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外名人传记百部-苏轼

_4 佚名(现代)
苏轼传                      93
第五章东飘西荡
元丰七年(1084年)三月,有消息传到苏轼耳中,他被调到汝州任职。据说皇帝本想叫苏轼掌史馆,但四周有人极力反对,最后他亲笔下诏,把苏轼的谪居地由黄州移到汝州(临汝),离京师较近,是居住的好地方。
苏轼逃避这道派令,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殆似小儿延避学”。调职的消息传来的两天前,三月三日,苏轼还在定惠院后山的商氏园内和朋友们欢聚,喝酒聊天。调职令来之后,他犹豫了好几天,不知道该不该申请留居黄州。后来想到新派令是皇帝的好意,决心服从命令,抛下东坡的农庄。
苏轼多年的辛劳即将一笔抹煞,他造的房屋,他开垦的农田,他种的菊花和茶树,都不可能带走,他不得不又在别的地方另辟一个 “农场”。虽然苏轼是在十分窘迫的情况下接受调职,他的敌人们还是很不安。苏轼的名声太大,他的文名与诗名令太多的人知道他,他的官职微小,但他的敌人总对他如临大敌。
苏轼接受调职,上表给皇帝表示感谢,神宗看完苏轼的折子后,对朝臣说 :“苏轼真是天才 。”
这时就有人又想挑苏轼的毛病,他向皇帝奏道:苏轼传                      94“我认为苏轼仍在发牢骚 。”
皇帝惊问道 :“何以见得?”
“苏轼用了‘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等字句,又提到他兄弟二人曾通过特别考试。意思是说他们凭策问通过考试,现在却为批评朝政而受罚,这不是在责怪皇上吗?”
幸亏皇帝还算清醒,他说 :“我了解苏轼,他心里是没有坏意的 。”
这样才令小人们闭了嘴。
苏轼到黄州,原是以待罪之身来过被羁管的囚徒日子的,但颇得长官的眷顾,居民的亲近,加以由于他性情达观,思想通脱,善于自解自慰,变苦为乐,却在流放之地寻到了无穷的乐趣。他寒食开海棠宴,秋江泛赤壁之舟,风流高雅地徜徉了五年之久。一旦言别,岂能不牵心挂肠于此地的山山水水和男女老幼?更何况这次虽是从 遥远 的黄州调到离京城较近的汝州。但五年前加给他的罪名并未撤消,官职也仍是一个“不得签书公事”的州团练副使,政治处境和实际地位都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改变。因此,苏轼心中没有任何欣喜之感。他这一年已四十八岁,在二十多年的宦海生涯中,由于政治上的风云变幻,他不断地西去东来,南迁北徙,尝够了人生的苦味。当此再一次迁徙之际,政治牢骚与思乡之情交织在他心中,使他思苏轼传                      95绪万千,心潮难平。不过苏轼毕竟是豪放旷达之士,他不愿、也绝不会在牢骚与哀愁中沉沦下去。苏轼复杂的情绪,在他临行前告别黄州父老的一首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满庭芳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
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
万里家在岷峨。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坐见黄州再闰,
儿童尽、楚语吴歌。
山中友,鸡豚社酒,
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
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好在堂前细柳,
应念我,莫剪柔柯。
仍传语,江南父老,
苏轼传                      96
时与晒渔蓑。
苏轼决定先到高安看望弟弟苏辙,他让长子苏迈带全家人去九江等他。有三个朋友决定送他去九江,一个是前面曾提到过的陈□;一个是比他小五岁的和尚参寥,他们在徐州认识,参寥曾到黄州陪他住了一年左右;还有一位道士乔同。
苏轼陪参寥到著名的庐山玩了几天,写了几首咏庐山的诗,其中一首,成为描述此山特色的最佳作品。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此诗不以描写瑰丽的景色取胜,也不以抒发强烈的激情感人,而是着墨素淡,不事雕饰,在浅显朴实的语言中深含哲理,启人思想,耐人寻味,从而博得万口争诵,千古流传。它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凡是局内人往往不容易看清事物的全貌和实质。这就为我们防止主观主义提供了生动而有力的借鉴,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善于从不同角度苏轼传                      97观察问题,从不同方面考虑问题。这是诗中所展示的重要思想意义,也是今人一致肯定这首诗的原因。
苏轼去弟弟那儿住了六七天,然后乘船去九江接家人。他带家人下长江,九月抵达金陵(南京 )。朝云为苏轼生的儿子,叫遁儿,在十个月大时不幸夭折,苏轼和朝云都十分伤心,尤其对朝云来讲,这是个很大的打击,苏轼在一首悼亡儿的诗中说 :“我泪犹可拭,母哭不可闻”。后来朝云没再生过孩子。
