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尼米兹

王帆(现代)
目 录
作者前言
第01章 山乡孩童
第02章 投身海军
第03章 浪漫恋情
第04章 执掌教鞭
第05章 海上骑士
第06章 风云乍起
第07章 临危受命
第08章 初战告捷
第09章 珊瑚海海战
第10章 山雨欲来
第11章 中途岛海战
第12章 “瞭望台”计划
第13章 收复瓜岛
第14章 击毙山本
第15章 挥师中太平洋
第16章 “胜利的播种床”
第17章 千里跃进
第18章 马里亚纳海战
第19章 莱特湾海战
第20章 最后一役
第21章 凯旋而旧
第22章 捍卫海军
尼米兹大事年表
作者前言
  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海军作战部部长、五星上将切斯特·威廉·尼米兹(1885-1966)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弗雷德里克斯堡一个普通的日耳曼移民家庭。幼时家境贫寒,经历过一段艰难岁月。贫困的山区生活培养了尼米兹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意志,而得克萨斯人淳利、豪爽的民风又造就了尼米兹乐观开朗的性格。在少年尼米兹的心中,始终有一种要冲破命运的樊篱、去成就大业的渴望。他不愿被困于封闭狭小的山乡,而希望到广阔的世界去驰骋、翱翔。
  机会终于在他15岁时悄然而至——海军军官学校向有志青年敞开了大门。对于海洋,尼米兹并不陌生,当过水手的祖父娓娓动听的诉说。曾使他满怀蔚蓝色的梦想。能够到舰艇上去当水兵,到海洋上去航行,在神秘浩瀚、魅力无穷的海上世界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才华,这正好契合了这位雄心勃勃、力求发展的少年的心愿。尼米兹果断地作出了持续一生的选择——当海军去!从此义无反顾,也从未动摇。
  进入海军军校的尼米兹,视野大开,干劲十足。他刻苦钻研、虚心求教,获取了大量受益终生的知识和技能,并结识了一大批志向远大的海军同仁,其中包括日后成为他左膀右臂的哈尔西。1905年,尼米兹以全班114人中第7名的优异成绩毕业。
  以在"俄亥俄"号上实习为开端,尼米兹与舰艇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漫长的海军生涯中,他亲自驾驶、指挥过包括潜艇、战列规、驱逐舰、巡洋舰、大型航空母舰在内的所有类型的舰只,从事过除航空兵以外的海军的每一项工作。在实践和教学中,他勇于开拓,勤于思考,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开创了基层海军发展的新局面。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出众的指挥才能、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他日益受到高层人士的赏识,也奠定了他日后的发展基础。早在珍珠港事件爆发之前,尼米兹已深得罗斯福总统器重,并被提名为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只是由于他自己的退让,这一职务才交由另一将军担任。
  珍珠港的黑色风暴使美国海军遭到致命打击,使包括尼米兹在内的美军官兵痛心疾首、义愤填膺。也正是在这个时刻,尼米兹下定决心,摒弃一切杂念,临危受命,力挽太平洋"狂澜"。在特殊情况下做到这一点决非易事。当时的美国海军几近倾覆,且军心涣散、士气低落,要把残缺不全的兵力聚集到一起,以对抗气焰嚣张的强大日军并最终战胜它,这不仅需要大无畏的气魄、超人一筹的韬略谋算、卓越的战术指挥才能,而且更需要不惜一切的献身精神、置荣辱于不顾的勇气。
  尼米兹具备成就大业的一切素质,他凭借高超的斗争艺术不仅扭转了战争初期的不利局面,而且把战争逐步引向了深入,直至最终击败敌军。在浊浪冲天的太平洋战场上,日美双方剑拔弩张、斗智斗勇,绘出了一幕慕惊心动魄、惨烈悲壮的战争画面。可以说,正是尼米兹和他率领的一批勇士挽救了太平洋战场美国海军的命运,也挽救了美国的命运。在尼米兹的领导下,美国海军在战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仅太平洋战区就拥有大小舰船5000余艘、飞机1.5万架,以及数十个航空基地和海军基地,构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尼米兹手下有21名陆海军将官,统辖6水海军陆战师和6个陆军师,他本人也逐渐威名远扬,成为一位非凡人物。
  尼米兹所指挥的太平洋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一部分,这一胜利具有世界意义。尼米兹和一大批代表同盟国的将领也因而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
  当然,作为二战时期西方的一代名将,其思维方法、价值观念以及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都有许多我们无法苟同的地方,其发展道路也显示了他个人奋斗的勃勃野心。他提倡统一指挥,有个人权力欲的因素;与麦克阿瑟争斗不休,也难以掩饰其嫉妒和失落的不平衡心理;而当他担任海军作战部部长之后,又转而反对统一指挥,大力为海军的发展鼓噪舆论,反映出其作为海军将领的局限性。
  诚然,我们无意以我们的标准来评定和衡量一个西方将领。见仁见智,相信读者自有高论。
  但是,以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为范畴,人们不应忘记,一位有着亚麻色头发、炯炯有神的双眼,颇具儒将风范的传奇人物与一场恢宏壮阔的战争之间的联系。
  历史向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们致以深深的敬意。
王帆
1994年9月27日
第一章 山乡孩童
  出身贫寒欲自强,敢问前路在何方;
  亨利老人指迷津,义无反顾逐海浪。
  1885年2月,美国南方得克萨斯州的一个普通的夜晚,蜿蜒起伏的山岗隐入漫无涯际的沉寂之中,而一座在地图上难以找寻的山城小镇弗雷德里克斯堡却显得热闹异常——这里的轮船旅馆正在为一位新生婴儿举行洗礼仪式。按惯例,这个婴儿应在教堂接受基督教路德派洗礼,但他的爷爷执意坚持受洗仪式在轮船旅馆举行,爷爷认为"这才是受洗的地方"。
  旅馆的舞厅灯火通明,人头攒动,连住店的旅客也加入到当地人的喜庆行列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几个准备执行任务而中途在此停留的海军上尉也参加了洗礼仪式,他们的蓝色军服在灯光的辉映下显得帅气十足。
  婴儿的爷爷静心等待牧师举行完规定的仪式,然后转身面对舞厅的人们,高举酒怀,以一种异乎寻常的豪迈声音喊道:"为美国海军未来的将军——我的孙子干杯!"
  洗礼仪式在阵阵喜庆的祝酒声中达到了高潮。当时参加活动的人们没有想到,这位骄傲的老人一句激昂的祝酒辞在几十年后竟然成为现实——那位褪褓中默默无言的婴儿以不可遏制的神奇力量成长为美国海军史上一名功勋卓著的五星级上将。
  他,就是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海军作战部部长、五星上将切斯特·威廉·尼米兹。
  尽管切斯特·尼米兹出生时家庭门第不高,但他的祖先也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尼米兹家族的祖先是撒克逊日耳曼人,卫3世纪时,他们加入条顿骑士团入侵波罗的海东岸的利沃尼亚。他们的族长,被冠以介于男爵和伯爵之间的一个贵族头衔。17世纪时,尼米兹家族曾在征服者瑞典军队中服役,厄恩斯特·冯·尼米兹为瑞典军队中的上校。30年战争结束后,尼米兹上校在离汉诺威不远的日耳曼西北部定居下来。
  在此之后,尼米兹家族失去了政府的信任,索性放弃了贵族头衔,在家族姓氏前去掉了"冯"字。
  从尼米兹将军的家史看,到了他曾祖父卡尔·海因里希·尼米兹这一代,家道突然败落。卡尔·海因里希是一个浪荡公子,整日纵情于享乐之中,对生意漫不经心,终致破产。他最小的儿子即是尼米兹将军的爷爷,14岁起就在商船队里做工。这段海上漂泊的岁月为尼米兹的爷爷留下了诉说不尽的话题,也使他下决心培养他的孙子从小就像他一样热爱大海。
  尼米兹的爷爷查尔斯·亨利·尼米兹经历过海上的惊险岁月,无法安于平静的生活。1844年,他移居美国南卡罗来纳的查尔斯顿后,又从海路来到得克萨斯,加入到日耳曼移民建设弗雷德里克斯堡的行列中。
  1848年,即弗雷德里克斯堡建成后两年,查尔斯·亨利·尼米兹与同来的一个移民的女儿索菲亚·多西姬·马勒结婚。马勒共为尼米兹家族生了12个孩子,但只有4个儿子长大成人,尼米兹将军的父亲切斯特·伯纳德·尼米兹就是其中之一。有趣的是,尼米兹将军的母亲安娜·亨克也是来自拥有12个兄弟姐妹的大家庭。
  切斯特·伯纳德·尼米兹没有继承其父剽悍有力的海员体魄,却像一位纤弱、寡言的牧师。这位有着一头柔软金发、一双清澈蓝眼睛的青年,由于不善言辞,在大庭广众之中往往被人忽略。他体质虚弱,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和肺病。为了增强体质,他强迫自己做牛仔,将牲畜由得克萨斯赶向内布拉斯加州,在那里放牧。
  鉴于切斯特的身体状况,医生劝阻他不要结婚,但爱情的火焰偏偏燃烧起来,他爱上了镇上梅恩街北面一家肉食店老板的大女儿安娜·亨克。安娜是镇上有名的漂亮女孩,而且精明、能干、富有责任感,像她父亲一样具有坚强果断的性格。追求安娜的人很多,而她却情有独钟,接受了羞怯内向的切斯特的求婚。或许是切斯特文弱的气质打动了安娜强烈的母性本能吧,他们于1884年3月结婚,当时切斯特29岁,安娜只有20岁。就在婚礼结束仅仅5个月之后,切斯特熄灭了他脆弱的生命之灯。而此时,安娜腹中已孕育着一个未来的璀璨之星。这位20岁出头的女性异常镇定地承受了厄运的摧残,她强咽下悲伤的泪水,决心珍存心中这枚希望的种子,去继续生命的历程。
  1885年2月24日黄昏时分,安娜在一间石砌的昏暗矮小的卧室里,由助产婆利赛特·米勒接生,艰难地产下了一个像他父亲一样有着金黄色头发的男孩,母亲给他取名为切斯特·威廉。
  亨利爷爷对孙子的诞生格外高兴,以致于忘记降下旅店旗杆上为纪念华盛顿面挂起的国旗。老亨利认为小孙子的生日与华盛顿总统的诞辰仅差两天,这是值得自豪的征兆。但在母亲安娜的眼中,儿子生于2月14日后仅仅10天,是冥冥之中心爱的人送来的情人节厚礼,是自己钟爱的一个生命的神奇延续。一个衰弱的生命远去了,而另一个潜能无法估量的新生命降临于世,这本身就显示着生命的不屈活力。安娜亲切地将自己心爱的儿子称为"我的圣瓦伦丁孩子"。①
  ①西方人把在情人节前后出生的孩子称为"圣瓦伦丁孩子"。——作者
