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至元嘉禾志

_9 单庆修/徐硕纂(元)
顾安饶墓在县东北五十里高一丈三尺周回七十步
考证顾安饶陈人也仕至鸿胪卿
沈景墓在县西南六十里
考证沈景宋人也
丛冢在县东南三十六里汤山
考证宋绍熙闲县令李直养以溺海之尸随潮而上遂至沙迹尽为犬乌所啮因置丛冢收瘗焉
 人物
  嘉兴县
   西汉朱买臣
字翁子吴人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卖薪给食严助荐之于武帝拜中大夫后为会稽守上尝谓买臣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买臣顿首辞谢遂衣故衣怀其印绶归郡邸
   东汉张武吴
由拳人也 【由拳县即今嘉兴县】 父业为郡门下掾送太守妻子还乡里至河内亭盗夜劫之业与贼战死遂亡失尸骸武时年幼不及识父后之大学受业每持父遗剑至亡处泣祭而还太守第五伦嘉其行举孝廉遭母丧过毁及伤父魂灵不返因哀恸绝命
   晋韩绩
字兴齐避乱居于吴之嘉兴少好文学不交当世由是东土称荐召拜博士不起卒于家
   唐陆贽
字敬舆吴郡嘉兴人年十八第进士中博学宏词调郑尉寿州刺史张镒愿为忘年交饷钱百万曰请为母夫人一日费贽不纳止受茶一串后又中拔萃选补渭南尉迁监察御史德宗召为翰林学士时年尚少以材见幸天子尝以辈行呼而不名从幸奉天日发诏书数百思如涌泉下笔如神皆曲尽事情武夫悍卒闻者无不感泣思奋帝颇亲倚虽外有宰相主大议而公常居中参裁可否时号内相李怀光有异志公请李晟移屯以备徙幸迁谏议大夫还京为中书舍人俄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公在朝论谏数十百篇炳炳丹青一本仁义讥陈时病剀拂帝短或规其太过公对曰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皇它恤乎上欲相裴延龄公言延龄僻戾躁妄不可用帝不听俄而延龄奸佞得君天下仇恶无敢言者公又上书苦谏帝不怿竟以太子宾客罢延龄揣帝意薄贽谗短百绪帝怒欲诛贽阳城交章论辨乃贬忠州别驾公既放荒远常阖户人不识其面又避谤不著书顺宗即位召还诏未至而卒时年五十有二进赠兵部尚书谥曰宣公有奏议翰苑文集行于世邦人士至今祠之
   唐徐岱
嘉兴人也于学无所不通辨论明锐座人常屈代宗天历闲刘晏表为校书郎观察使李栖筠钦其贤书所居为复礼乡
   唐邱为
苏州嘉兴人事继母孝尝有灵芝生堂下官至太子右庶子时年八十余而母无恙给以俸禄之半及居忧观察使韩滉以致仕官给禄所以惠养老臣不可以在丧为异惟罢春秋羊酒初还乡县令谒之为候门磬折令坐乃拜里胥立庭下既出乃敢坐经县治降马而趋年九十六卒
   宋陈舜俞
字令举嘉兴人仁宗嘉佑四年应材识茂异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擢为第一是时公已登进士乙科矣复中是选故文章声名赫然在人上始授光禄丞佥书寿州判官宰山阴秩未满召试馆职不就会朝廷议行青苗法上书力诋且自劾因忤执政贬监星江酒税公在贬所日与太傅刘凝之跨双犊以穷泉石之胜自号白牛居士公直道自信无所回挠遂绝意仕进得著书立言有都官集三十卷行于世蒋之奇序东坡六客公与焉
   宋钱顗
字安道本无锡人英宗治平末为殿中侍御史王安石行新法顗极论其弊贬监衢州税徙秀州家贫母老(句去口改亡)贷亲旧以给朝晡而怡然无谪官之色东坡集有至秀州赠钱端公安道诗云鸳鸯湖边月如水孤舟夜傍鸳鸯起者是也
   宋毛滂
字泽民徽宗政和闲守是邦因家焉先是哲宗元佑闲东坡守杭公为法曹秩满解去是夕坡宴客有妓歌惜分飞词坡问谁所作妓以毛法曹对坡语坐客曰郡寮有词人而不及知某之罪也翌日折简追还留连数月公因此得名有东堂集十卷行于世
   宋洪皓
字光弼本番阳人尝为秀州录事司徽宗宣和六年秋大水全活饥民九万五千余人州人呼为洪佛子丁父忧奔丧还乡留家于秀高宗建炎三年奉使大金羁留十五年不屈节而归秦桧不容死于南服谥忠宣有忠宣集行于世
