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善院
在县东南三十里
考证梁天监二年置周显德五年改报恩院宋治平元年改今名
净众寺
在县东四十里
考证宋干德二年百姓李德荣舍宅为大圣寺治平二年十月改今名
净土寺
在县东三十六里
考证邑人陆求宅基也曾收得唐咸通十二年石幢至清泰元年奏汉南王舍宅为安福寺宋祥符元年赐今名内有亭名碧鲜奇绝闻人郎中安道尝作诗以纪其事云植竹敞虚亭清幽涤襟虑盛暑生凉阴穷冬见苍翠我爱主人贤坚如筠箭美愿师持此心与境长无媿陈贤良亦有诗云潇洒栏干碧玉丛昔来游赏是儿童萦回修竹探繁影刻画新诗遶翠筒十载雪霜林色改几番风月酒尊空子猷老去心长在终拟为邻作醉翁
大圣院
在县东北三十六里魏塘镇
考证宋熙宁八年四月开山元丰二年立绍圣元年有大圣菩萨在寺放光明崇宁二年八月八日省符改是名今废
慈云寺
在县东北三十六里魏塘镇
考证唐大中十一年立名保安寺宋治平元年十一月改今名
景德院
在县东北三十六里魏塘镇
圆通寺
在县东三十六里
考证元有荒废寺基周显德五年百姓茆承翰申汉南王乞于古迹寺基立名宁国寺宋治平元年十一月改今名
白莲接待院
在县东八里
考证郡城南元有白莲寺旧传有知州为士人时过此求汤水寺僧不允后来典是邦遂废此寺后为赵倅隽之锦庄宋绍兴二年郡父老请于朝因以是额立于此
泗州大圣院
在县北四十五里
考证宋熙宁年闲有僧智微在永州兜率寺受业其僧母张氏年九十四岁造庵一所名泗州大圣庵知州吴司文闻于朝得曹太后旨赐老人粟帛僧智微同母将所赐粟帛并衣砵货易造泗州大圣像及佛殿绍兴三年智微从弟奉珍以其状申州转闻于朝准礼部符改今名
永兴禅院
在县东三十里胥山上
考证宋隆兴元年李观察舍俸资为寺以胥山乡永兴禅院旧额请于朝立之
净因院
在县东二里
考证宋建炎兵火此院独存天台宁海尉闻人偲纪其事云湖海浮家二十年重来春色尚依然杏花篱落喷红雾杨柳林塘护绿烟草暖村人出游地鸠鸣刺史劝农天觉场独在三灾外试问支郎第几禅
漏泽院
在县东二里三十步
考证宋崇宁三年置贤良陈舜俞孙舍宅为之
龙华寺
在县西北一十里今废
海盐县
资圣寺
在县西五十步
考证旧经云本普明院旧记云晋右将军戴威之宅一日井中发五色光威以为奇遂舍宅为寺司徒王珣建威为伽蓝神得名光兴事见吴郡陆崧塔记干佑中改重光宋祥符中改普明天禧二年改今额
悟空寺
在县西南四十里
考证本永安寺宋治平元年改今额
德藏寺
在县北五十五里当湖巿
考证唐会昌元年立光启初废后唐清泰中乡民邱邵请即故基新之名曰宝兴宋大中祥符闲改今名景佑初复葺之隆兴二年重修廊宇鲁衢为之记
普明寺
在县西南三十里
考证本僧伽院宋治平元年改今名
法喜寺
在县西南三十里
考证本通元寺宋祥符元年改今名绍兴九年改禅寺有准高僧塔其详载古迹门政和闲有村媪舍幡入寺寺僧以无挂幡钱遣去过寺西桥忽遇贫僧问而怜之为入寺引臂挂幡于剎竿随即无踪相传以为罗汉显化
鹿苑禅院
在县西北三十五里今废
