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你学不会
说实话,很少有人愿意端盘子。
可是命运无常,如果你摊上了,我的同学和海底捞的传菜员们就
是笑对人生的榜样!
我的同学是广东人,他顽强地继承了广东人那种不怨天,不尤人,
马死落地行的文化。同大多数同学比,他的钱不算多,地位也不显贵。
但,他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
什么是职业精神?就是把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做得比任何人都
好!一个有这样精神的人,即使你看不起他的职业,你也不能看不起他!
那一刻我哭了
海底捞北京七店的万凯丽,现在在描述他们店开业的情况时依然
还很激动,她说:
“记得我们店就要开业前,我们想让附近的北京市民知道这个新
店,于是我们组成了一个宣传队。这个宣传队又分了几个小组,每个小
组划定了各自的宣传地区。我们每天不到
7点就出发赶往指定地区,一
路上我们给好多人发放我们店的名片。
“但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顺利,有的人看也不看就把名片
丢了,即使你解释得再好也没用。此时,我真有点灰心。但是店经理谢
姐鼓励我们,只要发,就有发出的效果。不过也有客人看到我们身上的
海底捞飘带主动过来跟我们要名片,这说明还是有人关注我们的,这又
让我拾起了信心。
“在开业的前两天,我们开始组织集体游行式的宣传,我们走到
137 |
海底捞你学不会
街上,几十个人一起喊,海底捞火锅即将开业,海式员工期待您光临!
“随着我们的高声呐喊,路人都转过头来注视我们,有的人还给
我们鼓掌。后来,我们的声音越来越大,整个街道都有我们的回音,于
是,也惹来了麻烦。城管来了,他们从几辆执法车上下来,气势汹汹地
把我们围住。我们真害怕,不知道他们要怎么处理我们。
“这时后堂经理指示我们女孩先走,把宣传资料藏起来。他们男
孩留下等待城管处理。过一会儿,他们也过来了,说城管只没收一些名
片,让我们不要再喊口号了。于是,我们只能换地方。当我们列队离开
的时候,很多路人用掌声鼓励我们,还有人说:凭什么不让宣传?那一
刻我不知为什么竟流出了眼泪,我的几个同事也哭了。”
人对习以为常的事情不会感动,农村来的服务员受城里顾客不礼
貌的对待,受城里人歧视和欺负是常态,比如城里人不愿意跟他们做邻
居,非法阻挡他们入住高档小区。因此当城里人偶尔帮助他们的时候,
他们感动了。西安二店李小绵也遇到过城里顾客让她感动的事,她说:
“那几天一直有一种感激之情在我心中回荡。说实话我做的是连
同事和亲戚都看不起的工作,可是一个客人竟对我表示了尊重,这让我
感到无比骄傲。我是一个清洁工,一次我正在拖地,客人多忙不过来了,
吧台让我给
3号台拿
4瓶啤酒。
“我拿过去后对客人说,您好,需要打开吗?
“客人看了一下说,
好。
“可是当我给客人倒酒时,客人说,我要的是雪花干啤,你怎么
给我拿的
9度?我对着单子一看,酒
是拿错了。我马上跟客人说,对不起,我马上给你们换。
“客人
138 |
海底捞你学不会
看我态度好,就说,这酒拿下去,是不是要你自己买单?
“我说,这
是我的错,我应该买。
“客人说,那我们就喝这个啦。
“客人越客气,
我心里越不舒服。我是后堂保洁员,对前堂不太懂。我跑到水果房,给
客人拿了个大
果盘,还包了一包酥黄豆。我跟他们说,啤酒搞错了,对不起。
送给你们吃这个吧。
“他们走的时候很高兴,说海底捞的服务就是好。
“第二天中午,我拿着拖把正经过大厅
10号桌,一个年轻的客人跟我
挥了挥手说,姐,我又来了。他
看我愣了一下又说,你不认识我了,你昨天给我拿错啤酒那个?
