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古尊宿语录

_28 佚名(现代)
  师云。一条红线两人牵。愚云。玄沙道。谛当甚谛当。
  又作么生。师云。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愚云。却是。
  师云。楼阁凌云势。峰峦叠翠层。遂呈颂云。
  凤返自腾霄汉去。灵云桃树老鸦。栖古今休颂桃花意。
  天上人间不可陪。师到芦山罗汉祖印大师处。即举颂云。
  北斗藏身事巳彰。法身从此露堂堂。云门赚杀他家子。
  直至如今乱度量。乃云。老僧当时作此颂。
  直得天下老和尚不肯。上座作么生。师云。争敢。印云。作么生。师云。
  凌晨升宝座。应不让南能。遂呈颂云。
  北斗藏身事坦然。法身无状透何边。后人不晓前人意。
  水底撑船捉月天。师到栖贤入室问。如何是佛。贤云。张三李四。
  师云。意旨如何。贤云。餬饼讨甚汁。遂呈颂云。
  去短求长本不移。他人与汝未为奇。虽然构得些些饱。
  终久何曾免得饥。师到祖峰戒和尚处入室。戒问。
  作么生是绝羁绊底人。师云。番手把马笼。戒云。却是作家。师云。
  背边打不著。戒云。为什么却上来下去。师云。
  和尚向甚处见上来下去。戒便打。师云。一言无别路。
  千古不来人。遂呈颂云。直上犹难到。回来转更迟。
  若言禅与理。特地隔须弥。师到苏州翠峰素和尚处入定。
  举僧问风穴。如何是佛。穴云。嘶风木马缘无绊。
  背角泥牛痛下鞭。峰问。背鞭一句作么生道。师云。
  翻身师子威雄大。争敢当头露爪牙。峰云。放你一线道。师云。
  七颠八倒。峰云收。师云了。到翠峰显和尚处。
  问牛吃草草吃牛。师云。回头一就尾。宛转万重关。峰云。
  应知不背面。须教在目前。师云。验在目前。峰云。自领出去。
  师到杭州兴教入室。举僧问一和尚。如何是佛。一云。
  陈橘皮。师遂问。意旨如何。教云。猫儿头上雀儿窠。
  师遂呈颂云。问佛师言答橘皮。更无一法可相违。
  眉毛翻起应难见。背向终教是与非。复颂云。寸草密藏师子多。
  猫儿头上雀儿窠。拟欲倾窠不丧命。
  直随鹞子过新罗。到杭州西庵。庵主曾见明招。举一颂云。
  绝顶西峰上。峻机谁敢。当超然凡圣外。瞥起两重光。师问。
  如何是两重光。主云。月从东出日向西没。师云。
  庵主未见明招时如何。主云。满倾油难尽。见后如何。
  多心易得乾。师到琅琊。问上座近离甚处。师云两浙。琅云。
  船来陆来。师云船来。琅云。船在甚么处。师云步下。琅云。
  不涉程途一句作么生道。师云。杜撰长老如麻似粟。
  便拂袖而去。琅遂问侍者。此是什么人。者云。举上座。
  琅云。莫是举师叔么。当时先师教我寻见伊。
  遂亲下旦过堂问。上座莫是举师叔么。莫怪某甲适来相触忤。
  师叔喝。复问。长老何时到汾阳。琅云。恁么时到。师云。
  我在浙江早闻你名。元来见解只如此。
  何得名播寰宇。耶遂作礼。
  颂首山西来意。
  风吹日炙少人知。顶仰先贤对此机。
  饶君旷劫生前会。穿耳胡僧也皱眉。
  透法身二颂。
  人问透法身。随宜为指陈。大地如胶漆。
  长江波蹙颦须弥。起舞天帝不。一人之力不如百人。
  纲宗。
  两刃交锋事崄巇。沙场六月雪花飞。
  如今更拟圆真实。白眉应教入素闱。
  十二时歌。
  夜半子。伊余静座寒堂里。月圆日满不曾亏。
  方朔由来误宫徵。
  鸡鸣丑。森罗万象归元首。一声声后九衢闻。
  年光任你侵蒲柳。
  平旦寅。乌龟穿破髑髅门。山伯不知何处去。
  扶桑天子笑忻忻。
