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霸王”行动总指挥的消息,使盟军总部的广大官
兵和同事们大为兴奋。
1943 年12 月27 日,艾森豪威尔为在阿尔及尔的盟国记者举行了最后一
次招待会。在回答他看来战争将在什么时候能结束这个问题时,充满乐观主
义精神的总司令说:“我相信1944 年我们将打赢在欧洲的战争。”
一切结果是再好没有了。艾森豪威尔不只摆脱了调到华盛顿做参谋工作
的不愉快的前景,而且有权指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西方盟国最重要的战役。
还有一件喜出望外的事在等着他。马歇尔给艾森豪威尔往阿尔及尔发了一个
电报:“即刻起程回家,与夫人团聚,远征军总司令部的公务暂时委托他人
代理。”艾森豪威尔决定飞回美国,度假两个星期。他在1943 年最后一天中
午启程。在他离开地中海之前,写信给他的一位朋友:“我在这里度过了艰
苦的一年,是该与家人团聚的时候了。”
1944 年元月2 日清晨1 时30 分,艾森豪威尔匆匆抵达华盛顿。玛咪只
是在几个小时前才知道他要回来:当她的丈夫急急忙忙赶往沃德曼·帕克饭
店来到她面前时,她还没有入睡。艾森豪威尔夫妇谈了一整夜,谈到老朋友
的情况,谈到文森豪威尔的任命,谈到儿子的进步和许许多多其他事情。玛
咪注意观察丈夫身上的变化,他比18 个月前离家时明显的老了,但他比以前
更持重,对战争的前途、对肩负的重任充满信心。早饭后,艾克要到陆军部
去见马歇尔参谋总长,说完他就走了。这次他回国,名义上是休假,实际上
是在运筹“霸王”战役。时间对他说来是珍贵的。在以后的两个星期中玛咪
才知道,他已经习惯于突然结束谈话或会晤,这并不是因为他变得粗鲁,而
仅仅因为他已经养成习惯,并且希望他周围的人理解,他必须接着去解决下
一个问题。作为妻子,玛咪理解这些,她虽然一刻也不愿离开丈夫,但她必
须以大局为重,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
在陆军部,艾森豪威尔作为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电令他的参谋长史密
斯将军提前去伦敦,研究英国弗雷德里克·摩根中将制订的计划,摩根把艾
森豪威尔在1942 年制订的“围捕”计划作为出发点。他被迫把开始突击的兵
力的规模定为三个师,因为盟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答应供他制订计划用的登陆
艇数量有限制。艾森豪威尔大约在一个月前看过摩根的计划,当时他曾说过,
攻击的正面过窄,应当加宽。史密斯得出相同的结论。他打电话给艾森豪威
尔说:“绝对必须扩大进攻正面。”史密斯说,如果必须为“霸王”行动获
得登陆艇,就应当放弃原定在法国南部同时进行的代号为“铁砧”的登陆。
艾森豪威尔在马歇尔的办公桌上复电说,他完全同意史密斯的意见:必须用
五个师的兵力发动突击。但是他希望用临时拼凑和尽可能从别处压缩的办
法,得到同时进行“铁砧”和“霸王”所必须的登陆艇。万不得已时,他才
会放弃“铁砧”,但是不管发生什么情况,“霸王”行动必须有五个师的突
击力量。
这件事情办完之后,文森豪威尔才和夫人到外地去度假。1 月6 日艾克
夫妇登上马歇尔的铁路专车,到“白琉璜喷泉”。马歇尔在那里为他们准备
