞,拿出什么‘十七条五十四斩’来驳斥我。”
  周围士兵也听出李弘的口气不对,大家随即安静下来。
  
  
第四章 立马横枪 第七节(中)
更新时间2006-6-10 18:04:00 字数:2979
 李弘喝了一口汤,没有做声。
  “大人,那你怎么处理了?”樊篱小声问道。
  “我让他们下去当士兵了。”李弘气愤地说道,“我原以为大家都是黄巾军,都是穷苦人出生,这种事情应该很容易执行,但我没有想到,有些人还没有披上几天大汉朝的兵甲,还没有做几天大汉朝的军吏,竟然拿出‘十七条五十四斩’来驳斥我做得不对,说我让他们和士兵在一起吃饭不对。简直是岂有此理。”
  阎柔担心地看了他一眼,说道:“大人,让他们去当士兵并不是解决这件事的办法。”
  “我知道。”李弘说道,“我已经叫羽行兄,左司马,卫刺奸,还有恒祭,楼麓,射璎彤等几个胡族首领一起商量,修改了一下军纪,在军律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解释和说明。等打完这一战,就正式定下来。从此以后,只要在我的军营里,就按我说的军纪办,谁觉得不能接受,谁就给我滚蛋。在我的眼里,一个士兵和一个军吏,没有任何区别,一视同仁。”
  樊篱激动的大声吼道:“大人好。”
  周围的士兵也感动地叫道:“谢谢大人的厚恩。”
  李弘挥挥手,笑着说道:“你们不要这么说,我也是一个士兵,和你们一样,我知道大家心里想什么。”随即他换上一副冷森森的面孔说道,“我憎恨那些欺负士兵的军吏。打仗的时候流血牺牲的是士兵,但打胜了升官发财的却是那些军吏,就这样他们还不把士兵当人看。哼,在我这里谁敢这么做,谁就是找死。”
  胡子望望他,小声说道,“大人,还要等多少天打仗?”
  李弘摇摇头,说道,“我也不清楚。我们现在是听人家的,自己无权作主,只能听天由命了。不过,我觉得这战应该很快就能结束。”
  “为什么?我们很快就可以回冀州?虎头听到这个好消息,一定嘴都龇歪了。”胡子大声笑道。
  “虎头的两个小夫人水灵,他肯定天天盼着回家呢?”阎柔笑道。
  “他夫人现在在常山真定城?”李弘问道。
  “子善的母亲正好要人照顾,所以虎头在邯郸集结前就把夫人送回家了。”胡子笑道,“不要看虎头杀气腾腾的,对两个小夫人温柔的很。”
  李弘突然想起了小雨,想起小雨无助地站在门边,想起小雨那双凄凉哀怨的大眼睛。李弘心里一阵痛楚,脑海中霎时跳出风雪的哭声,仿佛又看到风雪的眼泪滚落在自己的衣襟上。李弘怔怔地看着手上的泥碗,一下子想着小雨,一下子想起风雪,顿时忘记了身边的一切。
  “大人……大人……”阎柔看他半天没有做声,痴痴地坐着,赶忙小声喊道。
  李弘惊醒过来,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他望着手上黑乎乎的干饼,摇摇头,担忧地说道:“十几万人的军队,几万匹战马,整车整车的武器辎重,消耗太大了,估计朝廷很难支撑太长的时间。你们知道现在大军一天要花掉多少钱吗?”
  几个人摇摇头。他们还不习惯考虑这种问题。李弘带着五万军队,这是一个天天都要考虑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非常主要的问题。
  李弘带领一万多骑兵南下的时候,他还是一个行厉锋校尉,部队的建制都是曲,虽然人多,但不过就是把六百人曲变成两千曲人而已,在管理和职责上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变化,简单明了。然而自从部队邯郸集结准备西征以来,李弘开始统率步兵和骑兵两个兵种,独自指挥五万大军,直到这个时候,李弘才深切地感受到为将和为帅两者之间的巨大区别。他天天要处理大量的军务,还要和各地县郡的官员协调处理后勤等方面的事情,忙得几乎没有空闲的时间,一天最多睡上两个时辰。
  这次领军西征,李弘把所有大汉军制上规定的各类事情,都身体力行的亲自操作了一遍:部队的编制,部队的管理和训练,安排部队的军事职能官员,指挥和协调部队的调发,协同地方州郡进行兵役动员同时招收士兵和各类后勤保障人员,处理和执行粮饷兵器与马政保障等各项制度。李弘以惊人的体力和聪明才智,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独自指挥和完成了五万大军的集结和动员,然后带着部队行军三千里赶到了西凉战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虽然所有人都觉得他完成得很轻松,但他知道这是自己有记忆以来,最了不起的一个成就。
  李弘钦佩和感激慕容风。如果没有慕容风的教导,他今天就没有这个本事,也没有这个信心坚持下来。李弘在消化吸收了慕容风领军几十年的实践和总结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大汉朝非常完善的军制,完成了一个他根本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李弘学到了更多的新知识,融会贯通了更多的旧经验。他感觉自己就象脱胎换骨一般,由一把血淋淋的战刀变成了一只握刀的手。
  “十五万士兵的军饷,口粮,三万匹战马,几万匹运输马的口粮,军需的损耗补充,武器辎重的添加更新等等,一天大约要消耗五千万钱。”
  阎柔和部下们惊呆了。
  “五千万钱?”胡子喃喃自语道,“一天的钱就可以买五千匹战马,可以买……”
  李弘笑笑,继续说道:“这还是保守的数字,如果加上运输途中的损耗和将来阵亡士兵的抚恤,就更多。所以,这个战,时间打长了,朝廷肯定打不起。”
  “借大人的吉言,但愿今年我们还能回冀州。”一个士兵抬头望天,小声地期盼道。
  ===
  李弘望着坐在对面滔滔不绝的李肃,无心听他继续说什么。他一直在想着这件事情的可能性。
  北宫伯玉的部队还没有赶到美阳,董卓想趁着这个机会,袭击边章的大营。现在叛军还没有形成对美阳城的合围,边章也没有命令自己的部队单独包围美阳,机会就在这个时候。过了明天上午,当北宫伯玉的部队逐渐逼近美阳城时,这个机会也就消失了。十三万人,谁撼地动?
