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外名人传记百部-屈原

_2 佚名(现代)
还是要坚持自己以前的政治理想,这种态度决不改变。命运使我处在这幽暗、僻远之地而使我身心交瘁。我愿趁自己还年轻的时候有所作为。
屈原流浪、徘徊汉北期间最重要的作品是《天问》。《天问》是屈原的作品,汉代学者确信无疑,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说 :“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汉代其他学者如刘向、扬雄、王逸等也无异词。但因《天问》形式奇特、文字深奥,加上流传过程中有错简和异文,因而也有人认为不是屈原的作品。自宋代罗□提疑问之后,清人王邦采以及近世学者纷纷追随,从不同角度证实《天问》非屈原所作。如胡适《读楚辞》说 :“《 天问》文理不通,见解卑陋,全无文学价值,我们可以断定为后人杂凑起来的”。此外 ,著名学者郑振铎、谭戒甫等也认为《天问》的作者不是屈原。但因为这些否定论者持论根据不足,且多臆测之词,所以不被学术界所接受。学者们绝大多数认为《天问》系屈原所作。
关于《天问》的写作年代也有不同的说法,汉代王逸认为是放逐于江南时所作,即为顷襄王时的作品;唐代柳宗元《天对》认为作于楚怀王朝。近现代的学屈原传                       52·者们也有不同意见,游国思《楚辞概论》认为是屈原遭谗被疏时所作;陈子展《天问题解》认为作于放逐汉北之时,约怀王二十五年左右;郭沫若《屈原研究》认为作于顷襄王七年;陆侃如《屈原评传》则说《天问》是屈原流放江南时,用六年时间写成的,写定之时已到沉江前夕,“《天问 》可能是绝笔 ,不久便自沉了”。
由于本篇并没有具体写到屈原的经历,更没有有关的时间线索,确定它的写作时间较为困难,但也并非完全无线索可寻。王逸《楚辞章句》的题解说 :“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嗟号昊□,仰天叹息。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周流罢倦,休息其下,仰见图画,因书其壁,呵而问之。”我们不同意王逸放逐江南时作《天问》的说法,也不能相信其墙壁能盛下1553字、383行的一篇长诗。但是屈原受壁画启发然后多方联想撰成此诗是极有可能的。屈原放浪汉北时到过汉水上的宜都,宜都就是楚昭王的鄀都。宜都还保存着宏伟的楚先王庙和公卿祠堂,里面的墙壁上有许多各种各样的图画。这种壁画到西汉初期还是相当发达的 。如汉西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曾做过详细的描绘 :“图画天地,品类群生。杂物奇怪,山神海灵。写载其状,托之丹青。屈原传                       53·千变万化,事各缪形。随色象类,曲得其情 。”壁画的内容则从天地开辟到忠臣孝子、烈士贞女无所不包。这些壁画肯定有许多是汉代以前就存在的。另外,从本篇抒发的情感来看,虽然充满愤懑和愁思,但没有绝望,篇末有“悟过改更,我又何言 ”,是盼望楚怀王能够痛改前非、重新振作起来。因此我们断定《天问》是流浪汉北时的作品。
本篇的题旨,自王逸以来就有不同的说法。王逸《楚辞章句》说 :“《 天问》者,屈原之所作也。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 。”也就是说“天问”就是“问天”的意思。唐柳宗元《天对》认为是借天而问。清王夫之《楚辞通释》认为是屈原替天发问,问的对象是那些平庸君王、谗佞之臣。清李陈玉《楚辞笺注》认为是在天的面前的疑问,天即上帝。清戴震《屈原赋注》认为 :“问,难也。天地之大,有非恒情所可测者,设难以问之 。”意思是说天地之间凡是常情不能理解的问题都在所问之列 。“天”字在这里差不多等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客观世界,包括一切自然问题和社会问题。
屈原一生遭遇不幸,他一心为国,反而被谗受谤,王道直行,竭忠尽智,反而被排挤打击,他怀疑“天道”是否公平。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说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屈原传                       54·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概括了屈原创作《天问》的动机。由此看来,戴震的说法更切题意。
《天问》虽涉及神话传说、怪物行事和历史人事等极为广博的内容,但其主旨仍可以归结为探求国家废兴存亡的根本道路。有道则兴,无道而亡,穷兵黩武,拒不纳谏,沉溺淫乐,斥逐贤臣,任用奸佞,是国家败亡的根本。这种思想与司马迁“反天道、重人事”的观点正相一致,因为在这一点上的共鸣,司马迁才“悲其志”。
《天问》大体上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到“羿焉彃日,乌焉解羽 ”,问天地的形成,是关于大自然的传说;第二部分从“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到“易之以百两,卒无禄 ”,问人事兴衰,是关于社会历史的传说;第三部分自“薄暮雷电,归何忧”到“何试上自予,忠名弥彰 ”,就楚国历史和时事发问。痛悼楚王弃贤、信谗、多忌,希望楚王改过自新。全篇条理清楚,先问天地形成,次问人事兴衰,最后归结到楚国的现实政治,顺理成章。
《天问》共172问,开头用一个“曰”字领起,对事用“何”、“胡 ”,对地用“安”、“焉 ”,对人用“谁”进行诘问和责难。诗人首先抨击了迷信的宇宙屈原传                       55·观: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闇,谁能极之?
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明明闇闇,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天所何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出自汤谷,次于蒙汜,
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
诗人对宇宙混沌开辟、天体、地形构造、日月星辰的运行等传统见解,表示怀疑:远古开始的情况,屈原传                       56·是谁把它传说下来的,天地还没有形成,根据什么来考察?白天黑夜未分、一片朦胧晦暗,谁能把它弄清楚?宇宙间充满混沌之气,这种无形之像,凭什么来辨认它?阴阳参合、化育万物,可是阴阳的本源是什么,它们为什么会变化。天有九重,是谁营造、又是谁计算的?这工程多么巨大,最初设计它的又是何人?斗柄和维星是怎样系结的 ?天极又支撑在哪里 ?八柱是怎样支撑着天,东南的地势为什么偏低?天体的九野之间,是怎样衔接相连?天域广大,隅隈众多,谁能知道它们的数目呢?天在什么地方与地相合?十二辰又如何划分?日月系在哪里,星星又陈列在何处?太阳从汤谷升起,晚上住在蒙汜,从天亮到天黑,它到底走了多少路?月亮有什么神术,为什么总是死而复生?顾菟在月亮的肚子里,它对月亮有什么好处?
诗人对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盖天说”提出了责难。“盖天说”主张天是圆的,像一把张开的伞 ,地像方形的棋盘,天斜罩在地上,以北极星(北辰)为轴心旋转。四周有八根柱子支撑。屈原怀疑“盖天说”,既有他对现实社会忧愤的情感因素,也表现了他探索真理的精神。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号召全世界人民纪念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与波兰创造“天体运行”学说的科学家哥白尼并列。当然屈原在科学上的成就远不如哥白尼,他被推为世界名人也不是因为屈原传                        57·他天文学的成就。但是“屈原在他所生长的时代里,他的敢于怀疑传统学说而企求真理的精神,在古代可算是首举义旗的。《天问 》这篇大诗,早在公元前3世纪末已经打下了哥白尼思想的基石。恩格斯曾经把哥白尼看作是把科学从神权束缚中解放出来的革命战士。而我们伟大诗人屈原,则可以说是“冲破原始误解的黑夜中的举火者”(胡小石《屈原与古神话 》)。
在第一部分中,诗人还对昼、夜、晦、明、山、川、州、谷等都发出疑问,对洪水传说,对女神“女岐无合”而“感生”的离奇说法,对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对昆仑、悬圃、石林、黑水的传闻等也都怀疑。从屈原的怀疑和否定中,我们可以看出屈原进步的宇宙观。
第二部分所问的是古代史实,从人类始祖到治水的鲧、禹;从后羿的英雄事迹到夏、商、周三代的兴衰成败,几乎都一一做了质问。
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
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台桑?
