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古尊宿语录

_33 佚名(现代)
  述怀示学者。
  细思五十三年事。并入初中后夜心。
  须信刹那通过未。更无毫发作追寻。随消旧业根先断。
  永绝新殃道巳深。此是安身立命处。故吹一曲报知音。
  病中示光道者。
  我病无形不可见。曼殊室利得深知。
  再三若欲通消息。推出床头木枕儿。
  蒋山送无著道人归舒州。
  巳礼云中塔。更瞻堂上师。方思江水北。共集定林西。
  一句无多子。千差永不疑。到家勤爱护。此道少人知。
  送禅人入京。
  千人丛与万人丛。无喜无嗔耳目通。
  要识太原孚上座。六街钟鼓闹冬冬。
  再得旨退褒山成三偈代违和守钱公。
  住山久有烟霞疾。得请放还麋鹿群。
  厚意于公殊未报。深禅聊复对炉熏。
  公家忠靖有遗德。乃与定明开道缘。
  异世今时岂人意。一麾千里是家传。
  出岫油然亦乘兴。劝飞随意即知还。
  有心知到无心域。鸟恋故林云在山。
  真赞。
  释迦如来出山像赞。
  妙色非身形容乃普。阎浮未下双林巳睹。
  旷济功深六年行苦。尘沙相好万亿刹土。众生心净佛日常午。
  正念蒙光迷人外取。雕檀写像未孩乳。
  今兹模传从乃古。象步出山智珠河吐。水月顿澄豁开觉户。
  瞻之仰之岂敢自侮。常在不灭此言手舞。
  观音像赞二首。
  闻。说时虽说常无说。法身普现凡圣等。
  耳根釆听音声绝。娑婆最有大因缘。一念清凉除恼热。
  旷大劫来不虚妄。言言故得皆真实。
  应念蒙光迅电飞。寻声救苦奔风疾。千章万句离文字。
  异韵殊音垂秘密。现相宣扬遇此时。见闻顈脱欣今日。
  天台三大士像赞。
  岩岩天台旷阔寰宇。大士不我毫端莫取。
  蜀客心狂绉尘一缕。屈指拊掌松石猛虎。生涯何有流传今古。
  静对虚堂非谓无补。
  达磨大师赞。
  振摇梁魏斟酌。皮髓孰云西来。空椁而巳素壁。
  虚堂少林熊耳。
  百丈大师赞。
  慧灯续传福庭。宜敞常住世间。水月镜像是谓。
  丛林大智百丈。
  杨岐和尚赞。
  闹市竿头呈戏。众眼曾惊。栗棘蒲上横吞。诸方尽畏。
  宜阳秀水萍实。杨岐雨过云横。天高地下。
  白云端和尚赞。
  纲纪著明不忘。付授净空无际。如日处昼欲究。
  根源瞻之龙岫。
  五祖演和尚赞。
  遇冤则亲传虚果当。刚硬齿牙生铁肠脏。
  风清淮楚道实宗匠。不有智悲子孙安向。
  浮山圆鉴和尚赞。
  并汾铁骑。老息荒丘。云施雨罢。花落水流。
  褒山定明禅师赞。
  四海称唐师出华阳。不起燕坐翱翔帝乡。
  名与山俱道逐时芳。济民助国能雨能旸。贫者获富热者得凉。
  群蒙所归实在不亡。
  悟首座图余幻质复求为赞。
  廓然无圣俨尔有容。明明绝眹密密垂踪。
  昔也怀宝枯木藏龙。今其示人巨岳乔松。龙吞万类松茂三冬。
  神而不改风云必从。吾形既得尔道自钟。
  褒斜路险汉水朝宗。
  圭首座求赞。
  如圭如璋惟子非我。且陋且拙在余是可。
  子今传余拙则成奇。物感神会形动心随。凝云不飞寒月下映。
  孰谓之凡孰谓之圣。余犹尔也奇拙同贯。
  嘻嘻期文大朴未散。
  顺知藏求赞。
  色里胶青不见形影中。所以邈吾真。吾真定有。
  非形碍为对。凡夫显幻。尘尘既显道弥新。
  不贵西来彼上人。
  渊禅人求赞。
  似余似余类我类我。我复谓谁如火与火。
  描邈不就迎随不果。写出龙门衲僧灾祸。
  如大师求赞。
  此类则疏现形仍普。得在一瞬照穷千古。
  云起吟龙风生啸虎。赞之绝辞瞻焉奚睹。
  贤监院求赞。
  遍界不藏毫端独妙。纵未嚬呻巳先微笑。
  吾子识也水月斯照。绉尘不遗是为宗要。
  肱维那求赞。
  识余者谁请观端的。孰云丹青谩劳寻觅。
  断云架巘皎月在壁。昭尔惺惺悟兹寂寂。
  勤禅人求赞。