  亨利爷爷十分怜惜不幸的安娜和他的小孙子,把他们接到自己的旅店居住。由于他也是新近丧偶,这对母子的到来正好可以减轻他心头的忧虑和孤寂。其时,他已将旅店交由二儿子查尔斯·小亨利经营。其他几个孩子已结婚搬走,最小的儿子威廉在马萨诸塞州的伍斯特工程学院念书,他是当时尼米兹家里唯一接受高等教育的男孩。亨利爷爷处于相对空闲的状态,他将许多精力花在身边的这位小孙子身上。
  在切斯特·尼米兹的童年时代,有两个人与他感情最深,对他的影响也最大,这就是他的母亲和爷爷。母亲和爷爷的深刻影响甚至贯穿了尼米兹的整个一生。即使在尼米兹当上海军军官之后,他还是通过写信的方式与爷爷商讨遇到的难题。多年以后,这位日后的海军五星上将站在凉风习习的战舰甲板上这样描述他的爷爷:"我不熟悉我的父亲,因为他在我出生时已经去世,但我有一个极好的白胡子爷爷,他就是在得克萨斯州弗雷德里克斯堡定居的查尔斯·亨利·尼米兹。他建了一座外形酷似轮船的旅馆。在我完成家务和作业的间隙,常常睁大眼睛听他讲述青年时代在德国商船上的故事。他对我说:'大海像生活一样,是个严格的考官。要想在海上或生活中有所成就,最好的办法是努力学习,然后尽力去做,不要忧伤,特别是不要为还无法掌握的事物忧伤。'"
  亨利爷爷曾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板,熟悉他的人都很喜欢他。他性格开朗活泼,擅长交际,旅店生意十分兴隆,一些知名人士也曾来此造访。旅店有一间客房被称为"李将军室",是为了纪念内战时期南部盟军的罗伯特·E·李上校而设置的。来此居住过的一位小说家曾将这家旅店作为素材写进小说。
  亨利老人不仅热情好客,而且颇有社会使命感,他曾被选入弗雷德里克斯堡学校校董事会,并担任吉莱斯皮县教师考试委员会的委员。1891年,当小尼米兹只有6岁时,爷爷已经是奥斯汀的得克萨斯立法机构的成员。早在南北战争期间,他还被南部同盟军任命为吉莱斯皮步枪队上尉。尽管这是一个不太好的角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还是恢复了对他的崇敬。毫无疑问,亨利老人的个性特征和社会活动能力对少年尼米兹的成长产生了耳濡目染的影响。
  亨利老人过于活跃的天性,使他时而忍不住对住店的客人开开玩笑或讲述一些荒诞离奇的故事。
  他的拿手好戏名为"双人枪杀",表演就在柜台前。两个"陌生人"佯装争吵,然后取枪对射,来客不明真相,纷纷躲藏。射击者往往双双倒地,接着他们突然又活了过来,来客才知上当。老亨利对此有一个别致的解释:"当人们住进轮船旅馆时就像在海上航行,若是初来,就如同乘船过赤道一般,他们必须获得跨越赤道的感觉。"
  他向生客渲染捕捉山鸡的妙处和方法,鼓励这些外乡人在漆黑的夜晚攀登小山,而他自己则在床上安稳地睡去。等到这些客人被猫头鹰的叫声吓得魂不附体,冻得瑟瑟而归的时候,老亨利笑着对他们说:"你们现在是轮船上的水手了。到柜台来吧!我准备好了威士忌。你们通过了测验,不再是生手了。"
  亨利爷爷还喜欢与孩子开玩笑。当小孩们打架受轻伤跑来时,他会用一枚硬币放在孩子的痛处,然后说:"你把这个镍币放在痛处,等不痛了就拿开,然后到糖果店去。"孩子们往往破涕为笑了。
  亨利爷爷还为孩子们拔牙,先用一根线缠在牙齿上,套紧,等航海故事讲到出神入化的时候,孩子张大了嘴,他突然用力一拉线,孩子还未感觉到,牙齿就掉下来了。
  亨利老船长经常带着小尼米兹和他的朋友去野营旅行。他们坐的马车有帆布篷顶,既可以躲雨,又可以防止动物来抢掠食品。在一次郊游中,小尼米兹第一次尝到了响尾蛇的味道。那次,亨利告诉他们说:"你们离开的这会儿我抓了一条鱼,把它切成许多小块,用油煎好了。"当他们吃完后,亨利才说:"我并不是跟你们开玩笑,我只是想让你们知道,吃响尾蛇没什么害处。"
  尼米兹并非完全欣赏爷爷的作法,但当他成为舰长之后,还是将这些童年趣事讲给水兵们听。
  亨利爷爷给尼米兹和他的朋友讲过多少海上的故事,已经无法计数。正是这些海上传奇激发了,个少年对于无限辽阔和极其神秘的海洋的向往。
  终于,老亨利感到自己的故事已经再难满足这些好奇的孩子们了,就对孩子们说:"我已经不理睬大海啦,这样一来,我就不能再去海上航行了,否则就会被大海吞没。"
  后来,他忘却了这段结束语,又坐船到纽约去了。
  当他回来时,孩子们心神不安地问他用什么办法制止了大海的惩罚。
  他告诉他们说:"我请求大海饶恕。我答应赎罪,答应把一个孙子交给大海——叫他去当个海军上将。"
  童年的海军上将对爷爷的话可谓言听计从,即使并不理解的事情也按爷爷的要求去做。小尼米兹上学了,他光着脚,只穿一件衬衫和挂吊带的短裤,爷爷却偏偏让他戴上一顶圆形礼帽,与他身上的装束极不相称,一进学校,便遭到一些高年级学生的哄笑和围观,他的帽子被这些人拿走藏了起来。尼米兹拼力争夺,试图讨回他的帽子,双方动了拳头。尼米兹人小力单,被打得鼻青脸肿,但他还是把帽子夺了回来,他得意地对爷爷说:"我带它去上学,又把它带了回来。"
  不过,小尼米兹对爷爷为什么让他戴上这顶与众不同的小圆帽去上学始终感到蹊跷,他曾怀疑这是爷爷对他开的玩笑。然而,当他荣任太平洋战区司令官以后,重新回想圆顶礼帽这件事,却得到了新的启示:"这件事实际上是个起点,使我开始认识到时刻保卫自己的重要性。"
  尼米兹10岁时发生的一件事,更使他确认爷爷是在有意识地提醒他:用实力捍卫自己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在一段时间里,小尼米兹不断遭到一个男孩的挑衅,那个男孩总是故意撞他,想把他撞倒。尼米兹起初采取回避态度,但这个男孩更加变本加厉地对他施威。尼米兹将此情况向爷爷作了汇报,爷爷知道事情的原委和那个男孩的姓名之后,告诉尼米兹:"他并不比你高大,要想改变处境只有自己与他拼一拼,跟他打一架,不单要打,而且要打赢。这样,他就不会再欺侮你了。"
  尼米兹有点胆怯,他问:"我什么时候去呢?"
  爷爷回答:"晚饭前任何时候都可以。"
  尼米兹决心用武力来对付武力的挑战。他沿着小巷勇敢地冲向那个正站在路口说话的男孩,用拳头狠狠地教训那个顽皮的家伙。那孩子冷不防遭袭击,完全被尼米兹突如其来的气势震慑住了。挨打后,终于表示愿意握手言和,尼米兹爽快地接受了他的态度。
  尼米兹回到家中,爷爷正在等他。"你准备吃饭吗?"爷爷问。
  "是的,先生。"他回答。于是爷爷不动声色地交给他一盘饭菜。
  尼米兹的爷爷并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但海上生活丰富的阅历,以及他自己的不断探索,使他拥有许多含义深刻的见解。这些见解使年幼的尼米兹获益匪浅。在太平洋战争那些阴郁的日子里,当尼米兹已经成为将军之后,还多次回想起来。
  尼米兹有一个表哥叫卡尔,比尼米兹大两岁,总嫌尼米兹年小而不愿与他一起玩。尼米兹感到很失落,就向爷爷去诉苦。
  爷爷言简意深地告诉他:"要习惯这一点,他总是要比你大两岁,对此你无法改变,所以必须习惯。"
  尼米兹只好悻悻离去,爷爷看到尼米兹对他的解释并不满意,就又把他叫回来。"等一等,孩子,我再给你说说。"
  爷爷牵着他的手,耐心地告诉他。"你必须学会区分两种事情,一种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另一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你与卡尔的年龄之差是无法改变的,但是到了一定时候这种差别会变得无足轻重。只有承认这一点,才会使将来变得更为有利。"
  小尼米兹似懂非懂地记住了这些话。后来他发现有些道理是需要待以时日才能明白其深意的。
  如果说豪爽的爷爷教给尼米兹勇敢无畏地捍卫生存的法则,并培养他实现长远生活目标的性格。那么,他的母亲则在他的人格中注入了富有人情味的气质,使他懂得以宽容的态度协调各种艰难的处境,以坦然的心境迎接突来的风暴。这使得日后他那威严的将军形象更加富于感人的魅力。
  有趣的是,尼米兹的母亲与他的爷爷在教育尼米兹的问题上意愿各不相同。母亲希望尼米兹成为像爸爸一样文质彬彬的人,而爷爷则希望他狂放一些,更具有阳刚之气。常常是母亲把他朝这边引,而爷爷却往另一方向拉。所幸的是,母亲和爷爷都培养他在艰难困苦中成就大业的坚强意志,而思想性格方面的不同指引恰好使尼米兹得以全面发展。
  尼米兹从小就形成了他对待生活的方式,即平静中的忍耐,逆境中的幽默,以及准确猜度他人心理的能力。
  小尼米兹躲在旅馆餐厅的柜台后面听爷爷讲得克萨斯的一些难以置信的故事时,她母亲常常会叫他回自己房间做事——尼米兹很小就可以帮母亲揉面做面包,但当他故事听得入迷时往往会屡叫不应。安娜在亨利爷爷和游客的笑声中把儿子拉回厨房,气呶呶地用德语责骂他。
  尼米兹无力挣脱母亲的手臂,只好极不情愿地随母亲来到厨房。但他还是不忘调节母亲愤怒的情绪。他用闪烁的目光望着母亲,然后会用德语说:"妈妈,你鼻子上有面粉。"
  母亲无法再板起面孔,当她捂着脸掩盖表情时,愠怒的眼睛变得温和了。她往往是佯装严厉地把尼米兹推到面板前,然后以母亲特有的亲昵方式告诫儿子:"快点干,别废话。"
  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在母亲面前,尼米兹充分体现了他温和、宽厚的天性,以及令人愉悦的协调本领。不过,如果我们由此认为,少年尼米兹只是一个顺从、乖巧、缺乏独立精神的小男孩,那就大错特错了。对于冒犯他尊严的事情,他绝对会以各种方式予以拼争。在这一方面,他没有按母亲期望的方式去做,即继承父亲的谦恭忍让,而是喜欢像爷爷那样勇于迎接挑战。
  尼米兹长着跟父母一样的浅黄卷发。旅馆里的客人不知他的名字,就给这个喜欢四处乱窜的小男孩起名为"狮子头"。尼米兹对这个绰号十分恼火,当客人们这样叫他的时候,他会对他们怒目而视,然后愤然离去。有一回,当一个客人嘻嘻哈哈叫他"狮子头"时,他果真像狮子一般,以一个孩子所能使出的全部力气朝那人腿肚子踢去。母亲知道后,动手打了他。
  小尼米兹深感不满,他认为自己受惩罚是不公平的。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他跑回屋中,趁人不备,取下一罐封好的绿色油漆,悄悄溜进厨房的鱼肉熏制间。然后,他打开罐子的封条,用刷子沾上油漆将自己的头发染成了绿色。为了防止别人干预,他又跑到阴暗的澡堂里,一直坐到头上的油漆凝固以后才出来,嘴里还喃喃自语:"他们再不会叫我'狮子头'了。"
  母亲对儿子的举动大吃一惊,而爷爷却乐哈哈地笑眯了眼睛。这个长胡子的老人说:"他真是尼米兹家族的人,敢于不顾一切地表示自己的想法。"
  母亲用普通剪刀已经无法剪去儿子头上沾着漆的簇簇头发,只好找来一把剪羊毛的大剪刀。当母亲费力地剪去儿子头上这些怪异的绿色头发时,儿子已经成了一个小秃头。
  安娜感到,现在需要用一种方式来为孩子正名。于是,当儿子头上渐渐长出金黄色的头发以后,她专门请来摄影师为儿子拍照,并毫不掩饰对儿子金黄色头发的喜爱和自豪。爷爷出于对儿媳的尊重,也告诫在大厅消闲的客人:不要再叫小孙子的绰号。尼米兹以独特方式的抗争赢得了最后胜利。
  尼米兹渐渐长大,他与人打架的次数也逐渐增多。他很少先动手,然而,一旦别人挑衅,他便会毫不迟疑地予以回击。
  战后,他的妹妹多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道:"我认为他决不会找机会打架,但也决不会在别人打他时逃跑。他是否曾经输在谁手下,我可记不清了。他回家时经常嘴唇上流着血,脸上带着抓痕,但看起来神态自若,并不恼火。母亲若是唠叨什么,他会轻蔑地说:'你应当去看看那个人是什么样子。'母亲气得发抖,却又无可奈何。"
