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古尊宿语录

_47 佚名(现代)
  上堂。洞山门下。八凹九凸。交交加加。屈屈曲曲。
  崎崎岖岖。嵲嵲屼屼。水云掩映。烟岚重叠。一道直截。
  观者游者。十人九人。举步早是迷却路头也。
  其中莫有不迷者么。乃喝云。且道洞山路头在什么处。
  上堂。举昔日天台国清寺因炙茄次。
  有拾得以竹弗向维那背上打一下。维那叫直岁。你看这风颠汉。
  拾得云。苍天苍天。寒山问。你打伊作什么。拾得云。
  费却多少盐酱。诸禅德。拾得打维那。实谓费盐酱多也。
  唯当别有道理。明眼衲僧试出来断看。
  一为众决疑巳晓未悟。二表自巳参学辨其是非。冷地里说葛藤。
  贬剥古今。不为好手。有么。若无。老僧为你决疑去也。
  直岁苦苦。告退再三。留得寒山拾得。总分付却。
  扫地底教扫地。烧火底教烧火。诸寮儿子。莫令空过。
  饶舌丰干到来。老僧为伊勘过。监院维那典座直岁。
  更须要知寒山拾得姓个什么。若也不知。
  异日他时总遭伊把鼻孔领过。喝一喝下座。
  上堂。光剃头净洗钵。好便住恶便脱。好诸禅德。
  莫将世俗见。埋没道人心。
  上堂。洞山深幽且固。千年林木生烟雾。
  林间多少葛藤枝。左攀右惹难回互。回而更相涉。不尔依位住。
  呵呵呵。将谓洞山多葛藤。元来却是参同契。乃喝云。
  明眼衲僧莫容易。
  上堂。但知随例餐子。也得三文买草鞋。
  祇如新妇骑驴阿家牵。又作么生。直饶道得。
  更问祖师鼻孔长多少在。下座。
  上堂。裈无裆裤无口。头上青灰三五斗。
  赵州老汉少卖弄。然则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娇。
  其柰禾黍不阳焰。竞栽桃李春。翻令力耕者。半作卖花人。
  上堂。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其实未得一切解脱。
  作么生是一切解脱。蓦拈拄杖云关。又云。
  云门大师在拄杖头上跳。还见翠岩眉毛么。若也不见。
  洞山为你注破。长庆来也。遂掷下云。吹笛打鼓普请看。
  上堂。谢庄主监收云。参玄上士味道高人。
  于动静日用间。百事成现受用具足。一一要知来处。
  所以古人云。譬如大地。何物不从地之所生。诸佛唯指一心。
  何法不从心之所立。洞山分野。地之所生。或麦或麻。
  或豆或稻。然非其人。则不能成办安立。既有安立。
  得不劳乎神用。然神用虽劳。粒粒不落别处。
  且道落在什么处。遂拈拄杖掷下。召大众云。见么。阿谁无分。
  知来处么。若知。可谓不风流处也风流。
  上堂。久参先德不在斯限。后进初机不用妄想。
  更依倚个什么。何不拨开自巳心地灵源。放出神通光明。
  滔滔流注成办佛事。岂不快哉。蓦拈拄杖云。
  不是神通光明。又击香卓云。不是佛事。遂掷下。
  良久喝一喝云。夜半乌鸡谁捉去。天明带雪遭指注。
  上堂。识情安排工夫。造作一向攀缘。巳事荒却。
  不信吾家正遍知。论劫莫能成正觉。喝一喝。下座。
  上堂。举三圣云。我逢人即出。出即不为人。兴化云。
  我逢人即不出。出即便为人。师云。看者两个老古锥。
  窃得临济些子活计。各自分疆列界。气冲宇宙。
  使明眼衲僧只得好笑。诸禅德。且道笑作什么。还知落处么。
  若知。一任七颠八倒。若不知。
  且向三圣兴化葛藤里咬嚼。下座。
  除夜小参云。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今夜一众尽是他乡之子。因何不归。阿呵呵。直饶便归得。
  归得亦无家。正是诸人归处。归得么。君不闻。庞居士云。