  张温显然没有因为战场形势的变化而对自己的决战方案做出根本性的改变。他还是把自己的思路束缚在速战速决,一战而定的基础上。但现在部队迅速向美阳集结,没有隐蔽性,其造成的结果就是两个:一是叛军迅速逃遁,二是叛军严阵以待,和官军决一死战。但第二点根本就不可能。所以,说白了,张温的这个临时变阵,根本就不是打敌人,而是赶敌人,最后还有可能搭上董卓的三万人马。
  这个计划对李弘来说,没有任何损失。但对董卓来说,就有点进退失据了。退吧,违抗军令;不退吧,就要死守美阳,他肯定会被叛军打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而张温一厢情愿地认为董卓在美阳守个两三天没有问题。只要守两天,主力就可以赶到美阳围歼叛军。他根本就不想想,董卓守两天,部队损失有多大?两天之后,叛军还会攻城吗?恐怕早就退了。
  董卓最早滞留在美阳,不主动退到小槐里,到底是什么动机?难道真象李肃说的,是董卓认识到太尉大人的计划有严重缺陷,会造成西凉在未来几年内大乱,所以才故意滞留美阳,以形成今天这个局面,达到避免双方主力会战的目的?
  董卓如果是这种为了大汉国,为了西凉的将军,为什么自己离开冀州前,审配审大人一再嘱咐自己小心他呢?难道审大人误会了?
  董卓这个计策的确不错,如果成功,边章的叛军主力受损,而官军主力步步进逼,他们自然会退出右扶风;北宫伯玉眼见自己孤掌难鸣,难有做为,也会紧随其后退入凉州境内;至于六月惊雷,更不会主动邀战十几万汉军,肯定退走。如此一来,长安的危机解除,叛军全部退回凉州,剩下的就是进入凉州平叛的事了。
  董卓的这一击,正中敌人要害,时机把握的完美无缺,但董卓骑兵兵力不够,无法独自完成这致命一击。于是董卓主动邀请李弘率领风云铁骑参加这一战,以两万多人冲击叛军八万人的营寨,虽然骑兵数量稍嫌少了一点,但完全可以达到惊走叛军的目的。
  
  
第四章 立马横枪 第七节(下)
更新时间2006-6-15 9:52:00 字数:3201
 李弘抬眼看了一下坐在自己左手的左彦,以目示意。左彦捻须颔首,微微点头。
  李弘冲着李肃举起右手,示意李肃停下,他有话说。
  李肃立刻闭上嘴巴,神情急切地望着李弘。
  这么年轻的中郎将?一定有后台。这都是什么世道,越来越黑。董大人花了许多钱,才买了个将军,这小子才打了几战,就是中郎将了。狗屁世道。他心里暗暗地骂道,但脸上的笑容堆得都快掉下来了。
  “好计策。董将军好计策。”李弘大声赞道。
  李肃心里一松,微微吁了一口气。嘴都讲干了,总算说动了。乳臭未干的小子,不怕你不上当。还以为你多聪明呢?
  “大人意下如何?这等立功的机会千万不可错过,失去了这次机会就没有第二次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大人应当当机立断,立即率部出击。当断不断必自乱,前因后果考虑的太多,顾虑就多,顾虑一多,大人就会犹豫,一旦犹豫了……”
  李弘赶忙再次举手打断了他,笑着说道,“李大人,时间?地点?”
  李肃心里大喜,差一点要高声叫好。他大声说道:“大人同意了。大人果然名不虚传,做事如此坚决果断……”
  李弘头都给李肃讲晕了,一听他开始讲话,心里就紧张,他立即举手喊道:“李大人,李大人,时间和地点……”
  李肃不好意思地笑笑,说道,“董将军明天凌晨率部赶到千叶岭。董将军的意思是,在黎明前夕发动袭击最为理想。董将军说……”
  李弘连忙打断他,大声叫道:“好,好,好,我知道了。李大人连续飞驰一百六十里,太辛苦了,赶快去歇息……”
  李肃脸色一沉,吃惊地问道:“大人,我们不是立即启程吗?大人的骑兵还在十里之外,还要时间集结,我们还要争取半夜赶到千叶岭,我哪里还有时间歇息?”
  李弘微微笑道:“刚到黄昏,时间上还来得及。你知道,现在我没有调兵的权利。要调动风云铁骑,必须要经过太尉大人亲自批准,没有他的令符,我无权带走一兵一卒。”
  李肃愣了一下,随即眼内闪过一丝轻蔑之色,满脸堆笑地说道:“大人,你从冀州统率五万大军而来,皇上授你兵符,赐你假节,怎么不能调兵?大人,你是不是……”
  李弘连连摇手,笑道:“我当然知道。但是,到了西凉,我们都听太尉大人的调遣,怎么能够私自动用兵符?”
