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岳飞新传

_3 王曾瑜(现代)
祖国的安强统一,一直是萦绕岳飞心头的奋斗目标,而眼前的任务,则是向江南的战 略重镇建康府进军。⑤
①《陈亮集》(增订本)卷22《中兴遗传序》。
②《会编》卷137,《要录》卷32建炎四年三月壬子,《宋史》卷26《高宗纪》,卢宪《嘉定镇江志》卷6《湖》。
③《金史》卷44《兵志》:“其部长曰孛堇。”
④《金佗稡编》卷19《广德军金沙寺壁题记》。据《会编》卷137,《要录》卷32,《宋史》卷26《高宗纪》,戚方于三月二十七日己巳陷广德军,四月十四乙酉又攻宣州。戚方陷广德军,当是岳飞不追击金军而回师的原因。有的学者认为此篇题记之篇目“广德军”系误,岳飞题记之真实地点应在宜兴县湖洑镇,湖洑镇有金沙寺,岳飞此行目的是为出师建康府。按建康府在岳飞驻军的张渚镇西北,而湖洑镇则在张渚镇之东南,则岳飞出师,似无需绕道湖洑镇。今姑仍取前一说。
⑤本节叙事还参据《金佗稡编》卷16《广德捷奏》,《金佗续编》卷28《孙逌编鄂王事》引建炎四年邵缉荐书。
第七节 克复建康府
建炎四年三月,完颜兀术(宗弼)到达镇江府,打算满载掳获品渡过大江,却遭到韩世忠军的拦击。
金军号称十万人,韩世忠所属只有八千余人,欲与金军陆战,显然力不从心。韩世忠命全军登上战舰,以水师迎战陆军,确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完颜兀术(宗弼)只能用小船驰出运河,在金山一带江面迎战,屡次失败,十分狼狈。他请求韩世忠放金军过江,韩世忠却提出他不能接受的条件:放回徽、钦二帝,归还宋之故土。
但韩世忠的海舰尖底,吃水深,无法进入运河。走投无路的金军退到黄天荡(今江苏南京市东北),企图开掘一条河道入江,又遭韩世忠拦截。后有奸细献策,金军又另外掘通河道,得以将船只经秦淮河,引入建康城西的江面。韩世忠军还是溯江赶来邀击。有人教完颜兀术(宗弼)乘无风之际,用小船向宋军施放火箭。韩世忠军原来准备水陆两栖作战,其航海巨舰还装载马匹、粮食、辎重、军人家属等,无风不能行驶,遭敌人攻击后,韩世忠的巨舰一艘接一股着火,蔽江而退。
黄天荡之战前后相持四十日。韩世忠虽败犹荣,此战教训了女真贵族,使完颜兀术(宗弼)等领悟了一个浅显的军事常识,在大江上往返,非同儿戏,甚至会有灭顶之灾。①
建康府成为金军在江南仅存的立足点,对于再下江南,吞灭宋朝,无疑有非常重要的军事价值。当完颜兀术(宗弼)和韩世忠在江上相持之际,建康府的金兵在城东北的钟山、城南的雨花台构筑大寨,开凿了两道护城河,并在山上挖洞,以供“避暑”之用。金人“陆增城垒,水造战船”,从采石矶渡江北去,继而复返的队伍,也络绎不绝。②韩世忠的战败,又使金人留驻建康“避暑”的可能性增大了。江南形势图(点击查看)
浮海归来的宋廷以越州为“行在”。宋高京君臣将建康府的金军视为悬在自己头顶上的利剑,他们为此调动了可以调动的全部兵力,任命张俊为浙西路、江东路制置使,“诸将并受节度”,全权负责收复建康事宜。可是卑怯的张俊宁肯任人切齿唾骂,也不敢向建康前进一步。③勇敢承担克复建康重任的,惟有岳家军。
由于杜充的原江、淮宣抚司事实上已经撤销,宋廷命岳飞改任御营司统制。④四月二十五日,即韩世忠战败的同日,⑤岳飞在位于建康城南三十宋里的清水亭⑥首战告捷,敌人横尸十五宋里,斩得耳戴金、银环的女真人头一百七十五级,⑦活捉女真、渤海、汉儿军四十五人,缴获马甲、弓、箭、刀、旗、金、鼓等器械三千七百多件。
在敌众我寡的情势下,要围歼完颜兀术(宗弼)的大军,自然是不可能的。岳飞采用的策略是自南而北,驱逐敌人过江。建康城南三十宋里有一座山,上方双峰,东西对峙,故取名牛头山。五月初,岳飞率军前往清水亭之西十二里的牛头山扎营,山上“林树葱郁,泉石相映”,⑧足以保障将士的休整和饮水。他派遣一百名军士,身穿金军的黑衣,在昏黑的夜里混入雨花台的金营,偷袭敌军。金军分辨不清敌我,自相攻击,乱杀一通。为防止岳家军再次劫营,金人不得不在营外增派巡逻部队,其巡逻部队又遭岳家军的伏击,而被歼灭。
从四月到五月,岳家军同金军战斗几十次,都取得胜利。战事的失利,使完颜兀术(宗弼)虽知放弃建康可惜,而又痛感久留建康无益。他自五月五日开始,便加紧在建康城内大肆杀掠和破坏,⑨本人在十日移驻于建康城西北十五宋里的靖安镇(即龙湾市)。⑩岳飞侦知金兵撤退的迹象,率三百骑士和二千步兵冲下牛头山,再次击败敌人,进据雨花台和建康城西南隅的新城。⑾五月十一日,完颜兀术(宗弼)从靖安镇撤退到对江的真州六合县宣化镇。岳家军追至靖安镇,消灭最后一批金军。战士们跳上尚未逃遁的敌船,残敌多被击溺于江水中。岸上的铠甲、兵器、旗鼓、辎重、牛驴等,数以万计,或纵横委弃,或堆积如山。
建康战役历时半月,光是斩女真人“秃发垂环者之首无虑三千人”,还不包括其他民族成分的金兵,擒获干夫长留哥等二十多名军官。其中仅靖安一战,即俘金兵三百多人,包括八名女真人。这是岳家军首次辉煌胜利。⑿
岳家军进驻建康城,建康府前通判钱需也纠合乡兵,随同进城。城中遍地煨烬,街巷和屋宇已面目全非;居民的尸体纵横,血流遍道,很多伤残者还在呻吟呼号。两年后,人们收拾和掩埋残缺不全的尸骨,竞达七、八万件。此外,还有大批人口被金兵人驱掳过江。这座平时拥有近二十万人口的大城市,遭受了毁灭性的浩劫。⒀
岳飞及其将士们,都是久经战阵,敢于直面刀光、正视血影的人,面对此惨绝人寰的景象,也实感目不忍睹,人人无比悲痛和激愤。
①关于黄大荡之战,参见周宝珠先生《关于宋金黄天荡之战的几个史实问题》,载《宋史研究集·河南师大学报增刊》。
②《会编》卷138,《历代名臣奏议》卷233,《景定建康志》卷35汪藻奏。
③关于发表张俊任浙西路、江东路制置使的日期,《会编》卷137作四月一日,并称此项任命是为“策应世忠”。《要录》卷32则为四月二十八日己亥,即在韩世忠战败和岳飞发动清水亭之役后,但当时宋廷尚未得韩世忠败讯。据《金佗稡编》卷19《建康捷报申省状》,岳飞称“恭依圣旨”而出兵,宋廷不可能先令岳飞攻建康府,后任命张俊为战区统帅,疑《要录》所载日期太迟。
④岳飞新任差遣据《金佗稡编》卷16《广德捷奏》,《金佗续编》卷28《孙逌编鄂王事》引建炎四年邵缉荐书。
