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知识百科全第三部·txt

_6 佚名(现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中国工程院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 of the State Council
  国家行政学院National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中国地震局China Seismological Bureau
  中国气象局China Meteorological Bureau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CSRC)
部委管理的国家局
  (5)部委管理的国家局State Bureaux Administrated by Ministries or Commissions
  国家粮食储备局(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State Bureau of Grain Reserve (under the State Development Planning Commission)
  国家国内贸易局State Bureau of Internal Trade
  国家煤炭工业局State Bureau of Coal Industry
  国家机械工业局State Bureau of Machine-Building Industry
  国家冶金工业局State Bureau of Metallurgical Industry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State Bureau of Petroleum and Chemical Industries
  国家轻工业局State Bureau of Light Industry
  国家纺织工业局State Bureau of Textile Industry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State Bureau of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国家烟草专卖局State Tobacco Monopoly Bureau
  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State Bureau of Nonferrous Metal Industry
  [以上由国家经贸委管理][all under the State Economic and Trade Commission]
  国家外国专家局(人事部)State Bureau of Foreign Experts Affairs (under the Ministry of Personnel)
  国家海洋局 (国土资源部)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under the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国家测绘局(国土资源部)State Bureau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under the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国家邮政局(信息产业部)State Post Bureau (under the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Industry)
  国家文物局(文化部)State Cultural Relics Bureau (under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under the Ministry of Public Health)
  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总行)State Administration of Foreign Exchange (under the People' s Bank of China)
  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海关总署)State Administration for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under th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
生活中能抗癌的水果
春天是各种水果纷纷上市的季节。美国癌症研究院曾整理了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农业部以及国际上对的癌症研究,指出每天至少摄取5份蔬菜、水果,就可以降低20%的患癌症风险。美国环境毒物学博士罗伯特·哈瑟瑞进一步指出,有十几种水果可以起到有效地降低患癌症几率的作用。   
这些水果包括草莓、橙子、橘子、苹果、哈密瓜、奇异果、西瓜、柠檬、葡萄、葡萄柚、菠萝、猕猴桃等。它们中的一些特殊成分在预防结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胃癌等方面,具有其他食品难以替代的益处。   
在抗癌水果中,草莓的作用位居首位。新鲜草莓中含有一种奇妙的鞣酸物质,可在体内产生抗毒作用,阻止癌细胞的形成。此外,草莓中还有一种胺类物质,对预防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橙子、橘子、柠檬、葡萄柚等柑橘类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生物类黄酮,能增强人体皮肤、肺、胃肠道和肝脏中某些酶的活力,帮助将脂溶性的致癌物质转化为水溶性的,使其不易被吸收而排出体外。同时,它们可增强人体对重要抗癌物质———维生素C的吸收能力。维生素C可增强免疫力,阻止强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形成,对防治消化道癌有一定作用。瑞典一项研究表明,平均每天吃一个柑橘的人,得胰腺癌的危险比每周吃少于一个者低1/3。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的专家称,他们发现:常吃橘子、柠檬等柑橘类水果可使口腔、咽喉、肠胃等部位的癌症发病率降低50%,使中风的发病率降低19%,同时对心血管疾病、肥胖及糖尿病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猕猴桃的营养丰富,既是一种极好的强身滋补品,也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其中的维生素C含量在水果中是最高的。   
葡萄,尤其是葡萄皮中含有的花青素和白藜芦醇都是天然抗氧化剂,也有抑癌功效,可抑制癌细胞恶变、破坏白血病细胞的复制能力。   
苹果中有一种非常有用的成分———多酚,能够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日本研究人员发现,苹果多酚能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   
此外,哈密瓜、菠萝中含有较多的叶黄素与玉米黄素,西瓜中的番茄红素丰富,这些物质都是非常有效的抗氧化剂,能起到抗癌作用。   
虽然水果的抗癌作用明显,但在食用时,仍然要根据个人的特点进行选择和适当搭配。经常有人因为生吃草莓过量而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另外,患尿路结石、肾功能不好的病人不宜多吃草莓,因为它含草酸钙较多,过食会加重病情。而且,吃水果的最佳时间是饭前1小时。水果属生食,饭前吃水果等于吃生食后再进熟食,体内白细胞就不会增多,有利于保护人体免疫系统。
损害健康的六大时尚行为
以健康换取时尚,你愿意吗?面对这样直白的问题,相信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健康。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的选择往往相反,他们在追逐时尚的过程,享受着时尚生活的风光,却常常早把健康抛在了脑后。
健康专家、医务人员总是对很多时髦东西皱眉头,当人们因为追求时尚而造成伤病找到他们时,他们觉得如此盲目而轻易地失去健康是一件多么无知和无谓的事情。
最近,一项针对都市人群的上千个20至50岁样本的调查,公布了现代都市人的十大不健康生活方式,其中不规律的生活、沉迷于网络、贪恋空调等等榜上有名。这些都与都市人的时尚生活息息相关。
从紧身牛仔裤到高跟鞋,从刺青绘身到穿孔挖洞,时髦总是多多少少带有一些自虐倾向。时尚,可以让人生更有滋有味,但也可以“杀人”于无形,那就要看你能否掌握好“度”数了!
损害健康的六大时尚行为
时尚健康悖论之一:夜生活
泡吧、卡拉OK,城市生活的潮流表现。对于现代都市而言,夜晚才是其灵魂所在,是城市活力与创造力的源泉。对于上班一族而言,泡吧、卡拉OK既能缓解工作压力,还能扩大交往圈子,当然会成为我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健康代价:人的肌体一如庄稼,也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藏指的就是人要养精蓄锐。酒吧和卡拉OK厅里污浊的空气和噪音并不是养精蓄锐的好地方。如果经常夜半还在外面奔波,久而久之,与其说是到这些地方去“疗伤”寻找好心情,还不如说是去找病。
时尚健康悖论之二:网络生活
网虫,站在现代化的最前沿。要不是眼睛疼得厉害,许多人才不愿意从网上下来。网络生活,已经成了很多人的精神家园。
健康代价:上网时间长,不光是对眼睛造成伤害。电脑射线经年累月地在身体里蓄积,对血液系统也造成伤害,目前,医学界已经发现了电视性癫痫,尤其是打游戏机的人群占到癫痫病发病人数的千分之五,看电视(黑白电视稍好)引起的头痛和癫痫占到千分之二。网上过多的信息不光容易引起人的视觉疲劳,也容易引起类似的神经系统疾患。喜欢上网的朋友一定要控制每天在电脑前停留的时间。应该多安排户外活动,缓解神经系统压力。
时尚健康悖论之三:空调生活
酷暑严冬,面对各种恶劣的自然条件,都市人都有幸躲在屋子里,享有一片舒舒服服的小环境。舒服惯了,人们就贪图这空调暖气带来的人工环境,而忘记了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和开阔天地。
健康代价: 空调病也是现代都市病之一,面部神经麻痹、脑血管疾病很多都是夏季的人造凉风惹的祸。即便是冬日的暖风,危害也不小,造成风湿性关节炎的恰恰是暖风而不是人们想像中的冷风。另外,忽冷忽热、封闭的环境,也为感冒伤风、各种呼吸道疾病提供了“沃土”。
时尚健康悖论之四:塑身生活
塑身内衣的宣传口号是不费力就能拥有好身材。希望自己有好身材但是没时间去健身房,害怕体重增加但难拒绝眼前的美食。听听塑身内衣的导购小姐怎么说?身体的脂肪是可以移 动的……再看看最早流行塑身内衣的日本,第一批拥趸者如今已是六十岁的人了,身材还保持在三十多年前穿衣时的样子。你说谁能抵挡这样的诱惑?