到南京后,苏轼去看王安石,王安石现在已是体弱多病的老人。双方都是大诗人,佛教信仰者,在一起谈诗论佛,也有不少话可说。不过,谈到国事和新政时,他们的意见仍不一致。
苏轼到达富庶的江苏盆地,顿时爱上了该处的美景和气氛,在由南京到靖江的路上,他一路计划着买地置田。他认为,皇帝可以把他由黄州调离,也同样可以把他调离汝州去居住别处,所以,每到一地他就寻找晚年养老所在。他的朋友们纷纷提供意见。仪真的太守来邀苏轼同住,他同意暂时将家人安顿在仪真学府中。仪真在长江以北,靠近南京。
苏轼的好朋友滕元发在南岸湖州任太守,他劝苏轼住在常州区太湖左岸的宜兴。他们想出一个主意,由苏轼在宜兴买田,然后上表请求住在该地,就说农庄是他惟一的谋生本钱。滕家的一个亲戚在宜兴城外苏轼传                      98二十里的深山中有一处田庄,每年可产八百担米,苏家可以凭此衣食无忧。苏轼托朋友卖掉他父亲在京师留下的住宅。
九月他一个人去看那间村舍,“吾来阳羡(宜兴),船入荆溪,意识豁然,如惬平生之欲。逝将归老,殆是前缘。吾性好种植,能手自接果木,尤好栽桔。阳羡在洞庭上,柑桔栽至易,得当买一小园种柑桔三百。元丰七年(1084年)十月二日于舟中。”
现在苏东坡完成了一笔交易,旁人看来会觉得他很傻或者很厚道,这完全是看法的问题。他写信给滕元发,说他要到荆溪边找房子,果然找到了。他和朋友邵民瞻出去,找到一栋很好的老宅,花五百缗买下来。现款几乎全花光,但是苏东坡很高兴,打算回来带眷属搬进新居。有一天他和邵民瞻月夜到村中散步,经过一栋房子,听到女人的哭声。苏东坡和邵民瞻敲门进去,一个老太太在屋角哭泣。两人问他怎么回事,老太太说:
“我有一栋祖传一百多年的房子。逆子不肖,把它卖给别人。今天我只好搬出一辈子相守的老宅——我哭的就是这件事 。”
“你的房子在哪儿?”苏东坡很感动。
出乎意料之外,他发现老太太说的竟是自己花五百缗买来的房子。他拿出卖契,当着老太太的面烧掉。苏轼传                      99他第二天把他儿子叫来,要他让老母搬回故屋,没有逼他退钱。她儿子是把钱用来还债,还是有别的原因不能还钱,我们不知道。于是苏东坡两手空空回到城里,房子没买成,钱又少了五百缗。但是他一时起了善心,无法抗拒,也顾不得自己家人了。这是一件好事——一件好事,如此而已。
由常州回来,他十月上表给皇帝,请求住在该区。不过没有批准之前,他得向指定居地进发,汝州在京师西面,要走五百里左右。他带一大家人向京师走,慢慢行进,希望表状获准,他不必来回花路费。朝廷没有音讯,他只好勉强到京师。照他的诗篇看来,全家人连饭都吃不饱。来到泗州淮河边,他给朋友的诗至少有三首提到饥饿。有一首自比为饥鼠,整夜啃咬东西。太守送东西到船上,孩子们哭声震天,一家人似乎走不动了,他决定再度上表,并且在南都张方平家中小住,等皇帝的回音。
第二封哀诉是在泗州写的,部分内容如下:
“但以禄廪久空,衣食不继。累重道远,不免舟行,自离黄州,风涛惊恐。举家病重,一子丧亡。今虽已至泗州,而赀用罄竭,去汝尚远,难于陆行,无屋可居,无田可食,二十余口不知所归,饥寒之忧近在朝夕。与其强顾忍耻,干求于众人,不若归命投诚,控告于君父。臣有薄田在常州宜兴县,粗给粥。欲望苏轼传                     100圣慈许于常州居住……”
旅途中发生了两件有趣——也可以说不幸的事。他在泗州曾渡江到南山去玩,江上有一座长桥,泗州处于战略要地,天黑之后谁也不许过桥,违令者要处以极刑。但泗州太守不惜违规,晚上陪苏东坡过桥。苏东坡曾写词为记:
“长桥上灯火闹,使君还 。”
太守姓刘,是一个简朴、诚实的山东人。他第二天读到苏东坡的诗,吓得心都快跳出来了。他赶忙到船上去找苏东坡 ,“我刚读到你的诗,问题很严重,太严重了!你闻名全国,这首诗一定会传到朝中。普通老百姓晚上过桥要罚两年的苦役。太守犯法,只会更重。我求你千万别让其他人读到这首诗 。”
苏东坡懊悔不已,笑笑说 :“老天爷!我一开口便是罪,岂在苦役二年以下 。”
他住在张方平家遇到一件叫人感慨的事。主人设宴款待他,席间他认出张方平儿子的侍妾就是前黄州太守的宠妾。她叫胜之,太守当初最宠爱她。太守是苏东坡的好友,不幸亡故,她只好改嫁到张方平家。东坡看着这位佳丽风姿不减当年,在席间谈笑风声,心中不免感慨万千,想人生变幻无常,想起他的许多故友,不禁眼睛润湿,喉咙哽咽。胜之觉得苏东坡如此善感,却不解其中酸涩滋味,只觉得很有趣,忍不苏轼传                     101住笑出来,转头又向他人说话闲聊去了。苏东坡觉得很不愉快,事后曾劝告朋友能不纳妾便不纳妾,否则黄州太守的宠妾胜之就是例子。
皇帝病了,三月一日他的母亲——英宗太后开始摄政。三月五日皇帝驾崩,第二天朝廷就降旨准苏东坡暂住在湖泊区。这个消息对苏轼非常重要,如今他如愿以偿,计划也决定了。于是一家人又搬回常州宜兴县。元丰八年(1085年)四月三日离开南都。五月二十二日抵达宜兴县的新家。
苏轼相信他终于可以定居一生了 。“十年归梦寄西风,此去真为田舍翁 。”他要在安详优美的环境中欢度余年。他可以乘小舟来来去去 ,“神游八极万缘虚 。”
一切全是命,定居的计划刚刚实现,复官的消息又来了。他到宜兴才十天,就听说他被任命为登州(今山东文登县)太守。他听到京师的传闻,却不愿相信,他认为京师一向充满谣言,最近四月十七日的官报并未提及此事。