  李肃望了他好半天,张张嘴又闭上了。他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这都是什么人,比鬼都精,转眼间自己就上当了。这下子回去后自己等着挨骂吧。
  董将军和李司马临走前一再交待自己,无论如何都要让李弘瞒着太尉大人把兵带出来。打赢了,立了战功,太尉的计划虽然泡汤了,但好歹是打了一场胜仗,当着大家的面,太尉不但不会归罪,反而会大力夸奖李弘和董卓。但背后,太尉大人肯定要上书弹劾李弘,在西凉前线恃功自傲,恣行骄纵,擅自调兵。至于董将军,因为没有兵符在手,这事自然和他没关系。
  李弘小小年纪就是个中郎将,本来就招人嫉恨,现在不但公然藐视太尉,还私自调兵,表现的贪图功名,目中无人,自然无法让人容忍。因为这件事,他不但得罪了太尉,也得罪了太尉府的其他官员和西凉战场上的诸多将领,将来进入凉州平叛,他肯定要受到排挤和打击。如此一来,他在西凉战场上,人地生疏的,就很难混下去。如果我们逮到机会再让他败几战,他不死也要下大狱。
  但现在看上去,董将军和李司马都失算了。这个年轻人好象对功名利禄无所谓,自己刚才讲得天花乱坠,他连眉头都不皱一下,昏沉沉的好象睡着了。他到底是鲜卑人的奴隶还是哪个皇室门阀的子弟,怎么会对堆在眼前的钱财这么不敢兴趣?是白痴?
  李肃想了一会,郑重其事地说道:“大人,你这个时候去向太尉大人要求率部出击,还要求太尉大人改变他的整个决战计划,太尉大人会答应吗?如果他不答应,你不但得罪了太尉大人,也有挟持重兵威胁太尉大人的意思,你这不是自找苦吃吗?如果你悄悄带着部队和我家大人会合,共同袭击叛军,不但立了西凉平叛的首功,而且太尉大人也高兴。这战说到底还是他指挥的,他的功劳最大,他怎么会不高兴呢?这种一举数得的好事,你怎么想不到呢?”
  李弘笑而不语。
  李肃继续说道“如果太尉大人不同意,你怎么办?这么好的机会就浪费掉吗?如果这个机会浪费了,在美阳战场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我们在美阳城下和叛军杀个昏天暗地,血肉横飞,尸骨无存。一是叛军闻风而遁,大家一无所得。叛军首领边章和韩遂在西凉颇负盛名,相识满天下,你知道太尉手下或者西凉刺史府的官员就没有同情他们或者投靠他们的人?冀州援军已经赶到西凉或者太尉大人的围歼计划就没有泄露出去?边章和韩遂一旦得到这些消息,为了保存实力,他们立刻就会逃窜,而不会等着你们来打。所以如果我们明天不出战,大家都会两手空空,前一段时间的战就白打了。大人率军从冀州赶到西凉,行程三千里,难道就是为了来看看热闹?”
  李弘有点不耐烦了。
  “李大人,如果你想我们明天凌晨赶到千叶岭,你最好现在下去歇息。待我见过太尉大人,征得大人同意之后,我们马上出发。”
  李肃还要再说。
  李弘伸手招来赵云,大声说道:“子龙,请李大人去歇一下。”
  李肃着急了,大声叫道:“李大人,你一再执意要去见太尉大人,你把董将军置于何地?你难道要陷董将军于不义吗?你难道要挑起太尉大人对董将军的不满吗?”
  李弘笑起来。
  “李大人说得好。那你先到太尉大人的中军大帐去,速速向太尉大人禀明董将军的要求。我随后就到。”
  李肃措手不及,呆呆地望着李弘,失望,沮丧,恼怒,懊悔各种各样的神情不断地在他的脸上变换着,刚刚还口若悬河的嘴这时候微微地张着,竟然吐不出一个字来。
  渐渐的,他的神色平静下来,坦然一笑道,“如此打扰李大人了,下官告辞,这就前往太尉大人的大帐。”
  李弘站起来,客气地恭送他走出大帐。
  =======
  左彦望着李肃的背影消失在大帐之外,迎着李弘摇头叹息道:“这个董卓董将军,果然是个狠辣无比的人物,杀人于无形啊。他这一手,应该是一箭几雕啊?”
  李弘大笑道:“我算算,至少有好几头大雕,好象还有几头是带着蛋的母雕。”
  左彦和赵云大笑起来。
  “我真服了那位李大人,一口气说了那么长时间,中间也不停顿一下,连口水都不喝。”赵云叹服道。
  左彦笑道:“大人没有给他说动?”
  “不,说动了。他的说辞还是相当有说服力的。其实我带着风云铁骑连夜赶到千叶岭,也未尝不可。只是现在有不用打仗的机会,我为什么一定要打?这个董卓,太小看我们北疆人了,我多大的军功都立了,还在乎这么点蝇头小利,真是笑话。审大人果然没有说错,可惜审大人高看他了,这种机关算尽的人,谁都看得出来他肚子里有什么货色。太算计了,就落到下乘了。”李弘感叹道。
  “你看我们的太尉大人,忠厚大度,温恭克让,他带着这么一群阴险狡诈的手下,怎么能打胜战?西凉战场迟迟不能平定,恐怕和这位董将军很有点关系。司马大人,你说呢?”李弘问道。
  左彦笑道,“大人战意已动。”
  李弘点点头,笑道:“那位李校尉有一点说的对。虽然这一战打下来,我们艰苦一点,损失大一点,但对西凉叛军的士气是个严重打击,可以在后续的战斗中占据一定的优势。这一战,打比不打好。但要说服太尉大人,必须要提出一个令他更加心动,更加具有诱惑力的计策,否则……”
  “大人似乎胸有成竹了。”左彦望着李弘自信的面容,微微笑道。
  “对。董将军突袭的时机恰到好处,但对于整个战局来说,尚不够完美。太尉大人应该指挥我们完成一个更精彩的布局。”李弘笑道,“子龙,备马,我们去见太尉大人。”
  =======================
  
第四章 立马横枪 第八节(上)
更新时间2006-6-19 14:52:00 字数:3537
 张温很愤怒,很无奈,也很沮丧。
  他望着坐在对面的盖勋和傅燮,问道:“袁大人是什么意见?”
