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千年华夏历史图景:新读史记(下卷)

_4 司马迁(西汉)
  汉二年,齐王田荣起兵反抗项羽。项羽率军北进攻齐,兵力不够,向英布征兵。英布并不买账,借口生病没有亲自前往,只是派出了几千人的队伍,还是老弱病残那种类型的,只能干些运送粮食、打杂之类的工作。即使是汉军在彭城击败楚军的时候,英布还是以生病为借口,不肯救助楚军。从此,项羽开始怨恨英布,多次派遣使者去责备他,并且诏令他前来。英布害怕项羽拿自己开刀,不敢前往。当时,项羽正担忧挡不住北面的齐国、赵国,西面又担忧刘邦的汉军侵袭,面临四面楚歌的局势,他所能争取的只有保持中立的九江王,如果他也反了,那就真麻烦了!而且自己很欣赏英布的才干,所以,便没有去进讨英布。而刘邦也特别看重英布的位置,只要他倒向谁,谁就可能赢得战争。所以也在极力地拉拢他,因此,也没有派兵前来攻打。
  次年,刘邦攻打楚国,两军在彭城交战,汉军大败。刘邦逃到了梁地的虞城。他对身边的人说:“像你们这些人,要你们有什么用,我还与你们一同谋划天下的大事,这简直就是笑话!”谒者随何上前说:“臣不明白陛下的意思。”于是,刘邦说道:“有谁能够为我出使九江国,不管采用什么办法,只要让英布出兵叛楚,把项羽拖在齐地几个月。那么,我夺取天下就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了。事成后,我一定重赏他。”于是,随何请求出使,刘邦便派了二十人与其一同前往。
  到了九江国以后,随何通过该国的太宰求见了英布,英布知道他的来意,也明白奇货可居的道理,就想晾他几天。随何白白等了三天,后来,随何沉不住气了,游说这位太宰说:“你们大王之所以不肯接见我,一定是认为楚国强大,汉国弱小,害怕跟着汉王没有前途。我这次出使的原因就是要跟大王说明这个问题。如果我能够见到大王,说的话又是对的,那也正是大王想要听的;如果说的话不对,就请大王将我们这班汉国的使者当众处死,来表明大王与楚国同心协力的诚心。”太宰把随何的这番话转告给了英布,英布看到时机差不多了,就召见了随何。
  随何劝降(下)
  随何见到了英布,对他说:“这封书信是汉王嘱咐我一定要郑重地呈献给大王的,以表达他对您的敬意。我私下里很奇怪,在这乱世中,大王为什么要与楚国保持那么亲近的关系呢?”英布回答说:“这有什么可奇怪呢?我早已经是楚国的臣子了,我不与楚王搞好关系和谁搞好关系?”随何接着说:“大王您与项羽都身为诸侯王,大家的地位都是一样的,您却情愿当他的臣子,这不是自甘堕落吗?我猜这一定是您认为楚国强大,只有跟随它,国家才会长治久安。那么项羽率军攻打齐国,大王应该像过去一样,身先士卒,倾尽国中的军队,作为楚军的先锋才是。如今,您只是调拨了几千人的部队去援助楚军。臣侍奉君主,就是您这样吗?汉王攻打彭城,项王被齐国拖住,分身乏术。大王您本应该发动所有的部队,渡过淮河,与汉军血战于彭城下。您拥兵无数,却没有命令一人渡河作战,而是在此观望。试问,把国家托付给他人的人,就像您这样吗?您名义上归附楚国,而实际上是想要独立自主。我私下里认为您这种蛇鼠两端的做法不可取。
  第102节:新读史记(下卷)(102)
  “大王暂时没有背叛楚国的原因,是以为汉王弱小罢了。楚军虽然强大,但是天下人都认为它不是正义之师,因为项羽违背盟约,又杀害了义帝。现在,汉王收编诸侯的军队,回师驻守在成皋、荥阳,后方粮草源源不断地运来,汉军深挖战壕、营建壁垒,分兵把守各个要塞。楚军回军的时候,必须经过梁地,作战不能取胜,攻城又不够力量,而那些老弱残兵要从千里之外转运粮草。如果楚军到达荥阳、成皋的时候,汉军只要坚守不战,楚军就会进退两难,胜败可以说是已经定了,所以说,楚军是靠不住的。如果楚国战胜了汉国,诸侯们必定会人人自危、互相救援,也未必天下太平了。因此,楚军强大,就会肆意妄为,必定招惹全天下的对抗。所以楚不如汉,这个形势显而易见。如今,大王不归附万无一失的汉国,却托身于岌岌可危的楚国,我为您的命运而担忧。我并不认为大王手下的兵力足够灭亡楚国,但是,如果您能够发兵叛楚,那么,项羽必定会被滞留在齐国,这样,汉王就有足够的时间来平定天下了。我建议大王归附汉王,汉王一定会裂地而赐封您,到时候,您所拥有的就不仅仅是淮南的土地了。汉王专程派我前来劝说大王,希望您仔细地考虑。”
  英布一听条件不错,满口答应了随何的劝降,但是还不敢马上公开此事。
  当时,楚国的使者也在淮南,他们正在急于催促英布发兵,在客馆里与英布商谈出兵的条件。随何通过内线得知此事,径直闯进了客馆,坐到楚国使者的上位,对他们说:“九江王已经归附了汉王,楚国凭什么叫他发兵?”英布大吃一惊,楚国的使者急忙起身要走。随何便劝英布说:“事情已经商议定了,大王应该立即杀死楚国的使者,不能放他们回去,留下祸根,同时尽快地与汉国合力作战。”英布见大势已定,自己也没法再坐山观虎斗了,便说道:“我按照使者的指示,立即起兵攻打楚国便是。”于是,英布杀死楚国的使者,起兵攻打楚国。项羽闻讯,派项声、龙且率军迎击英布,而自己则留下来进攻下邑。几个月以后,龙且进击淮南,打败了英布的军队。英布打算率军投奔汉王,但是害怕楚军的截击,便带着一些亲兵,与随何一道从小路跑到了汉军营中。
  英布受封
  英布到达汉军营中的时候,刘邦正坐在床上,让侍女为他洗脚。刘邦随便惯了,没有更换正装,就这样,叫英布进帐与他见面。英布进帐,见到眼前的情景,十分地生气,后悔来到这里,想要自杀。但是,他出来以后,到了刘邦为他安排的营帐中,看见里面的布置、器用、饮食、从官,都与汉王的一样,这大大出乎自己的意料,他又变得十分高兴了,认为汉王是尊重自己的。于是,他派人到九江去收拢余部。此时,项羽已经派遣项伯收编了九江的散兵,并且杀死了英布全家。英布派来的使者找到了不少英布的老友和亲近的臣属,他们率领着这几千人投奔汉王。后来,刘邦给英布加派了军队,与之一路北进,收兵到了成皋。汉四年七月,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与其一道攻打项羽。
  次年,英布派人到九江,占领了好几座县城。汉六年,英布与刘贾一同进入九江,诱降了楚国的大司马周殷。于是,几个人合力,配合汉军攻打项羽,终于在垓下打败了项羽。
  项羽死后,天下安定。刘邦大设酒宴庆功的时候,贬低随何的功劳,认为他是迂腐的书呆子,不能用来治理天下。随何愤愤不平,跪着说道:“当初,陛下率军进攻彭城的时候,项羽还没有离开齐国。您出动五万步兵、五千骑兵,就可以攻下淮南国吗?”刘邦回答说不能。随何接着说:“陛下派我带着二十人出使淮南,结果,我让您如愿以偿。这就表示我的功劳高于五万步兵、五千骑兵。然而,如今,陛下却说我是迂腐的书呆子,不能用来治理天下,这是为什么?”刘邦听后,感到惭愧,便随口说道:“我正在估算您的功劳。”不久,刘邦下诏,任命随何为护军中尉。后来,刘邦正式分封异姓王,英布被剖符定封为淮南王,建都六县,九江、庐江、衡山、豫章等郡都归属英布。
  第103节:新读史记(下卷)(103)
  英布反叛
  汉十一年,吕后诛杀了淮阴侯韩信,朝廷剿灭异姓王的意图已经是很明显了。英布因此心里恐惧。同年夏天,刘邦杀死了造反的梁王彭越,把他剁成肉酱,分别赏赐给各位诸侯王以儆效尤。肉酱送到淮南国的时候,英布正在外面打猎。他见到肉酱,心里更加地恐慌,便暗中派人聚集、部署军队,并且侦查临近地区的战备情况,以防不测。
  不久,英布的一个爱妾生了病,到宫外去就医。这位医生家与淮南国的中大夫贲赫的家对门。贲赫得知大王的爱妾来此就医,便有意地巴结、奉承她,送给这个女人很多的礼物,并且与她在医生家中饮酒作乐。后来,这位爱妾病治好了。一次,她侍奉英布,在闲聊中,她称赞贲赫是位忠厚、老成的人。不料,英布恼怒地说:“你是从哪里知道这个人的?”爱妾便如实地说明了事情的经过。于是,英布怀疑她与贲赫之间有奸情。贲赫得知此事以后,很是害怕,借口生病而不敢出门。英布听说以后,更加怀疑他们,越发地恼怒,想要拘捕贲赫。
  贲赫知道英布调动兵力的事情,于是,为了自保,他乘坐驿站的马车,前往京城长安,上书告发英布,说他图谋造反。英布派人追赶贲赫,但是没有追到。不久,贲赫的上书传到了刘邦手里,在上书中,贲赫建议朝廷在英布还没有起兵之前将其处死。为此,刘邦与相国萧何商议。萧何说:“英布应该不会造反,这恐怕是仇家的诬告。建议您先将贲赫拘捕,再派人暗中侦察英布。”刘邦依照萧何的建议去做。英布得知贲赫畏罪逃亡,又上书告变,已经怀疑他会说出淮南国聚集、部署军队的事情。不久,刘邦又派来了使者调查英布,并且有了相当的验证。于是,英布一不做,二不休,杀死了贲赫全家,发兵反叛。朝廷得知英布造反的消息,便释放了贲赫,任命他为将军,辅助汉军平叛。
  刘邦问策
  几天以后,刘邦召开了军事会议,问他的将领们:“英布造反,朝廷应该如何应对?”将领们都说:“出兵攻打他,把这个小子活埋算了,还能怎么样呢?”刘邦很不满意,心想自己身边的人怎么都是些武夫,一点儿脑子都没有,英布是一员猛将,手下都是骁勇善战的士兵,你们光说说就可以抓住英布吗?散会以后,汝阴侯滕公请来原来楚国的令尹,向他询问此事的对策。令尹说:“英布的反叛是理所应当的。”滕公不解,说道:“天子割地封其为王,赏赐爵位让他显贵,现在,英布是尊贵的国王,他为什么要造反?”令尹回答说:“朝廷去年杀死了彭越,前年杀死了韩信,英布与他们是功劳相当、类型相同的人。英布怀疑杀身之祸迟早会降临到自己身上,所以,干脆就造了反。”
  滕公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对刘邦进言说:“臣有位宾客,是原来楚国的令尹,名叫薛公。此人谋略过人,英布反叛之事,您可以向他询问对策。”于是,刘邦召见并且询问了薛公。薛公分析说:“英布的反叛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道理我就不说了,您心里也很明白。那我就分析一下,英布下一步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吧。如果英布采用了上策,那么,崤山以东的土地就不是汉朝的了;如果他采用中策,那么,两方的胜负则很难预料;如果他采用下策,那么,陛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刘邦很好奇,问道:“什么是上策?”薛公回答说:“向东攻取吴地,向西攻取楚地,再并吞齐地、夺取鲁地,然后向燕、赵两地发布文告,要他们固守自己的地方。如此,崤山以东的土地就不是汉朝的了。”刘邦又问道:“什么是中策?”薛公回答说:“向东攻取吴地,向西攻取楚地,再并吞韩地、攻取魏地,占有敖仓的粮食、封锁成皋的关口。如此,则两方的胜负不可预知。”刘邦接着问道:“什么是下策?”薛公回答说:“向东攻取吴地,向西攻取下蔡,把重点放在南越,自己回到长沙。如此,陛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刘邦十分紧张地问道:“那么,依先生之见,英布会采用哪一个计策?”薛公回答说:“下策。”刘邦很是疑惑,问道:“他为什么不采用上策或者是中策,而是下策呢?”薛公回答说:“英布原本是秦朝修建骊山陵墓的奴隶,现在,他成为了大国的国王。他做事只懂得为自己考虑,不懂得考虑百姓、国家的利益,所以,他会采用下策。”刘邦听后,禁不住大声叫好。他立即赐封薛公千户侯的爵位。随后,刘邦将皇子刘长封为淮南王,并且御驾亲征英布叛军。
  第104节:新读史记(下卷)(104)
  英布之死
  刚开始造反的时候,英布对手下的将领们说:“皇上老了,又整日花天酒地,必定不会亲自率军前来。如果派来其他的将领,我只担心韩信与彭越。但是,这两个人都已经死了,其余的将领都是鼠辈,不值得我畏惧。”于是,英布开始进兵。果然不出薛公所料,英布首先向东进攻荆国,荆王刘贾战败逃亡而死在了富陵。英布将刘贾的部队全部收编,然后,率军渡过淮河,进击楚国。楚军分兵三处,想以互相倚仗而出奇制胜。有人游说楚将说:“英布擅长用兵,百姓素来害怕他。况且兵法有言,认为诸侯在自己的土地上作战,士兵容易当逃兵。现在,您把军队分成三支,英布击败其中的一支,其余的两支就都会逃跑。他们哪里能够互相地倚仗呢?”楚将没有听从这个建议。不久,英布果然先击败一支楚军,其余的两支楚军望风而逃。
  英布的军队士气旺盛,继续西进。很快,叛军与刘邦的部队在蕲县(今安徽宿州东南)西面的会甀乡相遇。英布的军队精锐,十分骁勇善战,刘邦不敢轻举妄动,于是坚壁清野、固守庸城。刘邦在城上望见英布的军队像当年项羽的军队一样排兵布阵,心里非常地讨厌。刘邦与英布彼此望见,他远远地对英布说:“你何苦要造反呢?弄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英布因为连续的胜利,野心也膨胀了,不再是当初简单的自保了,就说道:“想要当皇帝过过瘾而已!您现在老得牙都没了,不如就让给我吧!”刘邦听后,破口大骂。于是,两军开战。结果,英布兵败逃跑,渡过了淮河。此后,英布又多次停下来与汉军交战,但是均以失败告终,无奈之下,他只好带着百余名亲兵逃往江南。英布与原来的番县县令吴芮的女儿结婚,而现在,吴芮是长沙王。吴芮得知英布将要逃亡至此,害怕连累自己,招致朝廷的讨伐,便派人去诱骗英布,假装要与他一同逃亡到南越。由于姻亲关系,而且身处窘境,所以,英布相信了吴芮的话,并且跟随他来到了番阳。在兹乡的一户民家中,吴芮安排了杀手,将英布杀死在那里。随后,他命人携带英布的头颅,到刘邦那里去报告、请功。至此,英布的叛乱基本上被平息。至此三个骁勇的异姓王全部被歼灭了,其他大多是任朝廷拿捏的软柿子了,不足为患,天下真正成为刘姓的了。
  惨淡青年
  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今江苏省淮阴市西南)人。韩信年轻时,家中十分贫穷,性格孤傲不和群,所以口碑也不好,没有人推选他做县里的小领导,他又不会做买卖维持生活,整日游手好闲,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都讨厌他。他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家蹭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厌恶他,就提前做好饭,早早把饭吃完。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却没人给他准备饭食。韩信也明白了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转身而走。
  韩信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大娘漂洗衣物,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拿出饭给韩信吃。几十天都如此。韩信很高兴,对那位大娘说:“我一定会重重地报答老人家。”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韩信听了也不生气,沉默不语。
  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是个胆小鬼罢了。”看韩信没什么反应,又当众侮辱他说:“你的剑肯定是用来杀鸡的,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韩信青筋暴跳,但是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竟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那时候的人,很注重名气,韩信胯下受辱的事很快传遍了,满街的人都嘲笑韩信,说他个胆小鬼。韩信的名声更臭了!
  怀才不遇
  项梁率军起义后,韩信持剑投到他的门下,成为项梁部下。但他在项梁军中由于没有什么名望,得不到重用。项梁战败后,他又归属项羽,项羽让他做了郎中。他屡次向项羽献策,以求重用,但在极度崇尚勇气与名望的项羽眼中,胯下受辱的家伙能说出什么高论?就没有采纳。汉王刘邦入蜀,韩信想另起炉灶。逃脱楚军归顺了汉王。因为没有什么名声,项羽也不在意,到汉王那里,也只做了接待宾客的小官。后来他因犯法判处死刑,同伙十三人都被杀了,轮到韩信,他抬头仰视,正好看见滕公,于是高声喊道:“汉王不想成就统一天下的功业了吗?为什么要杀壮士!”滕公感到他的话不同凡响,见他相貌堂堂,就放了他。滕公又和韩信交谈,见他言谈举止不俗,很欣赏他,就把这事报告汉王。汉王很器重滕公,向来言听计从,于是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但过了一段时间,汉王并没有察觉他有什么出奇超众的才能,还听说他胯下之辱的糗事,更瞧不起他,委任他做官只不过是看在滕公的面子上。
  第105节:新读史记(下卷)(105)
  萧何月下追韩信
  韩信多次跟萧何谈话,萧何认为他是位奇才。刘邦到达南郑时,手下将领有许多不愿去蛮荒之地,思乡心切,在半路上就有几十人逃跑了。韩信揣测萧何等人已多次向汉王推荐自己,但汉王瞧不起自己,也跟随他人逃走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报告汉王,连夜亲自追赶他。有人不了解情况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十分生气,萧何如同自己的左右手,现在左右手都跑了,自己就成残废了。过了一两天,萧何回来拜见汉王,汉王又是恼怒又是高兴,尖叫道:“你为什么也逃跑?”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我去追赶逃跑的人。”汉王说:“你追赶的人是谁呢?”萧何回答说:“是韩信。”汉王又骂道:“各路将领逃跑了几十人,您没去追一个,却去追韩信,您连婴孩也骗不了。”萧何说:“那些将领都是平庸之辈,随处就能捡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杰出人物,普天之下找不出第二个人。大王果真要长期在汉中称王,自然用不着韩信,如果一定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没有可以助您成就大事的人了。但看大王怎么决策了。”汉王说:“我也想要向东发展啊,怎么能够苦闷地长期困在这里呢?”萧何说:“大王决意向东发展,能够重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不能重用,韩信终究要逃跑的。”汉王说:“我看在您的份上,让他做个将军。”萧何说:“即便是做将军,韩信也一定不肯留下。”汉王一拍手说:“罢了!那就任命他做大将军。”于是汉王立即要把韩信召来任命他。萧何说:“大王向来对人轻慢,不讲礼节,如今任命大将军就像呼喊小孩儿一样。这就是韩信要离去的原因。大王决心要任命他,那就选择良辰吉日,亲自斋戒,设置坛场,礼仪完备才可以。”汉王答应了萧何的要求。众将听到刘邦要拜大将都很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要做大将军了。等到任命大将时,他们发现被任命的竟然是韩信,全军都大吃一惊。
  纵论天下
  任命韩信的仪式结束后,汉王说:“丞相多次在我面前称赞将军,将军用什么计策指教我呢?”韩信谦让了一番,问汉王说:“大王如今向东争夺天下的对手,难道不是项王吗?”汉王说:“是。”韩信说:“大王自己估计在勇敢、强悍、仁厚、兵力方面与项王相比,谁强?”汉王沉默了好久,说:“都不如项王。”韩信说:“我也认为大王比不上他呀。我曾经侍奉过他,请让我说说项王的为人吧。项王震怒咆哮时,吓得千百人都不敢动弹,但他不能放手任用有才能的将领,这只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言语温和。有人生病,他会心疼得流泪,将自己的饮食分给他。但等到有人立下战功,该加封进爵时,他把刻好的大印放在手里玩磨得失去棱角,也舍不得给人,这就是所谓妇人之仁。项王虽然称霸天下,但他违背义帝的约定,将自己的亲信分封为王,诸侯们都愤愤不平。诸侯们看到项王把义帝迁移到江南,也都回去自立为王。项王军队所经之地,没有不横遭毁灭的。天下的人大都心怀怨恨,百姓不愿归附,只不过迫于威势,勉强服从罢了。项羽虽然名义上是霸主,实际上却失去了民心。所以说他的优势很容易转化为劣势。
  “现在大王如果能够与他反其道而行:只要是天下勇武的人,您就大胆地任用,那么天下就是再凶猛的敌人也能轻易地干掉!把天下的城池慷慨地分封给有功的大臣,天下还有谁不顺从您!您率领正义之师,再顺从您的将士东归的心愿,有什么样的敌人不会被您打败!