考证本金明寺宋治平元年改赐今额寺有一击轩及何源清公应梦罗汉祠景德中鲁简肃公请为禅剎嘉佑八年改今名简肃公讳宗道初宰此邑梦胡僧来迎参政及瞻罗汉像与所梦符合施俸修寺因榜曰应梦尊者后竟参大政以是立祠有无为杨杰留题进士闻人平尝作诗纪其事云郡邑相望路半停屹然香剎耸林垧罢参释子忘情久应供胡僧入梦灵东去无情水缭绕西来有意柏葱青定知俗驾经过少月上松扉不用扃
青莲寺
在县北二十里
考证本石佛寺宋治平元年改赐今额
祗园寺
在县北八十里
考证本建明寺宋治平元年改今额
天宁永祚禅寺
在县西三里
考证本禅悦院宋宣和二年改今名
福业教院
在县西南二里
考证本华严庵焚化院宋绍兴五年改今额
普照院
在县东北九十里
考证本僧伽院宋治平元年改今名
万寿院
在县东北九十里
考证本保国胜剎院宋大中祥符元年改今名
宁海院
在县西二十五里
考证宋绍兴六年改今额
禅悦院
在县西南三十六里
考证本行香庵宋靖康元年改今名
福臻院
在县北四十里
考证宋绍兴六年改今名
南塔院
去县三十五里
考证本观音祈祷去处宋建炎四年三月改今名
净业院
在县西南一里
考证本无碍浴院宋治平元年改今名
广福教院
在县北七十步
考证本施水院宋熙宁元年改寿圣隆兴元年改今额
广惠禅院
在县西三十六里金粟山
考证宋开宝己巳钱武肃王号施茶院祥符元年改今名绍兴二十五年七月内降下御书法帖一十轴于本院奉安
禅寂院
在县西南五十七里横山
考证本兴福院宋治平元年改赐今额祠顾况为伽蓝神况旧居寺侧故也况诗云家住双峰兰若边
西林院
在县北五十里
考证宋绍兴五年改赐今额
兴福院
在县东北四十里陈山
考证宋绍熙四年县令李直养既鼎新龙祠又移废寺额刱立伽蓝以广僧居以祠龙君
净福院
在县西一里
考证本西焚化庵宋绍熙四年移请废额立焉
海宁院
在县西南二十里
考证宋绍兴十四年就法喜寺重建赐是名今废
崇德县
崇福寺
在县西八十步
考证梁天监二年名常乐寺唐会昌年废大中十年重立宋大中祥符元年改为悟空院天禧二年六月十五日改今名建炎兵火废后重立有唐无着禅师赞宁碑记师嘉禾御儿人也寺东北隅有九品观堂
广法寺
在县东北三百步运河东
考证唐咸通九年建名修证宋治平元年改今额寺有景佑元丰法堂浴堂碑记碑建炎乙巳之艰兹寺岿然灵光也
南广福尼寺
在县东南二百步运河东
考证本梁朝天监古寺唐开平二年置名宝寿宋治平元年改寿圣绍兴三十二年改今名
北广福尼寺
在县西北二百步
考证本梁朝天监古寺晋天福八年修置名妙善宋治平四年赐名寿圣绍兴以后次第重建壬午上徽号名同者易之淳熙四年改为十方禅剎
西常乐教寺
在县西北三里
考证宋建炎兵火废绍兴五年重建
祗园寺
在县西北三十五里洲钱村
考证旧经云本梁朝天监古寺周广顺三年修置为大善寺宋大中祥符元年改今名殿西南隅有梁朝桧皮剥殆尽坚踰铁石虬枝奋迅若爪距拏攫附根于干倒偃苍盖奇伟特甚朱(面力)之党尝加缄护会腊寇作而止丞相赵福王祠在庑东
密印寺
在县西北六十里青镇
