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南非斗士曼德拉

_8 李安山(现代)
第二十四章 德克勒克上台
  ·博塔垂垂老矣
  ·德克勒克竞选党魁得手
  ·国民党在大选中得胜但损失惨重
  ·德克勒克宣誓就职总统
  ·德克勒克向南非安全管理系统开刀
  ·德克勒克会见曼德拉
  ·开普敦《南方》周报全文发表曼德拉的“5000字声明”
  ·德克勒克宣布重大改革措施,解除对非国大等组织的禁令
  ·曼德拉的繁忙日程表
  1989年l月18日,一辆救护车风驰电掣般地驶向位于开普敦的总统官邸。“博塔总统中风了!”这位73岁的老总统面对风云突变的南非政局已明显地力不从心了。他从20岁参加国民党,在开普省从事组织工作起,至今已有50多个年头。躺在病床上,他回想起自己的政治生涯,往事一幕一幕闪现在眼前。
  彼得·威廉·博塔于1916年1月12日生于奥兰治自由州。他曾在奥兰治自由州大学攻读法律,学业未卒,即参加政治活动。年轻时即在政坛上崭露头角,主管国民党宣传部门兼党的青年团第一书记。在1948年的选举中,年仅32岁的博塔在组织工作上表现得极为出色,为马兰的竞选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自己也当选为议员。他先后在马兰、斯揣敦、维沃尔德和沃斯特手下任职,担任过开普省国民党首席书记、内政部副部长、有色人种事务和村社发展部长、公共工程部长和开普省国民党主席的职务。
  博塔是一个白人种族主义者,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他的办事魄力和应变能力则非其他白人政府首脑所能比拟。在他担任国防部长期间(1966—1978年),西方对南非实行武器禁运。博塔一方面千方百计从国外购置先进武器装备,另一方面加紧研制尖端武器,发展本国军火生产,使南非军力大增。1978年9月28日他接替沃斯特出任总理。上台后,他为了缓和国内局势,修改或废除了一些种族歧视立法,并加紧推行宪制改革方案。1984年举行三院制议会选举,当选为宪法“改革”后的第一任总统。他的权力欲极强,曾公然宣布:“南非生活在一个危险的世界上。你们不能指望我带领你们越过险境和雷区而没有作出决策的权力。”
  在他任职总理(1984年改为总统)期间,他所面临的挑战也是前四任所未经历过的,这些包括南部非洲葡属殖民地的相继独立导致的地区力量对比的变化;国内黑人民族解放运动的重新高涨;种族隔离制度与南非经济的矛盾日益突出;南非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日益孤立。在这种情况下,博塔决定在保证白人安全的基点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然而,自1984年以来出现的黑人城镇暴动已席卷全国,黑人的政治解放要求已不可遏制,实施紧急状态法不仅在国内引起众怒,在国外也引发了新一轮的制裁措施。看来,南非国家机器已失去活力,靠修修补补已无济于事。博塔则是垂垂老矣,难以再有回天之力。他的中风只是一个先兆。
  2月2日,博塔辞去国民党领袖职务。教育部长德克勒克以8票之差险胜,当选为南非国民党新主席。德克勒克当时正担任国民党德兰士瓦省主席,在竞选国民党主席时击败了宪法事务部长克里斯·赫尼斯、外交部长皮克·博塔和财政部长普莱西斯。在博塔患病期间,由克里斯·赫尼斯任代理总统。但国民党内与外界舆论纷纷认为德克勒克肯定会继任总统,这样在即将开始的全国大选中可以率领全党去夺取胜利。不料,博塔在3月2日突然表示,他要继续留任总统。这一信息又一次使国民党陷入危机,因为这是自1948年国民党上台后首次出现的国民党主席和国家总统分别由两人担任的局面,究竟由谁制定政策不得而知。这种两驾马车的现象在9月的大选中将对国民党明显不利。由于博塔上台后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既有所动作,又不彻底,因而引起了党内左翼和右翼双方的不满,此次决意借其健康因素,要求他辞去总统职务。最后,博塔与德克勒克达成协议,在大选前夕辞去总统职务。8月14日,博塔辞职,德克勒克继任总统。
  德克勒克与博塔一样,出生于阿非里卡人家庭。其父曾任南非上院主席,他是在一个种族主义气氛极其浓厚的社会圈子里长大的。大学期间,他即以口才出众和领导才能而著名,成为国民党青年组织的积极分子。他于1958年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随后即从事律师职业。1961年,他买下韦雷尼京一家濒临倒闭的律师事务所,很快使其兴旺起来。他的祖父、父亲、姑父、姑母都曾是南非政界要员,这一官僚世家的背景对他日后的仕途颇有帮助。1972年,他当选为议员;1978年后历任政府邮政通讯部长、体育娱乐部长t矿业能源部长。1982年任内政部长,并当选为德兰士瓦省国民党主席。
  德兰士瓦与奥兰治一样,是白人保守势力最强的省份。德克勒克在任期间,极力推行博塔路线,坚决反对曼德拉提出的一人一票的全民选举,拒绝与黑人领袖对话。1984年他出任教育部长,面对白人中逐步形成的反对种族隔离制的思潮,他威胁:白人大学里必须停止政治活动,否则将削减政府的补贴。同年,博塔实行三院制议会改革,他先后出任白人议会部长委员会主席、议会主席。他的领导作风与博塔迥然相异,赞成集体协商,主张谨慎从事,这是博塔对他不满意的主要原因。然而,博塔的意中人赫尼斯与皮克·博塔在竞争中惨败。德克勒克成了国民党众望所归的领袖。
  临近选举之时,黑人民族解放运动的积极分子于8月2日在全国范围发动了一场蔑视运动,以抗议实施了3年之久的紧急状态法案,该法案以各种条令限制持不同政见者的政治活动。蔑视运动由“群众民主运动”和南非工会大会组织。组织者意识到前几年的街头示威活动和暴力反抗之不足,决定改变方式,以这种和平的不服从运动来吸引国内外的支持。黑人志愿者不顾种族隔离制法令,纷纷来到标有仅供白人使用的医院、海滨等公共设施。大部分有意违法者没事,但在一些地方还是出现了暴力对抗。
  这次蔑视运动得到了德斯蒙德·图图大主教的支持,其他宗教界领袖和黑人劳工运动的领导人也给予声援。运动在称为“大游行”的活动中达到高潮,近35000名各个种族的人于9月份在开普敦市中心举行示威游行,抗议警察的严厉镇压措施。德克勒克总统经过考虑,决定不许干涉,听其自然。这样,由图图大主教和其他领袖率领的游行安然无恙。这次游行实际上成为黑人政治运动的一个转折点。自此以后,全国各地多采取这种非暴力的示威形式。同时,德克勒克的命令也被解释为对权力无限的南非保安系统整肃的开始。
  但是,这位新领导人能否率领全党渡过难关呢?在9月份的大选中,国民党虽然保住了执政党的位置,但在议会中失去了很多席位,由123席减至93席,而右翼势力的保守党和左翼势力的民主党都增加了席位。9月20日,德克勒克正式宣誓就职,任南非总统。在就职演说中,他称自己不仅仅是那些在议会中有代表的人的总统,而是所有南非人的总统,并表示所有的南非人将以公正和平等的方式参与南非的决策过程。同时,他表示要在国内推行一条和解的道路,削减保安系统的权力,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在对外政策上,德克勒克提出:“我们的目标是必须被世界再接受,这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必须表明我们走向真正的谈判和通过谈判去解决;第二,南非必须在南部非洲起重要作用。”他宣布将放弃在邻国制造不稳定的政策。
  10月11日,德克勒克总统会见了一批黑人宗教领袖;包括德斯蒙德·图图大主教,征求他们对南非政府与反种族隔离制的黑人力量谈判的意见。这些宗教领袖向德克勒克提交了一项声明,列出了在谈判开始前政府必须做到的6点要求。这包括终止全国紧急状态法的实施,宣布被禁组织为合法;释放所有未经审判而拘留的人们;释放所有政治犯;赦免那些已判死刑的人;停止对政治活动的限制。他们表示,在政府满足这些要求之前,他们不会举行谈判,并将继续呼吁国际社会对南非经济实行全面制裁。
  10月15日,8名黑人民族主义领袖被南非政府无条件释放,其中包括西苏鲁在内的5名在利沃尼亚审判中被判处终身囚禁的非洲人国民大会领袖。联合民主阵线称这为南非人民和国际制裁的伟大胜利。在索韦托,人们获准举行一个盛大的集会欢迎从狱中归来的领袖们。人们载歌载舞,像庆祝节日那样欢乐。国际舆论纷纷评论,南非政府已走到最后一步,释放曼德拉这名最后的“利沃尼亚人”只是时间问题了。
  西苏鲁等人一出狱,即投入反对种族隔离制的斗争。1989年12月,他在约翰内斯堡组织了“争取民主前途大会”,这是1955年通过“自由宪章”的人民大会召开以来南非最大的一次反种族隔离大会,代表200多个组织的近5000人参加大会。在会上,西苏鲁号召南非人民利用新形势提供的机会,“探索新的前进道路”,为结束种族隔离制而斗争。大会坚决支持非洲人国民大会的立场,并决心广泛发动群众。1990年1月15日,西苏鲁率领9人代表团访问赞比亚和坦桑尼亚。他一方面向两国政府表达谢意,感谢他们在非洲人国民大会最困难的时候给予的无私支持,同时也开始与流亡总部的领导人商量,作好撤回南非并公开活动的准备。
  为了进一步突出其开明形象,德克勒克总统还采取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步骤,如允许在开普敦等城市举行大规模的反种族主义示威游行;免除了比勒陀利亚中央监狱中7名犯人的死刑。同时,在政府的认可下,南非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正式向黑人开放剧院、餐馆、公共汽车等公共场所。11月24日,政府宣布在开普敦第6区、德班市商业区、约翰内斯堡与比勒陀利亚之间的郊区以及博克斯堡的部分地区向所有人种开放,允许黑人、白人及其他人种混居。尽管这一措施打开了“集团居住法”的缺口,但仍然引起舆论的不满,为何不干脆废除这种种族隔离制的法令呢?