闵妃匹合,厥身是继;
胡维嗜不同味,而快□饱?
启代益作后,卒然离□。
何启惟忧,而能拘是达?
皆归射□,而无害厥躬。
屈原传                        58·
何后益作革,而禹播降?
启棘宾商,九辩九歌。
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地。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
胡射夫河伯,而妻彼洛嫔?
冯珧利决,封豨是射;
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
浞娶纯狐,眩妻爰谋;
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
禹把全部精力献给了治水的功业,下去视察天下,怎么会与涂山氏之女在台桑通婚?禹怜爱涂山氏女而和她婚配,使自身后继有人;为什么他与别人的兴趣不同,而不贪图一朝的欢乐就离开了她。夏启想取代伯益,终于遭到囚禁的忧患。为什么启当初落难,又能够从监狱中逃离?禹和益都以恭敬、谨慎为依归,他们本身都没有什么恶德?为什么伯益失败,而禹却繁盛昌隆。启屡次送美女给天帝,得到了天乐《九歌》、《九辩》,为什么偏爱儿子却杀害了他母亲 ,使她身体裂开而委弃于地呢?天帝派夷羿下来,是为了革除夏民的忧患,他为什么射瞎了河伯的眼睛,又娶洛嫔为妻?羿用装饰着贝壳的大弓,射杀了大野猪,为什么他把最肥美的祭肉恭恭敬敬地献上去,天帝还不领屈原传                       59·情赏光?寒浞娶了纯狐氏女,就与后羿这个迷惑人的老婆一道来谋害羿。羿有射穿七层皮革的力量,寒浞与纯狐女又怎么能够合伙吞并他?
这里涉及的四个主要人物是禹、羿、益、启。在我国古代的传说中,禹与羿是两位伟大的人物。上帝赐给禹息壤,赐给羿彤弓、素□。禹重建了大地,羿射下九日,他们拯救人类于水火之中,但两个人的遭遇却有天壤之别。虽然他们的个人品德也相似,后羿强娶了河伯之妻洛嫔,禹则与涂山女相通,但两人所得到的结果却不一样:禹的儿孙繁衍昌隆,而羿却被人吞灭。诗人不仅对传说非常怀疑,而且对天帝是否公平,也持怀疑态度。益是受天命到人间辅佐大禹的,可却被人间的启略施小技——送给天帝美女而取代了。由此也可看出天命很不可靠。
天命反侧,何罚何佑?
齐桓九会,卒然身杀!
彼王纣之躬,孰使乱惑?
何恶辅弼,谗谄是服?
比士何逆,而抑沈之?
雷开阿顺,而赐封之?
何圣人之一德,卒其异方?
梅伯受醢,箕子佯狂?
屈原传                        60·
天命是反复无常的,它到底惩罚什么?保佑什么?齐桓公曾经九次召集诸侯会盟,可是到头来还是被困身死!殷纣王这个独夫,是谁使他昏乱迷惑的?纣王什么憎恶忠直辅佐之臣,而信用谗谀小人?比士有什不顺从纣王的事情,而遭到压制沉没?雷开如何逢迎拍马,而被殷纣王赐金封爵?为什么圣人的品德相同,而最终他们的表现方式却不一样:梅伯被剁成了肉酱,箕子却装疯卖傻?
这一连串的问题在诗人的心目中早就有明确的答案了 :“后辛(指纣王)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 !”殷纣王残害忠良、滥杀无辜,使殷朝的天下不能长久。哪一个不正义的人能够任用,哪一件不善的事能够施行于天下呢?诗人之所以这样问,乃是由于对黑暗现实的愤激:时世浑浊,统治者进谗弃贤、是非不分,赏罚不明。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涨,贤士无名。诗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表现了诗人尖锐的批判精神和进步的历史观、政治观。
《天问》的最后一部分归结到楚国的社会现实:
薄暮雷电,归何忧!
厥严不奉,帝何求?
伏匿穴处,爰何云?
屈原传                       61·
荆勋作师,夫何长?
悟过改更,我又何言?
吴光争国,久余是胜。
何环穿自闾社丘陵,爱出子文。
吾告堵敖以不长,
何试上自予,忠名弥彰。
楚国好似处在风雨如晦的时刻,结局令人担忧!它的威严既不能保持,祈求上天又有什么用?我身居草莽、隐伏山洞,对国事还有什么可说?楚国动辄兴兵打仗,国势衰微,国运哪能长久?昔年吴王阖庐和楚国相争,攻入郢都,战胜了我们;假如君王能够悔悟,吸取教训,进行改革,我还有什么话可说的?斗伯比环闾穿社,越过小山,和郧女私通,怎么会生出一个有令尹才能的子文?我来说说堵敖(即楚文王子熊□)统治不长的事,为什么他的弟弟熊恽将他杀死,自己继任王位,他的忠名反而更加昭著?