考证梁朝置名贤德寺宋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旧有梁昭明太子祠盖乌镇普静寺本梁相沈休文父墓也当武帝时休文贵盛每岁春一来拜埽其反也帝必遣昭明大子迎之远郊因就筑馆守休文不自安迁葬金陵而舍墓为寺昭明亦以馆为密印寺其后二寺各祀以为护法伽蓝神寺有华严图高一十三丈古有圣僧入定游华岩境界寤笔诸图妙入神品两曾宣入经御览今藏在寺藏经亦异古有士子一十八人忽来愿书经既毕不告而去笔法皆一体
妙智寺
在县东北五十里
考证宋嘉定闲建
观音资福院
在县西南一里
考证西庑有轩瞰流扁曰平绿 【陈炳退庵蔡开畏斋武林莫若拙辅广潜斋王用亨钓台江表祖张掞敬斋长乐王益祥南丰曾揆苕水莫柯陆德舆鲁斋皆有诗】
净慈接待院
在县北一里
崇胜院
在县东南二里
考证晋开运二年吴越陪臣徐頵舍宅为之名法华宋治平元年赐今名
灵济院
在县东北三里
考证元谓之马(山耆)庵宋嘉定移请今额
福严禅院
在县东北一十二里
考证唐干符三年置为千乘院宋大中祥符元年改今名先是真觉禅师志添云游至京师徽宗时在潜邸陈太后病目真觉咒水治疗有功许其指占名山住持真觉乞来此是为本院第八祖所赐金环磨衲袈裟一条上题遂宁郡王陈美人愿福寿延长施真觉道者当来同成佛果二十三字师有草庵歌元佑己巳黄山谷为之书今皆藏在院又真觉请到汀洲定光佛专为祈祷道场雨旸之愆请祷辄应旧有七级浮图久废后重建
澄寂院
在县西北一十二里羔羊村
考证梁天监二年置为静林寺开平二年改为双林院宋祥符元年改今名
演教院
在县东一十八里
考证晋天福八年置为保安院宋治平元年改今名
顺庆院
在县北二十里东田村
考证宋淳佑闲建
胜因尼院
在洲钱南狮子墓
考证宋淳熙闲建
径山廨院
在县北三十里大沐村
考证宋开禧闲建
证圣院
在县北三十里钱林村
考证吴越钱王镠微时有旧馆于此后贵改为祖祠已而道宏师结庵于祠侧王闻其道行孤高干宁二年建寺居之曰宝林方丈后园亭扁清乐亭前有池种千叶莲园多语儿梨千叶无核枣岁献钱王宋大中祥符元年改今名
广福塔院
在县西北七十里青镇
考证宋庆历二年建为多宝佛塔至和中改为接待讲院熙宁元年又改寿圣塔院绍兴壬午改今名参政陈简斋旧肄业于院既贵建阁以读书名之简斋与西庵大圆师洪智镇士叶懋天经友善且命子洪从天经学阁遭郁攸不存
惠云院
在县北四十里凤鸣巿
考证周广顺二年汉南王建名凤鸣院宋治平改今名承平时有东京三藏道法师被旨奉真身佛牙游化因至本院欲求舍利永镇一方爰集缁素虔祷之三日丁夜舍利现人皆奇之雨旸有祷即验
宁国院
在县东北四十里
考证元龙吟寺本淮海王祖祠置为龙翔寺宋大中祥符闲改今名
寂照院
在县东六十里千金乡屠甸村
考证经始不知何代晋天福闲重建名国清报恩院宋治平闲改今名寺有二石佛温润如玉顶冠冕披缦衣制度不凡古传自海浮来类吴中开元迦叶维卫二如来像
嘉禾志卷第十二
宫观〔道院 道观附〕
录事司
崇道宫
在郡治南一里
考证旧在南城外二里续移入城内古万寿宫基上建本名崇福宫宋治平元年赐今额俗呼为南宫宫有一枝堂每大比邦人士用取南宫一枝之谶多会课于此今废止有继秀堂慵斋拙斋而已