⑤韩世忠黄天荡之战失败日期,《会编》卷138,《要录》卷32,《宋史》卷26《高宗纪》,《金史》卷3《太宗纪》全同。
⑥《景定建康志》卷16,卷22,参见顾文璧先生《岳飞清水亭之战和岳家军出师建康的路线问题》,载《岳飞研究》第一辑。
⑦因金军中各民族成员一律辫发,故以耳戴金、银环作为识认女真人首级之标志,参见《会编》卷3,卷28,《梁溪全集》卷171《靖康传信录》。
⑧ 乐史《太平寰宇记》卷90,《景定建康志》卷17,《金石萃编》卷134《圣宋江宁府江宁县牛首山崇教寺辟支塔记》,《读史方舆纪要》卷20。
⑨《景定建康志》卷43,《石林居士建康集》卷4《建康掩骼记》。
⑩《景定建康志》卷16,张铉《金陵新志》卷4。
⑾ 《读史方舆纪要》卷20说“新城一作新亭”,“在江宁县南十五里”。据《景定建康志》卷43,《石林居士建康集》卷4《建康掩骼记》,金将张真奴“别筑城于西南隅以居,取城中器械、子女、金、帛储之”。新城可能即是张真奴“别筑”之小城。 据《景定建康志》卷22《台观》,雨花台是城南三宋里之制高点。岳家军下牛头山后,应是先占雨花台敌寨,再据建康城西南隅之新城,而后继续北向进击。
⑿ 关于建康之役,《金史》卷77《宗弼传》扬胜讳败,说败韩世忠后,金军自动“渡江北还”。《会编》卷138,《要录》卷33建炎四年壬子的记载承袭秦桧和秦熺父子篡改历史之余,多所阙略。本节叙事还参据《金佗稡编》卷16《广德捷奏》,卷19《建康捷报申省状》,《金佗续编》卷28《孙逌编鄂王事》引建炎四年邵缉荐书,《会编》卷141,《要录》卷33建炎四年五月戊辰。
⒀ 《要录》卷33建炎四年五月壬子,《景定建康志》卷子,《石林居士建康集》卷4《建康掩骼记》。
第八节 献俘越州
岳飞率部北上收复建康时,命刘经留守宜兴县。岳飞和刘经原是共过患难的战友。岳飞从建康府凯旋,途经溧阳县时,忽然有刘经的部将王万前来密报,说刘经图谋杀害岳飞的母妻,吞并他的军队。在南宋初兵荒马乱之时,杀掉某个统兵官,并吞他的部伍,是屡见不鲜的事。岳飞大吃一惊,便命部将姚政连夜返回宜兴县,相机行事。姚政赶到宜兴县,就派人邀请刘经,诡称岳母姚氏有急事,要同刘经商量。刘经不虞有诈,当他急匆匆前来,跨进姚氏的房间后,便被预先布置的伏兵杀死。岳飞随后即至,抚慰刘经的部众,向大家说明事情的原委。由于岳飞威信素著,军中没有发生别的波折。①王万和姚政都是汤阴人,②后来成为岳家军的统制。
五月下旬,岳飞亲自押解战俘,前往“行在”越州,③这在南宋立国四年以来,尚属首次。四五年前,在相州到南京应天府的行军途中,岳飞也许见过赵官家的模样,而赵官家却不大可能对一个无名之辈有何印象。岳飞目前尽管官位不高,却已成为宋高宗愿意召见的人物。
岳飞抵达“行在“后,首先见到的还是受命收复建康府,却又畏缩不前的张俊。张俊对几年前的旧部属表示好感,并且向岳飞透露内情,说朝廷仍然非常担心金兵再次渡江,计划命岳飞镇守江南东路的饶州(治鄱阳,今江西波阳县),以防敌人骚扰江南东、西路。岳飞当即表示异议,说:
“山泽之郡,车不得方轨,骑不得并行,虏得无断后之虑乎?但能守淮,何虑江东、西哉!使淮境一失,天险既与虏共之矣,首尾数千里,必寸寸而守之,然后为安耶?”
张俊对岳飞在军事上的远见卓识,不能不表示佩服。宋高宗亲自审问战俘,通过翻译,打听徽、钦二帝的消息,表露出十分感恸的神态。他下令将八名女真人处死,其余“汉儿”分隶诸军。岳飞当即上奏,复述了自己的军事见解:
“建康为国家形势要害之地,宜选兵固守。比张俊欲使臣守鄱阳,备虏人之扰江东、西者。臣以为贼若渡江,心先二浙,江东、西地僻,亦恐重兵断其归路,非所向也。臣乞益兵守淮,拱护腹心。”
宋高宗对岳飞的看法表示赞许,并赏赐他铁铠五十副、金带、鞍、马、镀金枪、百花袍等物品,以资嘉奖。④
①《会编》卷138,《要录》卷33建炎四年五月壬子。
②《金佗续编》卷28《孙逌编鄂王事》。
③岳飞献俘和朝见的时间,《要录》卷33为五月二十七日戊辰,《金佗稡编》卷5《鄂王行实编年》为六月,稍异。
④本节叙事还参据《金佗稡编》卷23《山阳辩》。
第九节 降服戚方
六月初,宋廷又命岳飞配合张俊的大军,征讨盗匪戚方。戚方勇悍善射,最初充当养马的教骏军士,作为厢兵。①后当盗匪,又率众投奔杜充,任准备将,又升统制。他再当盗匪,攻打宣州失败后,便率部转掠湖州安吉县。②他是东南一带最凶悍的匪徒。
岳飞自越州返回宜兴县,便领兵三千人,直下广德军,在军城东南约七十里的苦岭扎寨,苦岭处于广德军通湖州安吉县的要道,③旨在阴截戚方匪军再次荼毒广德军。戚方闻讯后,拆断了一座官桥。岳飞亲自在桥柱上射了一箭。戚方得到这枝有岳飞刻字的箭,惊慌失色,急忙逃遁。岳飞令部将傅庆等追击,未能摛获戚方。戚方增兵,进行反扑,岳飞亲统一千人与之对阵。在战斗中,戚方的手驽竟发箭射中了岳飞的马鞍。岳飞拔箭,插入矢箙,发誓要擒获戚方。两军前后激战十多个回合,戚方终于战败,逃往湖州安吉县,岳飞穷追不舍。正逢张俊的大军赶到,戚方走投无路,只能向张俊投降,交出了六千名兵、六百匹马。
岳飞前往张俊军营,严厉地斥责了戚方“屠掠生灵,骚动郡县,又诱杀扈成而屠其家,且拒命不降”等罪恶行径。张俊从旁再三劝解。岳飞便取出戚方射中自己马鞍的那枝驽箭,当面命令戚方寸寸折断。戚方恭谨遵命,流汗股栗,不敢仰视。岳飞和张俊大笑一场,方才罢休。④
①《宋史》卷187,卷189《兵志》。
②《会编》卷137,卷138,《要录》卷34建炎四年六月丁丑。
③《光绪广德州志》卷3《山川》,《嘉庆重修一统志》卷132,《广德文史》第6辑任伟峻《岳飞苦岭降戚方》。
④本节叙事还参据《会编》卷140,《要录》卷34建炎四年六月戊子
第十节 题词张渚镇
岳飞再次回到张渚镇,眼看将要离开这个风景秀美,“有山水之胜”的地方,奔赴新的抗金战场。他的房东名叫张大年,曾任黄州通判,已退闲家居,“藏书教子”。彼此相处了一段时日,不免依依难舍,岳飞思潮起伏,便在张家一面屏风上题词留念:
“近中原〔板〕荡,金贼长驱,如入无人之境;将帅无能,不及长城之壮。余发愤河朔,起自相台,总发从军,小大历二百余战。虽未及远涉夷荒,讨曲巢穴,亦且快国雠之万一。今又提一垒孤军,振起宜(兴),建康之城,一举而复,贼拥入江,仓皇宵遁,所恨不能匹马不回 耳!