“我一下子记起来了,忙说,昨天的事对不起。
“他说,大姐你别放
在心上。
“他旁边的人说,他昨天晚上吃你送的豆豆,吃得一夜都想
来海底捞。这不,今天朋友过生日,又被
他拉来了。
“我连声说谢谢。
“他的朋友说,他是搞房地产的,
以后买房子就找他。
“我说:你看姐这样子,能买得起房子吗?他说,
怎么不能?海底捞生意这么好,你好好干,一定能买得起?
“那天晚上,我在宿舍睡不着了。”显然,李小绵的运气好,第
一次服务就碰上这么好的客人。海底捞的服务员每天对客人哥呀、姐呀、
阿姨、大叔的可能要叫上几百遍。然而,只遇到客人一次这样称
呼他们,他们就睡不着觉了。她为什么睡不着?是因为受到了客人的平
等对待。海底捞很多员工都有拒收客人小费的经历,海底捞的内刊也刊
登过这样的事迹。显然海底捞把为客人
做好事、不收额外报酬看成是一种好的行为。
139 |
海底捞你学不会
我带一个曾在澳大利亚做过餐馆的朋友来海底捞吃饭,他对海底
捞的服务赞不绝口。餐后他要给小费,海底捞服务员不收,他很不解。
他跟我讲,尽管澳大利亚没有给小费的习惯,但服务员也是期望小费的,
特别是高档餐厅。如果客人给得过少,他们会很生气。有的服务员在客
人转身离去时,把几毛钱的小费连同剩饭剩菜一起倒掉。于是我瞎想,
服务员的确没有尊严,但海底捞的服务这么好,如果允许服务员收小费,
是不是对他们心里多少有些补偿?他们是不是就不至于感动得睡不着
觉?人都是有尊严的,被逼无奈付出尊严,多一点回报才合理。
可是转念一想也有问题,中国没有付小费的习惯,如果一旦鼓励
收小费,海底捞的服务是不是就变味了?
最讨厌的客人是同行!
在海底捞做服务员同别的餐馆还有一点不同,那就是必须学会如
何服务同行,因为来海底捞吃饭的同
行太多了。俗话说
“同行是冤家”。要问海底捞的服务员,什么
样的客人最讨厌,他们一定会说
“同行”。
“1月
8日,凌晨两点来了
一桌客人,他们一坐下就让人感到来者不善。他们对什么都发问,吃雪
花牛
肉时问我,一份是多少两?我说是
4两。一个女客人说,你确定
是
4两吗?我说是。然后,她亲自去后厨称,一称还
4两多一点,于是
什么也没说就回来了。
“到了包间后,她感觉很没面子,就说,你们什么都收费,豆浆
140 |
海底捞你学不会
和柠檬水也要钱,还这么贵!然后,又问,羊肉一份几两?我说是
4
两。她说,
4两就卖
28元?你们这简直是敲诈!我要去物价局告你们。
她还说她就是工商局的,边说边用勺子敲盘子,越说越可怕。
“接着他们把每一份菜都过了秤。有一盘稍稍差了一点,我刚说
对不起,还没等我说马上给你们加一
些。他们中的一个人就把一杯水泼到我脸上。”这不是培训服务
员的案例,而是真实发生在海底捞上海二店的事情,那个被人泼水的服
务员叫陶霞。如果你是陶霞,该怎么办?此时,值班经理过来了,要把
陶霞换下。可是她把脸擦干后,含着眼泪又微笑着进了包间。此时,那
一桌客人都安静下来了。人呀,太坏的总归是极少数。上帝造人的时候,
毕竟给人安了颗心,心知道廉耻。过了一个会儿,这些同行说了实话,
他们也是火锅店的,听说海底捞服务好,这次就是想来试一试。北京四
店的张瑜说起为同行服务也很有感受,她说:
“有一段时间,我们对
面要开一个火锅店,他们的人天天来我们这边吃饭,搞得我们很紧张。
担心他
们开业后,会抢我们的客人。同时每天也有其他同行来吃饭,很
多同事都很害怕这些同行,因为他们非常挑剔。
