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企业管理经典案例

_4 哈特雷(美)
  宝洁在世界各地开展业务前,必定先对消费者、市场进行调研。研究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起点,为品牌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为一间跨国公司,宝洁把不同国家拥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比较。对于洗衣产品和洗发护发产品等全球性产品品类,公司不仅力争满足全球消费者的共同需要,也尽力满足具体市场的独特需求。
  宝洁首先是一家研究与开发公司。正如宝洁公司董事长白波先生所说:“研究与开发是公司业务的生命线”。 1995年10月18日,美国总统克林顿授予宝洁公司国家技术奖章。这是美国为技术成果卓著者所颁发的最高奖励。这个奖章充分肯定了宝洁公司在不断创新,改善世界各地 亿万消费者生活质量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在获奖证书中着重提到了宝洁的六项创 新产品:二合一洗发水、超强保护型妇女卫生巾、去牙垢牙膏、人造纤维餐巾、带活性漂白剂的洗涤剂、超薄纸尿片。
  宝洁公司很早就意识到技术先进性对开发新产品、改进原有产品的重要性。1890年,宝洁公司在辛辛那提的IVORYDALE厂建立了一个分析实验室,研究如何改进肥皂的生产工艺。它是美国历史上由公司建立的最早的实验室之一。对研究和产品开发的不懈追求带来了公司历史上大量的创新产品。除上面提到的六项获得国家技术奖章的产品外, 宝洁的创新产品还有很多。下表所列的只是宝洁数年来研究与开发成果中的少数几例: 
  1879年象牙(Ivory)第一种集温和与洗涤效果于一体的多用途香皂 
  1911年Crisco第一种纯植物性烘焙油
  1946年 汰渍(Tide)第一种高效合成洗涤剂
  1955年佳洁士(Crest)第一种含氟、并经临床证实能预防龋齿的牙膏
  1956年Comet第一种具有漂白作用的清洁剂
  1956年Duncan Hines第一种制作柔软蛋糕的混合物
  1961年海飞丝(Head & Shoulders) 第一种去头屑的洗发水
  1961年帮宝适(Pampers)第一种价格适当,可大量上市的一次性
  1967年碧浪(Ariel)第一个加酶洗涤剂系列
  1968年品客(Pringles)第一种可再密封性的罐装薯
  1972年 Bounce第一种加干燥剂的织物柔顺剂
  1972年 Dawn第一种去油脂力极强的餐具洗涤剂
  1984年 液体汰渍、碧浪、Vizir第一种液体洗涤剂,其去污力不亚于粉状洗涤剂
  实际上,公司向新产品领域的拓展也是在原有技术领域不断研究、开发的结果。除了开发新产品,开拓新领域,宝洁每年对产品都要进行改进和升级。例如汰渍品牌,在1946年推出后,到目前为止已改进了60多次。创新是一种能力,它体现了先进技术同消费者最新需求的结合。在宝洁,研究开发部的工作是与整体业务运作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绝不是一个孤立运作的部门。每个业务机构都设有自己的产品开发部门。研究开发部与市场部、市场研究部一起开展调研,了解消费者的需求。研究开发部的一个分支-产品开发组负责把消费者和市场部的意见同先进的技术结合在一起。研究开发部协同市场部,与公司领导层一起,共同为公司每个业务领域确立战略发展方向。创新意味着建立全球技术科研网络。
  宝洁分布于全球的18个研究开发中心雇佣了超过 8,300名的研究人员。他们来自600多所不同的大学及研究机构。亚洲、拉丁美洲、欧洲和北美的科学家通过这个庞大的科研网络分享最新的技术和成功的经验,不断开发品质卓越的产品。创新是永无止境的追求。 宝洁每年用于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投资超过17亿美元。这种投资带来了回报,公司每年申请近20,000项专利,使宝洁成为世界上最具创新实力的公司之一。宝洁在进入中国不久,就在广州建立了黄埔技术中心,为洗衣产品和口腔护理产品提供技术支持。在过去的几年里,黄埔技术中心为产品开发和公司总体业务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黄埔技术中心,不仅有来自中国大学的优秀毕业生,而且还有来自其他亚洲国家(日本、菲律宾、印度)以及美国和欧洲的科学家。这个多元化的团队对 中国消费者在家居洗衣和口腔护理方面的需求具有深入的了解,并把对消费者的这种 深入了解与世界一流的技术结合,不断创新和改进碧浪、汰渍和佳洁士等品牌。
  1998年4月15日,位于北京清华园的北京宝洁技术有限公司成立。这是宝洁在全球的第18所技术中心,也是在中国的第二所技术中心。它的目标是成为支持宝洁在中国、亚洲其他地区、以及世界其他地区产品开发的一流技术中心。北京技术中心的一个主要任务是与中国各高等科研机构、理工科及医科大学建立紧密和卓有成效的策略伙伴联系。例如,北京技术中心分别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提供赞助基金,开展各项教学、科研和合作项目。另外,还在北京技术中心里成立了佳洁士口腔研究院,支持中国的口腔保健研究。创新有赖于优秀的人才。宝洁通过在全中国各高校招聘优秀毕业生,对员工进行在岗培训,或送到国外进行培训,建立起一支高效的科研队伍。 产品的创新只是中国宝洁创新工作的一部分。汰渍广告创意、农村业务发展项目、佳洁士全国口腔保健教育活动、洗衣粉用“塑料外包装”取代原来的纸箱包装等项目都体现了中国宝洁在各领域的创新精神。
  建立和发展合作伙伴关系。 宝洁的原则是,以尽可能低的价格为消费者提供最佳质量的产品,并在在业务的各个领域寻找机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把双方的优势相结合。
  同供应商协作。通过吸收原材料供应商的知识和创造力,提高公司自身的专业水平。在很多情况下,原材料供应商在开发新产品成份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而这些新成份是重大产品革新的基础。
  同客户联盟。宝洁客户业务发展部为客户提供公司所拥有的专业技能。宝洁向全球10,000多家客户派遣来自财务、后勤储运、市场、产品开发、人力资源和信息管理系统的17,000名专家。
  与其他机构合作。宝洁同上百个专业协会、教育学院和政府机构合作,通过世界牙医学会这样的组织支持全球健康教育项目。同政府部门,譬如菲律宾卫生部,一同加强公共卫生。还与哥伦比亚大学妇女健康中心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药物研究。在中国,公司在自身获得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合作伙伴的共同繁荣。
  十年来,宝洁在业务的各个领域奉行“双赢”策略,与合作伙伴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实现共同成功。公司利用全球技术网络,与供应商一起分享宝洁的专业知识、系统及技能。供应商从而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与技术帮助,公司通过与他们的密切合作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能够以更适当的价格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 公司开办商业培训课程,使分销商掌握更为专业的商业运作知识 公司还通过建立“分销商生意系统/高效分销商补货系统”(DBS/EDR)来帮助分销商优化订货、收款和库存管理的流程。公司的分销体系也因此成为一个科学和强大的网络。例如,一些分销商在安装了这一系统后,库存周期比原来降低了80%,客户服务水平提高了30%。 现在,宝洁正着手进行“分销商生意系统/高效分销商补货系统”(DBS/EDR)的全面升级。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宝洁奠定了发展的坚实基础。
  做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公民是宝洁公司对社会的承诺。1952年,公司建立了“宝洁基金”。今天,宝洁公司和宝洁基金会每年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捐款都超过了5千万美元,不断向有需要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天灾人祸发生在哪里,公司的关心和援助就出现在哪里。宝洁还支持文化艺术事业。尤其支持教育事业,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院宝洁公司都给予高度的重视。宝洁设在世界各地的公司都向当地的社区投入了宝洁的资源。