“今且休兵养卒,蓄锐待敌。如或胡廷见念,赐予器甲,使之完备,颁降功赏,使人蒙恩;即当深入虏庭,缚贼主碟血马前,尽屠夷种,迎二圣复还京师,取故地再上版籍。他时过此,勒功金石,岂不快哉!此心一发,天地知之,知我者知之。建炎四年六月望日,河朔岳飞书。”①
岳飞自靖康年间参加抗金战争,四、五年间,经历了二百余战,已成长为统率一万多将士的主将,拥有胜任披挂马甲的战马近千匹。在当时的东南地区,拥有如此军力的队伍,仅有韩世忠、刘光世、张俊、王燮等四、五支,②而岳飞的抗金战绩则是刘光世、王燮等人所望尘莫及。
在这篇题记中,岳飞以简洁明快的文字,抒写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的豪情壮志,满腔义愤倾吐于字里行间。即使在千百年后,一个伟大的英雄形象依然浮凸于纸上。应当指出,即使在古代的历史条件下,不分青红皂白,“尽屠夷种”的提法,也未心允当。但是,岳飞在尔后的抗金实践中,更正了自己的这种提法。对于愿意归降的金军,包括女真人在内,他也采取了诚恳的欢迎态度。
①《云麓漫钞》卷1,又《金佗稡编》卷19《五岳祠盟记》内容相似,文字较短。
②《金佗稡编》卷17《赴镇画一申省札子》,《金佗续编》卷28《孙逌编鄂王事》引建炎四年邵缉荐书。
陆务观 (三學齋主人)
进士
UID 34352
精华 40
积分 6626
帖子 1897
荣誉 4329 国学币
阅读权限 150
注册 2005-8-22
状态 离线 #6 大 中 小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08-7-22 15: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第五章 苦战淮东
第五章 苦战淮东
第一节 就任通、泰州镇抚使
建炎四年五月,即岳飞收复建康府的当月,宋廷依据宰相范宗尹的建议,陆续在淮南东、酉路,京西南、北路,荆湖北路和陕西的一角,划分成若干个小军区,每个军区设立镇抚使,管辖两个至四五个府、州、军的防务,并兼管民政和财政。宋廷先后设镇抚使辖区约二十镇,委任镇抚使三十余人。
上述地区往往由盗匪、土豪、溃将、摄官等占据,宋廷事实上只能羁縻而已。范宗尹认为,此种措置虽“稍复藩镇之法”,却是抵挡金兵的“救弊之道”。其实,范宗尹的主张纯属消极防御性质,根本不是规划克复故土的深谋远略。上述地区饱受战祸,经济凋弊,加之各镇抚使辖区不大,人力、物力和财力有限,即使是单纯的防御,也不可能有效抵抗金兵。更何况镇抚使的成份复杂,人心各异。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他们或叛变投敌,或火并被杀,或战败牺牲,或丧失辖区,种种结局,难以概述。这就是所谓“救弊之道”的历史见证。①
平定盗匪戚方的战斗结束后,张俊回朝,向范宗尹“盛称岳飞可用”,范宗尹为此面奏宋高宗。②对岳飞有相当了解的宣州文士邵缉,也上书举荐,说“岳飞骁武精悍,沉鸷有谋,临财廉,与士信,循循如诸生,动合礼法”,有远大的抱负,冀望“后世书策中知有岳飞之名”。邵缉列举岳飞的威名战绩,说“朝廷诸将特然成军如飞者,不过四五人耳。飞又品轶最卑,此正易与时也”。“朝廷宜优擢之,假以事权”,“必能为国家显立战伐之功”。③
宋高宗本人自五月下旬那次朝见,也对岳飞有颇深的印象。七月,朝廷发表岳飞升官武功大夫、昌州防御使,并任通、泰州镇抚使、兼泰州知州的差遣。武功大夫比原来的武德大夫高一官,但按“双转”制度其实是半官,而防御使双比刺史高两官,岳飞的虚衔算是连升三官。宋廷关于岳飞差遣实职的新命,大约是考虑到了他本人“乞益兵守淮”的请求。因为在此之前,宋廷已在淮南地区至少分设了八个镇抚使司的辖区,④所余的地盘有限,便选择了通州(治静海,今江苏南通市)和泰州(治海陵,今江苏泰州市)作为岳飞的辖区。此外,岳飞的官轶不高,也只能与其它镇抚使平列。
岳飞对此项任命颇不满意,通州和泰州僻处江海一隅,非战略要冲之地,这与他“乞益兵守淮”的本意其实不合,镇扰使是个防御性的职务,也与他光复故土的猛志相悖。于是岳飞便上状向宋廷申诉说:
“金贼侵寇虔刘,其志末艾。要当速行剿杀,殄灭净尽,收复诸路,不然则岁月滋久,为患益深。若蒙朝廷允飞今来所乞,乞将飞母、妻并二子为质,免充通、泰州镇抚使,止除一淮南东路重难任使。令飞招集兵马,掩杀金贼,收复本路州郡,伺便迤逦收复山东、河北、河东、京畿等路故地。庶使飞平生之志得以少快,且以尽臣子报君之节。……如蒙指允飞所乞,即乞速赐指挥,亦不敢仰干朝廷,别求添益军马。伏乞钧照。”⑤
宋廷对岳飞气吞万里的雄心看作梦呓一般。宋高宗和范宗尹等畏敌如虎,视己如鼠,只是希图苟安一隅,当然不会批准岳飞的请求。宋廷为表示礼遇起见,只是答复收到此件公牍,就此了事。
①《会编》卷140,《要录》卷33建炎四年五月甲辰,甲子,《宋会要》职官42之74-75,《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11《镇抚使》。关于南宋镇抚使,以黄宽重先生《南宋对地方武力的利用和控制:以镇抚使为例》一文论述最详,载《中央研究院第二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
②《会编》卷207《岳侯传》,卷208《林泉野记》载,尚有常州知州林茂荐举,,今据《要录》卷35建炎四年七月庚申注之考证,不取此说。
③邵缉,《金佗稡编》卷5《鄂王行实编年》作邵伟,并说他是编修敕令的删定官。据《金佗续编》卷28《孙逌编鄂王事》引建炎四年邵缉荐书,自称“寒士”。又李弥逊《筠溪集》卷22《送邵公缉还乡序》载,邵缉为宣州人,颇有学问。
