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外名人传记百部-苏轼

_2 佚名(现代)
金鞍冒翠锦玉勒垂金丝
旁观信美矣自揣良厌之
人生各有志此论我久持
他人闻定笑聊与吾子期
随着他欢笑的诗篇我们也听到呼喊与叹息。我们听到鸟雀的鸣声夹着狱囚的呻吟,水车的咕咕声夹着老农妇的哀诉,湖上的喜宴也夹着他稀发渐白的怨叹。苏轼不是一个高兴时故作悲哀,悲哀时故作欢笑的人。苏轼传                      41很多他的朋友与他通信,他们都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政,只是因为王安石当时气势正如日中天,所以他们大都把意见搁在心里。欧阳修已经去世;司马光潜心写书;张方平沉迷酒杯;苏辙明哲保身。苏轼不够圆滑,他亲眼见到百姓受苦,除了田园美诗,他还不断写乡村不美的一面。他知道自己的诗篇远达京城,但是他不在乎,他的这些诗一天天堆成他罔顾政府威信的罪名。
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杭州任满,当时他弟弟在山东省济州(现在的济南)任职,苏轼自请调到该省,被批准派往青岛附近的密州担任太守。他在密州只干了两年就被调任徐州太守,由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做到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
苏轼与杭州南北寺庙的僧友告别后,就携家北上。他妻子王闰之买了一个十二岁的丫环,生性聪颖,名叫朝云,她后来在苏轼的生命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密州是个非常贫瘠的地区,主产大麻、枣子和桑树,此地的生活与杭州真有天壤之别。虽然做了太守,可苏轼的日子过得十分清苦,因为当时官员薪俸锐减,苏轼甚至以杞菊充饥。在《杞菊赋》的序言中,他写道 :“余仕官十有九年,家日益贫,衣食之奉殆不如昔者。及移守胶西,意且一饱,而斋厨索然,不堪其忧,日与通守刘君延式循古城废圃,求杞菊食之。扪腹而笑 。”
苏轼传                      42
王安石罢官,新得势的惠卿又设了一种新法税,密州百姓根本无法负担。苏轼外出时,竟见到许多儿童被抛置路旁,有的大声号哭,有的奄奄一息,苏轼的心大受震撼,试想,做父母的若非到了实在万不得已的地步,谁肯丢下自己的孩子不管呢?苏轼救下了三四十个即将饿死的孩子,把他们安顿在各个家庭里,不过 ,“洒泪循城拾弃孩 ”,苏轼这样做,也只是杯水车薪,他是无力改变现状的。
这是苏轼最沮丧的时期,说也奇怪,诗人在最悲哀的时候却写出了最好的作品。这段时期,他的作品日臻成熟,愤怒与尖酸都过去了,只留下满心安祥与去意,就连他在自然中的欢乐,以及当日的趣味也更醇美,与杭州时期的情致截然不同。他愈来愈仰慕陶渊明,他的《西斋》诗中,不但可以看出真正的安祥与满足,而且完全和自然融为一体,对自然的声音色彩也含有平静的喜悦,与田园大诗人陶渊明的诗相比,可谓不分上下。
西斋深且明中有六尺床
病夫朝睡足危坐觉日长
昏昏既非醉禹禹亦非狂
寒衣竹风下穆然中微凉
起行西园中草木含幽香
苏轼传                      43
榴花开一枝桑枣沃也光
鸣鸠得美阴困立忘飞翔
黄鸟亦自喜新音变圆吭
杖藜观物化亦以观我生
万物各得时我生日皇皇
奇怪的是,苏辙总是能使苏轼产生优秀的作品。由杭州往密州的途中,苏轼曾有一首《沁园春》词写给苏辙,从这首词中,还可看出到密州之前,苏轼有很大的政治抱负,词中的政治胸怀与上首《西斋》诗中体现的归隐之想,存有很大差别。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
云山雾锦,朝露清清。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
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
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
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
苏轼传                      44
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苏轼醉后抒情,怀念兄弟,写下了千古绝唱,《水调歌头》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古人评论这首词,说此词的前半阙是“天仙化人之笔 ”,今天看来,本词的通篇风调,又何尝不是如此?