  在中国,到1999年为止,宝洁公司已累计向社会捐助四千多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发展教育、健康、城建、环保、助残及赈灾救济等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在1996至1998年间,宝洁共向希望工程累计捐款1200万元人民币,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兴建了70所希望小学。1997年还向春蕾计划捐款50万元,支持女童教育,帮助她们重返课堂。
  1998年4月,宝洁前任董事长来华访问期间,宝洁向清华大学捐款1,070万元人民币,引进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实验仪器,帮助完善学校的教学实验设施及用于承担宝洁与清华大学共同合作的科研项目。同时向教育部捐款700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持中、小学青春期健康教育。此外,宝洁公司还向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捐款150万元人民币,以保护国宝大熊猫。在不断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宝洁从未忘记公司宗旨中之要义:“让我们生活、工作所处的社会一起发展、一起繁荣”。
  中国宝洁的重要公益活动:
  关注教育事业:
  1996-1998年 向希望工程先后三次共捐款1200万元人民币,兴建70所希望小学。
  1997年11月  向“春雷计划”捐款50万元人民币以支持女童教育。
  1998年4月  向清华大学捐赠1070万元人民币,以支持该校的研究开发工作。
  1998年4月  捐款700万元人民币以促进全国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的长期实施。
  1998年5月   向北京大学捐赠100万元人民币,作为北大教师科技奖励基金。
  1999年10月  向中国科学院捐赠200万元人民币,用于奖励在科研及培养研究生方面做出贡献的教师。
  帮助灾区灾民:
  1991年   向华东水灾区捐款100万元人民币。
  1994年  向广东水灾区捐赠20万元人民币。
  1997年  向广东水灾区捐赠价值40万元人民币的宝洁产品,和15万元人民币的员工捐款。
  1998年  河北地震灾区捐款修建了一所希望小学。
  1998年  向全国性水灾捐赠100万元人民币。
  关心环境和珍稀动物保护:
  1997年9月  出资组织昆明小学生参与“汰渍为春城添新绿”植树活动。1998年4月  倡议发起了“熊猫爱心工程”并向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捐款150万元人民币旨在为保护频临灭绝的珍稀动物尽一份力量。
  1998年6月  纪念世界环境日,倡议发起了“美化家园大行动”。
  支持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
  1990年  为修建海珠广场人行天桥赞助40万元人民币。
  1991年  赞助第一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40万元人民币。
  1993年  向广州市交通建设基金捐赠60万元人民币。
  1994年  捐赠“远南”残疾人运动会50万元人民币。
  1995年   向广州轻工系统退休基金会捐赠80万人民币。
  1994-1998年   向北京大学登山队赞助130多万元人民币。
  1999年   向天津世界体操锦标赛赞助100万元人民币。
  2000年
  10月20日,宝洁公司帮宝适品牌向中国优生优育协会“摇篮工程”捐款200万人民币,共同发起“摇篮工程-婴幼儿互动保健ABC”项目。
  10月21日,宝洁公司舒肤佳品牌向卫生部捐资200万元人民币,支持卫生部“社区健康教育”活动。
康柏——激发灵感的科技
  康柏,仅有17年历史.1982年,美国康柏电脑公司成立。1983年,第一台便携式个人电脑问世,康柏初露锋芒。1985年创美国个人电脑销售额最高纪录,1994年以109亿美元的年销售额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供应商,其后几年一直居世界个人电脑销量榜首,并跻身《财富》100强企业之列。16年间,生机勃勃的康柏以杰出的产品品质和不断进取创新的企业精神,赢得了优势,在业界确立了领袖地位。
  1997至1998年,康柏完成了举世瞩目的企业合并,先后将天腾公司和DIGITAL公司融入康柏崭新的企业架构,这两次大规模的并购使康柏如虎添翼。全新登场的康柏汲取三家公司之精华为用户提供更理想的解决方案、更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以及服务和支持,还提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广泛的选择余地、更优异的产品性能和更大的自由度。全新康柏在企业实力、战略规划、组织结构、市场策略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革,拥有了全面满足用户计算需求的能力。
  “康柏是一家似乎每件事都做的正确的公司”——竞争对手如是说。
  康柏有着独到的管理方式,包括:
  一,一致同意原则,即重大决策需高级管理人员一致同意后才能定案,不能由董事长或首席执行官或总裁一人决定,这种方式使各分部在产品开发上具有发言权,避免了大的决策失误。此外,公司坚持严格的财务管理和预测制度。
  二,倚重经销商与之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康柏不建立自己庞大的营销队伍,把销售和售后服务权留给了经销商,从而避免与它们之间的剧烈竞争,这使经销商更愿经销康柏公司的产品,对于经销商在广告、人员的培训和物质刺激等方面的开支,康柏公司按比例承担一部分,但公司从不给予优惠折扣。
  三,坚持以科技开发为基础,努力在最短时间内研制、生产并推销新产品,一旦一种产品开发计划获得批准,康柏就同时动员所有力量进行开发;建立工厂、制定销售和分配计划,工程师同时进行改进设计。
  1994年七月,英国的《金融时报》刊文介绍康柏公司改善经营的六点作法:第一,行动迅速,在问题刚一露头时就设法解决它。第二,出色的集体管理。董事长不享有特权,除首席执行官外,所有董事均来自公司以外。第三,适当削减成本,以提高生产效率并努力增加收入。第四,以适当成本制造能够充分利用市场有利条件的产品,进而以有竞争力的方式给这些产品定价。第五,变以产品为中心为以客户为中心,扩大营销活动,除经销出售外,还通过邮购、电话订购和百货商店出售。第六,制定雄心勃勃的战略目标,1992年公司开展创造有竞争力的产品运动,并以取得计算机市场领导地位为目标。
  康柏计算机公司目前拥有三个主要生产基地,其中一个在美国德克萨斯,另两个分别在英国的苏格兰和新加坡。在销售方面,公司在152个国家建立了一个拥有3800家零售商的销售网。康柏还在69个国家经营业务,公司的国外销售额约占其销售总额的50%以上。
  对于激发灵感的科技,康柏电脑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Michael Capellas认为:康柏的新使命是充分发挥康柏作为一支跨越Internet的统一力量的作用,改变客户Internet体验,在此基础上,康柏全新的战略是通过用前沿性访问设备极大地提高消费者的Internet体验、建立关键业务基础设施和与最佳解决方案伙伴合作,重新定义Internet访问方式,铺就新IT发展之路。