苏东坡心乱如麻,衷心讨厌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几天后官方派人来到,证实了这一消息。全家人欣喜欲狂,简直不敢相信是真的。但苏东坡却从心中看淡了这一切,他在一首诗中自比是颠峰已过的良驹 ,“青云飞步不容攀”。另一首诗说:“南迁欲举力田科,苏轼传                     102三径初成乐事多。岂意残年踏朝市,有如疲马留陵坡。“他在给谈经论禅的朋友佛印的信中说自己有“如蓬蒿藜藿之径 ”,给米芾(米元章,宋代大书法家)的信中则说 :“某别登卦都,已达青社。哀病之余乃始入闹,忧畏而已 。”
然而他还是接受了官职。太后正在改变着局势,司马光被任命为门下侍郎,相当于副宰相。他上任时,太后派武装卫士到他家直接“护送”他到公署,怕他接到圣旨不肯赴职或拖延时间。
苏东坡六月动身,前往山东海岸的登州。他们由胶州附近走海路、乘船绕过山东半岛。于当年十月十五日到达登州,五天后又奉诏赶往京城。一家人又开始奔波上路。元丰八年(1085年)十二月抵达京师。
在朝中,苏东坡经常得到太后的庇荫。仁宗皇后在审讯中救了他一命。如今英宗皇后又提拔他升上高位,晚年若不是另一位太后——神宗皇后摄政,他也许会在海外流放至死。
新皇帝年方九岁,由祖母摄政。幸亏宋朝代代有贤明的皇后,汉唐两代,有的皇后篡位,让宦官和外戚得势,也有皇后造成宗室的衰亡。然而苏东坡生活的宋代,他经历的四位皇太后都很贤明,有些十分可取。神宗皇帝一死,太后就马上让司马光复位,扭转苏轼传                     103政局。王安石变法的一切法令措施都暂停或废止。元之治开始了。
苏东坡进京入朝后,迅速升迁。他到京师八个月,官位升了三回。根据古制,官分九品。短短的几个月,苏东坡由七品官升到三品官,居翰林院,负责起草诏书,时年四十九岁。
当初,差役法实行长久后产生了流弊。编户充当役夫的人不习惯服役,役头又用暴虐的方法役使他们,造成编户大量破产。王安石做宰相后,改差役法为免役法,使编户按等级的高低出钱雇用役夫,执法的人常常超过标准索取,成为人民的祸害。司马光做宰相后,认为免役法带给百姓很大灾害,就想恢复差役法。他派遣官员去筹备设置机构,苏轼也被派参与了这项工作。苏轼一分为二地看到,免役法其实也有有利的一面,而差役法的弊端也很大,于是,他对司马光进言,说 :“差役法和免役法,各有利弊。免役法的流弊,在于聚敛百姓的钱财,以致十室九空,上面聚敛了很多钱财,下面给人民带来了钱荒的灾难。差役法的流弊,在于人民常在官府服役,不得专力农耕,而贪婪残暴的官吏和奸猾的差役得以借此做坏事。这二种役法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其轻重大概是相等的 。”司马光说:“那么,以你看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办呢?”苏轼说 :“一切政策法令,前后应该互相衔接,这样苏轼传                     104才容易成功。做每件事情,一点一点地逐步进行,那么百姓就不会受到惊扰。夏、商、周三代的办法,是士兵和农夫合而为一,到秦王朝才开始一分为二,到了唐朝中叶,又把府兵制改成了募兵制,士兵一生都在军队里。从那时以来,民是民,兵是兵,农民拿出粮食和布帛来养兵,士兵冒着生命危险来保卫百姓,天下人民都感到方便。我认为即使圣人再出,他也不会改变这个办法。如今的免役法,其实和上面所说的差不多。明公您现在想骤然取消免役法,以差役法代替,就正像要取消常征的兵而恢复民兵,这只怕不太容易吧?”司马光不以为然。苏轼又把这些在政事堂上陈说,令司马光十分不高兴。苏轼说 :“从前韩琦指责陕西义勇,您做为谏官,据理力争,韩琦也很不快,您并未在意。您从前曾详细对我讲过这个故事,难道您如今做了宰相,反而不允许我把话讲完了吗?”司马光笑了。
不久苏轼被任命为翰林学士。
哲宗二年(1087年),苏轼兼侍读 。他每次进宫侍读,当读到治乱兴衰、邪正得失的时候,总是反复开导,希望皇帝得到启发有所领悟。哲宗皇帝年仅十岁,他虽然恭默不语,但总是点头肯定苏轼的看法。他们曾经拜读祖宗《宝训 》,因而涉及时事,苏轼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进行分析,说 :“现在是赏罚不苏轼传                     105明,善与恶没有人勉励和阻止,如黄河的水势正向北方流,却要强迫它向东流;西夏入侵镇戎(今宁夏固原),屠杀和掳掠了几万人,统兵的主帅却不把消息报告朝廷。长此以往,我担心会逐渐造成衰乱的加剧。”
苏轼任翰林,常闭门锁居禁宫中,在此期间他起草了八百多条诏命。这些诏命都收在苏轼的全集中,文辞优美、恰当、精确。圣诏的措辞通常引用众多史例与掌故,苏轼灵活地应用它们。他死后,另一位学士接替他,此人很为自己的文采自得,他曾问一个伺候过苏轼的老仆人,他比苏轼如何。老仆人回答:“苏轼的文采也许不及大人吧——不过他从来不翻书作文。”
苏轼对政客小人的嫉妒十分厌恶,他曾多次请求免去翰林官职。有一天苏轼坐在堂中,太后召他入宫,小皇帝哲宗坐在祖母身边。苏轼起草完吕大防拜相的诏书,宣仁皇后突然问他 :“你以前是做什么官?”
苏轼答 :“臣是常州团练副使 。”
宣仁皇后又问 :“你现在是什么官?”
“臣现在是待罪翰林学士 。”
“你怎么会从团练副使这样迅速地升做了翰林学士呢?”
“因为太皇太后的恩典 。”
“不是 。”
“是因为皇帝陛下的鸿恩 。”
苏轼传                     106
“也不是 。”
“那么是其他大臣的推荐吗?”