诗人对楚国的政治形势极其担忧,深怕楚怀王荒淫误国,重蹈楚昭王时被吴攻破郢都的故辙,所以急切期望怀王觉悟、改过自新、刷新朝政,扭转楚国在割据战争中被动的局面。
《天问》保存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历史的资料,更重要的是它传达了屈原的精神。郭沫若《屈原赋今屈原传                       62·译》中说 :“通过这篇,可以看出屈原思想的博大和它的性质。屈原毫无疑问是一位唯物的理智主义者,现实的人道主义者。他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代表他所处的时代的进步一面 。”《 天问》中渗透着诗人的政治见解,也反映了他大胆的怀疑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态度,是极富于现实性的奇文。
《天问》在艺术上的特点极其显明,它通篇用问句组成,全诗共172问。虽全是问句,但基本是有问无答,实际上是诗人借用问句的形式抒发自己内心愤懑的情感,用的都是反问句。并且《天问》基本以四字为一行但杂以三言、五言、六言、七言,以四行为一小节。由于《天问》有错简、也可能有散佚,节、韵已不能完全划一,但总的来看还是极有规律的。正如郭沫若《屈原研究》所说 :“《 天问》这篇要算空前绝后的第一等奇文字。……以那种主于以四字为句、四句为节的板滞的格调,而问得参差历落,奇矫活突,毫无板滞的神气,简直可以惊为神工 。”《 天问》已经完全摆脱了《诗经》四字句的束缚而创制了新的体式,从艺术形式上说是对《诗经》的突破性发展。屈原传                       63·
谏武关之会
公元前303年,屈原此时仍在汉北流浪。齐、魏、韩三国因楚国破坏合纵联盟、与秦和好,共同兴兵伐楚。怀王赶忙将太子熊横送到秦国当人质,以求得秦国的救援,秦昭王发兵救楚,三国见秦楚联合,知道抵抗不住,便退回军马。但第二年(公元前302年,怀王二十七年)为质于秦的楚太子与秦国大夫私斗太子杀死秦大夫,逃回楚国,秦楚盟约破裂。公元前301年,秦国联合齐、韩、魏三国一起攻楚,楚将唐昧被杀,重丘失守。公元前300年( 怀王二十九年),秦军又大举进攻楚国,楚军大败,二万士卒遇难,大将景缺殉职,新城失守。楚国局势再度陷入危机。这时楚怀王也害怕起来,考虑到只有与齐再度联合,才可阻止秦国攻楚。于是派人将正避地汉北的屈原召回郢都,让他带着太子横作人质到齐国恢复邦交。但此时齐宣王已死,齐□王当政,在屈原多方面的努力下,齐□王勉强答应重订盟交,但不愿在军事上提供有力的援助。秦昭王对这一点也看得很明白,于公元前299年给云集楚国西北边境的军队下令,向楚国发动进攻,夺取楚国八城,之后秦昭王利用军事上的优势,对楚国采取怀柔政策,进行政治攻势,与楚和屈原传                       64·好。秦昭王娶楚国王室女儿为后,熊横娶秦国女儿为妻。郑袖的儿子子兰也娶了一个秦国女儿,在这种情况下秦昭王派人给怀王送来了一封通牒性的书信,信中说:
始寡人与王约为弟兄 ,盟于黄棘(今河南新野),太子为质,至欢也。太子凌杀寡人重臣,不谢而亡去。寡人诚不盛怒,使兵侵君王之边,今闻君王乃令太子质于齐以求平。寡人与楚接境攘界,故为婚姻,所从相亲久矣。而今秦楚不欢,则无以令诸侯。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 ,寡人之愿也,敢以闻下执事。(《史记楚世家》)
楚怀王接到信后十分为难,如到武关赴会,惟恐秦国再次耍弄手段欺骗他;如不去,秦国定然再发兵攻楚,楚国将有灭国的危险。屈原不顾自己地位微贱,强行进谏楚怀王 :“秦国是虎狼之国,秦昭王凶狠狡诈,武关之会肯定是个骗局,千万不要相信,不能去。”但怀王的小儿子子兰是个亲秦派,力劝怀王入秦赴约:“父王,以前秦楚交兵,罪在张仪。张仪死后,两国在黄棘盟约,永结兄弟之好,而且两国联姻,世为婚姻之国。虽黄棘盟约后又闹了些误会,我看也主要是楚国的责任,何况屈大夫联齐抗秦,使秦国受到危胁,秦国怎能不反抗呢?如今屈大夫还要危言耸听、固执己见,父王拿定主意,千万不能听信他的话。现在是屈原传                       65·秦国最为强大,如果楚国能与秦国结为联盟,其他诸侯国不敢入侵,可保楚国江山稳固;如您不去,则秦国大军进犯楚国,后果不堪设想,万请父王三思啊!”怀王反复考虑,终于惧怕秦王兴师问罪 ,不顾屈原等人的反对,决定赴武关相会。
临行那天,令尹昭睢和屈原又进行劝谏。屈原说:“大王,为了楚国的前途和命运,您千万不能赴约,此行若有差错,将危及社稷安危 。”怀王虽又有些犹豫,经不住子兰等在旁边再三催促。终于还是挥挥手,让扈从们起驾,朝着武关而去了。
一进武关,秦昭王就命令伏兵封住关门,胁迫怀王到秦都咸阳,要楚怀王割让黔中郡。楚怀王无可奈何,要求先订立盟约然后割地,但秦昭王坚持先割地而后订盟。怀王这时才彻底明白自己又上了秦国的当,他十分气愤,说 :“秦国愿与楚国盟约友好,我楚国诚心诚意希望两国永不交兵,故此不远千里而来,没想到秦王又耍花招欺骗我们,这哪里是要结盟,分明是坑害楚国,我悔不听屈大夫之言,以致又上了你们的当。你们欺骗我又强迫我割地 ,我死也不答应”。秦国要挟割地的目的达不到,就将怀王扣留在秦国,想以此造成楚国内乱,再寻找机会攻打楚国。
楚国为了摆脱困境,对付秦国,打算令立新君,郑袖想让他小儿子子兰当楚王,让上官大夫等人到处屈原传                        66·活动,散布什么“要立怀王在楚国境内的儿子为王”。当时太子熊横还在齐国做人质,没在楚国。令尹昭睢等坚决反对,认为熊横早年已确立为太子,是王位的合法继承人,如今废长立幼,必定造成人心不稳、国家内乱。因昭睢身为令尹,他的地位举足轻重,他的话也言之成理。因此郑袖、上官大夫等虽竭力反对也无可奈何。昭睢亲自到了齐国,和齐国进行了谈判,终于将太子熊横迎回楚国,立为楚王,是为顷襄王。
顷襄王是个花花公子,没有政治头脑,也没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比他的父亲怀王还要平庸无能。他上台后更是贤愚不分、忠奸不辨。听信子兰、上官大夫等人的谗言,免了非常具有治国才能的令尹昭睢,而让他的弟弟、卑鄙无耻的小人子兰继任。兄弟两个:一个昏君、一个佞臣,把持朝政,楚国政治更加黑暗。正直的屈原更无出头之日了。
楚怀王听信小人谗言,在改革朝政与亲齐抗秦的政策上反复变化,再加上小人的嫉贤妒能,已使楚国日益走向衰落,而如今怀王又被秦国骗去软禁在咸阳,顷襄王和令尹子兰不仅平庸无能,而且专横跋扈。屈原感叹原本强盛的楚国如今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悲愤不已,“嫉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 ,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史记屈原列传》)。在这个时期,屈原创作了他屈原传                       67·的代表作、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
这时(顷襄王二年)被软禁在秦国的怀王从秦国逃了出来,可是很快被秦国发觉,立即派兵封锁了回楚的必经之路。怀王从小道跑到赵国,求其收纳,但赵国害怕秦国兴兵问罪,不敢答应。怀王想再转到魏国,但不幸的是秦国的追兵赶到了。怀王又被逮捕,带回秦国,怀王忧惧成疾,第二年死在秦国。秦国在诸侯各国的指责声中将怀王灵柩归还给楚国,在楚国引起了极大反响。广大民众对怀王当政时的所作所为不满,但他被骗入秦以后,毕竟拒绝了秦国割地的要挟,表现了楚民族的强烈的爱国精神。他在秦国忍辱而死,激起了人们对他的同情和哀思,也唤起了他们对楚国命运的担忧,并燃起了人们强烈的复仇火焰。因此人们对怀王之死,“皆怜之,如悲亲戚”(《史记楚世家》)。人们在哀伤、痛悼怀王之死的同时,自然怨恨硬劝怀王入秦盟约的子兰等人,纷纷指责子兰用心不良,误国害民,同时对极力拦阻怀王入秦的屈原、昭睢等备加称赞,纷纷称赞他们忠肝义胆、有政治远见,为他们被疏、被黜鸣不平,也期待着新上任的顷襄王明察是非,重用屈原,励精图志,振兴楚国。顷襄王虽迫于公愤,也由于父仇,断绝了与秦国的关系,但他并没有发愤图强,报仇雪耻;而更加忠奸不分、是非不明,根本不打算任用忠诚正直的屈原。子兰遭到屈原传                       68·国人反对,而屈原却深受民众爱戴,这本身就使子兰十分嫉恨。屈原又当众指责他的所作所为,他甚至怀疑广大民众怨恨、指责他是屈原鼓动的结果,因此非常讨厌屈原。他唆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竭力诋毁屈原。顷襄王听信谗言,免去屈原三闾大夫的职位,将他驱逐出郢都,流放到江南湘西一带寂寥的荒野。屈原传                       69·
忧愁幽思作《离骚》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全篇共370句、2477字(宋洪光祖认为“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两句乃为后人所增,没有计算在内),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长的一篇政治抒情诗,也是世界文学中辉映千古的杰作。