  多拉接着说:"有一次,一对孪生兄弟在闹市区拦住他,向他滋事;并当众辱骂他。他一对二,毫不怯懦,把他们打跑了。这之后,附近街区的男孩开始称他为'山大王',没有人对这个称呼提出异议。"
  尽管尼米兹时而引得母亲担惊受怕,但在多数时间里他还是一个明事理、懂感情的孩子,对含辛茹苦的母亲有着异乎寻常的爱戴。童年的尼米兹几乎每天都在期待一个节日的来临,今年的这个节日刚过,就又开始期待明年的这个节日。这个节日就是圣诞节。在圣诞节里,他会随爷爷一起从附近的山上拉来一棵大枞树,把它装饰得璀璨夺目。在装饰材的整个时间里,他总是显得格外卖劲,像个成人似地忙里忙外。不错,圣诞节火树银花的盛景、不绝如缕的音乐、喧闹的集体舞会以及姥姥做的茴香饼都使小尼米兹为之着迷,但更重要的是,在圣诞节期间,母亲可以暂时摆脱一年的辛劳,轻松愉快地欢度节日。能够看到母亲的欢乐才是小尼米兹心中最大的快乐,这也是小尼米兹如此热衷于张罗圣诞节各种活动的根本原因。
  尼米兹会格外听话地牵着母亲的手,到教堂听母亲和歌手们唱赞美诗及圣诞歌曲,他最喜欢母亲在教堂唱的"平安夜"。他总认为,母亲长得最漂亮,也唱得最好。
  事实上,尽管安娜从未承认过,但尼米兹毫无疑问是她心目中最喜欢的孩子。母亲深爱这个情人节后出生的孩子,除了尼米兹少年老成、深明大义的品质之外,还因为他是她的长子,也可能因为她曾经爱过他的父亲,而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又如此短促。无论如何,这是母亲和儿子都能体会到的某种感情。尼米兹出生时,母亲称他为"我的圣瓦伦丁孩子"。这也是她去世前的最后一句话。1925年,尼米兹在太平洋演习现场接到母亲病危的消息,他立刻乘飞机、轮船及时赶到母亲的病塌前。母亲看到心爱的儿子归来,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在诀别人世的最后一刻,她低声说:"我知道我的圣瓦伦丁孩子会来看我的。"
  尼米兹的父亲去世后,安娜·尼米兹独自撑起一个家庭的重任。她把对前夫的爱全部倾注到儿子身上。她担心儿子的身体像父亲那样虚弱,所以经常告诫儿子注意锻炼,鼓励儿子参加各项运动,因而无论刮风下雨,尼米兹都坚持跑步。他喜欢猎兔运动,抓兔子使他成为赛跑健将。他还常常去游泳。为了增强体质,他有意弃车不坐,步行14英里到他的叔叔家。表兄弟冈瑟·亨克回忆他们的童年时光时说:"没有什么能阻止他锻炼身体的决心。"尼米兹虽然多次患过肺炎,最后也死于肺炎,但他曾经练就一副结实的体格,并成为远近闻名的短跑冠军。这一切与母亲的严格督促是分不开的。对尼米兹而言,这也是使母亲为自己感到骄傲的一种举动。
  尼米兹热爱自己的母亲,也乐于帮助与母亲年龄相仿的妇女们。镇上的妇女都十分喜欢这个只有十来岁的小男孩。母亲安娜就此向一个朋友解释说:"他激起了她们的母性。他跟他爸爸的性格一样。"
  镇上有位名叫苏珊·蒂维的老处女,是此地知名人物约瑟夫·蒂维上校的姐姐。约瑟夫·蒂维是克维尔市第一任市长,曾创建蒂维中学。为了纪念他,人们将他死后掩埋的山脉称为蒂维山。
  苏珊·蒂维独自为生,整日与一只叫做赫尔曼的白猫相依相伴。她平时性情怪异,很少与人来往。每逢有事则往往求助于尼米兹,而尼米兹总是热情帮忙,直到使她满意为止。
  苏珊失去兄弟不久,她视为亲人的白猫赫尔曼也不幸死亡,她为此悲伤不已,几欲心碎。她对尼米兹说:"我需要你的帮助。我在几年前已为它做了一副很好的棺材,但我无法忍受埋葬它的痛苦。它活了15年,我现在不愿意亲手埋掉它。"
  尼米兹接受了掩埋赫尔曼这件棘手的事。他答应为赫尔曼找寻一个理想的安息之地。他蓦然想起位于蒂维山旁的蒂维墓地。约瑟夫·蒂维上校和他的一个姐姐都葬在那里,还有一处墓穴是留给苏珊的。少年尼米兹认为:赫尔曼如同这个家族的成员一般,把它与他们埋在一起,苏珊一定会满意的。
  尼米兹带着死去的赫尔曼,翻越巍峨的蒂维山,来到蒂维墓地。他小心翼翼地掩埋了赫尔曼,并从一块新木头上研出一块木牌,在上面烧制出"蒂维的白猫"几个字,下面加上"赫尔曼"。
  苏珊获悉尼米兹掩埋自己心爱的白猫的经过之后,深感意外,又暗暗为尼米兹办事的精心和周全而欣慰。她含泪亲吻了尼米兹的脸颊,并重重地奖赏了他。
  至今,白猫赫尔曼的墓穴仍留存于蒂维山。
  尼米兹渐渐长大,他更加注重体谅和帮助母亲,尽管母亲从未要求他这样做,尽管母亲总是乐天安命地承担各种生活重任。
  安娜·尼米兹于1890年圣诞节第二次结婚。丈夫正是在马萨诸塞获得大学学位归来的尼米兹的亲叔叔威廉·尼米兹,尼米兹不用改姓就有了一位新父亲。当时尼米兹只有6岁,安娜29岁,仍然是镇上风韵犹存的美女。可惜的是安娜的第二次婚姻又是不幸的。
  威廉·尼米兹可谓当时弗雷德里克斯堡最有学问的人,但是他的工程技术在小镇上全然派不上用场。怀才不遇的威廉整日无所事事,亨利老人希望儿子与安娜的婚姻能使他重新振作起对生活的信心,然而儿子的际遇似乎并无多大改变。最后,还是威廉的姐姐帮助他跳出了失业队伍。
  姐姐让他到得克萨斯州克维尔市圣查尔斯旅店去当经理,这家旅店是她婚后拥有的家产。这样一来,威廉便带领安娜和小尼米兹从相距25英里的弗雷德里克斯堡,搬到靠近瓜达卢佩河的克维尔市。
  圣查尔斯旅店是一所凌乱的两层楼白色木板建筑,只比一个装修了门面的供膳寄宿处大一点儿,客人多为农牧场主、行商和来得克萨斯山区休养地疗养肺结核的病号。
  威廉依然难改吊儿郎当的习性,他经常坐在门口与客人聊天或是到处闲逛。唯一发挥专业的事情是义务帮助设计市商业区的人行道。而安娜除了做饭、监厨和指使一两个佣人清扫、整理房间以外,实际上担负了管理旅店的大部分工作。
  "这是上帝的旨意。"安娜常用这句话来宽解自己疲惫的心情,并且尽量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积极乐观的精神。安娜与威廉生了两个孩子,1895年生了多拉,两年后又生了奥托。多拉和尼米兹年龄相差10岁,却显得异常亲密。多年以后,正是多拉对尼米兹的正确评价,才使他没有离开海军。当尼米兹离家上学时,奥托才3岁,所以他们不常见面。后来奥托也考上了海军军官学院。
  尼米兹在克维尔的新家是无法与爷爷的轮船旅馆相比的。准确地说,尼米兹与当地来自牧场主家庭的同伴比较,是个穷小子,但他似乎并不抱怨,也绝没有自卑感或不安全感。家境的贫寒使他较早地体会到生存的艰辛,他意识到必须用辛勤的劳作来帮助母亲独自支撑的家庭。从8岁开始,他便在舅舅经营的肉店里做送肉的工作,每星期挣1美元,除此之外,还能够得到一些当地人不怎么吃的牛肝和做汤的骨头,尼米兹将钱和物品全部交给家里。
  尼米兹15岁到他姑姑经营的旅馆干活。主要是劈柴、照看火炉和壁炉,人手不够的时候,也去站柜台,有时需要干到晚上10点打烊。他的姑姑除供给他伙食和住处外,还每月支付15美元工资。尼米兹用这些钱买衣服、交学费,必要时还能贴补家用。最令他高兴的是,他可以用剩下的零钱为多拉和奥托买些小礼品。不过,干活影响了他的学习时间,为了保持优异成绩,他必须起早贪晚完成作业。同龄孩子所享受的那份悠闲自得的生活,尼米兹从不羡慕,他需要的是在值得竞争的领域里始终名列前茅。
  尼米兹课外从事勤工俭学,不仅使他凭借个人的力量改善了生存条件,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各式各样的人物和活动更丰富了他的见识和阅历。
  尼米兹像爷爷一样,喜欢与旅店里的客人进行交往,他发现倾听见多识广的外地旅客的谈话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有一段时间,他与从圣安东尼奥来的推销员打得火热。他仔细了解这些推销员的生活方式和买卖经过,推销员们也把善解人意的尼米兹视为知心朋友,并积极鼓励他离开学校到推销的行当中试一试。
  这个时候,尼米兹已经从事过多种职业,在与推销员的交往过程中,他开始在心中描画自己未来发展的前景,但这个前景并不是清晰可见的。他不想开肉食店,也不想经营旅馆。像推销员那样做买卖也不能使他真正动心。他继承了爷爷的秉性,心底涌流着无法平息的冲动和渴望——他想到遥远的广阔世界中去闯荡,但他不知道这个世界究竟在哪儿,也不知道从何处起步。
  他常常跑回轮船旅馆,向足智多谋的爷爷请教。然而对于涉及人生奥妙的问题,爷爷已经不可能带给他十分明确的答案了。尼米兹千方百计寻根问底,而答案却不那么容易找到,答案存在于一连串的未知事物中。他们谈到运气和命运,试图探究有些人莫名其妙地"走运",而另一些人总是郁郁不得志的原因。
  老爷爷一根一根持着自己的白胡须,令人感到无比亲切,他告诉尼米兹:"我一直认为,机会得自己去寻找,怎么找到我说不好。可能是通过别人的过失,也可能是由于制定了一个合适的计划。我认为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计划是十分重要的。譬如航海,你就必须预先制定包罗万象的详尽计划。"亨利爷爷慈祥地望着尼米兹的脸庞,语气坚定地说:"你会去航海的,现在你也许没有这个想法,但你一定会去的。"
  尼米兹这时已上中学三年级。他学习成绩优异,知识面广,对未来的向往使他总是显得心神不宁。显然,狭小的山城已经无法容留一颗勃勃向上的雄心。
  命运的转折常常在无法预料的微妙之间。
  圣诞节后,圣查尔斯旅馆住进一队勘测队员。他们告诉尼米兹可以雇佣他作为背测杆和链条的学徒,教他使用测量仪器。尼米兹认为这是实现旅行和继续接受教育的一条途径。他为之心动,打算中学一毕业,就投入这一可以走南闯北的行业。然而,两位年轻中尉的出现使他的最初选择顷刻间改变了方向。
  1900年夏天,驻扎圣安东尼奥城外的第三野战炮兵团的一个连队越过瓜达卢佩河开赴山区进行打靶训练。刚从西点军校毕业的威廉·赫·克鲁克香克少尉和威廉·特·韦斯特维尔特少尉途中在圣查尔斯旅店住宿。他们潇洒英武的军人风度、神气的高统靴和闪亮的武装带,尤其是卓尔不群的谈吐,在尼米兹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于军官,尼米兹并不陌生,他幼儿时代在祖父的旅馆曾多次与军官们玩耍。但是,他了解到这两名比自己稍大一点的青年军官也是在像克维尔一样的边远小城长大的,完全由军队负担接受了大学教育,如今已经领兵带队,四方周游,经风雨,见世面。这一切强烈地刺激和吸引着从蒂维山脚长大的年轻小伙尼米兹。
  韦斯特维尔特少尉告诉他:"进入西点军校要经过各种严格的考试,进去后淘汰率也很高,如果付出代价取得最后胜利那将是令人振奋的。"
  尼米兹从来不乏刻苦学习和顽强竞争的信心与勇气,他曾在得克萨斯山城为生存经历过多次搏击,也乐意到纽约的练兵场继续奋斗。他知道自己年龄尚小,只有15岁,还要念一年中学,但是无论如何想试一试。他想起爷爷在早年跟他说的一些话。
  爷爷说:"未来对你是没有年龄限制的,一旦你确立了正确目标,就应及早追求。在这个国家,你得早点成材,否则根本就成不了材。"
  尼米兹满怀希望向圣安东尼奥的国会议员詹姆斯·斯莱顿提出报考西点军校的请求。斯莱顿的回答险些熄灭他的向往。斯莱顿说,他为军事院校推荐学员的名额已满。他还暗示:即使在将来,尼米兹也难获机会,因为在他的选区有好几个军营,军人子弟将优先考虑。
  就在尼米兹感到心灰意冷之时,国会议员重新向他开启了门扉,"如果我推荐你进美国海军军官学校,你愿意吗?"