“也不是的 。”
苏轼沉默半晌,说 :“臣再不懂规矩,也是不敢以非正当的方式进身翰林的 。”
宣仁皇后终于说 :“这是先帝的旨意呀!先帝每次读到你的文章,总是感慨地说:‘奇才!奇才!’,他有心重用你,只是还没有来得及就去世了 。”
苏轼不禁失声痛哭,宣仁皇后和哲宗皇帝也哭了起来,左右的人也都个个感动得流出了眼泪。随后,宣仁皇后和哲宗给苏轼赐坐赐茶,苏轼离开时,太后还命太监取下御前的金莲烛,照着路送他归院。
元 三年(1088年)这一年,苏轼五十三岁,在京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学士。前一年司马光已死,苏轼因与司马光的争执,招致官员忌恨,他们不断对苏轼进行攻击。苏轼在朝廷中感到十分不适,他接连上书,称病乞请外任,但因为太皇太后的坚决挽留,他只好留在任上。
这一年冬天,苏轼任知礼部贡举,恰巧大雪纷飞,天气奇冷,考生们都坐在庭中,被冻得不能说话。苏轼放宽了原来那些严格的规定,让考生们能尽量发挥自己的才能。巡视考场的一些内侍们常常挑剔和侮慢考生们,还用了意思比较暖昧的词句,以此诬篾考生苏轼传                     107们有罪。苏轼把这种情况统统报告了哲宗,赶走了这些讨厌的巡场侍们。
苏轼在京师买了一处住宅,靠近东华门,叫白巷,上朝很近。在京师的新生活与当年在黄州农庄的生活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他们一家已有十五年未在京师定居,现在除苏迈去江西任一个小官职之外,苏轼一家都在京师。苏轼的次子苏迨十六岁,幼子苏过十四岁,两个孩子和苏轼的夫人王闰之与妾朝云生活在一起。
京师很繁华,但苏轼仍不忘继续练气功养生,他总是黎明即起,梳头一百次,之后稍躺一会儿,再去上朝。
做高官的乐趣,对苏轼而言似乎不大。他在一篇笔记中谈及苦与乐,他说:
“乐事可慕,苦事可畏,皆是未至时心尔。及苦乐既至,以身履之。求畏慕者初不可得况,既过之后复有何物。此之寻声捕影系风迩梦尔。此四者犹有仿佛也。如此推究,不免是病,且以此病对治彼病。彼此相磨安得乐处。当以至理语君,今则不可。元 三年八月五日书 。”
如今苏轼的名气达到最高峰。文人朋友都崇拜他,又享高官厚禄。他为请议所受的苦远超过任何人,因此备受推崇。司马光死后,他成为当代第一学者。他苏轼传                     108没有当宰相,但大家公认他的声望高于众官。
苏辙也回到了京师,元 元年(1086年)开始担任御史中丞,次年升为尚书右丞。受“乌台诗案“牵连,苏轼几位流放南方的朋友如今也都官居要职,包括王诜驸马、王巩等在内。他在黄州的老朋友陈□也来京师探望他。几年前和苏轼通信的黄庭坚也来见苏轼,正式拜在他的门下。多年来苏轼在信中曾一再称赞四学士,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名声,大家公认,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是“苏门四学士 ”,后来又加了李荐和陈师道两人,成为“苏门六学士”。
学者章元弼很崇拜苏轼,他相貌平常,却娶了一个美貌的妻子。他太太在婚后发现他整夜读苏轼的词文,不理她,一段时间后终于忍无可忍,对章元弼说:“原来你爱苏轼胜过爱我!” 他们终于离了婚。后来章元弼对朋友说,他们夫妻反目,全是因为苏东坡。苏轼的魅力真可谓大矣。
苏轼大受欢迎,许多文人甚至仿戴他的帽子。他戴的帽子特别高,顶上窄窄地向前弯,后来成为著名的“子瞻帽”。 有一次苏轼陪皇帝去醴泉看戏,有个角色在台上戴了这种帽子,他吹牛说 :“我的作品比你们的强多了 。”另外的演员问 :“何以见得呢?”这人便说 :“你没见我戴的帽子吗?”看到这儿,所有观戏的人都忍俊不禁,皇帝还特地转头看了苏轼一苏轼传                     109眼。
苏轼时常怀念黄州的生活,他的一首《如梦令》小令,仅数十字,却深刻表达了他的殷殷思念之情。
如梦令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
别后有谁来?
雪压小桥无路。
归去,归去,
江上一犁春雨。
我们曾多次提到苏轼在人们心中的亲切之感,甚至他的日常生活,也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小故事。同样是思乡,他的词饱含了情感,而有关的小故事,却令人捧腹。
据说苏轼曾经对钱勰称他喜欢以前乡下的简朴生活。他说他们晚餐只有白饭、萝卜和清汤,他却十分快乐,十分满足。有一天钱勰下帖子请他吃饭,帖子上说 :“将以三白待客。”苏轼没有听说过“三白”,不知道是什么美食,于是他带着好奇欣然赴宴,结果钱勰只准备了三样东西: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白饭。苏轼想起自己说过的大话,知道被愚弄了。苏轼不动声色,过了一段日子,他下帖子给钱勰,请对苏轼传                     110方吃“三毛”宴,钱勰赴宴,发现桌上空空如也。苏轼请钱勰入坐,两人对坐半日,过了很久也没有菜上来,钱勰终于忍不住,说肚子饿了,苏轼郑重其事请朋友快吃三毛(没。没与毛音近) ,“盐也毛(没),萝卜也毛(没),饭也毛(没),非三毛而何 。”
还有个故事,说有一次一个藉藉无名的学者来拜访苏轼,他带着一册诗,想征询苏轼的意见。这个人朗诵了他自己的作品,音调抑扬顿挫,之后,他面露得意之色,问苏轼 ,“大人觉得鄙作如何?”
