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春水和息大娘略力乔装打扮,携同十一郎和一名家仆,佯作夫妇畅游,顺道访友,混入镇中,直赶海府。
赫连春水和息大娘到了海府,在巷前甩鞍离镫,整衣下马,通报姓名,并递上名刺,算是礼数做足,
长工捧名片进宅传报后,赫连春水与息大娘相顾一眼,不禁手心都微微出汗。
——如果海托山跟朝中“傅派”的人有联络,或跟剿定的官兵有通声息,忽然来个翻脸不认人,他们的处境可以说是甚为危险的。
他们只等了一会,却如临大敌,暗中观察门前管事的神色,一有不对,立即退走。
正暗自惕防间,海托山却和另一老叟亲自出门相迎,边豪笑道:“稀客!稀客!赫连公子来了!请恕迎迟!”一面搂肩搭背,状甚亲热,又以为息大娘是赫连春水的夫人,尽说些“珠联壁合”、“无生一对”的话,害得赫连春水都有些不自然起来,倒是息大娘泰然自若。
赫连春水暗里观容察貌,觉得海托山仍可信托,豪气未减,息大娘亦以为然,赫连春水便将事情简略而婉转的向海托山提出,并表明事态严重,可能牵累连祸,但只要他日能平冤雪辱,定必报答。
赫连春水言明不需海托山派人相帮,只求代觅暂避之地,及供应一时之口粮;息大娘连忙补充,若海府不便,也不打紧,他们亦然明白,并会速离八仙台,只不过敦请海托山切要守秘,万不可说他们曾来过此地求援。
海托山听了,赫连春水的话,沉吟了良久,负手来回踱了一会儿的方步。
息大娘见状便道:“海前辈万勿为难,常言道:有心无力,海前辈有家有业,自有不便之处,是我们提得冒昧,请海前辈就别当一回事,我们速离本镇就是。”
海托山抬起头来,一下子,他脸上的皱纹又像增添了许多:“赫连公子、息大娘,按理说,别说老将军跟我这般恩重,就光念在武林同道之义,我们相交之情,隔岸的青天寨披难,我也不该多作考虑,只是我年纪大了,不比当年了……”
赫连春水明白他的意思。
也明白他的心情。
因为他的父亲赫连乐吾也有这样的心情。
——英雄怕老,好汉怕病,将军怕暖饱;一旦有妻有室、有儿有女,心志便不复当年了。
——不是没有勇气,而是有了顾虑。
赫连春水正想要走。
海托山却拦住了他。
他的手仍热烈。
他的眼光仍没有老。
“只不过”,海托山炽热的道,“有些事年轻时做了,老时才有自豪的记忆;而又有些事,做了之后,死得才能眼闭。”
赫连春水笑了。
他看着息大娘。
这眼神仿佛是告诉息大娘:他没有看错,这位“海伯伯”仍是热心人!
海托山紧紧的握着他的手,道:“你等等我,我跟老二、老三商量对策,情形如何,马上就告诉你。”
那在旁边一直不曾言语、神情颇傲岸的老者终于开了口:
“我觉得我们也该商议一下,只不过,无论商谈出来的结果是怎样,赫连公子的事,就是我们‘天弃四叟’的事!”
这傲慢的老叟说完了,就向海托山道:“咱们找老三去。”
然后两人一齐进入内厅。
赫连春水当然明白那做岸老叟那句话的意思。
——你的事就是我们的事。
——“天弃四叟”已经揽在身上了。
——现在只是在谋算较妥善的办法。
——请放心。
息大娘却不怎么明白那傲叟的话。
“这海托山原本跟另外三个高手结义,合称‘天弃四少’,取名‘天弃’,是‘天为之弃,人为之遗’的意思,当年海伯伯的出身,本不足为人道,尝遍种种苦艰,所以便叫做‘天弃’。”赫连春水解释道,“他们结义,是以年纪作排行,以刘云年岁最长,是为老大,吴烛为老二,巴力老三,海伯伯原名得一山字,排行第四,但若论武功,则要倒过来数才对。他们年纪大了,‘四少’便变成‘四叟’。
息大娘动容道:“我知道了,原来他们日后就是有名的刘单云、吴双烛、巴三力和海……”
丅χ丅合潗 Т×ТНJ.Cом
赫连春水笑道:“原本是海四山,但海伯伯排行虽最末,武功、名头却大,其他三叟都最服他。海伯伯字托山,日后江湖上人都尊称他为‘海托山’,省一‘四’字,然而海伯伯仍尊奉其他三位的结义兄长,拢在海府做事,供有长职。海伯伯的念旧长情,可见一班。”
息大娘道:“天弃人不弃,人不自弃,便自有在天地间立足之处。”
赫连春水道:“刚才那位沉默寡言,神态傲慢的便是吴双烛,他说话很有担当力。”
息大娘柔闲的说道:“却不知他们闭门密议,商议成怎样了?”