“这些同行一般都是晚上
10点钟左右才来,而且十几个人一起来。
有一天晚上要下班了,又来了十几个很凶的。我留下来加班,不管他们
怎么挑剔和无礼,我都一直对他们好好的。后来,他们的头儿悄悄跟我
说,他们是来学习的,因此分外挑剔,还要故意刁难我,叫我别介意。
我听了之后很感动,也就不太害怕了。
“后来这些同行来得多了,我慢
141 |
海底捞你学不会
慢有了一些为同行服务的心得,希望在此同各位同事分享:
“为同行服务时,我们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千万不要有
——
他们也是服务员,凭什么我要伺候他们的心理。我们要明白,只要是顾
客,不管贫贱,哪怕是乞丐,都是我们的老板。我们不能嫌贫爱富。
“我们要更热情和耐心地为他们服务,他们无非是要求多一些,
我们多跑跑腿儿就是了。只要我们始终如一地做好细节,笑容多一些,
更主动一些,一定能赢得他们的满意。
“还有,我们不要担心他们把我们的东西学会,然后挤垮我们。
海底捞的本质不是那么容易学的。他们可以学我们的服务细节,但他们
不可能真正学到
‘想顾客所想,急顾客所急
’。他们的笑容不可能比我
们真诚,因为他们公司对他们不会像我们公司对我们这样好。
“当然我们也不能太乐观,同行都在学习进步,我们落后了,也
会挨打。
“最后,我们应该骄傲。为什么那么多同行来学习我们,因为我
们有值得他们学习的地方。现在很多餐饮企业也让他们的员工住我们这
样的公寓了,也给客人提供了很多免费的服务。下次,如果我们遇到同
行,我们应该高兴地跟自己说,我今天要让你们体会一下什么是真正好
的服务!
“同事们,加油!”
可惜,像上面这两个为同行服务的案例这样的结局毕竟是少数,
更多时候,这些挑剔的同行往往在海底捞闹得不欢而散,有的甚至同海
底捞的服务员打起来。
142 |
海底捞你学不会
一天,我跟海底捞北京大区的总经理袁华强约好见面,可是见面
时间到了,袁华强突然来电说:
“黄老师对不起,我今天过不去了。我
们望京店来了几个同行,吃饭时跟我们服务员打起来了。结果,我们人
多把人家打伤了,现在都被公安局抓去了,我要马上赶过去。”
第二天我见到袁华强,问:
“餐馆生意经常要面对和同行打架的
事情吗?”
他说:“不是经常,但有些同行客人的确很难伺候。”
按理说,都是做服务员的,都不容易,应该互相体贴才对,为什
么反而关系不如普通客人?
我问一个跟同行打过仗的服务员:
“这些同行客人为什么讨
厌?”
他说:
“他们竟装孙子。其实他们一坐下,我就知道他们是服务
员,因为干我们这行的人,除非是老板,否则,不论你怎么打扮,怎么
装,也能让同行看出来。你看,干服务员时间长了,坐的时候都不像一
般客人身体往后靠,而是往前倾。如果他们老老实实说是来学习的,我
们哪能跟人家打仗,肯定还要给他们优惠。可是他们偏不,反而装成公
务员,对我们呼来喊去,一口一个服务员地叫。你不也是服务员吗?
“他们一这样,我就烦;再加上他们知道我们海底捞有授权可以
打折,就故意挑毛病,逼着我们打折。如果我们不打,就闹矛盾。特别
是有些同行看我们生意好,故意来捣乱,那就只有战斗了。”
小伙子的话让我明白了,原来服务员自己也看不起自己。如果这
些挑剔的同行真是公务员,海底捞的服务员也就忍了;如果海底捞的服
143 |
海底捞你学不会
务员真按对待公务员的态度对待这些同行,冲突是不是可能就不至于升
级了?