诗词以言志,苏轼这首中秋词作,有一题序,他写道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所以苏轼传                      45说,苏轼的主旨在于抒发被贬外任的孤独情怀。词中杂用道家思想,联系自然世界,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作者厌恶险恶的官场风波,揭示永恒的人生理念。运用直接描绘的形象范畴,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把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与往昔的神化传说融和在一起,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是一首自然与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全词起首劈头一句痴问,凌空而来,看似无理。这是一个人人都清楚但又没有答案的问题,就如同一加一等于二,而词中却沉积着作者平日里的多少思考,多少困惑。词人的思绪在一轮满月的感发下漫无边涯地游荡,由人间到天国,又由天国到人间。本想乘风归去,超越尘世,但又深自彷徨,担心难耐那份清冷和孤寂,终又归结到对人间生活的眷恋。在这一连串的追问和揣度之中,旋风般地表现了作者内心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和自我解脱的感情风波。下片开头,情感由高潮跌入平川,形成一个间歇。月光如水,照着华丽的楼阁、雕花的门窗和心事重重不能成眠的人。在人与月的默默对视中,情感再一次振起,转而恼月。月真是不解人意,经常在人孤独寒伧的时候却显示出它的圆润皎洁,让人自惭形秽徒生遗憾与惋惜。有什么办法呢?惟有自我解脱而已。人生本来就由悲、欢、苏轼传                      46离、合构成,一如月亮本来就
有阴、晴、圆、缺,自古皆然。既然如此,那就用坦然的态度来对待难以求全的事情,平静长久,共赏这千里明月吧!词的结尾似乎归于宁静达观,但那份自我排解下的苍凉依然能够感觉到,在词中,苏轼寄托了人生最迷茫最深厚的一段感情。
前面曾经提到,苏轼为豪放词派的创史人,从以下的两首词中,可以看出苏轼豪放不羁的个性特征,同时,也可领略到苏轼抒情的一面。两首词皆作于作者在密州期间。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苏轼传                      47
西北望,射天狼。
望江南
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
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苏轼之前,词仅用来描述香艳软媚的儿女之情,内容多属花间柳下、浅斟低唱,因此人们认为词品不高,其地位始终赶不上诗的地位。从苏轼起,词开始走向广阔的天地,凡是可以写诗的内容,无一不可以写词,上面的《江城子》词,在词的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至于《望江南》词,超然台是苏轼在熙宁八年(1075年)年底,修葺密州园北旧台,由苏辙命名的。摘此词,是因为“超然”境界,可说是苏轼在密州时期心境和词境的具体体现。
苏轼传                      47
第四章黄楼乌台
就连苏轼这样的天才,也是“人生四十才开始”,如今苏轼进入徐州时期,也就是“黄楼”时期。苏轼突然找到了自己,他第一次变成实干的人物,忙着做事、建筑、参加公众活动,从此一生建树颇多。他担任杭州通判无法办大事;在密州虽任太守,但因密州偏远贫穷,也没有机会一展其才;后来他被迫短期退休,进入政治晦暗期;接着就出现了完美、圆整、成熟、活跃而忠贞的苏东坡,他幽默练达,是百姓的朋友和斗士,有着一个伟大的灵魂,不过苏轼被捕谪居之前,徐州太守的政绩已证明他是实干的人物,也是能干的办事人才。