“可得十分 。”苏轼说。
此人忍不住快跳起来了,苏轼却又加了句注解,“诗有三分,吟有七分 。”
苏轼为官多年,他在策论中不断提出“独立思考”和“公正无私”是好大臣的重要条件,但这两条正是党人最不喜欢的。有一次饭后,苏轼在房内踱来踱去,他心满意足地捧着肚子,问房中的人,他肚内藏了些什么,一个侍儿说 :“满腹文章”,一个侍儿说:“满腹思想”,还有一个说是“满腹经纶”,最后朝云说,“学士一肚子的不合时宜”。苏轼大笑,说 :“对!”
中国艺术史上有一次大盛会,十六名学者齐集在王诜驸马的府邸,这就是“ 西园会”。这次盛会有李龙眠作画留念,米芾详细描写。在场的有宋朝三大画家苏轼、米芾、李龙眠,还有苏辙和苏门四学士等人。苏轼传                     111石桌列在高杉巨竹之下,顶上有瀑布流入大河,两岸都长满花卉和修竹。王诜的两位侍妾梳高鬓戴发饰,站在桌子后方。苏轼一身黄袍黑帽,正倚桌写字,王诜坐在附近看他,另一张桌子上,李龙眠正在题一首陶潜的诗,苏辙、黄庭坚、张耒、晁补之都围桌而立。米芾仰着头在附近一块岩石上刻字。秦观坐在树根上听人弹琴,其他人则散到四方,有跪有站,姿态各不相同。那些人中有和尚与学者。
苏轼的天才和灵性蕴育出一种新型的国画,尤其适合表现毛笔的韵味。苏轼最重要的消遣便是“玩墨”,他伟大创新的艺术冲动借此得到自由的发挥,也给中国艺术带来永恒的影响。苏轼不但创造出有名的“墨竹”,还发明了新型的国画“士人画”。他和后辈米芾共同探索新画法,后来竟变成中国绘画最独特、最具代表性的风格。
一切绘画都不知不觉反映出一种思想。国画中不知不觉表现出天人合一、宇宙生命一统、人类只是渺小过客的观念,由此看来,所谓写意的国画,无论画的是一竿修竹、一组怪石、山中烟雨或水上雪飞都是泛神爱的表现。苏轼在朋友家的墙壁上画了一幅竹石,曾写诗为记。他的诗很清楚地描绘出画家物我合一的态度。
苏轼传                     112
空肠得酒芒角出,
肝肺搓牙生竹石。
森然欲作不可留,
写向君家雪色壁。
诗画合一,可谓珠联璧合。因画作诗,可互为生色,而诗中如画,又是一种境界。
醉落魄
离京口作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
孤城回望苍烟合。
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藤床滑,
觉来幽梦无人说,
此生飘荡何时歇?
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
这首小词,表现的是酒醒后突然涌上心头的瞬间感受。
月色微微,云彩轻轻,是二更了吧?词人从沉醉中醒来,听着咿咿呀呀的摇橹声,船家告诉他,刚开船呢。从船舱中往回望,只见孤城笼罩在一片烟雾迷苏轼传                     113蒙之中。这一切仿佛在做梦一样。只记得饮酒高歌时的情景,怎么又回到船上来了呢?真是月朦胧,云朦胧,孤城朦胧,人的意识也朦胧。一切都融化在轻柔朦胧的月色之中了。景和情的和谐,巧妙地烘出了醉醒后的心理状态。
下半阙紧接上半阙,描写醉后的形态:头巾歪在一边,扇子坠落在舱板上,藤床分外滑腻,仿佛连身子也挂不住似的。中国画讲究传神,中国诗也讲究传神。“巾偏扇坠藤床滑”,短短七个字,就将醉态刻画得维妙维肖。
世上有晋身之道,也有自退之道,苏轼专门从事于后者。现在苏轼不追求政事,却为政界所追逐,实在是一个有趣的现象。王安石当权,他在政界失败还不为奇,他自己的党人得势,他仍然“不成功 ”,可就令人吃惊了。苏轼向来不是好党人,因为他做人的格调太高。同党当道,他自己又享盛名和高位,连太后都佩服他,他却一直想放弃这个受人羡妒的官职。他没有立刻如愿,不过凡是知道苏轼脾气的人都可以看出,他不会永留政坛。延年术的第一道法则就是避免一切情绪干扰,而苏轼对政坛他所谓的“奸小之境“却有不少情绪的纷争。政治游戏,他缺乏跻身公卿的决心,如果他个性稍微改一改,升官并非难事,他身为翰林学士知制诰,有机会和皇族亲近,只要他有苏轼传                     114心玩一手,凭他的智慧一定可以大大成功,但是这不合他的本性。
宋朝的官制特别容易造成党争。虽然元丰元年(1078年)朝廷曾改组官制,简化官制,仍然没有专责的宰相一职。内阁的连带责任并无明文规定,好让宰相和阁员成为一体。
官场之争有游戏规则,不幸苏轼并非遵守这些规则的典型,几年内他触犯了每一道作官成功的规则。朝云的儿子出世,他曾写出下列的愿望:
“惟愿孩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 。”
小孩子夭折,没有机会实现父亲的愿望。
苏轼逃避政治,政治却在追逐他。他和司马光意见不合,但是他到京师半年,司马光就去世了。苏轼陷入显赫遭忌的地位。不久风暴向他袭来,朝廷的争斗立刻以他为中心。到了次年一月,有几十篇表状攻击他。司马光一死,政党就形成了——有理学家为首的“河北派”、“河南派”,和苏轼为首的“四川派”。由记载和苏轼的退意来判断,他根本不知道“四川派”是什么意思。但是政敌不放过他,一心要与他狠斗。
元 元年(1086年)十二月中到元 二年(苏轼传                     1151087年)一月十一日,朝廷收到四五篇弹劾苏轼的状子,一月十二日太后命朝臣不要再进言。那批人抗命,于次日又上表论奏。苏轼不想答辩,却四度上表请求离京。十六日太后在朝臣面前为苏轼辩护,甚至有意于处罚弹劾苏轼的人。