海托山自帘后步了出来,他身边除了那名神态傲然的吴双烛外,还跟着另一个慈目祥眉的老头,正是巴三力,海托山一出来便豪笑道:“要二位久候了。”
原来他们三人闭门密议,决定要将近易水清溪港的秘岩洞拨给众人先躲上一段时间,俟过得两三个月,官兵搜索过去,风声平定了一些之后,再作他议。
“秘岩洞”原本是“天弃四叟”当年当盗匪的高踞老巢,甚是隐秘,而且天险难犯,当年曾有官兵二度攻打,全失利无功而折返。海托山言明会暂供应食粮,由巴三力负责秘密运送。秘岩洞一带则由吴双烛带领,并负责设卡、伏防的问题,以便任何风吹草动,早作照应。
赫连春水和息大娘闻言自是大喜,忙道谢不已。
海托山只说:“世侄,我跟令尊交情有如山高海深,办这点书,也算不上什么。”又言明再三叮嘱手下小心保密,决不让群侠在八仙台出事。
其实海托山也有难处。
他也怕被牵累,略有疑虑,复又认为赫连老将军在朝中握有重权,跟诸葛亮先生过从甚密,能在皇帝身边说得上话,迟早必能平反此案,假如自己不曾相帮,他日还有何颜脸见赫连乐吾?更何况以武林之义、老友之情,也不该见死不救的!
他进去找上了巴三力,三人一齐细议此事。
已三力大力反对,认为不该惹祸上身,又虞此事和傅丞相或蔡京有关,而这两人权倾朝野,是决惹不得的。
吴双烛则力主相助:按照武林同道的义气,理当施援,否则,也应提供食粮、快马,让赫连春水和青天寨的残兵早日远走高飞。
可是海托山心里也不愿赫连春水就此跑掉,生怕此事有一日成了自己官途的障碍,一时左又不是,右又不是,竟拿不定主意。
巴三力道:“不如等大哥回来,问问他的意见罢。”
海托山顿足道:“可是我现在就要安顿来的人啊。”
吴双烛道:“那还是先把人藏一藏罢;此事十万火急,数百条性命交攸,不容延误。”
海托山无奈之下,只好听取此计,领赫连春水一众残部属,避入“秘岩洞”再说。
这边厢群雄一旦得翻暂避之所,铁手便命铁剑、铜剑二僮,飞马燕南,知会大师兄无情。
他不知道大师兄还在不在燕南,但无情是在思恩镇一带出发找戚少商的,无论他去到那儿,都会留下暗记,让二僮追索的。
铁手之所以派铁、铜二僮前往,也有他的苦心:一则他希望二僮不必跟着大伙儿受苦、冒险;二则他知道二僮在战役中一直未曾露面,由这两个幼童请援,多不令人注意,而双僮得离这正受追缉的队伍,反而安全。赫速春水则派剩下那名家仆,一起同赴,以便照应二僮。
他总觉得,留在八仙台,看来已暂得安身之处,既避风头,又可秣马厉兵,养精蓄锐,重新再战,但不知怎的,老是有一种不祥之兆,萦绕心头,不过究竟是什么,他也说不上来。
------
逆水寒--第九十章 魔头会全群侠分散
第九十章 魔头会全群侠分散
铜剑、铁剑两人把短剑藏于袖中,扮作近处人家出外嬉游的僮子,由赫连春水那名家仆引道,抄道转赴燕南,没料他们才出门,便被文张与属下舒自绣发现。
文张和舒自绣乔装打扮,先渡易水,正要向当地几个豪门大户探道,忽见一老二少,表面上装得悠游自在,然神色间仍掩抑不住情急紧张,策马匆匆离开八仙台。
文张马上留意。
——跟着这三个人,可能便可以翻出息大娘、赫连春水他们躲到什么地方!
文张和舒自绣立即暗里追踪。
结果追出了一百多里,停了三个旅驿,文张和舒自绣都发觉有点不对劲。
“青天寨”那一干流寇,决不可能一下子逃出了那么远!
——就算逃了这般远,也断无可能沿途毫无线索!
文张几疑自己是猜错了。
一次,文张趁一老两小在店外用膳时,命舒自绣潜进房音里,翻搜他们的包袱,结果发现了他们的“武器”:
——一柄铜剑,一柄铁剑。
——还有可以接驳成一柄长斧的器具。
舒自绣立即退出房间,向文张报告。
舒自绣还向文张补充了一句:“赫连乐吾的四名家将,其中一人,使的就是这种接驳而成的大斧!”
文张摇摇头,扪着长须道:“这还不新奇。”
舒自绣诧问:“莫非……”
文张道:“如我猜得不错,那一对小剑,是‘四大名捕’中老大无情的四名近身剑僮之武器。”
舒自绣讶言,道:“无情近身仆僮的武器在这里?!那他岂不是跟贼党一伙的了?!”