了一幢幽静的房子,完全不与外界来往。但是这不全是悠闲的轻松的假期,
因为文森豪威尔两次说漏了嘴,把玛咪称为“凯”,这使玛咪大发雷霆。艾
森豪威尔红着脸解释,凯对他来说算不了什么,只不过是他在一年半中看到
的唯一女人;因此,自然地偶尔说出她的名字来。玛咪认为这种解释太不能
令人满意。所以这次度假搞得非常不愉快。
三天之后,艾森豪威尔从琉璜喷泉乘飞机到堪萨斯州的里莱堡,然后乘
一小段路程的汽车到曼哈顿去看望年迈的母亲和久别的弟兄们。玛咪不能坐
飞机,回华盛顿去了。曼哈顿是堪萨斯州立学院的所在地,米尔顿刚刚担任
院长。艾森豪威尔的母亲艾达从阿比伦赶来,而阿瑟和他的妻子从堪萨斯城
坐汽车前来。罗伊在1942 年突然去世。埃德和厄尔住得太远不能来团聚。米
尔顿提醒德怀特,自从他们的父亲戴维死后,他们的妈妈艾达丧失记忆力,
因此不能对她希望过高,可是在艾森豪威尔拥抱她的时候,身材瘦小、满头
白发的艾达使他们惊奇。“哦!是德怀特啊!”她喊了一声,又笑又哭。她
又像以往喜欢开玩笑,并且和大家一起又说又笑。当天下午米尔顿的家中充
满了欢笑声。艾森豪威尔的兄弟对他的老练、自制、沉着自信和坚定的决心
留下很深印象。阿瑟说:“现在你看着艾克,就不得不为他的敌人感到一点
遗憾。”
艾克和母亲、弟兄们作了短暂会晤后,于第二天飞回华盛顿。他为“霸
王”行动拜会了三军的高级将领。盟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尚未决定空军部队归
艾森豪威尔指挥。而且,这些空军将领又十分傲慢,各有自己的战略。哈里
斯要通过对德国城市进行轰炸来使德国屈服;而斯帕茨则是要通过有选择地
毁灭某些重工业,特别是石油生产工业,来迫使德国投降。他们两人都不认
为“霸王”行动是必要的。斯帕茨的部下曾说过,只需要20 或30 个整飞行
日,他们就可以结束这场战争。在艾森豪威尔看来,这简直是危险的无稽之
谈。
艾森豪威尔认为,在德国放下武器之前,必须在陆地上打败他们。因此
“霸王”行动是这场战争中有巨大意义的战役。在最初的阶段中,盟军地面
部队在法国处于一比十的劣势;只有空中优势才使“霸王”行动有可能实施。
艾森豪威尔想抽调深入德国作战的轰炸机,用于直接有助于“霸王”行动的
目的。为此他必须亲自领导皇家空军轰炸机部队和美国空军第八航空队。他
和马歇尔讨论局势,并指出,他认为哈里斯和斯帕茨,至少应当在发动进攻
之前有几个星期受他指挥。马歇尔对此虽表示同意,但并没有真正的落实。
“霸王”行动主要是在法国的领土上进行,着想取得这一战役的胜利,
必须得到戴高乐的有力支持和法国人民的配合。为此,艾森豪威尔又于1 月
12 日,前往白宫拜访了罗斯福。他看到总统患流感,躺在床上。他们谈了两
个小时,主要是关于法国和德国的事情。他看到华盛顿对戴高乐的态度,使
他感到不安。就在离开阿尔及尔之前,艾森豪威尔曾与戴高乐举行了一次被
称为“求爱”的会见。艾森豪威尔对戴高乐说:“我必须得到你的帮助,我
来就是为了请求你的支持。”戴高乐说:“好极了!你真是个男子汉!因为
你知道如何说‘我错了’。”在艾森豪威尔心中想的是法国抵抗运动。他指
望抵抗运动在预定发动进攻之日进行破坏活动,提供德军的情报。他知道,
抵抗运动只听戴高乐的。史密斯和戴高乐曾拟订出一份协定,抵抗运动将接
受盟军司令的领导,而艾森豪威尔则答应法国部队参加解放巴黎的战斗,和
由法国全国解放委员会负责管理法国解放区的民政事务。
然而,令人沮丧的是,艾森豪威尔发现白宫并不愿和戴高乐打交道。罗