  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以拂子敲禅床便起。
  岁旦上堂。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
  诸禅德。今日人人添一岁。还见么。若不见。又道。
  人人添一岁。若见。在什么处安著。既见著处。便见出处。
  出处既明。方能世出世间。于法自在。观自在菩萨。
  将钱买餬饼。放下却是馒头。好诸禅德。一年添一岁。
  一岁一如来。拈拄杖云。拄杖子亦成佛也。看。
  上堂。佛法二字不用道著。道著则头角生。
  古人祇解杀人。不解活人。何不道佛法二字一一现成。诸禅德。
  欲知佛么。祇诸人是。欲知法么。祇诸人日用者是。
  是不是。是即也大奇。不是也大奇。杀也活也。
  一处不通两处失功。两处不通触途成滞。
  出州回上堂。山中城里事不相知。
  有一句子未敢泄机。候遍到寮中。一一当面分付。直是临时。
  各自著精彩。莫教蹉过。
  上堂。汾州莫忘想。俱胝竖指头。古今佛法事。
  到此一时休。休休。却忆赵州勘婆子。不风流处也风流。
  拈拄杖云。为众竭力。
  发化主后上堂。丐者月余朝束装。
  有烦知事首座大众。一动一静宁不有劳。然则劳动。若是道人分上。
  无非佛事。所谓往复无际。动静一源。苟契神于动静。
  则无滞于往还。心迹不生。顺逆何咎。此则于心无心。
  于事无事。又何妨于动静往还之勤。
  其或得之者正乎心。失之者乱乎性。盖得失之自殊。非动静之有异。
  乃拈拄杖掷下。喝一喝下座。
  上堂。放过一著落在第二。仲春渐暄景色明媚。
  一众高人起居轻利。莫有不涉春缘底么。良久云。
  远道擎空钵。深山踏落花。
  上堂。相抛又十日。归来山水中。眼开如梦觉。
  是事半成空。喝一喝下座。
  上堂。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古人无端。
  向虚空里钉橛。诳惑后人。今日四月一。初夏时节。久雨不晴。
  伏惟知事道座大众。道体万福。更讨什么佛性义。
  你诸人。各自有眼有鼻有口有耳。何不散去。
  莫妨我东行西行。下座。
  上堂。举云门云。劄。久雨不晴。师云。
  云门虽善临时变豹东劄西劄。未免和泥合水。和泥合水即且止。
  祇如云门云劄。是那个劄字。莫有明眼衲僧识么。若识。
  云门有甚气息。若不识。衲僧有甚气息。祇者气息。
  有鼻孔者辨。下座。
  上堂。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乃拈起拄杖云。
  洞山拈起拄杖子。你诸人合作么生。遂击香卓下座。
  上堂。此事如明珠在盘。不拨自转。
  有底拨不转按不活。又争怪得老僧。要识明珠么。各自归堂吃茶。
  上堂。圣僧每日入骨入髓。为诸人说。适来击鼓。
  重为宣扬。更待长老开口动舌。又堪作什么。老僧恁么道。
  也是为蛇画足。
  结夏日上堂。十方聚会。三月一结。息狂妄心。
  除苦恼热。获胜清凉。证大寂灭。到波罗岸。出生死辙。
  以此圣制故不虚设。声闻缘觉不见不闻。
  三世诸佛祇可自知。衲僧跳不出。打在绻缋里。动即开眼尿床。
  梦中说梦。且向洞山门下九十日讨个活路。
  上堂。举昔日盐官。常教僧看见性法门。闻大沩亦尔。
  密遣二僧往探之。既至座下。凡百提唱俱不识。
  乃生慢意。一日会小释迦曰。你莫粗心。
  小释迦遂作一圆相。以手捧向前。二僧又不识。小释迦云。你莫粗心。
  便起去。师云。小释迦三昧。二僧不知。
  洞山门下莫有知者么。是什么三昧。良久云。打面还他州土麦。