《离骚》篇名的解释很多。最早的解释是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引淮南王刘安《离骚传》中的话:“离骚者,犹离忧也。”但这话说得比较含糊,很容易让人将“离”与“骚”分开来理解,如班固在《离骚赞序》中说 :“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 。”这是将“离”训为“罹”,“罹”就是遭受的意思,“离忧”便成了“遭受忧愁”。而王逸《楚辞章句》说 :“离,别也 。骚,愁也。”直接地将“离”解释成离别,“离骚”也就是“别愁”。今人游国思先生认为《离骚》这一名称具有双重含义。从音乐方面说是当时楚国的一种曲名,从古音韵学的角度考察,“离骚”就是“劳商”,王逸注云:“《驾辩》《劳商》皆曲名也。”从意义方面来说,“离骚”二字又有牢骚不平的意思。牢愁、牢骚与离骚,古并以双声叠韵通转。以上三种说法中,我们认为游国恩先生的说法是屈原传                       70·比较妥当的 。屈原的作品与民间文学有不解之缘 ,“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黄伯恩《 翼骚序》),那么作品的名称用民间歌曲的问题 ,自然是极有可能的。如《九歌》就是如此。
关于《离骚》的创作年代,旧说多以为作于怀王朝屈原被疏(或被放)以后,但未说明具体时间。洪光祖《楚辞补注》定为怀王十六年左右。近现代学者们根据《史记屈原列传》等资料,又提出了种种解释:陆侃如《屈原评传》以为作于怀王十三四年遭谗去职之后。姜亮夫《屈原赋校注》认为始作于怀王十六年,成于顷襄王初年。游国恩《楚辞概论》推为顷襄王三年或三年后。郭沫若《屈原研究》认为作于顷襄王二十一年即自沉之年。我们认为《离骚》应作于怀王三十年前后。理由是:一、这一年屈原五十五岁,与作品中反复申述的“老冉冉其将至”、“及余饰之方壮”将老而未老的年纪相符 。二、从《 离骚》抒发的忧愤的深广和创作上表现的宏伟的气魄来看,不像是在老年,最适合的年龄是在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三、结合史实看,怀王二十五年至三十年间楚国所发生的一系列大事件在《离骚》中都有所反映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味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只有在党人所走的道路的危险性充分暴露时,诗人才会作如此论断。而这种危险到怀王三十年时已屈原传                       71·经非常清楚了。“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说明怀王反复无常已不只一两次了。据此推断 ,《离骚》当作于怀王三十年前后,怀王入武关之后、被囚死于秦之前。《离骚 》中没有透露出怀王囚死秦的消息,估计不可能作于怀王死于秦国之后。
《离骚》是一篇令人回肠荡气的长诗,它全面地反映了屈原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全篇可分若干自然段,但根据整篇诗的思想内容来看,大致可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诗人回顾了自己殚思竭虑、变法图强、改革朝政的历程,后一部分则写诗人遭谗被疏后内心产生的种种矛盾,以及誓死殉于理想、殉于祖国的决心。诗中对楚国腐朽贵族颠倒是非、嫉贤害能的黑暗统治和误国行为做了尖锐抨击,也倾吐了诗人赤诚的爱国信念和救国无门的极端痛苦和忧伤。全诗情感起伏强烈,震撼人心。
从开篇到“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是前半部分。首先自叙世系、祖考、诞生和命名。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诗人以极其庄重的口吻,叙述自己的家世,说自屈原传                       72·己高贵的出身:是高阳帝颛顼的后代,与楚王本属同宗之亲。自己的生辰也与人不同,恰好是生在寅年寅日庚寅日。高贵的出身,奇异的生辰,加上父亲赐给他的美名使他充满了自信。作为楚国王室的宗室之亲,他对楚国的存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他父亲伯庸给他的命名正是屈原一生坚持遵守的信条 :“正则”是公正而有原则;“灵均”是灵善而能均一。
接下去诗人表白自己的品德、才能和理想以及自己献身君国的愿望。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这一段大意是说:时光过得飞快,我总好像是赶不上似的,怕是年岁不等人。我早晨到山上拔木兰,黄昏还在水边采集宿莽。时光匆匆而过,毫不停留;春去秋来,季节不断更替。想黄叶在西风里片片飘零,恐怕美人也将逐渐衰老。趁着壮盛之年赶紧摈弃恶德,去改变那不好的作法,如果你打算骑上骏马驰骋,那屈原传                       73·么来吧,我来给你引路!
这里的“拔木兰”、“揽宿莽”不过是修养品德的形象化说法。木兰去皮不死,宿莽经冬不枯,都是坚实而有耐性的植物,用来隐喻自己勤勉进修,培养坚贞不屈的高贵品德。而惟恐“草木零落”、“美人迟暮”都是指怕时光白白流走,应趁年轻盛壮之时有所作为。屈原忧虑的是楚国的前途,他的理想是使楚国富强,帮助楚王做一个中兴之主。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诗人并不害怕自身遭到灾祸,他担心的是君王之车的倾覆(喻国家灭亡)。诗人在皇舆前后奔走效力,希望辅佐楚王,把楚国治理好,能够赶上先王的功绩。这里的前王是指楚国开国时期对楚国有巨大贡献而英明的君主:熊绎、若敖、蚡冒。屈原的理想是使日益衰败的楚国重新振兴,恢复到开国盛世的那种局面。
但是诗人的理想以及报国的忠贞之心,不但得不到理解,反而因触犯了守旧派贵族的利益而遭到打击、排挤,而怀王昏愦糊涂,一味听信谗言,更使自己伤心、难过。
屈原传                       74·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诗人责怪怀王对事情茫然不加思索,最终也不了解他的良苦用心。围绕在怀王周围的那群小人嫉妒他的美德,造谣污蔑说他是淫荡的人。更使诗人感到悲哀的是他为实现美政理想而苦心培养的人才也纷纷变质,成为保守派贵族阵营中的人物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本来诗人希望他们能长成峻茂之才,以便任用他们来治理国家的,可现在他们都变节从俗了。诗人被疏远、黜落,尽管他遭受了这么严酷的打击,但是诗人也从来没有想到过妥协,相反他对自己的理想的追求更为坚定、执着: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出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鹞鹰不与麻雀同群,从古以来就是如此。方和圆怎么能够相合,志趣不同的人又哪能相安无事?心受委屈、志受压抑,姑且忍耐小人造谣、辱骂;保持清屈原传                       75·白的节操,为正义而死,历来都是前代圣人所嘉许的。鸷鸟实际上是指性格刚正的人,鸷鸟不群也就是不与小人们同流合污。诗人坚持自己的人格标准,始终积极探索着实现美政理想的途径。他高洁的志向不可改变。“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我就是遭受肢解的酷刑也不改变我的节操,难道我的心还能够屈服吗?这是诗人对自己政治生涯回忆结束后立下的誓言:坚持理想、绝不妥协。
《离骚》的后半部分是描写诗人在遭谗被疏后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重新思考、探索。在这部分中,诗人充分展示了自己复杂的内心冲突,从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重新选择中,进一步表白了他坚持理想、忠于祖国的心迹。
首先写诗人在极度苦闷时,女□劝说他改变态度,随俗俯仰:
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余;
曰 :“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殀乎羽之野。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
薋□□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
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
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 ?”