斯福顽固地认为:“法国人民不会服从戴高乐,把戴高乐强加于法国人民的
任何企图会引起内战。”艾克认为总统的态度是不现实的,他很有礼貌地把
这意见告诉总统,可是罗斯福不为所动。艾森豪威尔后来说,由于盟国,特
别是罗斯福对戴高乐所采取的错误政策而造成的困难,是他在预定发起进攻
之前不得不面临的“最使他伤脑筋”的问题之一。
与其说回国休假,不如说是同有关方面运筹“霸王”行动的问题。但使
他遗憾的是,虽然到处奔波,有些重要问题并没有得到妥善、满意的解决。
玛咪对她的丈夫一心扑在“霸王”行动上,又急于返回伦敦,只有很少时间
和她在一起而感到不悦。看着他收拾行装,又要作长期的离别,她的心几乎
碎了。她说:“艾克,战争打完了就回来,我经受不起再次离开你。”一个
星期后,艾森豪威尔写信给她:“尽管情况似乎有点恼人,但是我觉得回家
还是很高兴的事。我认为,这正是因为我们分离时间太长。可是我们还没有
来得及真正亲热,我却又要登上旅途,不过我的结论是:这次回家还是很有
收获!”
一回到伦敦,艾森豪威尔就为“霸王”战役的一些问题所纠缠,但最伤
脑筋的是,盟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在战略问题上仍不能取得一致意见。他们对
于罗马陷落后,在地中海采取什么行动有很大的分歧。英国想在亚得里亚海
发动一次两栖进攻,从右面打击;美国则赞成在法国南部的里昂湾,从左面
打击,美国人认为,从左面打击可以绕过阿尔卑斯山,使部队可以从地中海
通过罗纳河谷向德国进军,而在东面,在亚得里亚海,只会遇到更多的山地。
“铁砧”行动将从两方面直接支援“霸王”行动,既把德军牵制在法国南部,
又打开马赛港,使盟国远征军得到极其需要的后勤支援,而且可使更多的美
军和法军参加解放法国的战斗。但是,艾森豪威尔作为盟国远征军总司令,
他最关心的是保证“霸王”行动的成功。他提醒马歇尔:“从铁砧预定发起
进攻日期到该日之后的60 天内,这个行动将把盟国可能投入的一切人力物力
都吸收进去。”最后马歇尔经多次和英国人商量,在4 月份同意推迟“铁砧”
行动,从而把地中海的登陆艇抽出来,供“霸王”行动使用,满足了艾森豪
威尔的要求。
空军的指挥问题,仍是艾森豪威尔和英国人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在这
一场争论中,马歇尔支持艾克;而丘吉尔则支持哈里斯等人。艾森豪威尔向
首相施加压力。最后丘吉尔提出一个折衷方案,轰炸部队“配属于”盟国远
征军最高司令部执行某些具体任务,但是最高司令部的飞行计划要得到盟国
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批准。艾森豪威尔强烈反对,并且拒绝一切不能完全指挥
轰炸机部队和美国战略空军的作战行动。如果他的上级扣住轰炸机不放,拒
绝把全部力量投入“霸王”行动,艾森豪威尔对丘吉尔说,他就“干脆回家”,
这样一来,英国人又作了些让步,答应给艾森豪威尔以“监督”轰炸机部队
的权力。马歇尔建议把“监督”改为“指挥”。英国人不接受。3 月22 日,
艾森豪威尔通知盟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如果问题不能立即得到解决,他就请
求解除他的指挥职务。丘吉尔把艾森豪威尔的观点带到英国战时内阁会议
上。他雄辩地谈到艾森豪威尔的沉重负担,不要再给他增加压力。可是,他