文张道:“那有什么稀奇!铁手也混在匪帮里,无情又清高得那儿去!”
舒自绣兴致也高了出来:“要是我们追查到无情也庇护匪党,加上铁手通匪,岂不是可以奏他一本,把四大名捕一网打尽。”
文张沉吟道:“铁手身在匪党,助匪杀官,早已没得翻身了;无情在安顺栈里逼李氏兄弟、连云三乱等服假毒药,让官兵分散主力,以致贼党逃脱,亦是重大罪状。四大名捕里,为这这件事,至少有两个变成通缉犯。不过,我怀疑无情脱队,为的是救戚少商;而这两个剑僮,是去讨救兵的,至少,也是向无情会合的。”
舒自绣道:“如此这般,跟着他们,岂不就可以找到无情?”
文张道:“找到他,也许也可以找到戚少商。”
舒自绣道:“戚少商才是第一号重犯!一切追捕行动,岂不都为他而起的!”
文张拈拈长须,道:“我想,我们不必放着个元宝,反去捡碎银。”
舒自绣道:“大人的意思是……”
文张道:“追下去。”
这一追,就追到了燕南。
文张见二僮一仆闯进了都将军府。
文张和舒自绣小心翼翼的翻墙匿伏,发现无情、雷卷、唐晚同、戚少商这一众人,都在屋里。
文张的追踪,并没有白费。
但他却静悄悄的拉了舒自绣就走。
两人找到附近一家小店,住了下来。
舒自绣当然不明白。
“这四个重犯,全找着了,但却不能轻举妄动。”文张说,“无情、戚少商、雷卷、唐二娘却在,我们敌不过的。”
舒自绣道:“我们可以通知这地头的衙差,前来围剿他们呀。”
“没有用的。”文张道,“乌合之众,非其所敌,何况无情向有威名,县衙敢不敢动他,还是疑问,何况还有郗舜才为他撑腰?”
舒自绣问:“那我们该怎么办?”
文张道:“暂且先什么都不办。你有没有发现一件事?”
舒自绣道:“什么事?”
“无情。”文张道,“无情似乎全身都动弹不得。”
“这是一大劲敌,”舒自绣喜道,“他要是动不了,我们便轻松多了。”
“铜铁二剑僮来报青大寨受困的事,戚少商必去解厄,他们这几人,必去了一半或以上,剩下的,便容易料理得多了。”文张道,“我们的主要目标还是戚少商,好歹把他留下条命来再说。”
“如果无情、戚少商、雷卷、唐晚词全都丧在大人手里,这个功嘛……”
“这个大功,当与你共享。”
“谢谢大人提携……”
文张住在这片小店,自信从窗户望落,可以监视郗府的动静,不料这时一阵快马,两人投了店。
文张居高临下,望下去,这两人依稀相识。
文张大喜忖道:心想,在此地见此二人,真是天助我也,想来九幽神君,也定在附近,可以一举把无情等人收拾。
——这来的两人,一男一女,正是英绿荷和龙涉虚!
英绿荷与龙涉虚数度暗算刘独峰、戚少商等人失败,师傅九幽神君还跟刘独峰互拼身亡、狐震碑惨死、铁蒺藜生死不知、泡泡神智俱失,几乎无一有好下场,英绿荷本身护身的两面晶镜俱被戮破,龙涉虚也负了内伤,正相扶到这镇上来歇息。
他们解马入店,龙涉虚又想施故技,发横威,唬吓店家,英绿荷却偷偷地扯了扯他的衣袖:“不要发蛮,有人在临视我们。”
两人乖乖的交了银子,入了房,龙涉虚急不及待的道:“怎么着?”
英绿荷道:“我们才下马,就有人在北三窗户一直盯着我们。”
龙涉虚一连吃了几个败仗、又伤了几处,心无斗志,忙道:“那还不走,待在这里等兔子爷不成!”
英绿荷道:“不能走。我们这一走,反而打草惊蛇,教敌人捎上了,敌暗我明,岂不更糟!”
龙涉虚道:“那该怎么办?”他脑筋子一向迟钝,主意就看英绿荷的。
英绿荷一咬下唇道:“咱们反摸上去,我认得是北三房的窗子!要是上道的,咱们见机不妙,来个夜里撤;要是不上道的,趁黑里招呼他个白进红出不就结了!”
龙涉虚自然同意。
到了初更,英绿荷与龙涉虚换上了夜行衣,摸到北三房,到了门前,犹疑了一阵,两入悄悄用刀抬起了门闩,闪了进去,见没有动静,两人往床上就一压,一刀就扎了进去。
英绿荷刺了一刀,立知不妙,失声道:“不好!”
龙涉虚在黑里问:“怎么啦?”