女□告诫屈原说 :“伯鲧刚直忘我,结果被祝融屈原传                       76·杀死在羽山郊野。你何必太正直,太注重美好节操,与众不同独有这么多美德。大家都把□、□等恶草堆满屋室,你却独自抛开它们而不肯佩带。一般人是不了解你的,又不能挨家挨户去解说,有谁了解我们的内心呢?世俗的人们结党营私、互相吹捧,你为什么喜欢孤独而不听我的话呢 ?”
女□是虚设的人物,女□的劝诫不过代表了屈原思想矛盾中的另一方面。经过矛盾斗争,他还是不肯从俗自保。于是又幻想到古帝重华(舜)那里去陈词,向他历数历代兴亡的历史事实和自己的政治主张,得到了重华的赞同。他受鼓舞,也增加了自信。于是开始了一段轰轰烈烈的求女过程。求女比喻什么,古今学者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求君,有的认为求臣,还有的认为是求贤或求志同道合之人。我们认为紧承上文被重华确认的理想而展开的求女应该是指屈原要寻求一条实现自己美政理想的途径。但求宓妃而嫌其轻薄无礼;求有娀之佚女又被高辛抢先;最后想留有虞氏二姚,媒人又不得利。说明诗人求女不成,这也就意味着诗人在楚国找不到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途径。但是诗人还不甘心,他求神问卜,看看究竟能否在楚国实现自己的理想。结果是灵氛和巫咸都劝他离开楚国、远逝他乡。灵氛和巫咸是从不同的角度劝说屈原的,灵氛侧重于对谗佞当道、嫉贤妒能的楚国险恶环境的屈原传                       77·揭露,从此处不可留的角度劝说屈原远去;巫咸则侧重于去国后所择道路的明示,列举历史事实,证明贤臣必受知于明君。从不同侧面论证了屈原离开楚国、远逝他乡的必然性。灵氛说楚无贤臣,巫咸说外有明君,这是段落间互文见义的表现方法,楚无贤臣即楚无明君贤臣,外有明君即外有明君贤臣,在楚国显然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诗人听了占辞之后,对楚国的黑暗现实又做了重新分析,决定离开楚国 ,“和调度以自娱兮,聊浮游而求女;及余饰之方壮兮,周流观乎上下”。准备到异国他乡寻找实现自己理想的环境和途径。当在幻想中驾飞龙、乘瑶车、奏《 九歌》、舞《韶》舞,在天空翱翔行进的时候,他看到了自己的故乡楚国:
陟□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
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当诗人飞腾在光明灿烂的天空中,忽然看到了自己的故乡,仆夫悲伤,马也恋恋不舍,踏足回头,不肯再往前行。诗人终于留了下来。诗人无比深厚的爱国感情,终于战胜了种种诱惑,明知道楚国这么黑暗,自己将永远遭受排挤、打击,但他离不开楚国。热爱楚国却不能为楚国尽力,无法实现自己富国强兵的政屈原传                       78·治理想,屈原内心这种巨大的矛盾冲突使他决心以死殉志:
已矣哉!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以为美政兮,吾将从彭贤之所居。
这几句大意是说:一切就这样结束吧,楚国没有明君贤臣理解我,我何必再留恋它呢?既然我的美政理想无法实现,我只有追踪彭咸了此一生。
《离骚》这首激情澎湃、规模宏伟的政治抒情诗,始终贯串着诗人无比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为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重新振兴起来,他同楚国腐朽的贵族统治集团进行了坚决、顽强的斗争。同时在自己身受打击、陷于困境的时候,仍然积极追求自己的人格理想,仍然积极探索救国救民之道,这种顽强奋斗与求索的精神具体表现在诗篇中,有力而深刻地表达了它的爱国主义主题。
屈原传                       79·
魂兮归来
屈原整治行装,准备离开郢都。他对顷襄王统治集团的倒行逆施行为已经看透了,留在朝中也没有办法实施自己的理想,因此他不再对顷襄王做什么解释,也不再存什么希望。
屈原登上船,又回过头望望自己祖国的首都,从此就和它告别了,这曾倾注了满腔热血而进行奋斗的地方,谁知道还能不能再度回来?船慢慢驶向江心,顺流驶去,屈原的心里随着郢都的日益遥远而愈加悲哀、沉重。正是草木萌生的初春时节,船慢慢靠近了云梦地区。云梦是屈原熟悉的地方,当年自己在朝廷任职,那时君臣信任、变法图强、国势强盛,楚怀王带着大批扈从到云梦夜猎,自己参与其中。千辆猎车一齐出动,扈从们举着火把在向导的指挥下驱赶野兽,群臣争先恐后,怀王亲自射箭,杀死野牛。可这一切都是遥远的以前的事了,如今怀王打猎的旧路已被兰草覆盖了。楚怀王与自己毕竟有过诚挚的交谊,在兰台宫共同探求治国理邦之道,发誓携手并肩振兴楚国,怀王一即位即召自己进入宫廷,担任三闾大夫。屈原最忘不了的是他被怀王任命为左徒那几年时间,怀王对他十分信任,言听计从,他代怀王起草改革的宪令,屈原传                       80·力图革除弊政,使楚国一度出现过强盛的局面。但屈原一想到怀王内为上官大夫、靳尚、郑袖之流包围,外又受到秦国欺骗,就增加了对怀王的愤恨和不满。如今怀王已客死他乡了,这结果屈原是有预料的。他痛心怀王入秦不返,也抹不掉心中对怀王悲悼哀思之情。他目睹眼前云梦的茫茫原野,内心感慨万千。内心里千万次在呼唤着“大王啊!你虽身死异乡,但你的魂魄千万不要留在外地,快回到咱们楚国来吧,四面八方都充满了险恶,只有楚国是安乐的王国。大王啊!你快归来吧 !”屈原按照当时的习俗创作了他的名篇《招魂》。
《招魂》旧题为宋玉作。王逸说 :“宋玉哀怜屈原忠而斥弃,愁满山泽,魂魄放佚,厥命将落,故作《招魂》,欲以复其精神,延其年寿。外陈四方之恶,内崇楚国之美 ,以讽谏怀王 ,冀其觉悟而还之也”(《楚辞章句》)。王逸认为是宋玉作以招屈原生魂 。但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赞》却明确地说 :“余读《离骚》、《天问》、《招魂 》、《哀郢 》悲其志”认为《招魂》为屈原所作无疑。自明代末年黄文焕《楚辞听直》从各个角度证明司马迁说法为正确的观点之后,学术界一般沿用他的说法。如郭沫若、游国恩等都表示赞同 。但在这一学术观点上仍有分歧 ,如陆侃如《屈原》、胡念贻《 屈原作品的真伪问题及其写作年屈原传                        81·代》还认为是宋玉的作品。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认为是“民间的作品”。刘永济《笺屈余义 》则说:“此篇决非屈作,即以为宋玉作 ,亦难肯定 。”但这些说法 ,相信的人很少。我们也相信《 招魂》为屈原所作。