  袁大人就是西征大军的副帅袁滂。他留在长安负责大军的后勤补给。
  “袁大人的意思是,西凉平叛最好能在两个月内结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盖勋捋着黑须,缓缓说道。
  张温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愁眉不展。
  “战场形势变化很快,边章和韩遂没有按着我们预想的那样冒险急进。他们转道美阳,意图先和北宫伯玉会合,然后再攻打长安,所以我们最早定下的计划已经无法实现。”桑羊望着铺在案几上的地图,缓缓说道,“现在太尉大人把战场转移到美阳,还是准备和叛军决一死战。”
  盖勋和傅燮同时望向地图,脸上的神色非常凝重。
  “皇上最近可有手诏来问?”张温问盖勋道。
  盖勋点点头。
  “陛下是什么意思?”
  “国库已空,没钱。去年,鲜卑入侵幽州,冀州黄巾复起。今年初,荆州南阳郡、江夏郡又先后发生叛乱。西凉,从前年年底开始到现在,一年多来,叛军不但没有被剿灭,反而越来越猖獗。朝廷既要花钱在这几个州郡打仗,又要免除这几个州郡的赋税,还要源源不断地给这几个州郡提供赈灾援助,所以没钱了。”
  “幽州还好一点,去年在刘大人和杨大人的指挥下,军民齐心,先后击败了鲜卑人和黄巾军,朝廷也就花了几亿钱赈灾了事。但西凉这个无底洞却是朝廷最大的包袱,从去年到今年,朝廷仅支出军费一项,就达到三十亿钱,相当于过去十年朝廷拨给西凉的军费开支。”
  “元固(盖勋的字),你是怎么回复陛下的?”
  “我大汉国不是没钱,我大汉国非常富裕,但我大汉国钱不在国库里,而是在权贵世族豪门的家里。我只能说这么多,剩下的就是陛下的事情了。”盖勋小声说道。
  傅燮“嗤”的一声冷笑,大声说道:“陛下是天下最富的人,为了贮存钱财,陛下特意在西园造万金楼。陛下在国库里……”
  “闭嘴……”盖勋大声叫道,“正南,你是朝廷大员,怎么讲话口没遮拦的,你这个脾气什么时候能该一改?”
  傅燮恨恨地瞪了盖勋一眼,没有做声。
  “这次让你去洛阳要钱,你倒好,钱没有要到一个,人却给你得罪光了。”盖勋气恼地说道,“司徒大人是朝廷三公,是国家重臣,你堵在司徒府门口,破口大骂,这成何体统?”
  “他是什么狗屁三公,他那司徒是花钱买来的。他是朝廷重臣?有这样狗屁的朝廷重臣吗?李中郎率部西进,行程三千里,耗费两亿钱,他不想办法解决就罢了,反而出主意从我们的西凉军费里开支,我不骂这种祸国殃民的乱臣,我去骂谁?”傅燮站起来,激动地大声说道,“现在西凉战场增加了五万人,三万匹战马,军费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少了,这战怎么打?西凉平叛何时才能结束?难道让士兵们一边打仗,一边饿肚子吗?”
  张温站起来,走到傅燮身边,拍拍他的肩膀说道:“正南无须生气,无须生气。唉……都是我没本事,以至于西凉叛军迟迟不能剿灭,苦了我大汉国,苦了我西凉百姓。惭愧啊。”
  “太尉大人……”傅燮“扑通”跪下,感动地说道,“太尉大人自到西凉以来,夙兴夜寐,呕心沥血,为平叛之事绞尽脑汁,废寝忘食,头发都白了许多。感到惭愧的应该是我们这些下属啊,没有尽心尽责,辜负了陛下和太尉大人的信任。”
  盖勋,桑羊,耿鄙也慌忙跪下,心内颇为不安。张温赶忙一一扶起,摇头无语。
  “太尉大人,如果美阳决战能够成功,或许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耿鄙安慰张温道。
  “决战之念,万万不可。”傅燮大声说道,“太尉大人,这是竭泽而渔的办法,即使此战成功,带给大汉国的也仅仅是暂时的胜利,将来的西凉,将是大汉国一个沉重的包袱。”
  耿鄙立即反驳道:“傅大人,西凉叛军一旦平定,国内就没有战事了。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大汉国力恢复,对付为祸西凉的羌胡,还不是举手之劳。将来把羌人赶出西凉,要比现在剿灭叛军容易得多。”
  “那这几年呢?”傅燮大声问道,“决战之后,西凉还有多少士兵能够留下,这几年西疆的防御怎么办?任由羌胡烧杀掳掠?或者就象司徒大人说的,放弃西凉?西凉平定之后大汉国就没有战事了,这恐怕是耿大人的一厢情愿吧?”