  尼米兹满脑子向往成为陆军军官,从未考虑过要成为一名海军,但他还是决定抓住这个受教育的机会。他干脆地回答:"愿意。"
  国会议员斯莱顿告诉他:"考试并不容易,但我想你会通过的,我从你的眼神中看得出来。"
  "我一定要考取,无论付出多少代价。"
  于是尼米兹悲喜交集地开始了紧张的复习准备。他每天凌晨3点起床,学习两个小时,约5点多钟,开始做旅店勤杂工的日常事务——点灯、生火炉和叫醒需要早起的客人。早饭后跑步到学校。
  当尼米兹报考海军军官学校的消息在克维尔城传开后,一些有识人士向这个志向远大的青年伸出了援助之手。热心的苏珊·摩尔教他数学、地理、英语和历史。蒂维中学的校长约翰·格·托兰德抽空为他辅导数学。就连一向心情懊丧的继父威廉也行动起来为他释难解疑,使自己怀才不遇的专业知识终于派上了用场。
  天时地利人和,尼米兹初显英雄本色。1901年4月他顺利通过本州考试,成为这一地区通过军校考试的第一人。
  亨利爷爷欣喜若狂,似乎已看到孙子成为将军的希望。5月份,他在轮船旅馆举行了盛大的啤酒宴会,参加的人来自四面八方。
  继父威廉·尼米兹鼓励尼米兹再做拼搏。他说:"你已经全力爬上比蒂维山更高的山峰,这是你遇到的第一个障碍,前面还有许多难以逾越的山巅,跨越这些山巅需要时间。在你到达顶峰前,也许会受到挫折,但我确信你能够到达峰顶。全家人都在等待你把旗帜插到最高点。"
  炎热的7月,15岁的尼米兹告别爷爷和家人,随国会议员一起乘火车去安纳波利斯。途中,他第一次看到了美国首都华盛顿。尼米兹在沃思茨预科学校集中学习了一个月,再战告捷,他顺利通过了竞争激烈的国家考试。
  1901年9月7日,切斯特·威廉·尼米兹宣誓成为海军军官学校的学员。至此,他终于冲出了童年生活的狭小天地,从瓜达卢佩河的小船跨上了周游世界的战舰。历史将赋予这个德国青青年新的使命和希望。
  这一天距离珍珠港事件爆发有40年零3个月。
第二章 投身海军
  海军军校纳学子,将军摇篮育英豪;
  脱颖而出风华茂,锦绣前景铺基石。
  1901年,切斯特·尼米兹初进海军军官学校时,美国海军正处在一个灿烂的复兴时期。
  美国海军曾被忽视达20多年之久。19世纪中期,由于债务负担、战争消耗,以及政治上的改组和国内资源的开发,海军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限制。当时,美国海军力量已退居世界第12位,排在中国、丹麦和智利之后。海军这个军种在那个时代很缺乏吸引力,1878年,美国海军总人数不超过6万人。
  对于海军的可悲状况,一些海军军官无法保持沉默,他们聚集在海军学院,呼吁进行改革,通过论坛和杂志的形式,渐渐造成了有利于海军建设的舆论。一些议员也倡议向海外显示美国的力量和威望。得克萨斯州的民主党参议员塞缨尔·B·马克西大声疾呼:"世界上哪有作为一等强国而没有海军之理!"或许正是他的这番宏论,才使日后同样来自得克萨斯的尼米兹得以加入海军并脱颖而出。
  1890年,当时的海军中校马汉提出了名噪一时的"海权论",其核心论点是:海洋对于帝国的兴衰至关重要,谁控制了海洋,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
  马汉的学说和名望很快传遍全球,更为美国大力发展海军提供了重要依据。
  1893年,克利夫兰再次当选总统,他与海军部一改过去民主党的传统主张而转向主张扩大海军。
  到19世纪末,美国海军已跃居世界第5位,应征入伍海军的人数大大增加。随着舰船和武器装备日趋复杂,有关的教育培训计划也大为改观。由于海军实力的增强,美国开始将传统的沿海防御战略转为主动扩充的态势。
  1898年2月15日,美国战列舰"缅因"号在古巴哈瓦那港爆炸,舰上官兵大多丧生,美国方面指控占据古巴的西班牙为这一事件的主谋。
  2月25日,当时的海军部次长西奥多·罗斯福电令亚洲分舰队司令乔治·杜威集中舰队向西班牙开战。
  1898年4月27日,杜威率舰队在马尼拉湾以突袭方式重创泊于亚洲海岸的西班牙舰只。7月中旬,杜威指挥美海军全歼西班牙著名的塞尔瓦拉舰队。这场海战只进行了3个小时便告结束。美方只有1人死亡,1人重伤,而西班牙死伤人数达400多人。胜利来得何其容易,以致"海权论"创始人马汉发表了这样的评论:"但愿美国今后再也不会同西班牙海军这样的弱者交战!"
  同年底,美西战争以美方胜利告终,西班牙承认古巴独立,将波多黎各、菲律宾、关岛割让给美国。
  这次胜利使海军的威望达到了自1812年以来的最高峰。美国占领加勒比海和太平洋新领地这一事实,大大渲染和强化了美国海军的作用,也给美国的内政外交带来了深远影响。
  曾任海军次长的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大力支持海军的扩展。国会批准在1898年到1921年间,每年至少造一艘战列舰,其间只有1901年因船厂负担过重而没有建造。同时,国会还决定,全面更新海军军官学校的教学设施,准备以富丽堂皇的法国复兴式教学大楼和一幢宫殿式学员宿舍——班克罗夫特大楼来取代内战前建造的日渐破损的砖楼。
  切斯特·尼米兹正是在这令人鼓舞的气氛中开始他海军学员生涯的。1901年招收的这期学员共131名,是该校1845年创建以来人数最多的一个班。由于豪华学员宿舍刚刚开始动工,新学员居住条件还十分艰苦,尼米兹和一些学员不得不挤在临时工棚里。夏天,酷暑难当;冬日,寒冷彻骨。不过,这一切对于来自穷乡僻壤的尼米兹而言算不上什么严峻的考验。
  他每日照样4点半起床,学习到吹起床号。同屋来自爱达荷州的艾伯特·丘奇与他一样刻苦,两个人的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其间尼米兹因洗澡受冷患了肺炎,不得不住院一个月,耽误了课程,但他很快又将成绩赶了上来。有一次,他被叫到黑板上演算习题,他不照书本而是按自己设想的方式求出了正确答案,老师为此感到很惊奇。
  尼米兹在学习上富有主动精神,自学能力很强,他几乎不需要别人的讲解,而是按自己的计划领会教学内容。海军学校的启发式教学法很对他的口味,而一些习惯于灌输式教学法的学员则抱怨教员讲的内容太少。
  尼米兹不仅学业优秀,还能抽出时间大量阅读课外读物,丰富自己的知识。但是,他很快意识到,有些最有价值的经验不是从书本中能学到的,这使他更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为明确的奋斗目标而学习,有针对性地删繁就简,领会实质。
  每年夏天,这个班都要离校实习,从事军事科目训练。尼米兹对一些教官故弄玄虚的作派十分不满。他认为一个教官的威信来自于明晰、简洁、正确的指令,而不是想方设法让学员盲目地依从。
  在一次航行中,一个教官为学员做示范,但他发出的命令,把配合训练的水兵弄得昏头转向。还有一回,教官试图难为学员,他把学员的队列完全打乱、颠倒,然后要求学员发6次口令把队列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有几个学员试了试,都没有成功。教员十分自得,摆出傲慢的样子准备给出他的答案。尼米兹站了出来,他准备摆脱教官的思路,运用极为简单而又巧妙的方式解决问题。
  他自信地说:"我只需要两次口令就够了。"
  教官不相信,轻蔑地说道:"那么你就证明这一点吧!"
  学员们已经立正站好,尼米兹发出第一个口令:"解散!"
  他们照此做了。然后,尼米兹发出第二个口令:"面向我整队集合!"
  学员们迅速排列成原来的队列。
  尼米兹具有独到的主见和个性,但他同时注重培养成就大事者的宽容和忍耐精神。
  由于尼米兹和同屋的丘奇学习成绩优异,班上一些学员出于嫉妒心理,要求教员把他俩分开,而与学习差的学员同住。对此尼米兹并不乐意、但他还是接受了这一安排。渐渐地,他不再认为这是一种刁难行为,而去尽心尽力地帮助落后学员,使他们通过了及格线。
  海军学校有它特有的军营式风气,有些甚至不近人情。如,高年级的学生可以任意支使新学员,给他们起外号,还要求他们进行近乎于体罚的长跑。高年级学生声称,对新生的体罚是为了淘汰那些在极大压力下缺乏自制力的人。尼米兹对这一切泰然处之,非常听话地服从高年级学员的指挥,这反而使高班学员自感没趣了。童年时的尼米兹因为客人叫他"狮子头"就大发其火,而现在他能够这样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说明他已经由孩子成长为大人了。
  尼米兹继承了爷爷开朗活泼的个性,乐善好施,广交朋友,他认识的学员比他的大部分班友都要多。
  在校园橄榄球联赛的季节,尼米兹认识了比他高一年级的比尔·哈尔西。比尔的父亲威廉·弗雷德里克·哈尔西海军中校是该校船艺系主任。每逢周末,尼米兹和其他学员都要乘威廉任船长的"切萨皮克"号铁帆船去海上训练。值得一提的是,比尔·哈尔西尽管比尼米兹年高一级,但在整个太平洋战争中一直位居尼米兹之下。比尔绰号"公牛",是尼米兹手下的得力干将。两人从学生时代培养起来的情谊在共同从事的事业中一直得以保持。
  一天傍晚,哈尔西练完球找到尼米兹,请他为自己遇到的麻烦出谋划策。
  哈尔西说,我们穿工作服练球被海泽军官发现了,海泽给违反规定的4个人记了黑点子。我已经被记3次啦!再有一次,则要在星期天被圈起来练球了。如果我不打算在星期天练球,就得在星期六把3个黑点消掉。
  海泽上尉是个办事严谨、毫不通融的军官,他凡事喜欢循规蹈矩。对于这样的军官,尼米兹一般是不会触犯的,但好朋友遇到问题,尼米兹又不能坐视不管。他想了想,提出了一个近似于恶作剧的方案。
  海泽上尉通常在周三下午去市镇购物,回来时常抱着大包小包沿军人人行道回单身军官宿舍。这天,他抱着东西从镇上回来,向宿舍走去,走到人行道第一段路时,一个学员快步而出挺身向他敬礼,他小心地放下东西回礼。他抱起东西再走,到了第二段路时,又发生了同样的事情。接着第三、第四段路又是如此。到了第五段路时,他只好大吼一声"稍息!"