  越来越多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和专家已经指出:“传统业务Internet化”(Internet-enable Business Model)并不是Internet应用进步的终极目标,停留在传统业务层面的Internet应用并不能充分兑现人类社会的聪明才华。Internet应用发展的趋势是构建一个全新的Internet商业模式(Internet Business Model),实现最大化整和的资源与最低廉的成本。与传统业务Internet化截然不同的是,Internet商业环境是一个“Internet三维空间”,个人、家庭、企业、组织都是基于Internet世界完全整和的资源来沟通的,是三维立体的全接触,没有沟通方式与知识的界限,使人类创新活力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有价值的、稍纵即逝的灵感火花都将被迅速地转化为社会财富。
  “激发灵感的科技”强调在Internet与社会、用户的交汇之处,营造无限延伸、包罗万象的Internet网络前沿,这种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三维Internet应用模式"无疑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类灵感,实现社会的创新进步。
  在“激发灵感的科技”这面新旗帜下,全球信息技术旗舰级企业康柏电脑公司将借助蓬勃的创新实力、完整的Internet产品体系、丰富的网络计算解决方案和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突破现有Internet的局限,建设更坚固、更强大的Internet运行环境,为全球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Internet沟通能力,在Internet环境与用户接入的网络前沿提供全新的应用体验,从而使“灵感”--人类社会最宝贵的独有财富之一--能够在全方位的Internet商业环境中,源源不断、灵活高效地转化为创新价值,进而推动商业模式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雀 巢——全体工业界的典范
  雀巢公司年销售额达到477亿美元以上,其中的大约95%来自食品的销售,因此雀巢可谓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制造商,也是最大的跨国公司之一。公司以生产巧克力棒和速溶咖啡闻名遐迩,目前拥有适合当地市场与文化的丰富的产品系列。
  目前,雀巢在五大洲的60多哥国家中共建有400多家工厂,所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由总部领导下的约200多个部门完成。雀巢销售额的98%来自国外,因而被称为“最国际化的跨国集团”。
  19世纪中叶,瑞士的一个学者型食品技术人员享利·内斯特尔(Henri Nesti)发明了一种育儿用乳制品,即把果糖和营养剂加入奶粉中,是当时很优秀的育儿食品,但产量很少,内斯特尔仍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1865年,一位朋友告诉内斯特尔,由于婴儿喝了他的奶粉,都健康地成长起来,改变了婴儿不喝牛奶的习惯,为母亲们排了忧解了难。听到这一消息后,内斯特尔在1867年终于创立了育儿奶粉公司,以他的名字Nestle为其产品的品牌名称,并以鸟巢图案为商标图形。因为英文雀巢(Nest)与他的名字为同一词根,所以中文一并译为“雀巢”。实际上,内斯特尔(Nestle)英文的含义是“舒适安顿下来”和“依偎”;而雀巢图形自然会使人们联想到慈爱的母亲哺育婴儿的情景。因此,“雀巢”育儿奶粉的销路一直很好。
  1905年,雀巢育儿奶粉公司与美国人办的另一食品公司合并,取名雀巢英瑞炼乳公司;1949年为另一家瑞士公司购进,改为现名��雀巢食品公司。20世纪初,公司开始实行多样化生产,并在世界各地收购并建立企业,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食品制造商,其分支机构开设在美国、日本、德国等20多个国家已有1200多家工厂、商号,总部设在瑞士的韦维。公司1990年销售额达333亿美元,主要产品为速溶咖啡、炼乳、奶粉、婴儿食品、乳酪、巧克力制品、糖果、速饮茶等数10种。
  其中的雀巢咖啡销量最大,主要是因为产品质量过硬,再就是品牌名称使得消费者在饮用时也确实体会到“舒适”、“依偎”的感觉。1991年,据美国兰通公司的调查结果,雀巢咖啡这一品牌被列为世界10大著名品牌之一,其品牌价值1994年被确定为115.49亿美元。
  从总体看,似乎“雀巢”品牌唾手而来,并没有费多大力气。内斯特尔(Nesti)用自己的名字为品牌命名,但其名字在英文中却有“舒适安顿下来”和“依偎”的含义。由于其名字的特定含义,自然要与英文同一词根的“Nest”(雀巢)相联系,以雀巢图案作品牌图形,而这又会使人联系起待哺的婴儿、慈爱的母亲和健康营养的雀巢产品。可见,轻而易举而来的“雀巢”品牌不但具有其丰富的内涵,而且完全符合商标定位的基本要求。
  首先,“雀巢”作为品牌名称显著性就很强。虽然这一名词很一般,但往往人们所熟悉的事物才能加深人们的印象,才能产生很多联想,从而才贴近生活、贴近消费者。其次,一般中才体现出与众不同。人人都知道的“雀巢”,却只有内斯特尔使用在商标上,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公司代名词,树立和壮大了公司形象,从而就变成不一般了。再次,“雀巢”名称与“雀巢”图形的紧密结合,这在西方商标史上也是少见的。两者的紧密结合,可以使人们见图形而知名称,见名称而知其图形,是名符其实的组合品牌。最后,“雀巢”品牌定位充分体现了具体的功能定位和情感定位。
  功能定位的实质就是突出商品的新价值,强调与同类商品的不同之处及其优越性,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大利益。“雀巢”奶粉、咖啡具有“雀巢”的内涵和品质,带来了婴儿哺育后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众多消费者的“舒适”、“安逸”。情感定位则突出产品对消费者的象征意味,利用它唤起消费者同情、信任、爱等感情的共鸣,适应消费者或改变消费者的心理。“雀巢”品牌名称及图形所注入的情感及意象,树立了品牌和企业良好的形象。
  雀巢的成功自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中,模块组合营销战略的实施是一重要因素。公司设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的小都市贝贝(VEVEY)总部对生产工艺、品牌、质量控制及主要原材料作出了严格的规定。而行政权基本属于各国公司的主管,他们有权根据各国的要求,决定每种产品的最终形成。这意味着公司既要保持全面分散经营的方针,又要追求更大的一致性,为了达到这样的双重目的,必然要求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这是国际性经营和当地国家经营之间的平衡,也是国际传播和当地国家传播之间的平衡。如果没有按照统一基本方针、统一目标执行,没有考虑与之相关的所有因素,那么这种平衡将很容易受到破坏。
  为了正确贯彻新的方针告知分公司如何实施,雀巢公司提出了三个重要的文件。内容涉及公司战略和品牌的营销战略及产品呈现的细节。
  1、标签标准化(LABELLING STANDARDS),这只是一个指导性文件,它对标签设计组成的各种元素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如雀巢咖啡的标识、字体和所使用的颜色,以及各个细节相互间的比例关系。这个文件还列出了各种不同产品的标签图例,建议各分公司尽可能早的使用这些标签。
  2、包装设计手册(PACKAGE DESIGNMANUAL),这是一个更为灵活使用的文件,它提出了使用标准的各种不同方式。例如,包装使用的材料及包装的形式。
  3、最重要的文件是品牌化战略(BRANDING STRATEGY)。它包括了雀巢产品的营销原则、背景和战略品牌的主要特性的一些细节。这些主要特性包括:品牌个性;期望形象;与品牌联系的公司;其他两个文件涉及的视觉特征;以及品牌使用的开发等。
  雀巢公司的决策层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已使企业营销活动和组织机制由过去的“大块”结构变成了“模块”结构的事实,从而将其工作重点转向组合模块,实施模块组合营销。基于上述事实,我们把模块组合的战略定义为:将公司的营销部门划分成直接运作于市场的多个规模较小的经营业务部门,灵活运作于市场,及时做出应变决策,各经营业务部门虽具有独立性,但服从于企业的总战略。在雀巢公司的模块组合战略中,各分公司就是作为一个模块,独立运作于所在的市场,有权采取独特的策略,但又接受公司总部的协调。
  模块组合营销带给雀巢什么?