健康代价: 专家们对瘦身内衣基本都是持强烈否定的态度。这种瘦身方式容易引起一些疾病,如外阴炎。由于瘦身衣将腹部紧紧包裹,腹腔内的肾、脾、肝、胃、肠等器官受到压迫,使内脏及其神经系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导致胃肠功能降低,消化系统功能减弱,从而造成便秘。此外,瘦身内衣会使人产生缺氧反应,引起乳房肿胀、疼痛等。医生建议,瘦身内衣不宜长时间穿着,特别不要夜里睡觉都穿着。塑身内衣的危害比塑身裤还要大一些,因为人体的脏器主要是在上身,热量也主要从那里散发。乳房被过度束缚,不仅形状发生改变,严重的还可能发生病变。中医讲究的是在不影响形体美的前提下,尽可能穿宽松一些的内衣。
时尚健康悖论之五:排毒生活
许多明星都坚持洗肠美容,目的是让自己的身体里没有宿便不蓄积毒素,不让身体产生不良气味,避免了社交场合的尴尬,皮肤也会变得透明有光泽,比单纯外用化妆品效果好。不习惯这种方法的人,可以选择断食的方法排毒,即一周里有一天不吃饭,只吃水果或者喝蜂蜜水,同样可以起到排除身体毒素的作用。
健康代价: 医生也讲排毒,除了正常的粪、便、汗三种排毒通路,古代人甚至还有春秋放血排毒的说法,但洗肠容易让肠管变粗,长时间反复刺激还会使肠管麻痹,最终导致一些人为因素疾病。断食排毒法也要因人而异。有的人脾胃虚寒,吃水果等凉的东西胃里会发生胀气。如果你是超负荷工作者,到该吃饭的时候不吃,身体会出现乏力、眩晕、低血糖症状,对健康会有影响。  
时尚健康悖论之六:防晒生活
如今,人们的防晒意识越来越强,不把自己从头到脚用帽子、遮阳伞、防晒霜……“裹”得严严实实,不踏出家门。过多晒太阳,的确会引起皮肤老化现象,或者可能患皮肤癌。
健康代价: 阳光对人体来说是最好的补品。美国医学专家研究发现,经常暴露在阳光下或每星期有规律地晒太阳,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等疾病。因为适当地晒太阳,会促使人体内产生维生素D,进而预防各种疾病。当然,晒太阳应根据肤色、季节、时间因人而异,不是要每个人都在阳光下暴晒,而是要能接受充分太阳光线,一天要有一个小时的阳光照射。女性害怕皮肤变黑,可以在清早或者傍晚光线不是太强的时候接受日照。女性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症,而骨头长期没有受到刺激的人群也容易患此症
洗衣的历史
  而今在世界各地,洗衣依旧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件事至少被做了4000年——人们挎着篮子去最近的河边,在石头上捶打、搓洗衣服,然后把衣服晾在太阳下晒干。已知的有关洗衣日的最古老记录出现在埃及古墓的壁画上,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其中有一幅画刻画了一群男人弯腰洗衣的情景:两个人在用力搓洗,两个人在折叠,而另两个人在使劲拧干。
  根据普林尼长老的说法,洗衣史上的第一个奇迹发生在公元前600年,当时腓尼基人把山羊脂和草木灰混在一起造就了肥皂、腓尼基人发现了表面活性剂的优越性能、表面活性剂能削弱水的表面张力,使水能更好地渗入织物,分解污垢并让它漂浮到表面,直到最终被洗刷掉。
  人类具备三样东西可以将衣服洗干净:水、搅动和表面活性剂。如果用显微镜观察,你会看到灰尘紧粘在你棉衫的纤维上,就像山路边带芒刺的草粘在你的短裤上一样。你可以打开水龙头,朝着T恤衫狂冲,很容易就冲洗干净了,因为急流能消解众多灰尘的集结点,从而把它们冲掉。
  然而,体内所分泌的大部分油液与水分子相斥。为了清理掉衣领上的一圈圈黄渍,你需要用表面活性剂去对付它。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化合物,构成它的分子有点像极微的磁粒。这种“磁粒”分子的一极吸引灰尘,另一极被水吸引(这些化合物可通过在动物脂肪中掺入草木灰中的浓碱溶液制成。这也是高卢人制造他们的“saipo”所采用的方法,肥皂soap一词即来源于此)。喜吸尘的一极吸住身体的油液,喜欢水的一极使油从棉织物上松开,并使它悬浮起来,然后使劲一搓,灰尘、油液就被洗掉了。
  换句话说,如果你身边随时都有汹涌的水流,洗衣就不是什么大事了。以前的水手们洗衣就极其随便:他们把脏衣物塞进一个包中,用绳子一端系在船上,包则扔进水中,航行途中让海水搅动、拍打衣服即可。约翰·霍斯金斯爵士在1677年就借鉴了这个原理。他把亚麻布衣服系成一包,用一个由轮子和圆筒组成的装置去挤压水流,穿透衣服。这就是第一台有记录的洗衣机械。更普通的方法则是用几桶水(通常是冷水),再使把狠劲。用热水效果当然好一些——热量能够帮助溶解油和油脂。
  随着人们的衣橱渐渐增大,洗衣的规模也在扩展。17、18世纪的英国各郡把洗衣升华成一门艺术。有钱的人家提供足够的空间作为漂白室、蒸汽橱、熨衣室、叠衣室,十分舒适。成群的仆人在滚烫的铜桶边干着又热又危险的洗衣活儿,用木制的“搓衣棒”搅动衣服,然后把一件件都放在轧衣机的滚筒间轧光。稍不留神,轧衣机就会把手指甚至整个手掌都碾伤。
  在殖民时代的美国,处理脏衣物是如此的困难,以致一些家庭一年只洗四次衣。那一代人的省力工具是一根“杵棒”,顶端拴着一块钻了许多小孔的木头,用它在一个洗衣木桶中上下运动。这种装置能从衣服中吸水,它是现代洗衣机械的先声。它们的下一代则广泛使用了木制的洗衣板。
  湿衣服常被摊在地上或者挂在灌木上晾干,直到19世纪晒衣绳才广为使用。随之而来的衣夹也算是科技的一个小小奇迹。早期的那些扣件被削成五花八门的型号,从把柄盖的各种变体到简单的至今仍使用的各种夹子,应有尽有。从1852年~1887年,大约就有150种衣夹获得了专利。其中的41种现在还保留在一家有名的博物馆内。该馆的一名专家说:“这些夹子大部分在‘适当的摩擦和适当的反弹’方面有所不同。它们来自新英格兰和中西部地区,因为在那些地方有一种男人们团团围坐着削制的传统。”
  然而,最好的“省力设备”就是洗衣女工。“找一位妇女,一位好的洗衣妇……你将永不会后悔,永不会失望。”我小时候就会唱这首《爱尔兰洗衣妇》的民谣。洗衣业是妇女们的天地,尤其是那些合同制女工和移民妇女们的天地。对于一个单身妇女来说,能通过洗衣来自食其力,无疑是一件很体面的事。
  1837年,第一家商业性质的洗衣店在纽约开张,而它真正流行却是十年后的事。那是1849年加利福尼亚淘金浪潮期间,由于洗衣女工的缺乏,迫使一些矿工把他们的脏衣物送到夏威夷华人开的洗衣店去清洗。不久,华人亲自来此地做洗衣生意。1851年,第一家有气的华人洗衣店在旧金山开张。19世纪80年代,美籍华人占有北加利福尼亚洗衣业市场份额的75%以上。
  不管谁从事洗衣业,这份苦差事都是由社会下层的人来干。杰克·伦敦在《马丁·伊登》中使洗衣业成了劳动者苦难的最鲜明标志。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贫穷但有抱负的作家的故事,这也是杰克·伦敦本人生活经历的反映。
  杰克·伦敦在故事中选择洗衣作为马丁的职业是毫不奇怪的。洗衣是一件几乎无法摆脱的劳累活,尽管家政学浪潮——其鼎盛期从维多利亚时代一直贯穿到本世纪20年代——设法想摆平它。一本具有典型的维多利亚风格的历书,列举了好几打“处方”来消除熨斗上的油渍、葡萄酒污点和铁锈。每一个有见识的家庭主妇都期待在洗洗涮涮中用上漂白粉、芒硝、氢氰酸和其他多种化学制品。
  极为典型的是,一星期的家务事常是以洗衣开始的。一首古老的韵诗咏唱道:“星期一洗衣裳,可用一周来晾干;星期二洗衣裳,会出差错不完满;……星期五洗衣裳,纯为应急手脚忙;星期六洗衣裳,噢!实在是些懒婆娘!”19世纪90年代的家庭经济学家常依照洗衣的时间来设计用餐。一本1894年出版的女士杂志上有一份菜单。推荐丰富的猪排大餐,为疲累的家庭主妇补充营养。此外,《烹调大全》的作者玛丽·林肯建议在星期二(熨衣的日子)的晚餐要准备腌猪肉汤、吐司面包和炖煮的葡萄干,以便使洗干净的衣服不致沾上洋葱或油炸食物的怪味道。
  对于我们当中那些从来没有参考过玛丽·林肯之书的人来说,很难想象首次发明的洗衣机械所带来的自由。铜制的蒸汽锅被一种新奇的设备所代替。这种设备“包下了主要的脏活,还干得不错,主妇们只需做点别的就行了。”本世纪20年代的一本洗衣手册就是这么说的。各种洗衣机的变化也令人吃惊。洗衣机用旋转搅拌器、振动盒、吸水杯和穿孔滚筒清洗衣服。1939年,商家曾以“主人”和“司令”为洗衣机的商标,以表明它们无所不能。
  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个世纪以来各种千奇百怪的习惯逐渐消失了。洗涤这类家务事在室内就可处理,而拍拍打打的洗衣成了那些没钱买一台甩干机的人们的标志。一个具有敏感的环保意识的“洗衣匠”哀叹道:“我多希望我能把洗好的衣服晾在后院中,但是,邻居们却认为这太丢人了。”
  当我逐渐长大时,难怪后院晾晒的衣服成了邻居的“旗语”,泄露出许多私人信息。朝晒衣绳上瞟一眼,你就知道街边的那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是一个穿着皱巴巴的裙子的姑娘,还是一个套着一条破短裤的小伙子。住在隔壁的有些怪癖的女士晾出来的灯笼内裤,则成为一个可消遣很久的话题。我们自己的后院中也有一根长长的晒衣绳,接在滑轮上,它很方便地穿过我们的木屋子。所以,如果你站在后门门廊上,你可以在晒衣绳上弄上一排衣夹,与在木屋中的小伙伴一起玩。有时我想这太糟了,我的孩子们将不能享受到这些古老的情趣,不能去穿过晾在6月的微风中的一排排被单,领略到那特有的芳香。
毒品史话
  当我们谈及“毒品”,人们立刻会想到罂栗、鸦片、吗啡、海洛因,想到猖獗罪恶的毒品走私,想到中国历史上那一段屈辱的年代。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早在史前,人们不仅种植、吸食鸦片,而且从仙人掌、天仙子、柳木、大麻、蘑菇中提取汁液,不过它们不是作为毒品,而是作为麻醉剂或宗教祭祀用品被奉为“快乐植物”。几千年来,这些普普通通的植物对世界的文化和经济却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我们已经无法把记忆从万恶的毒枭身上引向具有纯朴民风的古人,揭开历史沉重的面纱,我们可否感到为生命、幸福而焦渴的那一份孤独?