熙宁九年(1976年)年底,苏轼奉诏离开密州,被派往山西西南端的河中府任职,次年一月他由济南进京,他弟弟一家就住在济南。苏辙当时不在家,风传政事将有大变迁,此时王安石同党已先后垮台,王安石复出又垮,谁也不知道下一步将有什么变化。
苏辙是个沉静而果断的人。苏轼曾一再上表提到税制和征兵的改革,劝皇帝不要征所得税;苏辙始终保持沉默,如今却觉得时机已到,可以力倡全面的政治改革。王安石十月已在出京途中,苏辙没有等哥哥,直接带着一份全面革新的奏折进京。
苏辙的家人还留在济南,他们迎接了苏轼。苏轼苏轼传                      48在济南住了一个月左右,熙宁十年(1077年)二月十日,两兄弟的眷属到达京城附近的黄河岸边,苏辙出京到河岸以北三十里的地方接他们,两兄弟在雪中畅游了几日。苏辙带给哥哥一则消息,说苏轼在河中府的新职已被取消,改派为徐州太守。
他们抵达京师,遇到一件十分费解的事情:门吏告诉苏轼,不许他入京,却又没有合理的解释——这也许是因为政局不稳,有些官员不希望皇帝见到苏轼,于是借皇帝的名义发的命令。两兄弟只好回头,折往东城外的好友范镇家中。
这时苏轼的长子苏迈已经十八岁,该娶亲了。研究苏学的人始终没有探明女方的身份,只知道苏迈是在此时娶的亲。
儿子娶亲后,苏轼携家眷往东,到现在江苏省境内的徐州任职;苏辙也携家眷到商邱(南都)任通判。他把家人交给好友张方平,陪哥哥到徐州,住了三个月才回到家人身边。
徐州不但是大城,也是战略要地,控制了山东南部的山区。过去几个朝代,徐州附近常有战役发生,现在津浦铁路和陇海铁路就在这儿交会:二十年后水泊梁山著名的水浒故事就发生在这附近。城市临河,南面有两大高山环绕,深邃的急流绕过山下的市区。此地出产花岗细石、铁、煤,宋朝时就曾充分开采,苏轼传                      50此地的刀剑也很著名。苏轼喜欢这里天然的风光,喜欢各种精美的鱼蟹,他认为徐州是“暂留”的好地方。
熙宁十年(1077年)八月,苏轼刚到徐州上任三个月,徐州发生水灾。王安石曾想疏通黄河,但是花了五十万缗毫无效果,主工程师畏罪自杀了。黄河在徐州以北五十里处的曹村决口,泛滥到梁山泊,溢满了南清河,水势蔓延了几百平方里。大水汇聚到徐州城下,被南面的高山挡住,水位不断高涨,九月达到二十八点九尺,如果不及时排水,徐州城就将倒坍。苏轼舍身救城,好几周都没有回家,他每天住在城墙顶的小棚子里,监督修固外墙的工作。城里有钱的人家纷纷争着出城避水。苏轼说:“富户一旦出城,城里的百姓就都会动摇,我和谁来共同守城?只要我在徐州,就一定不会让洪水冲毁徐州城 。”于是把那些有钱人又赶回到城里。洪水眼看就要超过东南外墙了,苏轼指挥把墙基加厚,城墙加高。挡水的防御工事长九十四丈,高十丈,宽两丈。苏轼亲自趟水到武卫营,唤来了卒长,向他寻求帮助。武卫营属禁军,直接归皇帝统领,不听命于地方官员。苏轼对卒长说:“黄河水就要冲毁徐州城了,事态紧急,虽然你们是禁军,也要请你们尽力帮助我。”卒长感动地说:“太守尚且不躲避大水,如我辈小人,自然更当效命。“就带领了他的士兵几千人,拿着畚箕和铁锸奔了出去,苏轼传                      51修筑了东南的长堤。这时北方的工事已做好,准备把洪水引入黄河故道。在洪水围城四十五天之后,十月十五日,黄河回归故道,向东在海州附近入海,洪水开始退去。
城市获得保全,人民都欣喜若狂,对苏轼万分感激。苏轼对暂筑堤不满意,就上表给朝廷,明列数字,要上面拨款兴建石墙,以备不时之需,可朝廷没有回音,他只好修改奏折,改建石墙为建木岸。皇帝下了一道公文,夸奖他的伟大功劳,次年二月苏轼得到三万多贯的拨款,一千八百担米粮和七千二百个人工,他组织在城市东南建了一道木坝。苏轼性好建筑,就在这道外城墙上建了一座十丈高的楼台,起名叫“黄楼”。后来他在徐州写的诗集就叫《黄楼集》。