   宋王希吕
本中原人高宗南渡寓居是邦仕至尚书
   宋朱敦儒
字希真号岩壑本中原人以词章擅名天资旷远有神仙风致高宗南渡初寓此尝为樵歌有读书堂在天庆观之西
   宋娄机
字彦发幼颖悟日诵数百言长益奋励该经史百家作文直欲以左氏班马韩柳为标的孝宗干道闲中进士第及试邑罢税兴学士民德之入辅元良日陈正言正道随事发明多所裨益年七十丐闲不允擢监察御史又除右正言寻除太常卿兼中书舍人时宰欲开边隙侍御史邓友龙主议甚力公相时度势极口沮之以为必败国事会有旨集议公义形于色略不少变又欲以公宣谕荆襄公昌言曰使慰安人情则可必欲开边启衅有死而已不能从也卒以此去国后遍历省部给舍皆有可纪嘉定改元八月除枢密十月除参知政事公天资忠鲠不畏强御既坐庙堂未尝以辞色假人弥缝协恭裨赞维多三年告老以正议大夫资政殿学士致仕年七十有九
   宋方谊
字宾王本桐庐人孝宗干道四年侍父务德侍郎徙居是邦之北门为朱文公门人文公集中有相与问答语家有希贤斋扁亦文公所书也
   宋叶时
字秀发孝宗淳熙登进士甲科事四朝历从橐二十年官至开府
   宋王明清
字仲言本汝阴人宁宗庆元闲寓居是邦官至朝□郎有史才尝着挥尘录及玉照新志
   宋陈煜
字孟华宁宗嘉定闲登进士第仕至金部郎官守南剑弟煃字孟明亦登嘉定甲科仕至宗博皆忠肃了翁后
   宋李鸣
号复山本蜀人也寓居是邦之东门理宗朝尝为执政公夬公晋其二子也皆典郡
   宋李曾伯
字长孺号可斋本怀州人也丞相邦彦之孙寓居于此自登膴仕早以能称持绣斧督饷运两分漕节七开大阃宦(车敢)几遍天下儒而知兵素有雅量所至得将士欢心远人闻风敬惮戒勿开边隙天才卓绝为一代伟人有可斋类槁行于世以观文殿学士终于家赠少保闻府仪同三司
   宋沈炎
字若晦号宝罕理宗宝庆闲登进士第官至参预
   宋徐闻诗
字子言资性颖悟八岁通九经理宗朝由童科擢绍定第仕至惠州守
   宋李景勉
字懋之号畸翁理宗绍定闲由上庠释褐立朝靖共于边事尤晓畅非但老于文学以太常丞守临江卒
   宋吕重庚
字申伯号九山理宗端平闲登进士第官至大理正卿
   宋焦炳炎
字济父本宣州人也寓居是邦理宗朝初擢右科进朝请淳佑元年辛丑廷试中进士探花立朝清节挺挺一时尝居言路论奏累数百言无不当帝心时宰主括田之议远近骚动遂痛述其害反复面奏亦无虑千言上虽为之愀然而括田未即寝继进故事辨论愈力时宰语人曰非攻田事是攻我也寻除太常少卿命下随具疏辞免疏上即去国或人遗以诗曰事至谏官言不得身为宰相有何营又自赓故人诗篇有云迹虽无地着心实有天知一禽从不获不敢范驱驰之句后除淮东湖北漕悉不就改吉州太守仍除太常少卿不得已就职后以起居郎右文殿修撰致仕卒
   宋焦焕炎
字晦父炳炎弟也以儒传家幼有声场屋理宗宝庆初入西雍绍定闲廷试冠多士尝陛对论奏累数百言皆切中时病生平抱负英略慷慨有大志守边多显效仕至镇江守
   宋林子善
字常甫号西河理宗淳佑闲登进士第乡里称纯儒守永州改淮西制参卒
  松江府
   东汉陆康
字季宁吴人少仕郡以义烈称举茂才除高成令以恩信为治寇盗亦息光和元年迁武陵太守转守桂阳乐安二郡所在称之拜庐江太守申明赏罚破贼黄穰等灵帝嘉其功拜康孙尚为郎中
   吴陆绩
字公纪康之少子也年六岁谒袁术即世传怀橘堕地者也容貌雄壮博学多识星历算数无不该览孙权辟为奏曹掾以直道见惮出为郁林太守虽有军事著述不废作浑天图注易释元皆传于世
   吴陆逊
字伯言少随从祖庐江太守康在官袁术与康有隙欲攻康康遣逊及亲戚还吴吕蒙谓孙权曰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权乃召逊拜偏将军代吕蒙屯陆口后克公安南郡拜抚边将军封华亭侯又进封娄侯黄武元年为大都督大破刘备于夷陵赤乌七年为丞相卒追谥昭侯
   吴陆瑁
字子璋逊弟也少好学笃义州郡辟举皆不就嘉禾元年公交车征拜议郎选曹尚书孙权欲亲征公孙渊瑁再上疏谏权嘉其词理端切遂不行赤乌二年卒
   吴陆抗