  日出卯。千门万户呈机巧。织成蜀锦与吴绫。
  到头成坏行相挠。
  食时辰。粗细将来不厌忻。寒则著衣饥吃饭。
  途中往往问疏亲。
  禺中巳。华藏巳开见慈氏。惊起毗卢顶上人。
  拍手呵呵阛阓里。
  正中午。仿彿乾城犹未许。金轮天子下阎浮。
  移却西天作东土。
  日昳未。石室老僧禅未起。门前时有问津人。
  楼至擎拳先指示。
  晡时申。柴门不掩去来人。石室丹霞谩费力。
  历历分明真不真。
  日入酉。时击疏钟满林吼。自他爽昧各方圆。
  刚被时人分好丑。
  黄昏戌。才烛银缸昏暗失。晦魄山童速报来。
  金乌早向西方出。
  人定亥。抖擞坏衣线长在。不羡罗纨锦绣袍。
  迦叶师兄相笑待。
  
  古尊宿语录卷之二十六。
  古尊宿语录卷第二十七。
  佛眼禅师语录序。
  豫章徐俯撰。
  佛眼禅师之语。侍者道昕所录。
  上堂小参普说垂示垂代心要偈颂颂古。凡八种。盖数十万言。
  其义则一也。所谓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也。
  单传直指者也今圆顶方袍者。孰非求此道柄拂高座者。
  孰非传此法。然谓之直焉而反迂。明焉而反昧。直而不迂。
  其禅师之言乎。明而不昧。其禅师之道乎。
  观其反覆丁宁输诚苦口。斯亦勤矣。其意果何为哉。
  学者可不刳心焉。夫禅师之说。寔无说无示也。是为真说。
  听者之闻也。实无闻无得。是为真闻。真说绪言余论之尚存。
  真闻至音希声之常在。不作文字之解。
  不生纸笔之见者。观之有暇矣。
  师川此叙。足以标牓此录矣。
  老朽不可更重说偈言也。具择法眼人。一一辨取。湖海吕勤云。
  
  古尊宿语录卷第二十七。
  
  舒州龙门(清远)佛眼和尚语录。
  住南康云居嗣法善悟编。
  佛眼清远禅师。临邛李氏子。师初住舒州天宁。
  开堂日。提刑学士权郡承议。烧香度疏与师。
  接得示大众云。天不能盖地不能载。漏泄天机言言堪爱。
  且道如何是堪爱之言。良久云。分明记取举似作家。
  遂度与表白宣罢。师指法座云。古圣道。为法来耶。
  为床座来耶。我为法来。非为床座。师咄云。是何言欤。
  便升座拈香云。此一瓣香。祝延今上皇帝陛下。伏愿。
  龙图永固凤历长新。八表称臣四维歌化。次拈香云。此一瓣香。
  奉为提刑学士权郡承议。洎阖郡尊官。伏愿。
  嘉声蔼著善政日新。频承雨露之恩。坐听盐梅之诏。
  次拈香云此一瓣。香还知落处么。欲隐弥露狂晦愈明。
  本欲抛掷岩阿混于沙石。苦为诸人敦逼。不免细说来由。
  奉为我先蕲州黄梅东山演禅师。
  一炉爇却用陪法乳之恩。聊表化仪。虽然恩大难酬。未免抛三放二。
  遂趺坐。山谷和尚白槌云。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
  师云。观即不一。一即不观。
  第一义门今在何所[问答不录]师云。太阿横按。截万机于掌握之中。宝鉴当台。
  现群象于无心之表。有缘即应。故问答以纵横。
  不令而行乃言象而罕测。影响之士斯何足云。所以佛付佛祖。
  付祖。更无丝发之异。岂有东西之殊。不立阶梯。
  单传是事。若非灵根顿悟大用现前。
  未免业惑海深妄尘自隔。遂拈起拂子示众云。还见么。若见见个什么。
  若见个拂子。正是凡夫。若言不见。此是拂子。
  如何说不见底道理。道人到此须是忖量。不可轻心取于流转。
  诚非小事实在悟明。所以圣人得此事。
  莫不统三界领四生。号令圣凡扶颠拯物。大众从上诸圣入此门中。
  各各启悟劳生破诸尘妄。