  1560年,方济各会(由意大利传教士方济各创建,与多明我会一起主持宗教裁判所事务——译者注)的一名修士贝尔朗迪诺·德·萨哈通,以传教士的身份游历新大陆归来,写下巨著《新西班牙通史》一书。在此书的第九卷,贝尔朗迪诺详细叙述了住在墨西哥的印第安人的生活风俗习惯。文中提到印第安人在作战前总要服用一些神秘的药草和药水,这样他们就能进入一种狂热的战斗状态,并且会使自己变得更加坚强,对饥渴和伤痛也更具有忍耐力。这种神秘的药草就是仙人掌。从仙人掌中提取的汁液能够改变人脑的神经机能,使人产生视听上的幻觉,甚或达到癫狂的状态。
  在印第安人当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早在远古时期,每年印第安部落都要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成百上千的奴隶被屠杀。许多人被迫逃亡到沙漠地带。太阳炙烤着大地,晒裂了行者的嘴唇和皮肤。他们跪倒在地上,伸出双手向上帝祈求甘霖,但太阳依旧毒辣辣地俯视着地上的人们。正当他们奄奄待毙之时,他们发现不远处有几丛绿色的植物。他们兴奋地扑上前去,拔去植物表皮的利刺,大嚼肥厚的茎块。在墨西哥的沙漠地带随处可以见到这种绿色植物,这些行者也因此顺利地逃脱了死亡的魔爪。看见“死而复活”的奴隶归来,部落的首领十分惊异,因为沙漠在当时就是“死亡”的代名词。幸运活下来的奴隶对他们的王说:“我们蒙上帝的恩赐,饮食了这些植物;我们还听到了上帝的声音,上帝嘱咐我们人类要停止杀戮,而改用这些植物的根茎和花朵来祭祀他。”起初,部落首领不信,他切下几块根茎,食后果然听到了上帝的声音。于是,部落首领下令,每年都要采集大量的根茎和花朵来侍奉上帝。由于它的形状非常像人的手掌,便美其名曰“仙人掌”。2000多年过去了,印第安人的这一风俗保持至今。今天,在马德雷山深处居住的印第安人,每年都要长途跋涉,步行400多公里,到沙漠里采集仙人掌。时间大约定在一月份闲淡的季节。往返的行程需要20天,一路上他们只吃仙人掌。为了和上帝对话,他们不停地忏悔祷告,祈求上帝宽恕他们卑微的灵魂,让他们获得“真知”。品尝完神秘的仙人掌后,精力充沛的人们欢聚在一起,载歌载舞,整整三天通宵达旦地狂欢。仙人掌所具有的神奇效力使它在印第安人的宗教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扎下根来,它伴随着印第安人几度艰难,被视为“神圣的上帝之手”。
  15~16世纪,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率先来到美洲。这些殖民强盗不仅掠夺印第安人的金银财宝,屠戮成千上万的无辜平民,还利用残酷的宗教裁判刑法,禁止印第安人食用仙人掌,违者一律被处以极刑。但是,400多年以来,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仙人掌不仅没有在残忍的杀戮下灭绝,反而随着印第安人迁移的足迹传遍了整个北美。
  除仙人掌之外,鸦片、大麻、古柯树、曼陀罗、柳木、天仙子等都具有类似的神奇功效。古书上曾记载过欧亚大陆和美洲的萨满如何利用魔幻蘑菇为人招魂;古埃及人和古西徐亚人(公元前7世纪居住在黑海北岸的部落)如何用大麻作镇静剂来消除恐惧、痛苦和不愉快的记忆;印加人如何利用古柯树来治疗头痛和中风;非洲的巫师们又是如何用曼陀罗、天仙子(莨菪)和一种名叫伊博哈的植物来占卜人的命运。连同现在的烟草和葡萄酒也都有它们各自神秘的宗教来历。在俄语中,ВИНО一词象征着基督耶稣的血,而在教堂领取的圣餐中必然包括面包和酒(ВИНО),这意味着对耶稣的感怀。
  现代的医学技术证明,像仙人掌、古柯树、大麻、天仙子这类植物的内部都含有或多或少的毒素。这些毒素一旦进入人的体内,就会使人产生视听上的幻觉,它甚至能让一个身处沙漠中心的旅行者听见清泉流动,看见绿树掩映、鲜花盛开。俄国著名心理学家斯坦尼斯拉夫·格罗夫认为,古人饮食这些植物并不是由于无知,而是在为他们自己的灵魂寻找归宿,就像忏悔、祈祷、斋戒、沉思、静默、打坐、隐居、禁欲一样;他们遥望睡在黑夜羽翼上的星辰,凝视朝起夕落的太阳,他们想寻找一种新的热情,托着他们上升;他们想寻找灵魂的超越,这些神奇的植物拨动了他们的心弦,让他们颤栗在绚丽的欢乐之前。古人因受了魔力的支配,他们便能从容地面对死亡,让生命的轻颤融入静谧的夜晚和寂静的天空。这样,在月下的天庭,他们会感到万千流星就像空中的灯盏,在他们的脚边欢笑,伴他们离开人间。在临死前,这些虔诚的人们依然会唱起天堂的颂歌,他们感到死亡像一片海,在温暖的大地弥漫,渐渐把他们揽入黑夜的怀抱。
  就像晚风很快就会把夜雾聚敛,岁月也会像残秋树木上的枯叶迅速飘飞,没有人能挽留住春日的花朵和露珠,以及那妩媚一笑的光彩。
  古代的希腊人是健康、优美、坚强、乐生的民族。他们崇尚酒神精神,懂得单纯朴素的伟大;他们在酒神力量的冲动之下,通过音乐、悲剧等艺术,把人生的痛苦化作了快乐;他们讴歌梦与醉,但决不是酒肉之徒;他们有着人类童年的天真,与自然融为一体,参悟着天地间万物的奥秘。而今,在现代社会,酒早已失去了它原初的含义。法国社会学家让·玛丽·佩尔特在她的一篇关于“毒品”的学术专著中这样写道:“酒也是一种毒品,与其他毒品相比,只是格调不同而已。”世界卫生组织曾给毒品下过这样一个定义:凡是有别于日常的生活必需品,而且能改变人的身体机能和结构的可食性物品,都可以被称为毒品。如今,酒不再和艺术,而是和腐败、堕落、暴力、疾病、性、吸毒联系在一起。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扯破嗓子狂吼,瞪红了双眼,喝得烂醉。这样的人被称为酒鬼,他们形容枯槁,面呈死灰,终日昏昏沉沉,完全没有一点生命的活力。
  尽管不久前世界卫生组织已把酒并入麻醉剂之列,但酗酒的人数仍像吸烟的人数一样在逐年增加。目前,因酒精中毒而亡的人数远是因吸毒(海洛因等)而死的20倍之多,但是大众的心理却认为酒是生活当中最好的“解忧”饮料。在俄罗斯大概拥有2000多万酒徒(约占俄罗斯总人口的15%),这一庞大的群体在生活、文化、经济、治安等方面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俄罗斯政府已筹资在各地修建了几十家戒酒所,帮助这些“慢性中毒者”重返他们的精神家园,但他们是否真的能重新获得酒神精神,跳着舞越过人生旅途上的泥沼和凝重的悲愁,让“无数酣笑的波流”淘尽人类的苦难和沉疴?