  模块组合营销带给雀巢的经营优势
  准确地把握并满足市场的需求
  目前市场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市场的划分越来越细和越来越个性化两个方面。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看,企业的盈利机会都是以消费需求为转移的,因此,消费需求的变化必然潜藏商机。雀巢公司在结构和组织上遵循“权限彻底分散”的原则。这也是雀巢公司里“市场大脑(Market Head)”所表达的就是想法要和市场实况连接在一起,采取的行动和手段都力求能合乎当地的需要和要求。正因为此,公司产品中仅雀巢咖啡就有100多个品种。各模块(分公司)基于自己的市场具有独立性,但又与其他模块相互联系,共同组成企业的“大块”结构。雀巢公司将其总市场分成各模块市场,每一模块市场由相应模块来负责,从而可以更准确的把握市场动态,提高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和满足。
  反应灵活
  不快则死,甚至可以说是新经济的黄金法则,是谁也不能违背的天条。在美国NASDAQ上市的200多家网络公司中,一份财经周刊调查说,其中的51家公司估计不久就要面临清盘。企业不快点往前冲,就会被快速淘汰出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信息和利用信息的状况是企业能否完成营销任务的重要条件。市场营销组织的设计应既有利于搜集信息,又有利于针对信息做出快速反应,雀巢公司的模块组合营销恰恰适应了这一要求。各模块具有独立运作于市场的能力,根据其模块市场的变化,在不影响企业总战略的条件下,有权进行适当的调整,采取恰当的策略。
  较强抗风险能力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将面临来自国内外的挑战,竞争日趋激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生存发展下去,须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现在企业多从竞争对手角度来考虑,进行企业联合、兼并,以加大企业实力和抗风险的能力。而雀巢的模块组合战略是从企业组织角度考虑抗风险能力的一条可选途径。模块组合强调各模块相对独立的运作于各自的市场,根据各自市场来自竞争者、顾客等方面的变化进行调整,而企业其他各部分可以无须调整,从而具有了灵活、应变、抗风险性。
  网络型组织结构
  长期以来,企业都是按照职能设置部门,按照管理幅度划分管理层,形成了金字塔型的管理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已越来越不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模块组合把企业的营销部门和经营业务部门划分为多个规模较小的经营业务部门并受总部统一管理,其结果是管理组织结构正在变“扁”变“瘦”,综合性管理部门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网络性的组织结构形成。传统的层级制组织形式的基本单元是在一定指挥链条上的层级,而网络制组织形式的基本单元是独立的经营单位。雀巢公司的模块组合营销,造就了网络型组织结构,也使雀巢公司具有了网络化的特点:一是用特殊的市场手段代替行政手段来联络各个经营单位之间及其与公司总部之间的关系。网络制组织结构中的市场关系是一种以资本投放为基础的包含产权转移、人员流动和较为稳定的商品买卖关系在内的全方位的市场关系。二是在组织结构网络的基础上形成了强大的虚拟功能。处于网络制组织结构中的每一个独立的经营实体都能以各种方式借用外部的资源,对外部的资源优势进行重新组合,创造出巨大的竞争优势。
  正确认识模块组合营销
  一些企业容易片面的认为,企业整体化市场营销与竞争会产生“航母”效率,因而热衷于整体运作。然而很多国外大公司看到,鉴于知识经济网络化、数字化的特点,应从“模块”的角度对企业重新审视。例如,杜邦公司是知名老牌企业,近年来公司大力进行营销机制的改革,完成了“模块组合”改组,将原有的五个公司经营业务部门外加石油和天然气营销业务部门划分成直接运作于市场的20个规模较小的经营业务部门,很快使杜邦公司由亏损转为高盈利企业。当然意识到模块组合的重要性,并不等于就能成功实施模块组合战略。以下从与整合营销、品牌战略及集团化战略关系的角度进一步说明,以期加深对模块组合的正确把握。
  模块组合战略是整合营销的创新
  整合营销力争做到企业“一个声音说话,一个面孔示人”,给消费者以统一的形象。整合营销强调,从消费者沟通的本质意义展开促销与营销活动,主张将广告、公关、直销等各种推广宣传工具有机的组合,以促成消费者最大程度的认识。模块组合营销并没有否定整合营销,只不过它更进一层,强调对具体的模块市场,根据消费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准确把握并满足消费者,同时又坚持整合的原则,以期获得最大的整合效益。
  模块组合亦有统一的品牌形象
  当今企业已进入品牌国际化竞争的年代,进行品牌营销可以扩大企业知名度,树立企业形象,建立与顾客的良好关系。模块组合战略是在企业统一品牌战略指导下进行的,企业各模块(经营业务部门)灵活运作于各自的市场,努力满足各模块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但他们之间并非散兵游勇的关系,其都是企业总体的一部分,为推销企业产品,宣传统一品牌形象而努力。
  模块组合并不否定集团化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动下,9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世界掀起的一股新的企业联合、兼并、收购浪潮,是企业集团化趋势的显著表现。企业进行强强联合、兼并或组建大的企业集团,是增强其实力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条件下,对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不失为一条良策。模块组合不应误解为把企业肢解为小的模块,从而得出与企业集团化相悖的结论。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可以进行模块组合,其与整合营销在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方面殊途同归。
  雀巢咖啡在诞生之初,曾因过分强调其工艺上的突破带来的便利性(速溶)而一度使销售产生危机。原因在于,许多家庭主妇不愿意接受这种让人觉得自己因为"偷懒"而使用的产品。那是1938年4月l日,雀巢公司开发的喷雾干燥咖啡粉末的工艺正式在瑞士投产,世上最早的速溶咖啡诞生了。很快地,雀巢咖啡便在法国、美国、英国及其他国家进行销售。