  第二周的星期三,学员们又如法炮制,站在各个路口向他立正敬礼。海泽上尉急了,扬言要开除他们,这才制止了这场闹剧。这样,学员穿工作服练足球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海泽上尉手上抱满东西,本来可以不还礼的,"尼米兹对比尔·哈尔西说,"但我预料到他不会违反条例的。"
  比尔·哈尔西大笑不止:"我说过,你的高招会解决我的问题的。"
  1904年9月,尼米兹所在的班休假返校时,班克罗夫特大楼的第一个侧楼已经竣工,他们作为高班生,住进了新楼。那时尼米兹已是戴三条杠的第8连连长。为了督促服装店赶制毕业服,他们班被允许在课余时间"自由出入"安纳波利斯大门,尼米兹曾回忆说:"我们充分利用了这个特权。"
  周六下午,尼米兹和同班的一些同学为了活跃生活,决定组织一次屋顶晚会。尼米兹负责去买啤酒。他身着袖上缀着三条杠、领上挂着三颗星的军服,昂然走出军营大门。
  在距离学校不远的一家服装店的后屋里,尼米兹把一打冰啤酒装进箱子里。这家服装店为了照顾一些特殊顾客,经常为他们代购啤酒。尼米兹在服装店里遇到了一位头发乌黑,身着便服的绅士。店主怕麻烦,未将穿军服的尼米兹介绍给他。尼米兹拎着啤酒,有些胆怯地快步溜出了服装店。
  星期六晚上在屋顶举行的啤酒晚会十分成功。
  星期一,当尼米兹领着组里的同学去上航海课时,他惊奇地发现星期六下午在服装店遇到的那位绅士正穿着军服,坐在教员的座位上。他是利瓦伊·卡尔文·贝托利特海军少校,海军学校1887年的毕业生,最近才调来母校任教。
  尼米兹心里七上八下,生怕两天前的一幕被贝托利特回忆出来。尼米兹猜想,如果课后教官找他谈话,那么他的海军生涯怕要因之提前结束了。
  但那件事并没有引起什么后果,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贝托利特似乎并没有特别在意这位在服装店偷买啤酒的学员,或许是认为此事无关紧要,而决定网开一面。总之,贝托利特没有追究此事。
  但此事引起了日后成为高级将领的尼米兹的深思,他后来说:"这次越轨行为给我上了一课,它使我充分重视自己的过失。同时也使我懂得,对待初犯错误的人,应采取宽大为怀的态度,期待他们自己的觉醒,这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信任。"
  多年以后,尼米兹不忘此事,一直希望能在部队中再见到贝托利特,并当面感谢他。可惜终未如愿。贝托利特于1912年辞别人世。
  尼米兹曾写信向爷爷诉说此事,爷爷宽慰他说:"孩子终归是孩子,我希望那是德国啤酒。"
  海军学员离不开航海,蔚蓝色的海洋以博大的胸怀迎接着一代海上骄子。尼米兹和他的同学们曾乘坐在海军中服役的第一艘潜艇"霍兰"号潜入塞文河底。这条54英尺长、航速缓慢的潜艇唤起了尼米兹的探求之心,使他日后成为美国海军知名的潜艇专家。
  1905年1月30日是个辉煌的日子,尼米兹和他的同学们结束了枯燥严格的学员生涯,即将正式踏入美国海军的行列。他们身着蓝色的海军军官制服,神采奕奕,雄心勃勃,怀着一颗邀游四方的浪漫心境憧憬着迷人的未来。
  尼米兹以他出众的才能,富有感染力的人格魅力在1905届学员班中脱颖而出。一个学员在1905年海军军官学校年鉴中撰文赞扬尼米兹,说他"具有荷兰人勇往直前、从容不迫的性格",作者还情不自禁地引用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的诗句来形容尼米兹是"一个对昨天感到愉快,对明天充满信心的人"。
  在114名获得毕业证书的学员中,尼米兹的各科总成绩名列第7。他获得最高分数的学科有数学、军械、领航和巡航实习。全班名列第4的是罗亚尔·伊·英格索尔,他在尼米兹被任命为太平洋舰队总司令的第二天也被任命为大西洋舰队总司令。弗尔法克斯·利里名列第5名,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先后在"萨拉托加"号编队、联合防区作战部队、西南太平洋海区盟军海军部队和东海岸边防军等单位担任指挥工作。在1905年毕业的学员中,共有16人先后升为海军少将以上的军衔,可谓将星璀璨。
  对于把海军事业视为终生归宿的尼米兹而言,他的锦绣前景才刚刚拉开第一幕。他清楚地意识到,他的生命中已注入了海洋蓝色的血液,他已初步实现了爷爷的殷殷期望。
  大约在同一时期,一种同样的勇气和力量驱使着另一位也是出生于得克萨斯州牧人家庭的德裔孩子走上了另一条从军之路。与切斯特·尼米兹不同的是,他一开始渴望加入海军,但因年龄偏大,只得进入西点军校学习。当然,他也充分利用了命运提供给他的一切机缘。
  他就是德怀特·德·艾森豪威尔。
  应该说,这一切并非阴差阳错,而是历史恰当的安排。艾森豪威尔与尼米兹无法在同一战场上携手并肩,却都为人类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谱写了光辉篇章。
  春寒料峭,山路崎岖。切斯特·尼米兹毕业荣归故乡。这是个令人兴奋的时刻,他看到,熟悉的轮船旅馆依然面向遥不可及的海洋默然矗立。慈爱的爷爷须发斑白,身体已经日渐衰弱,当他看到曾经许给大海的孙子归来时,脸上抑制不住洋洋得意的神情。尼米兹见到了日夜思念的母亲。饱经风霜的安娜女士依然乐观开朗,她对于儿子没有太多温情的话语,她的爱抚与关怀都化作了默默的行动。尼米兹身着戎装与家人合影留念。他还抽空遍访了童年的亲朋故旧,重登了蒂维山,乘坐皮筏重游了瓜达卢佩河。
  短短的假期很快过去了。尼米兹从亲人和朋友那里,从喜爱而熟悉的故乡景色中汲取了新的勇气和力量。他从圣安东尼奥乘火车去西海岸,然后与同班学友布鲁斯·卡纳加一道,去旧金山"俄亥俄"号战列舰报到。他们在一起工作一段时间后就分开了,但后来又几度重聚,两人保持了终生的友谊。
  "俄亥俄"号战列舰,是1898年国会根据扩充海军计划批准建造的4艘战列舰之一,刚刚结束验收试航,它的排水量是1.2万吨,装有4门12英寸和16门6英寸的火炮,最大航速17节。舰长莱维特·C·洛根海军上校,是海军军官学校1867年毕业生。
  尼米兹还不到选举年龄就成了"俄亥俄"号战列舰上的一名实习学员,他比实际年龄显得更为成熟。他已注意把成熟和理解力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应付自如的能力,他的这一本事对于担任要职是有利的。
  在初登"俄亥俄"号战列舰之前,尼米兹曾乘坐"马萨诸塞"号和"印第安纳"号战列舰作夏季航行。这两艘战列舰曾参加杜威指挥的马尼拉湾海战,被誉为美国海军的骄傲。尽管尼米兹海上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潜艇、小型巡洋舰和驱逐舰上度过的,但他对战列舰一直情有独钟。
  尼米兹在战列舰上的实习表现是突出的,舰长洛根上校向海军军官学校学术委员会作的第一季度报告中写道:"学员尼米兹在来到'俄亥俄'号舰上的短期表现很好。"第二季度末,尼米兹在舰长关照下,担任过船艇官和舰面助理军官。洛根的评语是:"学员尼米兹是一个优秀的军官,我高兴地把他推荐给学术委员会,请给予最优先的考虑。"
  尼米兹上舰不久,曾随"俄亥俄"号进行过一次难忘的远东之行。在作学员时,尼米兹一直把日本作为潜在的敌手来研究,并把太平洋当做模拟战场。海军舰队演习也常以日本为对手,这一点并不奇怪,因为当时的日本已拥有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海军力量。尼米兹没有想到,模拟的敌人在30多年后竟成了真刀实剑的对手。
  "俄亥俄"号作为美国亚洲舰队的旗舰驶抵远东海域的时候,日俄战争爆发了。1905年5月,对马海战掀起了狂涛巨澜。由传奇战将东乡平八郎指挥的日本舰队击败并最终消灭了俄国海军波罗的海舰队。在此之前,东乡海军上将统帅的日本海军还击沉了俄国远东舰队的大部分舰只。对马海战的胜利奠定了日本在这一轮日俄战争中的胜局,日本陆军趁势占领中国的旅顺港,俄国沙皇被迫接受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斡旋,承认失败。
  日本天皇在御宫花园举行欢庆胜利的露天晚会,款待以东乡为首的日本海陆军官兵。日方出于礼貌,也邀请泊于东京湾的"俄亥俄"战列舰的美国客人参加。舰上的高级官员对赴宴不感兴趣,于是委派包括切斯特·尼米兹在内的6名代表出席。正是在这个场合,尼米兹开始了日后值得回忆的时刻。
  皇宫花园里摆满了桌子,大约有二三百张,每张桌旁都高朋满座,笑语声喧。由于交通问题,尼米兹他们6位代表来迟了,只好坐在靠近出口的位置上。这位置对他们是恰如其分的,他们在战将云集的宴会上显得年轻而毫无经验,他们原本就是缺乏阅历的旁观者。
  香槟酒泡沫四溅,香气恰人,这是从旅顺港缴获的俄国香槟。晚宴在阵阵欢呼声中达到了高潮。美国人看到了东乡将军正向他们这边走来。宴会临近尾声,东乡等人准备离席退场。
  从"俄亥俄"号来的这群初出茅庐的年轻水兵酒兴发作,决定邀请这位久已仰慕的日本将军与他们一起喝酒。这突发奇想的勇气来自于得克萨斯的尼米兹。他也理所当然地被推举为拦截者。
  出乎预料的是,东乡将军愉快地接受了这几位陌生的美国青年的邀请。他与大家一一握手,喝了一口香槟酒,然后用流利的英语与他们交谈。东乡平八郎在英国呆过7年,先为学生,后来成为一艘轻巡洋舰的建造监督。当尼米兹成为威风凛凛的太平洋舰队司令时,他的对手是日本海军不可一世的海上巨霸——山本五十六。尼米兹对东乡平八郎的显赫业绩和平易近人的作风始终充满敬意和怀念。
  国际关系变化多端。美日之间的和睦关系由于俄国海军的战败而日趋紧张。朴次茅斯条约结束了战争,但激怒了日本人。它没有允许日本为恢复受战争破坏的经济而索求赔款。日本领导层认为,罗斯福有意偏袒俄国。
  在这种情况下,罗斯福总统决定把美国的主要舰艇撤出远东地区。7月中旬,"俄亥俄"号启程返回本国港口。但一批经过挑选、才能突出的人则被留了下来,尼米兹和同学卡纳加都在这一行列。他们被转到历史悠久、曾隶属杜威舰队参加过马尼拉湾海战的"巴尔的摩"号巡洋舰上。
  虽然长期漂泊在外,尼米兹仍然与家庭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是通过书信的方式进行的。对尼米兹而言,写信似乎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自我表现形式。通过写信,可以整理思想,不受干扰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因此,无论身在何处,他都要给母亲和爷爷写信,给爷爷的信似乎更为频繁一些。