元丰元年(1078年)重九,黄楼举办盛大的庆祝仪式。苏轼非常高兴:百姓没有被洪水吞噬;大家花了半年多时间建成了水坝和楼台——黄楼属于全城百姓,是未来对抗水患的明显象征。全城的百姓都来参加这个典礼。东门上黄楼耸立,高达十丈,下面是五丈高的旗杆。楼台建成宽塔的形式,大伙儿上楼观赏四周的风光,从窗口望出去,早上的浓雾迷离,只听到下面船只的桨声,恍如置身大海船中,不久,天渐渐晴朗起来,远处的渔村和岩峰下的五六所庙宇历历可见。南面前端可以看见隆起的台地,以前曾是苏轼传                      52戏马台,如今建了一座佛寺,长长的新堤由庙宇开始,沿东城墙向北延伸,他们听见远处的潮声与下面鹅鸭的鸣叫声交织在一起,组成奇妙的乐章。最后是大宴宾客。
苏轼写了一篇文章纪念这盛大的场面,叫人刻在石头上,这块石碑,随着苏轼政治上的起落,经历颇不平凡。苏轼后来遭到放逐,他的一切碑铭都奉命拆毁,当时的徐州太守只把这块碑丢入附近的壕沟中。十年后,大家都忘记了这条禁令,皇家也开始收集他的文稿,在任的另一位徐州太守叫人把石碑从沟里挖出来,星夜赶制了几千份拓本,事毕之后,他恍然大悟似地说 :“唉呀,我忘了,苏碑的拆毁令还没有解除,叫人来把这块碑毁掉吧 。”石碑拆毁之后,拓本的价值越升越高,太守靠此赚了一大笔钱。
此时,人们已无法探知当初苏轼立于黄楼之上,举目四望时的心情,从下面这首词中或许仍能触其一二吧。
永遇乐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
寂寞无人见。
苏轼传                      53
胶如三鼓,铿然一叶,
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
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
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
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
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燕子楼在彭城,属徐州境内,据说此楼是唐代张尚书为爱妓盼盼所筑。
苏轼真的梦到过唐代时的盼盼吗?不得而知。由词中可以领略到的是词人驰骋的思绪、词人的感慨:人生之梦未醒,只因欢怨之情未断。其感慨包容了多少古与今、倦客与佳人、梦幻与现实的绵绵情事,其感慨又超越了自我,推及了人生和宇宙。词人从燕子楼想到黄楼,设想后人见黄楼凭吊自己,也和今日自己见燕子楼思盼盼一样,悟出了人生如梦似幻的道理。——这就是苏轼,狂喜之中也抹不去如影随形的淡淡苏轼传                      54愁绪。
任徐州太守的苏轼很受欢迎,不仅因为他抗洪有功,也因为他亲身关切狱囚的健康和利益,在当时,几乎没有其他太守这么做。他亲自去看犯人,派医生照顾生病的囚犯。苏轼指出,法律虽禁止地方官鞭打囚犯至死,对囚犯病死或失于照顾而死,却没有明文规定,他说,囚犯也是人。苏轼的行为赢得了囚犯及其家属的感激与尊敬。
有些小事只要有人肯做,就可以轻易做到,可惜只有苏轼这样的人才看得到。元丰元年(1078年)徐州春旱,苏轼去城东二十里外的石潭求雨,求雨之后,又于雨后去石潭谢雨,路上,苏轼曾作了几首诗,其中一首如下:
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词中,苏轼以最寻常最普通最不“值得”入咏的苏轼传                      55景物风光,将自己的感叹融于其中:乡野人家尚且能赠我粗茶一杯,为我解渴;我作为一城百姓的父母官,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眼看他们处于春旱之下,我能带给他们清凉的雨水吗?杰出的诗人和称职的官员一样,既要有大手笔,同样也肯从小处着手。