  如今,雀巢咖啡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中销售,每年的消耗量为17亿杯。尽管公司将近24%的营业额、110亿瑞士法郎来自饮品,然而雀巢并非只是一个速溶咖啡、果汁、矿泉水的制造商。1990年,雀巢公司的营业额为460亿瑞士法郎,而在1997年,头10个月的营业额就已高达569亿瑞士法郎,比去年同期增长217.5%。1994年底,雀巢被美国《金融世界》杂志评选为全球第三大价值最高的品牌,价值高达115.49亿美元,仅次于可口可乐和万宝路。它在各个事业领域的营业额分配是:饮品(23.6%)、麦片、牛奶和营养品(20%)、巧克力和糖果(16%)、烹饪制品(12.7%)、冷冻食品和冰淇淋(10.1%)、冷藏食品(8.9%)、宠物食品(4.5%)、药品和化妆品(3%)、其它制品和事业(1.1%)。它被誉为当今世界在消费性包装食品和饮料行业最为成功的经营者之一。
  雀巢的信条是“用第一流的设备生产高品质的产品”,而且其宣传从不夸大,因此其产品声誉卓著。公司拳头产品Nescafe速溶咖啡在二站期间成为美国前线士兵的主要饮品,美国两个工厂生产的速溶咖啡全部由美政府订购,根本无法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一段时间内Nescafe成为速溶咖啡的代名词。公司其他产品也都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无论这一产品是新推出的还是通过兼并接管的。在中国,雀巢于1990年投产奶粉及婴儿食品。产量从1990年的316吨猛增到1994年的l万吨,销售额达2亿美元,到2000年预计达7亿美元。
  雀巢咖啡的国际传播原则
  从消费者的观点看,国际品牌应该意味着一位旅行者在每个国家都能找到同样的产品组成、同样的类型。这就产生了一个疑问,雀巢咖啡是不是一个真正的国际品牌?事实上,雀巢咖啡这一品牌到处是一样的,标签上的图案也可能是一样的,但产品的类型,实际的组成和口味在各国却是不同的。雀巢咖啡有l00多个品种,它们的口味根据各国消费者的嗜好而改变,这使得旅行者很难识别产品。因此,或许把雀巢咖啡作为一种国际概念比把它作为一个国际品牌更为恰当,因为它所有基本元素的标准还都是一样的。
  就食品而言,采取根据各地的口味和偏好而生产产品的策略获得了极大成功,而遵循统一的国际策略往往是不可行的。雀巢咖啡就是一个最具说服力的例子。如同雀巢公司的经营理念所体现的,它在结构和组织上遵循"权限彻底分散"的原则。这也是雀巢公司里"市场头脑(Market Head)"说法所表达的--就是想法要和市场实况连结在一起,采取的行动和手段都力求能合乎当地的需要和要求。雀巢公司的主席兼首席执行长Helmut Maucher 先生强烈感受到:雀巢的各地公司能够最好地做出分析,判断公司在食品方面的各种产品如何适应当地的口味习惯和偏好,并兼顾到各国与食品相关的法规。
  然而,要使一个品牌成为市场的领导者,正如雀巢公司在欧洲的执行副总裁Ramon Masip所持的观点,必须成为一个"低成本的制造商"。一个公司要在营销和广告中取得更高的效率,就应该使它的产品与消费者之间信息沟通的方式更为一致和简化。例如在欧洲,方法之一就是在这样的定位下为整个欧洲开发一种新产品,而且使它在各国的包装和标签都完全一样。
  雀巢公司根据欧洲市场在未来更加一体化的趋势,就采取了这样的一种新策略:在尽力使新产品达到更大的一致性外,同时也接受品牌呈现在各地的细微差异。
  近几年,雀巢公司已采取了大量的措施,这反映在公司制定的长期计划中。计划的目标有:为雀巢公司最重要的战略品牌,如雀巢咖啡制定基本的传播战略;为这些战略品牌制定关于包装和标志符号的方针,以产生更大的一致性;通过减少为每个品牌效劳的广告代理商的数目,以提高同消费者沟通的效率和效力。
  雀巢技术有限公司是雀巢的一个独特的机构,负责为各运营部门提供有关食品和营养品方面的最新技术。机构中有研究员3000人次,他们在各个研究领域开展研究工作,研究内容包括原材料,影响刺激器官的特性诸如产品的形状、颜色、气味和质地以及消费者习惯。该机构旨在提供新产品,改进现有产品,再就是进行饮食方面的基础研究以了解复合食物的机理。该机构十分注意自身的发展,1987年在洛桑开设的研究和营养中心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食物研究实验室之一。该机构在十个国家共设有19个技术开发分部。1990年公司的研究开发经费为5。6亿瑞士法郎,占年销售额的比重达12%以上。
  雀巢公司的300多种产品(不仅是咖啡)在遍及61个国家的421个工厂中生产。公司设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的小都市贝贝(Vevey)的总部对生产工艺、品牌、质量控制及主要原材料作出了严格的规定,而行政权基本属于各国分公司的主管。他们有权根据各国的要求决定每种产品的最终形成。这意味着公司既要保持全面分散经营的方针,又要追求更大的一致性,为了达到这样的双重目的,必然要求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这是国际性经营和当地国家经营之间的平衡,也是国际传播和当地国家传播之间的平衡。如果没有按照同一基本方针、同一目标执行,没有考虑与之相关的所有因素,那么,这种平衡将很容易受到破坏。
  为了正确贯彻新的方针,告知分公司如何实施,雀巢公司提出了三个重要的文件,内容涉及公司战略品牌的营销战略及产品呈现的细节--
  □标签化标准(Labeling Standards)只是一个指导性文件,它对标签设计组成的各种元素做出了明确规定。如雀巢咖啡的标识、字体和所使用的颜色,以及各个细节相互间的比例关系。这个文件还列出了各种不同产品的标签图例,建议各分公司尽可能早地使用这些标签。
  □包装设计手册(Package Design Manual)是一个更为灵活使用的文件,它提出了使用标准的各种不同方式。例如包装使用的材料及包装的形式。
  □最重要的文件是品牌化战略(Branding Strategy)。它包括了雀巢产品的营销原则、背景和战略品牌的主要特性的一些细节。这些主要特性包括:品牌个性、期望形象、与品牌联系的公司、其它两个文件涉及的视觉特征、以及品牌使用的开发。
  雀巢咖啡的广告及代理商
  为了更好地实现品牌传播的一致性,雀巢公司早先就已决定大量减少它在全球的广告代理机构。现在,与公司密切合作的代理机构减少到了5个,分别是麦肯、智威汤逊、Pubilis Fcb、奥美以及灵狮,它们形成了一个国际广告代理机构网络。雀巢公司的总部为每个战略品牌指定了优先考虑的广告机构。有关雀巢咖啡优先考虑的公司是麦肯和智威汤逊。各地分公司可以从这些机构中作出自己的选择。实践表明,如果采用更集中的广告服务,效果将更加令人满意。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雀巢咖啡的广告经历了三个阶段:
  1.一开始,雀巢欣喜于工艺的突破给传统喝咖啡方式带来的革命,广告自然想到要强调因速溶而带来的便利性,却未曾料到这与许多家庭妇女的购买心理有悖--买速溶图方便?是否表明自己不够贤慧?这可不是男人期望的妻子形象。因为当时处于男尊女卑的三四十年代妇女缺乏自信,她们把照顾丈夫和孩子作为生活中的要务。随着时代的进步,妇女的解放,速溶咖啡这种既方便又能保持原味的优势终究大放了光彩。60年代进入日本市场,就立刻受到广大家庭主妇的欢迎,尤其对家里没有磨豆道具的家庭来说,更是喜爱。
  之后,当这种优势由于省时省力机器的逐步推广而被削弱时,再过分强调这种便利性显然不会有效了。
  2.于是,广告的重点转向表现产品的纯度、良好的口感和浓郁的芳香。因此,各国的分公司都采用了产品导向的广告,强调雀巢咖啡是"真正的咖啡"。这也与五六十年代普遍流行产品导向广告的大背景相一致。