  “况且项羽在关中分封的三个王,都是秦朝的降将,他们率领秦地的子弟打了好几年仗,死伤不计其数,又欺骗部下向项羽投降。到达新安后,狡诈的项王活埋了已投降的二十多万秦军,唯独章邯、司马欣和董翳三个将领得以留存,秦地的百姓对这三个人恨之入骨。而今项羽凭借着自己强大的武力,强行立三人为王,秦地的百姓根本没有人爱戴他们。而大王进入关中,秋毫无犯,废除了秦朝的苛酷法令,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秦地百姓没有不想要大王在秦地做王的。根据义帝与诸侯的约定,大王也理当在关中做王。关中的百姓都知道这件事。大王失掉了应得的爵位入主汉中,秦地百姓没有不怨恨项羽不讲信用,没有不期待您回去的。如今如果大王发动军队向东挺进,只要一道檄文关中就可以平定。”汉王非常高兴,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第106节:新读史记(下卷)(106)
  广武君的建议
  韩信任大将军之后,打败了魏王部队,又和张耳率领几十万人马,想要突破井陉口,攻击赵国。赵王、成安君陈余听说汉军将要来袭击赵国,就在井陉口聚集了二十万大军。广武君李左车向成安君献计说:“听说汉将韩信渡过西河,俘虏魏豹,生擒夏说,新近血洗阏与,如今又得到张耳辅助,计划要夺取赵国。汉军乘胜追击,其锋芒不可阻挡。但是,他率军远征,千里运粮,士兵面有饥色,食不果腹。井陉地方的通道,狭窄到两辆战车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排成行列,行进的军队迤逦数百里,运粮食的队伍势必远远地落到后边,希望您临时拨给我奇兵三万,从小路拦截他们的粮草。您就深挖战壕,高筑营垒,坚守军营,不与他们交战。他们向前不能战斗,向后无法退却。他们在荒野什么东西也抢掠不到,用不了十天,两将的人头就可送到将军帐下。希望您仔细考虑我的计策。否则,一定会被他二人俘虏。”成安君是个信奉儒家的呆板书生,经常宣称正义的军队不用诡计,他说:“我听说兵书上讲,兵力十倍于敌人,就可以包围它,超过敌人一倍就可以交战。现在韩信的军队号称数万,实际上不过数千。竟然跋涉千里来袭击我们,已经疲惫至极。如今像这样回避不出,强大的援军到来,又怎么对付呢?诸侯们也会认为我胆小怕事,就会轻易地来攻打我们。”他没有采纳广武君的计谋。没想到自己的任性竟成就了韩信的一代威名。
  井陉口之战
  韩信派人暗中打探,了解到成安君没有采纳广武君的计谋,韩信大喜,这才敢领兵进入井陉狭道。离井陉口还有三十里,军队停下来宿营。韩信半夜传令出发,挑选了两千名轻装骑兵,每人拿一面红旗,从小道上山,隐蔽起来观察赵军的动向。韩信告诫说:“交战时,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动追赶我军,你们就火速冲进赵军的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红旗,不得有误。”韩信又让下人准备庆功宴,说:“今天打垮了赵军就会餐。”将领们都不相信,应付式答应下来。
  韩信对手下军官说:“赵军已先占据了有利地形筑造了营垒,他们看不到我们大将的旗帜、仪仗,就不肯攻击我军的先头部队,你们放心地去张开阵形守在那里。”他就派出一万人为先头部队,出了井陉口,背靠河水摆下战阵。赵军远远望见,大笑不止,嘲笑汉军主将是不是弱智,把自己的军队往死路里推,靠近河边不是连退路都没了。
  天刚蒙蒙亮,韩信竖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大吹大擂地开出井陉口。赵军打开营垒攻击汉军,双方激战了很久。韩信、张耳假装抛旗弃鼓,逃到河边的阵地。赵军见状人人摩拳擦掌想建立军功,于是倾巢出动,争夺汉军的旗鼓,追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回到阵地,指挥全军殊死奋战,由于没有退路,战士们拼死抵抗,兵力雄厚的赵军竟一时无法取胜。这时,韩信预先派出去的两千轻骑兵,火速冲进赵军空虚的营垒,把赵军的旗帜全部拔掉,竖立起汉军的两千面红旗。赵军久攻不下,想要退回营垒休息,但发现营垒插满了汉军的红旗,大为震惊,以为汉军已经俘获了赵王的全部将领。赵军军心大乱,士兵纷纷落荒潜逃,赵将即使斩杀了许多逃兵,也不能禁止。汉军前后夹击,彻底摧垮了赵军,生擒了赵王。
  陷之死地而后生
  众将献上首级和俘虏,向韩信祝贺,趁机问道:“兵法上说行军布阵应该右背山陵,左临水泽。这次将军反而令我们背水列阵,还说‘打垮了赵军会餐’。我等并不信服,然而竟真的取得了胜利,这是什么战术啊?”韩信回答说:“这也在兵法上,只是诸位没留心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况且我平时没有机会训练诸位将士,这就是所说的‘赶着街市上的百姓去打仗’,在这种形势下非得把将士们置之死地,使人人为保全自己而战不可;如果给他们留有生路,将士们就会逃跑,怎么还会取胜呢?”将领们都佩服地说:“好,将军的谋略不是我们所能赶得上的呀。”
  第107节:新读史记(下卷)(107)
  从谏如流
  韩信传令全军,不要杀害广武君,有能活捉他的赏给千金。于是有人捆着广武君送到军营,韩信亲自给他解开绳索,请他面东而坐,自己则向西对坐,像对待老师那样侍奉他。
  韩信问广武君说:“我要北攻燕国,东伐齐国,怎么办才能成功呢?”广武君推辞说:“败军之将,何足言勇。而今我是兵败国亡的俘虏,有什么资格议论大事呢?”韩信说:“我听说,百里奚在虞国而虞国灭亡了,在秦国而秦国却能称霸,这并不是因为他在虞国愚蠢,而到了秦国就聪明了,而在于国君是否采纳他的意见。成安君如果采纳了你的计谋,我也早被生擒了。我是真心听从你的计谋,请您不要推辞。”广武君说:“智者考虑事情无论怎么细致,也肯定会有一次失误;愚者再怎么笨拙考虑多了,也会有一次是对的。所以说,就是乡村无知的狂人的话,圣人也可以有选择地接纳。只恐怕我的计谋不一定适合您的心意,但我愿献愚诚,忠心效力。而今将军连破魏、赵两国,名扬四海,名震天下。然而,眼下百姓劳苦,士卒疲惫,很难再让他们卖力征战了。如果将军发动疲惫之师,驻扎在燕国坚固的城池之下,和燕国作战,恐怕久攻不克,力量不足。实情暴露,威势就会减弱。旷日持久,粮食耗尽,连弱小的燕国也不肯降服,齐国一定会拒守边境,以图自强。燕、齐两国坚持不肯降服,那么,刘邦和项羽双方的胜负就不能断定。我的见识浅薄,但我认为兴师动众的攻燕伐齐是失策啊。善于带兵之人不会以己之短攻敌之长。”韩信急忙问:“那么应该怎么办呢?”广武君回答说:“如今将军不如按兵不动,安定赵国,抚恤遗孤。方圆百里之内,百姓每天都会送来酒食,犒劳将士。将军摆出北攻燕国的姿态,用武力恫吓住它,搅乱他的心神,而后派出说客,夸耀自己的长处加上送点甜头,这样软硬兼施,燕国必然不敢不听从您的命令。燕国顺从之后,再派说客往东劝降齐国。齐国应是孤家寡人了,就会闻风而降。如果这样,将军争取天下的大事也就可以考虑了。用兵本来就该先虚张声势,而后采取实际行动。”韩信听从了他的计策。派遣使者出使燕国,燕国果然立刻降服。韩信于是派人报告汉王,并请求立张耳为赵王,用以镇抚赵国。汉王答应了他的请求,封张耳为赵王。
  进攻齐国
  韩信继续领兵向东进发,进攻齐国。他还没渡过平原津,听说汉王派郦食其已经说服齐王归顺了。韩信打算停止进军,说客蒯通规劝韩信说:“将军是奉诏攻打齐国,汉王只不过暗中派遣一个密使游说齐国投降,难道有诏令让将军停止进攻吗?为什么不进军呢?况且郦食其不过是个读书人,凭借三寸之舌,就收服齐国七十多座城邑。将军率领数万大军,一年多的时间才攻克赵国五十多座城邑。为将多年,反不如一个读书小子吗?说出去让人耻笑!”韩信认为他所说有理,就听从他的计策,率军渡过黄河直捣齐国心脏地区。
  齐王在听从郦生的规劝以后,打算投降汉王,挽留郦生开怀畅饮,撤除了防卫汉军的军备。韩信乘机突袭齐军,很快就打到国都临淄。齐王田广认为被郦生出卖了,就把他烹煮,而后逃往高密,派出使者前往楚国求救。韩信平定临淄以后,就向东追赶田广,一直追到高密城西。楚国得知后,派龙且率领二十万兵马,前来救援齐国。
  水淹楚军
  齐王田广和龙且两支部队合兵准备与韩信作战,还没交锋,有人规劝龙且说:“汉军远离国土,拼死作战,其锋芒锐不可当。齐楚两军在本土作战,士兵容易逃散。不如深沟高垒,坚守不出。让齐王派他亲信大臣,去安抚已经沦陷的城池,这些城邑的官吏和百姓知道他们的国王还在,楚军又来援救,一定会反叛汉军。汉军客居两千里之外,齐国城邑的人都纷纷起来反叛他们,那势必得不到粮食,这就可以迫使他们不战而降。”龙且不以为然地说:“我一向了解韩信的为人,不过是个胆小怕事的人,真打起仗来,很容易就可以解决了。而且援救齐国,不打仗就让韩信投降了,我还有什么功劳?如今战胜他,齐国一半土地可以分封给我,为什么不打?”齐楚联军于是与汉军隔着潍水摆开阵势。韩信下令军士连夜赶做一万多个口袋,装满沙土,堵住潍水上游,带领一半军队渡过河去,攻击龙且,假装战败,往回逃跑。龙且不知是计高兴地说:“我就知道韩信胆小怕事。”于是率军渡过潍水追赶韩信。韩信下令挖开堵塞潍水的沙袋。河水汹涌而至,龙且的军队一多半还没渡过河去,韩信立即回师猛烈反击,杀死了龙且。潍水东岸尚未渡河的楚军,见状四散逃跑,齐王田广也只得逃跑。韩信一直追至城阳,把楚军士兵全部俘虏,齐王田广也被抓住杀死了。
  第108节:新读史记(下卷)(108)
  受封齐王
  韩信降服平定整个齐国之后,派人向汉王上书说:“齐国狡诈多变,反复无常,是个屡叛屡降的国家,而且南面的边境与楚国交界,楚军随时可以攻打齐国,不设立一个诸侯王来镇抚,局势一定不能稳定下来。为有利于当前的局势,希望大王允许我暂时做齐王。”这时,汉王正在荥阳被楚军紧紧地围困,正希望韩信快速平定齐国,回师解救自己。韩信的使者将信呈上,汉王打开信札一看,勃然大怒,骂道:“我在这儿被围困,日夜盼着你来救助我,你却想自立为王!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张良、陈平暗暗踩了踩汉王的脚,凑近汉王的耳朵说:“目前汉军处境不利,您哪有能力节制韩信称王呢?不如趁机册立他为王,好好地优待他,让他自己镇守齐国。不然他在那里发生变乱,到时候对您更加地不利啊!”汉王也是个老混子了,马上反应过来,又故意骂道:“大丈夫平定诸侯,就做真王罢了,何必做个暂时代理的王呢?”汉王立刻派遣张良前往齐地,册立韩信为齐王,征调他的军队攻打楚军。
  效忠汉王
  楚军在齐国境地惨败后,项王的处境就十分危险了,他担心腹背受敌,就派盱眙(今江苏省盱眙县东北)人武涉前往齐地规劝韩信说:“天下人对秦朝无道的统治痛恨已久了,大家才合力攻打它。秦朝破灭后,按照功劳裂土分封,各自为王,换来了和平,让百姓有安居乐业的环境,这也是咱们灭秦的目的。如今汉王又兴师东进,侵犯他人的境界,掠夺他人的封地,已经攻破三秦,率领军队开出函谷关,收集各路诸侯的军队向东攻打我楚国。他不吞并整个天下,不肯罢休,贪心到这种地步,太过份了。况且汉王是个小人不可信任,他自己落到项王的手中已有多次,是项王的怜悯才使他活下来。然而他一经脱身,就背弃盟约,再次进攻项王。他是个不可亲近、不可信任的家伙。现在您自认为和汉王交情深厚,替他竭尽全力作战,恐怕最终还是会被他暗算。您所以能够保住性命到今天,是因为项王还存在啊,汉王需要您的支持。当前刘、项争夺天下,您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您向右边站,那么汉王胜,您向左边站,那么项王胜。假若项王今天被消灭,汉王下一个该消灭就是您了。您和项王是旧相识,为什么不联楚反汉,三分天下自立为王呢?现在您错过这个时机,站到汉王一边攻打项王。聪明人,恐怕是不会这么做的!”
  韩信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拒绝了他的好意说:“我曾经侍奉过项王,他封给我的官不过就是个郎中,那是个职位吗?不过是个持戟保护他的卫士,建议也听不进去,计谋也不被采纳,所以我离开楚投奔汉王。汉王授予我上将军的印信,给我几万人马,脱下他的战袍给我穿,把好食物让给我吃,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才能够到今天这个样子。人家对我亲近、信赖,我背叛他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我即使到死也不会变心。请您替我辞谢项王的盛情吧!”没多久韩信率领大军出发援助汉王了。
  蒯通说齐王
  武涉走后,齐人蒯通也看到天下大势,关键就是韩信站在哪一边,于是又去规劝韩信说:“我曾经学过看相技艺。”韩信说:“先生看看我的相貌怎么样?”蒯通说:“看您的面相,只不过封侯,而且还有危险不安全。看您的背相,将来肯定是富贵之极。”
  韩信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蒯通说:“现今,楚汉分争,天下无辜的百姓却因为战争暴尸郊野。楚人转战四方,战无不胜,军威震动天下。然而三年多了,军队却被困在京、荥之间动弹不得,向西被阻于成皋不能再前进。汉王统领几十万人马在巩县、洛阳一带抗拒楚军,凭借着山河的险要,虽然一日数战,却没有占到什么便宜,甚至还屡次遭受挫折失败,几乎不能自救。汉王又在荥阳战败,在成皋受伤,逃到宛、叶之间,这就是所谓智尽勇乏了。将士的锐气因长期困顿而被挫伤,粮食也消耗殆尽,百姓疲劳困苦,怨声载道,人心动荡,无依无靠。当今刘、项二王的命运都在您的手里。您协助汉王,汉王就胜利;协助楚王,楚王就胜利。您不如让楚、汉双方都不受损害,同时存在下去,您和他们三分天下,鼎足而立。那样,就没有谁敢轻举妄动。凭借您的杰出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兵精将广,骁勇善战,而占据强大的齐国,迫使燕、赵归顺您。您出兵到刘、项两军的空虚地带,牵制他们的后方,顺应百姓的心愿,向西去制止刘、项分争,那么天下人就会群起响应,谁敢不从!而后,您割取疆土,分封诸侯。诸侯们恢复之后,天下就会感恩戴德,归服听命于齐。您稳守齐国故有的疆土,据有胶河、泗水流域,用恩德感召诸侯,天下诸侯就会前来朝拜齐国。上天赐您这么好的机会,您不要,上天反而会惩罚您,时机来了您不抓住,将来就会有祸患等着您。您仔细考虑一下吧!”
  第109节:新读史记(下卷)(109)
  韩信坚决拒绝了他的游说。蒯通又说:“文种、范蠡辅佐勾践称霸诸侯。功成名就之后,文种被迫自杀,范蠡被迫逃亡。况且我听说,勇猛善战、战功卓著的的将领会威胁到君主,功劳太大了就没有奖赏了,相反有性命之忧。大王攻占赵国,镇服燕国,定抚齐国,南摧楚军,功劳天下无二。而且计谋出众,世上少有。如今您归附楚国,楚人不信;归附汉国,汉人震恐。您带着这样大的功绩和声威,哪里是您可去的地方呢?韩信说:“先生暂且说到这儿吧!让我考虑考虑。”
  注定的悲剧
  过了数日,蒯通又对韩信说:“能够听取别人的好的建议,就能预见事情发展变化的征兆,能反复思考,就能把握成功的关键。听取意见而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决策失误而能够长治久安的人,实在少有。听取意见,很少判断失误的人,用花言巧语也惑乱不了他;计谋筹划周到胸有成竹的人,就是花言巧语也打搅不了他。甘愿做奴仆的人,就会失掉夺取天下的机会;安心微薄俸禄的人,就得不到公卿宰相的高位。所以办事坚决是聪明果断的表现,犹豫不决是办事的祸害。专心于细小的事情,就会丢掉天下的大事,有判断是非的智慧,决定后又不敢贸然行动,这是所有事情的祸根。所以俗话说:‘猛虎犹豫不断,不如黄蜂、蝎子的毒刺;骏马徘徊不前,不如劣马安然慢步;勇士狐疑不定,不如凡夫俗子不懈努力;即使有舜、禹的智慧,闭嘴不说话,还不如聋哑人打手势比画。’这些俗语都说付诸行动是最宝贵的。所有的事业都难以成功而容易失败,时机难以抓住而容易失掉,时机丢掉了就不会再来。希望您仔细地考虑斟酌。”韩信犹豫不决,不忍心背叛汉王,又自认为功勋卓著,汉王终究不会夺去自己的齐国,于是谢绝了蒯通。蒯通真是一个聪明人,见到规劝没有被采纳,预感会有危险,于是就假装疯癫做了巫师。
  笑对过去
  汉王率军与韩信在垓下(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会师,并最终击败了项羽。项羽被打败后,蒯通的预言果然应验了,高祖先发制人,突然夺取了齐王韩信的兵权。后来,刘邦改封齐王韩信为楚王,建都下邳,虽然被剥夺了齐王的爵位,但是楚地也是自己的家乡,衣锦还乡也不错。
  韩信到了下邳,召见一起生活的故人相见。他赐给曾经分给他饭吃的那位漂母黄金一千,却赐给下乡南昌亭亭长钱一百,并说:“您是小人,做好事有始无终。”他还到处找寻了曾经侮辱过自己、让自己从他胯下爬过去的那个人,大家都以为韩信要报胯下之辱,没想到却任用他做了中尉,韩信告诉自己的将相们说:“这是位壮士。当他侮辱我的时候,我难道不敢杀死他吗?但杀掉他没有意义,而且杀人偿命,所以我忍受了一时的侮辱,留下性命成就了今天的功业。”
  兔死狗烹
  项王部下逃亡的将领钟离昧,与韩信关系友好。项王死后,他逃出来归附韩信。汉王怨恨钟离昧,听说他在楚国,就诏令楚国逮捕钟离昧。韩信初到楚国,巡行所属县邑,他害怕有人谋害自己,进进出出都带着武装卫队保护。不久,有人上书告发韩信谋反。高帝刘邦采纳陈平的计谋,假托天子外出巡视会见诸侯,要与韩信在云梦泽见面。高祖快要到楚国时,韩信预感到汉王会对自己不利,也曾想发兵反叛,又认为自己没有罪,想朝见高祖,又怕被擒。正在犹豫之中,有人对韩信说:“杀了钟离昧去朝见皇上,皇上一定很高兴,就没有祸患了。”韩信不忍心做出这么下贱的事,就与钟离昧商量,劝他跟随自己到汉王面前谢罪,请求宽恕。钟离昧说:“汉王所以不攻打楚国,是因为我在您这里,他怕咱们联合一起。你想逮捕我献媚汉王,今天我死了,你也会紧跟着死的。”看到韩信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十分生气,于是骂韩信说:“你不是个讲义气的君子!”钟离昧知道自己在劫难逃,刎颈自杀。韩信拿着他的人头,到陈县拜见刘邦。刘邦却命令武士将韩信捆绑,押在随行的车上。韩信对苍天高呼道:“果真像人们说的‘狡兔死,良狗烹;敌国破,谋臣亡’。现在天下已经平安,我就应当遭烹杀了!”刘邦说:“有人告发你谋反,你好意思嚷嚷。”就给韩信带上了刑具,押到了洛阳。高帝不想弄个杀害功臣的罪名,最终还是赦免了韩信的罪过,改封他为淮阴侯。
  第110节:新读史记(下卷)(110)
  多多益善
  韩信知道刘邦畏忌自己的才能,常常托病不参加朝见和侍行,眼不见心不烦。但是自己被降封为侯,毕竟是个丢人的事,日夜怨恨,在家闷闷不乐,为和周勃、灌婴等远远不如自己的将领而处于同等地位感到羞耻。韩信曾经拜访皇亲樊哙将军,樊哙跪拜送迎,自称臣子,并说:“大王怎么竟肯光临寒舍。”韩信出门笑着说:“我这辈子怎么混的,竟然和樊哙这般人为伍了。”皇上经常喜欢和韩信议论将军们的高下,认为各有长短。皇上问韩信:“像我的才能能统率多少兵马?”韩信说:“陛下顶多也就统率十万。”皇上不服气心想这么少,就反问道:“你怎么样?”韩信自信地回答说:“我是多多益善。”皇上笑着说:“多多亦善,为什么还被我俘虏了?”韩信说:“陛下不能带兵,却善于驾驭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俘虏的原因。况且陛下的才能是上天赐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韩信听了很高兴。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陈豨被任命为钜鹿郡守后,向韩信辞行。韩信拉着他的手避开左右侍从在庭院里漫步。韩信仰望苍天叹息道:“您愿意听听我的知心话吗?我有些心里话想跟您谈谈。”陈豨说:“一切听任将军吩咐!”韩信说:“您管辖的地区,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而您,是陛下宠信的臣子。如果有人告发说您反叛,陛下一定不会相信;但一再告发,陛下就未必不相信了,而且肯定是大怒,亲自率兵前去围剿。我这时为您在京城做内应,到时候让他进退不能,号召其他诸侯夹击他,天下就是咱们的了。”陈豨一向知道韩信的雄才大略,对他深信不疑,说:“我一定听从您的指教!”