  博塔总统在任11年期间,做了3件对最终废除种族隔离制有利的大事:取消“通行证法”,释放姆贝基,与曼德拉“饮茶”。而德克勒克总统上台不到3个月,就采取了,系列新的重大决策。他的改革步子确实迈得很快了。但是,他为何迟迟不释放曼德拉呢?这是有原因的。第一,曼德拉是非洲人国民大会的最高领导人。入狱期间,虽然他未能直接领导黑人民族解放运动,但实际上是广大南非黑人的精神领袖。虽然经过20多年的隔离,曼德拉始终是黑人青年心目中的偶像。这些新一代的青年态度激进,崇拜曼德拉的献身精神。南非政府深知这一点。他们担心,释放曼德拉以后,他们能否控制住局势。
  其次,是谈判问题。释放曼德拉是和平解决南非问题的瓶颈,一旦这一问题解决,非洲人国民大会的合法性、南非政府与其他政治势力的谈判等问题都会马上摆到桌面上来。对此,白人当局尚无准备。为了在政治解决等一系列问题上作好准备,南非政权一方面私下通过各种渠道了解非洲人国民大会的政策意向,并利用公开场合与非洲人国民大会代表广泛接触;另一方面,则为曼德拉与非国大提供各种方便,为最后的双方谈判作铺路工作。
  实际上,在曼德拉70岁生日那一年,南非政府即对他的监禁条件作了大改善。1988年8月,曼德拉因肺病被送到开普敦一家诊所治疗,经过4个月的治疗,曼德拉出院后并未被送回波尔斯摩尔监狱,而是被转移到开普省西部的维克多·维尔斯特监狱。虽然仍然是囚禁,但允许律师和家人自由探望。与此同时,非洲人国民大会正全力为谈判作准备。1988年制定了“制宪纲领”,1989年将该组织的谈判纲领交南部非洲前线国家认可之后,在8月21日非洲统一组织非洲特别委员会哈拉雷会议上通过,称为《哈拉雷宣言》。宣言提出谈判进程的7点指导方针和为创造谈判环境必须做到的5个先决条件:无条件释放所有政治犯;解除对所有组织和个人的禁令与限制;从黑人城镇撤走全部军队;取消紧急状态法和限制政治活动的一切法令;停止一切政治审讯和国政治因素判处的死刑。宣言呼吁在南非建立非种族主义的多党民主制和混合经济,切实实行人权法案。这一宣言得到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和联合国大会的支持,成为一个国际性文件,使新上台的德克勒克政府在谈判问题上处于强大的国际压力之下。
  1989年11月,在联合国的监督和控制下,长期被南非白人政权非法占领的纳米比亚举行制宪议会选举。投票从7日开始,11日结束,15日公布最后选举结果。在10个参加竞选的政党中,努乔马主席领导的西南非洲人民组织力挫对手,以57.3%的多数获胜,在72个议席的制宪议会中获得41席。纳米比亚问题的和平解决使国际社会要求南非废除种族隔离制度更加强烈。西方政府明确立场,只有政治谈判开始,才能解除对南非的全面制裁。非洲人国民大会也积极开展外交攻势,于1989年获准在华盛顿建立了自己的办事处。形势对南非政权已愈来愈不利,要求释放曼德拉、要求与非洲人国民大会开始谈判的意见在国民党内部也越来越明显。
  曼德拉的囚禁住所这时也成了各种人物络绎不绝来访的地方,他的日程表排得满满的。来访者中有群众民主运动的负责人、宗教界领袖、大酋长、社区代表以及白人议员。他一方面注意联络各种族的各界人士,但更注意的则是黑人民族解放运动内部的团结。他深深地认识到,在即将与南非白人政权最终摊牌时,团结就是生命,就是一切。为了使国内的黑人运动与流亡国外的非洲人国民大会总指挥部在认识、计划和行动上协调一致,他于11月23日与姆贝基长谈了3个小时,商讨西苏鲁等非国大高级领导人访问卢萨卡非国大总部一事。这次为期6天的访问的另一个重要成果是对民族之矛的行动作了严格规定:必须遵循非国大的命令,任何行动都不能影响非国大领导人的谈判策略。
  11月28日,德克勒克总统开始向权力无限膨胀的南非国家安全管理系统开刀。1986年,在紧急状态法令下,博塔总统成立了这一组织,专门负责在黑人城镇镇压不同政见者,使其具有比文管机构高得多的权力。国家安全管理系统通过复杂的地区委员会控制着地方事务,这些委员会虽有一部分为文职官员,但却由被称为“保安僚”的人领导,即由警察、情报和军事官员领导。在镇压黑人运动中,该组织扮演了极不光彩的鹰犬角色。德克勒克总统宣布解散国家安全管理系统,同时答应削减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权力。
  1989年12月13日,德克勒克在开普敦的总统住宅会见了曼德拉。这是新总统上台后的又一惊人之举,此次会谈未以“饮茶”为由,新闻媒介的报道也直截了当。俩人交换了对南非政治前景的看法和双方谈判的可能性。曼德拉坚持自己的一贯观点,在谈判之前,必须恢复非洲人国民大会等黑人解放组织的合法地位,使其能正常地进行各种政治活动,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与白人当局平等对话。同时,他再次强调了一个南非和一人一票的谈判原则。会见之后,南非新闻界又一次传出谣言,曼德拉将马上获释,让已经够热闹的传媒又沸沸扬扬了一阵。但是,德克勒克对同时释放曼德拉和使非洲人国民大会合法化仍存戒心,担心这一政治冲击波会引起骚乱。曼德拉表示,先释放他而让非洲人国民大会处于非法地位是毫无意义的。他出狱后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代表他的组织与政府进行有实质性的谈判。他的坚决态度促使德克勒克下了最后决心:先取消对非洲人国民大会的禁令。英国《观察家报》记者斯帕克斯是这样评论曼德拉的作用的:“历史上很少有政治犯能在狱中对本国事务的发展起到如此重大的作用。”
  南非的新年是在一种急切的期待之中度过的。1月15日,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前总书记西苏鲁率领9人代表团出访赞比亚和坦桑尼亚。尽管非国大仍是官方宣布的“非法组织”,但官方在签发护照等方面表现出积极的合作态度。两天后,南非反种族隔离组织——联合民主阵线在被禁止活动两年后宣布恢复政治活动。这个全国性的协调组织下属共有600多个群众组织,共200万成员,在非洲人国民大会和泛非主义者大会被禁止活动期间,填补了黑人运动的政治真空,对发动和组织反种族隔离制运动贡献颇大。1月19日,南非政府宣布将大幅度裁减海、空军并削减军费。
  自博塔邀请曼德拉“饮茶”至今已近半年时间。在这半年时间,南非经历了极重要的历史变迁:执政党政策发生了根本转变,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种族隔离制度分崩离析。面对这一切,曼德拉深感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自12月与德克勒克会谈以来,他对这位南非新总统的改革决心已深信不疑,也知道自己不久即将出狱。为了让南非黑人群众更清楚地认识形势,他决定公布自己半年前向博塔递交的5000字备忘录。且月25日,开普敦的一家左派周报《南方》全文发表了这篇政策性声明。这篇声明带有强烈的论战性质,从三个方面批驳了南非白人政权拒绝与非洲人国民大会谈判的理由。曼德拉重申:非国大在谈判开始前决不放弃武装斗争,决不与南非共产党断绝关系,在黑人多数统治问题上丝毫不作任何妥协。他同时表示坚决支持非国大的政治经济政策。
  新年伊始,南非的政局风云成了世界舆论的焦点。20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云集南非,凭着他们的政治敏感性,他们预料,一场政治巨变即将发生。1990年2月2日,德克勒克总统在议会开幕式讲话,宣布采取以下重大改革措施:
  一、解除对非洲人国民大会、泛非主义者大会和南非共产党的禁令;
  二、取消对联合民主阵线、南非工会大会等33个反种族隔离组织的限制措施;
  三、尽快无条件释放著名黑人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纳尔逊·曼德拉;
  四、释放政治犯,并取消对其中374人获释后的限制规定;
  五、取消紧急状态期间实行的新闻限制;
  六、废除社交和娱乐方面的种族隔离法案,但仍为白人保留某些设施;
  七、暂停死刑处决,未审判前的拘留限于半年之内;
  八、条件许可后将尽快结束紧急状态。
  德克勒克自豪地宣布:“暴力的季节已告结束。重建与和解的时刻已经到来。”对德克勒克总统的政治冲击波,保守派难以接受。保守党领袖特勒尼赫特要求立即进行选举,以检验德克勒克的改革措施在白人选民中的接受程度。议会的几位保守党议员形容他们的支持者的情绪极差,甚至有发生暴力的潜在可能性。但黑人民族解放运动对德克勒克讲话的反应则截然相反,可以用“喜出望外”四个字来形容。
  早在1990年1月8日,非洲人国民大会全国执委会在非国大成立78周年之际,发表了一个重要声明。这一声明一方面向德克勒克总统提出政治挑战,要他立即接受《哈拉雷宣言》中提出的先决条件,诚心实意地与非洲人国民大会及其他黑人运动组织进行谈判;另一方面,则强调非国大要抓住任何可能出现的真正机会,“真诚地去寻求达成一项加快结束种族隔离制度的政治协议”。声明要求其成员在此重要的历史时刻,既要坚持非洲人国民大会一贯的战略目标,又要讲究策略的灵活性,“策略必须服从于我们如何指导斗争从一个阶段推进到另一个阶段,适应变化中的形势”。这时,由于形势发展比较迅速,非国大执委会认识到必须在组织内部特别是领导层统一战略和策略思想,1990年1月的卢萨卡非国大全国执委会就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召开的。
  虽然非国大的领导层对德克勒克的改革措施已有思想准备,但他的议会讲话仍使一些黑人领袖感到一种突然的惊喜。德斯蒙德·图图大主教形容这一讲话“简直难以置信”,另一位黑人宗教领袖博萨克则诙谐地说:“如果他再给我们多一点,我们可能就不知道拿着该怎么办了。”非洲人国民大会的发言人对此讲话十分赞赏,认为这是“朝创造一个谈判的环境迈出了很大的一步”。但同时,非洲人国民大会对紧急状态的持续表示严重关注,并要求立即释放曼德拉;它进而要求国际社会丝毫不要放松对种族隔离政权的孤立。国际社会对德克勒克的讲话普遍持欢迎态度。美国总统布什表示,他深受鼓舞,并说可以考虑让国会解除对南非的制裁,条件是德克勒克如果继续履行他的承诺。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称赞德克勒克的举动大胆而有勇气,并说自己反对制裁已受到南非总统的回报。
  看来大势所趋,释放曼德拉只是时间问题了。
南非斗士曼德拉--第二十五章 跨出牢门
第二十五章 跨出牢门
  ·曼德拉跨出牢门
  ·德克勒克对曼德拉的评价:友好的人、高贵的人、有趣的人
  ·世界各地的反映:欢呼、赞扬、高兴、鼓励
  ·频繁的讲演
  ·暗杀团的杀机
  ·“把你们的刀枪扔到海里去!”