  3.当人们逐渐认可"咖啡就是雀巢咖啡"后,雀巢咖啡广告的重点转变为生活型态导向,广告尤其注重与当地年轻人的生活型态相吻合。例如,在英国的广告中,雀巢金牌咖啡扮演了在一对恋人浪漫的爱情故事中一个促进他们感情发展的角色。
  1961年,雀巢咖啡进入日本市场时,当初采取的是产品导向的广告战略。电视广告首先打出"我就是雀巢咖啡"的口号,朴素明了,一时间反复在电视上出现,迅速赢得了知名度。之后,紧接着于1962年,根据日本消费者以多少粒咖啡豆煮一杯咖啡来表示咖啡浓度的习惯,开展了"43粒"的广告运动,可谓典型的USP(独特的销售主张)策略。广告片中唱着"雀巢咖啡,集43粒咖啡豆于一匙中,香醇的雀巢咖啡,大家的雀巢咖啡"。由于其旋律优美,竟变成了大街小巷的儿歌。
  雀巢咖啡(Nescafe)这个名称,用世界各种不同的语言来看,都给人一种明朗的印象,和消除紧张、压力的形象结合在一起(而在汉语中,"雀巢''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和"家"有强烈的相关性)。70年代在日本,"了解差异性的男人"的广告运动表达这样的概念:"雀巢金牌咖啡所具有的高格调形象,是经过磨炼后的'了解差异性的男人'所创造出来的"。广告营造了"雀巢咖啡让忙于工作的日本男人享受到刹那的丰富感"的气氛,至今让许多日本人印象深刻。
  雀巢咖啡在我国的广告战略可分为两个阶段。80年代早期,首先以"味道好极了"的朴实口号作面市介绍,劝说国人也品品西方的"茶道"。那时候,对于许多年轻人,与其说他们是品尝雀巢咖啡,还不如说他们是在悄悄体验一种渐渐流行开来的西方文化。"味道好极了"的运动持续了很多年。尽管其间广告片的创意翻新过很多次,但口号一直未变。它几乎成了80年代每个广告人津津乐道的成功范例。
  最近,雀巢咖啡投放了新版的系列电视广告,主题是"好的开始"。广告以长辈对小辈的关怀与支持为情感纽带,以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为主角等,表达雀巢咖啡帮助他们减轻工作压力,增强接受挑战的信心。
  这是在意识到90年代中国年轻一代的生活型态微妙变化后,雀巢公司作出的反应。
  当今的年轻人,他们渴望做自己的事,同时又保留传统的伦理理念;他们意识到与父辈之间的差异,但他们尊敬他们的家长;他们渴望独立,但并不疏远父母;虽然两代之间有代沟,但有更多的交流与理解;他们有强烈的事业心,但也要面对工作的压力和不断的挑战。这就是当今年轻人的生活型态!也成了雀巢咖啡“新的开始”广告的沟通基础。
  雀巢公司的市场领导者策略
  在维持本公司在本行业市场内的领先地位上,雀巢公司堪称成功的典范。它的成功并不局限于某一局部战场,而是着眼于整条“战线”上的胜利。下面,我们以雀巢公司在亚洲的出色表现,总结它雄踞市场领导地位的一贯原则。
  l.战略眼光与原则
  长期展望与持久毅力。雀巢公司花大力气分析任何一个可能的市场机会并据此研制出最佳食品,然后努力使之成为一项成功的长期投资项目。雀巢公司为了进入中国市场,竟与中国坚持长达13年之久的对话,才受到黑龙江省的邀请,准允在那里生产奶制品,足见它的耐心程度。1990年,雀巢公司终于在我国建立了第一家奶粉及婴儿麦片厂。它不利用当地紧张的铁路和公路来取奶及传递奶制品,而是在27个村庄和工厂取奶点之间建立了自己的"奶路"。公司迅速付款给农户,以鼓励他们生产更多的牛奶和购买奶牛。于是,一个只装载雀巢产品的货车传运系统建立了。分析家认为没有哪家公司愿像雀巢那样在中国投资。
  彻底了解顾客。雀巢公司通过坚持不懈的市场营销研究和搜集信息来研究自己的顾客,包括最终消费者和交易的情况。它拥有自己遍布全球20家的研究机构,广泛进行消费者偏好调查。例如,公司意识到亚洲人对食品有着更高的标准要求,他们不希望只图方便而降低要求(其中对方便面和速溶粥是一个例外)。因此,雀巢生产出了调味料和肉汁,可以储存起来在烹饪时拿出来使用。现在,雀巢已帮助像斯里兰卡、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建立起了本国的乳品加工业和对咖啡饮品的消费偏好。
  2.产品与品牌
  产品革新:雀巢公司是一位积极的产品革新者。它在亚洲地区聘用的首批食品技术专家便是当地精于家庭、餐馆烹饪的厨师,然后再将食品提高到大规模生产的水平。同时,公司对研发人员进行2至3年的培训,与其它雀巢机构互相交流提高。
  质量策略与生产效率:产品一经推出,公司便长期不懈地致力于改进、提高产品质量。例如,亚洲人开始逐渐反感人造调料而倾向于天然调料,因此公司便不惜花费研究预算的25%,开发出一种可通过诸如发酵这样的生物过程提取的肉类调料。公司具有生产制造方面的高超技艺,努力保持其成本在同行业中最低。
  产品线延伸:雀巢公司生产不同规格、不同形式的产品未满足消费者的不同偏好,这样可以使雀巢品牌在货架上占据更多的空间,从而有力防止了竟争者的入侵。
  多品牌策略:雀巢公司认为一个精心策划的品牌将使公司受益终身。在每一个市场中,雀巢公司都要从其11个战略品牌组合中的8000多个品牌中挑选出2至3个品牌。此举旨在降低风险并将攻击力集中。
  3.销售渠道
  良好的合作关系。雀巢公司坚信贸易伙伴是在亚洲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它一贯与它们保持亲密的关系。雀巢在日本首先使用了销售网点推销活动,与当地的批发零售系统完全融为一体,同时还把一部分促销活动转由一定的销售渠道和批发商来组织。在泰国,为了与当地的超级市场建立牢固的关系,雀巢向它们提供了最新的库存管理系统,并教会他们如何使用。
  4.沟通与促销组合
  大量广告:在创造消费者的强烈品牌意识和偏好方面,雀巢公司从不吝惜花钱,这使公司很快赢得较高的市场份额。例如,在韩国,雀巢仅用7年时间夺得35%的市场份额,瓦解了卡夫(kraft)通用食品公司长期以来的垄断地位。这主要靠大规模的广告战。
  具有进取心的销售人员:雀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销售队伍,他们熟练掌握英语,大学毕业(甚至是MBA),能够卓有成效地争取到货架空间,并与零售业客户在现场进行展销和促销活动。在泰国,他们被冠以"红热销售突击队"的雅号。
  SP与公共关系:雀巢公司因地制宜,设计促销战役。与此同时,雀巢也在试图尽量减少SP的活动,而转向广告和公共关系,以建立长期的消费偏好。例如,在中国上海,雀巢公司热心资助大学社团的活动,如文艺会演,英语角等。公司还乐于在大学作专题报告,向大学生赠送公司资料,传播公司文化。
  不管你到欧洲或是到美洲、澳洲、亚洲乃至非洲,在看电视节目时,常会看到这么一个广告节目:一群美丽的青年男女欢快聚会,在一阵的雀跃进跳舞后,大家在欢乐的气氛中饮用咖啡。其中一名潇洒的男青年目光转视到桌上摆设着的一瓶瓶“雀巢咖啡”,感叹地说:“味道好极了!”镜头霎时又转向座中全体男女,他们不约而同地点头表示有此同感。
  整个广告凭着欢乐气氛的场面,深深地打动了消费者的心,使观众们对雀巢咖啡留下了好的印象,促进了该产品的销售。
  中国改革开放后,雀巢公司的广告也不失时机地进入。大约在1989年8月初,广东电视台一连数晚播出一个别出心裁的节目:婴儿爬行比赛。那充满情趣的婴儿爬行、给千千万万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节目也是雀巢公司与广东电视台联合举办的,为办这个节目,雀巢公司不但给获奖的婴儿父母发奖金上千元,还要支付数以几十万元的电视播出费用。雀巢公司不但举办上述的广告活动,而且在世界各地不停地进行各种生动活泼的广告宣传,可以说:“雀巢天天有广告,广告伴随着雀巢的生存和发展。