字幼节逊子也建兴元年拜奋威将军建衡二年都督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凤凰元年晋羊祜率师向江陵抗使轻兵蹑之祜引军还抗遂陷西陵东还乐乡貌无矜色谦冲如常故得将士欢心抗尝遗祜酒祜饮之不疑抗疾祜馈之药抗亦推心服之时以为华元子反复见于今日二年拜大司马荆州牧卒子晏景元机云分领抗兵景字士仁拜骑都尉封毘陵侯偏将军澡身好学著书数十篇
   吴陆凯
字敬风丞相逊族子也黄武初为永兴诸暨长所在有治迹拜建武都尉领兵虽统军众手不释书五凤二年拜偏将军封都乡侯迁荡魏绥远将军征北将军镇西大将军进封嘉兴侯宝鼎元年迁左丞相乃心公家义形于色表疏皆指事不饰忠恳内发建衡元年卒
   吴陆胤
字敬宗凯弟也始为选曹郎太子和闻其名待以殊礼后为交州刺史入界喻以恩信务从招纳加安南将军封都亭侯
   吴陆喜
字恭仲瑁子也少有声名好学有才思尝作言道访论审机古今历览娱宾九思等书吴平又作西州清论传于世仕吴为选曹尚书至晋为散骑常侍
   吴陆祎
字符容凯子也赤乌六年征宿卫郎中后迁立义都尉五官郎中骑都尉迁黄门侍郎敕封海盐侯加裨将军行丞相镇西大将军事凯卒后入为太子中庶子华核尝表荐祎曰祎体质方刚器干强固董率之才鲁肃不过在戎果毅临财有节初孙皓常衔凯数犯颜忤旨后徙凯家于建安天纪二年与从弟式召还建业复将军侯
   晋陆机
字士衡吴郡人也父抗吴大司马机身长七尺其声如钟少有异材文章冠世伏膺儒术非礼不动抗卒领父兵为牙门将后成都王颖讨长沙王乂假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为孟玖等谮于颖言其有异志使牵秀密收机秀兵至机释戎服着白祫谓秀曰成都吾以重任辞不获已今日受诛岂非命也因与颖笺词甚凄惋既而叹曰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遂遇害于军中所著文章凡二百余篇并行于世
   晋陆云
字士龙机弟也六岁能属文性清正有才理少与兄机齐名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幼时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年十六举贤良吴平入洛补浚仪令到官肃然下不能欺巿无二价后成都王颖表云为清河内史转大将军右司马后因机败亦为孟玖所谮故并为颖所杀
   吴陆宏
绩之长子会稽南郡都尉
   晋陆晔
字士光吴郡人也晔少有雅望从兄机每称之曰我家世不乏公卿矣元帝镇江左辟为祭酒迁太子詹事时帝以侍中皆北士宜兼用南人晔以清正著称遂拜侍中徙尚书领州大中正明帝即位累迁至录尚书加散骑常侍成帝践祚拜光禄大夫后因归以疾卒赠侍中谥曰穆
   晋陆玩
字士瑶晔弟也器量淹雅弱冠有美名尚书左仆射领本州岛大中正及苏峻反遣玩与兄晔俱守宫城玩潜说康术归以功封兴平伯转尚书令又诏授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
   晋陆纳
字子言玩子也少有清操贞厉绝俗以尚书吏部郎出为吴兴太守至郡不受俸禄顷之征拜左民尚书应召临发止有被(仆去人改巾)余并封以还官谢安尝诣纳纳所设唯茶果而已其兄子俶遂陈盛馔珍羞毕具客罢纳大怒曰汝不能光益叔父乃复秽我素业耶于是杖之
   晋陆监
字始明璩之子少而隐静方直抗烈除后将军司马以功封西阳亭侯
   晋陆景文
字叔辨初为安吉令迁太守
   陈顾野王
字希冯吴郡人七岁读五经略知大指九岁能属文尝制日赋朱异见而奇之十二随父之建安撰建安地记及长遍观经史精记默识天文地理着龟占候虫篆奇字无所不通又善丹青及侯景之乱野王丁父忧归本郡乃召乡党随义军援都又杖戈被甲陈君臣之义逆顺之理抗辞作色见者莫不壮之为临贺王府记室后领著作掌国史以黄门侍郎光禄卿卒赠秘书监右卫将军有玉篇三十卷舆地志三十卷符瑞图十卷顾氏谱传十卷分野枢要一卷续洞冥记一卷玄象表一卷并行于时又撰通史要略一百卷国史纪传一百卷未就而卒