  沧溟一滴鹹无际。厚地绉尘广有余。
  何事陋容人写得。祇缘踪迹在龙舒。
  昕侍者求赞。
  吾行尔随吾唤尔应。唯随与应不欠不剩。
  因吾识尔此像果亲。静而瞻之道实绝伦。
  元侍者求赞。
  道虽光明形则山野。提折脚铛住深兰若。
  拙韵无取陋容谁写。常在左右觉元侍者。
  小师崇戒求赞。
  似即疏比仍失。廓尔空皎然日。顾丹青写容质。
  谁使之省寻觅。
  无著道人求赞。
  植杖望云何处。空山独立凝情。愧我萧然无物。
  谢伊装点相成。
  凭济川教授求赞。
  天地无物我无物。隐显空云随出没。
  此间谁是悟玄人。霹雳光中轰一咄。
  吴公明求赞。
  欲识坦然老。乃是龙门人。声名落四方。坐卧今十春。
  会见移庵去。何妨邈形真。平生香火缘。对比即神通。
  张公寿求赞。
  首到东山晚亲龙岫。岁经寒暑人非新旧。
  涂毒长鸣优昙勿嗅。静对终日弟子公寿。
  戴巨济求赞。
  画出人皆识。相逢道更亲。起云峰后路。记得往来频。
  龙门常住图师真知事求赞。
  寥廓无状孰为龙门。有指南路绝刀斧痕。
  因缘去住任物所论。黄竹寒湫晓而复昏。卷第三十。
  
  
  
  古尊宿语录卷第三十一。
  
  舒州龙门佛眼和尚小参语录。
  住南康云居嗣法善悟编。
  小参云。好一转语。还有人答得么。良久云。问答俱备。
  所以古人道。夫说法者当如法说。
  且如法又作么生说。诸人既无风起浪。者里不免将无作有。所以道。
  其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听无闻。
  诸人既无听而听。我者里无说而说。若得恁么。目前无一法可得。
  何故且听外无一丝毫说底。说外无一丝毫听底。
  便能透过双关。俱无异相。不必说与不说听与不听。
  自然大地山河色空明暗。更非别法。可谓透出尘。
  劳顿居实地。虽现在三界中。炽然出三界。现在声色里。
  炽然出声色。且如今与诸人说听同时。
  作么生说个不说不听底道理。须知端的明悟始得。不见古人道。
  非色声香味触法。者个去处也大杀不易。参学之士。
  若非到此田地。管取目前有法。外既有法内必有心。
  内外缘生。汨没三界。诸圣由兹而出现。
  达磨特地而西来。还知诸圣用心处么。祇是诸人心是。更无别心。
  亦无别法。所以道。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诚实无差。
  方知道无迷无悟非圣非凡。若实得恁么。
  便好韬光晦迹。履践诸圣玄涂。其或未然。直须管带始得。
  不见赵州和尚云。十二时中。许你一时外学。僧便问。
  许一时外学。未审学什么。州云。学佛学法。
  祇如佛法尚为外学。其余十二时中作个什么始得。大难其人。
  所以如今与诸人相会。唤作非时言论。既是非时言论。
  如何得相亲去。达道之人。若能镕瓶盘钗钏作一金。
  搅酥酪醍醐为一味。说什么时与不时。尽皆中的。
  奉劝诸人。快好究取。二六时中。去离尘缘。莫起异念。
  岂不闻。昔日有人在高楼上。见二比丘从楼前过。
  有二鬼使扫并道路。复有二鬼。散花随后。及乎二比丘迥。
  次二鬼复在前。叱喝噀唾。二鬼随后。扫除脚迹。
  其人遂下楼问二比丘所以。其二人方悔。感悟乃云。
  我等去时。共谈佛理。及至回时。却言杂语。诸禅德。
  此虽粗境界。子细推来。乃是学道之人大事。何故。
  祇为情念瞥起外境现前。念若不生无境可得。所以先圣道。
  以无念为宗。而今但无凡圣异念种种心量。
  亦无烦恼可断亦无菩提可求。于生无生。于死无死。
  不见昔日洞山和尚与密师伯游山次。忽见白兔从草中突出。
  密云。大似白衣拜相。山云。老老大大作者个语话。密云。
  兄又作么生。山云。积代簪缨暂时落魄。
  者个公案如何消遣得去。且道。是何道理。诸人若会得白衣拜相。