《招魂》还涉及一个问题,即招谁的魂?对此,大体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屈原自招;一种认为是屈原招怀王之魂。
林云铭《楚辞灯》力主屈原自招之说,并多方进行论证。但终其观点有一个明显的缺陷而不能被广泛接受,这就是在先秦两汉典籍中找不到招人生魂的材料,只有招死人之魂的记载 。《 礼记礼运》说 :“及其死也,升屋而号,告曰:皋,某复!”《礼记丧大记》有更具体的解释,复者(招魂的人)从房屋东边设梯而上,然后站在屋顶中央的最高处,向北方长声呼喊死者的名字三遍,再卷起死者生前穿过的衣服,从屋前投给司服,复者从屋西北檐下来。这种仪式以前称 “复 ”,到屈原时名之为“招魂”。可见,战国时的招魂,只用于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另外,《招魂》中陈述的事情多与君王有关,与屈原的身份不符,所以郭沫若《屈原研究》说:作品“所叙的宫廷居处之美,饭食服御之奢,乐舞游艺之盛,不是一个君主是不够相称的”。所以屈原自招的说法值得商榷。屈原传                       82·
我们认为是屈原作以招楚怀王之魂,楚怀王客死于秦,屈原按照民间风俗的形式写了这篇《招魂》词,使怀王的魂魄返回故乡郢都,借以悼念怀王。清马其昶《屈赋微》征引张裕钊说 :“招魂,招怀王也。屈原盖深痛怀王之客死,而顷襄王宴安淫乐,置君父仇耻于不问,其辞至为深痛 。”这个说法是不错的。
《招魂》创作的时间当在怀王囚死于秦的第二年的春天,屈原被流放途中经过云梦泽的时候。
本篇由引言、正文和结尾的“乱曰”三个部分组成。引言部分首叙清廉,次叙招怀王之魂的原因,最后写上帝命巫阳招魂。正文的招魂词是全文的主体,分“外陈四方之恶,内崇楚国之美”两层。先概括叙述魂魄不能离开躯体去那些不祥之地,然后分别描写东、南、西、北、天堂、地府的种种险恶,使怀王的魂魄不敢行至他乡。如它描写东方:
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
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
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彼皆习之,魂往必释些。
归来归来!不可以托些。
这一段大意是说 :“灵魂啊!你快归来吧!千万屈原传                       83·不要到东方去栖身,因为那里有八百丈高的巨人,专门抓取人的灵魂。那里还有十个太阳轮流出现,天气热得能使金属熔化、岩石成灰。对这种酷热巨人们已经习惯,你要是去那儿,你的灵魂肯定被烧化。归来吧,归来吧!千万不要到那里去安身!
诗人对西方的描写最为详细。将西方作为险恶之地的重点来叙述,很可能是暗示怀王之魂不要留在囚死之地秦国。因为秦国在当时是在楚国的西部:
魂兮归来!西方之害,
流沙千里些。
旋入雷渊,靡散而不可止些。
幸而得脱,其外旷宇些。
赤蚁若象,玄蜂若壶些。
五谷不生,□菅是食些。
其土烂人,求水无所得些。
彷徉无所倚,广大无所极些。
归来归来!恐自遗贼些。
灵魂啊!你快归来吧!西方可怕又怪异,那里有千里流沙,如你被卷进雷渊,就会被撕得粉碎而不可收拾。即使你侥幸脱险,可雷渊之外仍是可怕的荒野。红色蚂蚁大如象,黑胡蜂能跟葫芦比。那里的土地不屈原传                       84·生五谷,只有丛丛茅草可以充饥。沙土使人体糜烂,要找水喝也很不容易。你只得在西方游荡、无处投靠,那里又广阔辽远、没有边际。归来吧,归来吧!不然你会给自己带来灾祸。
马茂元《楚辞选》注释中将对西方的描写与怀王客死于秦的历史事实相对照,发现有相似之处,如“旋入雷渊,□散不可止”影射秦昭王邀请怀王在武关会盟,但怀王入秦便被扣留,以至魂魄离散、身死不归。而“幸而得脱”是影射楚怀王从秦国逃离 ;“其外旷宇”则是秦国威势之大,以至其他诸侯国没有敢和它抗衡,怀王逃亡又被秦兵从赵国的边境上追回。“恐自遗贼些”暗示怀王入秦,是自投虎口的 。“彷徉无所倚,广大无所极”则暗指怀王孤身在秦、欲归不得的愁苦心情。这是很有道理的,屈原作《招魂》时肯定将怀王入秦客死的事实融入了对西方恐怖景象的设想中,因此这段对西方的描写不仅最详细,而且多与史实相一致。这也有力地证明了屈原作《招魂》以招楚王的说法。
东方、西方是这样,南方、北方也无不如此,都存在着极大的危险,甚至连天上也去不得,说虎豹把守着九重天门,有九头巨人像豺狼一样竖着眼睛,奔走往来,它把人倒悬起来以取乐,然后把人扔进深渊。人们幻想的天堂是如此可怕,地狱(幽都)就更不用屈原传                       85·提了,总而言之 ,“天地四方 ,多贼奸些”。唯一美好而可以安身的地方就是楚国了。接下去诗人以大量篇幅不厌其烦地铺陈楚国宫廷建筑之美、姬妾之众、游览之乐、酒馔之盛、歌舞之娱、博弈之欢,用幻想的手法描写楚国宫廷生活的乐趣,呼唤怀王亡灵返归故乡。如写宫室的建筑一段:
高堂邃宇,槛层轩些。
层台累榭,临高山些。
网户朱缀,刻方连些。
冬有□厦,夏室寒些。
川谷径复,流潺□些。
风光转蕙,汜崇兰些。
这一段的大意是说:高大的殿堂,深深的屋宇,走廊被栏杆层层环绕。重重叠叠的台榭依傍高山修建。雕花门扇涂上红色装饰,方格图案连成一片。冬天有温暖、深邃的内室,夏季室内通风凉爽有如冬天。山间溪流回环往复,潺潺流水如歌声不断。晴光和微风在蕙草中流转,到处飘荡着扑鼻的香气,其味如兰。
诗人在幻想中把楚国描绘得如此美好,除以夸大的手法吸引楚怀王灵魂返回故国的创作意图以外,还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对楚国的无限热爱和对祖国乡土的屈原传                        2·无限眷恋之情。这种感情与屈原一贯的爱国主义思想是相一致的。
全诗结尾的“乱辞 ”,叙述诗人在“献岁发春”的季节浪迹南征,经过绿萍齐叶、白芷茂盛的云梦沼泽地区。纵目远望,回忆起当年跟随怀王在这里狩猎的情景,如今却一片荒芜,诗人感慨万分。只盼望着“魂兮归来 ,哀江南”。抒发了对祖国命运的无限愁思。
《招魂》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篇奇文它与《离骚》、《天问》等一样,大量运用了古代神话材料,使作品呈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这主要体现在正文“外陈四方之恶”的上半部分。神话题材充分利用使对天地四方之恶的描写效果十分突出,把那种恐怖和危险渲染得淋漓尽致。值得说明的是,诗人描写天地四方虽然都是幻想中的景象,但却符合地理特征。表明作者虽用了夸张和想象的手法,仍然十分细致、周到。如说东方“流金铄石 ”,古人认为日出东方,东方必然炎热;南方“雕题黑齿 ”,符合传说中南方野蛮人的特殊装饰 ;西方“流沙千里”、“五谷不生”;北方“增冰峨峨,飞雪千城”都符合各个方位的地理情况。