  事实上,饮酒和吸烟有些相似,每个吸烟者都会在每一次吞吐中体验到烟草中尼古丁的毒性,而每一个酗酒者也会在每一次沉醉中直觉地体验到酒精中毒后的难受劲,但是人们并没有因此戒烟、戒酒,这大概是由于其中充满着苦涩的消极的快乐。香烟被称为能够召唤未来、能够揭示遥远而虚幻的明天的神奇魔杖。当尼古丁进入人的口腔,它便会迅速地溶进人的肺部、血液和心脏,使人骤然间感到紧张不适。但与此同时,人的身体又在奋力地排除毒素,竭尽全力消除中毒的症状,随后血管扩张、心跳减缓,从而产生一种放松的感觉。从这个意义上说,香烟能有效地调节人的焦虑情绪。每一个吸烟者都有过凝视着缕缕烟雾上升的体验。许多人并不认为吸烟会让人生病,他们甚至认为香烟像爱情和生命一样给人带去痛苦的同时,也带去了欢乐。看着飘忽不定的波浪般的烟雾在你的身边围绕,此时的你往往更能感知到生命的灵魂和肉体的存在。这大概就是香烟上尽管印着“吸烟有害于健康”的字样,而每天依然有十几亿人忘情吸烟的缘故吧?
  法国著名诗人波德莱尔在诗集《恶之花》中赋予鸦片以神奇的魔力,他把香烟比做事物缓缓消逝时的忧伤的美丽,把鸦片喻为梦想和幻觉的源泉,他认为鸦片能唤醒那一份遥远的、深藏的、已经忘却的记忆,并能激发人的幻想和诗情。事实上,波德莱尔不仅是香烟的瘾君子,而且是大麻和鸦片的嗜食者。除了波德莱尔,托马斯·德·昆西、乔治·克雷布、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威廉·华兹华斯、约翰·济慈、沃尔特·司各特、阿瑟·兰波、埃德加·艾伦·坡都曾受到鸦片的侵蚀和折磨。他们利用鸦片来提高对外界刺激的灵敏度,激发自由的想象力,勾起对往日生活的回忆,解脱肉体的痛苦和精神上的苦闷,并创造出充满激情的优秀作品来。
  1821年,托马斯·德·昆西在英国出版了自传体小说《一个吸鸦片者的自白》。从消遣、美妙、神秘到焦虑、沮丧、忧郁;从神奇、快乐、欣喜到恐惧、痛苦、负罪,美梦最终变成了梦魇。波德莱尔式的诗人想在他们的作品中体现出一个芳香、色彩、音响交感的世界,而鸦片正好能改变人的嗅觉、触觉、听觉、视觉等各种感觉,尤其能使颜色呈现出一种几乎可以触摸的质感,这大概是这些浪漫主义作家吸食鸦片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他们的诗作?穴小说?雪里,读者能够获得一种近乎音乐的绘画式的印象,以及充满了和声和旋律的绚烂的色彩感,他们的艺术作品几乎填补了读者想象力的所有空白。
  鸦片在激发这些作家想象力的同时,也在摧残着他们的生命;鸦片为他们打开了神奇的世界之窗,也为他们叩响了恐怖的地狱之门。难怪波德莱尔被赋予颓废诗人、恶魔诗人、尸体诗人、坟墓诗人的桂冠。即使他在歌咏爱情时,也赋予它悲伤凄凉的色彩,他渴求爱时仿佛一位濒临死境的人在渴求“像夕阳、或是像秋光艳丽的片刻温存”。大部分作家由于自身性格坚强,他们虽备受鸦片折磨,但尚不致于被鸦片瘾所引发的消沉和失望所摧毁,但仍有少数作家因不堪忍受鸦片瘾所引发的恐惧和焦虑而发疯至死。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艾伦·坡一生穷困潦倒。他3岁时就失去了双亲,沦为孤儿。不幸的童年生活让他变得情绪低落、郁郁寡欢,他不仅酗酒成性,而且吸毒成瘾,最后于1849年7月10日在一场酗酒斗殴中了却了痛苦的生命。
  鸦片是从罂粟中提取出来的。罂粟在拉丁文里意为“催眠”。罂粟拥有一个庞大的家族,世界上共有200多种罂粟,它们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在这200多种罂粟当中,只有鸦片罂粟和苞鳞罂粟能够提取一定数量的鸦片。鸦片的主要成分是生物碱,至今鸦片中已发现有50多种生物碱,其中最重要的是吗啡(可以从中提炼出海洛因)、罂粟碱、可待因、诺斯卡品和蒂巴因。一般说来,一公顷罂粟可生产8~15公斤生鸦片。每公斤生鸦片仅值0.1美元,而由此提纯制得的纯海洛因1克就值500美元。难怪毒品走私会如此猖獗,这样一本万利的买卖怎能不让人趋之若鹜?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人们把鸦片比做黄金,他们甚至采用衡量含金量的单位“开”(carat)来表示鸦片的质量。起初,人们种植鸦片只是为了欣赏美丽的罂粟花,后来才开始把它当成蔬菜来吃,再到后来,人们渐渐发现罂粟的汁液加水稀释后可以制成提神的饮料,并由此最终发现了鸦片的秘密——各种鸦片制剂通过吞食、抽吸、注射、闻嗅等各种方式进入人体后,便会迅速而强烈地改变人脑及其他部位器官的机能,具有镇痛、催眠的功效,严重者还会造成各种感官方面的幻觉。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吸毒主要指吸食海洛因,它是鸦片的衍生物。
  事实上,鸦片早在史前就已被人类使用。住在两河流域、距今5000多年的苏美尔人就曾用楔形文字的表意符号记载过罂粟,后来考古学家将其翻译为“快乐植物”。而鸦片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世纪,地点在埃及的底比斯,在古希腊的文明和宗教中,鸦片也扮演过极其重要的角色,它被赋予神奇的魔力,拥有“神药”的美称。在荷马史诗当中,罂粟被称为“忘忧草”;罗马人则把罂粟作为睡眠和死亡的象征,维吉尔在《埃涅阿德纪》中称鸦片为催眠药。到了公元8世纪,伴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鸦片传到了印度和中国。1492年10月12日,哥伦布航海到达美洲的同时,也给当地的印第安人带去了罪恶的种子——罂粟。起初,普通人吸食鸦片只是为了消遣、治病、安神、镇痛,士兵们服用它则是为了在战场上表现得更加勇猛。直到16世纪,人们才开始渐渐意识到鸦片的潜在危害,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到了19世纪,鸦片开始在英国、西欧和美国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领域。随着鸦片贸易的兴旺,利物浦、多佛尔、伦敦、马赛、鹿特丹、阿姆斯特丹等许多城市迅速发展成为毒品的集散中心。当时,几乎每一个英国人都服用过鸦片,英国各大小城市的大街小巷、药店、杂货店、商店、书店、流动的摊铺……到处都在出售鸦片。直到19世纪60年代,鸦片瘾才被当做社会问题引起政府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1860年,英国有1/3的致命性中毒是由鸦片引起的,而且鸦片在自杀和谋杀中也扮演着极不光彩的角色。186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毒品药店法案》,但鸦片并未因此杜绝。
