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20161013011720654

_22 张敬(现代)
勾践:“西施姑娘入宫之事,一定要办好,文种你要多费心,派人回越国去再筹些好礼送过来,别忘了给太宰大人单备一份。一应礼节安排都要先征询了太宰大人的意见再定。范蠡虽然身在相府,但你的职责同样不轻,这件事伍相国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想出新的计谋来阻挠我们。你人在相府,正好观其变而动,咱们只要防住了伍子胥,西施姑娘顺利入宫就不成什么问题了。”
越王勾践 公主(2)
文种、范蠡齐声应诺。
勾践一行将西施送上了来时的马车。
西施:“一事不烦二主,范大夫,还请你送我回去吧。”
范蠡:“在下乐于从命。”
勾践、文种望着范蠡陪西施乘车而去。
文种:“主公,他们……”
勾践:“去准备吧。”
车声辚辚,范蠡、西施同乘一车,默默无言。
西施:“你的任务一旦完成,就再没话对我说了吗?”
范蠡:“在下正要感谢姑娘。”
西施:“谢我什么?”
范蠡:“姑娘大义为公,令人钦佩。”
西施:“你这是搪塞,不是感谢。”
范蠡:“在下对姑娘的感激确实发自肺腑,深铭五内。”
西施:“你就不想知道我到底因为什么改变了初衷吗?还是你已经知道了,却故意对我避而不谈?”
范蠡:“我想知道,只是不便贸然启齿发问。”
马车停下,太宰府到了。
西施:“进宫之前,我们还会再见面,是吗?”
范蠡:“当然。”
西施:“那我希望再见面时,你能有话对我说。”
西施缓缓转身,走进太宰府,范蠡一直等到她的身影消失,也没见她回过一次头。
范蠡心中响起一声叹息:“我想说的,一句也不能说,我能说的,却只有徒增你的失望。姑娘,难道你喜欢这样的折磨?”
范蠡呆呆地站在府前,良久良久。
夜晚,伍子胥府破例没有点起明亮的烛火,昏暗中,黑衣刺客无声无息地来到伍子胥面前。
刺客:“参见大人。”
伍子胥:“有个人要你去处置。”
刺客:“谁?”
伍子胥:“越王勾践。”
刺客抬头望着伍子胥,蒙布的脸上透出两点精光。
刺客:“他不是在吴宫做了奴隶?”
伍子胥:“很快就不是了。”
刺客:“可否等他不是了,再做?”
伍子胥:“那就晚了。”
刺客:“杀一个奴隶,实为不齿。”
伍子胥:“老夫知道,但也只有这样。蛟龙一旦入海,就没人再能制服它了。”
刺客:“遵命。”
黑衣刺客无声地去了。座前只留下伍子胥当作信物的那块玉佩。
第二天,陆甲奉伍子胥之命将范蠡引入相府正堂。
陆甲:“大人在里面等着,先生请吧。”
范蠡走进府堂,行礼:“范蠡拜见相国大人。”
伍子胥:“你们越国准备献西施入宫的事情,进行得怎样了?”
范蠡:“回相国大人,正在进行中。”
伍子胥:“听说西施姑娘认勾践做了义父,现在是越国公主的身份了。”
范蠡:“是这样,这也是秉承贵国大王的旨意,以此促进两国的交好。”
伍子胥:“大王的旨意?大王见了西施,物我两忘,浑然迷醉,还能有什么旨意?也只能跟着你们的意图转了,这点老夫早有预料,否则之前我也不会不顾身份,带兵截杀一个手无寸铁的女子。”
范蠡:“相国大人是不是总把事情想得太险恶了?”