  唱歌须是帝乡人。
  上堂。槌钟复击鼓。日轮正当午。拾得语寒山。
  画龙却得虎。下座。
  上堂。佛法两字。直是难得人。有底不信自已佛事。
  唯凭少许古人影响相似般若。所知境界定相法门。
  动即背觉合尘。黏将去脱不得。或学者来。如印印泥。
  第相印授。不唯自误。亦乃误他。洞山门下。无佛法与人。
  祇有一口剑凡是来者。一一斩断。使伊性命不存。
  见闻俱泯。却向父母未生前。与伊相见。见伊才向前。
  便为斩断。然则刚刀虽利。不斩无罪之人。
  莫有无罪底么。也好与三十拄杖。
  上堂。腊月二十。新丰一众。衲僧巴鼻。滴水滴冻。
  上堂。人贫智短。马瘦毛长。赵州云。
  我青州做一领布衫重七斤。师云。有年无德。洞山见兔放鹰。
  知生不知其死。大众。欲出生死不涉有无。
  大用现前勿随言语请首座典座及逍遥和尚来上堂。不动真际。
  为诸法立处。昨日监院名。今朝首座号。缘应百千般。
  立处头头妙。典座把杓柄。一一临时料。众口若能调。
  逍遥同一道。诸法立处今巳彰。
  作么生说个不动真际底道理。喝一喝下座。
  上堂。佛法门中有纵有夺。纵也。四五百条花柳巷。
  二三千所管弦楼。夺也。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不纵不夺又作么生。良久云。长把一声归去笛。
  夜深吹过汨罗湾。下座。
  因华严座主到上堂。法界者。
  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也。乃拈拄杖云。不是法界。
  是诸人无始巳来灵明廓彻。广大虚寂之妙体。故此土他界。天堂地狱。
  六凡四圣。情与无情。同一无异。无坏无杂。犹帝网之明珠。
  互相融通。更相涉入。可谓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
  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拄杖头上。若尔。
  则何啻掷大千于方外。纳须弥于芥中。
  而今百亿日月百亿须弥百亿世界。都在拄杖子里许。乃掷下云。
  掷在诸人面前。还见么。信得及么。不思议解脱力。
  神通游戏妙用现前。非假于他术。皆吾心之常分耳。喝一喝下座。
  出州回上堂。古人道。去去实不去。途中好善为。
  来来实不来。路上莫亏危。古人见不透脱。强生节目。
  惑于后人。洞山即不然。来但言来。去但言去。有什么过。
  老僧入州途中。晚便住晓便行。又善为个什么。
  归来路上。困便歇饥便饭。又有什么亏危。
  今复林下与诸道人相见。又有什么事。参退吃茶。
  上堂。季冬极寒。伏惟知事首座大众。尊体万福。
  仲冬巳过。孟春未来。季冬现前。过去巳过去。未来实未来。
  现在当无住。三世既不留。四时何处去。若尔。
  则衲僧门下。是是非非。长长短短。有什么过。喝一喝下座。
  上堂。入州仅十日。出县又两朝。此心苟无为。
  动静皆逍遥。拈拄杖云。拄杖子不可不逍遥。良久云。莫动著。
  动著则打折你驴腰。
  晚参上堂。举僧问古德。觌面来时如何。答云。
  分付与典座。又云。如何是有漏。答云。笊篱。如何是无漏。答云。
  木杓。师云。笊篱木杓一时分付与典座。更莫外求。
  一一现成。物虽常式。妙在乎人。有底祇在面前。
  拽不来推不去。纵拽得来。又千疑万虑不敢用。
  有底信手拽来超今越古。所以僧问云门。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谈。
  门云餬饼。诸禅德。好省力。是即是。
  还有超佛越祖底道理也无。试断看。断得出。僧堂里一任横咬竖咬。