  记得灵山会上四十九年说不尽。末后分付饮光。少林九年之间。
  毕竟独许二祖。尔后光分震旦道满寰中。临济德山威行雷电。
  皆为上祖不了。致令殃及子孙。遂举拂子云。大众。
  从上许多贤圣。如今总在山僧拂子头上。
  各各坐大莲花说微妙法。交光相罗如宝丝网。还信得及么。
  若信得及。山僧出世一期之事巳得周圆。其或未然。
  不免自通消息去也。十字路头吹玉笛。谈云轻日正清秋。
  久立。
  上堂。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亲切亲切省要。
  省要眼目定动料料掉掉。为报先生莫打之绕。何也。
  文不加点下座。
  上堂云。达磨未来此土时。须信事元真实。
  二祖礼三拜而立。不得谩有商量。大众。
  何故人到于今疑情不息。良久曰。早知灯是火。饭熟巳多时。
  直饶恁么信得及。犹是错承当。自余一切何足论之。归堂。
  上堂。奇怪寻常。道出门便作还乡。计直至如今计未。
  成。诚哉是言也。岂不见。僧问古德。
  学人欲归乡时如何。古德曰。子父母遍身红烂。卧在荆棘林中。
  子归何处。曰恁么则不归也。古德曰。却须归去。
  有个绝粮方子与你。僧曰便请。古德曰。二时上堂。
  不得咬破一粒米。大众。荆棘林中红烂尽无路还乡。
  二时堂内绝粮方却须归去。所以山僧二十年披云啸月未始游方。
  十来年接物利生。何尝出世。诸人皆把父母契券。
  论量祖业田园。就赤水以求珠。珠沉赤水。
  向荆山而觅玉。玉隐荆山。说道。赤水无珠荆山无玉。是诳謼你。
  说道。赤水有珠荆山有玉。亦是诳謼你。
  山僧有时画方成圆。指南成北。何故如此。
  盖为诸人唱还乡曲子曲调不圆。熟路难忘乡谈未改。非指南之不妙也。
  如何得曲调圆去。岂不见道。平窥红烂处。畅杀子平生。
  下座。
  上堂。良久云。山僧今日与诸人。同参一个真善知识。
  便下座。
  上堂。僧问。德山入门便棒临济入门便喝。
  未审师如何接人。师云。不亏不欠。进云。便恁么去时如何。师云。
  第一不得垛根。师复云。光阴倏忽变化密移。
  始见望朝又巳念日。诸人还知光阴不变化日月不迁流么。
  快须究取。昔日六祖大师作居士时。
  隐于广州法性寺印宗法师席下。遇夜廊庑间有二僧。
  风幡竞辩未尽厥理。祖师蹑步而谓曰。可容俗士得预高论。
  不直以非风幡动。仁者心动。告之大众。祇如夜来风起。
  且道是风动不是风动。若道不是风动。
  如此触帘动户簸土扬尘。作么生不是风动。还断得出么。
  山僧道也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也。不是心动。有人识得么。
  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珍重。
  上堂。两岸芦花一叶舟。凉风深夜月如钩。
  丝纶千尺慵抛放。归到家山即便休。
  上堂。举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
  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大众。至音绝韵妙曲非声。
  通身不挂寸丝。赤体全无忌讳。诸人切莫拈舐指。
  直须截断舌头。放下身心自然快活。
  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心若不异复名何物。快活快活。归堂吃茶。下座。