其次诗人采用古代民间巫祝招魂的形式,全篇除序言和“乱曰”外,正文采用楚俗中禁咒句尾都用“屈原传                       87·些”的手法,通过改造,创制成能充分表达诗人情感的优美的形式。屈原就是这样一位天才的作家,他常常把民间带有迷信的作品和简朴的民歌作为基础进行大胆的创造和发展 ,使之成为划时代的典范 。包括《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作品在内,而《招魂》也不例外。
和屈原的其他作品相比,《招魂 》铺陈、排比的手法相当突出,辞藻也异常丰富华丽,特别是对楚国之美的描写,诗人依次铺叙楚国宫廷建筑、饮食、歌舞的段落,流动而不板滞、细致而不琐碎,生动形象,使人如临其境。这些特点对汉赋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屈原传                       88·
流浪湘江到自沉
屈原乘船进入辽阔飘渺的洞庭湖,在洞庭湖的小岛君山(鄂诸)停下了,在晚秋的劲风中,登上山顶,回头遥望楚国,感叹忧伤不已:令人伤心的是没有人理解我,我只有郁郁南行。在君山住了一段时间之后,第二年离开洞庭湖,进入湘江到达湘江沿岸的长沙。长沙是楚先祖熊绎的始封之地,在长沙屈原遍览山川形势,考察先祖遗迹,更增加了对祖国江山的无限热爱之情。而此时在郢都,顷襄王接到秦昭王的一封信,说如果楚国仍与秦国对抗,秦将率诸侯联军共同讨伐楚国。顷襄王吓得不知如何是好,不服从的话,秦国将会大军压境,而楚国现在已没有什么抵抗力量,此时在楚国朝廷内部,亲秦派已经成为当权派,他们建议顷襄王与秦和好,顷襄王既无胆识,又无才能,父亲怀王囚死于秦的国耻家仇也顾不上了,赶忙派人送信给秦昭王,表示愿意与秦国讲和。也效法他父亲的故技,从秦国娶妇,做了秦昭王的女婿。屈原听见了这些丧失国格举动的消息,气愤不已。悲伤楚国祖辈的爱国忧民的民族自尊心在顷襄王手里已丧失殆尽了。这一年他作了《怀沙 》,即怀念长沙之意。他重申自己的决心和理想,“重仁袭义兮 ,谨厚以为丰。重华屈原传                       89·不可□兮,孰知余之从容 !”——我积累仁义,谨慎忠厚,使自己的品德丰富完美,可如果遇不到圣德之君重华(舜 ),又有谁知道我的忠贞呢。他指斥朝廷的小人们壅塞楚王,已使楚国黑暗到是非不分、善恶无别的地步,“变白以为黑兮 ,倒上以为下。凤凰在□兮,鸡鹜翔舞 。”——当权的小人们变白为黑、倒为下,凤凰都关在笼子里,鸡鸭却倒处飞舞。从楚国现在的状况和趋势看,与秦国的势力已相差悬殊,在与秦国的关系中已处于绝对的弱势,几乎到了俯首称臣、贴耳听命的地步,屈原对顷襄王统治集团失望了,他以死殉国的志向更为明确。他在《怀沙》中写道:“人生禀受天命,成败穷通早已注定。既已明白这个道理就该安心宽怀 ,还有什么可担惊受怕的呢 ?我心中充满了哀痛 ,为了国家的命运我长久地叹息 。世道溷浊,没有人了解我,人心真是没法说啊!我知道死神无法回避,干脆就不要爱惜自己的生命。我要向先辈贤人们宣告:我将和你们成为同道 。”
屈原乘船离开长沙,回到洞庭湖,向西转入沅水方向。在沅水北岸的枉□和南岸沧浪水一带停留了一段时间。这一带地区比较荒僻,杳无人烟,但屈原毫不以为怀 :“苟余心其端直兮 ,虽僻远之何伤 ?”——假如我的心是正直的,即使处在僻远的荒野,又有什么妨碍呢 !”
屈原传                       90·
一天,屈原行走在沧浪水边,沉思吟诗。这时,一条小船慢慢靠近岸边,船上一位打鱼的老人认出了屈原,说 :“这不是三闾大夫吗?看您身体枯瘦,面容憔悴,几乎认不出您了。您怎么会到这荒天野地来?”
屈原抬头望见慈善、和蔼的老渔夫,如实回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我是朝廷流放到这里来的 。”
老渔夫说 :“贤圣之人不困辱自身,而能随俗方圆、顺时自保。世人都贪婪竞进,您也就随波逐流;世人都谗谄取巧,您就从俗食禄罢了,何必要忧国忧民、独行正直而遭受流放之苦呢 ?”
屈原说 :“我听说: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哪能让自己洁净的身体蒙受尘垢呢?我宁可死在湘西、葬身鱼腹,也不改变我峻洁的人格,刚正的节操 !”
渔夫听了屈原这番话,莞尔一笑 :“我劝不了您呀,屈大夫多多珍重 。”说完,敲着船舷、唱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遥遥而去了。屈原望着渐去渐远的小船,又沉思了许久、许久。他知道这位老渔夫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打鱼人,而是一位远身避祸的隐者。他完全可以像这位隐者一样隐姓埋名、居住在深山之中修养身心,忘掉那些烦恼的国事,颐养天年。但是深深植根于屈原屈原传                       91·
心中的爱国忧民的情感使他一刻也忘不掉正处于危亡时期的故国,一刻也忘不了处于危难之中的楚国人民。他不能丢下楚国去隐居、不能效法隐者荡舟湖泊自得其乐。他的心里仍关注着心爱的祖国。
屈原不久乘船到辰阳,接着又到了溆浦,进入荒僻的溆浦之后,屈原心神迷乱,不知道要到哪里去,幽暗、深远的森林里,到处有□□出没,陡峻的山岭蔽天遮日,山中幽暗潮湿,菲菲细雨忽而变为无边无际的小雪粒,浓密的乌云仿佛紧贴着草篷的层檐,直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屈原忧愁哀苦,一个人孤独地居住一片深山野林中,但即使如此,他也决不改变初衷“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 ,固将愁苦而终穷 ——我不能改变我的志向而顺从时俗,本来就准备愁苦一生、穷困到死。古代的贤人不都是遭受刑罚的吗?楚狂接舆先是披发佯狂,后来索性剃掉头发,表示对世俗的反抗。古代隐士桑扈裸体而行,表示对世俗的蔑视。吴国忠臣伍子胥进谏吴王夫差,不听,被逼自杀。殷代贤臣比干被纣王杀害,剁成肉酱。前世的贤人都是如此,我又何必怨恨现在的人。我毫不犹豫地严守正道,本来就会一生穷困 。”