  ·昔日的温妮不见了
  ·“曼德拉联合足球俱乐部”
  在开普敦郊外风景区,有一所普通的平房,这就是纳尔逊·曼德拉在狱中的好友、白人监狱看守格列高里的家。在会客厅醒目的地方,挂着一幅曼德拉和他的合影,这是1990年2月11日——曼德拉出狱那天照的,另外还有一张曼德拉亲笔写给他的卡片:
  军士长格列高里:
  二十年来我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今天结束了,但是我会永远记住你。谨向你和你的家人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并请接受我最深厚的友情。
                    纳尔逊·曼德拉
  每当人们向这位面容忧郁、已提前退休的白人看守询问曼德拉的情况时,他脸上就洋溢起难得的笑容,“我为曼德拉感到骄傲,他已实现了他的理想。自从他走了以后,我觉得似乎自己的一部分离开了我的身躯,所以我决定提前退休了。”说完,他沉思地望着远方,分别那天的场景又闪现在他的眼前。
  2月10日。维克多·维尔斯特监狱。纳尔逊·曼德拉对这位看守了他20年的白人朋友说:“格列高里,我明天要出狱了。我以后会来看望你的。”随后,他禁不住拥抱了这位狱警,眼泪夺眶而出。同一天,南非总统德克勒克发表声明,宣布非洲人国民大会副主席纳尔逊·曼德拉将于第二天无条件释放。在这项声明中,德克勒克说,“我呼吁曼德拉先生和其他有关方面为创造一个积极的谈判环境作出他们的贡献。全世界的目光目前正注视着所有的南非人。我们所有人现在有一个机会同时也有责任证明:我们有能力通过和平进程创造一个新南非。”在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时,德克勒克形容曼德拉是“一个友好的人”,“一个高贵的人”,“一个有趣的人”。
  2月11日是举世瞩目的日子,大家都在等待着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但对白人极右派来说,这将是一个灾难的日子。2月10日,成千上万的阿非里卡人右翼在比勒陀利亚举行抗议示威,他们高呼“绞死曼德拉”的口号,在德克勒克的办公室外乱叫乱嚷:“德克勒克是叛徒!”“犹大背叛了耶稣,德克勒克背叛了南非白人!”南非荷兰人抵抗运动领导人欧仁·泰尔·布朗歇发表了极富煽动性的讲话。他在政府总部的台阶上通过麦克风向集会的白人喊叫:“我在这里是为了保护白人。”他宣称,德克勒克提出的改革建议将把南非引向共产主义、混乱和流血之中。对于这些极右翼而言,曼德拉的获释“简直是灾难,这意味着战争”。
  然而,地球照样转动,历史照样发展。2月11日下午4时12分,一辆辆汽车在空中轰鸣的直升飞机的护送下,徐徐驶出了开普敦附近的维克多·维尔斯特监狱的大门。纳尔逊·曼德拉和夫人温妮·曼德拉坐在第二辆汽车内。前往监狱去欢迎曼德拉的还有非国大前总书记沃尔特·西苏鲁、图图大主教和曼德拉的外孙们。4时19分,72岁的曼德拉和温妮手拉着手,面带笑容走下汽车。当他们出现在监狱大门外时,马路两旁守候了一天的欢迎人群顿时沸腾起来。歌声、口号、欢呼、眼泪,人群沉浸在欢乐之中。他们等了28年,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曼德拉作为一位领导人,作为一位初战告捷的胜利者又回到了他们中间。
  在开普敦最大的广场——市政厅广场里,10万人在等待着曼德拉出狱后的第一次讲话。救护车不时飞驶而过,将因长时间的激动、焦虑而导致暂时休克的人送往医院。一些疯狂的黑人青年还袭击了广场附近的商店,将瓶子等物投向前来维持秩序的警察。据英国《经济学家》的南非记者报道,激动和小型的冲突至少使100人受伤,有些则过早地死去了。曼德拉比人们预期的时间晚来3个小时,但他终于来了。
  在讲话中,曼德拉首先强调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他说,“1960年,我们采取了武装斗争,成立了民族之矛,这是一个反对种族隔离暴力行径的纯防御性行动。今天,导致这一武装斗争的因素依然存在,我们别无选择,只有继续斗争。现在应当在各条战线上加强这一斗争。如果今天放松这一斗争,那么这将成为一个为后人所不能原谅的错误。”当然,武装斗争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是为了创造一种导致谈判解决办法的气氛,这样才能使武装斗争不再成为必要。
  曼德拉重申了非洲人国民大会的原则,即在一个民主的、无歧视的南非存在一种人和一个声音。他指出,“在我们的国家中,消除种族隔离是不可避免的。”他认为,只有使局势正常化,“才能使我们与人民得以进行磋商,以获得人民的委托。需要同人民磋商,以便让他们就谁将去谈判和谈判的内容发表意见。”同时,他也重申了与政府进行谈判的先决条件:解除紧急状态所规定的一切限制,无一例外地释放所有政治犯。他赞扬了德克勒克总统的改革措施:
  德克勒克总统比其他任何一位民族主义总统走得更远,他为使局势正常化而采取了真正的措施。但是,还应当像“哈拉雷声明”中所强调的那样采取其他的措施,尔后才能根据我们的人民的基本要求开始谈判。……
  德克勒克总统是一个正直的人。
  步子已经迈出去了,不可能走回头路了,这对德克勒克和曼德拉均是如此。正如开普敦的政治活动家所说的,“他们彼此需要对方,但是我认为德克勒克目前对曼德拉的需要比曼德拉对他的需要多得多。”说他们两人为了和平拿自己的名誉冒险可能言过其实。但是,他们确实面临着同样的危险,也都有同样的担忧;只有互相携手,同舟共济,才能渡过难关。白人右翼集团和黑人激进集团对两人都是挑战;种族对立再起、和平希望破灭则是两/共同的担心。释放曼德拉,这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为种族隔离制的延续打上了一个醒目的句号,同时也是埋葬种族隔离制谈判的开始。
  国际社会对释放曼德拉的反应不亚于南非人民。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对此行动表示欢迎,认为这是“和平解决南部非洲政治形势进程中的一个转折点。”他进一步希望德克勒克会毫不拖延地解除南非的紧急状态和释放所有其他政治犯。他指出,曼德拉在推进南非实现没有种族歧视的民主制度这一进程中将会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赞比亚总统卡翁达对南非政府决定释放曼德拉表示欢迎;非统组织执行主席、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向曼德拉发出贺电,祝贺他再一次获得自由;美国总统布什认为这是南非在消除种族歧视的道路上跨出的重要一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认为德克勒克的这一决定是明智的。对这一举动表示欢迎的还有非统组织秘书长萨利姆、阿盟秘书长卡利比以及联邦德国、法国和非洲国家的政府。
  中国人民对曼德拉获释感到由衷的高兴。《人民日报》专门为这一事件发表了题为“前进了一步”的短评。短评指出,释放曼德拉是南非人民和国际社会反对种族主义斗争的一个胜利,“南非当局的这一举动在全世界引起了良好反应,普遍认为这是朝着消除种族隔离制度迈出了‘积极的一步’,有利于缓和南非国内和南部非洲地区的紧张局势。”短评同时指出,摆在南非人民面前的斗争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并希望国际社会继续保持对南非当局的压力,以迫使它尽早结束种族隔离制度。
  为了庆祝自己的领袖获释,非洲人国民大会发表了由非国大新闻书记帕洛·乔丹签署的一份公报。公报认为,曼德拉的获释将大大促进事物朝着形成有利于谈判的气氛方面发展。公报进一步指出:
  我们以非洲人国民大会领导的名义、以我们的人民军队“民族之矛”组织战士的名义、以南非国内外全体非洲人国民大会成员的名义向纳尔逊·曼德拉致敬,我们很高兴他回到我们人民和民族解放运动的诚挚友爱之中来。为了争取他获释,南非人民在其他国家人民的支持下,进行了28年不懈的斗争,我们有一切理由庆祝这个胜利。
  公报最后呼吁南非政府抓住时机,尽快消除谈判道路上的各种障碍,以争取主动。
  当天晚上,曼德拉在德斯蒙德·图图大主教的家里留宿,两人就南非的政治局势和谈判前景作了分析,并交换了意见。第二天,”曼德拉在开普敦举行了他出狱后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他指出,南非人民需要的是一个非种族主义的社会。必须全面撤销紧急状态,全部释放政治犯,“一旦这些障碍消除了,我们就可以说形势正常了。”他仍然坚持武装斗争的原则。一位记者问:“这是不是和你早先对和平解决问题的承诺有冲突?”曼德拉强调,“没有冲突。武装斗争仅仅是对付种族隔离暴力的自卫行动。”当记者问到曼德拉对白人的政策时,曼德拉十分确切地说:“白人也是南非人,我们希望他们觉得安全。”他认为非洲人国民大会应该考虑某种结构上的保证,这样在一人一票的情况下,也不会导致黑人统治的局面。当回答对国际社会的制裁态度这一问题时,曼德拉的立场很坚定,“我们距实现我们提出的非种族社会的要求还极其遥远,我们呼吁取消制裁还为时过早。”同时他坚持非国大把矿山和其他重要部门收归国有的立场。
  2月13日,曼德拉回到了阔别28年的索韦托家中,125000人举行了盛大的欢迎集会。在集会上,曼德拉首先向以奥立弗·坦博为核心的非国大领导、非国大的基层战士、南非共产党以及其他民主团体致敬。他为自己是索韦托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并对索韦托镇自己建立的民主结构表示由衷的高兴。他的发言着重在两个方面:黑人教育问题和暴力问题。他指出:
  存在于南非的教育危机需要特别关注。黑人学校的教育危机是一个政治危机。它产生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人民没有投票权涸而无法使政府对他们的日常要求有所反应。种族隔离制的教育是低级的,是反对人性的罪恶。教育需要引起注意,引起我们所有人的泣意,包括学生、家长、教师、工人和我们社会其他所有组织的注意。
  他对黑人城镇出现的频繁暴力事件亦感到担忧。这既包括一些不负责任的劫持人质、焚烧汽车和骚扰无辜百姓的行为,也包括保安部门无端对和平示威的群众实施的暴力。他强调了纪律在未来斗争中的作用,“纪律和忠诚使我们得到解放。我相信,你们能够以行动表明,随时准备为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作出贡献,并致力于建设理想的新社会。”他最后用沃尔特·西苏鲁的话结尾:“让我们表现得像有纪律的自由战士,像那些知道自己责任的人们。”会议在“非洲!回归!”的口号声中结束,10多万人的集会秩序井然,人们沉浸在对自己责任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憧憬之中。
  曼德拉敏捷的思维和外交家的风度在接受记者访问时尤为突出。2月15旧,在约翰内斯堡电视台的黄金节目时间,曼德拉接受了克莱伦斯·凯特和佩克瓦尼·马希尔瓦尼的采访。在采访中,曼德拉利用这一机会向所有的南非人民再一次阐明了非洲人国民大会的主要原则和立场。当凯特问及曼德拉的身份——是作为著名的刚被释放的非国大成员还是作为非国大的代表时,曼德拉十分严肃地说:“不,凯特先生。我是非洲人国民大会一个忠诚和有纪律的成员。当我在监狱里与政府讨论问题时,我稍许有一点点处理权。因为组织上也理解,我不可能在每一个问题出现时即与组织商量,因而他们给了我在监狱里代表组织的一种特殊委任权。但我现在已被释放,我必须向非国大报告。我必须作为非国大的一部分去行动,是非国大来决定我应该起什么作用。”
  为了让全世界更了解非国大对南非政局的看法和它的主要政策观点,曼德拉决定接受法国《十字架报》记者的采访,全面阐述了非洲人国民大会的立场:
  记者问:为何要坚持武装斗争?