  鸦片的神奇属性究竟何在?早在18世纪,医生和药剂师们就想揭开其中的奥秘。1803年,德国药剂师弗里德希·泽尔蒂尔纳从生鸦片溶液中提炼出一种带有碱的属性的有机化合物——生物碱,它的药效是生鸦片的10倍。后来,他便以希腊睡梦之神摩耳甫斯的名字将其命名为“吗啡”。紧接着,鸦片中的其他生物碱,像可待因、那碎因、蒂巴因、罂粟碱等都被陆续发现。一时间,社会上开始流行注射吗啡,吗啡成为一种社会时尚,供人们消遣娱乐,没有人知道更糟的灾难正在等待着他们。1898年,阿司匹林(由可待因转化生产而成)的发现者、德国化学家海林荷·德累塞从吗啡中提炼出一种比吗啡功效又强十倍的药品,并将其命名为海洛因。海洛因源于德文(Heroisch),意为“英雄”。海洛因一经研制出来,便立即受到大众的欢迎,它被当做特效药,广泛地应用于医疗领域,甚至有些人把海洛因当做治疗吗啡瘾的药物。海洛因更容易提纯,呈白色粉末状,易于携带、拆分、掺假。海洛因迅速在全球流行起来,并作为首要的贸易毒品,祸害着现代社会。吸毒的人起初会感到异常兴奋,体验到类似于性高潮那样的快感,但这种兴奋的感觉持续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被烦躁不安、焦虑、恐怖的绝望情绪所替代。随着毒瘾的增加,吸毒者会食欲减退,面容槁枯,血管肿胀破裂,肝肺坏死,浑身糜烂,神经痉挛,最后因身心憔悴、发疯而死。毒品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性的危害。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有效的手段来治疗鸦片剂的毒瘾,但收效甚微。
  1909年2月,首次国际鸦片会议在上海召开,但与会国并未达成一定的共识。几十年来,又召开了多次国际会议,签署了多个国际公约,但一切实施起来仍不过是纸上谈兵。1945年成立的联合国在国际禁毒运动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并不能从根本上铲除罪恶的毒品贸易。1973年,美国设立了“禁毒委员会”,简称DEA。该组织每年有近10亿美元的国家预算,加上国内外其他方面的相关费用,美国政府每年需耗资近140亿美元。DEA组织不仅集中了美国国内外的力量,还联合国际力量,来对付全球的毒品走私。
比萨饼史话
  92年前,杰纳罗·隆巴蒂迪在纽约小意大利的斯普林街开设了美国第一家有营业执照的比萨饼店。时至今日,美国已有6?郾1万个比萨饼餐馆,数量之多超过了汉堡包店。在美国的大多数地方,只需打个电话,就能轻轻松松地吃上比萨饼,有些连锁店甚至在国际互联网上接受订餐。
  如今,食品杂货店里塞满了做比萨饼用的面饼和馅料,配好料的冷冻比萨饼更是琳琅满目。据美国冷冻比萨饼协会统计,在过去六年中,冷冻比萨饼的销量增加了40%,成为食品杂货店最热销的商品之一。多亏了年轻一代也爱吃比萨饼,使得这种趋势有增无减。现在,连学校的餐厅也供应比萨饼了。
  那么比萨饼为什么这么吸引人呢?芽世界上最大的比萨饼连锁店必胜客的副总裁罗布·道蒂说,他们公司曾经请人类学家来研究这种美食的诱惑力。道蒂说:“他们的结论是,比萨饼有一种力量,因为它是一种简单的食品,人们经常不用餐具来吃它,而且通常一起分享。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传统中分食面包的习俗在现代社会的一种表现形式。调查人员发现,一般的家庭经常每周拿出一个晚上来吃比萨饼,这时,大家放慢生活的节奏,重新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
  也许的确如此。但是,还是让我们看看基本的事实吧:比萨饼好吃,比萨饼饱人,比萨饼便宜,比萨饼快捷。因此,比萨饼很符合美国人的饮食文化观念。
  美国人发明了比萨饼的神话仍然在流传。当然,比萨饼起源于意大利,然而,确实是美国文化对它的钟爱才使它得以风靡全球。虽然用它果腹的人远不如吃大米的人多,但它几乎可以适应任何口味和文化。必胜客就在全球的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店。
  道蒂说:“显然,比萨饼这种食物极具灵活性,也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在有些地方,人们的正常食谱中没有乳酪,口味也和美国人截然不同,比如在日本,我们大量使用鱿鱼和章鱼作为比萨饼的馅料;澳大利亚人则大吃特吃烤肉馅的比萨饼,在俄罗斯,我们给顾客上的比萨饼,馅料包括沙丁鱼、金枪鱼、鲭鱼、鲑鱼和洋葱。”而美国人最爱吃的比萨饼馅料一直是意大利香肠。可见,比萨饼简直是一块能与你想象得到的所有东西搭配的面饼。有些很好的比萨饼,既没有一丝乳酪,也没有一滴番茄酱。
  比萨饼的前身在古代就出现了,包括中东的一种皮塔饼,以及从印度到摩洛哥都有的扁平状加酵粉和作料的面包。意大利—美国历史协会认为,驻扎在巴勒斯坦的罗马外籍军团士兵最先使用香草和橄榄油为当地不加酵粉的面饼调味。所以有人说,比萨饼之母就是这种被称为matzoh的无酵饼,至今犹太人过逾越节时仍食用它。
  大约一个世纪以后,罗马的公民也开始吃这种上面抹油、加调料的圆面饼。人们把它称做focaccia,作为点心或开胃小吃。大约一千年前,这种覆盖香草和调料、经烘烤的圆面饼在那不勒斯格外流行,picea这个词也在那不勒斯的方言中出现了。关于这个词的起源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语义学家们认为它是由意大利语中一个古老的词衍化而来的,意思是“拉”或“捏”,这可能是指从烤炉里取出热面包的方法。
  尽管如此,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比萨饼直到17世纪晚期才真正出现,这时旧世界里的欧洲人已经克服了他们对刚发现的新大陆的恐惧。一种原产于秘鲁和厄瓜多尔、拉丁文学名为Lycopersicon escu-lentum(番茄)的植物结出一种肉质肥厚的黄色或红色果实,当时种植它的主要目的是用于装饰。在分类学上,它与有毒的颠茄同属一科,因此人们自然对它充满了怀疑。
  16世纪早期,新大陆的征服者们把番茄带回了西班牙的老家。直到两个世纪以后,欧洲人才鼓起勇气,发现了番茄最终的用途。那不勒斯的农民主要以面包为生,很少吃其他食物,是他们首先把这种新作料加到了圆面包上。
  尽管旅行者们经常到那不勒斯的贫困地区去品尝比萨饼,它却仍是一种农家食品。但是到了1830年,随着世界上第一家真正的比萨饼店的开张,它的地位提高了。这家饼店名叫Port'Alba,这里的比萨饼是在烤炉里烘制的,炉膛用维苏威火山的熔岩砌成,这家餐馆很快就被文人雅士们所接纳。
  现代比萨饼出现于1889年,当时意大利国王昂伯托一世的妻子玛格丽塔王后到那不勒斯来视察,要求Pietro il Pizzaiolo餐馆的老板拉斐尔·埃斯波西托为她准备一种特别的食品。还有什么比包含意大利国旗颜色的比萨饼更合适呢?芽埃斯波西托用番茄作红色,用紫苏作绿色,并用一种以前从没用过的作料作白色——这就是用水牛奶制成的莫扎里拉乳酪。事实证明,这种比萨饼深得王后的欢心,也受到了埃斯波西托餐馆的常客们的欢迎。
  20世纪到来时,在美国东海岸定居的那不勒斯移民可能就开始在家里制作比萨饼了。他们使用的是容易找到的作料,因为水牛很稀少,他们就用家牛奶制成的乳酪,并用当地oregano香菜代替老家的marjoram香菜,烹制了车轮一样大的比萨饼。
  二战结束前,在意大利人聚居区以外还很少见到比萨饼。一些美国大兵曾在那不勒斯及其附近服役,回国后他们渴望吃上比萨饼。他们的热情也感染了亲朋好友,产生了对比萨饼的需求。比萨饼热潮开始席卷美国。
  在纽约,人们挤在比萨饼店的外面,争相观看厨师把面饼高高地抛到空中。在电视的黄金时代,田纳西·欧尼·福特把一位名叫奥尔多·福米卡的厨师搬上荧屏,表演制作比萨饼的高超技艺。
  非意大利人也开始拥入比萨饼店,这其中包括弗兰克·皮普的那不勒斯比萨饼店。它于1925年开张,地处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成了耶鲁大学学生以及其他人流连的著名餐馆。