  上堂。若有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悉皆消殒。
  从前先圣。岂不发真归源。如何十方虚空至今尚在。又云。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幻沤既灭虚空殒无。
  三有众生从兹殄悴。四生九类如何得无。又云。
  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既生山河大地。
  如何得复清净本然。既复清净本然。云何却见山河大地。大众。
  如何即是。良久曰。水自竹边流去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好大哥。归堂。
  结夏上堂。挥戈佛日不西流。照彻人间洞九幽。
  从此安居无一事。休将玄妙挂心头。
  五祖演和尚迁化。遗书至。上堂。昨朝六月二十六。
  无角铁牛生四足。哮吼一声人未知。撼动天关并地轴。
  只履又西归。唱罢胡家曲。可怜末后太分明。
  无限清声遍溪谷。我先师出世四十余年。于舒蕲二郡。
  四坐巨刹。垂慈苦口。接物利生未尝少暇。
  于二十五日早升座告众。至晚净发归方丈。二十六日早安然长往。
  自始及末从初至终。尽善尽美。真善知识。
  清远忝承提训。痛伤可量。古人道。将此深心奉尘刹。
  是则名为报佛恩。昔日大梅迁化上堂。闻鼯鼠声乃云。
  即此物非他物。汝善护持吾当逝矣。我先师上堂告众云。
  富嫌千口少。贫恨一身多。以今校古。丝毫无差。
  诸人还知大梅东山二老子去处么。若知得。则不辜负先师。
  若也未知。有寒暑兮促人寿。有鬼神兮蛆人福。
  下座上堂。卓拄杖一下喝一喝云。棒喝齐施古佛宗。
  三玄三要绝狐踪。白云消散青山在。明月芦花对蓼红。
  又卓拄杖一下喝一喝。下座。
  解夏上堂。以一粒芥子。击修罗窟。于中宴坐九旬。
  振六镮锡杖。登须弥卢。直上安居三月。倚长松而自誓。
  临绿水以经行。周游井邑则动止萧萧。
  依处丛林则威仪济济。岂论城隍聚落。宁分胜地宝坊。
  心月孤圆神珠炳焕。六门虚静万法咸如。如此护生。
  岂有生之可护。如此持律。岂有律而可持。囊内蜡人。通身雪冷。
  诚堪庆贺。喜何如哉。
  吴居士为师龙门。创坦然庵。请上堂。
  净名居士在家人。不二门深入者亲。一钵上方香积饭。
  寥寥千古转通津。大众。维摩法力居士神通。断妙喜世界。
  来于此中。持香积佛饭。悉饱众会。三万二千师子座。
  本尔庄严。十方三世诸如来。现前证据。看他作一场佛事。
  真个希奇。皆不思议之功勋。自心之神力者也。
  公明居士。希风摩诘接迹庞公。大省幻身久趍正觉。
  愿延瓶锡修建庵宇。遂尔来此聚集禅徒。
  记得昔日临济栽松次。黄檗问云。深山里栽许多松作什么。济云。
  一与山门作境致。二与后人作标牓。
  道了以锄头打地两下。檗云。吾宗到子大行于世。大众。临济所栽者松。
  可谓根盘沙界叶覆弥卢。三贤十圣为憩息之方。
  诸佛祖师为作止之地。故得后代子孙昌盛永茂宗枝。
  自古及今绵绵不断。如今众中若有一员禅客出来道。
  深山里用起庵作什么。山僧也祇向伊道。
  一与山门作境致。二与后人作标牓。且道与他古人相去多少。
  大众。一与山门作境致。见者顿超无学地。
  二与后人作标牓。凡圣悟迷皆一样。若是丛林向上关。
  有人踏著喜无量。下座。
  上堂。少室无言语。曹溪有消息。可怜门大开。
  而人不能入。苍龙得云雨。猛虎生羽翼。但解自承当。
  何劳问知识。
  上堂。僧问。劫火洞然大千俱坏。未审此个坏不坏。