  便乃独步丹霄。永出常流。若会得积代簪缨。
  便解夺饥人之食。祛耕夫之牛。还委悉么。
  直饶一一委悉分明。诸人分上总使不著。如何是诸人分上事。试断看。
  良久云。讨甚兔子。珍重。
  师还东山省觐。众请小参云。暂下莲峰轻屈指。
  光阴倏尔又三年。虽然不隔丝毫许。争似躬亲到座前。
  某伏自数日前。陪从太平禅师。象驭再登莲峤。
  归侍老师大和尚。瞻礼慈容之间。须知有相见底事。
  敢问大众。作么生是相见底事。
  不可是你见我我见你是相见。若恁么。全无佛法得力处。何故。
  世间诸趣彼此见存。常在生死之中。未有脱离之地。
  所以雪峰和尚向人道。望州亭与你相见了也。乌石岭与你相见了也。
  僧堂前与你相见了也。若据如斯指示。
  岂待音容相接言气相交始为相见。诸高德。夫为参学之士。
  须实有去处始得。还知么。如今敢道。千里同风。
  相见却易会。对面相见却难知。何故难知。夹山老子道。
  目前无阇梨。座上无老僧。诸来大众尽在于此。如何见得。
  目前无阇梨。堂上老师大和尚在座。与诸大众证明。
  作么生见座上无老僧。不可等闲过却将为闲事。
  昼夜被见闻风所飘鼓。根尘阴界诸入缠缚不得自由。
  生死事大。须得个悟由入头处始得。虽然如是。
  格外道人实遭怪笑。何故。须知有向上一著。且待异日他时。
  别为诸人点破。因记得。昔日南泉赵州二尊宿。
  皆是道超物外。名播寰中。时有一僧往山中。
  见一禅伯在盘陀石上卓庵而坐。僧遂问曰。南泉出世浩浩地。
  何不往彼问讯。空坐何为。庵主曰。莫道南泉出世。
  佛出世我亦不去。僧持此语见南泉。南泉大惊。
  遂令赵州往验看。州到庵主处。从东过西。庵主不顾。
  州又从西过东。庵主亦不顾。州遂当门立曰。庵主你败也。
  庵主亦不顾。遂拽下帘子而行。庵主亦不顾。大众。
  者一则因缘。诸人作么生委悉。
  莫是赵州南泉不到庵主田地。返被庵主勘破。落他陷虎之机也无。莫是庵主。
  虽然并无受用。临机不解互换。平地上死人也无。
  诸仁者。素非此理。大凡行脚人。须是道眼分明始得。
  若道眼不明。祇被南泉赵州庵主三人换却眼睛了也。
  实无少许相应处。若也道眼分明。
  南泉赵州庵主便是上座。更无异见也。还相肯诺也无。不见道。
  曾经大海休夸水。除却须弥总是尘。久立。
  解夏夜小参云。一二三。无言童子口喃喃。三二一。
  上下四维无等匹。衲僧活计绝丝毫。万古徽猷是今日。
  大众。作么生是今日事现定。东西僧俗灯烛荧煌。
  作么生见得个绝丝毫底事。若于此见得。
  历劫孤明未曾昏昧。方信道。达磨不来唐土。二祖不往西天。
  如是之事。盖是诸人背觉合尘。流浪日久。
  是以智光不得显现。所以游方问道遍参知识。
  若于一句下见得分明。方知无量劫来事祇在今日。
  然今日之事也大难委悉。何故。盖为诸人现分别。者心本元真实。
  误认分别致背真源。但无许多分别之心。自然时常显露。
  祇如此事。还假方便也无。山僧有个方便。普施大众。
  乃竖起拂子云。还见么。若道见拂子。翳却两眼了也。
  若道不见拂子。生盲却两眼了也。眼则且置。且道。
  者拂子是有是无。拂子若是有。便心外有法。拂子若是无。
  坏却世谛。学道之士。到此如何理论。
  如斯指注太甚压良为贱。若是真正道。人也无如许多事。
  故我释迦如来在日。建立个方便门庭。亦无如许多事。
  每至结足安居。不相往来。各各求证道果。于九十日中。
  或有所得或无所得。或有疑虑或无疑虑。或有罪或无罪。
  至休夏自恣之日。方诣佛所。各呈已见。求佛印可。
  故谓之自恣。自大觉掩光巳来。人心闹乱。
  致有朝参暮请种种见知。所以不能得契本源也。
  忆昔佛在竹园精舍。与大比丘结足安居。至自恣日。
  时优波离尊者观诸大众。如海清净无有缺犯。唯有文殊师利菩萨。
  不乐所止之处。好游聚落违犯禁戒。