  曼德拉:只要种族隔离存在,只要我们仍在等待政府为创造真正的谈判气氛而作出姿态,我们就坚持我们的所有战略。应该由政府来实现局势正常化,我在会晤德克勒克之前交给政府的文件中已经提出这一点。政府没有采取我们作为条件提出的措施,也就是解除紧急状态、释放所有的政治犯。政府2月2日宣布的措施只不过是我们要求的一小部分。今天,人们要求我们中断或放弃武装斗争。我们认为目前不能这样做。现在既没有暗杀,也没有破坏,但非洲人国民大会的军事组织“民族之矛”依然存在。这是非国大目前不能放弃的一项战略。
  记者问:非国大是否准备向白人作出德克勒克总统建议的保证?
  曼德拉:3年来,我一直在同政府接触。我们逐步开始以同样的观点看问题。我们成功地缓和了妨碍两个居民社会合作的相互猜疑和恐惧气氛。我们已经为奠定未来谈判的基础走过了一段重要的路程。多数人掌权是唯一解决办法,但我们要让白人放心。非国大是从南非人、而不是从肤色的角度讲话。德克勒克还在想种族解决办法。
  记者问:你想使白人放心。但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否将改变?
  曼德拉:他们已经变了。过去,他们垄断海滩,今天他们同我们一起游泳。我们要求一人一票。这当然意味着改变目前白人垄断权力的现象。但我们想有礼貌地改变,因为我们知道白人是社会的重要部分。没有他们,没有他们的合作。我们在这个国家里将遇到严重问题。所以,我们向他们保证:我们要求的变革不会带来一种新统治,地位不会倒过来,他们的生活方式不会恶化。我们通过的文件和政策中没有任何种族主义。
  记者问:非国大和政府的谈判进展如何?
  曼德拉:政府显然还不准备以可接受的方式与黑人共同分享权力。政府说同我们分享权力,想的是三院制议会,我们不能接受。我们要真正的议会,所有的南非人将按人数比例参加议会。因此,黑人可能成为人数最多的团体,但是我们确立的目标是以我们《自由宪章》的原则建立的民主。执政的国民党还没有与这一文件和《哈拉雷声明》相似的纲领。建立民主议会的唯一方法是民主选举。我们要求在全国举行全体南非人参加的直接选举,选出一些人讨论制定新宪法。这是我们能够接受的唯一的民主方法。
  记者问;曼德拉先生,你是否想过在5年内担任总统?
  曼德拉:我没想过。那将是极大的荣誉。但我没有这种雄心。我目前唯一的雄心是在这个国家实现和平:我们能够和睦相处建设未来的南非。
  然而,要做到这一点,曼德拉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最直接的挑战来自白人极右势力。这股势力又分为两支。一支以保守党为核心,公开在前台反对废除种族隔离制,反对种族和解。2月12日,保守党领袖特勒尼赫特与曼德拉分庭抗礼,亦在开普敦附近召开大会,谴责德克勒克政府的和解举动。与会者达3000多人,而在1989年9月竞选时,他在这里的听众不到1500人,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明曼德拉获释导致一些白人向右转。这些保守党的支持者虽然没有公开鼓吹暴力,但却暗示,德克勒克的一系列举动是在招致暴力报复。他们中一些人甚至考虑以罢工来威胁政府让步。
  这股右翼势力的另一支则是暴力的鼓吹者,尤以80年代出现的臭名昭著的“暗杀团”为最。这个团体是根据高层人物的指令组建的,专为“消灭政府的敌人”。成立10年来,它组织了至少80起政治谋杀案,在南非国内和海外制造了一起起耸人听闻的暗杀事件:同情非国大的白人学者威伯斯特为调查南非特种部队干预莫桑比克内政而遭刺杀,反种族隔离的积极分子、律师姆森格被人割断喉咙并挖去双眼,西南非洲人民组织的高级领导人、律师卢鲍斯基被职业枪手谋杀,南非共产党主席斯洛沃的妻子弗斯特被邮件炸弹炸死,等等。德克勒克执政后,这批丧心病狂的刽子手又在策划各种破坏改革计划的行动。在他们的暗杀名单上,除了黑人大主教图图、有色人反种族隔离领袖阿兰·博萨克之外,又添了德克勒克、外交部长博塔、法律和秩序部长伏洛克和国防部长马兰。他们原准备在1989年12月同时对这4位政府要员实行暗杀,但因凶手被捕而阴谋未遂。曼德拉获释后,他们又放出风,要同时刺杀德克勒克与曼德拉。同时,他们进一步制造混乱,挑拨黑人不同民族之间的不和。
  曼德拉所面临的另一个重要挑战则是重整非洲人内部的团结。这也包括两个方面:协调各个不同派别的黑人民族解放组织之间的团结合作和化解黑人不同民族之间的冲突矛盾。非洲人国民大会的历史最长、力量最强,但也有其他与其观点不同的黑人组织,自50年代末分裂出去的泛非主义者大会即是其中之一。这一组织始终认为南非是非洲人的南非,白人必须滚回去。他们对非洲人国民大会与德克勒克总统谈判的政策很不以为然,强调不与白人政权妥协。曼德拉在监狱时即利用各派政治领导人来访时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出狱后又不断强调各派之间的团结,指出废除种族隔离制度有赖人民群众同心同德。
  南非黑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民族冲突,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祖鲁人与科萨人的冲突,这在纳塔尔省的德班和彼得马里茨堡尤为突出。在1987年到1989年底,已有约2500名黑人丧生于派别冲突之中。当然这也有政治上的原因。2月25日,出狱才半个月的曼德拉来到黑人之间暴力冲突最厉害的德班。他呼吁黑人把互相残杀的刀枪扔到海里去,加强团结,实现和平。他动情地说:
  “……然而目前,当我们一起站在一个新南非的入口处时,纳塔尔处在火焰之中。兄弟之间为复仇互相残杀。在这场争斗中,每一个家庭都失去了亲爱的人。在我被囚禁的最后几年里,我最大的心病、最深的痛苦是听到在纳塔尔的人民中间发生的这种可怕的事情。
  在你们遭受痛苦的时候,我的职责是提醒你们不要忘记今天所负的责任。如果我们不停止这场冲突,我们将处于毁掉我们斗争的可贵成果的巨大危险之中。我们将使全国的和平进程面临危险。”
  与此同时,曼德拉的个人生活也面临着一场新的危机,这就是他和温妮的关系出现了裂缝。他发现,昔日温文尔雅的温妮已一去不复返了;而出现在他面前的温妮是一个冷酷严厉、咄咄逼人且权力欲极强的女人。如前所述,曼德拉被囚禁后,温妮的日子是相当艰难的。但对她打击最大、影响最深的则是1977年5月17日以后被流放到布兰德福特的日子。特别是1979年女儿津荠离开她去读书以后,长时期的孤独使温妮产生了一种被遗弃的心理。当她刚到布兰德福特时,她对黑人酗酒的习惯深恶痛绝,她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谈到,“他们从酒吧一开门就进去,喝到晚上8点钟酒吧关门,一个个烂醉如泥。从冒牌学校里放学回家的孩子们找不到一点吃的东西,便同他们的父母一道混迹于酒吧间。”但1979年以后,她也开始慢慢地养成了酗酒的恶习。
  南非当局将温妮·曼德拉流放到布兰德福特无非有两个目的,一是逃避国际舆论界的注视和追踪,二是企图用这种难以忍受的孤寂来摧垮她的意志。如果第一个目的未能达到的话,第二个则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曼德拉夫人的为人。这种改变包括两个方面:政治策略和个人性格。曼德拉始终是位法律的信奉者。他认为,如果法律不公正,那就应该修改法律,而不是破坏法律。虽然他组建了“民族之矛”,但坚持认为暴力是最不得已时才能使用的手段。但温妮在与警方打交道时,则逐渐背离了这种策略。她认为,不公正的法律必须通过暴力来改变。她利用一切机会强调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主张对白人实行恐怖和暴力。而她的这种政治策略在1976年索韦托暴动以后很有感召力,特别是对那一批被激怒的年轻人而言。他们逐渐聚集在曼德拉夫人身边,形成了黑人民族解放运动中的激进势力。
  曼德拉夫人在流放期间性格上的变化也很大。温妮从小就性格倔强,有“假小子”之称。母亲死后,父亲哥伦布曾计划将9个孩子分送到亲戚处抚养,温妮坚决不同意将兄弟姊妹拆散。在她执意坚持下,她父亲也不得不让步。这是她和父亲发生的第一次冲突。在与曼德拉的恋爱期间,她的好斗要强也偶尔在关键时刻显露出来。大约在她与曼德拉结婚前一个月的一个星期六,温妮和几位朋友于下午一点到曼德拉的办公室来接他。当时,曼德拉正在接待一位外国政治家的女秘书。据曼德拉回忆,这位女秘书与温妮年龄相仿,容貌楚楚动人。当温妮推开门,见到曼德拉与她正谈得十分投机时,脸色一下就变了,睁大的眼睛里充满着忌妒和敌意。曼德拉后来在写给女儿津荠的信中不无感慨地说,“尽管那时候我经常到体育馆锻炼,身体极为强健,她还是当着别人的面,一把抓住我的脖子,把我揪了出去。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到那位女士。”
  流放期间,温妮性格上的负面因素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争强好胜变成了专横跋扈,注重自我变成了冷漠无情。她认为自己是曼德拉的当然接班人,是曼德拉的替身。但她的这种一厢情愿并未被非国大所接受,反而对她的专横作风进行了抵制。这样,她不仅一直未能进入非洲人国民大会的领导核心,而且始终与这一组织的领导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显得很不合群。1985年8月,当温妮在约翰内斯堡看病期间,她在布兰德福特的住宅被人用燃烧弹烧毁。她不顾当局禁令,决定搬到约翰内斯堡居住。1986年3月,布隆方丹地方法院宣布对温妮的禁令已无效。这样,她回到了阔别9年的索韦托。从这以后,她的活动就完全脱离了非国大。
  1987年,她的索韦托的住所翻修完毕,和当地贫穷黑人的破烂棚屋相比,无异鹤立鸡群,被当地黑人群众称为“温妮宫殿”。随后,她聚集了一批身强力壮桀骜不驯的黑人青年,组成了称为“曼德拉联合足球俱乐部”的团体。很快,这一组织扩展为一个暴力组织,先是以惩罚政府的合作者为由,继而是绑架、刑讯、拷打乃至杀人。而温妮自己却认为是在培养黑人青少年,进行黑人解放斗争。1988年12月28日,俱乐部将4名青年从卫理公会牧师保罗·卫伦家绑架至索韦托的一幢大房子里。4名青年中有一人设法跑出来了,其中两名后被释放,但一位名叫斯多姆佩·莫凯提的青年却失踪了。