④据《要录》卷33建炎四年五月乙丑,卷34建炎四年六月丙戌,在岳飞之前任淮南镇抚使者有赵立、薛庆、李彦先、郭仲威、刘位、赵霖、吴翊和李成八人。此外,李伸任庐、寿州镇抚使不知在何月,也未必一定在岳飞之后,见《要录》卷39建炎四年十一月戊午。
⑤《金佗稡编》卷17《乞淮东重难任使申省状》,《金佗续编》卷14《忠愍谥议》亦有载此状概要。
第二节 楚州之围
完颜兀术(宗弼)渡江以后,依旧沿运河水陆并进,以便将抢劫来的财物和珍宝运往北方。南宋承州、天长军镇抚使兼承州知州薛庆和楚、泗州、涟水军镇抚使、兼楚州知州赵立两将,率部队扼守要冲,使完颜兀术(宗弼)的归师遭受拦截。
为打通这条贯通南北的水路,主持淮南战场的金朝元帅左监军完颜挞懒(昌)来到六合,会见完颜兀术(宗弼),两人商定会师攻打楚州(治山阳,今江苏淮安市)的计划。真、扬州镇抚使、兼扬州知州郭仲威闻讯后,便约薛庆共同迎放。薛庆领兵至扬州,郭仲威却临阵变封,听任薛庆孤军作战。薛庆兵败,奔回场州,郭仲威竟又闭门不纳。酵薛庆奋战,力尽被俘,惨遭杀害。金军便乘胜攻占了扬州和承州(治高邮,今江苏高邮市),并包围楚州,形势十分危急。①
此时南宋知抠密院事张浚在陕西大规模集结军队,金朝也决定将陕西作为主要进攻目标,完颜兀术(宗弼)一军奉命西调。②淮南战场则由完颜挞懒(昌)和龙虎大王完颜 突合速主持。③
金朝虽因分兵而势弱,宋朝却不能合军而力强。宋廷根本没有集中东南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三大将等兵力,与金军在淮东决战的勇气和计划。在宋高宗君臣看来,韩世忠军新败,元气未复,而刘光世与张俊关系不睦,故出兵只能是非此即彼。签书枢密院事赵鼎先找张俊,张俊立即拒绝说:
“虏之兵不可当也。赵立孤垒,危在旦夕,若以兵委之,譬徒手博虎,并亡无益”。
两人争议再三,最后赵鼎上奏宋高宗:
“若浚惮行,臣愿与之偕往。”
张俊仍拒不从命。④宋廷无可奈何,只得改派刘光世出兵,而命岳飞,郭仲成,接替薛庆任主管镇抚司公事的王林,海州、淮阳军镇扰使、兼海州知州李彦先等部,都划归刘光世节制,共司救援楚州。
刘光世前后接到金字牌快递发来的五道宋高宗亲笔手诏,十九道枢密院札。宋高宗的一份手诏说:
“唇亡之忧,于卿为重。宜速前渡大江,以身督战,庶使诸镇用命.戮力尽忠,亟解山阳之围。”
然而刘光世用兵行师的惯例,是本人远离战场,只派偏禆出战,算是“持重”。⑤他本人有数万兵力,⑥却以重兵屯守镇江府,而命部将王德和郦琼率轻兵,于八月二十四日渡江,次日便越过距离承州不远的邵伯,却不敢向北直进,而是朝西北方向绕到与承州有重湖之隔的天长军(治天长,今安徽天长市)。单从行军路线看,如此绕道,就表明刘光世和王德毫无复承援楚的诚意。王德谎报若干战功之后,便借口部属不用命,斩左军统领刘镇⑦和裨将王阿喜,即于九月撤兵。⑧
① 关于承州失守和楚州被围,参见《会编》卷134,卷136,卷141,卷142,《要录》卷23建炎三年五月己丑,卷30建炎三年十二月己亥,卷33建炎四年五月乙丑,卷36建炎四年八月庚辰,《宋史》卷448《赵立传》,卷453《薛庆传》,《挥麈后录》卷9,王洋《东牟集》卷9《论楚州事札》。
②《金史》卷19《世纪补》,卷77《宗弼传》。
③龙虎大王负责淮南战场,见《宋会要》兵9之9,《鄜王刘公家传》卷3,《挥麈后录》卷9。《金佗续编》卷1高宗手诏作“龙虎太师“。龙虎大王即完颜突合速,参见拙作《鄂国金佗稡编、续编校注》第530至531页考证。
④关于张俊拒不从命,《要录》卷36建炎四年八月己丑所载更详于《金佗稡编》卷5《鄂王行实编年》。
⑤《金史》卷79《郦琼传》。
⑥《会编》卷142《中兴姓氏忠义传》说建炎四年时刘光世拥兵五万,而据《要录》卷60绍兴二年十一月己巳,时“刘光世军四万”。估计此时应不足五万人。
⑦《要录》卷37建炎四年九月壬寅作“刘镇”,《江苏金石志》卷11《少保王公神道碑》而作“刘震”。
⑧本节叙事还参据《金佗稡编》卷25《承州辩》,《要录》卷36建炎四年八月甲午,卷37建炎四年壬寅,《鄜王刘公家传》卷3,《宋会要》兵9之8-9,14之22,《江苏金石志》卷11《少保王公神道碑》。
第三节 苦战承州城下
岳飞辞免通、泰州镇抚使不成,方才接受成命,于八月十五日回到宜兴。他率领本部人马从十八日出发,二十二日抵达江阴军(治江阴,今江苏江阴市)。①当时岳飞尚未接到宋廷八月 十九日发出第一道救援楚州的指令。②由于传来探报,说楚州被金元帅左监军完颜挞懒(昌)大军围困,他急忙领轻骑渡江,直奔泰州,而命部将王贵负责钱军济渡大江事宜。岳飞本人虽在二十六日夜里直达泰州城下,而全军的行动却非常迟缓。按宋朝募兵制的惯例,军队移屯,家属往往随行。一万多将士,连同眷属,共有七万多人。恰逢江阴军一带渡船稀缺,便更迁延时日,延宕到九月九日,方得以全军进入泰州,为时半月有余。③
泰州原来管辖四个县。州治海陵县累遭兵火,全无收成。如皋县(今江苏如皋市)收成也不好。兴化县(今江苏兴化市)是水乡,盛产稻米,却已改隶承州。泰兴县(今江苏泰兴市)也割属扬州。通、泰两州既无存粮,大江以南较近的平江府、常州等地又遭金军的严重破坏,无力供输。宋廷曾令较远的湖州(治乌程、归安,今浙江湖州市),于“封桩米内支拔五千硕,应副本军起发”,岳飞及其将士一时兴高采烈,不料当地官员却拒绝支付。④因此,七万多人的饭食,上千匹战马的刍草,都“一一窘乏”。自去年秋季以来,经历长途的转战奔袭,军士们的衣装弊旧,却未能按照规定,领取春装替换。延挨至深秋,金风萧瑟,冬衣又无着落。这不能不使岳飞为官兵们的“赤露失所”而忧心仲仲。⑤ 淮东形势图(点击查看)
尽管遭遇种种困难,岳飞还是毅然担负起救援楚州的重任。他到泰州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顿本地的军伍。岳飞点检兵籍后,为激励士气,命泰州的“敢死土”⑥、效用和使臣填写“从军愿否状”,然后集中到教场,比赛射技。他精选了一百名优胜者,分为四队,令每人自择一匹战马,赐甲一副,充当骑士。岳飞以这一百名骑士充当亲兵,“常置左右”,以示对本地军队的信用。在古代中国,人们的地方观念浓厚,不同地方的军队容易发生磨擦,影响战斗力。岳飞以泰州兵作亲兵,正是为了协调新、旧两部分部属的关系。