   宋卫仲达
字达可元名上达徽宗大观闲登进士第御笔改是名仕至吏部尚书
   宋卫肤敏
字商彦徽宗宣和闲上舍释褐仕至谏议大夫礼部侍郎
   宋钱良臣
高宗绍兴闲登进士第官至参预
   宋盖经
字德常高宗绍兴闲由舍选登甲科官至中大夫户部侍郎
   宋卫藻
字德章孝宗淳熙闲登进士第知武冈军卒
   宋卫泾
字清叔孝宗淳熙闲廷试魁多士官至政府弟洙宁宗嘉定闲亦登进士第
   宋卫价
字蒲叟宁宗嘉定闲登进士第仕至军器监丞知宝庆府
  海盐县
   晋戴咸
仕晋为右将军故宅在县西一十七步恭帝时因井放光舍宅为寺唐昭宗时修寺古碑尚存其字剥落不可读
   唐顾况
吴郡海盐人居县西南三十里之横山以诗名尝有诗云家住双峰兰若边数声秋磬发孤烟山连极浦鸟飞尽月上青林人未眠
   宋常同
字子正本临邛人徽宗政和八年赐上舍及第高宗南渡初除侍御史有直声寻除御史中丞因忤时宰秦桧意出守湖州郡人有贤明太守之谣后累召不起请祠除提举江州太平观贫无立锥地徙居是邑之精舍凡十年自号虚闲居士绍兴十九年以疾薨累赠少师谥忠毅子祩袗皆典郡有声
   宋鲁(上山下言)
字季卿号冷斋高宗绍兴五年登进士第仕至太府卿有注杜诗十八卷行于世
   宋鲁宗可
孝宗隆兴闲登进士第中博学宏词科累官至太常卿
   宋陆(俊去人改土)
孝宗干道闲登进士第官至尚书
   宋常浚孙
同之孙也孝宗干道八年登进士第举博学宏词科尝为福州教授教养有法闽人士德之至今祠于学官至宗簿
   宋赵孟坚
字子固号彝齐善书画理宗宝庆闲登进士第官至太守
   宋常楙
字长孺自号蒲溪愚叟同之曾孙也理宗淳佑闲由太学魁别省登进士第自跻膴仕所至以廉称尝为监察御史因论天变拂权臣意继论巴陵事复触度宗怒出为浙漕以简御繁权要敛迹寻以宰掾兼刑侍上进故事首论霜雪之变又忤上意丐祠守吴吴人有常侍郎真不要钱之语调帅绍兴复以刑侍召论期赦叙改法与庙堂争可否兼给事中封还隆国侄黄进观察使录黄庙堂传示上旨俾换黄书行公终始不变遂奉祠归里德佑元年除中书继除参预公天性笃实操行端方晚年杜门养痾至饘粥弗给日以经史自娱遇有感发见之赋咏于诗易研覃尤邃中州人士敬慕之欲一见终不可得病革自志其墓殁后家无余赀人益叹服公之真清云
  崇德县
   宋江珪
字伯特徽宗政和闲登进士第历三院为御史吏部侍郎
   宋沈晦
字符用号胥山文通孙也公初名杰徽宗朝坐为人假手卷案至佑陵榻前上阅之云名见四公子传此人必不凡可从阔略时方崇道教故也遂降旨止令今后不得入科场公彷徨无所往遂易其名曰晦中漕司首选宣和初魁大廷纔数月即入馆为郎仕至徽猷待制
   宋王升
字逸老本京师人草圣奇伟徽宗宣政闲被召入御书补右爵高宗南渡后寓居是邑之羔羊时上留神翰墨近臣有言其能者召对赐札以书玉音褎赏蒙宸眷独步一时官至正使
   宋莫琮
字叔方杭州仁和人其先隐德不仕徽宗崇观中三舍法行琮以贡首入京师肄业辟雍复两预荐书屡升优舍高宗建炎初避地于是邑因家焉晚以特科一等入仕历曹娥盐场四明三山幕职南岳祠吏通直郎致仕莅官行己皆有可纪有子五人元忠若晦似之若拙若冲俱登儒科皆袁氏出琮累赠中大夫袁氏封太令人袁氏寿康兄弟无故迎侍禄养缙绅荣之邑宰朱軧即所居立五桂坊家有椿桂堂士大夫多赋诗
   宋木盈
字济之本济南人避乱渡淮高宗建炎二年登第于扬州寓居于是邑官至朝议大夫
   宋辅广
字汉卿号潜庵父逵本河朔人高宗南渡时居是邑公素不愿仕潜心实学从吕成公游后登朱文公门自祠官归隐以著书为己任有六经注释四书问答通鉴说师训编日新录杂着稿皆藏于家扁其堂曰传贻盖传之先儒以贻后学也邑大夫家之柄为建传贻书院
   宋王琮
字伯玉高宗绍兴闲登进士第以孝友称官至左司
   宋莫忭
字庆叔世居是邑之青镇孝宗隆兴闲登进士第子泽光宗绍熙闲亦登进士第官至尚书
   宋赵汝愚
字子直本鄱阳人孝宗干道闲魁多士寓居是邑之洲钱官至丞相追封福王谥忠定
   宋蔡开
字子明孝宗淳熙八年登进士第官至宪漕弟辟字子立宁宗庆元闲亦登进士第官至国子祭酒
   宋徐逢
字吉甫家于是邑之凤鸣孝宗淳熙十四年登进士第官至常德守兼湖北仓宪