  弗兰克·皮普的比萨饼店没有什么装饰,连菜单也没有,可供选择的比萨饼名称写在一块公告牌上。这里仍然用巨大的砖烤炉烘制比萨饼,炉子下面的小门有时还往外掉煤。用煤火加热比用木头或煤气更均匀,使面饼脆而不焦,恰到好处。
  每到星期五和星期六,弗兰克·皮普的饼店外面就排起长蛇般的队伍,人们流着口水盼望买到当地人最爱吃的比萨饼:超薄面饼,配以白蛤肉和咸肉,再撒上意大利的巴马干酪。有时候,当饼店挂出“今晚蛤肉售完”的牌子时,人群中就发出一片叹息,排队的人们也走掉一半。
  在五六十年代,比萨饼店还不多,如果谁家的附近有个饼店,那就算很幸运了,那时候,大家还觉得比萨饼是一种“外国食品”。
  与此同时,比萨饼的变种也在产生。传统的那不勒斯比萨饼面饼很薄,很少使用番茄酱。40年代,芝加哥乌诺比萨饼店的艾克·苏维尔和里克·里卡多创造了“芝加哥风味”比萨饼,它的面饼厚达一英寸,是用平底锅制作的。所谓“西西里风味”比萨饼,也属松厚型面饼,也是用平底锅制作,但一般不切成扇形,而是切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根据美国全国餐馆联合会的统计,薄脆型面饼占比萨饼总数的61%,松厚型面饼占28%,其余11%则是超薄型面饼。
  每一种风味的比萨饼都有其追随者,他们都有自己固定的选择,而且坚持认为自己吃的那种是最好的。今天,比萨饼在美国每年的销售额已达320亿美元,算是一个很大的行业了,因此,有足够的选择来满足每一种口味。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这种创造性。两年前,一个代表团从比萨饼的故乡那不勒斯来到美国,鉴定哪些是真正的比萨饼,哪些不是。根据那不勒斯比萨饼协会的标准,面必须用手揉,烤炉必须用砖或类似材料砌成,用木头作燃料,面饼必须熟透,但表面不能有硬皮,面饼的边缘要高而柔软。在那不勒斯,比萨饼的质量主要取决于面饼。
  但是,就是在那不勒斯,对这个标准也有争议。应该市的要求,营养学教授卡洛·曼戈尼作了一番调查研究后,写出了长达42页的论文,为真正的那不勒斯比萨饼下定义。例如,只能使用意大利两个地区出产的用水牛奶制成的莫扎里拉乳酪,而且制作过程中不能让乳酪接触到面饼,否则会发生不良反应。那不勒斯的最终目标是确定一个标准,这样,出售合格比萨饼的店门口就可以挂上一个标志。如果哪个店敢于藐视传统,给比萨饼加上诸如菠萝之类的馅料,那么就取消它使用合格标志的资格。在美国销售的比萨饼,几乎全都明显地不符合那不勒斯的标准。
  传统的馅料仍然在美国的比萨饼中占主导地位,这一点可以由莫扎里拉乳酪的销售量来证实。其中必胜客是全球最大的莫扎里拉乳酪买主,其购买力足以为25万头母牛提供“就业机会”。
  必胜客是弗兰克·卡尼和丹·卡尼两兄弟1958年在堪萨斯州创立的。两兄弟当时是设在维契托的州立大学学生,他们向母亲借了600美元,买了一些二手设备,在维契托一个繁华的十字路口租了一座小楼,就开张了。他们在一块牌子上写了Pizza(比萨饼)之后,只剩下写三个字母的地方,于是他们又写上Hut?穴小屋?雪,这就是今天著名的“必胜客”了。
  两兄弟干得有声有色,很快,他们的比萨饼就在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欧洲和亚洲找到了销路。必胜客最终被百事可乐公司兼并,现在共有8000多个连锁店,从科威特到危地马拉,从香港到荷属安德列斯群岛,必胜客的饼店遍布全球,每年的销售总额超过50亿美元。
  这样的数字自然吸引了竞争者。80年代,达美乐异军突起,靠着保证半小时内把比萨饼送到顾客的家门口创出了名声。这个战略很成功,但他们最终还是放弃了半小时承诺,因为送货的司机老是想着抢在时间前头,这倒成了一个负担了。
  有一本书,专门收录关于比萨饼的奇闻轶事。其中的第74个故事是这样的:60年代,在威斯康星州的麦德福特,罗恩·西麦克和绰号“精气神”的乔·西科克兄弟俩合开了一间名叫“墓碑踢跶舞”的小酒馆,酒馆的街对面当然就是一块墓地。一天晚上,“精气神”跳摇摆舞时滑了一跤,摔断了一条腿。不知怎么,他想在酒馆卖比萨饼,就挂着拐杖进了厨房,开始试着配制调味汁和面团。不久,当地的保龄球场和其他酒馆就开始订购他创造的比萨饼。于是,兄弟俩有了新买卖——坐在1959年生产的卡迪拉克轿车后座上出售用干冰包裹的比萨饼。到了70年代,他们又在麦德福特开设了一家比萨饼厂。尽管竞争激烈,名字很奇怪的“墓碑比萨饼”还是在美国中西部赢得了不少追随者。
  1986年,卡夫食品公司收购了墓碑比萨饼厂。凭借公司雄厚的实力,这个品牌加入了美国最畅销的冷冻比萨饼的行列,年销售额超过33亿美元。
海洛因发迹史
  下面这个故事是真的吗?它说的是德国的一家药品生产公司合成了一种可疑的药剂,在一些不知情的人身上做试验。在实施了很少几次试验之后,公司就草率地将这种东西当成药品四处贩卖,还把它吹嘘为包医百病的万能药剂。这种药成为全球畅销药品。这家德国公司大发横财,其原因之一也在于这种药能让人上瘾。
  几年之后,公司没有人愿意再谈起这一药物。现在这种物质不再是公司的产品了,它是魔鬼的杰作。曾经是用途广泛的药品现在在世界各国被宣布为非法;制造它的人被认定是犯罪分子;贩卖它的人在这个世界的某些地方是要掉脑袋的;消费它的人则作为等死的人被排斥于社会的边缘。
  上面所说的公司的名字叫拜尔。拜尔公司发明的这种药物就是海洛因。
  1897年8月21日,拜尔公司的化学家费利克斯·霍夫曼在实验室里合成了一种叫做二乙酰吗啡的物质。对此他的老板们喜出望外,他们认为这种东西可以替代能让人上瘾的止痛药吗啡。当证实一些用于实验的鱼、海马和猫吞下这些药物依然能够活命之后,公司的家属包括孩子也开始试着服用,没毒死人,也没有人上瘾。于是在合成后不到一年,在没有进行彻底的临床试验的情况下,公司便将它上市销售。
  现在,这种药被称为“海洛因”。拜尔公司的老板们认为发明这一物质是“英雄般”的事迹,因此取了这个名字(“海洛因”在德文中意为“英雄”)。故事接下来就是药品历史中最荒谬的一页。直到上个世纪30年代,拜尔公司还在销售高纯度的名牌海洛因。世界各地都对这种药效强劲、用途广泛的药品欢呼雀跃,成千上万的病人争相服用。很久以后,它才逐渐被看做是恶魔般的毒品。
  柏林53岁的药剂师米歇尔·德·里德尔在他最近的著述中讲了海洛因问世、上市和作为药品最终没落的故事。里德尔是第一个接触到拜尔公司档案的人。在他之前,拜尔公司拒绝了众多的访问者,因为它不愿让人再提起自己是毒品炮制者这段往事。
  里德尔描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时代,那时候,世界似乎是颠倒的,大家都很狂热。在这段“美好的旧时光”里,德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洛因生产商。拜尔公司的总裁们自豪地说:“海洛因真是个好生意。”大部分医生称赞它是高品质、安全的药物,具有神奇的药效,能止咳、止痛和治疗其他所有疾患。
  从婴幼儿、成年人到老人都是海洛因的消费者。它以粉末、混合剂或栓剂的形式被服用,妇女还使用含有海洛因的卫生棉条。海洛因无处不在——为得到它不必铤而走险去犯罪,而且拜尔公司的海洛因在药店里库存充足,不是用锡箔纸遮遮掩掩包成小包,而是装在考究的药瓶里,一瓶就有25克,这种剂量在今天足以造成数十人吸毒过量,在火车站的厕所里孤独地死去。
  拜尔公司和它的医生们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当时真的是所有人都觉得海洛因如此完美,以致他们毫无顾忌地把它作为止咳药给婴儿服用?拜尔公司的老板们是不是明知道这种东西有害而仍然肆无忌惮地推销?