由于钱粮等供应的紧张,岳飞治军更加整肃,严禁部下骚扰百姓,因此,岳家军便很快得到通、泰两州民众的信赖和支持。⑦
九月九日以后,岳飞命部将张宪留守泰州,自己挥师出征,进驻承州以东几十里的三墩。⑧当时,王德已收兵返回镇江府,而王林和郭仲威都“敛兵自保”。⑨只有李彦先,他曾和赵立“刺臂为义兄弟”,救援楚州非常出力。他率部伍直抵楚州山阳县北神镇,⑩却被金军扼制于推河中,不得前进。⑾岳飞甚至与李彦先也声援不相及,他部下只有几千孤军,屯扎在敌人的大寨附近。
事已至此,岳飞深知援楚之难。他接连向刘光胜发出两封公牍,申述自己的困难处境。他说,本军“新复建康之后,所有士马疮痍尚新,羸弊方甚”,加之粮食窘乏,“本未能即从王事,重以承、楚州之急,甚于倒垂,不可以顷刻安居,理宜前进”。“此正飞等捐身徇义之伙”。但其“孤军委实难以支梧”。他不敢抱刘光世亲领数万大军渡江北上,与本军会师的奢望,“欲望钧慈捐一、二千之众,假十余日之粮,令飞得激励士卒,径赴贼垒,解二州之围,扫犬羊之迹”。或“别差统制官一员前来掎角,庶成大功,不致误国事”。⑿岳飞赴国难之激切心情,溢于言表。但是,如此恳切的、最低限度的请求,到得刘光世的两浙西路安抚大使司,便如石沉大海,杳无回音。
在势孤援绝的情势下,岳飞仍激励将士,殊死苦斗,向金军出击,三战三捷。前后活捉七十多名金军将士,包织女真人、渤海人、契丹人、奚人和汉人。敌将高大保等几十人被俘后身亡,其余阿主里孛堇等二十人被押解后方。⒀
楚州的困境不可能因岳家军的出战而有所改善。金兵倾注全力攻城,昼夜不息。九月中旬,镇抚使赵立被敌人的炮石打碎头颅,他临死前感慨地说:“我终不能与国灭贼矣!”九月下旬,金兵冲进楚州城。楚州军民按照赵立生前的部署,每个巷口都设立砖垒,扶伤巷战,使敌军付出了伤亡几千人的代价。城中烈火烛天,有的妇女甚至拉住金兵,一起沉溺河中。一些号称“千人敌”的民兵首领,如万五、石琦、蔚亨等,则奋勇突围而出。⒁
自金朝破宋以来,大部份城市都是不攻而克,不战而降,或者稍经战头,金兵的损折也不大,只有少数城市是例外。在这少数的例外中,靖康年间,则首推太原,建炎年间,则东有楚州,西有陕州,先后进行了最英勇、最悲壮的保卫战。这些城市的所有牺牲者,“贯精忠于日月,塞英气于乾坤,虽云壮志之莫成,固已荣名之不朽”,⒂表现了宁死不屈的浩然正气。
楚州失守后,完颜挞懒(昌)转攻屯泊北神镇的李彦先所部。金兵包围了李彦先的座船,李彦先全家在淮水中殉难。⒃
完颜挞懒(昌)又以重兵南下,向承州附近的岳家军猛扑。当时正值泰州出现盗匪,王昭的部伍出没于城东,张荣的部伍出没于城北。岳飞已接到了退守通州和泰州的指令,便忍痛指挥几千名将士撤退。岳家军在回师途中,自北炭村直到泰兴县的柴墟镇,屡次击退金兵的追击,敌人伤亡甚多,不得不终止追逐。岳飞的部伍终于全师回泰州。⒄
①《金佗稡编》卷17《申刘光世乞兵马粮食状》。《金佗稡编》卷15《鄂王行实编年》和《金佗续编》卷17《鄂王传》为八月十九日出发,二十三日抵达江阴军,正差一日。
②宋廷第一道命岳飞救援楚州令之发布时间,见《金佗稡编》卷17《要录》卷36建炎四年八月己丑,《宋会要》兵9之8。
③岳飞全军到达泰州的日期,《会编》卷142,《要录》卷38均作九月四日癸卯,应以《金佗稡编》卷5《鄂王行实编年》,卷17《申刘光世乞兵马粮食状》为准。
④《金佗稡编》卷10《乞催湖州赐米奏》。
⑤《金佗稡编》卷17《赴镇画一申省札子》,。
⑥《金佗稡编》卷5《鄂王行实编年》作“敢死士”,谢起巗《忠文王纪事实录》卷2,《金伦续编》卷17《鄂王传》作“敢战士”。查《宋史》卷188,卷189《兵志》。泰州本无以“敢死”或“敢勇”为番号的厢军或禁军,可知乃是因抗金战争而临时招募的部队。
⑦《会编》142,卷143。
⑧三墩的位置,据《金佗续编》卷30《高邮军绍兴三巨公祠记》,《读史方舆纪要》卷23。三墩后避宋光宗赵惇名讳,改称三垛。
⑨《金佗稡编》卷17《申刘光世乞兵马粮食状》,《申刘光世乞进兵状》。
⑩《元丰九域志》卷5载,北神镇在山阳县境。
⑾《会编》卷142,《要录》卷37建炎四年九月戊辰。
⑿《金佗稡编》卷17《申刘光世乞兵马粮食状》,《申刘光世乞进兵状》。
⒀《金佗稡编》卷19《承州捷报申省状》。
⒁《会编》卷142,《要录》卷37建炎四年九月丙辰,戊辰,《宋史》卷448《赵立传》,《挥麈后录》卷9。
⒂《会编》卷142追荐赵立等道场青词。
第四节 退守江阴军
岳飞回泰州后,不愉快的事又踵而至。
前军统制傅庆是一员悍将,岳飞一直非常倚重于他。傅庆也恃才傲物,把长官岳飞视为平交,他经常吹嘘说:
“岳丈所主张此一军者,皆我出战有功之力。”
傅庆不时向岳飞需索钱财,岳飞总是有求必应,愤慨解囊。岳飞出任通、泰州镇抚使后,治军更加严肃,对博庆不能象以往那样宽纵了。傅庆因此心怀不满,打仗不肯出力,承州之战也没有军功。有一回,傅庆迎接刘光世部将王德,就向王德表示,原重新隶属旧日的长官“刘相公”,王德当即应允。统领张宪听到两人谈话,便将此事报告岳飞,岳飞非常生气,但隐忍未发。
稍过若干时日,岳飞命众将比赛射艺。其他将领射箭都未超过一百五十步(一步为五宋尺,约合1.55米),唯独傅庆连发三箭,都达一百七十步。岳飞赏他三杯酒。接着,岳飞又颁赏承州城下的战功,命令取宋高宗“宣赐”的战袍和金带,交付王贵。傅庆带着几分醉意和妒意,出面拦阻,说:“赏有功者”
岳飞问:
“有功者为谁?”
傅庆说:
“傅庆在清水亭有功,当赏傅庆。”
岳飞发怒,喝退傅庆。傅庆不服,竞下阶焚烧战袍,捶毁金带。岳飞怒不可遏,说:
“不斩傅庆,何以示众!”