英绿荷低声道:“不妙,床上没人。”
龙涉虚跳过对床去,“我那儿也是一样……”肩膀挨在英绿荷胸上,忽又动子淫念,“他们不知溜躲到那儿去,不如我们俩在这儿先来个……”
英绿荷忽低叱道:“不对路,咱们先回房!”
两人不带声息的闪了出来,自窗户跃回他们的房间去,才一跃下,便发现房间“嗖”地一声,似有些不对劲。
龙涉虚却已跃了下去。
英绿荷叱了一声:“小心!”话一出口,已闪离原位。
只听房间里精芒一闪,似有人拔出了利器,被月光反照了出来。
龙涉虚也发现了,三尖两刃齐眉棍虎的一响,往精光处就砸!
“当”的一声,两件兵器交在一起!
只听另一角落有人低喝了一声:“别动手!”
英绿荷听声辨位,铁如意一招三式,都是杀手。
但三招皆不着,反而屋里的事物,被她碰得哇啦啦、豁琅琅一阵响。
英绿荷三招击空,心知来人决非庸手,不理龙涉虚那边的战况,翻窗就走。
只听一人沉声喝道:“尊驾是谁?请留姓名!”
英绿荷心中冷笑:你们更半夜,潜入我们房里、带着兵器、还问我们是谁?不料龙涉虚一向胆大脑钝,竟答:“兔息子!俺行不改姓,坐不改名,龙——”
英绿荷人在窗边,一听之下,叱道:“住口!”
只听暗里那人似吁了一口气,道:“窗上的可是英女侠?请不要走。”
龙涉虚跟敌手摸黑递了几招,退到窗边,低声问英绿荷:“怎么办?”
忽一人搭住他的肩膊,龙涉虚发现不对,正要挣扎,但已麻痹了半片身子。
这时,却闻一阵马蹄声响,在街外由近而远。
龙涉虚以为英绿荷已舍他而去,急叫道:“英师妹,师妹你
黑暗中的人再无置疑,幌亮了火蔑片,一面道:“误会,误会!下官姓文,我们以前见过,这次夜闯二位寝座,实情非得已,尚请见谅。”
只见窗外探入了一双明亮的眼珠子,不住的探察,文张放开制住龙涉虚的手,向窗外拱手笑道:“英女侠请进,莫不是不认得
下官了?”
英绿荷一看,发现房里只有两个外人,一个文质儒雅,温和有礼,正向她发话;另一人剑眉星目,持着镰刀,刚与龙涉虚的齐眉棍交手的便是他。
英绿荷光详看,这才放了心,跃入房间里来,也还揖道:“原来是文大人还有舒老总!”
文张笑道:“英女侠、龙壮士,咱们这份夤夜闯入,当真失礼了。”
英绿荷心中还是防着:“难得文大人深夜有此雅兴,驾临探问,却不知所为何事?”
这时房里交手的声音,已惊动外头,店家掌灯过来察问,英绿荷隔着门说没事,店家嘀咕一阵,才告退去。
文张笑道:“下官原有要事与二位共商,不想惊动旁人,不料两位夜保外出,始有此误。”
英绿荷也听得出文张话里的讥诮之意,心中老大不悦,对文张的问话,便也十分保留,文张问起她九幽神君的情形,英绿荷不想让对方知道他们后盾己失,只说:九幽神君已杀了刘独峰,也重伤了无情,无情于今暂失去反抗之力,但九幽神君也受了点伤,无法将戚少商等一网成擒。
蔡京请动九幽神君出动,原本就是傅宗书穿的针、文张引的线。这点九幽神君的弟子,除了早已命丧在“四大名捕”手里的“土行孙”孙不恭和“人在千里、枪在眼前”独孤威之外,其他七名弟子:“骆驼老爷”鲜于仇、“神鸦将军”冷呼儿、狐震碑、铁蒺藜。泡泡、龙涉虚、英绿荷都知悉此事。文张是自己人——这一点英绿荷是可以肯定的。
不过她连遭锻羽,师父亡殁,同门亦先后惨死,使她如惊弓之鸟,不得不暗自提防。龙涉虚一向看英绿荷脸面行事,英绿荷说的虽与事实略有出入,他也不敢更正。
文张一听,自然忻喜。
——刘独峰死了。
文张的“劲敌”可谓又去了一个。
——无情伤重,不能动手。
只余下戚少商、雷卷和唐晚词三个大敌,至于三僮一仆,文张还没把他们瞧在眼里。
英绿荷又告诉他:那封事关重大的“血书”,就摆在戚少商的剑锷里。
文张道:“无论如何,我们有三件事物是志在必得:一是戚少商的人头,二是那份秘件,三是要趁无情无还手之力,把他杀了。这件事,还得借重两位的大力帮忙才行。”
英绿荷与龙涉虚也恨煞戚少商、雷卷、无情等人,自有杀师之仇要报,不过又自忖未必是这几人的对手,脸上难免露出迟疑的神色,口中更不敢贸然答允。
另一方面,英绿荷又知道自己顿失靠山,故需要文张这等在官道上武林中都吃得开的人照应,所以也不敢拒绝文张的要求。
到了第二天,文张派舒自绣易容乔装,在郗将军府附近打探,却发现戚少商和雷卷及使长爷的仆人已不见。
文张自是惊疑,使入再探。这次花了好些银两,卖通了郗府的一名长工、一位管事,才知道雷卷和戚少商果然走了。
那是在昨晚初更以后离开的。
文张细察时间,才知道昨晚他跟龙涉虚、英绿荷胡里胡涂中交手之际,正好是那名仆役带着戚少商及雷卷飞骑出城的时候。
文张自知一时失策,顿失戚少商及雷卷的影踪。
——想必是闻殷乘风的“青天寨”已破,黑夜赶去急援罢?