  1906年12月12日,21岁的尼米兹在菲律宾群岛的甲米地写给爷爷的一封信里说,他参加了少尉军衔的考试,估计过关没有问题,他正在努力争取自己指挥一艘舰只。
  信中写道:"上级已经通知我,一旦'帕奈'号炮艇正式编入现役,就让我去当艇长。它从现在算起还有两个星期就可以服役了,将在南部菲律宾岛屿间巡航。看看这个地区的大地图,你就知道它包括的范围有多大。也就是说,我将可以随炮艇访问想去的任何港口。……舰员总数大约30人,允许由我挑选。我一定要选出一群优秀的舰员。"
  1907年1月31日,切斯特·尼米兹和布鲁斯·卡纳加被正式委任为海军少尉。不久,尼米兹在马尼拉湾出任"帕奈"号炮艇艇长,卡纳加则指挥另一艘炮艇"巴拉圭"号。只要条件允许,他们就设法在一起航行。他们的任务是巡逻,实际上也是向被征服的菲律宾人和苏禄群岛上的莫罗人"炫耀武力",航行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麻烦,和平时期的巡航是激动人心的,他们享受着天天驶向陌生地方的乐趣。
  除炮艇外,尼米兹还负责管辖一个驻有22名海军陆战队员的小型军港——波洛克。这是棉兰老岛的一个狭窄港口,尼米兹花了一些时间在这个小岛上工作。
  尼米兹在家信中写道:"那些日子过得挺有意思,我们没有电台,没法寄信,没有新鲜食物,但打猎的时间很多。有一个水兵曾说,有朝一日在这个海嘴子里将再也看不到一只野鸭了。"
  业余时间,尼米兹向水兵们讲述从爷爷那里听来的故事。他的故事总有吸引人的情节和惊人的妙语。渐渐地,他成为一个讲故事的专家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尼米兹讲过的故事在海军中广为流传。
  波洛克小型基地的田园生活很快被打破了。日益加剧的美日矛盾波及到在美国的日本侨民。由于大批日本退伍军人涌向加利福尼亚寻找出路,冲击了西海岸的劳务市场。旧金山采取隔离日本小学生的办法进行报复。在罗斯福总统干预下,这种作法才得以停止。与此同时,战争恐惧席卷着美国的亚洲舰队,一直扩展到棉兰老岛。1907年7月9日,罗斯福总统发布命令,把美国战列舰从大西洋调到太平洋的旧金山。
  熟悉海战史的人们不会忘记,仅有6艘战列舰的日本海军,在东乡的率领下,以"分而歼之"的方式,将拥有16艘现代化战列舰的俄国远东舰队逐个击败,接着又摧毁了从大西洋调来的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如果日本想对美国采取军事行动,时间必然选择在大西洋舰队调往太平洋之前,而首当其冲的进攻目标显然是美军控制的菲律宾军事基地。
  尼米兹和"帕奈"号应召调到甲米地海军基地,情况如此紧张,以致于尼米兹在军舰驶近马尼拉湾之前,曾计划派登陆小分队作为前导,去侦察一下美军是否还占领着那块地方。
  炮艇停泊后,尼米兹身着白色制服,挂着佩剑向基地司令官尤·罗·哈里斯海军少将报到。哈里斯是一位铁面无私、不苟言笑的人。他用粗暴的态度向尼米兹发布命令:由尼米兹担任尚未服役的"迪凯特"号驱逐舰的舰长。
  尼米兹并不介意哈里斯的态度,他知道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任命。通常,即使在紧急情况下,也绝少让一个22岁的海军少尉去指挥驱逐舰。与他同时期的海军军官,如斯普鲁恩斯、哈尔西和金,都是在26岁到36岁之间开始担任驱逐舰舰长的。
  哈里斯海军少将连尼米兹回"帕奈"号取衣物的时间也没给他,用自己的小艇全速送他到"迪凯特"号上任职。
  尼米兹少尉深知责任重大,他的首要任务是在48小时内把这艘舰只弄到60海里以外的奥隆阿波干船坞,修缮待命,做好航行的一切准备。
  初看起来,"迪凯特"号状况很糟,一些重要设施丢失了,舰上没有粮食,没有油和淡水。当尼米兹抵达时,只有一个值班的菲律宾人欢迎他。其他官兵在尼米兹到达之后才陆陆续续前来报到。
  尼米兹没有气馁,他是一个善于迎接挑战的人,他从来都把解决难题当作发挥自己才干的良机。经过全面检查,他对于修复该舰有了充分把握。"迪凯特"号实际上是与"俄亥俄"号同期建造的高质量舰只,只是由于久未使用,零部件出了问题。
  尼米兹善于交往的本领在这时候派上了用场。他以前通过打扑克结识的几位后勤部门的准尉,为他提供了一切方便,用最快速度把大批装备、煤和水运到了"迪凯特"号舰上。尼米兹和他的船员日夜不停地工作,使这艘舰在限定时间内达到了最佳状况。
  尼米兹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当他搭乘运送水手的汽艇返回海岸时,脸上洋溢着乐观、自信的神情。他凝望着马尼拉湾深蓝色的海水和远处树木林立的山丘,心情平静而轻松。他的经验进一步增长了,他没有辜负上司的期望。
  强大武力的威慑作用有时是颇为灵验的。当太平洋舰队厉兵袜马,大西洋舰队浩浩荡荡开回旧金山时,日本政府开始表示他们的和平愿望——邀请美国舰队访问东京湾。恐战气氛渐趋平静。
  罗斯福总统抓住时机宣布,由16艘战列舰组成的"大白舰队"进行包括美国西海岸和日本水域在内的环球航行,借以向世界各国展示美国海军的实力。
  在此之前,体重达300磅、肚皮隆起的国防部长威廉·霍华德·塔夫脱作为和平使者出访了许多国家。尼米兹少尉负责塔夫脱部长在菲律宾的航行活动。
  尼米兹为这位肥胖的使者制作了一张特殊的躺椅,还为他讲述了一些"难以置信的得克萨斯的故事"。据说,这些精彩的故事将塔夫脱部长迷住了,以致于他在1909年荣任总统之后,特意到得克萨斯购置了一幢二层别墅。
  尼米兹擅长交际的才能发挥得越发淋漓尽致了,他不仅善于一视同仁地对待下层军官,而且也显示出与任何政治派别的在职官员打交道的本领。他是一个党派倾向不太明显的人,却善于协调关系。
  转眼之间,尼米兹在远东服役已近3年,他渴望早些回国,渴望找机会回家乡探亲。他本有可能搭乘"缅因州"号或"亚拉巴马州"号战列舰回国,但这两艘舰只已经脱离"大白舰队",正以缓慢速度绕道驶向美国东海岸,而"大白舰队"在访问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之后,要到1909年2月,才能返回美国。
  1908年春天,尼米兹在例行工作之后,经南中国海到了号称"东方巴黎"的法属印度支那首府西贡港,他对这次旅行十分满意。然而,同年7月7日,发生了一起意外事件。尼米兹在驾驶"迪凯特"号返回马尼拉湾时有点疏忽大意,没有测定方位,只是粗略估计了一下,也没有观察潮起潮落,致使舰艇在马尼拉湾南面的八打雁港口搁浅在泥滩上。
  事情发生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却有可能使尼米兹的美好前程毁于一旦。在那个漆黑的夏夜,退出泥滩的各种尝试均告失败。这时候,尼米兹耳边响起了神灵般爷爷的声音,"对你还无法预料的事情不要忧虑"。尼米兹很快镇定下来,他在甲板上架好帆布,处惊不乱地睡了一觉。
  第二天黎明,一艘碰巧路过的汽艇把"迪凯特"号拖出了浅滩。事情似乎就这样迎刃而解了,一切都可以掩饰得如同没有发生一样。然而,逃避责任是与尼米兹的性格格格不入的,所以他立即将这一事件作了如实的汇报。
  按照海军条令,造成搁浅要进行调查,必要时对肇事者要给予处分。因此,尼米兹被传讯到"丹佛"号巡洋舰上出庭受审。
  法庭鉴于尼米兹能够主动交待问题,且是初犯,而且还有八打雁港口海图不详等客观原因,决定对他从轻处罚,由美国驻菲海军司令以"疏于职守"之错给予当众警告处分。
  军事法庭给尼米兹带来了一些麻烦,但对他的前程几乎没有造成什么影响。相反,由于这一意外事件,他回家探亲的时间反而提前了。因为他被解除了"迪凯特"号的指挥职务,不需等待"大白舰队"来到菲律宾海域,而在宣判后两星期就踏上返乡之途了。
  切斯特·尼米兹乘坐"兰杰"号炮艇驶向美国,同行的还有海军军官学校1905届的3位毕业生,他们是格仑·欧文·卡特、约翰·赫·牛顿和亚历山大·沃兹沃思。
  1908年12月初,"兰杰"号抵达波士顿,探家心切的尼米兹立即转乘火车去得克萨斯。
  亨利爷爷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已经无法正常行走。年轻的尼米兹心里很不好受,他尽可能地在轮船旅馆多呆了一些日子。
  这是爷孙俩最后一次见面,孙子的来访给衰老的爷爷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当尼米兹重返大海一年之后,爷爷听到了孙子没有因"迪凯特"号搁浅事件受到影响,而是从海军少尉一跃升为海军上尉的消息时,病痛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神情,他高兴地说:"我的孩子一帆风顺。"
  次年,即1911年4月26日,这个值得自豪的老人在平静中死去,终年85年。他经历了曲折丰富的一生,他的质朴而又深刻的思想深深影响着一个抱负远大的青年。他心中执着的期待——贡献给大海一位"山里来的海军上将"的目标正在一步步化为现实。
  1909年1月25日,尼米兹结束探亲之后,被调到潜艇第1支队任职。他做学员的时候,曾在海军第一艘服役潜艇"霍兰"号上学习,深知潜艇工作的辛苦。他清楚这绝非一件好差事。当时潜艇作为攻击性武器的特殊作用还远远没有显示出来,按尼米兹自己的话讲:"在那些日子里,潜艇是一种非驴非马的东西。"而战列舰是舰队里最具吸引力的军舰,被认为是青云直上的阶梯。尼米兹毫不掩饰自己的失望之情,他要求到任务繁多的战列舰上工作,但未获批准。
  尼米兹的可贵之处在于,当他意识到有些事情自己无法解决时,就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全力发挥。这正是尼米兹得以脱颖而出的捷径。而许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往往因为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或者怨天尤人,或者心灰意冷。
  尼米兹克服了消极情绪,全身心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由此他又获得了一个重要经验:大部分工作,无论多么乏味,只要专心致志,刻苦钻研,就一定能够获得很大的成功。