  “正南,朝廷拨给西凉战场的所有钱财和物资,只够我们十五万大军维持到七月初。到了七月,就没有补给运到长安了。两个月时间,我们根本不可能消灭叛军,最多不过夺回金城,将叛军赶过黄河。到了七月,不论我们和西凉叛军谁输谁赢,部队都必须回撤。” 张温苦笑,望着傅燮说道,“我到西凉快一年了,指挥十几万大军,耗费巨资,竟然不能平定西凉叛军,我怎么向皇上交待?”
  停了一下,张温又说道:“也许我这么做,大家会说我是为了自己的仕途。”张温摇摇头,笑道,“其实我不做太尉,我还可以做其他的官。以我和陛下的关系,以我的声名和家世,我不做诸卿至少我还可以做个司隶校尉,轻闲自在多了。你们都知道这个太尉是个什么官。说的好听一点是三公之首,说的难听一点就是皇上的替罪羊。你们可曾见过任职两年以上的太尉?”
  “哈哈……”张温笑起来,苦涩苍凉,“我是个什么人,大家都清楚。虽然我没有什么出众的才能,但我忠心为国,兢兢业业,从来不做贪赃枉法的事,我问心无愧。”
  他望了大家一眼,慢慢说道:“我之所以一再寻找机会和叛军决战,目的很简单,就是要竭泽而渔,先解决西凉的叛军再说。”
  众人愣然。
  “西凉的事这样拖下去,一年,两年,三年,到底要拖到哪一年?要花费国家多少钱?难道非要因为一个西凉就把大汉国拖垮吗?司徒大人那句放弃话西凉的话其实不过是一句气话而已,他的意思是要把西凉的事先放一放。西凉叛军消灭了,西凉部队打完了,西凉羌胡不断入侵,西凉百姓饱受摧残,这都是事实,但为了整个大汉国能够恢复被黄巾叛贼重创之后的元气,为了整个大汉国的百姓不被拖到苦难的深渊,西凉难道就不能暂时承担这几年的苦难吗?”
  “西凉平叛之事如果一拖再拖,三四年下来,就有几百亿钱的支出。三四年之后,朝廷不但入不敷出,负债累累,国家也会因为没有喘息之机,而陷入奄奄一息,日落西山之境。但假如我们平定了叛军,西疆只剩下了羌胡的入侵,我们就可以忍上三四年,等到国家恢复了元气,国库充盈之际,我们再挥军入疆赶走羌胡。到那时,即使花费更多的钱来平定西凉,朝廷也完全支付的起。”
  “对于陛下来说,平叛要比驱赶羌胡重要千万倍。”
  大家默然不语,就连傅燮也无话可说。
  张温突然长叹一声,好象要把满腔的怨愤倾泄而出。
  “但是,现在战局的发展已经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料,要想完成决战的计划,势比登天还难。我大汉国苦啊。”
  “太尉大人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现在形势不是很好吗?”耿鄙安慰道,“明天只要北宫伯玉赶到美阳,我们就可以立即展开行动。”
  “韩遂韩文约才华横溢,非一般人可比啊。本来我们诱敌深入,计划执行的很顺利,但就在我们张开大嘴准备吃他的时候,他却突然跑了。”张温心情沉重地说道,“十五万人先围歼边章,再围歼北宫伯玉,一口一口吃,现在竟然变成一口吃个胖子,还不知道人家给不给吃。西凉的事情,越来越复杂了。”
  他抬头望着盖勋和傅燮说道:“两位大人和边章,韩遂相识多年,你们说说,他们会不会在美阳和我们展开决战?”
  “绝无可能。”傅燮大声说道。盖勋捻着胡须,连连颔首,同意傅燮的意见。
  参军事皇甫郦悄悄走了进来。
  “太尉大人,董将军手下李校尉求见大人,说董将军有重要军情禀报。”
  “快请。”张温心里一惊,大声说道。
  ===
  刚刚走进大营辕门,李弘就碰上了奉命去请他的传令兵。
  赵云拉着马走在他旁边,小声说道:“太尉大人一定答应董将军的建议了。”
  李弘笑道:“太尉大人学识渊博,身边的幕僚也都出类拔萃,眼前的这个局面自然能应付自如。”
  “那大人的设想……”
  “太尉大人既然答应了董将军的建议,他对整个战局肯定有了新的考虑。如果太尉大人的作战策略改变了,那么我的设想也就没有必要再提了。我们刚刚到西凉,还是收敛谨慎一点好,免得被人说成是狂妄之徒。”
  赵云笑了起来。
  “大人自从到了西凉之后,说话行事改变了许多,做什么事都小心翼翼,瞻前顾后的。”
  李弘搂着他的肩膀,大声笑道:“哪一天让你带五万兵,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用力拍拍赵云,感叹地道:“我还想把你们带回去,一个不少地带回冀州。”
  ===
  
  
第四章 立马横枪 第八节(下)
更新时间2006-6-23 16:47:00 字数:3582
 当李弘走进中军大帐时,意外地发现盖勋和傅燮两位大人也在,还有两位不认识的太尉府幕僚。李弘赶忙上前,一一行礼。
  “李中郎来得巧了,我正准备派人去请你,你却不请自到了。”张温笑道,“你到大营有事吗?”
  站在远处的李肃心里顿时紧张起来,双眼向李弘望去。
  “下官准备来看看太尉大人,顺便拜访一下陶司马。”李弘躬身施礼道。
  “拜访陶司马是真,看我是假吧?” 张温笑道,“来,来,让司马大人给你介绍几位同僚。”
  陶谦把孙坚和皇甫郦介绍给李弘认识。孙坚和皇甫郦看到这个声名显赫的北疆豹子,竟然如此年轻,脸上都显出诧异和钦佩的神色,言语间非常客气。
  张温等他们都互相寒暄完了,这才说道:“李中郎,美阳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我们在得到董将军的消息后,及时调整了计划。”
  李弘佯装吃惊地问道:“新情况?叛军合围了?”