  师云。黑漆桶里黄金色。进云。请师答话。师云。闲言语。
  师复云。古人道。我有时扬眉瞬目。有时不扬眉瞬目。
  有时扬眉瞬目是。有时扬眉瞬目不是。
  如今人不委得了。便别作解会说道。得底人道是也得。不是也得。
  问伊作么生是得底人。便道。他分上不说得与不得。
  得也好不得也好。乃长嘘一声曰。有什么共语处。
  祇如古人道。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
  恁么不恁么总不得。又作么生。他便道。此是拂迹语。
  拂你屋里老爷老娘。又问伊。此是拂迹语。不拂迹语如何便道。
  恁么也得。不恁么也得。恁么不恁么总得。此唤作实头语。
  实你屋里老爷老娘。师复吁两声曰。有什么共语处。
  夫为衲僧。须作衲僧说话。你等合作么生。莫道。
  龙门不肯我。埋没我心。行我压良我。龙门恁么。
  是要你到不要你到。也须子细看详好。珍重。
  上堂。总记不得。天花满。纵有千言。不如一默。
  下座上堂。昔玄沙大师示众云。诸方寻常尽。道接物利生。
  忽遇三种病人如何接得。患盲者来。
  拈槌竖拂他又不见患。聋者来。向他说他又不闻。患哑者来。
  教伊说又说不得。若接此三人不得。佛法无灵验。师云。
  好诸兄弟。还知真实相为处么。山僧不惜眉毛。
  为诸人说破。祇如诸人。寻常有双眼。又何曾见来。
  有双耳又何曾闻来。有片舌又何曾说来。既无说无闻无见。
  何处有色声香味来。虽然如是。又能有几人到者般田地。
  所以道。木伎机石女儿。三冬阳气盛。六月降霜时。
  有语非干舌。无言切要词。会我最后句。出世少人知。
  午斋晨粥无余事。盏茗炉香话道奇。下座。
  上堂。普光明殿在人间。凡圣交罗绝往还。
  若向一尘亲得见。毫光照处奉慈颜。
  上堂。昔日百丈大智禅师再参马祖侍立次。
  祖举拂子丈。云。即此用离此用。祖挂却拂子。问云。
  你他后开两片皮将何为人。丈取拂子竖起。祖云。
  即此用离此用。丈挂拂子于旧处。祖便喝。百丈直得三日耳聋。
  大众。说甚三日耳聋。直得龙门打鼓上堂。
  大众尽皆云集。僧堂撗吞佛殿。露柱倒挂灯笼。
  天高地厚月白风清。雨顺风调河清海晏。饥则共君餐苦菜。
  渴则与子饮寒泉。直饶天外雨花飞争。似归堂吃茶去。下座。
  上堂。台山路上过客全稀。破灶堂前感恩无地。
  雪埋庭柏冰锁偃溪。虽在南方火炉头。不入他家虀瓮里。
  看看。腊月三十日。便是孟春犹寒。你等诸人。
  各须努力向前。切忌自生退屈。下座。
  上堂。山僧适在寝堂中。法堂上无山僧。
  寝堂上有山僧。下至法堂。法堂上有山僧。寝堂上无山僧。
  有则心外有法。无则心法不周。诸上座在衣钵下。
  闻打鼓便上法堂。法堂上添得上座。衣钵下减却上座。
  添则成增。减则成灭。灭故落断。增故落常。
  行脚人如何得离有离无离常离断。生死疑情大难透脱。
  此是如来清净心。要宜须决择。不可等闲。光景迁流动如飞箭。
  浮世如此人生几何彼此出家三界逆旅。
  竹户茅堂孰为其主。冷淡共居寂寞同住。何故。何新何忧何虑。
  下座。
  行者落发上堂。露柱多年出家。灯笼久巳落发。
  佛殿坚持禁戒。三门近得休歇。大事本来平等无著。
  清凉满月度尽草木。丛林一似阳和齐发。下座。
  元日上堂。万物咸新论故乡。抬眸元是旧爷娘。
  先春花发馨香远。物外山河日月长。僧问。
  昔日跋陀尊者问法照大师。未审与今日是同是别。师云。古之今之。
  进云。栽松人老难传钵。卢老区区入岭南。师云。
  你试举古人底看。进云。厨库三门钟楼佛殿。师云。
  恁么又争得。进云。忽遇七手八脚底人来又作么生。师云。