  他出色地指挥过"潜水者"号、"甲鱼"号、"独角鲸"号潜艇之后,开始进行革新实验。他提出拆除排泄毒气和易于爆炸的汽油发动机,而代之以新型柴油发动机。他的努力获得了成功,从而被公认为潜艇柴油发动机权威。
第三章 浪漫恋情
  一见倾心始相识,两情相悦定终生;
  上尉慧眼识芳蕊,少女愿嫁爱海人。
  尼米兹的恋爱生活并没有经历多少暴风骤雨,正如他的职务提升那样来得自然而又顺理成章。与许多侠骨柔肠的军中将士一样,尼米兹也渴望人世间美好的情感。这种对亲情的向往,重情重义的责任心成为推动他事业发达的原动力之一。
  尼米兹还在上中学的时候,就开始与女孩子交往,不过,那无非是成人之前的青春游戏而已。
  他在一个特殊的机会,结识了一位刚来镇上的女孩——伯莎·赖利。有一次,他偷用朋友路易斯·施赖纳藏在桥桩下的一条小船,作了首次"两栖登陆"。
  这位一向懂事听话的孝子此番"忘情"得过了头。放学后,他没有回旅馆帮母亲干活,而是与伯莎沿河而下,向一片灌木丛林划去。
  母亲安娜从路易斯那里了解到此事,十分气恼。她沿着河岸去寻找"迷途"的儿子,在河湾处找到了坐在船中的尼米兹和伯莎。据路易斯回忆,安娜为此事亲手打了尼米兹,但尼米兹的妹妹多拉在1980年接受记者访问时否认这一说法。"妈妈从来就没有打过切斯特",她肯定地说。不过,直到尼米兹身着将军制服回到家乡时,路易斯·施赖纳仍拿此事开他的玩笑。
  尼米兹真正的、也是唯一一次恋爱是在1911年开始的。当时,他已26岁,在那个时代,尼米兹的爱情应该说是姗姗来迟了。一个小插曲是,尼米兹本应向这个有名望的新英格兰家庭的长女求婚,然而他却与她的妹妹结成了终生伴侣。
  11月,尼米兹乘"独角鲸"号潜艇在海上值勤,返回后初次见到了凯瑟琳·弗里曼。此时,他已是"独角鲸"号潜艇艇长兼第3潜水艇分队司令。他接到命令去马萨诸塞州的昆西,负责监督安装福尔河造船公司的"鲤鱼"号潜水艇柴油机。他的下一任工作就是出任该潜艇的指挥官。刚到不久,就遇到了他在海军军官学校时的朋友普伦蒂斯·巴西特海军上尉。
  老友重逢,分外高兴。巴西特邀请尼米兹去沃拉斯顿他的家中共进晚餐,这时的巴西特还与母亲住在一起。晚饭前,巴西特建议两人沿街散散步,顺便结识一下当地的知名人士弗里曼先生。弗里曼先生是一名出色的船舶经纪人,他热情欢迎两位海军上尉的到来,并请他们晚上来家里打桥牌。正是在这个晚上,尼米兹的个人生活出现了变化。
  巴西特特意向尼米兹介绍了弗里曼的大女儿伊丽莎白的情况。她今年25岁,是镇上颇受人喜欢的姑娘,追求她的人很多,其中也包括一些海军军官。尼米兹不想打无准备之仗,他只表示愿意见见。
  也许正是天作之合吧!当普伦蒂斯·巴西特和切斯特·尼米兹晚上如约而来的时候,伊丽莎白偏偏有应酬出去了。桥牌桌上三缺一,只好邀请平素极不喜欢玩牌的凯瑟琳入伙,她是弗里曼的小女儿,当时只有19岁。
  在打牌的过程中,尼米兹细心观察凯瑟琳的举止。他很快喜欢上这个腼腆内向,不爱显山露水的女孩。从她出牌的方式看,她又具有内在的坚定性和判断力。这一点是尼米兹十分赏识的,或许尼米兹由此看到了类似于自己母亲的特征,这些品质与尼米兹的性格是完全相投的。
  不动声色的凯瑟琳在陪同两位军官喝茶和打牌的时候,也在悄悄留意尼米兹。凯瑟琳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发现了尼米兹的与众不同之处,她后来在回忆中写道:"当我们坐着喝茶的时候,我仔细端详了普伦蒂斯带来的这个年轻先生。心想,他是我一生中看到的最美的男子。他的棕色卷发,由于在海上呆得太久没有去理而显得过长了。我一直在想,这真是一个可爱的人,他眉清目秀,笑容和蔼可亲。"
  整个晚上,凯瑟琳被青年尼米兹宽厚温和的性格深深打动。她清楚地记得,普伦蒂斯情绪高昂,"高谈阔论,跟尼米兹穷开玩笑,但尼米兹似乎一笑置之,毫不介意"。
  尼米兹在昆西监督另一艘潜艇"鲟鱼"号改装工作时,结识了一位绰号叫海因尼的海军上尉,两人同吃同住,一见如故。尼米兹好事不忘朋友,当弗里曼先生邀请他去吃饭时,他往往拉上海因尼一同前往。两人很快成了弗里曼家的常客。
  时间一天天过去,弗里曼和海因尼的牌技似乎越来越"糟",他们总是想方设法使桥牌不成局,为的是与姑娘们在一起的时间更长一些。因为这时候的牌局已经是尼米兹和凯瑟琳一组而海因尼和伊丽莎白为另一组。
  "鲤鱼"号和"鲟鱼"号的安装任务按期完成,正式投入试航阶段。尼米兹和海因尼随潜艇一起驶往南方的切萨皮克湾。
  尼米兹和凯瑟琳的关系已经发展到热恋阶段,无论工作多么繁忙,他总是保证每天给凯瑟琳写一封信,有时甚至只有寥寥数语。他的一封短信犹如电报一样:"我昨天不得不下水游泳,真是冷极了。"
  尼米兹是写信能手,这封短信实际上掩饰了他的一件惊险感人的事迹。几天后海因尼写来的一封信说明了原委。在汉普顿锚地,"鲣鱼"号的一个水兵不慎落水,被卷入激浪之中。这位士兵的水性很差,情况相当危急。尼米兹上尉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试图搭救这名士兵。3月的海水,水深浪急,寒冷刺骨。尼米兹既要救人又要应付阵阵袭来的巨浪,很快便感到精疲力竭,但他仍未将落水士兵推上海岸。恰在千钧一发时刻,"北达科他"战列舰上的观测手发现了他们,派出一只快艇把他们营救上来。
  一个海军上尉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一名士兵,这一壮举赢得了众人的称赞,也在切斯特·尼米兹的早期工作中留下了爱护部属的美誉。财政部门为奖励尼米兹的英雄行为,特向他颁发一枚银质救生奖章。
  尼米兹十分珍视这枚奖章,他告诉凯瑟琳,他之所以如此重视这枚奖章,是因为它不是由于杀人,而是由于救人获得的。他明确表示他不喜欢拿起武器作战,但是一个海军军人的职责是保卫自己的祖国,所以有时必须采取强有力的自卫行动。
  1912年夏天,潜艇停泊在科德角顶端的普罗文斯敦港,靠近普伦蒂斯·巴西特的住处。这时巴西特已经结婚,在海角上有一所房子。尼米兹和凯瑟琳、海因尼和伊丽莎白以及普伦蒂斯夫妇常在一起欢度周末。
  大姐伊丽莎白尽管认可了尼米兹和小妹凯瑟琳的关系,却仍然习惯于在各种场合管束她。已经21岁的凯瑟琳对此相当不满,却又不便表示。一次,三对伙伴在普伦蒂斯的船上举行午餐会。尼米兹和凯瑟琳同坐一桌,伊丽莎白同别人坐在另一桌。当酒端上桌时,伊丽莎白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妹妹那里,大声说:"不要喝酒,不许你喝酒。"
  此番情形令凯瑟琳十分窘迫不安,羞愧地将脸转了过去。尼米兹站起来,看了伊丽莎白一眼,以平静而坚定的语气说:"伊丽莎白,我在照顾你的妹妹,我不会让她多喝酒,不过,喝一杯总可以吧。"
  尼米兹有理有节的话语表明,从此凯瑟琳的未来生活应该交付给他这个年轻军官,而不是其他什么人。事实正是如此。这件事情以后,凯瑟琳与尼米兹的关系更进一步,她已决定将自己的终生托付给他了。
  1912年8月28日,尼米兹给远在得克萨斯州克维尔的母亲写了一封信:
  亲爱的母亲:
  如果你爱我的话,请为我祝贺吧。我已与马萨诸塞州沃拉斯顿的凯瑟琳·B·弗里曼订婚了。我们将在1913年四五月间我调离潜艇等候岸勤①工作时结婚。弗里曼家的情况我已详细告诉你了,你也一定看到了他们的照片。去年12月到今年1月期间,我经常同他们在一起生活。我将在今年12月圣诞节前回家探亲。
  ①美海军将陆上工作称为岸勤,海上工作称海勤。——作者
  这封信写得很长、很详细,尼米兹向家里透露他已为自己的人生大事做好了一切准备。在经济方面他也完全可以自己承担,请母亲不必操心,自己已经更加成熟、老练,完全能够独立面对人生了。尼米兹在信中还细心地想到请母亲给未来的儿媳写一封热情友好的欢迎信。
  不久以后,尼米兹上尉被授予大西洋潜艇分队司令的职务,率领着"鲤鱼"号和由海因尼任艇长的"鲟鱼"号向南开进到古巴水域巡航。
  整整一个冬天,两位情侣忍受着相思之苦,同时又无限憧憬着越来越近的幸福时刻。在尼米兹和凯瑟琳的一生中,只要不在一起,他们总是每天互通一封信。这段时间的信像军事文件一样,把结婚的准备工作和婚礼仪式安排得有条不紊。所以当尼米兹在结婚仪式前一天抵达沃拉斯顿时,一切已按他的要求准备就绪。
  1913年4月8日,婚礼如期在弗里曼家中举行。这是典型海军式的婚礼,除了弗里曼的家人(伊丽莎白担任女傧相),其他来客全都是潜艇上的军官。男傧相由尼米兹在海军军官学校的同室密友乔治·斯图尔特海军上尉担任,房间四周装饰着只有在水中才能娇艳开放的水仙花。
  担任女傧相的伊丽莎白·弗里曼形象美丽、性格开朗,却终生未婚。正应了一句古老的谚语:"总是当傧相,从未当新娘。"
  婚礼过后,新婚夫妇乘火车去纽约。对于享受新婚之喜的人们而言,一切似乎都是美妙而神奇的。凯瑟琳以前只离开过马萨诸塞州一次,这次非同寻常的旅行令她感慨颇多。他们逛马路、欣赏五花八门的橱窗展示、参观名胜、到中央公园漫步……在纽约这个大都市的第7大街上,他们租了麦卡尔平旅馆的一间高层客房。入夜,透过窗户可见对面楼上闪烁的霓虹灯光,宛如无数只幸福眨动的眼睛。凯瑟琳在回忆中写道:"当时我们认为那番情景实在太美了。"
  实际上,尼米兹夫妇的新婚旅行简朴而有意义,他们没有把钱花在奢侈的享受上,连演出也很少看。当时尼米兹的月薪是215美元,每月还须给母亲寄去25美元,而且,他们还计划去得克萨斯省亲。因此,不得不注意节省开支。不过,一旦拥有了两情相许的感情,一切都显得富足而惬意。
  到得克萨斯的旅行几乎成为一次美中不足的经历。这是尼米兹始料不及的。尽管尼米兹的姥姥和母亲热情礼貌地接纳了尼米兹家族的新人,但一些日耳曼意识十分强烈的德裔亲戚们情绪上一时转不过弯,他们不愿意一个"美国姑娘"抢走他们骄傲的尼米兹。
  尼米兹对此深感意外。他离开克维尔已经12年了,他不再认为自己是美籍德国人、得克萨斯人或南方人,而只认为他是一个美国公民。所以,当一位婶婶问他,"切斯特,如果南方和北方再打起来,你站在哪一边?"尼米兹明确地回答:"我当然会站在联邦这一边。"
  尼米兹的坚定态度影响了这些抱有成见的亲戚。在探亲结束前,他们不得不承认与尼米兹相亲相爱的女子是个值得信赖、善良能干的人。
  安娜母亲告诉儿媳说:"我们这里人的性格是含蓄的,对陌生人不轻易表示好感,但你已经得到了他们的承认和支持。"
  尼米兹的蜜月假期终于结束了,夫妇俩回到华盛顿。然而,迎接他们的是另一次蜜月旅行的开始,尼米兹接到了前往德国学习柴油机构造的命令。