在溆浦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屈原从溆浦往回走,乘船又到了枉□,在枉□居住了三年,这时大概是公屈原传                       92·元前190年(顷襄王九年),屈原完成了《 涉江》的创作。楚国因慑于秦国的强大威力,不得不频繁地与秦国盟约,以图苟延时日。而东方六国在秦国文武兼施手段的打击下,已无力结成巩固的合纵联盟,不但对西部的强秦构不成危胁,反而六国之间互相争斗,彼此削弱势力。公元前287年( 顷襄王十二年),苏秦与赵国奉阳君李兑发动赵、楚、魏、韩、齐五国军队攻打秦国,燕国也派兵随着齐车军队参加,本是图谋削弱强秦的大好形势,然而秦昭王在联军出发之前,已派遣使者到赵国和魏国,答应还给他们一部分地牌,让他们不要攻打秦国,而楚国因连年大败,已是非常衰弱,见赵、魏止步不前,便也不战自退。六国联盟瓦解了。
屈原从枉□乘船自西向东穿过洞庭湖,进入洞庭东汊——汨罗江,居住在江北岸的南阳里。这时楚国与秦国约盟于宛,图谋攻打齐国。公元前285年,秦将蒙武越过韩国、魏国国境攻打齐国,侵占九个城市,设置了九个县。燕将乐毅游说赵国、楚国、魏国联合攻打齐国,第二年,韩、秦也加入联军,形成六国攻打齐国的局面。结果齐国大败,燕将乐毅率兵攻打临淄,全部掠走齐国宝物器皿,齐□王逃亡到莒城,使唯一能与秦国抗衡的大国几乎灭亡。虽然公元前283年齐襄王在莒城即位,以示齐国未亡,但已大伤屈原传                       93·元气,直到被秦所灭也没恢复到以前最强盛的程度。这种局面正是不采用屈原的联齐抗秦策略所导致的恶果,然而楚国君臣都意识不到强大的齐国削弱之后,楚国将会存在多久?其实即便是意识到此,也为时已晚,东方六国面临的前途已比较明显了:被秦国各个击破。
屈原在南阳里居住了几年之后,移居到不远处的玉笥山下,玉笥山下有一条名叫玉水的小溪,小溪向南流入汨罗江,溪上有座小木桥,屈原天天到桥上浣缨濯足,依然保持着他好洁的习惯。
公元前279年秦将白起率军攻破楚国的鄢、邓。白起开渠引水灌鄢,淹死百姓几十万人,消息传来,屈原悲愤不已,他想到殷末贤人申徒狄因为多次进谏纣王而不被采纳,投水自尽,终究没有挽救殷朝灭亡,联想到自己此时投江是否对解决楚国的危机有益。因此在这一年所作的《悲回风》一诗中提出了“任重石之何益”的问题。他反复考虑,在楚国这最后的危机关头,他该如何做,也许回到郢都去,能为挽救楚国尽些努力。大概就是这一年的冬天,屈原回到郢都,但遭到统治集团的排斥,顷襄王也拒绝接见他。屈原忧心如焚,秦国已大军压境,楚之郢都面临失陷的危险,而顷襄王还自以为国土辽阔,人口众多,仍不失为强国,因而不恤国政,一味贪乐享受。而朝廷中的屈原传                       94·大臣个个互相嫉妒,只图夺功封赏,以谗谄阿谀为本事,贤良之臣被排挤出朝廷。普通百姓对朝廷的黑暗统治怨声载道,离心离德。而且朝廷又不修战备,城墙塌坏,城池干涸,处于极其混乱的境地。可是屈原没法挽救,自己现在毕竟是被放逐的犯人啊!公元前278年( 顷襄王二十一年),白起率兵攻破郢都,烧毁了楚先王的陵墓。楚军一战即溃,顷襄王退守陈城(今河南淮阳 )。秦将郢都改为南郡。屈原在这一年的仲春,随着逃难的百姓离开郢都,顺长江向东行进。离开故都心中悲痛,回首望见郢都高大的楸树而仰天叹息,眼泪流淌得像雨珠一样,过了夏首再想看郢都东门已是不可能了,怀着悲伤的心情顺着风浪、随着流水东飘西荡,成了一个流浪者。进入洞庭湖后又回到长江,顺流而下到夏浦,感叹故都日益遥远,从夏浦又返回洞庭。长江以北、夏水以西的地方是无法去了,它已属于秦国所有了。他从遭放逐、被迫离开郢都到如今已有很多年了,但他还不能回去,而且永远回不去了。他还能到哪里去呢?经过仔细考虑之后,他又回到了玉笥山下的住所。在这里屈原度过了他最后的一段日子,这时他已是76岁的老人了。
屈原在他的绝笔诗《惜往日》中以痛惜的心情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他念念不忘他受怀王重用时改革朝政、修明法度时的美好时光 :“想当年曾得到怀王宠屈原传                       95·信,接受诏命起草昭明时政的宪令。奉行先贤的典章制度而昭示下民,阐明法度中疑惑难解之处。国家富强、法令健全,怀王任用忠良大臣而事事顺心、优游自得。国家的大事都由我来掌握,即使有点过错,怀王也不予治罪 。”
他痛恨怀王、顷襄王的昏庸无能,不辨是非,以忠为邪,以谗为信,使他长期遭受流放之苦,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国家的命运如今已危在旦夕,诗人在极度绝望的情况下,决心以死殉国。“卒没身而绝名兮,惜雍君之不昭 !”——我宁愿最终身死名灭,遗憾的是被小人蒙蔽的君王仍不醒悟 ;“不毕辞而赴渊兮惜壅君之不识 。”——我无法抑制我内心的愤慨而把话说完,我决心投水自尽,使我痛心的是:昏愦的君王不理解我的心啊!
农历五月端午(五日)屈原度过了他最后一个不眠之夜,当东方刚刚亮出曙光的时候,屈原穿上了平日舍不得穿的冠袍,佩上他一直珍爱的宝剑,走到濯缨桥上最后一次梳头、洗脸、整理衣装。他走下小桥,又望了望自己居住了几年的荒野小屋,然后转身沿着汨罗江朝下游的罗渊走去。他走了好久、好远。在罗渊,他远眺西北方的祖国首都,可是它太遥远了,而且已落入敌手了,望又望不见,归又归不得,如果怀王、顷襄王能采用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楚国屈原传                       96·何至于落到这种地步?自己美好的政治理想毁灭了,自己心爱的祖国也将要灭亡了。屈原一想到这些,禁不住老泪纵横,他昂首问天 :“苍天,你为什么这么不公平,把恶运降到楚国人民头上。苍天,楚王为什么总是被小人蒙蔽,而不理解我的忧国忠君之心。既然我的理想无法实现,郢都已陷入敌手,我还有什么必要再活下去,我以身殉国,希望能引起楚王觉悟,以挽救楚国的危亡啊 !”说完他纵身跃入汨罗江中,滚滚波涛顿时将他淹没了,阵阵涛声仿佛依然在倾诉着忠魂的心声,呼唤着这千古不朽的爱国灵魂。
屈原的爱国精神感动了静静的洞庭湖,洞庭湖水骤然暴涨,湖水倒灌汨罗江,将忠魂的遗体逆流托上汨罗江上游,十天以后被当地渔民发现,打捞上岸,停放在罗渊对岸的大土墩上。人们为这位爱国忠臣的壮烈之举感动不已,为他的殉国悲痛万分,为了纪念他 ,将停放遗体的地方改名为“晒尸墩”。之后,人们将屈原安葬在附近的汨罗山上,如今汨罗山上保留着屈原墓,而且不只一个,竟有十二个之多。这实际上同后世的人们为屈原修祠庙的做法一样,修墓是为了表达对屈原的怀念之情!是纪念屈原的一种方式。屈原传                       97·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