  张温笑道:“叛军还没有合围,但董将军有个非常好的袭击行动。文台,你把我们的安排给李中郎说一下。”
  孙坚指着案几上的地图,详细介绍了美阳敌我双方的态势,以及董卓的袭击方案,然后说道:“太尉大人命令李中郎带着幽州铁骑,还有军司马马腾所率的五千凉州铁骑,总共一万七千骑连夜赶到千叶岭会合董将军,由董将军统一指挥,争取在明天清晨发动对叛军大营的袭击。”
  “边章和韩遂只有两条线路可供逃跑。一是北上会合北宫伯玉的部队,一是向西南渭水河方向逃窜,经郿国返回凉州。所以,太尉大人要求你们必须由北向南袭击敌人的大营,确保敌人向西南方向撤退。”
  “太尉大人命令周慎将军,皇甫鸿校尉,徐荣都尉,麴义都尉率五万步骑立即启程,沿渭水河西上,迅速抢占郿国,截断叛军的逃路。同时命令鲜于辅都尉率五万冀州军随后跟进。两军在郿国城下将叛军包围之后,立即予以歼灭。”
  “董将军和李中郎的骑兵部队在敌军逃亡之后,不要追赶,立即撤出战场,沿着岐山东麓,绕过北宫伯玉的部队,奔袭杜阳,截断北宫伯玉的退路。北宫伯玉得知边章和韩遂的部队已经败逃,肯定会掉头返回,向杜阳方向撤退。只要北宫伯玉一撤,美阳城内的步兵立刻出城,随后追击。能不能在杜阳全歼北宫伯玉的五万人马,就看董将军和李中郎的了。”
  孙坚最后说道:“李中郎,可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我解释?”
  李弘赞道:“太尉大人的安排完美无缺,孙大人的解说也非常清楚。我立即出发。”
  张温走到他身边,笑着说道:“兵贵神速,我们现在抢的就是时间,李中郎辛苦了。另外,你到了美阳,要听董将军的指挥。他是西凉名将,作战经验丰富,就是脾气不太好,你要忍让克制一点,知道吗?”
  李弘心里一热,激动地单腿跪下,高声说道:“谨遵太尉大人之命。”
  张温看他谦恭有礼,非常喜欢,赶忙伸手把他扶起来,笑道:“预祝子民旗开得胜。”
  李弘随即向大帐内的诸位大人一一施礼,告辞离去。张温对傅燮使了个眼色。傅燮立即跟了出来。
  ===
  “子民……”
  “大人有何吩咐?”李弘问道。
  “统率凉州铁骑的军司马马腾是前朝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此人武功高强,在西凉屡立战功,但他生性耿直,为人刚直不阿,几乎将所有凉州的官僚得罪光了,所以至今还是一个军司马。如果他在言语上冲撞了李中郎,你千万不要往心里去。”傅燮笑着说道。
  李弘连连点头,感动地说道:“到了凉州,就大人这么一个熟人,承蒙你的关照,太谢谢了。”
  傅燮伸手拍拍他,笑着说道:“这次我到洛阳要粮饷,离开洛阳的时候刘大人特意赶来送我,三番两次托我关照你。只是我现在有名无权,实在帮不上你什么忙。只是这平定凉州叛军的事还要多多倚仗子民啦。”
  李弘笑道:“西凉军队的实力这么雄厚,平定叛军当然还是要倚仗董将军,周将军他们。”
  傅燮警觉地四下看看,然后小声说道:“你要是这么想,这战十有八九都要输。”
  李弘心里一惊,但脸上还是笑呵呵地说道:“大人说笑了。”
  “我们边走边谈。”傅燮一边大步向前,一边笑道,“我把你送到辕门吧。站在这里说话,不太方便。”
  李弘对身边的赵云打了个手势,急忙跟上。
  “西凉叛军的几个首领,尤其是边章,韩遂,北宫伯玉几个人,过去在西凉非常有名气,在西凉百姓中很有威信,他们的朋友非常多,相识之人和受过他们恩惠的人遍布凉州各处。比如说我,我和老边,和文约,就是十一年的朋友。”
  李弘愣然。
  “皇甫嵩为什么被免职?陛下为什么派人收回他的左车骑将军印绶?为什么要把他的槐里侯改为食两千户的都乡候,削户六千?”傅燮问道。
  李弘看了他一眼,回道:“除了被阉宦陷害之外,我听陶司马说,皇甫将军对西凉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好象不同意对西凉叛军进行镇压,和陛下意见相左,所以……”
  “对,陶司马知道其中的隐情,他说得很对。若论打仗用兵,当今天下谁能胜过皇甫将军?陛下不愿意撤换皇甫将军,只好连番催促,结果皇甫将军用了半年时间,耗费十几亿钱,仅仅就将叛军赶过了黄河,然后他天天就在凉州赈灾,不打了。陛下万般无奈,只好将他撤掉,换上了太尉大人。”
  “但太尉大人一到凉州,不但一战未胜,还给叛军赶出了西凉,随即叛军攻击三辅,将战火引到了长安附近。太尉大人虽然打仗不如皇甫将军,但也不至于这么差吧。兵还是那些兵,将还是那些将,而且太尉大人还从洛阳北军带来了周慎将军的二万部队。为什么会一败再败?”
  李弘慢慢的明白了,他的脸色有点难看,心里也忐忑不安起来。
  “皇甫将军和边章,韩遂都是朋友吗?”李弘小声问道。
  “何止是朋友。文约先生和皇甫将军有几十年的交情,两家来往非常密切。”傅燮笑道。
  “董将军呢?”