——如果跟上他们,岂非不止能杀戚少商、取血书,还可以识破那一干流匪的匿藏之处!
文张只好跌足长叹。
——既然戚少商、雷卷赶路赶得如此之急,要赶上他们便难上加难。
文张决定立即动手。
——这儿还有无情及唐晚词,杀了再说。
他把这个意念告诉龙涉虚及英绿荷的时候,他们二人都甚赞同:
无情已形同废人。
杀一个唐晚词,何难之有?
至于郗舜才、三剑僮、九卫士,他们都不认为是什么障碍,只要雷卷和戚少商不在,英绿荷与龙涉虚反而胆大了起来。
------
逆水寒--第九十一章 拦遭
第九十一章 拦遭
到了约莫已牌时分,郗舜才等一行人离开了“将军府”,直出燕南,走上了官道。
文张点算一下,向龙涉虚、英绿荷、舒自绣道:“郗舜才把他手下的七个卫士都一起带出去,看他们的行装,像是要出远门,无情、唐二娘和三剑僮都在一起,我们俟他们一上郊道,即行截杀。”
龙、英、舒三人都跃跃欲试。
文张心里却有分晓:无情等这样匆忙的往京城道上走,必定是有了对策,不管是为了自身安危,还是巩固己方的权势,他都必须要在道上杀掉无情。
他一直避开不想与“四大名捕”正面冲突,可是他又知道,只要自己官阶继续擢升上去,总有一天,这朝中的两大势力,必定会来一次对决;而自己跟“四大名捕”,也难免会来一次决战。
——所以他必须在自己还有胜算的时候,把“四大名捕”逐一除去。
——而在难以占便宜的时候,尽量忍让求存,就像上次他宁牺牲李鳄泪,也不与冷血为敌一样。
到了离官道约十余里的倒灶子岗,无情跟唐晚词道:“二娘,你可知道我们赴京的用意?”
唐晚同笑道:“你是要反守为攻,回北京去告这一干狗官……状!”
无情也骑在马上,但他无力骑马,银剑替他策辔。出为要赶路,郗舜才本要请脚夫起快轿,但遭无情拒绝,生怕拖慢行程这一来,连热心的郗舜才也不好意思坐在轿子里,只好在马上冒日晒沾风尘了。“我已把奏本写好了,你单骑快马,便于赶程,入娘和赫连公子、殷寨主处境危殆,不如请你跟铁儿、铜儿,先赶到京里去,联络诸葛先生,先行请奏为重。”
唐晚词想了一想,凝凝定定的摇了摇头。
无情很有些讶异:“你不肯?”
“我不愿意。”
“因为我知道你的用意。”
“你想把目标全搅到自己身上把我引开,;以免万一发生事情,我不能活,你不妨死。”
“是不是?”唐晚词很柔静的问。那一双清明的眸子,看得无情不敢去对视。
“不止如此。”无情挪开视线,“我是以大局为重,我这封信,一定要递上给诸葛先生;这份奏招,一定要面奏圣上。”
“所以我保护你去。”
“你可以代我去。”
“为什么?”
“因为这样可以更快。”
“但你的手只能动,不能使力,我走了,你更危险。”
“我从来都不需要人保护的。”
“我不是在保护你。”唐晚词争辩的时候,仍带有一份韵味无穷的笑意,仿佛在跟一个小孩子在辩驳,不动肝火,“我们在一起,更加安全。我也在保护自己。”
“你真的不去?”无情没奈何。
“你如果一定要找人去,可以找郗舜才。”唐晚词的红唇向得意洋洋策骑走在前面的郗舜才呶了呶。
“他还不便做此事。”无情轻声道,“我也还没有完全信任他。”
唐晚词笑了。
她的眼色更美了。
在冷风中,她凝静的美靥,多情而风情。
“你最好也不要完全信任我。”
无情听了,忽想起姬摇花。
然后他的心就似被炙铁刺了一下。
他立即道:“你弄错了,我也没有完全信任你,我只是信得过你去做这件事情而已。”
“真的?”唐晚词故意拉缰走慢了一些,打量着无情的后身,又说,“真的?”