  当这种药品上市时,除了大获成功之外,看不出它有任何异常之处。仅一年之后,拜尔公司就将海洛因销往20多个国家,主要销往美国。早在1902年,海洛因的利润就占整个药品行业的5%,销售量急剧增长——1898年为45公斤,10年之后达783公斤。因拜尔公司并未得到海洛因的专利(这种物质在科学文献中已经广为人知),其他公司也加入了这一赚钱的生意:桑多兹公司、霍夫曼·拉·罗赫公司、勃林根公司、格阿公司以及克诺尔和梅尔克公司。
  这种药物取得巨大成功,还由于拜尔公司残酷的经营手段。从一开始就有少数坚强不屈的药剂师说,这种药物有毒并且致人上瘾。当时的公司代理人卡尔·杜伊斯伯格要求下属,如果还有人胆敢说海洛因不是安全药物,就要把他们“打得闭口不言”。
  在没有确切依据的情况下,拜尔公司吵吵嚷嚷地为海洛因铺平了道路。公司给全世界的医生们免费发放海洛因试用品和新的、对公司有利的专业刊物,有目的地委托那些惟利是图的医生做一些研究。在《德国医生报》的广告中,拜尔公司要求医生们用“公认的出色的”海洛因医治当时泛滥的吗啡瘾,称海洛因不管怎么说也是吗啡的下一代产品,并且不会让人上瘾。
  付出得到了回报,医生们就像是自己上了瘾一样疯狂地给病人开海洛因,一个医生在专业杂志上写道:这种药的价值因为“绝对没有毒害而变得更高”了;另一个医生欢呼说,海洛因是“所有止咳药中最安全、最棒的一种”。
  但海洛因并不只是能治咳嗽。拜尔公司很快就发现海洛因对所有的病都有效。从1906年起,拜尔公司建议在治疗疼痛、抑郁、支气管炎、哮喘和胃癌时使用海洛因,里德尔说:“在当时人们了解的疾病中,只有很少几种不在海洛因的适用范围之内。”
  健康人也能从海洛因中找到很多乐趣。登山俱乐部建议俱乐部成员在登山前服用此物,因为它能使呼吸更为顺畅,能让他们登得更高。
  拜尔公司的这一药品在疯人院也大行其道。1900年,那不勒斯精神病院的大夫给病人们开出海洛因,记录说有“持久的镇定作用”,“甚至有几个痊愈的病例”;俄国精神病医生用海洛因驱散“灵魂的痛苦”;德国杜塞尔多夫市的一位大夫用它缓解“勃起疼痛”。海洛因成了万灵药,什么时候都有用,对可怜的妇科医生米尔特尔也是这样:1899年她因患有“女子慕男狂”躺在维也纳的玛丽亚·特蕾西娅妇科医院里,只有服用了海洛因之后病情才有所缓解。
  医生们记录的海洛因的副作用是昏沉、晕眩和便秘,别的没有。那些在海洛因问世之时即警告说它有上瘾的危险的医生只是少数。给2000多名病人开出海洛因的格林纳威奇大夫说,不用担心“用药后会产生病态的欲望”。
  这种说法和几十年后孩子们在学校里学到的有关海洛因的知识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什么在威廉二世时代的人不会上瘾,而他们的重孙子们却会上瘾呢?当年皇帝的子民们和今天的吸毒者有什么区别吗?
  上瘾不上瘾的关键在于当时盛行的海洛因的服用方式。当时的病人只是口服几毫克,不及现在吸毒者每次注射量的1/10。口服的海洛因经过很长时间才抵达脑部。当时,服用海洛因的人感受不到极度的快感,他们只是缓解了疼痛,伴有轻微的欣快。这种感觉很舒服。服用了海洛因之后,病人身心状况得到改善。
  那时候的人没有想到要去用鼻子吸或者注射高纯度的海洛因,因此,欧洲在海洛因致瘾方面保持了“干净”的记录:直到1920年,德国药品当局还对“海洛因瘾”这个词汇一无所知。
  而拜尔公司最大的主顾美国很快就上道了。那时候的美国就已经是吸毒者的天堂,有多达1/10的医生染上了鸦片瘾,有几十万人在给自己注射吗啡,还有一些来自中国的移民在抽大烟。1910年后,许多吸毒者改吸海洛因。
随着医院逐渐被海洛因上瘾者充斥,国家加大了对海洛因的控制并且限制给病人开海洛因。海洛因贸易开始转入地下进入黑市,价格上涨了,随之而来的是为了获取海洛因而发生的犯罪增多。对生产商来说这可是个福音,因为正是在黑市上,德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制药公司才开始赚大钱。20世纪20年代末,全世界的合法海洛因的年需求量仅为2吨,而年产量却高达9吨。著名的生产商做起海洛因生意来就像黑手党一样行动诡秘。霍夫曼·拉·罗赫公司是这些无赖公司之一:里德尔说,这家瑞士公司定期给走私集团提供海洛因。20年代中期,汉堡的警察发现,这家公司在海上运输海洛因、吗啡和可卡因,并且掩盖事实,把它们说成是“无害的化学品”。该公司给海洛因取的化名叫“耶克斯特”,把可卡因叫做“牙米克”。
  1927年,公司由于上述行为受到来自国际鸦片委员会的警告。委员会主席十分厌憎地评判说,霍夫曼·拉·罗赫公司不配拥有麻醉剂贸易的许可证。
  随着有关鸦片国际贸易的协议越来越严格,1931年以后,拜尔以及其他公司的海洛因贸易几乎全部停止了。它们继续生产的那一丁点儿海洛因也受到了严格的监督。海洛因失宠了,被赶出了药店。但是里德尔说,患者并没有从中得到好处。
  里德尔说,像海洛因之类的鸦片制剂,能“减轻对死亡的恐惧,使死亡变得更容易被人接受,而其他药物则无此效用”。最有效的止痛药也属于鸦片制剂。由于所有这些不可或缺的鸦片制剂如今都受到了严格的控制,德国的危重病人常常只能是被迫忍受疼痛。
  今天,只有在一个国家里海洛因的生产是合法的,那就是英国。英国人视海洛因为有效的止痛药,每年消耗量约为300公斤。海洛因比吗啡效力产生更快,但药效消失也快。
  海洛因并不是不健康的。它不改变人的遗传基因,没有长期的毒副作用。里德尔说,很多吸毒者看上去像僵尸,原因不在海洛因本身。黑市上昂贵的海洛因往往内含毒剂并染上了细菌,而那些吸食者常常是无家可归者,使用的针头又不经消毒,从而身染疾患。
  海洛因的发明人没有经历自己的作品没落的这一幕。费利克斯·霍夫曼于1946年孤独地死去,没有留下后代,他在瑞士几乎被人遗忘。拜尔公司连一个讣告也没有发,公司这么做情有可原。
  1897年8月10日,就是在霍夫曼混合20世纪最臭名昭著的毒品的前11天,他还发明了另一种同样有名的物质:乙酰水杨酸。
  他的老板们最初认为这种东西有毒,差点把它扔掉。拜尔公司的这一产品自始至终都属合法产品,它的大名是:阿斯匹林。
罐头起子漫谈
  19世纪20年代间,英国探险家威廉姆·帕里率领几个极地研究人员越过巴芬海湾,穿过漫长的冻土地带,向北极极点进发。探险人员新采用了一种可以保证他们在严寒的极地环境中生存下去的装备:罐装食品。薄薄的熟铁皮罐可以让他们所带的食物毫不变质。但麻烦的是食用的时候很难打开这些罐头。一听烤小牛肉罐头上会有这样的说明:请用锤子、凿子从顶部打开。
  1812年,英国工程师、造纸商布莱恩·唐金发明了这种用金属罐来保存食物的方法,它也成了极少数离不了辅助工具的制品之一。显然,唐金认为如何造出打开罐头的配套工具,是别人的事情了。
  早期的铁皮罐头单单是铁皮就要比所装食物重许多。19世纪初,士兵们用刺刀来打开罐头,后来到美国内战时期,饥饿难耐的士兵们就开枪把这些罐头打开食用。
  第一个用做开罐头的起子相比之下改进并不大。钻透罐头顶盖需要一个尖锐的工具,人们必须小心地沿着罐头盖的一周锯开铁皮,露出罐内食物,但这件事做起来麻烦,甚至危险。顾客们经常用自家的工具打开这些罐头,或干脆请店主帮忙。
  19世纪50年代末,当制造商能制作更薄的罐头盒时,起子的设计得到了突破性进展。1858年,艾兹拉·沃纳申请了一项专利:一种带刀刃的起子。人们可用力把刀刃压进罐头盖,而不是用力砸进去,还有一小块金属护板用以保证起子不至于进入罐内太深,防止罐内液体喷溅出来。另外,弧形刀刃能卡住罐头盖的边沿,从而把盖子揭掉。沃纳过于乐观地声称,自己的这项技术连小孩子都能轻松安全地操作。