又说,他从没有想到空军为了掩护登陆部队,要对法国北部德军阵地以及防
区实行狂轰滥炸,这样法国人民将遭受重大损失。于是,他要把这一问题留
给罗斯福去解决。最后罗斯福答道,军事上的考虑必须是首要的。这样一来,
艾森豪威尔将按照总统的意见去办。
在紧张备战中,艾森豪威尔的工作十分繁忙,他在伦敦居住经常受到打
扰,因为丘吉尔,美国大使和其他“重要人物”觉得可以随便在什么时候打
电话找他,而且总部的工作人员觉得伦敦夜生活的诱惑很难抵挡。为了排除
干扰,2 月份艾森豪威尔把总部迁到郊区的布歇公园。这里比较清静,他可
以很好地工作、思考和休息,有时也可打一两场高尔夫球和阅读“西部”小
说而不会受到打扰,甚至可以单独同凯亲热一番。
“霸王”行动是直接对敌人有准备设防阵地进行直接的正面攻击。德军
战线,或称为“大西洋壁垒”,是连成一气的。德军占有压倒优势的兵力和
便利的陆地交通线,所以艾森豪威尔的部队不能希望去压倒他们。艾森豪威
尔的有利方面是有制空仅和制海权,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炮火相比,这次盟
军轰炸机和军舰可以以更大的规模轰击敌人的战壕。他们还准备集中兵力,
采取重点突破的办法,尽快在诺曼底登陆。
为了赢得这一战役的胜利,作为数百万大军的统帅,必须知己知彼,必
须统筹兼顾。只有他的操心是没完没了的,只有他承担着指挥的沉重的负荷。
他的联络副官布彻在5 月12 日写道:“艾克看上去精疲力尽,疲惫不堪,他
显得过度劳累。自从我和他一起工作以来,他现在看上去比任何时候都更加
衰老。随着预定发起进攻日期的临近,每天都出现数不清的问题——有许多
是没有解决的,有些是不可能解决的——他的身体状况将会变得更坏。”但
是布彻认为,最后一切都不会成问题,艾森豪成尔能够经得住。“幸亏他有
一种能力,好好地睡上一个晚上,就恢复过来了。”
艾森豪威尔在写给妻子玛咪的一封信中,表达了临战之前他深藏在内心
的一些感情。他憎恨战争,不愿意把士兵派去送死。他告诉玛咪:“我多希
望这场残酷战争很快结束。”在空战中的伤亡已经是够大的了,而当“霸王”
行动开始时,伤亡将更大。计算人员的损失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情”。想
到“多少年轻人与世永别”,就使他沮丧。虽然他锻炼出了一副“铁石心肠”,
但是他绝不能“看不到这样的事实:发回家的消息,给全国各地的家庭带来
痛苦和不幸。母亲、父亲、兄弟、姐妹、妻子和朋友们难于保持轻松的达观
态度和对世事永恒公正的信念。战争要求人们具有真正坚强的性格,不仅要
求英勇奋战的士兵们,而且要求必须牺牲他们最优秀的成员的各个家庭”。
随着战役的临近,艾森豪威尔的工作更加忙碌了。他号召将士们加紧训
练,作好战备。他说:“战备工作多一分,将来的牺牲和损失就少一分。”
他在预定发起进攻之前,花了很多时间到现场去视察部队。他要让尽可能多
的士兵见到他。他设法亲自和成千上万的士兵谈话。从2 月1 日到6 月1 日,
这四个月内,他视察了26 个师、24 个机场、5 艘战舰和无数的仓库、工场、
医院以及其他设施。他会让士兵们在他作筒短讲话时,不按队列聚集在他的
周围,然后绕场一周和他们握手。
1944 年春,艾森豪威尔在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向即将毕业、出发
上前线的军官们发表了即席演说。他谈到有关的重大问题,他使每一个人认