  1989年1月27日,索韦托社区领袖和教会领导人一起开会,要求温妮·曼德拉解散她自己的暴力组织——足球俱乐部,因为这一组织的出现已导致黑人住宅区无数的报复、行凶和斗殴。但温妮拒绝这一要求,声称这4名青年被从教会住地里转移出来主要是因为他们在那里受到性虐待。并说这可以在阿斯瓦特医生那里得到证明。然而,就在那一天,阿斯瓦特医生遭枪击而死。温妮立即指控谋害者害怕阿斯瓦特医生出面作证。1月26日,另一名从教会住地跑出来的黑人青年也到警察局报案,声称他在保罗·卫伦家受到了“不道德的待遇”。他的证词似乎支持了温妮的说法。
  但是,那3名被绑架的青年说法则与此大相径庭。他们在签了名的宣誓书上说:他们被绑架后送到位于索韦托戴克洛夫地区曼德拉夫人的住处,并遭毒打。他们还告诉索韦托社区委员会,俱乐部的成员曾强迫他们控告卫伦先生进行虐待;还说,阿斯瓦特医生仔细检查了斯多姆佩·莫凯提的身体状况之后,宣布他受伤太严重,已难于抢救。这意味着阿斯瓦特医生之所以被谋害,并非他故,而是因为他对俱乐部成员的行刑情况知道太多。斯多姆佩失踪后,警察于1月7日发现了一具腐烂的尸体。2月15日,经警察局指纹专家确认为斯多姆佩的尸体。而在此前一天,在索韦托的奥兰多西区,一名足球俱乐部成员被谋杀,据称是为死去的斯多姆佩报仇。
  曼德拉当时已通过他的律师了解了一些情况,但对此无能为力。直到1990年2月出狱后,他才有机会亲自过问这一事情。曼德拉并不怀疑这一事件的真实性,只是认为温妮之所以如此是长期脱离群众的政治运动所致,因而力排众议,于1990年8月任命温妮·曼德拉为非国大的社会福利部长。然而,温妮的恶习已成,仍我行我素,不思悔改,对绑架事件矢口否认。她不但不听曼德拉等人的规劝,反而多次酗酒闹事,并公然和她29岁的情夫双宿双飞,对曼德拉造成了极大的精神痛苦。
  曼德拉出狱后,在面临巨大的政治挑战的同时,还需忍受温妮的作为所带来的精神创伤,这是何等的压力啊。但曼德拉毕竟不是等闲之辈,他的眼光是盯着未来的。
南非斗士曼德拉--第二十六章 再挑重担
第二十六章 再挑重担
  ·卢萨卡的欢庆
  ·“红色阴谋”与“鸟拉行动计划”
  ·总部迁回国内
  ·种族隔离制的基本法律被废除
  ·“曼德拉,我们的主席”
  ·报纸披露:南非警察暗中资助因卡塔
  ·温妮受审
  1990年2月27日,赞比亚的卢萨卡机场彩旗飞舞。这一天被宣布为全国节日,公共汽车穿梭于机场和市中心之间,免费将欢迎的人群送到机场。机场上等候的人群中有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西南非洲人民组织领导人、乌干达总统、联合国代表、英联邦代表、加拿大外长、巴勒斯坦解放阵线主席阿拉法特等,非洲人国民大会的领导人站在显著的位置。他们都在等待由曼德拉和西苏鲁等率领的非国大的南非代表团来此参加非国大全国执委会会议。
  当载着曼德拉等人的飞机徐徐降落时,机场上一片欢腾。曼德拉发表了简短的讲话,向赞比亚和其他非洲前线国家表示感谢。他说,没有他们的支持,非洲人国民大会就不会取得今天的突破。随后的几天里,曼德拉参加了前线国家首脑会议和非国大的执委会。非国大主席奥立弗·坦博自从1989年8月中风后,没有参与实际的领导工作,当时正在瑞典住院治疗。在执委会上,非国大的领导人讨论了由地下状态到合法状态的战略转移问题,消除谈判障碍问题和将非洲人国民大会总部尽快迁回南非的问题。3月2日,非国大全国执行委员会选举曼德拉为副主席,代行主席职务,批准西苏鲁和姆贝基为执委会成员;并决定由西苏鲁负责在国内重建和发展的工作。
  会议结束后,曼德拉又访问了津巴布韦、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为了探望自己的老战友、正在住院治疗的奥立弗·坦博,曼德拉还专程到瑞典进行了访问。年高74岁的非洲人国民大会主席坦博为了争取国际社会对南非反对种族主义统治的斗争,进行了长期的工作。在流亡期间,他历经千辛万苦,一方面与外国政府和组织打交道,另一方面对国内的非国大地下斗争给予指导,为非国大打开局面、保存实力和扩大影响费尽了心血。当他见到曼德拉时,两位战友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曼德拉向他表达了全国执委会对这位老战士的崇高敬意,随后向他汇报了关于非国大战略转移的计划和设想。坦博为曼德拉的出狱和重新担任非国大的领导工作表示由衷的高兴,“有你在,我就放心了。”谈完正事,他们又一起回忆曼德拉1962年初的出访和他俩的最后一次会面,“还记得你让我帮你在克伦威尔塑像前照像吗?”坦博兴致勃勃地问。“记得,记得。你当时住的条件多糟啊!”曼德拉看着自己的兄长,这位共事了半个世纪的亲密战友,感慨万千。
  3月17日,曼德拉结束了他出狱后的首次出访。回到南非后,立刻投入了尽快与德克勒克政府对话的准备阶段。但是,首轮会谈因3月底连续发生的暴力冲突事件而延期。3月21日,南非警察在东开普的奥伊膝哈赫市镇动用武力镇压了为纪念“沙佩维尔惨案”30周年而举行示威游行的群众,死亡8人,受伤91人。3月24日,约1万名黑人群众在索韦托示威游行,要求解散继续坚持种族隔离制度的市镇委员会,警察向示威队伍开枪,伤100多人。3月26日,约翰内斯堡附近的塞博肯市镇黑人居住区的数千人上街示威,抗议房租涨价和当地政府执行的种族隔离政策,再一次遭警方镇压,造成了死13人,伤数百人的悲惨结局。这些事件受到南非内外舆论的严重关注,同时给即将开始的谈判布下了阴影。
  1990年5月2日,以曼德拉为首的非洲人国民大会代表团和以德克勒克为首的政府代表团在开普敦举行首次会谈。首先,双方就会谈议程达成一致,商定谈论废除镇压性法令,保证流亡者安全返国,撤除在黑人城镇的驻军,释放所有的政治犯,取消紧急状态,停止武装斗争,平息暴力冲突。前5点由非国大代表团提出,后2点由政府代表团提出。政府与非国大谈判的消息引起了极右派的强烈反对,保守党领袖特勒尼赫特率领该党议员退出当天议会,以示抗议。
  会谈举行了3天,5月4日结束。会谈后发表的联合声明表示:双方一致同意“对消除目前存在的来自任何方面的暴力的恐吓气氛承担共同义务,并对局势稳定和在和平情况下进行谈判承担义务”。此次会议就下列问题达成一致协议:双方同意成立一个联合工作小组,以对政治罪界说以及政治犯的赦免和释放问题进行处理;非国大将竭尽全力通盘考虑武装斗争问题,在消除暴力和恐吓气氛方面同政府携手合作,并在相互间建立有效的联络渠道;政府将重新审查现行的治安法规,使其适应南非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以确保正常的、自由的政治活动;政府重申将致力于取消紧急状态;对非国大流亡国外的全国执委会委员和其他重要成员,政府对其1990年5月4日以前所犯政治罪,将考虑暂时免予起诉,以使他们能返回国内重建组织,协助结束暴力冲突和参加和平政治谈判。这一协议的签定标志着和谈开始向健康方向发展,但也引起了国民党内部和黑人激进派的反对,有54年党龄的南非前总统彼得·博塔立即宣布退出国民党,以表示对德克勒克现行政策的不满。代表“黑人觉醒运动”的阿扎尼亚人民组织宣传书记穆德利则认为,非国大同政府的会谈是延误反种族隔离斗争,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
  在与政府进行谈判的同时,曼德拉还在考虑加强非国大作为一个合法政党的国际地位。30年来,非洲人国民大会的总部设在国外,非国大的主席在国外寻求的主要是同情和支持。现在,情况不同了。从长远的角度看,非洲人国民大会应以一个平等的国际伙伴的身份加入世界大家庭。同时,呼吁国际社会继续对南非政府施加各种压力和经济制裁仍然是非国大的重要策略。为此,在2月首次出访和5月初对非洲6国进行访问后,他又于1990年6月4日开始了第三次出访。这次他访问了法国、瑞士、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加拿大、美国、英国、爱尔兰、乌干达、埃塞俄比亚、肯尼亚、莫桑比克和博茨瓦纳等14个国家,在很多国家受到元首级的礼遇。
  6月7日,德克勒克在议会特别联席会议上宣布,全国除纳塔尔和夸祖鲁外将于6月8日午夜12时起取消紧急状态,政府将以常规法律取代紧急状态法。他还宣布释放48名政治犯,并明确希望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国际社会松动对南非的制裁。当时正在法国访问的曼德拉表示,非国大欢迎德克勒克部分取消紧急状态的决定。但他呼吁国际社会不要放松或取消对南非的制裁,应继续保持对南非政府的强大压力,迫使其加快政治改革进程。在此之前,德克勒克曾于5月访问了西欧9国,其目的也在于寻求国际支持,焦点是制裁问题。在这一场围绕取消还是保持制裁的外交较量中,曼德拉又一次占了上风。
  正当曼德拉及其代表团在为第二轮谈判积极准备时,南非政府又别有用心地掀起一股反共浪潮。6月19日,南非共产党总书记斯洛沃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南非共产党将于7月29日正式成为公开合法的政党。这一决定使南非政府十分惊恐。7月25日,南非警方公然以“红色阴谋”为借口,拘捕了南非共产党政治局委员兼非国大全国执委会成员麦克·马哈拉吉,指控他企图在非国大与政府谈判失败后通过武装斗争推翻现政权。警方声称在德班缴获了一份长达4000多页的共产党文件,详细记录了南非共产党准备举行武装暴动的“乌拉行动计划”;同时还发现并收缴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官方新闻媒介还大肆宣扬南非共产党总书记斯洛沃和民族之矛领导人克里斯·哈尼均参与了计划的制订。警方还以同样罪名拘捕了40名其他的非国大成员。
  一时间,反共鼓噪甚嚣尘上。7月26日晚,德克勒克总统召见曼德拉举行紧急会晤,要求他将斯洛沃排除出即将于8月6日开始的和平谈判的非洲人国民大会代表团,以使谈判回到原来的轨道上来。这一无理要求遭到曼德拉的严词拒绝。实际上,曼德拉已于两日前在约翰内斯堡主持召开了执委会会议,对“红色阴谋”一事达成了一致意见:坚决否认警方散布的所谓“共产党暴动阴谋”和非国大联盟内部矛盾激烈、分裂加剧的无理猜测,重申无论发生什么事,非国大都将致力于谈判解决南非问题;决定立即成立非国大、南非共产党和南非工会大会协调委员会,加强内部组织工作,加快非国大国内和地区组织的重建工作,着手准备30年来将首次在南非土地上召开的非国大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