  后来,陈豨因害怕受到谗言而死,果然起兵反叛。皇上亲自率领兵马前往,韩信托病没有随从,他暗中派人到陈豨处说:“只管起兵,我在这里协助您。”韩信就和家臣商量,夜里假传诏书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打算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部署完毕后,就等待着陈豨的消息,借机发难。韩信的一位家臣得罪了他,韩信把他囚禁起来,打算杀掉。这个家臣的弟弟连夜上书,向吕后告发了韩信准备反叛的情况。吕后打算把韩信召来先下手为强,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和萧何谋划,令人假装从皇上那儿来,说陈豨已被俘获处死,列侯群臣都前来祝贺。起初韩信仍然不想去,萧何就亲自上门欺骗韩信说:“做臣子的即使有病,也要强打精神进宫祝贺才是。否则皇帝怪罪下来,你也没什么好处的!”韩信向来对这个发现自己的萧何,怀着知遇之恩,不好再推辞了。于是进宫,吕后立即下令武士把韩信捆起来,在长乐宫的钟室杀掉了。韩信临死时说:“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以至被小人所骗,这难道就是天意吗?”
  蒯通辩高祖
  刘邦从平叛陈豨的军中回到京城,见韩信已死,又喜又忧,问道:“韩信临死时说过什么话?”吕后说:“韩信说悔恨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高祖说:“那人是齐国的说客,竟敢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来。一定要惩处他!”就诏令齐国捕捉蒯通。
  蒯通很快被抓带到高祖面前,高祖说:“你曾经唆使淮阴侯反叛吗?”蒯通回答说:“是。我的确教过他,那小子不采纳我的计策,所以自取灭亡。假如那小子采纳我的计策,陛下怎能够灭掉他,自己安然无恙呢?”皇上十分生气,心想你都死到临头了还这么嚣张,说:“来人啊,给我煮了他。”蒯通叫道:“唉,皇上且慢,我实在冤枉啊!”高祖非常纳闷问道:“你唆使韩信造反,有什么冤枉?”蒯通急忙说:“秦朝法度败坏,政权瓦解的时候,山东六国大乱,各路诸侯纷纷起事,一时天下英雄豪杰像乌鸦一样聚集起来。秦朝失去了它的帝位,天下豪杰都来抢夺它,只有才智高超、行动敏捷的人才能率先得到它。
  “狗对着尧狂叫,并不是尧不仁德,而是因为他不是狗的主人。当时,我只知道有个韩信,并不知道有陛下。况且天下磨刀执刃,想干陛下所干的事业的人太多了,只是力不从心罢了。您能够把他们都煮死吗?”高祖听后很赞赏他的口才,心想也对,就赦免了蒯通的罪过。
  第111节:新读史记(下卷)(111)
  重整河山
  韩王信,是战国时候韩襄王的庶孙,他身高八尺五寸,仪表堂堂。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以后,燕、齐、赵、魏等国都已经拥立了新王,项梁也已经拥立了楚怀王。原来的诸侯国之中,唯独韩国后继无人。因此,诸侯们确立了六国时期韩国的庶公子横阳君韩成为韩王,希望依靠他来安抚韩国原有的领土。项梁战死定陶以后,韩王成投奔了楚怀王。刘邦率军攻打阳城,同时命令张良以韩国司徒的身份收服韩国的故土。张良在略定过程中找到了后来的韩王信。刘邦便任命他为韩国的将军,率军跟随自己进入了武关。
  灭亡秦朝以后,项羽重分天下,刘邦被封为汉王。后来,韩信跟随他进入关中,他劝刘邦说:“项羽把好的土地都分封给自己的亲信将领,唯独大王被封在这边远的地方,等于是降职。您的士兵都是山东人,时刻期盼着返回家乡。如果您现在乘着士兵们锐气正盛,向东进军,就可以争夺天下啊!”这些话正中汉王的下怀,从此把他看作了心腹。不久,刘邦回师平定三秦,答应韩信说日后会封他为韩王。于是,刘邦任命韩信为韩国的太尉,率军去攻取韩国的领土。
  项羽分封的诸侯王纷纷前往自己的封国,而韩王成因为没有跟随他作战、没有军功,并未被遣回自己的封国,被改封为列侯。后来,项羽听说刘邦派遣韩信去攻取韩地,便急忙封当初自己巡视吴县时候的旧交县令郑昌为韩王,让他去抗击汉军。汉二年,韩信攻占了韩国的十余个城邑。刘邦到达河南郡以后,韩信借势猛攻郑昌的驻地阳城。郑昌投降以后,刘邦封韩信为韩王,命令韩信率军跟随自己的左右。次年,刘邦撤出荥阳,韩信、周苛等人留守。不久,楚军攻下了荥阳,韩信投降,但是很快偷偷地又逃回了汉王营地。刘邦不计前嫌,再次封韩信为韩王,韩信终于跟随刘邦打败了项羽,平定了天下。汉五年的春天,韩信接受了汉朝的符节,被正式封为韩王,定都颍川。
  叛逃匈奴
  次年春天,刘邦认为韩信有武才,而他所辖的地区是天下的要害,虽然相信他不会叛变,但是为了国家的安全、稳定,刘邦下诏,调遣韩信管辖太原以北地区,防御匈奴,定都晋阳。后来,韩信上书说:“韩国毗邻边界,匈奴屡次入侵。晋阳(今山西太原)距离边塞遥远,不便于指挥防御,所以,臣请求迁都马邑(今山西朔县)。”刘邦答应了韩信的请求。这年秋天,匈奴的冒顿单于率领重兵围攻韩信,韩信十分被动,便多次派遣使臣到匈奴去谋求和解。刘邦出兵解救韩信,但是得知他曾经多次派使者出使匈奴,便怀疑他有异心,还派人责问他。韩信害怕自己被杀,就与匈奴约定共同攻打汉军。反叛以后,韩信将马邑献出,投降了匈奴,并且帮助他们攻打太原。
  汉七年的冬天,刘邦御驾亲征韩信叛军,在铜堤(今山西沁县南)打败了他的军队,杀死了他的部将王喜,韩信本人跑到了匈奴地区。他的部将白土县人曼丘臣、王黄,拥立六国时候赵王的后代赵利为王,收编了韩信的散兵,与韩信以及冒顿单于谋划着攻打汉军。不久,冒顿派遣左右贤王率领一万多骑兵,会合王黄等人,屯兵在广武以南。后来,这支军队到达了晋阳,在与汉军的交战中失利,接着又在离石失利。
  很快,匈奴又在楼烦西北聚集了兵马,刘邦派遣车马军击败了他们。战争的态势朝着有利于汉军的方向发展。刘邦以为自己多次击败匈奴军队,觉得他们不堪一击,一听说冒顿单于驻扎在代谷,便派人去侦查情况。想一劳永逸地消灭匈奴,平定边患。于是,刘邦率军从晋阳到了平城(今陕西省大同市东北)。谁知他刚登上了城外的白登山,就被匈奴的大军包围。后来,刘邦派人用大礼贿赂匈奴的王后。王后替他向单于说情,刘邦才得以冲出包围,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登之围。两国分别罢兵,以后的日子里,韩信替匈奴带兵,时常地侵扰汉朝的边境。
  韩信之死
  汉十年,韩信命令部将王黄等人游说、陷害汉朝的代国国相陈豨,迫使陈豨反叛。次年的春天,韩信又伙同匈奴骑兵屯驻参合,抗拒汉军,为了对抗汉朝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思。于是,汉朝派遣柴将军去攻打他们。
  第112节:新读史记(下卷)(112)
  柴将军到达预定地区,先是写信给韩信,信中说:“当今陛下宽厚仁慈,诸侯之中即使有反叛、逃亡的,只要他们改邪归正,再度归附,陛下还是会恢复他们原来的职位与称号的,不会加以诛杀,这您是知道的。如今,您因为战败才逃亡到匈奴,这不是大罪,希望您赶快自觉地前来归附!”
  韩信则回书说:“陛下把我从一介平民提拔成一国之主,这是我的荣幸。当初,荥阳战役,我不能英勇就义,被项羽俘虏,这是我的第一条罪过。后来,匈奴围攻马邑,我不能固守,弃城投敌,这是我的第二条罪过。现在,我反而为敌寇带兵,准备与将军您决死一战,这是我的第三条罪过。从前,文种与范蠡没有任何罪过,竟然免不了一死一逃;如今,我对天子犯有三条罪过,却想要苟活于人世,我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我逃避在荒山野谷之间,日夜向蛮夷乞讨过活。我想回家的心情,就好比瘫痪的人想要站起身,失明的人想要复明一样迫切。但是,形势是不容许我这样做的。”于是,双方交战。结果,柴将军将参合的匈奴军队击败,并且杀死了韩信。
  韩王后裔
  韩信进入匈奴地区的时候,他的太子与他一同前往。一行人到达了颓当城以后,韩信的王后又为他生下了一个王子,韩信便给他取名为韩颓当。不久,太子的妻子也生下了一个男婴,韩信为他取名叫韩婴。到了汉文帝十四年,韩颓当与韩婴率领他们的部属投降了汉朝。汉文帝封韩颓当为弓高侯、韩婴为襄城侯。吴、楚等七国之乱的时候,弓高侯参加了朝廷的平乱之战,由于奋勇杀敌,战功高过其他将领而受到了奖赏。后来他的侯位传给了儿子直到孙子。但是,由于他的孙子没有后代,爵位从此就失去了。
  韩婴的侯位也传到了他的孙子,但是,由于他的孙子犯了不敬的罪,爵位被免去。韩嫣,是韩颓当的庶孙,他得到汉武帝的崇信,声名和财富扬显天下。他的弟弟韩说,曾经两次被封为侯,多次获得将军的称号,死的时候是案道侯的爵位。他的儿子继位,一年多以后,因为犯法而被处死。又过了一年多,韩说的孙子韩曾被封为龙雒侯,接续了韩说的爵位,主持列祖列宗的祭祀,算是叛臣里,后裔最为幸运的一家了!
  卢绾受封
  卢绾是丰邑人,与刘邦是同乡。还都是平民的时候,卢绾的父亲与刘邦的父亲即后来的太上皇,关系就很亲密。后来,两家又在同一天生下了男孩,即刘邦与卢绾。这可是个大喜事,于是,乡里的人纷纷带着羊和酒来祝贺两家。刘邦和卢绾从小一起长大,他们一起读书、玩耍,十分要好,交情就像他们的父辈一样。两人到了成年的时候,乡里人都称赞两家父辈的友谊,儿子又生在同一天,而且长大以后又成了好朋友,便再一次带着羊和酒前来祝贺。
  后来,刘邦吃了官司,躲藏了起来,卢绾不但没有疏远他,还经常跟随他左右,尽一个好朋友的义气。刘邦在沛地起兵反秦的时候,卢绾以宾客的身份参加了进来。刘邦进入汉中以后,卢绾被任命为将军,经常在内廷陪伴刘邦。随后,刘邦率军东征项羽,卢绾以太尉的身份跟从。他可以自由出入刘邦的卧室,而刘邦赏赐给他的衣服、被褥和饮食等,也是最好的,其他大臣的待遇都比不上。即使是萧何、曹参那样忠心耿耿、立下汗马功劳的人,也只是因为刘邦需要他们,协助自己开拓汉家的事业,才会让他们享受到很高的礼遇,而至于感情上的亲密,谁都比不上卢绾在刘邦心中的地位。不久,卢绾被封为长安侯,长安,就是秦朝的都城咸阳。
  汉五年的冬天,刘邦已经打败了项羽,于是,他派遣卢绾率领着一支军队,与刘贾一起攻打项羽分封的临江王共尉,在击败共尉回师以后,卢绾又跟随刘邦攻打叛乱的燕王臧荼,臧荼兵败投降,到这时候卢绾才积累了些战功。刘邦平定了天下以后,分封了七个异姓的诸侯王,他本打算也将卢绾封王,但是因为卢绾的功劳,不如当时被封侯爵的人,刘邦恐怕封他为王,会招致群臣的不满和反对,就放弃了。等到卢绾收降了燕王臧荼,刘邦便下令所有的将相列侯,让他们推荐群臣中的有功之人来做燕王。群臣知道刘邦想要封卢绾为王,于是顺水推舟,纷纷进言说:“太尉长安侯卢绾,长年跟随陛下东征西战,功劳卓著,可以受封为燕王。”刘邦看到这些奏章,十分高兴,痛快地批准了。不久,刘邦正式册封卢绾为燕王,诸侯王之中,没有谁的宠幸可以与燕王相比。
  第113节:新读史记(下卷)(113)
  私心种下的隐患
  汉十一年的秋天,陈豨在代地举兵叛汉。刘邦亲征,到邯郸去攻打陈豨的主力部队,同时,因为燕国靠近代地,燕王卢绾奉命进攻陈豨东北部的军队,陈豨的形势十分危急。于是他派遣部将王黄,去向匈奴求救。同时,卢绾也派出使者张胜出使匈奴,扬言陈豨等人的叛军已经被汉朝打败,奉劝匈奴不要干涉汉朝的内政。张胜到达匈奴的时候,原燕王臧荼的儿子臧衍也逃亡到了那里。他与张胜很熟悉,便去见他,对他说:“先生受到燕国的重视,是因为您熟悉匈奴的情况,他们不能没有您的帮助。同样的道理,燕国能够存在这么长的时间,是因为诸侯们屡次反叛,战事连年不断,汉王需要燕国来帮他镇守边境,巩固他的天下。现在,燕王打算帮助朝廷迅速消灭陈豨等叛军,当叛军被消灭光以后,朝廷就该对燕国下手了。到了那个时候,先生恐怕就会成为阶下囚了。所以,您为什么不劝说燕王,叫他暂缓消灭陈豨叛军,而同时联合匈奴呢?凡事要留有余地,燕王就可以长久的保留他的王位了;如果朝廷出现紧急情况,这才正是燕王安定封地的好机会啊。”
  张胜认为臧衍的话很对,就私自请求匈奴,帮助陈豨叛军攻打燕国。卢绾发现匈奴没有听从自己的建议,反而协助陈豨攻打自己,于是怀疑张胜联合匈奴谋反,便上书请求将张胜灭族。但是,张胜回国以后,对卢绾详细说明了他这样做的原因。卢绾听后醒悟,就为张胜找了一个替死鬼,替换了他和他的家人,让他们充当联络匈奴的中间人。卢绾又派遣密使到达陈豨叛军的驻地,想叫陈豨长期流亡,以使战事连年不绝,自己的封地也就高枕无忧了。
  投降匈奴
  汉十二年,黥布反叛,刘邦率军东进。陈豨则时常带兵屯驻在代地骚扰汉军,刘邦十分恼怒,派出樊哙来攻打他。陈豨被打败,手下的部将也投降了汉军,他们把卢绾与陈豨私下里勾结的事情交代了出来。于是,刘邦派遣使臣到燕国传达诏令,想要召见卢绾了解情况,卢绾心里有鬼,就以生病为借口加以推辞。接着,刘邦派遣辟阳侯审食其、御史大夫赵尧去迎接卢绾,并且趁机验问卢绾的左右的人,查明事情的真相。因此,卢绾更加地害怕,他索性闭门不出,他对宠幸的臣子说:“现在,各位异姓诸侯王之中,只剩下我和长沙王吴芮。去年春天,陛下消灭了淮阴侯韩信,夏天,又诛杀了彭越,这都是吕后的计谋。如今,陛下身患重病,吕后执掌了大权。她是个妇道人家,怕大家不服她,自己站不住脚,总是想借故诛杀异姓王和大功臣,树立自己的威信。我打死也不能去朝廷,去了就回不来了!”接下来的时间里,卢绾还是宣称自己有病,而没有应召前往京城。
  后来,看到朝廷的压力越来越大,卢绾的左右亲信害怕受到连累,纷纷出逃,结果卢绾说过的话多少泄漏了出来。这些话传到了辟阳侯等朝廷使者的耳朵里,他们回京以后,将情况详细地报告给了刘邦。刘邦听后,十分恼怒。不久,汉朝得到一名匈奴的降者,那个人将燕王与匈奴之间的勾当,全部报告给了朝廷。这时,刘邦完全肯定了卢绾的反叛事实,便派遣樊哙去攻打燕国。卢绾自认为不是汉军的对手,便带着他的全部家属、宫人以及几千名骑兵,驻扎在了长城脚下,等待刘邦病愈,好亲自前往京城请罪,估计刘邦会顾及与自己的情谊赦免自己。但是不久,刘邦的死讯传来,卢绾悲哀、叹息,率领着这些人逃往了匈奴。匈奴单于厚待他,封他为东胡卢王。但是,卢绾的部众时常遭到当地游牧部族的欺凌、掠夺,他们的归心强烈。一年多以后,卢绾在匈奴地区去世。
  吕后当政的时候,卢绾的妻子和儿女率领部众逃出匈奴地区,重新归降了汉朝。那时,吕后正好生病,不能接见他们,便安排他们住在燕王在京的官邸里。不久,吕后打算亲自设宴接待他们,但是却不幸病逝了。后来,卢绾的妻子也病死在京城。汉景帝中元六年,卢绾的孙子卢他之,以匈奴东胡王的身份归降汉朝,被朝廷封为亚谷侯。
  第114节:新读史记(下卷)(114)
  陈豨的背叛
  陈豨是宛朐人,史书中没有记载他是如何跟随刘邦的,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高祖十分宠爱他。高祖七年的冬天,韩王信造反,逃入了匈奴,更过分的是,他竟然不断地怂恿匈奴侵袭汉境,向汉朝示威,北部边防一再告急。刘邦坐不住了,御驾亲征,前往燕地剿灭叛军,没想到一时轻敌遭遇了白登之围,被几十万匈奴骑兵团团围住,多亏陈平献计方得以逃脱。他从平城狼狈地返回京城以后,意识到以现在的国力,自己根本没法抗衡匈奴,只能忍气吞声。所能采取的办法,也只有加强边境的防守,暂时把匈奴人挡在边外而已。于是就将自己的亲信陈豨封为列侯,让他以赵国相国的身份统帅、监督赵地、代地的边防军。所以陈豨几乎掌管了汉朝整个的北边防务,成为当时权势赫赫的人物。
  后来,陈豨曾经向皇帝告假,回家休息了一段时间。经过赵国的时候,赵国的相国周昌看见陈豨很能摆场面,随从车队竟然有千余辆车子,他的宾客无数,将邯郸所有的官府、宾馆都住满了。平时,陈豨用民间的礼节,亲切地接待自己的宾客,也不摆官架子,总是殷勤地来招待他们,这让周昌非常担忧。于是,陈豨回到代地以后,周昌便上书刘邦,请求被召见。周昌见到刘邦以后,便将自己关于陈豨的所见所闻,详细地报告给了刘邦,认为陈豨独揽兵权在外数年,培植私人势力,恐怕将来会危害到朝廷。刘邦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就派人前往代地,核实陈豨的宾客在财物等方面的违法乱纪情况,想借此打压一下陈豨,叫他收敛起来,专心为汉朝守边。有很多案子牵连到了陈豨本人,因此,陈豨感到害怕,便暗中派宾客去联络叛臣韩王信的部将王黄、曼丘臣,正好这些叛将也有意与陈豨结盟,双方一拍即合,达成了共识。高祖十年的七月,太上皇去世,刘邦派人诏令陈豨进京吊唁。陈豨认为刘邦要除掉自己,于是找借口推诿,经过两个月时间的准备,联合王黄等人举兵造反。他自立为代王,率军攻掠赵地、代地。
  高祖的妙计
  刘邦听说了陈豨造反的消息,虽然震惊但心里是有准备的,马上采取措施。首先特赦了赵、代两地被陈豨的威势所胁迫而加入叛军的官吏与兵士,分化陈豨的力量。然后,刘邦御驾亲征,来到了邯郸。在那里,他高兴地说:“陈豨没有率军南下,控制邯郸地区的漳水,却北上去坚守邯郸。由此可知,他不会有什么作为。”赵相国周昌奏请斩杀常山郡的郡守和郡尉,他说:“常山郡有城池二十五座,陈豨反叛以后,朝廷失去了其中的二十座。可见,这里的郡守和郡尉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刘邦问道:“这些官吏参加了叛军吗?”周昌回答说没有。刘邦认为这是汉军兵力不足无法抵御造成的,就赦免了他们,官复原职。