无情气苦,斩钉截铁的说:“真的。”
郗舜才却打马回来,兴致勃勃的道:“我好像听到两位齿及下官的名字?”
唐晚词笑得更是艳艳的。
无情忙道:“我们都说,让将军辛苦了。”郗舜才本来只是副将,称他“将军”,他总是高兴得飞上了天。
郗舜才一听果乐,笑得合不起咀来:“应该的,应该的,能为朝廷做事,应该的,应该的,能为诸葛先生效命,应该的,应该的,能为四大名捕……”
唐晚词笑道:“不应该的,不应该的,实在不应该请你老远跑这一趟的。”
郗舜才仍是一个劲儿的道:“应该的,应该的,我早想趁便上一趟京,拜会诸葛先生,还有……”
郗舜才见无情上京,也许是因为太久没有出来活动,也许是因为心志仍豪,也许是念旧思昔义,也许是想趁此讨功……他一力要带七卫士送无情回京。无情本要婉拒,但觉得沿路上有郗舜才这等官面相送,一切事情都易打点多了,因此也不坚拒。可是这郗舜才并非可担大任的人物,心粗口疏,无情还不敢嘱以重托,但心中也颇感激郗舜才的这番热切。
郗舜才又道:“再过七、八里,就是思恩镇。那儿有个乡绅叫宾东成,不像话啦,上次刘捕神路过,他都不通知我,接待又不周到,我看大捕爷这次路过,也不必照应他了。”他能接待无情这样的人物返京,颇觉踌躇满志,巴不得让他的对头宾东成羡煞。
无情只淡淡的说:“咱们还是赶过三个驿站,能不惊动不干事的人,自是不惊动的好。”
郗舜才只好道:“是。”打马又到前面吩咐去了。
无情和银剑同坐一匹马,铁剑和铜剑又共骑一匹马,其余是一些扛夫、仆役,郗舜才身边的“无敌九卫士”,剩下七人,洪放、余大民、梁二昌、倪卜、曾宝宣、林阁、曾宝新,倒是全都来了。
这七人又分作两拨,洪放和梁二昌,左右护着郗舜才,曾氏兄弟则在前面开道,林阁和倪卜押后,余大民则负责“照顾”无情、唐晚词和三个小僮。
无情和唐晚词当然是不需人来“照顾。”
所以余大民只有跟三小僮闲扯。
光天化日,人多势众,郗舜才等都不认为有什么值得戒备的。
无情仍小心翼翼。
虽然,他据铜剑、铁剑所报,顾惜朝、黄金鳞、文张这种棘手人物,全耗在易水一带,而九幽神君已死,按照道理,不大可能会有人在路上伏击。
但无情仍小心提防,而且已经小心提防了。
——小心,不一定就可以不发生意外,但小心的确可以避免意外的发生,或使意外的发生不那么意外。
可是意外会发生吗?
会的。
每个人一生里都会发生一些意外:有的多,有的少;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无伤大雅,有的无可挽救。
如果意外能够事先预防,那就不叫意外了;意外一如命运,当你知道有它,便无可避免了。
否则也不叫命运。
就算你能避开它、改变它、抗拒它,那也只是“命运”的一部分,你并没有超越命运,命运里,早已安排你的种种“反应”。
林阁属于心粗气豪的那类人,他不相信命运,但怕鬼。
事实上不到他不怕,那次在荒山之夜,他就被“鬼”几乎吓破了胆。
所以他对风吹草动都特别留意。
因为他最提心吊胆。
提心吊胆的人容易杯弓蛇影。
他真的看见了草动,但却不觉有风吹。
虽然在晴天亮日下,他还是有点心惊,胆跳,忙凑近倪卜处,说:“我看有些不对劲。”
倪卜笑了笑,道:“我看你才有点不对劲。”
林阁不服气地道:“为什么?”
倪卜道:“因为你整天疑神疑鬼,草木皆兵。”
林阁道:“但这世上,真的是有神鬼的,你不信?”
倪卜冷声道:“我没见过,所以我不信。”
林阁驳道:“我也没见过,所以我信。”
倪卜道:“你信,那对你有什么好处?”
林阁道:“你不相信,对你又有什么好处?”
倪卜道:“至少我可以——”忽然,旁边草丛“啸”的一声,疾射出一块黑忽忽的事物,倪卜要避,已不不及,正中左颧。
倪卜大叫一声,登时血流披脸,摔落马下。
就在这同时间,一人如铁塔般,向林阁掠扑而至。
林阁早有防备,一旦发现势头不对,忙滚落马下;那匹马被那扑下的人一压,立时哀嘶一声,四蹄俱折!
林阁大叫道:“救命、救命!”
前面的人一齐勒马回头。
无情叱道:“小心!”