  雀巢公司成立至今的130年发展史,可归结为12个字:“多种经营,广告促销,敢于冒险。”
  雀巢公司起初只是经营炼乳。没多久,便开展多元化经营。首先向咖啡产品进军。
  1938年,它发明了咖啡速溶法,从而使咖啡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使雀巢公司的多元化经营打响了第一炮,并且获得成功。
  接着,雀巢公司认定巧克力有发展前途,便投入资金和人力研究开发,并不断创新。结果,其生产销售的巧克力多达900多种。
  雀巢公司的现任总裁莫彻尔说:“我们公司的目标是要执食品与饮料业的牛耳,不仅要占有发达国家的市场,而且还要占有拥有40多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的市场。
  这一说法正道出了雀巢公司的多元化经营发展战略,其广告宣传是环绕着这个方向去做,其经营实践是沿着这条大道前进的。
  雀巢产品在发达国家站住了脚跟后,为了打进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采取了就地设厂的战术,并逐步获得成功。
  雀巢公司在印度的遮普邦投资兴建一家奶制品厂,为了使这个厂有足够和可靠的产品质量,它贷款给当地打水井,种牧草,提供兽药和兽医技术等,很快使当地每年可向雀巢公司出售10多万吨符合标准的牛奶原料。
  雀巢公司的广告宣传阐明,它在国外办工厂或开设公司,采用与众不同的形式和办法,就是主要使用当地人出任厂长,这样的做法可迎合所在国的要求,摆脱总公司为派人的困扰,更主要的是使工厂或子公司当地化,更懂得当地国情民情,冲破各种贸易壁垒,有利于公司业务的发展。
  敢于冒风险也是雀巢公司走向成功的一个因素。该公司的广告部经理主任说:“当今是一个转变着的时代,不冒风险就是最大的风险。”
  雀巢公司在世界各地设厂生产和投资,免不了有麻烦和风险。如在发展中国家设厂生产,会引起消费者担心那里的卫生条件和不洁水源会使产品危害健康,还有担心假冒商品的出现及当地政局的不稳定、政策的变化等。雀巢总部的高级职员具有丰富的世界知识和各种经历,而且对食品业务都有深入的了解。公司注重其产品的均衡和地理上的分布。鼓励各经营公司独立性的同时,又尽量保证公司的整体性,这个目标是通过稳定的来自总部的原材料供应和定期的全体会议来实现的。总部不许可雀巢公司不可能推出新产品,长期的规划和预算也必须提交给总部,总部保证技术、产品、信息在全国间经常性的交流。雀巢同本国的工会组织关系良好,同欧洲的工会保持着不错的合作关系。在第三世界和美国则不尽然。因此公司在彼处的婴儿食品促销策略难免遭到不少非议,并由此受到抵制。七十年代初期,该公司的婴儿产品在第三世界的销售份额占到50%,尽管后来遭到全球范围的制裁与抵制,但事后连抵制运动的负责人也对雀巢的赞不绝口,称其为“全体工业界的典范”,雀巢的产品及营销策略的独到之处由此可现。
奔驰汽车——国家元首的专车
  人们对一辆现代轿车的各种期盼大半可追溯至奔驰。准确地说,这一切是从1886年1月29日那天开始的。在那天,Carl Benz(卡尔.本茨)成功地为他所研制的0.9匹马力的三轮汽车取得了第37435号帝国专利证书。从此,汽车诞生了。同年,在德国西南部的Cannstatt,与Benz素未谋面的G0ttlieb Daimler(戈特利布.戴姆勒)首次试驾了他所制造的三轮汽车。这两位汽车发明的宗师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具有坚韧不拔的先驱精神。时至今日,他们的原则和态度仍然是研制各种新型奔驰轿车的原动力。这一点可见证于本公司在汽车工程各方面的无数创新发明。这些相继不断的创造发明乃是本公司发展史中一个个重要的里程碑。
  1926年戴姆勒汽车厂和奔驰汽车厂合并,成立了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公司总部设在德国斯图加特,主要产品有轿车、戴重汽车、专用汽车和客车等。
  对于许多人来说奔驰车的知名度是最高的,奔驰车等同于高级或豪华车的同义词。确实也是这样,因为奔驰的乘坐舒适性是世界公认第一流的。它的价格向来不菲,一辆C级轿车也要60万元人民币以上。奔驰是一些国家政府级礼宾车的常用车种之一,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富翁都喜欢用奔驰做“座驾”。
  奔驰车的全称叫“梅赛德斯-奔驰”,简称奔驰。奔驰具有自己独特的前脸格栅和大灯,保持自己的风格。奔驰的设计原则有两点:一是所有在同一时期生产的车型系列应按规定的轮廓和相似的细节设计基本部件,以便于用户鉴别和区分“德赛德斯”的产品,奔驰称之为“横向共同件”。二是每一新车均要在原有车型的基础上安装设计好的基本部件,这样就会与过去的车辆设计保持连贯性,称为"纵向亲缘性"。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奔驰的轿车已发展为多品种系列,共分四大类别,A级:微型轿车;C级:小型轿车;E级:中型轿车;S级:大型豪华轿车。型号以发动机及排量做区别,例如C200型轿车的发动机排量是1998毫升,C250D型轿车的发动机排量是2497毫升,D指柴油发动机。另外还有跑车系列SLK、CLK、SL、CL,多用途厢体车系列M和V级车等。
  奔驰成功的原因:
  一. 奔驰车的经久耐用,卡尔·苯茨先生于1885年10月发明的世界上第一辆以燃气发动机为动力的三轮汽车于1886年1月19日获得了“德意志帝国”专利,专利号37435。在取得专利之后不久,不知什么原因被拆掉了,几年以后又被重新组装起来,并恢复到工作状态。1906年,卡尔·苯茨先生将它送给了德国博物馆。直到今天,当工作人员打开所有开关,用力转动飞轮时,这台百岁高龄的真正的“老爷车”仍旧会唱出悦耳的歌声。1888年8月的一天清晨,苯茨夫人贝塔·苯茨没有告诉苯茨先生,带着两个儿子尤根(15岁)和理查德(14岁),开上另一辆这样的车,悄悄去拜访她的母亲。这次“旅行”行程一百多公里,路上还出现了不少“险情”。尽管如此,这辆汽车还是创造了人类史上第一次乘汽车长途旅行的记录。在奔驰公司的汽车博物馆里,除了这辆“老爷车”,你还会看到其他67辆不同历史时期的汽车,只要需要,工作人员可以随时让它们进入工作状态。
  在德国十大名牌产品中,奔驰名列第一位,在世界十大名牌产品中,奔驰排名第三。奔驰甚至成了德国货的代名词。如果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奔驰汽车很少做广告,对此,奔驰人的解释是:“我们的质量就是最好的广告。”
  二、也许座椅最能说明一些问题。
  人们在审视一辆汽车时,往往只注意它的外观、性能,却很少留意它的座椅。尽管这是一个那么不引人注意的地方,但奔驰人也没有放过它。奔驰车座椅的面料大都是用新西兰进口的羊毛纺织而成,其粗细度必须控制在23至25微米之间。细的用于高档车,柔软舒适;粗的用于中档车,结实耐用。纺织时还要根据需要掺进从中国进口的真丝和从印度进口的羊绒。至于用来制作皮革座椅的面料,他们考察了世界各地后,认为还是南德地区的最好,于是专门在那里设立了供应点。为了保证皮革的质量,甚至向供应商提出不能让牛受到外伤和生寄生虫的要求。一张6平方米的牛皮也只用一半,太薄或太厚的都不用。