  尼米兹提议的在潜艇上装配柴油发动机的建议已得到了普遍承认,海军还决定在几艘大舰艇上试装柴油机,但美国当时缺乏建造和安装大型柴油机的技术。纽约船厂派出两名文职人员——艾伯特·克洛本伯格制图员和欧内斯特·得尔波斯工程师赴德国,现役军官尼米兹作为海军的柴油机专家一同前往。
  1913年5月末,尼米兹夫妇在新婚一个月之后双双启程赴德国汉堡。德国政府安排他在汉堡沃斯造船公司学习。
  尼米兹夫妇住在汉堡市中心区一幢有漂亮阳台和美丽花园的楼房里。闲暇时间,两人一起到附近的湖上荡桨弄帆。
  不过,尼米兹的时间通常安排得很紧,他每天早晨7点半左右离开住所去沃斯船厂上班,晚上7点钟才能回家。德国军官是骄傲自大的,他们通常不大理会来自异国的学习人员,但船厂的行政人员还是为尼米兹一行提供了方便,尤其在知道了尼米兹为海军现役军官之后,对他更为尊重了。
  1913年6月15日,为隆重纪念德皇威廉二世即位25周年,沃斯造船厂的"K"号巡洋舰在这一天举行试航下水典礼。尼米兹目睹了这次仪式。
  第17军团司令奥古斯特·冯·麦肯森将军站在巨型巡洋舰的平台上,将一瓶葡萄酒撞击舰首,向一队海军官兵宣告:"我把人们双手创造的骄傲产物交给你们分队。"接着,仪仗队举枪致敬,乐队高奏国歌《德国高于一切》,上千名军官立正敬礼。这时,工人们敲开了支撑巡洋舰的木头,随着隆隆巨响,巡洋舰挪动了8-10英寸,便停在航道之上不再动弹了。整个场面令人窘迫不安,军官们放下了敬礼的手,沃斯船厂一位官员红着脸宣布,因为海水落潮,当天军舰下水将不得不取消。
  尼米兹没有幸灾乐祸,但他也意识到海军强国德国的技术也并非无懈可击。
  尼米兹不放过每一个参观学习的机会,他在奥格斯堡参观了鲁道夫柴油机公司。这家公司早在16年前就成功地生产了第一部商用发动机。他还对布鲁日和基尔柴油机厂进行了技术调查。在布鲁日的交易会上,他花了3天时间仔细研究了放在拍卖台上的一台大型新式柴油机,并作了详细笔记。
  一个夏天的辛勤工作接近尾声,尼米兹带凯瑟琳去丹麦和瑞典南部作短期旅行之后,回到美国。
  尼米兹回国后,被分配在纽约海军船厂的机械部门工作。马上接手的任务是监督在"莫米"号新油轮上建造和安装两台260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
  与此同时,他和凯瑟琳在布鲁克林的华盛顿大道租了一套有起居室、餐厅、厨房、洗澡间和三间卧室的公寓。每月房租50美元。夫妇俩继承了尼米兹家族热情好客的作风,每逢周末,他们的家中常常高朋满座、笑语声喧。停泊在纽约港潜艇上的青年军官把这里视为他们聚会的乐园。
  夏末,凯瑟琳怀孕了。1914年2月22日,凯瑟琳·万斯在布鲁克林出生,离父亲的生日仅差两天。以母亲名字命名的小女孩出世后,尼米兹和凯瑟琳这个家庭就成为典型的美国式家庭了。
  星期天凌晨,尼米兹把孩子放到手推车里,像许多年轻的爸爸一样,带孩子到公园晒太阳、观风景、听公园里播放的美妙音乐,直到中午才回家。而凯瑟琳已将丰盛的周日午餐准备好。这一切构成了和平时期一位海军军官尽享天伦之乐的悠闲画面。
  这段时间里,尼米兹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小麻烦。首先是他在海军学校时造成的轻度耳聋始终困扰着他,以致于在他一生工作中的很多场合,只能靠辨认嘴形来弥补听力上的不足。那还是他在巡洋舰实习时,耳朵不舒服,船上又没有配备医生,舰长用机舱里没有消毒的长柄油壶将硼酸灌进他的耳朵,引起感染发展为轻微耳聋,此后一直无法治愈。在布鲁克林油轮上工作时,一堆从平台上掉下的木料将他击倒致昏,幸好没有伤到骨头,但许多年后背上总是隐隐作痛,可能当时造成了内伤。
  在发动机安装工作就要完成时,尼米兹经常接待来自海军和民间的参观人员,向他们讲述新型柴油机的工作进展。为避免手上沾上润滑油,他戴了一双白手套。说着说着,他演示的一只手不小心伸到了旋转的齿轮上,两个齿轮绞住了他的手套,接着卷进去一个指头。好在他手上戴着一只毕业戒指,戒指卡住了转动的齿轮,他才得以将手抽出来。
  他的妹妹多拉回忆这件事时说:"我们是同母异父,但他对我格外关心爱护。在他毕业回家时,我看到了他手上的毕业戒指,执意想要,他十分珍视,却还是让我戴上了。当他结婚时,他告诉我,他惦念这只有特殊意义的戒指。我不想还他,但我知道他心里不好受,还是马上取下来还给了他。幸亏还给了他,否则他的海军生涯在这个时候就会结束了。"
  在海军医院里,医生把尼米兹被轧断的无名指洗净,缝合了伤口,尼米兹说:"谢谢你,现在可以回去了吗?参观的人还在等着我呢!"
  "先等一等。"医生回答说,"不要着急。"
  看着尼米兹一副着急的样子,医生又说:"我告诉你,你先进屋呆一个小时,再视情况而定。"
  一小时以后,尼米兹因疼痛休克在病床上。
  尼米兹因伤住院期间,以及在"莫米"号油船上的工作快要结束的时候,他都有可能也有机会离开海军,但他还是执意留下了。
  当时,美国市场对柴油发动机的需求量极大。而尼米兹被公认为是海军的柴油机专家。这引起了柴油机制造商的注意。圣路易斯的布希·萨尔泽兄弟柴油机公司为了争取尼米兹为他们服务,曾派专人前往布鲁克林,试图以高薪劝诱他脱离海军。当时给尼米兹的月薪为240美元,外加48美元的房租补贴。如果他从经济利益考虑,答案应该是明显的。当时与尼米兹一个办公室的瓦尔特·S·安德森海军上尉回忆这件事时说:
  "1915年的一天,有一个人来到我们办公室,自我介绍说他是圣路易斯城一家柴油机公司的代表。谈了一会儿,我以为他们是在谈有关工作中的问题。后来才明白,他们是想雇用尼米兹。那人明确表示给尼米兹2.5万美元的年薪,并建议签订5年合同。当时一块钱顶一块钱,而且不用交所得税!
  "我知道尼米兹对海军非常有用,感到十分担心。但尼米兹从容不迫地回答说:'不,谢谢你。我不想离开海军。'听到这句话,我才放下心。这件事听起来确实感人。接着他们又谈了一会儿,那个人说得更富有诱惑力。他说:'无论如何,钱对我们来说不是问题,你要价好了。'这时,我放下的心又悬起来。尼米兹可以提出'年薪4万美元,签约10年的合同'。然而,尼米兹停顿片刻,仍然答道:'不,我不想离开海军。'于是从圣路易斯来的那个人走了。
  "这时,我急忙走过去对尼米兹说:'切斯特,我忍不住听完了刚才你们的谈话。在这里我是唯一代表海军的人。你太好了,感谢上帝保佑,你拒绝了他们的要求。我们需要你。'"
  1916年10月份,"莫米"号油轮的发动机安装完毕,经过试航,性能优越。同年12月28日,"莫米"号载着45名船员驶向古巴,在古巴南海岸深凹的瓜卡纳亚博湾设置航标,同时为驱逐舰、战列舰等各种型号的舰只补充油料和淡水。这一地区是美国大西洋舰队演习时的临时锚地。尼米兹受命再次检查发动机性能问题。
  凯瑟琳则带着两个孩子去得克萨斯看望孩子的祖母和继祖父。1915年,尼米兹夫妇的第二个孩子小尼米兹也已出世、"莫米"号在得克萨斯的阿瑟港加油。从阿瑟港到克维尔乘火车只需几个小时,但尼米兹无法离开。凯瑟琳把孩子留在家中,单独去阿瑟港看望了尼米兹。1917年1月末,尼米兹返回古巴途中,给他母亲写了一封生日贺信。
  亲爱的妈妈:
  我希望在你的生日来临之际能及时收到这封信,但愿我能同家里的其他人一道为你祝贺。不管怎样,凯瑟琳和孩子将代表我祝贺你的生日。凯瑟琳可能已将阿瑟港之行的一切情况告诉过你了。遗憾的是,我在那里停留的时间太短,没能回克维尔去。
  我们是昨天一早离开的,到现在为止,这次往返的旅行是顺利的。凯瑟琳此刻可能正在开往克维尔的火车上。她不在的时候,孩子乖吗?希望不要累坏你。凯瑟琳带来的照片非常漂亮。你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为我的家庭感到如此骄傲。
  阿瑟港可能是加油的好地方,但蚊子猖狂,我的脖子和脚踝周围都被咬了……凯瑟琳将代表我们的小家为你订购一份生日礼物,希望能使你感到满意。附去25元支票一张,作为凯瑟琳和孩子在家里的费用。我不希望
  给你增加额外的负担,如果钱不够,请告诉我……
  希望你们保重身体,不要感冒。如果孩子还在家里住几天,就太麻烦你了。他们是很难管的。亲爱的母亲,信就写到这里。向父亲和多拉问好。
  我将在2月14日庆祝你的生日,祝你长寿。
切斯特
  当"莫米"号回到古巴的时候,德国背信弃义开始了肆无忌惮的潜艇战。德国潜艇在事先没有警告的情况下,击沉了几艘美国商船。1917年4月6日,美国作出反应,宣布对德国作战。
  尼米兹是在地中海和大西洋部分水域度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直到1918年战事结束,他才得以有更多时间与家人团聚。
  尼米兹首创的海上加油的方法,为大舰队在海上进行后勤补给提供了宝贵经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在太平洋上正是运用这种方法,彻底摧毁了日本海军。
  美国对德宣战之后,"莫米"号奉命开往格陵兰以南300海里的北大西洋,为开赴爱尔兰的美国驱逐舰加油。在"莫米"号进行大修期间,尼米兹等军官研究了驱逐舰上的舱面设计图纸,了解了输油阀、导缆器、系缆柱和拖曳用的坚固铁柱的位置。他们为此设计了专门的拖具,拟订了航行中加油的计划,并把计划发给每一艘需要加油的驱逐舰。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的确是可行的。
  "莫米"号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直在美国海军中服役,以后移交给中国国民党海军,改名为"峨嵋"号。
  尼米兹人生的又一重大转折,是在他被调离"莫米"号之后。那时他已被提升为海军少校,从油船部队调到大西洋舰队的潜艇部队。1917年8月10日,尼米兹开始担任大西洋舰队潜艇部队司令塞缨尔·斯·罗比森海军上校的技术副官。罗比森不仅是卓越的领导者,而且成了尼米兹的良师益友和有影响的保护人,两人结成了终身友谊。正是在罗比森的指导下,尼米兹调整了他的事业方向,从没有发迹余地的工程技术专业逐步向高级指挥人员迈进。从此以后,他更加关心人而不是机器,更加关心组织建设而不是建筑保养,他的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下一页 尾页 共7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