  “董大人是个武夫,而且是个野蛮狡诈的武夫,所以西凉士子一般不和他交往,但他和北宫伯玉来往甚密,交情很深。董将军帐下有个司马叫李儒,此人家世显赫,因为党锢之祸家破人亡之后,逃到西疆。他和边章,和韩遂的关系非常好。”
  李弘头都大了,他紧张地问道:“那,那马腾和他们……”
  “寿成(马腾的字)?”傅燮叹了一口气,小声说道,“他和边章,和韩遂,和北宫伯玉,李文侯都是八拜之交的兄弟。”
  李弘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身上有点冒冷汗了。
  傅燮望了一眼神情紧张的李弘,惋惜地说道:“老边,文约都是西疆的名人,都是名士,谁知道他们会造反?北宫伯玉是归属羌胡的一个大部落渠帅,威震西疆,和官府的关系一向不错,谁知道他也会造反?说来说去,都是奸佞当道,吏治腐败逼得,西疆几十万百姓没有活路了,不造反怎么办?”
  李弘瞪大了眼睛望着傅燮,眼睛内竟然露出了一丝恐惧。
  “大人,你……”
  傅燮苦笑,说道:“现在太尉手下十万大军有八万是西凉的部队,从主将到士兵,几乎都是西凉人,相当一部分还是归属羌人,你说这战能打赢吗?”
  “这就是太尉大人急急忙忙把你从冀州战场征调到西凉战场的原因。”傅燮说道,“太尉大人实在没有办法,他连秘密奏折都不敢让西凉的信使送,而是派太尉府的官员亲自送。陛下自然知道太尉大人的难处,所以到处物色西进凉州平叛的人选。”
  “我到冀州,除了给刘大人送圣旨外,就是奉旨问问刘大人,你怎么样,行不行,能不能担此重任。但还没有等我回洛阳,陛下已经忍耐不住急诏你集结兵马准备西进了。在他看来,西凉的事远远要比冀州的事重要啊,皇家的陵园全部在长安附近,保住祖宗陵园,那是大汉朝的头等国事啊。”
  李弘非常震骇。原来西凉的事情这么复杂。自己被征调到西凉战场还有这么复杂的内幕。审配审大人说的那些叫自己小心防备的事和这件事比起来,简直就是不值一提。现在不仅仅是自己会不会被人杀掉的问题,而是自己什么时候被人杀掉的问题了。
  “但如今我只有五万人马在手,我在西凉人生地不熟的,想独自击败叛军根本不可能。”李弘沮丧地说道。
  傅燮没有作声。
  “太尉大人的安排估计马上就会泄露。我们现在还有必要赶到千叶岭会合董将军,袭击叛军大营吗?”李弘疑惑地问道。
  “董将军既然来向太尉大人邀战,袭击就一定是真的,他想立一点军功。问题是,他是真打,还是假打?如果是真打,韩遂会不会提前得到消息?叛军会不会抢在我们之前赶到郿国,顺利撤回凉州?”傅燮说道。
  李弘想了一会,小声问道:“太尉大人是不是另有歼敌之策?”
  傅燮点点头,慢慢说道:“太尉大人怎么想我不知道,但他让你在大营之外稍等片刻,太尉府的长史大人将和你一同前往。”
  ===
  
  
第四章 立马横枪 第九节(上)
更新时间2006-6-27 9:35:00 字数:3072
 黄昏,一抹残阳慢慢地没入地平线下,留下几片红彤彤的云彩,依旧流连在苍茫的暮霭里。
  大帐之外的空地上,韩遂负手而立,默默地望着昏暗的天空,心中思绪万千。
  他不愿意造反,这是事实。造反了,他就是大汉朝的叛逆,是大汉朝的罪人,就是死了,也永世翻不了身。因为他的造反,他给自己的家族亲人带来了死亡的命运,让自己名震天下的老师遭到了世人的唾骂,让自己的朋友陷入了痛苦和危险的境地。自己这么做到底为了什么?为了家人的性命?这个理由是笑话。造反了,不仅仅是家人,就连自己的亲戚,九族以内的亲戚都会被诛杀。
  但他的确有一个理由,一个他愿意造反的理由。他要让西凉的百姓过上好一点的日子,不再象蝼蚁一样受到官府的欺压凌辱,不再在水深火热之中啼饥号寒,不再在凄风苦雨之中悲惨无助的死去。他要和这个黑暗的天斗一斗。
  他还有一个心愿,只有他还活着,还带着西凉大军,大汉朝的任何一个官吏就休想踏进西凉一步,休想再敲骨吸髓,荼毒生灵,他要扭转乾坤,拨云见日。
  造反之后,他们的部队席卷了西凉大部分州郡,夺城拔寨,所向披靡,但接着的问题就是朝廷的援助没有了。西凉已经两年没有得到朝廷一贯钱的援助,加上西凉这两年各地一直都在打仗,所以天地荒芜,牲畜剧减,最终导致了西凉经济的彻底崩溃。西凉百姓突然之间更穷了,更没有活路了。
  西凉穷,贫瘠,不论是畜牧还是农耕,都无法满足十几万军队和几十万百姓的最基本需要。
  多少年了,西凉一直都在遭受着各族胡人的入侵,兵连祸结,战争不断,加上各地官吏倒行逆施,横征暴敛,造成了西凉民生凋敝,民穷财匮,哀鸿遍野。普通百姓们每年都是靠朝廷的拨款救济,才能得以维持生存。但也正是因为西凉的贫穷,持续的战争和救济,才造成了西凉各地的官府是整个大汉朝最黑暗最腐败的地方。
  去年上半年,西凉因为得到皇甫嵩的救助,各地百姓尚能勉强度日。但从去年秋天张温到了西凉之后,情况就急剧恶化了。
  张温到了西凉,全然不顾西凉百姓的死活,一味地督促官军剿匪平叛。边章等人虽然率军击败了张温,将他赶出了西凉,但西凉百姓的生存问题却越来越严重。他们也曾想过占据三辅,打下长安,为解决西凉百姓的温饱而大肆掳掠一番,但因为下雪,最终功亏一篑。
  这个冬天,西凉各地的百姓死去了许多,许多地方发生了人吃人的事。
  这不是他们造反想要的结果,这和他们造反的目的差距太远了。他们造反,是想让百姓不再受到官府的欺压,过得好一点。他们完全没有想到事情会演变成这样。过去,那些官僚虽然贪污腐败,但朝廷的援助还是每年源源不断地运到西凉,在最困难的时候,大家尚可勉强度日,西凉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象去年冬天那样成片成片饿死人冻死人的事情。难道,造反是错误的吗?