  时优波离具以白佛。欲摈出文殊。世尊谓曰。若摈得但摈。
  时优波离遂集众鸣犍椎。左右上下皆是文殊。
  遍虚空界一切之处悉是文殊。世尊谓优波离曰。汝欲摈那个文殊。
  时优波离放下犍椎。礼拜忏悔云。我小德小智。
  不识大士境界。大众。当时可惜放过。甘为乐小法者。
  若下得者一椎。莫道文殊。假使释迦老子。亦无容身之处。
  诸人还知得者一椎落处么。若知得。
  尽大地一切众生四生六道。一时瓦解冰消。无丝毫可见。
  或有个衲僧出来道。请和尚试下手看。即向伊道。
  动不如静放过一著。何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小参云。古人道。若是陶渊明。攒眉却回去。
  如今敢问大众。攒眉去是具眼不具眼。若是具眼。何故回去。
  若不具眼。何故回去。去底且从你道。
  如今却来者里围绕者。是具眼不具眼。若是具眼。何故围绕。若不具眼。
  何故围绕。还有人裁辨得么。若裁得出。无丝毫遗漏。
  五日一参劳诸人。访及于此实为希有。
  然既劳诸人访及。为复世谛人情。为复是佛法受用。
  若是世谛人情。我辈沙门释子聚会。不可作世谛流通也。
  如此则有何利益。若是佛法受用。
  作么生见个佛法受用底道理。还有人会么。莫是诸人从门前。
  恁么来问讯叉手立地是佛法么。若是呼之无形应之有声。
  一切处受用无尽是佛法么。
  莫是渠不恁么一切该不得眼不见耳不闻孔孔洞洞是佛法么。
  莫是阿师恁么说诸人恁么听是佛法么。
  莫是本来无事何消得恁么大似头上安头但随时。及节是佛法么。
  莫是佛法两字不用道著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
  如今且建立个化门。接引初机。是佛法么。大众。素非此理。
  莫错好。恁么则佛法祇凭口里意里。驱差将来。
  若祇如此。何处有佛法。尽是无义语。不实语。虚诳语。
  谤般若罪。大不可当。乍可不会。却永劫无事。
  切莫未得谓得起大我慢轻忽先达。若也实得个安乐处。
  便须识得些子好恶。辨取些子邪正。不可瞒瞒盰盰儱儱统统。
  祇恁自欺自诳。山僧直是不昧。诸圣如今在这里。
  不惜口业与诸人如此论量。唤作论实不论虚。
  我祇要一个见解明白彻底悟得底人。
  不要你许多作用奇特机锋玄绝棒喝齐施。如此者总不消得拈出也。
  何故。你未入门来时。脚跟下巳与你三十棒了也。
  更来者里扬眉动目弹指拂袖便出去道。
  我勿廉绉无话会。袖拂出去。则且从你。者一段疑情。如何得见谛去。
  且问你。拂袖出道是了也。祇如你大小二事时。
  何不拂袖。吃粥吃饭时。何不拂袖。相见问讯时。何不拂袖。
  须要说佛法时。拂袖意在于何。
  一处通千处百处一时通。莫怪逆耳。莫道絮无滋味。我不图你名闻利养。
  祇要你悟得同报佛恩。除此之外亦无别事。
  你若真个有个入处。方知山僧不分外。
  巳得者便好长养圣胎。未得者正好疾速决择。你不见。药山久不上堂。
  院主白曰。大众久思和尚示诲。山曰。但打钟著。
  院主打钟。众巳集。山掩方丈门。院主白曰。
  和尚相许为大众说法。何故不出。山曰。院主。经有经师。论有论师。
  律有律师。又争怪得老僧。大众你看。他古人得恁么奇特。
  岂似而今教者两片皮喃喃地。一似教。书相似。
  有甚么利济。各请散去。珍重。众散。师复云。大众。
  三十年后不得错举。
  小参云。今时人须是自尊自贵自成自立始得。
  若能如此。方有个休歇处。虽有个休歇。亦无休歇之量。
  若不如此。捏目生花。见事便差。但识山僧拂子便得。
  祇如拂子。且作么生识。乃竖起云。还见么。若见。
  且不识山僧拂子。若不见。亦不识山僧拂子。
  且如何是自尊自贵底道理。近来兄弟。以游山为访道。观看名参学。
  称为行脚。还当行脚事么。