话才出口,一条袖子,已卷住曾宝宣的脖子,曾宝宣抽刀要割,另一条袖子又绞住他的一双手。
曾宝新想上前救助,但精光骤闪,一抹弯刀掠过,曾宝新后脖冒血,跌下马来。
这时,那一对淡淡的袖子又收了回去。
双袖当然掩着一对手。
这对手的主人是一个温文儒雅的人。
他身旁那位眉目清秀的汉子,已拦手收回了镰刀。
这四人一出现,就杀了三个人。
他们原本想要一下子突击,至少可以连杀四人的,这样的“成果”,他们并不感满意。
还好,他们知道剩下的人必然一个个都难逃活命。
他们有这个自信。
在无情的喝令之下,大伙儿全拢聚在一起。
洪放护着郗舜才急退,梁二昌断后掩护,余大民挥舞白蜡杆,林阁连滚带爬,返回大队。
三剑僮一齐跃落地上,银、铜、铁三剑一同出鞘。
唐晚同的唇更红了。
她拔刀。
双刀。
她多准备了一柄刀,一长一短。
长刀是要别人的命。
短刀是跟敌人拼命的。
无情徐徐的、缓缓的、深深的、但又轻轻的在吸气。
——其实呼吸是很好的享受,只不过一般活着的人并没有特别去感受。
——尤其是空气还好的时候,多吸几口气,是活着的人才能拥有的享受。
无情估量情势:
敌人似乎不多。
只有四个,前面拦道的两人,后面截路的也是二人。
但这四人均是扎手的劲敌。
——他们是文张、英缘荷、龙涉虚、舒自绣。
这四人当中,最可怕的就是文张。
这人是个老狐狸,有少林“金刚拳”和“大韦陀仵”的硬门功力,偏又精修“东海水云袖”的软门武功,而且“袖里藏刀”,是有才有智、能屈能伸、心狠手辣、口蜜腹剑的人物。
英绿荷、龙涉虚都受了伤——但受伤的狼就像饿疯了的狼,比平常的狼更难应付。
舒自绣外号“咽喉断”,人传他为“小四大名捕”之一,是文的得力助手。
这四个尽管难缠,但无情自度自己如果不伤,就算四人一起上,他也可以应付得了。
可惜现在他已有心无力。
对方似乎有恃无恐。
——他的双手虽然可以活动,但却提不起劲力,“秋鱼刀”的余力尚在。
——缺乏了劲道,暗器就像没有了毒牙的蛇,失去了杀伤力。
——一记轻若鸿毛的拳头,试问又怎么伤得着人?
——自己无法动手,唐二娘、三剑僮,还有郗将军及剩下的四卫士是不是可以敌得住这四个一上来就下杀手的大敌呢?
虽然敌寡我众,无情已有防备,但仍觉心头沉重。
文张轻咳一声,向郗舜才道:“我是官,我是奉傅相爷之命,前来截杀流寇的。你们要是助我杀匪,有功有赏。”
郗舜才把胸一挺,戟指怒道:“我也是官,你杀了我的人,把命偿来。”
文张冷笑道:“你敢违抗朝廷命令?”
郗舜才本来有些气怯,因为他曾在京城官场的酬酢里,确然见过文张,知其所言非虚,但他终究胆气一豪,指向无情大声道:“他也是官,诸葛先生叫他来查办在职滥权的贪官,就算你是官,你也是该被撤职查办的狗官!”
无情没想到郗舜才会说出这种话。
看来锦绣华厦、珍看美食,并没有使郗舜才变成了个懦夫。
文张笑了,他绰须道:“好,好,好。有种,有种!这些这么有种的人,自是一个也不能留。全都给我杀了!”
------
逆水寒--第九十二章 萧声笛声
第九十二章 萧声笛声
文张这边只有舒自绣、龙涉虚与英绿荷,一共四人。
无情这方面的人,却有唐晚词、银、铜、铁三剑僮,郗舜才和林阁、洪放、梁二昌、余大民总共十人。
这原本是无情那儿势众,但其中最大的危机是:无情已失去了动手的能力。
无情不能出手,便无入制得住文张。
文张还要下令发动,这毕竟是官道,虽然行人不多,但自是速战速决的好。
三剑僮立即扑向龙涉虚。
龙涉虚高大威猛,他的掌力裂雷惊涛,但也就因为太过壮硕,应付这三个身形灵巧、剑法矫捷的小僮,反而在移动应招间觉得处处不便。
英绿荷掠向无情。
除了要报杀师之仇外,能把无情格杀,那也是一件足以震动江湖的事。
英绿荷当然不会放过这种机会。
文张并没有抢在前头,只要能假手他人去杀“四大名捕”,他总是让别人下手——万一在朝廷局势有些甚么个变动,权力有些甚么个转移,问罪下来,他仍是可以推诿:那不是他杀的!