  若断不出。有烦新旧二典座。
  上堂。举古有僧。半夜大叫云。我悟也。傍僧把住云。
  你悟个什么。其僧云。师姑元是女人做。师云。善即甚善。
  赚杀多少人。却须知有赚人处。洞山也有个悟处。
  且道悟个什么。化主元是徒弟做。美即甚美。
  笑杀多少人。却须知有笑人处。赚人笑人两语双陈。
  饱参衲子试辨亲疏。
  上堂。僧问。新丰吟云门曲。举世知音能和续。
  大众临筵。愿清耳目。师以右手拍禅床一下。进云。
  木人抚掌石女扬眉。师以左手拍禅床一下。进云。
  犹是学人疑处。师云。何不脚跟下荐取。僧以坐具拂一拂。师云。
  争柰脚跟下何。进云。却是和尚见处。师云。
  尔见处又作么生。僧云。三十年后自有人举著。师云。苍天苍天。
  复云。僧问云门。如何是云门一曲。门云。腊月二十五。
  师云。今日是腊月二十五。若作云门曲。
  又是腊月二十五。若作腊月二十五。又是云门曲。又云。唱者如何。
  门云。且缓缓。师云。云门云且缓缓。为不肯这僧。
  也别有道理。良久云。一般佛法从人妙。两处讹试断看。
  岁旦上堂。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
  去年贫犹有卓锥之地。今年贫锥也无。师云。香严与么道。
  奇特甚奇特。要且只知其贫。不知其富。洞山即不然。
  去年富未是富。今年富始是富。
  去年富唯有一领黑黪布褊衫。今年富添得一条百衲山水袈裟。
  岁朝抖擞呈禅众。实谓风流出当家。诸禅德。洞山与么。
  为复是不肯古人耶。为复扶古人耶。试辨看。
  立春日因雪上堂。大地雪漫漫。春来依旧寒。
  说禅说道易。成佛作祖难。洞山则不然。
  而今坐立一一成佛作祖。何更有难有易。遂拈拄杖云。不可不成佛。
  所以假言三十二。八十也空声。拄杖子唤作成佛。
  不是空声。释迦弥勒文殊普贤。不是空声。
  而今触目遇缘万别千差。不是空声。都无实事。佛法到者里也要人。
  有么有么。乃击香台下座。
  上堂。发化主。举王大王向雪峰会里。
  请晏监院住鼓山。雪峰谓众曰。有一只圣箭子。入九重城里。
  建立佛事去也。有孚上座。去中路截住问云。
  承闻圣箭子入九重城里去。是否。晏云是。孚云。
  忽遇三军围绕时如何。晏云。他家自有通霄路。孚云。
  与么则离宫失殿去也。晏云。何处不称尊。孚遂回谓雪峰云。
  圣箭子途中折了也。峰云。他道什么。孚举前话。峰云。
  奴奴他语也得。孚云。和尚胳膊终不向外曲。师云。
  雪峰虽为一千五百人善知识。受侯王供养。福报因绿即不无。
  若是佛法未在。洞山则不然。云和尚圣箭子途中折了也。
  云他道什么。师云待伊举了。拽拄杖打将出去。
  一使孚上座于后作个本色衲僧。二与圣箭子出其锋铓。
  三与禅门作个真正宗匠。为后人眼目。诸禅德。
  是也不是。有眼者辨取。良久云。洞山也有三只圣箭子。
  各往一方作大佛事。莫有作家战将。向途中截住。
  将圣箭子。总与摺折。却来洞山手里请棒吃。有么有么。
  若无。明日普请。向新丰亭上。随例吃茶相送。
  上堂。举悟本大师云。古路坦然谁指足。
  无人解唱还乡曲。清风月下守株人。凉兔渐遥春草绿。
  乃拈拄杖云。不是古路。岂不坦然。我措足也海印发光。
  只是少人信。复击香卓云。不是还乡曲。且作么生唱。若唱得。
  五音六律应难比。步步逍遥达本乡。唱未得也。
  守株月下浑闲事。却恐蹉跎过一生。喝一喝下座。
  施主舍大藏经函上堂。僧问。施主入山崇胜事。
  琅函星布意如何。师云。天无私盖。地无私载。进云。
  恁么则佛法得人永镇龙官。师云。日月昭彰。进云。
  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师云。者僧却善知时节。进云。施主沾恩。