  但第一种在美国真正得到较广泛使用的起子是19世纪晚期出现的“牛头”起子,因起子固定刀刃的铸铁头的形状而得名。它有两个刀刃,短而尖锐的那个可以插入盖子,而后稍长的那个可以沿着盖子边缘进行切割,这与1858年沃纳的起子相比显得更方便。这种起子在那个年代非常流行,以至今天我们经常能在古董店里见到它们。
  威廉姆·莱曼于1870年曾申请了一种神奇的轮刀起子。不过,他的这项设计仍存在严重缺陷,使用时必须用起子的一端准确无误地刺入盖子的中央部位,然后以其为支点进行切割。此外,这种起子还必须根据罐子形状的不同进行调节。
  1925年,旧金山的星牌起子公司在莱曼的轮刀之外又加了一个锯齿齿轮,可以在盖子的下沿运行。至此,起子的革新进入了新时期。这种起子在工作时,用两个轮子挤压盖子,可以稳固而顺利地把罐头打开。1931年电动起子出现,工作原理和星牌起子相同,人们至今仍在使用。
  打开饮料罐的技术走过的是不同的道路。酒厂和饮料制造商用锡罐替代玻璃瓶盛装饮料,并非是为长久保存之故,而是由于锡罐便宜,且可以用后即扔。人们通常不用再把盖子完全打开,人们熟知的“教堂钥匙”起子可以在瓶盖上打开一个三角形洞口,借此就既可以吸啜又可以牛饮了。
  20世纪50年代末,超薄铝罐的出现使人们得以不借助特殊工具就能打开罐头了。这种罐头盖子上连有一个小圆形拉片,很容易打开,但随之也产生了很多垃圾。十多年间,这种丢弃的拉片随处可见,直到法律规定拉片在开罐后必须和盖子保持一体,这种现象才得到遏止。
  最近70年间,尽管仍有许多改进的空间,但起子的设计并未发生太多变化。普通手工操作的起子经常会使盖子落到罐内,留下要取出一个锋利金属圆片的麻烦。有一种不太时兴的设计曾改用轮刀从盖子下沿开罐来解决这个问题。盖子确实去掉了,但罐子口却留下了尖利的边缘。
  用一个刀刃打开罐子的老式起子,现在还没被完全淘汰。今天,野营者们使用的叫“约翰韦恩”的起子,是瑞士军刀和其他便携刀子的特色附件。有些电动起子上设计有磁铁可以吸住盖子,另外一些起子上带有许多附件,可以用来打开瓶子、罐子或塑料袋子,或用来使刀子更锋利,或别的什么用途。
  或许未来的几十年里,随着信息技术、基因工程、逊原子物理的迅速发展,起子会日益完善,但也或许随食品包装的改进,人们再也用不着它了。
蒸汽机史话
在今天看来,蒸汽牵引机笨重、难看,但就是这种庞然怪物帮助人们把布法罗的草原变成了美国的早餐。
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展出的这台胡贝尔蒸汽牵引机是1920年生产的,它结实耐用、巨如恐龙,还没出厂就已经过时了。然而,这台有着巨大的轮子、顶部挂着艳丽的红色饰穗的胡贝尔却是19世纪到20世纪初期美国扩张的辉煌遗迹。正是蒸汽牵引机拉着铧犁和脱粒机完成了征服大平原的重任。它们轰隆隆地运转着,把布法罗的草原变成了美国的早餐。那片土地曾经被认为是很难、甚至不可能耕种的,而蒸汽牵引机帮助人们在那里扎下了根。
离这件展品不远处,还有一台1924年生产的约翰·迪尔D型内燃拖拉机(“拖拉机”一词正是为这类机器发明的)。本世纪20年代初,像迪尔这样的汽油和煤油内燃机,在赚取农民的美元的竞赛中已几乎获胜。可是,美国与蒸汽的罗曼史可不是那么容易结束的。说到底,是蒸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动力,蒸汽机的笛声也激发了许多年轻人的想象力。很多人从童年时期就梦想着成为一名脱粒机手,驾驶着大机器为自己买不起机器的农民收割、耕耘。
脱粒机手们季节性的到来带来了突然的兴奋、繁重的劳动,还有家制食品的大会餐。男人们驾驶着机器来到一个又一个农场,春耕秋收。几十年来,他们成了美国农村的一道风景线,而他们的蒸汽牵引机则像喧闹而又友好的怪物,成了人们敬畏和惊叹的对象。
这些牵引机确实堪称巨大,有些重量超过20吨。这台胡贝尔重约10吨,长16英尺,仅仅算是中等大小。最大的几种型号只用来耕耘最坚硬的土地——这些土地由于被杂草覆盖了几个世纪,变得无比坚硬,任何人拉或者马拉的犁都无法将它耕耘。西部各州的土壤和气候适于种粮食,可是只有大规模生产粮食才能赢利,而且收获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那里平坦宽广的旷野跑得开这些巨大而笨重的机器。
19世纪的美国发明家和制造商们常常考虑到大草原地区农民的需要,所以他们发明了数量惊人的农业机械。从1790年通过第一个专利法到1899年,注册的农机具专利达4万个。
但是当19世纪进入下半叶的时候,动力仍然主要依靠马和牛。有时候,近40匹马被编成一队,套在巨大的铧犁或者收割机上,在不断扩张的西部田野中劳作。养一匹马大约需要5公顷土地,马匹还需要精心照管。它们拉犁需要挽具,而挽具是要维修的。在一个工作日中,马队至少要替换一次以便轮流休息,有的时候还要替换两三次。因此发明家们一直努力地改进设计,试图在这片土地上使用蒸汽动力,特别是用蒸汽动力来牵引沉重的收割机。
内战以后,小型蒸汽机确实进入了脱粒的过程,但是它们必须由马匹拉到已经收割完的粮食跟前。直到19世纪70年代,才开始成批生产第一种自己开动的蒸汽拖拉机。它们还不能达到耕地的需要,刚开始主要是用于脱粒。但是到了90年代,有了贝塞麦钢和更加坚硬的齿轮,这才使制造每天能耕耘75公顷土地的新型大机器成为可能。把它们从一个农场转移到另一个农场引起了不小的骚动。马看见这种大机器的时候常常会狂奔起来。1897年,俄亥俄州的报纸报道说,一位亚伦·艾米克的马遇到一台蒸汽牵引机后,拖着轻便马车飞奔而去。“艾米克先生被从马车里甩出来,车里的一桶苹果和其他物品撒了一路。那匹马拉着马车奔进城里,撞在了一根电线杆上。”
可怜的马儿确实值得同情。那些机器有时候每小时开两三英里,一路上轰隆作响,还喷烟吐雾。为此有些州要求,当他们在公路上行驶时必须由马拉着,以免把迎面而来的马吓惊了。这样的法律使蒸汽拖拉机手们大为不悦。1900年,《脱粒机手评论》杂志就辛辣地讽刺道:“普通的州议员对驾驶蒸汽牵引机的了解,就像猪对主日学校的了解一样多。”
在脱粒的过程中,蒸汽牵引机的附近几乎总有稻草,机器冒出的火花常常引起火灾。蒸汽牵引机在很大的压力下运行,这就需要懂行的人不断地留意。火箱里必须加上适量的燃料(煤、木头或者稻草);还必须注意锅炉里的水位,否则锅炉就会爆炸。据说,在1911年,平均每天发生两起锅炉爆炸事件。“声音震耳欲聋,后果非常可怕,”在一次爆炸后俄亥俄州的《阿什兰报》报道说,“尘土和蒸汽形成的巨大云雾笼罩了一切……巨大的发动机和锅炉被抛到20英尺高处,碎片散落得到处都是。”操作机器的人被抛到142英尺以外。
尽管有此类事故发生,大型蒸汽牵引机的生产还是稳步增长,到1900年每年平均生产5000台。但是逐步改进的内燃机威胁到了它们的存在。查尔斯·哈特和查尔斯·帕尔通常被看做是汽油拖拉机之父,他们于1902年造出了第一种型号的拖拉机。内燃拖拉机往往更小、更轻,可以靠一箱燃料运行一天。不用点火,操作者也不必时常给饥渴的机器加水。到1920年,已经有166家生产拖拉机的公司,每年生产20多万台拖拉机;而蒸汽牵引机的产量则不断减少,直到几乎停产。
史密森学会收集的这台胡贝尔到1930年才找到买主。从它的情况判断,它只干过一些轻活,很可能是在锯木场牵引传动带。许多20年代生产的蒸汽牵引机都装上了宽大的轮子,用来修路,所以又产生了一个新词“蒸汽滚轧机”。1927年胡贝尔公司制造的最后一台蒸汽牵引机,就是一台蒸汽滚轧机。
然而,蒸汽牵引机的罗曼史还没有完全结束。有收集癖好的人们精心保养着几百台这种庞然大物,并举行全国性的展览会。在展览会上,他们满怀深情地给这些机器点上火,让它们趾高气扬地四处轰鸣。在这些场合,最好还是把您的马留在家里呀!
电玩四十年(到2006年止)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