  接着,刘邦问周昌说:“赵地有没有能够担当将领的壮士?你给我带来看看。”周昌于是就推荐了四个人。很快,这四个人前来拜见刘邦,刘邦却突然破口大骂道:“你们这样的毛头小子,能够担任将领吗?”四个人战战兢兢,十分惭愧地跪在地上。但是,刘邦还是给他们各一千户的封赏,任用他们做了将军。这令刘邦左右的人十分不解,他们进谏说:“当初,跟随陛下进入蜀汉地区,征伐楚国的有功之臣还没有全部地得到封赏。现在,这四个人只是因为周昌的引见就得到了封赏,皇上这么做不是让功臣们寒心吗?”刘邦笑了笑,回答说:“你们不知道其中的原因。陈豨反叛以后,邯郸以北就被叛军占据了,我们控制不了那些地区,要夺回来可是要费很大的力量。我用紧急文书征集天下的军队,却没有人听令前来援助镇压反叛,如今,我手下除了中央的军队,就只有邯郸城内的地方军队罢了,这些军队明显是不够的。所以,我为什么要吝惜这些封赏,不用它来抚慰赵国的子弟赢得人心呢?这样赵国的臣民就会听从朝廷的命令,与叛军分道扬镳,到那时咱们就差不多赢定了!”左右的人听后,都认为刘邦的做法很高明。不久,刘邦问周昌等人说:“陈豨任命了谁做他的将领?”周昌回答说:“是王黄和曼丘臣,他们从前都是商人。”刘邦胸有成竹地点了点头:“商人重利,立场总是不坚定,用这样的人为将,陈豨也确实没有什么大作为!”随后,他悬赏千金来缉拿这两个人及其部下。
  第115节:新读史记(下卷)(115)
  高祖十一年的冬天,汉军在曲逆城下击杀了陈豨的部将侯敞和王黄,又在聊城打败了陈豨的部将张春,斩杀叛军万余人。太尉周勃进军平定了太原郡和代郡。十二月,刘邦亲率军队攻打东垣,没有攻下来,守城士兵见状十分嚣张,竟然辱骂刘邦,刘邦气得几乎吐血。后来,东垣孤立无援最终投降,曾经辱骂刘邦的士兵被杀头,而没有辱骂刘邦的士兵则被在额头上刺字,谁让他们对皇帝大不敬呢!不久,刘邦下令,将东垣改名为真定。而刘邦所悬赏缉拿的叛军部将,大多数人都被生擒。因此,陈豨的叛军逐渐地瓦解,最终溃败,陈豨已经山穷水尽了,只剩下少量人马负隅顽抗。
  大局已定,刘邦就回到洛阳。他下诏说:“代地位于常山的北面,而赵国却隔山治理它,实在是不方便。”于是,刘邦将代地从赵国统辖中划分出来,把皇子刘恒封为代王,建立了代国,建都在中都,并且把雁门郡同时划入。一年以后,将军樊哙率领军队在灵丘杀死了陈豨,基本稳定了北部边境。北方的异姓王和掌权派这样也清理干净了,在那里刘氏牢牢控制了政权,基本上没有再发生叛乱。
  群雄并起
  田儋是狄县人,战国时齐王田氏的同族。齐国被秦国灭掉之后,大部分皇亲国戚虽然没有了权势,成为了平民,但仍然保留了过去的荣耀和地位,都变成了地方的望族,所以田儋的堂弟田荣、田荣的弟弟田横在齐地很得人心。
  陈胜起义后,派大将周巿向东攻打狄县,狄县县令忠于秦朝固守县城,周市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攻破城池。田儋眼看着急,心生一计假装绑住自己的家奴,带领着手下的年轻人请求面见县令,要求县令允许自己当着他的面杀死有罪的家奴。县令信以为真接受了要求,等到拜见的时候,他们乘机杀死了县令,然后又召集有势力的官吏和年轻人说:“各地诸侯都已经纷纷反秦自立,齐地是古代的诸侯国,而我田儋是齐王田氏的同族,应当为王。”众人都表示拥护支持。于是,田儋自立为齐王,起兵攻打周巿。周巿的军队不敌撤走以后,田儋乘机带兵东进,平定了齐国故地。
  此后,秦将章邯带兵在临济围攻魏王咎,魏王派人到齐国求救。齐王田儋亲自带领军队援救魏国。章邯见到魏齐军队有些战斗力,士气也很旺盛,估摸着要打败他们并不容易,于是心生一计,准备在夜间偷袭,他让兵马口中衔枚,趁夜幕的掩护突然袭击沉浸在梦乡的齐魏联军,联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瞬间就被击垮了,田儋趁混乱逃了出来,却在临济城下被秦军追上杀死了。田儋的堂弟田荣收集田儋的余部向东逃跑到了东阿。
  齐国人听说田儋战死的消息之后,于是拥立战国时齐王田建的弟弟田假为齐王,田角为丞相,田间为大将,来防备诸侯的骚扰和抵御秦军的进攻。田荣在败逃东阿的时候,章邯随后进行围追阻截,眼看着撑不住了。项梁听说田荣的形势危急,于是就领兵来到东阿城下,一举击败章邯,解救了田荣。田荣觉得自己的家族为了齐国拼死拼活的,死了这么多人,就算没有功劳也是有苦劳吧。你们这些人竟私自立那个什么都没干的田假为齐王,太可恶了,简直没有把我放在眼里,于是就带兵回去,攻击齐王田假,田假逃到楚国,丞相田角逃到赵国。田角的弟弟田间在此以前已到赵国求救,也就留在赵国不敢回去了。田荣于是立田儋的儿子田巿为齐王,自任丞相,田横为大将,平定了齐地。
  齐楚恩怨
  项梁派遣使者通报齐国和赵国,要两国共同发兵攻打章邯。田荣对赵国和楚国包庇自己的敌人十分不满,说:“如果楚国不杀死田假,赵国不杀死田角、田间,那我们就绝对不会出兵的。”楚怀王不干了,心想你们凭什么要挟我们,愤愤地说:“田假在位的时候与我们是同盟,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来投靠我们,为了齐国出兵就杀了他,我们岂不是很不仗义,就这么听你们的话也太没面子了!这种事我们不做!”赵国也不愿意用杀田角、田间来和齐国做交易。齐人又说:“手被毒蛇咬了不想丧命就要砍掉手,同样脚被毒蛇咬了就要砍掉脚。倘若不这样的话,就等死吧!现在田假、田角、田间对于楚国、赵国来说,并不是手足骨肉之亲,也没什么利用价值,你们不杀掉他们,只会让我们怀疑你们想颠覆我们的政权!为了表示诚意,就得杀了他们。否则若是秦朝缓过气来重新统一天下的话,那么不仅我们自己会遭到侮辱,而且连祖坟恐怕也要被人挖出,这样做孰轻孰重,希望你们看清楚。”然而楚国、赵国就是不肯答应齐国的要求,齐王非常生气,最终不肯出兵援救。章邯借机偷袭楚军,杀死了项梁。项梁的侄子项羽由此非常怨恨田荣。
  第116节:新读史记(下卷)(116)
  等项羽入关灭秦,分封诸侯王时,他把齐王田巿改封为胶东王,治所在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齐国将领田都因跟随项羽救赵,接着又进军关中,因此项羽立田都为齐王,治所在临淄(今山东临淄东)。原来齐王田建的孙子田安,在项羽渡河救赵的时候,攻下了济北多座城池,然后带兵投降了项羽。项羽因此立田安为济北王,治所在博阳(今山东泰安东南)。田荣因为违背项羽不肯出兵援助楚、赵两国攻打秦朝,因此没有被封为王。赵国将领陈余也因为失职,没有被封为王,于是这两个人都很怨恨项羽。
  田氏叛楚
  项羽回到楚国后,田荣派人带兵帮助陈余,让他在赵地反叛项羽,田荣自己也发兵抗击田都,田都逃到楚国。田荣又扣留了齐王田巿,不让他到胶东的治所,要他留下来一起反抗项羽。田巿手下的人说:“项羽强大而凶暴,既然他封您做胶东王,那您应该到自己的封国胶东去,若是不去的话,惹怒了项羽,恐怕您会有生命的危险。”田巿非常害怕,于是就逃跑去胶东。田荣得知后,感觉被自己的侄子出卖了,勃然大怒,急忙带人追赶齐王田巿,在即墨把他杀死。田荣回头又攻打济北王田安,把他也杀死了。于是田荣自立为齐王,占有了全部的齐国旧地。
  项羽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十分恼怒,于是起兵北伐齐国。田荣哪里是项羽的对手,被打得大败,逃跑到平原,平原人趁机把田荣杀死,以献媚楚王。其后,项羽烧毁并荡平了齐国都城的城池,所过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齐国人无法忍受,互相聚集起来攻击楚军。田荣的弟弟田横,收募齐国的散兵,得到好几万人马,在城阳攻打项羽。
  而在这时,汉王刘邦带领诸侯的军队击败楚军,进入彭城,从背后给了项羽一刀。项羽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顾不得田横了,马上撤军而去,在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对汉兵发起攻击,接着又与汉军多次交锋,在荥阳相持不下。田横得以喘息,再次收复齐国大小城池。他立田荣之子田广为齐王,自任丞相辅佐田广。田横专断国政,所有政事,无论大小,皆由田横裁决。
  落魄海岛
  田横在齐国专政三年之后,楚汉战争也到了关键的时候,汉王大力开展外交活动,派郦食其到齐国,说服了齐国归顺汉朝。田横答应之后,就放松了对汉军的防备。韩信趁机带兵袭击了齐国,接着又打败了齐楚联军,平定了齐地。齐王田广战死,田横逃到了彭越军中。
  汉王刘邦消灭项羽后,自立为皇帝,封彭越为梁王。田横害怕被杀,就带领他的部下五百多人逃入海中,居住在一个小岛之上。刘邦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认为田横兄弟原来平定过齐国,在齐国的声望很高,而且那里的贤士大都依附于他们,如今,如果让他们流落在海中,而不加以收揽的话,以后恐怕难免生出祸患。刘邦因此派使者赦免田横之罪,并且召他入朝。田横顾虑重重,辞谢说:“我曾经烹杀了陛下的使者郦生,现在我又听说郦生的弟弟郦商是一个很有才能的汉朝将领,我恐怕没法面对他,不敢奉诏进京。请求您允许我做一个平民百姓,待在这海岛上过些平静的日子吧。”使者回来报告,高祖立刻下诏给郦商说:“齐王田横将要到京,谁要敢动一下他的随从人员,立刻满门抄斩!”接着又派使者拿着符节,把皇帝下诏郦商的情况告知田横,并说:“田横如果奉诏来京,最大可以封为王,最小也可以封为侯;若是不来的话,就派军队消灭你们。”田横没有办法,于是和他的两个门客一块儿乘坐驿站的马车前往当时的汉都洛阳。
  誓不为汉臣
  在离洛阳三十里远一个叫尸乡的地方,田横对汉使说:“作为人臣拜见天子,应该沐浴更衣。”于是田横就住下来准备。田横私下对他的门客说:“我田横起初和汉王都是南面称孤的大王,而现在汉王做了天子,而我田横却成了亡国奴,而且要北面称臣侍奉他,这本来就是莫大的耻辱了。更何况我烹杀了郦商的兄长,再与他来并肩侍奉同一个主人,纵然他害怕皇帝的诏命,不敢动我,难道我心里就没有愧疚吗?另外,皇帝召我来京的原因,不过是想见一下我的面貌罢了,我受不了那种耻辱。如今皇帝就在洛阳,现在我割下我的头颅,你快马飞奔三十里送给皇帝,我的容貌还不会改变,还是能够看一下,我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说完之后,他就自刎了。
  第117节:新读史记(下卷)(117)
  两个门客手捧他的头,跟随使者飞驰入朝,奏知汉高祖。汉高祖感叹道:“哎呀!能有此言此行,真是了不起呀!从平民百姓起家,兄弟三个人接连为王,真是贤能的人啊!”汉高祖忍不住为他流下了眼泪。高祖拜田横的两个门客为都尉,派两千名士卒,以诸侯王的丧礼安葬了田横。
  安葬完田横之后,两个门客在田横墓旁挖了墓室,然后自刎,倒在墓中,追随田横而去。汉高祖听说此事之后,大为吃惊,认为田横的门客肯定都是贤才。又听说田横手下还有五百人在海岛上,派使者召他们进京,打算都让他们做官。这五百人进京之后,听说田横已死,他们也一起自杀了。刘邦更加震惊了,在那个尔虞我诈、没有忠诚的时期,世间竟有如此的臣子,太令人惊讶了!
  安邦虎将
  驰骋沙场,威风凛凛。
  运筹帷幄,攻城略地。
  性格各异的将军,共同维护着国家的安定,支撑着帝王的扩张。
  大战的开端
  白起,眉邑人,出身富贵,因为作战勇敢、谋略过人而受到秦昭王的重用。昭王十三年,白起担任秦国的左庶长,同年,昭王的舅舅穰侯魏冉出任秦国宰相。次年,白起领兵在伊阙山大败韩、魏联军,杀敌二十四万,占领了五座城池,军功卓著,被封为国尉。此后,他又升任大良造,率军重创了魏国、楚国的军队,还率军攻取了楚国都城郢,占领了楚国的半壁江山,使得白起声名大振,又被封为武安君。随后的数年里,白起又为秦国立下了许多战功,拓展了大片的领土。
  秦昭王四十五年,白起率军夺取了韩国的野王县,就此,韩国中心地区通往边郡上党郡的道路被切断。韩国的上党成了孤悬在外的小岛,郡守冯亭经过权衡,决定投降赵国。赵王和平原君贪图眼前利益,接受了上党郡。
  两年以后,秦国派遣左庶长王龁进攻韩国,夺取了上党郡。当地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王命令赵军进驻长平,安抚流民。不久,王龁率军进攻赵军,廉颇将军临危受命,出任赵军前线统帅。在起初的战斗中,秦军战斗力非常强,赵军屡战不利,丢失了两座城堡,有四名都尉被俘,士兵也伤亡惨重。经验丰富的廉颇知道硬拼不是办法,于是改变战术,命令赵军修筑壁垒,就地坚守。虽然秦军攻破了赵军西线的壁垒,但是,他们对于赵军的主壁垒却无可奈何。秦军的后勤供应逐渐紧张,而他们的数次挑战都没有得逞,形势不妙。于是,秦国采用了丞相范睢的计策,施行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扬言说:“秦军最害怕马服君之子赵括担任赵军统帅,廉颇老了,对付他很轻松,如果赵括来了,秦军只有退兵了。”赵王原本就对前线赵军的接连失利和廉颇的坚守不战十分不满,再加上底下人如洪水般的议论,于是,他下令撤换了廉颇,改任赵括为前线统帅。秦王闻讯,便暗中把名将白起派往长平前线,接替了王龁,担任上将军,同时下令军中严守白起到来的消息,违令者立即处死。
  长平之战
  赵括到任以后,由于年轻气盛,面对秦军的挑战,他当即率军出击。于是,白起命令秦军假装败逃,引诱赵括追击,同时在后方隐秘的地方设置好了包围圈,就等赵括自投罗网了。赵括不知是计,率领赵军主力追击秦军诱兵,结果陷入了秦军的包围圈。同时,白起派出两路奇兵,一路截断了赵军的粮道,另一路阻断赵军主力与大本营的联系。赵括闻讯,便率军强攻秦军壁垒,不但没有攻破秦军的防线,反而被秦军派出的轻骑部队打得大败。于是,赵括命令士兵就地修筑堡垒固守,等待援军的到来。秦王听说赵军被包围,便亲自前往河内地区督战,他下令赏赐百姓爵位一级,征调全国十五岁以上的男子从军,将他们悉数派往长平,全力拦截赵国的援兵。
  被围的赵军主力断粮四十六天,军营里伤者无数、景象十分悲惨,士兵们饥饿难耐,甚至用死去战友的骨肉来充饥,军队的士气相当低落,而援军又迟迟未到。于是,赵括打算做殊死的搏斗,他把军队分成四队,命令他们轮番的进攻秦军的壁垒,企图打通通往大本营的归路。但是,赵军始终不能成功突围。于是,赵括亲自率军冲锋陷阵,希望拼出一线生机,但是他却不幸被秦军的强弩击毙。赵军失去了统帅,军心涣散,斗志全无,四十余万人全部投降了秦军。长平战役以秦军的大获全胜而告终。但是,白起并没有放松自己,他盘算道:“之前,秦军夺取了上党,当地人不愿意做秦国百姓而归附了赵国。赵国的士兵反复无常,如果这四十余万降兵作起乱来,恐怕秦军难以应付。”于是,他采取欺骗的手段,把投降的赵军全部坑杀,只是释放了其中年龄较小的二百四十人回国。对此,全天下都大为震惊。
  第118节:新读史记(下卷)(118)
  将相间的隙怨
  秦昭王四十八年十月,秦军再一次平定了上党郡。秦军分兵两路,一路由王龁率领,攻取了皮牢,另一路由司马梗率领,平定了太原。秦军打到自家门口了,韩国、赵国相当恐惧,他们派遣说客苏代,携带厚礼到秦国游说宰相范睢。苏代问范睢说:“白起是否擒获了赵括?”范睢肯定地回答了他。苏代又问道:“秦军是否打算再次围攻邯郸?”范睢再次肯定地回答。于是,苏代说道:“如果赵国灭亡,那么,秦王就可以称霸天下了,白起就位列三公。白起为秦国攻占了七十多个城邑,南面平定了郢都、汉中,北面消灭了赵括的军队,即使是周公、吕尚的功绩也不过就是这样了。如今,赵国一旦被灭,白起的功勋一定可以位列三公,到时候,您甘心居于他之下吗?况且,赵国灭亡后,土地也会被其他诸侯国瓜分完毕,到时候您是不会得到任何加封的。因此,您不如劝说秦王割取韩国、赵国的土地,与它们讲和,不要成就白起的功业,危害到自身将来的利益。”没想到习惯离间别人的范睢竟中了苏代的离间计,还很认同苏代的话,去对秦王说:“我国的将士久经厮杀,都很疲劳了,所以,臣建议大王趁势答应韩国、赵国的割地请求,与它们讲和,趁此修整我国的军队,为以后再攻打他们做好准备。”秦王听从了范睢的意见,便与韩国、赵国媾和。不久,秦王命令白起退兵回国,白起眼看着胜利从手中流走,十分惋惜。回国以后,他得知媾和是丞相范睢的建议,便十分地怨恨他,于是,二人之间产生了嫌隙。
  白起之死
  同年九月,秦国再次出兵,派遣五大夫王陵率军进攻邯郸。当时,白起生病,不能领兵,只得留在咸阳修养。秦军在这次战役中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战果;相反,战斗进行地极其艰苦,赵军顽强抵抗,秦王虽然派去了援军,但是,王陵军队的进展依然十分缓慢。白起身体康复以后,秦王打算派他去前线代替王陵指挥。白起却说:“邯郸城池坚固,赵军殊死搏斗,实在是不容易攻下来。况且,其他国家的援兵一天天地到来,这些诸侯王怨恨秦国已经很久了,他们早就想攻打我军,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我军虽然在长平大败赵军,但是自身也损失过半,国内也因为征战而空虚。如今,我军跋山涉水地去攻取别国的都城,而敌军是里应外合、内外夹击,所以,我军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了。希望大王立即下令撤军吧。这样做还来得及!”秦王认为白起不肯从命是在推诿,便让丞相范睢去动员他。白起本来就怨恨范睢,这一次,他见到范睢前来为秦王游说自己,就更加愤怒了。结果,他更不肯参战,并且借口再次生病而闭门不出。