天庆观
在郡治西北一里
考证本名同元观梁文明元年立宋雍熙三年改栖真观大中祥符五年置圣祖殿六年赐今额天禧元年降到天尊神化金宝牌子绍兴元年知州邓根因兵火复兴圣祖殿二十六年冉知州奉诏如律而加备焉洛阳朱敦儒为之记嘉禾百咏诗注七贤遗迹一严陵阳焰二蹇子虔水三葛洪书额四吴道子貌真五张僧繇鹰以致殿宇梁栋无燕雀巢六顾虎头神二为巢贼窃去七飞仙失名氏遭兵火后并无存者外有唐开元钟梁朝桧七宝上帝像宋干道中开斋堂掘得二小石刻其一北极殿记知州宋坦以俸金创殿雍熙三年五月二十七日记其二井铭军事推官解九皋拟徐铉茅山许长史井铭为之九皋铉门下士也雍熙四年立
报忠观
在郡治西南二里半
考证宋淳佑九年里人赵朝散汝徘舍宅为观淳佑十二年十月准敕赐今额
隐真道院
在郡治东南六十步
考证宋崇宁闲造建炎兵火岿然独存或谓绍兴初纯阳真人到此故名隐真绍兴丁卯又有仙人刘高尚夜宿于中晨起援笔题云堂柱闲凡四十有三字曰行方便坐方便诸圣察上天见得道安得身健但能晨朝洗面水不得浪渊起盗玉津能显九霄云事刘卞功来仙语隐微众亦莫晓笔画透柱如点漆然郡人有疾者刮其字煎饮之即愈端平改元关拭记其事刘采为之赞李汉为之跋后庸医以新易旧刮墨和药柱因不存
异亲道院
在郡治东北一里半
考证宋大中癸丑闲云游俞世修患风疾其行匍匐其语蹇涩忽有道人丱角美髯青褐大袖颜貌椎古以手重挥两膝其疾顿瘳或谓锺离真人至此也婺州道人毛观记其事
万寿道院
在郡北一里
考证里人徐氏建崇奉梓潼真君香火岁大比邦人士祷焉
修真道院
在郡治西南一里
松江府
钱明宫在府东张塔桥侧
仙鹤观在府南二百步
考证东晋时创额宋绍兴三十一年重建
谷水道院在府西南西湖上
真靖道院在府西北普照寺后
考证俗呼道堂
真武道院在府南
太清道院在震桥东
考证里人卫守宗武舍旧宅为之
嘉兴县
崇真道院在县东四里
长生道院在县东一里
海盐县
栖真观在县西北五十步
考证旧真武庙宋干道二年道士郭宗谅移请废额为之
崇德县
天清宫在县西南一百步
考证元系东岳行宫道院道士苏大亨募缘增建宋绍定四年请额开山
崇福宫在县东北五十八里青镇
考证宋绍兴七年道士叶彦球建名奉真庵至二十年始创殿宇请今额
祠庙
录事司
城隍庙在郡治西一里招提寺西
考证元在州楼上之东偏晋天福四年立后移于此地守臣刘炳为之记
五圣庙在州楼上之西
考证又一在广平桥又一在糖巷东北又一在郡圃又一在旧抽木场西
天王堂在州子城西北楼上
考证唐天宝初令州郡于城西北隅置北方毘沙门天王像又置之佛剎旧精严寺亦有此堂
东岳三圣庙
考证在天庆观之东南又崇福宫之西
资善兴福明王庙在郡治北精严寺之西北隅
考证本晋徐尚书宅因舍宅为寺遂祠之朝议大夫行开封府司士曹事徐□为之记
曹史君庙在郡治西北二百五十步
考证按旧经云名信当钱氏霸国时为牧守自临平镇移莅嘉兴慈惠及人卒邑民追慕之相与列状乞立祠宇春秋致享又按吴越备史云曹珪也钱氏忠懿干宁中淮人围嘉禾珪与族人师鲁守之每登楼张乐纵饮矢石交至视之晏如也嘉禾平以功授苏州刺史今庙貌有三人碎碑在庙后磨灭不可读