下令将傅庆推出斩首。① 十月下旬,以“玩寇养尊”著称的刘光世②上奏朝廷,他反诬岳飞等人“迁延五十余日”,“又巧为辞说,抵拒会合指挥”,因而招致楚州的陷落。签书枢密院事赵鼎主张“诘刘光世等违命不救楚州之罪”,他为宋高宗草拟御批说:
“逐官但为身谋,不恤国事,且令追袭金人过淮,以功赎过。”
但宋高宗认为:
“光世当此一面,委任非轻,若责之太峻,恐其心不安,难以立事。”
于是,宋高宗发布的诏旨中反而嘉奖刘光世“体国忠勤”,令他“节制诸镇“,‘戮力保守”通、泰两州。③刘光世对朝廷的姑息迁就,纯粹是照顾体面的嘉奖,也并不真正感戴。他依然不发一只一卒渡江,支援通、泰两州的防务。
在承州和楚州之间,有樊梁、新开和白马三个湖泊,绵亘三百宋里。④当金军于建炎三年攻陷扬州时,渔民出身的梁山泊(在今山东巨野、梁山、郓城三县间)抗金义军领袖张荣,号称“张敌万”,他率领其军分乘数百艘船只,由清河南下,转移到这个湖泊和沼泽地带,驻扎于鼍潭湖。义军将茭草堆积成墙,再用泥土涂抹粘合,建成一度茭城,作为据点,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队伍发展到一万多人。金军于建炎四年十一月,乘天寒冰冻之机,并力攻打鼍潭湖的茭城,张荣舟师抵挡不住,焚烧积聚,撤往通州。⑤
完颜挞懒(昌)破茭城得手后,便以号称二十万的大军,猛扑泰州。当时,泰州城无险可恃,无粮可守,岳飞兵力又与金军相差悬殊。岳飞接到命令,要他“可战即战,可守即守”,如不可守,则保护百姓,撤退到江岸的沙洲。
十一月三日,岳飞放弃泰州城,率军退保泰兴县的柴墟慎。柴墟镇一度作为泰兴的县治,有一道城墙。⑥岳家军依托柴墟镇的旧城,抗击金军,掩护几十万百姓和军队家属渡江南撤。
敌人的大军迫来,与岳家军在南霸塘展开激战。岳飞身中两枪,仍然指挥将士死战,终于打退金兵,很多敌人毙命于河里,“河流为丹”。岳飞亲自率领二百名精骑断后。在留驻江北的最后几日内,粮食断绝,岳家军只能割敌尸充饥。十一月七日,岳飞率军最后自柴墟镇渡江。他因泰州失守,上奏“待罪”。
宋廷也谅解他的处境,没有给予处分,只是命令他在江阴军“就粮”,防守江岸,“毋得透漏”金军。⑦
同江南的辉煌胜利相反,岳家军在淮东遭受了挫败,进不能复承州以救楚州,退不得守泰州而保通州。几个月前,岳飞上状宋廷,谋求“重难任使”,不愿当通、泰州镇抚使,自以为可以旗开得胜,马到成功,这说明他自建康胜捷后,存在着不切实际的轻敌思想。但是,岳飞并末因此而灰心丧气,暂时的挫折绝没有磨灭,而是砥砺着他败后求荣、光复故土的斗志。
①《会编》卷143,《要录》卷38建炎四年十月。关于傅庆对王德的请求,《会编》的清光绪刻本信“欲复事刘相公”,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作“欲伏侍刘相公”,稍异。
②叶适《冰心别集》卷12《四屯驻大兵》。
③《金佗稡编》卷25《承楚辩》,《要录》卷27建炎四年九月丙寅,卷38建炎四年十月戊子,丙申。
④《宋史》卷448《赵立传》,《要录》卷33建炎四年五月乙丑。又《东牟集》卷9《论楚州事札》只说有白田、新开两湖,稍异。
⑤《会编》卷143,《要录》卷33建炎四年五月乙丑,卷39建炎四年十一月丙午。
⑥《元丰九域志》卷5载,柴墟镇在泰兴县境。《读史方舆纪要》卷23载,泰兴县新城号称城,是在宋神宗时,“知县尤袤排众议”而筑。据《宋史》卷389《尤袤传》,尤袤乃是在绍兴末修筑泰兴“外城”,与柴墟镇之旧城是两回事。《读史方舆纪要》之记载有错论之处,参见《嘉靖惟扬志》卷2《建革志》,卷7《镇市》。
⑦关于岳飞退守江阴军的叙事,还参据《金佗稡编》卷25《承楚辩》,《会编》卷143,《要录》卷39建炎四年十一月丙午,庚申,其日期稍异。十一月三日放弃泰州。据《金佗稡编》卷5《鄂王行实编年》,十一月七日渡江,据《要录》。
第五节 张荣复淮东
岳飞的挫败,为张荣的胜利所弥补。
金朝元帅完颜挞懒(昌)占领泰州和通州后,急于消灭张荣的抗金义军。张荣因为通州地势不利,又将本军转移到兴化县的缩头湖。
绍兴元年(公元一一三一年)三月,完颜挞懒(昌)率领六千多名精兵,乘船直逼张荣水寨。张荣出动几十只小船迎敌。他看到金军用大战舰作前导,无法与之对抗,就想出一条妙计。张荣对部下说:
“无虑也,金人止有战舰数只在前,余皆小舟,方水退,隔泥淖,不能触岸。我舍舟而陆,杀棺材中人耳!”
张荣所部引诱金兵陷入泥淖,不能自拔。抗金健儿们喊声震天,将敌军乱砍乱杀。连留在舟船中的金军也不攻自乱,往往溺死。金将完颜忒里被杀,完颜挞懒(昌)的女婿、万夫长浦察鹘拔鲁被俘。①完颜挞懒(昌)只剩二千人左右逃归。陷入泥潭中的金兵,张荣的抗金义军花了两三日功夫,才俘杀殆尽,共计消灭敌人四千多名。②
张荣乘胜克复泰州,“有谋而怯战”的完颜挞懒(昌)逃往楚州,不敢逗留,一直撤至淮河以北。③淮东路大部分州县又重归宋朝控制。缩头湖之战比岳飞建康之战打得更为出色,是南宋立国后空前的大捷。④张荣获胜后,投奔刘光世,任忠勇军统制、兼泰州知州,其部属立功将将士四千零二十九人也进宫受赏。⑤缩头湖后也因而改名得胜湖。⑥
张荣一退于鼍潭湖,二撤于通州,回避了不利形势下的硬拼。尽管他的队伍成了淮东仅存的孤军,仍然不动摇,不畏怯,坚持抗争,最后巧妙地利用地势,诱敌深入,使金人“步骑四集,悉陷于淖,无得解者”,终于一战成功,使敌人为之“胆落”。⑦
①《金史》卷3《太宗纪》天会九年(即宋绍兴元年)正月辛亥:“蒲察鹘拔鲁、完颜忒里讨张万敌于白马湖,陷于敌。”其时间和地点与宋方记载有异,“张万敌”应是张荣绰号张敌万之刊误。蒲察是姓,鹘拔鲁是名,《会编》卷145作“卢不刺”,《中兴小纪》卷10作“万户不刺”,《大金国志校证》卷27《挞懒传》作“万不刺”,“不刺”应是鹘鲁拔的岐译,万户即万夫长,《会编》和《大金国志》分别脱“万”与“户”字。《要录》卷43绍兴元年三月壬子作“盆辇”,清人又改译为“佛宁”,《大金国志校证》卷7亦作“盆辇”。
②《宋会要》兵之30载,刘光世为张荣上报战功,说“剿杀万余人”,当有夸张,《会编》卷145清光绪刻本作“俘馘蕃、汉军四千余众”,上海古籍出版社印本作“五千余众”,今姑取其一说。