伍子胥:“险恶的不是老夫,而是勾践的用心。好了,老夫叫你来,并不是为了与你作无谓之争。西施入宫之事,老夫竭尽了全力,仍未能阻止,现在已是定局了。老夫权衡良久,实不愿为一个女子与大王形成水火之势,那样吴国的敌人就更有隙可乘了。因此找你来,请你转告勾践,老夫只望你们越国君臣能够言行一致,效忠大王,好好做吴国的附属,那样,老夫或许也能退让一步,让你们有个生存下去的机会。”
范蠡:“范蠡代越王谢过相国大人。”
伍子胥:“老夫以前留你,是不想让你的才智为越王所用,但其实我从未限制过你的自由,那是因为,老夫不愿以不公平的手段扼制一个优秀的对手。从今而后,老夫希望你能以自己的远见卓识引导越王,走一条对越国对吴国都有利的路,因为,老夫更希望跟你做朋友,而不是对手。”
范蠡:“前辈大人之教诲,范蠡谨记在心,只是说到做朋友,前辈大人过奖了,范蠡后学末进,惟恐配不上大人抬爱。”
越王勾践 公主(3)
伍子胥一笑,“做与不做,全在于你。相府大门对你范蠡随时都敞开着,你想来则来,愿去就去,老夫欢迎你随时回来。”
范蠡:“相国大人的意思,在下可以离开相府了?”
伍子胥:“西施公主入宫,乃是两国的大事,没有你操持怎么行?你这就去吧。有什么难处,可以随时来找老夫。”
范蠡:“谢过相国大人,在下告辞了。”
伍子胥:“别忘了代老夫向西施姑娘致意,上次多有得罪,望乞见谅。”
范蠡:“在下一定转达。”
伍子胥面含微笑,直望着范蠡走得不见了。
范蠡回到偏院客房内,脱下华服,换上做奴隶时穿的粗麻布衣。
陆甲悄悄跟进来:“先生要走了?”
范蠡点头。
陆甲:“这衣裳先生可以带走,不必换下来。”
范蠡:“多谢一番好意,可我出去是去做奴隶,此等奢侈,用不着了。”
陆甲:“先生可以不去的呀,相国老爷不是说了,先生想来就来,这里随时欢迎先生。”
范蠡:“做人臣的,怎么可以只为一时的安逸而忘记自己的职责呢?范蠡谢过关照,就此告辞了。”
陆甲望着范蠡走出屋门,再走出院门,突然高声言道:“先生,这里的东西我都留着,想回就回来。”
范蠡已经走得不见了。
勾践牵马来到河边,文种走出茂密的树丛,迎上来。
文种:“文种见过主公。”
勾践:“怎样?”
文种:“一切顺利,臣与伯将入宫的日期、礼节都商定了,届时西施公主将移驻城外,与越国来的仪仗、献礼之队会合一起,隆重入城。”
见勾践点头首肯,文种又道:“还有一个好消息要禀知主公,太宰大人说,他要上奏吴王,届时请主公同西施公主一起出城,以越国一方的主人身份参加典礼。”
勾践并未表现出文种期望的那种兴奋,而是以平静的口吻道:“这么说,我可以走出姑苏城了?”
文种:“是啊。走出姑苏城,对主公来说,那可是不小的一步啊。”
勾践:“还是先别太早高兴吧。西施公主,情形如何?”
文种:“公主一切顺利。”
勾践:“怎么叫一切顺利?说来听听。”
文种:“那天从主公处告辞出来,公主与范蠡并没有过多交谈。公主进了太宰府就直奔后苑,之后这两天再也没见她露面。”
勾践:“一面也没露?”
文种点头。
勾践:“这正常吗?”
文种:“西施公主性情高傲,文种自认识她以来,她一直就是这样。”
勾践:“在你面前当然是这样,在他人面前也这样吗?”
文种:“主公指的,可是范蠡?这两天他可一直都在伍子胥府中。”
正说着,身后传出一阵响动,二人停止谈话,转身回头,却没想到来的正是范蠡。穿的是与勾践一样的粗麻衣服。
文种:“你怎么?”