   宋徐龟年
字翔甫号云轩家于是邑之凤鸣孝宗淳熙十四年登进士第官至监察御史
   宋陈垲
字子爽号可斋本三山人古灵裔也寓居是邑以清节称官至资政大学士赐谥清毅有读通鉴随笔藏于家至元闲有司请于上表其里曰清节子铸宋宁宗宝庆闲亦登进士第官至都承旨
   宋陆德舆
字载之号鲁斋宁宗嘉定闲由童科第进士弱冠有文名历两制知贡举官至吏部尚书从祖(俊去人改土)从父镳相继世科竣仕至秘书
   宋张琥
字子严宁宗嘉定闲登进士第宰盐官仁和倅明州守台州所至有惠政
嘉禾志卷第十四
 仙梵
  嘉兴路
   宝安禅师
先住北岳亲运土石于精严寺立五台院师夏氏苏州常熟人寿一百一十八岁不衣丝缕寝卧乱草深明宗旨终后肉身不坏寻遇沙汰遂即阇维空中飞鹤盘旋化毕祥云方散
   尊胜和尚
居寺五台一室三径四十载不履寺门先辈名儒咸礼之有颂叹曰毳衣蓝缕形容老顶戴莲经夜行道晓来金地怪无尘四十年来月中埽
   僧文偃
嘉禾人俗姓张氏因出外游方遂得道于雪峰禅师至韶州广王赐号康真全葬肉身不坏宋太宗赐号大慈云康真洪明禅师至今云门一宗遂传有云门井在兜率寺中病者饮其水以疗疾
   楞严大师
名子璇始以能讲楞严经士人张其姓者邀于精严寺请讲之师自作疏文疏之未作也梦文殊入口既而梦出于口疏成纸为之贵听者云集夏文庄公奏于朝号楞严大师肉身葬于真如寺
   长水法师
土人也有道行注华严经八十一卷跏趺而死以两瓮合之葬于真如寺宋建炎兀朮兵至发之见手爪遶身瘗之而去
  松江府
   心鉴禅师
按高僧传藏奂姓朱氏苏州华亭人也母方娠及诞尝闻异香未冠礼道旷禅师出家诣嵩岳受具戒再诣五泄山入灵默大师室参授道要唐大中十二年洛下修长寿寺敕奂居焉明年归姑苏再住明州栖心寺所在禅者云集凡入师室者疑难冰释咸通七年示寂葬于天童山其徒以行状诣阙请谥赐号心鉴塔曰寿相
   船子和尚
按传镫录名德诚入药山宏道禅师室大明宗旨与道吾云岩为道契自离药山小舟往来松江朱泾以纶钓度日人号船子和尚时夹山善会禅师住京口鹤林寺道吾知其所得尚浅令往参船子会造朱泾见诚大契宗旨辞行再四回顾诚唤会回立起桡曰汝将谓别有处耶乃覆舟而逝唐咸通十年僧藏晖即其覆舟处建寺焉曾有诗曰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纔动万波随
   聪道人
按灵鉴塔铭云姓仰氏名德聪初受具戒于梵天寺参请诸方密契心印宋太平兴国三年结庐于畲山之东峰有二虎名大青小青常以为侍有造之者见挂一书梁闲问之曰此佛经也问尝读否曰如人看家书一遍既知其义何再读为尝曰古人贵行吾何言哉其它问者皆默然不对天禧元年七月趺坐而逝阅月容貌如生
   王可交
按续仙传云苏州华亭人也以耕钓为业居松江赵屯村一日棹舟入江方击楫高歌忽见彩舫漾于中流有道士七人中有呼可交者顷之不觉舟近舫侧有呼可交上舫者道士皆视之一人曰好骨相合仙生凡贱闲已炙破矣一人于筵上令侍者倾酒饮之不出与二栗食之甘如饴命黄衣送上岸觅所乘舟不可得但觉风水林木之声开眼峰峦重迭松柏参天乃在天台山瀑布寺前僧迎问之曰今早离家盖三月三日僧言九月九日已半年余矣僧设食可交厌闻食气自后绝谷挈妻子住四明山不复出后人时有见之者
   敬元法师
俗姓吴氏华亭县顾亭林人年十七往湖州卞山课观音年二十获观音辨当往京师安国寺受戒于遍空法堂讲次感天花乱坠
  崇德县
   无着禅师
文喜俗姓朱氏语儿人也七岁授礼崇福僧为师参礼大慈山性空禅师送供往台山参礼禅僧光启三年吴越王赐号无着光化二年告众曰三界心尽是涅盘言讫趺坐而逝
   王衷
字秉忱崇德人也宋时游太学以上书直言遭贬后隐于杭之孤山修西方净业鸡鸣而起礼诵达旦风雨寒暑未尝一日废也朝廷闻其清行召之不起赐号悟静处士绍兴五年八月十二日夙兴诵经如常久而声渐低已而不闻就视之则端坐逝矣
   僧慧梵
字竺卿石门顾氏子也受具羔羊澄寂院持守有严传宗旨于天竺如虎子学诗于石室陆维仲性至孝缚茆庵奉母扁曰蓬居居侧植梅畦水仙不知数暇日写二花真亦极其妙得笔法于梵隆茂宗也寿八十九有蓬居集
 古迹
  录事司
   灵光井