识到,他们自己的幸福、美好的生活,直接与“霸王”行动的成功联系在一
起。他要他们记住桑德赫斯特的伟大传统。他告诉这些新任命的军官们,必
须像父亲一样对待他们的士兵,即使这些士兵的年龄比他们大两倍;他们必
须为士兵们排忧解难,在士兵们有越轨行为时,不要冷淡他们。在回到他所
喜欢谈的题目时,他说,连队必须像一个大家庭,而他们是一家之长,必须
保证部队紧密团结、顽强、训练有素、装备良好,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为了领导这些士兵,艾森豪威尔需要50 多个师一级的指挥官。他不插
手英国或加拿大的将军们的挑选,但是他坚持要由他挑选美国将军。他认为
师一级的指挥在战争中是最重要的。在他看来,这个位置比军或集团军一级
的指挥,负有更大的责任,更能有所作为。师是能够作为一个单位作战的,
是指挥官能够施加其个人性格影响的最大建制单位,是士兵们能够认为是自
己的部队的最大组织。艾森豪威尔希望他的指挥人员尽可能有作战经验,但
是要得到这样的人是不容易的,因为美军大部分成员都还没有参加过战斗。
因此,他选拔军官的原则,首先要忠于反法西斯战争事业,具有英勇顽强的
战斗精神;第二,要有较好的组织才能和指挥才能;第三,要身先士卒,发
挥战斗模范作用。由于艾森豪威尔的热心推荐,马歇尔推选布雷德利为美国
第一集团军司令。艾森豪威尔挑选巴顿为后续部队的第三集团军司令。这些
将领英勇善战,在“霸王”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 月15 日,艾森豪威尔手下的司令官们在古老的圣·保罗学校开会,也
是战前动员。圣·保罗学校在韦斯特·肯辛顿,是蒙哥马利的第二十一集团
军群的总部所在地。这是一个隆重的、但规模不大的会议。盟国远征军最高
司令部发出精致的正式请帖。出席会议的有英王、首相、元帅和其他显要。
艾森豪威尔致简短的欢迎词,接着由地面部队司令蒙哥马利主持会议。
蒙哥马利向出席会议的指挥员们介绍了阵前敌军的情况。他一开始就提
醒大家这样一个问题,德国人在法国有赫赫有名的隆美尔元帅指挥的60 个
师,其中10 个是装甲师。蒙哥马利称他的敌手是“一位精力充沛和意志坚强
的司令官。自从他在1944 年1 月份到职以来,情况起了很大变化。他最擅长
发动破坏性攻击,他的专长是搞破坏,他对每一个战役都经过了精心布置,
决不打无准备之仗。他将竭尽全力把他的坦克部队尽量靠前,阻止我们坦克
登陆”。
“敌人认为,通过设置水力障碍物,固定的海岸防御工事和广泛的加强
据守的战壕体系,可以将盟军遏止在滩头上。然后,隆美尔把他的增援部队
调上来。”蒙哥马利说,隆美尔在这方面的能力是非常强的。据他估计,隆
美尔第二天可能将9 个师投入争夺诺曼底的战斗,而到第三天,将投入13
个师,到预定发起进攻日之后的第六天,隆美尔将以全部10 个装甲师进行反
攻。与此相比,盟国远征军部队的集结是非常缓慢的,因此德国人期待着把
“霸王”行动的部队赶回海里去。
“尽管有这些暗淡的前景,但是,我们对夺取这一战役的胜利,具有充
分的信心。”蒙哥马利说,“突击滩头我们已经作了充分的准备,在预定发
起进攻的当天就深入内地,到处开花并迫使战斗向着对我们有利的方面发
展。在第一天有可能深入内地32 英里抵达法菜士,并派遣装甲纵队迅速向卡
昂挺进。因为这样一来将打乱敌人的计划,在我们集结兵力时,使敌人不能