③《会编》卷145,《要录》卷43绍兴元年四月庚午。
④《要录》卷60绍兴元年十一月己巳吕颐浩奏,列举张俊明州、韩世忠镇江府等战,而唯独称张荣此战为“大捷”。后张俊明州之战被夸张为大捷,宋孝宗时列为中兴十三次战功之首,而无岳飞建康府和张荣缩头湖两战的地位,是不公允的。
⑤《要录》卷43绍兴元年四月乙亥,卷44绍兴元年五月甲寅,《宋会要》兵18之30。
⑥ 陈造《江湖长翁文集》卷27《上周枢密札子》,《读史方舆纪要》卷23,《咸丰兴化县志》卷1《古迹》
⑦ 《宋史》卷379《胡松年传》。
陆务观 (三學齋主人)
进士
UID 34352
精华 40
积分 6626
帖子 1897
荣誉 4329 国学币
阅读权限 150
注册 2005-8-22
状态 离线 #7 大 中 小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08-7-22 15:2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第六章 江湖转战
第六章 江湖转战
第一节 建炎中至绍兴初的宋金对峙形势
一、北方人民抗金斗争的继续发展
建炎四年间,金军从占领河北和河东的少数州县,进而夺据宋朝东、西、南、北四京,以及河北、河东和京东路的全部,京西和陕西各路的大部。女真贵族吞噬如此广阔的地域,一时难以消化。北方广大民众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使敌人不得安宁。
从宋高宗到杜充,一反宗泽所为,取消对金朝占领区抗金义军的联系和支援。某些起义军也遭到血腥的催残和镇压。少数不坚定分子,例如太行山红巾军首领齐寔、武渊和贾敢也 变节降金。但是,在金朝的苛政毒刑之下,即使是齐寔之流,也难免一死。①这只能驱使更多的人加入反抗者的行列。在北方的广大地区,依然是烽火连天,义帜遍地。各族人民为着故土的光复奋战着。
在燕、云地区,蔚州(治灵仙,今河北蔚县)爆发刘黑庞领导的起义,金军为追捕起义者,荼毒了几个县的百姓。②
河东的红巾军发展到太行山以东,形成了“河北红巾甚众”的活跃局面。③真定府有一支抗金队伍,一个首领自称“元帅”和“秦王”,不幸被金将完颜撤离喝(汉名)所击破。④在真定府西山胭脂岭,“太行义士”石子明的队伍大败金朝辽东汉军万夫长韩常军,干夫长刘度馀“为炮折其颈”。⑤真定府另有一支五千多人的抗金武装,其首领是游贵和齐博。金朝真定知府田颢收买齐博,用阴谋手段杀死游贵,最终得以镇压这支义军。⑥在河间府,也有“刘先生”领导一支民间武装,号称二万人,抗击金军,一度占领府城。⑦岳飞的家乡相州和磁州一带,则有王会、孙小十、苗清等多支义军,反抗金朝统治。⑧北京大名府和洺州城内,也曾发生居民暴动,反抗者一度占领这两座城市。在州西山为寨者,有李宗所率的义军。⑨
在河东路,韦寿佺、李宋臣和冯赛聚集人马,据守山谷,屡次同金军交锋。后冯赛和李宋臣渡过黄河,回归宋朝,韦寿佺仍留在金朝占领区,守卫山寨。⑩陕西丹州(治宜川,今陕西宜川县)“义士”孙韩率部转战到河东慈州(治吉乡,今山西吉县),建立山寨。金朝知州刘庆攻破山寨,大肆杀戮,三千义军无一幸免。⑾河东很多州县据城暴动,沁州(治铜鞮,即宋朝威胜军,今山西沁县)的起义者坚守城垣,重创敌军,金将完颜挞懒(彀英)的右肋也被炮石击伤。⑿潞州(治上党,即宋朝隆德府,今山西长治市)被太行义军攻占,并将金朝知州姚理处死。⒀
京东路的拱州拓城县(今河南柘城县)城内,有三千多居民举行起义。⒁单州(治单父,今山东单县)有黄戬领导的一支抗金义军。袭庆府府治嵫阳县(即宋朝瑕县,今山东兖州市)有陈宏为领袖的一支义军,规模很大,人数号称四十余万以上。⒂东平府、滕阳军(治滕县,今山东膝州市)和濮州范县(今山东范县东南)等地的抗金义军也非常活跃,阻击了建炎三年进攻江南的金军。⒃在东岳泰山之巅,也集维“群盗”,树立“营栅”,反抗金朝。兖州有一支三千多人的起义军,“保据山险”。⒄在密州(治诸城,今山东诸城县),王义指挥一支抗金队伍,号称众至十余万。⒅莱州(治掖县,今山东莱州市)农民范温率一支武装,据守徐福岛,不断袭击金军。敌人在今胶东一带半岛海岸深构高垒,也防不胜防。后来伪齐派兵进攻,又失败而归。范温在徐福岛坚持五年,最后因粮食告竭,才率部属二千六百多人,航海南归宋朝。⒆
开封府失陷十一天之后,在饿尸纵横,壮年男子不满一万的情况下,仍然发生反抗金朝占领的暴动。起义者苦守了一个月,到建炎四年三月,开封城才再度被金将渤海人大迪里所攻占。⒇
在西京河南府一带,翟进死后,其兄翟兴接替指择此支抗金武装,同金兵相持。孟州王屋县(今河南五屋-)“义兵统领”李兴世代为农,他组织一万多人,捍卫乡里,往返怀州和卫州之间,攻袭金军营寨,截断敌人粮道。翟兴招收李兴,充当部将,并设法与河北、河东的向密、王简、王英、卢师迪、韩进、李吉、李彦隆、马疚义、李遵、宋德等几十个山寨取得联系,他们都一致表示愿意接受翟兴的“节制”。
建炎四年八月,翟兴派遣其子翟琮、统领赵林攻击敌军,屡战皆捷,一直追奔到渑池县(今河南渑池县)而还。十月,翟琮又和李兴兵渡黄河,在择州阳城县(今山西阳城县)杀败金兵,兵锋直指绛州垣曲县(今山西垣典县)。横山“义土”史準等也率领部众,前来会师。绍兴元年正月,金朝派一万骑兵攻打翟兴的根据地、西京河南府的“寄治所”西碧潭。由于军队缺粮,翟兴当时正分遣部兵往各地就食,所剩亲兵仅有几千人。他沉着应战,派骁将彭玘在井谷设伏,击败敌军,擒获金酋忽沙郎君、十州郎君、柳橛郎君、佛面郎君(21)等人。此后,翟兴又将根据地转移到伊阳县(今河南嵩县西南)的凤牛山寨,他的部队成为北方人民抗金的支柱。(22)
①《要录》卷47绍兴元年秋。
②《要录》卷32建炎四年春。。
③《要录》卷18建炎二年十一月戊戌。
④《金史》卷84《杲传》。
⑤《会编》卷141,《要录》卷32建炎四年春作“炮折其胫”。
⑥《金史》卷81《田颢传》。
⑦《金史》卷80《赤盏辉传》。
⑧《金史》卷81《伯德特离补传》。
⑨《金史》卷68《阿鲁补传》,《会编》卷116。