  秦王没有办法,就派遣王龁代替了王陵。但是,八九个月以后,秦军依然没有拿下邯郸。同时,楚国的春申君和魏国的公子无忌,率领几十万援军进击秦军,秦军损失很大。白起在后方闻讯,颇有点儿幸灾乐祸地说:“当初,秦王没有听从我的劝告,现在怎么样啊?”秦王听到了这些话,十分气愤,于是,他硬要白起参战,而白起借口自己重病不起,第三次拒绝了命令。而范睢又去动员白起,无异于火上浇油,局面就更僵了。秦王终于忍无可忍,罢免了白起,把他降为士兵,强令他移居阴密,实际上就是被发配了。白起还是借口生病,而迟迟没有出发。三个月以后,诸侯的联军加强了进攻秦军的强度,秦军连战连退,从邯郸到咸阳,报告紧急军情的特使几乎每天都有。秦王越发愤怒,便派人催促白起上路,决不让他留在咸阳看自己的笑话。
  白起没有办法,只得动身。他起程后不久,范睢等大臣便对秦王说:“白起迁居的时候,表现地还是很不服气,相当有怨言。阴密地方偏远,朝廷控制力较弱,如果他有异心,将对大王不利。”秦王于是派使者追赶白起的车队,在咸阳城以西十里的杜邮追上了他。随即,使者秉承秦王旨意,赐给白起一把利剑,命令他自尽。白起对天怒吼,说道:“苍天啊!我白起究竟做了什么,以至于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啊?”过了很久,他又平静地说:“我是该死啊。长平一战,赵军四十余万士兵投降,我用欺诈的手段把他们悉数坑杀。这样的罪孽,足够上天叫我死了。”于是,他含泪自尽。白起死后,秦国百姓认为他的死并不是由于自己的罪过,便都很怜悯、怀念他。此后的每年里,秦国的城乡都为他举行祭祀活动。
  第119节:新读史记(下卷)(119)
  显赫家族
  蒙恬的祖先是齐国人。蒙恬的祖父蒙骜,在齐国没有出路,就来到秦国侍奉秦昭王,官做到上卿。秦庄襄王时,蒙骜担任秦国的将领,他率兵向东攻打韩国、赵国、魏国,战功卓越。蒙骜的儿子叫蒙武,蒙武有两个儿子分别叫蒙恬和蒙毅。蒙恬曾做过狱讼记录工作,并负责掌管有关文件和狱讼档案。公元前224年,蒙武作为秦军偏将,和王翦一同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杀死了项燕。公元前223年,蒙武又攻打楚国,俘虏了楚王,立下了赫赫战功。
  公元前221年,蒙恬由于出身将门,正式做了秦国的将军,他率兵攻打齐国,大败齐军。蒙恬赶上了统一战争这趟末班车,从而积累了功勋,有了飞黄腾达的资本。成了王氏家族外另一重要力量。王翦功勋卓著,但也功高震主。从对楚战役中就可见始皇已有打压之心。蒙恬的出世,正好给了始皇一个平衡力量的机会。后来秦王授给他内史的官职。
  秦国兼并天下后,就派蒙恬带领三十万人大军,向北驱逐戎狄,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土地。蒙恬又利用地理形势,设置要塞,修筑了长城。长城东起辽东郡,西至临洮,延绵万余里,即今日倘存的“万里长城”。蒙恬带兵守疆十余年,不顾烈日寒霜,风风雨雨,任劳任怨,威震匈奴,北疆国防坚固,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因此深得秦始皇的信任。秦始皇特别尊重推崇蒙氏家族,赏识他们的才能,对他们表示了充分的信任。蒙毅官至上卿,外出陪同秦始皇时,与始皇坐同一辆车子,回到朝廷就侍奉在国君跟前,皇帝的宠爱简直可以说是到了过分的地步了。蒙恬在外担当着军事重任,蒙毅经常在朝廷出谋划策,一文一武成为朝廷内外的中流砥柱,二人更是对秦始皇忠心耿耿,受到的皇恩也是没的比,其他的将相们没有敢和他们争宠的,蒙氏家族可谓是盛极一时。
  结怨赵高
  赵高是赵国王族的远亲,然而身世却十分可怜。他的父亲原本是赵国宫里的内侍,因为触犯了在后宫“私通”的大忌,被阉割了,连累了赵高兄弟几人,也被阉割成宦官,他的母亲因为犯法而被处以刑罚,所以他们的地位都很卑贱。赵高不甘心世世为贱奴,当然想“有所作为”,就跑到了秦国。赵高的目光十分敏锐,知道秦始皇非常欣赏法家的学问,而法家学说的中心是必须依靠法律来完成,于是他专门背法律条文,这一点连李斯都自愧不如。后来他简直成了秦王的活法典。秦王看到赵高办事能力很强,精通刑狱法令,就提拔他担任了中车府令。赵高私下侍奉公子胡亥,教导胡亥决断讼案。赵高曾犯下了重罪,秦王让蒙毅依照法令惩处他。蒙毅不敢不按照法律办事,依法判处赵高死刑,剥夺了他的官籍。秦始皇因为赵高办事勤勉,法外施恩就赦免了他,并恢复了他原来的官职,但是这已经种下了赵高对蒙氏家族的仇恨。
  公元前210年冬天,秦始皇外出巡游,半途得了重病,他派蒙毅代他祷告山川神灵。没等蒙毅返回,秦始皇就在沙丘病逝了。秦始皇逝世的消息被严密封锁,文武百官都不知道,只有经常侍奉在秦始皇左右的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几人知道。赵高平常就得到胡亥的宠幸,打算让胡亥继承王位,又怨恨蒙毅对他依法惩处而没有袒护,于是就有了害死蒙毅的阴谋。赵高和公子胡亥暗中策划,利用丞相李斯一直以来视蒙氏为政敌的心事,说服李斯拥立胡亥为太子。太子被拥立之后,派遣使者,捏造罪名,判处公子扶苏和蒙恬死罪。扶苏自杀后,蒙恬产生怀疑,又请求面见秦始皇申诉。使者就把蒙恬交给主管官吏处理,使者回来报告时,胡亥已经听到扶苏的死讯,就打算释放蒙恬。赵高害怕蒙氏再次显贵,当权执政,就从中百般阻挠。
  子婴的规劝
  蒙毅祈祷山川神灵回来后,赵高想要铲除蒙氏兄弟,就趁机表示为胡亥尽忠献策,对胡亥说:“先帝原本要立您为太子,当时蒙毅一个劲儿地反对,他虽然知道你贤明有德,还不让先帝册立您,这么做简直就是既不忠心又盅惑先帝了。以奴才的愚见,不如将他杀了,否则会对您顺利登基不利的。”胡亥听从了赵高的话,就把蒙毅囚禁在代郡。等到秦始皇的灵车回到咸阳安葬以后,胡亥就即位做了二世皇帝,赵高日日夜夜毁谤蒙氏,搜罗他们的罪过,准备置他们于死地。
  第120节:新读史记(下卷)(120)
  这时,子婴向秦二世进言规劝说:“我听说,过去赵王迁杀死贤明臣子李牧而起用颜聚,燕王喜暗地里采用荆轲的计谋而违背与我国的盟约,齐王建杀死他的忠臣而改用后胜的计策。这三位国君,都是各自因为改变旧规,而导致他们亡国丧命的。如今蒙氏兄弟是秦国举足轻重的大臣和谋士,皇上您打算一下子就处死他们,于国于您我私下认为都是不利的。我听说,草率考虑问题的人治理不好国家,独断专行、自以为是的人也保护不了您的。诛杀忠良臣子而用没有品行节操的人,使朝廷内的大臣们互相怀疑猜测,不能团结为您解忧,而朝廷外会则造成战士们斗志涣散,暴民和边患就有严重的趋势,我认为这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但是,胡亥并没有听进子婴的规劝。
  蒙毅之死胡亥派御史曲宫乘坐驿车前往代郡,对蒙毅说:“先主要册立胡亥为太子,你百般阻挠,如今丞相认为你对先皇不忠诚,罪过牵连到你们家族,当今的皇上不忍心当众处死你,赐你自杀。这也算是很幸运了。你自己看着办吧!”蒙毅回答说:“我年轻时就承蒙皇恩坐上了高官的位置,我自认为是博得先帝的欢心,才得到先帝如此的器重。直到先主去逝,可以说我最了解先主的心意。我以前不了解太子的才能,可我也看得出来,只有太子能陪侍先帝的身边,周游天下,其他的公子和这相比,相差太远了,我怎么敢怀疑太子继承大统的事实呢。先帝何等的英明,选用谁当太子,那是多年的深思熟虑,我还有什么话敢进谏,还有什么计策敢谋划呢!不是我借口来逃避死罪,只怕说我干预先帝立储的罪名,只怕会牵连羞辱了先帝的名誉,希望大夫认真考虑,我根本就没有罪的。况且有道义的人崇尚力之所及的帮忙,解救他人于危难之中,不能容忍严刑杀戮。从前秦穆公杀死车氏三良为他殉葬,判处百里奚以莫须有的罪名,他死后被定为‘缪’的谥号。昭襄王杀死武安君白起,楚平王杀死伍奢,吴王夫差杀死伍子胥。这四位国君,都犯了重大的过失,而遭到普天下人对他们的非议,认为他们很不贤明,这几位国君在各诸侯国中可谓名声狼藉了。所以说:‘用道义治理国家的人,不杀害没罪的臣民,而刑罚不施于无辜的人身上。’希望大夫认真地考虑!”使者曲宫知道胡亥的意图,听不进蒙毅的申诉,就把他杀了。
  临死进谏秦二世又派使者对蒙恬说:“将军的过错太多了,而您的弟弟蒙毅犯有重罪,依法要牵连到您。”蒙恬说:“从我的祖先到后代子孙,为秦国效忠建功,已经三代了。如今我带兵三十多万在外驻守,即使是我被囚禁,我也有足够的势力叛乱朝廷。然而,我知道必死无疑却坚守节义没有反叛,是不敢辱没祖宗的教诲,不敢忘掉先主的恩宠。从前周成王刚刚即位,还在襁褓之中,周公旦背着成王接受群臣的朝见,终于平定了天下。成王病重时,周公旦剪下自己的指甲沉入黄河,祈祷说:‘国君年幼无知,是我当权管理朝政,如果有什么地方做错了,上天要惩罚我,那么就应该由我承受,请您保佑我的国君平安无事。’他把这些祷词写下来,收藏在档案馆里,可以说是非常虔诚了。到了成王能亲自治理国家时,有奸臣造谣说:‘周公旦早就想作乱了,大王若不戒备,一定要发生大乱。’成王大发雷霆,周公旦逃奔到楚国。成王到档案馆审阅档案,发现周公旦的祷告书,流着眼泪说:‘谁说周公旦想要作乱呢!’他杀死了那个造谣生事的大臣,把周公旦请回来。如今我蒙氏宗族,世世代代没有二心,而事情最终落到这样的结局,这一定是谋乱之臣叛逆作乱、欺君罔上的缘故。周成王犯有过失却能知错能改,终于使周朝兴旺昌盛;夏桀杀死关龙逢,商纣杀死王子比干而不后悔,最终身死国亡。所以我说犯过错可以改正重新振作,听人规劝可以察觉自己的不足,多方听取意见,是圣明国君治国的原则。我之所以说这些,不是逃避罪责,而是要以死相谏,希望陛下为天下黎民百姓深思啊。”
  第四部分
  第121节:新读史记(下卷)(121)
  使者说:“我接受诏令对将军施以刑法,不敢把将军的话转报皇上听。”蒙恬重重地叹了口气,说:“我对上天犯了什么罪,怎么会没有过错就被处死啊?”过了很久,他才慢慢地说:“我的本来该当死罪啊。我修筑长城,起自临洮接连到辽东,绵延一万余里,这中间怎可能不截断地脉?这就是我的罪过了。”他于是吞下毒药自杀了。
  能逃脱不是偶然的
  田单是齐国田氏王族的远亲。齐湣王时,田单担任临淄地区管理市政的小官,并不被齐王重用。后来,燕国派遣大将乐毅攻破齐国,齐湣王被迫弃城逃跑,不久又退守莒城(今山东莒县)。在燕国军队长驱直入,征讨齐国之时,田单也离开都城,逃到安平(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他让他的同族人把车轴两端突出的部位全部锯下,安上铁箍。不久,燕军攻打安平,城池被攻破,齐国人纷纷夺路而逃,结果因为车轴互相撞击而撞断,车子瘫痪动弹不得,被燕军俘虏。只有田单和同族人用铁箍包住了车轴,得以逃脱,向东退守即墨。这时,燕国军队已经全部降服了齐国大小城市,只有莒和即墨两城未被攻下。燕军听说齐湣王在莒城,就调集军队,全力攻打。齐湣王的所作所为早就惹得国愤民怨,大臣淖齿就杀死了他,坚守城池,抗击燕军,燕军几年都不能攻破该城。迫不得已,燕将带兵东行,围攻即墨。即墨的守城官员出城与燕军交战,战败被杀。即墨城中军民都推举田单当首领,他们说:“安平一战,田单和同族人因用铁箍包住车轴才得以安然脱险,可见他很有远见会用兵。”于是,大家就拥立田单为将军,坚守即墨,抗击燕军。
  大战前的准备
  过了不久,燕昭王去世,燕惠王即位,他和乐毅不和。田单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就派人到燕国去行使反间计,扬言说:“齐湣王已被杀死,没被攻克的齐国城池只不过两座而已。乐毅害怕新国君找借口杀死自己而不敢回国,他以讨伐齐国为名,实际上是想和齐国兵力联合起来,在齐国称王。齐国人心还未归附,因此暂且拖延时间,慢慢攻打即墨,以便等待时机成熟再称王。齐国人担心燕国其他将领带兵前来,即墨城就必破无疑了。”燕惠王听信传言,派大将骑劫去代替乐毅。
  田单亲自和士兵们一起修筑工事,并把自己的妻子姬妾也编在队伍之中,还把全部的食物拿出来犒劳士卒。他命令装备整齐的精锐部队都埋伏起来,让老弱妇女上城防守,又派使者去和燕军约定投降事宜,燕军官兵都高兴地忘乎所以。田单又把民间的黄金收集起来,共得一千镒,让即墨城里有钱有势的人送给燕军,请求说:“即墨就要投降了,希望你们进城之后,不要掳掠我们的妻子姬妾,让我们能平安地生活。”燕军将领非常高兴,满口答应。燕军防守也更加松懈了。
  智激士气
  田单命令城中军民在吃饭之前要祭祀祖先,使得众多的飞鸟因争食祭祀的食物,在城上盘旋飞舞。城外的燕军看了,都感到很奇怪。田单扬言说:“这是神仙要下界指导我们克敌制胜。”又对城里人说:“一定会有神人来做我的老师。”有一个士兵不以为然,戏谑地说:“我可以当您的老师吗?”接着就扬长而去。田单连忙站起来,把他拉过来,请他坐在向东的上座,用侍奉老师的礼节来侍奉他。那个士兵见田单很认真害怕了,老实地说:“我欺骗了您,我真是一点儿本事也没有。”田单说:“请您不要再说了。”接着就奉他为师。田单每次发号施令,一定要称是神师的主意,人们见到连神仙都来帮助守城,更加稳定了心神,斗志更加高昂了。
  田单又扬言说:“我最怕的就是,燕军把俘虏的齐国士兵割去鼻子,放在队伍的前面行进,和我们作战,看到那个场景,城里的军民都会害怕,吓得连武器都拿不起来了,更别提反抗了,那即墨就必然被攻克了。”燕军听到这话,就照此施行。城里的人看到齐国众多的降兵都被割去了鼻子,人人义愤填膺,全力坚守城池,都怕被敌人捉住,遭受酷刑。田单又派人施反间计说:“我很害怕燕国人挖了我们城外的祖坟,侮辱我们的祖先,这可真是件让人寒心的事。”燕军听说之后,又把齐国人的坟墓全部挖出,并把死尸焚烧殆尽。即墨人从城上看到此种情景,人人痛哭流涕,愤怒无比,都请求出城拼杀。
  第122节:新读史记(下卷)(122)
  田单复国
  田单看到时机已到,于是从城里收集了一千多头牛,给它们披上红绸制成的衣服,又在上面画了五颜六色的蛟龙图案,在它们的角上绑好锋利的刀子,把渍满油脂的芦苇绑在牛尾上。他又下令把城墙凿开几十个洞穴,趁夜间把牛从洞穴中赶出,点燃牛尾,派五千精兵跟在火牛的后面。那些牛尾巴被烧得发热,都狂怒地直奔燕军。没有防备的燕军惊慌失措,牛尾上的火把将夜间照得通明如昼,燕军看到它们浑身都是龙纹,以为是火龙下凡,凡是触及到的人非死即伤。五千壮士又随后悄然无声地杀来,而城里的人乘机擂鼓呐喊,紧紧跟随在后面,甚至连老弱妇孺都手持铜器,敲得震天动地,和城外的呐喊声汇合成惊天动地的声浪。燕军都吓得魂不附体,大败而逃。齐国人在乱军之中杀死了燕国的主将骑劫。燕军溃散逃命,齐军紧紧追击溃逃的敌军,所经过的城镇都背叛燕军,归顺田单。田单的兵力日益强盛,乘着连胜的势头,一路追击。燕军仓皇而逃,战斗力一天天减弱,一直退到了黄河边上,原来齐国的七十多座城池全都被收复。于是田单到莒城迎接齐襄王回到临淄。
  誓死忠君
  当初,燕军开始攻入齐国的时候,听说画邑人王蠋贤德有名,就命令军队说:“画邑周围三十里之内不许进入。”不久,燕国又派人对王蠋说:“齐国有许多人,都称颂您的高尚品德,我们要任用您为将军,还会封赏给您一万户的食邑。”王蠋坚决推辞,不肯接受。燕国人说:“您若不肯接受的话,我们就要带领大军,屠平画邑!”王蠋说:“尽忠的臣子不能侍奉两个君主,贞烈的女子不能再嫁第二个丈夫。齐王不听从我的劝谏,所以我才隐居在乡间种田。齐国已经破亡,我没有能力重新复国,已经是羞愧万分了,现在你们又用武力劫持我当你们的将领,我若是答应了,就是帮助坏人干坏事。与其活着干这不义之事,还不如受刑死了更好!”他把自己的脖子挂在树枝上,奋力挣扎,扭断脖子自杀了。齐国那些四散奔逃的官员们听到这件事,说:“王蠋只是一个平民百姓,尚且能坚守节操,不向燕人屈服称臣,更何况我们这些享受国家俸禄的官员了!”于是他们就聚集在一起,赶赴莒城,寻求齐湣王的儿子,拥立他为齐襄王,以他为旗帜,号召人民反抗燕国的侵略。
  扬名立威
  李广是陇西成纪县人。他的先祖叫李信,秦国名将,曾率秦军追逐燕太子丹直到辽东,并亲手捉住燕太子丹,在秦国的统一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李信家原本在槐里,后来迁到了成纪。李广家世代传习一手好箭术,李广受到家庭的熏陶,年轻时就精通骑射。
  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随汉军出击匈奴。因为他本领高强,斩杀敌人首级很多,被汉廷任命为中郎。李广的堂弟李蔡,也出任郎官,又出任过武骑常侍,年俸八百石。李广曾经跟随文帝出行,皇帝知道他勇猛非凡,曾经冲锋陷阵、攻城拔寨,还能够格杀猛兽,便对他叹息说:“可惜啊!你生不逢时!如果你在高祖的麾下,被封为万户侯是不在话下的!”