接近。我军必须迅速抢占空间,并在内地牢牢站稳脚跟,然后沿着海岸向塞
纳河推进。”
蒙哥马利讲话后,英王作了简短的讲话。接着丘吉尔要大家“按照开始
缓慢但结束迅速的时间安排进行”。他说,勇敢、智慧和坚定是人类的优秀
品质,比武器装备更为重要。
这次会议进一步鼓起了将士们的勇气,驱散了丘吉尔长期以来的疑虑。
1944 年初,丘吉尔还怀疑横渡海峡的进攻是否明智。有一次他对艾森豪威尔
说:“当我想起诺曼底的滩头上挤满了英美两国优秀的青年时,我产生了怀
疑..我产生了怀疑。”5 月初,艾森豪威尔与丘吉尔共进午餐。他们分手
的时候,丘吉尔首相变得感情激动起来。他含着眼泪说:“我和你一起把这
件事做到底;如果失败了,我们一起下台。”但是,圣·保罗会议后,丘吉
尔告诉艾森豪威尔:“我对这一事业正变得坚定起来。”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第十四章横渡英吉利海峡
横渡海峡创奇迹,三军备战比高低;
天兵海将歼穷寇,试看天下谁能敌。
横渡英吉利海峡,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两栖作战。随着日期的
临近,各种工作都在紧张地进行。
关于登陆地点,艾森豪威尔和他的参谋部曾和有关方面进行了反复的商
量和比较。当时,在法国西北部有三处比较合适的登陆地区,即康坦丁半岛、
诺曼底和加莱地区,为了选择最佳方案,参谋情报人员曾多次深入现场进行
勘察。从康坦丁半岛登陆虽易成功,但该岛地形狭窄,登陆后不易展开兵力
向纵深发展。加莱地区距英国海岸最近点只有33 公里,有其登陆的有利条
件,但该地区距英国海港较远,运送人员和物资不便,同时又是德军重点设
防地区,登陆必遭激烈抵抗。加之这一地区缺乏内陆通道,即使登陆成功,
也不易向纵深发展。诺曼底地区与前两个地区相比,登陆条件优越得多。这
里沿海地势开阔,可同时展开26 个师至30 个师,距英国西南海岸的各大港
口较近,便于输送部队和物资,德军在这里兵力薄弱,登陆容易成功,这里
虽然缺乏良港,但可用人造港补救。因此,艾森豪威尔在权衡利弊之后,决
定把在法国西北部登陆地区选在诺曼底。
为了确保在诺曼底登陆成功,盟军已在英国南部地区集结了大量兵员和
各种物资。到1944 年6 月开战前夕,盟军已准备好了大量的军队、飞机和舰
只等,计有39 个师,美国还有四五十个师正源源不断地运来。各种飞机13000
多架,战列舰6 艘,低舷重炮舰2 艘,巡洋舰22 艘,驱逐舰93 艘,小型战
斗舰159 艘,扫雷艇255 艘,各种类型的登陆艇1000 多艘,连同运输舰只船
舶共达6000 多艘。总之,盟国陆海空三军及后勤人员总数是287 万人。
在登陆前夕的一周内,盟国空军对敌人最重要的交通线中心进行了密集
轰炸,炸毁了82 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铁路枢纽,这就使德国人无法迅速调配后
备队和向告急的地区派出增援部队。在普利茅斯、波特兰、朴次茅斯,以及
英国的许多其他大小港口,登陆艇准备开始作战。看来,为保证登陆成功的
一切都已考虑周全。用艾森豪威尔的话来说:“强大的军队像卷着的弹簧一
样绷得紧紧的,等待着释放它的能量和飞越英吉利海峡的时刻到来。”
但是,可以干预事件进程的有一个无法控制的因素——天气。因此艾森
豪威尔从3 月开始就进行了独特的登陆演习。每星期一他从气象站收到本周
星期三的预报。最高司令官在收到必需的情况后,既向空军司令、海军司令,