  学人礼拜。复云。世出世间法。立处皆相参。举天便有地。
  举北便知南。举僧便见俗。举圣便明凡。以新当见旧。
  以经方显函。宜哉一一法。所立皆双兼。双兼不涉二。
  所立无不堪。此大解脱门。智者乃深谙。
  故石头禅师云。当明中有暗。勿以暗相睹。当暗中有明。
  勿以明相遇。明暗各相对。比如前后步。乃拈拄杖云。
  且道是明是暗。跳得出也大奇。跳不出且在明暗里。
  只这明暗也大难明。遂击香卓下座。
  上堂。丹霞烧木佛。院主眉须落。又教中云。
  未见自作他受他作自受。若尔。则禅门与教乘。敌体相违。
  故丹霞自烧木佛。傍僧受殃。未审此理如何。
  莫有人明得么。良久云。若无人。唯澄公首座。深明此理。
  希诸高德旦暮亲而扣之。就而明之。下座。
  上堂。丹霞烧木佛。院主眉须堕落。蓦拈拄杖云。
  不是木佛。便掷下云。谁敢烧你。拟即眉须堕落。
  不拟又且如何。遂高声叫行者。拈起拄杖下座。
  上堂。僧问。江西佛手驴脚接人。未审圣寿如何接人。
  师云。鰋鱼上竹竿。进云。全因今日去也。师云。
  乌龟入水。僧云。大众证明学人礼谢。师云。你作么生会。
  僧便喝。师云。掠虚汉。僧又喝。师云。一任跳。僧云。
  也不得放过。师却喝。复云。五月六月飞霜散雪。
  水中火中藕白莲红。参。
  解夏日小参。师云。有问话者么。乃以拂子击禅床云。
  天地造化。有阴有阳。有生有杀。日月照临。有明有暗。
  有隐有显。江河流注。有高有下。有壅有决。明王治化。
  有君有臣。有礼有乐。有赏有罚。佛法住世。有顿有渐。
  有权有实。有结有解。结也四月十五。十方法界。
  是圣是凡。若草若木。以拂子左边敲云。从者里一时结。
  举拂子云。总在拂子头上。还见么。乃喝云。
  解也七月十五日。十方法界。若草若木。乃圣乃凡。
  以拂子右边敲云。从者里一时解。举拂子云。总在拂子头上。还见么。
  乃喝云。祇如四月十五日巳前。七月十五日巳后。
  且道是解是结。举拂子云。总在拂子头上。还见么。
  乃喝云。诸高德。此三喝中。有一喝是金刚王宝剑。
  有一喝是踞地师子。有一喝是探竿影草。若人一一辨得。
  始见临济大师道出常情。黄檗被掌大愚遭筑。
  虽相去三二百年。许你亲为的子。然后大开不二妙门。
  权诸祖道。摧邪显正。扶宗立教。整顿颓纲。纵大知见。
  耀大法眼。不动本际。决胜魔军。乃喝云。
  更须知有一喝不作一喝用。到者里。须是具烁迦罗眼。
  向未屙巳前蓦提得去。诸德且道。提得个什么。良久喝一喝。下座。
  因檀越入山小参。师云。
  众中还有具顶门上眼底衲子。出来照天照地看。问铺席既开当路畔。
  行人争忍不相过。师云。我者里钓鳖鱼。跛鳖出来作什么。进云。
  未审招贤事如何。师云。你不是贤者。进云。
  欲观深閤内。更打一重关。师云。笑杀傍观。
  问一棒一喝未当宗乘。说妙谈玄全乖道体。去此二途。请师端的。师云。
  葛藤杜家。别置一问来。进云。若然者。
  犹未是衲僧分上事。师云是。进云。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师云。
  杜撰禅和。进云。三十年后有人举此话去在。师呵呵大笑。
  问昔日龙女献珠得成佛道。未审施主设斋。
  还成佛也无。师云。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进云。
  施主知心如何领会。师云。知心底事作么生。进云。有水皆含月。
  无山不带云。师云。却是阇黎会得好。复云。
  还更有问话底么。良久云。三十年弄马骑。却被驴扑。遂抚膝云。