普宁王庙在郡治北一里
考证俗呼铜棺庙旧传嘉兴知县有善政天降一铜棺盖自开知县入焉盖又自阖其棺飞在常州宜兴县山上今为铜棺山当时有一吏人坚挽知县不可入吏遂折一臂后塑折臂曹司在其侧
金山大王庙在郡治北一里半
考证本汉霍将军光也详见松江府
杨将军庙在郡治北五十步
考证干化元年置
王总管庙在郡治西南通越门内
考证王因高田贼作以身死难故祠之加封旌忠庙
灵济昭烈王庙在郡治西南一里半
考证旧在西门外宋德佑兵火后移于此即故知惠州徐闻诗宅也今西门故址尚存
松江府
东岳别庙在府西二里
灵济昭烈王别庙在府西三里
考证神姓张其英□灵迹载相州神祠碑记中盖自汉以来江浙多祀之县之别庙始于宋淳熙之八年
城隍庙在府东南七十步
考证旧在县西宋政和四年迁于此唐李阳冰曰城隍神祀典虽无吴越中多祠之今州县城隍相传祀纪信云
金山忠烈昭应庙其一在海中金山去府治九十里其别庙在府东南八十步
考证庙有吴越王镠祭献文云以报冠军之阴德吴国备史云大将军霍光自汉室既衰旧庙亦毁一日吴王皓染疾甚忽于宫庭附小黄门曰国王封界华亭谷极东南有金山咸塘风激重潮海水为患下民将为鱼鳖所食非人力能防金山北古之海盐县一旦陷没为湖无火神力护也臣汉之功臣霍光也臣部党有力可立庙于咸塘臣当统部属以镇之遂立庙岁以祀之宋宣和二年赐显忠庙五年封忠烈公建炎三年辛道宗领舟师由海道护行在所奏加封忠烈顺济且赐缗钱以新庙貌四年加封昭应按霍去病为冠军将军而霍子孟为大将军今备史以为霍光或者吴越祭文不考也
广卫将军祠在府西普照寺
考证寺有石刻载吴越王祭献文云晋贤陆机之祖按吴志机之祖逊初拜抚边将军又拜镇西将军又拜上大将军吴因汉制虽有杂号将军而考之逊传未尝封广卫之号若机曾祖纡守城门校尉高祖骏九江都尉亦未尝位至将军
陆司空庙在府南三里
考证祥符图经云陆四公未详所出今俗传陆机庙按晋史机未尝为司空为司空者机之从兄弟玩也又原化记云苏州华亭县有陆四官庙元和初有盐船泊于庙前守船者夜于庙侧获光明珠则又以为陆四官矣
筑耶将军祠在府东三十五里
考证筑耶城晋左将军袁崧所筑遗址尚存有筑耶将军祠世传祀袁崧按晋隆安四年崧以吴国内史筑沪渎垒以备孙恩明年恩陷沪渎崧死境内祠之宜也筑耶之义未详
顾侍郎祠在府东南三十五里亭林法云寺
考证感梦伽蓝神记开运元年仲春十有一日寺成僧道中智晖梦二青衣来云陈朝侍郎至也后忽见一人紫衣金鱼仪容清秀曰此地吾之故宅荒已久矣师今于上造佛立寺请立吾形像吾当护此寺也可寻旧寺基水际古碑为据明日二人各言其所梦不异就求之果得古断碑文字破灭云寺南高基顾野王曾于此修舆地志二僧于寺东偏建屋立像至今祠焉
通济龙王祠在府东北沪渎
考证故老相传自钱氏有国已庙食兹土宋景佑五年太史叶清臣为本路漕司因浚盘龙汇祷于故庙神应如响于是复新祠貌有叶太史祭文刻石于庙中
蔡侍郎庙在府南八十里白砂乡