也向其他军事服务人员征求意见,假如在星期三登陆,天气对他们的行动计
划要作哪些修改。到了5 月,考虑到天气预报情况,对横渡英吉利海峡和进
行登陆的行动应作哪些必要的修改。他们就此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这种经
验远不能令人相信会获得成功。它再次证明了,这种预报工作远远不够十全
十美。
天有不测风云。天气是无法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上计划最完善的
战役,最后都取决于变化无常的风向和海浪。潮汐和月亮的条件是可以预测
的,但风暴却不可能。从一开始,每一个人都指望在预定发起进攻之日,能
有起码可以通得过的天气。没有准备应急计划。艾森豪威尔在他的日记中写
道,他倾向于不管天气如何,都按计划进行,而条件如变得确实很坏,则进
攻可能失败。在大风中摇晃的登陆艇可能在没有靠岸前沉没;或者部队被浪
涛卷上海滩,士兵因晕船而不能有效地进行战斗;盟军将不能利用空中优势
来掩护滩头阵地。如果“霸王”行动失败,将要另外用好几个月的时间来计
划和发动另一次战役,这在1944 年是不可能的。
从6 月1 日至5 日,在每一次的指挥官会议上,因作出令人万分苦恼的
决定使艾森豪威尔感到困扰。一种使人焦虑的低气压笼罩着海岛,实施空中
行动的条件突然恶化。阴沉的云层密布,大风掀起了英吉利海峡的巨浪。尽
管如此,艾森豪威尔在6 月2 日仍下令低速攻击舰起航。第二天,天气预报
的消息仍很糟糕。凯·萨默斯比在她的日记中写道:“艾森豪威尔的心情非
常忧郁,他延缓作出最后决定。”
6 月3 日夜晚,艾森豪威尔在索斯威克别墅的餐厅会见他的司令官们和
皇家空军斯泰格上校,后者是艾森豪威尔的主要气象情报人员。斯泰格带来
不好的消息,气象方面高压情况在消失,出现低压。6 月5 日的天气将是阴
有暴风雨,云层0 至500 英尺,风力5 级。更糟糕的是,天气在很快恶化,
因而24 小时以上的预报是非常不可靠的。要作出最后的决定还为时太早,但
必须把命令下达给运送布雷德利的部队到奥马哈和犹他滩头的美国海军,因
为他们的航程最远。
第二天早晨,十分寒冷,云层越来越低。凯·萨默斯比在记事本上写道:
“气候没有好的变化。数千艘各型船只早已入海,现在又不得不被召回。特
德在指挥官们的特别会议上说,天气太坏,空中援助有困难。海军将领拉姆
齐的态度是模棱两可的。蒙哥马利再一次主张马上动手。艾森豪威尔却又一
次拒绝铤而走险。他乘车回到了自己的野外居室,阅读起星期日的报纸和最
新的西部小说,借以转移和缓和自己的焦急心情。到了下午,港湾又开始被
返回的舰艇挤得满满的。没有一个人把进攻又被推迟的事通知空军指挥官斯
巴茨,尽管情报处长马洛里曾答应过他,万一发生这种情况,就亲自打电话
告诉他。”
6 月3 日凌晨,布雷德利将军乘车从他在布里斯托尔的指挥部来到朴次
茅斯,并见到了柯林斯将军。柯林斯的第七军团计划在卡朗敦附近的犹他滩
头登陆。一艘专用汽艇把他俩送到了海军少将柯克的指挥舰——“奥克斯塔”
巡洋舰上,布雷德利冷静沉着,谨慎小心,逻辑性强,富有自信心。
与此同时,乔治·巴顿将军也来到朴次茅斯。他看来更镇静自若,不为
天气所困扰,对登陆充满信心。此人身材略显细长,皮肤晒得黝黑。由史汀
生陆军部长派往英国报告登陆欧洲战役情况的上校w·H·S·赖特,在布里
斯托尔的一个晚上,用了很长时间同布雷德利一起仔细地观察了巴顿将军的