在精严寺寺本晋徐尚书别业也因井中夜发光遂舍宅为寺成帝赐名灵光故井亦曰灵光井
   五台山
在精严寺之西北昔宝安禅师住北岳五台亲运土石卓庵居之因名焉
   云门井
在兜率寺土僧文偃师雪峰禅师得道遂为云门祖师尝居兜率寺有井在焉因名曰云门井今废
   梁朝桧
在天庆观枝柯偃蹇奇怪可观有石刻梁朝桧三字在其下
   葛仙翁井
在天庆观宋圣祖殿前嘉禾百咏诗注有葛洪书额因遭兵火其书额不存世传东偏一井岁有丹浮起因名焉今不复见矣
   开元钟
在天庆观其声巨洪唐开元时铸今破矣
  松江府
   金山城
在府南八十五里高一丈二尺周回三百步旧图经云昔周康王东游镇大海遂筑此城南接金山因名之
   吴王猎场
旧图经云吴王猎场在华亭谷东吴陆逊生此子孙尝所游猎后人呼为陆机茸其地后为桑陆按陆龟蒙吴中书事诗云五茸春草雉媒娇注谓五茸者吴王猎所茸各有名所谓陆机茸岂其一耶
   阖闾城
寰宇记云袁崧城东三十里夹江又有二城相对阖闾所筑备越处
   三女冈
旧图经云在县东南八十里吴王葬三女于此吴越春秋及录异传云吴王葬女于阊门外皮陆诗吴郡图经则又云阊门外有女坟湖此三女冈未详
   秦始皇驰道
在府西北昆山南四里相传有大冈路西通吴城即驰道也舆地志云秦始皇至会稽句章渡海经此按汉贾山至言所谓秦为驰道之利东穷燕齐南极吴楚者非此欤
   柘湖
在府南七十里湖中有小山生柘树因以为名吴越春秋元和郡国图志云海盐本秦县汉因之其后县城陷为柘湖移于武原乡后又陷为当湖宋武帝纪云晋隆安五年孙恩北出海盐帝筑城于故海盐恩知城不可下进攻沪渎则帝尝于是筑城矣又吴地记秦时有女子入湖为神湖周回五千一百一十九顷其后(烟去火改)塞皆为芦苇之场今为湖者无几
   陆机宅
按陆士衡赠从兄车骑诗髣佛谷水阳李善注引陆道瞻吴地记曰海盐县东北二百里有长谷晋陆逊陆凯居此元和郡国图志云华亭谷在县西三十五里陆抗宅在其侧故逊封华亭侯太平寰宇记云二陆宅在长谷谷在吴县东北二百里谷周回百余里谷水下通松江昔陆凯居此谷吴志云汉庐江太守陆康与袁术有隙使侄逊与其子绩率宗族避难居于是谷旧图经云华亭谷水东有昆山相传即其宅合是数说观之则世传普照寺为二陆宅非也然建康亦有陆机宅建康实录云在县南秦淮之侧李太白题王处士水亭云齐朝南苑是陆机之宅按吴主孙皓徙都建康机云尝分领父兵为牙门将军得非机仕于朝则居建业而华亭乃其里第耶又有八角井按九域志在陆机宅之侧
   陆瑁养鱼池
唐彦猷华亭十咏注按旧图在县西今名瑁湖即陆瑁所居相传有宅基存焉而大中祥符图经瑁湖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周回九里吴尚书陆瑁养鱼池因以为名今府之西南隅有湖广袤三里即瑁湖也中有堂基今为放生池
   黄耳冢
按述异记陆机小时颇好猎在吴有家客献快犬曰黄耳机仕洛尝将自随此犬黠慧能解人语机久无家问为书盛以竹筒系犬颈犬回吴到机家得答书复驰还洛后犬死还葬机家村南二百步聚土为坟村人呼为黄耳冢按商芸小说云后分华亭村南为黄耳村以犬冢为号焉独刘贡父诗话疑以黄耳为仆未知何所据也
   沪渎垒
旧有东西二城东城广万余步有四门今徙于江中余西南一角西城极小在东城之西北以其两旁有东西芦浦俗遂呼为芦子城按渎之有垒旧矣晋史虞潭传潭为吴国内史成帝时年荒百姓饥馑修沪渎垒以防海寇又通鉴晋隆安四年冬十一月吴国内史袁崧筑沪渎垒以备孙恩明年恩陷沪渎崧被害寰宇记以为袁崧城在县东百里沪渎江边波涛所冲半毁江中
   筑耶城
在府东三十五里高七尺周回三百五步旧图经曰晋左将军袁崧所筑遗址尚存
   袁崧宅
在府西北三十五里旧图经云昔袁崧居此因以为名按晋史袁崧传崧陈郡阳夏人未尝云居华亭也隆安四年为吴郡太守尝筑沪渎垒以御孙恩明年崧被害于沪渎或者崧之后就居于此乎
   烽楼
在顾亭林南按法云寺记载唐隰州司仓支令问妻曹夫人墓志云葬之顾亭林巿南烽楼之侧今亭林南冈阜相望即古者沿边筑台举烽燧之地寰宇记南带海上有烽火楼基吴时望海处遗址尚存世传亭林冈陇顾侍郎墓非也祥符吴郡图经顾侍郎墓在吴县西南三十五里横山东则当以曹氏墓志为据