范蠡:“被相国大人请出来了。”
勾践与文种交换了一个目光。
范蠡道:“相国大人要我转告主公,他有心放弃敌意,给越国一个生存的机会,但前提是越国君臣必须言行一致,效忠吴王,追随吴国。”
勾践:“这是好事,就为这个放你的吗?”
范蠡:“相国大人的意思,西施公主入宫,乃是吴、越两国的大事,他以为我应该过来帮助操持一下。”
勾践不语,目光投向文种。
文种:“他是这么说的?”
范蠡点头。
文种:“你以为呢?”
范蠡:“相国大人当然不会平白地发这么大个善心。”
勾践:“该回去了,晚上到我石屋来吧。”
晚上,勾践、范蠡、文种在石屋内成三角坐定,夫人将饭团、清水放在当中,随后退了出去。
勾践拿起黑饭团,正要往嘴里送,却被文种阻止。文种解下腰间的包袱,取出白饭团,放入饭钵。
文种:“臣带来这个,给主公换换口味。”
勾践将白饭团拿起来看看,又放回钵内,复将黑饭团抓在手中。
越王勾践 公主(4)
文种:“主公?”
勾践:“你在,可以换换口味,你不在的时候,又如何?况且,我已经习惯它的味道了,就这样挺好。”
范蠡、文种每人拿起一个黑饭团,陪着勾践默默吃下去。
勾践:“范蠡回来,咱们多了一个主事之人,固当可喜,但伍子胥此举必有深意,亦当早作谋划。”
文种:“在下以为,伍子胥对越国仇视的立场不会改变。”
勾践的目光转向范蠡。
范蠡:“在下同意文种的看法。现在不利的是,伍子胥这一步究竟暗藏着什么阴谋,我们不知道。”
文种:“臣听伯说,伍子胥为了阻止西施公主入宫,曾与吴王大大争吵过一番,吴王为此几乎与伍子胥翻脸。由此推测,伍子胥突然对我们示好,可能是想借此与吴王求得妥协,先稳住他的权位,再伺机算计我们。”
范蠡:“以伍子胥的性格,轻易是不会妥协的,我担心的是,他这么做,只不过是为了迷惑我们,而他可能已经有新的谋划了。”
勾践:“什么谋划?”
范蠡沉吟未答,文种接过来道:“我以为,伍子胥之谋必与西施公主入宫有关,他不会轻易放西施公主入宫的。”
范蠡点头:“主动权在他手里,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是防卫,事事多加小心。入宫之事要尽快,等吴王身边有了我们的人,那时我们就可以获得一些主动了。”
勾践:“入宫之事,你们两位谁来主持?”
文种:“此事一开始就是我在办,与太宰府联系也都是经我之手,还是我来办吧。”
勾践考虑了一下,斟酌着说道:“此事由你去办,固然方便多多,但我的意思,还是范蠡去更好些。”
此言一出,范蠡、文种都有些意外。
文种:“主公?”
勾践对范蠡道:“我想,伍子胥放你出来,恐怕也是这个意思吧?倘若顺了他的意,此事或者可以少生枝节。”
文种不以为然,道:“主公,伍子胥为何要在这节骨眼上放他出来,这本身就是枝节。”
勾践:“他有他的算计,咱们有咱们的主意,我相信范蠡,他能做好。”
一阵沉默,勾践、文种都等着范蠡表态。
范蠡:“范蠡深谢主公厚爱,但这件事,我觉得,还是文种来主持更好。”
三人彼此交换着目光,对西施一事的“关节”可谓心照不宣。
勾践:“既然这样,我也不坚持了。文种,你多辛苦吧。范蠡,相国大人既然给了你自由,也不要辜负了人家一番好意,我想请你去做另一件事。”
范蠡:“主公请吩咐。”
勾践:“你取道越国,去趟吴国剑庐。”
范蠡:“主公要我去会会干将?”
勾践点头。
入宫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伯府中也显得比往日忙碌起来。这天,仲佶风尘仆仆从外面赶回竹居,正与郑旦姑娘在竹桥上相遇。
仲佶:“施妹在吗?”