苏轼的诗名不断提高,欧阳修去世后,他成为全国公认的第一大学者,欧阳修当初的话应验了。学者都认苏轼为师,著名的“苏门四学士 ”,包括苏轼在淮阳结识的张耒,在杭州结识的晁补之,传说中娶了苏小妹的浪漫诗人秦观,江西诗派的始祖黄庭坚。四学士中以黄庭坚居长,时人把苏黄相提并论,但黄庭坚始终以苏东坡的门下自谦。整个学术界都敬爱东坡,推重东坡,那年九月底黄楼的一次大聚会上,苏轼开朗风趣,毫无心机,赢得士林一致的热爱。正因为他受欢迎,威望高,日后他被捕受审才引起全国的关注。
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苏轼奉命调往湖州(今属浙江 ),苏轼上表谢恩,因为对朝廷那些不利于民的措施不敢大胆直言,于是他把谏言写入诗歌中,希望对国家有所补益。苏轼是个性情直率的人,如他自己所说,遇到不平之事,他是“如蝇在食,吐之乃已 ”,他一直作诗描写百姓的困苦和一些新法带给百姓的危害,政客小人还能忍受,现在他直接提到他们——王安石门下窜升的李定和舒X,这是一伙见苏轼传                      56风使舵、毫无原则的小人。苏轼一上表给皇帝,皇帝就忍不住会当着朝臣称赞他,小人们怕苏轼得势,就干脆阻止苏轼入京见皇帝。
元丰二年(1079年)六月,苏轼到湖州后不久,有位御史摘取苏轼谢恩表状的四句话,告他讽刺政府。几天后舒X、李定也先后状告苏轼,说他的诗词作品中有不忠于朝廷的地方。李定等人希望皇帝下旨杀死苏轼,神宗并不想杀苏轼,他只是认为案情既然正式提出,他愿意让御史们详细调查。
朝廷派官差皇甫遵去湖州,解除苏轼的官职,押回京师审问。苏轼与家人道别,长子苏迈陪他进京。百姓们出来送他们的太守,泪如雨下。
苏轼被押走后,他的家人们决定进京,抵达安徽宿县,御史又派差官去搜拿诗篇、信函和其他文件。许多士兵围住苏轼家人的小船,翻箱倒柜,把东西随处乱丢,女人和孩子都吓坏了。士兵们走后,女人们迁怒于诗稿,于是大烧文稿,后来苏轼发现只剩三分之一的文稿没被烧掉。
苏轼七月二十八日被捕,八月十八日关入御史台监狱,接受了近两个月的审讯。
苏轼在狱中,儿子苏迈天天去牢中送饭。他们暗中约定平时只送菜和肉,万一有坏消息就送鱼来。有几天苏迈出京借款,委托一位朋友代他送饭,临走却苏轼传                      57忘了告诉他这一秘密约定,结果这位朋友送了些鱼给苏轼。苏轼以为难逃一死,写了两首告别诗给苏辙,诗中委托弟弟照顾自己的家人,还感谢皇帝对自己的恩情。这两首诗后来被狱卒上交,皇帝见了之后,大受感动,所以御史虽施高压,给苏轼造成极不利的局面,最终皇帝仍释放了苏轼,这两首诗,可以说起了很大的作用。
这就是所谓“乌台诗案”。乌台,是御史台监狱的代称。
审讯大约在十月初终结,证言交到皇帝手中。牵连的人不少,尤其附马王诜牵涉最重,审讯中发现他和苏轼曾交换过许多礼物。皇帝下令,与苏轼有诗信来往的人都要把手边的诗文交给法庭调查。
这时候,一向支持苏轼的仁宗太后病死了。她临终前曾对皇帝对 :“我记得当初苏轼兄弟中进士,仁宗先皇曾高兴地对我们说,他那天为子孙得到两个相才。我现在听说苏轼因写诗而获罪,我想这是小人陷害他,他们在他的政绩上挑不出毛病,就想用他的诗来定罪。这些控告不是太卑鄙了吗?我的身体已无法康复,希望你不要冤枉无辜——那样上天会动怒的。”
十月三十日审问的官员们做了一份案情摘要,呈给皇帝。由于太后殡葬,案件悬搁了很久。苏轼在牢中等候命运的判决时,曾发生过一件神秘的事情。苏轼传                      58
几年之后苏轼对朋友们谈起这事,他说 :“审问结束后的一天夜里,我正要睡觉,突然一个人进入牢内。他一言不发,丢了一个小盒子在地板上,倒头就睡。我以为是别的囚犯,便没理他,径自睡了。睡到凌晨时分,我觉得有人推我,睁开眼来,那个人对我说:‘恭喜。’我问他怎么回事,他只说:‘好好睡,别担心。’说完就拿着盒子出去了 。”
原来舒X等人一直想办法劝皇帝杀苏轼,皇帝不忍心,就暗地里派宫里的人到狱中去查看。那位使者刚到不久,苏轼便呼呼大睡,鼾声如雷,后来宫人回去向皇帝报告,说苏轼睡得很安详,皇帝便对朝臣说:“我知道了,苏轼心中没做亏心事 。”