这时苏轼决定不求外放,要为这件事争斗到底。一月十七日他写了一封两千字的长信给皇帝,点明立场,责备政客小人。他维护允许意见不一的原则,他说 :“若上之所可,不问其是非,下亦可之。上之所否,不问其曲直,下亦否之 ”,对国家并没有好处。君主和大臣应该互相提供意见,如果百官唯唯诺诺,就变成孔子所谓“足以丧邦”的跟屁虫了。然后他举出他和司马光对征兵问题的异议,他们看法不同,却尊重彼此的意见。现在司马光去世,这批人遵行他的政策,一心只想顺从君主。事实上,他认为司马光并不要求别人永远顺从他的意见,太后也不希望大家惟命是从。
最后朝廷在二十三日下令苏轼留任原职。二十七日,弹劾苏轼的官吏被赦免。
苏轼进退两难。太后支持他,政敌没有达到目的,反而丢尽面子,他只好留任原职。为了报答太后的鸿恩,他决心更坦白、更直率,提出别人不敢说的意见。此后的两年中,他上交了不少策论和表状,争取能解苏轼传                     116决一些问题。议论发表得越多,他的反对派们自然越忌恨他,苏轼如同置身蛇窝中,一再请求之下,元四年(1089年)三月十一日终于如愿以偿,以龙图阁学士出任杭州太守,领兵浙西。浙西太守可以管辖六区,包括现在的江苏。
临行八十三岁的老臣文彦博特地来送他,劝他不要乱写诗。苏轼已经跨在马上,他大笑说 :“我若写诗,有一大堆人正等着要替我做注解呢!”
元 四年(1089年)七月苏轼抵达杭州,担任浙西军区钤辖兼杭州太守,时年五十四岁。他弟弟苏辙由户部侍郎升任吏部尚书,封翰林学士,那年冬天苏辙出使契丹,历时四个月。
苏轼运用太后的赏识,埋头苦干,足足一年半时间,他甚至无暇翻书。他要求朝廷拨款从事重要的改革,完成了供水系统、医院等公共健康和卫生措施,疏通盐道,重整西湖,平抑粮价,不顾朝廷和邻近各省官吏的漠视,一个人热心赈灾。
太守官署在杭州市中心,但苏轼经常在葛岭寿星院一栋幽静的小屋内办公,他在寒碧轩或雨奇轩内看公文,雨奇轩因他的西湖诗中“山色空濛雨亦奇”一句而得名。有些时候,他会去离城十余里的高山上办公,他叫随员带着旗帜和雨具走钱塘门,自己和一两个保镖乘船由涌金门穿过湖泊向西走,在普安寺用餐苏轼传                     117后,带几个文书到冷泉亭,一边谈笑一边完成当天的工作,批决公文“落笔如风雨 ”,办完事和僚属喝一杯,傍晚再骑马回家。
苏轼尽力支援州学学士,他的举动使他备受百姓的欢迎。杭州城存在许多问题:官舍陈旧,军营漏雨,军备残破不堪,城门楼的屋顶可以望见天空。这些都是百年以上的建筑,是钱王时代建立的。前几任太守曾自筑新居,撇下旧房子。甚至曾有一栋房子倒塌,压死过人。苏轼特别向太后上书,要求拨款四万贯重新修筑官舍、城门、楼塔、谷仓,一共是二十七处场所。
杭州人口五十万,却连一家公立医院都没有。钱塘江口地带海陆游客荟集,很容易传染瘟疫。有几种药方相当灵验,苏轼令人用大字抄下药方,以布告方式贴在人口稠密处,以便让普通百姓也都知道。但苏轼对于这种零碎、没有组织的救病工作并不满意,他由政府基金拨出两千缗,自己又捐了五十两金子,在城中心众安桥建了一座公立医院,叫“安乐坊 ”,这也许是中国第一所公立医院。三年里曾有至少一千个病人看过病,后来医院搬到湖边,改名“安济坊 ”,苏轼离开后还继续看病。
但是苏轼最伤脑筋的是杭州居民的用水问题和穿过市区的运河淤泥,他请教专家,视察运河水位,订苏轼传                     118出一个阻止淤泥、清理整个运河区的计划。这是他在杭州的第一件工程,十月——他到任三个月后开始,次年四月完成。这套工程系统发生作用后,运河水深八尺,城内供水源源不断,疏通城内盐桥河的费用也免除了。
供水问题和运河交通一样重要,苏轼试行了不少措施,把西湖的山泉引入城内。本来有六个水库分布在城中各区,但是净水干管常常损坏。十八年前苏轼到本区担任通判,曾协修干管,但是现在西湖布满水草,草根夹着淤泥,湖床不断升高。干管损坏,市民都喝带盐的水,不然就要花钱买湖水,每斗水要一文钱。苏轼请教以前曾监修干管的老和尚,得知干管由大竹筒接成,不能耐久,于是把干管全换成了陶制韧管,上下以石板保护。这是一个昂贵的计划,要接通长达几百米的陶管,由一个水库通向另一个水库。苏轼更进一步,把湖水引入北郊的两个新水库,供应军营用水。他身为军事统领,派一千名士兵工作,一切都办得妥妥贴贴。据说他完成这两个水库以后,杭州几乎每一个地区都可以用到西湖的清水。
由六个供水的小水库推展到全城,苏轼下一步自然要着手应付大水库——西湖的问题。在大众的想象中,苏轼和西湖今日的面貌仍有很大的关连,西湖使杭州得到“人间天堂”的美誉,西湖本身更是人类设苏轼传                     119计才华最完美的发挥。苏轼完成杭州的运河系统和城内的六个水库,马上开始整建西湖。小水库完成之前,苏轼曾在元 五年(1090年)四月上书给太后,略述开浚西湖的种种理由,五月他又上书给门下、尚书、中书各省。他说,若不想办法,二十年后整个西湖都会堵掉,杭州人就没有清水可用了。
杭州的繁荣一向和供水息息相关。杭州建市起于唐朝,当时一位大臣开发西湖,使城中居民有清水可用。苏轼整建西湖之前,西湖不断缩小,到处盖着葑草。十八年前葑草占十分之二三的湖面,这次,葑草已覆满了半个西湖。由工程难度来看,这是一件小事,只要清除野草就行了,这是轻而易举的工作,只是前任太守们没有想到。