  三、为了保证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1939年,奔驰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汽车安全工程部,由著名的“安全之父”巴仁尼先生主持。巴先生一生共发明了2500多项安全专利,其中有许多直到今天仍然是汽车安全的标准;1959年,奔驰开始进行整车撞击试验,当时是用两根弹簧,如今已完全实现了电子化。每年大约进行7000多次模拟撞击,100余次真车撞击,35年来共撞坏了4000多辆车,每次撞击大约要花几万马克;1980年,奔驰首次在S级轿车上作为选装件安装了安全气囊;1984年,奔驰公司研制出的安全带感应器首次被作为标准配件安装在了奔驰轿车上,这种装置在发生意外时,能在几分之一秒内自动卡紧安全带,保证驾驶员的生命安全;1995年,奔驰又推出了方向盘电子稳定器(俗称ESP),当驾驶员转向角度不够时,这个装置可以进行自动补偿,避免车辆出现侧滑;奔驰还是最早研制出被称为"革命性"的安全发明--车轮防抱死系统(俗称ABS)的公司之一……
  在西方人眼里,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汽车撞坏了可以修,也可以再买新的,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正是因为全社会达成了共识,所以,只有8000万人口却拥有4000万辆汽车的德国并非交通事故频频,7000人/年的死亡率相对于我国1000万辆汽车50000人/年死亡来说,毕竟要小得多。
  也许还有一组数字可以说明奔驰人的认真:每10个奔驰员工中就有1个人负责安全检查;每一台发动机都要经过42道检验关;在国内有近2000个维修站,在国外的17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近4000个维修站;每年接受职业培训的人数保持在6000人左右;质量检查小组每半个月会对各个单位进行抽查;每年用于职工合理化建议的奖金高达1000万马克……
  100多年前,卡尔·苯茨先生向人们展示了一台用“燃气发动机”拉动的“马车”,从而开创了人类的汽车时代;100多年后,他的继承者们又在北京国际汽车展上向人们描绘了新的汽车时代是什么样子。奔驰人相信奔驰公司的创始人戴姆勒先生曾说的一句话:“只有最好的才吃得开。”
  卖点:
  新的卖点(之一):大打“安全”牌
  据统计,每年全球因交通事故死伤的人数高达25万人,汽车的安全问题尤其突出。奔驰公司一向重视交通安全问题,它首创的吸收冲击式车身, SRS安全气囊等安全设计被汽车工业界引为标杆,井导致各汽车大厂竞相投入研究开发的行列。
  翻开奔驰公司的历史,从五十年代开始它就致力于安全问题的研究。1953年奔驰公司发明的框形底盘上的承载式焊接结构使得衡量车身制造的标准朝着既美观,又安全的方向迈出了第一步。在600型的基础上,奔驰公司又研制出“安全客舱”:载客的内舱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不会被挤瘪,承受冲击力的是发动机箱和行李箱这两个"缓冲区",为了不让方向盘挤坏驾驶员,转向柱是套管式的,可以推拢到一起;每一部小轿车上,认车身到驾驶室部件,共有136个零部件是为安全服务的。
  新的卖点(之二):环保至上
  尽管汽车给人们带来很多的好处,遗憾的是,汽车加速了环境的污染。汽车马达的发动增加了城市的噪音;汽车排出的废气污染了人们呼吸的空气……环境污染成为汽车的两大克星之一(另一是能源危机)。行家们预言,未来的汽车是环保汽车,比如利用电能的电车,石油、太阳能、煤、核能、水力、风力都可以用来发电,这就使得汽车能源不局限于某一种能源,又可彻底地消除噪音与废气的污染。
  奔驰公司把对环保问题的关切作为其诉求重点,长期以来重视环保技术的研究,研制节能和保护环境方面的新型汽车。石油危机发生后,奔驰公司着力研究汽车代用能源,例如乙烷、甲烷、电子发动或混合燃料发动装置。
  奔驰公司每年定期推出强化企业形象的广告,表现其对环境问题的高度关心是它的重要内容。一般汽车公司是以美国环保法规为最终标准,多数的商品开发也以满足美国的标准为前提,但奔驰公司除了这些之外,另外制定了一套比美国标准还严格的品管规定。“使你加入节约能源及环境保护的工作”就是奔驰广告的口号。
  万金寻故障:破天荒的广告承诺
  有哪家汽车公司敢有此重万金的承诺呢?奔驰6O0型汽车的广告词就是:“如果发现奔驰车发生故障,中途抛锚,将获赠 l万美金。”这充分体现出奔驰公司对品质和服务质量的追求。如果车辆在途中发生意外故障,开车的人只要就近向维修站打个电话,维修站就会派人来修理或把车辆拉到附近不远处的维修站去修理。无处不在的售后服务,使奔驰车主绝无半点烦恼。
  CS(之一):从生产车间开始
  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时代,顾客满意(CS)促销方兴未艾。它是指从顾客的需要出发,从产品结构、产品质量、销售方式、服务项目、服务水平等方面为顾客服务,满足顾客的各种不同的需要,使顾客完全满意。
  一般的 CS都是售后的,而奔驰公司 DOCS从生产车间就已经开始。厂里在末成型的汽车上挂有一块块的牌子,写着顾客的姓名、车辆型号、式样、色彩、规格和特殊要求等。不同色彩,不同规格,乃至在汽车里安装什么样的收录机等等千差万别的要求,奔驰公司都能一一给予满足。据统计,奔驰车共有370O种型号。任何不同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顾客买奔驰车首先买到了满意的质量。
  CS(之二):服务人员和生产人员一样多
  奔驰公司的售后服务无处不在,使奔驰车主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在德国本土,奔驰公司设有1700多个维修站,雇有5.6万人作保养和修理工作,在公路上平均不到25公里就可以找到一家奔驰车维修站。国外的维修站点也很多,据统计,它的轿车与商业用车在世界范围内共有5800个服务网点,提供保修、租赁和信用卡等服务。国内外搞服务工作的人数竟然与生产车间的职工人数大体相等!
  奔驰车一般每行驶7500公里需要换机油一次,行驶1.5万公里需检修一次,这些服务都可以在当天完成。从急送零件到以电子计算机开展的咨询服务,奔驰公司的服务效率令顾客满意、放心。
  培养品牌忠诚者:奔驰模型车送给儿童
  奔驰公司十分重视争取潜在的客户。它瞄准未来,心理争夺战竟从娃娃开始做起。每个来取货的顾客驱车离去时,“奔驰”都赠送一辆可作孩子玩具的小小奔驰车,使车主的下一代也能对奔驰车产生浓厚的兴趣,争取一代代都成为奔驰车的客户。这样客户对奔驰品牌的忠诚就世代地继承下来,从小喜爱奔驰车的幼童渐渐地被培养为终生喜爱奔驰车的客户。
  奔驰小档案:奔驰的荣誉:到1993年止,奔驰车在各种世界性汽车比赛中76次获胜,17次打破世界纪录。1973年,“梅塞德斯450SEL619”以其尖端的技术,被世界汽车制造业选为“本年最佳汽车”。
  在职培训:人的质量是根本保证
  奔驰公司在国内设有52个“培训中心”,培训范围包括新招学徒工的基本职业训练、企业管理的培训和在职职工的技术提高。受基本职业训练的年轻人常年维持在6000人左右。公司在招收青年学徒工时优先挑选本厂职工的子弟,原因是这些年轻人从小就受到家庭技术的熏陶。这些青年职工一般要具有9年或10年制的中专毕业的文化程度。进入公司后,还要培训3到3年半,经考试合格后才能正式参加工作。培训期的要求非常严格,学员必须学会做钳工、红炉锻打、手工翻砂造型、焊接、热处理和开机床等,特别注意培养学徒工的良好操作习惯,
  树立重视产品质量的观念
  公司的职工以及从工长到经理等管理人员的定期轮流脱产培训,保证了公司的业务经营“在同世界竞争时取得最好的经济效果”。
返回书籍页