  7月28日,曼德拉在接受英国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表示:非国大与共产党的关系可追溯到20年代,双方的联盟十分巩固。他断然驳斥了南非警察有关共产党和非国大企图以暴力推翻政府的说法。他说,尽管在共产党员能否作为非国大代表团成员参与谈判的问题上发生纠纷,非国大与政府间的谈判将继续进行。第二天,南非共产党在被禁活动40年后,在索韦托首次举行群众集会,宣布其对和平谈判的承诺。总书记斯洛沃在集会上指责政府某些高层人士几天来对共产党进行了“恶意攻击”:这说明他们对反共比实现南非和平更感兴趣。在曼德拉的坚持下,德克勒克最后于8月3日同意非国大代表团班底:由曼德拉和南非共产党总书记斯洛沃等人参加。
  非国大与政府的第二次会谈如期举行。双方就一系列重要问题达成协议,并发表了一个联合声明。德克勒克政府表示将考虑废除一些安全法和取消在纳塔尔省的紧急状态法;同时将与非国大一起制订释放政治犯和允许流亡人员回国的计划。政府还表示释放政治犯的计划将于9月1日开始实施。曼德拉则在声明中宣布,非国大全面停止武装斗争及有关活动,并申明这一决定立即生效。双方对南非特别是纳塔尔省最近时期发生的暴力冲突表示严重关切,表示要保证采取措施促使局势的正常化。双方一致认为,“继续谈判制订一部新宪法的道路已经打通”,并将就此问题尽早进行会谈;并高度评价达成的协议,认为它将成为南非走向真正和平与繁荣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与此同时,非国大的国内重建工作亦在进行。正如美国的非洲问题专家玛丽娜·奥塔韦所说的,非国大是一个具有三重性质的组织。首先,它是一个具有广泛号召力的反对各族隔离斗争的象征;其次,它是一个在领导机构和组织结构方面等级森严的具有流亡性质的国外组织;再次,它与广泛有力、生机勃勃但组织松懈的国内群众运动又有密切的联系。怎样将这三种性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新时期的战略转移是曼德拉面临的大问题。象征意味着号召力,组织意味着纪律,群众运动则意味着群众基础,这三者缺一不可。1990年3月底到4月初,非国大的总部迁回国内,设在约翰内斯堡市中心。总部设立了组织、宣传、教育、财政和管理5个部门。同时,非国大的基层组织建设亦大力铺开。全国被分为12个地区,均建立了地区领导机构,负责基层支部的建设。在解禁后短短4个多月中已有近100万人加入了非洲人国民大会。
  政治波涛的起伏是难以预料的。到1990年底,南非政府与非国大的谈判又一次陷入僵局。政府方面要求非国大解散其武装力量,并停止群众行动,理由是群众行动可能导致暴力冲突;否则政府拒绝释放大批政治犯,拒绝大多数流亡人员回国。对此,非国大针锋相对,明确宣布1991年为“群众行动年”;在黑人居住区建立民族之矛领导的自卫委员会;声明如到1991年4月30日(即8月6日谈判达成的日期)政治犯和流亡人员的问题不能解决,非国大将断然退出谈判。在11月底,曼德拉和德克勒克会晤,但未能达成任何协议。直到圣诞节前一天,德克勒克与坦博和曼德拉再次会晤,大概是圣诞来临和新年即始的缘故吧,双方的紧张气氛才有所缓和。12月28日,德克勒克又一次对非国大作出让步,宣布改革地方政府体制。
  1991年2月1日,南非总统德克勒克在议会中宣布,在6月底以前,政府将废除作为种族隔离制基石的“土地法”、“集团居住法”和“人口登记法”等法律。6月27日,德克勒克在一系列废止种族隔离制度的法案上签字。至此,自1910年以来通过并实施了几十年的350多个种族隔离法令全部被废除。这意味着南非黑人与白人在政治上开始享有同等的权利,同时也标志着南非黑人在反对种族主义的斗争中已取得决定性胜利。
  与此同时,准备了一年半的非国大第48届全国代表大会也即将召开。6月22日,曼德拉和300名非国大的支持者兴致勃勃地来到约翰内斯堡的史末资机场,欢迎回国参加会议的非国大主席奥立弗·坦博。这是自1959年以来第一次在南非境内公开举行的代表大会,是在和平解决南非问题的谈判不断推进、南非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于7月2日至7日召开的代表大会总结了非国大恢复合法地位以来开展的工作,提出了新时期的战略和策略方针,并通过了新的组织章程。在与会的2000名代表的一致拥护下,曼德拉取代生病的奥立弗·坦博当选为非洲人国民大会主席。这一消息的公布使代表们沸腾起来,会场上响起一片欢呼声,73岁的曼德拉表情严肃,眼里噙着泪花。西苏鲁被选为副主席,原南非矿工工会领导人西里尔·拉马福萨当选为总书记。坦博当选为特设的荣誉职务——全国主席。
  西沙拉面临行的是双重任务:率领非国大代表团尽早与政府开始制宪谈判;领导南非黑人向白人政府要求政治权利。然而,自从开放党禁以来,黑人之间的派系争斗愈演愈烈。一方面,从曼德拉跨出牢门到8月初第H轮谈判结束,南非形势变化很快,和平代替战争、对话代替对抗的希望在上升。另一方面,从8月中旬起,黑人居住区的暴力冲突愈演愈烈。因卡塔的支持者和非国大的支持者之间的大规模暴力事件与日俱增,并迅速蔓延纳塔尔省。从8月到10月,死于冲突的达1382人,伤4000人。12月初冲突再起,一周内死亡人数达200人。1990年全年因冲突而丧生的人数达3500人,比前5年死亡人数的总和还多。
  1991年新年伊始,黑人居住区又为暴力气氛笼罩。l月12日,一伙身份不明的歹徒手持AK—47来复枪,在塞傅肯向参加葬礼活动的非国大支持者狂射,致使42人身亡,50余人受伤。肇事者随后仓皇逃跑,非国大指控这一凶案为“第三种势力”所为。曼德拉对黑人之间冲突的恶化心急如焚,于1月29日就暴力问题同布特莱齐会晤。布特莱齐是夸祖鲁的首席部长,因卡塔正式恢复后被选为这一政治组织的主席。在后来的3月会谈中,布特莱齐建议由曼德拉、德克勒克和他本人组成左右南非和谈进程的“三人集团”,即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这对一系列暴力冲突的原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脚注。
  因卡塔是“民族文化解放运动”的简称,是以祖鲁族为基础的黑人组织。它最初出现于1928年。在殖民者的统治下,祖鲁人失去了基本的政治权利,其民族的文化和传统也面临着丧失殆尽的危险。为此,当时的祖鲁王所罗门决定建立“民族文化解放运动”,即因卡塔,以帮助祖鲁人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但因为它纯粹是一个文化运动,没有提出什么实际目标和政治主张,因而难以持久,没过几年就销声匿迹了。70年代初,沃斯特推行的班图斯坦计划发展很快,黑人家园的一些领导人受不住政府当局的利诱,同意独立。如特兰斯凯的首席部长马坦齐马即于1974年率先宣布同意按南非当局的条件接受“独立”。但也有一些黑人家园领导人反对政府以“独立”来剥夺黑人的南非国籍的政策,夸祖鲁的首席部长加查·布特莱齐就是抵制“独立”派的代表。因卡塔亦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于1975年3月成立的。
  因卡塔的政治主张是坚持南非是一个属于各种族人民的统一国家和广大黑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要求享有与白人同等的政治权利,主张通过和平谈判来实现多数人统治。虽然因卡塔宣称该组织为代表所有民族的运动,但其党纲规定其领袖必须是夸祖鲁黑人家园的首席部长。因卡塔自成立以来发展很快,在客观上起了填补因非国大和泛非主义者大会被禁后造成的政治真空的作用。1990年5月26日,因卡塔中央委员会宣布,因卡塔正由一个解放组织过渡到一个“完全的南非政党”,其成员人数也急剧上升。到1991年5月,因卡塔自由党成员人数增至230万,其中非祖鲁族成员占42%,白人成员达10万人。
  3月会谈时,曼德拉与布特莱齐均表示双方应取克制态度,防止暴力冲突的进一步升级。但非国大领导层内部对布特莱齐的三驾马车的建议极为反感。在会谈结束后不到一周,即在其公开信中大肆攻击因卡塔,指责该党企图在政府和警方的帮助下通过暴力途径成为南非政坛的第三主角。同时要求政府规定,群众集会时不得携带传统武器,这一要求也明显是针对因卡塔的。对此,布特莱齐大为恼火,攻击非国大阴谋挑起内战,公然无视祖鲁族的文化传统。这样,暴力冲突又一次加剧。双方支持者自4月7日起在里夫地区又发生冲突并日趋严重。4月13日,曼德拉在亚历山大镇的一个葬礼上呼吁动乱严重的黑人城镇组建防卫队,其任务是保护人民。“这个国家的一部分黑人在警方的帮助下正在屠杀黑人群众,我们不能允许这股邪恶势力摧毁非国大。”在随后的几次讲话中,曼德拉强烈要求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以尽早解决黑人城镇的大屠杀问题。
  曼德拉指责警方干预和插手黑人暴力冲突,是事出有因的。据《每周邮报》在1990年10月披露,为扶植因卡塔,南非国防军曾于1986年在纳米比亚卡普里维地带宽多河畔的“河马”秘密基地培训了200名因卡塔骨干分子。这些武装人员在结束了为期7个月的游击战术训练后返回夸祖鲁,担负了培训其他因卡塔成员的任务。他们后来都成为今日因卡塔武装力量的中坚分子。英国的记者也多次报道南非政权内部的极右分子多次通过运送武器、训练军队和挑拨离间等手法挑动祖鲁人的民族主义情绪,力图在因卡塔和非国大之间制造不和。更有甚者,南非的“第三种力量”,即南非情报和警察部门直接插手了黑人城镇的暴力冲突,加剧了事态的发展。