苏轼的请求获准后,他开始招募几千名工人和船夫,动工修湖,仅用四个月就完工了。安置挖出来的野草和泥土又成为一个大问题,苏轼灵机一动决定用来建长堤。湖岸房舍密集,有不少富家别墅立在岸边,由南岸步行到北岸的人必须绕过两里的岸边,长堤是直线,无形中缩短了距离,又能变成美丽的漫步场所,这道长堤便是著名的西湖苏堤。堤上有六座拱桥,九座亭阁,苏轼生前人们把其中一座亭阁立做他的生祠,挂了他的画像,经常膜拜,追思他的功劳。
如何使西湖永远不生葑草也是一个大问题,苏轼苏轼传                     120把岸边的湖面开垦出来,给农夫种菱角,农夫自会定期负责除草工作。
苏轼又试行几道更大的计划:开发江苏运河系统;在苏州城外施行拖船驳运计划——日后开发阜阳的西湖,与杭州西湖异曲同工。有些计划没有实现,但是详实的设计和地图证明他具有工程方面的才干。
哲宗元 六年(1091年 ),苏轼被召为吏部尚书,人还没有到达京师,又因弟弟苏辙被任命为右丞,所以又改授苏轼为翰林承旨。苏辙不接受右丞的官职,希望同哥哥一起充当从官,未被允许。
苏家两兄弟都位居高官,他们的政敌更是惊慌,对他们展开了猛烈的攻击,苏轼和苏辙一直争论该由谁出京,以使另一个人免受猜忌。苏轼决定出京,但苏辙说弟弟该让哥哥。苏轼一回京就遭到御史们的猛烈攻击,他更加想撤,于是献上辞职信。
苏轼愈是要求离京,政敌们愈觉形势严重,他们甚至说苏轼上表辞职,是运用压力争取相位。苏轼五月二十六日抵京,仅在京师任上短短三月,八月五日,以龙图阁学士知颍州(今安徽阜阳)军州事。
在这段时间里,苏轼曾作一首词,是送给著名诗僧参寥的。参寥与苏轼肝胆相照,友谊甚笃。早在苏轼任徐州知州时,他专程从余杭前去拜访。苏轼被贬黄州时,他不远二千里,至黄与苏轼游从;此次苏轼苏轼传                     121守杭,他又到杭州卜居智果精舍;甚至在以后苏轼南迁岭南时,他还打算往访,苏轼去信力加劝阻才罢。
苏轼此词,以景语发端,议论继后,但融情入景,并非单纯写景。议论又伴随着激越深厚的感情一并流出,大气包举,格调高远。写景,说理,其核心却是一个情字,抒写出历经坎坷后了悟人生的深沉感慨。
八声甘州
寄参寥子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
无情送潮归。
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
几度斜晖?
不用思量今古,
俯仰昔人非。
谁似东坡老,
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
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
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
约它年,东还海道,
愿谢公雅志莫相违。
苏轼传                     122
西州路,不应回首,
为我沾衣。
元 六年(1091年)颍州收成不好,苏轼有机会看到长江以北乡村的情况,他在颍州八个月时间,看到灾民成群结队由西南向淮河北岸进发,农民撕下榆树皮,与马齿苋、麦麸一起煮着吃。流寇滋生,老弱倒在路边,年轻力壮的就加入盗匪行列。苏轼尽力救济灾民。
元 七年(1092年)二月,苏轼奉调扬州。他的长子在外地任职,他带小儿子参观途中各地。他遣开侍从,到乡下和百姓聊天。他看到王安石变法的遗祸,大地充满青翠的麦田,许多农舍却空空如也——农民最怕丰年,因为当地官吏和士兵会来逼他们还贷款的本金与利息,抓他们下狱。苏轼到达扬州,曾上表说“丰凶皆病 ”,老百姓在凶年的饥馑和丰年的牢狱之灾中进退不得。
经过苏轼的多次努力,他的建议部分被朝廷采纳。
元 八年(1093年)秋天,有两个女人先后去世,一个是苏轼的续妻王闰之,一个是太后。她们去世后不久,苏轼的命运开始全面转变。八月一日苏夫人去世,九月三日太后驾崩。苏轼夫人死时,他的福禄达到最高峰,她死得恰是时候,不必陪他度过一生最悲惨的岁月。苏轼由扬州回京,先后当了两个月的苏轼传                     123兵部尚书,十个月的礼部尚书;他弟弟官拜门下侍郎。苏夫人曾陪皇后祭拜皇陵,享受贵妇一切的荣宠。苏轼的孩子们都已娶亲,留在母亲身边。苏迈三十四岁,苏迨二十三岁,苏过二十一岁。次子娶了欧阳修的孙女。苏夫人的葬礼非常隆重,她的棺木放在京城西郊的一座佛寺中,十年后,他们夫妻合葬在一起。苏轼为夫人写的祭文措辞恰当,古雅质朴,文中说她是贤妻良母,待妻的儿子如同己出。他说她分享他一生的起伏荣辱,心满意足,希望自己将来要和她葬在同一墓穴。百日之后,苏轼请名家李公麟画了一张十菩萨像,祭献给她,还叫和尚做法事,保佑她平安升入极乐世界。
太后——神宗的母亲,哲宗的祖母倒真是苏轼的守护神,她一死苏轼马上倒霉,她摄政时的其他大官也一一遭殃。贤明的老太后早就感到政风将变,因为孙子在她身边成长,她太了解他了。哲宗是个爱好文艺的少年,其他方面处事轻率,脾气暴躁,容易被老奸巨滑的小人所支配。他对祖母怀有恶感,可能是王安石的党徒故意挑拨的。
太后死前十天,范纯仁和苏辙等六位大臣前去探病。范纯仁是名臣范仲淹之子。
“我大概无法复原了 ”,太后说 ,“不能长期看着你们。你们要尽力侍候小皇帝 。”
苏轼传                     124
大臣即将告退,太后指名要范纯仁留下来,于是哲宗叫别人退开,只剩下范纯仁和吕大防。
朝中传闻太后谋反,要立自己的儿子为帝,太后问道 :“皇上年幼,神宗委托老身治国。九年里你们可曾看到我特别照顾娘家?”