  截断脚根道将一句来。进云。昨日有人从舒州去。师云。
  亦是悠悠者复举。僧问百丈。如何是奇特事。丈云。
  独坐大雄峰。僧礼拜。丈便打。师云。错打人。僧问德山。
  如何是奇特事。山云。我宗无语句。亦无一法与人。师云。
  犹较些子。僧问罗山。如何是奇特事。罗山云。道什么。
  师云。成何道理。大众。古人钩头著饵。意在得鱼。
  如今洗脚上船。能有几个。或若人问龙门。如何是奇特事。
  山僧向伊道。此去太湖不远。恁么说话。有甚奇特。
  又向伊道。咫尺是棠梨。大众。还会么。等闲如不会。
  须作等闲看。下座。
  上堂。身中有生老病死。念上有生住异灭。
  国土有成住坏空。此十二种事。甚能奇特。凡夫不识为之漂流。
  如来出世。指出涅槃妙心常乐我净。
  譬如还丹一粒点铁成金。至理一言转凡成圣。此十二种祇是一法。
  现定如今历历听法者是。还信得及么。乃云。
  月中丹桂偏禁冷。雪里寒梅独放香。下座。
  上堂。悟时此事元来易。迷后斯门实大难。
  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门口透长安。
  上堂。三月初三二月二。不坏假名谈大义。
  众生役役趁光阴。道流所以为虚弃。二月念九三月一。
  摩诃般若波罗蜜。假使多闻达古。今历劫何曾异今日。
  今日事作么生。良久曰。何更今日。
  上堂。从上诸圣。见人乐著尘劳不求出离。
  遂生怜敏之心告之曰。你随声逐色。名曰狂人。大众。
  好言语惭愧。诸圣恁么道。虽然如是。巳是打开布袋。
  不能折合得。龙门今日倒底倾出。有人得者永息希求。
  乃拈拄杖卓一下云。岂不是声。你寻常作么生随。
  又举起拄杖曰。岂不是色。你寻常作么生逐。还会么。
  若能随逐元无缚。便是丛林了达人久立。
  浴佛上堂。如来妙色身。真实难藏覆。不挂本来衣。
  岂著娘生裤。无忧树下降生时。南北东西行七步。
  行七步。度尽众生无所度。今晨四月初八。
  我佛如来降生之日。天下精蓝煎汤浴佛。佛则从诸人浴。
  且道如何是佛。要知么。佛名如来常在不灭。有人见得。
  山僧更不忉忉。若无人见得。山僧重说偈言。
  昨日如来垂法雨。今朝法雨洗如来。了然一味无差别。
  云外青山朵朵开。欲报如来深恩。殿上重新浴过。下座。
  结夏上堂。龙门结夏胜诸方。大地山河为举扬。
  若向九旬参得透。更无佛法可商量。
  上堂。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古人恁么告报。大好言诠。
  岂可以一朝风月昧却万古长空。
  岂可以万古长空不明一朝风月。此是广大深法自在之宗。若也明得。
  何处更有一丝头剩法来。久立。
  上堂。三日不相见。莫作旧时看。山僧近来非昔人也。
  天是天地是地。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
  别也非昔人也。有人问。未审巳前如何。
  山僧往时天是天地是地。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
  所以迷情拥蔽翳障心源。如今别也。或有人出来道。
  某甲亦如和尚。天是天地是地。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
  还得否。不可直是未在。还有拣辨得么。若拣得。是上座。
  道眼圆明。若拣不得。丝竹喧天船上乐。
  绮罗照水岸边人。珍重。