考证据通幽记唐贞元五年在嘉兴监徐浦下场粜盐官场界今诸场亦有蔡庙独未详何神柘林方广寺有蔡侍郎祠按寺记云自古相传蔡侍郎舍宅为寺竟无稽考惟石幢题云唐咸通六年蔡赞造去父母茔九十步去寿茔一十六步三代皆当世文儒按贞元则德宗朝也咸通则懿宗朝也贞元中已有蔡侍郎祠矣虽稗官小说未可尽信不应咸通中蔡始造寿茔也岂寺之所祠与蔡场所祠各不同乎
姚将军祠在府西一十五步
考证初祠于证觉院宋政和四年始迁于此未详何神
福顺延德大王祠在府都酒务西
考证未详何神庙有宋杨景范迁庙石刻云熙宁甲寅到官梦游福顺庙见执簿者臂颓求予治之未几以漕命迁酒税于王故宫之基乃用卜宅于兹土岂神之灵有以先授我耶
三姑祠一在府南七十里柘湖一在府西北七十二里淀山湖
考证按吴地志秦时有女子入湖为神即此祠也柘湖今(烟去火改)塞为芦苇之场神亦弗祠其淀山湖中普光王寺三姑祠灵甚湖旁三数十里田者与往来之舟皆祷焉故老相传秦时人姓邢氏女兄弟三人谓即柘湖所祠也
嘉兴县
城隍庙在县治内
考证旧在县西二十步晋天福四年立后移在县治内之东偏知县李时习重修
萧王大祖庙在县西北
考证唐赞云梁萧氏兴江左实有功在民故州县多祠之惠安寺即萧王故宅也
五龙王堂在县南城外三里
考证旧经云在县西南五里宋天圣二年立隆兴元年更刱祠宇服色坐位出于俚俗不复讨论祷而未应州学录夏襄以文选郭景纯游仙诗言五龙事上之州知州姚宪从之遂改正其服位继而响应祠宇之南乃焚化院尝掘得火龙年石佛像当奉安之时光明满室
高王菩萨庙在县北三十六里迁善乡
考证高使君也晋建武中出为监屯校尉领兵三千屯给于此久而镇静使君教兵二千耕稼官田岁遇丰稔公储有余于官于私有功有德使君累迁黄门侍郎司徒在长史并侍中征虏将军授北海信都二郡太守未之镇终于此梁大通年立庙于县北二百步梁步兵校尉刘绩为之记后移其庙于此地名江泾村
高丰庙在县东北一十八里
考证唐屯田之所按文粹有嘉兴屯田政绩记李澣为文其略云浙西有三屯嘉禾为之大乃以大理评事朱自勉主之且扬州在九州岛之地最广全吴在扬州之域最大嘉禾在全吴之壤最腴故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公首选于众独当其任有白雀集于高丰屯廪盖大穰之征也则高丰之祠亦云旧矣今有雀墓村乃白雀之墓也
昌武庙
考证旧志云不知何代人也吴录异记曰吴士季为吴兴令病痁遣人就昌武庙乞断鬼士季梦一骑缚小鬼去即愈
徐偃王庙在县西二十里
考证偃王逃贼之会稽嘉兴本属会稽人多姓徐王之宗族尝有散在邑者故后世因有思王功德者为之庙以祀焉衢州龙邱亦有庙韩退之衢州庙记甚详唐开元元和中徐氏三人相继作衢州刺史乃王之远孙也
杨姑庙在县西
考证旧图经云昔有杨氏女笃孝躬耕给养父母死后乡里为之立祠
许公庙在县西一百里
考证旧经云许公名安仁晋黄门侍郎也
隋陈司徒庙在县西南五十里
考证唐咸同五年置即隋陈杲仁也唐封忠烈公伪唐册武烈帝常州亦有是庙有碑存焉
马塘庙在县南七里马塘堰侧
嘉禾大王庙在县北望云门外
蒲白庙在县西北五里
考证旧传是徐岱也
灵宿土地庙在县西南二十七里本觉寺之东南
考证父老相传始者里社欲立庙本非今处木植既备一夕自移至此水旱祷之无不响应