  直得须弥岌嶪海水腾波。三十三天一时退位。
  十八大地狱尽乃停酸。见么。若者里见得。
  释迦拱手弥勒攒眉。文殊普贤与伊作侍者。若也不见。
  看我七纵八横。且向葛藤里荐取。阿呵呵。诸高德。且道。
  我笑个什么。
  噫我笑昔日云门临济德山岩头萤火之光蚊蚋之解。一人道。我呵佛骂祖。一人道。我得末后句。
  一人道。黄檗佛法无多子。一人道。大觉世尊初生下时。
  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我当时若见。
  一棒打杀与狗子吃。似者一队掠虚汉。
  总直一期无佛处称尊。若是如今。唤来一时与伊生按过。
  自余之辈。放过即不可。岂不闻。僧问乾峰云。十方薄伽梵。
  一路涅槃门。未审路头在什么处。乾峰拈拄杖云。
  在者里。祇如乾峰恁么。曾梦见也未。若是老僧即不然。
  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未审路头在什么处。
  擗脊便棒。却问伊。路头在什么处。待伊拟开口。热喝出去。
  更有个云门折脚老比丘。不分缁素不辨正邪。
  拈扇子云。跳上三十三天。筑著帝释鼻孔。
  东海鲤鱼打一棒。雨似盆倾。似者般和泥合水汉。
  粪扫堆里埋却十个五个。又有甚过。阿呵呵。乐不乐足不足。
  而今幸对山青水渌。年来是事一时休。信任身心懒狗束。
  大众休瞌睡好。下座。
  古尊宿语录卷之四十二。
  
  
  
  
  古尊宿语录卷之四十三。
  
  宝峰云庵真净禅师住金陵报宁语录二。
  师开堂日。拈香云。此一瓣香。恭为今上皇帝。
  祝延圣寿万岁万万岁。伏愿。尧风永扇。同日月之盛明。
  汤德弥新。共乾坤而久固。此一瓣香。
  恭为报宁大檀越主特进相公判府左丞。伏愿。举族享于百祥。
  小大增乎善庆。更冀特进相公判府左丞。兄兄弟弟。
  长为佛法之堑墙。子子孙孙。永作皇家之梁栋。此一瓣香。
  奉为提刑大夫运判朝奉洎文武官僚常居禄位。
  然提刑众官总同二相公。夙承佛记。示作王臣。佛法长兴。
  外护斯在。以因向果。皆成佛道。于是趺坐白槌云。
  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师乃垂一足云。大众。
  为是一耶是二耶。良久云。上士一决一切了。中下多闻多不信。
  有疑请问。僧问。昔日梵王请佛。盖为群迷。
  今朝相公请师。当为何事。师云看。进云。与么则灵山一会。
  今日亲闻。师云。闻底事作么生。进云。大众证明。师云错。
  问远离洞山丈室。巳坐报宁道场。如何是不动尊。师云。
  东西南北。进云。一言巳布王官耳。吾道今朝得再昌。
  师云。大家在者里。进云。相公证明。学人礼谢。
  问昔日李公登药峤。云在青天水在瓶。今日丞相请师。
  未审有何言句。师云。金桃带叶摘。绿李和衣嚼。进云。
  与么则法不孤起。仗境方生。师云。重叠关山路。进云。
  洎乎蹉过。师云。不少也。僧问。曹溪一路阖国人闻。
  报宁一路什么人闻。师云。天下人闻。进云。
  莫是和尚为人处也无。师云。且得你承当。进云。作家宗师。师云。
  一任阇黎卜度。复云。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时节既至。
  因缘自会。大众。今日一会要知么。
  是大众成佛时节净缘际会。大丞相荆国公。及判府左丞。施宅舍园林。
  为佛刹禅门。固请大善知识。开演西来祖道。
  所以教外别传直指大众即心见性成佛。大众。信得及么。
  若自信得及。即知自性本来作佛。纵有未信。亦当成佛。
  但为迷来日久。一乍闻说。诚难取信。