最终,苏轼免于被杀,被发配往黄州。
通常皇家出殡总要大赦天下,依照法律和习俗苏轼应该减罪。御史们原满心想把反对派一网打尽,这样一来他们的心血全白费了。李定和舒X十分担心,李定强烈地反对特赦,舒X更要求把苏轼和他的另几个朋友全都处死。
等苏轼的朋友交出的证物都调查完毕,皇帝派了自己信任的人重审。根据有关留传下来的资料看,诽谤政府本该贬居或处两年的苦役,但苏轼的情况较严重,应该取消他的两个官衔。不过这种重大的案件最后会由皇帝亲自判决。
苏轼传                      59
十二月二十九日,苏轼的判决公布,他被贬到汉口附近的黄州,担任团练副使的小官职,条件是限住该处,不得随便离开,也无权签署公文。这样的判决,令李定和舒X大失所望。
苏辙上书给皇帝,愿以一切官爵来替哥哥赎罪,结果他被降调高安担任筠州监酒。高安离黄州一百六十里。
被关了四个多月的苏轼走出监狱,他做的第一件事,是提起笔。他又开始写诗!
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
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这首诗里,塞翁失马和少年斗鸡的典故,依然带有双关和讽刺意味,难怪苏轼写完诗后,自己也忍不住说 :“我真是无可救药了 。”——正所谓本性难移。
元丰三年(1080年)一月一日,苏轼带着二十一岁的长子苏迈离开京城,前往谪居地黄州。他走陆路,把家眷交给苏辙照管。苏辙带领自己一大家人和苏轼的家人,辗转数月,到达九江,然后他让自己的家人等着自己,他则上溯长江,把苏轼的太太王闰之、妾朝云和两个小儿子送到苏轼身边。苏轼二月一日已到黄州,他的家人四月才到。
苏轼传                      60
黄州是汉口下游的河边小镇。苏轼在家人没到时,先住在一座寺院里,该寺离江甚远,位于一座林木茂密的小山边。太守姓徐,对苏轼十分热情。长江对岸的武昌太守朱寿昌,常过江来看望苏轼,苏轼曾有一首词赠给他。
满江红
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
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
君是南山遗爱守,
我为剑外思归客。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
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
不独笑书生争底事,
曹公黄祖俱飘忽。
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鄂州,即武昌。这首词以辞气慷慨见长,一种苍凉悲慨、郁愤不平的激情,在字里行间涌流,我们可以体会出苏轼被贬黄州初期复杂矛盾、无法平静的内心世界。
苏轼传                      61
到黄州后,苏轼开始思考生命的真谛,他死里逃生,人也比以前沉默。有时,他会在雨后的傍晚一个人到东山脚漫游,寻访庙宇、花园和清溪。南岸有矾山,高耸在湖泊水道交织的平原里。苏轼在独自漫步中,深思自己的个性,研究如何得到心灵的平安。他越来越虔诚地信教,他在《安国寺记》中说 :“余二月至黄舍。馆粗定,衣食稍给,闭门却扫,收召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又观从来举意动作,皆不中道,非独今之所以得罪也。欲新其一,恐失其二。触类而求之,有不可胜悔者。 于是喟然叹曰:‘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 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始所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然,无所附丽。私窃乐之……”