英绿荷一抢近无情,唐晚词已挥舞双刀,截住了她。
英绿荷跟唐晚词交过不止一次的手。
她自知不是唐晚词的敌手。
这时候舒自绣的镰刀,发出惊人的锐啸,掷向唐晚词。
英绿荷立刻放了心,她的铁如意也发挥了狠着:
——以二敌一,必杀唐晚词!
舒自绣冲过去围攻,当然是文张的意思。
——先杀无情,以绝后患!
——只不过无情最好是死在别人的手上。
丅ХТ合鏶 ТXㄒΗJ.CΟм
他要舒自绣助英绿荷一臂,不但要杀唐晚词,更重要的是使英绿荷有机会去杀无情。
他自己呢?
他倒不急。
他一看当前的局势,便已知道无情确无动手之力,他是胜定了。
换句话说,这些人是死定了。
一个活口也不留。
他摸出了一支笛子。
这才是他的独门武器。
笛一摆近唇边,立即发出三声急啸。
每一声啸声,都令无情震动一下。
三下笛响,使无情脸肌抽搐,青而煞白。
——他的确是完全失去了功力。
甚至连内力根基浅薄如郗舜才,乍闻三下笛音,也不过是感觉到刺耳刮心,并不似无情如受重击。
——这主要还是因无情本身并无内力,而仅持的一点元气又被“秋鱼刀”化去,所以更是虚弱无依。
文张肯定了这一点后,更觉安心。
现在他可放心对付郗舜才以及他身边的四名奴才了。
他把笛子仍然放在唇边。
无情的脸肌仍无法回复正常,他的手艰苦的往襟里摸。
谁都看得出来,他的手指正在发抖。
文张不禁停了下来。
——他要摸甚么?
——暗器?
无情好不容易才自怀里摸出一管萧。
文张笑了。
——无情抵不住他的笛音,只好想用萧声来压制。
——没有用的。
——就算他抬出一面大锣,也压制不住他的笛声。
文张还是要试一试,他撮唇于笛孔旁,一下子又发出三声连啸,合成一音,似暗器破空般锐射而出!
无情摸出玉萧,萧一摆到唇边,立即就溜出几声悠扬动听的韵律,清越凄切,但笛声裂空,萧韵也似割裂,顿挫了三次。
三次过后,无情唇边有血。
他以雪白的袖子揩抹。
文张笑了:“成捕头,你的萧艺纵能教凤舞龙吟,也没有用了,我的笛是用来杀人的。”
无情不理他,仍然低首吹萧,开音初尚平平,但即湍籁逸飞,上遏云辰,悠雅低回,时羽声高扬,呼吸磐僻之际,使在战中的双方,一时心无斗志。
文张暗吃一惊,叱道:“好萧!”一连吹响几下急笛。
这几下笛声仍如银瓶乍破、铁骑突出,但无情已沉浸于韵律里,仅在衣袂间动漾了几下,并没有被震倒。
文张怒笑道:“我就看你怎样吹奏下去!”
——无情虽无发暗器之力,却居然有一记绝活!
——再让他吹奏下去,只怕把自己这方面人手的斗志全教摧毁了!
文张知道不能再等。
无情虽不能发暗器,但他的萧声,犹如无形的暗器,甚至无可抵御。
他只好改变原来的计划。
他决定要亲自动手杀掉无情。
他的笛子一扬,半空发出尖啸,洪放、余大民、梁二昌、林阁一齐涌上前去,要拦截他。
唐晚词心中大急。
她知道这四人断断拦不住文张。
——无情不能死。
她挥舞双刀,但舒自绣的镰刀,紧钉着她的长刀,英绿荷的铁如意,紧逼着她的短刃;她越想冲出去,敌人的攻势就越紧。
唐晚词一口气抢攻了八刀,稍稍一顿,又攻八刀,英绿荷与舒自绣的拦阻力似被冲破,唐晚词正待冲出,铁如意和镰刀的攻势又合拢了起来,唐晚词突然发现三个人身上都有了伤痕。
英绿荷伤在手背。唐晚词攻势大猛,她只好让上一让。
但只不过一让,她又把缺口填补了过来。
舒自绣伤在腿。他眼见唐晚词的攻势太烈,无法不作暂退。
但他只不过是退了一退,又包抄了上来。
唐晚词臂上着了一记铁如意,脸颊被刀锋划破了一条血口,但她仍突破不了二人的合击。
三人在抢攻紧守中皆负了伤,但因抢攻太甚,都浑然未觉。
唐晚词在百忙中一看战场:
三剑僮仍苦斗龙涉虚。
三剑僮都制不住这铁塔般的巨汉,但这巨人一时也抓拿不着他们。
三剑僮就似三只灵敏的飞鸟,在巨龙身边飞绕——可是这终究是凶险至极的:因为飞鸟始终无法伤及暴龙,而万一不慎,给巨龙砸着一下,那就不堪设想了。
唐晚词很为那三个小孩担心。
但她眼角一瞥上文张的战场,心头大乱,连手中长刀都被打掉了。
只剩下短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