  为了揭露政府利用黑人争斗以削弱非国大的阴谋,非国大全国执委会于1991年4月5日向德克勒克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禁止在公共集会游行中携带武器;公开解散所有暗杀组织和从邻国招募的雇佣军;追究参与暴力冲突、枪杀黑人群众的军警的法律责任;撤消国防部长马兰以及法律和秩序部长伏洛克的职务。如果政府在5月9日前不满足非国大的要求,非国大将退出所有谈判。5月1日,曼德拉在南非工会大会组织的群众集会上说,非国大要求政府立即行动,“5月10日对非国大来说是具有重大决定意义的一天,这主要取决于政府对我们要求的反应。”
  5月2日,政府对曼德拉的讲话和非国大的最后通牒作出反应,宣布10条反暴行动计划。其中包括:军警继续采取有力而公正的行动;加强警方人力物力;召开5月高级会议,以寻求制止黑人城镇暴力的良策,并吁请曼德拉和布特莱齐与政府一起先举行“三方会谈”,以便为5月高级会议打下基础。在此之前,政府也宣布了几项制止暴力的措施,如公众集会时只准携带矛、棍和圆头棒等“传统武器”,不准携带砍刀、斧子等“危险武器”,①尽快成立调查暴力问题的常设委员会等。然而,暴力冲突继续蔓延,在5月1日至6日短短几天时间里,就有152人被杀害。5月5日,因卡塔公共关系和国际事务部长向非国大发出最后通牒,限其尽快制止全国范围内的暴力,否则因卡塔将在索韦托部署10万名用非传统武器武装的战士;如果暴力转移到城市地区,因卡塔将另派15万战士进入约翰内斯堡及其郊区,以保护无辜的人民群众。
  ①祖鲁族因卡塔成员能够手持长矛、刀、斧游行集会,是在1990年8月31日得到德克勒克准许后才盛行的。正是这些被当局称为“传统武器”和“文化武器”的凶器导致了几千人丧生。
  7月中旬,南非《每周邮报》刊登了南非保安警察暗中资助因卡塔的官方文件,一时舆论大哗。各界人士纷纷要求政府当局予以解释。7月19日,法律和秩序部长伏洛克承认曾经给因卡塔25万兰特。当局利用因卡塔的政治势力和祖鲁人的民族情绪与非国大抗衡的阴谋一时成为街头巷尾的话题。为了摆脱被动局面,德克勒克政府宣布紧急改组内阁,将国防部长马兰与法律和秩序部长伏洛克撤消原职,降级使用。德克勒克还宣布取消给黑人政治组织的所有秘密拨款,并成立独立的委员会调查此类事件。与此同时,因卡塔亦因此事情的败露而名声大减。而非国大则提高了威望,这使其在进一步谈判中巩固了地位。
  被黑人冲突搅得焦虑不安的曼德拉还面临着另一种威胁,即温妮·曼德拉的审判构成的对非国大事业以及他本人声誉的威胁。温妮自1990年8月21日被任命为非洲人国民大会社会福利部长后,仍执迷不悟。她被正式指控犯有绑架罪和谋杀案的帮凶罪。1991年2月4日,温妮·曼德拉和她以前的几名贴身保镖一起在约翰内斯堡受审。但因为温妮的7名同案犯中有4人在保释中逃跑了,审判不得不推迟。2月11日,曼德拉陪同夫人来到法院大楼,他处于极其难堪的局面中。他没有进入法庭,将温妮送进大门后就离开了。
  当起诉人扬·斯瓦纳普尔宣布主要证人之一在前一天晚上被人绑架时,法庭里响起一阵议论和骚动。当时与温妮·曼德拉一起坐在被告席上的只有3名被告:克蒙利苏瓦·法拉蒂、她的18岁的女儿诺姆普梅莱洛·法拉蒂和出租汽车司机约翰·摩根。4位被告人均表示自己和其他被告无罪。与此同时,另外4名被告在逃,他们是:17岁的约瑟夫·西索尔、22岁的阿蒂扎·塞贝胡卢、19岁的姆富马贝拉内和19岁的西布西索·马布扎。法院已决定对他们进行单独审判,审判将在他们被逮捕之后进行。
  5月13日,约翰内斯堡法院对这一案件进行宣判。曼德拉又一次陪同夫人来到法庭。当温妮·曼德拉出现在法庭时,她有意亲切地挽着丈夫的胳膊,脸上露出那种人们习以为常的迷人微笑。曼德拉脸色庄重,此刻他在想什么呢?他深深感到自己对温妮亏欠甚多,同时也对温妮有一种无力感,她已经成了无法管教骄横跋扈的人了。正是在这里,他和他的同志们曾遭受过无端的政治审判,可今天参加的却是另外一种全然不同的刑事案判决。法官迈克尔·斯特格曼宣布判决:“温妮弗莱·诺姆扎莫·曼德拉,我判决你犯了绑架1至4人的罪行,同时是被控殴打5至8人的帮凶。”曼德拉夫人说:“我只想要你们所有的人都知道我没有伤害任何孩子,其余的事由我的律师回答。”此时,曼德拉脸色铁青,从他的职业敏感他知道绑架罪虽然最严重的可以判处死刑,但他的妻子不会遭此极刑。然而,宣判有罪这一事实已足够使他和他所领导的非国大面临一场新的政治危机。
  此时,南非已进入制宪谈判前的最后阶段。经过反复磋商,南非各民族的19个党派于1991年12月20日组成民主南非大会,简称科德萨(CODESA),正式开始制宪谈判。
南非斗士曼德拉--第二十七章 从谈判到选举
第二十七章 从谈判到选举
  ·民主南非大会
  ·德克勒克决定摊牌
  ·“每一个头脑清醒的南非白人都应投支持票”
  ·博伊帕通惨案
  ·毕晓惨案
  ·温妮被判有罪
  ·夫妻分居
  ·丛林会谈
  ·重开南非多党制宪谈判会议
  ·哈尼遇刺
  ·曼德拉与德克勒克的殊荣
  民主南非大会在约翰内斯堡的召开,标志着南非和平进程进入实质性制宪谈判阶段。纳尔逊·曼德拉曾经在解释谈判的会议时指出:谈判就是要准备妥协,不仅在小的问题上妥协,而且在大的问题上妥协。当时由于政见上的分歧,白人第一大反对党保守党和黑人激进政党泛非主义者大会和阿扎尼亚人民组织均未参加民主南非大会。因卡塔虽然参加民主南非大会,但领导人布特莱齐国祖鲁国王没能作为单独一派参加民主南非大会而拒绝出席大会。很明显,如果谈判不能吸收各主要党派积极参与,要想取得主要看法上一致是不可能的。
  民主南非大会第一次会议以后,各方一致同意成立5个工作小组,各自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谈判。这5个工作小组的具体任务是:第一工作小组负责营造自由的政治气氛,它下设三个小组,分管改组国家控制的新闻机构,主要指南非广播公司;修改和废除现有立法如“公安安全法”和“国内防务法”并负责监督释放政治犯和流亡者回国事宜;处理军警由谁控制以及遵守“全国和平协定的问题”;第二工作小组主要负责制定制宪原则;第三工作小组负责过渡时期的安排;第四工作小组负责处理黑人家园问题;第五工作小组负责监督以上4个工作小组的进展情况。这5个工作小组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已就过渡政府、“独立”的黑人家园、武装力量、新闻广播和财政问题达成协议。这些积极成果标志着南非已经处于政治过渡状态。
  1992年初,曼德拉提出1992年将成为南非制宪议会民主选举年。然而,他的这一提议却并未得到南非总统的响应。作为一个谨慎的政治家,德克勒克认为1994年以前不会举行公民投票。同时,他对白人最大的反对党保守党抵制去年12月的南非多党会议这一事实不能视而不见;在2月19日的德兰士瓦省波切夫斯特鲁姆补缺选举中,保守党出人意料之外地击败国民党。第二天,德克勒克在议会上突然宣布3月17日进行白人公民投票,投票的唯一问题是:你是否支持德克勒克总统1990年2月2日开始的旨在通过谈判制订一部新宪法的改革进程进行下去?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即要准备一场公民投票,这很有一点政治赌博的意味。然而,面对曼德拉为首的非国大代表团的压力,其他各派政治势力的压力,以及白人极右派的捣乱,德克勒克不得不铤而走险了。很明显,他希望通过这场投票,得到更多的授权。他要用票数向保守党证明他的政府代表多数白人的利益,向非国大领导人证明他的地位并未削弱,向其他政治派别说明,一旦民主南非大会谈判达成协议,他有能力说服白人选民接受。这是德克勒克举行投票的第一个目的。其次,国民党在1989年竞选纲领中曾作过许诺:要制订一部新宪法,由白人选民表决通过。1992年1月的议会开幕式上,国民党再次重申了这一承诺。通过白人公民投票,德克勒克一方面可以声称自己履行了竞选承诺;另一方面,如果白人授权他在业已公布的制宪建议的基础上继续进行谈判,也就无需就新宪法本身进行第二次白人公决了。
  在短短的一个月里,国民党在民主党的支持下,与保守党展开了一场争夺选票的斗争。国民党向选民发出危险警报:如果反对票居多数,种族隔离制度将会在南非卷土重来,国际制裁将会重行实施,经济危机将进一步加深,黑人的怨恨将会加剧,白人将面临一个动荡不安的南非。保守党则宣称,如果赞成国民党业已开始的背叛白人的事业,曼德拉领导的“黑人共产党政府”统治下的南非必将蒙受深重的灾难;如果投赞成票,无异给德克勒克政府开了一张空白支票。然而,由于国民党掌握着一切宣传机构,同时受到商界的支持,在争取选票上占明显优势。保守党在财力上无法匹敌,无法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只能靠张贴海报或集会来兜售其主张。
  3月17日可以说是南非白人决定命运的日子。投票时间是早7点至晚上9点。一大清早,踊跃的选民就在投票站排起了长队,出现了南非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投票热。只要在大街上看一下,胜负的天一个已明显偏向国民党。一些青年甚至穿上了标有“支持”字样的汗衫。夏天的南非十分炎热,但热情参与的白人选民冒着高温排着长队耐心等着投上自己神圣的一票。政府官员纷纷对选民的这种热情表示惊讶。国民党的一位地方官员说,他第一次看到白人选民如此踊跃地参加投票。约翰内斯堡的一位政府官员评论,在他20年的政治生涯中,还从未见过这么多的人参加投票,人们的热情“令人吃惊”。
  投票的结果令德克勒克和曼德拉都大吃一惊。首先是投票率高。在南非约500万白人中,登记年满18岁的白人公民为329万人,参加此次投票的有280万人,占公民数的85%。其次是投赞成票的多。投票前,种种迹象表明极右派势力大有增长之势。大家不会忘记南非白人议会德兰士瓦省波切夫斯特鲁姆的补缺选举中,保守党候选人以9746票对2140票击败了国民党候选人。3月10日,当德克勒克总统在一所大学的餐厅进行宣传活动时,一枚催泪毒气弹在他附近爆炸;当他会见学生时,还有人呼喊煽动性口号,大叫大嚷:“叛徒,滚回去!”因而,无论是新闻媒介,还是总统本人,或是黑人力量,均未料到投票人的68.61%会支持德克勒克的国民党政府。
  实际上,南非白人的各个阶层均对正在进行的改革表示满意。一位名叫罗斯的企业家表示:“对南非来说,现在是一个决定性的时刻,每一个头脑清醒的南非白人都应投支持票,以便使国家沿着正确的方向向前发展。”一位白人失业工人说,“我失业已一年。如果投反对票,制裁就得恢复,经济就会倒退,我就更没有希望找到工作。”体育爱好者和运动员对体育制裁也深感恼火。3月15日,南非板球队在第一次获准参加的国际比赛中击败印度队而进入半决赛。3月17日,球队队员十分担心投票结果,“如果投反对票,我们的体育运动将再次遭到孤立。”他们希望所有的白人体育爱好者投支持票,使南非体育竞技重新进入国际舞台。