  上堂。僧问。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如何是道。师云。
  顶上八尺五。进云。未审此理如何。师云。方圆七八寸。进云。
  向上一路。还许学人会也无。师云。不论向上向下。
  却许你会。进云。恁么则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师云。
  多少人恁么错会。进云。作家宗师天然有在。便礼拜。师云。
  未曾与上座共行在。师复云。亲切中直是亲切。
  省要中直是省要。还会得么。
  诸人尽是发志探玄意求出离。山僧这里终不拈今举古取是舍非惑乱诸人。
  你若不来。山僧也无可得说。你若上来。
  山僧不免在你身上割一块子似与你。还知痛痒么。忽然知得。
  可谓亲切。也若不知来由。便道者一块子那里得来。
  得恁么香得恁么臭。得恁么生得恁么熟。还委得么。
  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不可见。珍重。
  上堂。了知一万事毕。释迦弥勒欣今日。
  但得心安是处安。无灾无难无今昔。要知佛法根源。
  记取五月初一。下座。
  端午上堂。今日端午。世间人钉桃符书门阃。
  使万邪不窥其户。百鬼不入其门。
  世间人又使针烧灸采药登山。使万病不干其体。疫疠不入其身。遂失声叫曰。
  阿阿。尽大地人烧破皮肉。
  教山僧受无限苦痛。昔楚大夫以忠言不用沉于湘江。后人哀之。
  以竹筒盛饭。系五色丝祭之。风俗至今流传不断。
  遂呕吐数声曰。世间人吃却米粽。教老僧胀破肚皮。大众。
  别人烧灸别人吃物。为什么龙门长老受痛受饱。
  未能情忘缘虑。事出见闻。于此门中遂为戏论。岂不见。
  先圣有言曰。怀州牛吃禾。益州马肚胀。天下觅医人。
  灸猪左膊上。何也。远走不如近匍匐。久立。
  上堂。入得龙门事事奇。闻声见色不思议。
  山青水绿缘何事。尽是诸人力使之。
  上堂。卓拄杖云。还构得么。莫道今日犹较些子。
  直须向无摸索处倾湫倒岳构得始得。山僧恁么道。
  可杀不识好恶。虽然如是。直饶你构得。我更问你。
  从前杀盗淫妄罪饮酒食肉罪。教什么人还。又卓拄杖云。
  金刚作丑佛受香油。
  东山和尚忌晨。上堂。先师当年末后句。
  与人皮下挑出剌。譬如六月日中冰。销镕处处皆相似。
  后来听响各流传。更加一二与三四。个中孰是无耳人。
  明见去来不生死。先师老和尚某奉侍日久。多蒙苦口提撕。
  追远之诚何可忘也。聊设小供。诸人且道。
  先师还来也无。若道来入。灭十余年如何见得来底道理。
  若道不来。又用设斋作什么。道来也有佼讹。
  道不来也有佼讹。若为得无佼讹去。还知得么。三个浑仑铁馂馅。
  一双无缝木馒头。久立。
  上堂。大众。或有人唤上座。上座便应。设使不应。
  心中也须领览。今时学人便道。应底是也。领览底是也。
  若如此会。便是入地狱汉子。是即且置。且道。
  面前是阿谁唤你。是有人唤耶。是无人唤耶。还裁断得么。
  若是有人唤。山精鬼魅唤你时。天魔外道唤你时。
  如何辨白。若道无人唤你。又不聋不騃如何得无人唤。
  者个是十二时中生死路头事。诸人明得么。
  有人唤生迷乱。无人唤遭系绊。若能行生死断。万两金终不换。
  下座。
  解夏上堂。毗目仙人执善财手。顿见过去微尘诸佛。
  及其放手宛然依旧。龙门长老领诸大众。
  爰于此地结足安居。及其解夏宛然依旧。善财依旧处。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