⑩《会编》卷148,《要录》卷36建炎四年八月乙酉,卷43绍兴二年闰四月乙未,卷105绍兴六年九月己巳,《宋史》卷26《高宗纪》,《忠正德文集》卷8《丙辰笔录》,参见陈振先生《有关宋代抗金义军将领李宋臣的史料及其他》,载《文物》1973年第11期。
⑾《要录》卷66绍兴三年夏。
⑿《金史》卷72《彀英传》。
⒀《金史》卷75《沈璋传》。
⒁81《高彪传》。
⒂《金史》卷81《王伯龙传》。
⒃《金史》卷80《斜卯阿里传》。
⒄《金史》卷82《乌延胡里改传》。
⒅《金史》卷82《乌延吾里补传》。
⒆《会编》卷155,《要录》卷44绍兴元年五月丙辰,卷54绍兴二年五月己卯,卷57绍兴二年八月辛亥,卷62绍兴三年正月丁丑,《宋会要》兵18之30-33。徐福岛,《要录》和《宋会要》作福岛。
⒇《会编》卷137,《要录》卷31建炎四年二月丁亥,《宋史》卷26《高宗纪》说开封城在建炎四年二月丁亥失陷。《金史》卷3《太宗纪》天会八年二月戊戌,“汴京乱,三月丁卯,大迪里复取之”。
(21)“郎君”乃汉文意译。据《会编》卷3,卷231。“其宗室皆谓之郎君”,皇帝则称“郎主”。
(22)《会编》卷129,卷141,卷144,、卷149,卷150,《要录》卷23建炎三年五月,卷36建炎四年八月乙酉,戊子和月末、卷38建炎四年十月,卷41绍兴元年正月,卷47绍兴元年九月辛酉,卷67绍兴三年八月乙末,《宋史》卷452《翟兴传》,《金石萃编》卷159《孟邦雄墓志》。
二、伪齐立国 秦桧归宋
金朝占领区的后方既受到困扰,前线又接二连三地失利。完颜兀术(宗弼)败于江南,完颜挞懒(昌)败于淮东,西路渡江的归师也在汝州宝丰县(今河南宝丰县)被宋将牛皋部打败,悍将耶律马五成为俘虏。①军事形势的变化,迫使某些女真贵族转变策略。
左副元帅完颜粘罕(宗翰)是金朝军功最大、才能最高的实权人物。金太宗有时反须听命于他,两人嫌隙日深。金太宗又扶植“三太子”、右副元帅完颜论里朵(宗辅),元帅左监军完颜挞懒(昌)和后升元帅左都监的“四太子”完颜兀术(宗弼)三人,与之抗衡,军事实权逐渐落入这三人手里。但就对宋政策而言,完颜粘罕(宗翰)和完颜兀术(宗弼)无疑是主战派,而完颜挞懒(昌)则是主和派。金朝有所谓“以和议佐攻战,以僭逆诱叛党”的传统策略,②随着完颜挞懒(昌)的权势日益膨胀,他的主张至少在某些问题上得到了贯彻。
女真贵族酝酿在黄河以南建立傀儡政权。完颜粘罕(宗翰)眼看金太宗已倾向于完颜挞懒(昌)的挑选,准备立原宋朝济南知府刘豫作为傀儡政府的皇帝,便抢先下手。完颜粘罕(宗翰)命心腹渤海人高庆裔③到大河以南,导演了一出“万姓”“推戴”刘豫的丑剧兼闹剧。建炎四年九月,金朝册封刘豫为“子皇帝”,国号“齐”,定都原宋北京大名府,最后徙开封符,将京东、京西等地划归伪齐管辖。④
伪齐的建立,给金朝带来某些利益。第一,刘豫政权接管淮东、淮西和京西三个战场,使金军得以集中兵力,镇压后方的抗金义军,并专注于攻打陕西。第二,“以僭逆诱叛党”的结果,也招得一批无耻之徒,投奔伪齐,充当鹰犬。
刘豫粉墨登场后,“外示节俭”,“内为淫佚”。他借口宋政失之于宽,“专务以猛济宽”,严刑酷罚,横征暴敛,荼毒全境。⑤ 完颜挞懒(昌)在争立刘豫伪齐政权的同时,又放纵奸细秦桧归宋。
秦桧是建康府江宁县人,字会之。他在北宋末任御史中丞等官时,曾反对割地而主战,反对金人立张邦昌为帝,故被金军驱虏北上。到达北方后,他立即变节,向敌人献媚。其它官员流放到今东北的广宁府(即辽显州,治广宁,今辽宁北镇县),惟独秦桧由金太宗赐给完颜挞懒(昌),而留在燕山府。⑥他曾应邀前赴完颜兀术(宗弼)的宴会,而侍酒者都是原来宋朝王公贵戚的女眷。⑦秦桧完颜挞懒(昌)属下充当“任用”,后升为“参谋军事”。金兵攻打楚州时,他为金人出谋划策,写过劝降书。建炎四年十月,完颜挞懒(昌)攻破楚州后不久,即将豢养三四年的秦桧放归。⑧这是他为“以和议佐攻战”而下的赌注。
秦桧到得南方,一见宋高宗,便提议同金朝讲和。宋高宗自称得了这个“佳士”,“喜而不寐”。⑨于是,他有名的二策便接着出笼,其内容无非是“南人归南,北人归北”,即“欲以河北人还金国,中原人还刘豫”。此种投降主义政策立即招致反对,群情大哗。宋高宗依秦桧建议,通过刘光世,向完颜挞懒(昌)投书乞和,杳无回音,一时也显出怒气冲冲的模样,说:“朕是北人,将安归!”将任相一年的秦桧罢免,明确表示“终不复用”。⑩
其实,宋高宗内心深处还是赏识秦桧的,只是在乞和不可得的情势下,暂时闲废而已。后来,宋高宗曾对秦桧说:
“朕记卿初自金归,尝对朕言:‘如欲天下无事,须是南自南,北自北。’遂首建讲和之议。朕心固已判然,而梗于众论,久而方决。”⑾
金朝立刘豫和纵秦桧,几乎是同时发动的政治攻势。前者虽一时颇有声势,其实不过是抗金事业的疥癣之疾;后者一时并无成效,却终于成为断送抗金斗争的心腹之患。
①《要录》卷32建炎四年四月,《宋史》卷26《高宗纪》,卷368《牛皋传》只见于史籍,《金史》卷3《太宗纪》载他当年十一月在陕西作战,耶律马五后又在太行山与梁兴交战。 疑《会编》之说有误,或耶律马五在被俘后逃回,或牛皋降伪齐后,耶律马五被释放。
②《大金国志校证》卷7、
③《会编》卷9说高庆裔为渤海人。
④《会编》卷141,卷181,《要录》卷18建炎二年十二月庚申,卷32建炎四年春,卷35建炎四年七月丁卯,卷37建炎四年九月戊申,《宋史》卷475《刘豫传》,《金史》卷77《刘豫传》。
⑤《会编》卷181,《要录》卷171绍兴七年十一月丁未,《宋史》卷475《刘豫传》,杨尧弼《伪齐录》。
⑥《靖康稗史笺证·呻吟语》。
⑦《金佗续编》卷20《鄂王传》。
⑧《会编》卷142,卷220,卷222,洪皓行状,《要录》卷38建炎四年十月辛未,《宋史》卷473《秦桧传》,《盘洲文集》卷74《先君述》。
⑨《要录》卷39建炎四年十一月丁未,《宋史》卷473《秦桧传》。
⑩《会编》卷151,《要录》卷39建炎四年十一月丙午,丁未,卷46绍兴元年八月丁亥,卷57绍兴二年八月甲寅,《鄜王刘公家传》卷3,《宋史》卷473《秦桧传》,綦崇礼《北海集》卷7秦桧罢相制。
⑾《要录》卷158绍兴十八年八月癸丑。
三、川陕吴玠抗金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