  孝景帝继位以后,李广出任陇西都尉,后来调任骑郎将。吴、楚七国叛乱的时候,他被任命为骁骑都尉,跟随太尉周亚夫率兵平叛。他曾经在昌邑城下的战斗中,勇猛冲锋在前,一举夺取敌军的旗帜,因此而扬名天下。后来梁王私下里授予李广将军的印绶,李广竟大方地收下了,所以,回朝以后,天子虽然没有怪罪但也没有对他封赏。
  此后,李广被调任上谷太守,几乎每天都与匈奴兵作战,而且每次都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典属国公孙昆邪对天子哭诉说:“李广的才气天下无双。他倚仗自己的才能多次与匈奴硬拼,恐怕会有不测。”于是,天子调任李广为上郡太守。此后,李广转任边境地区多个郡的太守,如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在职期间,他因为作战奋勇,而扬名于边塞内外。或许一时糊涂,他竟然没有看透皇家内部的争权夺利的政治斗争,私自接受了梁王的印章,触动了景帝的忌讳,所以景帝一朝,即便李广功绩再高,也没有被封侯拜相。
  第123节:新读史记(下卷)(123)
  智勇双全
  有一次,匈奴大举入侵上郡,景帝派一名亲近的宦官跟随李广,学习军事抗击匈奴。这位宦官率领几十个骑兵纵马奔驰、游戏玩乐。途中,他们遇到了三个匈奴人,双方打了起来。这三个匈奴人很是了得,一边策马奔驰,一边回身射箭,宦官大人被射伤,而他身边的骑兵也几乎被杀尽。宦官狼狈地跑回了李广军营里向他哭诉情况。李广认定这三人是匈奴军中射雕的高手,便带领一百余名骑兵去追赶他们。
  由于战斗中这三个人的战马被射杀了,他们被迫徒步返回。走了几十里以后,李广追上了三人。李广命令手下人左右包抄,而他则亲自操弓射杀他们。结果,三人之中,两个被射死,一个被活捉。李广审问这个俘虏,得知他们果然是匈奴军中射雕的人。把俘虏捆好后,李广正要率领手下人回营,却突然发现几千名匈奴骑兵出现在他们面前。匈奴人也发现了李广他们,以为他们是诱敌的骑兵,吃了一惊,于是就到山上摆开了阵势,却不敢轻易攻击。
  李广的手下都十分地惊恐,想纵马往回跑。李广说:“我们距离大部队几十里远,如果像这样地纵马狂奔,匈奴一定会追击并射杀我们,大家不一会儿就会死光。而假如我们停留不动,装作很随意的样子,匈奴一定会认为我们是汉军主力派来引诱他们的,必然不敢攻打我们。于是,他命令手下人前进,在距离匈奴骑兵还有二里远的地方停了下来。接着,李广命令部下下马并解下马鞍。部下们不解地问道:“敌人很多,离我们又很近,如果他们突然进攻,我们该怎么办?”李广说:“敌人可能认为我们会逃跑,但是,我们这么做,就打消他们这个念头,让他们更加确信我们是诱敌之兵。”结果匈奴骑兵始终不敢进攻。有一位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列巡查战阵,李广立即与十几个部下驰马过去杀了他,而后又回来解下马鞍,命令手下人下马休息。时值黄昏,地形复杂,匈奴人认为可能有汉军伏藏在附近,并且要趁天黑偷袭他们,所以就全部撤退了。第二天早晨,李广才带领手下人安全地回到大军之中。
  名将治军
  汉景帝去世,汉武帝即位以后,朝中大臣多认为李广是很有才能的将领。于是,武帝把李广由上郡太守调任为未央宫卫尉,同时,将军程不识被调任为长乐宫卫尉。程不识以前和李广一样,是以边郡太守的身份率军屯守、驻防,也是一名战功显赫的将领。
  汉军出击匈奴时,李广行军从不安排队列和阵势,大军在水草丰富的地区附近安营扎寨,每个人都感到很方便舒服;到了晚上,军中也不用打更的方法来防备偷袭;军中的幕府简化各种规章制度、文书薄册,怎么方便怎么办。但是,李广却把侦察兵布置得很远,有紧急军情就可以及时得到回报。因此,大军从来没有遭遇什么危险。而程不识对军队的编制、行军的队列、驻扎的阵势等要求得很严格:晚上,军中打更;军吏整理文书薄册一直忙到天亮。他军中的人都得不到很好的休息,但是,也正是他的严谨治军,他的部队从来没有遇到危险。程不识曾经说过:“李广治军极为简单,可是,如果敌军除掉他的侦察兵,对他们发动突然袭击,李广就无能为力了;然而他的士兵们平日里很安逸、快乐,都愿意为他去死,匈奴人也不敢轻易与其作战。我军的军务虽然繁多,但是,敌人却没有办法侵犯我军。”
  当时,汉廷的边郡大员里,李广、程不识都是名将。可是,匈奴更害怕李广的谋略,汉朝军士们也大多喜欢跟随李广而不愿意在程不识麾下效力。
  孝景帝在位时,程不识因为多次直言进谏,他为人廉洁,谨守法律条文而官至太中大夫。而李广始终是景帝心里的刺,并没有受到特别的封赏,只是在边境上奔波劳累。
  虎口脱险
  武帝时期是西汉国防战略发生重大转折的关键时期。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登基后,变“无为而治”为“有为进取”,一改汉祖以来在匈奴和战问题上的消极防御国策。对匈奴的侵扰,汉武帝采取积极反击的措施,运用骑兵集团纵深突袭的战法,对匈奴贵族势力实施歼灭性打击。这种战略指导下,汉廷精心策划了马邑伏击战,李广以骁骑将军的身份参与其中。但是,匈奴人识破了汉人的计谋,没有进入伏击圈,这使汉军无功而返。
  第124节:新读史记(下卷)(124)
  四年以后,李广再次由卫尉被任命为将军,率军从雁门出塞攻击匈奴。匈奴倚仗着兵力的优势打败了李广的军队,活捉了李广。单于素来听说李广的才能,便命令部下务必把李广活着押送回来。当时,李广受了伤,匈奴人便在两匹马之间设置了一个大网兜,把李广放在里边。行进了十余里以后,李广假装死去。他斜视四周,看见旁边的一名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突然间,李广飞身一跃,跳上了那个少年的马,迅速地把少年推下马并夺了他的弓,策马向南狂奔。匈奴几百名骑兵在他的身后紧追不舍,李广一边策马奔跑一边操弓回身射杀追兵,结果真的侥幸逃了出来。此后,李广遇到了他的余部,便率领他们返回了塞内。回到京城以后,朝廷把李广交给相关的司法部门惩处。法官认为李广所部没有军功,而损失又过大,他本人还被敌人活捉,把天朝将军的脸面丢尽了,所以判处他死刑。后来,李广出钱赎了死罪,成为平民。
  飞将军的性格
  时光飞逝,转眼间李广已经在家里闲居了好几年。李广隐居在蓝田的南山里,而前颍阴侯灌婴的孙子,灌强一族也隐居在此,所以,他们常常在一起打猎。有一天晚上,李广带着一名随从外出,和别人在田间饮酒。回来路过霸陵的时候,霸陵尉喝醉了酒,没事找事,竟敢喝令李广,并且不让他通过关卡。李广的随从说:“这是前任的李将军。”而霸陵尉却说:“现任的将军尚且不能在夜间通过关卡,更何况是前任的将军!”无奈之下,李广只能在亭鄣下边将就一晚。不久以后,匈奴入侵汉朝边郡,杀死了辽西太守、打败了韩安国将军,韩将军被调到了右北平郡。于是,天子就重新起用李广,并任命他为右北平太守。李广就请求朝廷派霸陵尉和自己一同到右北平上任。结果,到了军中,李广就把霸陵尉杀掉了,报复他曾经侮辱自己的仇恨。
  匈奴人听说李广被派来驻守右北平,都称他是“飞将军”,对他十分地敬畏,好几年都不敢入侵右北平。有一次,李广出去打猎,隐约看见草丛里有一只老虎。他立即搭弓放箭。目标被射中了,李广便过去检查。让他大吃一惊的是,“老虎”竟然是一块石头,而且箭头深深地射入了石头里,怎么拔也拔不出来了。于是,他又向这块石头射了几箭,却始终不能再把箭射入石头里边。以前,李广听说他所在的郡有老虎,便经常亲自去射杀。到了他驻守右北平时,又去射虎。这次,老虎十分凶猛,垂死反击,扑伤了李广,但是李广最终还是把老虎射死了。
  为人与治军
  李广为人廉洁,得到了赏赐就分给他的部下,和手下的士兵们吃一样的食物。他一生里,做了四十多年的两千石俸禄的官职,而他的家里却没有多余的财产,将军本人也始终不谈论家产方面的事情。
  将军的个子很高,两只胳膊的长度竟然和猿猴的差不多……十分灵活。他天生就十分善于射箭,即使他的子孙或向他学习的人,也没有谁能比得上他。将军口齿迟钝,很少说话。和朋友们聚在一起时,他经常在地上用手指比画,玩排兵布阵的游戏,他还玩一种射箭的游戏,输者要被罚酒,而后一种游戏伴随了将军的一生。
  他带兵出战,如果军中在缺粮断水几天之后发现了水源,他手下的士兵们没有全喝过,就滴水不沾;士兵们吃不上饭,他也陪着一起挨饿。他对士兵宽厚、和蔼而不苛刻,因此,士兵们乐于为他效劳。将军射箭的套路是,他看见敌人逼近,不到几十步以内,估计射不中就不会发弓;而只要发弓,敌人就会即刻应弦而倒。所以,他的部队在战斗里曾经多次被敌人包围,而他本人在射杀猛兽时也经常受伤。在这种战法的指导下,李广在战术上灵活机智,有勇有谋,敢于打硬仗、打恶仗,射术之精堪称一绝,威震匈奴各部,被匈奴畏誉为“飞将军”。
  浴血奋战
  郎中令石建去世以后,天子召见了李广,让他代替石建的职位。元朔六年,李广又一次出任将军,跟随大将军卫青,从定襄(今山西省境内)出塞攻击匈奴。随军的将领们大多数都因为斩杀敌人的数量达到了规定的标准而被封侯,而李广的军队却没有战功。
  第125节:新读史记(下卷)(125)
  两年以后,李广率领四千名骑兵从右北平出击匈奴,而博望侯张骞则率领骑兵一万人与他一起出征,两军异路行进,速度不一。推进了几百里以后,李广所部孤军深入,被匈奴左贤王率领的四万骑兵包围,汉军十分恐慌。为了稳定军心,李广派他的儿子李敢向敌军出击。李敢与手下几十名骑兵直插入匈奴军中,横贯其左右两翼以后平安归来。李敢报告说,匈奴人很容易对付。这下,汉军士兵安了心。李广布下了环形阵势。匈奴人发动了猛攻,矢下如雨。汉军死亡过半,弓箭也快要用光了。于是,李广命令军中士兵拉满弓而不要发射震慑敌人,而他则亲自用大黄弓射杀了好几个匈奴的副将。此后,匈奴人才逐渐地散开、后退。时值黄昏,汉军士兵们都面无人色,可是李广却神态自若,把军队更好地重组起来。从此,汉军里都十分佩服李广的勇敢。第二天,汉军又奋力作战,此时,博望侯张骞的部队也赶到了,匈奴军队便解围撤走了。汉军也很疲劳,不能追击。李广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于是,汉军撤回塞内。根据汉朝法律,博望侯因行军迟缓、延误军期应该被判处死刑,后来,他出钱赎罪,成为平民;李广则功过相抵,没有受到奖赏或处罚。
  李广算命
  起初,李广与他的堂弟李蔡一同侍奉孝文帝。景帝的时候,李蔡累积了功劳,做到了两千石级别的官吏。汉武帝时期,李蔡又官至代国的国相。元朔五年,李蔡被任命为轻车将军,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斩杀敌人的首级达到了封侯受赏所规定的数目,被封为乐安侯。元狩二年,李蔡取代公孙弘出任丞相。李蔡的为人与才干比较低劣,名声远不及李广,可是,李广却得不到封爵和封地,做官也超不过九卿,而李蔡却被封侯,还位至三公。李广麾下的军官、士兵里甚至都有人因功被封侯,每次遇到被封侯的部下,李广都十分尴尬。这样的境遇就延续了许多年,让李广很是苦恼,也十分不解。
  有一次,李广和星象家王朔私下里闲谈,他很郁闷地说:“自从我朝攻打匈奴以来,我参加了历次的大战。各部队校尉以下的军官,才能顶多算得上中等,但是却在与匈奴的作战中立下军功,因此被封为侯爵的竟然有几十人。我李广不比其他人差,但是却得不到任何军功,封不了侯,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我命该如此吗?”王朔说:“将军可以回忆一下,您可否做过什么让自己抱憾终生的事情吗?”李广回答说:“我做陇西太守的时候,有一次,羌人造反。我设计诱降了八百多个造反者,并且在一天之内把他们全部处死了。直到今天,我仍然觉得这是件让我抱憾终生、分外后悔的事情。”王朔听后,向李广解释说:“杀害已经投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最大的灾祸,所以您的命运多难不顺啊,这就是您不能被封侯的原因。”
  将军之死
  元狩四年,李广以前将军的身份参加了汉匈之间的大决战,当时,他率部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击。汉军从俘虏口中得知了单于驻扎的地点。于是,卫青决定亲率部队追击单于,命令李广的部队与右将军赵食其的军队合在一起,从东路迂回包抄单于的据点。东路路程有些绕远,而且大军在这个缺少水草的地方,只能采取不停歇的行进方式。因此,李广请求大将军说:“我的职务是前将军,而您却命令我从东路出征。我与匈奴交战很多年了,只是在现在才有一次攻击单于的机会。所以,我希望您让我打先锋,和单于决一死战。”
  出征前,卫青私下里受到天子的告诫。天子认为李广曾先后五次率精兵参加反击匈奴的作战,应该说杀敌立功、晋爵封侯的机遇多多,可他不是无功而返,就是损师折将,根本没有表现出“飞将军”的风采。常言道:“一之为甚,其可再乎!”连续五次机会李广都不曾把握住,现在年纪又大了,所以,不希望他与单于交锋,担心李广的参战会让汉军达不到预期的战略目标。同时,卫青的好友公孙敖刚刚失去爵位,这次出征,他以中将军的身份跟随卫青。卫青自然想让公孙敖与自己一道进击单于,如果能立下战功就可以再次被封侯。由于以上两点原因,卫青调开了李广。李广得知事情的原因以后,坚决要求不与右将军合军,并向大将军辞免。卫青没有答应,让他执行命令。李广没有向卫青辞行,很不高兴地领命出发了。
  第126节:新读史记(下卷)(126)
  合军以后,李广等人的军队因为没有向导,几次迷了路,所以,落在了大将军的后面。大将军与单于交战,兵力不够没有形成包围,让单于跑掉了,汉军没有能追到他,也就撤退了。李广所部与大部队会合以后,卫青派人慰劳李广,顺便询问他迷路的情况,李广没有回答。卫青要上报天子此次战役的详情,便命令军中的长史迅速审问李广军中的幕府人员。对卫青积怨已深的李广,已经快被建功立业的心愿折磨得崩溃了,心想还没和你理论为什么不给我做前锋,为什么要我去曲折迂回的线路策应呢,现在还要再折磨我的下属。李广对部下们说:“你们没有罪,是我自己糊涂而让军队迷了路。我亲自去受审对质。”到了大将军的幕府,李广对手下人慨叹道:“我一生里与匈奴人大了大小七十余仗。如今,我才有机会跟随大将军攻打单于。可是,大将军却命令我军绕远去迂回包抄单于,而且我军又迷了路,这难道不是天意吗?我已经六十多岁了,毕竟不能再与那些舞弄笔墨的书吏打交道,任其侮辱。”于是,李广拔刀自尽。得知李将军的死讯,他的部下无不为之落泪;而老百姓们,不论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也不论男女老少,也都为之流泪。
  将军之子
  李广有三个儿子,分别叫李当户、李椒、李敢,他们都做过郎官。有一次,天子和他的宠臣韩嫣嬉戏,韩嫣的行为有些放肆,对天子也有些放肆,李当户便要教训韩嫣,韩嫣立即跑开了。因此,天子心中很看重李当户,准备委之以重任。但是当户死的早,天子便任命他的弟弟李椒为代郡太守,可惜也没有活很长时间。李广的这两个儿子都死在他的前面,白发人送黑发人,李广也着实是个伤心的父亲了。
  李广自尽的时候,李敢正跟随着骠骑将军霍去病。他以校尉的身份攻打匈奴的左贤王,作战英勇,夺得了左贤王的军旗和战鼓,斩杀了很多敌人,因此被封为关内侯,受到两百户食邑的奖赏,并接替其父出任郎中令。不久,李敢怨恨大将军卫青使他的父亲含恨而死,就打伤了大将军,大将军把这事隐瞒了起来。此后,李敢跟随天子去雍县的甘泉宫打猎。骠骑将军霍去病是大将军的外甥,他得知李敢打伤了大将军的消息,一怒之下射死了李敢。霍去病当时正被天子宠幸,所以,天子封锁了消息,对外隐瞒了真相,故意说李敢是被鹿撞死的。李敢有个女儿是太子的侍妾,很受到太子的宠爱;李敢的儿子李禹也受到太子的信任,但他因为贪图财物而最终败了家,李氏家族的声望和地位一天一天地衰败下去了。
  将门虎孙
  李陵是李当户的遗腹子,李广的嫡孙。李陵成年以后,被选任为建章营的监督官,监领该营的骑兵。他擅长射箭,爱护士兵。天子认为李家世代为将,就让李陵率领八百名骑兵。李陵曾经深入匈奴境内两千余里,穿过居延海(今甘肃省九泉县境内),观察沿途的地形,或许是爷爷的霉运转到了孙子身上,没有遇到匈奴的部队,也就没有建功立业,于是就撤了回来。后来,天子任命他为骑都尉,率领五千名来自丹阳(今安徽省皖南地区的大部分和江苏省江南偏西一小部分和浙江省西北一小部分)的楚兵,在酒泉、张掖(两地在今天甘肃省西北中部)地区操练,同时,驻守边关,防御匈奴。
  天汉二年的秋天,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骑兵三万人在祁连山一带攻打匈奴的右贤王。天子命令李陵率领他的部下,从居延海出塞向北行军一千余里,企图以此分散匈奴的兵力,减轻贰师将军的压力。到了预定的期限以后,李陵准备撤兵,不料回师的途中遇到了单于的主力,被单于的八万大军包围。李陵的部队只有五千人,他们边战边退。经过了八天的奋战,汉军的箭射光了,士兵死亡超过了半数,但是他们杀伤的匈奴人也有一万多。汉军撤退到了距离居延海只有一百多里的地方,匈奴人拦堵住了狭窄的山谷,截断了通路。汉军缺少粮食,而救兵又迟迟不到,匈奴人加紧进攻,而且劝诱李陵投降。李陵说:“在如今的这种情况下,我没有脸面回朝向天子复命了。”于是,他投降了匈奴,逃回到汉朝的只有四百余人。
  第127节:新读史记(下卷)(127)
  李陵能令匈奴以一国之力与他五千士卒死战,其骁勇之处实在过于其祖。李陵投降以后,单于久闻他们家的名声,而李陵在这次战斗中又十分地勇猛,所以很欣赏他,如获至宝,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陵,赐给了他尊贵的地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汉朝没有给李家俊杰们什么丰厚的赏赐,相反只有轻视和屈辱、刻薄寡恩,到了敌人那里却被看成了黄金。汉武帝听说了李陵投降匈奴人的消息以后,就把李氏一门全部抄斩了。从此,李家的名声彻底败落,曾经做过李家宾客的陇西人士无不以此为辱。“昨朝锦上添花客,今日落井下石人”,官场如此。这时只有并算不得李陵至交的太史令司马迁出来,为他说了几句话,结果还触怒了武帝竟遭到了腐刑的奇耻大辱。看到自己家破人亡,身败名裂,李陵只能忍痛与汉室彻底诀别了。
  出身贫贱
  大将军卫青是平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人。他的父亲叫郑季,是一个小官吏,被派到平阳侯曹寿家里做事,其间,他与平阳侯的小妾卫媪私通,生下了卫青。卫青的同母哥哥叫卫长子。此外,卫媪还生有三女两儿,大女儿叫卫孺,二女儿叫卫少儿,三女儿叫卫子夫,而卫子夫还有两个同母弟弟,叫卫步、卫广。卫子夫原本是平阳公主家里的歌伎,后来得到了汉武帝刘彻的宠幸,成为了皇后。
  少年时候的卫青,是平阳侯家里的仆人。他在小时候,曾经回到父亲家里,而郑季却让他放羊;父亲妻子所生的儿子都把他当做奴隶对待,根本就不把他当兄弟看待。
  卫青曾经跟随别人进入到甘泉宫的居室里。有一个脖子上套着铁圈的犯人给他相面说:“你有贵人之相,能够做高官甚至封侯。”卫青笑着说:“我是人家的奴婢所生的野种,能够不受打骂就很满足了,怎么可能有做官、封侯的美事呢?”