灵显侯庙在县北五里
考证土神施府君也宋人讳伯成九岁为神几百余年有祷辄应岁旱涝乡贡进士闻人刚中等祷于祠下随获大雨遂请于朝景定五年九月准敕赐今额今庙之左右皆施族居焉本县太平桥杉青闸等处
海盐县
东岳别庙在县西北一百步
考证宋大观四年造建炎四年正月闽将领败兵入海避虏骑过海盐谒东岳庙关羽祠见塑像卒持刀柄离地出旧塑尺许敬畏之不敢为变而去绍熙三年县令李直养重修别建圣母殿于正殿之东张禄为之记
城隍庙在县南五十步
考证庙碑陈文惠公八分书宋干道七年岁旱知县邢铢祷之而雨
广惠别庙在县南一里
考证宋绍熙二年文林郎绍兴府察推蔡与义建淳佑辛亥知县何三寿再建
金山显忠别庙在县东一里
考证汉大将军霍光祠封忠烈顺济昭应公宋宣和闲刱建绍熙甲寅县令李直养修
陈山显济庙在县东北四十里
考证宋大观三年建旧图经云以龙神为大帝典雨曹政和闲县人郭三益为中司以祷祈感应奏请封爵山椒有龙母冢巨石盘陀山半有龙湫水旱不溢不涸崇宁三年诏以显济名其庙宣和五年封龙君为渊灵侯绍熙元年六月旱暵知县李直养因祷于龙君得小龙以归就县厅设醮三日后果雨是岁大稔闻于朝进封龙君为广惠渊灵侯龙母为龙君夫人绍熙二年李直养建新龙君龙母二大殿装龙君像塑侍卫八躯塑龙母四龙王像置供具绘龙于壁自庙门而下皆一新之绍熙五年敕封龙君为广惠渊灵威佑侯龙母为庆善荐福夫人又刱建兴福院于庙之右以广僧居以严香火之奉其详载庙碑
广顺延德大王庙在县西二里半
苏骠骑庙在县西北一百三十步
考证梁大同闲立碑图经云名举字子羽晋骠骑将军封乌程侯葬金牛山北宋高祖尝梦其神因赠平南大将军明帝加使持节都督征北大将军
黄郎中庙在县圃
考证耆老相传以为古之贤令因立此庙后废宋元佑闲何清源公执中重建绍兴二十九年林仰修绍熙五年正月李直养重修
白马庙在县东北一十八里海沙场北
齐景公庙在县东南三十六里
考证耆老云景公遵海而南至此后人怀之故立庙焉
尚胥庙在县西北一十二里尚胥桥之北
考证伍子胥入吴至此后以忠死邦人怜之故并其兄尚祠焉因曰尚胥庙后孟敕封清忠英烈威惠献王
太公吕望庙在县东一百五十步
考证吴地志云太公避纣居东海之滨百姓怀之为立庙今废
秦始皇庙在县南一十八里秦住山上
考证吴地记云秦始皇庙失其立庙年代时日山有碑天监二年八月二十三日树山上有秦住泉
金牛山庙在县西南五十里
武宁威烈王庙在县西一里半
张府君庙在县东二里
崇德县
东岳行宫在县西南一百步
考证宋政和闲修庙旧碑磨灭犹可读谓淹没时久感梦兴缮从知建立甚古又云庙屋百楹增修殿宇三所崇兴庭台连东西二所彩饰后嫔供帐与夫百司执事从祀之神靡不备具绎骚之后再创郡志止称圣帝庙后之规模壮丽有加于前
城隍庙在县西南隅语溪馆东
考证邑令臧元士增刱门道两廊开路东出岳王祠附于内
秦王庙在县运河东北二百二十步
考证旧祠于广法院后并祠广德
何律王庙在县西三里
陈王庙在县东一百步
射猎庙在县东南五里
打虎庙在县南七里
通灵王庙在县西北三十里
萧尚书庙在县东三十里
东岳行祠在县北二十二里石门巿
秦王行祠在县北千乘乡