看来全世界都一样,暴力事件更多地产生于自卑的群体。
占小便宜的顾客
上海四店的服务员郭春莉说,有一天,她遇到一件很不开心的事。
当时她照看一个雅间,里面有八九个上海本地客人。这些客人吃
了很久,消费也不高,中间却让调料师傅加了
3次调料。后来他们偷偷
把调料打包了。小莉发现后,他们说,你们的调料很好吃,我们要拿一
些回家。
到火锅店吃火锅竟然打包调料,小莉当时就不太高兴,但也不好
说什么。可是买单的时候,他们竟然还要小莉打折。
小莉有些不情愿,他们就说我们上次来都打了折,这次为什么不
打?如果不打我们就到网上投诉你们。最后,因为他们的确是老顾客,
小莉只得给他们打了折。
上海四店的吴君快对一些上海顾客印象也不好,她说:
“他们太
爱占便宜了。一次我在雅间服务时,看到一位顾客把几条毛巾塞进包里。
我提醒他,毛巾是要回收的,他也很理解,当场拿出来。”
买完单时,他们一起来的客人都走了,只剩下买单的。小吴又发
现雅间里的围裙少了
5条。于是就跟买单的顾客说:
“您的朋友拿走了
5条围裙,这是不能拿走的;少的话,我是要赔钱的。”那个客人虽然
一个劲儿道歉,但表示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朋友拿走的。没有办法,小吴
144 |
海底捞你学不会
只有让他走了。
另一件事也是发生在上海四店,是小王碰到的。买单时,一拨顾
客要把调料台上的水果全部打包带走。小王说:
“这群顾客已不是第一
次这样做,很多服务员都认识他们,每次他们来,认识他们的服务员都
很烦恼。一方面我们不能得罪顾客,另一方面也很看不惯他们的做法。
”
所以小王只好尽量劝说他们。可是他们反而把小王赶出雅间,并
理直气壮地说:
“海底捞这么大,连这点东西都舍不得让人带走吗?”
最后,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把水果带走。
面对这样的顾客怎么办?小郭、小吴和小王想了好多方法,但总
觉得不很妥当,比如:
1.当发现顾客把非赠品带走时,不要当面指出,这样会伤客人
的面子。可是如果他们真以为是可以带走的,再告诉别人,我们店会损
失很大。
2.我们应该事先把这些非赠品不能带走的信息告诉客人。可是
如果客人根本没有想拿,受到这样的提醒,肯定会不好受。
3.对打包水果的客人,是不是看到他们来了,就事先让水果房
准备一些水果赠送给他们,这样就免得他们把水果一下子打包了,别的
客人要吃,还要等。可是这样做也不妥,水果虽然没有几个钱,但对不
拿水果的客人不公平。
4.要不搞个内部黑名单,把这种客人记录在案,他们一来就让经
过专门训练的员工对付他们?
145 |
海底捞你学不会
……
对这样的顾客怎么办?
看来
“顾客是上帝”这句话有问题,因为有些顾客不是上帝。上
帝绝不会把如此用心地“一桌一桌抓顾客”的海底捞服务员难为成这
样?
海底捞就不应该伺候这样的顾客!可是餐厅的门打开了,能把顾
客赶出去吗?
海底捞难道没有制度规定,哪些东西能送,哪些东西不能送?当
然有。可是海底捞管理的精髓恰恰是,为了让客人满意,员工可以超越
流程和制度,对不同的客人实行差异化服务。如果一定要杜绝这些极少
数不顾廉耻的行为,让员工失去对绝大多数顾客提供差别服务的灵活权
力,海底捞就不是海底捞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任何制度都有成本,
被这样过分的顾客占便宜,给海底捞为所有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增加了
成本。大多数上海顾客一定不是这样的市侩小人。一位住在上海普陀区
曹阳六村的张女士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