  时来运转
  卫青长大以后,不愿再受郑家的奴役,便回到母亲身边。平阳公主看到卫青已长成了一个相貌堂堂的彪形大汉,非常喜欢,就让他做了自己的骑奴。每当公主出行,卫青即骑马相随。虽然没有一官半职,但与在郑家时的情景相比已是天壤之别。卫青聪明好学,渐渐学到了一些文化知识,懂得了一些上层礼节。他怨恨郑家对他没有一点儿亲情,决定冒姓为卫,完全与郑家断绝关系。平阳公主原号阳信长公主,是汉武帝的姐姐,因嫁与平阳侯曹寿(汉初名臣曹参之曾孙)为妻,所以也称平阳公主。
  汉武帝建元二年的春天,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得到了刘彻的宠幸,被召进皇宫里。刘彻的皇后是大长公主(先帝的姐妹)刘嫖的女儿,没有能够生下皇子,长期受到刘彻的冷落,因此,嫉妒心很强。大长公主听说卫子夫受到了宠幸而且有了身孕,非常地嫉妒她,于是,就派人去逮捕卫青出口恶气。当时,卫青在建章宫当差,还没有什么名气。大长公主很容易捉拿、拘禁了卫青,并且打算杀死他。骑郎公孙敖是卫青的好朋友,他和一些壮士硬是把卫青救了出来,卫青总算是逃过一劫。
  刘彻听说了这件事,就召见了卫青,任命他为建章监,加侍中官衔,甚至他的同母兄弟们都跟着发达了起来;卫家得到的赏赐,短短几天之内就累积到了千金。后来,卫孺做了太仆公孙贺的妻子;而卫少儿以前曾经与陈掌私通,于是,刘彻召见了陈掌,让他也成为显贵。公孙敖因为卫青的缘故也越发地富贵。当卫子夫做了刘彻的夫人以后,卫青则被任命为太中大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卫氏家族迅速成了一门显族。
  建功封侯
  元光五年,卫青被任命为车骑将军,率军从上谷出塞攻打匈奴;而太仆公孙贺、太中大夫公孙敖、卫尉李广所部也同时分路进击。每支军队各有骑兵一万人。此役,卫青率部到达了匈奴祭天祭祖的圣地龙城,斩杀了数百个敌人。而公孙敖、公孙贺所部没有取得任何战果却损失了七千骑兵;李广所部全军覆没,李广本人也被俘,后逃脱了回来。他们两人按照汉律应被处以死刑,但是朝廷允许他们出钱赎罪,成为平民。这是卫青为汉朝立下的第一功,相比其他将领的表现,卫青此次的战功可以说是可圈可点的。
  第128节:新读史记(下卷)(128)
  元朔元年的春天,卫夫人生下了皇子,被武帝册封为皇后。这一年的秋天,卫青再次出任车骑将军,率领骑兵三万人从雁门出塞攻打匈奴,杀敌数千人。第二年,匈奴入侵汉边境,杀死了辽西太守,俘虏抢掠走了渔阳郡吏民两千余人,还打败了韩安国将军的部队。于是,刘彻命令将军李息率军从代郡出塞攻打匈奴,车骑将军卫青率军从云中出塞,一直向西打到高阙。卫青率领四万大军从云中出发,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西绕到匈奴军的后方,迅速攻占高阙(今内蒙古杭锦后旗),切断了驻守河南的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同单于王庭的联系。然后,卫青又率精骑,飞兵南下,进到陇西,形成了对白羊王、楼烦王的包围。匈奴白羊王、楼烦王见势不好,仓皇率兵逃走。汉军活捉敌兵数千人,夺取牲畜一百多万头,完全控制了河套地区。因为这一带水草肥美,形势险要,汉武帝在此修筑朔方城(今内蒙古杭锦旗西北),设置朔方郡、五原郡,从内地迁徙十万人到那里定居,还修复了秦时蒙恬所筑的边塞和沿河的防御工事。这样,不但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还建立起了进一步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卫青立有大功,被封为长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户。
  天子为了纪念这次大胜下诏,通令全国宣扬朝廷的英明,说:“匈奴违背天理,悖乱人伦,在周边的国家之间到处招摇撞骗。他们阴险狡诈,倚仗武力,多次侵犯我国边境,残害我国的人民,掠夺我们的财物。所以,朝廷调动军队,派遣将领,来讨伐这个罪恶之邦。《诗经》里说过,‘征讨玁狁,直到太原’,‘出动的军车砰砰地响着,到遥远的北方修筑城池’。如今,车骑将军卫青像诗经里的古人一样,率军渡过了黄河,一直打到高阙,斩杀敌军两千三百人,缴获他们全部的战车、辎重和牲畜财产,如今因功受封为侯。此后,卫青又率军向西平定了黄河以南地区,到达了榆谷的旧关塞,越过了梓岭;在北河上架设桥梁,讨伐浦泥,打败了符离;斩杀敌军精兵、捕获敌军侦察兵共三千零七十一人,从俘虏口中得知其他的匈奴人在哪里,又虏获了马、牛、羊共计百余万头。卫青率领汉军没有什么损害就凯旋而归,如此功绩再加封他三千户以示嘉奖,希望卫青将军再接再厉彻底消灭我国的边患。”
  但是,匈奴的主力并没有受到削弱。第二年,作为报复,匈奴再次入侵汉地,杀死了代郡太守共友,虏走了雁门郡吏民一千余人。一年以后,匈奴又大举入侵代郡、定襄、上郡,杀掠汉人数千。这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武帝头上。
  大将军的为人
  元朔五年的春天,汉廷命车骑将军卫青率三万骑兵从高阙出塞;卫尉苏建、左内史李沮、太仆公孙贺、代国国相李蔡都被任命为将军,归卫青指挥,率军从朔方出塞;而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从右北平出塞,打算围攻匈奴。匈奴的右贤王受命抵御卫青等人的军队。他认为一时半会儿,汉军到不了这里,就多喝了几杯,醉醺醺地睡着了。而汉军却正好在当晚到达,包围了右贤王所部。右贤王大惊,带他的爱妾以及几百名精壮的骑兵突围向北逃去。汉军没有追到,但是却虏获了右贤王帐下的小王十余人,匈奴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几百万头,满载而归。天子听到这个消息,喜出望外,派使者拿着大将军的官印,在军中任命卫青为大将军,其他将军的部队都归大将军指挥。卫青在确立名号以后班师回朝。
  汉军回到长安以后,刘彻加封卫青六千户,并封他的三个儿子为侯。卫青坚决辞谢说:“臣有幸在军中供职,仰仗陛下的神威,汉军才取得了大胜。这全是各位将军、校尉奋勇作战的结果。陛下已经加封了我,而我的儿子们年纪还小,没有任何功劳,您要割地封他们为侯,这与我在军中,勉励手下将士奋勇作战,加官晋爵的做法相违背。我的儿子们不能接受封赏!”于是,天子说:“朕没有忘记各位校尉的功劳,现在就立即封赏他们。”因此,大将军手下的将军、校尉们得到了不同等级的封赏:公孙敖、韩悦、公孙贺、李蔡、李沮、李息等人都被封侯,士兵们也论功行赏。全军上下都十分敬佩大将军的为人,愿意为他效犬马之劳。
  第129节:新读史记(下卷)(129)
  善于立身的卫青
  汉军的胜利并不意味着匈奴势力的衰弱,匈奴人的侵掠没有减轻的趋势。于是,汉廷命大将军率领诸位将军继续出击。在一次征讨中,右将军苏建与前将军赵信合军一处,共有骑兵三千多人,他们遭遇了单于的主力部队。经过一天多的激战,汉军死伤殆尽。赵信原本是匈奴人,投降汉朝以后受封为侯。他看到此次形势危急,而单于又派人来诱降,便率领手下的八百多名骑兵投降了匈奴。而苏建的军队却全军覆没,他独自一人逃回到大将军营中。卫青询问自己身边的参谋人员,苏建的罪过应当怎么判决。有人建议说:“自从您出征以来,还不曾杀过副将。如今,苏建打了败仗逃了回来,您可以杀掉他显示您的威严。”也有人反对说:“兵法有言:‘人数少的部队无论怎么拼死力战,也终会被人数多的敌方部队击败。’如今,苏建率领几千人抵挡单于的几万人,奋力作战一日有余,士卒都死光了,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他也不敢有叛逆的想法,只身返回。如果处死他,就意味着今后如果将士们打了败仗,就别想返回汉军中了,所以苏建不能杀。”
  卫青说:“我凭借着皇亲的身份在军中供职,不担心没有威严。有人劝我杀将以树立威严,这不符合我的意愿。况且,假使我的权力允许我斩杀有罪的将军,我也不会那么做。我认为,天子的宠臣也不能在国境之外擅自诛杀罪臣。我把详情上报给天子,让天子来裁处,来表明臣下不敢专权,不也是可以的吗?”军官们都同意大将军的看法,于是,他们把苏建拘禁起来,押往天子巡行的停留处。天子赦免了苏建的罪过,苏建缴纳了赎金后成为平民。而卫青则率军回到塞内,停止了出击。
  卫青回朝后,天子赏赐他千金。当时,王夫人受到了天子的宠爱,卫子夫已经有些失宠了。宁乘劝大将军说:“您的功劳还不是很多,自己却有万户食邑、三个儿子都被封侯,这主要是因为卫皇后的缘故。如今,王夫人受宠,而她的亲戚们还没有得到富贵。所以,我建议您用天子的赏赐给王夫人的双亲祝寿。”卫青听从了宁乘的建议,用五百金去祝寿。天子听说后很高兴,更加地看重卫青,而宁乘则被任命为东海郡都尉。
  后起之秀
  霍去病,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人,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他的母亲卫少儿,是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家里的奴婢,在与平阳县衙役霍仲孺私通后,生下了霍去病。他小的时候就被带进宫里,受到当时天子汉武帝的宠爱,十八岁那年,霍去病已经长成了一个相貌奇伟、性格坚毅、智勇过人的青年,皇帝十分赏识他,任命他为侍中。十八岁,正是一个拥有梦想的年龄,舅舅的巨大成功无疑对他是一种榜样,也许正是这个时候,少年立下远大的志向,驰马北疆,建功立业。
  霍去病善于骑马、射箭,曾两次跟随大将军出征。大将军奉皇上的诏命,拨给他一些壮士,让他当剽姚校尉。霍去病和八百名轻捷勇猛的骑兵,径直离开大部队几百里去寻找战机,斩杀和捕获的敌人大大超过了自己损失的数量。这次战役,霍去病功居第一,其他各路有胜有负。汉武帝对霍去病大加赞赏说:“剽姚校尉霍去病斩杀敌人两千零二十八人,其中有相国、当户这样的官员,杀死了单于祖父辈的籍若侯产,活捉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他曾经两次在全军中荣获功劳第一的美誉。因此,汉廷赏赐霍去病封邑一千六百户,封他为冠军侯。”
  河西地区,即今天的河西走廊,在黄河以西,祁连山、合黎山之间,地势低平,是汉朝通向西方的黄金通道。原来这里由月氏人居住,后来被匈奴侵占,成了匈奴浑邪王、休屠王的领地。汉武帝想与大月氏及西域各国取得联系,以便共同对付匈奴,于是发动了河西战役。公元前121年春天,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领精骑一万人,从陇西(今甘肃省临桃县)出发,攻打匈奴。在霍去病的指挥下,汉军所至,势如破竹,穿过五个匈奴王国,转战六日,越过焉支山(今甘肃省山丹县境内)一千多里,在皋兰山(今兰州黄河西)与匈奴激战,霍去病率部勇猛异常,横冲直撞,阵斩匈奴折兰王、卢侯王,活捉了匈奴浑邪王的儿子及相国、都尉等,歼敌八千九百多人,并且缴获了匈奴休屠王的祭天金神像。汉军大获全胜。汉武帝非常高兴,下令增封霍去病食邑两千户。
  第130节:新读史记(下卷)(130)
  骠骑将军的显赫
  元狩二年夏天,汉武帝决定乘势全部扫除匈奴在河西地区的势力,打通进入西域之路,于是发动了第二次河西战役。霍去病再次受命出征。在其他方面军遭到挫败的情况下,霍去病所部却取得了大胜。虽然他没能与将军公孙敖的部队会合,但是胆略过人的他率军越过居延山,经过小月氏地区,攻打祁连山,捉到酋涂王,受俘二千五百人,杀敌三万零二百人,俘获匈奴的五个小王及其母焉支、大单于的妻子及王子五十九人,另外,俘获匈奴国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汉军大概只损失了十分之三。因此,武帝再次加封霍去病食邑五千户。此外,骠骑将军麾下的将校赵破奴、高不识、仆多等人也因功封侯。其实,各位老将军所率领的士兵、马匹、武器都不如骠骑将军的好,骠骑将军所率领的士兵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无论哪一个都是身强力壮、武艺高强的勇士。可是,骠骑将军敢于率军深入敌境,常常和健壮的骑兵冲在大军的前面,他也有好运气,从未遇到过大的危险。而各位老将军却经常因为行军遇到敌人的阻击而落在了后面,延误了战机。此后,骠骑将军日益受到天子的亲近,更加地显贵,甚至和大将军卫青相仿。
  匈奴浑邪王因为屡遭败绩而招致单于的不满,有被杀的危险。因此,他与休屠王等人商量投降汉朝的事宜,并派出了使者。将军李息把这个情况报告给了天子。汉武帝得到这一消息,很高兴,认为这样可以分化匈奴,减弱匈奴的力量,但是又担心其中有诈,于是派霍去病带领一万骑兵,前往河西接应,见机行事。霍去病渡过黄河以后,与浑邪王的部众远远相望。浑邪王的部将们看到汉军以后,多数人又不想投降了,他们纷纷逃跑。于是,霍去病奔入敌阵与浑邪王相见,斩杀了企图逃跑的八千人。接着,浑邪王乘着专车去面见天子。归来以后,他率领部众正式投降,并渡过黄河,降者有几万人,却号称十万。于是,天子下诏褒奖说:“骠骑将军率军攻打匈奴西部的浑邪王,帮助浑邪王和他的部众投降了汉朝。骠骑将军用军粮接济了他们,并且率领善射的士兵一万多人,诛杀了企图逃跑的八千余匈奴人。使十万匈奴部众全部倾心归顺我朝,汉军却没有损伤。骠骑将军接连出征,不辞辛劳,基本上消除了黄河边塞地区的兵患,使该地得到了永久的安定与和平。因此,加封骠骑将军食邑一千七百户。”此后,汉廷减少了驻守陇西、北地、上郡一半的士兵,以减轻天下百姓的徭役负担。
  决战塞外(上)
  作为对汉朝的报复,匈奴人在元狩三年入侵了右北平、定襄等郡,虏走了一批吏民。第二年,刘彻与他的将军们商量说:“赵信替单于出谋划策,经常认为汉军不能越过沙漠攻击他们,所以,匈奴部众大都居住在沙漠以北不远的地方。如果我军能够发动远途的渡漠袭击,那就必然消灭胡虏。”
  元狩四年的春天,刘彻命令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分别率领五万骑兵出击匈奴,步兵以及运输军需的人总共达到了几十万人,而那些敢于奋力作战、深入敌阵的士兵都划给了骠骑将军。骠骑将军原本要从定襄出击,但是汉军从匈奴俘虏口中得知单于在东边,于是,汉廷改令他从代郡出击,而大将军从定襄出击。两路汉军越过了大漠。赵信为单于献计说:“汉军越过了沙漠,人马都已经疲惫不堪,我们以逸待劳,获胜近在眼前。”于是,单于把全部的辎重远运至北方,率领全部的精兵在大漠以北严阵以待。
  汉军得到的情报严重错误,大将军的部队与单于的主力遭遇了。看到匈奴部队列好了战阵,卫青命令武刚车排成环形阵营,又派遣五千骑兵纵马出击。而匈奴大约有一万骑兵冲杀过来。此时正值日落时分,大风突起,沙石飞扬,两军互不相见,战场一片混乱。卫青沉着应对,命令左右两翼迂回包围匈奴军。单于看到汉军人多,而士兵、马匹还很健壮,认为继续打下去会对己方不利。所以,在天快黑的时候,单于乘坐六头骡子拉的车子,在几百名精壮骑兵的护卫下,冲破汉军的包围向西北方向逃走。当时天色已经昏暗,两军混战在一起,死伤人数大致相当。汉军从俘虏口里得知单于已经突围逃脱,便派出轻骑兵连夜追赶,而匈奴兵散去以后,大将军也率领大军追赶单于。将近天亮时,汉军已经追赶了二百余里,虽然没有追到单于,但是却斩杀敌军一万余人。此后,大军到达了位于阗颜山的赵信城,获得了匈奴积存在那里的粮食,供给军队。在此停留了一天以后,汉军回师,将剩余的粮食全部烧光。
  第131节:新读史记(下卷)(131)
  决战塞外(下)
  骠骑将军率领的骑兵也是五万人,辎重也基本等同于大将军所部,只是军中不设副将。他任命李敢等人为大校以充当副将。骠骑将军霍去病亲率汉军及归附的匈奴勇士,携带轻便的物资越过大漠。从代郡、右北平出塞一千余里以后,俘获了单于的近臣章渠,诛杀了匈奴的小王比车耆,转而攻打匈奴的左大将,杀敌众多,更是缴获了敌人的军旗和战鼓。翻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以后,汉军俘获了屯头王、韩王等三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进而在狼居胥山祭天,在姑衍山祭地,并登上高山眺望瀚海。骠骑将军所部共捕虏、杀敌七万零四百四十三人,而汉军大概损失了十分之三。该路军从敌人那里缴获粮食,所以能够远征而无后顾之忧。武帝看到自己的外甥又立下大功,加封骠骑将军食邑五千八百户。
  右北平太守路博德、北地都尉邢山、从骠侯赵破奴、校尉李敢等人因功被授予不同爵位,而骠骑将军军中的士吏当官、受赏的人很多。大将军卫青没有得到加封,其军中的士吏也无人受封为侯。从此以后,匈奴向北向西迁到更偏远的地方去了,长城内外一片和平气象,人民安居乐业。
  卫青、霍去病两支军队出塞时,边境上的官吏查检到的官马、私马总数为十四万匹。可是,当汉军回师时,所剩下的马匹不足三万。此后,朝廷添设了大司马的官位,大将军、骠骑将军都当了大司马。汉廷诏令骠骑将军的官阶与俸禄与大将军相等。此后,卫青的权势日益减退,而骠骑将军霍去病则日益显贵。大将军的许多朋友、门客离开了他而去谄媚骠骑将军,因此得到官爵的人不在少数。
  骠骑将军的为人
  骠骑将军霍去病长大成人的阶段,正是卫氏家族坐上云霄飞车青云直上的时候,所以霍去病天生是个大少性格(很酷很冷很倔),为人寡言少语,不露声色,有气魄,做事果断。武帝曾经想教给他孙子、吴起的兵法,他回答说:“战争成败取决于临战的策略,不必学习古人的兵法。”武帝又给他修造府第,让他去看看,他则回答说:“匈奴还没有消灭,个人的事情还不能考虑。”所以,武帝更加看重、喜欢他。但是,霍去病从年少时起就任侍中,出身富贵,不懂得体恤士兵。他率军出征时,武帝派人送给他几十辆车的食物。他回师时,辎重车里丢弃了许多剩余的米和肉,而士兵里还有挨饿的人。他在塞外打仗时,士兵缺少粮食,有的甚至饿得站不起来,而他居然还命令手下人画好球场,亲自带着亲信们踢足球。骠骑将军的行事大多都是这样。大将军为人仁慈、善良,谦恭、礼让,凭借着宽和、柔顺取悦于天子,但是天下却很少有人称赞他。
  汉匈决战后的第三年,骠骑将军去世。天子对他的死感到十分悲伤,专门调派边境五郡的铁甲军,命令他们从长安到茂陵,排成长阵为骠骑将军送葬。而朝廷为骠骑将军修的坟墓像祁连山一样雄伟,赠给他的谥号取“武功”与“开边拓土”两词的合意,称为景桓侯。
  概说公孙敖
  公孙敖也是义渠人。与卫青在建章宫当差时结交为朋友,当时皇后嫉妒卫子夫而派人杀死卫青泄愤,在紧急关头公孙敖把卫青从鬼门关救了回来,他肯为卫青得罪皇帝的姑姑和皇后,也许有一点投机的因素,更多地应当还是少年时的义气和血勇。卫氏家族腾达之后,由于卫青的关系,他以郎官的身份侍奉汉武帝。
  刘彻继位十二年以后,公孙敖出任骑将军,率军从代郡出塞攻击匈奴,但损失士兵七千人,被朝廷判处死刑;后来,他出钱赎罪,成为平民。五年以后,他被重新起用,以校尉的身份,跟随大将军出征匈奴有功,被封为合骑侯。一年以后,他以中将军的身份,两次跟随大将军从定襄出塞作战,无功而返。又过了两年,他以将军的身份从北地出塞作战,因为延误了与骠骑将军约定的会合时间,而被朝廷判处死刑;后来,他又出钱赎罪,成为平民。两年以后,他再次被起用,以校尉的身份跟随大将军出征,无功而返。每次有军事行动的情节,他都是失败,如:公孙敖部遭伏击,损失惨重,公孙敖没有斩获,退回汉境。可是,公孙敖的救命之恩,卫青一直没有忘,几次上战场都提携他立功。然而这位朋友,在战场上的表现怎么也及不了格,卫青刚帮他立功受了封,一不留神他老兄又不知道在哪里打了败仗。成为汉朝有名的常败将军!