  今年就更不行了。今年,如果部队不能打进长安,大肆掳掠一批财物粮食带回西凉,西凉的百姓将要死去更多。如果情况一直得不到改善,一直这样继续下去,要不了几年,西凉的百姓就要死光了。西凉的百姓没有了,他们怎么生存?到了那个时候,不要官军平叛,西凉的叛军就销声匿迹了。
  边章为此痛哭失声。他要投降,他要领着大家投降。事实太残酷了。他宁愿自己死,自己的家人宗族都被处死,他也不愿意看到西凉的几十万百姓因为他们的造反而全部死去。
  大家坐在一起商量。今年,部队如果能打下三辅,占据长安,就会有大量的钱财,大量的粮食,西凉就可以得到喘息的机会,大家都还有活路。如果不行,恐怕只有投降了。
  现在官军的部队里,除了从洛阳赶来的周慎两万北军,其余全部都是西凉人。这些西凉人很多是他们的朋友,大家都知道他们为什么造反,都知道西凉的现状,所以谁都不会真刀真枪的和他们交手。这些朋友中,有些人甚至巴不得他们马上带着部队打到长安去。西凉的将来,西凉几十万百姓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甚至于超过了他们对皇帝陛下的忠心。所以韩遂有信心。
  他现在担心的是董卓,还有就是从冀州赶来的援军。
  董卓和北宫伯玉是好朋友,和他没有太深的交情,他一向瞧不起这个人。他的老师张奂非常鄙视董卓,曾经把董卓贿赂他的财物丢出了大门。去年皇甫嵩在西凉平叛时,董卓还是中郎将,屯兵在武威郡的姑臧。他奉命率军过了黄河之后,和皇甫嵩非常有默契,待在陇西一战未打。后来他升了将军,归张温节制之后,事情就有了变化。董卓的本性很贪婪,非常贪婪,无论是权势,钱财还是女人,他都垂涎三尺。这也无可厚非,西凉这种人多了。但他在贪婪之外还残忍和嗜血,极度的残忍和嗜血,这在西凉就他一个。
  所以当董卓通过北宫伯玉来向他们要钱时,他们感到了危机。西凉战场上,论实力,就他最厉害。如果他带头反击,事情就很麻烦。自己要给,但边章不同意,坚决不同意。
  还有就是从冀州来的李弘。他已通过朋友,知道了李弘其人和他的风云铁骑。这样厉害的年轻人到了西凉战场,对西凉来说,到底是祸还是福呢?
  面对一只凶猛的豹子,外加一只虎视眈眈的豺狼,韩遂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他心里不免惴惴不安起来。
  杨秋匆匆走了过来。杨秋是归属羌人,一个部落首领。
  “将军,六月惊雷派人来了。”
  韩遂心中一喜,急忙问道:“雷帅的位置在哪里?”
  “快到陈仓了。”杨秋笑道,“雷帅这次速度奇快,大概是怕我们先打进长安,抢了他的那份钱财。”
  韩遂轻轻一笑。他抬头望望天边最后一丝余霞,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意。这几个羌人兄弟,永远都是自己真正的好朋友。
  ===
  漆黑的夜空,繁星点点,一弯弦月悄然挂在遥远的天际。
  李弘,李肃并肩而立,远远望着一支飞驰而来的骑兵大军。
  战马奔腾的轰鸣声震耳欲聋,溅起的满天灰尘几乎遮掩了半边夜空。
  李弘飞身下马,迎上纵马而来的马腾。
  李肃稍稍犹豫了一下。一个中郎将下马去迎一个军司马,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自己的官职虽然比马腾高一截,但比起李弘,自己又低了一点。既然主将都下马去接,自己只好也下马了。
  马腾高大结实的身躯就象一堵墙,给人一种牢不可破的感觉。方方正正的一张脸,浓眉大眼,双目顾盼之间虎虎生威,锋芒毕露。
  李弘立即认出了他,这种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超群绝伦,一看就是那种肝胆相照,义薄云天的好汉。
  李弘暗暗喝了一声采,高声大叫道:“是马大人吗?”
  马腾显然很吃惊,他从来没有看过一个比自己官职高多了的大人亲自下马来接。马腾赶忙下马,远远地躬身行礼,大声说道:“下官马腾,拜见中郎将大人。”
  李弘几步就跑到马腾身边,笑着说道:“马大人,你来得好快啊。”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