   顾亭林
按旧经顾亭林湖在东南三十五里湖南有顾亭林陈顾野王居此因以为名焉后为宝云寺寺有伽蓝神记云寺南高基野王曾于此修舆地志世传以为顾野王读书墩
   陈朝双桧
在沪渎静安寺殿庭之左右陆龟蒙皮日休有重元寺双桧诗即此也宋政和闲朱(面力)图以进有旨遣中使取之时中使欲毁三门而出一夕风雨震电忽碎其一今殿右者尚存叶梦得避暑录以为朱冲画旨取平江白乐天手植桧与华亭悟空禅师塔前桧皆唐时故物石林以为悟空禅师塔前误矣按临安志悟空塔亦有双桧东坡诗所谓当年双桧似双童者乃在盐官也
   王可交升仙台
在隆福寺前遗址尚存按续仙传可交初居松江南后入四明山不复出初无上升之事或传为王淡交淡交不事绳检能为诗语多滑稽似傲世者然江上有感行诗石刻云王可交升仙坛则或者之说又未然也
   寒穴泉
在金山上山居大海中咸水浸灌泉出山顶独甘冽朝夕流注不竭毛泽民作寒穴泉铭以为与惠山泉不可分等差王介甫唐彦猷梅圣俞皆有诗
   白龙洞
在横云山西南绝顶洞口阔三丈其深不可知山之半有祭龙坛方丈许岁旱尝祷焉按朱之纯集云宋皇佑中吴公宰华亭浙西旱蝗苏秀为甚公祷横山之神即致甘雨蝗不入境
   白苎城
在府南五十里高一丈周回一万步旧经云地生野苎因以为名俗云白苎汇
   古冈身
在府东七十里凡三所南属于海北抵松江长一百里入土数尺皆螺蚌壳世传海中涌三浪而成其地高阜宜种蓺菽麦朱伯原吴郡图经所谓濒海之地冈阜相属俗谓之冈身此天所以限沧溟而全吴人也
   孔宅
在府北七十五里海隅乡宋淳熙闲居民浚河得一碑云天宝六年黄池县令朱氏葬于昆山县全具乡孔子宅之西南孔宅之名旧矣其地有夫子庙在慧日院侧淳熙闲院僧疏庙陾渠得宝玉凡六事三璧二环一簪藏之县庠旧图经云昔有姓孔者游吴居此盖吾夫子未尝适吴以阙里谱系考之孔氏二十二代潜后汉太子少傅避地会稽遂为郡人二十九代滔梁海盐令三十二代嗣哲隋吴郡主簿三十四代贞隋苏州长史岂孔氏子孙有侨寓宦游于吴而遂居华亭者耶亦犹建康有孔子巷乃圣亭侯所奉之庙盖子孙即所居立先圣庙耳今庙侧又有梁纥庙其为子孙奉祀之地明矣所瘗璧玉簪佩之属意其孔堂之遗宝得非子孙葬先圣衣冠宝璧于是地乎然其旁有宰我墩颜渊井此则因孔子宅之名而牵合傅会未可知也旧图经又云晋邹湛亦尝居焉亦名邹孔宅按邹湛传南阳新野人湛尝见一人自称甄舒仲乃悟曰吾宅西有积土败瓦其中必有死人检之果然厚加敛葬初不言宅在何地湛未尝仕至吴中姑存此以阙疑
  嘉兴县
   雪峰井
在县南四里真如塔院昔雪峰和尚在此住庵因名焉
   三过堂
在县西二十七里本觉寺方丈之东偏宋苏东坡与文长老游三过于此东坡第三诗有曰三过门中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故住山古潭元澄作堂名三过僧北(石间)为之记
   檇李亭
在本觉寺左传越败吴于檇李即此地也
   景德泉
在魏塘镇景德禅院之西偏烹茶无滓世传以为常州惠山泉之次也
   白龙潭
在县西南五里景德寺前详见溪潭门白龙潭注
  海盐县
   教义里
在县西十八里吴地志云欤城里人李祥与晋将军袁崧筑垒于沪渎御孙灵芳为贼所害祥突白刃收崧尸归葬因为教义里
   晋何后宅
在县南三里舆地志云海盐县南三里乌夜村晋何准寓居焉一夕群乌啼噪乃生女后选入宫他日复夜啼推之乃穆帝立后之日也按晋史穆帝何后讳法倪庐江灊人也以名家应选升平元年册为后元兴二年崩年六十六县南一大冢耆老相传为皇后冢近地有名丧灵浦者堙塞久矣谓穆后归葬开此浦以通舟岂后崩于伪楚之时归葬于此耶
   马嗥城
在县东南一百步高一丈二尺周回二里二百二十三步越地记云吴兵至此道逢大风阵败马惊因名今废
   欤城
在县西北十八里高一丈周回一里今废
   故邑城
在县东北三十五里高一丈周回三里吴地记云海盐县顺帝时陷为湖移于故邑山下
   龙湫
在县东北四十里陈山详见溪潭门
   准高僧塔
在县西南三十五里法喜禅寺飞鸟不栖时有舍利放光高僧名良准唐司空曙有诗寄之宋宣和四年正月自东廊移就西廊袈裟忽飞去集僧诵楞严衣复归塔有颂刻于塔云宣和年中重移塔舍利乘空暂腾跃众讽楞严咒得归永隆佛日辉无着