  要见五台清凉京师两浙庐山湖南天台雁荡江南江北好山好水好寺院。
  拈起拂子云。子细看取。一生行脚事毕。或若劬劳跋涉。
  真实自轻。大众。切须自尊自贵。将知尊贵边。
  合著得个什么。无事不须久立。师姑本是女人做。
  阿嫂元是大哥妻。好大哥归堂去。
  普说。
  师云。法身有三种病二种光。一一透得始解稳坐地。
  又楞严会上。如来说五十种禅病。如今向诸人道。
  直是无病始得。龙门道。祇有二种病。一是骑驴觅驴。
  二是骑却驴了不肯下。你道。骑却驴了更觅驴。
  可杀是大病。山僧向你道。不要觅灵利人当下识得。
  除却觅底病。狂心遂息。既识得驴了骑了不肯下。
  此一病最难医。山僧向你道。不要骑你便是驴。尽大地是个驴。
  你作么生骑。你若骑。管取病不去若不骑。
  十方世界廓落地。此二病一时去。心下无事。名为道人。
  复有什么事。所以赵州问南泉和尚。如何是道。泉云。
  平常心是道。州从此顿息驰求。识得祖病佛病。无不透得。
  后来遍到诸方。无有出其右者。盖缘他识病。
  不见一日去访茱萸。策杖从东过西从西过东。茱萸作么。
  州云探水。萸云。我者里一滴也无。探个什么。
  州靠却杖而出。看他露些风规。甚能奇特。如今僧家。例以病为法。
  莫教心病好。久立。
  师云。不与万法为侣者。岂不是出尘劳耶。心不知心。
  眼不见眼。既绝对待。见色时无色可见。
  闻声时无声可闻。岂不是出尘劳耶。无路径处入得。
  无缝罅处见得。佛法亦无东西南北。不道你是弟子我是师。
  若已躬分明。无有不是者。参师时不见有师参。
  自己时不见有自己。看经时不见有经。吃饭时不见有饭。
  坐禅时不见有坐。日用不差。求丝毫相不可得。恁么见得。
  岂不是自由自在。久立。
  师云。不问又不得。才问来又成自轻了。不问又焉知。
  亦须解问始得。我向顶上锥劄你。要你识痛痒。
  如揭你灸疮甲相似。灵利人便知。始得莫自欺。我不瞒你。
  不见古人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尊宿大惊曰。
  你问他西来意。作么何不问你自己意。如何是自己意。
  曰当观密作用。如何是密作用。尊宿以目开合示之。
  古人多少苦口。后来子孙又不恁么也。入门来便喝。
  更无如何若何生怕。你明不得。有恁么一件事。
  何不识取。诸方爱教人看公案。我者里现成公案。
  好看莫教看破大小大事。诸人十二时中祇是妄想尘劳心念。
  智慧未能发生。所有流布皆从意思中来。要作何用。
  智慧如日出无不开朗。唤作无分别智现前。
  须得恁么一回了。从此去有著脚手处。有与你语言分。
  若是妄想尘劳。山僧于你无著脚手处。好笑好笑。
  说东入西。说西入东。不柰你何。若能转头来。智慧开时。
  便解道。和尚元来与我说了。我也与和尚说了。
  摇头时便摆尾受整理也。你诸人谩道。十年五岁参禅。
  何曾做者般功夫来。祇是趁口快。你方来我者里。
  肯就巳在也。则功夫未成。没滋味在。你在者里。十年五岁。
  做得功夫熟也。管取悟得去。我也寻常教人做功夫。
  说底话皆与他古人合。不差一字。你但会得了。
  便知古人事也。你莫道。古人恁么道。我恁么会得。不是了也。
  祇如古人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有多少言语。到你分上是耶。不是。耶又道我是你你是我。
  无过此也。又人问云门。学人自已。云门道。
  山河大地多少好。是有是无。山河大地若有。去怎生见得自已。
  若无。现今山河大地。如何说无来。古人说与你了。
  不悟不知。龙门寻常向你道。本有之事。你分上现行现用。
  不著寻讨。不著整理。不著修证。祇要你一信信得。
  甚是省力。难得如此人。先师在白云会里。端师翁常曰。