举止。赖特在报告中说:“巴顿给人的印象是:能驾驭自己时间,但却动辄
大发脾气、任意训人,对自己的言行缺乏严格的控制。”
就在前两天,巴顿继打士兵之后,又陷入不愉快的事情之中。在布里斯
托尔讲话时,他公开讲出了显然在为数不多的几个英美将军中间不止一次讨
论过的话题。这位将军直截了当地说:“战后不列颠和美国将统治世界。”
翌日,这位武夫的话被刊登在英美所有中央报纸的第一版上。最高司令官怒
不可遏。艾森豪威尔绝对禁止巴顿会见记者和对报界发表谈话。巴顿郑重地
允诺服从这个命令,并决心“修正”错误。他告诉记者说,在他所指的“统
治世界的大国中”也有俄国,巴顿在世界政治中的“操练”,在外交上惹出
了麻烦。
在焦躁不安的期待中,盟国远征军是箭在弦上。6 月4 日,星期天,上
午4 时30 分,艾森豪威尔在索斯威克别墅会见他的部下。斯泰格说,海上情
况将比预期的略为好转,但是,阴天使空军不能出动。蒙哥马利仍然坚持说,
无论怎样都应当干下去。艾森豪威尔指出,“霸王”行动是由并不占压倒优
势的地面部队来进行的。这次战役之所以可行,只是由于盟军的空中优势。
如果没有这一有利条件,登陆是太冒险了。他问在场的人是否有不同意的。
当没有人表示反对时,他宣布推迟24 小时。
6 月4 日那天晚上,艾森豪威尔在索斯威克别墅餐厅再次和蒙哥马利、
特德、史密斯、拉姆齐、斯特朗等高级军官会晤。这个餐厅很大,一边放着
一张大桌子,另一边放着安乐椅。墙上挂着一张巨大的英国南部和诺曼底的
地图,上面满是大头针、箭头和标出盟军和德军位置的其他符号。面对着风
雨交加的天气,军官们懒洋洋地靠在安乐椅上,喝着咖啡闲谈着,斯泰格上
校约在9 时30 分带着最新的气象报告走进来。他说:“天气出现转机!”斯
特朗将军回忆说,大家对他的预报“发出一阵欢呼声。从来没有见过将军们
这样高兴地欢呼”!斯泰格继续说,正在下着的倾盆大雨,将在两三个小时
内停止,接着是36 小时好转的天气,风力中等。虽然受到云层的妨碍,但轰
炸机和战斗机可以在6 月5 日至6 日间的星期一晚间出动。情报处长马洛里
评论道,这看来对空军只是一个较好一些的夜晚。特德叼着烟斗,用力喷出
一口烟同意说,使用重型和中型轰炸机是危险的。艾森豪威尔针锋相对地指
出,盟军可以派出大批战斗轰炸机!
这的确是个千载难逢的时机!然而,风云莫测,艾森豪威尔无论作出什
么决定都是有风险的。他背着手,低着头,在房间里踱步。突然间他抬起头
来,盯住参谋长史密斯。史密斯说:“这是一场赌博,但这是一场可能最好
的赌博。”艾森豪威尔同意地点点头。他接着又问蒙哥马利:“星期二不进
行,你认为怎样?”蒙哥马利挺起身子,盯着艾森豪威尔的眼睛答道:“我
说要干!”然而空军司令特德再次表示这是危险的。最后艾森豪威尔收住脚
步,环顾一下他的司令官们说:“问题是你们能把这一战役在树梢上挂多长
时间!”这时,史密斯作为艾森豪威尔的参谋长,深深理解“完全知道成败
取决于他个人决定的一位司令官,在作出重大决策时的孤独和寂寞”。窗外
风雨交加,似乎根本不可能进行这次战役。艾森豪威尔冷静地衡量着各个方
案,到晚上9 时45 分时,他说:“我确信必须下达命令。好,让我们干!”
接着,艾森豪威尔就以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的名义,向全军发出了如
下的《进军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