可是在苏轼心中,一股与宗教冲动相反的儒家趋势却将他拖往另一个方面。不错,人是应该在宗教中追求平安,但是如果照佛家所说,人生只如幻影的话,人就该完全脱离社会,人类就会绝种,烦恼自然就不复存在。因此佛家虚空无我,去除一切私念的目标和儒家对人类踏实的责任观时常发生冲突。
在寺庙住了一阵子后,苏轼的家人平安到达。太苏轼传                      62守对他们一家礼遇有加,让他们住在临皋亭,此地因此而家喻户晓。一切似乎固定下来。当年苏轼的次子苏迨十二岁,幼子苏过十岁。
苏轼写信给朋友说 :“寓居去江无十步,风涛烟雨,晓夕百变。江南诸山在几席,此幸未始有也 。”其实临皋亭并没有什么特殊的风华,风景之美,一半靠地理,另一半则靠欣赏者的眼光。苏轼身为诗人,不免看到、感觉到别人在天国乐园也无法感受的韵味。苏轼在杂文中说 :“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绕,清江右回,重门洞开,林峦岔入。当是时若有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惭愧惭愧 。”另一篇给朋友的信中,语气则很幽默 :“临皋亭下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嵋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水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与此孰胜。所以不如君者上无两税及助役钱尔 。”
风景虽美,却当不了饭吃,苏轼一家人的生活十分清苦,他曾给秦观写信描述自己的一套特殊的开支预算法,说 :“……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省,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钱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以待宾客。此贾耘老法也。度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至苏轼传                      63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以此胸中都无一事 。”
元丰四年(1081年),苏轼似乎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夫,春夏之际,他在老友马正卿的帮助下,向州郡求得黄州东门外东坡故营地数十亩,开垦耕种,自号“东坡居士”。他早想归隐田间,却没想到自己被迫如此当上了农夫。
东坡农舍在小山旁。顶上是一间三房的小屋,俯视下面的亭台,亭台下便是著名的雪堂——这年冬天,黄州大雪盈尺,十二月二日微雪,至二十五日大雪始晴。下雪期间,苏轼在东坡营造了房屋,取名雪堂。雪堂的墙上有苏轼亲笔画的森林、河流、渔夫的雪景,后来这里变成他待客的地方。
雪堂的石阶下有一座小桥跨沟而过。除了雨天,平常小沟都是干的。雪堂东面是他亲自种的一棵大柳树,再过去是一个小井,泉水冷冽。东面下方是稻田、麦田、一大排桑树、菜蔬和一个大果园。苏轼还把附近一个朋友送他的茶树也种在农场上。
远景亭在农舍后方,立在一堆土岗顶,四处风光一览无遗。他的西邻姓古,有一大片巨竹,长得十分茂盛,连天空都遮住了。苏轼夏天就在这儿乘凉。
建筑是苏轼的本能,他决心为自己造一个舒舒服服的家。他筑水坝,造鱼塘,种了朋友送来的花木、苏轼传                      64邻居送来的树苗和故乡来的菜蔬,他的精力全用在做农夫上。他看见成熟的水稻,心里充满自豪与满足。
苏轼的家庭也平和而幸福,也许苏太太最高兴的是苏轼经常下厨,并且烧得一手好菜。现在中国各处的餐厅饭馆中,菜谱上列出的东坡肘子和东坡鱼,就是苏轼首创的。