  第132节:新读史记(下卷)(132)
  十四年以后,他以因杅将军的身份受命修筑受降城。七年以后,他再次以因杅将军的身份出击匈奴,率军到达了余吾,因为损失巨大,被司法官判处死刑。他假装死亡,逃到民间生活了五六年,后来被发现并逮捕。因为他的妻子参与了巫蛊活动,他们一家都被处死。公孙敖在其一生里,曾经四次出任将军而率军出击匈奴,一次被封侯。
  骠骑麾下的猛将
  将军路博得是平州(今陕西邠县一带)人。他以右北平郡太守的身份跟随骠骑将军出击匈奴有功,被封为符离侯。骠骑将军去世以后,路博得以卫尉的身份出任伏波将军,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派路博得率大军南征,平定南越国(今两广和越南北部地区)叛乱,得到海南一岛,并上岛设珠崖、儋耳二郡,开始了中央政权对海南的直接统治。后来,他因为犯法而失去了爵位。此后,他出任强弩都尉,驻守在居延,直到去世。
  将军赵破奴是九原人。他曾经逃亡到匈奴地区生活,不久后回到汉朝,担任骠骑将军的司马。他经常率军从北地出塞出征匈奴右地(今甘肃西部、祁连山一带),斩匈奴王、俘稽且王,右千骑将及王子、王母等三千余人,被封为从骠侯。后来,赵破奴所贡献的助祭金斤两和成色不足,他因此而犯罪,失去了爵位。一年以后,他出任匈河将军,攻打匈奴直至匈河水,无功而返。两年以后,西汉因楼兰王攻劫汉朝使节,堵塞了丝路,派赵破奴率军数万人攻破姑师,俘获楼兰王,因功又封为浞野侯。六年以后,他出任浚稽将军,率领两万骑兵攻打匈奴左贤王所部,被左贤王以八万骑兵包围,自己被敌军活捉,全军覆没。在匈奴居留了十年以后,赵破奴与其长子赵安国逃回汉朝。后来,他因为参与巫蛊活动而被判罪,诛灭了九族。
  开国功臣
  他们中,有摧城拔寨的武将,有计谋多端的文臣。
  帝国的建立,离不开他们的努力。
  大汉的雄姿,渗透着他们的热血和生命。
  皇亲国戚
  樊哙也是沛人,和刘邦是老乡,是当地杀狗卖狗肉的屠户,是刘邦当年起兵带领的第一批人,但是看样子,刘邦对樊哙并不是很器重。在刚刚开始造反的年代里,樊哙主要体现的是勇力,而不是指挥能力或者别的什么,但是后来的几件事改变了樊哙的地位。在刘邦攻下秦朝首都咸阳之后,面对秦王朝留下来的美女啦、金银财宝啦,刘邦立即被迷住了。什么事都不管了!这个时候,张良等人唆使樊哙站出来说:现在天下未定,还不是享受的时候。刘邦自然听不进樊哙的意见,此时张良又蹦出来说了一通“忠言逆耳,良药苦口”等绝对正确的废话,刘邦见到连张良都这样说,也就采纳了樊哙的意见。
  刘邦攻入咸阳之后,过不多久项羽的部队也开了过来。项羽将部队驻扎在鸿门,由于刘邦军中曹无伤的告密,项羽对刘邦大起疑心,决定要解决刘邦。项羽的军队都是身经百战的精兵强将,如果当真打起来,刘邦的十万人根本不够项羽的四十万人塞牙缝的。没有办法,张良利用自己和项伯的关系打通关节,项羽才给了刘邦一个辩白的机会——鸿门宴。在宴会上,项羽的谋士范增见到项羽渐渐地被刘邦的鬼话说服,就密令项庄诈称舞剑,要害刘邦性命,幸亏项伯比较够意思(当然也是刘邦贿赂的结果),他也起来舞剑,用身体挡住了项庄的进攻路线。当时情况已经非常危急,刘邦身边只有一位手无缚鸡之力的张良,面对这种情况他也束手无策。樊哙此时在营外(他没有资格进去喝酒),见情况不妙,当机立断,冲进项羽的大帐。项羽顿时按住自己的宝剑准备动手,并问这个莽撞鬼是谁。张良回答说是刘邦的卫士樊哙,当然,以项羽的身份总不好意思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和一个小家伙计较吧?相反地,项羽很喜欢这个莽撞的家伙,就命令手下给樊哙一个生猪腿。面对这种考验,樊哙很不含糊,把生猪腿放在盾牌上,用剑切着吃。项羽顿时高兴了:壮士啊!能不能喝酒?樊哙此时就回答说:老子死都不怕,还怕喝酒?现在我们的首领刘邦先到咸阳,然后就把部队退到霸上,等待大王您来接收。现在大王被小人所挑唆,对我们的首领刘邦起疑心,这怎么能让人服气呢?我恐怕天下人都会对大王您起想法啊。项羽一时之间还没词了,趁着项羽犹豫不决的时候,刘邦假装去上厕所溜了。
  第133节:新读史记(下卷)(133)
  能够在天下无敌的西楚霸王面前耀武扬威,樊哙的胆子也够大的,所以后来他就成为了勇将的代名词,后来质朴的他又学会了攀高枝,娶的妻子是吕后的妹妹吕须,与刘邦成了连襟。所以,跟其他的将领相比,樊哙与皇室的关系最为亲密。
  当初,黥布造反的时候,刘邦不知怎么得了重病,心情十分沮丧,见人就烦,住在内宫里,命令门卫不准让群臣进入,甚至连周勃、灌婴这样的爱将也不敢进去。十几天以后,樊哙又表现了一回,竟然推开了宫中的小门,径直闯了进去,其余的大臣也跟随在他身后闯了进来。当时,刘邦正枕在一个宦官的身上休息。樊哙一看到这种情况立即跪下,号啕大哭说:“当初,陛下与臣等起兵于丰、沛,平定了天下,那是多么伟大的壮举啊!如今,天下已经安定,您却是这样的疲惫!况且,陛下病重,臣等十分恐惧。陛下不肯接见我们,不与我们商议国事,难道要单独与一个宦官来处理国家大事吗?陛下难道忘了赵高的故事了吗?”刘邦听后,并没有辱骂樊哙,因为他知道,樊哙是一心为国家着想,便笑着起身迎接。日后,刘邦时常召集大臣,与他们商议国事。
  后来,卢绾谋反,刘邦命令樊哙以相国的身份率军攻打燕国。当时,刘邦越来越宠爱戚夫人,并想改立戚夫人生的小孩赵王如意为太子,可受到众多大臣的反对而作罢,但心里还是担心吕后会谋害他们母子,久而久之成了一块心病。后来刘邦病重,意志十分模糊,性格也变得古怪。有人在他面前诋毁樊哙,说他勾结吕氏,如果天子一旦驾崩,樊哙就要带兵入宫,杀尽戚夫人与赵王如意等人。刘邦听后,非常地恼怒,就命令周勃前往军中,取代樊哙的职位,同时命令陈平与周勃一同前往,到达军营以后,将樊哙就地处决。陈平畏惧吕氏的势力,便将樊哙押往京城,让刘邦自行处置。押解队伍到达京城的时候,刘邦已经去世,吕后执掌了朝廷的大权,她下令释放了妹夫樊哙,恢复了他的爵位和食邑。
  虎父犬子(一)
  汉惠帝六年,樊哙去世,谥号为武侯,他的儿子樊伉继位,樊伉的母亲吕须被封为临光侯。吕后掌政的时期,大臣们都是十分畏惧,而樊家因为与吕后的特殊关系,权势却发展的如日中天。吕后去世以后,情况发生了逆转,大臣们诛杀了吕氏宗族,吕须和樊伉也不能幸免。舞阳侯的爵位与祭祀从此中断。几个月以后,汉文帝即位,分封樊哙的一个庶子樊市人为舞阳侯,恢复樊氏原来的爵位与食邑。
  樊市人继位二十九年以后去世,他的儿子樊他广继位。六年以后,舞阳侯家中的一个仆人得罪了樊他广,樊他广狠狠地惩罚了他。这个人因为受到樊家的虐待,心中怨恨,便上书说:“当初,樊市人身体有病,没有生育能力。他便让自己的夫人与自己的弟弟淫乱,生下了樊他广。因此,樊他广并非樊市人之子,不应该继位。”天子看过上书以后,将此事交给相关部门审理,结果情况还真是这样。于是,在汉景帝中元六年,樊他广的爵位被剥夺,舞阳侯的封地被废除,他本人被贬为平民。
  虎父犬子(二)
  汉惠帝和吕后当政的时期,郦商长期生病,不能参与政事。他的儿子郦寄,字况,与吕禄十分要好。吕后去世以后,朝中的大臣打算诛灭吕氏宗族。但是,军政大权掌握在吕氏手中,吕禄担任将军,统帅北军,因此,太尉周勃等人无法进入军营,控制不了军队。所以,周勃、陈平等人派人劫持了郦商,胁迫郦寄去诱骗吕禄。吕禄听信了郦寄的话,与他出游。因此,太尉等人趁机进入北军,最终掌控了军队,诛灭了吕氏宗族。当年,郦商去世,谥号为景侯。郦寄继承了爵位,但是,天下人都说他出卖朋友。
  汉景帝前元三年,七国之乱爆发。天子任命郦寄为将军,率军围攻赵国的都城,但是,历经十余月都没有拿下。后来,俞侯栾布平定了齐地,率军援助郦寄,赵国都城才被攻下,赵国亡国、赵王自尽,封国被废除。几年以后,郦寄想要迎娶皇后的母亲平原君为夫人。对此,景帝大怒,将郦寄下狱审判。结果,朝廷认定郦寄有罪,剥夺了他的爵位。不久,景帝封郦商的另外一个儿子郦坚为穆侯,来继承郦氏的爵位,主持家族的祭祀。郦坚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孙子相继继位。郦坚的重孙郦终根在位的时候,被任命为太常,后来,他犯了罪,爵位和封地被废除。
  第134节:新读史记(下卷)(134)
  忠勇的太仆
  夏侯婴,沛县人。在秦朝的时候,他曾经担任沛县马房的官吏,经常驾车护送各地的使者和客人。当时,刘邦是沛县泗水亭的长官,夏侯婴驾车经过他那里的时候,总是要与他促膝攀谈到天亮。后来,夏侯婴做了候补的县吏,与刘邦更加要好。一次,两个人斗耍,刘邦失手伤了夏侯婴,被别人告发。秦朝的法律,官吏伤人,要加重治罪。刘邦被判刑,但是他申诉说自己没有伤害夏侯婴,夏侯婴为刘邦作证,不久,案子被推翻了,夏侯婴则因为受到刘邦的牵连而坐了一年的牢,挨了几百大板,但终归因此使刘邦免于刑罚。刘邦起义后,带领他的徒众准备攻打沛县,夏侯婴以县令属官的身份帮助刘邦联络协调。在跟随高祖攻打胡陵时,夏侯婴和萧何一起招降了泗水郡郡监平,平交出胡陵投降了。他跟随高祖在砀县以东袭击秦军,攻打济阳,拿下户牖,在雍丘一带击败李由的军队,在战斗中他娴熟地驾兵车快速进攻,作战勇猛。夏侯婴又曾经以太仆之职,指挥兵车跟从高祖在东阿、濮阳一带袭击章邯,在战斗中驾兵车快速进攻,作战勇猛,大破秦军。他又曾指挥兵车跟从高祖在开封袭击赵贲的军队,在曲遇袭击杨熊的军队。在战斗中,夏侯婴俘虏六十八人,收降士兵八百五十人,并缴获金印一匣。接着又指挥兵车跟从高祖攻打南阳,在蓝田、芷阳大战,他驾兵车奋力冲杀,英勇作战,一直打到了灞上。项羽进关之后,灭掉了秦朝,封沛公为汉王。汉王赐予夏侯婴列侯的爵位,号为昭平侯。又以太仆之职,跟随汉王进军蜀、汉地区。
  亲护刘氏
  楚汉争霸,刘邦回师平定三秦的时候,夏侯婴为他驾驭战车。汉军攻到了彭城,被项羽打得大败。刘邦看见形势危急,便命令夏侯婴急速驾车逃离。途中,他们遇见了刘邦的儿子刘盈和女儿鲁元,便载上他们一同逃命。但是,车上过重,马十分疲惫,车速下降,而后面的追兵近在眼前,情急之下,刘邦几次把两个孩子扔到车下,想加快车速。而夏侯婴总是停下车,下车将孩子们抱上来,让他们抱紧自己以后才驾车飞奔。刘邦很生气,有好几次要杀死夏侯婴,但是始终没有下去手。最终,夏侯婴把孩子们安全地送到了丰邑。
  刘邦到达荥阳以后,收编了散兵,重振军威,把祈阳赏赐给夏侯婴,作为他的封邑。消灭项羽以后,刘邦又把兹氏加封给夏侯婴。
  刘邦做了皇帝的这一年秋天,燕王臧荼起兵造反,夏侯婴以太仆之职跟从刘邦攻打臧荼。第二年,又跟从到陈县,逮捕了楚王韩信。刘邦把夏侯婴的食邑改封在汝阴,剖符为信,使爵位世世代代传下去。随后他又以太仆之职跟从刘邦攻打代地,一直打到武泉、云中,为此刘邦给他增加食邑一千户。接着又跟随到晋阳附近,把隶属于韩信的匈奴骑兵打得大败。
  当追击败军到平城时,被匈奴骑兵团团围住,困了整整七天不能解脱。后来刘邦派人送给匈奴王的王后阏氏好多礼物,匈奴王冒顿这才把包围圈打开一角。高帝脱围刚出平城就想驱车快跑,夏侯婴坚决止住车马慢慢行走,命令弓箭手都拉满弓向外,随时准备战斗,最后终于脱离险境。因为此功,刘邦又把细阳一千户作为食邑加封给夏侯婴,他又以太仆之职跟随高帝在勾注山以北地区攻打匈奴骑兵,获得大胜。以太仆之职在平城南边攻击匈奴骑兵,多次攻破敌阵,功劳最多,刘邦就把夺来的城邑中的五百户赐给他作为食邑。后来夏侯婴以太仆之职攻打陈豨、黥布的反叛军队,冲锋陷阵,击退敌军,又加封食邑一千户。最后,刘邦把夏侯婴的食邑定在汝阴,共六千九百户,撤销以前所封的其他食邑。
  自刘邦起兵直到驾崩,夏侯婴长期担任太仆,为他驾驭马车。后来,夏侯婴又以太仆的身份侍奉汉惠帝。惠帝和吕后十分感激当年夏侯婴的救命之恩,就把皇宫北面上等的公馆赏赐给他,称之为“近我”,以此来表示对他的特别尊崇。惠帝去世以后,夏侯婴官居原职,侍奉吕后。吕后去世以后,代王刘恒进京,准备即位。夏侯婴与东牟侯进入皇宫,清理宫室,将小皇帝接出宫,然后他驾驭车马迎接代王进宫。文帝即位以后,他仍旧担任太仆。八年以后,夏侯婴去世,谥号为文侯。
  第135节:新读史记(下卷)(135)
  灌婴初从军
  灌婴,原本是睢阳(今河南商丘)城内贩卖丝绢的商人。刘邦做沛公的时候,带兵攻取土地,打到了雍丘一带,灌婴听说以后,只身前来投奔。起初,灌婴以内侍中涓官的身份跟随刘邦。在战斗中,灌婴表现得十分英勇,立下了战功,被授予七大夫的爵位。随后,在亳邑、开封、曲遇的战斗中,灌婴再次表现抢眼,被授予执帛的爵位,称为宣陵君。此后,灌婴跟随刘邦攻取了阳武以西直到洛阳的土地,在尸乡北面打败了秦军,又北上封锁了黄河渡口,接着南下在阳城东面击败了南阳郡郡守的军队,平定了整个的南阳郡。不久,他跟随大军进入武关,一路力战,到达了灞上,被授予执圭的爵位,称为昌文君。
  刘邦被封为汉王以后,任命灌婴为郎中,带着他进入汉中。很快,他被任命为中谒者,随从刘邦回师平定三秦,攻下了栎阳,降服了塞王。不久,汉军在废丘包围了章邯,但是没能攻下。接着,灌婴跟随刘邦向东经过临晋关,击败并降服了殷王,平定了他的领地。随后,汉军与楚军交锋,灌婴率军在定陶南部袭击项羽的部将龙且以及魏国丞相项他的军队,经过激战,击败了敌人。因此,刘邦授予灌婴列侯的爵位,称为昌文侯,把杜县下辖的平乡赐给他做食邑。
  威名远扬
  后来,灌婴又以中谒者的身份随从刘邦收复了砀县,到达彭城。项羽回军反击汉军,刘邦大败。灌婴跟随刘邦西撤,在雍丘驻军。不久,王武、魏公申徒谋反,灌婴跟随刘邦打败了他们,攻取了外黄,然后向西收拢散兵,驻扎在荥阳。很快,楚军前来攻打汉军,骑兵漫天蔽野。看到敌人骑兵十分骁勇,于是,刘邦打算在军中选取可以充当骑兵将领的人才,反击敌人,大家一致推荐秦军降将重泉人李必和骆甲,两人现在是汉军的校尉,熟悉骑兵战术。刘邦准备任命他们,两人则说:“我等原本是秦军将领,投降了汉军。如今,大王任命我等为将军,恐怕汉军士兵们不能信任,所以,希望大王派您左右善于骑马的亲信来辅佐。”当时,灌婴虽然年轻,但是多次勇猛的作战,立下了不少的功勋,因此,刘邦任命他为中大夫,而李必、骆甲担任左、右校尉,几人一同率领郎中骑兵迎击楚军骑兵。结果,汉军在荥阳东面把楚军骑兵打得大败。接着,灌婴奉命单独率军袭击楚军的后路,截断了楚军从阳武到襄邑的粮道。此后,灌婴又在鲁县一带与楚将项冠交战,击败了敌人,他部下的军士斩杀了楚军的右司马和骑将各一人;又在燕地西部击败了王武的军队,并且驻兵在那里,他部下的军士斩杀楼烦将领五人、连尹一人;又在白马一带攻打王武的别将桓婴,将其击败,手下的军士斩杀敌军都尉一人。随后,灌婴率领骑兵南渡黄河,护送刘邦到了洛阳,又奉命北上,到邯郸迎接相国韩信的军队。回到敖仓以后,灌婴被提升为御史大夫。
  高祖三年,灌婴率领郎中骑兵向东挺进,跟随相国韩信,在历下击败了齐军,他部下的军士俘虏了齐国的车骑将军华毋伤以及其他将吏四十六人。此后,汉军降服了临淄,俘获了齐国的代理丞相田光,然后追击齐国丞相田横,在嬴县、博邑打败了齐国的骑兵,灌婴手下的军士斩杀敌军将领一人、活捉四人。之后,在千乘的战斗中,汉军击败了田吸的军队,灌婴手下的军士斩杀了田吸。接着,汉军在高密与楚将龙且交战,将其斩杀,灌婴亲手活捉了敌军的副将周兰。
  平定齐国以后,韩信自立为齐王,派遣灌婴单独领兵到鲁北地区作战,击败了楚将公杲。接着,灌婴转战南方,击败了薛郡郡守,亲手活捉敌军的骑兵将领一人;然后渡过淮河,攻占了淮北地区。不久,淮北失守,灌婴回师与楚军再次交战,在下邳打败了项声和郯公的军队,斩杀了薛公。攻取下邳以后,灌婴又在平阳击败了楚军的骑兵,进而降服了彭城,俘虏了楚国的柱国项佗,接连降服了留、薛、沛、赞、萧、相等地。不久,灌婴与刘邦的大部队在颐乡会师,接着在陈县打败了项羽的军队,灌婴所部斩杀楼烦骑兵将领两人、俘虏骑兵将领八人。于是,刘邦为灌婴增加食邑二千五百户。
  第136节:新读史记(下卷)(136)
  项羽在垓下兵败突围的时候,灌婴率领骑兵追赶,在东城将其打败,灌婴手下的五位军吏共同斩杀了项羽,全部被封侯。汉军收降楚军左右司马各一人,士兵一万两千人,几乎俘虏了楚军的全部将吏。后来,灌婴率军攻取东城、历阳,渡过长江,在吴县一带击败了吴郡郡守的军队,将其俘虏,于是,汉军平定了吴、豫章、会稽三郡。回师路上,灌婴再次平定淮北地区。
  平乱除暴
  刘邦做了皇帝,他给灌婴加封食邑三千户。当年秋天,灌婴以车骑将军的身份随从刘邦击败了反叛的燕王臧荼,后来又随从刘邦到陈县,捉拿了图谋造反的楚王韩信。回京以后,刘邦正式册封灌婴为颍阴侯,以颍阴地区的两千五百户作为他的食邑,和他剖符定封,让他的爵位世代相传。
  之后,韩王信叛逃匈奴,灌婴跟随刘邦到代地平叛。到达马邑以后,灌婴奉命单独率兵降服楼烦以北的六个县,斩杀了代国的左丞相,在武泉以北打败了匈奴的骑兵。接着,灌婴与大部队会合,在晋阳一带与匈奴骑兵作战,斩杀敌军将领一人。然后,灌婴奉命统帅燕、赵、齐、梁、楚等国的所有的车骑部队,在挲石击败了匈奴骑兵。白登之围以后,他随从刘邦回师到达东垣。在与陈豨叛军的战斗中,灌婴单独率军,在曲逆一带击败了叛军丞相侯敞的军队,将其斩杀。在降服了曲逆、卢奴、上曲阳、安国、安平等县邑之后,汉军拿下了东垣。
  黥布造反以后,灌婴奉命首先出征。在相地打败了黥布的别将,接着,打败了叛军的上柱国和大司马的军队,而在与敌将肥诛的战斗中,他亲手活捉敌人的左司马,然后,汉军追击叛军直到淮河沿岸。首战告捷,刘邦十分高兴,加封灌婴食邑两千五百户。黥布被消灭以后,刘邦正式确定,以颍阴地区的五千户作为灌婴的食邑。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