  第二天,德克勒克大获全胜的消息传开,南非一片欢腾。正巧3月18日是德克勒克本人的56岁生日。一早,德克勒克的电话铃响了。“我是纳尔逊·曼德拉。首先祝你生日快乐,其次祝你取得一次重大胜利。白人投票赞成改革使我们如释重负。”德克勒克喜形于色,“谢谢你,曼德拉先生。今天应是新南非的真正生日。”随后,曼德拉表示,压倒多数的南非白人投了支持票,这意味着南非改革进程走上了轨道,给黑人和全体南非人带来了鼓舞。诚然,投票结果表明了白人对德克勒克政府的信任和对制宪改革的支持,但并没有解决这个国家的实际政治问题。同时,这一结果在某种意义上加重了德克勒克在制宪谈判中的筹码。他无意改变既定方针,这无疑给曼德拉寻求政府的妥协和让步带来困难。
  5月中旬,民主南非大会召开了第二次会议。虽然双方在黑人家园、武装力量、临时宪法的制定以及新闻、财政等方面达成共识,但在主要问题上形成僵局。关键则是制宪机制问题。国民党主张,制宪机构设两院,其中由各种族、地区和党派平摊席位的上院不仅具有制宪、修宪和批准宪法的权力,而且对大选产生的下院有否决权。而非国大主张一院制,拒绝两院制尤其是上院对下院的否决权。曼德拉在谈判中坚持原则,策略灵活。他曾表示,非国大可在票数问题上让步,放弃了一直坚持的三分之二多数而同意有60%的票数即可通过新宪法和议案,并同意人权法案要75%多数通过。但政府则提出有关地方政府的条款也需75%多数才能通过。这种得寸进尺的谈判态度引起非国大的反对。最后,谈判不欢而散,建立“多党过渡性执行委员会”的预期目标未能实现。
  6月17日夜晚,黑幕笼罩着约翰内斯堡的博伊帕通镇。突然间,一伙袭击者出现在大街上。他们逢人便砍,一时间血肉横飞。黑人工人马索帕正在自己的铁皮屋里休息,突然他听到有人用祖鲁语吼叫,“在这里,在这里,我们抓到他们了。”他赶紧抓住儿子就往外跑,他的妻子吕蓓卡抱起9个月的婴儿阿隆紧随后面,但她没跑多远就被这伙歹徒抓住,他们用刀一顿乱刺,母子俩命归黄泉。事件之后,马索帕泪流满面,他浑身颤抖着收拾9个月的儿子和妻子浸在血泊里的尸体,发出了绝望的叫声:“这帮家伙应统统抓起来绞死!”在短短2小时内,这一黑人居住区有48人被残杀,其中大部分是无力抵抗的妇女和儿童。
  惨案发生后,非国大强烈要求政府和国际社会调查此事件。非国大总书记西里尔·拉马福萨声明:“我们认为德克勒克及其政府是这场大屠杀的同谋犯,德克勒克是头号罪犯!”对此,南非法律和秩序部长克里埃尔声称,这种指责是“彻头彻尾的谎言”。但是,一些目睹者纷纷表明有白人和警察参与了此次屠杀。一位躲在床下得以幸存的妇女说,她亲眼看见5名袭击者杀害两名居民,其中一人卷起袖子,竟然是一个白人。还有些居民则告诉记者,他们亲眼看到警察护送这些歹徒回到科瓦马代勒工人住宅区,而这正是因卡塔的一个基地。为表明自己的严正立场,非国大先是宣布中止谈判,继而退出民主南非大会。
  6月26日,曼德拉写给德克勒克一个备忘录,重申非国大希望通过谈判解决目前危机,同时呼吁政府当局采取真诚态度,打破僵局。显然,非国大内部的激进派对当局的表现十分不满,而曼德拉则不愿使非国大退出民主南非大会的行动成为其他政治势力的口实。德克勒克接到备忘录后,表示愿意通过谈判解决危机,并回答经认真研究备忘录后将于7月4日前作出答复。与此同时,政府一方面开始调查惨案、捉拿凶手,并逮捕了几十名与屠杀事件有关的嫌疑犯;另一方面,则宣布解散南非军队中以镇压黑人而臭名昭著的31旅和32旅,解散警察中的秘密部队和禁止在公共场合携带危险武器等措施。
  然而,黑人暴力冲突并未缓和。9月7日,约10万名非国大成员及其支持者向西斯凯黑人家园政府所在地毕晓进军,抗议军事政变上台的科住当局在西斯凯实行紧急状态法,镇压和迫害非国大成员。在行进中,保安部队突然向人群开枪扫射,造成28人死亡,200多人受伤。毕晓惨案后,曼德拉指出,谈判僵局必须打破,各方都应承认自己的过失,以保证毕晓惨案不再重演。非国大全国执委会决定,同意曼德拉与德克勒克的高级会晤。会晤条件也从博伊帕通惨案后提出的14条简化为3条:释放仍被关押的全部政治犯;禁止在公共场所携带危险武器;加强流动劳工单身宿舍的治安措施。
  9月26日,曼德拉与德克勒克进行会晤,并达成谅解备忘录。南非政府接受非国大三项条件,150名政治犯在11月中旬释放完毕。双方还就制宪机构以及新宪法等问题达成谅解。然而,11月份由负责调查公共暴力问题的戈德斯通委员会和新闻界再次公布了保安系统对南非黑人暴力冲突事件的卷入。与政府的多次保证相反,南非保安系统在破坏非国大及其军事组织民族之矛的声誉方面仍在大下功夫。德克勒克总统的谈判信誉和改革形象又一次遭到损坏。12月中旬,他将25位高级军官解职,其中包括6位将军。针对这一事件,非国大发表声明指出,“这个毫无信誉的政府,必须让位于一个民族团结临时政府。”
  此时,曼德拉出狱后带来的狂热、崇拜和无上权威在群众中逐渐减退。非国大成员开始对他的领导作风和实际行为提出一些疑问。在领导作风上,他的方式已显得与飞速发展的形势不合拍。他更像一个年迈谨慎的政治家,拥有的是传统的听众。群众在听他讲演时格外安静严肃,很少欢呼鼓掌。而在克里斯·哈尼或乔·斯洛沃讲演时,听众的反应则欢快热烈。在实际谈判过程中,人们担心他是否因急于达成协议而不再寸土必争,或是为赢得支持而对传统权威人士和黑人家园领袖出让原则。当他力主让温妮·曼德拉出任社会福利部长时,人们对他的组织性和可信度甚至提出怀疑。
  自1991年5月被宣判犯有绑架罪和殴打帮凶罪后,经法院裁定,温妮·曼德拉最后被判处6年监禁。①后来,虽然被保释出狱,但她从此名誉扫地。但非国大领导层碍于曼德拉的面子,一直未对她采取任何行动。1991年9月在全国执委会的核心工作委员会的选举中,曼德拉夫人落选了,按道理她不再担任社会福利部长。可是,当曼德拉从国外访问归来后,她又被重新安置在这一职位上。对这些行为,非国大领导班子已逐渐认识到必须尽早摊牌。1992年上半年,当初曾为温妮·曼德拉出庭辩护的证人又供认,他们当时为了保护曼德拉夫人而向法庭撒了谎,这对温妮·曼德拉的信誉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温妮的所作所为已给非国大带来了极大损失,她已成为了非国大的包袱。此时,全国执委会向纳尔逊·曼德拉严肃地提出了这一问题。经过仔细考虑,曼德拉于1992年5月作出了痛苦但明智的决定,毅然宣布同温妮分居。温妮也因此失去了她的部长职务。在记者招待会结束时,曼德拉心情沉重地说了最后一句话:“诸位,我希望你们能理解我正在经受的痛苦。”
  ①温妮·曼德拉对判决不服,提出上诉。1993年6月2日,南非最高上诉法院仍判决温妮·曼德拉犯有绑架罪和殴打帮凶罪,但将6年徒刑改判为罚款15000兰特。
  虽然非国大与国民党政府在一些主要问题上尚未达成共识,但自9耳曼德拉一德克勒克高级会晤以来,双方都在寻求妥协之路。非国大通过分析南非政治形势,决定进行政策调整,在全国执委会委员乔·斯洛沃的建议下,提出了分享权力的设想。非国大工作委员会在11月提出了分享权力的文件,交全国执委会通过,同时传达到基层征求意见。这一文件的主要精神是以和解换和平,以必要的让步换取稳定的政治经济过渡。具体的让步包括与因卡塔自由党和白人右翼新党——阿非里卡人民联盟加强联系、缓和紧张关系;政府按比例代表制组成,以照顾各个民族的利益;在改组行政机构(包括警察和军队)时,考虑到现有的合同并提供退休补偿等。
  德克勒克政府在戈德斯通委员会的报告发表后,信誉急剧下降。为了争取政治主动权,德克勒克提出在1994年上半年举行多种族大选。但是,非国大反对把民主进程拖延至德克勒克政府任职期满,要求在1993年内举行选举。在1993年1月8日,主席曼德拉宣布了非国大1993年政纲。该纲领在分享权力战略方针的指导下,采取了积极主动向前看的态度:恢复中止的多党制宪谈判;建立过渡时期执行机构、独立行使职权的选举委员会和新闻媒介委员会,确保大选顺利进行;在1993年底之前选举产生制宪议会和临时政府;将所谓“独立的”黑人家园归并南非。为了使一直滑坡的南非经济正常运行并为谈判创造良好的环境,曼德拉又于下旬提出了有条件地要求取消对南非的国际制裁。其条件是商界领导人必须确保创造就业机会,以及就年底前达成举行多种族选举的协议。在1月底长达5天的“丛林会谈”中,非国大与政府虽未在制宪谈判上实现突破,但同意进一步会谈以消除分歧。
  4月1日,中止了10个月的南非多党制宪谈判会议在约翰内斯堡世界贸易中心正式举行。25个党派和组织及南非政府共26个代表团参加了会议,当天即通过了制止暴力冲突等决议草案。面对南非各族人民重新燃起的希望之光,极右势力恐惧万分。他们决定采取暗杀行动。保守党主席特勒尼赫特的顾问德比·刘易斯一手策划,决定目标为在黑人中享有崇高威望的非国大领导核心成员克里斯·哈尼。这是因为哈尼是非国大少壮派领袖之一,无论是在过去的武装斗争和目前的和平进程中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曼德拉的接班人。其次,极右派对哈尼恨之入骨。由于他在武装斗争及和平谈判中的不妥协态度,哈尼一直为黑人青年所崇拜,有“非国大的激进派”之称。再次,哈尼在南非共产党第8次党代会上当选为党的总书记,接替了年迈且患癌症的乔·斯洛沃。后来,他又辞去了非国大武装力量参谋长职务,专心致力于南非共产党的工作。这更为极右分子所不容。
  波兰籍移民瓦卢斯自告奋勇担任杀手,他是极右翼白人组织阿非里卡人抵抗运动成员。4月10日,瓦卢斯袭击了当时呆在家里的克里斯·哈尼,哈尼当即身亡。半个小时以后,瓦卢斯被警方逮捕。随后,嫌疑犯刘易斯和他的妻子也被逮捕。①哈尼的遇害使南非黑人群情激奋。当天晚上,非国大主席曼德拉通过电视向全国发表讲话,呼吁人民保持克制的态度,不要为那些阴谋破坏和平谈判的人所利用。但是,一些黑人青年中已出现了明显的激进情绪,局势变得难以控制。当曼德拉在索韦托的一次群众集会上说,执政的国民党对哈尼之死表示哀悼时,下面发出一片嘘声。与此同时,在一些城市还发生了黑人烧毁汽车、攻击白人的事件。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