苏轼在东坡生活得满意自适,有似晋代诗人陶渊明田园生活一般。他有一首词,记载了这种情景。
江城子
陶渊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临流班坐,顾瞻南阜,爱曾城之独秀,乃作斜川诗,至今使人想见其处。元丰壬戌之春,余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之后丘,西控北山之微泉,叹然而叹,此亦斜川之游也。乃作长短句,以《江城子》歌之。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
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
昨夜东坡春雨足,
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
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
都是斜川当日景,
苏轼传                      65
吾老矣,寄馀龄。
有些乐趣只有诗人居士才能享受。陶渊明辞官归隐,曾写了一首《归去来兮》赋,苏轼每天在田里耕作时,重组其中的字句,配上民歌。他教家人唱,自己也一起唱,还用竹枝敲击着牛角打拍子。
苏轼在哲学中也能找到安慰。他在雪堂的墙壁和门板上写了三十二个字,日夜观赏。内容是四道警告:
出舆入辇蹶痿之机
洞房清宫寒热之媒
皓齿峨眉伐性之斧
甘脆肥浓腐肠之药
失去尘间美好享受的人有福了!就是这种幽默感使苏东坡能随处得到快乐与满足。后来他被逐海外,没有药品也没有医生,他对朋友说 :“我想到京师每年有多少人死在大夫手中,觉得自己真幸运 。”
现在苏轼自食其力,心满意足。他有很慈悲的信仰,这一点,使人们觉得他亲切。黄州因为贫穷,当地穷人养不起孩子,就有些人在孩子出生后即将其溺死,溺婴的恶俗使苏轼深受震撼。他给武昌太守写了一封信说及此事,内容十分感人。
苏轼传                      66
上鄂州太守朱康叔(寿昌)
轼启:
昨日武昌寄居王殿直天麟见过。偶说一事,闻之辛酸,为食不下。念非吾康叔之贤,莫足告语,故专遣此人。俗人区区,了眼前事,救过不暇,岂有余力及此度外事乎。
天麟言岳鄂间田野小人,例只养二男一女,过此辄杀之。尤讳养女,以故民间少女多鳏夫。初生辄以冷水浸杀,其父母亦不忍,率常闭目背向,以手按之水盆中,咿嘤良久乃死。有神山乡百姓名石揆者,连杀两子。去岁夏中,其妻一产四子。楚毒不可堪忍,母子皆毙。报应如此,而愚人不知创艾。天麟每闻其侧近者有此,辄往救之,量与衣服饮食,全活者非一。既旬日,有无子息人俗乞其子者,辄亦不肯。以此知其父子之爱,天性故在,特牵于习俗耳。
闻鄂人有秦光亨者,今已及第,为安州司法。方其在母也,其舅陈遵梦一小儿挽其衣,若有所诉。比两夕辄见之,其状甚急。遵独念其姊有娠将产,而意不乐多子,岂其应是乎。驰往省之,则儿已在水盆中矣,救之辄免。鄂人多知之。
准律故杀子孙,徒二年,此长吏所得按举。愿公明以告诸邑令佐,使召诸保正,告以法律,谕以祸福。约以必行,使归转以相语。仍录条粉壁晓示,且立赏苏轼传                      67召人告官赏钱,以犯人及邻保家财充。若客户则及其地主。妇人怀孕,经涉岁月,邻保地主无不知者,其后杀之,其势足相举觉,容而不告,使出赏固宜。若依法律行遣数人,此风便革。
公更使佐各以致意,诱谕地主豪户。若实贫甚不能举子者,薄有以周之。人非木石,亦必乐从。但得初生数日不杀,后虽劝之使杀,亦不肯矣,自今以往,缘公而得活者,岂可胜计哉。佛言杀生之罪,以杀胎卵为重。六畜犹尔,而况于人。俗谓小儿病为无辜,此真可谓无辜矣。掉耄杀人犹不死,况无罪而杀之乎。公能生之于万死中。其阴德十倍于雪活壮夫也……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