   戴将军井
在县西十七步资圣寺本东晋右将军戴威之宅一日井中发五色光遂舍宅为寺
   黄巢井
在县南三十六里茶院之南有石屋皆巢旧巢穴也
   六里山石刻
在县西南三十五里金粟山上刻云天册元年旃蒙协洽之岁孟冬阳月日维壬寅朔石篑神道忽自开发拾得青玉玺符文吴皇帝宫共三十八字唐太和四年闰十二月苏州刺史崔铣帖县取此石摄令程予差人送州今不复存
   石屋
在县南十八里丰山耆老相传以为秦始皇屯兵之所
   孟姜女捣衣石
在县东南三十六里乍浦
   淡井
在县西天宁寺南邑中水多咸惟此水淡故名
   柏泉
在尉厅泉上有柏因名
   伯牙台
在县东南二十步台基坡陀如在耆老云伯牙鼓琴于此台侧有闻琴村闻琴桥
   顾况宅
在县西南五十七里横山禅寂寺寺侧祠况为伽蓝神况尝有诗云家住双峰兰若边是也
  崇德县
   何城
在县西二里张尧同赋何城云报国心何壮贪齐意已轻忠言殊不听何用筑斯城
   晏城
在县东北二十里世传晏子所筑
   萱城
在县东三十里世传此以上三城皆吴王所筑今闲有遗址
   纪目坡
在千乘乡高十丈周回三百步环以水邑士朱天麟幼时见坡侧锺生家运土得旧石碑断阙漫灭大略谓吴王夫差募兵五千人教养于此由是筑之上置亭以候烽火名曰纪目者立纲纪而有条目也此非春秋之文殆后世复营缮于是坡乃追述之辞也
   走马冈洗马池
在永新清风接境地名官窑父老相传正吴越分疆之地今为平野
南长营在塘东
烽火楼在塘北
千人坡在千金乡世传此以上三处皆越王宿兵之野今无之
石门在县北一十八里越王垒石为门以为限界之所
梧桐乡凤鸣里故老相传有凤栖梧桐之上因名焉
殳山在县东昔道士殳基尸解于此上有铜棺冢
范蠡坞在顾村世传范蠡曾游于此
嘉禾志卷第十五
 宋登科题名
大中祥符五年徐奭榜
闻人侃 【甲科】
天禧三年王整榜
闻人建 【甲科】  吕谔
天圣二年宋庠榜
吕询
景佑元年张唐卿榜
吕评
宝元元年吕溱榜
闻人安道
庆历六年贾黯榜
陈舜俞     韩泂
皇佑元年冯京榜
沈中复     王照  钱长卿
嘉佑二年章衡榜
胡誾      吕全
嘉佑六年王俊民榜
朱伯虎 【弟伯熊】
嘉佑八年许将榜
戴显甫     朱巩
治平二年彭汝砺榜
潘景纯     朱伯熊 【兄伯虎】
郭瑑 【子三益】
熙宁三年叶祖洽榜
张仲元     闻人瑮
闻人琳     吕公美
熙宁六年余中榜
梅贡 【父灏】   吕奎
梅灏 【子贡】
元丰二年时彦榜
钱着     徐之纯
廖汉卿     柳庭俊 【弟庭杰】
章粹
元丰八年焦蹈榜
倪直侯 【探花】  杜植
崔友直
元佑三年李常宁榜
吕益柔 【榜眼】  陆周
张徽言      郭三益 【父瑑】
元佑六年马渭榜
朱绂 【榜眼弟纮】  富开
朱之纯
绍圣元年毕渐榜
柳庭杰 【兄庭俊】  吕佶
绍圣四年何昌言榜
张天材
元符三年李釜榜
钱随
崇宁二年霍端友榜
朱纮 【兄绂】   吴錞
崇宁五年蔡薿榜
王篪      张甸
吕少蒙     鲁詹 【弟(上山下言)(上下言)子可封】
陈棐忱
大观三年贾安宅榜
柳约 【兄庭俊】  闻人宏
姚焯       张昭
陆友谅      陈之元
周纲       董之邵
周公彦      卫上达
黄子服
政和二年莫俦榜
范逊
政和五年何(上□下木)榜
卫开       谢处道
黄锾 【兄镇】   黄镇 【弟锾】
张康朝
重和元年嘉玉榜
董将      韩阗
陈确      罗彬
赵士坦 【子不愚孙善毅】
宣和元年王俊乂榜
卫肤敏
宣和二年祖秀实榜
朱炎
宣和三年吴涣榜
闻人颖立 【上舍子符】  富说
宣和六年沈晦榜
沈晦 【状元】   范闳
建炎二年李易榜
黄铨 【甲科】   张睿
蔡宿       黄操
绍兴二年张九成榜
孙彦朝
绍兴五年汪应辰榜
任尽言 【甲科兄质言】   朱冠卿
樊光远 【省元】   任质言 【弟尽言】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