索度明王庙在县东北六十里青镇
考证青镇土地神也宋宣和闲起居舍人周维亨谪莅镇事一夕梦有神人谒之曰子居敝陋幸公惠顾我翌日周访诸丛祠得王像适契梦中所见者遂为修祠宇万珪为之记旧志谓索度王即吴王孙权之子然镇西南隅自有索靖王庙考之唐咸通中朱洪所记索靖王实吴王孙权之仲子也未知孰是
昌武三王庙在县北车口堰地名下庙
嘉禾志卷第十三
冢墓
录事司
严夫子墓在郡治北报恩禅院法堂后
考证西汉严助也
苏小小墓在郡治东一百里
考证晋歌姬也张文潜集及宋百家诗载司马槱事云墓在钱塘寰宇记云墓在嘉兴县然寰宇记为是今墓正在嘉兴县前西南坟高三丈有大牛在其侧旧生双桃于上宋绍兴初衣白以出人多畏之因镇以塔后宋路分行天心法驱除之遂不复见有片石在通判厅云苏小小墓岂非家在钱塘而墓在嘉兴乎
松江府
陆康墓在府西北二十里
陆逊墓在府西北二十三里
陆抗墓在府西北二十二里
陆瑁墓在府西北三十二里
陆凯墓在府西北三十二里
陆宏墓在府西北四十里
陆晔墓在府西北四十四里
陆监墓在府西北一十九里
陆景文墓在府西北三里
陆叡墓在府西北一十九里
潘浚墓在府西北二十里
考证按吴志云浚字承明武陵汉寿人也弱冠从宋仲子受学为郡功曹孙权杀关羽并荆土拜为辅军中郎将有功迁奋威将军权即位封刘阳侯迁太常赤乌二年薨
笮融墓在府东北四十里
考证按吴志云融丹阳人初徐州牧陶谦使督广陵漕运曹公攻谦徐土萧条融将男女一百口马三十匹走广陵今北亭乡有笮墓泾泾旁有高垄世称为笮墓云
陆祎墓在府西北二十七里昆山之绝顶
考证旧有征北将军陆祎墓碑今虽断毁不全而龟趺尚存焉
施墓在县东二十里
考证图经云齐长沙王府长史施修琳墓
卫墓在县西南
考证图经云卫大夫宏演墓也卫懿公为狄人所灭食其肉唯肝在地演割己腹而内焉按汉书卫地今在魏郡黎阳是也独未晓演墓在此何也
周都官墓在县西与月波楼相对
考证先老相传旱不加高潦不加役
朱买臣墓在县东三里
羞墓在县北一十八里
考证朱买臣妻羞死之所也今为秋茂讹也
徐偃王墓旧传在县西复礼乡
沈演之墓旧传在县北望云门外二十里
相林墓在县东一十里
海盐县
龙母冢在县东北四十里
考证陈山之颠上有盘石遇水旱祷祈以酒酹石辄有暴雨洗坛
九母冢在县南一十八里丰山石屋之东南
考证昔有村人发之蜂虿蛇蜴不可向迩
天女墓在县东北三十五里乍浦村
考证人有侵犯者即有土蜂黑气逼人
皇后冢在县南三里
考证耆老相传以为何皇后冢近地有丧灵浦今塞没矣
田横墓去县一十八里
天子女儿墓在县西南三十五里六里山
考证村人侵犯之即有毒虫出焉
皇象墓在县东北四十七里高一丈周回四十步
考证舆地志云象字休明吴广陵江都人善隶书
干莹墓在县西南四十里高一丈二尺周回四十步
考证旧图经吴干莹字明叔仕吴为立节都尉五行记云晋干宝字令升海盐人父莹有宠婢母甚妒之及莹亡葬之遂生推婢于墓后十余年母丧开墓而婢伏棺如生载还经日乃苏言其父恩情如旧地中亦不恶既而嫁之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