  以至古今天下善知识。一切禅道。一切语言。
  亦是善知识自佛性中流出建立。而流出者是本。佛性是末。近代佛法可伤。
  多弃本逐末。背正投邪。但认古人一切言一。
  为禅为道。有甚干涉。直是达磨西来。亦无禅可传。
  唯只要大众自悟自成佛。自建立一切禅道。况神通变化。
  众生本自具足。不假外求。如今人多是外求。
  盖根本自无所悟。一向客作。数他人珍宝。都是虚妄。
  终不免生死流转。大众。今二相公。特建此大道场。作大佛事。
  出大众生死流转。复大众本来广大寂灭妙心。
  开发本来神通大光明正法眼藏。但迷则长居凡下。
  悟则即今圣贤。大众。言多去道转远。笑他明眼道人。
  众中莫有明眼道人么。今时佛法混滥。要分邪正。
  使大众不堕邪见。作人天正眼。有么。良久云。我终不敢轻于汝等。
  汝等皆当作佛。下座。
  上堂。净法界身本无出没。大悲愿力示现受生。
  乃拈拄杖云。释迦老子又来也。只为子孙不了。大众。
  若唤作释迦。又是拄杖子。若唤作拄杖子。又是释迦。
  于此莫有人断得么。若无。报宁泼恶水去也。良久云。
  容颜甚奇妙。光明照十方。我昔曾供养。今复还亲觐。
  遂掷下下座。
  因请主事上堂。祖师门下。灯灯相续。心心相印。
  一灯灭而一灯然。一心隐而一心照。故万般之事。
  须藉心明。心若不明。是事失准。诸禅德。要不失准么。
  僧堂里大家著力。
  上堂。日出心光曜。天阴性地昏。不知天地者。
  刚道有乾坤。直饶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廓彻十方自性境界。
  触事全真。若透不过眼不开。俱属胜量。已见愚故。
  菩萨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心不喜乐。
  所以若论此事。实谓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诸增上慢者。
  闻必不敬信。乃喝云。向下文长。
  上堂。腊月二十八。一年将合煞。孟春又到来。
  万事从头活。遂拈拄杖掷下召大众云。拄杖子巳活也。见么。
  为他无佛法禅道知见。
  所以不被四时八节声色所转。诸禅德。莫也要活么。但是事一时放下。
  当人一大事。全体出现自然活。著磕著。齖齖。如虎戴角。
  阿呵呵。下座。
  上堂。好诸禅德。若能离诸相。定入法王家。
  法王法道廓无涯。威德自在胜伏群邪。
  一心空寂妙用河沙上堂。七分八分百亿妙门。黄龙老杰累及儿孙。
  然则知恩方解报恩。莫有解报恩底么。你是个汉。
  才闻报宁说。汝只道得七八分。便好拽倒地上蓦面唾。
  槌煞掷与狗吃。岂不快哉。亦未为分外。阿呵呵。
  空将未归意。说向欲行人。
  上堂。举临济一日与普化在施主家齌。济云。
  毛吞巨海芥纳须弥。为复是神通妙用。法尔如然。
  化便踏倒卓子。济云。得即得。太粗生。化云。者里是什么所在。
  说粗说细。至明日又去一家齌。济又问。
  昨日供养何似今日。化又踏倒卓子。济云。得即得。太粗生。化云。瞎汉。
  佛法说甚粗细。师云。古人一等参禅。悟得脱洒。
  见处明白。得用便用。不在拟议之间。何也。
  为他无佛法知见为碍。而今莫有无佛法为碍者么。良久喝云。设有。
  又打在无事甲里。
  请首座上堂。一番新一番旧。新旧相资要成就。
  诸禅德。且道成就个什么。为成就佛事耶。成就道场耶。
  成就丛林耶。若与么成就。岂有教外别传。乃拈拄杖云。
  此为复是教内教外。是新是旧。不得唤作拄杖子。
  便成就取好。遂掷下下座。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