“没有,”吕大防说,“太后未曾厚待娘家,一切都是以国家社稷为重的 。”
“正是如此,”太后含泪说,“所以老身临死才见不到自己的儿子和女儿。”太后并没派儿子在京做官。
“太后必能康复,”吕大防说,“请听从医生的劝告。您现在不该说这些事情 。”
“不,”太后说,“今天当着你们的面,我要对皇帝说几句话。我知道我死后会有一些大臣愚弄他——孙子,你该当心!”她转向吕大防和范纯仁说,“在我死后,你们还是辞官归隐吧。我认为皇帝会任用一批新人的 。”
她问侍从宫中有没有请大臣吃饭,她对吕大防和范纯仁说:“现在去用餐吧。明年此日,请记住老身。”
太后一死,苏轼就奉调离京。他自己请调,被派到最麻烦的区域,统领河北西部的军区,担任步兵和骑兵领帅,衙门在北平附近的定州(今定县 )。根据宋朝体制,军事将领都是文官,由将军担任副职。苏轼任期不长,却证明诗画家也可以指挥军队。军政腐苏轼传                     125败,士兵薪饷低,衣服破,伙食差,军营一踏糊涂,贪风很盛,军纪松弛,官兵酗酒赌博,样样都来。这种军队是无法临战的。苏轼着手修营房、整纪律,将贪污的官吏革职议罪,改善军人服装和伙食。
太后去世后的第二年,哲宗改年号为“绍圣”。绍圣元年(1094年)四月,章X为相。
章X曾是苏轼的好友,王安石当政期间,正派学者大都因抗议而去职,章X却一步一步往上升。他拜相后,马上把老党徒扶回高位,这些都是不简单的人物,都以残忍、奸诈而知名。
太后摄政期间,章X曾被监禁,如今,他开始疯狂报复。王安石当年罢黜反对派,与这回第二次迫害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司马光和吕公著已死,他们在坟墓里也不得安宁,死者两次被削去封号和官衔。这样还不够,章X又劝皇帝挖司马光的坟墓,打烂棺材,鞭尸示众,以警告所有不忠的臣民,幸亏他没有如意,否则司马光的墓就将不复存在了。
章X拜相后,他的巨斧首先落在苏轼的身上。苏轼最先被贬到广东高山南部,通称为“大庾岭外”的地区,他被削去官职,调任英州(今广东英德)太守。苏轼察觉到眼前的变化,但他并没有去考虑这一次问题会严重到什么程度。太后去世时,他即将到定州任职,当时皇帝不许他上殿辞行,他已预感到事态严重。苏轼传                     126八年来他断断续续教过小皇帝,十分了解皇帝为人,但是他并不明白以后的命运,贬到英州当太守并不特别辛苦。
他的罪名一再重复的老调子,不外乎“诽谤先帝”,证据是元 年间他所拟的王安石亲党的解职令。
现在苏轼由华北动身,要走一千多里地到岭南。他一生东飘西荡,这一次,不过是又一次起程。他年届五十九岁,看过了太多荣辱起伏,已不会轻易被新局面吓倒。
苏辙此时在汝州任职。他是绍圣元年(1094年)三月被贬的,几个月后,又奉调转往高安。汝州离京师很近,苏轼先去向弟弟争取财政的支援。苏轼不善理财,太后摄政九年间他官运不错,但他一直调来调去,几乎没有积蓄;另一方面苏辙不断升迁,最后当上“宰相”。苏轼去汝州,苏辙给了他七千缗供其家在宜兴定居。苏轼从苏辙居处回来,发现他的官阶又降了一次,英州的派令倒没有更改。苏轼上书请愿,希望皇帝同意他坐船走,算是对老师的一项恩赐,他担心走千余里的陆路,自己会病死在路边。皇帝批准了他的请求,苏轼把全家——包括三个儿媳妇送去宜兴湖泊区的苏宅,只带侍妾朝云和两个小儿子同行。
他们在南京对岸的仪真休息,已经是六月了。迫害元 学者的举动达到高潮,已有三十多位大官遭到苏轼传                     127流放。苏轼第三次遭贬,他不再任太守,被改派到广州东面的惠州(今广东惠阳)担任建昌军司马,不得签书公事。苏轼把次子苏迨也遣回宜兴,只带幼子苏过、朝云和两名老女佣同行。苏轼门生张耒当时在靖江担任太守,派了两名老兵一路侍候他。
苏轼乘船而行,船到九江以南的鄱阳湖,又传来第四次贬官的诏书。这一次,又免去苏轼的建昌军司马职务,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仍于惠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
苏轼在几月之内,竟被几次追贬,在中国历史上,实属罕见。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