郑旦:“在,太宰与文大夫也在呢。”
仲佶:“昨天就来了两回,怎么今天又来。”
郑旦悄声道:“我听见他们说,公主出城的日子提前了,改在后天。正在里面与公主商议呢。”
仲佶:“改哪天也是瞎捣乱。哎,跟你说过了,别叫公主,施妹不喜欢。你怎么不长记性?”
郑旦:“你才不长记性呢。刚才在里面,因为没叫公主,刚被文大夫骂了,现在因为叫了公主,又挨你的骂,你们可真是的,把人都支使糊涂了。”
郑旦嘟囔着走了,仲佶独自进了竹居。
竹居内,伯、文种正与西施交谈,西施心不在焉听着。
伯:“大王将亲率仪仗,迎接公主入城,尔后,大王迎亲仪仗与公主送亲仪仗将合而为一,列队穿过城中主道,直抵宫阙。”
仲佶大步走进来,西施马上投去问询的目光,仲佶点点头。
西施:“跟我说我也不懂,该怎么办你们就办吧。”
伯、文种二人皆看出西施“送客”的意思,讪讪地告辞而去。
屋里只剩西施、仲佶二人,西施迫不及待地要仲佶快说。
越王勾践 公主(5)
仲佶:“人没见着,可打听到了他的消息。”
西施:“他怎样了?”
仲佶:“他如今早已不在相府了。”
西施:“去了哪里?”
仲佶:“一个姓陆的家人告诉我,说范大夫让越王发回越国给你准备嫁礼去了。”
西施沉思不语。
仲佶:“施妹,后天就是最后的日子了,你倒是拿个主意呀,难道你真要为了他们进宫去?”
西施:“既然是为我办嫁礼,进宫之前总还能见上面,我要听听他怎么说。”
大山丛中,范蠡改装易容,跋涉于崎岖的山路上。
傍晚,火星、灰烬、青烟阵阵腾起,吴国剑庐于深沉的暮色中若隐若现。
范蠡站在不远的山坡上,透过疏疏密密的灌木观察着剑庐。
作坊内,干将正忙着,莫邪捧着汤钵、干粮走进来。
干将用陶做的长棒小心翼翼地将一种赭色粉末送进炼炉,然后才接过莫邪送来的毛巾,擦了擦满脸的汗水,捧起汤钵仰头猛灌。
一线青烟从炼炉通气孔中徐徐飘出来,干将、莫邪望着青烟,相视一阵欣喜。
莫邪:“今夜可以开炉了?”
干将点点头。
莫邪:“这一炉炼出的剑,能向吴王交差了吧?”
干将:“但愿吧,王者的欲壑哪有填满的时候。谁?”
门声轻响,范蠡出现在门外。
干将:“你是……”
范蠡:“行路的,想跟主人讨口水喝。”
干将打量范蠡,递出汤钵:“这是我女人才熬的汤,还有一些,你不嫌弃的话,这东西最解渴了。”
范蠡道过谢,接了汤钵,一饮而尽。干将又递过干粮。
干将:“饿了吧?”
范蠡再道谢,接过干粮大嚼起来。
干将:“吃过喝过就请上路吧,这不是你停留的地方。”
范蠡:“打扰了,在下还想向主人打听一个地方。”
干将:“什么地方?”
范蠡:“剑庐。”
干将:“你打听它做什么?”
范蠡:“在下要去剑庐找一个人。”
干将:“你要找谁?”
范蠡:“铸剑名师干将。”
干将与莫邪相互看了一眼。
干将:“找他做什么?”
范蠡:“在下想救他一命。”
干将:“干将有危险吗?”
范蠡:“可谓危在旦夕。主人问了在下这么多,不知可否告之哪里可以找到干将?”
干将望一眼炼炉,通气孔已经不再冒出青烟。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