  此道者天真自得之妙。盖缘有生知底事。
  山僧见先师十年道不得。祇为疑得深。后来彻底理会得。
  如今总不费力。不是思量时。有不思量时又不是也。
  佛法不如此。袈裟下事。莫教埋没山僧。若不退思参究时。
  一生也则埋没了。岂有者个消息也。而今道眼不明。
  出世者多。罪过罪过。如何敢为人高座上也。
  竖起拂子示人。恶吓杀人。如盲如聋相似。不惊不怖。
  祇趁目前不忧后世。打鬼骨臀。苦苦。你诸人。有福德因缘。
  未悟心切不可作出世人。祸事祸事。若有真实事。
  自然馨香。你看多少虚头禅师。久久一日不如一日。
  如刻人粪作栴檀形。到了祇是屎臭气。你诸人求出生死。
  求要出离。打教成一片。又不是你和融然后成一片。
  若教成一片。决定不成一片也。昔日有一僧。
  曾参举道者。一日游山。问曰。和尚。香林道。
  老僧三十年求成一片不可得。此意如何。举道者曰。老僧也恁么。
  却问其僧。会么。曰不会。举道者又与者僧一偈曰。
  香林成一片。老僧也恁么。不待此月终。重为子决破。
  至月末举道者遂迁化去。你道一片事作么生。好不好。
  香林成一片。龙门也恁么。为报诸禅和。当面莫蹉过。
  各自下去。久立。
  师云。看见了不柰何者多。既看见如何却不柰何。
  祇为不识。所以不柰何。若看见识得。便柰何得也。
  然发心参禅。便要会得。谁不愿乐祇为无个入处。
  又强会不得。一切处不契合。一切处缘差。用力取不得。
  良久云。你十二时中。行住坐卧。折旋俯仰。种种事业。
  一切处有超佛越祖底事。祇是你才要解会时。巳无也。
  真个是无也。你拟凑泊。巳背了也。所以道。
  看见祇是不柰何。莫是不拟心不起解会时得么。
  展转更是不得也。会尚不得。岂况不会。若是灵利底人。
  才闻山僧说向你。便能大开眼见得。岂不是没量大人向道。
  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又道。智不到处若不如此。
  争称佛法。而今兄弟家。祇是呈个解会。呈个见处。
  作道理。何曾解恁么来。何曾得到恁么田地来。
  
  若是有道种性底人肯恁么去须是深深地体究密密地看详忽然柰何得便无疑情也。你等不明。
  祇为十二时中被杂念夺将去也。盖为你要学事业。见物便爱。
  见文字便爱寻逐时便缘将去也。道业何由得办。
  凡学事业人各有时。三十巳上便不可学也。学亦难成。
  学得又何用。若已事办去。学亦得在。盖巳点化了也。
  若已事办。又岂肯学也。若二十上下犹可学。
  若是灵利念生死之人。亦不肯学也。又凡是参禅。
  须是心地平直心口相应。心言直故。如是始终地位。无委曲相。
  莫道我会也。我柰何得也。若柰何得。那里更去问人也。
  你才说会禅也。人你脚手。看你说话所为底事。
  因甚却道。者个如何。那个如何。既是会禅。
  又却是争无明也。祇如道默耀韬光是如何。藏名晦迹。又如何。
  不异人心是道又如何。各自省缘莫说是非。
  且如行住坐卧进退俯仰。一切处皆是超佛越祖。
  山前水牯牛有佛法。你才寻究。则巳无也。何不恁么识取。久立。
  师云。龙门活计。是千圣之骨髓。
  未有一念不与诸人说。自是诸人不肯承当。所以却成山僧瞒。
  你且什么处不是与诸人说处。禅僧家说道。山僧不教人思量。
  不教人会解。不教人商量因缘。不举古举今。
  祇恁么空过。我若在别处一夏。须明得公案三两。
  则须听一件文字。你若要商量举古举今却。请别处去我。
  者里祇是一味禅。所以唤作千圣骨髓。我且问你适来。
  因什么问讯圣僧。且问讯时还印证你么。还肯诺你么。
  若道印证。你他是土圣僧。岂解印证。你若道肯诺。
  你岂解肯诺。你既不解肯诺印证。又问讯作么。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